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概述适应的含义和特点。(重点)

2.理解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和

多样性形成的原因。(重、难点)

3.说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进步意义和局

限性。

1.基于适应两方面的含义理解适应的概念及

特点。

2.基于可遗传变异,以及变异可能带来的生存

与繁殖优势等方面的实例,解释生物的适应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适应的两方面含义

(1)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2)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适应具有的特点:普遍性和相对性。

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各种生物适应性特征形成的理论

(1)物种不变论的观点:各种生物都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2)拉马克的观点

①观点内容

a.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不是自古以来就如此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b.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对拉马克观点的评价

拉马克提出的进化学说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由此可见,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3.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1)

(2)

4.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1)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基因水平。

(2)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

2.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越来越长,符合拉马克的观点。( )

3.达尔文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并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

4.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研究对象为生物个体。( )

提示:1.√

2.√

3.× 达尔文没有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做出解释。

4.× 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

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种群。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问题探究]

下图是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图,据图分析:

1.请利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的原因。

提示:长颈鹿主要以树叶为食,要想获得足够的食物就需天天伸长脖子去取食高处的树叶,由于“用进废退”,从而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2.结合变异知识,思考: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一定能遗传给后代吗?

提示:不一定。只有环境改变导致了遗传物质改变进而引起的性状改变,才能遗传给后代。

[归纳总结]

1.对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理解

(1)用进废退:凡是没有达到其发展限度的每一种动物,它的任何器官,如果比较持续地使用,则会逐渐增强,并且发达起来。相反,任何器官如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衰弱,其功能减退,最后导致器官的退化或消失。

(2)获得性遗传: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一个动物经常使用某种器官或经常不使用某种器官的结果是发展某器官或丧失某器官,这种获得的变异可以通过生殖遗传给后代。

(3)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具有科学的局限性。他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意义

贡献?????(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善的进化学说(2)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不足?????(1)缺乏事实依据,大都来自主观推测,说服力不强(2)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3)认为生物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都是可以遗传的

1.仔细分析下列现象,除哪项外都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

A .啄木鸟的长喙是长期啄食树内昆虫、反复伸长的结果

B .在暗洞中生活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 .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行进的习性

D .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

D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大量观察,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即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也就是说,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A 、B 、C 三项都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而D 项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A .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 .提出了“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C .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D .使生物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C [A 项和

D 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进步意义,B 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C 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 规律总结:有关拉马克进化观点题的解法

解答此类试题必须明确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两个中心观点,即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可归纳如下:

环境改变――→诱导需求改变――→决定使用或废弃何种器官――→产生获得性性状――→可以遗传

――――→逐代积累产生

生物新类型

[问题探究]

1.达尔文认为进化的动力是什么?

提示:生存斗争。

2.从变异产生角度分析,达尔文是否接受了拉马克的观点?

提示:是。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承认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但他认为变异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遗传。 [归纳总结]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1)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基础

(2)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和自然选择的手段

①种类?????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②意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对物种的生存有利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①变异是不定向的?

????有利变异不利变异 ②遗传的作用:有利于微小有利变异的积累。

(4)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

①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存或淘汰。

②自然选择只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生物微小的变异得到积累。

(5)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图解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1)历史贡献

①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三者的综合作用。

②揭示了生物界统一性的原因——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③科学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局限性

①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他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②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未立足于群体(种群)水平。

③达尔文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1)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和变异

的本质。

(2)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

单位。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易错提醒:(1)环境因素的作用会提高突变的频率,但任何情况下变异都是不定向的,所以环境不能起到定向诱导变异的作用,它的作用是对不定向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

(2)在运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变异在前,选择在后”的思路。

1.如图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颈鹿个体之间存在许多性状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

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从而引起生存斗争

C.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从而得以生存并繁殖

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即变异→自然选择→遗传(使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其中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长颈鹿发展的方向应是适应环境,而不是符合人类需要。]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的原因

