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教案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教案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教案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教案

第五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教学内容]

1.中国古代宗教的特点。

2.中国古代主要宗教。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发展过程。

2.了解中国道教的基本教义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道教的创立、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佛教的东传,基本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佛教为什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节不同学派的不同价值取向

一、追求仁义的儒家

1.以仁为思想核心

“仁”并非孔子首创

(1)孔子之前的“仁”

A.予仁若考能。(《尚书·金滕》)

B.洵美且仁。(《诗经·郑风》)

其人美且仁。(《诗经·齐风》)

C.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左传·僖公三十有三年》)“仁”与技巧、美、政治、道德、事功等有关,但含义单薄。

(2)孔子的“仁学”体系

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奴隶制瓦解。孔子从维护旧有制度出发,挖掘前世精神遗产,创立“仁学”体系,作为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孟子》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

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

儒家的“仁”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的美德的最高概括,强调血缘纽带是“仁”的最基本含义。

那么孔子如何利用这种建立在血亲观念之上的“仁”来发挥政治功用,维系西周奴隶制呢?

家国同构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家庭)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国家)

血缘政统道统

外在等级制度、历史传统→内在道德伦理意识

伦理社会政治学说

(基本框架)

那么如何衡量人的行为“仁”或不“仁”呢?

2.以义为价值准绳

(1)儒家普遍视“义”为立身之本

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

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

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子·大略》)

(2)儒家的义利观

孔子:言行举止合于义

孟子:尚义极端化舍生取义

董仲舒:义利对立

(3)“义利之辩”的永恒话题

(4)儒家尚义的负面影响

“义”与物质利益脱钩,过分与抽象伦理原则相联系,使尚义极端化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二、崇尚自然的道家

道:本义指人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宇宙之本源等意义。

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全身避害,躲开人世的危险,是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尘世的纷争。

1.天道、无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规律是自然地运行,因此天上人间都应遵循“无为”法则。

后世影响

理性地认识到人对自然、社会规律的不可抗拒

贬斥人的积极进取精神

2.超世、顺世、游世

(1)入世与出世

入世: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世:视功名如粪土,视帝王如秕糠

(2)道家的三种境界

出世(起点)

(冻馁灾祸)超世顺世(本性失落)

游世(顺人不失己)

“游世”观对后世士大夫有何影响?

(3)儒道互补的双重人格

寓身仁义,游心于尘世之外,位居高官,不为世俗所累

志得意满出将入相心灰意冷皈依老庄

陶渊明、王维、李白、苏轼

三、主张兼爱互利的墨家

1.墨家的“天志”观

天:下层劳动者的天

天志:下层劳动者利益与愿望的外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天命)

2.墨家的政治主张

尚贤、尚同、兼爱、交利

3.墨家价值观的实质

用兼爱来调整功利(实现公平、正义)

4.墨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农民起义的思想来源下层民众的理想追求

四、注重功利的法家

现实主义的功利观

1.分析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

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异也。

民道为何而“弊”?

人口繁衍与物质需求的矛盾

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韩非子五蠹》)

古者人寡而相亲,物多而轻易让,故有揖让而传天下者。(《韩非子五蠹》2.理论升华

一切皆利

父母之于子女

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

舆人欲人之富贵匠人欲人之夭死

君臣关系

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相互利用)

3.法家价值论的中心:欲利

第二节人格理想与修养之道

一、儒家追求“内圣”的心性修养

“内圣”与“外王”相对。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

“内圣”即对内修身养性,培养圣人的才德,

“外王”即对外实行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如何实现”内圣“呢?

