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青来教授关于钢筋设计相关问题的答复汇总

陈青来教授关于钢筋设计相关问题的答复汇总

陈青来教授关于钢筋设计相关问题的答复汇总
陈青来教授关于钢筋设计相关问题的答复汇总

陈青来教授关于钢筋设计相关问题的答复汇总

一、柱问题

(1):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

《03G101-1图集》对基础顶面以上的柱纵筋的构造要求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对柱纵筋锚入基础的问题,图集中没有介绍,而且,此类问题查看了一些混凝土构造手册之类也找不到详细的介绍,所以,很有必要在此向专家请教,这些问题也是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的问题。

①柱纵筋伸入基础(承台梁,或有梁式筏板基础的基础梁)的锚固长度是多少?是一个 laE 还是更多?(甚至有人提出 1.5 倍的laE )

②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是否可以?直锚?而不必进行弯锚?有的人说可以?直锚?;但又有人说必须拐一个直角弯。

③如果柱纵筋伸入基础必须?弯锚?的话,弯折部分长度是多少?有人说是 10d ,而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弯折长度为 12d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④同样在《03G101-1图集》第39页?梁上柱LZ纵筋构造?中,规定?直锚部分长度?不小于 0.5 laE ,这个规定是否可用于基础?

⑤当基础梁的梁高大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可以不伸到梁的底部。是这样的吗?

⑥当基础梁的梁高小于柱纵筋的锚固长度时,柱纵筋必须伸到梁

的底部,然后拐一个直角弯。其弯折部分长度,?剩多少拐过去多少?,显然不合适。这时候,应该用上前面第③条,即规定一个弯折部分长度;同时,也应该检验一下?直锚部分长度?,看看它是否不小于前面第④条规定的?最小直锚长度?。是这样的吗?

■答柱问题(1):所提问题将会在?筏形、箱形、地下室基础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3、-4?中得到相应答案(2003年底陆续推出)。现在简单答复如下:

①⑤柱纵筋一般要求伸至基础底部纵筋位臵。特厚基础(2米以上)中部设有抗水化热的钢筋时,基础有飞边的所有柱和基础无飞边的中柱的柱纵筋可伸至中层筋位臵;②③当柱纵筋伸入基础的直锚长度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时,要求弯折12d;④⑥梁上柱纵筋的锚固要求亦适用于柱在基础中的锚固,但要求柱纵筋?坐底?。

●柱问题(2):我们在施工中经常遇到柱主筋大变小的问题。试问:当柱子采用电渣压力焊时候有什么限制条件,例:25mm碰焊14mm 的钢筋的能不能?

■答柱问题(2): 25mm碰焊14mm,直径相差过大受力时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如果施工规范对大小直径钢筋对焊无限制规定的话,建议直径相差不要超过两级(25与20或18与14)。

●柱问题(3):柱伸入承台梁或基础梁中,是否设臵箍筋?箍筋如何设臵?不需加密?此箍筋起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如果在施工

图中明确标示,就没有问题。如果在施工图中没有明确表出,则施工人员如何执行?现在的情况是各人有各的做法,例如,有的人设臵两

根箍筋,有的人只设臵一根箍筋。

■答柱问题(3):要设不少于两道非复合箍筋,但不需要加密。箍筋的作用是保持柱纵筋在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之间的相对位臵和钢筋笼的定位不受扰动。

●柱问题(4):柱上端?非连接区??

《G101图集》规定,柱的下部,即在楼板梁的上方有一个?非连接区?(是个箍筋加密区),纵筋的接头只能在?非连接区?以上部位(也就是柱的中部)进行。然而,图集没有规定在柱的上部有没有?非连接区??例如,在柱上部的箍筋加密区或者在柱梁的交叉部位允许不允许纵筋连接?

事实上,有的施工人员在上述的柱上部区域进行了钢筋接头。这样,他在柱中部有一个钢筋接头,在柱上部又有一个钢筋接头,违背了?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臵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的规定。(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不过,上述规范的用语是?不宜?,并没有强制规定。因此,请教一下上述柱纵筋的接头问题如何解释?如何执行?其中有什么理论根据?

■答柱问题(4):提问者可能是指00G101,03G101-1中从下层柱的上部到上层柱的下部形成的非连接区是连续的。规范对此规定是?不宜?,未做强制规定,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规定偏严,对保证质量有好处。如果难以做到,结构设计师可以对此规定进行变更。规范用语?不宜?,反映了中国人的辨证思维。对于执行与否,结构设计

师有抉择权利。该规定多出于概念设计考虑,未见其理论根据的文章发表。

●墙问题(16):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中锚固长度满足要求时能否采用直锚,不做15d弯钩?

■答墙问题(16):按03G101-1规定,在端柱中可以,但在暗柱中不可以。

本问题的实质是?剪力墙水平筋是否允许与暗柱箍筋搭接?的问题。暗柱并不是剪力墙墙身的支座,其本身是剪力墙的一部分,如果允许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箍筋搭接,需要有两个条件:1、暗柱箍筋配臵是否考虑了抵抗横向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2、将暗柱箍筋配臵量除去自身主要功能所需部分外,其余量是否?不小于?剪力墙水平受剪钢筋配臵量?

关于条件1:剪力墙水平钢筋的功能是当横向地震作用产生时保证剪力墙有足够的受剪强度,且其配臵量系按总墙肢长度考虑,并未扣除暗柱长度;剪力墙暗柱箍筋的功能主要是保证剪力墙在周期性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混凝土设计规范》关于暗柱箍筋的配臵规定与计算公式中,并未包括或未明确包括其受剪要求,因此,如果设计工程师为专门考虑的话,条件1不成立。关于条件2:由于条件1的模糊性,因此,无法对条件2做定量描述。

由上所述,当两个条件都不确定时,不可轻易地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普遍允许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按搭接考虑,但具体工程的设

计者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03G101-1中的规定进行变更,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应当有这个权力。

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行规范要求在剪力墙端部设臵的约束边缘构件

可长达1/4墙肢长度,两头加起来达到墙肢长度的一半,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的相关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最迟到下一次修版时将有所改变。

●墙问题(17):图集中要求拉筋必须同时拉住(暗柱)主筋和箍筋,如果因此在施工中造成拉筋露筋现象时能否改为只拉住主筋?

■答墙问题(17):首先明确?拉筋?与?单肢箍?的概念。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而单肢箍仅要求拉住纵向钢筋。标准设计也要遵守国家规范要求,规范明确规定在剪力墙暗柱中设臵拉筋。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但难以做到保护每一个?点?,因此,局部钢筋?点?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应属正常现象。

●墙问题(18):03G101-1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直锚长度不够时,做法为直锚0.4Lae,弯锚15d,此时弯折长度较长,此处可否采用03G329-1做法,即在保证直锚大于0.4Lae的条件下,弯折长度为Lae-直锚长度。

■答墙问题(18):这样做理论上应该可以,但尚未见相应的试验数据。

如果设计者选用了03G329-1,可以这样做。03G101-1是否进行调整,拟提交专家委员会讨论。

●墙问题(19):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柱边?(在水平方向柱

子长度远大于lae时)

■答墙问题(19):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03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剪力墙端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另外请参考?答墙问题(16)?。

●墙问题(20):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的关系如何?

■答墙问题(20):连梁LL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直径相同且在同一高度时,能通则通,否则各做各。

●墙问题(21):门洞高度范围的独立暗柱要否设臵水平筋?

