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第1章技能训练目的

《现代设计》技能训练是在学习相关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设计技能训练。通过综合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有关理论知识,以及实习、实验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对机械系统中的典型机构的分析、三维设计、快速成型和工程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的训练,使学生们加深对机械产品的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和设计技巧的理解;通过对典型机构的三维设计、仿真设计和快速成型的综合性训练,使学生们巩固并加强对三维设计、三维高级应用技术等知识的认知;通过对典型机构的工程设计、设计计算和技术文件的编写,使学生们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设计资料的方法,巩固并加深对实用设计技术知识的认知。通过对典型机构的设计,使学生们能够获得机电产品现代设计技术的综合性技能训练,提高工程技术设计的能力,加强三维技术设计与仿真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卓越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2章主要技术参数与要求

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9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2.5/3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2技术要求

1. 利用电动机完成换向和制动。

2. 各滑移齿轮块采用单独操纵机构。

3. 进给传动系统采用单独电动机驱动。

第3章 原理分析与设计计算

1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1) 转速范围。Rn=

min

max

N N = 1120/50=22.4 (2) 转速数列。查《机械系统设计》表 2-9标准数列表,首先找到50r/min 、然后每隔5个数取一个值,得出主轴的转速数列为50 r/min 、71 r/min 、100r/min 、140 r/min 、200r/min 、280r/min ,400r/min ,560r/min ,800r/min ,1120r/min 共10级。

(3) 定传动组数,选出结构式。对于Z=8可得结构式:Z=8=22×21×24。并在最后一级使用混合公比。

(4)根据传动结构式,画结构图。

根据“前多后少”,“ 前密后疏”,“升2降4”,“前满后快”

的原则,选取传动方案 Z=22×23×24,可知第二扩大组的变速范围 r 2=1.415=5.57<8满足“升2降4”要求,其结构网如图2-1。

图2-1结构网 Z=8=22×23×24

(5)画转速图。转速图如下图2-2。

图2-2 系统转速图

(6)画主传动系统图。根据系统转速图及已知的技术参数,画主传动系统图如图2-3:

4Kw

图2-3 主传动系统图

(7)齿轮齿数的确定。根据齿数和不宜过大原则一般推荐齿数和在100~120之间,和据设计要求Zmi n≥17,原则。并且变速组内取模数相等,变速组内由《机械系统设计》表3-1,根据各变速组公比,可得各传动比和齿轮齿数,各齿轮齿数如表2-2。

传动比

第一扩大组 第二扩大组

1:1

1:2.8 1.41:1

1:2.8 代号 Z 1 Z '

1 Z

2 Z '

2 Z 4 Z 4 Z 5 Z '5 齿数 59

59

31

87

69

49

31

87

2 主轴传动件计算

2.1 计算转速

(1).主轴的计算转速

本设计所选的是中型普通车床,所以由《机械系统设计》表3-2中

的公式

=50 1.41(8/3-1) =88.6r/min 取90 r/min (2). 传动轴的计算转速

在转速图上,轴Ⅱ在最低转速140r/min 时经过传动组b 的69/49传动副,得到主轴转速为200r/min 。这个转速高于主轴计算转速,在恒功率区间内,因此轴2的最低转速为该轴的计算转速即=140/min,同理可求得轴

1的计算转速为

=400r/min

(3)确定各齿轮计算转速

由机械设计知识可知,一对啮合齿轮只需要校核危险的小齿轮,因

此只需求出危险小齿轮的计算转速。在传动组b 中Z46在轴Ⅲ上具有1120r/min,560r/min,400r/min,200/min 这六种转速都在恒功率区间内,即都要求传递最大功率所以齿轮Z46的计算转速为这四种转速的最小值即46jz n =200r/min

同理可求得其余两对啮合齿轮中危险齿轮的计算转速即 , 34jz n =400r/min 40jz n =280r/min

3验算主轴转速误差

实际传动比所造成的主轴转速误差,一般不应超过±10( -1)%,即

|实际转速n`-标准转速n|

———————————— < 10( -1)%

标准转速n

对于标准转速n=50r/min时,其实际转速n`=400×31/87×31/87=50.78r/min

(50.78-50)/50=1.56%<4.1%

因此满足要求。

同理可得各级转速误差如表

各级转速误差

各级转速都满足要求,因此不需要修改齿数。

4主轴传动轴直径初选

(1)主轴轴径的确定

在设计初期,由于主轴的结构尚未确定,所以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初步确定主轴直径。由<<机械系统设计>>表4-9初选取前轴径

162d mm = ,后轴颈的轴径为前轴径,所以21(0.7~0.85)55d d mm ==。 (2)传动轴直径初定

传动轴直径按文献[5]公式(6)进行概算

式中 d---传动轴直径(mm )

Tn---该轴传递的额定扭矩(N*mm ) T=9550000J

n N ?; N----该轴传递的功率(KW )

j n ----该轴的计算转速

[]?---该轴每米长度的允许扭转角,[]?=0.5O ~01。

取[]?=0.5O

N 0=P 0=4Kw 。

N 1=P 1=P 0×0.96=3.84Kw

N 2=P 2=P 1×0.995×0.97=3.71Kw

N 3=P 3=P 2×0.99=3.67Kw

轴Ⅰ:4

3.8495510=91680400T N mm =???Ⅰ

()

