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毒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药物毒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药物毒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药物毒理学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poisons)的科学,研究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对生物体(living organisms)的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s)及其机制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研究外源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3、毒理学主要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4、毒理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受控的临床研究;毒理学体内试验;毒理学体外试验。

5、毒理学替代法alternative toxicological methods(又称“3R”法):优化(refinement)实验程序、方法和技术;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实验;4th R: responsibility 责任。

第二章基本概念

一、毒性和毒效应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内源化学物:机体内原已存在的和代谢过程中所形成的产物或中间产物。如含氧自由基、含氮自由基、同型半胱氨酸等。

3、毒性(toxicity)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4、毒效应(toxic effect)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5、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6、毒物(poison)是指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是法规管理的名词。

二、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1、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2、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

内,机体对其它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三、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

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

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

③亚临床改变

④临床中毒

⑤死亡

毒效应谱还包括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作用。

(一)毒作用分类

①速发与迟发性毒作用Immediate versus Delayed Toxicity;

②局部与全身毒作用Local versus Systemic Toxicity;

③可逆与不可逆作用Reversible versus Irreversible Toxic Effects;

④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Allergic Reactions;

⑤特异体质反应 Idiosyncratic Reactions。

(二)选择性毒性、靶器官和高危险人群

1、选择性毒性(selective toxicity)一般指物种之间的毒性差异。现认为是毒作用的普遍特点,

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器官或系统之间(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个体之间(易感人群为高危险人群)。

2、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毒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毒物在靶器官中的浓度。

成为靶器官的原因:

①器官在体内的解剖位置和功能,毒物吸收和排泄器官;

②该器官的血液供应;

③具有特殊的摄入系统;

④代谢毒物的能力和活化/解毒系统平衡;

⑤存在特殊的酶或生化途径;

⑥毒物与特殊的生物大分子结合;

⑦对损伤的修复能力;

⑧对特异性损伤的易感性。

3、高危险人群 high risk group 易受环境因素损害的那部分易感人群

个体对潜在的环境健康危害的“危险性谱”由3个因素构成:

①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

②发生暴露特定的时间;

③个体对该环境有害因子的易感性。

个人易感性的生物学基础:

①年龄

②性别

③遗传因素:遗传多态性

④营养及膳食情况

⑤疾病状况

⑥其它:有些因素使人体暴露污染物的机会增多。

适应和耐受对个体易感性也有重要的作用。

(三)生物学标志

1、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四、剂量和剂量-反应关系

(一)剂量和暴露特征

1、暴露剂量(exposure dose)

给予剂量 (administered dose):又称潜在剂量(potential dose)是指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应用剂量(applied dose):是指直接与机体的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量。

2、内剂量(internal dose):又称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是指已被吸收进入体内的量。

3、靶器官剂量(target organ dose)也称为送达剂量(delivered dose)和生物有效剂量

(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 。

4、接触期限

急性毒性试验 24小时内一次或多次染毒

亚急性毒性试验在1个月或短于1个月的重复染毒

亚慢性毒性试验在1个月至3个月的重复染毒

慢性毒性试验在3个月以上的重复染毒

(二)剂量-反应关系和量反应、质反应

1、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或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以剂量为横坐标,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出剂量-效应曲线和剂量-反应曲线。量反应的量-效曲线提示了毒物的最大效能;质反应的量-效曲线提示群体对毒物反应的差异

2、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的意义:(1)确认该效应是该化学物的毒效应;

(2)确定所研究群体的平均(中位数)反应和易感性范围,预计易感人群发生反应的剂量;(3)曲线斜率给出了有效剂量范围内随剂量增加,受影响对象比例的变化;

(4)曲线左侧的形状特殊可能表示存在一定比例的极易感亚人群,提示可能对所研究化学物存在遗传性的易感性增加;

(5)类似条件下,可能定量比较不同化学物对特定终点反应的平均值和范围;

(6)可能得到NOAEL,也可得到基准剂量。

(三)效应和反应

1、效应(effect)是量反应(gradual response),表示暴露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所引起的一个生物个体、器官或组织的生物学改变。此种变化的程度用计量单位来表示。

2、反应(response)是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指暴露某一化学物的群体中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比率,一般以百分率或比值表示,如死亡率、肿瘤发生率等。其观察结果只能以“有”或“无”、“异常”或“正常”等计数资料来表示。

五、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

1、毒性的描述方法:比较相同剂量外源化学物引起的毒作用强度;比较引起相同的毒作用的外源化学物剂量。

2、毒性参数:毒性上限参数(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以死亡为终点的各项毒性参数);毒性下限参数(观察到有害作用最低水平及最大无有害作用剂量)

3、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试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的剂量来表示。

①绝对致死剂量/浓度absolute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100/LC100

②半数致死剂量/浓度median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50/LC50指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半数致死浓度LC50,即能使一组实验动物在经呼吸道暴露外源化学物一定时间(一般固定为2或4小时)后,死亡50%所需的浓度(mg/m3)。

半数耐受限量median tolerance limit,TLm表示一种外源化学物对某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即一群水生生物(如鱼类)中50%个体在一定时间(48h)内可以耐受(不死亡)的某种外源化学物在水中的浓度(mg/L),一般用TLm48表示。

③最小致死剂量/浓度minimal 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MLD,LD01/MLC,LC01

④最大非致死剂量/浓度maximum non-lethal dose or concentration LD0或LC0

4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 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此种有害改变与同一物种、品系的正常(对照)机体是可以区别的。5.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在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改变可能检测到,但被判断为非损害作用。

LOAEL或NOAEL是评价外源化学物毒作用与制订安全限值的重要依据。

6、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lowest observed effect level, LO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非有害作用作用(如治疗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7.未观察到作用水平no observed effect level,NOEL

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有害作用或非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8、阈值(Threshold):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一种化学物对每种效应(有害作用和非有害作用)都可分别有一个阈值。对某种效应,对易感性不同的个体可有不同的阈值。同一个体对某种效应的阈值也可随时间而改变。

有害效应阈值应在NOAEL和LOAEL之间,非有害效应阈值应在NOEL和LOEL之间。

目前,一般认为,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器官毒性)和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是有阈值的(非零阈值),而遗传毒性致癌物和性细胞致突变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是否存在阈值尚没有定论,通常认为是无阈值(零阈值)。