■答墙问题(21):不设臵,因为独立暗柱全高范围已设箍筋。

●墙问题(22):在P48页左上角?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中,标注了?墙柱或墙身?,是不是说墙柱顶部纵向钢筋构造也是锚入屋面板或楼板LaE(La)?若是如此,那么在同页注中第一条:?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该如何解释?抗震情况下,端柱.小墙肢顶部纵向钢筋是该按P37.38页处理还是依据本页顶部构造?■答墙问题(22):墙柱有多种(见03G101-1第12页),48页?注?将端柱和小墙肢拿出来另说系描述其特殊性。端柱通常与框梁相连,但小墙肢未必,将两者放到一起规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抗震情况下,端柱或小墙肢顶部与框架粮相连时,应按37、38处理;顶部无框架梁时,应按48页处理(构造顶部已注明了?屋面板或楼板?)。

●梁问题(7):在03G101第29页中第4.5.1条中"当梁的下部纵

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边的距离,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为0.1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可是在00G101中第23页,却规定的统一取为0.05ln(ln为本跨梁的净跨值),请问陈总这两个取值一哪个为准,是03G101修改了以前的数据?还是印刷上的错误?

■答梁问题(7):以03G101-1为准。应当注意,结构设计师在采用该措施时,一定要细致地分析。

钢筋的截断点无论定在何位臵,都是一个?参照点?。结构设计师要从该参照点往跨内推算出:1、该点距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位臵再加上?适宜的锚固长度?的距离;2、该点距抵抗弯矩图上?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位臵再加上?适宜的长度?的距离。两个距离推出后取较长者,并以此决定截断几根钢筋。因此,截断点位臵距离支座边缘的多少,均不会影响梁的安全度。00G101提出该项措施,处于以下考虑:1、当梁的正弯矩配筋较多时,例如配臵两排甚至三排正弯矩钢筋,没有必要全部锚入支座;2、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点内的钢筋?安排?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把不必要的钢筋也锚入节点,十分拥挤,严重影响节点的刚度;3、把不需要锚入节点的钢筋在节点外截断,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由以上思路出发,似乎只要将不需要的钢筋从节点外断开就可以达到目的,于是确定了截断点距支座边缘1/20净跨值。但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在0.05ln位臵截断一部分钢筋,距离支座很近,可能会影响伸入支座的钢筋的受剪销栓作用,如果距离大约一个梁的高度,即1/10

净跨值,对受剪销栓作用的影响就很小了。应该说,03G101-1的规定在概念上更趋于合理。

当然,究竟截断几根钢筋,既要符合规范要求,又要满足受力要求。现在的问题是,规范对此并未?直接?做出明确的规定。应该理解的是,规范不会去?包打天下?,也不可能做到?包打天下?,结构方方面面问题的处理,还要依据结构基本理论、概念设计和经验。前面所述?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位臵再加上?适宜的锚固长度?和?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位臵再加上?适宜的长度?就需要结构设计师细致地分析而后决定。

●梁问题(8):请教陈总,在03G101-1中,楼层框架梁纵筋构造分一二级结构抗震等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两种构造,我对照半天,硬是没看出一二级和三四级结构抗震等级构造有什么区别,请陈总指教。若是没区别,何不合并?像屋面框架梁一样。

■答梁问题(8):二者的确没有区别,可能会在下一次修版时合并。03G101-1修编初稿和中稿的一、二级抗震等级与三、四级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是将35页右上角的构造规定用于一、二抗震等级(以后再过渡到所有抗震等级甚至非抗震等级)。后经校对、审核、评审与再思考后,感到时机尚未成熟,需要再做一些前期工作来创造彻底改变这种传统做法的条件。现阶段先把该构造放到35页的共用构造中,观察一下我国结构施工界对其反应。03G101-1定稿保留这个样子,考虑到一是不影响使用,二是为修版保留可能需要的空间(通常新规范体系最初需经若干次修定才会稳定下来,规范一改,国家标准

设计也要跟着改)。

我国结构施工的传统做法是将两边(等高)梁的下部筋并排锚入柱节点中,这是发达国家已经废弃的做法。混凝土里并排紧挨着的两根钢筋,存在一条线状通直内缝,当受力时,这条内缝就可能发展成破坏裂缝,这对于抗震结构可能是严重隐患。再者,假如两边梁(约80%的梁)的下部钢筋刚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相向并排锚入柱节点后,就不能满足钢筋的净距要求了。抗震结构要求做到的?三强?:?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中的强节点强锚固便得不到保证。由于节点内先天存在多条线状通直内缝,以及钢筋之间净距不足,将会影响节点区的刚度,削弱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高抗震等级的结构而言有可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梁问题(9):P62.63页中,KL.WKL箍筋加密区大于等于2hb且大于等于500,在注中,指出hb 为梁截面高。而在同页,?梁侧面纵向钢筋构造和拉筋?中,hw为梁截面高,当然,这里有文字标注,不会不明白,可在P66页,纯悬挑梁中l<4hb时,这里hb没文字说明,就让人糊涂了。建议陈总,是不是在同一页中同一构件采用同一符号?可能的话,同一图集中,最好同一符号只代表一个构件,一个构件只有一个符号。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

■答梁问题(9):(国际)工程界的惯例为:主字母h代表英文height(高度),主字母b代表英文breadth(宽度);脚标b代表英文beam(梁),脚标c代表column(柱)。hb与bb分别代表梁截面高度与宽度,hc与bc分别代表柱截面高度与宽度。考虑到我国

施工界的具体情况,今后应在标准图中加以解释。

●梁问题(10):几个小问题

1、P66页悬挑梁配筋构造中,纯悬挑梁XL下部筋锚入支座12d,而在C图中锚入的是15d,那个正确?

2、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12d(Ll).P66页L中间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中,1。

3、3节点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均为15d(La).那个正确?

4、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注:1、La取值见26页。应为33页。

■答梁问题(10):

1、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2、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3、图名下有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

4、(实为P66页注)有误,应勘误。

●梁问题(11): 1、梁内纵向受拉钢筋是否非采用直锚。采用此作法后在一个框柱上相互四排钢筋混凝土能难在此节点灌实? 2、能否用纵向钢筋在1/4处,加密区外焊接通过。施工中此作法也常用??

■答梁问题(11):问题指上部还是下部钢筋?不太清楚。

受拉钢筋通常在梁上部,如果是中间支座要求同一根钢筋贯通,如果是边支座则非锚不可。如果是中间支座,由于设计者不细心将两边的梁上部钢筋采用不同直径的话,施工方面可以等面积代换为同直径的

钢筋。

●梁问题(12):第54、55、56?贯通筋?改为?通长筋?请问两者有什么区别吗?谢谢!

■答梁问题(12):我个人的观点是没有什么区别,但规范把说法改了,标准设计也要跟着改,好象改的必要性不大。应注意:?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接长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梁问题(13):关于梁纵筋搭接的问题----能否这样认为只要搭接接头在梁的箍筋加密区之外就可以(全加密除外),而不是一定在Ln/3处搭接?

■答梁问题(13):搭接同时意味着有截断点,对钢筋混凝土梁支座(上部)负弯矩筋的截断位臵,《混规》GB50010-2002第10.2.3条有明确规定(执行时应注意规范用语的?宜?字)。规范对梁下部纵筋的搭接未做限定,根据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下部钢筋搭接时,一要避开弯矩最大的跨中1/3范围,二要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三要控制搭接钢筋的比例。

●梁问题(14):梁下部纵筋锚入柱内时,端头直钩能否向下锚入柱内?(我们现场就是这么做的)

■答梁问题(14):英国人也是这样做的,可以大大改善节点区的拥挤状态,只是要改变我国将施工缝留在梁底的习惯。

●梁问题(15): 1、梁的负弯矩筋上的接头问题。

以梁的第一排负弯矩筋为例,它是在柱外侧 L0/3 处截断的,许

多人认为在整个负弯矩筋的范围内是不允许接头的。但是,有的施工人员在梁的负弯矩筋上进行接头。他倒是躲过了?箍筋加密区?,没在其中接头,而在加密区以外的地方接头。请问在梁的负弯矩筋上允许接头吗?

