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建史复习整理详解

外建史复习整理详解

外建史复习整理详解
外建史复习整理详解

外建史名词解释(资料整理版,古代外近现)

63 ----------------------名词解释------------------------------------ 古埃及建筑 1——牌楼门(sjtu-07) 古埃及庙宇中,轴线上高大、做戒备用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眉梁。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内有楼梯可通至门楣,墙面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 牌楼门高大雄伟,表达了国王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 2——玛斯塔巴 古埃及早期帝王陵墓。长方形台状,形式源于对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3——太阳金字塔 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形式来源于古埃及人对山体外观的理解——方锥形态,永恒的太阳神,太阳照射角锥形的光线 4——方尖碑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常成对地竖立在神庙的入口处。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最高50余米,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 古西亚建筑 5——山岳台 又称观象台,是古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常建于一大平台,外形呈阶梯形,顶上有庙或祭坛。 实例:乌尔观象台 6——空中花园 新巴比伦城中,建筑在“梯形高台”之上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爱琴文明 7——爱琴文明建筑(sjtu-08) 即希腊上古时代,处于克里特岛和迈西尼城周围的爱琴海一带的建筑文化,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古爱琴建筑最早创造了“正室”的布局形式,成为后来希腊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原型。 代表实例:克诺索斯米诺斯王宫,迈西尼城狮子门,阿托雷斯宝库 古希腊建筑 8——古典建筑(tj-97) 古希腊盛期的建筑和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帝国时期的建筑同称为古典建筑 9——古典柱式(tj-94,98,sjtu-01) 包含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和古罗马五柱式(塔斯干、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组合柱式)。古希腊古典时期发展成熟的特定做法的石质梁柱组合的艺术形式,到了古罗马时期得以继承和发展扩充至五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10——雅典卫城(sjtu-05) 是希腊古典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建筑群之一,是雅典当时宗教的圣地和公共活动场所,也是雅典国家强盛的纪念碑。 包括:卫城山门、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胜利神庙、雅典娜雕像 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古罗马建筑 11——券柱式(tj-93)

外建史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方尖碑——古埃及及崇拜太阳神的一种建筑形式。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状,一般高宽比为10:1,用一整块石头制成,并刻有文字和装饰,尖顶上镀金。常布置在神庙的大门的两侧。现存最高者达30米。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象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地下为墓室。上下有阶梯或斜坡甬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山岳台(天体台)——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多层高台,有坡道或者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坡道或阶梯有正对着高台立面的,有沿正面左右分开上去的,也有螺旋式的。 券柱式——希腊柱式和罗马拱券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柱式不起结构作用,拱券做承重结构,柱式成为壁柱,只起装饰用途。解决柱式和券拱之间的矛盾。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作为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而且高,称为中厅(中央通廊),两侧部份狭而且低;称为侧廊(侧通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 帆拱——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 坦比哀多——盛期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一座仿罗马神庙式的小教堂,建于蒙多里亚圣彼得修道院的回廊内院中。建筑体量不大,园厅内直径只有米;但形体端庄、手法娴熟。外面有一圈由16根多立克柱子组成的回廊,檐部上面是一个有鼓座的穹窿。 古典复兴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复古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可分为罗马复兴和希腊复兴两种倾向。在建筑方面,古罗马的广场、凯旋门、纪功柱等纪念性建筑成为效法的榜样。但他们没有简单地抄袭古典建筑式样,古典复兴建筑体形单纯、独立、完整,细部处理朴实,形式合乎逻辑,纯装饰构件较少。采用古典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同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

外建史建筑时间轴

古希腊建筑 克诺索斯宫克里特岛希腊公元前1700年~1600年爱琴海青铜 时代中期建筑 迈锡尼的狮子门迈锡尼希腊公元前1350~1330爱琴海青铜时代 晚期建筑 梯林斯城堡迈锡尼以南15km希腊公元前13世纪爱琴海青铜时代晚 期城堡 阿特柔斯宝库迈锡尼,希腊,公元前1250爱琴海青铜时代墓葬建筑 阿波罗神庙Thermon,希腊公元前630~610希腊早期神庙建筑平面为单排围柱式,石础木柱,是希腊神庙遗迹中最为古老的实例。 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Olympia,希腊公元前470~456希腊陶立克神庙 建筑平面为单排围柱式,石柱,是希腊本土上最大规模的神庙之一,同时也是希 腊古典时期最为纯正的陶立克式建筑。 史前及两河流域建筑 杰里科之墙公元前7500年 加泰土丘聚落的房屋(神庙)公元前7000——6000)Catalhuyuksettlement houses 地中海马尔他的巨石神庙公元前3000(巨石垒叠)(独立巨石、石列与石圈)megalithictemplesofmalta 巨石阵公元前2000索尔兹博里平原Stonehenge 乌尔纳姆国王塔庙约公元前2125乌尔,伊拉克(塔庙)ZIGGURATOFKING URNAMMU 萨尔贡王宫伊拉克北部豪尔萨巴德建于公元前722-前705年。(亚述人) sargontheking'spalace 新巴比伦城伊拉克建于公元前646年——公元前539年NewBabylon 珀赛玻里斯宫公元前520年——公元前330年PalausofPersepolis 古埃及 台形墓葬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600年mastaba 昭赛尔的阶梯状金字塔公元前2620年——公元前2600年PYRAMIDOF ZOSER 吉萨金字塔群公元前2545年——公元前2450年PyramidsinGiza 法老曼图赫特普二世公元前2045年——公元前2020年MortuaryTempleof MentuhotepII

