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几点思考(精)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几点思考(精)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 第5期 [ 收稿日期] 2010- 09- 12 [ 作者简介]乌兰傲都( 1984- , 男(蒙古族 ,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从事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研究.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几点思考乌兰傲都 (内蒙古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方面是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与之相伴的是经济结构得到不断的调整, 尤其是产业结构得到不断的优化与升级。然而,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看到, 尽管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结构不尽合理的状况仍然存在, 特别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的问题还十分的突出。如今, 我国已进入了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 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别的国家, 都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所在。因此今后的一段时间, 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必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 关键词]产业结构; 优化; 升级; 策略 [ 中图分类号] F062. 9..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文章编号] 1004- 5295( 2010 05- 0018- 05 .. ..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之间, 以及每个生产部门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例如三类产业的结构,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结构, 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结构等。它的基本含义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从.. 质的角度动态地

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变化发展的趋势, 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中, 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他相应的.. 结构效益。二是从.. 量的角度静态地分析与研究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在特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 按照一般的产业结构发展规律, 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和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配置, 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为低级的状态向较高级状态转换的动态发展过程, 也是产业结构向高知识化、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和高加工度化发展的过程。其中, 创新在产业结构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相对应, 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 调整资源在各产

业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 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的过程。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描述的是产业依次出现、扩张、最终走向消亡的过程。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受到内因与外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 但即便如此, 我们还是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的优化。 (一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 社会各个消费群体对各产业部门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比例关系, 以及由需求所决定的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因此, 不同消费群体对不同产业(产品消费需求结构的优化、不同产业(产品对资本投入投资需求结构的优化、国内产业(产品满足国际市场的出口需 18 求结构优化等, 都是需求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 (二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技术组织和市场条件下, 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资金、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可以供应的比例关系, 以及由供给所决定的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结构。因此, 自然资源的禀赋及其供给结构的优化、投资结构的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的优化、生产技术结构的优化等一系列优化, 都属于供给结构优化的范畴。 (三技术结构优化技术结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的生产技术结构、技术创新和引进结构、技术对生产的贡献结构、劳动生产率结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结构等, 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间技术关联结构。因此, 优化技术结构, 就是要对产业间和产业部门间的技术装备结构、技术创新能力结构、劳动生产率结构、资源使用效率结构等一系列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四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进出口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比例结构, 以及由国际贸易所决定的产业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所以我们认为, 对初级加工产品、精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贸易结构的优化、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贸易结构的优化、对高附加值产品(服务和低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优化等, 都属于国际贸易结构优化的重要范畴。(五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国际投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本国资本流出, 即本国企业在国外的投资(对外投资 ; 二是国外资本的流入, 即国外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国际投资结构是对外投资和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 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所以我们认

为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比例结构的优化、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分布结构的优化、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分布结构的优化等, 都属于国际投资结构优化的重要范畴。二、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几年, 中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明显(表1 , 且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 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就业结构变化大于收入结构变化。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由1990年的27. 1%下降到2008年的11. 3%, 就业比重由60. 1% 下降到39. 6% ; 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则由1990 年的41. 3% 和31. 6% , 分别提高到 2008年的48. 6% 和40. 1%,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从1990年的21. 4% 和18. 5% 分别提高到2008 年的27. 2% 和33. 2% 。其次, 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 并呈现内部结构升级特征。从大国经济工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看, 均存在着由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 进而向技术集约化的结构升级规律。在目前中国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 大约有75%来自于重型制造业。从将来的发

展趋势看, 在.. 十二五及2020年以前, 我国第一产业比重还会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在..十二五期间还会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在2020年前后达到最高值(大约为55后, 将开始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在当前基本稳定, 2010年之后可能出现明显增加。2010年后, 工业增长速度的回落或许会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发生转折的标志。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将重新加快, 终将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而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则会出现平稳下降的可能。表1 中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比重( 1990- 2008 (单位: % .. 年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1990 27. 1 41. 3 31. 6 60. 1 21. 4 18. 5 1991 24. 5 41. 8 33. 7 59. 7 21. 4 18. 9 1992 21. 8 43. 4 34. 8 58. 5 21. 7 19. 8 1993 19. 7 46. 6 33. 7 56. 4 22. 4 21. 2 1994 19. 8 46. 6 33. 6 54. 3 22. 7 23. 0 1995 19. 9 47. 2 32. 9 52. 2 23. 0 24. 8 1996 19. 7 47. 5 32. 8 50. 5 23. 5 26. 0 1997 18. 3 47. 5 34. 2 49. 9 23. 7 26. 4 1998 17. 6 46. 2 36. 2 49. 8 23. 5 26. 7 1999 16. 5 45. 8 37. 7 50. 1 23. 0 26. 9 2000 15. 1 45. 9 39. 0 50. 0 22. 5 27. 5 2001 14. 4 45. 1 40. 5 50. 0 22. 3 27. 7 2002 13. 7 44. 8 41. 5 50. 0 21. 4 28. 6 2003 12. 8 46. 0 41. 2 49. 1 21. 6 29. 3 2004 13. 4 46. 2 40. 4 46. 9 22. 5 30. 6 2005 12. 2 47. 7 40. 1 44. 8 23. 8 31. 4 2006 11. 3

