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及训练方法

探究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及训练方法

探究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及训练方法

探究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及训练方法

发表时间:2017-02-06T15:02:17.007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2期作者:王志德[导读] 力量训练是由肌肉在进行克服内外阻力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能力。运动员不应该以绝对的力量值大小来制定力量的训练程度。无锡市体育运动学校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对于射箭运动员来说,力量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射箭过程中的举弓、开弓动作均需要有足够的力量作为支撑,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把加强力量素质训练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我国目前在力量训练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运动员发展的方法。但是,和世界上的射箭强国相比,还存在着缺点和不足。

关键词:射箭运动员力量素质力量训练

一、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

力量训练是由肌肉在进行克服内外阻力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能力。运动员不应该以绝对的力量值大小来制定力量的训练程度。根据射箭运动的特点,使有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从素质构成要素出发,分成下面三个构成要素。

1.力量储备的增加,也就是对肌肉强烈收缩能力的提高,只需要射箭运动员满足专项的要求就可以,对绝对力量不需要追求。

2.耐力是一种射箭队员非常需要的特殊力量。运动员在不改变运动强度的情况下,随着肌肉耐力的提高也会增加连续运动的时间。在射箭进行的过程中,如果运动员的肌肉耐力不足,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出现。

3.射箭运动员对平衡用力的要求,其包括:弓的对称用力、协调用力、直线用力和动态平衡。也就是说,肌肉紧张、放松以及动作的稳定和动态用力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几种力量训练的方法

1.等张练习(动力性力量练习)。等张练习是肌肉以等张收缩形式进行的抗阻力练习。包括抗体重的专门练习(如引体向上)和抗外部阻力的力量练习(如推举杠铃、哑铃等)。由于等张力量练习是肌肉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负重练习,不仅能使肌肉力量得到有效的发展,而且还能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

2.等长练习(静力性力量练习)。等长练习是肌肉以等长收缩形式进行的抗阻力练习,如手倒立、直角支撑等。其生理效应是使神经元持续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对神经元的工作能力有助于提高,促进肌肉绝对力量和静力耐力得到有效发展。肌肉做等长力量练习时,不仅使时间和能量得到节省,还对力量的提高起到明显效果。特别是对部分在练习动力性过程中不容易锻炼到的肌群和力量较弱的肌群,也会有目的地得到锻炼。但等长练习的不足之处是对动作速度及爆发力有不利影响,同时由于缺乏张弛交替的协调支配,对改善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效果不明显。因此,静力性力量练习应和动力性力量练习结合进行,尤其是儿童少年不宜多采用等长练习。

3.等动练习。等动练习是借助于专门的等动练习器进行力量训练的方法。等动练习器的结构是在一个离心制动器上连一条尼龙绳,由于离心制动作用,扯动绳子愈快,阻力愈大。所以,器械产生的阻力总是和用力大小相适应。

4.离心练习。肌肉产生离心收缩的力量练习称为离心练习。离心练习属于动力性练习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肌肉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如推举起杠铃后慢慢放下的动作,相关肌群做离心收缩。

研究发现,肌肉离心收缩所产生的最大离心张力比最大向心张力大40%左右,但增长力量的效果与向心练习相似。另外,同样负荷训练后,离心练习引起肌肉酸痛的程度相对其他练习方法较为明显。因此,离心练习似乎无显著优点。

5.超等长练习。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练习称为超等长练习。如训练中常用的多级跳、“跳深”(从高处跳下落地后再向上跳起)等练习,对于发展弹跳力和爆发力等有显著效果。肌肉离心收缩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能产生更大的力量,其原因是由于肌肉弹性体产生的张力变化和肌牵张反射使肌力加强。

三、针对射箭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几点建议

对射箭运动员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时,不能片面地追求提高力量的绝对值,需要将构成射箭力量素质作为出发点,在选择和设计力量训练方法、手段时要按照专项训练所要求的力量储备、肌肉耐力以及肌肉平衡用力能力的三点要素进行。安排力量训练负荷的大小时要与技术训练负荷大小相适合。无论是单个动作的训练负荷还是力量训练的总负荷,都需要比单个技术动作或是技术训练的肌肉负荷要大,符合射箭技术训练和比赛的要求。

对静立性、克制性用力增加训练的比重,紧密地将专项训练和力量训练结合在一起。以慢节奏用力的方式来训练动力性力量为主,需要运动员将注意力做到高度集中,以增强对肌肉用力的本体感觉,提高专项技术动力对力量的应用能力。进行系统的力量综合训练,不仅对力量的素质进行提高,还有利于改善肌肉内的协调能力,而且还能促进肌肉内在力满足射箭动作技术的要求,使技术改进问题得到实现,同时在进行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结语

力量是射箭技术的坚实基础,肌肉力量储备、核心稳定力量以及耐力是射箭质量的保证。射箭作为技能类项目,所以很容易忽视和遗忘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我国教练员坚持认为技术的落后是我国射箭项目水平与韩国差距的根本症结。所以浅析技术并不是训练的终结,而是由浅析技术的结果对肌肉发力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才是使技术能力提高的关键。参考文献

