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身工》赏析

《包身工》赏析

《包身工》赏析
《包身工》赏析

《包身工》赏析

《包身工》写于1936年4月,最初发表于同年6月《光明》杂志创刊号。《包身工》是夏衍经过深入社会调查,掌握了丈量材料后写出的报告文学,它具有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的形象性,做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的统一。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报告文学正在走向成熟阶段。它不仅在当时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而且给后来的报告文学创作以巨大的影响。

题解:所谓“包身工”,是专指种以残酷的方式把人身包给带工老板而完全失去人身自由的纺织女工。“包身工”是纺织女工的正式名称。她们原是乡下姑娘,因为生活贫困,被诱骗出卖人身,包给带工老板,到上海纱厂做工。包工期间,她们象奴隶一样被禁锢在工厂里给资本家干活,赚的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任天命。这种包身工制度,是近代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奴隶式的剥削方式相结合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桩历史见证。

背景:30年代初期,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对我国发动军事侵略,妄图一口吞并中国。在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他们又加紧了经济掠夺。上海纺织业几乎为日本所垄断。“一·二八”战争以后,日本资本家为了减少工人罢工的威胁,改用“包身工”代替“外头工人”(普通的自由劳动者)。他们利用包身工制度,取得廉价劳动力,牟取暴利,同时通过这制度,隔绝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联系,使她们成为一种安全的罐装的劳动力”,自由地供他们取用。包身工制度是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压榨我国工人阶级血

汗的特殊剥削方式,是套在包身工脖子上的沉重枷锁。在这枷锁桎梏下,不知有多少包身工受压榨,被折磨,最后凄惨地死去。

主题:作品对包身工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包身工们的悲惨生活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以深沉的笔触,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者、包工头们对包身工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罪行,揭示了包身工制度的社会根源,并以坚定的信心告诉人们:这种包身工制度终将被革命的烈火烧毁,黑暗终将过去,光明终将到来的主题思想。

分析:作品从“住”、“吃”、“劳动”三个侧面描述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她们十六七个人住在“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工房里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她们的定食是两粥一饭”,粥的成分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除特殊的日字外,没有添粥的机会,也没有菜。她们在纱厂做工,要受到三大威胁:音响、尘埃和湿气。一天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度大,还要受到殴打、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具体的事实,报道了包身工苦难生活的全貌,揭露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对中国工人阶级进行残酷剥削的罪行,揭示出产生和存在包身工制度的原因。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政治军事侵略,人人有目共睹,至于长期的经济侵略则不那么容易看出。《包身工》的杰出意义在于它从社会另一角,披露了人们不太了解的“罐装的劳动力”饱受折磨直至死亡的惨绝人寰的真相,控诉了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抨击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作品发表于日本帝国主义步步入侵,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1936年,它对于激发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推动抗日救国斗争,有着积极的战斗作用。

艺术特点:①纵横交织的组织结构。作品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安排层次,同时插了许多横向材料和议论分析,扩大作品容量,从而更深广地反映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揭露造成包身工苦难的社会历史原因。

②叙述描写具体化、形象化。如起床吃粥场面的描写,把工房的狭小,住人的拥挤,包身工起床的忙乱情景,包身工吃的粥的质和量,都叙述得具体可感,使人如亲临其境,逼真感受到这令人难以忍受的非人生活。

③引用统计数字,说明问题。如十六七人住在“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里;做十二小时工作,每人平均要吸入0.15克的花絮”。统计数字的引用,成了《包身工》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准确地说明了问题的实质,增强了作品的科学性和说服力。④浓烈的抒情和精辟的议论。《包身工》是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的作品,作者在叙述和形象描写中;常常揉进浓烈的抒情和精辟的议论,加强作品的深度和力度。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精心整理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1、答题模式讲解: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解析。(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三)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答题方法讲解。 1先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2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答题模式讲解。(1)举例句;(2)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 3、例题讲解。(请在《复习指导》P.41《中国石拱桥》<片段>中找出两个体现说明语言准 确性的语句,并分别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四)第四种题型:能否将句中加点词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请说明理由。 1、答题模式讲解:1不可以;(2)因为原词表达……意思,换了就变成……意思,与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加点词能否换成“很”,为什么? 答:(1)不能;(2)因为“略”是稍微的意思,表明中部只不过是比两端狭窄些,换成“很”,就表明这两者在宽度上相差很大,与实际不符合,“略”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答:???????????????????????????????????????????????????? 【答案】(1)不能。(2)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换成“总是”表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与客观事实不符合,“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补充介绍限制性的词语。 1、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2、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3 4 5 6 7 1、所谓“ 2、所谓“采用 1 2(此 (1 (2 ●●……(具 (3 (4)句式:长短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3、试题演示(A) 尘埃就是漂浮在大气中的尘粒。这小小的幽灵是栖身在空气中,借着大气的浮力,悄然而来,又无声地离去。它来去匆匆,无孔不入。(《复习指导》P.42) (1)文章把尘埃说是“小小的幽灵”,反映了尘埃的什么特点?换成平实语言,怎么说?答:?????????????????????????????????????????????????? 【答案】特点:细微而难以看见、捉摸;平实说明:尘埃非常细小,小得让人难以捉摸。 (2)以上文段有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三句分别反映了说明语言的什么特点?答:?????????????????????????????????????????????????? 【答案】第一句:准确简明(简洁),第二、三句:形象生动。(运用比喻、拟人) 4、试题演示(B) “海之恋”入口广场后面是题为“渔港船歌”的休闲景区,景区设计成一个半月形的小港湾,简直是一个天然的渔船文化