48. 7 40. 0 42. 6 25. 2 32. 2 2007 11. 1 48. 5 40. 4 40. 8 26. 8 32. 4 2008 11. 3 48. 6 40. 1 39. 6 27. 2 33. 2 .. ..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 2009年 . 19

(一三大产业之间比例失衡, 且内部结构不合理表2 产业结构与人均GDP的关系 .. 人均GDP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美元产值劳动力产值劳动力产值劳动力 70 48. 4 80. 3 20. 6 9. 2 31 10. 5 150 36. 8 63. 7 26. 3 17 36 19. 3 300 26. 4 46 33 26. 9 40 27. 1 500 18. 7 31. 4 40. 9 36. 2 40 31. 4 1000 11. 7 17.

7 48. 4 45. 3 39 37 .. .. 数据来源: 库兹涅茨. 各国的经济增长[M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5. 2008年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了39. 6%。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见表2 , 当人均GDP达到500美元( 1958 年时,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 31. 4%。钱纳里模型显示, 当人均GDP达到600美元时( 1964年,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4. 8% 。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 1990 年下中等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加权平均为

36% 。可见, 无论是与一般模式相比, 还是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都明显偏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城市化程度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其中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包括户籍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工业技术结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差异、文化风俗等。在我国, 长期以来,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轻工业技术水平高于重工业、城市居民的高福利保障而农村居民几乎得不到任何社会保障等原因, 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从第二产业来看, 产值比重偏高, 并且第二产业内部建筑业比重偏低, 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偏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计划经济时期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后在产业政策指导下的市场机制推动工业化, 都从不同程度上加快了第二产业增长。而第二产业对GDP 增长的贡献度大, 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快, 又推动其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趋于上升。另外, 国家规模、统计口径和价格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 我国工业结构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工业总量大但素质低, 很多产品供过于求, 高附加值产品却只能依赖进口, 因此, 工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再来看第三产业, 由于长期以来, 资源配置一直向工业倾斜, 城市化水平低使得第三产业发展没有依托, 再加上第三产业的垄断程度高、进入障碍多等原因, 导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偏低。在第三产业内部, 结构水平也偏低, 主要表

现在技术水平高、为生产服务的新兴产业比重偏低。尽管我国服务业发展较快, 1990年- 2008年, 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31. 6% 提高到了 40. 1%, 第

三产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从 18. 5%上升为33. 2% , 但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 仍存有较大差距。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 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版权和特许服务、信息服务以及会计、法律、专业中介咨询、新兴文化产业等新兴服务的比重仍然很低。因此, 可以说, 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 无法满足居民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也与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不相适应。所以不论是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 还是从吸收劳动力或增加就业、完善市场机制、改造传统产业等的需要来看,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及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在我国当前都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性。 (二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低级阶段, 研发能力薄弱我国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存在以下特点: 首先是产业结构大体层面合理, 但内涵存在缺陷, 即产业水平很低。从表面看来, 我国很多地区的产业已经拥有了较高形态的产业结构, 但实际上只是产品的初级加工组装业, 发挥不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其次, 我国的产业链条还处于低端。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或是靠出口技术和技术标准赚钱, 或是拥有强大的..中场产业及零部件制造业, 并且掌握了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完整的制造体系。但是我国工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技术, ..中场产业不够发达, 创新能力很差, 整体上仍处在加工组装阶段。此外, 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协同发展的结果。所以实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 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制度大变革的环境下进行是很困难的, 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 20 (三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受到制约, 对产业结构升级构成严重影响中国现在最大的国情就是城乡二元经济。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和城市人口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很大, 基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最近几年农村人均收入只相当于城市人均收入的1 /3, 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 我国居民贫富差距非常突出, 从改革开放初期人均收入基尼系数0. 25 左右, 发展到现在, 已经超越了0. 4, 这使得贫富差距十分悬殊。此外, 近年来的.. 两部门问题也使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提升存在困难。1997年以来, 我国一直存在严重的..两部门问题 , 一个是持续化的通货紧缩部门, 这主要表现在生产性的竞争部门, 农产品和工业品出