[1]于慧吴逢波射箭撒放技术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06)。

[2]李政姜欣妤试论射箭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体育时空,2016年,10期。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姓名:黄海涛 摘要: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是针对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人体的躯干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刚性连接的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衔接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其得到整合,为运动员各项运动技能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杠杆作用。对于篮球项目来讲,强有力的核心力量可以更加稳定且固定篮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使身体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与发展,上下肢配合更加协调,有利于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关键词:核心力量篮球训练原则训练手段 1.前言 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中,许多国家的优秀运动员都非常重视核心力量的训练,并将此作为整个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内容来安排和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主要是针对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那些位于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一个稳定的强有力的躯干核心力量支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核心力量可使人对运动不断变化的需要做出迅速反应。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迅速反应能力要求较高。 2.对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认识 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针对人体躯干部位来进行的,人体的躯干部位在运动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刚性连接的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衔接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使其得到整合,为运动员各项运动技能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杠杆作用。因此,欧美等国的优秀教练员在进行运动项目的训练实践中,都将加强躯干部位的力量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躯干部位的训练内容被作为重中之重来安排,是构成专项能力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核心力量的不断增强,能够对运动员的基本运动技能进行良好的改善,给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创造坚实有力的“中枢”力量。强大的核心力量能够帮助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效地控制身体加速、急停和稳定,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增加膝踝关节的爆发力和所有参与运动肌肉的感知觉。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减少或预防运动损伤,确保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为艰苦的训练和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运动损伤通常是困扰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一大难题,尤其对篮球运动员来讲,经过长期艰苦的大强度、大负荷的刺激后,身体各部位磨损都会很大,肌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疲劳状况,特别是肩、膝、踝等关节。在这种情况下如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就非常容易出现伤病。怎么能在训练中及时有效地对肌体进行调整并努力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保证身体各部位能够协调用力是训练过程中值得教练员思索的一个问题。全面系统的核心力量训练,不但可以有效地预防伤病,降低损伤的严重性,还有助于减少再损伤,加快损伤后的恢复,保证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运动成绩的稳步提高。因此,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躯干力量和核心稳定性及各关节的稳定性,就能够促进篮球运动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进而优化技术动作,提高运动竞技水平。 3.核心力量训练在篮球训练中应遵循的原则 3.1循序渐进原则 由于以往高校篮球教练在对身体躯干部位核心力量训练方面认识的不足,大部分篮球运动员的躯干力量一般比较薄弱,因此在训练篮球运动员的开始阶段,强度不宜过大,要给运动员一个适应过程,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训练,遵循平衡—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原则,结构动作从易到难,训练数量从少到多,时间从短到长,而且一定要保持训练的系统性,并根据生物的适应性原理,在训练中逐步提高要求,主要是体现在每一个年度和每一个训练小周期中的每一个力量训练方法与手段中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2结合专项原则 所有的核心力量训练只有结合专项的运动本质才会有真正的实际意义,否则就变成一般性力量训练。篮球项目是在保证正确技术的前提下,长时间快速攻防的耐力类项目,肌肉需要更多的是力量耐力,因此

核心力量练习方法

一、人体核心的概念 二、核心力量的概念 三、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四、核心力量训练原则 五、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徒手训练方法 1.屈膝半蹲 2.跪地弓背支撑 3.跪式直背支撑 4.仰卧两头起 5.仰卧屈膝 6.仰卧抬腿 7.俯卧肘支撑后交叉腿8.交叉腿侧身斜起坐 9.团身两头起 10.仰卧屈腿收腹 11.仰卧屈膝交叉腿抱头起12.仰卧屈膝伸腿抱头起13.仰卧交叉蹬腿 14.仰卧交叉打腿 15.仰卧举腿 16.俯卧三点支撑单手前平举17.仰卧起坐 18.仰卧起扶膝坐 19.直腿臂上举坐 20.仰卧起手抱膝举腿21.侧卧肘支撑手侧上举22.仰卧起交叉提膝 23.坐式屈腿 24.仰卧举腿肘触膝 25.分腿侧俯身 26.分腿叉腰侧身 27.侧卧举腿 28.侧身手支撑交叉腿29.单肘侧支撑转体 30.俯卧支撑换姿势 31.俯卧直臂抬腿支撑32.侧卧屈腿抱头起 33.跪立侧俯身 34.坐式交叉腿转身 35.仰卧1贝0屈腿 36.仰卧侧摆腿 37.屈臂俯卧内收腿伸手支撑38.直臂俯卧三点支撑

39.屈臂俯卧两点支撑40.直臂俯卧两点支撑41.直臂跪式单腿支撑42.俯卧肘关节斜支撑43.侧卧肘关节支撑顶髋44.侧卧踢腿 46.仰卧提臀 47.仰卧提臀抬腿 48.仰卧勾腿提臀 49.燕式平衡 (二)瑞士球训练方法 1.仰卧屈膝扶球 2.两腿压球仰卧起 3.大小腿夹球仰卧起 4.仰卧直腿夹球起 5.仰卧屈腿夹球起转髋6.俯卧瑞士球转腰 7.侧卧夹瑞士球起 8.瑞士球上转腰 9.单膝跪瑞士球转腰10.单膝跪瑞士球上体侧屈11.仰卧单腿压瑞士球交叉腿12.仰卧瑞士球转身 13.仰卧两脚拉瑞士球14.坐瑞士球转身 15.侧卧单肘支撑夹球16.俯卧瑞士球抬两腿17.坐瑞士球抓哑铃斜提拉18.肘撑瑞士球俯卧 19.持哑铃俯卧瑞士球20.俯卧瑞士球单臂单腿支撑21.两腿压球单臂支撑22.屈肘压球单脚支撑23.前推瑞士球下腰 24.仰卧夹球上举 25.手撑瑞士球下腰 26.瑞士球背桥 27.两腿夹瑞士球转髋28.仰卧肩压球顶髋 29.单腿压球两手支撑30.两腿拉球两手支撑31.仰卧夹球屈膝 (三)实心球训练方法 1.仰卧单腿起坐