(完整版)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如何分析散文语言特色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 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 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 如比喻的作用是化 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 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①.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②.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③.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④.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⑤.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⑥.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书面语与口语(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严谨、 说服力强)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 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6、表现手法角度鉴赏

(象征、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 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特征。 对比:突显对象的特点,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对象。 衬托(烘托):突出本体的××特征。 抑扬: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正侧描写: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例如: 本文的语言具有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1、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例如“。。。。”朴实清新中有隽永,没有斧凿痕迹,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节奏。2、作者也特意锤炼一些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例如“。。。。”这是全文的点晴之笔。3、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文学语言的精彩。有比喻、拟人、排比等,有文采,有气势,有感情,像诗一样美。如“。。。”比喻生动、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想象力丰富。我们在写作时应学习本文的遣词造句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风格,用婉笔书写柔情,用形象表达主旨。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语言风格 (一)设问方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二)分析思路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 【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 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013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教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教案 高三语文组 2013.3.29 语言特色 一、【解题指导】 这类试题题目一般设置为“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是:(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答题示例】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三、【风格解析】 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诗歌的语言风格主要有: (1)含蓄含蓄凝练指意在言外,常常不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往往在于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情感,而是将情感融于所描绘的形象之中。含蓄的手法,可以使诗歌所表现的情更深、意更重、味更浓。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乘舟远去,而送行的作者却久久不肯回转,伫立目送,直到船帆在遥远的天际消逝无踪。这里借形象的图景表达诗人与孟浩然的感情之深。再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眼泪痕干。 这首诗采用“移情”手法,通过“遥怜”“未解”“湿”“干”等词,含蓄地表达了望月思亲的苦思之情。 (2)平淡平淡即质朴。其语言力求朴素,不加修饰,不追求词藻的华丽,在平淡平实之中蕴含着深意。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王维的《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写出门在外的人思念家中人。

【高考语文】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解析版)

【高考语文】 专题07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考点解读★★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 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技巧点拨★★ ?答题步骤 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风格分类 【语言风格分类1】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 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 易近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语言风格分类2】 1、豪迈雄奇: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2、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慷慨悲壮: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7、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8、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语言风格分类3】 1、常见作家语言风格:屈原雄浑悲壮、曹操豪放磅礴、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隐清丽俊逸、王维恬淡优美、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贺奇丽瑰秀、柳永缠绵悱恻、苏轼的豪放旷达、李清照婉约含蓄、辛弃疾的慷慨悲壮。

(完整word版)诗歌鉴赏之语言特色

诗歌鉴赏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近年来,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近年来,鉴赏诗歌的语言有多种形式,赏诗歌的语言有多种形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设题: 1.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 2.分析修辞手法,就是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3.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包括评析“题眼”。 思考 鉴赏诗歌的语言应注意哪些词?诗歌语言的风格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诗歌语言的风格 1、朴素(平淡、冲淡、直率):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相关术语:朴实无华、平实质朴、冲淡自然、多用口语。 2、华丽(工丽、绚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相关术语:华美绚丽、绚丽飘逸、绚丽奇诡。 3、清新(自然):主要指用语新颖,不落俗套,语言浅显而有新意。作用是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相关术语:清新雅致、清新自然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4、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相关术语:明白晓畅。 5、含蓄(委婉):主要指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相关术语:含蓄蕴藉、委婉含蓄、朦胧隐晦、含蓄隽永。 6、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相关术语:慷慨悲壮 7、豪迈(奔放、雄奇):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 8、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生动形象: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 朦胧隐晦 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说说下列诗歌的语言风格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清新自然)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清新自然而又含蓄隽永) 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笔调婉约或含蓄隽永) ④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有晴。(刘禹锡道是无晴却有有晴。(刘禹锡《竹枝词》平淡自然而含蓄隽永) ⑤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生动形象) 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生动形象) ⑦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清新自然)

