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精讲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精讲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精讲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精讲

晋中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高虹

学号0901112408

学习年限2009 年9月至2013年7月

指导教师白春香职称教授

申请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2013年月日

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学生姓名:高虹指导老师:白春香

摘要:张爱玲是一位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的女性作家,也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人间剧场,一意孤行地导演悲欢,从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到华美悲凉的香港情缘,从繁华灿烂到寂寞黯然,她的作品女性色彩浓厚,同时,也因她的独特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一系列虚伪,市侩,变态,自私的男性形象。

关键词: 张爱玲;男性形象;悲凉;绝望

TOPIC: Shallow of zhang ailing’s male characters

Author’s Name:GaoHong Tutor: BaiChunXiang

ABSTRACT:zhang ailing is a lonely island in the 1940 s in Shanghai famous female writer, is also a legendary writer, is a wonderful wo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spent by the water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in this world full of temptation, theatre and pushed director, stories from the glamour of Shanghai, to the colorful Hong Kong love sad, from bustling bright to lonely shade, color thick, her work women at the same time, also because of her unique life experience, created a series of hypocrisy, babbitt, abnormal condition, selfish men.

Keywords:zhang ailing ;male image ;sad ;

目录

一、百态男性……………………………………

(一)在情与欲矛盾中挣扎的普通知识分子和归国华侨(二)家的蛀虫------系列猥琐无能,昏庸懦弱的遗老遗少(三)讽刺与同情兼备者……………………………………

二,形成这类男性群体的原因…………………

三,讽刺与同情兼备者……………………

参考文献…………………………………………………

说到张爱玲,我想大家并不觉得陌生,无论是她的出生还是她的爱情都是世人眼里的传奇,在她的生命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男人,一个是她的父亲,一个是她的爱人胡兰成,这两个男人不仅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对她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她的文学作品呈现出了很多另类的男性形象,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她笔下的男性形象

一、百态男性

(一)在情与欲矛盾中挣扎的普通知识分子和归国华侨1,佟正保-------理智和欲望的冲突。

这无疑是张爱玲笔下刻画的最为深刻,剖析的最为淋漓尽致的男性形象,他是一个工程师,由于自身没有任何的背景,全靠自己一手打拼,因为从小是其母亲辛苦养大,他又是一个异常孝顺的儿子,对待自己的朋友和兄弟都是极其的热心和负责,他甚至想如果哪一天他自己有了能力也做一些于国于民有用的事情,他分明感受到全世界的母亲都用泪眼看着他,他有自己的决心和打算,就是这样一个人,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最为合乎理想的现代中国人物,但殊不知,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受西方文化和传统的文化的双重的影响下,他的社会感情和个人欲望截然分裂,而他就在这两极中摇摆不定,受尽心灵的折磨,从社会角度说,他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人,事业有成,对人好,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多么完美,可是从个人角度而言,他是一个真人,他自私,懦弱,放荡,和普通男人没有区别,他的命中有很多女子,只是有些对她而言只是浮云,泄欲的工具,但真正重要的就是他贤惠的妻子和热烈的情妇,他拒绝了可以轻易到手的玫瑰,而被人看成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可是,私底下,他别对自己是懊悔的,这是第一次他的理性和情欲发生了冲突,虽然理性战胜了情欲,但他是煎熬的,回国后,他勾搭了朋友王士洪的妻子王娇蕊,他在一边享受快乐的同时,时时有挣扎和矛盾,在阳光下带有犯罪感,当这个女人真的爱上了他,要为她和丈夫离婚是,他却退却了,说了那么多不负责任的话,他要为他的懦弱不负责任找借口,他的母亲,他的社会名誉使他最终战胜了情欲,他遵守传统娶了毫无感情的孟烟骊,一个干净的如白纸的女人,然而日子久了,就会乏味。最终导致生活变得一团糟,他嫖娼玩女人,可是第二天,就要改过自新,日复一日,在这种矛盾中挣扎,在夹缝

中权衡,一如张爱玲所写:他是一只猫,一只残猫,一直胆小如鼠的残猫,爱情伊甸园里的残猫。既不满传统禁锢,又不能坦然接受现代开放,常常备受煎熬,摇摆不定,在日复一日中损耗着生命的光彩,他不是虚伪,而是早习惯这样活着,以至于面具和自己分不清楚。

2,范柳原-------情与爱的冲突。

这是《倾城之恋》的男主角,一个租界情场上的浪子,一个高等调情的圣手,以至于真情假意自己也难以辨清,他认为自己不会喜欢上什么人,就是别人喜欢上了他,他也断定,这个人喜欢的不是他,而是他的钱。他玩女人,从来不会动真情,一如他书中他对白流苏说过的一句话,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垮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我想如果那时我们在这墙根下遇见,流苏,或许你会对我有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也有点真心’他是一个饱经世故,狡猾圆通而又自私的花花公子,如果不是香港的沦陷,他对流苏的调情也不会适可而止,最终,香港沦陷了,他们的恋爱也由空中降到地上,回到凡夫俗子的生活,他说以前尽顾着谈恋爱了却没有真正的恋爱过,情和爱在他那里有明显的界限,却又混淆在一起,只因一座城的倾覆,却成就了一对平凡的夫妻。虽然故事的最后是一个完美的结局,但却是暂时的,香港的沦陷,并没有使白流苏成为一名革命的女性,而也不会使范柳原有彻底的颠覆,他们只是暂时的放弃了原先固守的一些东西,而范柳原的本质并未改变,就连张爱玲也借他的口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都是不可能的事,因为没有谁能预知命运,最终,他们是在一起了,但他们仍是自私的,“他不过是自私的男人,她也不过是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个人主义有时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的下一对平凡的夫妻。”

3,吕宗祯----世俗和纯情的冲突。

这是《封锁》里的主人公,他是华茂银行的会计师,是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是看客,也是买主,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融入世俗世界的,过着一层不变的生活的男人。吴翠远,这是一个大学助教,一个长得朴素的走在人堆里立时被淹没的女子,感情空白,但有时候也会脸红甚至打心底里渴望爱情,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在封锁期间的电车上,回到纯粹的世界,封锁期间他们都是纯粹的男女,褪去尘世的疲惫与功名浮华,进行了一场男女之间的心灵的对话,展现了彼

此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说了最真实的话,然而,封锁一旦结束,他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就如书中所言:封锁期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尽情理的梦,虽然一切又归于原来的面目,但对于吕宗真而言,世俗日渐打磨出来的自己和自己内心里一直保留的纯情世界仍然时时刻刻都在做着斗争,日复一日,永无休止的吞噬着自己日益疲惫和麻木的灵魂。或许在张爱玲看来,人生的底色根本是荒凉的,所有得到的最终都将失去,当你真正的看透一切,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历尽劫数、尝遍百味,才会发现人生不免是令人失望的。

4,许峰仪----伦理和情欲的矛盾冲突。

这是《心经》里面的主人公,故事里的主人公许峰仪恋上了自己的女儿许小寒,从而和自己的妻子越来越疏远,可是从一开始就很清楚的知道这样的畸形恋情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也是没有任何结局的,一直在伦理道德和情欲中挣扎的许峰仪最终喜欢上了和自己女儿长相相似的女儿的同学凌青,并决绝的斩断和女儿的情丝,但不可否认这种矛盾和挣扎将会长久地折磨着他。