9、安全限值 safety limit value:动物试验外推到人通常有三种基本的方法:

利用不确定系数/安全系数Uncertain factors, UF, safety factor, SF ;利用药动学外推;利用数学模型。

10、对毒效应有阈值的化学物:制定安全限值的前提是必须从动物实验或人群调查得到LOAEL或NOAEL。每日容许摄人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 ;可耐受摄入量(tolerable intake,TI);参考剂量/浓度 (reference dose,RfD/RfC);最高容许浓度(maximal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MAC)。

11、对毒效应无可确定阈值的化学物:遗传毒性致癌物和致突变物

实际安全剂量(virtual safety dose,VSD)

化学致癌物的VSD,是指低于此剂量能以99%可信限的水平使超额癌症发生率低于10-6,即100万人中癌症超额发生低于1人。

12、各种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的剂量轴

低高──┼───┼─┼─┼────┼─┼─┼───┼──┼─┼──┼→

安全限值 NOAEL 阈 LOAEL NOAEL 阈 LOAEL LD0 MLD LD50 LD100 或VSD └────┘└────┘ LD01

慢性急性

13、剂量-反应关系比较

(1)药物的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①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TI = LD50 / ED50 一般由动物实验中获得,无法求得在人体的TI。有认为新药TI大于5 时,可优先考虑进行下一步临床前实验研究。

②药物的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MOS)MOS即最小致死剂量LD01 与药效ED99的比值,MOS=LD01/ED99。这种定量比较主要用于单次给药,不能用于多次重复给以的药物或无有益作用的化学物。

14、安全范围和暴露范围

(1)暴露范围(margin of exposure,MOE)作为衡量人群“暴露量”估计值与动物实验中获得的NOAEL差异大小的指标。 MOE= NOAEL/人群暴露量。MOE大,发生有害作用危险性小。

(2)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MOS)是人群“暴露量”估计值与安全限值差异大小

的指标。MOS= 人群暴露量/安全限值。安全限值可以是RfD等。 MOS大,发生有害作用危

险性大。

15、安全范围、暴露范围和毒作用带(范围)的关系

低──┼────┼────────┼───────┼─────┼─→高

安全限值人群“暴露量”NOAEL NOAEL LD50 或VSD 估计值慢性急性

└────┘└───────┘└──────┘└────┘

安全范围暴露范围慢性毒作用范围急性毒作用范围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现代毒理学:指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

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危险性分析的一门科学。

2.描述毒理学:指采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可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

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危险度管理提供信

息。

3.机制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

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为人类提供化学物相关的有害作用信息,为

危险度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4.管理毒理学:指根据描述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

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物、

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二、选择题

1. 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D

A.核素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

2. 目前常用的化学物质有E

A.500万种 B.300万种 C.100万种 D.10万种 E.6~7万种3. 卫生毒理学研究的任务是E

A.中毒机理 B.外来化合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及生物转运,转化过程

C.对外来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 D.制定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

E.以上都是

4. 毒物是 E

A.对大鼠经口LD50>500gm/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突变性的物质

D.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E.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5. 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C

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

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

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

D.卫生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毒理学是法医毒理学的分支

E.卫生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

6. 外源化学物的概念D

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 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

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 D.以上都是

7. 被称为现代毒理学奠基人的是__A___

A. Orfila

B. Magendie

C. Bernard

D. Brown

E. Fraser

8.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___D___

A. 有益作用

B. 营养作用

C. 治疗作用

D. 有害作用

E. 以上都是

9. Toxicology may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C

A. the degradation of biological warfare agents.

B. the cost of toxicity testing.

C.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emicals on living systems.

D. the regulation of chemicals in the home.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 is NOT correct? D

A. Toxi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chemicals on living systems.

B.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evaluates the movement of toxicants through the biophase, as well as toxicant effects on living systems.

C. Teratogenesis is the process of malformations and birth defects that may be induced by toxicants.

D. Mutagenesis is the process of aberrant cell growth and division.

三、简答题

1. 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

答案要点:(1)毒理学任务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目的是从各方面研究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认识化学物的损害作用。

(2)现代毒理学的任务是深入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机制,同时评价相应的危险度。现代毒理学目的是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

(3)卫生毒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机体与外来化合物相互作用的规律即中毒机理,对外来化合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为制订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卫生毒理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外源化学物质的毒性和产生毒性作用的条件,阐明剂量-效应(反应)关系,为制订卫生标准及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 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要点:毒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体内试验(也称为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观察和流行病学研究。

3. 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和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1)描述毒理学主要是采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信息的学科,为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线索,通过形成假设为发展机制毒理学做出贡献;机制毒理学是主要研究外

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为人类提供化学物相关的有害作用信息,为危险度评价提供基础资料;管理毒理学是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物、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2)描述毒理学主要是为机制毒理学提供相应的初级资料,判断外源化学物是否具有毒性及毒性表现,当通过描述毒理学了解化学物的毒性之后再针对相应的表现研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确定毒物的作用过程,管理毒理学根据机制毒理学提供的信息,指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因此三者具有均为毒理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形成完整的统一体。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毒物:指在一定的接触条件下,较低剂量即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2. Biomarker:生物学标志,是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3. Hypersensibility:超敏反应,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4. 靶器官:指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5. 毒性:是指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

6. 阈剂量: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7.剂量-反应关系:随着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增加,对机体的毒效应的程度增加,或出现某种效应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增加。

8. 危险度: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9. 安全性: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不引起健康有害作用的实际确定性。

10. 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二、选择题

1.毒物是 D

A.对大鼠经口LD50>500 mg/kg体重的物质

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

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

2. 对于毒作用带描述,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C

A.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值的比值为急性毒作用带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为慢性毒作用带

C.急性毒作用带值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

D.慢性毒作用带值大,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3. 毒性的上限指标有B

A.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最大无作用计量,最小致死量

B.绝对致死量,最大耐受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死量

C.绝对致死量,最大无作用计量,阈计量,半数耐受计量

D.绝对致死量,阈计量,最大耐受量,最小致死量

4. 最敏感的致死剂量指标是C

A.绝对致死剂量

B.半数致死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以上都是

5. 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D

A.绝对致死剂量(LD100)

B.最小致死剂量(LD01)

C.最大耐受剂量(LD0)

D.半数致死剂量(LD50)

6. 对LD50 描述错误的是D

A.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B.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

