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画的基本绘画构图技巧

儿童画的基本绘画构图技巧

儿童画的基本绘画构图技巧

儿童画的基本绘画构图技巧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儿童画的基本绘画构图技巧,欢迎阅读。

儿童画的构图常以画面中心为作品的核心,先把画的主要部分安排在核心位置,再依次向外发展,直到画满整个画面。这样可以使作品有一种向心的聚合力,画面富有较大的层次感。儿童家长在满足孩子自由创作的同时,也要引导儿童遵守一般绘画的构图要求,这些要求是:画面要饱满,前后要有主次,左右要呼应。

以下介绍几种孩子常用的构图方法:

中心式主体构图法

这是形象期孩子最善于运用的一种构图方法。如画“一头怪兽”,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威猛的怪兽,把它的形象画得很大,把想象中与怪兽有关的情节画在四周。这种构图方法符合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和儿童画的夸张的特点。

满天星式分散构图法

孩子在表现“过年”这类纷繁热闹的主题时,常会把各种不同的人和物分散地按“满天星”式进行构图,使画面看起来十分丰富。但这种构图法要求表现的事物要有变化,吸引人去品味,否则,“满天星”就会变成“一盘散沙”。

排队式并列构图法

孩子习惯将心中所想一一列出来,或自上而下,或由左及右。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安排孩子用长条纸画“拉手小人”“它们是怎样飞上天的”等内容。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学会根据不同纸张形状灵活构图,更使孩子体会到了这种构图的有趣之处。

(完整版)儿童画中构图三大策略

儿童画中构图三大策略 构图,即构造、组合、安排画面,用形象语言在一个空间中进行分割、设置、布局。饱满即丰满、充足,儿童画中的饱满体现在儿童能够完整、丰富地安排画面,就是用稚拙多样的线条和色彩将一个平面表现成浑厚有力的精彩画面。饱满的构图,是一幅优秀的儿童画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饱满的构图,这幅儿童画才是形式完整的;只有饱满的构图,这幅儿童画才是内容丰富的;只有饱满的构图,才能构成一幅优秀的儿童画。 儿童是一个个天生的艺术家,喜欢涂涂画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往往画面显得比较“散”——形象语言松散、零碎,不流畅、整体,画面不饱满。这和他们的年龄特点、认识世界的能力有关。小孩子就是看“小世界”,他们往往关注眼前的微小世界:零碎、显眼、敏锐、精彩的几个点。如何组织画面,如何让自己的画面饱满起来,这需要成人予以点拨。 如何引导儿童饱满自己的画面呢?我们可从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着手,引导他们全面、整体、深入得看周围世界,让他们感受世界是多维立体、精彩纷呈的。 一、着眼一个“整体”,大局中见“饱满” 在儿童画中,孩子们习惯想到什么画什么,随心所欲,想一样画一样,他们画得很轻松,但最后的画面感觉就像摆摊,很多东西拼凑在一起,画面没有整体感,而且容易导致画面不饱满。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孩子们在动笔画之前要学会整体构思,即整个画面先要在头脑中呈现,然后一气呵成于纸上。整体构思是对画面整体的宏观把握和谋划布局。要想完美地达成目标就必须抓住整体这个根本,没有整体关系的画面就是一盘散沙,也就谈不上艺术美感。只注意个体形象,虽然可能刻画得很美,但最后发现这一堆璀璨的珍珠却无法穿成一个美丽的项链,白费功夫。因此要引导孩子首先整体构思,捕捉画面的整体感受,抓大放小,迅速地在画面上铺出整体关系,确定好画面的整体构图,进而去塑造画面的每一个局部,局部精彩而不喧宾夺主。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浅谈印象画派

西方美术鉴赏论文——浅谈印象画派 内容摘要: 印象画派(Impressionism)是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过渡,是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分水岭,标志着新艺术的开始。印象派在色彩表现上打破了“固有色”概念,科学客观分析色彩关系,创立了全新的色彩体系。印象派对我国的美术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其代表作品中,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的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关键词: 印象派绘画现代绘画传统绘画 内容: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派画家在艺术特色上从构图、造型、色彩、笔触以及主观精神的表现上都和之前的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重写生,重实践,并走出画室,描绘外光和大自然的瞬息变化,用奔放的笔触和没有调和的颜色在画布上直接糅合,形成冷暖色调强烈的新画风。印象派绘画以莫奈的《日出的印象》最初被人讥笑而得名,却在短短的一二十年中跃然成为一场世人瞩目的艺术运动。在1874年巴黎的第一届印象派画展,被认为是印象派绘画团体诞生的标志。该画展向世人宣告,这是一群画家们不懈努力所展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摆脱了由世俗等级制度和固步自封的艺术团体强加于其上的传统桎梏的束缚,同美术史上的任何一场运动相比,印象主义及其关联的画家具有更为神秘的特性,他们起初为公众所不理解,被评论家责难,大多数作品被社会拒绝。可是,他们不气馁,并矢志不渝地朝向自己认定的目标前行。他们并不知道,正是他们开创了西方绘画史的新纪元,也正是以他们的画展为起点,“印象派”从法国开始影响整个欧洲,成为西方现代绘画的起点。 一、印象派的构图 印象派画家几乎都强调那种偶然一瞥,力求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审视对象,例如从晚会包厢里俯视舞台,从某一个角落侧视大厅,从头顶上仰视一群舞女,都是以前传统绘画里没有的。传统艺术主要关注神话、战争和历史题材,讲究构图的舞台戏剧化效果,场面宏大富有文学性。而印象派的构图突破旧的固有模式,多作架上小品,并根