(二)家的蛀虫------系列猥琐无能,昏庸懦弱的遗老遗少1,中篇小说《花雕》中的郑先生,这是一个典型的封建遗少,自私,缺乏家庭责任感和义务,骄奢淫逸,自从民国起他就没有长过岁数,虽然也知道醇酒,妇人和鸦片,可是心还是孩子的心,他是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也就是从外表上看是大人的样子,而其实他的头脑和心智仍然是没有发育成熟的稚子孩童,丝毫不懂得什么叫责任义务和担当,他风流花心,有钱的时候在外面生孩子,没钱的时候在家生孩子,他的女儿曾痴心想等她爹有了钱,送她上学,好好玩两年,从容的找个人嫁了,等爹有了钱必须是有很多很多的钱,多的溢出来,才肯花在女儿的学业上。女儿的大学文凭,原来是最狂妄的奢侈品,这样一个男人,宁愿把钱花在灯红酒绿的妓院,那些毫不相干的女人的身上,也不愿意让女儿上大学,他精于算计,算计的往往是自己的儿女,他不急着给川嫦定亲,因为他认为连着几个女儿嫁出去,非但没有省下钱,反倒把他的家私捣鼓光了,他认为这样下去的话,他们两口子也要过去当陪嫁去了,这样的父亲全然不为自己的女儿考虑,他自私,猥琐,没有一点做父亲的样子,在女儿生病期间,怕传染,从来不到女

儿的屋子里,女儿病重,不想出钱买药,甚至大言不惭的说‘现在西药是个什么价,明儿他死了,我们还活不活?.....一天两只苹果,老子连姨太太也养不起,她吃苹果”。用张爱玲自己的话说:他就是连演四十年的一场闹剧。

2,《茉莉香片》中的聂建臣,全文着墨不多,但就是寥寥数语,以及通过对他的描写,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个困在封建壁垒残暴无度低迷度日的遗老形象,有人说,张爱玲笔下封建遗老遗少始终有三个法宝:女人.,大烟,醇酒。在雾气缭绕的世界醉生梦死,不但没有为家庭带来荣耀,反而影响着下一代,但从来不自知,任由自己一味的堕落,连最美的太阳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照出灰尘的虚无飘渺的玩意儿,生命从来都不曾有过一瞬间的闪耀。

3,《半生缘》中的沈诗钧的父亲沈啸桐,这是一个貌似伟岸,精明,有责任心,在家庭中有一定威严的男人,但也是一个逛窑子,娶姨太太,抛弃结发妻子的负心男子,得知儿子女朋友的姐姐是交际花时,断然拒绝儿子与之交往。这样的男人,对自己所作所为从不进行反省,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同时又在心里万分嫌弃和看不起自己平日里用来取乐和寻求刺激的妓女。这种人就是道貌岸然,虚伪的自私的男人。

(三)讽刺与同情兼备者

1,《半生缘》中男主人公沈诗钧,阅尽张爱玲的作品,你不难发现这是唯一一个在张爱玲笔下出现的算是正面的男性形象,他不倚仗富裕家庭的势力和财力,自己独自到上海打拼,年纪轻轻就当了工厂的工程师,已经不再是他们父辈一样的男人,不再是封建大家庭里培养出来的纨袴子弟,也不再是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的花花公。他对朋友很忠臣,甚至会真心实意的爱上一个女子,要知道,在张爱玲的笔下,真正的爱情是稀有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或许你会说,白流苏和范柳原那不是爱情吗?佟振保和王娇蕊那不是爱情吗?我想说的是,全然不是,在那些看似让人如痴如醉、迷离恍惚的爱情故事背后,唯独缺乏的就是真正的爱情。可是尽管如此,他终究还是逃不了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固有的弱点,他始终是懦弱的,冲动的,甚至是不成熟的,不够理性的,对爱情还是不够热烈的,执着的,甚至还有点小心眼,不够相信曼帧,因为他的犹豫,猜忌,最后他和曼帧那份苦心经营起来的感情,也只是脱离不了分手的俗套,对于沈诗君,张爱玲是同情的,但同时也是讽刺的,表面上他不同于他们父辈一类的人物,其实,如

果你深刻的挖掘,才发现,他们的本质并没有变化,他们的固有软弱和不负责任,没有担当,是几千年封建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是在一定时期内难以消除和泯灭的,最终,张爱玲也用他冷静的文字告诉我们,这才是现实和生活本质,所有华美和热烈的场景最终不过如此。

2《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这是一个因得不到父爱而心理变态的男人,因为家庭缘故,所以父亲就将对母亲的淡漠和隐隐约约的仇恨延续到儿子身上,所以聂传庆是一个从小就没有得到过爱的人,一个从小一进家门便看到死灰缭绕的世界的人,往往这样的人会走连个极端,要么,拼命的去追求缺失的爱和幸福,要么,就自我堕落,这还不算,而且还会仇恨幸福的人,他感到生活的一切都是悲凉的,甚至仇恨对他好的言丹珠的温情,却又无法摆脱她亲近的诱惑,精神由此陷入一种病态的折磨中,他是一个典型的精神残废者,生之艰难,爱之凄凉,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形成这类男性群体的原因

1,在一开始我就提到,对张爱玲创作影响最大的两个男人,其中一个就是他的父亲,一个十足的封建遗少,吸鸦片,逛窑子,娶姨太太,夹住了繁华的尾巴,却因为这仅有的一点尾巴,把自己死死的困在里面,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因为爱玲的母亲在她四岁时就离开了她,所以她从小就觉得和父亲亲,因为父亲会念诗给她听,甚至会带她去一些风月场所,所以她认为父亲是爱她的,也是因为父亲她对中国的古典文化颇有造诣,但这一切都因父亲娶了姨太太而由爱变成了恨,甚至她认为爱她的父亲曾扬言要杀了她,这无疑不让人心痛,所以她笔下出现的父亲形象基本无一正面形象,如潘汝良父亲猥琐,郑川娥父亲自私冷漠,聂传庆的父亲暴虐凶残,用冷笔调勾勒出一张张丑恶的男性嘴脸,尽管她讨厌父亲,讨厌父亲过的那种日子,这些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来,但她却喜欢鸦片缭绕,锈迹斑斑的生活,喜欢雾一样的阳光,喜欢父亲屋里乱摊的小报,他说父亲是寂寞的,在寂寞的时候他是喜欢她的,她喜欢那种模糊的空气,让人瞌睡的太阳,阴暗的地方是古墓一般的清凉。所以对于父亲,其实她始终也是矛盾的,爱呢,或许早已经慢慢消磨干净了,可是,恨,又怎么恨得起来,纵然她是一个何等寡情薄意的人,也终归不能磨灭了那份血缘情怀。

胡兰成是另一个对她产生重大影响的男性,曾看过这样一句话,张爱玲最恨

的一件事是一个天才的女子结了婚,原以为她不会在感情上依附于任何人,不会轻易动情,但也明白,这样真性情的女子,一旦动了情,又有谁能劝得住?她爱的很彻底,她只爱一个男人,见了他,高傲如她也变得很低很低,但这个男人心里有那么多女子,最终还是负了她,她说,倘若我不得不离开,亦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上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她还说过: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的很。可见在爱情里,她是多么的清醒,可是清醒时却还是义无反顾的飞蛾扑火,让一个男人占据了全世界。可是当这个男人背叛了自己,她也没有乞求他,没有寻死觅活,这才是张爱玲,也只有张爱玲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和极致的孤寂,也因为胡兰成,张爱玲笔下的男子无一不是多情,花心,无责任心的。无论是《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乔奇,那个吃软饭吃到一定境界的男人,还是一生有好几个女人的佟振保,亦或是范柳原,无一不是一些自私,始乱终弃的男人。他笔下的男性实实在在的彻底颠覆了崇高,悲壮,他们既没有强健体魄,没有坚强意志,简直就是身心俱残。