1.“为己”以自我完善

自我完善以”个体——社会“为框架展开

(1)个体:

为己(自我完善)——成己(实现自我价值)

(2)社会:

修己(自我完善)——安人(社会稳定发展)

修身养性→成就他人→升华自己

具体表现: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化解冲突,消除矛盾

同心同德,协力合作

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

2.仁、智双重品格的追求

(1)“仁”是儒学的核心,体现人道原则。

(2)“智”是实现“仁”的保证

“智”是一种理性人格,是“仁”的前提,缺乏“智”,会导致盲目(妇人之仁《农夫和蛇》)。

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大学》)

“仁”、“智”双重品格的追求体现了儒学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

3.”居敬“、”穷理“,涵养心性

对原始儒学的阐发——宋明理学

(1)朱熹

主张”居敬、穷理“

居敬:专心一致;穷理:深入研究

(2)王阳明

主张”致良知“

去除私欲,保持善心;接受磨练,实践善行

(3)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明理学的影响

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二、道家崇尚“自然”的虚静导引

1.道法自然

(1)“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因此“人”最渺小,应服从“道”,服从“自然”。

“人”要在自然中“长生久视”,必须“修道”。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本;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54章)

“修道”途径:回归自然,顺应自然

2.修养之道

养气养神养形

(1)养气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10章)

专守精气,达到柔顺、柔和的地步,像婴儿一样纯洁虚静无欲。

(2)养神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10章)

形神和谐而达延年益寿。

其他方法:导引术、内功法、外功法、自然虚静法、形神抱一法、虚心实腹法、冲气玄同法、专气致柔法等。

三、释家倡导“静虑”的定慧双修

1.”万法皆空”的释家教义

(1)释迦牟尼的悟道

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一旦因缘变幻,即万事成空,因此对世间万物不要刻意追求,苦苦执着,以防自寻烦恼。

(2)佛法基本内容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世间之苦

集谛苦的原因

灭谛苦的消灭

道谛灭苦的方法

(3)四谛的理论基础——缘起论

缘起:世间万事万物的产生皆有其原因或条件。

缘起的四个重要论点:

一无造物主

因缘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因又有因,缘又有缘,世界没有主宰。

二无我

世间万物没有独立的实在个体。

三无常

世间万物没有常驻不变的。

四因果相续

因果关系相续不断,人生轮回无休无止。

(4)修行目标

人生有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爱别离苦怨憎恨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取就是烦恼,人的色、受、想、行、识因烦恼而生,又能生烦恼,所以叫取蕴)

提出“不修今世,修来世”的目标,希望死后登上极乐世界。

(5)魏晋时期佛教与中国传统玄学的交相辉映

玄学的“道”、“无”观与佛学“大乘空宗”的趋同

玄学: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佛学:诸法性空一切皆空

2.定慧双修论

(1)定(止)

禅定,着重佛教思维修习。

(2)慧(观)

学习佛教义理,培养佛教智慧。

南方注重义理,北方注重禅定。

(3)定慧双修的提出

隋代天台宗创始人智(岂/页)

止、定:消除烦恼,为增长智慧提供前提条件

观、慧:断除妄惑,产生正确的证解。

→“定慧双修,止观并重”双规并行。

(4)佛教修养方法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静坐

打通“小我”与“大我”,与天地合其德

强调“心”的重要,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复习思考题]

1.宗教的本义和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2.概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3.概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4.儒学的宗教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参考书目及文献]

金元浦等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345.381-411页.

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310-366页.

陈廷湘等主编《中国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第121-140页.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佛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 2005版第77-121页.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兰文化课程论文题目: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细水长流,博大精深,一直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精神慰藉。在这博大精深中蕴含着历代哲人仁者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感激,以及心灵的寄托与安放。陶瓷兵俑巧夺天工;万物生息奥妙无穷;在人类与自然无声的交流中,上下五千年的荣光因此而生。 一木一心声,一花一世界。然而不是所有的花都能成为一种不朽的文化。“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享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称号的兰花确是中华岁月长流里千万花丛中最令人心神俱震的奇葩。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高洁清雅,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因她的清逸典雅,入诗入画入乐,直至入了人心,成为亘古磨不灭的精神。 于是,默默演奏着生命乐歌的花之君子,步入了得志亦或失心的诗人的生命。“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齐白石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忽忆往时坊巷里,绍兴音唤卖兰花。”叶圣陶于兰中看到了往事旧尘;“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于芳香中表明沉思;“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浅淡梳妆