《儿童画中构图三大策略》

论儿童画中构图三大策略 书画部周姝 构图,即构造、组合、安排画面,用形象语言在一个空间中进行分割、设置、布局。饱满即丰满、充足,儿童画中的饱满体现在儿童能够完整、丰富地安排画面,就是用稚拙多样的线条和色彩将一个平面表现成浑厚有力的精彩画面。饱满的构图,是一幅优秀的儿童画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只有饱满的构图,这幅儿童画才是形式完整的;只有饱满的构图,这幅儿童画才是内容丰富的;只有饱满的构图,才能构成一幅优秀的儿童画。 儿童是一个个天生的艺术家,喜欢涂涂画画,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往往画面显得比较“散”——形象语言松散、零碎,不流畅、整体,画面不饱满。这和他们的年龄特点、认识世界的能力有关。小孩子就是看“小世界”,他们往往关注眼前的微小世界:零碎、显眼、敏锐、精彩的几个点。如何组织画面,如何让自己的画面饱满起来,这需要成人予以点拨。 如何引导儿童饱满自己的画面呢?我们可从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着手,引导他们全面、整体、深入得看周围世界,让他们感受世界是多维立体、精彩纷呈的。 一、着眼一个“整体”,大局中见“饱满” 在儿童画中,孩子们习惯想到什么画什么,随心所欲,想一样画一样,他们画得很轻松,但最后的画面感觉就像摆摊,很多东西拼凑在一起,画面没有整体感,而且容易导致画面不饱满。 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孩子们在动笔画之前要学会整体构思,即整个画面先要在头脑中呈现,然后一气呵成于纸上。整体构思是对画面整体的宏观把握和谋划布局。要想完美地达成目标就必须抓住整体这个根本,没有整体关系的画面就是一盘散沙,也就谈不上艺术美感。只注意个体形象,虽然可能刻画得很美,但最后发现这一堆璀璨的珍珠却无法穿成一个美丽的项链,白费功夫。因此要引导孩子首先整体构思,捕捉画面的整体感受,抓大放小,迅速地在画面上铺出整体关系,确定好画面的整体构图,进而去塑造画面的每一个局部,局部精彩而不喧宾夺主。

儿童绘画基础教程:绘画的构图

儿童绘画基础教程:绘画的构图 一、构图的释义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 也能够简单的称它为取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所以,统 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 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 很大。从实际来说,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二、构图的原则: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 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 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点。所以,凡 符合这种审美观点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 来就不舒服。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 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 与均衡比较来说,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所以,对称虽是构图

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使用中机会比较少,使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 感觉。 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 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也有叫做为永衡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指均衡来说。什么是“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 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表现 三角形状,像个品字。只要留意,这种三角在自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上下交错,井然有序,犹如一个巨大 的品字状或三角形,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 什么是“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若是竖画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 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在中国画界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 所谓,并不是单一,或,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题材的需要,也是能够 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能够使用。本来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 定法。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对于摄影师来说。 如能把均衡与对比使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领了。 2、关于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但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能够得出: 一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二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三是灰与灰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等。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汇总

浅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方法(1) 内容摘要: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怎么才能使画面生动,用什么样的构图方法来表现画面,使之成为一幅结构合理的画。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分析,可以从中掌握构图技巧,吸取一些绘画构图的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创作水平。 关键词:分析名作构图方法 绘画是由构图、造型和色彩的运用等因素构成的,构图是这些因素中的关键。我们常用的构图方法有水平、垂直、对角线、S形、V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等,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很少运用一种构图方式,而是常用几种方法的结合。如何运用合理的构图方法进行绘画创作?笔者认为最为简捷有效的方法是从前人的身上吸取经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作品欣赏,通过对名家画作的欣赏来改善和提高自己在绘画中的构图能力。 一、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分析构图方法 画家经常会创作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从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西班牙画家弗朗本斯科·德·戈雅的纪念画《1808年5月3日》,就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背景,把画家对战争暴行的谴责表现无遗。在画面上,一个身穿白衣的将要被处决的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这个人面对着一队举着枪的士兵,面无惧色,情绪激昂,在他的身后是不断涌上来的爱国者。从画面中不难看出,作者用平行和对称的构图方法,体现出了手无寸铁的爱国者和拿着枪的士兵作为人类是平等的,阶级的差异在画中荡然无存。 法国画家布歇的《博韦附近的风景》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画家展现了18世纪法国美丽的乡村风光。为了表现乡村生活的宁静,画家运用了对称的构图方法,又运用了透视的构图,通过表现远处的树林使人感受到乡间的清幽。 充分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才能够充分地了解作者的作画意图,从中准确地分析出作品的构图形式。 二、从画家的个性品位中分析构图方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品位,画家也不例外。人们可以通过穿戴和个人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来体现这种个性和品位,画家则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来展现自身的个性和品位。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著称。他性格颇为独特,既有广博的兴趣、好奇心,又敏感、反叛、追求完美,而且有些自负。当时的肖像画流行的是正面或侧面的构图标准,而达·芬奇却取3/4面来构图,反其道而行之,这正体现了他的独特的个性。达·芬奇的作品《抱貂女郎》就是用了这种3/4的构图方法,体现出了画中人物的优雅,做到了形神兼备。事实证明,他的这种方法在当时是一种创新,使他的作品得到世人的推崇。《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在画中,作者采用水平、辐射、波浪、三角形等构图方法来表现整个事件。由于达·芬奇追求完美的性格和三角形的构图形式本身的特点,使之在作品中把人物巧妙地分成了五个三角形。耶稣处于正中间,他的头和双臂是三角形,两旁的门徒也被均匀地分成了四个三角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整个画面看起来却又是在一条水平线上。以耶稣为中心,整