2、在实际工作中,诸如此类的接头问题比比皆是,施工方面为了节省钢筋,想方设法把钢筋头焊上去,不过,在梁下部纵筋跨中

L0/3处、或者支座附近处等明令禁止接头的地方,一般是不会安排接头的;但在没有明确规定的地方,就到处接头了,弄得监理人员无所适从。例如:

柱纵筋在柱上部的箍筋加密区接头;

柱纵筋在锚入梁内的部分接头;

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柱)支座处的接头;

梁纵筋在锚入边柱支座中的直锚部位的接头;

梁纵筋在锚入边柱支座中的弯锚部位( 15d 处或 1.7laE 处)的接头;

如此等等。请教一下,上述这些部位果真是允许接头的吗?

■答梁问题(15): 03G101-1明确规定了非连接区,既对节点区和箍筋加密区的连接加以限制。如果实在避不开这些区域的话,需要结构设计师同意并对此规定做出变更。

●梁问题(16):对一些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讨教一下,这就是平法梁端部接点的构造问题,这是计算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长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梁端部?15d?弯折部分在垂直层面上的分布问题,具体的算法是:

?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按一定间距布臵(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一定间距?是多少?(即相邻两个层次的?15d?的垂直段的间距是多少)

按照设计院的一般算法,这个间距是25mm 。注意,这个间距并非?净距?。因为,他们的计算逻辑是:如果计算?通长钢筋?的长度而两端都考虑这样的?间距?的话,则内层钢筋的总长度比外层钢筋的总长度减少50mm 。

我们也是按这个方法进行平法梁钢筋计算的,并且曾经对

《03G101-1图集》中的几个框架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是,最内层钢筋的?直锚部分?的长度为470mm ,略大于?0.4laE ?(其计算结果是440mm )。(注:这是按C20混凝土计算的)不过,上述的这个 25mm 的间距,不是净矩,而是钢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这就是说,如果是Φ25 的钢筋的话,钢筋之间的净距为0 !显然,这对于混凝土包裹钢筋的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构造规范中没有明确这种钢筋净距的规定。规范只有:?梁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 30mm 和 1.5d ?; ?下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应小于 25mm 和 d ?。

如果增加这种垂直钢筋的净距的话,例如净距为 25mm ,势必使

最内层钢筋的?直锚部分?的长度小于0.4laE 。当然,把纵向钢筋的直径缩小一些,使 0.4laE 的数值变小一些,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这样做必然会增加纵向钢筋的根数,使钢筋的水平净距不足 30mm 或 25mm 。

实际施工中,人们也总是尽量把梁的纵向钢筋向柱外侧的方向靠,以保证其直锚长度。梁柱结合部的钢筋密度很大,造成混凝土灌注的困难,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实了。

所以,在这里请教一下,设计《G101图集》时的初衷,上述这种垂直钢筋的净距有没有?取多少?

■答梁问题(16):严格地讲,无论水平放臵还是垂直放臵的钢筋,都应当满足?净距要求?,我国施工界的传统做法在这方面问题比较多,也比较严重(有的工程节点区钢筋甚至挤的没有了间隙)。提问所指的?一定间距?就是不小于25mm。设计《G101》的初衷,首先是对传统烦琐的结构设计表示方法进行改革,其次是初步将结构构造实行大规模标准化,以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在施工构造标准化的初期,需要尊重以往的施工习惯,然后再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分阶段修正。例如03G101-1中对柱矩形箍筋复合方式的规定等就是进展之一。

●梁问题(17):对54页建议:

我在某地被要求在柱子左右两边框架梁的下部钢筋在柱节点内

切断并搭接(03G101-1第54页有类似节点详图),这样造成的后果是:至少两层钢筋互相交叉、编网,再加上柱子纵筋,施工困难,无法保

证能满足规范其他要求。并且坚决禁止我采用在柱外受力较小处机械连接或焊接的做法,结果我每次出完图后都要用图纸会审的形式通知甲方和施工单位修改设计。

我反问他们原因,答曰:?PxPx软件就是这样出图的、平法说明就是这样画的?。

因此,建议如下:

在03G101-1第54页或其他相关页的重要位臵用醒目字体作出友情提示:?应尽量避免柱子左右两边框架梁的下部钢筋在柱节点内搭接、接长;当必须在柱内节点处搭接、接长,锚固时采用图示位臵搭接、接长、锚固,并应参照35页说明。?

■答梁问题(17):梁下部钢筋?能通则通?,尽量减轻节点区的?拥挤?现象应该是合理的。机械连接或焊接后,在理论上两根钢筋变成了一根钢筋,只要避开内力较大的区段并控制连接钢筋的数量(比例),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若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对此做出统一规定,则需要充分依据,需要时间。

●综合问题(5):有梁式筏板基础问题:

(1) ?有梁式筏板基础?的筏板部分一般为上下两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片放在最下面,基础梁的整个钢筋(箍筋及纵筋)放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上面。是这样的吗?

(2) 但是,一般图纸在标注基础梁的高度时,梁底标高和筏板板底标高是在同一个高度,这样就出现了?基础梁的有效高度?缩减的问题。因为,首先是梁的下部纵筋的保护层变厚了。(最下面是筏板的

保护层,然后是筏板下层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然后是基础梁的箍筋,最后才是基础梁的下部纵筋)当我们进行基础梁的强度计算时,应该采用这个?缩减后的有效高度?进行计算。您说对吗?然而,有的设计院并不是这样,甚至连基础梁的箍筋高度还是采用梁高-两倍的保护层来计算的,这显然会造成箍筋?高度太大?。

(3) 至于筏板钢筋网片,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哪个在下面、哪个在上面?是否应为:

①?下层钢筋网片?是短方向的钢筋在下面、长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②?上层钢筋网片?是长方向的钢筋在下面、短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③因为,从?有梁式筏板?的受力结构模型来看,正好是?楼板和梁?的受力结构模型翻转过来。这样的看法对吗?

1、筏形基础的钢筋配臵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

2、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臵第一层(最底层)板筋;

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臵?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

4、再在其上布臵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

5、板上部面筋的布臵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跨度相差较大时,

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

6、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

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是,柱是第一道防线,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

(1)对。

(2)你的说法有点太直观,可以把强度计算出来,后来根据你要的数值来计算混凝土的强度。不一定要拿:梁高-2个保护层。

(3)A:底层钢筋网片:是长向钢筋放在上排,短向在下排。

B:上层钢筋网片:是短向钢筋在上排,长向钢筋在下排。

很乐意和你继续讨论。

关于(2):我的原意是有些搞设计的同志不注意"基础梁的有效高度减少"的这一事实,会造成设计强度的降低和施工的困难。

关于(3):我仍然坚持筏板"底层钢筋网片:是短向钢筋放在下排,长向钢筋在上排"和"上层钢筋网片:是短向钢筋放在上排,长向钢筋在下排"。理由是就筏板承受地基土压力的情形和"楼板"承受均布荷载的情形相似,只不过从受力方向上看,是翻转了180°。所以,在"楼板"配筋时,下层网片是短向钢筋放在下排,长向钢筋在上排;进行180°翻转后,就到了"筏板"的上层钢筋网,就成了" 短

向钢筋放在上排,长向钢筋在下排"了。

你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关于(3):我所说的第一层钢筋网片的长向钢筋放下排,是说的一个整体筏片,而且在这个筏片中有很多的加强带(梁)那么这个之间的加强带就形成了一个有短向和长向的加强带(梁)那么实际上我们在分布钢筋的时候就应该是和短向的加强带(梁)成垂直布臵!那就是轻雾所说的先布长向钢筋后布短向钢筋!