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千古流传的吟咏只因将兰当成了知音,只因她一朵欲待绽放的花蕾便成就了中华文化中浓重的一笔。 兰是一种艺术,她静静舒展的叶瓣惊艳了艺者的眸子,铺就一张灿若银辉的画卷。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兰字多是对美人的称谓,兰花亦是美丽的象征,若是巧用几抹颜色点缀在叶中,更是有一番风韵。一幅好的兰花作品经高手处理后的兰叶似翩翩飘动,灵动自有清韵在,比自然中的更为美丽。 入诗入画,如诗如画,在乐者的耳中,她似轻捷跳动的音符,心神起舞,心驰神往。回眸一曲《兰花草》,惊鸿一瞥《俏兰花》。那醉人的音律,扣人心弦,翩若君子,皎若皓月。成为中华洪流中涓涓的一汪清泉,透彻人心,熠熠生辉。 被人历代吟咏的,除了朗朗上口的诗句,优美的画卷,涓涓的乐声,最为重要的是那丛中屹立的清洁高傲,那是君子之清,君子之骨。 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爱国诗人养兰、赞兰,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中国现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从小钟爱兰花,他与兰花的深厚情缘,为兰文化增添了风

中国传统文化章节满分答案[精品文档]

?对应章节绪论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 ?题目数5 ?总分数 5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5 ?第1部分 ?总题数:5 ?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载道化成 B. 崇德重义 A. 以人为本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 C. 《周易.震》 B. 《周易.艮》 A. 《周易.贲》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3 【单选题】(1分)

A. 天文 C. 物文 D. 人文 B. 地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B. 儒、释、道三家并列 A. 儒道互补 C. “易”、“道”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 A. 中和为美 B. 中庸之道 C. 阴阳五行 正确 ?对应章节第一章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7-11-30 23:59 ?题目数4 ?总分数 4 ?说明: ?评语: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4

?第1部分 ?总题数:4 ?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C. 以仁为本 B. 以民为贵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本题总得分:1分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人们不仅把他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给予高度评价,而且注重他的思想、品德、意志、作风和智慧,把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具象化的典范,寄托了无限的崇敬。诸葛亮能够成为一位千古传颂,有口皆碑,中外知名的人物。这是一种少有的文化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形成和发展,是一项极为有益的工作。 一诸葛亮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发展 诸葛亮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时代。随着东汉帝国的瓦解,名教、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兵家、法家、道家、纵横家、农家、墨家的思想又活跃起来,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新局面。这种局面,为诸葛亮青少年时代博学诸子典籍,广泛吸取文化遗产,提供了条件。 东汉末年,全国到处一片荒废残破,而荆州一地却是例外。“自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三国志·刘表传》注引《搜神记》)。诸葛亮就是在这个时候(兴平元年,194年)跟随叔父玄来到荆州首府襄阳,投靠刘表。这时的襄阳,人才济济,教育事业尤其是私学兴盛,学术空气浓厚,思想开放,经世致用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大趋势。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使诸葛亮能够广泛地师从有造诣的名士,而且使他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观察时事,形成独到的,深邃的见解,成为“识时务”的俊杰,以至在他出山的时候,就能够拿出《隆中对》这样的千古奇策。 总览诸葛亮的言论著述和政治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他毕生为统一中国而奋斗不已的行动,正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实践。他以儒家的忠信仁义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后出师表》说得很明白:“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讨贼,才弱敌强也;然不讨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他明知必败,仍要坚持。在这里,道德是第一位的。成败利钝则是次要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和忠信仁义的道德标准,使他坚定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致“志决身歼”,完成了他悲剧般壮美的一生。当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时,他回答说:“今讨贼未效,知已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对于义利的取舍,他是舍利取义的。 诸葛亮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但这并不是说,他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作为一个政治素养端粹,有主见,有报负的政治家,他的心目中不存在学派的界限,而是吸取各家之长,摒