1.6433.94d mm ==Ⅰ 取36mm

轴Ⅱ: 4 3.71

95510253075()140

T N mm =??=?Ⅱ

1.6443.74d mm ==Ⅱ 取44mm 轴Ⅲ:4 3.65

95510387306()90T N mm =??=?Ⅲ

1.6448.65d mm ==Ⅲ 取48mm

5齿轮参数确定、齿轮应力计算

(1) 齿轮模数的初步计算

一般同一组变速组中的齿轮取同一模数,选择负荷最小的齿轮,

按简化的接触疲劳强度由文献[5]公式(8)进行计算:

式中:

为了不产生根切现象,并且考虑到轴的直径,防止在装配时干涉,对齿轮的模数作如下计算和选择: 轴Ⅰ-轴Ⅱ:以最小齿轮齿数34为准

m=16338取m=3

轴Ⅱ-轴Ⅲ:以最小齿轮齿数31为准

m=16338取m=4

(2)齿轮参数的确定

计算公式如下:

分度圆直径Array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6取=8

齿宽

由已选定的齿数和计算确定的模数,将各个齿轮的参数计算如下表

(2)第一扩大组齿轮计算。

第一扩大组齿轮几何尺寸见下表

按基本组最小齿轮计算。小齿轮用40Cr,调质处理,硬度241H B~286HB,平均取260HB,大齿轮用45钢,调质处理,硬度229H B~286HB,平均取240HB。计算如下:

①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接触应力验算公式为

[]H E H H Z Z Z εσσ=≤ 弯曲应力验算公式为: 1

321

2[]F Fa Sa F d KT Y Y Y m z ε

σσψ=

≤ 式中 T 1——主动轴传递扭矩(Nmm ) K ——载荷系数,A V K K K K K αβ=

μ——传动比,1μ≥,“+”用于外啮合,“-”用于内啮合 1d ——齿轮分度圆直径(mm ) b ——齿宽(mm ) m ——齿轮模数(mm ) d ψ——齿宽系数,1/d b d ψ= 1z ——齿轮齿数 E Z ——弹性系数

H Z ——节点区域系数 Z ε——接触强度重合系数

Fa Y ——齿形系数 Sa Y ——应力修正系数 Y ε——弯曲强度重合度系数 []H σ——许用接触应力(Mpa )

[]F σ——许用弯曲应力(Mpa )

以上各系数,可查《机械设计》教材进行确定:

2.511

[1.88 3.2(

)]cos 0 1.743187

0.87E H Z Z Z Z εαεε===

=-?+==

=

取1A K =,V K 根据 1.4/V m s =取1.08

116111.08

1 1.081 1.08 1.166493253

25

0.279331

2.8

4

9.551095500400

2.531.64

0.75

0.250.68

1.74

d Fa Sa K K K d b m z T N mm Y Y Y αβεψμ===???=====

====??=?===+=

[]H σ——许用接触应力取650 Mpa ;

[]F σ——许用弯曲应力取275 Mpa ; 根据上述公式,可求得及查取值可求得:

H σ=488.15 Mpa ≤[]H σ

F σ=89.72 Mpa ≤[]F σ

(3)第二扩大组齿轮计算。

286HB ,平均取260HB ,大齿轮用45钢,调质处理,硬度229H B ~286HB ,平均取240HB 。

同理根据第一扩大组的计算, 查文献,可得:

2.511

[1.88 3.2(

)]cos 0 1.743187

0.87E H Z Z Z Z εαεε===

=-?+==

=

取1A K =,V K =1.05

116111.02

1 1.051 1.0

2 1.0710124354

35

0.2812431

2.84

9.5510272857140

2.531.640.75

0.250.681.74

d Fa Sa K K K d b m z T N mm Y Y Y αβεψμ===???=====

====??=?===+=

可求得:

501[]H H MPa σσ=≤

95[]F F MPa σσ=≤

6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设机床最大加工回转直径为?400mm,电动机功率P=4kw ,,主轴计算转速为140r/min 。

已选定的前后轴径为:162d mm =21(0.7~0.85)55d d mm ==定悬伸量a=85mm 。

轴承刚度,主轴最大输出转矩:

=6 3.67

9.5510=250346140

N mm ??? 设该车床的最大加工直径为300mm 。床身上最常用的最大加工直径,即经济加工直径约为最大回转直径的50%,这里取60%,即180mm ,故半径为0.09m ;

切削力(沿y 轴) F c =250.346/0.09=2781N 背向力(沿x 轴) F p =0.5 F c =1390N 总作用力 F=2

2

p C

F F +=3109N

此力作用于工件上,主轴端受力为F=3109N 。

先假设l/a=2,l=3a=255mm 。前后支承反力R A 和R B 分别为

R A =F ×l a l +=3109×

85255

4145255+=N R B =F ×l a =3109×

85

1036255

=N 根据《机械系统设计》得:r K =3.391.0Fr 8.0La 0.9 1.9()cos iz α得前支承的刚

度:K A = 1376.69 N/m μ ;K B = 713.73 N/m μ;

