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铁橡胶减振垫式整体道床机械化施工及施工设备改造

城铁橡胶减振垫式整体道床机械化施工及施工设备改造

城铁橡胶减振垫式整体道床机械化施工及施工设备改造
城铁橡胶减振垫式整体道床机械化施工及施工设备改造

城铁橡胶减振垫式整体道床机械化施工及施工设备改造摘要以哈尔滨地铁1号线轨道工程在不同断面形式的隧道中采用橡胶减振垫式整体道床为背景,首次在限界条件较小的马蹄形隧道和矩形车站内采用了橡胶减振垫式整体道床机械化施工工艺,为今后高质、高效的施工此类高等减振形式轨道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铁橡胶减振垫式整体道床施工工艺

abstract: harbin metro line 1 to track projects in different forms of the tunnel cross-section with rubber damping pad-type track system overall infrastructure of the background, conditions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smaller gauge horseshoe-shaped tunnel and rectangular station tunnel, with a “ steel cage rail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future,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in the form of construction of such a reference track and learn from.

keywords: urban rail; rubber damping pad concrete tra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地铁轨道工程施工中,地下铁路经常要穿越城市腹地,随着城市轨道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式减震道床结构相继出现,橡胶减振

浮置板整体道床构造模型及施工工艺_史万成

4 结束语 经过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认真计 算、精心设计、合理确定施工方法及施工工序,该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铺轨施工已经顺利完成。实践证明, 所用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铺轨施工方法、施工工序较 为合理,所设计的钢轨支撑架能够满足铺轨施工的需要。 收稿日期:2002-11-20 (责任审编 李从熹) 浮置板整体道床构造模型及施工工艺 史万成 王红辉 楚 乐 (中铁一局集团北京城铁轨道工程项目经理部) 【摘要】介绍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的构造及性能、施工工艺、施工难点及其解决办法。【关键词】钢弹簧浮置板 整体道床 隔震性能 施工工艺 1 工程概况 北京城铁西直门车站位于繁华闹市区,是北京市城市铁路交通的起始车站。车站站线位于站房顶层,为减小列车运行时噪音和震动对站房及周围环境的影 响,车站的两条正线和一条牵出线均采用了德国地铁新型减震技术———钢弹簧浮置板隔震系统。考虑到车站站房顶层横向工作梁的布置跨度及施工原因,车站三条站线均由4块不同长度的浮置板组成。浮置板之间以剪力铰连接,板下每隔8.4m 安放一对减震器。 2 浮置板的构造模型及减震原理 钢弹簧浮置板隔震系统与混凝土连续梁工作状态相似,为弹性支座板状连续式道床结构。 其构造大体 图1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横断面示意图   可分为下部基础、弹性隔震器、混凝土浮置板、轨道结 构、剪力铰5部分。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1)下部基础:直接或间接承受上部所有静、动荷 载(包括列车荷载、轨道结构荷载、浮置板及相关结构的荷载等),并将所受荷载均匀传至地基。所谓下部基础是相对钢弹簧浮置板隔震系统而言,它可以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横梁或桥墩,也可以是经混凝土加固处理过的路基。根据浮置板整体道床的工作原理,下部基础平面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平整度要求达到2mm m 2 ,绝对高差偏差要求不超过±10mm 。 (2)弹性隔震器:为位于浮置板与下部基础之间的弹性竖向支撑,主要将上部的竖向、横向荷载传递到下部基础。当浮置板上有列车通过时,它将通过压缩变形来缓冲或减轻因列车进站而产生的竖向、横向动能以及列车轮对与钢轨轨面撞击所产生的震动。弹性隔震器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不超过±3mm 。 — 31—铁道建筑 2003年增刊

减振垫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轨道工程施工项目D1GDSG-1标段 减振垫浮置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批: 批准: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地铁一号线GDSG-1标项目经理部 2011年8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2) 二、编制依据 (2) 三、工程概况 (2) 四、施工方案 (2) 1、总体施工方案 (2) 2、施工工艺 (4) (1)施工准备 (4) (2)基底清理 (4) (3)基础控制基标及铺轨基标测设 (4) (4)铺设龙门吊走行轨 (4) (5)基础找平层及底部水沟施工 (4) (6)垫层和水沟检查、验收 (5) (7)铺设道床减振垫 (5) (8)运输、架设轨排 (7) (9)道床板钢筋绑扎、安装及焊接 (8) (10)模板支立和道床混凝土浇注 (8) (11)模板、支撑架拆除 (9) (12)工艺孔填塞、道床修补与养护 (9) 五、质量控制 (9) 1、质量控制措施 (9) 2、质量控制要点 (9) 六、安全措施 (11)