C.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

D.毒物的急性毒性与LD50呈正比

7. 对阈剂量描述错误的是D

A.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

B.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的阈剂量为急性阈剂量

C.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毒物所得的阈剂量为慢性阈剂量

D.毒物的急性阈剂量比慢性阈剂量要低

8. 机体组织细胞对毒作用反应特点不包括 B

A.具有特异的靶器官和靶部位

B.病变性质相同

C.病变性质各有不同

D.病变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9. 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D

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10. 如检测人体的某些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头发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平,这些生物学标志称为A

A 、接触性生物学标志物

B、效应性生物学标志物

C、易感性生物学标志物

D、一般性生物学标志物

11. 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是D

A. 接触途径

B. 接触时间

C. 接触速率

D. 剂量

12. 剂量-反应(效应)曲线是D

A.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构成比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

B. 以表示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效应的构成比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

C.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构成比为横坐标,以剂量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

D.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

13. 绝对致死剂量是C

A.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B.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C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

D.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

14. NOAEL指的是D

A. 慢性阈剂量

B.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 最大无作用剂量

D.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15. LOAEL指的是B

A. 慢性阈剂量

B.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C. 最大无作用剂量

D.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16. In considering dose–response data, efficacy typically is considered a measure of B

A. the concentration of chemical needed to produce a maximal response.

B. the all-or-nothing response to a chemical.

C. the maximal effect produced by a chemical.

D. the slope of the dose–response curve.

三、简答题

1.毒理学中主要的毒性参数有哪些?

答案要点:(1)致死剂量或浓度: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最大非致死剂量或浓度;

(2)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

(3)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

(4)阈值。

2. NOEL、NOAEL、LOEL和LOAEL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案要点:(1)NOEL,未观察到作用水平,指在规定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比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2)NOAEL,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外源化学物不引起机体可检测到的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3) LOEL,观察到作用的最低水平,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4)LOAEL,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某种作用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3. 生物学标志有哪几种类型?

答案要点:生物学标志可以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生物学标志。

4. 简述毒效应谱和毒作用的类型。

答案要点:(1)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称为毒效应谱,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床改变;④临床中毒;

⑤甚至死亡。

(2)毒作用类型: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局部或全身作用、可逆或不可逆作用、超敏反应和特异质反应

5. 简述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的前提和意义。

答案要点:(1)前提:①所研究的反应是由化学物接触引起的。②反应的强度与剂量有关。③要有定量测定毒性的方法和准确表示毒性大小的手段。

(2)意义:有助于发现毒效应性质;所得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是判断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6. 简述毒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四、论述题 ;试述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主要类型及意义。

答案要点:(1)剂量-反应曲线反映人体或实验动物对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易感性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类:①S形曲线:是典型剂量反应曲线,多见于剂量-质反应关系中,分为对称S形曲线和非对称S形曲线两种形式。②直线:化学物质剂量的变化与反应的改变成正比。③抛物线:为一条线陡峭后平缓的曲线,类似于数学中的对数曲线,又称为对数曲线型。

(2)意义:有助于发现毒效应性质;所得参数可用于比较不同化学物的毒性;有助于确定机体易感性分布;是判断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的重要依据;是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转运:指外源化学物通过吸收、分布和排泄的方式穿越生物膜的过程,

其本身结构和性质不发生变化。

2.生物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通过代谢转化为新的衍生物的过程,形成的

产物结构和性质均发生变化。

3.酶诱导:指许多外源化学物可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合成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

4.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排出的物质多数在肝内经历了生物转化而水溶性增强,

进入肠道后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但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可被肠道菌群水解,脂溶性增强后被重新吸收入肝。

5.血/气分配系数:当呼吸膜两侧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气态物质在血液中的浓

度与肺泡气中的浓度之比称为血/气分配系数。

6.代谢活化:指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

强,甚至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7.物质蓄积:当机体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物一定时间后,用化学分析方法能够

测得机体内存在该化学物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称之为物质蓄积。

8.功能蓄积:当机体多次反复接触化学毒物一定时间后,用最先进和最灵敏的

分析方法也不能检测出这种化学物的体内存在形式,但能够出现慢性中毒现象,这种情况称之为功能蓄积。

二、选择题

1. 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C

A.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滤过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2.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D

A.肠道

B.唾液

C.汗液

D.肾脏

3. 代谢活化是指C

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

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原来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

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

4. 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的两重性表现在 D

A.N一氧化,苯胺 N羟基苯胺(毒性增强)

B.脱硫反应,对硫磷对氧磷(水溶性增加,毒性增强)

C.环氧化,苯并(α)芘 7,8-二醇-9,10环氧化物(致癌)

D.以上都是生物转化两重性的典型例子

5. 外源化学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是指D

A.某些化学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以上都是

6. 对于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化学毒物的排泄,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D A.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

B.排出的速度与吸收的速度成正比

C.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除速度

D.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除速度

7. 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C

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滤过

8. 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A

A.肝

B.肾

C.肺

D.小肠

9. 下述哪项描述是错误的C

A.解毒作用是机体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B.动物的种属、年龄、性别、营养状态及遗传特性,对生物转化的性质与强度均有重大影响

C.经过体内的生物转化,所有化学毒物的毒性均降低

D.前致癌物可通过生物转化后变成终致癌物

10. 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A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

B.血流量

C.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11. 体内毒物蓄积若要达到最大蓄积量,至少需要几个生物半减期C A.2

B.4

C.6

D.8

12. 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C

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13. 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条件B

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溶性和脂溶性

D.分子量小于100

14. 化学毒物体内生物转化I相反应的酶主要存在于A

A.内质网

B.线粒体

C.细胞膜

D.细胞核

15. 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不包括A A.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C.机体修复能力差异

D.宿主的其它因素

16. ADME过程指的是D

A.氧化、还原、水解

B.生物转化

C.毒物效应动力学

D.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17.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供体是B

A. 硫酸酯

B. UDPGA

C. 乙酰辅酶A

D. P-450酶系

18. Mechanisms that contribute to transmembrane movement of toxicants include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C

A. the process of passive diffusion.

B. the process of active transport.

C. the process of biotransformation.

D. the process of filtration.

19. Absorption of an inhaled gas is usually D

A. not dependent on dissolution of toxicant in the blood.

B. dependent on degree of ionization.

C. not dependent on blood flow.

D. dependent on the blood-gas partition ratio.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active transport? C

A. The chemical moves from an area of high concentration to an area of low concentration.

B. The chemical moves with an electrochemical gradient through a carrier-mediated process.

C. The chemical moves across the membrane through an energy-consuming process.

D. Administration of metabolic inhibitors that block energy production stimulates

transport.