B A K K =1376.69

713.73

=1.93 主轴的当量外径d e =(85+65)/2=75mm ,故惯性矩为

I=4

0.07564

π?=1.55×10-6m 4

η=3

a K EI

A =116362.110 1.55101376.690.08510

-?????=0.38 查《机械系统设计》图 得 a

l

0=2.5,与原假设接近,所以最佳跨距0l =85

×2.5=212.5mm

合理跨距为(0.75-1.5)0l ,取合理跨距l=250mm 。 根据结构的需要,主轴的实际跨距大于合理跨距,因此需要采取措施 增加主轴的刚度,增大轴径:前轴径D=85mm ,后轴径d=55mm 。后支承采用背对背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

第4章数化设计与仿真

1.要求:

零件建模:完成全部零件的三维建模,包括:对指定零件的参数化建模、其它零件的建模和标准件的建立等。

虚拟装配:完成典型机构的虚拟装配,按合理的装配(或拆卸)关系形成爆炸图。

运动仿真:用Pro/E软件完成所设计机构的运动仿真。

第5章快速成型与分析

(1)创建齿轮的基本圆

这一步用草绘曲线的方法,创建齿轮的基本圆,包括齿顶圆、基圆、分度圆、齿根圆。并且用事先设置好的参数来控制圆的大小。

1.输入基本参数和关系式

(1)单击,在新建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gear”,然后单击

(2)在主菜单上单击“工具”→“参数”,系统弹出“参数”对话框,如图3-3所示;

图3-3 “参数”对话框

(3)在“参数”对话框内单击按钮,可以看到“参数”对话框增加了一行,依次输入新参数的名称、值、和说明等。需要输入的参数如表3-1所示

(2)创建渐开线

用从方程来生成渐开线的方法,创建渐开线,本章的第一小节分析了渐开线方程的相关知识。(1)依次在主菜单上单击“插入”→“模型

基准”→“曲线”,或者在工具栏上单击按钮,系统弹出“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如图3-10所示;

(2)在“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上依次单击“从方程”→“完成”,弹出“得到坐标系”菜单管理器,如图3-11所示;

(3)在绘图区单击选取系统坐标系为曲线的坐标系,弹出“设置坐标类型”菜单管理器,如图3-12所示;

(4)在“设置坐标类型”菜单管理器中单击“笛卡尔”,系统弹出一个记事本窗口;

(5)在弹出的记事本窗口中输入曲线的方程,如下:

ang=90*t

r=db/2

s=PI*r*t/2

xc=r*cos(ang)

yc=r*sin(ang)

x=xc+s*sin(ang)

y=yc-s*cos(ang)

z=0

渐开线的创建是齿轮创建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渐开线方程的推导已经在本章第一节中做了详细的介绍;

(6)保存数据,退出记事本,单击“曲线:从方程”对话框中的【确定】,如图3-13所示;

(7)完成后的曲线如图3-14所示;

图3-14 完成后的渐开线

(3)镜像渐开线

首先创建一个用于镜像的平面,然后通过该平面,镜像第2步创建的渐开线,并且用关系式来控制镜像平面的角度。

(4)拉伸形成实体

拉伸创建实体,包括齿轮的齿根圆实体和齿轮的一个齿形实体。这一步是创建齿轮的关键步骤。

(5)阵列轮齿

将上一步创建的轮齿进行阵列,完成齿轮的基本外形。这一步同样需要加入关系式来控制齿轮的生成。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题目14(Z=6公比1.58)

《目录》 摘要--------------------------------------1 第1章绪论 (3) 第2章运动设计 (4) 第3章动力计算 (9) 第4章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18) 第5章校核 (19) 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21.

摘要 设计机床得主传动变速系统时首先利用传动系统设计方法求出理想解和多个合理解。根据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功率与转矩特性要求,分析了机电关联分级调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从主传动系统结构网入手,确定最佳机床主轴功率与转矩特性匹配方案,计算和校核相关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本说明书着重研究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根据已确定的运动参数以变速箱展开图的总中心距最小为目标,拟定变速系统的变速方案,以获得最优方案以及较高的设计效率。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中,为减少齿轮数目,简化结构,缩短轴向尺寸,用齿轮齿数的设计方法是试算,凑算法,计算麻烦且不易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对主传动系统中三联滑移齿轮传动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绘制零件工作图与主轴箱展开图及剖视图。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1 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技术参数:Nmin=40r/min;Nmax=40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2 技术要求 1. 利用电动机完成换向和制动。 2. 各滑移齿轮块采用单独操纵机构。 3. 进给传动系统采用单独电动机驱动。

变速器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基于整车匹配的变速器总体及整车动力性计算院(部):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车辆10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限:2013.7.1-2013.7.21

目录 1概述 (1) 2基于整车性能匹配的变速器的设计 (2) 2.1变速器总体尺寸的确定及变速器机构形式的选择 (2) 2.2变速器档位及各档传动比等各项参数的总体设计 (2) 2.3在满足中心距,传动比,轴向力平衡的条件下确定个档位齿轮的参数 (3) 2.3.1确定第一档齿轮传动比 (3) 2.3.3确定常啮合齿轮传动比 (4) 2.3.4确定第二档 (5) 2.3.5确定第三档 (6) 2.3.6确定第四档 (6) 2.3.7确定第五档 (7) 2.3.8确定倒挡 (7) 3 对整车的动力性进行计算 (9) 3.1计算最高车速 (9) 3.2最大爬坡度 (9) 3.3最大加速度 (9) 4 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10) 4.1程序框图 (10) 4.2程序运行图 (11) 4.3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12) 4.4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图 (13) 4.5动力特性图 (14) 4.6加速度曲线图 (15) 4.7爬坡度图 (16) 4.8 加速度倒数曲线 (17) 5 总结 (18) 6 参考文献 (19)