减振垫浮置道床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西安市地铁一号线轨道工程施工项目D1GDSG-1标段,本方案适应于西安市地铁一号线轨道工程施工项目D1GDSG-1标段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作业。 二、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 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3)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 10210) 3、西安市地铁一号线轨道施工施工项目D1GDSG-1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三、工程概况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工程D1GDSG-1标段轨道工程施工里程:一期工程起点至DK10+739(即左线:ZDK6+519.060~ZDK10+739,右线:YDK6+537.884~YDK10+739)范围内的正线及辅助线轨道工程;DK27+684至线路终点(即左线:ZDK27+684~ZDK31+861.101,右线:YDK27+684~YDK31+861.101)范围内的正线及辅助线轨道工程;灞河停车场及西咸车辆段库内外线、出入线轨道工程。 本工程共有减振垫浮置整体道床2828.246m,减振垫浮置碎石道床479.573m。其中正线减振垫浮置整体道床2120.306m,减振垫浮置碎石道床440.545m,灞河停车场出、入场线减振垫浮置整体道床707.94m,减振垫浮置碎石道床39.03m。减振垫道岔区道床4组单开道岔、1组交叉渡线。 四、施工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由基础找平层、卡棱贝格减振垫、整体道床组成。采用轨排架设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基底清理,基础控制基标及铺轨基标的测设,基础找平层和底部水沟的施工,基础找平层和水沟检查、验收,铺设减振垫,铺设龙门吊走行轨,运输安装钢筋笼,运输、架设轨排,轨道几何尺寸调整,模板安装,整体道床浇筑,模板、支撑架拆除,工艺孔填塞、道床修补与养护。详见施工工艺流程图。

一般整体道床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第二标段)一般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四局集团市轨道交通 六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主要技术标准 (1) 3.1钢轨 (1) 3.2轨底坡 (1) 3.3曲线超高 (1) 3.4扣件 (1) 3.5轨枕布置 (1) 3.6道床混凝土及钢筋 (1) 3.7杂散电流设置 (2) 3.8轨道结构高度 (2) 3.9道床排水设置 (3) 3.10道床伸缩缝设置 (3) 3.11过轨管线设置 (3) 4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及其对策 (3) 4.1工程特点 (3) 4.2施工难点、重点及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4) 4.2.1轨道几何尺寸调整精度 (4) 4.2.2轨底坡控制 (4) 5施工方案 (4) 5.1施工准备 (4) 5.1.1材料准备 (4) 5.1.2工机具准备 (5) 5.1.3作业条件准备 (5) 5.1.4人员准备 (5) 5.2施工工艺流程 (5) 5.2.1工艺流程 (5) 5.2.2施工方法 (6) 5.2.3整体道床施工技术要求和控制要点 (13) 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4)

6.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4) 6.2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4) 6.3地下线施工安全措施 (15) 6.4铺轨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5) 6.5整体道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 6.6施工运输及交通安全措施 (16) 6.7大坡道运输安全保证措施 (17) 6.8防雷电、台风、暴雨安全措施 (17) 6.9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7)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轨道是铁路线路的上部建筑,铁路轨道施工是指在业已建成的先期工程如路基、桥涵和隧道等线下建筑物之上进行轨道铺设的工作。它包括铺轨和铺碴两项基本内容。 轨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在充分掌握线路设计文件中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本单位施工的线路情况、轨道铺设起讫点里程和铺设长度、施工期限和施工进度等,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条件,确定轨道铺设方案和施工方法,编制轨道铺设进度计划,制定出加快铺设进度,保证铺设质量、安全施工、降低施工成本,确保轨道工程如期完成的相应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轨道铺设工作按其基本内容和顺序分为准备工作、基本工作和整修工作等三个阶段。 一、轨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认真做好施工准备是确保轨道铺设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期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施工调查和测设,施工前准备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1资料准备 ⑴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 工程施工单位事前应向有关单位收集施工资料:线路施工图设计文件和路基、桥隧等工程竣工资料。如:曲线表、断链表、桥梁表、隧道表、车站表、水准基点表、中线桩控制表、架桥岔线表、路基有无路拱地段表、陡坡地段表、整体道床地段表、宽枕铺设地段表、制动地段表、桥头路基填土夯实密度试验纪录、绝缘地点表、坡度表、设计高程表和路基检查证等。 ⑵审核和复制技术(施工)文件 按照《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的要求,认真做好设计文件及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核工作,查明铺轨起讫里程和工程数量,使施工资料正确可靠,避免造成返工浪费。在施工资料审核正确无误的前提下,