2,因为张爱玲是一个出生于没落贵族的小姐,他不可能真正写出一部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她所熟知的就是带有封建厚厚尘土的生活,她所熟知的男人也是蜷缩在亢上残微微的吸食鸦片,打着呵欠的封建遗少们,整个作品的氛围永远是潮腻腻的,灰暗的,肮脏的,窒息腐烂的气息,阴沉的篇幅里,时时渗入轻松的笔调和调皮的口吻,好比一些闪烁的磷火,让人分不清微光是黄昏是曙色,如一句话说的,整个的世界像一个蛀空了的牙齿,麻木的,倒也不觉得什么,只是风吹来的时候,隐隐有些酸痛。就是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群颠覆传统是非的男人,有一种无可挽回的遗憾与壮美,像是日落前的短暂余晖。

3,“沦陷”的上海有着西方带有掠夺性质的殖民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惯性的硬性拼接,表现出一种光怪陆离、极不协调的氛围, 像极了白流苏在香港码头上的厮杀得异常热闹的各种刺激性反冲的色素,而和深受中西文化熏陶的张爱玲性格、天分、出身最相亲最合适的就是这败坏的局面, 于是张爱玲放手抒写这一时代饮食男女的人性, 尤其是人性弱点。这些人以活着为前提, 只关心那些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事, 害怕吃苦、冒险、变动, 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虚荣、自私、不负责。他们是传统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记性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中变异的智慧(《到底是上海人》)载(《张

爱玲散文全篇》第6页)

三,这些男性对女性的影响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男权社会,以男人为中心,他们在家庭中占绝对的领导地位,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也是那群女性爱的对象,悲的根源,正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才会发生那么多事,那么多悲剧女性,他们是悲剧女性的导演者。

《花雕》中的郑夫人,用书中一句精辟的话说,她是一出冗长的单调的悲剧,她一辈子只是郑先生传宗接代的工具,她说,我想着,等两年,等孩子长大了,不怕叫人摆布死了,我再走。谁知道他们大了,底下又有小的了,可怜做母亲一辈子就这样牺牲掉了,她对郑先生养姨太太很无奈,只好把气撒到姨太太儿子身上,多么可悲的女人,到头来需要和一个孩子计较。她恨他不负责任,恨他要生那么多孩子,她恨他不讲卫生,床前放着痰盂,而他偏要将痰吐到拖鞋里,因为自己从未有过罗曼蒂克的爱,郑夫人对选婿非常感兴趣,那是她生命里的微微红星,她终究是一个美丽苍白的,绝望的主妇,郑先生的忠实奴仆。她的一生是没有爱情可言的,他的丈夫也只不过是她可以依附的一张长期的饭票而已。

《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她本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却因为哥嫂贪财而嫁给一个得了骨痨病的姜二少爷,这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肉体,让她嗅到如同肉铺里死去的肉体气味,使她无爱欲之满足, 正如她自己说的,连她自己也不明白怎样生下了一男一女。自然而然的,她爱上了姜润泽,可是,却又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欲,所以只有将重心转移到对黄金的崇拜和占有上,在姜公馆的十年,她既没有得到情欲的满足,金钱也不能握在手中,还处处被人看不起,十年后,因分家终于有了掌控金钱的权利,一天, 季泽造访, 使她旧情萌动, 但转念疑心他是来骗钱的, 一气之下把他赶走了,是他使七巧再一次失去爱的能力,成为一个行尸走肉,由一个悲剧人物演变为一个让人憎恶的女性,婆家,娘家,儿女,都恨毒了她。一如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中所言,爱情在一个人身上得不到满足,便需要三四个人的幸福和生命做补偿。她是一个牺牲者,受害者,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害人者。

《红火玫瑰和白玫瑰》中的孟胭鹂,这是一个最悲剧的传统女人,一辈子没有自己的主见,仿佛都是为别人而活的,丈夫佟振保是一个情场浪子,她知道一

切却始终为他守护最初的圣洁如冰,作为妻子的她,人格受到极大的侮辱,却忍气吞声,害怕退了这张长期的饭票,这个男人,从来就没有让他真正的快乐,而痛苦人在继续......其实,她长的不错,又是温文尔雅的,美丽的女人,如果不是遇见现在的丈夫,是不是又会有不一样的人生?还是,张爱玲借这个女人,只是像告诉我们像传统的女性那样,固守着一些老旧的东西,骨子里虽然叛逆,却一辈子忍气吞声,只是苦了自己,女人就应该像红玫瑰王娇蕊一样,大胆的却追求自己的爱情,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算伤痕累累,也总比被日子折磨死强的多。

《茉莉香片》中的传庆母亲,这是一个从未出场的女人,但是书中一句精妙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还会飞出来,他是绣在屏风上,织锦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日久,羽毛暗了,霉了,给蚊子咬了,死了还死在屏风上,屏风上的鸟无论外表如何鲜丽,终究是没有灵魂自由的。

诸如许多,《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花雕》中的郑川娥,《半生缘》中的世钧的母亲,这些都是可怜可悲的女人,她们的灵魂,金钱,真情都被那些所谓的男人吞噬干净,只留下枯萎的躯壳,麻木的心。

张爱玲曾经说过: 我是喜欢悲壮, 但更喜欢苍凉。在她的小说中,你看不到人生飞扬的一面,这是她有意回避的东西,而她着意刻画的,追索的,却是平凡人生中那些悲哀的,光怪陆离的众生相。她淡化了勇猛, 坚强,敢于承担的传统男性的形象, 着重刻画了男性懦弱, 自私,虚伪,冷漠,功利的内心世界。这些男性形象非奸非雄,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们在女人眼中“贼头贼脑,一点丈夫气也没有”或“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或是“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老混蛋”在这些男人身上,你看不到希望,光明,处处充满了贫血的感伤情调,对人性的脆弱邪恶展露的入骨三分,这些男人内心的和精神上的软弱,卑怯和自私是几千年来封建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是根深蒂固了的东西。

以上就是我从三点对张爱玲笔下男性形象的浅析。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一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2)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3)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4)刘川鄂.张爱玲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

(5)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国家级科研所名单

国家级科研所名单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甘肃 上海机电工程科技情报研究所上海 华北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河北 华北油田井下工艺研究所河北 吉林省油田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所吉林 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技术服务公司工艺研究所黑龙江 新疆石油管理局油田工艺研究所新疆 胜利油田设计规划研究院山东 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所四川 华北石油管理局橡胶制品暨防腐技术研究所河北 化学工业部乳胶工业研究所云南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科学技术研究所湖北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研究所甘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塑料厂研究所江苏 中国轻工总会玻璃搪瓷研究所上海 四川维尼纶厂研究所四川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天津大学天津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天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扬子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江苏 中国石化销售公司株洲石油储存研究所湖南 萍乡市焰花鞭炮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烟花爆竹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江西化学工业部海洋涂料研究所山东 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二临床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研究所) 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 民政部北京假肢科学研究所北京 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吉林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四川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 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所广东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西北高科技开发公司陕西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研究所北京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北京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北京 北京星航机电设备厂北京 铁道部第五工程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贵州 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院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北京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 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北京

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张爱玲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把她的生活经历经过酝酿加上她独特的观察力升华成一部部旷世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出华美的乐章。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可悲或可恨或可怜,本文对张爱玲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 象进行社会反思。 读张爱玲的任何一篇小说,我都可以理解为何说她不是一名普通的女子。她用漫不经心的笔触刻画出一个个或含泪或泣血或可怜或可恨的女性形象;她用瘦弱的指尖轻轻挑起千年来蒙在家庭、婚姻、爱情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就让人看到触目惊心的真实,她把笔端伸向上帝看不到的地方,伸向太阳照不到的黑暗的角落;让那些华美袍上的虱子赤裸裸的暴露给世人面前。 一个个可悲的女性,一个个吃人的女性,一个个可怜的女性活灵活现的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为她们颤动,让读者为她们伤悲。因此张爱玲小说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她所反映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特征;不在于她的语言有多华丽;而仅仅在于她所刻画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与大多数作家所描写的女性有太大的差别,她们以独特悲凉和屈辱震撼着读者,张爱玲也因此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坛上折射出熠熠光辉。 一、人物形象具有的自传色彩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① 我们先来看一下她的出身:祖父是清朝的大臣,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外公则是天津提督,可谓是出身显赫,属于贵族后裔了;但张

