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二章区域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一、概念

1、区域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为均衡;严格意义上的平衡增长例子:计划经济下可以人为实现;

2、区域不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较大,导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常态,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主要理论学说

(一)R.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953年《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不发达国家在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存在恶性循环,持悲观态度

●供给:低收入,低储蓄,低投资,低

生产率

●需求: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

低生产率,低收入

(二)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

持与纳克斯相反观点: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根据需求和收益

率;倒U型曲线;

关于区域增长差距缩小还是扩大的实证研究浩如烟海!

发达国家区域不平衡较发展中国家小;

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慢于后起国家。

3、但不幸的是:在现实经济实践中,打破贫困恶性循环是异常困难的!!!

(三)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循环累

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ircle and Causation)

1、优势区域与非优势区域,与新古典不同,单纯的市场机制会导致,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循环累积。地理上的二元经济(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

2、作用机制

1) 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要素收益差异,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但并不是无限制的,生产成本上升,交通、人口、污染等

2) 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抵消一部分差距

回流效应> 扩散效应

3、政策建议

初始阶段不平衡战略;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建设,减弱不平衡。

(四)A.O. 赫希曼(Hirshman)

1、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增长会围绕最初增长点而集中

2、作用机制

极化效应(polarized effect),对应于回流效应

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 effect),对

应于扩散效应

3、政策主张

为了有效配置资源,应实行区域不平衡增长战略。

与缪尔达尔不完全相同

更突出特点在于理论扩展:产业部门不平衡,linkage

(五)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核心边缘论

1、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家,区域不平衡具体空间化

2、熊彼特创新,经济增长来自创新,变革中心;

核心区,边缘区;权威-依附关系;

3、区域经济发展四个阶段:

-工业化前

-工业化起始

-工业化成熟

-后工业化;

(六)佩鲁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理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性,该理论的关键思想来自Fran?ois Perroux,他在1955年的名作(“Note on 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s””)中公开介绍了增长极的概念。

之后,该理论获得了广泛的传播,期间产生了几个类似的概念,如 E. Dahmen的“development block”,W. Isard和 E. W. Schooler的“industrial complex”。该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无数学者的补充和扩展,这也同时弱化了增长极最初的概念,Perroux 的“cluster of industries”逐渐被更好的概念

所代替,广义来看,增长极指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集聚(RICHARDSON 1978,165)。

2、尽管如此,这一理论的基本思路几乎保持着当初Perroux的而一直未变:“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增长明显地呈点状或极状,具有不同的密集度;增长通过不同的渠道辐射,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最终影响效果”(PERROUX 1955,94)。

这些思路的理论基础是Perroux关于主导经济理论的思考:社会是一个异质性的综合体,在主导经济和被主导经济之间存在不对称的关系,经济增长就是由在经济上和空间上起主导作用的经济体所领导的、具有不对

称关系的动态过程。

3、增长极理论的关键要点是:经济增长不是均质的,而是根据部门、产业门类和地区的不同具有不同的速度,因而常常伴随着区域极化的现象。

熊彼特创新,经济增长来自创新,变革中心;某些起主导地位的部门或者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产业门类(Perroux称之为“发动机产业”),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发展成为具有高度规模经济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增长极。增长极本身增长迅速,同时对周边区域产生促进效应。

4、增长极理论是对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和地

理上非均质化这一现实的经验描述和总结,是与均质增长这一新古典传统的决裂,通过空间变量的引进丰富了原本抽象的经济分析。

在60年代和70年代,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发达国家都得到广泛的应用(PERROUX 1985,48)。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广泛应用,四个特区,上海浦东

5、不过,通过增长极来促进和改善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极概念的应用遇到巨大困难,甚至遭到批评。例如,

“发动机产业”的确定、

增长极门槛值的确定

增长极辐射范围的确定都是十分困难的。

(七)梯度与反梯度理论

1、源于弗农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各工业部门甚至工业产品都处于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与生物类似,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

例如纺织、造船等传统产业曾经是创新的带头产业,如今衰老。但不是绝对的,可能再度振兴,如纺织产业新动态,高科技面料和服装。上海纺织控股,出乎意料,高科技面料,意大利服装设计师。

产业生命循环阶段论引入区域经济研究,区域梯度经济增长理论(区域梯度发展理论,区域梯度推移理论,etc)

