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九年级历史上册重要材料-专题整理解析

【历史】九年级历史上册重要材料-专题整理解析

【专题整理】九年级历史上册重要材料解析

第一期

1.浩瀚的海洋吸引了中外航海家不懈的探索。不管他们探索的目的如何。航海技术的进步是支持他们完成航行的基本条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外国),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1)根据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2)材料二中最先实现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是哪位航海家?材料二反映了他航行美洲的目的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成功实现一、二的航海活动的技术条件有哪些?(2分)

1.(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示明朝的军威和富强)。(1分)

贡献: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牡举:开创了亚非(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线。(1分,任意回答一点即可)

(2)航海家:哥伦布。(1分)目的:渴望得致黄金,(贵金属,财富),(1分)

(3)技术条件:指南针的运用;导航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进步等。(2分,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2.(10分)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的中西方贸易得益于哪一条商道的开辟?该商道的开辟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以英国为例谈谈对划线部分的理解。(4分)(3)从交通方式和活动区域两方面,比较材料一中的商道与新航路的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人类交往的什么趋势?(3分)

2.(1)丝绸之路。(1分)丝绸之路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联成一体,对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2分)

(2)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英国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等。(2分)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沿岸的有利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不再甘心忍受封建专制制度对他们的种种限制,从而寻求政治变革。(2分)

(3)丝绸之路是陆上运输,往往采用骆驼等工具运载货物;新航路是海上运输,主要用船运载货物。丝绸之路连通了亚欧两大洲,新航路连通了世界。(2分)

趋势:区域联系日益密切,人类交往不断扩展、越来越频繁等。(1分)

3.(10分)听人类理性的声音,看法治前行的足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文献?反映了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4分)

(2)分析材料链接,列举其中体现的我国宪法原则两条。并任选其中一条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6分)

【材料链接】2015年,我国立法机构又一次启动民法典编纂,通过网络、调研和座该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该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以2879票赞成,高票通过。一部历经56年的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正式诞生。民法典共有1260个法条,并把人格权编单独成编。一个人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保证入民有尊严地生活。

3.(10分)(1)法国《人权宣言》;自由、平等、人民主权(任答两点。其他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民主集中制原则。(任答两点)

本小题后半题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任选一条原则作答即可。

①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我国立法机构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完善民法典草案,并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或答“体现了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一个人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找到答案,民法典把人格权编单独成编,保证人民有尊严地生活,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或答“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4.(14分)茶叶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阅读以下摘编自《一杯红茶的世界史》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完成茶叶贸易和茶树移植的路线绘制。(4分)

(温馨提示:先在图例空白处设计两条线路的不同图例,再在图中标注线路)

材料一16世纪,葡萄牙人将中国的茶叶从海上带往葡萄牙。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茶叶带到英国。18世纪末。英国贫困百姓家每天也喝得起茶。

1851年,福建制茶工人以及若干茶苗茶种被秘密海运到印度加尔各答,茶苗茶种先后在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引种成功。

材料二英国蒋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化生产推广到茶叶生产中,茶叶的成本迅速下降,产量增大。英国在印度、斯里兰卡和中国等地广设茶叶工厂。后来的发展中,部分具有国际视野的茶企,其生产、销售逐渐遍及全球,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的跨国企业,使茶习俗进一步风行世界。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分析茶叶日渐风行世界的原因。(4分)

材料三英国,斯里兰卡等国的知名茶企都有自己的成功秘决:有的拥有传承百年的调茶工具和调茶师队伍;有的根据顾客需要,创断调配出口味独特的红茶;有的长期与外国茶企保持文流,设计符合世界不同地城文化的茶叶产品。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材料三中茶企的成功秘诀对更好地弘扬中国茶文化有何启示?(6分)

4.(14分)(1)要求线路绘制正确,且表示方法与所设计的图例一致。

(2)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大陆之间的商业联系,促进了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能力提高,使茶叶消费大众化。经济全球化促使茶叶的生产、销售、贸易进一步发展(任答两点)

