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眼中的川大附小课堂许英

我眼中的川大附小课堂许英

我眼中的川大附小课堂许英
我眼中的川大附小课堂许英

我眼中的川大附小课堂

严陵镇中心校许英

9月22日至24日我和几位老师有幸去了川大附小跟岗学习。这所百年老校具有清新幽雅的育人环境,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孩子们朝气蓬勃,文明有礼,乐学善思。教师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在这短暂的三天里,我们深入他们的课堂和他们的师生亲密接触,虽然只听到了他们的常态课,参加了一次他们的议课活动,但我已经受益匪浅。

川大附小浓厚的校园文化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无声的而很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他们的每个过道都有书吧,每个班级后面都有漂亮的图书柜,班级文化展示平台。学生的课间通过课外阅读变得充实,少了噪音,少了追赶。

川大附小的常态课是务实、高效又人性的的课堂。课堂上经常可以感受到老师们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灵活自如的课堂调控能力和以学生为本的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课堂上老师善于用音乐、谈话、讲故事、情境演练、激励、评价、温馨提示等各种方式激情引趣让学生时刻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随时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如: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做批注、勾画、小组交流时认真倾听,主动表达等)如:贺婧老师指教《中国结》一课时,上课铃响起,以小组比坐姿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再以掌声下雨让学生消除心中的燥热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来。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根据题目猜想文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并温馨提示“翻书动作最轻最快是最有礼貌的人。”“学

习是快乐的,但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学生带着猜想的内容进行读书时,贺老师又提醒随时勾画批注。之后学生们进行小组交流氛围十分热烈。当全班交流时,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有些没抽到的孩子忍不住想插嘴发言,甚至大声吼起来。贺老师说:“孩子们,如果你们举手发言多绅士呀!”“在下面吼的孩子是缺乏思考的”“乖乖没动脑筋,加油哦!”顿时,我联想到自己的课堂,当出现这种热闹纷乱的场面时,常常送给学生的是厉声斥责,不懂规矩。目的是一样,但换一种方式,效果却是迥然不同。果真,教室里立刻安静了,孩子们又主动有序地参与到与贺老师的互动交流中来。这堂课在老师的点拨和孩子们的思维碰撞下擦出一道道亮丽的火花,在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我想他们对中国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堂课上贺老师的课堂从落实知识能力到三维目标,从知识获取到形成技能和能力,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都让我收益无穷。该老师先进的教学水平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让我真正感受到什么是高效课堂。

评课活动也让我收获不少。校长助理吕江宏老师为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上了一堂绘本课例《小魔怪要上学》。川大附小的青年老师们浓厚的研讨氛围让我们赞叹不已。他们不是一味的泛泛而谈,而是认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困惑。(如:课堂上怎样对学生实施有效评价;是否该重复学生的答案等。)吕老师在评课活动中提出的听课观察要点:教师在课堂中着重培养了学生哪些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哪些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兴趣;在激发和培养学生思维方面是如何设计的,让我深受

启发,我想我的语文课堂也应该在这几方面多下功夫,既让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得到的训练,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此次学习在我的人生中既是历练又是洗礼,既有理论的提升又有方法的更新。我会好好总结这些宝贵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学以致用,不断调高自己。

二0一三年九月

我眼中的课堂革命

我眼中的课堂革命 任何改革都有其核心价值追求,它决定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起始于本世纪初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是一种教育文化建设。其实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其核心在于课堂,其本质在于重建课堂文化。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以物质文化做基础,也需要以制度文化做支撑,更需要以课堂文化做底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至高境界。课堂革命,其实就是课堂文化的革命。我个人认为,就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还需要一场课堂理念、课堂关系、课堂评价的“继续革命”,以重建课堂生态、课堂文化。 首先,要重建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理念支配着课堂教学行为。一是要确立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善生活”的理念。课堂是一种生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课堂里寻到共同的家园。课堂是故事,这里有不断生成的事件,不断涌现的教育契机和教育机智。课堂是生命,是教师和学生延续和发展生命的地方。作为教育人,需要在改善课堂生态的层面上思考、设计和建构课堂。道德课堂,是郑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是源于过去的旧课堂教学中道德缺失、违道德甚至反道德的一种教育新主张、教育新思想,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其就是在改善学校教育生态的层面上思考、设计和建构课堂,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并提升师生课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因此,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善师生的课堂生活,重建师生高品质的课堂生活。二是要确立课堂改革就是要“回归立德树人教育本

