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的土地处理

提要:综述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及其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分析了其优缺点,对比了各种典型处理模式的特性及设计数据

关键词:污水土地处理土壤植物污水投配

1.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也称土地灌溉系统和草地灌溉系统。此系统是将污水经过一定程度的预处理,然后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和自我调控机制,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过程,使污水达到预定处理效果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通过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低成本,低能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利用一二级处理后的改良污水灌溉土壤-植物系统,不仅充分利用了水肥资源,而且起到了“代三级处理”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配合氧化塘、沉淀池等措施,它本身就是二级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由专用的引水沟引入到处理场地,固体物被植物截留,去除率能达到60%~80%,同时也降低了出水中的氮、磷和细菌的浓度。

土地处理系统的一般流程如下图所示:

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发展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处理技术,其发展可追溯到公元前雅典的污水灌溉习惯;16世纪德国出现了污水灌溉农业;19世纪70年代这种方法传到了美国。

在早期的污灌实践中,人们的主要目的是把土地作为污水的受纳体,而不是主动的、科学的利用和净化污水,使其达到预定的处理标准。由于当时人口稀少,可利用的土地多,加之土地处理的便利,污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激增,土地资源紧张,而且污水中病原体对人体健康威胁增加,机械处理污水逐步代替了土地处理,污灌随之萧条。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利用土地处理净化污水。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作为一种投资少、能耗低、成本低的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运用和发展。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在土地处理方面的研究和运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污水土地处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果。近年来,污水土地处理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较少考虑土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和充分利用其中的水肥资源,主要把土地作为污水的受纳体。目前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工作不再盲目、被动,和污水的机械处理一样,经过合理设计达到预定的处理标准【2】。

3.污水土地处理的优缺点

3.1土地处理系统的优点:

污水土地处理成本低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运行简便,易于操作管理,节省能源;污水处理与农业利用相结合,能够充分利用水肥资源;能绿化大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采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通过利用环境和自然条件,强化人工调控措施,不仅可取得满意的污水处理效果,而且可以充分回收再用水和营养物资源,大幅度的降低投资、运行费用和能耗。因地制宜的土地处理系统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污

水土地处理系统特有的工艺流程决定了它特有的这些技术经济特征,也决定了它适合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显著特点。

更重要的一点是,污水土地处理的整个净化过程属自然过程,不会像其他处理工艺一样在净化污水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污染物质。

3.2土地处理系统的缺点:

系统需要占用一定土地资源;设计和处理不当会恶化公共卫生状况;系统的副作用使公众不愿接受。

城市污水的土地处理如果场地选址和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环境卫生状况的恶化,传播许多以水为媒体的疾病,公众对此极为关注。

产生上述副作用的主要根源是病原体、重金属和有机毒物。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对于病原体,人们关心的是它们在空气、土壤、作物和地下水中的作用的归宿。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与污水的直接接触,病原体附着在气溶胶微粒上四处飞溅,借助食物链和饮用污染的水源。

因此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对公共卫生状况影响的研究必须优先进行,这也是推广污水土地处理技术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4.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工艺类型及其特性

现有比较成熟和被广泛应用的污水土地处理工艺有:

4.1污水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慢速渗滤(SR)土地处理技术是土地处理技术中经济效益最大、水和营养成分利用率最高的一种类型。慢速渗滤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种有作物的土壤表面,污水在流经地表土壤-植物系统时,得到充分净化的一种土地处理工艺类型。

在慢速渗滤系统中,土壤-植物系统的净化功能是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为:植物的吸收利用;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的降解、转化和生物固定;土壤中有机物质胶体的吸收、络合、沉淀、离子交换、机械截留等物理化学固定作用;另外为土壤中气体的扩散作用及淋溶作用.

4.2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快速渗滤(RI)土地处理系统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主要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到具有良好渗滤性的土壤表面,污水在向下渗滤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一系列作用而得到净化。

快速渗滤系统的运转周期是一段时间投配污水,称之为淹水期,随之是数天或数周的干化期。该运行处理周期模式可以使渗滤土壤表面好氧条件周期性的再生,同时使截留在土壤表层的悬浮固体充分有效地分解。

4.3污水地表漫流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漫流(OF)工艺是将污水有控制的投配在生长着茂密植物,具有和缓坡度且土壤渗透性较低的土地表面上,污水呈薄层缓慢而均匀地在土表上流经一段距离后得到净化地一种污水处理方式。

土地漫流系统的净化机理是利用“土壤-植物-水”体系对污染物地巨大容纳、缓冲和降解能力。其中土表的生物膜对污染物有吸附、降解和再生的作用;植物起了均匀步水的作用;阳光既可以提高系统活力,又可以杀灭病原体及促进污染物的分解;大气给了微生物良好的呼吸条件。在以上各方面的良好条件下,土地漫流系统构成了一个“活”的生物反应器,是一个高效低能耗的污水处理系统

