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关于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关于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关于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与就业前景分析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系统掌握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在粉体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陶瓷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和生产经营管理等

的高级专门人才。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到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合资企业、国家重点企业等单位就业。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材料类,其中材料类共17个专业,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材料类专业中排名第17,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56位。截止到 XX年12月24日,325859位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生的平均薪资为4979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67元,0-2年工资4241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28元,6-7年工资6801元,8-10年工资7681元。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1盐城、 2北京、 3惠州、 4上海、 5厦门、 6广州、 7南通、 8深圳、 9佛山、 10温州、 11杭州。

XX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设有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本科质量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是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专业。本专业涉及金属或化合物粉末的制备、并以此为原料制备先进材料,研究材料成分、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相互关系,以满足航空航天、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微电子、汽车工业、国防军工等领域对关键新材料的迫切需求。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及材料科学知识、较强的新材料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粉末冶金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标准,培养政治思想正确、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优良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坚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工程创新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良好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在粉末冶金基础理论、粉末冶金材料(如难熔金属与硬质合金、磁性材料、摩擦减磨材料、粉末高温合金、特种陶瓷材料、电工电子材料)等研究和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备、性能检测和生产经营管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等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新材料与材料制备新技术开发以及相关管理方面的工作。 三、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拥有良好的人文与社会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 ①人文与社会知识:掌握一定的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等知识,满足工程应用中管理和交流的需要。 ②外语及计算机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地阅读和翻译专业外文技术资料,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掌握一种以上计算机语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问题。 ③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所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的知识

材料分类

材料分类 1. 材料的分类 1.1 按材料的性质分为: ①无机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②有机材料:高分子材料 1.2 按材料的构成分为: ①单质材料 ②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 复合形成的新型材料。 2. 按材料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为: ①结构材料:以强度为主要功能的材料(强调材料的力学性 能) ②功能材料:以物理、化学、生物性能为主要功能的材料。 (强调材料的特殊物理、化学、生物功能)这类材料具有优良 的电、磁、声、光、热、化学、生物等功能,是高技术材料。 如: 电功能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新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磁功能材料:磁记录材料、磁制冷材料、稀土永磁材料 光功能材料:光吸收材料、光反射材料、激光材料、光记录材料、光纤维材料 新能源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储氢材料 其他功能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智能材料、梯度功能材料、生物医用 材料、信息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 功能材料是材料的发展方向,使材料领域最活跃、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材料。 3. 二十一世纪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 (1)继续重视发展高性能的新型金属结构材料 所谓高性能的结构材料是指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低温、抗腐蚀、抗辐射等性能的材料。这类材料对发展空间技术、核能、海洋开发、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途径:发展高性能的结构材料主要依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金属材料,如合金成分的合理设计,微量元素的加入与控制,特殊组织结构的控制等,从而大幅度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 注:σb≥600MPa为高强度钢;σb≥1500MPa,σ0.2>1400MPa为超高强度钢

(2)研究与开发非晶合金、纳米材料 非晶合金(amorphous alloy)也称为金属玻璃(metallic glass)作为一种新材料具有非常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电子、能源、抗腐蚀材料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完善,研究的不断深入,非晶合金逐渐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材料。 纳米材料(nanometer materials)是由直径为纳米数量级的粒子压缩而成的。与传统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发展非常迅速,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可以说纳米材料是未来高科技领域最重要的新材料。 (3)复合材料是高性能新型结构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复合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第一代复合材料是玻璃钢 ②第二代复合材料是树脂与碳纤维复合材料 ③第三代复合材料是金属基、陶瓷基和碳-碳复合材料 碳纤维材料:由碳元素组成,结构象人造丝、合成纤维一样的纤维状材料,其强度比钢高得多,而密度却比铝还小,有优良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既耐低温(-180℃),又耐高温(3000℃),是唯一在高温下随温度的升高而强度增大的材料。 新世纪复合材料的发展以第三代复合材料为重点。 (4)功能材料是材料领域最活跃的部分,是新材料的代表 (5)新材料工程与工艺日新月异,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 新材料工程与工艺包括: ①材料表面改性与优化工程与工艺 ②激冷凝固工程与工艺 ③低维材料工程与工艺 ④超塑性加工工程与工艺