质”的理念。课堂是立德树人的第一途径。教育具有知识、技能、品德、文化四大元素,知识就是人类德性生成的,课堂上学知识、学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涵养学生的品德与人格,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文化。道德课堂所彰显的就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道德课堂的实践标准是“有形、有魂、有习得(生长)”。所谓“有形”,即有形态,要凸显课堂形态。所谓“有魂”,即有灵魂,要凸显课堂教学的精髓与灵魂。所谓“有习得(生长)”,即学生学有所得,要突出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与精神的成长。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 其次,要重建课堂教学关系。课堂教学关系决定着课堂生态和课堂教学品质。课堂生态,就是课堂生活的环境与氛围、课堂生活中师生之间的角色与关系状态、课堂上师生的生存状态与生命状态。在诸多关系中,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动机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是亟待改善的三大关系。道德课堂建设就是要通过重建这三大关系,来重建与提升课堂生态和课堂品质。 师生关系应该是最和谐灵动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的一种文化特征,它集中反映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既

绿色教育生态课堂模式

绿色教育生态课堂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我们积极进行“绿色教育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探讨,积极构建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一、第一课堂:以教室为教育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创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1)执行“三三制活动课教学要求”:课堂教学“三三制”,即一节课上教师引导讲授的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展示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学生反馈拓展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 (2)实施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①课程预习,激活经验。预习不仅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也是连接课堂内外的桥梁和纽带。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在呈现知识上发生巨大的变化,比较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教学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上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这就要有效的利用好课程预习,激活已有的知识生活等经验,让学生带着准备而来,带着胸有成竹而来,带着验证的渴望而来。 ②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能激发小学生愉悦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6-12-22T17:07:38.3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12月总第213期作者:张辉 [导读] 过去我粗浅地认为所谓艺术就是美术、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和文学等,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不相关联的。 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251800 摘要:我尝试着把思想品德教学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艺术成分,用艺术化的方法,让学生在美的教学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在美感中扩大思维空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激发学生积极探求、思索未来的情感世界,努力打造富有艺术魅力的思想品德课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创造 过去我粗浅地认为所谓艺术就是美术、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和文学等,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不相关联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应更多地开设综合课程,软化学科界限,打破学科林立的状况,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统整而实用的知识世界。思想品德课其概念、观点和原理抽象思辨,理论性较强,而中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缺乏、知识水平有限、科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和掌握时有一定难度,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进而心生厌倦。为使思想品德教学走出困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取得教学新成果,我尝试着把思想品德教学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艺术成分,用艺术化的方法,让学生在美的教学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在美感中扩大思维空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激发学生积极探求、思索未来的情感世界,努力打造富有艺术魅力的思想品德课堂。 一、挖掘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形象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生动鲜活。 万物皆有形,形象性是艺术的外显特征,思想品德课堂同样需要形象性。教师只有善于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完成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变,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生动鲜活。 1.思想品德语言形象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上可采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抽象的概念、原理形象化,例如:讲授“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学生难以理解。于是我打了这样一个比方:“水滴和大海的关系”,个人就是大海中一滴水,大海是由水滴组成的,而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就会干涸。于是,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在这里,我利用学生最熟悉的水滴和大海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个人与集体”这一抽象关系,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感觉亲切、理解深刻,无形中就产生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教学方法形象化。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小品表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和探索中理解思想品德概念、原理,化抽象的结论性知识为形象的动态性知识。例如:在教学“如何珍惜名誉”一课时,课前让有关学生准备好,课堂上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展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寻找正确处理身边类似问题的方法。在组织“树立法制观念”教学时我采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理地解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深刻理解了概念含义、知识原理的要求,体验到了学习思想品德的乐趣。 