2、高梯度地区与低梯度地区

●高梯度地区:处于成长和成熟阶段的

产业或生产部门,因市场扩大和竞争

需要,对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要求

高,适于发达地区,

●低梯度地区:成熟后期和衰退阶段产

业,对生产要素要求不高,不发达地

●创新引致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组

织方法等首先发生在高梯度地区,再

向低梯度地区推移。

●不同层次:在大国尤其如此

3、我国实践

●东部,中部,西部,推移;西部差距太大,西部大开发,先中部获得政策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

●上海纺织业向内地转移。新纺织产品使其在上海地位产生变数,新材料产业,高科技产业。产业没有朝阳夕阳之分,技术有,“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不准确,应为朝阳技术产业和夕阳技术产业

反梯度理论提出:创新不一定首先出

现在高梯度地区。四川绵阳,长虹现

象;西安医药产业。局部性;层次性。

(八)点轴理论

1、理论基础

-增长极等不平衡增长理论;

-Werner Sombart生长轴理论;连接中心地的交通走廊

-中心地理论Christallar

美国学者塔夫在增长极理论、点轴扩散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海港为主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海港为主导的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图

2、政策主张

重点发展轴;重点城市;

长江和东部沿海的“T”字型开发战略;

东中西三大地带和长江黄河“弗”字型网络格局。

三、小结和讨论

(一)总结

1、理论到政策的形成脉络和体系

●区域不平衡增长,首先是一种现象。

●其次,研究其原因及合理性

●最后,制订战略和政策。

2、关于区域平衡增长:

●优点:各地区差距小,社会关系不紧

张,“社会公平”;

●缺点:不顾客观实际,强求平衡增长,

导致效率损失;以中国为例,东南沿

海地区发展机会延误了20多年,

3、关于区域不平衡增长:

●优点:生产活动在一定地区空间内集

中,有利于更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

不仅有利于相关地区发展,也有益于

更大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和发

展。

●不足:

-后发展地区:长期滞后,难以弥补追赶。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后,英国威尔士和苏格兰北部;50年代以来日本的四国、东

北和北海道;我国中西部地区

-先发地区:大城市病,城市容量超荷载;产业革命后的伦敦;70年代后期的东京;墨西哥城;圣保罗;上海(1900万人口;交通堵塞;建筑密度过高);广州;北京(人口限制政策);传染病盛行于大城市;

(二)若干论题

1、哪些地区适宜作为优先发展地区?

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标准?open!!!

2、不平衡的适宜程度?

转折点?open!!!

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的方法

1.加快中西部地区体制创新 在我国现阶段,制度因素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在国家相关产业结构政策指导下进行,政府必须不断进行体制创新,为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持。相对于东部而言,中西部地区当前最大的特点就是市场化程度较低,这是制约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体制性原因。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要改变目前的落后状态,必须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突破束缚西部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尽快形成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动力机制。中西部尤其要努力学习东部在体制创新方面的经验,消除阻滞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信用意识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观念,为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2.加大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入 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越来越大,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投入,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入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的投入。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撑。中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仅仅依靠劳动、自然资源、资金等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中西部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必须伴随着人力资本储存量的增加。国家和中西部政府应在中西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尤其是教育的投入,加大对中西部的职业教育投入和增加对西部人员培训资 本的投入。 3.加快中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创新 当前,技术落后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大多属传统技术产业,产业结构升级受到落后技术的制约。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西部地区必须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先进的技术改造大量的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换代。首先要加速中西部地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产品创新和结构创新;其次,与东部地区联合,加快产业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引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再次,采取多形式、多途径的科技培训,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4.加快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目前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进行传统设施的建设,二是进行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国家应该尽可能地往西部投入各种资金。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单靠企业自身投入难以得到较快发展,需要中央财力的支持,应该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实行投资倾斜。跨地区的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同时,还要加快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这是各国中央政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中国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宜侧重于横向平衡,保证各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以利于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为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促进西部产业结构升级,在今后的日子里国家应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国家对中西部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怀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不平衡的合理性。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运动发展中旧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现,再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使新的平衡得以实现。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一、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成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等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其原因有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很多方面。 自然原因: 我国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历史原因: 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政策原因:

马克思基本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 主义先验论 2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D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 ) 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B.感性的物质活动 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历史性活动 6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 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7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8 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D 实践 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 B.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是否坚持可知论点观的论理唯持坚否是 D. 点观的.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尠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13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概念-判断-推理 1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不平衡量计算方法