材料科学与工程网址大全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成员,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家级学会。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硅酸盐学会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颗粒学会 含学会建设,学会会员,学会活动,科学普及。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网 从事纳米科技研究、开发的研究单位。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纳米科技基础数据库 中科院数据库网站,提供国内外纳米科技基础数据研究信息的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纳米科技网 含纳米新闻、纳米科技、纳米论坛、纳米产业等内容。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纳米科技网 介绍纳米科技。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电子材料大市场 含电子材料新闻、资讯、科技、论文、产业等内容。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浙江纳米 提供纳米行业信息、科研发展动态。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超硬材料网 介绍人造金刚石原料、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的行业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电子材料网 提供信息产业基础产品及材料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粉体工业信息网 介绍超细粉体研究、动态信息与工程技术开发。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功能材料网 主要报导中国功能材料领域的现状、动态与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材料复合新技术信息门户 提供材料学科的各类文献资源以及导航。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材料与测试网 提供材料与测试领域的信息服务。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纳米数据中心 提供纳米科研成果信息、资源,查询、学术交流的平台。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奈米科学网 提供纳米科学相关新闻、活动、文献。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tw 中国玻璃工业网 提供行业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激光玻璃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玻璃研究室,批量制造激光玻璃及相关玻璃的研究生产机构。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纳米网 纳米技术的行业信息。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中国银 专门介绍纳米银、纳米技术、胶银、银溶液等产品及应用。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材料科学 介绍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bjkpzc/kjqy/clkx/index.shtml 材料科学 关于材料科学各方面的介绍。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gkjqy/clkx/index.htm 材料索引 提供世界各地25000多种材料的目录。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works/iii 放电等离子烧结 介绍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机制及原理,提供国外放电等离子烧结相关研究部门的研究应用。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广州市纳米技术信息中心 含新闻中心,广州纳米科技,纳米产业,纳米人才等。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贵州新材料信息网 材料新闻与科研动态,及贵州材料基地介绍。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吴树森研究室 主要研究领域是材料成形工艺技术,材料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等。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华中师范大学纳米研究院(实验室) 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spm 晶体论坛

SCI(EI)收录的材料类期刊

SCI(EI)收录的材料类期刊 1 NATURE NATURE 自然0028-0836 27.955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2 SCIENCE SCIENCE 科学0036-8075 23.329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3 SURF SCI REP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表面科学报告0167-5729 14.091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science/journal/01675729 4 Prog Mater Sci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进展0079-642 5 14 http//www.elsevier.nl/inca/publications/store/4/1/4/ 5 Prog Surf Sci 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 表面科学进展0079-681 6 7.96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science/journal/00796816 6 PHYS REV LETT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评论快报0031-900 7 6.668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 7 MA T SCI ENG R MA 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 材料科学与工程报告0927-796X 6.143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science/journal/0927796X 8 ADV POL YM SCI ADV ANCES IN POL YMER SCIENCE 聚合物科学发展0065-3195 6.053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science/journal/00796700 9 ADV MATER ADV ANCED MA TERIALS 先进材料0935-9648 5.579 http://www.wiley-vch.de/publish/en/journals/alphabeticIndex/2089/ 10 ANNU REV MATER SCI ANNUAL REVIEW OF MA 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年度评论0084-6600 5.405 https://www.doczj.com/doc/9d1448463.html,/loi/matsci?cookieSet=1