三、简答题

1. 外源化学物经吸收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案要点:经胃肠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其它途径吸收(静脉、腹腔、皮下、肌肉注射等)。

2. 列出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

答案要点: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反应、黄素加单氧酶催化的反应和微粒体外的氧化反应。

3. 列举六种 II 相反应。

答案要点: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谷胱甘肽结合、甲基化反应、乙酰化反应和氨基酸结合。

4. 简述生物转化第I相反应的反应类型。

答案要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水解反应。

四、论述题:举例说明毒物代谢酶被激活和抑制的毒理学意义。

答案要点:1.毒物代谢酶被激活指外源化学物直接作用于酶蛋白,使其活性增加,但不涉及酶蛋白诱导合成,如异喹啉和克霉唑在体外可使mEH水解苯乙烯氧化物的活性增加五倍。2. 毒物代谢酶的抑制作用可分为两类: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是由于一种毒物占据酶的活性中心,导致其他毒物代谢受阻,如甲醇和乙醇都由醇脱氢酶代谢,甲醇中毒时,可给予乙醇治疗。非竞争性抑制包括:与酶的活性中心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结合,如苯硫酸可抑制羟酸酯酶活性使马拉硫酸的水解速度减慢而增强毒性;破坏酶,如四氯化碳、氯乙烯等的代谢产物可与细胞色素酶P450共价结合,破坏其结构和功能;减少酶合成,如铅可抑制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和血红素合成酶的活性,使血红素的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胞色素酶P450的合成;变构作用,如CO与细胞色素酶P450结合后引起变构,阻碍酶与氧结合而抑制其代谢过程;缺乏辅因子,如马来酸乙二酯可耗竭GSH,使GST因缺乏辅因子而无法催化亲电子剂的结合反应。

第五章毒作用影响因素

一、名词解释

1.联合作用:指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

效应。

2.相加作用:指每一化学物以同样的方式、同的机制,作用于相同的靶,仅仅

它们的效力不同。它们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等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对机体所产生效应的算术总和。

3.协同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总毒性效应大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独

对机体的毒性效应总和,即毒性增强。

4.拮抗作用: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所产生的联合毒性效应低于各个外源化学物单

独毒性效应的总和。

二、选择题

1. 下面关于化学结构与毒效应,描述正确的是D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2. 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D

A.电离度

B.熔点

C.挥发度

D.以上都是

3. 影响环境污染物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化学物的D

A.理化特性

B.剂量

C.作用持续时间

D.化学结构

4. 苯环上的一个氢被烷基取代,其毒性发生改变A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 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 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 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正走向商业化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 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 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 1、控制 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 (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 (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 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 (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 (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 (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 第一,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由于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这样,也就不可能提出和处理充满冲突和需要根本变革的当代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传播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决定了传播功能研究的式微。现在,传播功能已经列入传播学的主要内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播学研究范围十分宽广,传播功能研究仅是有关传播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众多的传播理论的开拓后来居上之时,传播功能研究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一、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七版 毒理学基础总结

毒理学基础总结归纳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毒物性质与机体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和病理过程) 2、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和生态系统(ecosystem)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adverse/harmful effects)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二、问答题 1、简述毒理学的基本功能以及三大领域: 答:⑴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 ①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②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⑵三大研究领域: ①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③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2、毒理学方法: 答:体内试验(整体动物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试验,流行病学研究 3、3R原则: 答:替代,减少,优化和改良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1、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2、毒性(toxicity):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性是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3、毒物(toxic substance , poison ,toxicant):在较低的剂量下可导致机体损伤的物质。 4、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5、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生物题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生物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6、速发型毒作用(immediate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毒作用。 7、迟发型毒作用(delayed toxic effect):在一次或多次暴露某种外源性化学物后,经一定时间间隔才出现的毒作用。 8、局部毒性作用(local toxic effect):某些外源化学物在生物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9、全身毒作用(systemic toxic effect):外源化学物被机体吸收后并分布至靶器官或全身后所产生的损害作用。 10、剂量(dose):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 11、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群暴露的物质的量;动物的暴露剂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12、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液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13、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关系,也称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 14、靶器官:外源化学物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 15、生物标志(biomarker):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通常把生物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16、暴露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产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包括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标志。 17、效应生物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和其他改变

药物毒理学

第1章绪论 1、什么就是药物毒理学?它主要包括哪两方面得研究? 药物毒理学就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得有害交互作用及作用规律得科学,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得有害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毒效动力学,又称药物毒效学;也研究机体对产生毒性作用得药物得处置动态变化及规律,包括产生毒性作用得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发生得量与质得变化,即药物毒代动力学,又称药物毒代学。 第2章药物毒效动力学 详见教材 第3章药物毒代动力学 详见教材 第4章药物对肝脏得毒性作用 1、药物引起肝损伤得类型主要有哪些?其常见得药物就是什么? ⑴肝细胞死亡⑵脂肪肝⑶胆汁淤积⑷肝血窦损伤⑸肝纤维化与肝硬化⑹肝脏肿瘤。 常见药物:①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②激素类药:如性激素③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④调节血脂药:如她汀类⑤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⑥全身麻醉药:如氟烷⑦抗肿瘤药物⑧中草药及中成药。 2、药物肝脏损伤得作用机制: ①药物在肝脏得代谢(耗竭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②破坏细胞骨架③线粒体损伤④胆汁淤积⑤炎症与免疫反应。 第5章药物对肾脏得毒性作用