复制车站简图和正线施工缩图,整理施工技术文件,以供铺轨施工使用。 1.2施工调查和测设 1.2.1施工调查 施工调查使施工准备的关键,其主要内容有 ⑴考察并择定铺设基地设置方案,落实道碴采集场,并考虑采用的运输方案和道路系统。 ⑵落实所需水、电、材料及机具设备供应。 ⑶了解架梁河道概况,必要时提出临时通航及采用便桥通过方案。 ⑷了解平交道口附近地形、地貌和车辆通行情况,提出维持道路交通的临时措施。 ⑸调查站前工程完成情况,看其能否保证铺轨、铺碴、架梁工作的顺利进行。 ⑹检查路基整修情况 ⑺检查线路中线桩和临时标志埋设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齐全,如有缺损应在铺轨前补齐。 ⑻检查界限情况,检查跨越路基的通讯和电力线路的高度及其他建筑物限界能否保证铺轨机、架桥机安全通过,否则必须在铺架机械到达前进行处理。 1.2.2施工测设 路基成型后,施工单位应进行线路复测,恢复线路中心线并钉设永久性中线桩,施工规范规定直线地段每隔25米,圆曲线地段每隔20米,缓和曲线每隔10米各设一桩;铺设钢筋混凝土宽枕地段,无论直线还是曲线,中线桩桩距均为10米;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起终点、平交道和道岔理论中心点均钉设中线桩。 1.3施工前准备 ⑴轨道铺设基地和轨排倒装站的设置 ⑵路基整修。不论采用何种铺轨方案,在铺轨前都必须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路基整修,使之达到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后,方可铺轨、铺碴。 ⑶预铺部分道碴。为保证铺轨列车的安全行驶,防止压断轨枕和破坏

浮置板

论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铁建设施工技术要求高、参与施工专业众多、工期紧迫,研究其减振性能及与其相关施工工序的科学衔接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结论:相比其它的减振方式,弹簧浮置板道床具有减振效果好、少维修等优点,同时通过对各施工工序的进行科学安排,可弥补钢弹簧浮置板减振道床施工周期长的缺陷,进一步发挥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非凡减振地段的重要作用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要求高:工程附近有居民住宅,减少施工振动和噪音、控制排污、防止建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也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主要条件。建成“人文地铁”和“环保地铁”, 特殊减振地段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地下线设计有1435m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设计位置离洞口较远,混凝土运输距离远,占用施工工期长,施工时若需抢工期,采取与工程建设、设计单位联合进行攻关、并吸收其它工程的建设经验,进行浮置板道床设计及施工优化,内容包括: ①简化浮置板结构几何形状、减少立模工序、强化机械化施工工艺。 ②将现场绑扎钢筋改为基地绑扎钢筋笼后再用平板车运至施工现场就位后浇注混凝土道床,节约在现场绑扎钢筋的时间。 ③结合其它线路轨道工程经验,待条件成熟后,将现场浇注混凝土改为基地预制浮置板后运至现场拼装。 通过以上施工工艺,力争将目前浮置板施工的日进度4-5m/工天提高到40-50m/工天,施工效率提高近10倍左右,加强施工工序验收和工序间的紧密衔接,及时组织验收工作,交下道工序施工。 图4.4.8-1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结构断面图 特殊减振地段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浮置板轨道集中设置在支线上洞内地下线,因道床结构较复杂,施工速度较慢,为保证工程总进度要求,需对浮置板轨道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以加快施工进程。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正线轨道铺设I标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 正线轨道铺设I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述 (1) 三. 适用范围 (2) 四. 道床结构说明 (2) 五.施工工艺 (3) 六. 施工人员、机械配置 (3) 6.1施工人员配置 (3) 6.2施工设备、工具配置 (4) 七.隔离式减振垫道床施工方案 (5) 7.1隧道底板处理 (5) 7.2基标测设 (5) 7.3基底钢筋加工绑扎 (6) 7.4基底水沟模板安装 (6) 7.5基底混凝土施工 (7) 7.6减振垫铺设 (7) 7.7轨排架设及几何尺寸调整 (9) 7.8道床板钢筋绑扎 (10) 7.9道床混凝土浇筑 (10) 7.10填缝胶封边 (11) 八.施工注意事项 (11) 九.施工保证措施 (12) 9.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2) 9.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2) 9.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4)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正线轨道设计总说明》; (2)《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隔离式减振垫浮置道床设计图》; (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049-2009); (4)《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 (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 (9)《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2098-2007); (10)我单位参与其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积累的施工经验。二.工程概述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是合肥市轨道交通网中南北向骨干线路,快速联系老城区与滨湖新区,途径新站区、老城区、青年路片区、葛大店片区、高铁站片区、滨湖新区等城市重要发展区域。本工程从合肥站至徽州大道站,线路长约24.54km(铺轨起点里程K4+346.324,铺轨终点里程K28+889.032),全部为地下线,一期工程共设车站23座。新建一座车辆段(滨湖车辆段)和一座停车场(大连路停车场)。 1号线一、二期正线轨道铺设范围为:正线K4+346.324~K28+889.032、配线、大连路停车场及出入场线、滨湖车辆段出入线及U型槽部分的车辆走行轨道系统。