爱玲出生时已经是家道中落,父亲吸烟土、逛妓院、养姨太太,幼时的张爱玲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中,直至父母离婚。张爱玲幼时没有家庭的温暖,封建大家庭中的尔虞我诈,在她内心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尽管在创作中一举成名,在文坛上响当当,但是张爱玲的婚姻如同她的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是不幸福的。一九九四年在张爱玲创作的顶峰时期,她与汪伪宣传部次长,伪《中华日报》总主笔胡兰成签订婚约,但这次婚姻让张爱玲受到很大打击,因为它只维持两年。晚年的张爱玲孤独落莫生活着,最终客死异乡。纵观张爱玲的众多著作,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她悲观敏感独特的性格,作品中的男性大多玩世不恭,抽鸦片,逛窑子;作品中的女性无一不是以悲剧结束,这不能不说是由她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影响的,“总之,生命是残酷的看到我们 ②缩小又缩小的,怯怯的愿望,我总觉得无限的惨伤。” 她的作品大多以沪港两地为背景,事实上张爱玲是出生在上海的,又长期生活在香港。读书期间,她亲身经历了港岛被围,抵抗及沦陷的全过程。而她在《倾城之恋》中描写“炮火却逐渐猛烈了,邻近的高射炮成为飞机汪意的焦点,飞机营营的在顶上盘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写出当时战争的真实与紧张。 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经发表,就引起读者的哄动,书中的女性葛薇龙是一个寄居在姑妈家被诱惑而论为交际花的女性。无独有偶,张爱玲也因战争而中断学业,因此同她姑母住在一幢西式公寓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很多女性是家道中落的名门淑女,而张爱玲用不厌其繁的笔墨描写了大家族的种种陈设丫头佣人及大家族的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探析 一、海内外对张爱玲的评说研究已经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论者 普遍关注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较少一部分论者关注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细 读张爱玲的小说,发现她的小说大多展现的是被时代之光匆匆掠过、被历史遗忘 也遗忘着历史的有着“古墓的清凉”的旧式家族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生存状 态。她不仅为我们描绘了凄婉美丽的、钉在灰暗粗砺石墙上有着“红嘴唇、水眼 睛”的女性浮像,更为我们提供了女人“心里的天,迟迟地黑了下去”的整个坍 塌掉的男性世界。张爱玲为了写女人而写男人,她的笔触沉稳有力,不浮不乱。 二、对张爱玲男性形象的研究,以往的论者大都是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男性形象的刻画,揭露男性内心的懦弱以及男性在社会中地位的颠覆来说的。 张爱玲作为独具特色的女性主义的作家,她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她对男性 形象的颠覆上。她笔下的男性形象,几乎很难有一个完整的正面形象、肯定形象, 大多数都是令人失望的被否定形象。在她的作品中弥漫着一种强烈的男性批判意 识,她对父权的颠覆对强势群体的贬抑到了很强烈的地步,致使她作品中的男性形 象不再强大,不再高尚,不再正面。张爱玲在否定男性形象同时对女性形象进行反 思与批判,透露出一种强烈的自救意识。 还有学者提出,张爱玲塑造不完整的男性形象是要反应人性中最本质的一面“动物性机能”,动物因欲求不能,长期压抑而导致动物的强烈报复心理,动物性和社会性都被严重摧毁的病态男性的描写,她从人性立场公正,冷静地塑造出变态灰暗的男性人性,展现人性的斗争和被破坏,被他们挣扎其间的同情并启示人们在悲凉中坚定的活下去。 以往论者在以往对张爱玲小说男性形象的探析中大多将男性形象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封建没落家族中从肉体到精神都残缺萎靡的遗老遗少们;其次新旧兼杂的都市男人形象;第三是混迹洋场的绅士。他们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劣根性,自私自利、虚伪、残忍、游戏人生。他们对待女性有着本质的相似:寡于情、陋于质、趋于利、薄于义。 三、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的研究离不开上述的三种类型,这般丑陋男性的刻画不免让人对张爱玲的男性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对于男性的传统认识是高大的英雄形象,是能够承担起生活重担的大丈夫形象,他们主导着社会的发展,承担着家国的责任,以将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注入为家人创造美好的生活和改造世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摘要: 张爱玲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把她的生活经历经过酝酿加上她独特的观察力升华成一部部旷世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出华美的乐章。她从女性的立场和体悟出发,以女性的眼光观察女性,并通过隐喻式的批判讽刺手段来表现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荒凉感,她不宣扬女性的主题意识,只是把女性从属于男性这一事实,敏锐而冷静地述说出来,没有希冀也没有指责,只是“苍凉”地展示女性的真相。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或可悲或可恨或可怜,她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世遭遇,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与经历,为我们广大的读者、评论家展现出一个让人神往而有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深刻揭示出在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禁锢下的女性所遭受的身体和灵魂的压迫的悲剧原因。本文对张爱玲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社会反思。 关键词: 张爱玲、女性形象、苍凉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和特别魅力的女作家。她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用其概括张爱玲的一生最恰当不过。她出生于上海租界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亲身感受到了她父母两大家族的没落与瓦解。父母给予她的不是温暖的亲情,而是旧家规的威严与新时尚的约束,这些使她在潜意识中产生对父母和家庭的厌恶甚至敌对情绪,成年以后又遭受了情感和事业上的打击,这些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与创作态度。家世变迁,人情冷暖,给张爱玲的刺激很深,形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也形成了她独特的审美观。她以犀利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撕开女性世界温情的面纱,塑造了一组扭曲而残缺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她的性格中既有东方温柔、保守的一面,又有西方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由的一面。这种身份背景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阶级性。她不在于批判时代对女性的压迫,只在于刻画人性的脆弱与无奈。她以个性极强的女性意识,对“五四”以来的新的文化理想进行了强烈的反驳,从生存困境中的无语反抗与物质追求、文化困境中的艰难突围与无奈选择、人生抉择中的现实困守与传统禁锢三个方面,立足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40年代中国普通女性在受到男权主义强制的社会环境中,迷茫而无奈、卑琐而自嘲的世俗人生的生存状态。 战争经历使她开始怀疑人的理性,强调非理性,并致力于人性在英雄神话破灭后的自私、丑陋、苍白的刻画。上海的沦陷让她感觉到了许多的变帮,家事,国事,世俗文化冲突,人性的暴露等,都让她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产生一种荒凉的感觉,在她的作品中最突出的就是这两个字。 张爱玲的作品是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的背景中,展示人的精神的堕落与不安,展示人性的脆弱与悲哀。她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最为鲜明,张爱玲写的女性是“新女性”表象下的旧女性。这些女性受过新式的教育,过着“新时代”的女性们享受的现代都市生活,但她们并没有新的思想,甚至丝毫没有受到当时革命运动和革命思潮的影响,满脑子都还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与通常的新文学作家笔下旧式女性也不同,张爱玲没有农业文化的背景,她的文学素养是在代表着工商文化的城市背景中形成的,她笔下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日益没落的淑女或竭力向上爬的小市民,这些女性在人生中受到的苦难,是无家可归、无夫可嫁的精神上的恐慌。两性关系、婚嫁论娶是她揭示生活底蕴的切入点和主要视角,纵观她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一、插翅难飞的女人心甘情愿地被囚禁被封闭在家庭的城堡之中,依附于丈夫或依附于“物质”,以“物质金钱”为第一位作为择爱的目的与标准。失去了追求自由的勇气和力量,成为了一只又一只“绣在屏风上的鸟”,囚禁在家庭的牢笼之中。如《留情》中的敦凤、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在上海红极一时、极富传奇色彩和神秘魅力的著 名作家,当时她母亲为她上学匆匆起就的名字,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 用刀刻过般的名字,岁月流逝,时代变迁,这一名字伴随着她奇丽而又精美的 佳作流传到今天,并逐渐在风云中流露处她丰厚而又瑰丽的魅力。认识张爱玲,是为了认识她的小说,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①唯有小说中女性形象 才是意义中的核心。翻开小说,就是阅读一部“爱恨情愁”的历史。张爱玲第 一次在传统通俗文学的形式中,展示了时代崩溃与转折的过程“小说是以它自 己的方式,通过它自己的逻辑,依次发现了存在的各种不同的纬度。”②以女 性的纤细与敏感从生活中发现真谛,从男女性爱、亲子之爱的感情细微处揭示 出人们的生存状态,展示了沪、港、洋场高等华人的空虚、腐烂、堕落、变态 的灵魂,因此写尽了人世沧桑、人情世态。于青曾在《张爱玲全集》书中写道:她寻的是女奴时代谢幕后女性角色的方式,表达了她深深的渴望,渴望女性能 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的桎梏,成为自在的女性优 美地生存。她的作品为我们文学宝库又增添了一批独特的女性形象。给当时的 精神食粮匮乏的读者以一种新鲜的滋味。 对张爱玲的小说作品进行考察,我们能够发现,两性关系,婚嫁迎娶是她 揭示生活底蕴的切入点和主要视角,“欲的自由”和“生的苦闷”是她自己作 品的主旋律,描写的是“香港”和大上海“十里洋场”社会的“现代文明”和 封建文化交织渐变的文化背景下的普通女性,她们的生活、心理、感情寄托着 作家无限的情思。综观她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 种形象。 笼中鸟心甘情愿地被囚禁被封闭在家庭的城堡之中,依附于 丈夫或依附于“物质”,以“物质金钱”为第一位作为择爱的目的与标准。失 去了追求自由的勇气和力量,成为了一只又一只“绣在屏风上的鸟”,囚禁在 家庭的牢笼之中。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留情》中的敦凤、《茉莉香片》中的冯碧落、《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狠毒、残忍的母老虎梁太太等。 “现代婚姻是一种保险,由女人发明的。”③或有意或无意,张爱玲笔下的许 多女人都仿佛如笼中的鹦鹉,从不想高飞,也不尝试高飞,还竭力避免飞翔, 甚至是在笼门大开的时候。 《留情》中的女主角敦凤出身于旧式的家庭,寻找一个能给予她饮食依靠 的男女就是她生活的全部目的。经过冒险的婚姻,这个36岁的寡妇,“完全是为了生活”嫁给了59岁的米先生,在乘车时“和自己的男人挨着肩膀,觉得很平安”,回到可靠的人手中,“很快乐”她以青春、爱情、幸福为代价,换来 了衣食生活的无忧。正如敦凤心里想的“我还不都是为了钱?我照应他,也是 为了我自己的打算,反正我们大家心里明白。”一纸婚书维系着他们之间的物 质利益关系,结婚及再婚之后敦凤的想法是“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对杨太太这件 事很感兴趣,现在她本身的情形与以前不同了,已是安然结了婚,对于婚姻外 的关系不由得换了一副严厉的眼光。”这严厉的眼光其实就是在物质第一的基 础上,别无所求。在灰色的老式洋房,阳台上挂着一只大鹦哥,凄厉地呱呱叫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号: 学号: 浅析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系 别 文学与传媒学院 专 业 对外汉语 班 级 1101 姓 名 张霞 指 导 教 师 董文会 2015年3月28日 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