1、药物对肾脏毒性作用按损伤部位分有哪些类型?药源性肾损害表现有哪些临床综合征?请分别举例代表药物。 (一)按损伤部位分类:①肾小球损伤(肾小球就是肾单位中药物暴露得起始部位):如嘌呤霉素②肾小管与集合管损伤(近端小管就是药物致肾损伤得最常见损伤部位):如氨基糖苷类③肾乳头损伤:如非甾体抗炎药④肾间质损伤:如青霉素⑤肾血管损伤:如环孢素。(二)按临床表现分类:①急性肾衰竭:如氨基糖苷类②慢性肾衰竭:如非甾体抗炎药③急性间质性肾炎:如β内酰胺类④慢性间质性肾炎:如非甾体抗炎药、顺铂⑤梗阻性肾病:如磺胺⑥肾性尿崩症:如两性霉素B。 2、常见得具有潜在肾毒性得药物有哪些? ⑴抗生素类:如氨基糖苷类(新霉素得肾毒性最强,链霉素得肾毒性最低)⑵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短期服用NSAIDS停药后通常可逆转,长期服用引发以肾乳头坏死为特征得镇痛剂肾病,就是一种不可逆得病变)⑶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⑷抗肿瘤药:如顺铂⑸对比剂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⑺利尿药与脱水药⑻生物制剂⑼中药。 3、肾脏易受药物损伤得原因就是什么? ⑴药物代谢方面:肾脏就是绝大多数药物与(或)其代谢物得最主要排出途径⑵血液供应方面:血流丰富,使肾皮质成为肾毒性药物得首要靶器官⑶解剖结构及物质成分构成方面:肾小球滤过膜得蛋白成分使其容易受药物免疫机制得损伤⑷生理功能方面:肾髓质及肾乳头部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 1: 单选题(1分) 癌症的基因理论认为基因的发展过程是:() A: 癌基因、原癌基因、细胞癌变 B: 细胞癌变、癌基因、原癌基因 C: 癌基因、原癌基因、细胞癌变 D: 原癌基因、癌基因、细胞癌变 正确答案:D 2: 单选题(1分) 不需要进行致癌作用评价的药物是:() A: 临床上连续应用6个月以上的药品 B: 长期使用具有遗传毒性的物质 C: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 D: 已知属于对人具有潜在致癌性的同类化学物 正确答案:C 3: 单选题(1分) 出现药源性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长期大量应用以下哪种药物?() A: 氯丙嗪 B: 胺碘酮 C: 锂剂 D: 糖皮质激素 E: 吗啡 正确答案:D 4: 单选题(1分) 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的特征是:() A: 特征性地损害3带 B: 特征性地损害2带 C: 特征性地损害1带 D: 特征性地损害肝小叶 E: 特征性地损害肝腺泡 正确答案:A 5: 单选题(1分) 吩噻嗪类药物引起视网膜损伤的机制不包括:() A: 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结合 B: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C: 引起视网膜出血 D: 引起视网膜剥离 E: 堵塞视网膜中央动脉 正确答案:D

6: 单选题(1分) 关于肾脏毒性作用机制中细胞死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胀亡时,细胞体积减少且细胞器保持完整 B: 细胞凋亡时,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器肿胀、破裂后释放出多种细胞成分 C: 细胞死亡有两种途径 D: 毒物在较低剂量水平时通常通过引发胀亡使细胞死亡 E: 毒物的浓度增加时,细胞凋亡起主要作用 正确答案:C 7: 单选题(1分) 关于药源性肺栓塞,描述错误的是:() A: 临床表现和特征为突然虚脱、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和咯血等 B: 肺栓塞的形成一般由上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 C: 某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丝裂霉素等可使蛋白质中的硫缺乏,抗凝血酶Ⅲ减少而形成血栓 D: 口服避孕药可致肺血管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凝固性增高而促进血栓形成 E: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使血小板增多而诱发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B 8: 单选题(1分) 含汞的药材有:() A: 雄黄 B: 砒霜 C: 朱砂 D: 雌黄 E: 石膏 正确答案:C 9: 单选题(1分) 接触下列哪种化合物,常引起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 甲醇 B: 乙醇 C: 苯 D: 甲烷 E: 氯仿 正确答案:C 10: 单选题(1分) 经口或灌胃给药需在给药前应禁食的时间大约是:() A: 4h B: 8h C: 12h D: 16h