二、挖掘思想品德教学的情感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富有感染力。 思想品德教学作为一门科学,主要运用理性,以理服人;同时,它作为一门艺术,则主要运用情感,以情感人而导之以行。首先,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要表现出情感性的教态:用自己饱满的教学热情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用趣味性、激励性、富有悬念、饱含幽默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清晰、和谐、有韵律及节奏感的语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受到鼓舞;将内心对教材的情感融进教学内容。给教学信息穿上情感的外衣,染上感情色彩,也就增强了学科本身的吸引力。 三、挖掘思想品德教学的审美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美的气息。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内在之美,教学过程如果融进美的创造和对美的追求,那么就能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比如:思想品德教材语言的简约美、知识的严谨美、图片的形象美、谚语名人名言的哲理美等。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美、体验这些美。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思想品德概念、观点、原理用语言描述起来感到非常吃力,难以理解,这时我就利用一些音像资料、图片、谚语、名人名言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验形象美、简洁美、哲理美。 四、挖掘思想品德教学的创造因素,使思想品德课堂更具生命力。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创造性更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生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诱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创造气氛,促进智力运动,在充满激情的探索中提升能力、增添活力。例如:在教学“树立可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节约保护资源”时,教材是用图片和材料来说明,虽然形象但学生对树立节约和保护的资源意识理解仍有困难,不能达到引导学生践行的目的。于是我就把数学计算方法引用到政治课教学中,先让学生进行数字计算:在夏季日常生活中淋浴擦肥皂时关掉水龙头,洗一次澡可节水60升,一吨水按2.00元计算,全国13亿人一天能节约多少元?学生计算后得出:可节省1.56亿元。这道数字计算不仅使学生很容易地领会树立节约和保护资源意识的重要意义,而且激发了学生去践行。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一门艺术,追求教学的艺术美是时代的需要。打造艺术魅力无穷的思想品德课堂,展现思想品德知识的丰富多彩,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陈燕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于按照某一种模式来上课。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应该是凯洛夫的五环节三中心教学模式,能够说它统治了中国课堂教学半个多世纪,至今我们还在受着它的影响。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凯洛夫也不是要摒弃它,毕竟,他有其科学道理,尤其是在工业革命时代需要培养大量技术工人和劳动力,以及我国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人口众多、教育落后的局面,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模式的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被持续的改革、创新着,于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持续涌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人本化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数学、物理、等等)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让人眼花缭乱,不知究竟应该使用哪种教学模式才是最佳。 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曾风靡数年的布鲁姆目标教学模式。那时候,似乎没有多少新的教育理论能够让教育者们找到更好的教学改革的路该怎样走,也没有多少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借鉴,而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大显神威,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对所有的知识点了如指掌、应用自如,目标教学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一大批目标教学研究的专家诞生了,有的研究理论、解读布鲁姆,有的学科方面的专家就解读教材,把每本教材里的几百几十几个知识点分属于识记还是理解还是掌握做了详尽的论述,到了基层老师那里,就是要在上课时必须先用小黑板(那时还没有多媒体电脑)将教学目标挂出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再开始根据目标逐一讲述、解决问题,最后还要总结回扣目标。那几年,全国涌现了大批目标教学的典型,也在很多地区推广目标教学的经验,召开目标教学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研讨会,于是,很多的评优课中,假如不是用目标教学就等于是没有教学改革意识,就必然要影响到评比的成绩,所以,凡是参评的课、公开课,必挂黑板、必出示目标,在这当中,我也学会了怎样使用目标教学模式,并且还常常指导教师怎样实行目标教学。 不同的学科不可能使用同一种模式上课,比如要讲数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讲语文课本里余光中的《乡愁》,这怎能用一样的模式?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也不可能用同一的模式,比如讲生物学中的细胞的结构”和讲动物的行为”又怎能用一样的模式上?所以,选用什么教学模式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根据学科特点、根据内容的需要, 选用恰当的教学模式。

浅谈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浅谈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认识 教师:杨宗顺 在张湾区实施三六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前,虽说也下发了一些关于高效课堂方面的资料,但对于多数教师来说,没能理解高效课堂是什么,自三六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全区推广以来,我认真阅读了《张湾区“三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析》,同时也查阅了一些关于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资料,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高效课堂教学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高效课堂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思维在先”的原则。学生思维在先与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最终,高效课堂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我以为大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备课求“实”。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备到位,做好课堂预设。因此,必须要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点在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写的,供较大范围的学生学习的材料,带有普遍性的特点,有时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我们需要重组教学内容,大胆改造教材,让教材“为师所用、为生所用”。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预设是教师备课时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有预