《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大纲.doc

《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粉体科学与工程基础/Fundamentals of Pow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时/学分:32/2 (其中含实验0学时)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材料学院无机非系粉体工程研究所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粉体科学与工程” 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从而能根据材料的性能要求,从粉体科学的角度,对粉状原材料的颗粒儿何特性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正确的表征和合理的设计;并为进一步学习粉体制备与处理工艺及装备技术奠定基础,使学生能从粉体过程工程的层面,掌握正确、合理地运用粉体材料制备工艺和装备技术的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 颗粒几何特性与表征 颗粒的堆积结构与致密堆积 粉体力学与流变特性 颗粒流体力学 粉体的物理特性 粉体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 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木理论,以及正确、合理地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粉体过程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方法,为后继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专业基础知识。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各章节所学内容与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关联介绍,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1.颗粒的几何特性与表征 颗粒的大小与分布:粒径和粒度的概念;单颗粒的4种粒径表征方法:轴径,球当量径, 圆当量径,定向径;颗粒群平均粒径的概念;平均粒径的计算方法。 粒度分布:粒度分布的概念;粒度分布的4种表征方法:列表法,作图法,矩值法,函数法;函数法的4种粒度分布方程:正态分布方程,对数正态分布方程,Rosin-Rammler 分布方程,Gates-Gaud in-Schumann分布方程。 颗粒的形状:形状系数的概念,形状系数的表征方法,形状指数的概念,形状指数的表征方法。 颗粒形状的数学分析法:Fourier级数分析法;分数维法:分形与分数维的概念,分数维的计算,颗粒形状的分数维表征。 粉体比表面积:颗粒的表血性状;粉体比表面积的概念;粉体比表面积的计算:基于单颗粒或颗粒群平均粒径的比表面积计算,基于粉体粒度分布的比表面积计算,几种粒度分布方程的比表面

材料学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材料学化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现代物理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发展形成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是运用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的学科。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生是目前很有“钱”途的毕业生,化学工程的毕业生市场需求很大,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甚好,尤其是进入石油业或煤业的学生,材料化学专业是化学与工程两种知识结合的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前沿领域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化学。主要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材料化学就业前景材料化学就业前景。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材料科学和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具有开拓性、前瞻性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可在化工、石油、轻工、日化、制药、冶金、建材等部门从事各类化工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者出国深造。本专业的毕业生出国难度不是很大,不过出国之后从事的也是基础研究,比如测相图(非常繁杂琐碎),处于比热门冷、比冷门热的位置。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中,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不过目前能去而专业比较对口的,主要还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大型钢铁制造公司,有些“夕阳产业”的味道。考研的选择也不少,除上面提到的高校外,很多工科比较齐全的学校都开设了相关专业,基本上都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下面 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化学知识,材料设计制备、检测分析知识,能够在很多领域就业。如电子材料、金属材料、冶金化学、精细化工材料、无机化学材料、有机化学材料以及其它与材料、化学、化工相关的专业材料化学就业前景职业规划。与化工、化学等专业相比,材料化学专业更注重研究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在一些边沿学科诸如环境、药物、生物技术、纺织、食品、林产、军事和海洋等领域,材料化学专业的人才也有较强的用武之地。市场需求预期:根据北京市“十一五”发展规划:要依托燕山石化,重点发展环境污染孝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制造业,可以看出燕山石化、大宝、宝洁、双鹤医药、

粉体工程与设备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院(部、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王芳学号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 082 同组人员王选、高稳成、闫晓展、代新、马海龙 课程名称粉体工程与设备 年产3000吨碳化硅微粉的生产线的项目名称 可行性研究报告 起止时间 2010-11-21至2009-12-3

成绩 指导教师王正粟祁利民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 录目 一、项目的目的和意义··············································二、工艺参数的计算··············································三、设备的选择依据··············································四、成本核算··············································五、效益分析··············································六、环境保护及措施··············································七、小节··············································八、参考文献··············································

一、目的及意义 碳化硅(SiC)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为原料通过 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 首先,其硬度介于刚玉和金刚石之间,机械强度高于刚玉,同时分解温度(2400℃)高、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较强的韧性、良好的抗热震性、显著的电学性能和高导热性能等诸多优良特性,因而被广泛用磨具磨料、耐火材料、耐蚀材料、结构陶瓷等产品的生产原料,也可用作电热原器件、半导体器件等产品生产的原料。 其次,碳化硅微粉堆积密度高,耐磨能力强,硬度高,切削能力强,粒度分布集中并且均匀;具有耐高温,强度大,热膨胀系数小,导热性能良好,抗冲击,作高温间接加热材料.有四大应用领域:功能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全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 供材料科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胡航 2016-02-30