力量素质训练要素

力量素质训练要素(1)动作次数。锻炼某个部位的肌肉一般要练若干组动作,而每组是由若干重复的动作次数组成的。一般认为,发达肌肉量有效的动作次数,每组最多不应超过15次,最少不应少于6次。还有一个规律,即大负荷、少次数、少组数的方式对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体积有效;而小负荷、多次数、多组数的方式有利于缩减脂肪,使肌肉线条清晰、轮廓分明。 (2)器械重量。体力不同的人,所能举起的重量也不一样。初练健美的朋友,如何才能确定自己锻炼时所应采用的器械重量呢?有一种办法:做某一动作(例如用杠铃做平卧推举动作)时,若能用某一重量(例如60公斤)连续做12次(最后2次或最后1次完成得比较勉强),该重量即为练该动作的合适重量;如能轻松地做12次,或使尽力气也做不了8次,则这些重量对初练者都不合适。 另一种选择合适重量的标准是:能将某一重量连续举15次,既不感到勉强,也不觉得轻松,该重量即为合适重量。 (3)增加负荷。健美爱好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肌肉增大了,力量也加强了,为了使肌肉继续增大或保持良好力量素质概述 人体的任何活动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力量,它维持着人体的基础生活能力。丧失肌肉活动力量的人,生活将无法自理。当人体从事体育运动时,则需要特殊的肌肉力量能力,这些特殊的肌肉能力是通过运动训练获得的。它是掌握运动技能、技巧,提高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基础。 那么,什么是力量素质呢 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外部阻力是指物体的重量、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气或水的阻力等。内部阻力包括肌肉的粘滞力、关节的加固力及各肌肉间的对抗力等。外部阻力往往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人体在克服这些阻力中提高、发展自身的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对人体运动有极大影响,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意义如下: 一、力量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 我们所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都是由作为主动运动器官的肌肉以不同的负荷强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工作而带动了被动运动器官骨骼的移动来完成的。如果没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力量牵拉骨骼进行运动,则连起码的行走和直立也不可能,更不要说进行体育活动了。每个人跑、跳、投及攀登爬越等各种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均离不开力量素质。 一个人想要跑得快就需要具有较好的腿部后蹬力;想要跳得高、跳得远就要有较好的弹跳力;要想投(掷、推)得远就需要发展上肢爆发力;攀爬和提、拉重物等也离不开上肢、腰腹部 及腿部力量,所以说力量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的基础。 二、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 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而肌肉的力量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力量素质决定速度素质的提高,耐力素质的增长,柔韧素质的发挥和灵敏素质的表现。 首先,力量素质的增长有助于速度素质的提高。因为肌肉的快速收缩是以其力量为前提的。一名短跑运动员如果没有两条强有力的腿,那是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我国百米曾跑过10秒2的优秀运动员余维立,深蹲达到180公斤。 其次,力量素质也有助于耐力素质的增长。从生活常识中可以得知,一个强有力的人总比体弱者能持续活动更长的时间。 此外,力量、速度的提高会增加肌肉的弹性,促进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发展。 三、力量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一,人体核心的概念 人体核心通常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 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组成,并且髋关节周 围的肌肉——臀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核心肌群。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核心肌群的位置,包括深层的小肌肉群 和浅层的大肌肉群。深层的小肌肉群包括腹横肌、多裂肌和部 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等,这是维持脊椎稳定的最重要的核心 肌群,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持各脊椎椎体间的稳定能力,并可以 使脊椎维持在正中区域的范围内。浅层的大肌肉群包括腹直肌、 腹外斜肌、大部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竖脊肌及臀部肌群等。二、核心力量的概念 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 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 力。 三、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稳定运动员的脊柱、骨盆, 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 提高运动时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动作 中的损伤,从而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四、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就是要努力使整个机体协调起来,确保运动员 在做动作时让核心区域肌群起到稳定躯体、传输能量的作用。

训练方法: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2,运用单一器 械的练习;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4,各种普拉提练习形式;5,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6,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7,两人共同进行的练习。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按照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原则,静力练习 时间固定,动力练习每组重复次数也需要固定。课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增加练习时间、练习次数、组数或加大负荷重量,由徒手练习变为有器械的负荷练习,动作内容和形式逐渐复杂等。在核心力量训练中,要严格控制身体姿势,配合呼吸,强调注意力集中。 五、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核心稳定力量的训练涉及整个躯干和骨盆部位的肌肉,特别是注重深层的小肌肉群的训练。在练习方式上,不仅采用一端固定的向心收缩,而且强调两端固定的静力性收缩。在运动方向上,不仅进行一维的运动,而且重视两维和三维的运动。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上,核心稳定力量的负重较轻,许多练习甚至是徒手的克服自重练习。同时,由于核心稳定力量的主要功能在于对身体重心的控制,所以该力量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稳定条件下进行训练,以此使更多的小肌肉群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辅助肌参与运动,培养运动员在运动中稳定关节和控制重心的能力。 核心力量的训练从核心力量的法力部位来说,可分为前部、 侧部和后部;按参加人数可分为单人、两人和多人练习;按球数可分为一球、两球和多球练习;按动作难度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还可根据练习中有无器械分为有器械和无器械等。这些方

羽毛球需要的,13种徒手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羽毛球需要的,13种徒手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1、站立提膝 相关:平衡能力以及腿部力量 站立,双手平举,与肩同宽,尽可能的提高左膝,在最高点保持约三秒钟,然后缓慢放下,换右腿,动作相同,提起时呼气,落下吸气。 2.侧卧剪刀腿 相关:臀部肌肉,腹斜肌 左侧卧,左手支头,右手支撑,尽可能高的抬右腿,身体保持在一个立面上,最高点保持3秒,回落,做到力竭然后换右侧,动作相同。