(3)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茶文化;推动中华传统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对外开放,促进茶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5.(10分)浙商自近代以来,异军突起,迅速取代了历史上曾叱咤风云的晋商、徽商,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商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省濒临东海,面积为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河

谷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6,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1)浙江地形以为主,人均耕地少,经商成为重要的谋生手段,濒临东海,十分便利,为经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分)

材料二

(2)请结合以上材料,运用相关历史知识,概述浙商抓住了怎样的历史机遇。(6分)

材料三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他出钱出力援助革命军,“九一八”事变后,宁波商人项松茂参与发起了东北三省抗敌大捐款,还将企业职工编入上海人民抗日义勇军,积极各战。

(3)根据材料三,从中国近代革命任务的角度,概括浙商承担了哪些历史责任?(2分)

5.(1)山地丘陵。海上交通(海运)。(2分)

(2)《南京条约》签订后,浙商利用上海开放通商的机遇,从事实办积累了资本;五四运动爆发后,浙商借助群众的爱国热情占领日本企业的市场;受洋务运动影响,浙商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浙商积极引进新兴产业;改革开放后。浙商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积极走出国门。(每点2分,共6分)

(3)反封建,反帝(或反侵略)(2分)

6.(12分)棉花,将不同大陆连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劳动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故事。材料一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棉花贸易市场的空间变化,并指出15世纪末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商人、发明家及制造商为降低劳动成本,促成了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工具的发明。1780年后的20年中,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近200倍,至1815年,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击败其他世界竞争对手。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得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也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2)根据材料二,分析棉纺织业发展对英国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1861年,棉纺织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为欧洲商人带来巨大财富,也使美国因棉花出口而跃入世界经济的中心舞台。但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独特的经济体制与北方工业化和刚刚出现的自由劳动相冲突,给这个新生国家带来危机。以至英国商人担忧,全球棉花市场的最大原料供应链可能被切断。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的全球史》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史实说明英国商人担忧供应链被切断的理由。

6.(1)变化:全球棉花贸易市场从多极、分散逐渐向欧洲集中,世界贸易联系日益紧密;原因:新航路开辟。

(2)英国棉纺业新技术、新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其在全球棉花贸易竞争中获得优势,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美国南北方因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不可调和,最终爆发内战,英国商人担心一旦解放奴隶,将对欧洲棉纺发展造成冲击。

7.(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于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军装戎马之形象做出表率,

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文明开化”为已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明治维新如何让日本移风易俗》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2分)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4分)

(3)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发展,你认为不同的社会力量应该怎样承担好自己的责任?(1分)

7.(1)危机:一面对侵略,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幕府的统治遇到危机,阶级矛盾尖锐。(2)明治天皇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农民的土地税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日本皇室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习惯的示范作用,影响了日本的普通民众;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家担当历史使命,积极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先进思想,引领社会习俗的变化;明治时期的教育家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

(3)面对社会发展,政府应该不断的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府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先进知识分子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代表先进思想文化发展方向;教育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8.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史料实证】罗吉义《宋代商业的发展和商业政策》中说:“宋代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唐代的水平而进入了比较成熟和高度繁荣的阶段。”

(1)请任举一例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证明材料中的观点。(2分)

(2)某班准备赴图中标注地点开展“走访革命胜迹感悟党的初心”研学之旅。请任选一个地点,写出该地点发生的一个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及发生时间。(2分)

【家国情怀】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以“弥天大勇”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结果。(2分)

【唯物史观】菲律宾马克坦岛上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石座铜碑正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死于此地。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海。”碑的背面刻着:“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麦哲伦。”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麦哲伦。(2分)

【历史解释】英国1750~1870年农村与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

(5)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英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2分)

8.(1)早市和夜市兴起;每月在大相国寺举办多次庙会;文化生活丰富,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等。(符合史实,有理即可)(2)如:武汉,1911年,武昌起义在这里发生,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南京,1949年4月,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或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南昌,1927年8月,南昌起义在这里发生,揭开了创立人民军队的序幕;上海,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3)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签订了“双十协定”;(4)对菲律宾政府和人民来说麦哲伦是侵略者,对地理大发现来说,他是伟大的航海家;(5)英文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促使了人口向城市迁移,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加。(符合此意,有理即可)