鲁迅先生一直都很重视对女性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并试图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反封 建的思想主题,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对于鲁迅先生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国 内外的专家都已有过研究讨论。论文在大量阅读原着作品和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上,结合鲁迅先生的各种杂文、散文等,以鲁迅先生的男性视角为切入点,通过鲁迅笔 下的女性形象,来细致的分析女性思想的演变以及对其他作家、读者的影响,以便更好 地理解新时期中国女性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鲁迅作品,女性形象,思想影响 Abstract Lu xun has always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women's issues and explore, and tried to through literature also feudalism thought theme, called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the liberation, about shaping the image of women in Lu xun's work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already studi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a lot of reading the original works from,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combined with various essays prose of Lu xun, in Lu xun's male perspectiv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rough the female image of Lu xun's to better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women thought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rest of the author's view of women, and Chinese women's effect on the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Chinese women thought in the new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 : The words of Luxun ,The image of woman ,The evlotion of ideas

论张爱玲笔下的顾曼桢形象

论张爱玲笔下的顾曼桢形象 陈志恺 (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张爱玲以出入于雅俗之间的苍凉风格将海派小说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并在中国小说艺术的画廊中成功塑造出了曹七巧、白流苏、葛薇龙等众多女性形象。《半生缘》这部长篇小说仍是张爱玲的苍凉的上海男女故事的续写,作品中以追求独立的新女性形象出现的顾曼桢是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群像中的一个“孤儿”。顾曼桢的人生悲剧是张爱玲悲剧意识和个人身世及经历在作品中的一种再现,是张爱玲在艺术创作和女性独立道路上探索与突围陷入困境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张爱玲;《半生缘》;顾曼桢;女性独立 前言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她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卓越才华书写了一个个以沪港两地为背景的苍凉故事,将海派小说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半生缘》初名《十八春》,这是张爱玲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作品中篇幅最长的小说。从《半生缘》开始以至后来张爱玲离开大陆后写的《赤地之恋》、《秧歌》等作品可以明显看出其作品艺术水准已不如从前。但是,这部反映都市男女婚恋的小说“却是一部值得注意的作品”。 张爱玲在其前期作品中成功塑造了葛薇龙、曹七巧、白流苏、王娇蕊、孟烟鹂、许小寒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并对复杂人性作了解剖刀式的叙写,人性中功利、自私、冷峻,甚至内心的阴暗被她轻易地融入了女性形象的塑造中。笔者则选取《半生缘》这部具有转折意义的长篇小说中的顾曼桢这一形象来论述其在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群像中的独特意义。 一、上海故事的续写 从1943年《紫罗兰》上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开始登上文坛的张爱玲便被誉为“民国才女”,她是继陈衡哲、冰心、林徽因、庐隐、丁玲、萧红等女作家之后出现的又一颗耀眼的新星,甚至后来的海外学者夏志清不惜用溢美之词称颂张爱玲是“中国当今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张爱玲的横空出世和红极一时与30、40年代的上海这个中国洋场文化的繁盛之地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说上海的陷落成全了张爱玲的天才梦,为她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张爱玲的惊现与落寞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对她“传奇”式的身世和人生轨迹以及对其作品的研究在学界一直都是具有争议性的。吴福辉说:“张爱玲曾被人认为提供了‘新的洋场鸳蝴体’。她的小说尽管有着这种渊源关系,尽管题目香艳,称什么《红玫瑰与白玫瑰》、《鸿鸾禧》、《沉香屑:第一炉香》,可她的叙述的方式,心理的质地,已经新颖得完全接得上西方现代派的血脉。这种现代主义的倾向,正是海派现代品质的一个标志……张爱玲雅俗共存的小说,是中国海派文学的高峰,预示了一种民族文学的方向: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是中国文学调教出来足以面对世界的。这一评论较为中肯地看到了张爱玲小说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我们也应明确她的艺术世界的中国化和现代性的双重特色正是以上海为代表的洋场社会在作家内心的文化写照。张爱玲的小说绝大部分是以反映托身上海、香港租界的满清遗老家庭和社会底层旧式小市民为主要内容的,为读者开启了一扇洞悉洋场社会的窗口。她眼中的上海在新的表象下仍存留着太多地旧的不和谐,正如“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张爱玲用绚丽的文辞和苍凉的笔触描写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浅论鲁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2006年11月15日 李增泓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 二、再寡失子的祥林嫂 第二个失去儿子的寡妇是祥林嫂。《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善良、勤劳的人,但这样一个平凡的、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活在吃人的封建社会中,政权、族权、夫权、神权四座大山把她彻底压碎了。 三、离婚的爱姑 失子的寡妇命运是如此,那其他妇女的命运又是怎样呢?鲁迅在《伤逝》和《离婚》中塑造了子君和爱姑这两个人物形象。 四、"五四"新女性:子君 《伤逝》中的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跟爱姑又有明显的区别,但结果又怎么样呢?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篇章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①。 单四嫂子是勤劳、善良的。守寡后专靠着自己的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宝儿。她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封建礼教"从一而终"、"从子"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她的心中只有宝儿。毫无疑问,宝儿是她的希望和寄托,是她的劳作以至她的生命的意义。然而她的宝儿突然生了病,神签求过、愿心许过、单方吃过、医生诊过,她尽一切可能想救活她的儿子,然而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粗笨的女人"的信念和希望就是让儿子健康地活着,但儿子死了,她面对的是无尽的空虚与压抑。她茫然的双眼能看透自己悲剧的未来么?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子,早已经麻木了,"她能想出什么呢?""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梦里,希望在梦里与宝儿见面;她只能呆呆地"等候明天",但明天又会怎样?"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象,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②在封建思想的桎梏、封