不平衡量的简化计算公式: M ----- 转子质量单位kg G ------精度等级选用单位 g.mm/kg r ------校正半径单位mm n -----工件的工作转速单位 rpm m------不平衡合格量单位g -------m=9549.M.G/r.n 1、风机动平衡标准:如动平衡精度≤ G 6.3 (指位移振幅6.3mm/s); 2、一般动平衡机采用350 rpm和720 rpm两种转速做动平衡测试; 3、一般动平衡机采用最大动平衡重量(Kg)命名型号;

4、动平衡方法:加重平衡和去重平衡; 平衡对象:轴,风轮,皮带轮和其它转子 6、平衡的原因:一个不平衡的转子将造成振动和转子本身及其支撑结构的应力(应力:材料内部互相拉推的力量,即作用与反作用力); 7、平衡的目的: A,增加轴承寿命; B,减少振动; C,减少杂音; D,减少操作应力; E,减少操作者的困扰和负担; F,减少动力损耗; G,增加产品品质; H,使顾客满意。 8、不平衡的影响 A,只有一个传动组件的不平衡会导致整个组合产生振动,在转动所引起的振动会造成轴承﹑轴套﹑轴心﹑卷轴﹑齿轮等的过大磨损,而减少其使用寿命; B,一旦很高的振动出现,则在结构支架和外框产生应力,经常导致其整个故障; C,且被支架结构吸收的能量会使得等效率的减低; D,振动也会经由地板传给邻近的机械,会严重影响其精确度或正常功能。 9、不平衡的原因: 不平衡为转子(风轮﹑轴心或皮带轮等)的重量分布不均匀。 一、叶轮产生不平衡问题的主要原因 叶轮在使用中产生不平衡的原因可简要分为两种:叶轮的磨损与叶轮的结垢。造成这两种情况与引风机前接的除尘装置有关,干法除尘装置引起叶轮不平衡的原因以磨损为主,而湿法除尘装置影响叶轮不平衡的原因以结垢为主。现分述如下。 1.叶轮的磨损 干式除尘装置虽然可以除掉烟气中绝大部分大颗粒的粉尘,但少量大颗粒和许多微小的粉尘颗粒随同高温、高速的烟气一起通过引风机,使叶片遭受连续不断地冲刷。长此以往,在叶片出口处形成刀刃状磨损。由于这种磨损是不规则的,因此造成了叶轮的不平衡。此外,叶轮表面在高温下很容易氧化,生成厚厚的氧化皮。这些氧化皮与叶轮表面的结合力并不是均匀的,某些氧化皮受振动或离心力的作用会自动脱落,这也是造成叶轮不平衡的一个原因。2.叶轮的结垢 经湿法除尘装置(文丘里水膜除尘器)净化过的烟气湿度很大,未除净的粉尘颗粒虽然很小,但粘度很大。当它们通过引风机时,在气体涡流的作用下会被吸附在叶片非工作面上,特别在非工作面的进口处与出口处形成比较严重的粉尘结垢,并且逐渐增厚。当部分灰垢在离心力和振动的共同作用下脱落时,叶轮的平衡遭到破坏,整个引风机都会产生振动。 二、解决叶轮不平衡的对策 1.解决叶轮磨损的方法 对干式除尘引起的叶轮磨损,除提高除尘器的除尘效果之外,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叶轮的抗磨损能力。目前,这方面比较成熟的方法是热喷涂技术,即用特殊的手段将耐磨、耐高温的金属或陶瓷等材料变成高温、高速的粒子流,喷涂到叶轮的叶片表面,形成一层比叶轮本身材料耐磨、耐高温和抗氧化性能高得多的超强外衣。这样不仅可减轻磨损造成叶轮动平衡的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发展不平衡问题,问题