一般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第二标段)一般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轨道交通 六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第二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日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主要技术标准1 3.1钢轨1 3.2轨底坡1 3.3曲线超高1 3.4扣件1 3.5轨枕布置1 3.6道床混凝土及钢筋1 3.7杂散电流设置2 3.8轨道结构高度2 3.9道床排水设置3 3.10道床伸缩缝设置3 3.11过轨管线设置3 4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及其对策3 4.1工程特点3 4.2施工难点、重点及采取的对策与措施4 4.2.1轨道几何尺寸调整精度4 4.2.2轨底坡控制4 5施工方案4 5.1施工准备4 5.1.1材料准备4 5.1.2工机具准备5 5.1.3作业条件准备5 5.1.4人员准备5 5.2施工工艺流程5 5.2.1工艺流程5 5.2.2施工方法6 5.2.3整体道床施工技术要求和控制要点13 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4

6.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14 6.2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14 6.3地下线施工安全措施15 6.4铺轨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5 6.5整体道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6 6.6施工运输及交通安全措施16 6.7大坡道运输安全保证措施17 6.8防雷电、台风、暴雨安全措施17 6.9吊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7

1编制依据 1.1.1现行国家、武汉市地铁设计和施工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则; 1.1.2施工现场踏勘获得的相关资料; 1.1.3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施工设计图; 1.1.4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以及自备的先进配套施工设备; 2工程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第二标段)施工项目包括:地下段正线、辅助线、出入段线地段整体道床、道岔施工及附属设备的安装。正线起讫里程:K17+582.329~K35+949.234;金银湖停车段出入线岂止里程:K+15.73~K+701.7里程范围内的一般整体道床(除橡胶隔振垫、钢弹簧浮置板地段)。 3主要技术标准 3.1钢轨 正线及辅助线、出入线采用 60kg/m 、U75V普通热轧钢轨钢轨。 3.2轨底坡 采用 1/40 轨底坡,道岔区及道岔间不足 50m 地段不设轨底坡。 3.3曲线超高 正线最大曲线超高为 120mm,车站站台有效长度范围内曲线超高不大于15mm,允许欠超高为61mm,出入线及联络线曲线按行车速度计算超高,其余配线曲线不设超高,为避免出现反超高,岔后附带曲线施工时可设5mm超高。 3.4扣件 主要有二种扣件类型,其中DTⅥ2型扣件用于非中等减振地段;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用于中等减振地段。 3.5轨枕布置 正线、出入线1667根/km,其余配线1600根/km。轨枕布置时,若遇结构沉降缝、人防门(防淹门)、各种预埋管线、排水横沟等情况时,轨枕铺设间距可在500mm-650mm 间作适当调整。 3.6道床混凝土及钢筋 一般整体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U型槽地段强度等级为C40,整体道床钢筋设上、下两层钢筋,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级Ф14螺纹钢筋,横向钢筋采用HPB300级Ф8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5mm。

高架线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

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市地铁13号线轨道工程高架线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道床作业。 2.作业准备 (1)技术人员熟悉相关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对移交作业面进行验收。 (2) 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培训考核,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3) 对进场机具、材料检查验收,确保材料合格,机具状态良好。 3.主要技术标准及技术要求 (1)隔离式减振垫铺设范围为高架站85m,道床按3×5.8m+1×3.675m+7×5.8m+1×3.675m+3×5.8m分块,相邻板块间设置150mm宽板缝。 (2)钢轨、扣件及轨枕:U75V、 60kg/m 热轧钢轨;采用WJ-2A型扣件及其配套短轨枕。 (3)轨枕铺设数量:轨枕铺设数量一般为1680对/km,应结合梁缝设置等情况合理布置道床板并调整轨枕间距;轨枕间距可根据道床块长度在 500mm~650mm间适当调整,但相邻轨枕间距过渡级差不宜大于70mm 。 (4)轨道结构高度:650mm。 (5)曲线超高:采用外轨抬高全部超高值的设置方式,超高值在缓和曲线内顺坡递减,无缓和曲线时在圆曲线两端直线段递减,超高顺坡率不大于2.5%。 (6)预埋筋:整体道床范围内的梁面应预埋门型筋,限位凸台位置梁面应进行植筋处理。 (7)道床板:

①道床板混凝土采用C40。 ②道床布置双层钢筋网,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为40mm。 ③减振垫四周采用橡胶密封条进行密封。 (8)钢筋焊接及杂散电流防护参照高架线普通整体道床。 (9)防排水设计 ①高架线直线地段道床面中部为800mm平直段,其余向外侧设2.5%的排水坡;曲线地段设置单面坡。 ②道床两侧及道床块之间的板缝均作为排水通道。 4.施工工艺流程图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目录 目录 1 1.编制说明 1 2.施工概况 2 3.施工步骤及方法 4 4.质量保证措施 9 5.安全保证措施 10 6.环境保护措施 10 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1.1.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1.1.3新建上海动车段工程施工图上海动车段施(房)-0409,上海动车段施(房)-0408,上海动车段施(房)-0803; 1.1.4现场调查资料和现有队伍技术力量; 1.2编制原则

1.2.1总体原则:满足施工工期及质量要求,同时保证施工安全。 1.2.2遵循设计图纸的原则,认真阅读核对设计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方案,满足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 1.2.3遵循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在编制施工方案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2.施工概况 2.1工程概况 在中铁四局上海动车段经理部一分部二队负责承建的上海动车段检查存车场中,轮对受电弓动态检测装置、外皮清洗装置及控制室、临修库、不落轮镟库和四线库两端各18m范围内采用整体道床。 轮对受电弓动态检测装置中整体道床长度为20m,两端均设置10m过渡段,钢轨为P60轨。整体道床为钢筋混凝土支承块式,道床为C30钢筋混凝土,道床底部配置220×220mm的φ16钢筋网,道床下面为一层200mm的C15混凝土基础。支承块为C50钢筋混凝土。整体道床每段长5m,设伸缩缝,缝宽均为2cm,用沥青木板填塞。整体道床与普通道床衔接部分设10m过渡段,采用粒径为20~60mm的碎石道床,在与整体道床相接处普通道床厚度不应小于150mm,道碴层下面用C15混凝土铺底。 外皮清洗装置及控制室中清洗线整体道床长度为94.2m,钢轨为P50轨,扣件采用DJK5-1型。整体道床为C25钢筋混凝土,道床底部配置φ8@200, φ10@150mm的钢筋网,道床下面为一层100mm的C15混凝土垫层。整体道床每段长6m,设伸缩缝,缝宽均为2cm,用沥青木板填塞。 临修库、不落轮镟库中D4道整体道床长度为76m,D5道整体道床长度为 66m,钢轨为P60轨,扣件采用DJK6型。整体道床为C30钢筋混凝土,道床底部配

铁路线路施工组织参考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总述 一、编制依据 1、根据已收到拆迁改造工程指挥部拟定铁路第七专用线拆安工程初步方案。 2、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和建设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标准条文》、《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进行编制。 3、公司拥有一定施工管理经验、技术管理水平及多年类似工程施工实践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4、施工现场踏勘交底进行编制。 二、编制范围 1、编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阐述施工方案、方法、工艺原理、工艺流程、资源配制、质量要求、工期进度及施工组织管理等。 三、编制原则 1、严格遵照甲方的条款要求、工程质量要求和相应的各项标准。 2、严格遵守有关规范和验评标准。 3、坚持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4、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灵活实施动静结合管理原则。 5、坚决听从业主及其代表的指示,坚持言必行、行必果。

6、严格遵照当地政府在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与技术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铁路第七专用线拆安工程,其建设单位为大连市土地储备中心,工程地址在。 主要工程内容为: 1、新铺设线路 1.0625km 2、换新轨60kg 0.125km 3、铺设钢结构道口 150m 4、B组填料 3492m3 5、线路整体道床 230m 6、浆砌片石 30 m3 7、线路两侧封闭网 2125m 8、线路两侧砼U型排水槽 2125m