浅析西方绘画构图技巧

浅析西方绘画构图技巧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它是指画家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或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从而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绘画的过程分为构图、造型和用色三个部分。同时,构图所涉及的范围有骨架、位置、边框三个要素。构图作为艺术表现的手段,通过对骨架、位置和边框三个外部元素的经营,建设成为一个视觉空间,体现了美感,进而表达了内容。构图对于另外两个形式要素——造型和用色,具有调配、组合和统率的能力。构图处理的布局,决定造型和用色的基调,从而决定整个画面艺术处理的基调。这种基调可以是对客观世界采取重视的态度,也可以是对客观世界采取改变的态度,或者强调揭示客观世界的真谛——对客观世界进行准确无误的选择取舍、概括归纳、提炼升华,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内在规律的准确而深刻认识上、画家自身主观世界的思索和感动的基础上。因此,构图对造型和用色的统帅作用,使它在绘画艺术的形、色要素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一、构图与情感 构图包括的范围很宽: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电影和摄影的画面、舞台设计、建筑艺术等。有书记载曰:“构图是画面上物象的组合、配置和整顿。”构图首要任务就是安排所要表现的各种对象的位置,不同的布局产生不同的感觉。利用点、线、面和空间在安排上的变化,把人们的视线引向画面的某一个地方,以达到突出这个地方物象的目的。达·芬奇所作的《最后的晚餐》,一排人和桌子形成平行水平线,在构图中造成向两边展开的感觉。这种视觉的引导使十二个弟子的不同面貌、性格和不同的心情逐一呈现在观众面前,又通过各种动态起伏线的高低、疏密、松动、急缓等有节奏的变化,具体、生动地表现了场面中的紧张气氛。而大厅的墙角、窗框的平行垂直线、桌子的平行水平线和耶稣镇定自若的形态与紧张的骚动情绪形成对比。 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路》中,作者的感情通过画面的构图,深深地感染着观众:阴云满天,衰草遍地,茫茫的荒野上几乎没有人烟。一条坎坷不平的路伸向遥远的天边,一切都笼罩在满目凄然的情绪里,它的构图对画面情绪、意境起了非凡的作用。 二、绘画中构图的法则 在绘画中构图的方法与手段对表现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构图的任务要将画家所思所想的“语义”明晰地传达给观众,就得对符号进行组织,使语言信息与符号信息同构,而任何事物内部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绘画创作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法则将所要表现的形象的各个部分加以组织和恰当地配置。 1.多样而统一 画家在创作中构图时要使所有的因素完全协调,要达到“多样的统一”,对素材要剪裁,对不必要的东西应该省略,采其主要,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物象进行艺术概括,抓住要点,区别主次达到作品的主题突出,富有感染力。如果只有变化而无统一,变化就会杂乱,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又会单调乏味,使人感到呆板,所以,既多样而又统一才是艺术创作的规律之一。 2.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上下或左右形状相同、分量相同,有平静、稳重、安定之感,可以产生协调美,是一轴线的两边或周围的形象对应等造成的一种美感样式。而均衡是指两种形状上下不一样,但在分量上是一样或接近的物体。均衡可以使很乱的东西统一起来。 3.疏与密 一个画面中只有疏没有密,或者只有密而没有疏,都是不合适的构图。画面只有疏密结合得当,有开有合,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才是较完美的构图。人物距离的疏密,人与背景的疏密,人物与人物的疏密,环境背景的疏密等,利用这些疏密互衬,使主体突出,主次合理。

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论文)

浅析中西方绘画、建筑艺术的差异 目录 摘要 (1) 第1章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1) 1.1 (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差异.. 1 1.2(二)中西方绘画艺术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的差异 (2) 1.3(三)中西方绘画艺术材料特色的差异 (3) 1.4 小结: (4) 第2章二、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4) 2.1 (一)中西方建筑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的差异 (4) 2.2 (二)中西方建筑创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的差异 (5) 2.3 (二)中西方建筑材料的差异 (6) 2.4小结 (7) 第3章总结 (7)

摘要:从根本上讲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这导致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除了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有明显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追求和谐统一;西方以石头为主的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这也有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绘画、建筑、形态、价值、材料、创作手法、表现形式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差异 在欣赏中西方的绘画时,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二者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交流也日渐密切,使我们也更多的看到这两种各成一体绘画艺术的差异。(一)中西方绘画艺术的艺术形态及艺术价值差异 中国绘画和西方的绘画不一样,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如果从艺术形态上讲,那中国绘画是写意的,而西方绘画是写实的。西方画是表象的,非常的写实,讲究的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中国画重在写意,包括意象、理想、画境与意境。所以有那么一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而且中国画光是技术好还不行,还得有要文化,这涉及到诗、书、画、印等各方面的修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画总是有着深刻的内涵! 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且西方绘画注重的是实物或人物的表现或重现,注重表达事物的特征。在西方绘画重写实、以