3.俄罗斯回转 相关:腹横肌,肋间肌,腹斜肌 坐姿,手交叉,提膝,脚离地,空中回转,左肘部接触右膝,右肘部接触左膝,做到力竭,注意过程中,一直保持脚面离地。 4.侧卧提臀 相关:腹斜肌,肋间肌 右侧卧,右肘支地,左手叉腰,躯干与腿在一个平面,左腿叠加在右腿上,提高

髋部,保持身体平直,然后缓慢落下,单侧做十次,然后换另外一侧。 5.卷腹 相关:腹肌,尤其是上腹肌 屈膝,手交叉在胸前,卷腹,让肘部靠近大腿,注意:腰伤未好的JR,谨慎起见,这个动作做半程就好,保持背部贴着地面! 6.仰卧提腿 相关:臀部肌群,下腹肌 仰卧,手放到臀部下方,头稍微离地,(这样可以锻炼颈部肌肉),腿笔直,脚踝伸直,脚跟离地约15CM,膝盖不要弯曲,缓慢将腿提高,与地面约45度,保持3秒后,将腿放下。 7.仰卧摆动提腿 相关:下腹肌,臀部肌群 仰卧起始姿势与上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分开提腿,同时过程中,保持另一只腿在起始位置。 8.仰卧分腿 相关:下腹肌,臀部肌群 仰卧起始姿势与上图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上面的是提腿,这里是分腿,尽可能打开,然后闭合。原文这个动作的名字叫“hello darlings”,女JR应该好好练习下,效果你们懂得!

儿童力量训练方案

儿童力量训练方案 班级:2010级社会体育本科一班 学号;20100905006 姓名;李秀运目前,激烈的体育竞争要求我们培养运动员要从小抓起,特别是体操、跳水等项目。当然柔道就次一些,但在日本也是从小抓起的。力量素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然而,目前理论界对少年儿童的力量训练问题还存在着争议。对少年儿童力量训练的方法、效果及力量训练与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等问题进行阐述。 1、少年儿童力量训练的效果 力量训练能否增强少儿的力量素质,这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反对者认为,即使从事力量训练的少年儿童,其力量有所增长,即也是由于激素作用的结果。然而,关于青春期前男、女孩训练后力量得到增长的报道也有许多,在以上的三项研究中被试每周进行三次训练,共训练8—24周,练习形式包括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和负重练习,被试平均年龄11—12岁,所以在这种年龄上来说,可以通过训练使其力量得到增长。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体肌肉力量的大小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肌肉横断面积,肌肉群间的协调性,参加工作的肌纤维数等。少年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较快,适宜的力量训练无疑可以改善其肌肉间的协调性以及动员更多的股纤维参加工作,同时参加训练的少年儿童,其肌肉横断面积较之训练前也有明显的增加。 2、少儿力量训练与损伤 无论少年儿童或成人,损伤都是力量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对于主长发育中的少年儿童来说,有些损伤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发育,甚至会过早地断送他们的运动生涯。因此,我们应当很好地了解少年儿童损伤的力量、生物与机制,从而对其力量训练实施有效的控制,避免创伤的出现。除了与成年人相似的损伤之外,少年儿童的损伤还特别易发生在软骨或称为生长软骨上,因为,软骨里少年儿童骨骼发育的发生部位,在承受外力时,也是——个弱力点,生长软骨一般存在于三个部位,即:骨骺盘、关节面、肌腱 与骨的附着处、软骨的长长,就是由于位于骨两端的骨骺盘发育的结果。

核心力量文献综述

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研究文献综述 韩诗琪 2013211473 体育与健康学院体教131班 摘要: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关节养护性训练及核心专门性训练组成,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肌群在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能力,关节养护性训练是指针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所进行以伤病防护为主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核心稳定性与关节养护性训练是进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是指根据专项动作模式的特殊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特点来进行的具有专项针对性核心力量训练,也即运动员的动态稳定性和强大的腰髋收缩力量。 关键词:运动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运动员 目前在体能训练中,随着对人体自身认知的逐步深化以及训练理念由以发展力量为主,到向如何使用力量为主的转变,使人们对核心力量训练功效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越来越重视。我们在秉承传统体能训练的基础上,融合了当代体能训练的先进思想,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念与方法在备战2008 年和2012 年周期的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上的竞走、皮划艇、跳水、短道速滑、跆拳道、击剑、摔跤、网球等20 多个项目上进行了多年持续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当前体能训练理论界及训练一线的工作者,仍对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与重点存在诸多误解与分歧,对训练本质理解的不准确,则必然导致训练指导思想的偏差,并使其最终成为制约体能水平与竞技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为此,本研究通过厘清其概念、探究其本质、梳理其脉络、阐明其要义、归纳其思路、总结其方法,为当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人体核心区的研究 关于核心区的概念,目前世界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其观点基本相似。国外学者们大都把“核心”定位于“腰椎-骨盆-髋关节”周围[1];国内学者大都认为“核心”存在于人体的重心的周围,如我国传统武术中所谓的“丹田”,也有学者认为“核心”是指膈肌以下和盆底肌以上的中间区域。研究认为,核心是指由“腰椎、骨盆、髋关节”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具体包括附着在它周围的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及骨骼和呼吸系统,其形状类似于一个圆柱形的“汽缸”[2],底部是盆底肌群作为“缸底”,顶部是横膈肌作为盖板,前后部分别由腹部、背部及臀髋部肌群围成“缸”壁,如此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封闭的“汽缸”,当躯体发力瞬间,核心肌群同时收缩,使整个核心形成一个稳固的“缸体”,为肢体的发力提供稳固的支撑,并使核心肌群的能量顺畅地从核心向四周辐射。由此,核心区成了上下肢连接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也是肢体运动的重要“发力源”,它的稳固支撑与力的始动直接影响到身体运动 的效率及整体性。随着多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运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发展与完善,核心区的概念随之也被扩大至整个躯干部位,于是“核心柱”的概念也随之产生,泛指整个躯干部位,具体指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胸廓、骨盆、髋关节及整个脊柱在内的广大区域[3]。从人体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的角度,把肌肉的起点、止点或起止点位于核心区域内的肌肉群统称为核心肌群,包括局部稳定肌和整体原动肌两类[4]。局部稳定肌主要以深层稳定性小肌群为主,如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横突间肌和骶棘肌等;而整体原动肌则主要以浅层运动性大肌群为主,如竖脊肌、