第二期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一一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成百的国家,无论是新国家还是老国家,都选择了英格兰的议会制度。

——柯麦芝(1)“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2分)说明该体制的确立与工业革命的关系。(2分)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的中心”。(4分)

1.(1)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2分)关系: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2分)(2)说明:较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为其它国家提供了一种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发展的范例;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传播到其他西方国家。(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2.(10分)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民主与法制】

材料二

(2)图一是英国为纪念《权利法案》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哪一政治体制?图二所示会议颁布了哪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图三所示文献反映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3分)

【经济与科技】

材料三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指出一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哪一个时代?(3分)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综合上述材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哪些启示?(2分)

2.(10分)(1)运动:文艺复兴。(1分)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精神)。(1分)(2)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1分)法律文献: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1分)思想主张: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任答一点1分)

(3)历史意义: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任答一点1分)发明成果: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的应用。(任答一项1分)时代:电气时代。(1分)

(4)启示: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依法治国);加强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任答一点1分,共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下列材料(共7分):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摘自《权利法案》材料二“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

——摘自《人权宣言》请回答:

(1)以材料一的文件为基础,英国逐渐形成了什么政体?(2分)在两个材料所涉及的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封建君主分别是谁?(2分)

(2)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3.(1)君主立宪制;英国:查理一世;法国:路易十六。

(2)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分)材料一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摘编自张光《明治维新》(1)根据材料回答,日本传统政治文化的致命挑战来源于什么?(2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末,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变革”成为经济主旋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承包给农民,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这样使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变革”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人民日报》(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揭开“变革”序幕的是什么事件?(2分)根据材料,概括在农村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及该措施的意义。(4分)指出“变革”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意义。(4分)

4.(1)挑战: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2分)变化:从一概敌视到向西方学习(2分)(2)示例一:看法: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2分)

理由:重视西方技术文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注重教育,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4分)示例二:看法:彼得一世的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2分)理由:牺牲农民的利益,俄国农民在经济上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4分)

示例三:看法:彼得一世的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强化了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2分)

理由:重视西方技术文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注重教育,派遣留学生,开办学校。但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俄国农民在经济上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醋的奴役。(4分)(此题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皆可,要求看法明确,理由充分。)

(3)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

措施: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任答一点即可,2分)

现实意义: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决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等。(任答两点皆可,4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1783年,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独立后的13州维持着微弱的中央政府。虽然通过了统一的宪法,但是当时各州的利益互不相同,通信手段落后,联邦早晚会分裂。不过,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

——摘编自【英】威尔斯《世界简史》(1)根据材料,指出“独立战争”的领导人。(2分)

(2)你是否同意“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5.(1)华盛顿。(2分)

(2)【答案一】判断:同意。(1分)理由:美国独立后存在分裂的风险,但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出现为美国提供了更便捷的交通和信息交流,促进了国内统--市场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力量壮大,在南北战争中战胜了南方,从而阻止了美国分裂。(3分)

【答案二】判断:不同意。(1分)理由:美国独立后,各州利益不尽相同。随着先进技术的运用,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导致矛盾加剧,南方诸州退出联邦,挑起内战。可见,工业革命成果的运用并不能阻止美国走向分裂,而是林肯政府通过南北战争打败南方,才阻止了美国分裂。(3分)

【答案三】判断:不同意。(1分)理由:林肯当选总统后,南方诸州退出联邦,挑起了内战。林肯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凭借科技、经济等优势,赢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可见,阻止美国分裂的因素不仅是科技,还包括经济政治等。(3分)