现了..双过剩现象, 价格持续下降; 另一个则是持续化的通货膨胀部门, 它包括公益、垄断和一些特殊部门。2

006年, 我国经济增长虽很强劲, 总体物价趋于上升, 但通货紧缩的主体! ! ! 工业部门, 仍处于通货紧缩状态。这两个部门出现的物价矛盾, 反映出我国当前整体利益分配格局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很大一部分的消费, 致使消费需求不足, 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策略分析 (一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首先, 应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 在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加工等方面加以利用。国家还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前景看好的生物工程, 包括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进行重点研究和开发。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运用, 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应调整种植业内部的结构。这样可以改变我国目前种植业就是粮食的单一经营状况, 在注重粮食生产的同时, 适当扩大增加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的生产比重, 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保持合理的比例, 进而促使各种作物生产的协调发展。再次, 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对粮食生产实行合理的地区分工, 主产区专心致力于商品粮的生产, 并与主销区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粮食主产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除满足当地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加工用粮的需求外, 必须从数量、质量上向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和西部缺粮地区提供商品粮, 尽可能扩大国内粮食市场占有率。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应适当减少粮食生产, 全面发展附加值高的名优产品生产, 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和扩大出口。最后, 应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 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要开拓转移新途径, 要通过农村和农业的开发而将剩余劳动力自我吸收; 要通过分业经营使一部分农民脱离农业进入中小城市和建制镇, 走城镇化道路; 要进一步发展乡镇农业, 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二提高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链, 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对于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我国, 制造业发展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领域, 也是体现当前国家竞争优势最突出的方面。从国际经验和教训看, 美国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 忽视了制造业的发展, 致使美国钢铁、汽车等世界霸主地位被日本夺走, 并成为导致美

国贸易赤字迅猛上升的主要原因。80年代中后期, 美国重新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并很快夺回了制造业世界霸主的地位,

自9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长达10年的经济繁荣。而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是造成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直接原因。因此, 我国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 十二五期间, 应着手培育国家比较优势的升级, 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首先要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当中逐步提升地位, 转变在分工中处在最低端的状态, 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 由粗加工向高加工度升级, 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鼓励发展国产品牌, 鼓励技术开发、设计等企业的发展。其次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由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向原创型技术创新升级, 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 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科技队伍的建设, 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购买创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研究开发资助、加速设备折旧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形成鼓励创新的有效激励。并促进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再次是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例如集成电路、飞机制造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高技 21 术(如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 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 并积极

吸收企业参与, 甚至国外机构、企业的参与,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的攻关体, 力争局部突破, 逐步摆脱战略产业受人控制的局面, 在国际上有可能出现新一轮技术革命并使制造业呈现崭新面貌的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 , 采取整体跟进、局部突破的战略。最后是进一步采取鼓励性措施, 吸引外资公司将研发中心进入甚至转移到我国。当前全球正经历着第三次经济全球化, 三次全球化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技术流向的差异, 第一次全球化( 50- 60年代中技术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 第二次全球化( 80 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部分研发节点, 而第三次全球化( 90 年代后期至今全球研发出现网络化的特点, 研发国际化成为新的趋势。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的情况不断增多, 但仍是初步阶段, 相当部分的在华研发机构主要从事产品的本地化改进。在.. 十二五期间应在知识产权保护、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好的环境, 以促进更多的外资研发机构进入。(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二五调整三次产业的突破口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意义有三点: 一是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对于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高依赖具有战略意义。相对而言, 服务

业资源、能源投入较少, 例如万元 GDP的能源消耗, 第二产业为2. 71吨标准煤, 第三产业为0. 54吨标准煤( 2007年

。二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三是吸纳就业能力强, 第二产业亿元增加值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为3872 人, 而第三产业高达5806 人( 2007年 ,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对于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缓解持续的就

业压力具有现实意义。鉴于目前第三产业过于依赖.. 生活性服务业的低质结构, 而第三产业的结构性缺陷又阻碍了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此, ..十二五应将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 生产性服务业, 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第一, 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 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 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 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 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第二, 应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发展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和装修业及装潢装饰业, 规范发展物业管理业。加强旅游市场促销和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改善服务质量, 促进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配置和充实社区服务设施, 鼓励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 壮大社区服务业。开发健康有益大众化的娱乐、健身项目, 发展文化和体育产业。第三, 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资源开发, 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 使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

得到广泛应用。实施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 推进政务、金融、外贸、广播电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加快电子认证体系、现代支付系统和信用制度建设,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产品交易、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应用, 推动信息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结合。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 [参考文献] [ 1] .. 宋泓明. 中国产业结构高级

化分析[M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 2] .. 龚仰军. 产业结构研究[M ].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 3] .. 刘世锦.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J]. 经济研究参考, 2010, ( 13. [ 4] .. 王富强, 等. 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J]. 内蒙古科

技与经济, 2005. [ 5] .. 吕铁, 贺俊, 李晓华. 关于..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J]. 中国经贸导刊, 2009, ( 14. [ 6] .. 王岳平. ..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