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释义 对于核心区域的概念,国内与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大体相近,仅是叙述上存在一些差别。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相关专家,得出在核心区域的界定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核心(Core )通常上指我们所说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Ian Hasegawa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1]。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膈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J.H Pilates )。由此看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核心肌群的生理机制 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this.id)" style="border-bottom: #fa891b 1px solid; cursor: pointer">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这些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但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为人体在静止和运动中的各种技术动作的完成提供支持和保证,在此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骨盆带(pelvic girdle)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附着上的肌肉对于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这些骨在前面

北京体育大学核心力量训练讲演稿-王卫星

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北京体育大学 王卫星 核心力量训练方法1 核心力量训练 (Core Training)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这也是由其所处的身体位置及肌群所储备的能量所决定的。从身体位置来看,Core是最接近身体重心的中间环节(腰-骨盆-髋关节)。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用力还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核心肌群 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竖脊肌、骨盆底肌和交错骨盆,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生理机制 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另外腰-骨盆-髋关节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竖脊肌(骶棘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完成人体在技术动作开始前的预备姿势,在此动作中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骨盆带(pelvic girdle)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这些骨在前面相接融合,形成耻骨联合。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加,加上内收肌力的薄弱,对耻骨极易造成损伤,并形成耻骨炎。只有稳定住骨盆才能保证髋关节肌群有效的工作。

良好的姿态和骨骼排列可以提供最佳的结构功效,而这反过来又可以使得机体的运动链产生最佳功效。在进行任何运动之前都需要所有关节的骨骼排列处于适当最佳位置。这里会特别注意脊柱、骨盆、胸阔、肩胛骨和颈部的位置排列。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 1)稳定脊柱、骨盆; 2)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力; 3)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 4)提高上下肢和动作间的协调工作效率; 5)预防运动中的损伤; 6)降低能量消耗; 7)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 练习方法1 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力量练习:此类练习适用于核心力量练习初始阶段,目的在于使运动员深刻体会核心肌群的用力和有效的控制身体,这种类型的练习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认可和肯定,普遍认为是最基础的核心力量练习的手段。 练习方法2 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的力量练习: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弹力绳、垫上、力量练习器械等。在这种练习方式中,运用最多的是平衡 球、平衡板和瑞士球等这类不固定的器械和自由重量器械。使用这一类型的器械进行力量练习,可以有效的动员躯干部深层肌肉参与运动,并在动作过程中控制躯体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姿态,从而摒弃了传统力量练习中借助外力来支撑躯体的弊端。 非平衡性力量训练 通过自身调整不稳定的身体状态,达到训练神经-肌肉系统的平衡和控制能力以及本体感觉的一种练习方式。这种训练操作通常使用健身球、摆动板、泡沫球、平衡盘或单侧支撑训练,以增加核心运动能力和稳定性,利用不稳定训练的运动员其神经-肌肉系统的增强

力量素质训练方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的审美情趣很高,是时代骄子,充满自信和活力。长期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使我了解到:有一部分男性大学生非常需要一种即能充分享受运动乐趣,又能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塑造身体形态的锻炼方法。健美运动处方正是为此而提出。我们知道,人体健美主要表现在人体的肩部、臂部、胸部、背部、腰腹部、臀部、腿部等肌肉群的健壮发达,我们称这些部位的肌肉为“美肌”。如果经常训练,训练的次数,组数、负荷量逐步增加,这些“美肌”就会得到良好的锻炼并发达隆起,人体就显得健美挺拔。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男性大学生健美运动处方。它是根据人体生理、人体解剖特点结合运动训练学原理而设计的,只要有计划、全面地加强全身肌肉锻炼,并持之以恒,锻炼者一定会获得一个健康、健美的体魄。

量和强度的要求:在以上处方中,练习者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部位,选择几种处方进行健美练习。首先应进行局部的练习,待局部肌肉有明显效果后再将练习组合起来做。练习方法选择好后,不要轻易改动,应该将你选择的练习动作、次数、组数稳定两周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变换。颈、背、胸、腿、腹各部位的肌肉,在一周之内至少要有两次以上的锻炼。健美锻炼的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锻炼后的身体变化和反应进行调节,并随着健美锻炼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变化。如果你刚开始健美锻炼,练习的时间要短,运动量要小些,组数也以少为宜。如果,你曾多年坚持健美锻炼也有好的体力,则练习的时间要长些,运动量宜大,组数也宜多。 表1 每周3次健美锻炼内容搭配表 星期健美锻炼的肌肉部位 星期一颈、臂、背、腿 星期三胸、臂、腿 星期五颈、背、胸、腿

