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结构识图之钢筋三维立体识图(梁柱)

钢筋结构识图之钢筋三维立体识图(梁柱)

钢筋结构识图之钢筋三维立体识图(梁柱)
钢筋结构识图之钢筋三维立体识图(梁柱)

结构识图-梁--板—柱

(完整版)钢筋符号讲解及识图入门

钢筋符号表示方法及试图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基础知识

钢筋识图入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钢筋识图入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完整版)平法钢筋识图算量基础教程思考练习题答案

《平法钢筋识图算量基础教程》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第一节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1、绘制图3-1-18的BJ J1在X或Y方向的剖面图,并标注各部位形状尺寸。 图3-1-18 BJ J1 3、在图3-1-19中填写集中标注空格内的数据。 400 700 300 200 600 图3-1-19 BJ P2练习 第三章第二节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独立基础底部钢筋的起步距离是__min(s,/2,75)_______ 2、当独立基础底板长度__≥2500mm__时,除外侧钢筋外,底板配筋长度可缩减10%。 3、计算图3-2-11所示DJ J1的X向钢筋的长度和根数(列出计算公式)

图3-2-11 练习 X向钢筋长度=x-2c (c是指砼保护层) X向钢筋根数=(y-2*min(200/2,75))/200+1 第三章第三节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计算图3-3-16中DJ P5基础底板顶部钢筋的长度和根数。 图3-3-16 DJ P5平法施工图 独基顶部受力筋长度=1000+2la 独基顶部受力筋根数=(200+400+200-2*min(120/2,75))/120+1 独基顶部分布筋长度=200+400+200-2*40(两端减砼保护层) 独基顶部分布筋根数=(1000+2la-2*min(200/2,75))/200+1(在受力筋长度范围内布置)

第四章第一节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1、JL04(5B)的含义是____基梁04,5跨,两端外伸_______ 2、在图4-1-25中填空: 250*200 图4-1-25 3、在图4-1-26中填空: 14 图4-1-26 4、在图4-1-27中填空: 架立筋 图4-1-27

钢筋结构识图大全

1、建筑体系 1-1、门式刚架体系 1-1-1、基本构件图 1-1-2、说明 力学原理 门式刚架结构以柱、梁组成的横向刚架为主受力结构,刚架为平面受力体系。为保证纵向稳定,设置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 刚架 刚架柱和梁均采用截面H型钢制作,各种荷载通过柱和梁传给基础。 支撑、系杆 刚性支撑采用热轧型钢制作,一般为角钢。柔性支撑为圆钢。系杆为受压圆钢管,与支

撑组成受力封闭体系。 屋面檩条、墙梁 一般为C型钢、Z型钢。承受屋面板和墙面板上传递来的力,并将该力传递给柱和梁。1-1-3、门式刚架的基本形式 a.典型门式刚架 6 s# ]8 P, H' }) e5 y! X8 Y b.带吊车的门式刚架 2 K5 J% N# x' p: p2 R c.带局部二层的门式刚架

1-1-4、基本节点a.柱脚节点 " O; `! ^4 Q# r1 5 j8 L# n* X b.梁、柱节点 + . r: U' X" R) g5 l'

4 I% m! D; ?1 n% R ■局部二层节点参照多层框架体系。1-1-5、刚架衍生形式

* t! z- I3 P. F& J! `; T* E: y/ \ ■吊车和局部二层可在衍生形式刚架中布置。 ■山墙刚架其本质也是多连跨刚架,不过中间柱与刚架柱比截面旋转了90度。1-2、多层框架体系 1-2-1、框架图示 6 V) u$ B5 o1 v3 J

