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管理网管交换机使用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41.73 KB
- 文档页数: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实验目标: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实验背景: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员,要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技术原理:交换机的管理分为带外管理和带内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 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使用console 端口进行配置。
通过telnet, 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模式:用户模式:switch> enable 可以查看交换机的硬件,软件,版本信息,特权模式:switch# config terminal 可以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测试与调试全局模式:switch(config)# interface f 0/1 可以配置主机名,登陆信息等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exit 返回到上一级模式end 返回到特权模式命令帮助:? co? copy? (显示该模式视图以copy 开头的帮助信息)交换机支持简写。
config terminal: con tCtrl+c 是快捷键,起到中止的作用。
特权模式下: 输入reload 可以重启交换机。
实验步骤:新建拓扑图,拖入 1 台2960 交换机,和1台pc 机,然后用配置线相连。
懂得 4 种模式之间的切换设置交换机的名字:hostname x (全局模式下)Switch(config)#hostname sw1 配置交换机端口参数:speed duplex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show version (特权模式下配置)查看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show running (特权模式下配置)int +tab 可以补齐interface通过交换机的pc 对交换机进行配置:Pc-桌面-termi nalswitch> enable switch# config terminal Switch(config)#hostname sw1switch(config)# interface f 0/1switch(config-if)# speed ? 有10,100,auto,10 Force 10 Mbps operation100 Force 100 Mbps operation auto Enable AUTO speed configuration switch(config-if)# speed 100设置接口速率为10自动速率配置设置100 ,默认单位是mbit/sSwitch(config-if)#duplex ? 有full,half,autoauto Enable AUTO duplex configuration fullForce full duplex operation half Force half-duplex operation启动自动双工配置全双工配置半双工配置switch(config-if)#duplex full switch(config-if)#end 设置为全双工,退回到特权模式,switch# show version查看当前版本此时出现more 表示下面还有未显示的信息权模式ctrl+c 可以中断未显示的信息。
交换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司交换机管理工作,保障网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内部交换机设备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责任1. 网络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内部交换机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2.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使用的交换机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和定期检查。
3. 公司领导负责对网络管理部门的交换机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四、设备采购1. 所有公司内部交换机设备的采购需经过网络管理部门审批,必须符合公司的采购标准和要求。
2. 采购的设备必须具备相应的防火墙和安全设置功能,能够保障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采购设备必须具备合法的产品授权和售后服务保障。
五、设备安装和调试1. 网络管理部门负责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安装调试完成后,应进行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保证设备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六、设备维护1. 网络管理部门负责对交换机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与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维护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领导。
3. 对设备的维护工作要进行记录,包括维护时间、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信息。
七、设备更新和淘汰1. 当设备老化或者功能不够满足公司需求时,网络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淘汰。
2. 更新和淘汰的设备需经过公司领导的批准,确定更新和淘汰计划,并安排具体的操作流程。
八、使用规范1.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使用的交换机设备进行合理使用和定期检查。
2. 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网络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九、安全管理1. 网络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安全性能测试和安全漏洞的处理。
2. 公司领导负责对网络管理部门的设备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十、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本管理制度解释权归公司管理部门所有。
3. 若本管理制度与其他文件有冲突,以公司领导确定的文件为准。
局域网组建中的交换机配置与管理技巧在局域网(LAN)的组建中,交换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设备。
它不仅用于连接各个网络设备,还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过滤,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网络管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局域网中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搭建和维护一个可靠的网络环境。
一、交换机配置技巧1. 网络拓扑规划在进行交换机配置之前,应该首先进行网络拓扑规划。
根据局域网的规模和需求,确定拓扑结构,包括主干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以及终端设备的连接方式。
合理的拓扑规划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
2. 网络地址规划为了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对局域网进行地址规划。
在配置交换机时,应根据网络拓扑和子网划分,为每个接口分配合适的IP地址。
同时,还需设置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以确保网络的正常通信和Internet访问。
3. VLAN划分与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可以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通过交换机的VLAN配置,可以将不同的终端设备划分到不同的虚拟网络中,实现不同子网间的隔离和管理。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并配置端口的PVID和允许通过的VLAN,可以实现交换机对VLAN的支持。
4. 交换机端口配置在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中,需要关注端口速率、双工模式和流量控制。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速率和双工模式(如百兆/千兆以太网、全双工/半双工),并开启合适的流量控制机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顺畅。