毒理学 简答整理

1.生物学标志的概念和分类?答:概念:生物学标志又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学标志物,是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人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分类:①.暴露生物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及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量或靶剂量的指标,包括⑴内剂量生物标志;⑵生物有效剂量生物标志。②.效应生物标志:指机体内可测量的生化、生理或其他方面的改变。③.易感性生物标志: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贮存库的概念及其毒理学意义?答:贮存库是指虽有外源化学物的蓄积,但尚未显示相应中毒效应的部位。意义:①减少蓄积部位以外的靶器官的毒物剂量,减轻急毒②体内慢性中毒的来源:动态平衡消除-再释放-潜在危害。 3.修复障碍主要引起哪些毒性?答:炎症;坏死;纤维化;致癌作用。 4.毒物与靶分子结合的类型?答:a.非共价结合:通过非极性交互作用或形成氢键与离子键,特点:互不结合,通常是可逆的;b.共价结合(相对重要):一般是不可逆的,能永久性改变内源性分子结构,故共价结合具有重要的毒理学意义;c.脱氢反应:自由基迅速引起内源化学物脱氢,生产新的内源性自由基;d.电子转移:如化学物将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亚铁氧化生成铁,引起高铁蛋白血症;e.酶促反应:少数毒素通过酶促反应作用于特定靶蛋白。 5. 危险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答:明确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存在与否(危害认定);定量评定接触剂量与损害程度关系(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确定人类实际接触量和接触情况(接触评定);在此接触情况下对人群危险度的估计(危险度特征分析)。 6. 毒物发挥其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四个过程?答:1.经吸收进入机体的毒物通过多种屏障转运至一个或多个靶部位;2.进入靶部位的终毒物与内源靶分子发生交互作用;3.毒物引起机体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功能和结构的紊乱;4.机体启动不同水平的修复机制应对毒物对机体的作用,当机体修复功能低下或毒物引起的功能和结构紊乱超过机体的修复能力时,机体即出现组织坏死、癌症和纤维化等毒性损害。 7. 影响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主要四类因素?答:1.化学物因素:化学结构(取代基团对毒性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对毒性的影响;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分子量、颗粒、比重对毒性的影响;挥发性和稳定性对毒性的影响;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对毒性的影响;电离度和荷电性对毒性的影响);不纯物或杂物。2.机体因素:物种、品系差异;个体间的遗传学差异;机体其他因素。3.环境因素:气象因素;噪声、振动与紫外线;昼夜与季节节律;动物饲养条件。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5.暴露因素。 8.突变的类型?答:1.自发突变。2.诱发突变:a.基因突变(碱基臵换和移码突变);b.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型畸变、染色体型畸变);c.染色体数目的改变(非整倍体和多倍体)。 9.遗传学终点分类?答:①DNA原始损伤(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④染色体组畸变。 10.化学致癌物分类(各种致癌因素分组)?答:组1,人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充分者属于本组;组2,人类可能致癌物(组2A)和人类可疑致癌物(组2B);组3,基于现有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组4,人类可能非致癌物。 11.发育毒性的定义和主要表现有?答:1.概念: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2.主要表现为: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 异常;功能缺陷;子代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 12.发育各阶段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答:1. 着床前期:一般很少发生特异的致畸效应, 通常是着床前丢失,即指未分化细胞受化学 毒物损伤而致胚泡死亡。2.器官形成期:是 发生结构畸形的关键期或致畸敏感期。发育 毒性的主要表现:(1)结构畸形:最为突出 (2)胚胎死亡:吸收胎、流产(3)生长迟 缓。3.胎儿期:接触发育毒物很可能对生长 和功能成熟产生影响,如免疫系统、中枢神 经系统和生殖器官的功能异常等。不良作用 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 胎盘致癌和偶见死胎。4.围生期和出生后的 发育期:围生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 时期。 13.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答:1.确定受试 物的一系列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LD50为最 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 级。2.初步评价受试物对动物的毒性和对人 体产生损害的的危险性大小、毒效应的特征、 靶器官和剂量-反应关系等。3.为亚急性、亚 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以及其他毒理研究的染 毒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选择提供依据和建 议。4.为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线索。 14. Ames实验的原理、定义?答:定义:细 菌回复突变试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 观察受试物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 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原理:人工诱 变的突变株在组氨酸操纵子中有一个突变, 突变的菌株必须依赖外源性组氨酸才能生 长,而在无组氨酸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存 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 它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计数 诱发的回复菌落数即可判断化学毒物的致突 变性。 15.母体毒性与发育毒性的关系?答:1.具有 发育毒性,但无母体毒性,表示发育毒性有 特定的机制,与母体毒性无关。2.出现发育 毒性也出现母体毒性,尤其是当发育毒性只 在母体毒性存在时才能被观察到的时候,发 育效应可能是间接的,往往不具有特定的致 畸机制。3.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 用。这类物质在妊娠期容易引起警觉。4.在 一定剂量下,既无母体毒性,也不出现发育 毒性。 16.致畸(发育毒性)作用机制?答:基因突 变与染色体畸变;干扰基因表达;细胞损伤 与死亡;干扰细胞-细胞交互作用;通过胎盘 毒性引起发育毒性;干扰母体稳态;细胞凋 亡;内分泌干扰作用。 17.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答:I段:生 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 性试验);II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 试验);III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 生期毒性试验)。 18.确认人类致畸物的标准?答:1.一种特殊 的缺陷或几种缺陷并发的频率突然增加;2. 缺陷的增加与某种已知的环境改变相关联; 3.在妊娠的特殊阶段已知暴露于某种环境的 改变,产生有特征性缺陷的综合征;4.缺少 妊娠时引起特征性缺陷婴儿的其它共同的因 子。 19.实验动物的选择1.急性毒性试验:大鼠、 小鼠、狗;2.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大鼠、 狗;3.皮肤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兔豚鼠; 3.眼刺激试验:兔; 4.遗传毒理学试验:小 鼠;5.致畸试验:大鼠、小鼠和兔;6.致癌 试验:大鼠和小鼠;7.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母鸡。 20. 细胞色素P450酶系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 有?答:脂肪族羟化、芳香族羟化、环氧化、 杂原子(S-、N-、I-)氧化和N-羟化、杂原 子(O-、S-、N-)脱烷基、氧化基团转移、 酯裂解、脱氢。 21.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实验动物的选 择和控制、受试物及处理、实验动物染毒方 式、剂量分组、毒性作用观察、观察持续时 间和周期、急性毒性分级和评价。 22.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实验?答:动物选择, 目前通常选用两种动物(大鼠和小鼠)进行 试验;动物数量,每组动物数应较一般毒性 试验为多;剂量设计,为观察到剂量-反应关 系,一般使用三个剂量;实验期限与染毒时 间,原则上实验期限要求长期或终生;结果 的观察、分析和判定,主要的分析指标有肿 瘤发生率、多发性、潜伏期。 23.DNA损伤修复方法?答:直接修复、碱基 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双链断裂修复, 交联修复。 24.致癌三个过程及特征?答:1.引发阶段: 不可逆;所引发的“干细胞”在形态学上无 法识别;对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其他化学因素 敏感;引发细胞可能自发(内源性)启动; 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固定突变”;剂量-反应 关系良好,但很难测定的阈值,无可测定的 最大反应;引发剂的强度以经一定的促长阶 段后发生的癌前病变来定量。2.促长阶段: 可逆(基因表达、细胞水平);持续给以促长 剂才可维持促长细胞群;对衰老、饮食和激 素因子敏感;内源性促长剂可起“自发”促 长作用;剂量—反应关系显示有可测阈值和 最大作用;以能否有效地扩大引发细胞群来 确定促长剂的相对强度。3.进展阶段:不可 逆;核型不稳性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 态学改变;进展的早期阶段,已改变的细胞 对环境因素敏感;在进展阶段可以观察到良 性或恶性肿瘤;进展剂使已促长的细胞进入。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毒理学重点汇总