第三章主要施工机械 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节省人力物力,根据施工要求,具体施工机械的配备情况如下: 第四章施工部署 一、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法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法 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较普通整体道床施工更能体现“控制”及“精度”的概念,原因不仅是因为其控制环节多,更是因为其控制难度太大而且精度要求极高。其主要施工步骤为:对线路走向进行大致测量,对照其线路方向与轨道线路方向的偏移量(根据偏移情况加工基础钢筋及道床板钢筋)→基底清理→基础钢筋加工→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模板安装→基础混凝土浇筑→隔离层铺设→隔振器外套筒定位→钢轨架设及几何尺寸调整→剪力铰及伸缩缝安装→道床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道床板混凝土浇筑→道床养护→道床板顶升。 A.浮置板道床基础混凝土施工 a.按照线路走向设置线路中心基标,间距3m,再利用精密水准仪(精度0.01mm),对基标进行测设,详细准确记录测量数据; b.根据线路中心基标布置位置在线路中心两侧对称设置控制螺栓,螺栓为φ18细丝螺栓,螺栓距中心1050mm,螺母为上下两颗,以方便锁定,螺栓用电钻在底板上打孔,再植入孔内,用水泥浆铆固; c.待控制螺栓设置完成之后,采用直角道尺按照事先计算好的标高调整量进行调整,调整到位后用上下螺栓锁定标高; d.浇筑混凝土时先采用人工找平,大致浇筑至设计标高后用施工线横向纵向连接在两个控制螺母之间进行标高精确定位; e.在收光抹面过程中,采用专用工具检查平面平整度,然后再根据观察情况进行表面处理; f.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拆除控制螺母及露出基础表面的螺栓头,再用高强灌浆料抹平螺栓处; g.在施工放样时注意控制螺栓位置应该避开隔振器位置; B.隔离层铺设施工 由于钢弹簧浮置板为双层道床结构即基础和道床板两层,而且在道床板施工完毕后道床板需要顶升,以实现“浮置”效果,因此在施工道床板之前应采取措施使上下两层在道床板浇筑后顶升时能够顺利分层。根据设计要求,施工道床板之前应在基础混凝土表面及道床板所覆盖范围内覆盖厚度为≥1mm的透明塑料布以起到隔离作用。 在铺设隔离层之前应根据设计要求提前计算出每个断面上需要隔离层的长度,再根据要求截取,在隔离层之间搭接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30cm,搭接处采用强力万能胶黏结,注意涂抹万能胶时必须均匀,防止个别地方由于不均匀而漏降致使道床板与基础黏结影响顶

南昌地铁浮置板道床验收标准(修订稿150716)

南昌地铁浮置板道床验收标准(修订稿150716)

Q/NCGD 002-2015 南昌轨道交通浮置板道床 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7月

前言 根据《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设计施工图纸的要求。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浮置板道床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在广泛征求了参建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标准共分为5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减振垫浮置板道床及附录等组成。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如有补充和完善之处,请及时反馈意见,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编制人:舒伟明罗来炜董养斌王仕瑜代晓丽 主要审查人:陈卫国贾连志

目录 1 总则 (3) 2 术语 (4) 3 基本规定 (5) 3.1 一般规定 (5) 3.2 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6) 3.3 工程质量验收 (8) 4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9) 4.1 一般规定 (9) 4.2 隔离层铺设与隔振器套筒定位 (9) 4.3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顶升 (10) 5 减振垫浮置板道床 (12) 5.1 一般规定 (12) 5.2 减振垫铺设安装 (12) 附录A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4) 附录B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5) 附录C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8) 本标准用词说明 (20) 引用标准及文件名录 (21)

整体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萝岗车辆段工程【施工Ⅱ标】项目编号:整体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写人: 复核人: 审批人: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 萝岗车辆段工程【施工Ⅱ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作业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内业技术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外业技术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技术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支柱式检查坑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短轨枕整体道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壁式检查坑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试车线整体道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长轨枕整体道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施工程序.............................................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工艺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5.施工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施工准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施工工艺.............................................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基标测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钢轨转运、架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扣件安装.......................................... 错误!未指定书签。 轨道调整、检查.................................... 错误!未指定书签。 钢筋绑扎.......................................... 错误!未指定书签。 模具安装及固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拆除支撑架、模板整道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人员及设备组织............................................. 错误!未指定书签。 7.材料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8.机具设备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9.质量控制及检验.............................................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1.安全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2.环保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地铁轨道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方案方法

地铁轨道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施工方案方法 整体道床单开道岔采用现场架轨挂枕法提前预铺方案,从下料口将道岔料倒送至施工地点后,人工进行架轨,根据标桩及设计图绑扎钢筋网,并按防迷流要求焊接,安装钢轨支撑架及轨距拉杆,逐件安装道岔部件,调节支撑架,将部件精确就位。然后按顺序分部吊挂短岔枕,分部调整。 道床采用商品混凝土,具备条件地段直接采用泵送浇筑,针对地下线距离下料口较远、不具备泵送条件的道岔铺设区,在完成架轨调整并打完混凝土支墩后,待正线整体道床施工到达时一并完成道岔道床混凝土的浇筑。 (1)基底处理 对结构底板进行凿毛处理,凿毛凹坑间距不大于100mm,深度不得大于10mm;对凿毛的垃圾进行清理,同时对基底浮浆进行清除,最后用高压水进行冲洗干净。 (2)测设基标 单开道岔整体道床按道岔起讫点、岔心及岔尾布置控制基标,加密基标按5m间距测设。控制基标为外移桩、加密基标为中心桩。 (3)绑扎钢筋网 道床内钢筋网采取在铺轨基地集中下料、加工,捆绑成束后,通过下料口运至现场,在现场进行绑扎、焊接。在绑扎钢筋网前,用墨线在结构表面上弹出岔区钢轨内侧底边线、短岔枕中心线、钢筋网纵横向钢筋控制线、钢轨支撑架支墩位置线及起重装置走行轨轨道支墩位置线。钢筋绑扎时,纵向钢筋采用搭接焊接,纵横钢筋的节点按防迷流设计要求进行焊接。 (4)安装钢轨支撑架及轨距拉杆 钢轨支撑架按每隔3~4根短岔枕布置,钢轨支承架采用上承分离式,即每个支撑架只控制一根短岔枕上的钢轨、转辙器或辙叉的标高和平面位置,支撑架的立柱用Ф50钢管加工,其顶部为上承式横梁的调高螺栓,其底部为钢底板并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桥梁顶板,使支撑架能独自牢靠固定。 上承式横梁的长度与其附近的短岔枕长度相近,其两端靠调高螺母调整横梁及钢轨的高度,横梁顶有轨卡螺栓可调整钢轨的平面位置。将钢轨位置、标高、方向大致定位,再将道岔直股钢轨、曲股钢轨、直股与曲股钢轨间用轨距拉杆锁定调整轨距,其误差不超过±2mm。 (5)组装道岔 组装前先将支撑架上承式横梁的承轨面调至道岔钢轨底设计标高。然后逐件安装道岔部件,以结构底板上钢轨内侧底边线的施工测量标桩为依据,调节支撑架上各调节螺栓,将该部件精确就位。