(整理版)外建史题纲

复习提纲 知识要点: 1.古代希腊的规划建筑师希波丹姆提出了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规划实例是? 米利都城、庇拉伊斯、塞利伊城 2.古罗马帝国广场是由哪几个广场群组成? 凯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内尔瓦广场、图拉真广场 3.中世纪早期西欧城市的三种类型? 要塞型、城堡型、商业交通型 4.阿尔伯蒂于1450年著述是? 《论建筑》 5.较完整地按照费拉锐特的设想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是? 威尼斯的诺伐城 6.罗马市政广场设计者? 米开朗琪罗 7.开创了城市中的“三支道”系统的广场是? 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的罗马波波罗广场 8.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代表作品是? 凡尔赛宫 9.1853-1870年间,主持了巴黎大规模改建工作的是? 赛纳区行政长官欧斯曼主持 10.1817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提出的示意方案是? 新协和村的示意方案 11.近现代三大人文主义规划思想家是?各自理论? 霍华德:田园城市(详细:针对现代工业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把城市和乡村结合起来,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设想了一种带有先驱性的城市模式,代表作《明日的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把乡村极好的自然环境和城市的就业机会和服务设施结合起来,提出“城乡磁体”,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结合) 盖迪斯:盖迪斯提出了区域规划理论,把自然地域作为规划的基本骨架。盖迪斯为了把城市和乡村结合,提供的方法是:“调查—分析—规划”的城市规划体系(盖迪斯特别强调注重保护地方特色,认为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真正的个性,这个个性也许深深熟睡,规划师的任务就是把它唤醒。著作(《城市发展》、《进化中的城市》) 芒福德:城市和区域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系统,芒福德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盖迪斯的理论.极力主张科技社会同个人发展及地区文化上的企望必须协调一致 12. 有机疏散理论提出者是? 芬兰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为了缓解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 13.世界上第一个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城市连绵区是? 波士顿--华盛顿大城市连绵区

中外建筑史整理

中国古代七大帝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安阳 一般京城有哪三个城墙:宫城(大内,紫金城)皇城(内城)外城(郭) 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什么是”三朝五门”:”三朝”作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五门”(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 五岳,五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东镇沂山,南镇会稽山,西镇吴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明堂: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铜版错银炎域图:在铜版上用镀银法画的陵区平面图。 云南”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民形式.它由正房,耳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形如印观,俗称”一颗印“。 四大佛山:山西王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 金箱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 开间:开间是指相邻两个横向定位墙体间的距离。因为是就一自然间的宽度而言,故又称开间 梭柱:柱子上下两端(或仅上端)收小,如梭形,六朝至宋官式建筑上见之,明代任见与江南民间建筑。 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个槫的生头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 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起,其目的是借助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测.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 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称为副阶周匝。 分心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 槽:宋代殿阁类建筑的术语,指殿身内由一系列柱子与斗拱划分空间的方式.也指该柱列与斗拱所在轴线。<营造法式>载有殿阁分槽平面图4种,金箱斗底槽,分心斗底槽,单槽,双槽。举折: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屋面的材料而定.在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条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槽断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的. 穿斗式木构架: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抬梁式木构架: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头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与斗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都料:为古代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专业技术非常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的设计与现场的施工指挥,并以次为生的工匠,唐时称“都料匠”。 《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工程质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来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外建史整理