设才有生成,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承互为作用的,有效的预设才能促进有效的生成。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如果仅仅预设到教材上的方法,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原平行四边形的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可是仅仅预设到这些还是不够的,还要想到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时,最终拼成的是个正方形。这样的话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也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有了这样的预设,课堂上如能达到这样的生成效果,那么这节课就是一节高效的课。 过去把生成看成是一种意外的收获,现在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所以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高效的课必须要有高效的预设。 二、课堂求“活”。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有高的教学质量,这就要在“活”字上做文章。 1、教学方法灵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对象的不周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识计算》时,可以用“小组合作”“独立自学”“教师演示讲解”“多媒体演示”等等。可能都能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但教师在课前要充分的了解学生,选择最适合眼前所教学生的方法。可能今年这届学生用“独立自学”的方法效很好,也许到了下一届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更好。 2、学法指导灵活。“教就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惠其一时;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Will Network Classroom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重磅阅读 1)网络课堂教学的兴起,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网络课堂教学模式会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吗? 3)你的看法,理由是…… 【思路点拨】 本题属于提纲式文字命题。提纲第1点指出一种新兴事物,提纲第2点针对该事物提出一个有争议的观点,提纲第3点要求表明“我”的看法,由此可判断本文应为对比选择型作文。 根据所给提纲,本文应包含如下内容:描述网络课堂对传统课堂的挑战;提出关于网络课堂是否会取代传统课堂的两种不同观点并说明理由;表明“我”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Will Network Classrooms Replace Traditional Classroom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network classrooms are gain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ity. As a new teaching pattern, network classrooms have become an effective complement to traditional classrooms. So some people propose one question:

绿色生态校园主题班会

“绿色生态校园”主题班会问题的提出: 环境教育是我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校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环境意识淡泊,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随身带零食到教室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乱踩乱踏也大有人在。这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破坏校园环境卫生的状况,对净化、美化、绿化校园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主题实践活动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如何唤起全校师生对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珍惜,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并化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这个问题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活动主题: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从你我做起 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绿色生活”并非绿化生活,而是友善的环境。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应注意减少污染,关注环境,关注生命,善待自然。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情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增强学生"爱我学校,美我学校"的意识,为环保问题出谋献策,培养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确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行动起来共创“绿色生活和生态文明”。 活动重点: 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感受人与自然和协相处的必要性。 活动方法: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演讲,活动与表演相结合。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意义。 ?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张雪开场白: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前进,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经济水平日益上升。然而,在我们感叹生活越来越美好的同时,一些环境社会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回头望望自己走过的路,它们已然面目全非。当今的地球,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危机。想想我们的子孙,我们为他们留了些什么?现在,蓝天不再蔚蓝,江河不再明澈,空气不再清新……面对这些危机,您,难道还无动于衷吗? 二、小品表演: 《一张餐巾纸》由孙宏宇随手丢弃的一张餐巾纸引发几个人不同的表现: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只议论了几句扬长而去,有的把它捡入垃圾桶。 三、由以上小品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影响环保的事例,讨论我们如何 “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发言(每组2人):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之我见 五华县桥江中学薛文锋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有法可依,有道理可循的,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应巧妙地设计和使用导入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结课艺术,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密切配合的创新艺术,是既古老又恒新的话题。笔者就这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最后指出,只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将现代教育理念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融合,师生共演,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水平系统状态,使教学效果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课堂教学导入艺术语言艺术提问艺术结课艺术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综合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活动是个动态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每次面对的是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个性,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不论是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案的设计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求我们教师不拘于几种思路,创造性地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课堂教学来。本文在自己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导入艺术,激活求知欲望 大凡成功之课总是一开头就能吸引学生。开头的方式很多,不论选用哪种都离不开主题,提要钩玄,铿锵有力,迅速进入正文。通过精彩的几句话,激发起学生渴望新知的强烈欲望。一段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一段好的导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以更快地使学生进入角色;一段好的导语可以使学生明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一)从解释课题入手,为新课奠定基础 课题是一节课内容的重点和核心,教师从解释课题入手,不但有助于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情况,而且为进入新课铺垫心理基础。例如在讲《二面角》的内容时,可这样引入:“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我们已经掌握了它们的度量方法,那么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怎样度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二面角和它的平面角》”。这样的导入,直截了当,促使学生迅速集中到新知识的探索追求中。这种方法能强化学习的意向性,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二)课前设置悬念,触发学习热情 悬念是触发激情和热情的情境之一,悬念设于课头,在于尽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使之产生非知不可之感[1]。例如老师一上讲台,就神神秘秘地说:“你们每人随便想一个自然数,将这个数乘5减7,再把结果乘2加14。”稍作停顿,“你们算得的结果个位数字一定是0”。顿时教室里象炸了锅似的,“老师,你会算命吧。”“等你学了字母表示数,你也会算了。“老师,快说快说。”再如,在讲授两角和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之前,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想一下,不查表如何求cos75°的值?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积极思考起来,过一段时间,教师问:cos75°=cos45°+cos30°对不对?学生觉得似对非对,带着疑问等老师回答。这时教师就可马上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讲求cos75°的方法,即学习两角和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此时,学生们求知欲望极强,会带着疑问认真听教师讲课。 (三)演示实验,吸引注意力 演示实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以其直观和形象深受师生喜爱。以实验本身作为导课手段,会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在讲解椭圆定义时,可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要在一块长30米宽26米的长方形空地的中间设置一个水池,要求池边是一条光滑曲线,并且长方形空地的四边中点到水池边缘的距离均为10米,使水池具有对称美。问水池的形状是怎样的图形?如何在地面上画出?要准备些什么工具?这样一问,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再进一步提示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取三条长度不等的没有弹性的细绳,