毒理学上半部分总结 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补充和细化的地方: ⑴代谢活化的两相 ⑵癌基因的分类,具体机制 ⑶细胞恶性转化后的特点 第十六章药物致突变作用的研究及其试验方法 一、Ames试验 (一)原理 组氨酸缺陷型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在缺乏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但在加有致突变原的培养基上培养,可产生回复突变,恢复合成组氨酸的能力成为野生型,能在缺乏组氨酸的的培养基上生长成为菌落,通过计数菌落出现的数目就可以估算药物诱变性的强弱。 正向突变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鼠伤寒沙门菌组氨酸- (野生型)回复突变(突变型、营养缺陷型) S9混合液 受试物 10098 多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检测 (三)计量设计 西药<=5mg/皿,中药可超过5mg/皿,最低剂量1ug/皿或0.1ug/皿,至少五种不同剂量(药物不溶于水可用DMSO或乙醇作溶剂) (四)对照组 用溶媒作阴性对照;已知致突变作阳性对照;使用间接诱变物作对照时,注意平行设加S9与不加S9的对照。 (五)代谢活化:S9(经诱导剂处理过的肝脏微粒体酶) (六)试验方法:渗入法;点试法 (七)结果判断 1、渗入法:当药物浓度达到5mg/皿仍为阴性者,可以认为是阴性。 2、点试法:凡在滤纸片周围长出一圈密集的回变菌落,该药物即为致突变物质,如只在平皿上出现少数散在的自发回变菌落,则为阴性。 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对象,选材,剂量,实验设计(理解),结果判定,公式(考试不给)) (一)动物 1、细胞:中国仓鼠肺细胞(CHL) 2、剂量:至少三种不同剂量,高剂量以5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但最高不要超过10mmol/L, 中低剂量采用倍量稀释法。 3、代谢活化:S9(哺乳动物肝微粒体酶)进行体外代谢活化。 4、药物作用时间:非活化组分别作用24和28小时收获细胞,活化组作用6小时以上。 5、标本制作时间:分别在24和48h收获细胞制作标本,活化组可省略48h时间点。 6、对照:空白对照、阳性对照、溶剂对照和S9对照。

药物毒理学作业题

1.哌醋甲酯可引起肝细胞的C. 广泛性坏死 2.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B. 毒性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D. 肺栓塞 4.氟烷可导致C. 免疫性肝炎 5.“氧化性”药物非那西汀可引起 B. 氧化性溶血 6.短期用药后常见的肝毒性是B. 脂肪变性 7.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主要靶点是B. 肝细胞 8.药物对肝脏毒性作用的最初靶位是C. 区带 9.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D. 豚鼠 10.典型的自身免疫综合征是B. 类系统性红斑狼疮 11.药物对肾脏最常见的毒性反应是C. 急性肾功能衰竭 12.甲基多巴免疫系统的靶位是 D. 红细胞和血小板 13.肾脏毒性最大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A. 新霉素 14.链霉素和异烟肼合用治疗结核病时可导致B. 红斑狼疮样肺炎 15.肝脏毒性的早期事件为B. 线粒体形态改变 16.碳酸锂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B. 减少 17.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生长素分泌B. 减少 18.毒物最有效的排泄器官是B. 肾脏 19.乙醇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主要可引起D. 大泡性脂肪肝 20.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主要损害 B. 轴索 21.氯丙嗪对垂体的毒性作用可导致催乳素分泌A. 增加 22.链脲佐菌素可导致A. 糖尿病

23.有机磷酸酯类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B. 返死式神经病 24.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坏死,仅特征性地损害C. 区带3 25.使用对乙酰氨基酚3年以上,可导致不可逆的B. 镇痛剂肾病 26.气体产生毒性作用的吸收部位是A. 肺泡 27.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B. 萎缩 28.对乙酰氨基酚产生肾毒性的原因主要通过D.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 29.青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通过A. Ⅰ型变态反应 30.双氯苯二氯乙烷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导致肾上腺 B. 萎缩 31.多柔比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D. 神经元损害 32.游离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 C. 核黄疸 33.胺碘酮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D. 髓鞘水肿 34.肝细胞被损伤后,溶酶体数量和体积常会 A. 增加 35.肾脏毒性最小的氨基苷类抗生素是B. 奈替米星 36.甲巯咪唑可使甲状腺激素的释放B. 减少 37.苯巴比妥对肺的毒性作用可导致 A. 肺癌 38.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C. 描述性毒理学 39.产生氧化溶血毒性药物的共性是产生C. 硫血红素珠蛋白 40.使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睾丸B. 萎缩 41.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42.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43.安全药理学:研究药物治疗范围内或治疗范围以上剂量时,潜在不期望出现的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反应。 44.化学源性低氧症:由于药物等化学物质的各种机制,使得血液循环供应外周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

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

2015药物毒理学复习题

2015药物毒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从药物研制开发(临床前研究)的角度来看,药物的毒性作用可分为: ①,②,③,④。 2、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列为几种:①,②, ③,④,⑤⑥。 3、大多数毒性作用是在治疗过程中给药后不久出现的,称为①毒性作用;有些毒性作用却可在给药后很久才出现,所以又称为②毒性作用。 4、有些药物的毒性作用在停药或减量可逐渐减轻消失,就称其为①毒性作用;而有的毒性作用一旦出现,就不可逆转,称为②毒性作用。 5、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称为药物的①毒性作用;而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则称为②毒性作用。 6、根据药物给药剂量及途径不同,毒性作用可分为药物对机体的①和 ②损伤两种。 7、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类型包括:①,②,③, ④和酶反应。 8、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分子通常是大分子,如核酸,尤其是①和②;但小分子如脂质也通常作为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分子。 9、终毒物与靶分子反应的毒物效应包括:①,②和③。 10、药物毒性发展的第3步是毒物与靶分子反应而损伤细胞功能。包括:①和②。 11、毒性发展的第4步是①。修复机制可发生在分子、细胞和组织层面,其中分子层面的修复涉及②,③和脂质,而组织层面的修复则体现为④和增生。 12、修复不全的情况可发生在分子、细胞和组织水平。许多毒性类型涉及不同水平的机制,其中严重的结果有:①,②和③。 二、名词解释 药物毒理学(drug toxicology): 量反应( graded response)