外国建筑史 一、简释: 1.米开朗琪罗:文艺复兴雕刻家、画家、建筑师、诗人。其建筑虽然采用古典建筑语汇,但并不遵循 古典的法式,而由内在的情感控制,其作品雄伟、立面凸凹起伏起伏、体积感强,喜欢用巨柱,具有一种英雄主义情绪。对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产生了影响。代表作,圣彼得大教堂主体、劳伦齐阿拉图书馆。 2.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90 年代在美国芝加哥城出现的现代建筑流派。对高层建筑的结构、构造和 表现力,作了有益的探索。首次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代表人物及作品,如詹尼的芝加哥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沙利文的布法罗保证大厦和芝加哥百货公司。 3.古埃及建筑的特征:(1)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发展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2)崇拜是中心、主体; (3)构图上多用简洁稳定的几何形。 4.《建筑十书》:奥古斯都的军事工程师威特鲁威著,它的成就有: ① 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② 体系地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③ 全面地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各类建筑的设计原理; ④ 按照希腊的传统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 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并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 的建筑原则。 5.早期基督教建筑:西罗马帝国至灭亡后的三百多年时间的西欧封建混战时期的教堂建筑。典型的教 堂形制由罗马的巴西利卡发展而来的。(1)巴西利卡拉丁十字;(2)代表实例:罗马的圣保罗教堂; (3)风格特点:体型较简单,墙体厚重,砌筑教粗糙,灰缝厚,教堂不求装饰,沉重封闭,缺乏生气;(4)型制:巴西利卡长轴东西向,入口朝西,祭坛在东边。巴西利卡前有内柱廊式院子,中央有洗池(后发展为洗礼堂),巴西利卡纵横厅交叉处上建采光塔。为召唤信徒礼拜建有钟塔兼了望用。(以古罗马的长方形大厅巴西利卡为蓝本,成为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基督教堂。入口改为朝西,东端有圣坛及横向侧廊,建筑具有导向性。早期基督教建筑形制由大门、回廊、洗礼、钟塔、教堂构成。) 6.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巴西利卡是古罗马一种长方形大厅式建筑,用于法庭、交易所、会堂等。它 平面图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段有半圆形龛。大厅被两列或四列柱分隔成3部分:当中为中厅(一译中央通廊),两侧为侧厅(一译通廊)。巴西利卡对中世纪基督教建筑形制产生重要影响。 7.罗马风: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又叫罗曼建筑,似罗马,罗马式。 造型特征:承袭早期的基督教建筑,平面仍为拉丁十字,西面有一、二座钟楼。 (1)传承了早期基督教建筑的巴西尼卡拉丁十字型制和古罗马的圆券、砖石技术; (2)较古罗马建筑厚重,很少开窗; (3)对柱式一类古典要素并不重视,建筑物各部分被联成整体,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通过骨架来表现,不再表现为“面”的特征; (4)中厅与侧厅的变化——改变了古典建筑空间的均衡; (5)罗马风建筑将早期基督教建筑的前院去掉,导致了对教堂西立面的重视。 实例:比萨主教堂群,德国乌尔姆斯主教堂,法国昂古来姆主教堂。

外建史 期末复习重点

4.8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问题: 1.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2.文艺复兴为何在意大利产生 3.简述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建筑成就 4.简述圆厅别墅的立面构图特征 5.简述意大利文艺复兴府邸建筑的特征 6.简述圣马可广场的设计特点 历史演进 ●早期:行程与意大利佛罗伦萨,代表人物:伯罗乃列斯基、米开罗佐,代表作品:佛罗 伦萨主教堂穹顶,巴奇礼拜堂等,风格简洁纯净 ●中期:以罗马为中心,代表人物:拉斐尔、伯拉孟特、米开朗琪罗等。代表作平:坦比 哀多、潘道菲尼府邸、圣彼得大教堂等,追求雄伟、刚强、纪念碑式的风格,罗马柱式被更广泛、更严格的应用 ●晚期:以威尼斯、维琴察等为中心。大批建筑师研究总结柱式及其规律,建筑外部逐渐 趋于程式化。另一方面,建筑师据哦利于室内功能的研究,造型与结构开始分离。于是出现了形式主义和手法主义。代表人物:帕拉第奥、维尼奥拉,作品和谐优雅 佛罗伦萨主教堂 ●1294年坎比奥设计。横厅的两端也成半圆形,呈现所谓的”三叶式”构造 ●结构:12m高鼓座之上42.2m 的穹窿减轻重量 1.矢型,大致双圆心 2.骨架券,双层中空穹顶 ●连接稳定:很稳定的骨架体系——主次券+八边形环收束+采光庭重压 ●两层连廊间的环形走廊 ●底部铁链+腰部木箍+插销“结构技术空前的成就” (问题三)佛罗伦萨主教堂的建筑成就 ●建筑中突破教会精神专制的标志 ●把拱顶全部暴露出来,总高107米,城市轮廓的中心,前无古人,文艺复兴独创精神的 标志 ●结构施工上的独创性,标志文艺复兴科学技术的进步 ●“新时代的一朵报春花” 巴奇礼拜堂Pazzo-Kapelle ●地位:真正体现了文艺复兴集合秩序,平面以圆为中心 ●矩形平面,集中式构图,拜占庭艺术,里面极有数的比例由柱式控制好像是ionic,方 圆对比,虚实对比 ●在一种很有理性有计划中展开的,所有的,局部到整体——回到古希腊罗马的方式秩序, 吸收了古典建筑的语言 ●结构:正中一个直径10.9的穹窿,左右各有一段筒形拱,同大穹窿顶起覆盖一间长方形 的大厅,后面一个小穹窿,覆盖着圣坛,前面一个小穹顶,在门前柱廊正中开间上,廊子进深5.3m ●平面以圆为中心,两翼伸出

外建史复习资料带(答案)