B.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生物个体水平

C.能对遗传变异的本质做出很明确的解释

D.不能科学解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变异起作用

C[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生物进化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A正确;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正确;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C错误;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但不能解释自然选择如何对可遗传变异起作用,D正确。]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核心语句归纳

1.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

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

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物种不变论认为各种生物都是自古以来就如此的。

3.拉马克认为适应的形成都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

传。

4.达尔文认为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

然选择的结果。

5.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的

形成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6.达尔文认为,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

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1.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

①食蚁兽的舌头变得细长,是食蚁兽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②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③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④鼹鼠由于长期生活于地下,眼睛萎缩、退化⑤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

A.①②③B.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③⑤

C[拉马克关于生物进化原因的两个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即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并且拉马克认为这些因为用进废退而获得的

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①②③均为“用进”的实例,④为“废退”的实例。⑤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2.刺猬遇到敌害时身体缩成一团,以背部的硬刺保护自己。但狐狸有时会把刺猬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的刹那间,咬住其无刺的腹部而将它吃掉。这个例子说明( ) A.适应的普遍性B.适应的相对性

C.适应的多样性D.生存在于竞争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所谓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是指生物只是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环境的适应,所以这个例子体现了刺猬的适应的相对性。] 3.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细菌不断出现,抗生素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一堆废物。抗生素对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

A.抗生素的不断使用,使细菌逐渐适应而产生抗药性

B.细菌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C.细菌的变异是定向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

D.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定向变异

B[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杀菌药物,对细菌具有杀灭作用,同时具有选择作用,抗生素没有杀灭所有的细菌,原因是细菌中有经过变异而具有对抗生素有抗性的个体,抗生素杀灭不具有抗性的个体,即对不定向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4.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斑马的进化过程。

(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

________的,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2)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________中得以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斑马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__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变异性且变异是不定向的。这种不定向的变异导致生物个体之间本来就有差异,从而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而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生存下来,并且产生后代。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斑马体色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而形成现在黑白相间的体色,这是经过长期定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遗传能保持物种的稳定,变异则使物种得以发展,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通过遗传能得到定向积累而使物种进化,两者缺一不可。在遗传和变异的基础上通过生存斗争、自然选择,最终形成现在的斑马体色。

[答案](1)变异不定向遗传和变异(2)生存斗争选择定向方向(3)生存斗争适应

教材课后练习与应用

教材P109

一、概念检测

1.(1)√(2)×(3)√

2.A

二、拓展应用(略)

生物进化的历程(终)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任务一:推测生物的进化历程 合作任务: 1、根据现存各类群生物的主要特征,推测生物进化的历程。 (1)将标有生物类群的小贴纸贴到生命进化树你认为正确的枝杈上;(2)在旁边空白处用关键词简要记录每个环节推测的理由。 2、总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任务二:寻找生物进化的证据,印证生物的进化历程 资料分析: 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它们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 化形成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 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 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 2、1993年,在我国辽西发现了一种动物的化石,科学家把这 种动物称为孔子鸟。孔子鸟的个体大小与鸡相近,被覆羽毛; 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有3个带爪的指,第一指 的爪特别强大而尖利;上下额没有牙齿,但有一个角质的喙, 它的身体结构集合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似之处。 3、下列四种哺乳电脑购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虽然在外形和功能 上很不相同,但其解剖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4、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彼此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有尾,头部较大,身体弯曲,彼此不易区别。 讨论:1、根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在进化树上,标明这个证据支持进化历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2、根据孔子鸟与爬行动物及鸟类的身体结构比较,可以作出怎样的推测?(在生物进化树上,标出孔子鸟的大致位置。) 3、鲸的鳍肢、蝙蝠的翼手、马的前肢、猿的上肢和人的上肢,在骨的组成和排列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4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彼此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 初期都很相似,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 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一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目标: 知识目标: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通过对化石及化石挂图的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的事例及其研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重点: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学难点:化石所证明的四个结论。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由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1:学生阅读课本53页资料分析1。 学生讨论分析: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生物化石能作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教师归纳总结:说明生物是在不断地进化的,生物进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3.案例分析2学生观察分析始祖鸟的一些形态特点。 学生讨论得出:始祖鸟具羽毛、有翅、有牙齿、翅尖有趾爪、具有脊椎骨的长尾这些特点。讨论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是鸟的特点?哪些不是?是哪一类生物的特点?象分析马的变化一样来分析归纳出始祖鸟是处在爬行类和鸟类之间的过度类型是鸟类和爬行类的共同祖先。说明现代生物间有亲缘关系。 4.案例分析3出示若干恐龙化石挂图。 (1) 介绍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不少恐龙化石和恐龙蛋的化石。指出恐龙属于古代的爬行动物,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研究得出恐龙生活在大约1亿至2亿年前,遍布海、陆、空,陆地上有的恐龙体形巨大。 (2) 教师放事先录好的恐龙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自我介绍磁带。