1概述 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应用已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次训练,并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本设计将会使用到《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参考文献,在整个过程中将要定位变速器的结构,齿轮的布置以及各项齿轮的参数,如齿数,轴距等参数。 第二个阶段就是用vb编程带入计算值绘制汽车行驶力与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加速度倒数曲线。 1:培养具有汽车初步设计能力。通过思想,原则和方法体现出来的。 2:复习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以及相关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 3:学习使用vb编程软件。 4:处理各齿轮相互之间轴向力平衡的问题。 5:要求熟练操作office等办公软件,处理排版,字体等内容。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82大众速腾轿车五档手动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 1.1 本次设计的目的意义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也渐渐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汽车的使用已经遍布全国。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型客货两用车、轿车等高级消费品已进入平常家庭。 在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入世后,我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的是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汽车工业不断的壮大,以及汽车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如何设计出经济实惠,工作可靠,性能优良,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已经是当前汽车设计者的紧迫问题。在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同时不得不承认在许多技术上,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非常高,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为了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就必须有一套变速装置,来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在经济方面考虑合适的变速器也非常重。本次设计对轿车变速器的结构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轿车主要参数的确定,在机构方面选择了机械式变速器确定变速设计的主要参数,在变速器的寿命方面以及与变速器相关的操纵机构也进行了介绍。 1.2 变速器的发展现状 汽车问世百余年来,特别是从汽车的大批量生产及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以来,汽车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进入现代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自从汽车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开始变速器就成为了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汽车广泛采用的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其转矩和转速变化范围较小,而复杂的使用条件则要求汽车的牵引力和车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变化,故其性能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这对矛盾靠现代汽车的内燃机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在汽车传动系中设置了变速器和主减速器,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变速器对整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操纵的可靠性与轻便性、传动的平稳性与效率都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汽车行驶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即要求汽车变速器的变速必要尽量多,尽管传统的齿轮变速器并不理想但以其结构简单、效率高、功率大三大显著特点依然占领者汽车变速器的主流地位。虽然传统机械师的手动变速器具有换挡冲击大,体积大,操纵麻烦等诸多缺点,但仍以其传动效率高、生产制造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题目22(Z=12公比1.26)

X X 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学院: 姓名: 指导教师: 系主任: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1.3 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2) 第2章运动设计 (3) 2.1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3) 2.2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5) 第3章动力计算 (6) 3.1 带传动设计 (6) 3.2 计算转速的计算 (7) 3.3 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7) 3.4 传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10) 3.5 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1) 第4章主要部件的校核 (13) 4.1 主轴强度、刚度校核 (13) 4.2 轴的刚度校核 (15) 4.3 轴承寿命校核 (16) 第5章总结 (17) 第6章参考文献 (18)

第1章绪论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和校核。 1.2.2 图样技术设计: (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机件。 (2)工程技术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1.2.3编制技术文件: (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经济技术评价。

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正文

第1章 变速器主要参数的计算及校核 学号:15 最高车速:m ax a U =113Km/h 发动机功率:m ax e P =65.5KW 转矩:max e T =206.5Nm 总质量:m a =4123Kg 转矩转速:n T =2200r/min 车轮:R16(选6.00R16LT ) 1.1设计的初始数据 表1.1已知基本数据 车轮:R16(选6.00R16LT ) 查GB/T2977-2008 r=337mm 1.2变速器传动比的确定 确定Ι档传动比: 汽车爬坡时车速不高,空气阻力可忽略,则最大驱动力用于克服轮胎与路面间的滚动阻力及爬坡阻力。故有: ααηsin cos 0emax G Gf r i i T T g +==max ψmg (1.1) 式中:G ----作用在汽车上的重力,mg G =; m ----汽车质量; g ----重力加速度,41239.840405.4G mg N ==?=;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 N T e ?=174max ;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0 4.36i =; T η—传动系效率,%4.86=T η; r —车轮半径,0.337r m =; f —滚动阻力系数,对于货车取02.0=f ; α—爬坡度,30%换算为16.7α=。 则由最大爬坡度要求的变速器I 档传动比为: T e r g i T mgr i η0max max 1ψ≥ = 41239.80.2940.337 5.1720 6.5 4.3686.4%???=?? (1.2) 驱动轮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r T g r i i T η01emax φ2G (1.3) 2G ----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时驱动桥给地面的载荷; 8.0~7.0=?取75.0=? 1g i ≤ 2max 00.641239.80.750.337 7.9 206.5 4.3686.4% r e T G r T i φη????==?? 综上可知:15.177.9g i ≤≤ 取1 5.8g i = 其他各档传动比的确定: 按等比级数分配原则: q i i i i i i i i g g g g g g g g == = = 5 44 33 22 1 (1.4) 式中:q —常数,也就是各挡之间的公比;因此,各挡的传动比为: 41q i g =,32q i g =,23q i g =,q i g =4 1n 1-=g i q 1.55= 高档使用率比较高,低档使用率比较低,所以可使高档传动比较小,所以取其他各挡传动比分别为: 2g i =3 3.7q =;23 2.4g i q ==;4 1.55g i q ==