1. 请结合建筑史实诠释下面这段话,并讨论古典建筑因何成典。 全部希腊纪念碑艺术源出于柱式。神庙的全部比例在于其力量和纤巧、柱的直径和高度间的关系——称之为“模数”module的关系——从而主宰整个建筑。 模数一词源出拉丁语modulus,原意是小尺度。在古希腊罗马建筑中五种古典柱式的高度与柱底直径成倍数关系,进而成为建筑设计中的数比关系。 古希腊及古罗马柱式是当时重要的建筑形式,出现以柱式命名的神庙说明柱式在建筑形式中的主宰作用,由檐口、檐壁、额枋,柱头、柱身、柱础六个部分组成(古希腊多立克柱式没有柱础),而对于各部分之间数比关系的推敲和确立成为设计的重点并衍生出多种柱式(多里克、爱欧尼克、柯林斯、组合柱式、塔司干)。数比关系的应用如:多里克以粗壮的比例展示男性般的力量感(帕提农神庙);爱欧尼克以纤细修长的比例展示女性般典雅的美感(雅典娜神庙);柱列在平面上的数量关系:长边=短边x 2+1;柱头上的所有建筑部件,其高度的1/12均向前倾科,使它们看上去显得垂直;柱身微妙的鼓形及下粗上细的变化获得更佳的视觉观感等。 古希腊古罗马对柱式的各个部分的数比关系都有清晰的集合生成过程和严格的规定,事实上是对设计理性的追求,对后世追求理性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通过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表达对秩序、比例的追求,呼吁理性反对神权;新古典主义建筑亦是通过这种追求来呼吁理性,支持资本主义斗争;乃至现代主义中一些理性的成分也与其不无关系。

2. 布鲁诺(Giordano Bruno):有无数个太阳,也有数不清的行星围绕这些太阳…… 无限的空间有无限的潜力。在这个无限的世界中,运动和力更为重要。 笛卡尔(Rene Descartes):空间扩展是所有事物的基本特征,它们的区别在于运动 方式。 请结合这两段话讨论为什么会产生一个建筑上的巴洛克时代,以及巴洛克城市和建筑实例及其形式特点。 Baroque,意为“扭曲的珍珠”,即奇特、古怪、变形,在当时是古典主义者对离经叛道的巴洛克建筑师贬义的称呼。巴洛克建筑始于16世纪晚期的意大利,流行于17-18世纪中叶的法国、西班牙、德国、俄罗斯等国,前承文艺复兴,后接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罗马耶稣会教堂被称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 一方面,巴洛克建筑服务于政治。宗教在丧失了科学权威之后转向了艺术:去说服,而非逻辑演绎,也彰显了教会的财富。因此以虚构形成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巴洛克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巴洛克建筑也是建筑师厌倦严格规整的古典建筑而对建筑的形式、空间、光与影作出了新的探索,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也是追求自由的世俗思想的体现。 代表性建筑物如耶稣会教堂(维尼奥拉)、圣卡罗教堂(波洛米尼)、圣彼得教堂、卢浮宫东立面、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等,代表建筑师如波洛米尼、维尼奥拉、伯尼尼等。巴洛克城市规划:罗马、都灵、巴黎、华盛顿、堪培拉等。 巴洛克建筑形式特点:

外建史复习资料(完整整理)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酝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 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 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 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 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 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 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粗野主义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 第一讲近代复古思潮(公元1760-1900S) 一. 概述近代建筑的普遍特征:风格混乱,困惑徘徊,探索新路; 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是影响并促进近代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前者改进生产力水平,导致建筑技术巨大进步;后者则使理性、真实、自由平等等成为新的价值观念和艺术标准; 创作道路沿两条线索发展:一是从历史风格中寻求答案,即复古思潮;主要在1750年-1900年;二是探索新的建筑风格。时间在20世纪前后-1914年

外建史教案资料

外建史考点 上篇古代建筑 一、古代埃及建筑 1.金字塔、神庙——最重要的建筑类型 2.金字塔的形式演化过程: 昭塞尔金字塔——最早的石质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最大最纯净最成熟的金字塔 3.绘图 方尖碑&牌楼门(Obelisk & Pylon)

卡宏城 4.学会分析古埃及神庙设计的特点 基本构成:神道(斯芬克斯)——入口(牌楼门+方尖碑)——柱——多柱大厅——祭坛 二、古希腊 1.古希腊建筑的地位: 古希腊建筑是古代世界中最精美的建筑体系,建筑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典范,古典建筑的基础。 2.神庙形制、立面、构图 原型——美加仑室 平面构图——多为矩形平面,长宽比接近2:1;台基三层;东部入口 平面演化——端柱式→前后廊列柱式→列柱围廊式; 东主和西立面构图——三段式处理:基座pedestal、柱式order(柱子+檐部)、山花pediment

3.分析古希腊纪念性建筑构图的特点——古典构图集中式构图(从下往上重量) 4.雅典卫城(Acropolis, Athens, 5th B.C., 448 ~406B.C.) 意义——古希腊特有的圣地建筑群,城市守护神的居所和重要的公共活动中心 平面——拓扑关系 设计特点——松散、自由的拓扑结构,总体的不规则与单体的规则并存 布局特色——延续了古希腊卫城建筑群布局的拓扑结构形式,同时设计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还采用因地制宜,逐步展开,均衡对比,重点突出的手法。 四个主要建筑名称: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 5. (分析)视差矫正方法(Optical Correction, Refinement) ①升起;②卷杀;③侧角和内倾;④角柱加粗、缩小角柱间距;⑤山花前倾 6.绘图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