儿童画的构图形式

儿童画的构图形式 常见的儿童画的构图形式有群星捧月式,星罗棋布式,承上启下式,宾主相对式等。构图也无定法,明白构图的原理,就可变化各种方法去画。 ①群星捧月式:一个大的物体被许多小的物体包围着。 ②星罗棋布式: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物体形象。 ③承上启下式:上边一组,下边又一组,上下呼应。 ④宾主相对式:一个大的物体旁边还有一个小的,与之相呼应。 儿童画涂色的方法 儿童画涂色的方法:首先涂色的顺序一般是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先四边后中间。常用的涂色方法有平涂法、重叠法、交替法、图案法等。 1、平涂法:按一定顺序从左向右均匀的涂去,为平涂法,是常用之法。 2、重叠法:涂完一遍色后,在某些局部又重新涂一次色为重叠法。 3、交替法:把两三支笔同时拿在手中,几支笔交替联合使用。 4、图案法:在涂色的同时,可以添加一些图形、方形、三角形及直线、曲线和圆点编成各种美丽的图案。 儿童画的画面组合规律 儿童画的画面组合规律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在统一中找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儿童画的规律又必然有儿童的特点,首先是让儿童自由自在地跟着感觉画,然后,还要用理性的艺术规律去引导提高。其规律方法有以下四点: 1、对比组合法:①大与小的对比;②有与无的对比;③疏与密的对比;④直与弯的对比;⑤正与斜的对比;⑥深与浅的对比;⑦冷与暖的对比。 2、和谐组合法:①勾线时用同一种颜色,一般为黑色。②底色用同一种颜色涂。 3、排列组合法:即同一物象反复画。 4、韵律组合法:即同一物体物象反复类似的运动组合,使之形成一种气韵场性。

水彩画特殊技法蜡笔法 蜡笔法:水彩画特殊技法,是用蜡笔或油画棒,着色前涂在有关部分。着色时尽可大胆运笔,涂蜡之处自然空出。用以描绘稀疏的树叶、夜晚的灯光、繁杂的人群等都比较得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选择什么样的绘画工具,会决定作品的类型。 (1)儿童素描速写的工具:素描、速写的用笔,可以是铅笔、碳笔、钢笔、毛笔或单只彩笔等。最常用的是铅笔。专用的绘图铅笔有“B”和“H”两个系列。“B”和“H”表示笔芯的软硬度,“B”数越大铅芯越软,色度越深。“B”系列有B1—B6六种。“H”系列数字越大,笔芯越硬,笔色越淡,也有从H1-H6六种。在一般情况下,“B”系列铅笔用于画物体的暗部和铺“色调”,“H”系列笔用于起草和刻画细部。我们通常使用的铅笔软硬程度属中性,用“HB”表示,它是素描中使用最多的画笔。速写用笔易选用B2—B4的软类铅笔,这样可以使线条更清晰,画面效果更强烈。当然,用一支铅笔同样可以作画,靠手的用力程度不同,可画出浓淡不同的层次。 素描用纸:素描纸要求具有一定厚度,不要太光滑,要比较耐得住擦改,文具商店有素描的专用纸。速写用纸比较随便,普通的书写纸即可。 橡皮:橡皮的主要作用是修改错误,橡皮也有提高画面亮度、增加特殊效果的作用。儿童绘画尽可能不用橡皮,这样可以培养儿童对线条把握的准确性和大胆落笔的习惯。

幼儿园美术:绘画的构图

幼儿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美术教案 / 幼教美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绘画的构图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出自: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美术试用课本《教学参考用书》(上册) 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 初一美术(第六、七、周)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方法,加强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培养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 作业要求:用线条正确表现物体的结构。 教学重点: 1、观察、分析、概括物体的形体 2、用线条正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条来正确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1分钟) 按中学美术常规进行。 二、引入新课:(2分钟) 总结上一节课--用线生动地描绘物象,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三、讲授新知识:(15分钟) 1、分析物体的结构,树立形体结构的观念。 (1)体的形成:演示。 (2)体的构成结构:分析几何形体的长、宽、高。 (3)如何将复杂的物体用几何形体加以概括。 2、讲解和演示用线条表现物体结构的方法。 四、学生实践,教师视导:(22分钟) 1、作业要求: (1)临摹课本第二页学生的作品。 (2)学习作品中用线表现结构的方法和步骤。 3、辅导要点:

儿童画构图

关于少儿绘画的辅导(一) 少儿绘画的辅导,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对于感兴趣的事情,孩子是会坚持的。少儿绘画的辅导,一定要善于对儿童进行适时的语言鼓励和肯定。在儿童学画的过程中,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那么他学画的热情会更高(老师的表扬往往效果更好,孩子会觉得老师的表扬更具有权威性),所以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绘画中的闪光点,适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但同时该指绘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要给予指正,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进步。孩子的积极性也会更久,自信心会更强些。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授方法。 少儿绘画的辅导,老师们还要注意训练内容的变化。训练内容一定要先易后难,同时要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针对性,有时也可让学生做一些专项练习。 那么,如何提高儿童画画的水平呢? 关于少儿绘画的辅导(二) 1、要让学生多读书、读画,提高修养。 孩子既需要通过读书读画来获得知识、明白道理,也需要从字里行间的故事情节和艺术作品的形象色彩中获得画画所需要的养分,提高画画的水平。读书越多,画画的情趣格调、审美品位就会越高。 2、多临摹优秀的作品。 光看不练也不行,一定要自己动手来画一画。要学会“拿来主义”,把别人画的优点和长处,通过临摹,最终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3、要有针对性的练习。 首先是画面的构图能力。一幅画的构图直接影响到一幅画的最后的成败,即让孩子知道一张纸,到底应该画多大的画,主体物怎样才能突出,怎样才能取得画面的均衡感,包括物体均衡和色彩均衡。根据多年的办班经验,大多数孩子刚开始学习绘画时,普遍存在画东西过小的毛病,不敢画大,一张画纸,孩子往往用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总是感觉画面空空的感觉,这是第一个进到画班需要调整的。 关于少儿绘画的辅导(三) 其次,空间想象能力的表达。没经过训练的孩子画出来的东西基本是没有远近关系。孩子还不不太清楚简单的透视原理,当然,对于一个才上一年级的孩子是不可能去掌握复杂的透视原理的,但我们可以告诉他近大远小,前面的会遮住后面的物体,这样,孩子再进行绘画时,就不再画什么东西都只在一个平面范围内。 再有就是涂色能力。涂颜色,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涂,尽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见,但是也不要总一味的顺从孩子,必要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是不是这个颜色会更好些?哪个颜色会不会更突出点?这样,孩子才更容易接受你老师的意见,之后你再慢慢渗透色彩的一些知识,比如三原色、冷暖色、对比色等等,本人还是忌讳专门拿出几节课时间来专门学习枯燥的色彩理论的,就连成年人都不爱学习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孩子了。起点美术随笔2017年9月

浅谈绘画中的构图形式

摘要:简要论述中西方构图思想和审美的差异,以及绘画中构图的形式和原则。 关键词:构图形式 绘画中的造型专业术语“构图”一词简洁的意思指的便是画面的组织关系也就是画面的布局。创作一幅作品从构思到收集材料再到最后的画面,起笔的第一步面临的便是构图的考究。所以我们必须在深入理解构图的含义和审美的基础上才能够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一幅成功的作品在构图上处理的是否得当,决定了这幅作品能否突出主题,分清主次,增强画面的感染力,令人赏心悦目。 一、中西方构图的文化差异 (一)、西方构图的文化 西方绘画构图最显著的特点便是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焦点透视”比较合服人的视觉真实性,讲究理性和科学。它将美学的艺术性和理性的科学性加以结合,运用人的肉眼所观察到的视觉消失点为依据,掌握了表现空间的规律。运用焦点透视的绘画注重在于平面上营造出立体三维的视觉效果,以求达到与肉眼所观察到的几近逼真的效果。 运用线性透视学来辅助绘画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产物。15世纪意大利画家L.B.阿尔贝蒂的画论叙述了绘画的数学基础,论述了透视的重要性。同期的意大利画家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对透视学最有贡献。德国画家A.丢勒把几何学运用到艺术中来,使这一门科学获得理论上的发展。18世纪末,法国工程师蒙许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完成了正确描绘任何物体及其空间位置的作图方法。例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即是焦点透视的典范之作,画面中所有消失的线性方向全部汇集于视线的消失点,视线的消失点就是焦点。 西方绘画同样讲究三角构图的方法,三角形构图是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 置,有时是以三点成面几何构成来安排景物,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二)、中国构图的文化 中国画的构图在清朝前期最显著的构图原理是运用“散点透视“的画法。清朝尤其在乾隆年间,宫廷画受西方画师郎世宁的影响,逐渐将西方的“焦点透视“法运用到中国画。散点透视法的创作方法即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点”。中国山水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透视法的结果。故而,只有采用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原理,艺术家才可以创作出数十米、百米以上的长卷,(如清明上河图)而如采用西画中“焦点透视法”就无法达到。到了宋代,中国山水画透视法已形 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是直到今天,中国画仍然保持着使用散点透视的作画方法。 二、构图形式和原则 (一)、水平构图 水平构图主要是由横向的水平线构成的基本画面格式。例如浩瀚的大海、辽阔的草原。水平构图往往能够给人安静、平稳、舒畅的视觉感受。水平构图适用于表现广阔无垠、平坦开阔的视觉景物。它将画面水平分为几部分,西方常采用的水平分割方法叫做“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法在文艺复兴前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他们称之为“金法”,17世纪欧洲的一位数学家,甚至称它为“各种算法中最可宝贵的算法”。黄金比例≈1.618:1其性质是与它的倒数比值正好相差1。