评价方法:大学生处于最注重身体美的年龄阶段。健美锻炼主要是改变体形,减去体内多余脂肪,使其具有肌肉美和曲线美,永葆青春魅力。训练的效果要通过训练前和经过一段训练时间之后进行对比。锻炼者的胸、腰、臀、腿是否标准,可以参照下表量一量这几个部位的尺寸。 如果你某个部位的尺寸不够或超过标准,你应该依据处方进行局部的健美锻炼。如果几个部位都很标准,就应该进行保持标准的锻炼。锻炼中用脉搏来控制运动量,一般在练习时脉搏应控制在180次/min左右,每组的练习频率要稍快,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宜过长,大约使心率恢复到100次/min左右继续下一组的练习。如果练习时出现肌肉疼痛、恶心等现象,可适当减少练习组数,或减少重复的次数,但不能因此而中断锻炼。曾经有低血糖、贫血、心肌炎肺结核等病史的人应该得到医生的准许后,方可进行健美锻练。 锻炼时要注意大、中、小运动量及上肢、下肢、躯干练习的搭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肌肉明显增粗或隆起,而身体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说明练习的量和强度较适宜。应该坚持下去,一定会有美体的效果。

谈射箭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

谈射箭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 发表时间:2011-09-16T16:39:35.98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梁山 [导读] 力量是射箭技术的坚实基础,肌肉力量储备、核心稳定力量以及耐力是射箭质量的保证。 梁山 (福州体育运动学校,福建福州350007) 力量是射箭技术的坚实基础,肌肉力量储备、核心稳定力量以及耐力是射箭质量的保证。本文对射箭力量训练的要求和训练规律做了一个整合性探讨,以期为射箭训练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一、力量训练的构成要素 射箭运动是一项通过运动员身体的肌肉力量对弓用力,使弓产生弹力,撒放后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快速射出的一项运动,力量是射箭运动质量的坚实基础。 射箭的动作结构由站立、举弓、开弓、瞄准、继续用力、撒放等环节组成,举弓阶段三角肌与躯干、腿部肌肉静止收缩支撑用力;开弓阶段腿部、臀部和躯干部肌肉静止收缩用力,三角肌后束、背阔肌与斜方肌动力收缩用力;固势阶段所有的开弓的肌肉系统由动力收缩转换为静力收缩用力;撒放阶段浅屈肌和指总伸肌协调配合用力。这些过程是肌肉克服外力如弓的弹力和本身重力,克服内力如关节加固力、肌肉粘滞力的用力过程,肌肉的力量储备即肌肉的收缩能力对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起基本的保证作用。 开弓时持弓臂向前作用于弓把,拉弓臂向后作用于弓弦,这一对平衡力控制不好直接影响命准的精度,协调好肌肉的紧张和放松,保证动作的平衡、稳定是精确命中的关键;发射之前上肢的勾弦指、推弓臂、拉弓臂,身体的躯干部位、下肢等有一等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肌肉处于持续紧张收缩状态,肌肉耐力在射箭运动员的体能结构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分析射箭运动对肌肉训练的不同要求,根据训练学规律组织整合多项训练项目的效果远远超过单一训练。 二、肌肉力量储备训练 肌肉力量储备训练指提高肌肉收缩能力的训练。由于射箭运动器材的缘故,射箭运动员肌肉用力的程度维持在一个相对恒量的特定范围,一般认为射箭无需最大力量训练,且进行最大力量训练会导致肌肉肥大而影响肌肉的本体感觉。事实上,进行85%的最大力量训练能显著增强肌肉内协调性;在发展一般肌肉内协调能力的最大力量训练的同时,辅以带有专项技术要求的40%~60%的力量练习,更有改善肌肉内协调性的作用。力量耐力的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最大力量。最大力量发展不够势必影响力量耐力,最终影响射箭力量整体训练效果。 肌肉力量储备训练分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一般力量训练是力量储备阶段,为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水平与从事专项力量训练打下基础,是专项力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运动成绩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射箭动作过程需要牢固的躯干稳定固状态和下肢支撑作保证。腰腹背是身体重心所在位置,其力量的强弱对维持身体姿势和身体稳态平衡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腿部肌肉则能够保证运动员稳固的下部支撑,满足技术动作完成的需要和训练、比赛中长时间站立的特定要求。所以射箭的基本力量为手臂、肩带、腰腹和腿部肌肉的一般力量。练习时主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加强运动员大肌肉群以及核心区域的力量,或以联合器械、杠铃、壶铃、哑铃等器械进行的负重抗阻力练习。 专门练习训练是指与运动技术有紧密联系的专门关节动作或肌肉动力练习,是根据专项特点,增进适合专项神经肌肉调节能力,提高专项技术水平的力量练习。射箭技术动作主要靠上肢肩带肌群的协同收缩完成,所以专项力量为多次重复拉弓的力量和靠弦的力量。一般以拉力器、橡皮带、弓等器材进行的高拉、平拉、拉弓固势等克服弹性阻力的练习手段发展专项力量。根据训练学规律,把一般力量训练中获得的能力诱导并集中到专项需要上的训练组合效果更好。 三、核心稳定力量训练 射箭技术动作过程用力不均衡,会破坏“人———弓”的动态平衡。平衡用力、稳定用力是射箭项目的特殊要求。合理有效的核心力量训练能改善运动员对弓的控制力和维持力线平衡的能力,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同时还可预防运动损伤。射箭运动员在完成单支箭的技术动作时,身体部位的姿势位移变化并不明显,完成动作所支配的肌肉用力精细复杂,因此运动员的内在感觉在射箭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实验证实,经过8 周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后,实验组固势———撒放阶段持弓臂三角肌、勾弦臂伸指肌、勾弦臂三角肌、勾弦侧斜方肌的稳定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员。实验表明,核心稳定力量训练是提高射箭运动员肌群在完成动作时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相互协调配合,肌肉协调合理用力的最佳手段之一。 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分身体平衡练习与肌肉协调性练习。身体平衡练习锻炼射箭运动员的肌肉本体感觉控制能力,训练内容与方法为不稳定状态下持弓———开弓的练习。肌肉协调性练习发展射箭运动员核心部位肌肉协调用力,训练内容与方法为三角肌肉的臂举、绕环、推举。 四、耐力训练 运动员长时间站立比赛,为了稳定身体和提高靠弦的稳定性,需要很好的静力性身体耐力。射箭运动对神经中枢系统抗疲劳的神经耐力的要求甚高,长时间、强度较稳定的训练刺激,能够提高大脑皮层对单一固定模式刺激的抗疲劳能力,同时促进心血管耐力的提高。 长时间越野跑、爬山、长距离游泳、球类活动等可以用来进行耐力性练习。更合理的训练组合是通过充分的专门性练习与比赛专项练习,把基础力量与最大力量转化为射箭专项的力量耐力。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自修订版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自修订版-法. 现代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一,人体核心的概念 人体核心通常指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