营造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营造五环节高效课堂 赵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就五环节教学模式课堂实践心得,与大家探讨交流,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彻底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为此,我镇中心校提出、推广实施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即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练习检测、总结拓展)坚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宗旨,坚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线,坚持以使用鼓励性语言为原则,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回想近年来的实施情况,我感到很欣慰。走近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的变化很大:胆子大了,信心足了,有礼貌了,脸上有笑容了……特别是课堂上思维更活跃,发言更积极,自学更认真,展示更充分,探究更深入,争论起来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俨然一个个小法官,这就是五环节教学的魅力!下面就如何营造五环节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自主预习 本环节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例题、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游戏等)。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必须围绕教师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防止无目的的“学”,

关键要建立预习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和个别指导; 2、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化、问题化(习题化),力戒出现无思考价值的问题; 3、授课前,教师通过提问抽查,检查预习情况,巩固预习成果. 二、合作探究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这对教师优化设计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合作学习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合作目标与任务呈现;2、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3、组内交流与集体讲授。而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要注意:①评价要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②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③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即评价要有针对性)。而在合作学习前必须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提炼知识点大胆尝试练习题,在学生想把自己理解的内容,所学的知识告诉别人时,提前整理出最简炼的讲稿——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共同研究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在“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集体来解决,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2、要特别注意学生在“学”中出现错误的分析; 3、鼓励大胆表述和学会倾听;

浅谈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1]

浅谈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求教师要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收到最多的最大的效果。我做为一个从教20多年的老教师,经历过目标教学,杜郎口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今又要经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模式。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提倡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的理解是: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更丰富,学生在学业上收获更大的进步。结合我多年的实际教学,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简单的认识: 一、教师备课要充分。 备课过程中,除了根据教学大纲把握教材外,还要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案。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不能让学生失去信心,信心才是再学习的大前提。如我校举办的高效课堂大赛,头一天抽签,第二天开始讲课,而且用的不是本班的学生,这样教师吃透了教材却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知道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性格等,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新旧知识的衔接,教材编写的意图教师把握不准等,把这些因素不能很好地备入到教案中,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吃好/吃饱”,学生对教师也不是太了解。课

堂中,教师设计的一些问题,学生还没有讨论好、没有回答出来,教师就急着把答案说出来了。所以,这样达到的高效课堂的目的不是很好。再如单文芳老师在上《园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她把教材吃得很透,教学环节设计的非常详细,而且课件制作的也非常精美以及德育渗透等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看似万无一失了。但在课堂上,由于用的不是自己的学生,教学效果上还是打了折扣。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适当的时间安排 上课时,教师一定要合理分配好40分钟的时间。教师要做到少讲、精讲,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如:小组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思维的空间,教师要到各小组中去,弯下腰参与小组讨论或及时的指点。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各小组把自己的研讨成果及时展示给大家,教师及时点评,及时给予解答和评价。让学生当堂课所学的知识能够及时消化,要让课堂自然变成生成性,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高效的课堂。总之要把教师讲课用的时间尽量压缩到最低限度,学生能在课外时间完成的任务尽量让学生自己课前去主动的独立的去完成。我认为这样做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时,教师多用激励性、启发性及亲切的语言创设“乐学”氛围。可以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意境中,