建筑学考研院校排名完整版

2012年全国建筑学专业分档排名 2011年学科目录调整后,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分出不再是建筑学下的二级学科。人居环境科学群由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独立的一级学科组成。这样建筑学作为一级学科就只包含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学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三个二级学科。本排名只考虑这三个二级学科,参考了建筑学硕士、建筑学学士专业学位授权情况,分档意义大于排名顺序。四挡、五档学科意义实为一档。 2011年初教育部新批准了一批一级学科博硕士点。目前有8个高校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54个高校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 (第一档) 院士领衔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清华大学 2同济大学 3东南大学 4天津大学 5华南理工大学 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准一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7重庆大学 8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分布: 建筑学一级学科: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培育) (第二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博士点:9华中科技大学 10浙江大学 11湖南大学12大连理工大学 13武汉大学 14南京大学 (第三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有建筑学硕士学士授权院校):15厦门大学 16西安交通大学 17西南交通大学 18合肥工业大学 19北京工业大学 20武汉理工大学 21郑州大学 22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3沈阳建筑大学 24昆明理工大学 25华侨大学 有建筑学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共25所):老八校、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华侨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第四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有建筑学学士授权重点院校):26上海交通大学 27中南大学 28 北京交通大学 29中国矿业大学 30太原理工大学 31中央美术学院 32福州大学 33河北工业大学 (第五档) 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有建筑学学士授权普通院校):34深圳大学 35南京工业大学 36 北方工业大学 37山东建筑大学 38青岛理工大学 39吉林建筑工程学院40内蒙古工业大学 41广州大学 42河北工程大学 43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44苏州科技学院45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以《倾城之恋》、《金锁记》为例 摘要:张爱玲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无疑是一个惊艳了时光的存在,她的文字、她的旗袍似乎已经牢牢地嵌入了上海的一砖一瓦中,烙进了上海的肌理中。同时在她的文字中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各自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本文将就《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为例,进行一个大致的比较分析,以此来增进我们对于张爱玲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出身经历性格结局 “一座城市的覆灭,成就了一段无望的爱情。”有多少人因为这样一句话的吸引而去找到《倾城之恋》这本书来看?张爱玲将白流苏与范柳原这两个“自私的人”放到了香港这个繁荣与危机同在的城市,让“自私的女子”与“自私的男子”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城市里相互依靠却又相互利用,最后终于互诉衷肠、表白心意,成就了一段传奇,成为了许多男男女女的向往。 而在张爱玲的另一部作品《金锁记》中的主人公曹七巧的故事却让人不怎么喜欢。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爱上了一个男人,却偏偏嫁给了他病怏怏的哥哥,做了他的嫂嫂,整日里面对一群善于搬弄是非的妯娌,连丫头也可以肆无忌惮地欺辱她。在这样的处境下,丈夫无法给与她庇佑,心上人也对她避之不及,娘家人只当她是全家的摇钱树,贪婪地频频伸手。于是之后的曹七巧变得相当厉害,斗败了妯娌,拽住了婆家的大权,主宰了儿子女儿的人生,报复了心上人的无情,将其他人的人生变得与自己一般痛苦。最后她的儿子恨她、女儿怨她,心上人远离她,所有的人都对她恭恭敬敬。于是,她成功地引起了读者的厌恶。 白流苏与曹七巧,同为女人,怎么就一个终得圆满,一个孤老终身呢? 流苏,一个听起来就比其他的七巧之类的名字要美得多的名字,出身世家,虽然家族早已败落,家中也是人丁旺盛,所以通晓人情世故,天真无邪却也不乏心机;曹七巧,麻油店老板的女儿,自小被派到柜台买油,接触到的是最最底层的老百姓,见识到的是最最平凡不过的家长里短,可以说是在人民内部成长起来的好孩子,拥有的是劳动人民特有的淳朴,真正天真质朴。两个人比较起来,似乎是自然成长起来的曹七巧更讨喜一些,“买油西施”,人们如是称呼。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浅谈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沉迷于张爱玲凄美惝浸的小说世界,看她笔下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上演各自的传奇。低低一声长叹之后,留给人们的,只是无尽的思索,以及一丝丝的无奈。每一次读她的小说总是有不一样的感受,华丽苍凉,犹如古宅中的高深天井,终日不见阳光,只觉得窒息、压抑却又充满致命诱惑。正如她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下处处可见,她的整个创作渗透着一种悲凉的阴气。 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导致她笔下的男性形象大多是自私、虚伪,变态的。这些男性形象或者是堕落腐败的生活中压抑灰暗的男性,或者是缺少父爱而压抑变态的男性。张爱玲将其刻画得鲜活、生动、传神。这些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她的家庭影响是分不开的。 1920年9月,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公共租界的张家公馆。这是一幢不愿意从满清王朝的参与梦想中跨入新时代的兼取中西建筑特色的官僚私宅。宅地的前主人身世显赫,其名门大族的声誉余荫与传奇佳话直到20世纪20年代依然存在。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里,张爱玲却没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生活。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遗少式人物,有旧式的文化教养,会吟诗作赋。但他也有一切遗少的恶习,挥霍祖产、坐吃山空、吸食鸦片、养姨太、逛堂子、对子女缺少责任心。张爱玲和弟弟受到的待遇在更多情况下取决于他的兴致,张爱玲从他那里领略到的封建家长式的专断﹑粗暴﹑虐待多于父爱。母亲是个西洋化的美夫人,崇尚自由,并不善于对孩子的管教,因此,在本该得到母亲呵护的童年,张爱玲却没有得到一分一毫。父母的争吵,家族的日渐衰败,都给张爱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张爱玲与汪伪官员胡兰成历时三年有余的婚恋,以轰轰烈烈始,以决然绝去终,这场乱世之恋对她后来的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父亲、丈夫、母亲与家庭生活,这些本该带给她无限温暖和甜蜜爱情的人、事,却只让她看到了“丑”。所以在她的作品中,她以犀利的笔锋描绘出了一幅男性的“百丑图”。 一、卑琐自私的遗老遗少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有一群没落的世家子弟,曾经靠祖上的遗产度日,不务正业,抽鸦片,逛窑子,捧戏子,可是旧的安逸的生存环境突然发生变故,他们在新的环境下无所适从,“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因此始终被一种无法驱除的危机感所笼罩,整日惶恐不安,又从惶恐走向自私。如《琉璃瓦》里的姚先生,《倾城之恋》中白公馆里的白三爷、白四爷、《花凋》里的郑先生等。 在这些人物中,最为突出的应算《花凋》里的郑先生。“郑先生是个遗少,因为不承认民国,自从民国纪元起他就没涨过岁数。虽然也知道醇酒妇人和鸦片,心还是孩子的心。他是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①“酒精缸里泡着的孩尸”,深刻形象地道出了遗少们的本质特征。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变革,郑先生们却仍沿袭着三十多年前的生活习惯。他们思想陈旧,对社会对家庭毫无责任感,唯一关心的只有自己。 “孩子多,负担重,郑先生常弄得一屁股债,他夫人一肚子心事。可是郑先生究竟是带点名士派的人,看得开,有钱的时候在外面生孩子,没钱的时候在家里生孩子。”“说不上来郑家是穷还是阔。呼奴使婢的一大家子人,住了一幢洋房,床只有两只,小姐们每晚抱了铺盖到客室里打地铺。”“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②无疑郑家经济是拮据的,可拮据的同时郑先生还是摆足了阔架子。不管有钱还是没钱,日子照旧。抽鸦片、住洋房、坐汽车、看电影,偶尔还养养姨太太,全然不顾家庭经济现状、子女的上学。因为门第不允许,女儿长大了也不能就业,只能当“女结婚员”—挑选有钱有势的女婿做依靠。 二、虚伪变态的“好男人” 《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是这一类人的典范。“侍奉母亲,谁都没有他那么周到;提拔兄弟,谁都没有他那么经心;办公,谁都没有他那么火爆认真;待朋友,谁都没有他那么热心,那么义气,克己。他做人做得十分兴头;他是不相信有来生的,不然他化了名也要重新来一趟。”“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适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③张爱玲用讽刺的笔调掀开了这个“好男人”脸上的面纱,露出了灵魂深处的卑鄙,冷酷变态,自私与好色,展示了一个灵肉分离,表里不一的“两栖人”的心理世界。 佟振保与朋友的妻子王娇蕊恋上了,但一听王娇蕊说要与丈夫离婚,他就慌了,他便怯懦得要死,连