中国传统文化-第五章传统社会交往观

第五章传统社会交往观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 《XX XX》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XX 家庭关系当中包含有: 夫妻关系、夫子关系、兄弟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 同窗关系、师徒关系、 同年关系(唐代以同举进士为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同僚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 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战友关系、同乡(老乡)关系、邻里关系等等。 社会交往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的生命中占有重要成分。 第一节古人对社会交往的认识 一、社会交往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二、社会交往对国家兴亡的影响 第二节传统社会交往中的交往对象选择 一、同志为友 二、道义相规 三、甘苦与共 四、重义轻利 第三节传统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中和二、宽恕三、谦敬 四、xx 五、诚信六、xxxx 第一节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传统认识 在中国古籍中,“朋”与“友”出现得比较早。朋的本义是货币单位。甲骨文、 金文中的朋字,正像两挂贝的形状,其本义即指贝两挂,后用作货币计量单位。 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诗经?:菁菁者莪》 后来引申为同学。 同学曰朋。一一XX《说文解字》 古文字的友字,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表示握手友好。后来引申为志同道合的人。 同志为友。”――XX《说文解字》 朋友一词最早应该是出现在《诗经大雅抑》里面,惠于朋友,庶民小子”。这里的朋友表示官员同僚的意思。 到了稍晚的《论语》里面,则出现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句子,说明这两个单字已经成为了一个词组,其意义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朋友,意思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 中国古人历来十分重视朋友关系,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XX即将朋友关系视为五伦”之一。 《XX?Q xxX》: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中庸》把“朋友之交”列为“五达道”之一,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XX》则将朋友列为六纪”之一。 (诸父,兄弟,族人,XX,师长,朋友)一、社会交往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友也者,助也。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行,就是神是依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

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发展时,一定要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点与我们古老的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就是讲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论述鲁迅在传统文艺上的继承与创新。继承在哪?突破在哪?发展在哪? 继承: 1、“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本人及其文章都有魏晋名士风采,他的叛逆、异质、激愤的性格似乎有稽康,徐渭等人的特点,在他的杂文中也有表现。 2、他的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继承传统史传、传奇等白描手法。 3、他的带有批判讽刺类的小说及杂文有《儒林外史》、晚清谴责小说的讽刺个性。 4、《野草》中融有大量的意象就直接取自庄子、离骚、和佛经。 5、《朝花夕拾》中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描写带有传统戏曲与民间传说的影响。 6、《故事新编》古今杂糅的手法,古既是取自古代神话、传说、史书记载 如果要说鲁迅的小说从中国传统小说里学习了什么的话,也只有从他高度评价《儒林外史》这个角度来看,从《孔乙几》里面很可以见到影响,一方面是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怜悯和讽刺,另一方面是在刻画人物方面并非象西方小说那样大段大段的描写,而是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寥寥几笔传写精神。另外他曾专门研究小说史,也曾编辑过《唐宋传奇集》,他用笔的精练是否受了唐宋传奇的影响呢? 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是吸收外国小说的文体艺术而对传统的拟话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鲁迅先生是这一改革的伟大旗手。 我个人的观点是:其一,先生深受中华古典文学的滋养;其二,从文风而言,先生传承了魏晋南北朝沉郁的风格;其三,先生深受俄国文学影响;其四,先生最好的文章是杂文,先生的杂文是先生战斗精神最有力的体现,我们所最应该继承的不也是先生这种精神吗? 批判: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评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诞生于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年代。在伟大的思想解放浪潮中, 他敢于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课题, 敢于提出前人所未曾提出过的见解, 敢于解剖, 敢于批判。 1 、对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剖析与批判 鲁迅从当时的社会现状中认识到, 进入近代以来的中国之所以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同国人苟且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儒、道合力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使中国缺少反抗之音。而潜移默化下的中国社会, 则是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 麻木愚昧而不觉悟, 甚至麻木到不以苦 为苦, 对别人的痛苦只是隔膜和冷漠,在小说中鲁迅对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愚人”是极力加以批判的。因为: 首先, 儒家思想提倡“克己复礼”, 以外在于人的“礼”压制内在于人的欲望本能。但是, 这种外在规约仅仅是暂时性的压制了人的欲望本能,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次, 在儒家思想的复杂的等级关系中, 人是父之子, 妻之夫, 君之臣, 但惟独没有“己”。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各种关系对人的制约, 而不是独立个体的培养。《祝福》中的祥林嫂完全生活在封建礼教习俗的规约之中, 没有丝毫自主性, 是一具十足的形尸走肉。正是这种个体心灵的