群。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和竖脊肌等组成,并且髋关节周 围的肌肉——臀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核心肌群。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核心肌群的位置,包括深层的小肌肉群和浅层的大肌肉群。深层的小肌肉群包括腹横肌、多裂肌和部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等,这是维持脊椎稳定的最重要的核心肌群,其主要功能在于保持各脊椎椎体间的稳定能力,并可以使脊椎维持在正中区域的范围内。浅层的大肌肉群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大部分的腹内斜肌、腰方肌、

竖脊肌及臀部肌群等。 二、核心力量的概念 核心力量是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即肩关节至膝关节之间的部位)、控制身体重心、传递上下肢力量为主要目的的力量能力。 三、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核心力量训练的主要作用在于稳定运动员的脊柱、骨盆,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稳定重心,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能力,提高运动时由核心肌群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量输出,预防动作中的损伤,从而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四、核心力量训练的原则 核心力量训练就是要努力使整个机体协调起来,确保运动员在做动作时让核心区域肌群起到稳定躯体、传输能量的作用。

训练方法: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2,运用单一器械的练习;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4,各种普拉提练习形式;5,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6,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7,两人共同进行的练习。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按照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原则,静力练习时间固定,动力练习每组重复次数也需要固定。课根据运动员的具体

力量素质教案

力量素质教案 教学主题素质练习:发展下肢力量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教学,能够使8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 2、通过课堂练习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进一步增强其综合体质; 3、逐步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 围。 4、在本课中可渗透的法制教育《中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法制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下肢力量练习的方法 难点:使用正确的动作和方法进行下肢力量练习 教学时间 班级 时间 器材准备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课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 整理队伍 2. 师生问好 3. 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任务 4. 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 教法: 1.宣布上课内容、要求 2. 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 学法: 1.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服装、人数并 报告 2. 队列整齐,认真听讲 队形: 准备部分 1.热身游戏 游戏方法: 全班站成圆圈,按1-2报数,并 逆时针慢跑,当教师喊“1”时,则 所有“1”数停步原地站立,“2”数 同学绕“1”数向前做“S”蛇形跑。 教师喊“2”时,则“2”数同学停步 站立,“1”数同学绕“2”数向前做 “S”蛇形跑。 要求:注意听信号,起动和止步都要 快,保持间距, 2.热身操 教法: 1. 教师讲解热身游戏的方法和要求 2. 组织学生按照要求有序进行热身 3. 在游戏过程中用语言提示学生游 戏的方法和要求 学法: 1.认真听讲游戏方法和要求 2.服从指挥,积极参与,匀速前进, 保持间距 教法: 1.讲解并示范动作 2.口令引导集体热身 学法: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 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羽毛球运动的重要作用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在羽毛球运动的重要作用 【摘要】近年来,核心力量日益引起我国竞技运动训练领域的重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其发现:现有的核心力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复和健身领域,为数不多的涉及竞技运动训练的研究以远远不能满足运动训练的需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核心力量在羽毛球运动的重要作用,以期能够引起从事羽毛球运动者的重视。 【关键词】核心力量;羽毛球;训练;作用 1“核心力量”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1“核心力量”的发展 核心力量的概念源于在早期主要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的核心稳定性研究。自Panjabi在1985年后相继提出了脊柱稳定性及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后,开始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在当时的研究也仅仅是停留在运动医学需要的角度出发。将核心稳定性的概念引入到运动训练应归功于Kibler的研究[1],他明确提出了身体的核心部位在运动中的3个功能:产生力量、传递力量和控制力量。到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在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在我国也将之称为“核心力量”,并逐步引起了国内外体育界相关研究者及业内教练员、运动员的重视。核心力量这一概念是在21世纪初引入我国[2],近些年一些专家学者把它引入到竞技运动的一些项目中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这预示着它将在体育领域被广泛研究和运用。 1.2“核心力量”的研究现状 核心力量在当前逐步受到竞技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重视。核心力量在我国发展时间虽然短暂,但已引起体育运动相关人士的关注。目前对于人体核心区域的界定普遍存在一定的分歧,其所涉及争议的主要问题集中于核心区域应该包含哪些部位。Ian Hasegawa认为[3],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paul .J. Coochnar,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包括的肌群有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机、胸腰筋膜、腰方肌、骼腰肌、臀人肌、臀肌和竖脊肌等。大部分研究认为核心部位的顶部为膈肌,底部为骨盆底肌和髋关节肌;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核心部位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将整个躯干视为人体的核心区域。 2核心力量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2.1核心力量的特点 核心力量是一种以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和衔接上下肢力量为主要功能的力量训练能力[1]。相比较一般力量素质而言,核心力量更加突出神经对肌肉的支配与控制,更加强调小肌群的发展以及大肌群与小肌群之间的协作,更加注重力量与协调之间的联系。核心力量所属区域是人体的中心环节,在运动中对上下肢力量的传递及衔接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相类似于羽毛球运动的网球运动中,Kibler在运用高速摄像解析的方法对高水平的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进行分析指出[1]: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力量有将近一半的力量来源于躯干及下肢。Hodges等人运用肌电图仪对人体做全身运动时的上肢肌、下肢肌和核心肌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核心肌肉(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多裂肌)肌电的发生早于上、下肢肌肉尤其是腹横肌的肌电明显早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力量素质及其训练 一、力量素质释义 (一)力量素质的定义: 力量素质就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肌肉工作时以收缩产生的拉力克服阻力。肌肉工作所克服的阻力包括外部与内部阻力。外部阻力,如物体重量摩擦力及空气的阻力等;内部阻力,如肌肉的粘滞性,各肌肉间的对抗力,主要来源于运动器官,如骨骼、肌肉、关节囊、韧带、腱膜、筋膜等组织的阻力。 (二)力量素质的分类: 依力量素质与运动专项的关系,可分为一般力量与专项力量;依力量素质与运动员体重的关系,可分为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依完成不同体育或活动所需力量素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 1、绝对力量:就是指肌肉中总的与所能表现出来的尽最大可能的力量潜力。它可用电刺激测量,也可用肌肉生理横断面来评定。 2、相对力量:就是指将几种力量(向心力、等长性力量、离心力)相对与练习者自身体重作一比较。相对力量即每公斤或每磅自身体重上发挥的最大力量,它用于比不同个体之间力量的能力差异。 3、最大肌肉力量:就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抵抗无法克服阻力过程中所表现出俩的最高力值。 4、快速力量:就是指肌肉以最快的速度与尽可能高地发挥力量的能力,就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在日常训练中常常使用“爆发力”一词,爆发力就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指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肌肉以嘴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 5、力量耐力:就是指肌肉静力性或动力性的工作形式在抗大负荷过程中抵抗疲劳的能力。 6、起动力量:就是指肌肉从产生张力的瞬间的尽快的速度发展尽可能高的力量的能力。起动力量也可理解为50毫秒之后就能达到较高力值的能力。 二、影响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 (一)、肌肉的工作形式 1、等长收缩或静止收缩:当肌肉产生的张力仅能克服一定的阻力使身