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编制范围 (3) 3、工程概况 (3) 3.1、设计概况 (3) 3.2、设计要求 (3) 4、整体道床施工 (7) 4.1、施工准备 (7) 4.1.1、技术准备 (7) 4.1.2、材料准备 (7) 4.1.3、施工现场准备 (7) 4.1.4、施工主要机具准备 (8) 4.1.6、施工人员组织 (9) 4.1.7、施工人员培训 (10) 4.2、施工方法 (10) 4.3、道床板施工工艺流程 (12) 4.3.1、测量放样 (12) 4.3.2、基底预埋钢筋 (12) 4.3.3、基底拉毛或凿毛、清洗植入连接钢筋 (13) 4.3.4、现场组装轨排 (13) 4.3.6、架设轨排并粗调到位 (15) 4.3.7、架设上层纵横向钢筋 (15) 4.3.8、架立道床模板 (16)

4.3.9、绝缘性能测试 (16) 4.3.10、精调并固定轨排 (16) 4.3.11、浇筑道床混凝土并抹面 (16) 4.3.12、混凝土养护 (17) 4.3.13、拆除模板 (17) 5、施工注意事项 (18) 6、施工组织管理 (20) 7、质量保证措施 (21) 8、安全保证措施 (22) 9、应急措施 (22)

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隧道地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玉磨施轨-03) (2)新建玉磨铁路站前二标施工组织设计 (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 (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Q/CR 9653-2017) (6)《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18) (7)《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8)和乐隧道设计图 (9)万和隧道设计图 2、编制范围 仅适用于本标段和乐隧道D1K13+200~D1K16+631段和万和隧道 DK22+680~DK39+773段无砟轨道施工。 3、工程概况 3.1、设计概况 根据和乐隧道设计图、万和隧道设计图及隧道地段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设计图,本标段内设计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铺设实际长度共计20524m,其中包括和乐隧道3431m(D1K13+200~D1K16+631),万和隧道17093m(DK22+680~DK39+773)。 3.2、设计要求 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混凝土支承块、块下胶垫、橡胶套靴、道床板等组成。轨距1435mm,轨底坡1:40,轨道结构高度为600mm。

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1.1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施工02标合同文件; 1.2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施工0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1.4《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1.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1.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7《预拌混凝土》(GB/14099-2003); 1.8《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1.9《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GJJ/T191-2012); 1.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1.11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设计图及相关设计交底文件 1.12我项目部对现场的调查资料。 2、编制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南宁市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分部分项工程的全部功能;合理选择施工工具和设备,在满足施工工期的条件下,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02标段以白苍岭站(不含)界为起点,线路途经火车站、民族大道、高坡岭路,终至南宁东站。施工范围 SK14+375.974~SK32+136.629正线及辅助线(含屯里车辆段出入线整体道床地段)的轨道系统,及屯里车辆段铺轨基地和南湖站铺轨基地的建设。 本工程共有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3.21km,分布在白火区间、火朝区间、南金区间、埌百区间,全部在圆形隧道范围内。 2、钢弹簧浮置板道床设计概况 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特殊减振轨道结构形式,由道床板、钢弹簧隔振器、剪力铰、密封条、水平限位装置、钢轨与扣件等组成。它将具有一定质量和刚度的混凝土道床板置于钢弹簧隔振器上,构成质量-弹簧-隔振系统。经过钢弹簧浮置板到床的隔离,列车产生的强大振动只有极少量会传递到下部结构,对下部结构和周围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1主要设计参数 ⑴设计轴重:采用B型车,轴重140KN; ⑵最高运行速度:80km/h; ⑶钢轨类型:60kg/m,标准轨距1435mm; ⑷扣件及轨枕类型:扣件为DTⅥ2型扣件,扣件间距按照1600对/km,轨枕采用短轨枕; ⑸轨道结构高度:圆形盾构区间为820mm(至2600mm限界圆底); ⑹轨下净空:不小于70mm