“6+1”课堂教学模式(1)

文山中学“6+1”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中学传统课堂的六个问题:①灌输方式,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学的昏昏欲睡。②被动学习,传统课堂的分水岭,学生缺乏主动。 ③缺失自信,在未来竞争社会中处于劣势。④丧失兴趣,课堂少有质疑、探索精神。⑤机械学习,仅仅学会了而达不到会学的目的。⑥泯灭个性,缺乏培养创新精神、合作交流能力,千人一面。学校为改变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决定全面推行“6+1”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它是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它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学会,学通,能用的优质、高效的学习模式。 一、关于“6+1”课堂教学模式 “6”是课堂教学六个环节,依次为“导(引导),思(自学),议(讨论),展(展示),评(点评),检(检测)”六个环节。“1”是通过练习、作业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夯实双基,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6+1”课堂教学模式环节解读 (新授课为例) 1.“导”就是老师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快速总结旧课,引入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指出重难点及考情预测。 2.“思”就是学生自主学习(11分钟), 同学们按导学提纲的指导,先泛学课本相关内容,然后独立思考

解答导学提纲中相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老师们将课本知识具体化、问题化、层次化,其中层次化的问题,是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师要静静观察学生的“思学”状态。 3.“议”就是小组起立讨论(8分钟)。 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集体讨论商议刚才学习思考的结果,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与小组成员学习程度的不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或复述正确答案,或更正错误结果,或补充没写完整的答案,或拓展相关的引申知识。学生讨论时要起立,头碰头,执笔记录,参与讨论。 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在商讨议论中相关帮助、共同提高。教师要各组巡查学生讨论的好坏或进度,从而看出学生的层次,还能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备决定展示哪道题,或重点讲评的题目。 4.“展”就是同学们的激情展示(8分钟)。 展示分为统一学习内容的对比展示,由小组代表主动激情表达,或老师随机指定的学生展示,或口头,或板演。展示的结果一定是小组同学们讨论的本小组最佳结果,还可质疑本小组成员共同的疑难问题。书面展示时要讲究字迹清晰、工整。主动要求展示时要使用规范用语——“我展示”“我补充”“我纠错”“我质疑”等。 5.“评”就是老师或同学们的点评(10分钟)。 先由同学代表对同学们的展示结果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书写、思路、内容判定、分数。老师根据同学们展示的情况,或总结,或点评优缺点,或补充拓展延伸相关知识,或补充拓展延伸相关知识。教师讲评时做到:学生学会的不讲,小组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给学生一个绿色的语文生态课堂

给学生一个绿色的语文生态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呼唤绿色的生态课堂。何谓生态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人、物质和精神这三个生态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向互动关系。它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它是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过程。这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1.把搜集信息的任务交给学生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今的孩子,视野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特别是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互联网又把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村落”。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在这样的新理念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利用有效的途径,搜集与教材相关的材料。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也是语文生态课堂的初步体现。 1.1搜集图片资料,更好地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 打开语文教材,我们会惊喜地发现诸如《西湖》、《拉萨的天空》这类写景的美文,语言清新、流畅。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当教师把搜集图片资料的光荣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会想方设法,兴致勃勃地去寻找;当一幅幅美景展现在眼前,带给他们的是视觉上的直观享受,学生在惊叹之余,圆满完成任务后的喜悦感也随之而来。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他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多了一份自信。 1.2搜集文字资料,更好地领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军神》、《孙中山破陋习》这类描写人物的课文,在教材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人物的精神品质,需要学生细细品味。学习课文前,教师让学生了解与人物有关的介绍和故事,通过阅读,他们对人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股敬佩之情会油然而生。 2.把质疑问难的勇气送给学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学生不会质疑,不敢质疑,也就谈不上主动解疑,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教学也难免走入灌输式的老路。“质疑问难”是基础,也是关键,即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教师要创造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流程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五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包括“五环节”:即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分组展示、合作探究、当堂达标五个教学环节。 一、目标导学环节 【操作】1.巡视检查预习作业; 2.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看或读投影或导学案。 【时间】2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在自学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围绕目标探索性学习。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投影或导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 【教师的主导地位】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 【注意点】 ①学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模糊不清。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容易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的内容。 ②要准确地设定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③学习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④出示学习目标的时间要适当,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⑤要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学习目标。一节课,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环节 【操作】1、教师进行自学指导; 2、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3、学生完成自学检测。 【时间】8-10分钟。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完成自学检测。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地位】指导学生自学方法,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全过程精心地组织、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尤其要盯住班内的后进生,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二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就是为下一步的检测和点拨讲解做准备。 【注意点】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自学指导和检测。