1-2-2、说明 力学模型 a.纯刚接框架:纵横两个方向均采用刚接的框架。 b.刚接-支撑框架:横向采用刚接,纵向采用铰接,并在纵向设置支撑,以传递水平力。 c.支撑式框架:纵横向均采用铰接,两向均设置支撑传递水平力。 d.有时为保证足够的刚度,在刚接框架中亦设置支撑。 框架柱 框架柱可采用H型截面、箱形截面、十字形截面、圆管形截面等。所有上部结构的力都通过框架柱传递给基础。 框架梁 框架梁一般采用H型截面。楼盖和屋盖上的力通过框架梁传递给框架柱。 支撑 支撑采用一般采用热轧型钢制作,其功能是传递层间水平力和保证结构的刚度。

梁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入门

表示箍筋为?10 ,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间 表示箍筋为?10 ,加密区间距 100,非加密区间 表示箍筋为?8,间距为 200,双肢箍。 表示箍筋为?8,加密区间距 100,四肢箍,非加密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3①22, 3①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①22, ⑵2 ? 12, 3①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 12, ⑶4①25, 4①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①25, ⑷3①25, 5①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①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①20 ⑵2①22+ (4①12) 表示两根 ①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表 示2①22为通长,4? 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①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①25,下排为2①25。 ⑷2①22+ 2①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 ?12。 ⑵G4①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 ①14。 ⑶N2①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 ①22。 ⑷N4①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 ①1&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的下部) ⑴4①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①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①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①25,下排筋4①25。 ⑶6①25 (-2 )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①25,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4①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①25 + 3①22 (-3) / 5①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 5根。2①25伸 入支座,3①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①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 (3) 300X 700 Y500 X 250 ? 10@100/200(2) 2 ① 25 N4O 18 ) 6 ① 25 4/2 6① 25 4/2 6① 25 4①25 300X 700 、箍筋表示方法: 4①25 2①25 4①25 ⑴ ? 10@100/200(2) 距 200,全为双肢箍。 ⑵ ?10@100/200(4) 距 200,全为四肢箍。 ⑶ ?8@200(2) ⑷ ?8@100(4)/150(2) 区间距 150,双肢箍。 F 部钢筋为3①20。 F 部钢筋为3①18。 F 部钢筋为4①25。 F 部钢筋为5①25。 4①25 4/2

混凝土结构识图题库

一、填空题 1、在柱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标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 2、当墙身所设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图纸未标注,这时墙体水平与竖向分布筋排数如何确定2排。 3、梁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4、剪力墙拉筋两种布置方式为:双向和梅花双向。 5、当剪力墙水平分布筋不满足连梁、暗梁及边框梁的侧面构造钢筋的要求时,应补充注明梁侧面纵筋的具体数值,其在支座的锚固要求同连梁中受力钢筋。 6、JD 1 800×300 +3.100 3Φ18/3Φ14 表示1号矩形洞口,洞宽800、洞高300,洞口中心距本结构层楼面3100,洞宽方向补强钢筋为3Φ18,洞高方向补强钢筋为3Φ14 7、地下室外墙集中标注中OS代表外墙外侧贯通筋,IS代表外墙内侧贯通筋。其中水平贯通筋以H打头注写,竖向贯通筋以V打头注写。 8、地下室外墙底部非贯通钢筋向层内伸出长度值从基础底板顶面算起;地下室外墙顶部非贯通钢筋向层内的伸出长度值从板底面算起;中层楼板处非贯通钢筋向层内伸出长度值从板中间算起。 9、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设计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用“/”将其分开。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10、梁侧面钢筋为构造筋时,其搭接长度为15d锚固长度为15d;为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 ,锚固长度为la或lae,其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11、非框架梁、井字梁及板的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要求分两种,非别为当设计按铰接时和当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

钢筋入门识图讲解

入门钢筋识图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6Φ25 4/26Φ25 4/26Φ25 4/2 4Φ25 □———————————□———————□———————————□4Φ252Φ254Φ25 300×700