略与政策研究[ J]. 宏观经济研究, 2009, ( 11. [ 7] .. 李京文. 现代服务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与工程版, 2008, ( 4. [责任编辑: 高平亮] 22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试卷答案(95分)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试卷 1、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发展阶段的制度及技术约束,使某些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正确 错误 2、生活性服务业的国民收入比重会呈先降趋势。 正确 错误 3、麦克曼霍夫是第一个对重工业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学者,他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即两者的净产值之比。 正确 错误 4、改革开放后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会使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正确 错误 5、造成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增长的重要原因是产业或部门之间技术进步的差异。 正确 错误 6、一般而言,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可能在相对国民收入上占有较大优势,生产要素将向这个产业移动。 正确 错误 7、当进口替代达到一定程度后,及时地转向出口导向就能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的速度。正确 错误 8、国际贸易既促进了发达国家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又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 正确 错误 9、第二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比重及劳动力比重在三个产业中都是最大的。 正确 错误 10、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相对上升是普遍现象,但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程度比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程度慢。

错误 11、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正确 错误 12、“霍夫曼比例”: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净产值。 正确 错误 13、社会主义国家:先从重化工业开始。 正确 错误 14、沿海发展战略——19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确立。 正确 错误 15、1980年代中期形成区域发展战略——3经济特区的建立。 正确 错误 16、由于生产环节中利润差异导致资源配置向高附加价值部门的流动。其规律有一定的负作用。 正确 错误 17、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结构的重心由轻工业到重工业。 正确 错误 18、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正确 错误 19、区域的发展就是一个()的演变过程。 A产业结构 B制度结构 C组织结构 D政治结构 20、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对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了解和()。 A制度

2020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与建议 摘要: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以科技创新的视角探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采用1995-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结合河南创新驱动发展及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问题,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讨论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最后提出以科技创新促进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阶段,但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制约了全省经济效率和增长速度的提高,产业结构性矛盾仍是河南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整经济结构、转换发展方式是河南当前的重点工作。现阶段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大多数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实力。 一、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工作,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16年研究与发展试验(R&D)经

费投入达到494.2亿元,是2006年79.8亿元的6.19倍;科学技术支 出资金达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近年来,河南科技实力显著 提升,逐步发展并形成了超硬材料、新能源客车、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盾构等在国内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培育出了一大批掌握核心 技术的行业龙头企业。2016年,河南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29%,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河南省专利的国内申请受理量和申请授权量均大幅增长。2016年在国内申请的有效专 利数达148862件,为2007年的11.17倍。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成效显著。尽管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目前大部分科技创新指标 仍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我国科技发达省份,整体与创新驱动产业结 构转型升级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河南省创新人力资本相对数量不高,关键性人才不足。2016年河南省 拥有科技相关人员24.99万人,每万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仅 23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上海、广东、江苏等省份差距明显, 也远低于周边省份。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短缺问题已经严重 阻碍了河南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河南省创新资金投入 总量与先进省份仍有差距,且支出结构有待改善,支出效率有待提高。据统计,近几年河南省科技经费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 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基于投入强度和人均R&D经费上河南省仍属于 薄弱地区。2016年河南省研发(R&D)经费投入总额为49.42亿元,在全国位列第10位,投入强度仅为1.23%,远低于全国的2.11%。企业 科技创新经费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能得 到有效解决,有利于创新的金融生态环境还在建设之中。第三,科技 创新产出尤其是知识产权申请量大幅增长,但质量亟待提高。2016年,河南省申请发明专利9.5万件,比2004年增长15倍,占国内申请的 比重由2002年的2.26%上升至2.86%。2016年河南省发明专利授权 4.9万件,比2004年增长14.8倍,占国内授权的比重由2002年的 2.19%上升至 3.02%。由此可见河南省专利数量快速上升,但缺少全球 知名的品牌,特别是制造业的知名品牌更少;国内专利数量大幅增长 的同时,国际专利数量较少,知识产权及科技创新产出质量亟待提高。第四,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偏低。河南省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运用以浙江为例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1月 20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运用——以浙江为例 姜塍林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重庆,400067) 摘 要: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机遇及挑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大程度的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又快又好的发展。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当前我们应该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通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在产业结构协调化基础上推进高度化以巩固发展我国经济。因此我国目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关键词: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1—0202—02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 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以达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它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它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n Petty ,1623—1687)最先研究了产业结构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Clark ,1905—1989)揭示了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 ,1901—1985)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作了进一步探讨,阐明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一般规律。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 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而言,随着人均GDP 的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将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将首先上升,当人均GDP 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非工业化阶段的来临,又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则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之所以以这样的规律演进,是因为不同产业的生产效率不同,而逐利的本质驱使资本不断地从效率低的产业向效率高的产业流动,从而不断地从总体上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率,进而促成了经济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社会需求的变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的变化,引进外资和对外贸易等等。产业结构的演变首先是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的结果。一方面,专业化和分工一起,决定产业结构演变的自然进程。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可分解成为由各个人执行的各个基本操作单位。一旦不同的基本操作能由不同的人来执行,分工就出现了。在分工条件下,人们将有关的技术运用于某一基本操作过程,逐步掌握并能熟练执行这一基本操作,从而实现专业化。有分工就有与之相应的专业化。专业化与分工一起,使得某一产品的生产由某一企业来完成,使同类产品的生产由某一行业和部门来完成,也使得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单一性和多样性。于是,由专业化与分工决定的生产要素在各个企 业、行业和部门之间配置的比例关系,就在单一性产品和多样性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还同技术进步相联系。首先,技术进步可以改变某一部门或产业的生产技术体系,使该部门或产业同其他部门或产业的技术关联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产要素在各部门或产业之间配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其次,技术进步通常表现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产品的发明和利用,这就必然要把社会生产活动引向新领域,从而扩大了分工的范围,促使专业化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导致新的产业和产业部门的出现,引起生产要素在各产业和产业部门之间配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再次,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劳动力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这种转移必然伴随物质生产资料的转移,引起其它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从而打破原有生产要素在各产业和产业部门之间配置的比例关系,形成新的产业结构。最后,技术进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提高人均产出水平和收入,从而打破了原有的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分工、专业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会在产业宽度、产业深度、产业形态、产业融合、产业投入产出比例等方面朝着深度、广度和规模经济的方向优化升级。 三、以浙江产业机构调整为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省委对浙江产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浙江实现新一轮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战略抉择,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和基本途径,只有建立三次产业不断优化和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现代产业体系,才能实现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一)以科技依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浙江经济发展的脊梁。要挺直脊梁就要不断增强浙江工业的产业层级和竞争力。主要是以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重点在发展临港重化工业、提升产业集群、培育大企业和提高中小企业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实现由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改变。 目前,浙江主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浙江海洋资源丰富,临海面积辽阔,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应充分依托港口资源发展现代大工业,改变工业结构偏轻偏小的不足。要加快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加强宁波、温州、台州、嘉兴、舟山这5个沿海城市临港产业布局的协调互动,努力使临港工业形成规模、形成品牌、形成优势。在产业选择上,主要是加快发展以炼油、乙烯为龙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突出发展石化中下游项目,延伸发展石化产业链,把浙江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石化基地。统筹规划船舶工业发展,推动船舶骨干企业与国内外重点