五档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汽车五档变速器08级汽车制造与装配 设计者:尤建超 指导教师:梅彦利

目录 第一部分:车型基本参数---------------------------3 第二部分:传动方案拟定---------------------------4 第三部分: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5第四部分:变速器齿轮的设计计算--------------------6第五部分: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14第六部分: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18第七部分:参考资料------------------------------20

一.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其方案的确定 §1.1 变速器的功用和要求 变速器的功用是根据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提出的要求,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使汽车具有适合的牵引力和速度,并同时保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为保证汽车倒车以及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能够分离,变速器具有倒档和空档。在有动力输出需要时,还应有功率输出装置。 对变速器的主要要求是: 1.应保证汽车具有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在汽车整体设计时,根据汽车载重量、发动机参数及汽车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变速器档数及传动比,来满足这一要求。 2.工作可靠,操纵轻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内不应有自动跳档、乱档、换档冲击等现象的发生。为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驶安全性,操纵轻便的要求日益显得重要,这可通过采用同步器和预选气动换档或自动、半自动换档来实现。 3.重量轻、体积小。影响这一指标的主要参数是变速器的中心距。选用优质钢材,采用合理的热处理,设计合适的齿形,提高齿轮精度以及选用圆锥滚柱轴承可以减小中心距。 4.传动效率高。为减小齿轮的啮合损失,应有直接档。提高零件的制造精度和安装质量,采用适当的润滑油都可以提高传动效率。 5.噪声小。采用斜齿轮传动及选择合理的变位系数,提高制造精度和安装刚性可减小齿轮的噪声。 §1.2 变速器结构方案的确定 变速器由传动机构与操纵机构组成。 1.变速器传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型式选择 有级变速器与无级变速器相比,其结构简单、制造低廉,具有高的传动效率(η=0.96~0.98),因此在各类汽车上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设计时首先应根据汽车的使用条件及要求确定变速器的传动比范围、档位数及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题目10(Z=8公比1.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 院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I 第1章课程设计的目的. (1) 第2章课程设计题目?主要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 (2) 2.1 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2) 2.2 技术要求 (2) 第3章运动设计 (3) 3.1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3) 3.2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5) 第4章动力计算 (6) 4.1带传动设计 (6) 4.2计算转速的计算 (7) 4.3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8) 4.4传动轴最小轴径的初定 (11) 4.5执行轴轴颈直径的确定? (12) 4.6轴承的选择: (12) 4.7花键的选择? (12) 第5章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13) 5.1 摆杆式操作机构的设计 (13) 5.2 电动机的选择 (13) 第6章校核 (14) 6.1 Ⅳ轴刚度校核 (14) 6.2 轴承寿命校核 (15) 第7章润滑与密封 (16) 第8章设计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摘要 设计机床得主传动变速系统时?首先利用传动系统设计方法求出理想解和多个合理解。根据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功率与转矩特性要求?分析了机电关联分级调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从主传动系统结构网入手?确定最佳机床主轴功率与转矩特性匹配方案?计算和校核相关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这次说明书着重研究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根据已确定的运动参数以变速箱展开图的总中心距最小为目标?拟定变速系统的变速方案?以获得最优方案以及较高的设计效率。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中?为减少齿轮数目?简化结构?缩短轴向尺寸?用齿轮齿数的设计方法是试算?凑算法?计算麻烦且不易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对主传动系统中三联滑移齿轮传动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绘制零件工作图与主轴箱展开图及剖视图。

汽车设计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基本数据选择 1.1设计初始数据:(方案二) 学号:12; 最高车速:m ax a U =110-12=98km/h ; 发动机功率:m ax e P =66-12/2=60kW ; 转矩:max e T =210-12×3/2=192Nm ; 总质量:m a =4100-12×2=4076kg ; 转矩转速:n T =2100r/min ; 车轮:R16(选205/55R16) ; r ≈R=16×2.54×10/2+0.55×205=315.95mm 。 2.1.1 变速器各挡传动比的确定 1.初选传动比: 设五挡为直接挡,则5g i =1 m ax a U = 0.377 min i i r n g p 式中:m ax a U —最高车速 p n —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 r —车轮半径 m in g i —变速器最小传动比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 max e T =9549× p e n P max α (式中α=1.1~1.3)

所以,p n =9549×192 60 )3.1~1.1(?=3282.47~3879.28r/min 取p n =3500r/min p n / T n =3500/2100=1.67在1.4~2.0范围内,符合要求 0i =0.377×0 max i i r n g p =0.377×981095.31535003 -??=4.25 双曲面主减速器,当0i ≤6时,取η=90%,0i ?6时,η=85%。 轻型商用车1g i 在5.0~8.0范围, g η=96%, T η=η×g η=90%×96%=86.4% ①最大传动比1g i 的选择: 满足最大爬坡度: 根据汽车行驶方程式 dt du m Gi u A C Gf r i i T a D T g δη+++ =20emax 15.21 (1.1) 汽车以一挡在无风、干砂路面行驶,公式简化为 ααηsin cos 0emax G Gf r i i T T g += (1.2) 即,()T tq g i T f Gr i ηαα01sin cos +≥ 式中:G —作用在汽车上的重力,mg G =,m —汽车质量,g —重力加速度, mg G ==4076×9.8=39944.8N ; 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192N .m ;