钢筋结构图纸基本识图

钢结构图纸基本识图 1.绪论;2.制图基本知识;3.投影基本知识;4.投影基本原理;5.投影变换;6.平面建筑形体的投影;7.曲面建筑形体的投影;8.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9.轴测投影;10.建筑施工图;11.结构施工图;12.正投影中的阴影;13.透视投影;14.展开投影;1 5.给水排水工程;16.AutoCAD绘图基础。 二:《土木建筑制图》 建筑安装工程预决算的编审工作,其基础除了应该了解,熟悉至精通建筑(房屋)的结构构件,组成和部位,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 重要的一课是识图、读图。 工程识图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问。 ——什么图可以作为预算的依据? ——哪些图可以计算出一件构造的工程量? ——从哪些图纸上可以计算出什么材料的实际耗用量? ——有了工程量数据怎么来计算它的价值? ——工程造价的依据有那些? 今天开始的课程将逐步获得答案。

1.1建筑识图与工程量计算(P151) 一、建筑识图 1、基本概念 国家规定,一个工程项目应经过:(1)规划和初步设计阶段;(2)审查后扩大初步设计;(3)审查后施工图设计、又称技术设计。 2、施工图作用:指导施工,技术依据;指导结算,支付进度款 依据;指导决算,结算工程款依据。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应: A、首页图目:从建施01-、结施01-、水施01-、电施01-(又 分强电、弱电、讯施01-)、电通01-。 标准图 设计总说明,容包括:工程设计依据(批文、资金来源、地勘资料等),建筑面积,造价。设计标准(建筑标准、结构荷载等级、抗震要求,采暖通风要求,照明标准,防火等级等)。施工要求(技术与材料)项目±0.000与总图绝对标高的相对关系,室外用材、强度 等级。 装修表 门窗表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经典试题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经典试题

11.混凝土保护层是指( )。 A.纵筋中心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B.纵筋外缘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C.箍筋中心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D.箍筋外缘至截面边缘的距离。 12.下列关于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论述中错误的是( )。 A.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B.柱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C.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D.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以变截面位置为界分段注写,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无须分界。 13.施工图中若某梁编号为KL2(3B),则3B表示( )。 A.三跨无悬挑 B.三跨一端有悬挑 C.三跨两端有悬挑 D.三跨边框梁 14.平法表示中,若某梁箍筋为Φ8@100/200(4),则括号中4表示( )。 A.有四根箍筋间距200 B.箍筋肢数为四肢C.有四根箍筋加密 D都不对 15.梁平法配筋图集中标注中,G2Φ14表示( )。 A.梁侧面构造钢筋每边两根 B.梁侧面构造钢筋每边一根 C.梁侧面抗扭钢筋每边两根 D.梁侧面抗扭钢筋每边一根 16.梁的上部有4根纵筋,2Φ25放在角部,2Φ12放在中部作为架立筋,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A、2Φ25+2Φ12 B、2Φ25+(2Φ12) C、2Φ25;2Φ12 17.梁的支座下部钢筋两排,上排2Φ22,下排4Φ25,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 A、2Φ22+4Φ25 B、2Φ22+4Φ25 4/2 C、2Φ22+4Φ25 2/4 18.梁的平法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原位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表达粱的特殊数值( )。 A、原位标注、集中标注 B、集中标注、原位标注 19.施工图中若某梁编号为KL2(3B),则3B表示()。 A.三跨无悬挑 B.三跨一端有悬挑C.三跨两端有悬挑 D.三跨边框梁 20.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系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注写方式和()注写方式。A;平面和截面 B: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C;集中标注和平面 21、直径1200的混凝土圆柱,每层柱净高4200,一层梁高750,无其它特殊要求的情况下,第一个加密区长度() A、1800 B、1400 C、700 D、该柱为短柱,通长加密