幼儿绘画构图能力的发展及指导

幼儿绘画构图能力的发展及指导 摘要]在形象分布方面,幼儿绘画构图的水平由低到高分为零乱式、并列式、散点式、遮挡式;在处理形象主次关系方面,幼儿绘画构图的水平由低到高分为罗列形象、以空间关系安排形象、形成主题与背景。依据幼儿绘画构图能力的发展,对小班幼儿绘画的指导应侧重于鼓励幼儿大胆地作画、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对中班幼儿绘画的指导应重点强调通过多种形式观察物体、进行简单的构图练习、通过情感体验来表现空间关系;对大班幼儿绘画的指导应重点强调进行情节画的创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构图练习、通过欣赏感受大师作品中的构图形式。 [关键词]幼儿;绘画;构图;能力发展;指导 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认为:“技巧是个人使用材料来表现的方法……技巧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它是极端个人化的,因此技巧不能加以解释或传授,每一位儿童都得发展自己的技巧。”(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德育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27)然而,我们认为,儿童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种技巧的观点是非常理想化的,儿童要发展其个别的技巧必须得有教师的指导,当然这种指导要基于教师对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水平与特点的了解。 构图能力指绘画者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整体的能力。构图是绘画语言要素之一,在儿童的绘画中,有着与线条、色彩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构图也反映了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征。 Claire Colomb在分析了197名儿童的绘画作品后发现,年龄越小的儿童,其绘画作品越不能清楚表现出各形象之间的联系,即形象之间相互独立,毫无联系,画面整体感觉偏向画纸的边缘,或是毫无目的一味将空间填满。年幼的儿童常用,一种水平式的构图方式进行绘画,作品形象往往忽略了空间安排及事物的比例关系,随着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其绘画作品开始有了一定的空间感觉,并能表达一定的主题。从这种分析可以看出幼儿绘画构图的一个大致发展趋势:由无表现意图转向有表现意图,能把图形和线条简单组合并表现出来,而后转向有目的有意识的美术创作,绘画形象由最初的相互对立、无联系向着统一、有联系转变。 本文通过对3.5岁±3个月、4.5岁±3个月、5.5岁±3个月、6.5岁±3月四个年龄段共80个幼儿所画共240幅命题作品《人、树、房子》的分析,希望了解各年龄阶段幼儿构图能力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绘画经验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而简单的构图方式、形成自己的构图技巧提供可兹借鉴的依据。 一、幼儿绘画构图能力的发展 (一)形象分布能力的发展 调查表明,幼儿的年龄对画面的形象分布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绘画的异同点

浅谈东西方造型艺术的异同点 旬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曹家珍

浅谈东西方造型艺术的异同点 内容提要:东西方造型艺术它们一致追求和谐与真、善、美的统一,但由于它们长期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了明显区别的各自传统成为中西两大绘画体系,影响着世界画坛的发展。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造型手段的区别与空间处理方法的区别。 关键词:中国画、西画、造型手段、空间处理、和谐、真、善、美。 东西方造型艺术的异同点主要表现在中国和西方(主要指欧洲)的绘画方面,它们长期在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发展,形成了明显的各自传统,成为中西两大绘画体系,影响着世界画坛的发展。 中西方绘画的主要区别,是指中国画与油画艺术的相异之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要造型手段的区别 中国画以线描作为造型的手段,扬弃对象的光影明暗,注意形象的神韵,强调笔墨情趣。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书画同源,使用的工具材料为尖头笔、宣纸、墨、以水为颜料的稀释剂,形成了对线条的特殊审美趣味和精深的研究。南齐谢赫于“六法”中,以“气韵生动”、“骨法用笔”作为品评中国画首要的两条标准。“骨法用笔”,主要是指线描用笔有力度,运用笔法把握物象之骨气。为此,中国画家创造出许多线描法。“气韵生动”是骨法用笔的目标和结

果,要表现出对象的神韵。明代董其昌又提出“书法入画”,使中国书法用笔在绘画中得以运用和发展。造型对用线的要求,讲究曲直、精细、浓淡、疏密等形态变化和组织的统一,以及笔法刚柔、轻重、疾徐等所形成的运动感和节奏感,体现出线条造型的艺术美。中国画用色讲究概括性和装饰性,与线描造型相结合,构成富有装饰性的美感。 中国画用墨色线描,所以讲究墨色的变化。唐代已有不着色,仅依靠墨色的浓淡变化描绘对象的色彩关系的水墨画。水墨画再宋代得到发展,在元代发展成熟,明清水墨写意画进一步发展。水墨画是线条与丰富的墨色相结合的中国画,着墨也讲究笔法,构成其独特的朴素、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西方油画以明暗、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注意光影描绘,注重立体空间的真实效果。”“西洋画重视客观对象色彩的真实再现,以色彩的丰富变化为特点。”西方油画用笔,是硬毛齐头的笔,便于将油画的颜料画在画布上,以“画”塑造形体,表现出物象的立体感。表现立体感依靠光影明暗的描绘,只有对客观对象的每一部位的色彩变化进行描绘,才能更真实的再现客观对象,所以画面色彩显示出丰富变化的特点。 (二)空间处理方法的区别 “中国画不是定点写生,而是将不同时间,不同角度观察对象获得的形象特点,有机的组合在一起,着重表现审美感受的真实。”例如《韩熙载夜宴图》,画家将韩熙载夜宴过程中的听乐、