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含答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阅读教材第58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改变体色? ②在第二次考察时,先前看到的大多数的浅色桦尺蠖哪里去了? ③深色的桦尺蠖为什么会多起来,成了常见类型? 2、阅读教材第59--61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学习任务二: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阅读教材第62-63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小组交流: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一)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施计划 (五)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探究实验回答后面的讨论题。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那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并没有计算的那么多,而是自然界里各种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请举例说明。 6、那些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异个体是怎样产生的?即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什么? 7、长颈鹿的颈从古到今一直都是这样长的吗? 8、短颈的长颈鹿那里去了?是不是颈长长了,变成了现在的长颈鹿?还是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及答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及答案 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习目标 1学习比较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2难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 导学内容 自主学习: 1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的方法。如: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资料1);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资料2:通过比较,推测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利用组成蛋白质的差异比较生物的亲缘关系(资料3:差异越小亲缘关系 越近)。 2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它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生活痕迹。 3一般说,,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从地面垂直向下可分几层,越向下的地层,年代越古老。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

古老的地层中;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如鱼类化石在较古老的地层出现,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依次在越越晚的地层出现,证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两栖类,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鸟类,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哺乳类。 4一般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植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的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种子植物;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 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古代鱼类→ 两栖动物→爬行类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今天,地球上的生物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正是生物进化 的结果。 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原因是:这些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合作探究: 观察右面的“生物进化树”,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 A哺乳动物; B两栖动物;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精练新版北师大版含答案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知识点一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 1.化石 (1)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遗体 、 遗物 和 遗迹 。 (2)意义:最有说服力的 生物进化 证据。 2.化石在地层中的规律 (1)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 种类少 ,结构 简单 而 低等 。 (2)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 种类多 ,结构 复杂 而 高等 。 3.化石与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例如,德国发现的 始祖鸟 和我国发现的 中华龙鸟 、 孔子鸟 等古鸟化石,证实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 爬行类 动物。 4.生物总进化趋势:从简单到 复杂 、从低等到 高等 、从水生到 陆生 。 知识点二 化石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史 5.前寒武纪时期 依次出现了原核生物、 单细胞真核生物 、 多细胞生物 、原生动物。 6.古生代(约始于5.4亿年前) (1)植物依次出现了裸蕨类、石松类、 蕨类 ; (2)动物依次出现了 鱼类 、 两栖类 、 有翅 的昆虫。 7.中生代(始于2.45亿年前) (1)陆地上主要的植物是 裸子植物 ; (2)陆地上的脊椎动物主要是 爬行动物 ,开始出现 哺乳类 和鸟类。 8.新生代(始于6 500万年前):陆地上占优势的脊椎动物是 哺乳动物 和 鸟类 ,占优势的植物是 被子植物 ;600万年~400万年前, 灵长类 动物的一支进化成人类。 知识点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合理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9.达尔文的环球考察 考察发现:动物与环境的协调一致是因为各种生物发生着适应 环境 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出环境的影响和 大自然 的选择。 10.人工选择的启示 (1)实例: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 野生原种 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 (2)启示:自然界中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即 自然选择 。 11.自然选择 (1)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 《物种起源》 ,提出了以 自然选择 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2)内容 ①过度繁殖: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 超过 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②生存竞争:后代数量过多,无法获得足够的 食物 、水和 栖息条件 等,从而竞争 生存空间 或有限的 自然资源 。