专题产业升级和优化

历年真题回顾 学业水平测试2015年 (二)读长三角都市圈相关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铁矿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之一。 45.2012年长三角都市圈部分城市的三大产业结构显示,上海、杭州、南京的第________产业比重超过50%,表明这些城市具备了较强的现代服务功能;多数城市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表明该地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___________基地;舟山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6.在长三角都市圈中,马鞍山市的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分析马鞍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3分) 学业水平测试2014年

(四)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浙江省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0%,河流和湖泊众多,耕地面积有限。 材料二:在产业结构研究中,常运用区位商来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所谓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区位商越大,表明该部门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越强。 46.由图l可见,在三大产业中,浙江省的产业在全国该产业中具 有优势。(1分) 47.浙江省农业中渔业的区位商是2.4,分析浙江省渔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 (2分) 48.浙江省工业部门中最薄弱的是哪一行业?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第四章 第二节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07—2008学年第 1 学期) 专业名称07城轨1、2计算机1、2 电气1、2动漫1、2 课程名称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授课教师谢贵兵 学校南铁院苏州校区

课题序 号授课班 级 07城轨1、2计算机1、2 电气1、2动漫1、2 授课课 时2 授课形 式 阅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练习法比较法 授课章 节 名称 第四章第二节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使用教 具 教学目 的(一)、知识要求: 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的知识(1)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必要性 (2)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2.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识记的知识(1)三大产业的分类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理解的知识(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4)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4.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运用的知识结合个人生活的经验,谈谈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二)能力要求: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和评价现实的能力:如优化产业结构的问题,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等 (三)思想觉悟要求: 今天的职校的学生,明天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方政,激发其对社会的责任感,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 点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4. 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5.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 教学难 点1.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2.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3.信息产业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4.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必要性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 业教学后 记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96分卷。60道题,12.5学时)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96分卷。60道题,12.5学时) √ 1、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发展阶段的制度及技术约束,使某些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 2、生活性服务业的国民收入比重会呈先降趋势。 ×3、麦克曼霍夫是第一个对重工业化规律进行研究的学者,他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即两者的净产值之比。 √ 4、改革开放后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会使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 5、造成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增长的重要原因是产业或部门之间技术进步的差异。 √ 6、一般而言,技术进步快的产业可能在相对国民收入上占有较大优势,生产要素将向这个产业移动。 √ 7、当进口替代达到一定程度后,及时地转向出口导向就能进一步