(完整word版)外建史名词解释

狮身人面像:吉萨金字塔群中的哈弗拉金字塔金字塔祭祀厅堂的门厅旁边一座高约20米,全长约73.2米的巨大石刻雕像,头部为法老哈弗啦的头像,身子是狮子的形象。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陵墓,在形式上可能源自于对当时住宅的模仿,内有厅堂,墓室在地下,上下有阶梯形斜坡道相连。 乃伯特卡墓:古埃及集中式陵墓构图的萌芽,九层砖砌台基上建祭祀厅堂的陵墓 昭赛尔金字塔:建于古埃及第三王朝,为古埃及现存陵墓中的最早者,全部用石建成,塔身呈阶梯形,四周有庙宇,入口与院子之间以甬道相连,沿人流线做纵深方向的多层次的艺术布局手法已经被有意识的运用。 吉萨金字塔群: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今开罗近郊,由胡夫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及大斯芬克斯组成主体建筑群,周围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子塔,是古代埃及金字塔艺术的巅峰作品。 埃及金字塔:古代埃及古王国时期埃及皇帝死后的宏大陵墓,平面通常为正方形,外观是方锥体。典型代表为吉萨金字塔群。 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像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 牌楼门(Pylon) :埃及庙宇的大门,是一堵厚重的高墙,中部凹下处为出入口,上置厚重的石板楣梁,刻有双翼的太阳,墙身两面向内倾斜,中间留空, 内有可通置门楣。门的两侧紧贴墙向处插长予及旗杆等装饰物,墙面阴刻象形文字及图画肋架拱:最早出现于4世纪的罗马,在券拱结构中一系列发券之间架设石板,区分拱顶的承重部分和围护部分,从而大大减轻拱顶自重,并且把荷载集中到券上以承重墙,同时可以节省模板。这种技术后来在中世纪得以大量运用 山岳台:山岳台又称观象台,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崇拜天体、观测星象的塔式建筑物,用土坯砌筑成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自下而上逐层缩小,外形呈阶梯形,四角正对方位,内为实心土坯,高有达数十米者,而上有庙宇式祭坛,由单坡或双坡通道到达,坡道或与台侧垂直,或绕台侧盘旋而上,山岳台的代表是乌尔的观象台。 美加仑:爱琴文明中的一种建筑类型,它的型制一般为宜矩形房间,房间中心是一壁炉,围着壁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面,墙壁饰有壁画,入口处为门廊,通常有两根柱子,它的前面往往朝着院落或天井,因而形成狭边向前,正中设门,门前有一对柱子的型制。即工字型大门。 工字型大门:宫殿大门的平面像横向的工字形,在中央的横墙上开门洞,大一点也重要一点的在前面设一对柱子,夹在两侧短墙头之间,这种大门形制是爱琴文化各地通用的,后来被古希腊建筑吸收。 狮子门:迈锡尼卫城当中的主要入口。门上有石梁,梁上是三角形的叠涩券,券的空洞处镶一块儿刻有一对雄狮护柱浮雕的三角形石板。 雅典卫城:古代希腊圣地建筑群和柱式的最高成就代表,由帕提农庙,胜利神庙,伊瑞克提翁庙,卫城山门和雅典娜雕像组成建筑群的主体部分。 柱式:是指石质梁柱结构从细部到整体,从元件到组合的特定做法,这样的特定做法显示出各构成元素之间以及构成元素和整体之间令人满意的关系和比例。 多立克: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后在希腊各地庙宇中使用,特点是其比例较粗壮,开间较小,柱头为简洁的倒圆锥台,柱身有尖棱角的凹槽,柱身收分、卷杀较明显,没有柱础,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较厚重,线脚较少,多为直面。总体上,力求刚劲、质朴有力、和谐,具有男性性格。 爱奥尼: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特点是比例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圆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复合线

外建史复习——名词解释

朴素建筑观:原始社会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建筑理论,即注重建筑的功能,主要是防御侵害。祭祀建筑居中,居住建筑围绕其四周,有利于防御。原始社会末期,技术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无意间到有意的装饰环境,主要采用卵石、贝壳、植物、花卉,反映主人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原始建筑出现装饰受到功能、技术、形象三个因素影响。 古埃及 玛斯塔巴:古埃及早期的帝王台式陵墓。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为祭祀用砖砌厅堂,仿照上埃及住宅,像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在一端入口。地下为墓室。上下有台阶或斜坡甬道相连。后来的金字塔就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古爱琴 美加伦室:最早见于古爱琴文化的王宫建筑中,很可能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型制一般为一巨型房间,房间中心是一壁炉。围着壁炉,四根柱子支撑着屋面,墙壁饰有壁画。入口处为门廊,通常有两根柱子。这种建筑形式被认为是古希腊神庙建筑的起源。 古希腊 古典建筑:指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创造了以石制梁柱为基本构建的建筑形式,在文艺复兴及古典主义时期进一步发展,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成为历史悠久的建筑体系。严格的讲,指的是希腊的古典时期和罗马的共和时期的建筑。 柱式:古希腊、罗马的石制建筑的各个结构部分之间,以及各个构建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固定的做法,这种固定做法称为柱式。古希腊三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古罗马五柱式: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古罗马 巴西利卡:一种综合用于法庭、交易所大厅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龛,中间被2~4排柱纵分为三或五部分,中间部分宽且高,有高侧窗采光。屋顶为木构架。对后来的基督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影响较大。 建筑十书:是对罗马建筑的总结,奠定了欧洲建筑体系,成为文艺复兴后建筑教学上的基本教材。 拜占庭 帆拱:沿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在券的定点作水平切口,余下的四个角上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 哥特 哥特:适合基督教思想的建筑。哥特本是欧洲的游牧民族,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家认为12-15世纪欧洲的艺术文化是对古典艺术的破坏,就蔑称这个时期为哥特时期。 飞扶壁:哥特建筑所特有,是一种飞券,在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角处抵住,从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将墙体所受到的压力传递到离此一定距离的墩柱上,解决水平分力的作用。 文艺复兴 帕拉第奥母题:维琴察巴西利卡的底部处理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而把券脚落在两颗独立的小柱子上。小柱子距大柱子1m多,上面架着额枋。于是,每个开间里有3个小开间,两个方的夹着一个发券的,而已发券的为主,在小额枋之上,券的两侧各开一个圆洞。