中国传统文化_答案

绪论 1 【单选题】(1分) 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 C ) A.载道化成 B.崇德重义 C.以人为本 2 【单选题】(1分) “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 ) A.《周易.贲》 B.《周易.艮》 C.《周易.震》 3 【单选题】(1分) “文”不包括(D ) A.地文 B.天文 C.人文 D.物文 4 【单选题】(1分)

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A ) A.“易”、“道” B.儒道互补 C.儒、释、道三家并列 5 【单选题】(1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C ) A.中庸之道 B.阴阳五行 C.中和为美 第一章 1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以人为尊 B.以仁为本 C.以民为贵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BCDE ) A.长幼有序 B.父子有亲

C.夫妇有别 D.君臣有义 E.朋友有信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BCD ) 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4 【单选题】(1分)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C ) A.天人感应 B.形式逻辑 C.天人合一 D.辩证逻辑 ———————————————— 答案是辛苦整理出来的 完整版课后答案需要支付5元/门 购买完整版答案联系QQ 2414817003 ————————————————

传统文化中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传统文化 汉语言文学1501王亮201404010626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 鲁迅生于清光绪七年,卒于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做了一辈子的反动派,至死不妥协可谓善始善终,就这一点是历史上大多数文人比不了的。由于从小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鲁迅从骨子里拥有传统文人的一种气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鲁迅是成长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上,纵他一生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相当丰富和复杂的概念,它最为确切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要对此点进行界说的话,也许就可以写出不少的论著来,然而鲁迅并不是一位系统探讨和专门研究某一种学科的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阐述和剖析也同样是如此,他并不是从概念的界说着手,列举中国传统文化究竟包括哪几个基本的方面,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或尖锐矛盾的种种关系,探索这种传统文化的起源、演变以及发展的轨迹。鲁迅是一位异常犀利和深刻的思想家,像他这样对于传统文化的猛烈批判和深刻剖析,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他对于表现在中国的许多书籍、绘画、建筑里面,以及渗透于社会生活每个角落中间的这种思想文化状态,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感受和理解之后,作出有力的批判。作为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重要著作《摩罗诗力说》,在今天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沦丧且新文化没有完全建立的时代就具有其重要意义。从青年时期开始,鲁迅就以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潮的深切感受,作出过下述的宏观性的判断,认为“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应该说这种从他自己切身感受中间升华出来的哲理概括,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特征。“理想在不撄”,确实是在这几千年中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面貌,这种“不撄”的“理想”,规定着世世代代的人们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精神现象,教诲着人们既不要去直面或改变严酷的现实,又不要去坦诚地披露或触动内心中的思想,而只需沿着一条既定的思想和精神轨迹,按照早已定型的道德伦理规范去思想与行动就成了。 由于这种传统的文化理想,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学审美品格的缺乏真情实感,缺乏思想的震撼力量,从而变得平庸和荏弱,用鲁迅的话来说是“无有为沉痛著大之声,撄其后人,使之兴起;即间或有之,受者亦不为之动。从中国文学史的整体情况来看,“伟美强力高尚”的审美品性确实是相当缺乏的,其问自然也偶或有咏叹“沉痛著大之声”的伟大诗人出现,然而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理想已经渗透和笼罩在许多人的顶空,所以那些杰出的诗篇也就无法很好地打动他们。按照鲁迅的这种逻辑推理,即“不撄”的传统文化理想造就了“不争之民”,而“不争之民”又无法很好接受反对这种“不撄”传统的声音,鲁迅的感受和结论无疑是十分符合于整部中国思想文化历史的。 问题还在于这种严酷和枯燥的专制主义文化精神,早已成为广大民众的惯性思维方式,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这种传统文化,是在虐杀和麻醉他们的思想与精神。鲁迅那种控诉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张,不但几乎无法从他们中间产生出来,而且就是产生了这种光辉的思想认识之后,也很少有人会去理解和接受,这是因为在本质上虐杀人们的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线索,麻痹和陶醉着广大人们,鲁迅将这称为“软刀子”。因为“我们看这些古东西,倒并不觉得于中国怎样有害”,“古老东西的可怕就正在这里。倘使我们觉得有害,我们便能警戒,正因为并不觉得怎样有害,我们这才总是觉不出这致死的毛病来,因为这是‘软刀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把“软刀子”,确实是很难被人们清醒地认识的,尽管已经有鲁迅这样的伟大启蒙主义者,早就发出了“警戒”的声音,然而这种思想主张竟也像流进沙漠的泉水