4.4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CW)处理的反应机理是土壤中与植物共生的细菌利用空气分解污水中的有机质。当污水流过种有适当植物的湿地时,土壤于植物环境中富含的细菌生长,污水中有机

质好氧分解。该系统不仅可以去除污水中的固体和溶解性有机质,也能去除部分氨氮。4.5污水组合型处理系统

将以上工艺和技术组合使用,进一步了改善工艺条件和处理效果,提高了再生水的利用价值。

下表1和表2分别列出了上述各种典型处理工艺的设计技术指标和处理成本。

表1 各种典型处理工艺的设计技术指标【3】

表2 各种典型处理工艺的设计处理成本【单位:元/(m3【3】

5.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应用前景

土地处理系统作为我国污水处理技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革新/替代技术,尤其是对于中小城镇污水的处理,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下渗滤系统、慢速渗滤系统、人工湿地系统以及其它类型土地处理系统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表3 国内部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运行数据【4】

在遵循整体优化、循环再生与区域分异等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加强土地处理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其产业化进程,必将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从而带来巨大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5】。

参考文献:

1.郭笃发,陈友云.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山东师大学报,1994,9(2)

2.郭笃发,姜爱霞.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应用分析.环境科学进展,1995,3(6)

3.国家环境保护局.城市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研究.科学出版社,1992

4.高拯敏,李宪法.城市污水土地处理利用设计手册.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3

5.贾宏宇等.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2(1)

污水处理培训参考资料

1.基础知识 1.1污水处理基础知识 1.1.1废水的处理方法污水的主要处理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组合法 1.1.2废水的预处理 废水的预处理是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和 悬浮物在废水中的油脂类物质为目的的处理方法常见 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格栅、沉沙、隔油及调节等。 除油方法主要有:加隔板、加斜板。 水质水量的调节可使用调节池。 1.1.3污水的处理级别 一级处理:污水经过简单的物理处理后的水; 二级处理:经一级处理后,在经生化处理后的出水; 三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二级处理后的出水再经过加药、过滤、消毒灯其 它技术,使出水达到更高的标准。 1.1.4排水水质等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 B3838—88将水分为五类,即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于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1.2基本常用术语、名词 ?SS:悬浮物,是指颗粒物直径在0.45um以下的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微生物等的污染物。 ?C O 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C O 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又可反应水中有机物的量,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CODcr:在强酸性溶液中,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 ?CODmn:高锰酸钾指数,是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 ?TOC: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TOD: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温度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 表示。 ?BOD:生化需氧量,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值。

最新小区污水处理及技术

小区污水处理及技术

小区污水处理及技术 摘要:医院、港口、公园、商业中心、新建的郊外住宅区、高级住宅区、疗养区、学校、农场、渔场、狩猎场等均可称为小区,我们最常遇到的主要是由居住区、疗养院、商业中心、机关学校等一种功能或多种功能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排水系统通常不在城市市政管网覆盖范围之内。根据当地的环保标准,必须设置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小区污水处理。 关键词:小区污水处理系统应用实例 第一章小区污水处理及技术 一、概述 医院、港口、公园、商业中心、新建的郊外住宅区、高级住宅区、疗养区、学校、农场、渔场、狩猎场等均可称为小区,我们最常遇到的主要是由居住区、疗养院、商业中心、机关学校等一种功能或多种功能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其排水系统通常不在城市市政管网覆盖范围之内。根据当地的环保标准,必须设置独立的污水处理设施,这就是我们所指的小区污水处理。 小区污水系统的处理能力,各国并无统一的限定。前苏联曾建议单个构筑物的处理能力不宜超过1400m3/d,美国则把小厂的处理能力限定在3785 m3/d 的范围内。根据我国情况,建议把等于或小于4000 m3/d的处理厂定义为小区污水处理厂。