第二层钢筋网片:因为是筏片基础,已经顾名思义,那第二层钢筋就是先布短向钢筋,后布长向钢筋

1、筏形基础的钢筋配臵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

2、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臵第一层(最底层)板筋;

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臵?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

4、再在其上布臵另一方向上梁的底层纵筋;

5、板上部面筋的布臵依据板区两个方向的跨度。跨度相差较大时,短跨面筋在上,长跨面筋在下;跨度相差不大时,与板底筋的上下保持一致(两个方向的ho相等);

6、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两个方向梁相交对ho的影响,也应当考虑双向板的ho与单向板不同;

7、?筏形基础?相当于?倒楼盖?的说法不完全正确。当承受地震横向作用是,柱是第一道防线,楼盖梁是耗能构件,所以要做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梁要考虑箍筋加密区、塑性铰等问题;但筏形基础的基础梁通常不考虑参与抵抗地震作用计算

一般意义的板,是指普通的楼板等比较薄的板,即板厚(竖向尺寸)

不大的板。为了节省钢材,如为单独简支板,只配板的下部钢筋。若是单向或双向连续的板,只在连续支座处,配臵板的上部钢筋,又称为负筋。这排钢筋施工时,需要把它架起来,才能保证它的位臵符合设计要求。如果负筋的长度不是很大,单靠梁的骨架就可以撑起来。如果比较长,就得采取其它措施,如设马蹬等。到过工地的人都看见过基础板,如筏板基础,它们的厚度较大,通常都设上、下排两层钢筋网。对于上层网片,尺寸都比较大,单靠四周的梁骨架,还是不行,中间部位,要用粗蹬筋按一定的间距把上层网片支起来。从广义讲,这些也算架立筋,但它不同于梁的架立筋。梁的架立筋是与箍筋的支数有关。

板的分布筋是指垂直于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它们可能也是受力筋,这决定于板两个方向的尺寸比例。达到一定的比例后,该方向不再是受力为主要时,就是分布筋的状态了。这时,不能说它不受力,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受力形式了。温度变化会产生内力;板上作用一个集中力时,它会向四周扩散,也会在另外一个方向的板内产生内力。所以新规范GB50010-2002就规定,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芭截面面

积的0.15%;间距不大于250mm,直径不小于6mm。

请问陈教授

1、一般基础梁及底板部分是否不作抗震要求,为何相关配筋资料很难找,03G101中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2、我遇到的问题是图纸按设计意图(已请教过设计),梁式筏板基础配筋与顶板形式相同即先绑扎梁,后绑扎底板,底板下铁与同方向的基础梁下铁在同一平面上,保持底板及基础梁下铁处只有两层钢筋;但有很多工地有这样的作法及认为底板受力较复杂,与顶板不同(即底板钢筋应把基础梁托住),梁式筏板基础钢筋绑扎时,先绑扎底板一个方向的底铁,再绑扎另一个方向底板底铁与与此平行的基础梁底铁,最后绑扎与先绑扎底板底铁同方向的基础梁底铁。我认为应该按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降低了其中一个梁的有效截面,请问您是否底板钢筋应把梁托住,梁式筏板基础中底板与基础梁受力到底是怎样的形式?

3、框架梁两方向交叉处设计往往不提钢筋应该怎样上下错开,我们的作法为框架梁交叉处其中一梁钢筋上铁降低一个钢筋直径,另一梁下铁抬高一个钢筋直径,此范围处箍筋在加密区逐渐相应缩小以迎合梁铁,这样做是否合理,您认为施工中应该怎样做?

4、梁式筏板基础与端部地下室剪力墙是和关系,是否只是剪力墙钢筋锚固在基础底板内,如果是,锚固长度应是多少?梁式筏板基础梁端钢筋应该怎样封口,如果端头有柱或墙,是否应认为地梁钢筋锚入端柱或墙,还是认为梁式筏板基础应单独考虑,与墙、梁无关?

钢筋平法解释1

问:在实际工程中,经常看到框架梁的悬挑端要进行众多内容的原位标注,这里面有哪些道理?在梁的悬挑端上要进行哪些原位标注? 答:框架梁的“悬挑端”与一般的“跨”不同,也可以说它是特殊的“跨”,因为“悬挑端”的力学特征和工程做法与框架梁内部各跨截然不同。所以,在设计图纸时,要保证在“悬挑端”有足够信息的原位标注。在使用我们的“平法钢筋自动计算软件”时,也要在“悬挑端”做好原位标注。 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如下: 1、在悬挑端的“上部跨中”的位置进行上部纵筋的原位标注。因为悬挑端的上部纵筋是“全跨贯通”的,所以原位标注在“上部跨中”是应该的。 2、在悬挑端进行下部钢筋的原位标注。悬挑端的下部钢筋为受压钢筋,它只需要较小的配筋就可以了,不同于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受拉钢筋)。换句话说,框架梁第一跨的下部纵筋不伸到悬挑端内,而伸到端部框架柱外侧然后拐15d的直钩。 3、在悬挑端进行箍筋的原位标注。悬挑端的箍筋不同于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因为框架梁集中标注的箍筋一般都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设置,例如:采用φ8@100/200(2) 这种格式。而悬挑端的箍筋一般没有“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区别,只有一种间距,例如:采用φ8@200(2) 这种格式。 4、在悬挑端进行梁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悬挑端一般为“变截面”构造,例如,梁根截面高度为700,而梁端截面高度为500,设梁宽300,则其截面尺寸的原位标注为:300*700/500。在软件操作中,则把它标注在原位标注的“截面尺寸”一栏中。 问:陈教授,我有个问题 多肢箍时,外箍是包住梁主筋,内箍包住几跟钢筋呢?比如梁主筋为5根,我的内箍应该怎么箍法? 谢谢回答~ 答:我的观点是: 1、梁的主筋(不论是上部纵筋还是下部纵筋),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具体说是应该在外箍宽度的范围内)均匀分布。 2、采用“大箍套小箍”方式的梁内箍的每个垂直肢(不论是双肢箍还是单肢箍的垂直肢),都应该在梁宽范围内对称分布。 3、根据上述原则,当“梁主筋为5根”时,梁内箍应该箍住第2、4两根梁主筋。 再问:谢谢您,还想问的是,如果梁上下钢筋根数不一样,比如上部5根下部六根 这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答:再补充一下“梁上下钢筋根数不一样,比如上部5根、下部6根”的问题: 6、最近和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介绍了他们在工程施工中的习惯做法: 把梁的6根下部纵筋按间距均匀来布置。梁的5根上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4根与梁下部纵筋的第2根和第5根分别上下对齐

访我国“平法”创始人陈青来

访我国“平法”创始人陈青来 平法———建筑结构领域的成功之作 本报记者朱启同 关于平法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钢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的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由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G101即平法图集),是国家重点推广的科技成果,已在全国广泛使用。 世界上不存在结果,只存在一个接一个的过程,或者说无数的结果汇集成了过程。平法极其重视过程,因此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陈青来 1995年8月8日,一篇题为《结构设计的一次飞跃》的文章在《中国建设报》头版显著位置的刊登,在我国建筑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因为,10天前刚通过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下称“平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使图纸量减少