实验一 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 一、实验容与目的 1. 了解并掌握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过程并制备Au 或Ag 纳米颗粒。 2. 了解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学特征。 二、实验原理概述 化学制备法是制备金属纳米微粒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电镀法、氧化还原法等。其中氧化还原法又包括热分解和辐照分解等。贵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医学领域的杀菌,物理化学领域的催化等。本实验以金胶为例介绍交替法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并以硝酸银在烷基胺中的热分解为例介绍表面活性剂中氧化还原法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 1. 胶体金属(Au 、Ag )的成核与生长 总的来说,化学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都是让还原剂提供电子给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形成金属原子。如,对于制备胶体金,如果采用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其反应过程如下: 2H O -42223222222Δ HAuCl + HOC(CH )(CO )Au +Cl +CO +HCO H+CO(CH )(CO )+......??→粒子 2. 硝酸银热分解法制备银纳米粒子 热分解法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原理简单,实验过程易操作。对制备数纳米到数十纳米尺寸围的纳米颗粒有较大优势。硝酸银在烷基胺中加热搅拌可形成澄清透明溶液。温度上升到150~200 °C 时,溶液颜色由浅色到深色快速变化,生成的银纳米颗粒被烷基胺包裹,稳定在溶液中。通过对样品洗涤、离心沉淀,可获得烷基胺包裹的银纳米粒子。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硝酸银,柠檬酸三钠,油胺或十八胺,十八烯(ODE ),无水乙醇,配有温度调控和磁力搅拌的油浴加热器,三颈瓶,抽气头,滤膜,温度计套管,10 mL 量筒,分析天平,玻璃滴管,离心管,离心机,电热干燥箱 (二)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解析

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解析 材料化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和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并能够熟练运用,充分了解材料化学理论和应用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信息收集检索的方法,具有运用化学和材料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进行研究、教学、生产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培养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开拓型、前瞻性、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材料化学专业所研究的大多跟传统产业有关,属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学科,因此材料化学专业研究的课题没有那么新潮和热门,但是在现实生产中,对优秀的材料化学方面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例如说冶金行业,在钢铁、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过程中浪费严重等问题,都需要用材料化学的知识来解决。中国虽然一直以陶瓷闻名世界,但实际世界上精密陶瓷绝大部分是由日本制造的,就是因为我们在配料、控制烧结条件等环节技术力量太差,而材料化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所以材料化学专业不仅实用价值高,而且发展空间大。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化学背景,能够在电子材料、金属材料、冶金化学、精细化工材料、无机化学材料、有机化学材料以及其它与材料、化学、化工相关的领域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材料化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电子信息科学类,其中电子信息科学类共9个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在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在整个理学大类中排名第11位。截止到XX年12月24日,45429位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005元,其中10年以上工资1000元,应届毕业生工资3384元,0-2年工资4009元,3-5年工资4803元,6-7年工资6630元,8-10年工资8061元。就业前景比较好的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东莞、五洲、南京、杭州、宁波、武汉。 整体说来,材料化学专业就业都还是不错的。毕业生可在化学化工,材料,医药,食品,环境,能源和分析检验等领域和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行政 1/ 3

材料科学类就业前景

材料科学类就业前景 材料无处不在大千世界中的材料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吃、穿、住、行,每个人每天会碰到诸如金属、橡胶、磁性、光电等众多材料,小到一根针、一张纸、一个塑料袋、一件衣服,大到交通工具、医疗器械、工程建筑、信息通讯、航天航空,处处都有材料科学的身影。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该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更好地利用材料和创造材料的历史,材料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里材料类之中的一个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包括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等几个主要的专业方向。材料类还包含很多专业,主要有: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大学一、二年级一般会安排基础科目的学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C语言、英语等。高年级以后会开设专业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概