小区污水不同于城市污水(常包括部分工业废水),属于生活污水范畴。其水质水量特征可概括为: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偏低,即比城市污水低,污水可生化性良好,处理难度小。 小区污水的处理工艺依据小区污水排入水体的功能不同而异,常用处理方法有:化粪池、一级处理(初次沉淀池)、生物二级处理及二级处理后再经消毒回用等。由于小区污水处理水量较小,管理水平不高,所以,在工艺设计时尽可能选用无污泥或少污泥的处理工艺,以防止因污泥处理不善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较为常用的处理工艺有:①污水→调节池→初次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出水,生物接触氧化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优点是停留时间短、易挂膜,尤其适合设备化,埋地建设倍受环保公司及用户青睐,但由于维修管理及设备防腐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应用受到限制。但如果建成地下钢筋混凝土形式,设置人员通道以便维修,此种地下建设方式在小区水处理中具有较大市场,但这种方式一般处理规模较小,每天排放污水量小于几百吨的小区较为理想。对上千吨的小区污水处理,推荐采用地面建设方式,生物处理部分可采用接触氧化,也可采用SBR或其改进型CASS工艺,曝气方式建议采用低噪音的风机或水下曝气机。②污水→调节池→混凝沉淀→过滤→出水,对处理程度要求不高,且水量较小时,可采用此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异味小,管理简单等优点。另外,在好氧生物处理之前加上酸化水解,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的总去除率。生活小区通常有较大的绿地面积,如果把污水处理后回用于浇灌绿地、道路、冲洗汽车,应在上述处理出水后加上消毒或其它补充措施。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培训教材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培训教材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一、概述: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污泥硝化池和风机房,曝气装置。 生活污水是指人们生活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主要包括粪便水、洗浴水、洗涤水和冲洗水等。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是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或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的专用设备,主要特点是集有机污水的处理工艺于一体,设备可埋地设置,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寒冷地区不需保温,采用无污泥处理工艺,排泥量极少,同时不需要人员管理,可长年不检修,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污水处理设备去除有机污染物及氨氮主要依赖于设备中的AO生物处理工艺。其中工作原理是在A级,由于污水有机物浓度很高,微生物处于缺气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的有机氨转化分解为NH3-N,同时利用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将NOˉ2-N、NOˉ3-N转化为N2,而且还利用部分有机碳源和NH3-N 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功能,减轻后续好氧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而且依靠原水中存在的较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在O级,由于有机物浓度已大幅度降低,但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及较高的NH3-N存在。为了使有机物得到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在碳化作用处于完成情况下硝化作用能顺利进行,在O级设置有机负荷较低的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池。在O级池是主要存在好氧微生物及处氧型细菌(硝化菌)。其中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和H2O;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或空气中的CO2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NHˉ3-N转化成Nˉ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围 (2) 第三章、设计水质水量 (4) 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5) 第五章、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 (7) 第六章、系统技术性能参数说明 (9) 第七章、电器与控制 (15) 第八章、污水处理设施布置 (16) 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 (16) 第十章、经营管理 (18) 第十一章、方案特点 (19) 第十二章、服务承诺 (20) 第十三章、设备报价清单 (22)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公司受业主委托,本着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给排水有关设计依据,结合公司所做的污水工程经验,按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对该项目做以下具体的方案设计,为用户提供较为理想、投资省、处理效果好的工艺设备。设备采用A/O 生物处理新工艺,配有自控系统装置,有自动切换,报警功能,无需专人管理。对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和工艺进行方案设计,以供各方决策和参考。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投资者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地区污水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该生活区的具体污水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该处理工艺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采用优质的钢结构的箱体。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围 (1)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水量等基础资料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GB50054-92) 4)《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GB50062-92) 5)《室外排水设计规》1997年修订(GBJ14-87) 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J15-88)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J16-87) 8)《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GBJ69-84) 9)《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11册) (2)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环保技术标准、规,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排放标准; 2)选用先进、合理、可靠的处理工艺,在确保处理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占地小、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3)本工程系环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和减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贯彻安全生产和清洁文明生产的方针; 4)为了提高污水处理站管理水平,设计采用PLC全自动程序控制,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合理选用优质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寿命,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6)在工艺设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可调性,以适应水量、水质的周期变化。 采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变性、适应性和先进性;7)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解工艺,以降低污泥产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场地。

土地法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土地法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概述 (一)基本概念 土地法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以土壤作为介质的净化污水的方法,将一二级处理出水用于农田、牧场或林木灌溉,或将原污水经土壤渗滤后回注于地下水等处理技术的总称。 (二)技术原理 土地处理技术的作用机理是一个受多种复杂因素作用的综合过程,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理过滤污水,污水流经土壤时,悬浮物被表层土壤团粒间的孔隙过滤截留。 (2)物理和化学吸附,土壤中的粘土矿物颗粒能吸附水中的中性分子,污水中的各种离子则因离子交换作用被置换吸附并固定在矿物晶格中。 (3)络合反应和化学沉淀,污水中的金属离子能作为中心离子与土壤中的某些组分生成络合物和螯合物,或生成硫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磷酸盐、碳酸盐等而被沉积于土壤中。 (4)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土壤中种类繁多的大量微生物,能与被截留、吸附的污染物一起形成生物膜,对有机物有很强的降解转化能力;在土壤表层,通风条件好,有机物浓度高,生物氧化作用尤为明显,属于好氧生物处理带,其深度大体在0.2~0.3m,好气带以下,依次分布着兼性和厌氧生物处理带。在用污水进行水田灌溉时,污水中的可沉悬浮物沉于水底,靠兼性和厌氧土壤微生物进行分解。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分散于水中,靠主要由藻类供氧的好氧微生物转化为无机物,然后被农作物吸收。此外,在接近出水的农田中,由于浮游生物得到繁殖,参与了对污水的净化,使出水进一步澄清。 (三)系统分类与结构 土地法的处理机理与生物滤池类似,此法可分为地表漫流、快速滤池和慢速滤池三种不同方式;污水灌溉可分为旱田灌溉和水田灌溉,前者的机理与生物滤池类似,而后者则与氧化塘相近。 一个完整的土地处理系统应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1)污水调节、储存构筑物; (2)污水输送、分配和控制装置; (3)污水预处理装置; (4)净化田;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方案设计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方案设计24m3/d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酒泉天壹环保有限公司 2016年5月