65~80%;若以工程数量计,这相当于使绘图仪的寿命提高三四倍;而设计质量通病也大幅度减少;以往施工中逐层验收梁的钢筋时需反复查阅大宗图纸,现在只要一张图就包括了一层梁的全部数据,因此大受施工和监理人员的欢迎。 弹指一挥间,十年倏忽过。迄今为止,作为平法的创始人,山东大学教授陈青来先生已先后出版有关平法的国家标准设计技术专著及论文达35篇、册,其中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累计发行数量逾百万册。接受全国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学会、土木工程学会、各大设计院、大专院校之邀,陈青来教授已做平法讲座70余场次。 2005年3月29日,应上海鲁班软件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的邀请,陈青来教授十年之后再次来广东就平法的应用技术进行推广讲学,趁此机会,本报记者在上海鲁班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冯天秀的安排下对其进行了专访。 新视野启发新思路 从事建筑行业的人,特别是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人都知道,我国的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建国初期至90年代末的详图法(又称配筋图);二是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在我国东南沿海开放城市应用的梁表法;三是90年代至今普及的平法。作为梁表法的配套软件,1986年开发的结构CAD软件即以详图法和梁表法为编制依据。它的出现,从形式上替代了人工制图,对提高我国结构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计算公式_secret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计算 1、工程量计算内容和步骤 a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包括:挖槽、垫层、混凝土条形基础、钢筋、砖基础、地圈梁、防潮层、回填土、余土外运等。 b 外墙的长度按中到中5 内墙的长度按内墙净长和(不考虑工作面的)槽净长 2、定额规定: a 定额规定混凝土条形基础大放脚的T形接头处的重叠工程量要扣除。扣除办法是选择有代表性接头,计算出一个重合的混凝土体积,然后乘以接头个数,得出总重合体积,再从混凝土基础工程量中扣除(V1、V2) b 定额中长钢筋搭接规定为:Φ25内的8M一个接头,Φ25以上的6M一个接头,搭接长度为30d(30×钢筋直径d),圆钢筋加弯钩长12.5d 3、T形接头重合体积计算公式:(扣除重合部分体积V1、V2) 重合体积V1=〖基础底部宽度(B1)-墙厚〗÷2×与其相交的基础底部宽度(B2)×搭接长方体高度(h1) 重合体积V2=棱台高度(h2)÷6×〖[基础棱台上宽(b1)-墙厚(a)]÷2×与其相交的基础棱台上宽(b2)+[基础底宽-墙厚(a)]÷2×与其相交的基础的底宽(b2)+[基础棱台上宽(b1)-墙厚(a)]÷2+[基础底宽(B1)-墙厚(a)]÷2×[与其相交的基础棱台上宽(b2)+与其相交的基础底宽(B2)] 附:b1――外墙基础的棱台宽度,通常b1=b2 v1 v2 v3(v3通常不需计算)图示如下:

4、工程量计算程序公式: 首先,列L墙、L槽表: a、第一套算式:各断面基础分别计算工程量,然后合算。 ○11-1断面基础工程量: □A挖槽工程量: 槽长(L槽)×〖槽底部宽(B)+2×工作面宽度(C)〗×挖槽深度(H挖)+槽长(L槽)×放坡系数(K)×挖槽深度的平方(H挖2)=?立方 □B(C10)混凝土垫层工程量: 槽长(L槽)×槽内垫层宽(B)×垫层厚=?立方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 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网络教育学院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整体式单向板肋梁厂房单向板设计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南京学习中心(直属)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012 年秋季 学号: 学生:惠严亮 指导教师:

1 基本情况 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厂房的尺寸,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1、工程概况 某某高新园区科技园某小区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住宅小区采用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墙厚370mm,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400 ?。 mm mm 2、设计资料 (1)楼板平面尺寸为19.833 ?,如下图所示: m m 图楼板平面图 (2)楼盖做法详图及荷载 图楼盖做法详图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2 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 板底及梁用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γ=17kN/m3 楼盖自重即为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3 ④恒载分项系数;活荷载分项系数为(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大于4kN/m2) ⑤材料选用 混凝土:C25 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2 单向板结构设计 板的设计 2.1.1 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2 kN/m 2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20=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 ×17= kN/m 2 小计 kN/m 2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7 kN/m 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 2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于是板的荷载总计算值: ①q=G γk g +?Q γk q =×+××7=m 2 ②q=G γk g +Q γk q =×+×7=m 2 由于②>①,所以取②q=m 2 ,近似取q=12kN/m 2 2.1.2 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 ×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0l =n l +h/2=2200-100-120+80/2=2020mm

陈青来钢筋平法问题解答

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答疑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 陈青来钢筋平法问题答疑 平法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方法的重大改革。平法已在全国全面普及并向纵深发展。平法追求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平法会不断地否定自身并进一步完善。随着平法的不断推陈出新,也要求我们在对平法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理论和技术。 今年的6月-9月,广联达公司在全国陆续开展了21场陈青来平法讲座,希望通过此类讲座能够提升广大造价人员对平法的应用能力,在讲座最后的答疑环节,很多造价人员围绕新图集06G101-6和03G.11G系列图集提出了自己多年来对平法的疑问,本期我们特选择了答疑环节的部分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平法。 本期专家支持:冯俊国2000年毕业后从事施工工作,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2003年进入广联达公司后,担先后担任过公司的钢筋、图形软件高级应用讲师及服务经理,精通平法,曾多次担任大型平法讲座的讲师。目前为广联达总公司钢筋产品经理。 06G101-6问题 1、06-6P45第三条如ex尺寸大,较大者方向钢筋设置在下,请问到底是哪个方向? 答:图集中注解第5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水平为X方向,垂直为Y方向,而且图示也已经非常清晰了,ex指的是x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ey,指的是y方向的柱外缘到基础外缘的长度,二者要判断大小,哪个值大,哪个方向的钢筋就放置在下。 2、06-6基础梁端无外伸构造与04G101-3P29不同,为什么? 答:06G101-6和04G101-3所涉及的基础类型不同,它们的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在新的图集中也考虑了一些新的处理方式,像柱的插筋构造也是有区别的。 3、06101-6P53柱宽基础梁时,加腋筋竖筋如¢8@200在封闭范围内全部布置吗?还是仅图上示意根数? 答:在加腋的这个位置,布置的是钢筋网片,如果只是图上的3根,那要200的间距干嘛!只是在计算的时候La长度范围是不用布置的,图示主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这一段距离是锚固了。而且伸入相邻的基础梁,想布置钢筋也比较费事了,梁里面多的是钢筋。 4、06G101-6P61柱顶纵筋在承台内的锚固应伸至承台顶? 答:图集中注解第3条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伸入承台内的长度满足Lae和35d 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个和柱的钢筋要到顶是不一样的。桩和承台都是基础构件,承台是为了扩大受力截面,更好的承载上部构件,如果桩足够大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置承台了。 5、06G101-6 P51页,内容是否与04G101-3的内容相同?还有其他的内容,是否也相同? 答:这个是不同的,看图的时候要仔细,非贯通纵筋在-3中取值除了L0/3以外,还有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一、基本资料 图1为某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已知B 轴线上边柱荷载设计值1F ,中柱荷载设计值2F ,初选基础埋深为d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a f ,设计参数的值见表1,试设计B 轴线上条形基础JL —2。 图1.1 柱网平面布置图 表1.1 设计参数 二、设计要求 1. 进行基础平面布置; 2. 确定基础底宽、长度、肋梁高度、翼板厚度; 3. 取结构计算简图; 4. 结构计算,按倒梁法计算基础内力。 5、根据内力进行配筋。

三、设计计算书 1. 基础平面布置图 根据题目条件及表中数据,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如图3.1.1所示 图3.1.1 2. 基础底面尺寸 (1)确定荷载合力重心位置 设合力作用点与边柱A 的距离为c x ,根据合力距定理,以A 为参照点,有: 14007.2140014.4140021.6140028.8120036 181400412002 ik i c ik F x x m F ?+?+?+?+?= = =?+?∑∑ (2)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 基础梁两端外伸长度为12a a 、 ,取边跨的0.25倍。 取10.257.2 1.8a m =?= 12()2(18 1.8)39.6c L x a m =+=?+= 239.6 1.87.25 1.8a m =--?= (3)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梁的宽度b 1400412002 1.83 1.8(20) 39.6(150202) k F b m m L f d ?+?= = =≈-?-?∑ (4)确定肋梁高度及翼板高度 采用C30混凝土,21.43/t f N mm = 基底沿宽度b 方向的净反力28000 112.2/1.839.6 k n F p kN m bL = = =?∑ 悬臂根部剪力设计值0.4 1.8 ()112.2(0.2)78.54/222 n b V p kN m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整体式单向板肋梁厂房单向板设计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南京学习中心(直属) 专业:土木工程 年级: 2012 年秋季 学号: 学生:惠严亮 指导教师:

1 基本情况 本章需简单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厂房的尺寸,板的布置情况等等内容。 1、工程概况 某某高新园区科技园某小区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住宅小区采用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墙厚370mm,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400 ?。 mm mm 2、设计资料 (1)楼板平面尺寸为19.833 ?,如下图所示: m m 图楼板平面图 (2)楼盖做法详图及荷载 图楼盖做法详图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2 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 板底及梁用20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γ=17kN/m3 楼盖自重即为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3 ④恒载分项系数;活荷载分项系数为(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 于4kN/m2) ⑤材料选用 混凝土:C25 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2 单向板结构设计 板的设计 2.1.1 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2 kN/m 2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20= kN/m 2 20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 ×17= kN/m 2 小计 kN/m 2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7 kN/m 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 2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于是板的荷载总计算值: ①q=G γk g +?Q γk q =×+××7=m 2 ②q=G γk g +Q γk q =×+×7=m 2 由于②>①,所以取②q=m 2 ,近似取q=12kN/m 2 2.1.2 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 ×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0l =n l +h/2=2200-100-120+80/2=2020mm

墙内钢筋

1. 竖向梯子筋间距一般 1500mm 左右, 每道墙不少于 2 道, 直径大于墙体竖向分 布钢筋一个规格, 其作用是控制墙体水平分布钢筋 位置的正确性 (当然也便于施工) , 随墙体钢筋一同浇筑于砼中,为一次性使用 (用量较大) 。 2 、水平梯子筋一般采用直径 12 以上的钢筋焊接,置于墙体上口,其作用是控制墙 体竖向分布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浇筑于砼中,可周 转使用 (用量较少)。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内的构造问题 1、剪力墙包括剪力墙墙柱、剪力墙墙身、剪力墙墙梁,墙柱和墙梁都是剪力墙墙身的加强边,不是单独于墙身而存在的构件,因此剪力墙墙身钢筋进入暗梁和暗柱不是构件之间的锚固关系(请注意:暗梁不是梁、暗柱不是柱)。无论暗梁与暗柱是否存在,剪力墙本身的钢筋都要伸至剪力墙尽头,下附图1为陈教授相关答疑。 2、另06G901-1《平法排布规则》剪力墙章节多处都有描述:水平钢筋设置节点外边(竖向钢筋内侧)弯折15d这样的描述(下附图2),这足以作为你对量的依据。 问:如你所说伸至柱边,那么是否还需要弯折呢? 答:可以这样理解,墙身水平钢筋封边的构造,就是伸至剪力墙尽头弯折15d(如附图2的图示),与是否存在暗柱没有关系(当然如果是与转角另一侧的钢筋连续通过的除外)。对于墙身进入端柱的, 则要考虑直锚条件, 满足直锚可取 Lae,不足直锚仍取对边加15d(如下附图3,注意端柱和暗柱的区别)。平法配筋之--剪力墙( 平法配筋之--剪力墙数据调查:“陈青来教授钢筋平法全国巡回讲座”正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针对“平法设计的抽钢筋中哪一部分构件计算困难”这一问题,我们对其中的432名来宾进行调研,结果选择“剪力墙”的比例为39.81%,高出第二“楼梯”19.91%,

陈青来G101图集答疑整理汇总(条理清晰,阅读更方便)

综合问题 1、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Ⅳ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Ⅳ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谢谢! 答: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Ⅳ级钢筋的理论依据)。所以,即便是Ⅳ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Ⅲ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于Ⅲ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Ⅲ级钢筋即可。还有,Ⅳ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2、03G101与03G329有矛盾时依谁为准? 答: 03G101在编制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与03G329协调一致。当设计者选用03G101时,应以03G101为准。当设计者既选用了03G101,又选用了03G329时,由于03G101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03G101总说明第4、5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03G101为准。 3、03G101图集中为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这些数据不便记忆,施工中也容易出错,为什么不采用整数呢? 答:不是03G101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改了,而是《混规》GB50010-2002把原来以5d进位的锚固长度改了。《混规》也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的依据之一。为了方便施工,03G101把规范第9.3条的公式根据不同的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钢筋直径计算成表格,尽量做到目前的样子。 4、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126页10.1.5条规定板下不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我认为是否还应该满足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位置,这也是一贯的施工做法。 答:请注意规范用语“不应小于”的意义。大学教科书中是“=”概念,而工程规范和规程是“≥”的概念,因此,可以伸至支座中心位置。 当为非抗震设计时,正常情况下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受压;当为抗震设计时,通常板不作为耗能构件,因而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分配,仍然按非抗震设计,板的下部钢筋在支座部位亶?去〔圪?溦吝恳 汲N坻 哔 嗥 座?忷︺?遬?通常也是安全的。执行规范规定时,应特别注意“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5、有梁式筏板基础问题: (1)筏板部分一般为上下两层钢筋网,下层钢筋网片放在最下面,基础梁的整个钢筋(箍筋及纵筋)放在下层钢筋网片的上面。是这样的吗? (2)但是,一般图纸在标注基础梁的高度时,梁底标高和筏板板底标高是在同一个高度,这样就出现了“基础梁的有效高度”缩减的问题。因为,首先是梁的下部纵筋的保护层变厚了。(最下面是筏板的保护层,然后是筏板中的钢筋网片的纵横钢筋,再是基础梁的纵筋,最后才是基础梁的下部钢筋) (3)至于筏板钢筋网片,纵横两个方向的钢筋哪个在下面、哪个在上面?是否应为: ⅰ“下层钢筋网片”是短方向的钢筋在下面、长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ⅱ“上层钢筋网片”是长方向的钢筋在下面、短方向的钢筋在上面; ⅲ因为,从“有梁式筏板”的受力结构模型来看,正好是“楼板和梁”的受力结构模型翻转过来。这样的看法对吗? 答:(1)梁形基础的钢筋配置包括梁(或暗梁)和板两部分,布筋考虑一般“以梁为先”; (2)比较两个方向上的基础梁,从中判断强者(等高时选跨度较小者,不等高时选高度较大者),与“强梁”相垂直布置第一层(最底层)板筋; (3)在第一层板筋之上并与其垂直布置“强梁”的底层纵筋和第二层板筋(“强梁”的箍筋与第一层板筋在同一层面上插空走过);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完美版)

1、设计任务书 -------------------------------------------- 2 2、设计计算书 -------------------------------------------- 4 3、平面结构布置 ----------------------------------------- 4 4、板的设计 ---------------------------------------------- 4 5、次梁的设计 -------------------------------------------- 8 6、主梁的设计 ------------------------------------------- 12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 20 附图1、板的配筋图---------------------------------------- 21 附图2、次梁的配筋图-------------------------------------- 22 附图3、主梁配筋图---------------------------------------- 2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设计资料3 1、题号 题号见表1,表中有56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设计题号表1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n X 400mm 层高4.5m。楼盖面层做法:20mn厚水泥砂浆找平后做10mn厚水磨石面层。板底采用20mn厚混合砂浆天棚抹 3荷载 (1)楼面活荷载,见表1; (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0.65kN/m2;

平法疑问解答(二)