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材料工程基础、材料专业基础实验、工程材料力学性能、现代材料研究技术,等等。(专业课程因各校侧重不同会有一定差异) 回顶部 据教育部公布的XX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万人-万人。就业保持稳定,连续三年就业率区间一直处于90%-95%之间。业内人士表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应用广泛,在工科专业中就业率不算最高,但是还是比比较稳定的。 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XX届毕业生总就业率为100%,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多在京、津、沪及各省会和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分布最多五省市:广东、山东、上海、天津、北京。就业方向:国有企业比例为%,三资企业为%,机关事业单位为%。其中去往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人数较多,比例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可以达100%。 上海交通大学该专业近年来在传统学科中脱颖而出,本科生就业率一直处于99%左右。 随着人类进入新世纪和科学的发展,无论是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医用领域还是航空领域,材料学都面临着技术突破和重大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光

[材料科学,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的实践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的实践研究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校专业综合改革、深度转型发展的五个试点专业之一。专业转型的目的就是使专业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提供合适的软、硬环境。近几年来,我们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体制机制建立、培养模式探索、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人才培养目标 采取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模式,立足常德、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培养和造就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具备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测试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高层次、高素质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性创新人才。 2体制机制改革 2.1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材料人才培养机制 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的基本宗旨就是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而专业发展方向应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相适应。近些年来,湘西北地区在材料加工制备方面发展很迅速,形成了高分子通用纤维与高分子特种纤维、塑料管道、复合型材、过滤器件、各类无机粉体材料、陶瓷等方面的集群产业。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确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应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我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确立了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培养方向。 利用我院与地方40多家相关企业签署的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实习实训基地,构筑了以学校为主社会参与的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打破了制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将产业一专业一就业(即三业)三者密切关联起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在校企供需合作中真正形成了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多赢局面。 2.2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 培养和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材料专业转型发展的基本保证。然而,我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聘的博士基本上从学校直接到学校,企业中实践经验不足。为此,需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即要求每位专业课的老师联系一到两个企业,并不定期地到企业中参与生产实践,保证每位专业教师每年在企业的时问不低于2个月,为企业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外,还聘用了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上课,特别是为学生上实践训练课,指导学生设计、创新,与师生一道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介绍及就业前景 无机非金属材料(inorganic nonmetallic materials)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提法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演变而来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并列的三大材料之一。 成分结构 在晶体结构上,无机非金属的晶体结构远比金属复杂,并且没有自由的电子。具有比金属键和纯共价键更强的离子键和混合键。这种化学键所特有的高键能、高键强赋予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硬度、耐腐蚀、耐磨损、高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属性,以及宽广的导电性、隔热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 硅酸盐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分支之一,硅酸盐材料是陶瓷的主要组成物质。 应用领域 无机非金属材料品种和名目极其繁多,用途各异,因此,还没有一个统一而完善的分类方法。通常把它们分为普通的(传统的)和先进的(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两大类。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工业和基本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材料。如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耐火材料与高温技术,尤其与钢铁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各种规格的平板玻璃、仪器玻璃和普通的光学玻璃以及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化工陶瓷和电瓷等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它们产量大,用途广。其他产品,如搪瓷、磨料(碳化硅、氧化铝)、铸石(辉绿岩、玄武岩等)、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棉、云母、大理石等)也都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20世纪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材料。它们是现代新技术、新产业、传统工业技术改造、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主要有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非晶态材料(noncrystal material〉、人工晶体〈artificial crys-tal〉、无机涂层(inorganic coating)、无机纤维(inorganic fibre〉等。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比较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性质稳定,抗腐蚀耐高温等优点,但质脆,经不起热冲击。除具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外,还有某些特征如:强度高、具有电学、光学特性和生物功能等。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