5. STP配置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是用于消除交换环路的一种协议。
在局域网中,多个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可能形成环路,导致网络出现广播风暴和数据丢失等问题。
通过在交换机上启用STP,可以自动抑制环路,并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数据转发,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二、交换机管理技巧1. 定期备份配置文件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包含了设备的各项设置和参数,一旦配置丢失或错误,可能导致网络中断或异常。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定期备份交换机的配置文件,以备不时之需。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它可以连接多个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网络设备,以便它们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
在企业网络中,交换机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提高网络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 确定交换机的IP地址IP地址是一个用于标识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的数字标识符。
在配置交换机时,我们需要为其分配一个IP地址,以便管理员可以通过该地址访问交换机并对其进行管理。
具体步骤如下:(1)进入交换机控制台界面;(2)输入命令行“enable”进入特权模式;(3)输入命令行“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4)输入命令行“interface vlan 1”进入VLAN 1接口配置模式;(5)输入命令行“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为VLAN 1分配IP地址;(6)输入命令行“no shutdown”激活VLAN 1接口。
2. 配置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VLAN)是一种将物理局域网划分成多个逻辑子网的技术。
通过VLAN,我们可以将不同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划分到不同的逻辑子网中,以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
具体步骤如下:(1)进入交换机控制台界面;(2)输入命令行“enable”进入特权模式;(3)输入命令行“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4)输入命令行“vlan 10”创建一个编号为10的VLAN;(5)输入命令行“name Sales”为该VLAN命名为Sales;(6)输入命令行“vlan 20”创建一个编号为20的VLAN;(7)输入命令行“name Marketing”为该VLAN命名为Marketing。
3. 配置端口端口是交换机上用于连接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的接口。
在配置交换机时,我们需要对每个端口进行配置,以便它们可以正常工作。
通过串口来控制网管型交换机的操作步骤详解之前我们对网管型交换机的三种管理方式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一、通过串口管理;二、通过web管理;三、通过网管软件管理。
通过串口来管理网管型交换机,其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很多交换机默认IP地址的问题,交换机是校园网系统的交通枢纽,其管理特性决定了校园网的整体性能。
有些可网管型交换机并没有默认的IP地址,所以初始配置时不能通过Telnet、Web来管理。
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串口来管理交换机。
通过串口来管理交换机的操作步骤1、连接交换机和PC首先,需要先把PC和可网管型交换机连接在一起,这样才能进行管理。
可网管型交换机都附带一条串口电缆,供网管员进行本地管理。
先把串口电缆的一端插在交换机背面的Console口上,同时拧好螺钉,防止接触不良。
串口线的另一端插在普通PC的串口上,此时要记住电缆插在COM1还是COM2口上,以后设置会用得着。
2、设置“超级终端”连接好后,接通可网管型交换机和电脑电源并开机。
Windows 98/Me/2000都提供“超级终端”服务,如果没有可以在“添加/删除程序”中的“通讯”组内添加。
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符合VTY100(终端的一种标准,现在很少见)标准的终端模拟程序。
在第一次运行“超级终端”时,系统默认为通过Modem连接,会要求用户输入连接的区号,随便输入一个即可。
如果你的电脑中没有安装Modem,则会提示“在连接之前必须安装调制解调器,现在就安装吗?”,这里点击[否]按钮。
程序运行之后会提示你建立一个新的连接名称,我们在这里输入“Switch”。
点击[确定]按钮后,会出现一个窗口,要求用户选择连接时使用哪一个端口。
这里一定要注意,应该选择你连接的PC串口的序号。
如果不太清楚,可以用“串口1”和“串口2”分别试试。
串口号后,点击[确定]按钮,会出现一个COM口属性的窗口,里面有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检、停止位、流量控制等参数设置。
这么多参数,如何设置呢?其实不要紧,只要点击一下[还原默认值]按钮,就会调用最保守的参数设置。
交换机的设置方法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包转发的设备,它具有多个端口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交换机的设置方法主要包括基本设置、端口设置、VLAN设置、安全设置等。
一、基本设置:1. 连接交换机:将电源线插入交换机并连接交换机到电源插座。
同时,使用网线将交换机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或者主机,确保交换机正确连接到网络。
2. 登录交换机:在计算机上打开一个Web浏览器,输入默认的IP地址(通常是192.168.0.1或192.168.1.1)进入交换机的管理页面。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为空),登录到交换机的管理界面。
二、端口设置:1. 查看端口状态:在管理页面上找到端口设置选项,可以查看每个端口的连接状态。
可以通过查看端口的灯光或者页面上的端口状态显示来判断端口的连接状态。
2. 配置端口属性:可以设置端口的速度、全双工模式等属性。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属性并保存设置。
三、VLAN设置:1. 创建VLAN:在管理页面上找到VLAN设置选项,根据需要创建VLAN,并设置VLAN的名称、ID等信息。
2. 分配端口到VLAN:将需要加入VLAN的端口与对应的VLAN关联起来。
四、安全设置:1. 设置管理员密码:为了保护交换机的安全,设置一个强密码并保存。
2. 限制访问:设置只允许特定IP地址或MAC地址访问交换机管理页面。
3. 配置端口安全:可以限制每个端口连接的设备数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连接到交换机。
4. 开启端口镜像:可以将指定端口的流量复制到指定的端口上,便于网络监测和分析。
五、其他设置:1. QoS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端口的优先级和带宽控制,提高对关键应用的服务质量。
2. 静态、动态路由设置:可以设置交换机上的路由功能,使得交换机可以转发不同子网之间的数据包。
总结:交换机的设置方法包括基本设置、端口设置、VLAN设置、安全设置等。
在使用交换机之前,需要先将交换机正确连接到网络并登录交换机管理页面。
目录第1章交换机管理......................................................................1-11.1 管理方式..........................................................................................1-11.1.1 带外管理.................................................................................................1-11.1.2 带内管理.................................................................................................1-51.2 CLI界面............................................................................................1-91.2.1 配置模式介绍.......................................................................................1-101.2.2 配置语法...............................................................................................1-121.2.3 支持快捷键...........................................................................................1-121.2.4 