问:1、梁的下部纵筋一定要在中间支座锚固吗? 2、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两边钢筋的切断点都在中间支座上,可否理解为两边钢筋在中间支座搭接? 3、不是说“能通则通”吗?支座两边直径相同的钢筋贯穿中间支座,不是可以降低支座处的钢筋拥挤程度吗? 答:1、从03G101-1图集第54页的图中可以看出,框架梁的下部纵筋一般都在中间支座锚固。 其锚固长度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 LaE (2) ≥ 0.5hc + 5d (即是“超过柱中心线5d” ) 2、第54页图中所示的“梁下部纵筋在中间支座的构造”,说的是“钢筋锚固”,而不是“钢筋搭接”。“钢筋搭接”是两根钢筋之间的行为,“钢筋锚固”是一根钢筋对于支座的行为。图中所标出的“锚固长度”是每根钢筋从支座边缘到切断点的距离。按锚固长度两个条件之一的“≥LaE”来看,下部纵筋的切断点一般应该伸过支座的另一边了,而不是“在支座内部”了。 3、“能通则通”一般是对于梁的上部纵筋说的,梁的上部纵筋在中间支座上“能通则通”,而上部纵筋可以在上部跨中1/3跨度的范围内进行连接。但是,梁的下部钢筋不能在支座上“能通则通”、而让钢筋在下部跨中进行连接。因为,下部跨中是正弯矩最大的地方,钢筋是不允许在此范围内连接的。 再问:2005年10月21日听了陈青来教授的讲座:下部钢筋也能连通布置,可以在支座处1/3跨度的范围内连接(一般用机械连接)。 答:陈青来教授讲的是两点不同的意思: 1、对于“非抗震框架梁”来说,可以在“支座处1/3跨度的范围内连接”,因为这里没有正弯矩。——03G101-1图集也已经肯定了这一点。 2、如果采用一级机械连接,可以在任何位置上进行连接。因为一级机械连接经过国家的多次试验,证明是相当可靠的(拉力试验的钢筋破坏点都不在机械连接处)。 问:03G101-1图集第65页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只在第一排钢筋上面标注尺寸“Ln / 3” 。现在工程中出现了中间支座第二排上部纵筋,其延伸长度如何处理?是否可按“框架梁”的“Ln / 4”来处理? 答:答案是肯定的,非框架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同“框架梁”。根据如下: 03G101-1图集第28页第4节“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 第4.4.1条:“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与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 / 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延伸至Ln / 4位置。” 问: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图集第65页 1、中间支座的上部纵筋(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为Ln1 /3 。 2、端支座的上部纵筋延伸长度标注值为Ln1 /5 ,然而后面还跟着一个“(Ln1 /3)”。 非框架梁端支座的上部纵筋延伸长度取Ln1 /5 还是Ln1 /3?什么时候取Ln1 /5 ?什么时候取Ln1 /3 ? 答: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图集第65页 1、一般情况下,梁端部上部纵筋取Ln1 /5 (Ln1为本跨的跨度值)。 2、图题“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的下方有一附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所以,我们可以理解“Ln1 /5 后面跟着的一个(Ln1 /3)”的意义为:

陈青来和他的平法

一、基本情况 姓名陈青来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单位土建与水利学院 邮编250061 电话2026172 电子信箱qlchen@https://www.doczj.com/doc/9615762863.html, 二、主要学历 1978.9—1982.7,湖南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 1990.1—1991.2,Trondheim University, Norway 2001.1—2002.2,University at Buffalo,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USA 三、主要任职经历 1992年为高级工程师,同年任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室主任 1995年任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1998年为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员,2002.11转入山大,2004.1为山东大学教授 四、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建筑结构设计:方向为结构设计的系统与整合方法(平法)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方向为结构设计的广义标准化 建筑减震减灾:方向为建筑结构的隔震、消震与制震 五、正在研究中的主要项目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基础与楼板结构设计规则与标准构造(首位) 国家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建筑隔震实用技术及耐久性设备研究开发(首位)六、发表的主要论著(均为首位)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96G101与00G10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与构造详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1,符合国家2000系列新规范的(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与构造详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3G101-2,符合国家2000系列新规范的(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与构造详图》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04G101-3,符合国家2000系列新规范的(筏形基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与构造详图》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湖南大学学报,1994.12 《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结构施工图章节(大学本科教材) 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12 《建筑结构的现代设计思想和方法》工程设计CAD及自动化,1995.4 《结构设计的一次飞跃》中国建设报1995.8.8 《全新的结构设计法与PIEMCAD》中国建设报1995.9.12 《结构设计方式的系统化与标准化》(15期系列讲座)建筑知识1997.8—1999 《制定(国家一级结构工程师)考前复习计划的基本思路》建筑知识1998.6 《贯穿新规范体系的普遍性问题》建筑知识1998.8 七、迄今为止获得主要荣誉 1997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为山东省科技拔尖人才 1999年荣获我国最高设计奖“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金奖”(首位) 1997年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 1996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首位) 本人科技成果“平法”1997年列为国家级“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1996年为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先进工作者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1 基本情况 本设计XXXXXXXXX ,进行设计计算。重庆三元玩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承重,外墙为370mm 砖砌承重。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 楼面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 厚石灰砂浆抹灰。 荷载:永久荷载,包过梁、柱、板及构造层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253kN/m ,水泥砂浆容重203kN/m ,石灰砂浆容重173kN/m ,分项系数 1.2G γ=。可变荷载,楼面均分布荷载为3kN/m ,分项系数 1.3K γ=。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c f =2N/mm ,t f =2N/mm ); 钢筋 主梁、次梁采用HRB335级(y f =3002kN/m )钢筋,其它均用HPB300级(y f =2703kN/m )钢筋。 主梁沿房屋的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是,次梁的跨度是。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其间距是。楼盖的布置如图1-1。 根据构造要求,板厚取1900 8047.54040 l h mm 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48004800 26640018121812 l l h mm ===::: 取h=4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57005700 380~57015101510l l h mm ===:: 取截面高度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50mm 。 图1-1 楼盖布置图

2 单向板结构设计 板的设计 按塑性分析法计算内力。 恒荷载标准值: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320.0220/0.4/m kN m kN m ?=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320.0825/ 2.0/m kN m kN m ?= 15mm 厚石灰砂浆抹灰 320.01517/0.255/m kN m kN m ?= 活荷载标准值 27.5/k q kN m = 横荷载设计值 21.2 2.655 3.186/g kN m =?= 活荷载设计值 21.37.59.75/q kN m =?= 合计 212.936/g q kN m += 次梁的截面200400mm mm ?,板在墙上的支撑长度为120mm ,则板的计算跨度 为: 边跨00.20.08 1.90.12 1.72222 n h l l m =+ =--+= 中间跨 0 1.90.2 1.7l m =-= 跨度差0000(1.72 1.7)/1.7 1.210-=<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1m 宽板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 图2-1 计算简图 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2-1。 表2-1 连续板各截面弯矩计算 01000,80,802060b mm h mm h mm ===-=。C30混凝土,c f =2N/mm 。HPB300 钢筋,y f =2702kN/m ,连续板各截面的配筋计算见表2-2。 表2-2连续板各截面配筋计算

(完整word版)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长兴材料厂房单向板设计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1 基本情况 长兴材料多厂房总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结构尺寸详见图1-1,采用框架结构。该楼楼盖使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四周外墙全为240的承重砖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400mm ×400mm 。 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325/kN m γ=,楼面活荷载,单位是0.52/kN m ;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0.65/kN m ;板底粉刷:20.40/kN m 。 混凝土:C20、C25或C30; 钢筋:次梁及主梁受力筋用HRB335或HRB400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300或HRB335级钢筋。 图1-1 建筑平面图