(整理)外建史复习题整理1

西方古典柱式。43 46 67 71~73 古希腊柱式主要为: 1.多立克柱式(Ordine Dorico)柱子比例粗壮,高度约为底径的4~6倍。柱身有凹园槽,槽背呈尖形,没有柱础,直接立在三级台阶上,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4,柱距约为柱径的1.2~1.5倍。 2.爱奥尼克柱式(Ordine Ionico)柱子比例修长,高度约为底径的9~10倍。柱身有 凹园槽,槽背呈带状,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式高度的1/5,柱距约为柱径的2倍。 3.科林斯柱式(Ordine Corintio)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的花篮外,其他各部分与爱奥尼克柱式相同。 古希腊柱式后来被古罗马继承与发展。 古罗马的柱式 ·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组合柱式。 ·西方古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三柱式和古罗马的五柱式。 拉丁十字式与希腊十字式。107 99 罗马风建筑。(课本1比萨主教堂P121,概念参考外国建筑历史图说P99) 1.罗马风建筑(Romanesque Architecture,公元10--12世纪)·建筑规模不及古罗马建筑,设计施工较粗糙,但建筑材料大多来自古 罗马废墟,建筑艺术 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形式上略有古罗马的风格。 2.建筑类型基督教堂,封建城堡,教会修道院等。 3.实例

·比萨教堂(Pisa Cathedral 11—13世纪)意大利罗马风建筑的主要代表。 ·卡昂圣爱提安教堂(St.Etienne,Abbaye-aus-Hommes 1068—1115年)法兰西北部罗马风教 堂之一。 欣赏罗马风建筑艺术,一是欣赏平面形象,就是一般在长方形平面基础上,祭坛前的平面向两翼扩展,形成拉丁十字式的平面形象;二是欣赏柱廊,就是一般内部为圆柱形柱廊,其圆柱粗大,柱上部是半圆形连续拱券;三是欣赏门窗,都是拉得很长的圆拱门窗;四是从形体上欣赏,墙面大于门窗面积,整个建筑形体比古罗马建筑高直,更具敦实美感。罗马风建筑艺术主要在今之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风行,从9世纪到13世纪初,在西欧延续时间长达400年之久。其中意大利的比萨教堂是罗马风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百度百科) 巴西利卡大厅。(外国建筑历史图说)69 巴西利卡(Basilica):古罗马的巴西利卡是一种综合用作法庭、交易所与会场的大厅性建筑。平面一般为长方形,两端或一端有半圆形的龛,大厅常被两排或四排柱子纵分为三或五部分,当中部分宽且高,称为中厅(又译中央通廊),两侧部分狭而且低,称为侧廊,侧廊上面常有夹层。 凯旋门。75 古罗马纪念性建筑,为炫耀对外战役的胜利而建,常位于城市中心的交通要道上,中央有一个或三个券形门洞,有大量雕刻装饰。