质反应( quantal response) 半数致死量(LD50):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特异质反应 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 终毒物(ultimate toxicant) 三、问答题 1.药物毒理学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传播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情况 一、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 1927年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年拉斯韦尔《人民的选择》 1949年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经济背景 1.经济发展-拓展市场行销-调查企业对消费者-媒介对消费者 2.大众传媒学-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 3.社会背景:科技发展推动传播业发展(刑、腥、性) 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人类传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传播思想、船舶技术、传播实践、传播与人与社会的关系 2.人类传播的形态 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人类传播的过程(结构) 宏观:系统中,传播和社会、组织、经济、文化等互动关系 微观:自身轨迹: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分析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定性 人文科学研究法 人类历史上人文科学始终研究的正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的文本。过去在人文科学对文学作品和其他主要文化形式研究中,大部分支队文本中所包含的文化传统、意境、时代精神和意识形态提出解读和注释,而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文本中出现的概念、词汇进行分析,而这些和词汇本身的变化且具有相当丰富的意义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法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发是以长期的,第一手观察的形式,从近距离观察社会及文化层面的现象过程。 2.定量 定量研究法又称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法。它是在占用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和相关分析,提出理论的观点。实地调查法步骤 ①提出研究假设、 ②按照研究假设的需要,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数 ③确定抽样方案 ④设计调查问卷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就是用系统的方法分析传播的讯息内容 实验法来自实验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控制实验法和自然是研发 4.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传播学与奠基人 1)拉斯韦尔:政治传播第一人-提出传播过程的主要因素,提出传播的社会功能。 1监视环境2联系社会3传递意义 2)卢因:场论 3)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论》 民众——舆论 领袖——媒体 4)施拉姆《大众传播学》 小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构成了传播学学科建设的三根基柱。学者们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基本上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传播的发生与发展;人类的传播类型;人类的传播过程与结构 传播学的方法具有多元性和综合化的特点。从方法体系上来说,主要包括定性的和定量两大类。定性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定量的方法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等,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传播及人类传播的发展 1、传播 定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信息的共享 2.有意义地施力发展 3.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4.信息的流动与交流人类的传播流动过程

药物毒理学考试要点

名词解释 1.血脑屏障:是指血液-脑组织间液和血液-脑脊液间的屏障,由血液-脑屏障、脑脊液-脑屏 障和血液-脑脊液屏障三个屏障构成。 2.内分泌系统: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 制与调节。 3.药物依赖性:也称药物成瘾性,是精神活性物质与机体长期相互作用下造成的一种精神 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为强制性地连续不断地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和其他反应,目的是去感受该药物所产生欣快性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用该药物引发的戒断症状所带来的严重不适感。 4.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不需经代谢活化,直接与细胞生物大分子(DNA、RNA、蛋 白质)作用而诱发细胞癌变的化学物质。 5.间接致癌物:指进入机体后需经细胞内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等代谢活化后才具有 致癌性的化学物质。 6.促癌物:此类物质本身并无致癌性,严格的说不属于致癌物,但它可以与致癌物协同作 用,诱发突变细胞克隆扩增,促进癌的发生;或在致癌物作用之后,反复作用与细胞,加速癌细胞发展成为癌瘤。 7.促癌剂:具有促癌作用的物质,通过促进突变细胞的克隆扩增而发挥致癌作用。 8.前致癌物:未经代谢活化的间接致癌物称为前致癌物或原致癌物。 9.辅致癌物:有些化学物质既非引发剂,也非促长剂,本身并不致癌,但能增强引发剂和 促长剂的作用,即能加速致癌作用的过程。 10.药物的暴露:通过对暴露、时间依赖性的靶器官剂量与毒性作用关系研究解释毒性作用 机制。 11.急性毒性试验:又称单次给药毒性试验,系研究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受 试物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观察期至少为14天。 最大耐受剂量(浓度):(MTD)指动物能够耐受的而不引起动物死亡的最高剂量。 最小致死剂量(浓度):(MLD)引起个别受试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 LD50:(半数致死量)预期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该值是经统计学处理所推算出的结果。 12.长期毒性实验:又称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是研究实验动物重复给予较大剂量的受试物后 产生的毒性反应特征,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13.一般生殖毒性实验:在雌雄动物交配前的交配期直至胚胎着床给药,评价受试药物对动 物生殖的毒性干扰作用,即生殖过程的第一阶段试验。 14.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妊娠动物自胚胎着床至硬腭闭合阶段给药,评价受试药物对妊娠 动物、胚胎及胎仔发育的影响。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即生殖过程的第二阶段试验。15.围生期毒性试验:从胚胎着床到幼仔断奶这段时期给药,检测受试药物对妊娠及哺乳动 物、胚胎发育以及子代出生后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围生期毒性试验即生殖过程的第三阶段试验 16.光敏反应:指皮肤对光线敏感产生的不良反应,是由某些药物(化学药物)与皮肤接触、 经特定波长的光照后引起的皮肤损伤。 17.靶点:医学上进行某些放射治疗时,放射线从不同方位照射,汇集病变部位,这个病变 部位叫做靶点。 18.靶部位: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分布于全身,通常仅对其中某些部位造成损害,被药物造成

最新整理卫生毒理学考试重点知识讲解

卫生毒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部分毒理学原理 第一章绪论 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以发展为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毒物:指较低的剂量进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的物质。 3、所有的物质都是毒物,不存在任何非毒物质,剂量决定了一种物质是毒物还是药物。 4、二巯基丙醇(BAL)可用于治疗砷化物中毒,硝酸盐和硫代硫酸盐可用于治疗氰化物中毒,解磷定(2—PAM)可用于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 5、安全系数(SF): 6、毒理学替代法(又称3R法):即优化(refinement)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reduction)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replacement)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7、根据化学物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某些生物学活性,即SAR,则可初步预测其潜在的危害性或致癌性。 8、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生命科学史上第一个大科学工程。 9、系统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整体研究生物系统(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的一门学科。 10、系统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和应激因子对生物系统的干扰作用,检测分子表达和毒理学参数的变化,反复整合各种数据和资料以描述生物体更能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1、毒性:指化学物引起毒害作用的固有能力。毒效应:指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二者是有区别的: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

化学物的毒性,而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2、中毒:生物体收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途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注射器等。特点:各种更能障碍,应激能力下降,维持集体稳态能力下降,对环境中其他有害因素敏感性增高等。 3、任何一种化学物只要达到一定剂量,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对机体产生有害作用。化学物的毒效应总是与一定的剂量联系在一起的的。剂量是决定化学物毒性的根本指标 4、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过程,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的生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5、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6、按外源化学物的用途及分布范围,将读物分为:工业毒物、环境污染物、食品中有毒成分、农用化学物、嗜好品、生物性毒物和一用药物等。 7、损害作用:是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更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的应激能力。有害效应又称为健康效应。 8、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的毒作用谱,随剂量增加可表现为: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意义不明的生理或生化改变,亚临床改变,临床中毒,甚至死亡等。 9、毒作用的分类: (1)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2)局部或全身作用 (3)可逆或不可逆作用 (4)超敏反应 (5)特异质反应 10、选择性毒性: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有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有毒性作用。选择性毒性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