浅谈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解与认识

浅谈我对有效课堂的理解与认识 曾经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优秀的课是要用一生来准备的。”这句话使我深刻感受到作一名教师必需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不断钻研自己的教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最近有幸在学校听了一节关于有效课堂的演讲,我个人觉得受益匪浅。同时在网上学习了一些关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具体案例。现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以下反思。 有效课堂最主要的是高效性。当然是指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和学段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讲解的再多,学生部感兴趣或什么都不知道,遇到同样的问题不会或者不会举一反三。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可以视为无效。因此,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至关重要。 如今,很多老师为了加快讲课的速度,以至于能有更多的时间复习,所以很多东西总喜欢代劳。一个孩子能思考出来,但是需要点时间思考的问题,有部分老师总是舍不得“耽误”这几分钟时间,迫不及待的告诉他们答案。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喜欢等着吃,真的放一块肉在他们面前,他们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最终会让自己饿死。 课堂要想做到高效必须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 1、课堂中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反之,同学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每个老师对于同学们都抱有一定的期望,那需要通过老师的态度,语言行为来呈现给学生,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和鼓舞,表扬与激励中,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更加的信赖老师,及时的给出对学习内容的反馈。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同学们主体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心情带进课堂。对此我深有体会,有时因作业情况不好,进教室,训一顿,再上课。这时候,自己是出气,同学们也安静,但同学们思维迟钝,发言不积极了,怕自己一不小心回答错,成了我们的炮灰。相反,我们态度和善,面带笑容,同学们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掌握也比较好。 2、要永远保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我们必须对

传统课堂教学

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看法 所谓传统课堂教学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传统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从历史角度看,它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就是在今天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从发展角度看,它已经落后,成为当前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为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丧失了,教师也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扮演了教学活动的主宰者的角色。传统教育派把学生比做“船”,把教师比做“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材是教的内容,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或者说是在传统的教育熏陶中成长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习惯了自己教学的方法,甚至在备好课的基础上,不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多的设计,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教学手段单一,几十年来都是凭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只粉笔,就可以轻松地上完自己的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容量的增大,知识的不断更新,向传统的教学手段提出了挑战。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渐渐丧失,甚至被迫学习,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结果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是预习——听讲——练习——复习,这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法,让学生成为了书的奴隶,不仅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固墙小学基于教学“五环节”创建高效课堂开展教研行动实施方案 一、课堂改革的宗旨 为适应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决定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此次改革,以“人本教育、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革课堂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创设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育人环境,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稳步发展。 二、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说明 “备课、上课一体化、教与学一体化”的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用学案和预案代替了教案。以“学习周期”为基本单位,将一个周期切分为五个时段,明确了每个时间短属性,成为备课、上课的五个环节。具体这五个环节是:“预习----展示—反馈---巩固---达标”。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的“目标”、转化成“问题”形成学案;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实施学案。学习周期因人、因内容而宜,可以是一个课时,也可以十几个课时。这个教学模式是比较固定、相对闭合的程序,一个周期内几个环节必须要有,顺序固定,周而复始。一般情况下,程序的几个环节在学习一个知识单元的整个过程中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现,但不一定在每节课中都体现出来。一个环节可以是一节课,可以是几节课,也可以是几分钟。每个环节有特定的任务和学习方法,不能随意改变。单位时间内,紧扣任务,周密安排。 三、“五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要求及说明 (一)备课阶段 目标引领 即确定一个学习周期的学习目标。 确定目标要求: (1)、在备课之前,要求所有教师要熟悉或基本熟悉教材知识体系。 (2)、通过各种途径,或调查,或座谈,熟悉学生的现有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