女性形象分析开题报告

女性形象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提供了有关女性形象分析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一、课题论证: (一)国内外研究: 著名女性文学研究者谭正璧先生的《论苏青与张爱玲》,对两位女性作家进行比较,他认为张爱玲是重视人情甚于世情的作家,他重世情因而有后来不能居上的看法,与傅先生看重其对人性情欲的挖掘刚好相左。或许谭先生指出了张氏部分作品内容的某种局限,但评论者自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未必是没有局限的。不错,爱情婚姻两性关系是张爱玲观照人生的基本角度,但在她描写的媒妁婚姻、金钱婚姻、高等调情、通奸姘居及其它种种畸型变态的两性纠结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性与社会文明的冲突。正是在这一点上,张爱玲超越了一般的海派小说家。对于此方面,谭先生显然注意得不够。 台大中文系教授张健先生主编过一部题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一书,这是其专门研究张爱玲的研究生的论文集。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分析和艺术分析两大内容,亦有不少新锐敏捷的看法,但感悟多于理论,流畅却欠深透似为该书的共同点。 (二)选题意义: 我之所以选择《浅谈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这个论题,是因为在阅读了张爱玲的大部分作品后,感受到了在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

禁锢下的那个时代的女性所遭受的身体和灵魂的压迫。张爱玲在从贵族到平民转换的生活经历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女性地位的不平等,她在母亲与姑姑先进思想的影响下,寻求时代女性的归宿,再现时代女性的命运并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本论文对张爱玲作品中的主要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社会反思。 二、方案设计: 此论文旨在研究在张爱玲笔下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通过影响张爱玲创作的几方面因素,将她笔下的女性主要概括为典型的几种类型,以及这些女性形象的特点,从而深刻揭示出在封建家庭和金钱枷锁禁锢下的女性所遭受的身体和灵魂的压迫的悲剧原因。 大纲: (一)1、简要概括张爱玲的生平及其对她作品创作的影响。(家庭因素) 2、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她作品创作的影响。(文化因素) 3、上海沦陷以及战争经历对她作品创作的影响。(社会因素) (二)张爱玲作品中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 1、插翅难飞的女性,及其这一类女性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2、心灵扭曲的女性,及其这一类女性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3、漂泊不定的女性,及其这一类女性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4、红颜薄命的女性,及其这一类女性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三)张爱玲创作的出发点及其笔下女性的特点。 (四)通过张爱玲创作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进行社会反思。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角色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角色 [摘要]:在张爱玲所刻意营造的凄迷惝浸的小说世界里,形形色色的市井男女上演着他们各自的传奇,在流连辗转一声喟叹之后,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思索。张爱玲在体验生活、洞察社会、品味人生之后,在她笔下,隐藏在社会或人生外部现实之下的内容现实和内心得以浮出水面。张爱玲作品中男性都是丑陋不堪的。本文从张爱玲具体的作品出发,对男性的角色形象进行分类,概括出他们虚伪、自私、贪婪、压抑、变态等特点,挖掘了张爱玲小说男性角色形象创作的根源;以及张爱玲的家庭,特别是她父亲对其作品男性角色形象的影响。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形象、自私、压抑、家庭影响。 谈到张爱玲,我们都知道她是一位独特、带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在四十年代的大上海,张爱玲红极一时,那是个属于她的时代。张爱玲的小说华丽苍凉,犹如徽州古宅中的高深天井,终日不见阳光,窒息、压抑。欣赏完她的作品,的确让人感到“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鲁迅小说有多篇是以“我”的口吻叙述的,而张爱玲则始终使用第三人称,她用冷静的笔调娓娓述说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张爱玲小说中的世界始终迷漫着一种令人低徊不已的悲凉气氛.不论是嘲弄、讽刺还是调笑,都只是这悲凉的点缀和铺设而已。小说多以女性为女人公,故事多为悲哀或痛苦的过程和结局。她用华丽的词藻深入地描写了人性的扭曲、压抑,这在《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身上达到了极致。女性在张爱玲笔下尚且如此,男性更是一无是处。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多是封建上流社会中的遗老和遗少,他们生活在封建社会荒凉的、令人窒息的夹缝里,深受封建社会落后文化传统熏染,沾染了一系列不良习气。 一、张爱玲小说中男性的分类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c17531680.html, 论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汪怡 来源:《文学教育》2012年第10期 内容摘要: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征,比如一味地逆来顺受地,盲目地反抗意识的,有着觉醒反抗意识的。本文着重论述几位极具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单四嫂子、祥林嫂、子君。从对她们的分析中,我们可得知造成她们悲剧原因的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 关键词:鲁迅女性形象分析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提到他的名字,我们的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篇篇出自他手的经典篇目,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等。他的一 生始终都以抨击旧的封建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为己任,他时时刻刻都关注着社会现实,文章里始终如一地贯穿着民主主义革命的启蒙思想。众所周知,“五四”运动掀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当时的社会,“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专制,提倡民主”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时期出现了大量反封建礼教,追求妇女解放的文学作品。鲁迅则是较早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伟大作家之一。在他的小说创作中,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妇女形象,通过这些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对妇女,特别是对旧中国劳动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她们分别是:《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祝福》中的祥林嫂和《伤逝》中的子君,这些人物中,虽说也有人尝试着抗争旧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给自己带来的不公,但最终无一摆脱了悲惨的命运。本文试通过对这几个典型形象的分析,探讨鲁迅对妇女的关注及对她们解放问题的不断探索。 一.逆来顺受的“良民”——单四嫂子 在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鲁迅通过《明天》塑造了他笔下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的劳动妇女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但同时她又具有旧制度下农村劳动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 她是一名寡妇,和幼小的儿子相依为命,在她丈夫死去的二三年里,既没有失身也没有改嫁,她的心中甚至连再嫁的念头也没有,她只是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的儿子。于是她夜以继日地纺纱,做着超出自己体力的事。但是,她这点小小的心愿在黑暗的社会里想要实现也只能是梦想。当她心中唯一的精神支柱宝儿生病了,她带着宝儿去求镇上唯一的医生何小仙,何小仙是个骗子,不仅医术不佳,还不负责任,宝儿的病并不是无药可救,可以这样说,宝儿的去世正是单四嫂子的“无知”和庸医联手造成的。她总幻想着“明天”会更好,但又什么都不做,难道仅仅只是“希望”“乞求”,“明天”就会变得更好吗?在那样一个重重压迫之下的社会里,单四嫂子的悲剧并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是一种无法自鸣的痛。 二.反抗性和奴隶性的并存——祥林嫂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Standard for school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and primary secondary and high schools DG/TJ08—12—2004 J10355—2004 2004上海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Standard for school construction of general and primary secondary and high schools DG/TJ08—12—2004 主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批准部门: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04年8月1日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沪建建[2004]289号 关于批准《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编的《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该规范统一编号为DG/TJ08-12-2004,自2004年8月1日起实施。 该规范由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负责组织实施,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二〇〇四年五月十日