第八章 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与旅游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第二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饮食文化指中华民族的饮食、饮食加工技艺、与饮食有关的美学思想、饮食器具的使用和饮食的习俗、风尚等的总称,是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 1.烹饪文化 2.茶文化 3.酒文化 4.饮食民俗二、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 (一) 烹饪技艺美 (二) 就餐环境美 (三) 饮食器具美 (四) 饮食礼仪美 (五) 诗文美 (六) 菜名美

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 1.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个主体部分,它是指对食物进行加工,制成色香味俱佳菜肴的基本 原理、制作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2.茶文化: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①物质层次上的,如茶叶的栽培、制造、加工、保存技术等; ②制度层次上的,如有关茶的法规(唐代的贡茶制、宋代的茶马交易、清代的茶禁等)和饮茶的礼仪风俗 等; ③精神层次上的,如茶道、茶德、茶史、茶诗、茶艺等,中国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人 们在品尝名茶、观看茶艺表演和从事茶事活动时,都可以得到一种轻松、愉快和美的享受。

一、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 3.酒文化: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 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现象的总和。 4.饮食民俗:人们传统的饮食行为和习惯,具体包括饮食品种、饮食 方式、饮食特性、饮食礼仪、饮食名称、饮食保存和饮食禁忌,以及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礼仪常规。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论述我国是个有五千年以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论述 我国是个有五千年以上历史的国家,文化传统十分丰富,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也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固然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等为不少人信奉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广土众民,自古以来天灾人祸频仍,不仅十年九灾,而且不断受到异族的侵害掠夺,为了群体、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必然产生以群体意识为主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特别体现在一些杰出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上,代代相传,不绝为缕。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体现在对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看法上 中国人自古向往的大同理想,可以说体现了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礼记?礼运大同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中国人追求不朽,是建立在为国家社会立德、立功、立言的基础上。 “民之所好好之,民主所恶恶之”。(《礼记?大学》) “利于国者受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乐以天下,爱以天下”。(魏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壮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为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穷年忧黎之,叹息赐内热”。(杜甫) “百姓多忧天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白居易)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白居易) “丈夫贵兼济,独善其身”。(白居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必有天下之大志,而后能立天下之大事,夫以天下之志素存于心中,贫贱患难不足以动其心,而其志虑未始不为经国之谋也”。(陈亮) “但得众生皆约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 “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司马光)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抓住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大问题就是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条件变化造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树立国家伦理价值共识,保障我国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一直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正是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伦理价值认同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更是概括了包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 个价值理念“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效的重要依据,引导

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如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始面对新的“道”和“德”:这个“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德”,狭义说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承载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提高国家伦理认同的“铸魂工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概括和总结