【题目9】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所在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械11-1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陈永秋 2014年09月01日

目录 目录 ................................................................... I 摘要 . (1) 第1章绪论 (2)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2)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2) 1.2.2 图样技术设计 (2) 1.2.3编制技术文件 (2) 1.3 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3) 1.3.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3) 1.3.2技术要求 (3) 第2章运动设计 (4) 2.1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4) 2.1.1 转速范围 (4) 2.1.2 转速数列 (4) 2.1.3确定结构式 (4) 2.1.4确定结构网 (4) 2.1.5绘制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5) 2.2 确定各变速组此论传动副齿数 (6) 2.3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7) 第3章动力计算 (8) 3.1 带传动设计 (8) 3.1.1计算设计功率Pd (8) 3.1.2选择带型 (9) 3.1.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证带速 (9) 3.1.4确定中心距离、带的基准长度并验算小轮包角 (10) 3.1.5确定带的根数z (11)

3.1.6确定带轮的结构和尺寸 (11) 3.1.7确定带的张紧装置 (11) 3.1.8计算压轴力 (11) 3.2 计算转速的计算 (12) 3.3 轴的计算 (13) 3.4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14) 3.5 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7) 第4章主要零部件的选择 (19) 4.1电动机的选择 (19) 4.2 轴承的选择 (19) 4.3键的规格 (19) 4.3变速操纵机构的选择 (19) 第5章校核 (20) 5.1 轴的校核 (20) 5.2 轴承寿命校核 (22) 第6章结构设计及说明 (23) 6.1 结构设计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案 (23) 6.2 展开图及其布置 (23)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汽车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摘要 变速器是汽车重要的传动系组成,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和汽车驱动轮上扭矩的大小。变速器能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倒退行驶,而且利用档位可以中断动力的传递。变速器是车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机械式变速箱设计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已经成熟,但对于我们还没有踏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其中的设计理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的。 设计的变速箱来说,其特点是:扭矩变化范围大可以满足不同的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使用和维修,价格低廉,而且采用同步器挂挡,可以使变速器挂挡平稳,噪声降低,轮齿不易损坏。在设计中采用了5+1档手动变速器,通过较大的变速器传动比变化范围,可以满足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的要求,从而达到其经济性和动力性的要求;变速器挂挡时用同步器,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是使汽车变速器操纵舒适度增加,齿轮传动更平稳。 本文设计了常用货车用机械式变速器。在阐述了机械式变速器的功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选择三轴式的设计方案,进行变速器主要参数的确定、齿轮的强度校核和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同时设计了变速器所用的锁环式同步器,确定了同步器的主要参数,最后对变速器操纵机构进行设计。 关键词:变速器;齿轮;输入轴;同步器

Abstract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automobile driving system is used to make up the shortcoming of engine torque and rotary speed. It can change the vehicle speed and type torque in a big scope, cut off the power transfer from the engine, and also provides a reverse traveling direction for the vehicle. Transmiss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vehicle, including mechanical design development of transmission, the technology has matured, but we have not taken the school's students, of which the design is still very worthwhile for us to explore and learn of. Gearbox design, its features are: large torque rang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simple structure, easy production, use and maintenance, low cost, and the use of synchronizer sets required shifting allows smooth transmission required shifting, noise reduction is not easy damaged teeth.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5 +1 manu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large changes in the scope of the transmission ratio, to meet the vehicl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so as to achieve its economic and power requirements; transmission linked file by synchronizer sets, although the increase in cost, but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to increase comfort, smoother gear. This designs commonly used truck wit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scribes the function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ssion design, selection of three shaft type design, for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ransmission, gear strength checking and gear calculation of geometric size, while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used by the lock ring synchronizer, identified synchronizer of main parameters,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mechanism design. Key words:Transmission;gearbox;synchronizer;input shaft

汽车三轴五档变速器毕业设计

摘要 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驶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工况范围内工作。变速器设有空挡和倒挡。需要时变速器还有动力输出功能。 因为变速箱在低档工作时作用有较大的力,所以一般变速箱的低档都布置靠近轴的后支承处,然后按照从低档到高档顺序布置各档位齿轮。这样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保证装配容易。变速箱整体结构刚性与轴和壳体的结构有关系。一般通过控制轴的长度即控制档数,来保证变速箱有足够的刚性。 本文设计研究了三轴式五挡手动变速器,对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做了阐述,变速器的各挡齿轮和轴做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并进行了强度校核,对一些标准件进行了选型。变速器的传动方案设计。简单讲述了变速器中各部件材料的选择。 关键字:挡数;传动比;齿数;轴

Abstract Transmission to change the engine reached on the driving wheel torque and speed, is aimed at marking start, climbing, turning, accelerate various driving conditions, the car was different traction and speed Meanwhile engine in the most favorable working condition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work. And the trans mission in neutral gear with reverse gear. Transmission also need power output function. Gearbox because of the low-grade work at a larger role, In general, the low-grade gearbox layout are close to the axis after support, Following from low-grade to high-grade order of the layout of stalls gear. This will not only allow axis are large enough for a rigid, but also ensures easy assembly. Gear box overall structure and rigid axle and the shell structure of relations. Generally through the control shaft length control over several stalls to ensure that adequate gear box rigi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ree-axis five block manual trans mission, the transmission principle of work elaborated, Transmission of the gear shaft and do a detailed design, and the intensity of a school. For some standard parts for the selection. Transmission Trans mission program desig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 mission of all components of the material choice. Keywords : block; Transmission ratio; Teeth; Axis