24吨/天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中,污水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 处理量为24吨/天。由于污水中的污染物是以有机物为主,其生化性较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选用组合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本装置是以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为核心技术的一种高效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它可以埋入地下,省掉地面建筑政府规划审批、设计建造、保温等复杂环节。同时,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简便,噪音低等特点,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二、设计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市污水处理》(CJB99-10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 号)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三、设计原则 1、充分考虑二次污染的防治,设备要求噪声低,处理站附近区域无明显异味,处理设施要有密封措施,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系统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3、处理系统能自动运行,经常性运行费用低,投资省;

4、污泥产生量少,并能保证污泥有可靠的出路; 5、处理设施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应急性、可满足水质、水量的变化,并考虑突发事故状态的各种应急措施。 四、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为24吨/天地埋式综合污水处理设备。 污水处理系统的方案设计;设备的供应及安装;控制系统的供应及安装;机房内设备、管道及污水处理站界区外1米以内的所有工艺管道和线路。 五、设计参数 5.1 污水性质:生活污水 5.2 污水水量:24m3/d 5.3进、出水水质: 进水为一般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六、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污水处理站主要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主要去除的污染物指标为:BOD、COD、SS、TN、TP、大肠杆菌,考虑到本项目污水处理规模较小,根据预计的生活污水水质指标,采用如下工艺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100m3/d生活污水处理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2) 第三章设计水量与水质 (4) 第四章处理工艺的选择 (5) 第五章处理工艺设施简要说明 (12) 第六章系统技术性能参数说明 (15) 第七章电器与控制 (20) 第八章污水处理设施布置 (22) 第九章环境影响分析 (22) 第十章经营管理及运行成本分析 (24) 第十一章方案特点及售后服务 (25) 第十二章服务承诺 (26) 第十三章主要设备及部件配置表 (28) 第一章工程概况 该区所排放污水主要为日常生活污水,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的有

关规定和相关条款,区内所排污水必需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 水管道或纳入附近水域。 为严格遵守有关环境法规,保护环境,本着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的“三同时”原则。我单位受建设方邀请,在进行初步调研,并经多项生活污水处理成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该区内生活污水设计方案,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实施。 针对该区生活区的具体污水水质的特点,本方案拟采用常规的“A/O”工艺,该处理工艺成熟实用,操作运行方便,日常费用低廉,出水稳定,主要设备采用优质钢结构,考虑到区内周边环境和卫生问题,故该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决定采用全埋地式结构,上部覆土,可种植花木、草坪,进一步美化环境。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 (1)设计依据 1)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3)室外排放设计规范(GBJ14-87); 4)环境噪声标准(GB5096-93);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给水排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有关技术规范; 7)我公司所完成同类工程所取得的实际经验和实际工程参数。 (2)设计原则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的土地处理 提要:综述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及其发展状况和应用前景,分析了其优缺点,对比了各种典型处理模式的特性及设计数据 关键词:污水土地处理土壤植物污水投配 1.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也称土地灌溉系统和草地灌溉系统。此系统是将污水经过一定程度的预处理,然后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和自我调控机制,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过程,使污水达到预定处理效果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通过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低成本,低能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利用一二级处理后的改良污水灌溉土壤-植物系统,不仅充分利用了水肥资源,而且起到了“代三级处理”的作用,甚至在一定条件下,配合氧化塘、沉淀池等措施,它本身就是二级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经过预处理的污水由专用的引水沟引入到处理场地,固体物被植物截留,去除率能达到60%~80%,同时也降低了出水中的氮、磷和细菌的浓度。 土地处理系统的一般流程如下图所示: 2.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发展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处理技术,其发展可追溯到公元前雅典的污水灌溉习惯;16世纪德国出现了污水灌溉农业;19世纪70年代这种方法传到了美国。 在早期的污灌实践中,人们的主要目的是把土地作为污水的受纳体,而不是主动的、科学的利用和净化污水,使其达到预定的处理标准。由于当时人口稀少,可利用的土地多,加之土地处理的便利,污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激增,土地资源紧张,而且污水中病原体对人体健康威胁增加,机械处理污水逐步代替了土地处理,污灌随之萧条。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利用土地处理净化污水。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作为一种投资少、能耗低、成本低的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在许多国家得到了运用和发展。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在土地处理方面的研究和运用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国污水土地处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果。近年来,污水土地处理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较少考虑土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和充分利用其中的水肥资源,主要把土地作为污水的受纳体。目前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工作不再盲目、被动,和污水的机械处理一样,经过合理设计达到预定的处理标准【2】。 3.污水土地处理的优缺点 3.1土地处理系统的优点: 污水土地处理成本低廉,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运行简便,易于操作管理,节省能源;污水处理与农业利用相结合,能够充分利用水肥资源;能绿化大地,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采用污水土地处理系统,通过利用环境和自然条件,强化人工调控措施,不仅可取得满意的污水处理效果,而且可以充分回收再用水和营养物资源,大幅度的降低投资、运行费用和能耗。因地制宜的土地处理系统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污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精心整理一.污水性质: 农村综合生活污水。 二.污水水量 根据设计要求本方案每套污水总流量按120m3/D设计,通过的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设备)流量按5m3/H设计处理运行。 四. 4.1 工艺主要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法,而生物法由于不会产生污泥膨胀,并且无需污泥回流而使流程及操作比较简便,并且有机物负荷较高,因此反应池池容较小而节省土建费用等优点,目前比较常用且非常成熟的生物法工艺当属生物接触氧化法,因此本工程决定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本法工艺成熟,流程简单,管理方便,整个污水处理站除过滤器和设备操作间外,其余主体设备均设于地下,设备覆土并种植草坪,因此工程不额外占地,不影响地表绿化。本系统使用寿命长,主要设备可自动控制运行,管理人员少,是目前普遍应用的生活污水治理方法,极适用于生活区使用。(附安装后俯视图)