鲁迅传统

摘要:通过特定的历史语境和鲁迅独特的话语方式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重新考察鲁迅批判传统文化的态度,文章认为他始终站在现代知识分子的话语立场上,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同时深刻地继承和重估了传统的价值。 关键词:历史语境话语方式传统价值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4-0102-02 鲁迅留给我们最为深刻的印象之一便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严厉的批判,决绝的反对。这种大胆的、激进的批判长久以来受到众人的非议。我们常常能在各类媒体上看到颠覆鲁迅的议论,有的学者甚至对鲁迅持否定性的批评态度。很多人也不理解由传统文化的乳液哺育大的鲁迅为什么竟把自己的文化血亲批判的如此一无是处,甚至教育青年少看或不看中国书。鲁迅是否偏激,对待传统文化的真正态度又是什么?我们要全面真实地理解这些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看:一,鲁迅所处的历史环境(特定的历史语境);二,鲁迅的逆反精神及批判的话语方式;三,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和整理。 一,认为鲁迅批判传统文化过于偏激的人往往断章取义,抓住鲁迅一两句偏锋的话,孤立地提取出来,随意加以否定甚至要推而广之,把鲁迅的所有言论都看作是片面的、不负责任的。很显然,用这种想象和剪裁历史的方法去理解鲁迅很难接近历史的真实。1925年,曾经有个杂志征集名人对青年人读书的意见,许多名人都写了,请到鲁迅,他没有开书单,但也写了一篇文章,后题名为《青年必读书》。其中有这样一段很出名的话,“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1】对以上这些话的分析我们应回到当时的语境。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五四”运动刚过去不久,中国仍然处在封建文化压制非常严重的状态下,遗老遗少提出“保存国粹”,北洋军阀提出“尊孔读经”,大搞文化复古,扼杀新学的传播。鲁迅对当时复古的思潮,对许多名人引导青年多读古书很不以为然,反感“中国书”也就是传统文化中那种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鲁迅认为“现在中国人的生存”是“第一义”的,“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2】。无论是生存、温饱还是发展,最终都归结到了“人”本身,这和20世纪初鲁迅提出的“立人”的思想是相互统一的。在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的背景下,强调“人”的地位,其实重点是在强调包含在其中的个体的精神自由。而当时的遗老遗少和军阀提出“尊孔”的口号强调的,一是鼓吹“臣必须服从皇帝,儿子必须服从父亲,妻子必须服从丈夫”的三纲说,借以恢复被推翻的封建专制体制并维护已动摇的封建家族制度;二是,坚持儒家学说来控制中国的思想,借以抵御新思潮,维护遭到挑战的封建统治。这些口号显然妨碍了当时国人的生存,更不利与国人思想的解放与自由发展。“鲁迅对这样一种被独尊的、以‘三纲’说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进行尖锐的批判,正是为了要维护现在中国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力——这是他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的价值立场”【3】。所以当有人打着“保存国粹”的旗子,拒绝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变革,以适应现在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就不能不引起他的巨大愤慨。 鲁迅所处的历史大环境好比一间阴森压抑的铁屋子,封建专制的乌烟瘴气令国人精神窒息,灵魂麻木,在这种情形下,大声呐喊都未必能唤醒沉睡的民众,还怎么能够让人平心静气地分析传统文化中的好与坏。而鲁迅深刻认识到,当时中国人的生存危机,主要来自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危机。当务之急便是旗帜鲜明地反对阻碍国民思想进步的传统文化,打破传统文化对人的压抑,对个性的压抑,对创造力的压抑。他在《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答案

1 【单选题】(1分) 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2 【单选题】(1分) 《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3 【单选题】(1分) 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 4 【多选题】(1分) 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正确 第一章 【多选题】(1分)

“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正确答案是:A,B,C 2 【多选题】(1分) 礼教的核心是:()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正确答案是:A,B,C,D,E 3 【多选题】(1分) 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正确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正确 2 【单选题】(1分) 颜渊问仁,子曰:( B )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 正确 3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正确 4 【单选题】(1分) 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 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正确 5 【单选题】(1分) 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 )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鲁迅对传统文化既有批判又有继承. 鲁迅是五四启蒙主义思想文化运动中最激烈最深刻的反传统反封建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的作品以其深广的文化批判,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这座丰碑上镌刻着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对现代民主与科学的呼唤与渴望。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他的《呐喊》和《彷徨》等著作是新文化运动的扛鼎之作。他对旧文化礼教的批判和对国人民族性的剖析,无论从深刻、精确方面来说,都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 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他的清醒和深刻使他的作品“像匕首,像投枪”,直指反动阵营的要害;而他的彻底和不妥协,则尤其值得我们学习,以克服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和妥协意识。鲁迅先生对旧文化旧礼教中那些反动腐朽没落方面的批判的彻底性与深刻性,从《狂人日记》就可以看出。此外如《我之节烈观》、《灯下漫笔》、《祝福》等作品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中的黑暗面的猛烈抨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鲁迅对孔子以及孔子所创立的儒学的批判是极为猛烈的。这当然是因为孔子及其儒学也是有它的局限性,可是更为根本的是在于孔子及其儒学从汉代董仲舒以后就被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从他们的目的出发改造利用,经常地变成了卫护封建统治和愚弄人民的工具。鲁迅抨击的是那些尊孔派手中经过历代统治者改造之后代表着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作为“敲门砖”和统治工具的“孔子”和“儒学”。当然在这个批判中对原始的孔子和儒学也有所连带。而这个连带也正是孔子和儒学中所包含的缺陷,即主要是“开不出民主与科学”。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鲁迅的文化思想和创作道路是本着改造国民性、挽救民族危亡,创造民族新文化这样的目的进行的。本着这样的目的,他不管是对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凡是合于以上目的的,就“拿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对形成鲁迅先 生的精神、品格、才具、胆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迅生平所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坚忍不拔、威武不屈、勇于自新、大智大勇、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诸多优秀品格无一不是受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优良文化传统的陶冶熏染所致。鲁迅先生对孔子本人的人格和他所创立的真正代表他的儒学精神是给予了十分明确的肯定和赞扬的。鲁迅反那些残暴腐朽的统治阶级愚弄统治人民的礼教,反那些被残暴腐朽的统治阶级乔装改造过的愚弄统治人民的所谓的“周孔”。鲁迅正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这种敢于直面残酷现实勇于牺牲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的战斗精神,才有大勇和大智,