手动变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1选题背景 (3) 1.1问题的提出 (3) 1.2文献综述(即研究现状) (4) 1.3设计的技术要求及指标 (5) 2机构选型 (6) 2.1设计方案的提出 (6) 2.2设计方案的确定 (8) 3尺度综合 (10) 3.1机构关键尺寸计算 (10) 4受力分析 (17) 4.1机构动态静力描述 (17) 5机构建模 (18) 5.1机构运动简图及尺寸标注 (18) 5.2机构关键构件建模过程 (19) 5.3机构总体装配过程 (25) 6机构仿真 (28) 6.1机构仿真配置 (28) 6.2机构仿真过程描述 (28) 6.3仿真参数测量及分析 (30) 6.4仿真中存在的不足 (33) 7设计总结 (34) 8收获及体会 (34) 9致谢 (35)

本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台用于轿车上的五档手动变速器。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变速器能使发动机功率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提高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 设计部分叙述了变速器的功用与设计要求,对该变速器进行了方案论证,选用了三轴式变速器。说明了变速器主要参数的确定,齿轮几何参数的计算、列表,齿轮的强度计算。 该变速器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其直接档的传动效率高,磨损及噪声也最小;二是在齿轮中心距较小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一档传动比。 关键词:变速器齿轮轴

1选题背景 1.1 问题的提出 从现在市场上不同车型所配置的变速器来看,主要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AMT)、无级变速器(CVT)。 手动变速器(Manual Transmission)采用齿轮组,每档的齿轮组的齿数是固定的,所以各档的变速比是个定值(也就是所谓的“级” )。比如,一档变速比是3.85,二档是2.55,再到五档的0.75,这些数字再乘上主减速比就是总的传动比,总共只有5个值(即有5级),所以说它是有级变速器。 曾有人断言,繁琐的驾驶操作等缺点,阻碍了汽车高速发展的步伐,手动变速器会在不久“下课”,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说,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是从目前市场的需求和适用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手动变速器不会过早的离开。 首先,从商用车的特性上来说,手动变速器的功用是其他变速器所不能替代的。以卡车为例,卡车用来运输,通常要装载数吨的货品,面对如此高的“压力”,除了发动机需要强劲的动力之外,还需要变速器的全力协助。我们都知道一档有“劲”,这样在起步的时候有足够的牵引力量将车带动。特别是面对爬坡路段,它的特点显露的非常明显。而对于其他新型的变速器,虽然具有操作简便等特性,但这些特点尚不具备。 其次,对于老司机和大部分男士司机来说,他们的最爱还是手动变速器。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手动变速器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的汽车发展历史,资历郊深的司机都是“手动”驾车的,他们对手动变速器的认识程度是非常深刻的,如果让他们改变常规的做法,这是不现实的。虽然自动变速器以及无级变速器已非常的普遍,但是大多数年轻的司机还是崇尚手动,尤其是喜欢超车时手动变速带来的那种快感,所以一些中高档的汽车(尤其是轿车)也不敢轻易放弃手动变速器。另外,现在在我国的汽车驾驶学校中,教练车都是手动变速器的,除了经济适用之外,关键是能够让学员打好扎实的基本功以及锻炼驾驶协调性。 第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轿车已经进入了家庭,对于普通工薪阶级的老百姓来说,经济型轿车最为合适,手动变速器以其自身的性价比配套于经济型轿车厂家,而且经济适用型轿车的销量一直在车市名列前茅。例如,夏利、奇瑞、吉利等国内厂家的经济型轿车都是手动变速的车,它们的各款车型基本上都是5档手动变速。

三轴五档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 . … 高级轿车三轴五档手动机械式变速器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4) 二、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总体方案论证 (4) 2.1 变速器的功用、要求、发动机布置形式分析 (4) 2.2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 (5) 2.2.1 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5) 2.2.2 倒挡布置方案 (7) 2.3 变速器零部件结构方案分析 (8) 三、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与主要零件的设计 (11) 3.1 变速器主要参数选择 (11) 3.1.1 档数与传动比 (13) 3.1.2 中心距 (14) 3.1.3 外形尺寸 (14) 3.1.4 齿轮参数 (15) 3.2 各档齿轮齿数的分配 (15) 3.2.1 确定一档齿轮的齿数 (15) 3.2.2 确定常啮合齿轮副的齿数 (16) 3.2.3 确定其他档位的齿数 (18) 3.2.4 确定倒挡齿轮的齿数 (18)

3.3 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 (19) 四、变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与材料的选择 (22) 4.1 齿轮的损坏原因及形式 (22) 4.2齿轮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22) 4.2.1齿轮弯曲强度计算 (23) 4.2.2齿轮接触应力 (24) 五、变速器轴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26) 5.1变速器轴的结构和尺寸 (26) 5.1.1 轴的结构 (26) 5.1.2 确定轴的尺寸 (26) 5.2轴的校核 (27) 5.2.1 第一轴的强度与刚度校核 (28) 5.2.2 第二轴的校核计算 (29) 六、变速器同步器的设计及操纵机构 (30) 6.1 同步器的结构 (31) 6.2 同步环主要参数的确定 (33) 6.3 变速器的操纵机构 (35) 参考文献 (36)