促进产业结构演变的速度。 √ 8、国际贸易既促进了发达国家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又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 ×9、第二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比重及劳动力比重在三个产业中都是最大的。 ×10、第一产业国民收入比重相对上升是普遍现象,但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程度比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程度慢。 √ 11、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 12、“霍夫曼比例”: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净产值。 √ 13、社会主义国家:先从重化工业开始。 ×14、沿海发展战略——19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确立。 ×15、1980年代中期形成区域发展战略——3经济特区的建立。 √ 16、由于生产环节中利润差异导致资源配置向高附加价值部门的流动。其规律有一定的负作用。 ×17、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结构的重心由轻工业到重工业。 √ 18、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因素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19、区域的发展就是一个()的演变过程。 产业结构 制度结构 组织结构 政治结构 20、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对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了解和()。 制度 研究 管理 投资 - 2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教案)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新密市分校周明杰 I.教学目的 1.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 2.了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3.理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4.理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 II.教学要求 教师通过讲授,使学员树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念,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III.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 难点:经济发展的内涵以及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IV.教学过程 步骤一:新课导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于十七大,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得到深化,

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十分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要实现这一转变,它与调整经济结构是高度相关、相辅相成的,其中,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现和依托。所以,本讲专题课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在剖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具体路径。 步骤二:讲授新课 一、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转变 (一)经济增长的内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经济增长的快慢一般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 我国的GDP数据: 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二种:一种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这一种增长方式中,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在原有技术水平基础上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增长而实现。另一种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这种方式下,经济增长主要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献综述》论文纲要

论文纲要 题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理论综述 张晨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贸学院2010级世界经济研究生) 学号:20100210018 一、文章主要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始于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的研究,目前,在世界金融危机蔓延之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缺乏动态性研究,优化升级基准与指标体系不相匹配等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现状与方法进行回顾、整理、归纳、分析。以期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维持经济持续增长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归纳以后,我们认为进行基础理论再研究,开展优化升级,进行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和培育支持体系研究,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二、研究背景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根据产业结构的特征,结合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优化升级出最佳产业,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积极、主动、有效的战略行为。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都纷纷提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各自的龙头产业。尤其在当今世界金融危机之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重点研究课题,很有必要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的回顾,查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从而促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进一步研究。 三、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发展回顾 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在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Walt Whit man Bristow ,1916 — 2003) 曾经出版过《经济成长的阶段》。他通过研究各国经济发展效率之中存在的差异,发现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某种行业部门,在每个阶段,甚至在一个比较成熟并继续成长的发展阶段中,都存在一些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结构发展的部门,并称这些部门为行业领头羊,从而描绘出经济成长阶段的依次更替与部门依次变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罗斯托同时认为,经济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这些在产业部门中占主导地位的行业迅速扩大的结果。 (二)美国人赫希曼(A.O.Hir schman)是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也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资源的稀缺性,企业家缺乏和平衡增长的不可行性等原因,从而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资本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拳头品牌产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结构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华尔特.特曼罗斯托在对发达国家与政府的各个经济成长阶段进行研究时,发现产业结构的存在,并对产业结构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典型例题 一、下表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七年内,国内部分产业就业人数的变化(单位:万人),读表回答问题。(共10分) 、表格中各产业七年内就业人数减少最多的是业;按三大产业划分,该产业属于第产业;该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产业转移。 2、表格中就业人数增加较多的产业部门大多属于密集型产业。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的纺织业带来生机,我国纺织业有力的产业区位条件主要是(至少答两点): 4、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纺织业逐步向地区转移,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科技的不断进步,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将逐步被密集型产业所取代,第产业比较将大幅提高。 答案:1、农一二三2、劳动3、纺织原料生产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4、内陆技术(知识) 三 解析:该题要求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所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必然发生产业结构的转移,经济发达地区原来较低层次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地区;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和产值将明显增加。 二、下图反映某假想区域的产业的现状和规划中的未来情景。在科教投入加大、 人的创造力提高、电脑网络不断改善、知识交流日益通畅的条件下,政府的服务职能强化,企业之间及其与科教机构之间联系加强,工业经济将向知识经济转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将区域的现状和未来相 比() A.知识流动的速度大体相近 B.技术融合的程度大体相仿 C.产业部门大体对应升级 D.对外开放的程度大体相同 (2)回答:①从现状到未来, 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 势是向______转化。