前言 本标准系根据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03年以沪建建[2003]87号文的要求,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会同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而成。 上海市《中小学校建设标准》(DBJ08-12-90)(以下简称《90标准》)自1990年颁发以来已13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已不适应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需要。2002年4月,建设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以建标[2002]102号文联合颁发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并于2002年7月1日起施行。因此,本标准的修编,主要参照《国标》的内容,并结合上海市的实际情况作了调整。关于用地指标,则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00年第40号公告颁布的《上海市植树造林绿化管理条例》分别对学校的建筑用地、体育用地和绿化用地进行了测算和调整。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学校建设规模、设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4用地面积指标;5建筑面积指标;6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各单位在使用本标准时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告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地址:上海市愚园路460号;邮编:200041),以供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参编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高等教育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教育基建管理中心 上海市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旧文明背景下一个性别的整体坠落_论张爱玲小说文本中对男性形象的否定

名作 欣赏旧文明背景下一个性别的整体坠落 —— —论张爱玲小说文本中对男性形象的否定 □王艳玲(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21) 关键词:张爱玲男性形象否定旧文明 摘要: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一举颠覆了传统文化赋予男性的内涵,他们无一例外地丑陋不堪、自私、无能,男权社会给予他们的强健体魄和坚强意志在这里荡然无存。张爱玲用一贯的冷笔调对男性的偶像地位无情地进行了颠覆和解构,使其处在一个被鞭挞、被扭曲甚至缺席的尴尬地位,从而使小说文本中一个性别整体上从完美坠落到毁灭,张爱玲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对封建旧文明的绝望和批判。 美国社会学家约翰逊说:“所谓男权社会,就是男性中心主义社会,指一个社会由男性统治,是认同男性的,以男性为中心的。”①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男性始终是社会的核心,是力量和兴旺的象征。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支配权。通常在男权文化影响下的文学作品中,男性的主体地位牢不可破,男性始终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角,是决定文本走向的主体。文学舞台上,男性被塑造成力量和美的化身,上演着一幕幕或悲壮或刚烈的激动人心的英雄史诗。男性是一切褒义词的化身,是君临女性世界的君王,女人只能对其绝对服从。可以说,千百年来,男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男权的审美价值标准根深蒂固地扎根在文学的土壤之中。 然而,出现在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却一举颠覆了传统文化赋予男性的内涵,他们无一例外地丑陋不堪、自私、无能。男权社会给予他们的强健体魄和坚强意志在这里荡然无存,男性特征普遍逐渐委顿,精神生命相继死亡。出现在张爱玲小说文本中的男性形象只不过是一具具行走在现实社会的无精神无灵魂的肉体空壳。张爱玲用一贯的冷笔调对男性的偶像地位无情地进行了颠覆和解构,使其处在一个被鞭挞、被扭曲甚至缺席的尴尬地位,从而使小说文本中一个性别整体上从完美坠落到毁灭。 人类可以和大自然其他生物一起并存于天地间,无非是仰赖物质和精神。精神是人类作为灵长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而物质即人类的肉体乃是精神的承载体,精神不在,人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肉体出了问题,精神便无从依附。然而在张爱玲的小说文本中,众多的男性形象从身体到精神全部都被作家否定得干净彻底,毫无怜惜之情,他们要么身体废残,要么精神洞空,是一群贴附在社会肌体上 的寄生虫,软脊椎动物。他们颓废淫逸、自私软弱,没有理想,没有激情。生下来就是软骨症,天生一副残废畸形的人体。“身上的肉是软的,重的,就像人的脚有时发了麻,摸上去那感觉”②,“坐起来脊梁骨直溜下去,看上去还没有我那三岁的孩子高。”③已经彻底沦为一具没有生命的“孩尸”。姜家三少爷姜季泽是这个家庭里唯一有男人气息的一个,身体结实,红扑大脸,然而却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只追求个人享受,浑身透着自私和无情,抽大烟,玩女人,赌钱,几乎五毒俱全。当对七巧施行骗术被识破后,竟毫无半点羞愧,反骂七巧是疯子。并为了报复七巧,领七巧的儿子逛窑子,吸大烟。也正是因为他的欺骗,使七巧再也不相信爱情,甚至丧失了爱与被爱的能力,心理变态,灵魂扭曲。 七巧的儿子长白,浑浑噩噩,没有理想和追求,缺乏道德感,只知道吃喝玩乐,是一具行尸走肉。他“是个瘦小白皙的年轻人,背有点驼,戴着金丝眼镜,有着工细的五官,时常茫然地微笑着”④。正值上学年纪,却不爱读书,每天无所事事,小小年纪就抽大烟,赌钱,捧女戏子,逛窑子,任凭日子如流水一样淌过,从没打算过将来和人生,就这样任由生命和时光空耗着,一点点地走向没有光的所在。 《怨女》里的姚家二爷的外在形象在张爱玲的文本中更加清晰具体,丑陋不堪:“前鸡胸后驼背,张着嘴,像有气喘病,要不然也还五官端正,苍白的长长的脸,不过人缩成一团,一张脸显得太大,眼睛倒也看不大出,眯缝着一双吊梢眼,时而眨巴眨巴向上瞄着,可以瞥见两眼空空”⑤,出门需要佣人抱着背着。 《花凋》中的郑先生在张爱玲的笔下颇具讽刺和嘲弄意味。郑先生是个封建遗少,醉生梦死,风流成性,“长的像广告画上喝乐口福抽香烟的标准上海青年绅士,圆脸,眉目开展,嘴角向上兜着,穿上短裤子 筅 现代文学 081 201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