散文语言特色鉴赏题

散文语言特色鉴赏题 一、什么是语言特色鉴赏 语言特色鉴赏与表达技巧鉴赏在某些方面是有交叉的,比如鉴赏散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既可以说是技巧鉴赏,也可以说是语言特色鉴赏。但鉴赏语言特色更多的在于理解散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体会行文的风格,品味语言的韵味;这一点和鉴赏技巧侧重分析手法的如何运用及运用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怎样考语言特色鉴赏[题在书外] 三、怎样答语言特色鉴赏[学考贯通] (一)语言特色鉴赏“4角度” 1.用词之美

叠字、叠词 2.句式之美 3 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 4.手法之美 [提示]语言特色(风格)除以上角度外,还可以从“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语体特色”等角度分析,因这3大角度已在“小说”专题中详解,本处就不再细说。 (二)语言特色鉴赏“3步骤” 第一步:概括特点 从用词、句式、修辞或风格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括。概括时既要考虑到一般文本语言的特征,又要充分考虑所给语言片段的特征。 第二步:举例分析 结合文本具体表现,紧扣内容(关键词、关键句)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 第三步:规范作答 题目所涉及的语言特色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题时应先答最主要、最突出的,然后再答

次要的。答案要分点表述,形成合理的顺序。另外,指明效果时用词要准确,要注意运用术语。 [例三](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

诗歌鉴赏题型语言特色型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题型语言特色型答题模式 诗歌鉴赏题型语言特色型答题模式: 第四节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这类题要求学生最好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4.答题模式: ①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

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作家的语言风格举例 ①清新: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②平淡(质朴、自然):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④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

赏析语言风格、特色

赏析之语言风格、特色 1)语言与文体 文体不同,语言特点也不相同。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整饬,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小说的语言是散句形式,在节奏和韵律上显然不具有诗歌的特点。小说的语言可以口语化,总结和报告则要求运用书面语。中国古代散文的语言典雅、规范,古代戏曲的语言则具有方言土语的风味。应用文体的语言不用夸张等修辞手法,平实的语言即可;文学作品则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摇曳多姿。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要求是形象、含蓄、生动、感人,非文学作品对语言的要求则是清通、平实、简明、连贯。 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中就有在社科类文本中去考查鉴赏语言。所以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到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 2)鉴赏语言 阅读是一种智力技能,它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鉴赏评价能力。从近几年高考试卷中散文阅读题的命题情况来看,鉴赏语言内容成为必考的内容之一,而且考查的方式也在不断翻新。因而,这类试题解答得分也就直接影响了散文阅读的整体质量。 品味文章的语言是鉴赏的基础。无论是体会文章深刻的思想感情,或者是赏析其艺术表现手法,都与语言密切相关。不同的文章,语言上各具特色,有的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有的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崇高人生境界的热烈追求。有的语言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情理相谐,意境深广。特别是散文的语言风格很多。优秀的散文语言都能做到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点,如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就要仔细玩味,仔细体味散文的语言之美。 例: ⑧读书其实是一种习惯,一种区别于野蛮的文明习惯。自古以来,中国读书的人只是士人,读书是文化人的事情,今天的中国人,除知识分子外,一般普通家庭过就没有藏书的习惯,倒是有相当多的人以藏书来装潢门面的。四 ⑨让一个本来不爱读书的民族改变习惯热爱读书,光靠政府立法、下文件、发号召是不管用的。事关民族习惯、民族素质、民族尊严的事,要全民族来认识,来改变。 ⑩在美国、西欧、东欧的街头、公园、候机厅、候车室、飞机上、火车上,随处你会看到捧着书孜孜不倦地阅读的人们,不管男女老女,他们随身总忘不了带书。而我们中国人呢?我们手里捧着的不是书本,而是Ipad、手机,人一天晚泡在游戏和“八卦’里,是提高不了素质的,相反只会让人更庸俗、更自私、更没有道德底线。因嫉妒而毒死自己的同学、一受挫折就跳楼自杀、个人理想的破灭就报复社会、……Ipad!手机!你们要把中国的年轻一代引向哪里去? ?我们切不可躺在五千年民族文化传统历史上骄傲到不知道自己姓什么,那是咱们祖先的功劳,与我们这些人没多大关系,我们要不努力,祖先们创造的悠久文化谁来传承?怎么发扬?又怎么发展?没有发扬、没有创造,最悠久的文化也会衰落,最宝贵的遗产也会破败,最丰硕的财富也会丢失,最优秀的品质和优良传统也会失传。