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 1、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用地区发展存在的“先天性”差异, 2、历史原因。数千年啦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 3、政策原因。改革开放以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实行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4、体制原因。不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的影响,国家为了积累工业化所需要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收到抑制。 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状况,不仅要看较高发展水平的部分,而且要看较低发展水平的部分。如果不注重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的相互协调,就会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和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不平衡问题如果长期持续,也会带来不可忽视的危害。从经济角度来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发展不平衡,会导致部分地区的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从而制约社会消费需求总量增大,影响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里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些国家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会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具体措施: 1、推动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有条件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共进的良好局面。 首先,规划“一张图”。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在城乡大视野中进行谋划,通盘考虑、合理布局。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使城乡发展能够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其次,建设“双驱动”。必须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既推进城镇建设,也把农村建设好。再次,政策改革更惠农。要坚决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对农民的生产补贴要继续加强,粮食最低收购价要大幅提升。最后,改革要联动。应深化农地经营、集体林权、农村金融、农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同时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 2、多措促协调,奏响区域发展“大合唱”。首先,落实总体战略,用好“指挥棒”。深入实施西部大开放、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东中部各区域良性发展。其次,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多声部”。各地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以生态则生态,逐步建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再次,加强区域合作,弹好“协奏曲”。必须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形成多种

马克思主义哲学八大原理

八大原理 一、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点,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两种属性:对立和统一。斗争性体现了对立属性,同一性体现了统一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体静止的相对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二、同一性作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三、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二、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学习有不平衡、不深入的现象

学习有不平衡、不深入的现象。由于工作性质坐不住,对学习上抓的有时紧、有时松。偏重于自己业务知识的学习,对政治学习感到枯燥,学的较少. 一、学习情况及体会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要部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这次教育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层次深,是一次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好机遇。按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自己充分认识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自觉主动地投身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去。认真遵守"中心"关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按时参加"中心"组织的集体学习活动的同时,注重利用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自学。学习教育培训阶段共写学习心得3篇,自我剖析1篇,笔记20000余字。学习内容既包括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包括现代化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充分利用"中心"现代化的电脑设施和网络,通过观看录像资料、与同志们上网交流等形式在学深学透上下工夫。通过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个人素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加深了对"三个代表"的理解。按照把整改贯穿始终的要求,在活动中注重有针对性地查摆自己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边学习、边查摆、边整改、边提高。 三、下一步的整改措施 首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学理论,要抓住实质,在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学科技,要在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化管理知识方面下工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自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学业务,在专业法律法规方面下工夫,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其次,抓住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切实通过活动使自己思想能有大的提高,作风能有大的转变。第三,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第四,向先进典型和先模人物看齐。第五,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用党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注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全面认真系统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深刻领会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实质和深远意义,扎扎实实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按照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国家产业政策,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与时俱进,牢记"两个务必"。 2、强化服务,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人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要。要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日常工作融合贯通起来,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我们具体工作的每一个程序中。 3、提高素质,弘扬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业务工作能力、法制观念。自觉按照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查找问题,细化改进纠正的办法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以新的境界、新的风貌、新的标准、新的作为弘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党的意志转化为我们每个党员的实际行动,用我们的努力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我们实际行动去促进肥城的快速发展。 四、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浅析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及对策

浅析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义务教育的基础十分薄弱,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突出地表现在各地的义务教育基础和起点很不相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凸现,集中表现为义务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即拟对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对策 教育公平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美好理想,而要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是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促进社会平等,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器和稳定器的功能。教育均衡发展的确切内涵应是“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其含义是:实现均衡的资源配置以搭建竞争平台,通过公平竞争以引发发展中的不平衡,然后通过微调再达到相对平衡。近年来,义务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在新的形势下又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突出地表现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这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即旨在对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在教育发展方面呈现出的不均衡、不协调性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山区学校与城区学校之间、与发达地区学校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城镇学校的办学条件已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发达地区学校即更为优越。城区学校和发达地区学校有高标准的教学楼,运动场馆,有高标准的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以及舒适的学生公寓。而乡村学校,尤其是贫困山区学校连最起码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这些学校教室紧缺,无实验室、图书室,更就谈不上有体育场、馆和学生公寓,相当一部分乡村学校仅凭简陋的教室,简陋的宿舍,简陋的食堂来办学。就办学条件而言,特别是就校舍、场地质量来看,可谓是天壤之别。 2、经费投入方面的差距。城镇学校,特别是发达地区学校的经费投入远远高于乡村学校的投入(北京、上海城区学校年生均教育经费达上万元)。城镇学校的经费来源是多元的,加之办学条件好而走上了规模办学轨道,这样获得国家的生均教育经费的总量就大。城镇学校和发达地区学校的校园绿化美化像商业运作的公园、景点,城镇学校建设一块高标准体育场(跑道)所用的经费相当于3所贫困山区初级中学的固定资产总值。而贫困山区中学因办学规模小,义务教育保障经费也就少,并且办学经费来源单一,有限的经费难以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支出。 3、师资方面的差距。总体而言,城镇学校有充足且优秀的教师数量;而乡村学校则教师编制少,教师数量缺额,并且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功底不扎实,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城区学校的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距。 二、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均衡问题 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之所以被提了出来,是因为教育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特别是义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二章区域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一、概念 1、区域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为均衡;严格意义上的平衡增长例子:计划经济下可以人为实现; 2、区域不平衡增长: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较大,导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常态,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主要理论学说 (一)R.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953年《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不发达国家在供给、需求两个方面存在恶性循环,持悲观态度 ●供给:低收入,低储蓄,低投资,低生产率 ●需求: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低生产率,低收入(二)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 持与纳克斯相反观点: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根据需求和收益率;倒U型曲线; 关于区域增长差距缩小还是扩大的实证研究浩如烟海! 发达国家区域不平衡较发展中国家小;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慢于 后起国家。