外建史复习整理资料

外建史重点梳理 张立铭建筑学1班1110641121 古代部分重点建筑梳理: 1、金字塔的演变过程及其造型艺术: ①孟菲斯一带早期帝王的陵墓。其形式可能源于对当时贵族的略带收分的长方形平台式砖石住宅的模仿:墓室在地下,地上有祭祀厅堂,外形像向上收进的长方形高台,上下有阶梯和斜坡相连。 ②在祭祀厅堂之下造多层的台基(昭赛尔金字塔——将祭祀厅堂从高台基顶移到塔前,而把多层台基向上耸起,发展成为形体单纯的纪念碑)用永久性的材料:石头建造陵墓(吉萨金字塔群——第一个完全用石头建造的墓地建筑群) 2、牌楼式大门: ①到了新生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皇帝崇拜的纪念性建筑物,占了最重要的地位。 ②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前面前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是大殿内部,皇帝在这里按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门的样式是一对高大的梯形石墙夹着不大的门道。为了加强门道对石墙的体积的反衬作用,门道上檐部的高度比石墙上的大得多。石墙上满布着彩色的浮雕,圆雕也着彩色。这大门的景象是喧闹的,热烈的,皇帝在这里被一套套仪式崇奉为“泽被万物的恩主”。 3、柱式: 欧洲古代石质梁柱结构的几种规范化的艺术形式。柱式包括柱身、柱上檐部和柱下基座的艺术形式。成熟的柱式从整体构图到线脚、凹槽、雕饰等细节处理都基本定形,各部分的比例也大致稳定,特点鲜明,决定着建筑风格。 爱奥尼柱式柱身比例修长,上下比例变化不显著,柱子高度为底径的9至10倍,柱身刻有凹圆槽,槽背呈带状,有多层的柱基,檐部高度与柱高的比例为1:5,柱间距为柱径的2倍。比较秀美华丽,比例轻快,开间宽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 多立克柱式柱身比例粗壮,由下而上逐渐缩小,柱子高度为底径的4-6倍。柱知刻有凹圆槽,槽背成棱角,柱头比较简单,无花纹,没有柱基而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高度的比例为1:4,柱间距约为柱么匠1.2至1.5倍。有古埃及建筑的影响,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 科林斯柱式除了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外,其它各部分与爱奥尼克式相同。 塔司干柱式的柱身比例较粗,无圆槽、有柱础的一种简单柱式。 复合柱式则在科林斯式柱头上加上一对爱奥尼式的涡卷,柱式趋向华丽、细密、纤巧和豪华。 4、雅典卫城: ①雅典卫城继承了进步的文化传统,勇于创新,响亮地欢唱人民在保卫独立、争取民主和征服自然的斗争中的英风豪气。 ②集中体现了希腊艺术的精神: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③雅典卫城共有雅典娜神像、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庙、伊瑞克提翁庙几个重要组成部分。卫城建在一个陡峭的山岗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上一约280×130米的天然平台上。卫城的中心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那.帕提农的铜像,主要建筑是膜拜雅典那的帕提农神庙,建筑群布局自由,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城下仰望,都可看到较完整的丰富的建筑艺术形象。帕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其它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卫城南坡是平民的群众活动中心,

外建史最全名词解释

1.建筑符号学—Semiology of Architecture是人文科学应用于建筑领域中的新理论。符号学理论最初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建筑符号学认为一切建筑的意义都是由于符号的表现而产生的,如果建筑失去符号的表达精神,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必须重视建筑符号在三方面的功能:建筑符号的结构功能、建筑符号的意义功能,建筑符号的应用功能。 2.建筑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是在建筑哲学领域出现的新理论。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场所精神》一书正式命名。对建筑现象学的研究一般都是根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原理和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思想来对建筑进行分析与应用的。它是目的是要去探求建筑的本质,认识建筑的意义,不仅要重视建筑的物质属性,而且要重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的作用,重视生活环境的场所精神。建筑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就是凭借直觉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的内涵。舒尔茨创立的建筑现象学不仅是考察建筑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建筑理论来认识深刻的建筑意义,达到保护和创立有意义的建筑环境的目的。 3…建筑心理学---Architecture Psychology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对建筑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一般性描述,并将心理学、社会学的有用知识用于解决建筑设计与规划的实际问题。建筑师可以将建筑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以求进一步使人们感到舒适优美的建筑效果。4…环境心理学----Enviromental Psychology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一项新理论。是研究人们心理与其周围物质的和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从心理学研究中脱离出来而独立发展,它主张利用科学手段,探讨解存在于物质与精神之间问题的方法。它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环境设计之中。 5…行为建筑学---Behavioral Architecture是研究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关系的学科,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符合行为规律的科学设计程序及理性的建筑设计方法。行为建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设计方法的改进,其中主要包括:视知觉与建筑形式的研究;关于符合行为规律的设计程序理论和定量化设计方法;有关社区住宅的空间行为与规划设计的关系等方面。 6…建筑类型学---Typology of Architecture 作为一种分类组合的方法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基础,符合地域性及历史文化的特征,目前它已成为建筑学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支。 当代建筑类型学,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对欧洲古典建筑文化的总结和复兴;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设计方法是理性主义的继续发展,它对当代建筑理论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建筑类型学研究重点有三个方面:即类型选择、类型处理及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整理)外建史画图参考古代.