7级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N=40~900;Z=7级;公比为1.41;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小组班级专业 小组成员姓名学号任务分工姓名学号 任务分 工 画图计算 画图计算 主要技术参 数 例如技术参数:Nmin=40r/min;Nmax=900r/min; Z=7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指导教师联系方式 设计内容: 1、运动设计:根据给定的极限转速、变速级数、及公比值,确定其转速范围、转速数列、结构式、结构网,绘制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确定齿轮齿数,计算转速误差。 2、动力计算:根据给定的有关参数,确定各传动件的计算转速;确定各传动轴和主轴的轴径,确定并验算各传动齿轮的模数,计算主轴的合理跨距;对靠近主轴的传动轴进行刚度校核,并验算该轴上轴承的寿命。 3、绘制下列图纸:(1)主轴箱横剖面图1张(A1或A0)。(2)主轴零件工作图(A2或A3),并附在设计计算说明书内。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约8000字左右):设计计算说明书书写格式梗概 摘要;目录;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运动设计;动力计算;主要零部件的选择;校核;结束语;参考资料等 5、提交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打印稿和电子稿,并准备答辩。 课程设计时间:2XXX年12月22日至2XXX年01月02日 答辩时间:2XXX年01月02日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赵韩.《机械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周堃敏.《机械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3】、于惠力主编《机械设计》科学出版社第一版 【4】、戴曙主编《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5】、赵九江主编《材料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6】、郑文经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7】、于惠力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科学出版社

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解析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 题目: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院、系: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 09-3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段铁群 系主任: 2012年8月29日

摘要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有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与校核。 2、图样技术设计: (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组件。 (2)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3、编制技术文件: (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技术经济评价。 (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关键词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传动副,结构网,结构式,齿轮模数,传动比,计算转速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4) 二、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4) 三、运动设计 (4) 1.确定极限转速,转速数列,结构网和结构式 (4) 2.主传动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4) 3.确定变速组齿轮齿数,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6) 四、动力计算 .................................... (7) 1.传动件的计算转速 (7) 2.传动轴和主轴的轴径设计 (7) 3.计算齿轮模数 (8) 4.带轮设计 (9) 五、主要零部件选择 (10) 六、校核 (10) 七、结束语 (14) 八、参考文献 (14)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结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转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分级、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技术参数:Nmin=35.5r/min,Nmax=800r/min, 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三、运动设计 1.确定极限转速,转速数列,结构网和结构式 (1)确定极限转速,公比、变速级数 Nmin=45r/min ,Nmax=710r/min; =1.41; z=9 (2) 转速数列: 45r/min63r/min,90r/min,125r/min,180r/min,250r/min,255r/min, 500r/min,710r/min,共9级 (3)确定极限转速: Rn=Nmax/Nmin=710/45=15.6 (4)确定结构网和结构式 (1)写传动结构式:主轴转速级数Z=9. 结构式9=31×33 (2)画结构网:

变速器毕业设计说明书

前言 变速器用于转变发动机曲轴的转矩及转速,以适应汽车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障碍等不同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的不同要求的需要。变速器在汽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汽车以非常低且稳定的车速行驶,而这种低的车速只靠内燃机的最低稳定转速是难以达到的。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壮大,以及汽车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如何设计出更经济实惠,工作可靠,性能优良,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已经是当前汽车设计者的紧迫问题,也是我们作为汽车工程本科毕业生,必须肩负的重任。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我们要努力为我们的汽车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经过四年的刻苦学习,我掌握了四十多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为从事汽车行业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大学毕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之际,按国家教委的要求,进行了这次设计。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阅,充分体现了一个设计者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创新思想。毕业设计总体质量的好坏也直接体现了毕业生的独立创造设计能力。由于毕业设计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两个多月的毕业设计时间里我们到单位实习,并阅读了大量的汽车资料,虚心向老师请教,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老师传授的设计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使本次毕业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本人的设计题目、要求及任务是: 轻型货车变速器设计(4+1)档 设计参数:发动机: M emax=160 N·m ;车速:V max=100 Km/h ; 额定转速:n=2800 rpm ;车轮滚动半径:R0=0.42 m ; 汽车总质量:2200 Kg ;爬坡度:30﹪;主减速比:i0=4.5 ; 驱动轮上法向反作用力:F Z=1300 Kg 。 设计要求: 采用中间轴式、全同步器换档。本次设计要求:对各档齿轮的接触强度、弯曲应力及轴的强度、刚度以及轴承的载荷进行校核计算。 设计工作量: 1、集资料、进行方案论证、结构分析,确定合理的结构方案。 2、选择正确的参数,对变速器的强度及刚度进行校核计算。 3、绘制变速器总装图1张(0号图)、壳体图1张(0号图)、操纵机构总装图1张(0 号图)、齿轮零件图折合1.5张(0号图),其中用计算机绘图折和4.0张A0,手绘图 折和0.5张A0。总图量为4.5张以上0号图。 4、设计中的计算要求编程,上机计算,打印程序、结果。 5、英译中大于5000字符(折合中文约大于3000字)。 6、设计说明书应包括:目录、中、英文摘要、设计说明、方案论证、计算过程、结论、毕业设计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及其它说明。要求大于1.2万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