力量训练方法

力量训练方法 运动员常用基础力量训练方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技术动作 的速度、幅度,甚至运动耐力,因此对运动成绩的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使力量训练也构成了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为了提供实际的力量训练参考和借鉴,我们在这里将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经常采用、行之有效的七种力量训练方法,并呈献给广大读者。 一、肌肉最大力量收缩训练法 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系统,最大限度地增加参与运动肌群的肌纤维募集数量,并改善其机能来发展肌肉最大力量。其特点是重复次数少,强度要求很高,而消耗的能源物质并不多,肌肉力量的增加不会引起肌肉肥大和体重的增加。因此比较适合于专门准备期的力量训练。 (一)窄金字塔法,最大强度向心收缩:90%×3,95%×2,97%×1,100%×1,95%×2,90%×3 例如运动员深蹲最高强度是150公斤,按以上各组强度要求,可按以下方式练习:135公斤×3,142.5公斤×2,145公斤×1,150公斤×1,142.5公斤×2,135公斤×3。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组间休息3~5分钟。 (二)最大力量向心收缩: 借鉴保加利亚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连续做5组,每组做1次100%强度,组间休息3~5分钟。 (三)最大力量等长(静力)收缩: 连续做5组,每组重复2次,每次坚持5~6秒,组间休息3分钟。这种练习可以提高肌肉在某一关节角度下用力的力量,也可用来加强运动员在某一特定技术环节的用力感觉和能力,但对提高肌肉协调性效果不显著。 (四)最大力量离心收缩: 男子运动员采用120%最高强度,女子运动员采用110%最高强度,做退让性用力。为保证安全起见必须采用专门器械,或教练及同伴帮助完成练习。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近年来,核心力量训练在竞技体育训练中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关于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却是个新的研究课题。通过论述其概念,并结合实践经验阐明核心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成绩方面的作用及要义,并根据与运动训练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出了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归纳了基本的训练思路,为当前竞技运动员的训练和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核心训练,为了便于直观理解,也译为核心力量训练,越来越被业内专家和教练员们认为是运动员力量训练的 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对于核心训练的认识,多数人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真正领会核心训练的实质和要点,因而未能在竞技运动训练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核心力量的释义 1.1核心概念的界定对于核心区域的概念,国内与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大体相近,仅是叙述上存在一些差别。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相关专家,得出在核心区域的界定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核心通常上指我们所说的躯干,包括脊柱和骨盆及其周围的肌群。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

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膈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 由此看出,核心是腰、骨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1.2核心肌群的生理机制腰-骨盆-髋关节包括29块肌肉,都位于人体的核心部位,这些肌肉在人体运动中起到稳定、传导力量、发力减力等作用。这些肌群对于人体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竖脊肌是腰-骨盆-髋关节之中的一块肌肉,但对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竖脊肌与腹肌还互相配合,为人体在静止和运动中的各种技术动作的完成提供支持和保证,在此骨盆肌群也参与工作。 骨盆带是由骨组成的一个环状的架构,附着上的肌肉对于稳定骨盆的正常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下肢加速、减速和髋关节内收外展运动的项目。这些骨在前面相接融合,形成耻骨联合。由于骨盆和骶髂关节的柔韧性较差,在运动时肌肉收缩和拉长对其施加的压力增加,加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