文章的语言风格

文章的语言风格 1从用词遣词方面去赏析 叠字叠词:不仅传神的描写了事物的特点,而且读起来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2人称变化美 2011深圳二模《为生命奔跑》语言方面的最大的特点: 采用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 语言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 语言洒脱,透过语言可见作者洒脱奔放的性格。 3句式多样美 整句: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气势贯通; 散句:错落有致,自由活泼,富于变化 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音乐美 排比句:显得整齐、工稳、典雅 感叹句:情感强烈 疑问句:发人深思 回环复沓句:琅琅上口,音乐美,感染力。复沓对充实内容,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加强情感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4从修辞角度 5从语言风格 豪放、激越-----阴柔、婉约清新、明快-----沉郁、含蓄 质朴、通俗-----华丽、典雅潇洒、旷达-----严谨、工整

舒缓、和平-----急骤、猛烈活泼、幽默------细腻、隽永 语言风格举隅 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联系文章主要内容进行赏析 我家的大门口平放着一扇废弃的石墨,夏日黄昏,曾祖母常常坐在上面。(牛汉的灯笼) 参考答案:本文语言本色,平实。文章主要续写了我的童年回忆,塑造了曾祖母这位慈祥温厚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形象,语言与任务形象特征相吻合。 6、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7、从语气称谓 如:语气委婉谦卑。 8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如《陈情表》融情于事,寓理于情。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2009年湖北卷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二段为例,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文体与语言的关系 记叙文,散文主要有平实、华丽、清新、自然、明快、典雅等风格;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教案)

诗中有真味乃需细品评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道是“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一首好诗,就像一道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总是让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那么,如何才能领略到一首好诗的佳境、真意和妙趣呢?关键在一个“品”字。品什么呢?品“妙语”,品“风格”。 说到诗歌语言,从命题的角度来讲,大致可以分为炼字、炼句、语言风格三类。而考查诗歌语言风格这类题目失分情况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是同学们思路缺乏条理性,答题缺少规范性,常常遗漏要点。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语言风格类型。 2.通过典型的语言风格类题目,归纳该类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 3.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三、检查课前预习 指出下列诗歌的语言风格。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清新自然)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 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含蓄隽永)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 枝词》(平淡自然而含蓄隽永)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清新自然) 5.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平实质朴) 6.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

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清新自然)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 句》(清新雅致、清新自然)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 雨寄北》(含蓄委婉) 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清新自然、多用口语) 1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悲壮慷慨)四、知识储备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 1.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 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其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不假雕饰的率真朴素。 冲淡(平淡、朴素):主要指语言朴实无华。其特点是运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会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绚丽(华丽):主要指语言丰富而有文采。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主要指语言明白而流畅。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委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豪放(奔放、雄奇):其特点是语言奔放、有气势,境界宏达,气势恢宏,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情感豪迈奔放。 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寞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 缠绵(婉约):诗作婉曲,感情缠绵细腻。 工丽:“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 生动: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洗练:作品的语言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 幽默: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法,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有讽刺意义,以增强诗歌的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