工艺流程图如下: 排放。 4.2 消毒的 设 4.3 (1 害。 (2 酸化等功能,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调节污水pH值、水温,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3)生物接触氧化(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8.3m×2.3m×2.6m)

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本设备为处理系统的主体设备,设备为碳钢防腐结构,设备包含兼氧池、两级接触氧 化池、沉淀池、接触 消毒池、污泥储存池。 接触氧化技术是 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工 艺,生物膜法在80 年代中期随着新型填 料和载体的出现,被 广泛用于处理生活污 水、垃圾渗滤液和工 业污水。接触氧化池 内设有填料,部分微 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 接触氧化工艺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常通过机械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将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BiologicalContactOxidation)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接触曝气法”、“固着式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及生物膜法的特点,池内的生物固体浓度(5~10g/l)高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可达2.0~3.0kgBOD5/m3.d),另外接触氧化工艺不需要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较活性污泥法简单,对水量水质的波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 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过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该池分为缺氧池(A池)和好氧池(O池)两部分,缺氧池中的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分解为氨氮,同时利用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将亚硝酸

土地渗透处理工艺设计

土壤毛细管渗滤处理生活污水 田宁宁 杨丽萍 彭应登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摘 要:土壤毛细管渗滤系统特别适用于污水管网不完备的地区,是一项处理分散排放生活污水的实用技术。在某小区长达6年的运行结果说明:该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具有较高和稳定的去除效果,COD Cr 去除率>80%,BOD 5去除率>90%,NH 3-N 去除率>90%,TP 去除率>98%。 关键词:土壤渗滤; 污水净化; 绿地利用 随着旅游及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大批旅游景点、疗养院、别墅、居民区兴建起来。但是这些设施 在解决了供水问题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未能够将其下水道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接,大量生活污水排入附近的河道,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水源地的安全。因此,必须采取工程措施来解决此类水污染问题。 污水土壤毛细管渗滤是一种就地污水处理技术,它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植物以及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污水净化。由于利用了土壤的自然净化能力,因而具有基建投资低、运转费用少、操作 管理简便等优点。同时还能够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把污水处理与绿化相结合,美化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1 工艺原理及特点 典型的污水毛细管渗滤净化系统是由预处理、提升、渗滤场等几部分组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首先进入预处理设施,通常使用的预处理设施有水解池和化粪池等。污水经厌氧发酵作用,其中的有机物得到部分分解,降低了污染物负荷,也提高了污水中速效养分的含量,有利于进一步净化和利用。 预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水泵提升通过管道输送至渗滤场。在配水系统控制下,污水经布水管分配到每条渗滤沟中。污水在渗滤沟中通过砾石层的再分布,在土壤毛细作用下上升至植物根区。污水经过土壤的物理、化学作用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以及植物吸收利用后得到处理和净化。 由于渗滤沟特殊配制的土壤具有理想的土壤机质组成,有机质含量丰富,因此土壤的团粒结构发达,渗透速率高,毛细作用强,吸附容量大,通透性较好。同时,土壤中富含微生物所必须的营养和能源物质,加之适宜的土壤性状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发育环境,因此土壤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污水投配到渗滤沟后,沿土壤毛细管上升,通过土壤的物理阻留、土壤吸收吸附、微生物分解利用以及植物吸收等一系列作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去除。