粉体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草稿)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艺术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具备粉体材料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图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了解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般原理和专业知识;掌握粉体材料合成制备、加工、结构与性能测定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国家关于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开发及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具有研究、改进粉体材料性能、开发、设计新材料的初步能力。 2、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纳米材料科学导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粉体工程、材料合成与加工工程及热工过程及设备。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机械制造(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上机、课程实习、创新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技方法训练(工程设计训练)、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集中实践周共44周。 六、主要指标: 课内(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总学时2496(其中实验232学时、上机120学时、听力64学时),集中实践环节共44周;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总计200学分,综合教育40学分。 七、学制:四年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现代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讲义 供材料科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胡航 2016-02-30

实验一 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 一、实验内容与目的 1. 了解并掌握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过程并制备Au 或Ag 纳米颗粒。 2. 了解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学特征。 二、实验原理概述 化学制备法是制备金属纳米微粒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学法制备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电镀法、氧化还原法等。其中氧化还原法又包括热分解和辐照分解等。贵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医学领域的杀菌,物理化学领域的催化等。本实验以金胶为例介绍交替法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并以硝酸银在烷基胺中的热分解为例介绍表面活性剂中氧化还原法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 1. 胶体金属(Au 、Ag )的成核与生长 总的来说,化学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都是让还原剂提供电子给溶液中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形成金属原子。如,对于制备胶体金,如果采用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其反应过程如下: 2H O -42223222222Δ HAuCl + HOC(CH )(CO )Au +Cl +CO +HCO H+CO(CH )(CO )+......??→粒子 2. 硝酸银热分解法制备银纳米粒子 热分解法制备金属纳米颗粒原理简单,实验过程易操作。对制备数纳米到数十纳米尺寸范围的纳米颗粒有较大优势。硝酸银在烷基胺中加热搅拌可形成澄清透明溶液。温度上升到150~200 °C 时,溶液颜色由浅色到深色快速变化,生成的银纳米颗粒被烷基胺包裹,稳定在溶液中。通过对样品洗涤、离心沉淀,可获得烷基胺包裹的银纳米粒子。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硝酸银,柠檬酸三钠,油胺或十八胺,十八烯(ODE ),无水乙醇,配有温度调控和磁力搅拌的油浴加热器,三颈瓶,抽气头,滤膜,温度计套管,10 mL 量筒,分析天平,玻璃滴管,离心管,离心机,电热干燥箱 (二)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四川师范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

四川师范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材料化学是材料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新型材料在制备,生产,应用和废弃过程中的化学性质,研究的范围涵盖整个材料领域,研究包括无机和有机的各类应用材料的化学性能。材料化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材料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材料化学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在材料科学与化学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具有开拓型、前瞻性、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中,材料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毕业生适宜到材料相关的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适宜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毕业生主要担任研发工程师、销售工程师、化验员、销售代表、工艺工程师、质检员、实验员、销售经理、初中化学教师、技术研发工程师、检验员、高中化学教师等岗位。 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化学知识,材料设计制备、

检测分析知识,能够在很多领域就业。如电子材料、金属材料、冶金化学、精细化工材料、无机化学材料、有机化学材料以及其它与材料、化学、化工相关的专业。与化工、化学等专业相比,材料化学专业更注重研究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在一些边沿学科诸如环境、药物、生物技术、纺织、食品、林产、军事和海洋等领域,材料化学专业的人才也有较强的用武之地。市场需求预期:根据北京市“十一五”发展规划:要依托燕山石化,重点发展环境污染孝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制造业,可以看出燕山石化、大宝、宝洁、双鹤医药、四环制药等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以及能源企业在北京经济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所以,材料化学专业在未来3到5年内的需求应该比较稳定。 据统计,材料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上海、2、北京、3、广州、4、深圳、5、杭州、6、苏州、7、宁波、8、佛山、9、天津、10、武汉,平均薪酬在4116元。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doc