中国传统文化-第五章 传统社会交往观

第五章传统社会交往观 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家庭关系当中包含有:夫妻关系、夫子关系、兄弟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 同窗关系、师徒关系、 同年关系(唐代以同举进士为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同僚关系、君臣关系、朋友关系 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战友关系、同乡(老乡)关系、邻里关系等等。 社会交往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人的生命中占有重要成分。 第一节古人对社会交往的认识 一、社会交往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二、社会交往对国家兴亡的影响 第二节传统社会交往中的交往对象选择 一、同志为友 二、道义相规 三、甘苦与共 四、重义轻利 第三节传统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中和二、宽恕三、谦敬 四、仁爱五、诚信六、义忠 第一节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传统认识 在中国古籍中,“朋”与“友”出现得比较早。

朋的本义是货币单位。甲骨文、金文中的朋字,正像两挂贝的形状,其本义即指贝两挂,后用作货币计量单位。 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诗经?¤菁菁者莪》 后来引申为同学。 同学曰朋。--许慎《说文解字》 古文字的友字,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表示握手友好。后来引申为志同道合的人。 “同志为友。”--许慎《说文解字》 朋友一词最早应该是出现在《诗经·大雅·抑》里面,“惠于朋友,庶民小子”。这里的朋友表示官员同僚的意思。 到了稍晚的《论语》里面,则出现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句子,说明这两个单字已经成为了一个词组,其意义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朋友,意思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 中国古人历来十分重视朋友关系,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孟子即将朋友关系视为“五伦”之一。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中庸》把“朋友之交”列为“五达道”之一,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白虎通》则将朋友列为“六纪”之一。 (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 一、社会交往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友也者,助也。 明乎朋友之道者,交相助而后济。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撷英》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撷英》章节测试 [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撷英》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A:全都抛弃 B:全都继承 C:传统文化是包袱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正确答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关于“农耕”、“文学艺术”、“制度规范”、“吃吃喝喝”、“侠精神”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农耕是文化 B:仅文学艺术是文化 C:仅侠精神是文化 D:全都是文化 正确答案:全都是文化 3、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特点是( ) A:多样性 B:包容性 C:连续性 D:统一性

正确答案:多样性,包容性,连续性,统一性 第一章 1、人类最早的护体材料是( ) A:自然物 B:丝绸 C:羊绒 D:羽绒 正确答案:自然物 2、在中国,( )时代人们开始养蚕获取蚕丝,并能织出较为精美的丝织物。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工业时代 正确答案:新石器时代 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语的本义是( ) A:染色技术的发现 B:后代比前代强 C:长江后浪推前浪 D:蓝色比青色好看 正确答案:染色技术的发现 4、“蔽膝”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

B:魏晋 C:唐宋 D:秦汉 正确答案:商周 5、“被体深邃”这个词,说的是以下哪种服装款式( ) A:补服 B:胡服 C:襦裙 D:深衣 正确答案:深衣 6、秦朝的长冠,形如鹊尾,故俗称“( )” A:鹊尾冠 B:冕冠 C:漆纱冠 D:平巾帻 正确答案:鹊尾冠 7、西汉男女服装,沿袭深衣形式。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时称“( )”。 A:外衣 B:内衣 C:三重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