钢筋结构识图之钢筋三维立体识图梁柱

结构识图-梁--板-柱框架梁中通长筋的标注

梁的上、下通长筋的标注 1.梁的类型和编号:楼面框架梁 1 2.矩形截面框架梁的尺寸:宽度b=300mm,高度h=500mm 3.箍筋:I级钢,直径6mm的双肢箍,加密区箍筋间距100mm,非加密区箍筋间距200mm 4.上部通长纵筋:2根直径16mm的II级钢 5.左支座处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包括2根通长筋) 6.中间上层纵筋未原位标注,此处纵筋同集中标注,为2根直径16mm 的II级钢(HRB335) 7.右支座处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包括2根通长筋)

1.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上部配筋相同 2.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上部配筋不同 3.悬挑梁与框架梁不同标高,上部配筋相同

4.纯悬挑梁 框支梁的钢筋绑扎操作 柱配筋图 (1) 模板图 模板图主要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形,预埋铁件、预留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各部位尺寸和标高、构件以及定位轴线的位置关系等。 (2) 配筋图 配筋图包括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主要表示构件内部各种钢筋的位置、直径、形状和数量等。 (3) 钢筋表 为便于编制预算,统计钢筋用料,对配筋较复杂的钢筋混凝土构 件应列出钢筋表,以计算钢筋用量。 ①截面注写法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的柱子编号,分别在 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并将此截面在原位放大,以直接注写 截面尺寸、轴线定位和配筋具体数值。 ②列表注写法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的柱子编号,然后对同一编号的一个柱子列表表达其截面、配筋等 ③列表法: 优点:一般只需要画1个平面图 平面图上只画柱子轮廓,柱子不会在图纸碰撞 缺点:钢筋用列表表达,钢筋不画出来,感性认知差 适用范围:各种的结构

钢筋识图大全完整

钢筋识图大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 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 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 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 8@200(2)表示箍筋为φ 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 8@100(4)/150(表2)示箍筋为φ 8 ,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 Φ 22 ,3Φ 2表0示上部钢筋为3Φ 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 φ 12 ,3Φ表18示上部钢筋为2φ 12下, 部钢筋为3Φ18。 ⑶ 4 Φ 25 ,4Φ 2表5示上部钢筋为4Φ 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 Φ 25 ,5Φ 2表5示上部钢筋为3Φ 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 Φ20 表示两根Φ 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 Φ 22+ (4Φ 12表)示2Φ22为通长,4φ架12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 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 Φ22+ 2 Φ表22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 φ 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 12 。 ⑵ G4 Φ 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 14 。

⑶ N2 Φ 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 22 ⑷ N4 Φ 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 18 。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 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全2部5 伸入支座内。 ⑵ 6 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 25,下排筋4Φ 25。 ⑶ 6 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 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 Φ25 + 3 (Φ-32)2/ 5 Φ 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 25伸入支座,3Φ 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 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 (3)300 × 700 Y500 ×250 φ 10@100/200(2) 2 Φ 25 N4Φ 18 (-0.100) 4Φ25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2Φ 254Φ 25 300× 700 N4φ 10 KL7(3) 300 ×70表0 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 × 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 18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 10@100/200(2) 2 表Φ示25箍筋和架立筋。

钢筋识图入门知识

钢筋翻样基础知识·名词解释·计算公式大全 1、钢筋的锚固长度 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锚固长度”应成为钢筋工的第一概念。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 锚固长度在101-1.3.4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直角钩。

当柱墙插筋的竖直锚固长度小于规定值时,需按照101-3图集32页右下角的表或45页右上角的表加弯直角钩。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 4laE 加15d直角钩。 2、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是以锚固长度为先决条件,再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给出3个修正系数来计算。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各类构件各有具体要求。 3、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保护层厚度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均有详细规定。 一般情况下,无垫层基础是70mm;有垫层基础是35mm,柱是3 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图纸中均有具体规定。