3、但不幸的是:在现实经济实践中,打破贫困恶性循环是异常困难的!!! (三)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ircle and Causation) 1、优势区域与非优势区域,与新古典不同,单纯的市场机制会导致,发展快的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发展更慢,循环累积。地理上的二元经济(geographical dual economy), 2、作用机制 1) 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要素收益差异,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但并不是无限制的,生产成本上升,交通、人口、污染等 2) 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抵消一部分差距 回流效应 > 扩散效应 3、政策建议 初始阶段不平衡战略;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政府政策和制度建设,减弱不平衡。 (四)A.O. 赫希曼 (Hirshman) 1、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增长会围绕最初增长点而集中 2、作用机制 极化效应(polarized effect),对应于回流效应 涓流效应(trickling-down effect),对应于扩散效应 3、政策主张 为了有效配置资源,应实行区域不平衡增长战略。 与缪尔达尔不完全相同

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

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现象 发展不平衡,概括地说,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不匹配和不和谐的关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始终广泛存在,只不过在不同阶段表现程度不同而已,必须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地、全面地、具体地进行分析。那么,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是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比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二是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三是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

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四是体制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涉及面广,原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结果。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各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要有一个客观的、历史的、辩证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各种不平衡发展,对不断拉大的不合理差距熟视无睹,也不能抽肥补瘦,搞平均主义。既不能因不平衡的客观存在产生消极负面情绪,怀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也不能过分强调发展不平衡的合理性。 一是要看到发展不平衡的存在是有客观性、合理性、积极性的一面。只要我们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改革就必然出现发展不平衡

马克思大题理论考题题库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1分)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2分)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2分)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2分) 3.试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分),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1分)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1分)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2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 4.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4分) 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1分)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阻碍技术进步;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1分)主要体现为: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1分)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一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1分)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1分)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1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所作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的标准;(2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

马克思8大错误理论

核心提示:忽略“抽象使用价值”是整个《资本论》体系的最大逻辑破绽。“事后分析法”是《资本论》最隐蔽的“逻辑欺骗”手法。如果作为资本的“物化劳动”统治“活劳动”,就只能说明“物化劳动”更重要。如果共产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结果”,它就不可能是反剥削斗争和暴力革命的结果。然而,“智力的耻辱”完全可以是“利益的荣耀”。 本文是“马克思真的错了吗?”一文的修改稿。本文修改了原来的分析,增加了唯物史观、剥削、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等方面的讨论,在文章的末尾添加了一个《资本论》“八大逻辑矛盾”的“总结”,并略去了原著里无关紧要的注解。考虑到每年新学期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将被指定研读《资本论》,故希望“修改稿”有助于他们学会更“逻辑和反逻辑”地思考问题。 《资本论》第一章第一节只有几千字,讲的是“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它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剥削理论”、“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逻辑基础。所以,《资本论》第一节是否“讲逻辑”,关系到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是否“讲逻辑”。考虑到问题的重大,本文将以“原著加评论”的方式展开,评论用括号“()”与原文隔开。导读现在开始: ***********************************************************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从分析商品开始”表面上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分析起点,但“庞大的商品堆积”把注意力引向了偏狭的“有形商品体”,这是“劳动价值论”忽视“劳务价值”的逻辑源头。)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这里讨论了“直接满足”和“间接满足”,却回避了“具体满足”和“一般满足”,具体满足可以由胃或者由幻想产生,但由胃或者由幻想产生的“具体满足”都是“满足”,即抽象的“一般满足”。)每一种有用物,如铁、纸等等,都可以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每一种这样的物都是许多属性的总和,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方面有用。发现这些不同的方面,从而发现物的多种使用方式,是历史的事情。为有用物的量找到社会尺度,也是这样。商品尺度之所以不同,部分是由于被计量的物的性质不同,部分是由于约定俗成。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钢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商品体的这种性质,同人取得它的使用属性所耗费的劳动的多少没有关系。在考察