2016高考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导学案(教师版)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一、回答语言风格的词语一般有: 1、清新自然:用语新颖,不落俗套。一般在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 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的写景诗中体现。如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和王维的诗。 2、朴实无华:选用恰当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3、华美绚丽: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想象,各种修辞。如李商隐的诗。 4、明白晓畅、简洁明快: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了。 5、多用口语 6、简练生动 7、婉约缠绵、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 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李清照后期的词。 8、雄浑豪放、雄奇奔放:气势雄伟,立意奇特。直率有气势。 9、慷慨悲壮: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 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二、分析诗歌语言风格的一般角度 1、知人论世,了解名家风格;附: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清新自然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陆游的慷慨激昂 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 2、品读诗句,把握意象意境; 3、关注细节、注意特殊词语; 4、明确类别,区分题材体裁; 5、重视背景,关注朝代文风。 三、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考查语言风格题型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指出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简要分析。/谈谈此 诗的语言艺术。 1、阅读下面这首诗,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步骤一)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二)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三)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小结1:答题步骤 答题步骤: (1)明特色: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或结合全诗分析。 (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结2:答题模式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 (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1、答题模式讲解:○ 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解析。(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 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 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来鹭鸟越来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试说说“(赵州桥的的桥拱)在当时... 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 答: (二)第二种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答题模式讲解:○ 1不能。○2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 ”(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 的石拱桥了。 答:○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 旅人桥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每道拱圈都能独立.. 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1不能;○2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品味关键句子,赏析语言特色 (通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品味关键词句,赏析语言特色 考向1 指出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内容 (说明文中比较多见) 确定词语的指代对象,是理解词语在文中含义时经常涉及的一个问题。人们为了行文简洁,经常用指代词语指称已说过的内容。因此,掌握确定指代词语指称对象的方法,对培养现代文阅读能力很有帮助。 ●解题方法 从代词前面的文字中找答案。大多数情况,“这”“那”等代词指代的内容都是它前面的某个句子或某个短语。 考向2 根据语境填写动词、形容词或关联词 这是考查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有效方法。 ●解题方法 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其次看所填词语与主语、宾语或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最后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选择最合适的词语。 考向3理解句子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 首先,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也即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其次,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第三,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也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解题方法 1.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2.从句子的结构入手。如果是单句,哪是主干,哪是枝叶?如果是复句,有几个层次,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确定句子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句子的含义。 3.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如果是总领句,必须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须上溯,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 4.从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有些句子在表达上具有显著的特点,比如,有些句子打破常规,采用超常的组合方式;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表现手法;有些句子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对以上这些句子,要从它们的表达特点入手,分析它们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或技巧,进而揣摩它们的表达目的或表达效果,这样,才会对句子有较深刻的理解。 考向4揣摩词语的准确性(说明文中比较多见) 通常的问法是某个词是否可以替换、调换或删掉。

语言特色赏析

语言特色赏析 一、考点剖析 “语言特色赏析”,作为散文(小说)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即每年必考。常见的考点有:①词语的使用是否生动、形象。②语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③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如议论、抒情、描写等。④词语的感情、语体色彩及用词特点,如大词小用、庄词谐用等。⑤从句式角度进行赏析,如长短句、排比句等。 二、要点梳理 一般来说,语言的表达特点往往体现在三个方面:修辞、句式、用词。①要掌握语言赏析常用的术语。如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等等。②要明确语言赏析的答题模式:句子特点(选取用词、写法、修辞、表达方式中的一个方面);所起作用(根据各类句子的作用来谈);内容表达(结合文章内容和上下文说出产生的效果)。 ③要把握语言赏析的切入点:①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中心词前的修饰、限制成分等,看它写出了事物的什么性质;②把握语句所用的修辞,体味事物的个性特征,或传达的感情;③抓句式特点,一般来说,长短句结合,具有自由灵活、活泼生动的特点,排比句则有利于抒发感情,增强语言气势。 三、考题回放 (一)2010年连云港市中考试题第20题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细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问: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参考答案: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突出了红线和银针的形状和色彩,表达了母亲石带给作者的震撼。 (二)2010年南京市中考题《天窗》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问:赏析第⑤节中划横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雨声的美妙和我听雨的沉醉。或:运用叠词,使文句形象且有音韵美。 (三)2008年连云港市中考试题第19题 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问:阅读第①自然段,请品味“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这句话中“醒”字的妙处。(3分)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发芽(睁开叶芽)、长叶(叶子舒展)的生命苏醒状态(充满生命活力),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2分)。 四、考题导析 (一) 2010年南通市中考试题《好雨随风》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日头爬得还要慢。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 ⑨雨来得快,天晴得也快。一大早,天上还满是乌黑的云团。端上碗吃早饭,云变得丝丝蔓蔓的,天有些亮了。吃完饭擦嘴时,云就散了,太阳露了脸,鲜亮鲜亮的。(B)天空如刚擦过的塑童二没有一点尘色;地上如刚落笔的图画,到处洇①着水色。人们的心里也像刚冲洗过的一样清爽,脸上笑成了花。 【典型题例】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09年连云港市中考试题《母亲》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典型题例】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0年安徽中考试题《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不用猜我就知道,这是那匹白马的嘶鸣。其实,在离开它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这匹白马不会就这样与我默默告别,它一定会采取一个什么方式,至少也要打个响鼻。 我心里突然出现一阵剧烈震动,紧跟着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 我提醒自己不要回头看,以免增添我心里的堵。但是,往前走出一段后,觉得这样做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