其中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阻留和吸附在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生物化学反应被分解转化成无机物,这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关键过程。 草坪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也是污水净化的重要途径。污水中的氮、磷等作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通过植物根系被吸收利用,当割草时被移出系统达到脱除的目的。经常的修剪草坪可以使营养元素的去除量达到最大。 植物的生长也极大地改变了污水处理过程的环境条件。由于植物根系深入土壤和增加土壤有机质,既提高了土壤的水力渗透速率,还有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植物根区的微环境,有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 污水毛细管渗滤系统与其他污水处理系统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①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② 在高效去除BOD 5的同时能去除氮、磷,对水源保护意义重大; ③ 建设容易、维护简便、基建投资少、运转费用低; h t t p :/ /w w w .c h i n a c i t y w a t e r . o r g 中国城镇水网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摘要: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占地少,投资小等特点。针对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SBR工艺以及SBR 的变形工艺等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和近年来该类技术的发展概况,并就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的主要发展和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字:一体化、污水处理、SBR工艺 1 一体化污水处理发展 伴随我国城市居住人口总量的迅猛提升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令排放污水总量不断增加、并呈现出较为严重的水体污染现象,该问题在全国各地均有所涉及。由此不难看出!我国为水资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再加上污水处理工作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同时提速较为缓慢!应用处理技术较为滞后。在应用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与装置前期、我国处理污水技术手段水平仍旧较低。面对生活污水问题逐步严峻的现状、处理污水市场逐步实现了飞速发展,为符合我国该行业领域的需要、促进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与装置诞生。自引入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生活污水处理以来,我国生活污水导致的污染水资源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由整体层面来讲,我国处理污水正面临着时代变革。从规模较小、水平不高、种类单一、无法符合需求的状况发展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不断进步、各类处理工艺逐步更新,装置质量有效提升的全新局面、不断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在处理污水装置投入应用以来、我国处理污水的工作需要逐步拜托对国际行业市场技术的全面依赖性、实现处理污水工艺与装置的真正自给。 同时由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效应,大型化长期以来一直是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由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投资大,占地大,需要配套建设庞大的污水收集管网等缺点,中小型污水处理工艺开始成为污水处理工艺的主要发展方向。污水的处理正在从集中化走向分散化,从大规模集中式向中小规模分散式的转变川。“以大型为主,中小型互补”的布局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形势,也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常见废水处理技术方法自然净化处理

常见废水处理技术方法自然净化处理 (1)熟悉氧化塘:氧化塘概念和类型 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在我国,特别是在缺水干旱的地区,生物氧化塘是实施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所以稳定塘处理污水近年来成为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 (1)能充分利用地形,结构简单,建设费用低。 采用污水处理稳定塘系统,可以利用荒废的河道、沼泽地、峡谷、废弃的水库等地段建设结构简单,大都以土石结构为主,在建设土地具有施工周期短,易于施工和基建费低等优点。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的基建投资约为相同规模常规污水处理厂的1/3-1/2。 (2)可实现污水资源化和污水回收及再用,实现水循环,既节省了水资源,又获得了经济收益。 稳定塘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业灌溉,也可在处理后的