②未来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中最主要的是______。 ③大众服装加工业和计算机装配业在未来区域中消失了,因为这些产业的主要布局因素是______,需要向______的地方转移。 答案:(1)C (2)①服务业②知识或智慧③劳动力拥有廉价劳动力解析:本题试图表现的是由于计算机及软件业的发展带来的科技、工业革命及产业的升级换代,可谓紧密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从图中联线表达的含义来看,并未体现什么“速度”、“程度”问题,而是表现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化、产业部门的对应升级的趋势。图中与各产业联系的中介是“工商、金融、专业中介和社区服务业”,这表明未来劳动职业转化多向服务业方面发展(传统就业岗位较缺乏),而创造财富的生产要素是以计算机和软件业为代表的知识与技术。该假想区域的服装加工业和计算机装配业可能转向劳动力廉价的地区,因而在本地区可能消失。 三、分析全国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一系列产业调整战略,目前正在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面努力。 上海市不同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方面和核心内容。下面我将通过对《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认识,来分析一下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 一、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产比重持续降低,三产比重明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相对有限。就业结构变化远大于收入结构变化。 2.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导力量,并呈现出内部结构升级特征。。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点,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意味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 3.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例偏低,而且近几年在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的水平上出现了比重增幅趋缓,甚至近两年出现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着结构低水平。 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3.产品的附加价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工业处在低端位置。在许多工业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附加价值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中国工业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和升级战略措施。 “十一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内容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以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以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体制改革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体制为基本保证。 1.加快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 针对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纲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独立成篇,这是历次五年规划中的第一次。总的要求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具体战略:(1)把服务业当作产业对待。(2)优先发展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十一五”期间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3)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这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根本动力。 2.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 任务。 《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热点专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热点背景扫描]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工业化、信息化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有所不同。我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 (2)信息化是指农业、工业、服务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动力。) (3)相互关系: ①信息化在工业化发展中产生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必须积极推进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离开了信息化的工业化,不是现代化的工业化。) ②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对信息化发展提出了应用需求。因此,必须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离开了工业化的信息化,将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③只有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为一体,才能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完成工业化的历史性任务。(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 2、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含义及其特点(“新”在何处?) (1)含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即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2)特点(“新”在何处?) 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新”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②“新”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控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西方发达国家在加速工业化发展的时期,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严重的污染,以后为治理环境付出的代价太大。) ③“新”在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绝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以牺牲就业为代价来实现工业化。我们既要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人力资源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3、十六大报告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论述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新桥中学程小平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读图掌握上海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情况;了解我国的、松江 的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2.举例说明产业结构升级、转移与优化的意义;认识产业结构升级与转移 之间的内在联系。 3.提高从图表资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通过阅读各种相关的图表资料,采用学生讨论、独立思考等方式,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过程,突出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根据区域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 教学难点:产业结构升级与转移之间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农民工 二、产业结构 1、读“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比较”图,思考: 中国产业结构呈现怎样的特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不什么不同? 2、师生共同分析。 三、产业结构升级与转移: (一)产业结构升级: 1、阅读教材P101第一段,理解产业结构升级的涵义。 2、读“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图”:

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人口如何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3、师生共同分析。 (二)产业转移: 1、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读“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图”,并与全国比较。 2、案例分析——上海的纺织工业。 3、产业转移原因分析。 4、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沿海企业向内地、台湾产业向大陆。 案例分析——吸引台湾企业在松江投资办厂因素可能有哪些? 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归纳。 5、上海产业结构调整。 四、产业结构优化: 1.西藏与上海产业结构比较:结构异同点?原因分析。 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归纳。 2.产业结构优化涵义。 3.学生观看“中国产业结构”的视频,思考。 4.读图分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情况。 五、小结本课: 六、练习: 教学说明: 本节课采用较多的数据资料,在设计教学时,紧密结合上海“十一五”规划及松江的外资(尤其是台资)企业多情况,采用学生讨论、比较、读图分析等方法,使学生理解产业结构升级、转移与优化的意义。 通过中外、上海与西藏产业结构的对比分析,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产业调整带动创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认为中国当前最大的经济问题是产业发展的不均衡,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不相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新的产业的产生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就业。 我国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但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明显的问题。因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人口大国,近年来,就业压力加大,而且每年都有新增就业人数,与此同时却没有相应的工作岗位可以提供,给社会的良性发展埋下隐患,容易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与我国的发展理念不相符。站在我个人的角度看,经济的发展却没有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导致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原因。 当前,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吸纳就业人数很强,这一点我觉得国家应提供相应的鼓励措施,从互联网这个新兴产业入口寻求突破,以一个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就业人数,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其实,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也有一段时间了,而且发展也较好,只是和实体经济相比,规模方面相对小很多。但近年来发展的异常迅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带动了很大一批人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形成良性循环。2014年最令人瞩目的一件事就是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其IPO融资规模也创造了历史,世界再一次把眼光看向中国,马云在成为中国首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很多个千万富翁,成为很多人的偶像。从阿里巴巴的成功不难看出,寻找一个新的消费点一个新的产业可以有很好的发展的,网购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坐在电脑前轻轻地点下鼠标,你就可以轻松的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减少了很多的成本。每年的11.11也成为购物狂欢节,每年的11.11的单日消费记录都被刷新,人们的消费理念在逐步改变,网店取代实体店的说法也被广泛提起。 以阿里巴巴为例,第一:从就业的吸纳能力上看,其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淘宝,天猫的网店有数千家,并且因为其门槛较低,网店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因为中国是个庞大的市场,消费能力巨大。只要你的产品好,就不用担心自己的产品没人买。正如郎咸平教授所言,实体店的投资大,而且还有很多税收,并且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其回收成本时间也较长,门槛较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上海市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安排》