【钢筋识图入门】快速看懂钢筋结构图上的标注

【钢筋识图入门】快速看懂钢筋结构图上的标注 ⑴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直径10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直径10一级钢,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8@200(2) 表示箍筋为直径8一级钢,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综合解读:斜杠前面是加密区箍筋间距,斜杠后面是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后面刮号里的数字表示箍筋肢数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22;320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322,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320。 ⑵212;318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212,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318。 ⑶425;425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425,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425。 ⑷325;525 分号前面表示上部钢筋为325, 分号后面表示下部钢筋为5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除集中标注以外,标在梁上部支座处的钢筋) ⑴220 表示两根直径20的二级钢筋,是否是通长布置要结合看集中标

注,用于双肢箍。 ⑵222+(412)表示两根直径22二级钢,是否是通长布置要结合看集中标注,412是中间架立筋,是否是六肢箍要看集中标注的钢筋信息,也有可能是四肢箍。 ⑶625 4/2 表示上部钢筋第一排为四根直径25二级钢,上部第二排为两根直径25二级钢。 ⑷222+ 2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直径22在角部通长布置,两根直径22在中部仅在支座处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12。 ⑵G4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14。 ⑶N2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22。 ⑷N4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25,下排筋425。 ⑶6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25 + 322(-3)/ 5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25伸入支座,3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25,通长布置。 五、标注实例解读: KL7(3)300700 Y500250

钢筋结构识图之钢筋三维立体识图(梁、柱)之欧阳学文创作

结构识图梁板柱 欧阳学文 框架梁中通长筋的标注 梁的上、下通长筋的标注 1.梁的类型和编号:楼面框架梁1 2.矩形截面框架梁的尺寸:宽度b=300mm,高度h=500mm 3.箍筋:I级钢,直径6mm的双肢箍,加密区箍筋间距100mm,非加密区箍筋间距200mm 4.上部通长纵筋:2根直径16mm的II级钢 5.左支座处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包括2根通长筋) 6.中间上层纵筋未原位标注,此处纵筋同集中标注,为2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 7.右支座处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包括2根通长筋)

1.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上部配筋相同 2.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上部配筋不同 3.悬挑梁与框架梁不同标高,上部配筋相同 4.纯悬挑梁

框支梁的钢筋绑扎操作 柱配筋图 (1) 模板图 模板图主要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形,预埋铁件、预留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各部位尺寸和标高、构件以及定位轴线的位置关系等。 (2) 配筋图 配筋图包括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主要表示构件内部各种钢筋的位置、直径、形状和数量等。 (3) 钢筋表 为便于编制预算,统计钢筋用料,对配筋较复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应列出钢筋表,以计算钢筋用量。 ①截面注写法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的柱子编号,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并将此截面在原位放大,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轴线定位和配筋具体数值。 ②列表注写法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的柱子编 号,然后对同一编号的一个柱子列表表达其截面、配筋 等 ③列表法:

钢筋结构识图

实例一: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结构图了,一个个给你解释一下吧!!这个应该是一个标准的柱截面图,8根16的主筋,箍筋采用8个的圆钢,间距在加密区为100,非加密区200,而你所说的中间的十字钢筋,也叫拉钩,就是两个方向的圆8钢筋将16的主筋对拉起来(这么讲不是专业的说法,不过这样说 或许你能够更好的理解),弯头设135度,弯头长度一般为钢筋直径的10倍,此图的弯头长度也 就是8cm!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先跟你介绍下梁的钢筋有纵向受力钢筋,架立钢筋,箍筋,上部钢筋,构造钢筋。上下贯通就是钢 筋在整个构件当中要拉通,2Φ25表示两根直径为25的钢筋,具体是什么钢筋得从图纸上看, 2Φ20也一样。N应该表示抗扭钢筋。至于2Φ22+2Φ18怎么下料,应该是2根直径22和2根直 径18的钢筋,长度得从图纸上看。 实例二: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简介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图3.3.2a)。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图3.3.2b)。 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梁、板、柱、基础等构件,称为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有在工地现场浇制的,称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也有在工厂、工地以外预先把构件制作好,然后运到工地安装的,这种构件称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此外还有的构件,制作时对混凝土预加一定的压力以提高构件的强度和抗裂性能,称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