帮助功能...............................................................................................1-121.2.5 对输入的检查.......................................................................................1-131.2.6 支持不完全匹配....................................................................................1-13第2章交换机基本配置..............................................................2-12.1 基本配置..........................................................................................2-12.2 远程管理..........................................................................................2-22.2.1 Telnet.....................................................................................................2-22.2.2 SSH........................................................................................................2-32.3 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2-42.3.1 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任务序列...............................................................2-52.4 SNMP配置.......................................................................................2-62.4.1 SNMP介绍.............................................................................................2-62.4.2 MIB介绍.................................................................................................2-72.4.3 RMON介绍.............................................................................................2-82.4.4 SNMP配置.............................................................................................2-82.4.5 SNMP典型配置举例.............................................................................2-102.4.6 SNMP排错帮助....................................................................................2-112.5 交换机升级.....................................................................................2-122.5.1 交换机系统文件....................................................................................2-122.5.2 BootROM模式升级..............................................................................2-122.5.3 FTP/TFTP升级.....................................................................................2-142.6 交换机基本配置的Web配置..........................................................2-212.6.1 基本配置...............................................................................................2-212.6.2 SSH管理..............................................................................................2-242.6.3 SNMP配置...........................................................................................2-252.6.4 交换机固件升级....................................................................................2-31 2.6.5 Telnet服务器配置.................................................................................2-34 2.6.6 基本配置维护和调试.............................................................................2-35第1章 交换机管理1.1 管理方式用户购买到交换机设备后,需要对交换机进行配置,从而实现对网络的管理。
交换机运行规章制度
《交换机运行规章制度》
1、安全操作
操作交换机时,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定期检查
交换机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3、严禁私自更改设备设置
任何对交换机的设置更改都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私自更改设备设置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4、禁止随意拔插线缆
在操作交换机时,严禁随意拔插线缆,需要调试时应有专人操作。
5、注意节能环保
在使用交换机时,应注意节能环保,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设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6、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所有使用交换机的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将受到处理。
以上就是关于交换机运行规章制度的一些要点,希望所有使用交换机的员工都能严格遵守规定,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交换机的三种网络管理功能详解!网络管理,是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和记账管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
一台设备所支持的管理程度反映了该设备的可管理性及可操作性。
而交换机的管理功能是指交换机如何控制用户访问交换机,以及用户对交换机的可视程度如何。
通常,交换机厂商都提供管理软件或满足第三方管理软件远程管理交换机。
一般的交换机满足SNMP MIB I / MIB II统计管理功能。
而复杂一些的交换机会增加通过内置RMON 组(mini-RMON)来支持RMON主动监视功能。
有的交换机还允许外接RMON探监视可选端口的网络状况。
常见的网络管理方式有以下几种:(1)SNMP管理技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早期,由于网络规模较小,整个网络互连的技术尚未成熟,网络管理问题并未得到太大的重视,基本上是由网络管理人员手工完成。
也没有专门的网络管理协议,只有互联网络控制信息协议(ICMP)可作为网络管理的工具。
ICMP消息开发的典型网络管理工具是分组互联网探索(PING)程序。
可用来完成多种功能,如确定一个物理网络设备或网络能否寻址,以及验证一个主机上的服务器操作。
虽然PING工具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网络管理功能,但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PING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网络管理人员的需要。
一些厂商开始生产针对自己产品的专用网络管理系统,而这种专用的网管系统难于对其他厂商的通信产品及网管系统进行管理。
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Internet的迅猛发展,网络的规模和异构性都在急剧提高,在面对由多厂家产品组成的复杂网络时,这种专用的网管系统也已经无法胜任网络的全面管理。
1988年,IAB推出了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01)。
一开始,人们把SNMP只是做为近期的过渡解决方案,而将CMIS/CMIP做为长远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