污水中进行水生植物和水产的养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水生作物、鱼、水禽等物质,提供给人们使用或其他用途。如果考虑综合利用的收入,可能到达收支平衡,甚至有所盈余。 (3)处理能耗低,运行维护方便,成本低。 风能是稳定塘的重要辅助能源之一,经过适当的设计,可在稳定塘中实现风能的自然曝气充氧,从而达到节省电能降低处理能耗的目的。此外,在稳定塘中无需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装置,这使稳定塘的运行更能稳定并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其运行费用仅为常规污水处理厂的1/5-1/3。 (4)美化环境,形成生态景观。 将净化后的污水引入人工湖中,用作景观和游览的水源。由此形成的处理与利用生态系统不仅将成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而且将成为现代化生态农业基地和游览的胜地。(5)污泥产量少。 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的另一个优点就是产生污泥量小,仅为活性污泥法所产生污泥量的1/10,前端处理系统中产生的污泥可以送至该生态系统中的藕塘或芦苇塘或附近的农田,作为有机肥加以使用和消耗。前端带有雁洋塘或碱性塘的塘系统通过其底部的污泥发酵坑使污泥发生酸化、水解和甲烷发酵,从而使有机固体颗粒转化为液体或气体,可以实现污泥等零排放。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污水土地处理技术,具有脱氮除磷效果好,投资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易,可以分散化和小型化建设等诸多优点,正日益成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技术之一。 基质性质、进水条件及运行方式等对人工湿地微生物富集有显著影响。孔隙大且比表面积大的基质,有利于总细菌、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富集。进水碳氮比增加,反硝化细菌的数量不断增加:碳氮比从2增加至5时,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幅最为明显。水力停留时间增大,总细菌、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随之增加。间歇流运行方式可提高湿地内总细菌、氨化细菌、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数量。亚硝酸细菌的数量沿湿地水流方向递减: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在湿地中部和偏后部较高。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依靠植物吸收作用、基质吸附截留作用和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其中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的氮不低于湿地氮去除总量的77%,是氮去除的主要途径:植物直接吸收、存储去除的氮量低于湿地氮去除总量的16%;基质吸附截留去除的氮低于湿地氮去除总量的9% 补充植物碳源对人工湿地脱氮作用的影响 础上,采用垂直流水芹菜碎石床人工湿地单元模型,研究不同碳源补充位置和补充量对人工湿地脱氮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以植物秸秆作为外加碳源的人工湿地脱氮机理。主要研究的内容及结论如下:1.以植物秸秆作为人工湿地有机碳源原料,研究不同形态尺寸、单一和组合形式下有机物释放情况及其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并利用Olson指数衰减模型预测植物碳源的分解周期,根据高碳、低氮、长效性原则筛选出芦苇竿作为植物有机碳源。2.究补充芦苇竿作为有机碳源对人工湿地脱氮作用的影响,发现芦苇竿作为有机碳源能够显著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在试验进水条件下,脱氮效率由未补充的15%提高到补充后的81%。 3.研究芦苇竿补充于人工湿地不同位置时有机物的释放情况及其对人工湿地脱氮作用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综合分析发现,碳源补充在人工湿地表层时脱氮效果较好。 4.芦苇竿补充于人工湿地表层,研究不同补充量条件下芦苇竿的释放对人工湿地脱氮作用和出水水质的影响,综合分析得出适宜的碳源补充量为0.43~0.91kg/m<'2>。 5.通过人工湿地沿程氮形态及溶氧等变化情况,分析补充植物碳源后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机理。 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才蓬勃必起的一种处理污水的方式”湿地基质中的土壤酶同生活着的礅生 一起推动着物质转化在上壤酶小.磷酸酶和脲酶在物质转化过稃叶I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磷酸酶能酶促有 磷化物的水解脲旃足线性酰胺的c—N健(非肚)的水斜酶3它们在人_[湿地净化污水过程中起到极其 要的作用虽然关于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机制研究已经有不少报道,佩丰要集中于湿地植物的气体代谢、微物学、植物生理生态,水力动力学等方而.人工湿地土壤酶学^面的研究国内外尚币多见但现有研究已经现.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中,湿地基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试验通过对人r湿地上壤tI,磷酸酶繇酶活性的测定及其与污水巾N、P、BOI),及con去除率的相天性分析,研究利用酶活性作为评价净 和挑选合适湿地植物指标的可能件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方案设计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方案设计24m 3/d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酒泉天壹环保有限公司 2016年5 月

24 吨/ 天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中,污水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 处理量为24吨/ 天。由于污水中的污染物是以有机物为主,其生化性较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选用组合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本装置是以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为核心技术的一种高效污水净化处理设备,它可以埋入地下,省掉地面建筑政府规划审批、设计建造、保温等复杂环节。同时,具有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简便,噪音低等特点,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一级排放标准。二、设计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城市污水处理》( CJB99-10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 号)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 GB50108-2001)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 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 GB50054-95) 三、设计原则 1 、充分考虑二次污染的防治,设备要求噪声低,处理站附近区域无明显异味,处理设施要有密封措施,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系统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 3、处理系统能自动运行,经常性运行费用低,投资省; 4、污泥产生量少,并能保证污泥有可靠的出路;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100T/D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1、综述 煤矿每天最大生活污水消耗量为100m3/d,所以,设计一套5 m3/d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包括厨房洗涤、厕所用水,洗衣机排水,淋浴用水等。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等;还含有氮、磷、硫等无机盐。另外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多种微生物和病原体(如病菌和病毒)。新鲜的生活污水中,细菌总数在5×105—5×106个/L之间。生活污水中悬浮物质浓度一般在200—400mg/L,却多为无毒物质。生活污水处理量为100m3/d,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回用用于绿化或灌溉。 本设计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明确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设计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2、设计依据 2.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 2.2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5—88); 2.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1); 2.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2.5 《煤炭工业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0426—2006); 2.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7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 3、设计原则 3.1 技术先进成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耐腐蚀、强度高; 3.2 污水处理工程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占用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 3.3 污水处理工程不产生二次污染; 3.4 主体设备采用地理式钢结构;