如何看待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看待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认识我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果贵州是一个国家,那么它的人类发展指数仅刚超过非洲的纳米比亚,但是如果把上海比作一个国家,其人类发展指数则与发达国家葡萄牙相当。” “中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如今中国20%的最贫困人口收入份额只有4.7%,而20%最富裕人口收入份额则高达50%。” “由于中国实行卫生体制的社会化改革,有70%-80%的农村人口没有医疗保障,这导致成千上万婴幼儿和农村人口等弱势群体不必要的死亡。” 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对中国的地区不均衡、贫富不均衡和社会阶层不均衡所作出的动人心魄的描述。经济学所讲的平衡,是指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处于一种结构合理、相对协调的状态,此时系统功能达到了最优。不平衡则是指相反的一种状态。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在运动发展中旧的平衡被打破,不平衡出现,再通过矛盾的不断解决使新的平衡得以实现。所以,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等方面。 二、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成因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比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二是历史原因。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三是政策原因。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四是体制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

论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八大误区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误区论文摘要: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过程中,我国理论经济学界存在着以下八个方面的误区: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相混淆;把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相混淆;把价值的特定含义与词语学上的价值含义相混淆;把价值的决定与价值的源泉相混淆;把价值与均衡价格、生产价格相混淆;误认为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为了准确地制定市场价格;误以为肯定劳动价值论,是为了按劳分配,劳动价值论是按劳分配的理论根据;误认为劳动价值论妨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科学理论从来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也只有随着历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深化才具有生命力,而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在批判吸收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基础上而创立的。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各方面的情况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新的情况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劳动价值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但是,深化认识和发展一种科学的理论应坚持科学的方法。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发展中,各种“价值理论”鱼贯而出,真可谓五花八门。不过真正创新的少,有的名曰创新实则后退,甚至退到了马克思早就批判过的“三位一体”公式。本文认为,理论经济学界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以下八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误把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与适用条件相混淆商品的本质特点就是有价值,分析商品实质上就是分析价值。无论在何种商品经济社会下,商品都是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经济现象,只有如此,才能了解价值的内涵,并说明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比较复杂、具体的范畴。列宁曾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往后的叙述向我们表明这些矛盾和这个社会的发展, “这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总和中的、从这个社会的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既是生长又是运动)。” 是研究任何事物发展过程所必须应用的方法。”然而有人提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原始的纯粹的实物交换,没有货币居间,更没有资本的余地,除劳动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劳动是简单劳动而不是复杂劳动。在超越了这些条件后,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至少是值得怀疑的。很明显,这里把研究劳动价值论所遵循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与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条件相混淆,曲解了价值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与价值研究方法这样两个命题。价值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有了商品交换就产生了价值的问题,也就是说价值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联系的,那么作为价值问题的研究也就会自然遵循这一原则。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不仅是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历史过程和对这个过程加以说明的思想反映,是对这个过程的内部联系的逻辑研究。”所以《资本论》第一章所分析的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的商品,并不是“在两个原始公社之间的原始物物交换中刚在艰难地发展着的商品”,而是“充分发达了的商品”,诚然马克思研究价值形式发展是从原始公社时的物物交换开始的,但这是基于研究方法的要求,即逻辑的展开要求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可是这并不意味劳动价值论仅仅只适用于研究的起点,恰恰相反,劳动价值论正是遵循逻辑的展开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的基础上,揭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进而深刻地揭示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如果简单地以所谓的现实超越劳动价值论的适用条件为由而断章取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并且认为劳动价值论过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只适用“有条件性”论断,这绝对是一个曲解。误区之二:误把价值、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相混淆在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研究中,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等等,在理解和论述时是很容易混淆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的论述中,将这些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区分。可是,有些论者在讨论劳动价值论时,还是有意无意的混淆这些概念。有论者说:“经典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现实社会中的许多经济问题。第一,自始至终就没有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