学院概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资学院,其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在建筑工艺系开设的“混凝土及建筑制品工艺”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共有教职工14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6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34人,设有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此外还聘有一大批国内外材料学科的专家学者为学院兼职教授。 学院目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建筑材料、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4个二级博士点,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学院全部专业。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下设粉体工程研究所、高温陶瓷研究所、建筑工程材料研究所、材料科学研究所、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所和矿物资源工程研究所6个具有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等职能的实体研究所。拥有国家干法水泥回转窑预热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中心、国家与地方联合生态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13115)生态水泥、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水泥新技术推广中心、国家建材设计甲级资质、矿山设计乙级资质和陕西省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中心。莱钢集团、陕西尧柏集团、陕西声威集团、河南海格尔集团、济南新峨嵋、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我院设立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近年来,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新型干法水泥工艺理论与技术、粉体工程、新型超细粉磨技术、工业废弃物资源化、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和新型功能耐火材料研制等研究方向。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6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330篇,出版专著7部,教材35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省部级奖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80项,年均科研经费3000万元。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院以独特的地理条件、行业渊源,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新型水泥工艺及装备、耐火材料、工业废弃物资源化、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方面的专门人才,解决了大量的工程技术关键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陕西地方

全球材料类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投稿必备

全球材料类SCI收录期刊影响因子排名 期刊英文名中文名影响因子 Nature自然 Science科学 Nature Material自然(材料) 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纳米技术) 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学进展 Nature Physics自然(物理)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聚合物科学进展 Surface Science Reports表面科学报告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材料科学与工程报告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应用化学国际版 Nano Letters纳米快报 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材料研究年度评论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聚合物科学发展 Biomaterials生物材料 Small微观? 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表面科学进展 Chemical Communications化学通信 MRS Bulletin材料研究学会(美国)公告 Chemistry of Materials材料化学 Advances in Catalysis先进催化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材料化学杂志 Carbon碳 Crystal Growth & Design晶体生长与设计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电化学通讯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物理化学杂志,B辑:材料、表面、界面与生物物理In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 Langmuir朗缪尔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物理化学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塑性国际杂志 Acta Materialia材料学报 Applied Physics Letters应用物理快报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电源技术 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固体力学与固体物理学杂志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国际材料评论 Nanotechnology纳米技术

粉体学基础知识一

粉体学基础知识一:粒径和粒度分布
2014 月 12 月 08 日 发布 分类:粉体加工技术 点击量:113
0
粉体学(micromeritics)是研究无数个固体粒子集合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通 常<100μm 的粒子叫“粉”,容易产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流动性较差;>100μm 的粒子叫 “粒”, 较难产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流动性较好。 单体粒子叫一级粒子 (primary particles); 团聚粒子叫二级粒子(second particle)。 粉体的物态特征: ①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 ②具有与气体相类似的压缩性; ③具有固体的抗变形能力。 粉体粒子的物理性质主要有:粒子与粒度分布、粒子形态、比表面积等。 粒子径与粒度分布 粉体的粒子大小也称粒度,含有粒子大小和粒子分布双重含义,是粉体的基础性质。 对于一个不规则粒子,其粒子径的测定方法不同,其物理意义不同,测定值也不同。 粒径的表示方法有以下两种: 1、几何学粒子径:根据几何学尺寸定义的粒子径,一般用图像法测定。 三轴径:在粒子的平面投影图上测定长径 l 与短径 b,在投影平面的垂直方向测定粒子 的厚度 h。反映粒子的实际尺寸。 定向径(投影径):Feret 径(或 Green 径) :定方向接线径,即一定方向的平行线将 粒子的投影面外接时平行线间的距离。 Krummbein 径:定方向最大径,即在一定方向上分割粒子投影面的最大长度。 Martin 径:定方向等分径,即一定方向的线将粒子投影面积等份分割时的长度。 2、等效粒径 等效粒径的定义:当一个不规则体粒子的某种物理行为或者物理参量与材质相同的某球 体相同或者近似时,我们把该球体的直径称为为此不规则粒子的某种等效粒径。当参考的物理 行为或者物理参量不同时,测量同一个不规则体粒子可能会得到多个等效粒径值。 常见的等效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