儿童画社团教案课程

《美丽的风景》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对风景照的欣赏与描绘发现大自然形色美 实践与创造:能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描绘风景 欣赏与评议:从构图,色彩,细节上表现评价作品 教学重点 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表现风景 教学难点 能生动地表现细节,色彩搭配漂亮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回忆上节课学的裁剪工具的使用方法。 2.互相欣赏自己收集的风景照片。 3.配乐欣赏教师收集的几张经典照片(媒体展示),感受大自然美好的风光。 4.展示范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揭示课题。 二.分析与尝试 1.利用媒体展示一幅风景画,分析其近,中,远景。 2.展示步骤图,先裁剪出大的色块(注意构图完整),再裁剪小的局部,先裁后景再裁前景。3.学生分析自己带来的风景照,照片。 4.学生尝试表现风景画。 三.鼓励与辅导 1.发现学生画面中的闪光点,利用局域网即使展示表扬(色彩、细节重点讲)。 2.鼓励学生利用放大功能,有耐心,有信心地描绘细节。 3.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不要拘泥于所带来的风景照片。 四.欣赏与评论 1.通过局域网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交流如何用作品美化自己的生活。 3.填写作品评价卡(从构图,色彩,立体感,细节表现等方面评价)。 4.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 《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真地观察自己的脸部形象,并能用流畅的线条画出自己的脸部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观察并画出自己的外貌特征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 构图大气,形象有趣,特征明显 教学准备 有镜子的教室、彩色笔、油画棒、白纸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照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 1、将小朋友带到舞蹈教室 2、小朋友看一看自己长什么样?你的脑袋、你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和别人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你的长相。(一定要说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儿童画教学计划清单

儿童画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儿童画(启蒙阶段) 1、教学容基本以观察模仿写生和想象为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学习以线造型的作画能力. 3、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 4、学会基本的涂色技法,鼓励学生大胆用色. 儿童画(初级阶段) 1、教学容基本以写生和想象为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以线造型的作画能力. 3、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 4、掌握一些涂色技巧,学习有关美术技法知识. 儿童画(中级阶段) 1、教学容以写生和想象为主。学习线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作品.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以点/线/面造型的作画能力. 3、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及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 4、掌握更多涂色技巧,学习更多的美术技法知识. 儿童画(提高阶段) 1、教学容以学生创作作品为主。 2、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写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以点/线/面造型的作画能力.

3、加强儿童对视觉、空间形态美的感觉和表现力. 4、学习多种技法的绘画表现形式 5、参加各类绘画比赛及展览活动.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儿童画的特点以及怎样辅导和评价儿童画;了解儿童画的基本造型元素并能灵活运用;掌握儿童画的知识、步骤和技巧;色彩的搭配方法以及儿童画创作方法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要求 (一)、认识儿童画 1、走进儿童的世界 教学要求:分析、了解、掌握儿童画的特点。 2、儿童画的发展阶段 教学要求:了解儿童画的发展阶段以及儿童在不同阶段的绘画特点。 3、儿童画的指导与评价 教学要求:了解儿童的不同个性,学习用鼓励为主的方式让幼儿自主探求绘画的魅力。 (二)、儿童画的造型元素 1、自由的点 教学要求:了解点在绘画中的运用,掌握点的表现技巧。 2、散步的线

儿童画的基础知识

儿童画的基础知识 儿童画的造型元素 自由的点 点:是视觉艺术的最小单位。从理论上讲,点的轨迹构成线,线的密集构成面。点表示位置,是一条线的开始或终结,或存在于两线的交叉处,这是几何学点的概念。作为造型元素的点却不同,当视觉感知到点时,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面积。 点的外形是各式各样的。有三角形的、圆形的,还可以是方形、椭圆形、星形、“多边形”、异形甚至是具象的。只要它们在一定的尺度、一定的视觉环境内比较小,都会有点的感觉。散步的线 线,几何学中概念是“点的连续,移动和终结”,造型艺术中线的形象既有长度也有宽度,但宽度要小于长度。 线条是多功能的绘画表现手段,点的移动轨迹形成线,面与面的界限或边缘也是线。 线的种类有很多,直线、曲线、折线、弧线、波浪线等,总的来说,直线、折线具有简单、明确、直率的感觉,弧线、波浪线、曲线具有女性柔美、优雅、浪漫的感觉。 线条最基本的功能是限定图形的轮廓。轮廓线使图形的凝聚性更加巩固和明显,同时也能分割图形中的各个部分的面。一根线条可以成为一幅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种生命,一种表现力以及它自己的个性特征。——克利 稳定的面 面是点或线的集合,最小的面就是点,最窄的面就是线。空间的任意三个点构成一个平面,块面的形状种类大致有:几何形—是用教学方法完成的最规范的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圆形和椭圆形。具有明快、理性的性格。 有机形—靠自然外力形成的自然形。如使用过的香皂、江水冲刷的鹅卵石,随意画出的自由线组成的形等,具有自然流畅的特点。 不规则形—包括偶然形、不规则形。是不受任何限制,不具任何规律性的造型。 儿童画的造型训练 美丽的花 花: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个主要部分。花瓣有单瓣和复瓣之分,若干花瓣组成花冠,位于花萼的内侧。花冠的形态有十字形、五角形、圆形、喇叭形、舌形、钟形等。 花枝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草本花茎枝较柔软,木本的花茎枝较坚硬,枝的分布应有穿插和疏密。穿插要自然,避免平等或十字形垂直线。叶有互生和对生等,形态有椭圆形、长条形、羽形等。 可爱的动物 兽类的形体特征 一般常见兽类的基本形体大致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头——有尖形、圆形、长方形等,食肉动物的眼睛一般长存额的前面,以便于观察并发现猎物。食草动物的眼睛一般长在额的侧面,以便于“顾前观后”。 尾——有长短、大小之分。 躯干——分为肩、胸腹、臀等部分。 四肢——四肢关节多向内弯。足分为奇蹄(马),偶蹄(牛、羊、猪),爪(虎、猫),掌(象、熊、猴) 禽类可分为飞禽、山禽、涉禽、家禽等,它们的身体和头大都是相似的大小不同的卵形,禽类主要由头颈、躯干、翅、尾和腿足组成。 嘴——有长短、扁、钩等形状。