3.5 总结以前类似处理工艺并在技术上进一步完善。 4、水质水量及排放要求 4.1 设计水量 根据用户提供的数据,每天最大污水排放量为Q=100m3/d,考虑最大排量设计流量5m3/h。 4.2 水质 4.2.1 设计进水水质 生活污水进水水质指标大致为: 设计进水水质 4.2.2 设计出水水质 设计出水水质为: 4.3 去除率预测 各构筑物段去除率预测见下表: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700m3,为世界平均值的1/4,是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居民区没有实现清污分流,不管是饮用水还是杂用水,全部以饮用水供应,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灌溉利用率仅0·45,复用率仅为30% ~40%。据有关资料, XX年我国废污水排放总量达到620亿,t其中工业废水约占66%、生活污水占34%,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污染物大量增加,河流富营养化趋势加速。据统计,全国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有850条受到污染, 230条受到严重污染,有60%的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有11%的水质不符合农业灌溉要求,有6%的毒物含量超过污水排放标准。全国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 传统工程措施处理污水存在的问题 当前水污染人工处理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技术上日趋成熟,它们对水污染控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事实也说明,单纯依靠传统的污水工程处理技术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膜生物法等常规污水人工生物处理,都存在着基建投资大、运行费

用高、剩余污泥处理难度大等缺点,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难以承受,而活性炭吸附由于投资大等原因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使用。二级生物处理对N、P等营养物质的去除率低,不能根本解决诸如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所以即使在生物处理厂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仍然有相当多的河流受到水体富营养化等不同程度的污染[5],我国目前由于城市污水富含N、P等元素处理不彻底或直接向水体排放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相当严重。三级深度处理可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但处理工艺流程更长、能耗高、占地面积大,基建、运行费用昂贵,要广泛使用并不现实。因此寻求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是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2 土地处理系统概述 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处理污水的生态工程技术,它可以简要定义为:污水经过一定程度的预处理,然后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和自我调控机制,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过程,使污水达到预定处理效果,并对污水中氮、磷等资源加以利用,使其成为植物自身营养成分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土地处理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完整的土地处理系统由预处理、水量调节与储存、配水与步水、土地处理田间工程、植物、排水及监测等七部分组成。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与传统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前言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治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2008年10月初,市委涂勇副书记调研西湖村,提出了要以西湖村为示范典型的“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部门支持、城乡共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安全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危机,使耕地危机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村的生存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设,避免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二引起的农村河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而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严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方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全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只有34%左右,还有3亿多农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在浙江省丽水市农民家庭用水水质的抽样检测结

果中,63个水样中大肠杆菌、浑浊度等主要指标超标的占72%。水源地水质低的状况与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因果关系。 与城市生活污水相比较,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自身特色: 1、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 2、无统一污水收集管网; 3、以家庭生活污水为主(部分区域有农家乐); 4、部分地区存在小型工厂和作坊。 目前这部分农村生活污水(部分生活污水中混有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均直排入周边河道中,对农村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成水体发黑发臭,对周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了周边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农耕,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尽快完成这些自然村落的污水整治与改造。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1.2编制依据 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⑵设计大你为对周围环境状况的调查与监测资料; ⑶“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成果《城市污水土地处理利用设计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一、连续循环曝气系统(CCAS) A、CCAS工艺简介 CCAS工艺,即连续循环曝气系统工艺 (Continuous Cycle Aeration System),是一种连续进水式SBR曝气系统。这种工艺是在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序批式处理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SBR工艺早于1914年即研究开发成功,但由于人工操作管理太烦琐、监测手段落后及曝气器易堵塞等问题而难以在大型污水处理厂中推广应用。SBR工艺曾被普遍认为适用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进入60年代后,自动控制技术和监测技术有了飞速发展,新型不堵塞的微孔曝气器也研制成功,为广泛采用间歇式处理法创造了条件。1968年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与美国ABJ公司合作开发了“采用间歇反应器体系的连续进水,周期排水,延时曝气好氧活性污泥工艺”。1986年美国国家环保局正式承认CCAS工艺属于革新代用技术(I/A),成为目前最先进的电脑控制的生物除磷、脱氮处理工艺。 CCAS工艺对污水预处理要求不高,只设间隙15mm的机械格栅和沉砂池。生物处理核心是CCAS反应池,除磷、脱氮、降解有机物及悬浮物等功能均在该池内完成,出水可达标排放。 经预处理的污水连续不断地进入反应池前部的预反应池,在该区内污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BOD被活性污泥微生物吸附,并一起从主、预反应区隔墙下部的孔眼以低流速(0.03-0.05m/min)进入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内依照“曝气(Aeration)、闲置(Idle)、沉淀(Settle)、排水(Decant)”程序周期运行,前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6.7%。在我们大力引起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发展,尤其是当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参考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符合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总投资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资金非常庞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