?外国古建史的画图题 1.库富金字塔剖面图及分析(P9) 图例: 分析:入口位置在北面离地17米的高处, 通过长甬道与上,中,下三个墓室相连接. 法老墓室有两条通向室外的管道, 室内置放着装有木乃伊的石棺. 地下墓室有可能是存放殉葬品之处. 2.希腊神庙平面布局三种(列柱围廊式、端柱式、列柱式)(图说:P42) ●列柱围廊式(P29) 图例: 优点: (1)庙宇外一圈柱廊使得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在建筑群中的位置的要求 (2)造成丰富光影和虚实变化,消除了墙面的沉闷之感 (3)使庙宇和自然相互渗透,关系和谐,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观念,适合圣地上的世俗的节 庆活动. ●端柱式(图说P42) ●列柱式(图说P42)

3.帕提农(P40)(图说:P35) ●图例 平面 立面 ●建筑地点:古希腊 ●建筑时间:公元前447—公元前431(?课本写431,图说写432?) ●建筑型制:列柱围廊式,是卫城上唯一这一型制的建筑 ●建筑特点: (1)建筑放在卫城的最高处,有很好的观赏距离. (2)建筑在一个三级台基上,两坡顶,东西两端形成三角形山花,这种格式认为是古典建筑风 格的基本形式. (3)神殿外围的多立克柱式被誉为此种柱式的典范.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 (4)正殿向东,内有双层叠柱式的三面回廊,它加强了置放着神像的空间的中央轴线感. (5)后面是国库和档案馆,内有四根爱奥尼克式柱子. (6)该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风格开朗,各部分比例匀称,雕刻精致,并应用了视差校正法以 加强效果. (7)材料除了屋顶为木以外,其他全部为白色云石,此外还采用了大量了镀金饰件. 5.雅典卫城(P36、P37)图说(P34) ●图例:

外建史复习资料一参考答案

《外国建筑史》练习题(一) 姓名:班级:学号:分数 1-1古埃及建筑史有 4 个主要时期,分别为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后期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请从每个时期写出一个典型建筑实例称。吉萨金字塔古王国)。曼都赫特普三世墓(中王国) 太阳神殿卡尔纳克-阿蒙神庙(新王国) ,伊息丝庙(后期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 1-2解释以下名词及特点: 玛斯塔巴(Mastaba)? 古埃及时的台型贵族墓。仿古埃及住宅形式,上有祭 祀厅堂,下有墓室。 方尖碑(Obelisk)? 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整块花岗岩材雕刻,上有文字,外形为上细下粗逐步收小的方柱体,顶为四方锥形(金字塔形) 金字塔(Pyramid)?古王国时期埃及法老陵墓。由原始的阶梯形演变成四 方锥形。石材。 奥西里斯柱? 埃及法老陵墓祭祀柱廊的装饰柱,柱前有一抱双臂神立像,着彼岸 之神奥西里斯的服装,这种装饰柱称为奥西里斯柱。 1-3 建造昭赛尔金字塔的建筑师是: 3 1、阿孟特普 2、图腾卡蒙 3、伊姆霍泰普 1-4 不是古代埃及建筑的柱子形式: 3 1、多边原始多立克柱 2、纸草盛放式柱头 3、科林斯卷草式柱头 4、莲花束茎式柱头 1-5 依建造时间写出以下金字塔演变过程的建造顺序__c_ ,__b_ ,_a__ ,_d _ 。

a、达舒尔金子塔(曲折) b、麦登金字塔 c、昭赛尔(Zoser)金子塔 d、库富(Khufu)金字塔 1-6 吉萨大金字塔建筑群由库富(Khufu)金字塔、哈佛拉(Khafra)金字塔、门卡乌拉(Menkaura) 金字塔、大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上庙,下庙及通道等组成, 建筑群建在尼罗河西边。 1-7以吉萨金字塔及中王朝崖墓为例,古埃及建筑的纪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有人讲吉萨金字塔群的空间设计与古埃及宗教有关,仔细研读试论述? 1、吉萨金字塔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 这三座金字塔的艺术表现力主要在外部,纪念性形象对视觉直观的强大冲击力,扩大雄伟、朴实开朗;高大无与伦比的体重; 2 建筑物体积规模宏大,形象单纯稳定,给人以视觉震撼:金字塔简洁体形,稳定的四方椎 体像时间一样永恒。 3 在建筑中使用了行进中展开的序列空间对比,便如从下庙到祭祀厅堂要经过神秘黑暗压抑 的窄道,在上庙突然变亮,看到巨大的金字塔及雕像,产生强烈对比即彼岸幻觉的处理。 这对比空间设计与古埃及宗教有关例如轮回,复生,彼岸世界等 2、中王朝崖墓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 古埃及人对自然高山的崇拜转化为对皇帝的崇拜。 2 祭祀厅堂的部局轴线更强,祭祀仪式更强,重视内部空间,内部空间压抑。 1-8卡尔纳克太阳神庙沿纵轴线有多道大门其特点是:第一道大门由两片厚梯形墙夹着,庙前有神道,沿纵轴线地面逐高,庙室内天花逐步降低。 >>>>>>>>>>>>>>>>>>>>>>>>>>>>>>>>>>>>>>>>>>> 2-1 两河流域古代山岳台(塔庙)的基本形制是什么?它在古代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举个实例并简述它用什么材料建成的? 古代山岳,外层砖砌,夯土或高台,四角正对方为,外形呈阶梯型,下大上小,一般七层, 上有祭祀、庙。 2-2古代西亚的建筑成就是什么? 成就为以下几方面:创造了以土为基本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 1 创造了夯土墙、土坯墙、烧砖。 并用沥青作为粘结材料,发展了券、拱和穹窿顶结构。 2创造了护墙装饰面砖与彩色琉璃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