梯形轨枕道床施工作业指导书

大连市地铁工程1号线 轨道铺装工程 华泉区间梯形轨枕施工方案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市地铁工程1号线轨道铺装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四年四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况 (2) 2.1 工程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梯形轨枕道床范围 (3) 3 技术标准 (3) 4 施工难点 (5) 5 主要施工方法 (5) 5.1 施工工艺流程 (5) 5.2 施工工艺说明 (6) 6 其他要求 (16) 6.1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16) 6.2 安全用电要求 (16) 6.3 环境保护要求 (16)

1.编制依据 (1)《大连市地铁工程1号线轨道铺装工程承包合同》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3-2003 (4)《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7)大连地铁1号线梯形轨枕图纸 (8)设计技术联系单及其他相关资料 (9)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施工技术 2、工程概况 2.1工程总概况 大连市地铁1号线起自姚家,经南关岭、西安路、会展中心终至河口,为南北方向贯通线,线路连接了姚家、南关岭综合交通枢纽、泉水居住区、中华广场公共中心、沙河口交通中心、兴工街、西安路商业中心、会展中心、星海广场、黑石礁、学苑广场和河口等客流集散点。本工程线路全长28.339km,沿线共设22个地下车站,在工程起止位置分别设有南关岭车辆段、河口停车场。全线经过大连多处繁华地段,高等减振和特殊减振道床较多,其中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整体道床3.726km,梯形轨枕整体道床2.064km,钢弹簧浮置板整体道床1.588km。

整体道床施工方案

整体道床施工 一、整体道床施工准备工作 1、仰拱表面进行凿毛。 使用风镐对仰拱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在10~20mm,有利于道床板与仰拱面的咬合。凿毛后用罐车运水对仰拱表面进行清洗干净。 2、道床板钢筋的弯制。 由于王家岭隧道为单线隧道,洞内施工面狭窄,计划道床板钢筋的弯制在洞外进行。每块道床板钢筋采用φ16mm螺纹钢筋,下层有纵向钢筋16根,上层有纵向钢筋9根,每根长度为6281mm;横向钢筋下层有31根,上层有11根,长度2883mm。钢筋的弯制严格按技术交底进行。钢筋表面不得有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龙门吊的组装和钢轨的铺设 每一组轨排长度为6250mm,一般10组轨排为一个循环。现有轨排22组,为进行循环作业,计划单侧使用钢轨200米,使轨排有3个循环的作业长度。使用道木600块,道钉600根。 4、测量人员测量。 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线,直轨面线和法线每6.25米一组,有利于轨排的粗调。测量完成后进行技术交底,交现场领工员,监督现

场施工人员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轨排粗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精调工作。 二、整体道床主要施工工艺 1、轨枕的运输及安装 轨枕运输采用平板车运到洞内工作面。装轨枕时采用挖掘机吊装。轨枕运输水平放置,每两层轨枕间用两根垫木分开放置,要求垫木上、下对齐,支点位置在轨下正中。在洞内卸轨枕时使用龙门吊。轨枕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严禁碰、撞、摔,严禁吊运轨枕中部。 安装轨枕前应检查轨排固定架和横梁,保证其状态良好。检查轨枕,保证各个接触面清洁,不得有杂物。轨枕安装时使用龙门吊将轨枕吊装到工作平台上,轨枕间距基本符合轨排间距要求。轨枕吊装到工作平台后,使用龙门吊将轨排吊到工作平台上部,使轨排悬空,调整到与工作平台上轨枕相符合,将龙门吊落下。用小撬棍调整轨枕,使轨排螺栓能插到轨枕的套管内,使用风动扳手紧固螺栓,扭距控制在200N.m±20 N.m。 2、道床板下层钢筋的铺设绑扎 凿毛后的仰拱面要求用水冲洗,浮砟、碎片、油脂应清除干净,且无积水。下层钢筋纵向间距为200mm,横向间距为170mm,横向钢筋在下部。所有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之间采用绝缘卡绑扎,做好绝缘处理,绝缘性能应满足相互间的电阻大于2MΩ。钢筋下部采用80mm ×80mm×50mm的混凝土垫块支撑,使下层钢筋悬空。钢筋铺设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