少儿美术:中国画常见的构图规律:中国画构图的一般规律和形式

少儿美术:中国画常见的构图规律:中国画构图的 一般规律和形式 (一)宾主朝揖的关系在中国画中,主体只有一个,其它的是陪衬的次要的宾体,起着辅助、从属于主体的作用。主和宾是相互依存、浑然一体的,只有构图中“宾主分明,画面才能主体分明,才能不 至于“喧宾夺主”。(二)起、承、转、合的关系“起”、“承”、“转”、“合”是一幅中国画的几个关键的相关联的环节。所谓“起”,是主体展开气势和方向,“承“是按主势和起势,增加变化,充实、丰富层次,因势利导的运动过程。“转”是借势逆转, 以增加变化和趣味,是指打破主势,增加矛盾改变方向的部分。“合”,是复归于主势,总结全局,气势的复归,以达到相接相承、相呼应的统一完善的结局。一幅绘画中有多个的开合、承接、转折。 (三)疏密、聚散的关系中国画有“疏可跑马,密不通风”的说法, 要求有大疏大密的对比关系。这里包括有疏与密、聚与散、动与静、明与暗种种对比。要求通过对比产生一种运动感、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布局中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四)蓄势与写势古人将构图称为:“置阵布势”。一幅中国画作品必须有一种气势和力量,具有一种 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势不可挡的气势。运用虚实、抑扬顿挫、曲折往复等方法,以达到“欲左先右”、“欲放先收”、“欲 行先蓄”变化,最终完成“蓄势”。(五)计白当黑奇趣乃出中国画 强调运用空白,对空白经营很用心,把它当有画的部位,同样费心 思去考虑。如画一条长桥卧波,桥身是黑,水便是白,桥身如何布 置便很重要,讲的位置合度,可以感到桥下的流水,引起对水的联想,类似这种空白,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无话可说了,这是言外 之言,物外之趣,意味无穷。(六)藏景露景补景点景国画构图有藏 也有露,既不能全藏,也不能全露,这样才能画外有画,不致一览 无余。然而何者该藏,何者该露,这要看主题内容而后决定。一般 说来,主要人物应该露,次要人物应该藏,主要情节应该露,次要 情节应该藏。以人物为主的画面来讲,再画一些环境为陪衬,这叫 做补景。多数画家自己有计划的勾画草图,按顺序作画,先人物,

儿童画教案

第一课色彩构成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2、知识目标: (1)了解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 (2)学会明度推移的构成方法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训练学生对色彩的表现技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秩序 二、引导、启发 1、欣赏几幅色彩构成的作品,让学生分析总结它们的特点。 2、展示几件生活当中采用色彩构成形式设计的物品,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构成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色彩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3、欣赏一幅明度推移构成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让他们分析画面中色彩变化的规律,总结特点。 变化规律:将色彩按明度等差级系列的顺序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进行排列特点:体积感强,空间感强,有一种单纯的秩序美。 三、演示、讲解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 三原色:红色、黄色、蓝色。 2、色相:色彩的相貌。 3、色调。 4、对比色。 5、相邻色 6、色彩的明度、暗度。 7、色彩的渐变。

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明度推移 演示一:向同种纯度较高的颜色中逐渐加入白色,使得明度逐渐提高,排列在一起,形成明度渐变系列 演示二:向同种颜色中逐渐加入黑色,使明度逐渐降低 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明度推移的规律,在预先设计好的图案中把刚才调出的颜色按照明度推移的顺序填进去,形成明度推移构成作品。演示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逐渐理清明度推移构成作品的创作思路。 (二)、儿童画常用的颜色 1、水彩笔 2、油画棒。 (三)、油画棒的使用。 1、油画棒的使用方法:写实法、拟人法、装饰法。 2、油画棒的涂色方法。 重涂法、轻涂法、平涂法、渐变法、点彩法、叠加法、混涂法、刮画法。 第二课:可爱的大蘑菇 教学目标: 1、了解蘑菇的一般常识(熟悉的种类、形状、颜色、生长环境)。 2、从各种角度观察蘑菇,画几个不同形状和花纹的蘑菇。(练习) 3、培养对植物的观察兴趣。(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观察蘑菇的形状和色彩,并通过写生反映蘑菇的特征,注意颜色、外行、花纹。 教学难点:从多种角度表现蘑菇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师生课前准备。 1、买好6种蘑菇(香菇、蘑菇、草菇、金针菇、蘋菇……) 2、两张蘑菇比较图,(一张都是单个站立,一张有好多种蘑菇而且有大小、遮挡、前后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