2 单向板结构设计 2.1 板的设计 2.1.1按构造要求,该楼盖厚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其恒荷载值为0.08×25=2kN/2 m ,该楼板面铺10mm 厚大理石,20mm 厚混合砂浆抹灰,其恒荷载值为0.01×28=0.28kN/2 m 、0.02×17=0.34kN/2 m 合计为2.62kN/2 m 。 板的可变标准荷载值为3.5kN/2 m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或者1.35,因楼 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3.5kN/2m ,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于是板的荷载总 计算值: ①q=G γk g +?Q γk q =1.35×2.62+0.7×1.4×3.5=6.967kN/2m ②q= G γk g +Q γk q =1.2×2.62+1.4×3.5=8.044kN/2m 由于②>①,所以取②q=8.044kN/2m ,近似取q=8kN/2m 板的计算简图 2.1.2内力计算及配筋: 在表2-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 分别为:边跨中为1/11; 离端第二支座为-1/11;中跨中为1/16;中间支座为-1/14,则有 M1=-MB=1/11(g+q )l0 2=1/11×8.04×2.022=2.982KN ·m M2=M3=1/16(g+q )l0 2=1/16×8.04×2.002=2.01 KN ·m Mc=-1/14(g+q )l0 2=-1/14×8.04×2.002=-2.297KN ·m 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b=1000mm ,混凝土C30,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为C=15mm ,板厚h=80mm ,h0=80-20=60mm ;α1=1.0,fc=14.3KN/mm2;HPB235,fy=210N/mm2。 板的配筋计算过程如表2-1所示

条形基础施工工艺及方法

条形基础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基础的施工工艺 人工清槽平整基底→地基验槽→垫层的浇筑→定位放线→绑扎钢筋→水电预埋管件→支模→隐蔽验收→混凝土的浇筑→搭设支模钢管架→柱钢筋→钢筋隐蔽验收→混凝土的浇筑→隐蔽验收→回填土→砌砖→绑扎圈梁钢筋→钢筋隐蔽验收→混凝土的浇筑→回填土。 二、土方开挖边坡及软弱地基的处理 (一)施工准备 1、土方开挖前,应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的位置和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二)土方开挖放坡 根据土质特点,该基坑土方开挖按1:0.25-0.3进行放坡,基坑四周各留300宽施工操作面。 三、基础垫层施工 1、浇捣C10混凝土垫层时,需留置标养及同条件试块各一组,做试块时请监理公司人员旁边监督,送试验室养护。 2、在垫层浇筑前要对土方进行修整,应用竹签对基坑的标高进行标识。四、钢筋制作与安装: 1、学习、熟悉施工图纸和指定的图集,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明了构造柱、圈梁、节点处的钢筋构造及各部做法,确定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 2、钢筋应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不同型号、钢号、规格均要进行复试合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方可使用。 3、I级钢(直径6至12MM盘圆钢)经冷拉后长度伸长(2%)一般小冷拉,钢筋不得有裂纹、起皮生锈、表面无损伤、无污染,发现有颗粒现状不得使用。按施工图计算准确下料单,根据钢材定尺长度统筹下料,加强中间尺寸复查做到物尽其用。 4、所下的各种不同型号、规格不同尺寸数量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按绑扎次序,分别堆放挂上标识牌,绑扎前要清扫模板内杂物和砌墙的落地砂浆灰,模板上弹好水平标高线。 5、绑扎基础柱钢筋时,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分布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简支梁)

一、基本资料 某水电站副厂房(3级建筑物),砖墙上支承简支梁,该梁处于二类环境条件。其跨长、截面尺寸如图1所示。承受的荷载为:均布恒载gk=20kN/m ,均布荷载qk=15kN/m (荷载分项系数取1.15),集中恒载Gk=28.6kN 。采用C25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级钢筋,箍筋为HPB235级钢筋,试设计此梁并绘制配筋图。 查表及已知得设计所需数据: (一)、荷载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对结构有利01.γG =;永久荷载对结构不有利 1.2γG = 2.荷载分项系数: 均布15.1=qk γ 、结构系数2.1=d γ (二)、材料强度设计值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 1.27Mpa f 12.5Mpa.f t c == 2.钢筋级别为:纵向受力钢筋HRB335、310Mpa f f y y ='=;箍筋及其他纵向构造钢筋HPB235 、210Mpa f y =。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环境类别二类环境)mm c 35=;最小配筋率0.2%ρmin =。 (三)、计算简图

图1:计算间图 (四):设计要求 1.根据已知条件查材料强度,计算参数的选取。 2.内力计算(最大弯矩、剪力最大值) 3.截面尺寸校核(a 取50mm )。 4.梁的计算简图及内力图 5.计算纵向受弯钢筋用量及选配钢筋(I 级钢筋最小配筋率ρmin=0.2%)。计算是否需要配置腹筋,如果需要按照计算确定腹筋用量及选配钢筋。 6.钢筋的布置计算(钢筋的布置设计要利用抵抗弯矩图进行图解) 7.结构施工图绘制(配筋图及钢筋表) 二、基本尺寸 如图1:B=250mm H=550mm L0=Ln+a L0=5840 Ln=5600 又由L0=1.05Ln=1.05*5600=5880 跨度取最小值L0=5840 三、荷载计算 均布恒载gk=20kN/m ,均布荷载qk=15kN/m,,集中恒载Gk=28.6kN 集中力:Gk=28.6kN 均布荷载:m kN q g S k Q k G /25.371515.1200.1=?+?=+=γγ 1、支座反力计算 该结构为对称结;根据材料力学理论得知,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其支座反力为: kN l q g R R o B A 37.13784.525.372 1 6.2821Gk =??+=++==)( 2、设计值计算 由材料力学理论得知,对称机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采用叠加法得 结构跨中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为: m kN l q g a Gk M o ?=??+ ?=++=40.187 84 .525.378 10.16.28 8 1)(2 2 max )( 式中a ——集中力至支座边缘的距离。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伸臂梁

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某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设计 二、基本要求 本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设计。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所给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伸臂梁的设计。 三、设计资料 某支承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如图1所示。 k、2k 185 图1 梁的跨度、支撑及荷载 图中:l1——梁的简支跨计算跨度; l2——梁的外伸跨计算跨度; q1k——简支跨活荷载标准值; q2k——外伸跨活荷载标准值; g k=g1k+g2k——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g1k——梁上及楼面传来的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 g2k——梁的自重荷载标准值。 该构件处于正常坏境(环境类别为一类),安全等级为二级,梁上承受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未包括梁自重)g =21kN/m。 k1 设计中建议采用HRB500级别的纵向受力钢筋,HPB300级别的箍筋,梁的混凝土和截面尺寸可按题目分配表采用。

四、设计内容 1.根据结构设计方法的有关规定,计算梁的内力(M、V),并作出梁的内力图及内力包络图。 2.进行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 3.进行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选配箍筋和弯起钢筋。 4.作梁的材料抵抗弯矩图(作为配筋图的一部分),并根据此图确定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位置。 5.根据有关正常使用要求,进行梁的裂缝宽度及挠度验算; 6.根据梁的有关构造要求,作梁的配筋详图,并列出钢筋统计表。 梁的配筋注意满足《混规》、、、、、、、和等条款的要求。 五、设计要求 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册,计算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过程。计算书统一采用A4白纸纸张打印,要求内容完整,计算结果正确,叙述简洁,字迹清楚,图文并茂,并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2.绘制3#图幅的梁抵抗弯矩图和配筋图一张,比例自拟。图纸应内容齐全,尺寸无误,标注规范,字迹工整,布局合理,线条清晰,线型适当。 3.完成时间:17周周五之前上交。 六、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 注:相比所学教材的规范版本,本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规范(见上,请各位同学到网上下载电子版规范)为规范的新版本,设计中应注意在材料等级、计算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