钢筋识图入门知识大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钢筋识图入门钢筋图集平面法

钢筋识图入门钢筋图集平面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钢筋结构识图图集图标讲解

钢结构识图培训讲义 技术部周耀彬 2009-5-24 第一章识图基础 一、投影及三视图 三视图:正视图(上左)、侧视图(上右)、俯视图(下) 三视图在使用是不一定完整,可能只出现其中两个。 有剖视符号的情况下,按照符号所示方向看物体,无剖视符号时,一般习惯的看图方向是: 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侧时,表示是站在正视图中物体的右侧向左看; 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左侧时,表示是站在正视图中物体的左侧向右看; 俯视图表示从上向下看到的正视图中的物体 看图方向的正确至关重要,决定了装配方向的正确与否,由于详图绘制人员的个体差异,选择表达方式上会有所差异,需要在图面上相互印证,如有不一致处及时和制图人员沟通确认。 二、剖面符号和断面符号

1.断面符号 表示从符号处剖开看到的断面,不表示断面后方的其他东西; 2.剖面符号 表示从符号处剖开看到的断面及断面后方的其他东西; 3.在钢构详图中,断面符号和剖面符号使用上有些随意,是因为功能上比较接 近,着重表达的是看物体的方向。 看物的方向是从粗线朝文字的方向看。粗线表示人的眼睛,文字表示看的朝向。 三、索引符号及节点符号 1.不带剖视方向的索引 字母a,如果节点详图不在本图中,就写对应的图纸编号,比如“详图-09”或“09”等。 有时也直接索引出来后直接放大,不用到节点符号,如下图: 2.带剖视符号的索引 与剖(断)面符号类似,看物的方向是从粗线朝细线的方向看。粗线表示人的眼睛,细线表示看的朝向。

四、对称符号 五、焊缝符号* 1.焊缝基本符号(常用):表示焊缝横截面形状的符号

2.辅助符号:表示焊缝表面形状特征的符号 3.补充符号:补充说明焊缝的某些特征而采用的符号

2021年钢筋结构识图之钢筋三维立体识图(梁、柱)

结构识图-梁--板-柱 欧阳光明(2021.03.07) 框架梁中通长筋的标注 梁的上、下通长筋的标注 1.梁的类型和编号:楼面框架梁1 2.矩形截面框架梁的尺寸:宽度b=300mm,高度h=500mm 3.箍筋:I级钢,直径6mm的双肢箍,加密区箍筋间距100mm,非加密区箍筋间距200mm 4.上部通长纵筋:2根直径16mm的II级钢 5.左支座处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包括2根通长筋) 6.中间上层纵筋未原位标注,此处纵筋同集中标注,为2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 7.右支座处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16mm的II级钢(HRB335)(包括2根通长筋)

1.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上部配筋相同 2.悬挑梁与框架梁同一标高,上部配筋不同 3.悬挑梁与框架梁不同标高,上部配筋相同 4.纯悬挑梁 框支梁的钢筋绑扎操作 柱配筋图 (1) 模板图 模板图主要表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形,预埋铁件、预留钢筋、预留孔洞的位置,各部位尺寸和标高、构件以及定位轴线的位置关

系等。 (2) 配筋图 配筋图包括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主要表示构件内部各种钢筋的位置、直径、形状和数量等。 (3) 钢筋表 为便于编制预算,统计钢筋用料,对配筋较复杂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应列出钢筋表,以计算钢筋用量。 ①截面注写法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的柱子编号,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并将此截面在原位放大,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轴线定位和配筋具体数值。 ②列表注写法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的柱子编号,然后对同一编号的一个柱子列表表达其截面、配筋等 ③列表法: 优点:一般只需要画1个平面图 平面图上只画柱子轮廓,柱子不会在图纸碰撞缺点:钢筋用列表表达,钢筋不画出来,感性认知差 适用范围:各种的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