上海市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安排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七次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上海产业能级,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安排,现制定2015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方法和工作机制,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指示和“四个锁定”(锁定企业项目、锁定调整地块、锁定调整时间、锁定区县责任)的具体要求。以“同步考虑转型发展与调整淘汰”为基本出发点,加强战略性主动调整,建立倒逼与引导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统筹规划、分年度实施,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专项、重点企业”,推进104区块提升、195区域转型及198区域调整,强化运用制度、政策、法律、市场化机制及资金扶持等综合手段,不断完善与创新调整机制及标准,依法调整、主动调整、成片调整相结合,进一步发挥“六个提升”综合效应(行业结构优化效应、产业布局调整效应、节能减排环境效应、城市安全管理效应、生态环境提升效应、产城融合发展效应)。 二、主要目标

“锁定项目”1000项,“锁定地块”“4+X”1区域,“锁定时间”明确进度节点,“锁定责任”明确区县责任主体的总体目标要求,重点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企业,压减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型、低效用地型等一般制造业企业,调整不符合规划的企业,实现污染排放物、安全隐患点、能源消耗量持续减少,同时不断释放存量资源。(各区县调整任务见下表) 表1、重点区县结构调整计划安排情况 1“4+X”是指南大、桃浦、吴淞、高桥地区+其他区县关注的重点区域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应对目前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消耗偏高、服务业落后等的挑战,我们应当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以我为主,综合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能力;加强重要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结构转换和升级过程,普遍具有以下特点:(1)在经济总量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继成为增长的主导产业。(2)一些高速增长行业相继出现,带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3)资金技术密集、高附加值的行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使整个经济向着资源节约和技术、知识密集的方向推进。由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在整体上正向着资源节约型的方向转变。2000年与1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6.3倍,而能源消耗仅增长了2.2倍。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降为0.4。1980年,每万吨标准煤消耗仅能产出国内生产总值750万元,到2000年,同样的能源消耗,能够产出GDP 2 182万元。中国20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只有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民经济才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许多有利条件。然而,今后结构优化升级将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技术约束更加明显,有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开放带来的结构升级空间减小。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的思路和战略。 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前些年,我们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然而,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虽然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0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在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在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中国的发明专利累计授予量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其次,重要资源国内供给压力加大。目前,中国资源能源消耗仍然偏高,能源供给仍然很紧张,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紧张问题。石油进口大幅上升,2004年,中国进口原油12 272万吨,比2003年增长34.8%,成品油进口3 788万吨,增长34.l%。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能源约束加大。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的产出效率显著低,表现为单位能源消耗生产的GDP较低。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01年,中国每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仅能生产的GDP为1.04美元,同年,日本为8.02美元,美国为4.39美元,阿根廷为4.66美元,巴西为2.75美元,墨西

2021年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路径探索

2021年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路径探索 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结构在整体上实现了进一步的调整。在此经济背景下,习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出,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可以有效反映出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针对这种现象,相关企业一定要对新常态进行全面的了解,保证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满足经济新常态,从而引领新常态,这也是目前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要求。 一、信息经济与经济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的联系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尽快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各种高新技术的产生,已经和各种高新产业之间实现了有效的结合,从而促进信息经济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刚刚产生的经济形态而言,信息经济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将互联网以及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现代化农业当中,可以为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提供良好的保障,从而促进农业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服务行业中,可以实现对服务行业的优化和升级,促进生态旅游以及休闲行业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在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的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扩展,实现对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二、新常态下信息经济助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在新常态背景下,应该激励社会参与到信息产业的建设过程当中,使信息的应用水平实现明显的提升。将市场主体人员自身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还应该提升市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市场资源可以实现合理的配置。政府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出相应的战略规划,并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新的服务模式,使信息化建设整体具备一定的多元行和有序性。 2.自主创新。在经济建设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将自主创新在整个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使自主创新可以在信息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的落实,可以严格遵守创新性的基本原则,实现对新技术的有效开发,落实新的发展模式,从而使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明显的提升。 3.协同互动对新型信息技术所起到的支撑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将信息产业化与产业信息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将信息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信息消费作为主要的目标,将信息化、新型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之间实现有效的融合,进一步加快信息经济的发展。对于实体经济应该有效的创新,保证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从而促进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实现共同发展。 三、信息经济助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措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消费。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经济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信息经济的发展效率,加大信息产业的投资力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信息消费,同时也能使社会经济的增长效率实现明显的提升。在我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