6.(14分)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符号,它的变化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风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少数民族旧俗)。……卿何为而违前诏?”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或阳王桢传》材料二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使洋服正式步入中国人的生活。……革命党人正是以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为榜样,以西方政体为摹本。因此,民初服饰的西化是历史的必然,也从此改变了中国服饰传统的历史轨迹。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年5月14日材料三18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竞争不过印度、中国的棉织品。当时穿着中印棉布衣服的风尚风靡一时。为了促进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英国只有采用新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同印度、中国的产品竞争。正是这个商品竞争的固要。才推动了一系列新发明。进而引发了工业菲命。

——摘白刘祚昌、光仁供、韩承文主编《世界通史》材料四图3这幅艺术作品描绘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民众生活的一个场景。

图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是哪一民族的统治者。(1分)留京官员违背了他的哪项诏令?(1分)孝文帝坚持推行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饰法令的颁发与哪次革命存在关联。(1分)此后,民国时期服饰出现了什么变化?(1分)“以西方政体为摹本”。中国建立了什么政体?(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最旱从哪一行业开始?(1分)列举两个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2分)从材料中归纳英国促进该行业发展的方法。(1分)

(4)根据材料四,图3反映了明治维新时期民众服装的差异,有人穿传统服装,有人穿西式服装。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是改革的哪一方面。(1分)经过改革,日本走上了什么道路?(1分)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总结引起服饰变化的共同因素。(1分)

6.(1)鲜卑族;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辛亥革命;服饰西化;民主共和政体。

(3)棉纺织业;珍妮机,改良点汽机,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等【答出两个即可】;出台法令禁止棉纺织品进口,采用生产新技术。

(4)社会生活的文明开化:资本主义道路,后开始对外侵略。

(5)政治变革,国家政策影响。

7.(12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它所产生的后果也要深远得多……在它先后发生的所有革命中。唯有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井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

——摘自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摘编自毛泽东《论诗久战》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法国大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1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的起点和全国族抗战的开始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总结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1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8分)

7.(1)攻占巴士底狱;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建立了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2)论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论述: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抗日战争,两者胜利的根本性因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法国大革命中,巴黎民众奋起反抗攻占巴士底狱,在欧洲其他国家干涉法国大革命时。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击退侵略者,守护大革命成果。随后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政体。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不计前嫌。一致对外,全体中国人民参与到抗日救亡中,抗日民族统--战线建立,最终中华民族赢得了这场正义战争的胜利,一雪前耻。所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

【观点中要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论述结合史实,史论结合】

8.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不仅用暴力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而且还用法律形式巩固革命的

生了怎样的影响?

(2)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的什么文献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87年美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1804年法国政府颁布实施民法典,它成为后来许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请写出这部民法典的名称。

(4)从以上文献的内容来看,三个国家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

8.(1)《权利法案》。确立了议君主立宪制。

(2)《独立宣言》;三权分立。

(3)《拿破仑法典》。

(4)民主、自由、法治。

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共有1000万非洲奴隶被运送到西半球。其中1720-1820年占一半以上,死在海上的达9%-16%。1000万奴隶中,40万被运送到今美国境内的各个殖民地。

——摘编自托马斯·索威尔《美国种族简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史实对非洲造成的影响。(1分)

材料二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自由和权利。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材料中规定的内容体现了针么原则?(1分)它是哪一次革命的重要成果?(1分)

材料三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全县有毛南族6.45万人,占全国毛南族人口的70%左右。2020年5月,环江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综合全国毛南族脱贫情况,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求是》2020年第11期(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毛南族自治县建立所依据的政治制度。(1分)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有什么重要意义?(1分)

9.(6分)(1)史实:“三角贸易“(或黑奴贸易)。影响:给非洲带来深重的灾难(或给非洲带来落后、贫困、人口锐减)

(2)原则:平等自由原则(或民主自由原则)。革命:辛亥革命。

(3)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请依据提示信息,回答问题。

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

(1)材料一表格中①②处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的政体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著名的法典”是什么?“这些改革”的进步意义是什么?

10.(1)①明治维新;②亚历山大二世。

(2)君主立宪制;1787年宪法。

(3)拿破仑;《民法典》。打击了法国和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宣扬了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