八年级生物下册 5_1_3 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1(新版)济南版

生物进化的历程 课题生物进化的历程课型新授执笔人审核人级部审核学习时间 教师寄语一个没有想过收获的人,绝不会播种和耕耘。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重点)能力目标: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难点) 情感目标: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基础知识梳理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植物类群的比较: 类群生活环境根茎叶输导组织花果实种子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2)脊椎动物心脏结构比较: ①鱼类:心房心室,心房和心室内都是_________血。______条循环路线 ②两栖类:心房心室。______条循环路线 ③爬行类:心房心室,心室里有。______条循环路线 ④鸟类和哺乳类:心房心室 (3)进化总体趋势:从到、从到、从到。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生物的共同原始祖先是。 (2)植物进化历程: (3)动物进化历程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线性动物环节动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古代脊椎动物:原始鱼类 软体动物、动物 二:疑难解析:______ 1、从生物进化树分析,生物最原始的祖先是什么?它位于进化树的什么位置? 2、原始生命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什么? 三:课堂知识检测: 1、下列植物类群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苔藓植物②藻类植物③蕨类植物④裸子植物⑤被子植物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⑤④C②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④ 2、从下列哪类植物开始出现了真正的根() A苔藓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3、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用生物进化树形象的表示出来,那么位于树顶的两个生物类群是() A鸟类和被子植物B爬行类和裸子植物C哺乳类和被子植物D节肢动物和被子植物 4、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2013?桐城市)下列叙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B.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蛋壳变得很薄 C.鱼类的化石在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爬行类在更晚的地层中出现 D.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胚胎 6.(2013?泰安)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 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 7.(2013?衢州)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的是() A.海带葫芦藓B.C.蕨D.向日葵8.(2010·威海学业考)(6分)下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

生物的进化历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济南版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3节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在知识目标上,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在能力目标上通过观察化石、标本、图片等,尝试推测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的进化趋势进行推理;在情感目标上,引导学生破除对生命的神秘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学习,知道了不同生物的结构、功能、生理特点以及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分析 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其次才是进化的主要历程。目的是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点,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轻松解决重难点问题。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用进化树的形式介绍这一内容可以通过直观又简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这个知识。这里面涉及到的生物种类虽然基本上都是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内容,但是已经隔了一段时间。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我先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在完成进化树的填图之后,纵观全局,引导学生总结出进化的总趋势,并且点出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这一真理。让学生明确保护生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比较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目标 明确保护生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三、重点难点 1.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提高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说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制作生物的进化树卡片、化石标本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比较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讨论为主,并渗透启发式和配以多媒体放映 六、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设计过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思维导航: 生命诞生之初,地球上只有最简单的单细胞藻类和单细胞动物。而今的地球上,到处是丰富多彩的各类生物。那么现今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一直以来,神创论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认为人类和各种生物都是上帝或者神创造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直到人类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古生物化石以后,生物进化的观念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化石是什么呢生物是怎么样由简单进化到现在复杂的各类生物的呢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会了解到生物进化的证据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知识点梳理: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马的进化过程: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唯一着地。 (3)鸟的进化过程: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始祖鸟→现代鸟 (4)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藻类;种子植物的生殖过 程已经完全 ..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鸟类 古代鱼类(最早的脊椎动物)→原始两栖类→爬行类 哺乳类 (3)生物进化趋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随堂反馈:

1.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2.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___ 、____ 、____ 等的总称。 3.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是在德国发现的“”化石。 4.科学家们发现,越、越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越_____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5.科学家们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形象而简单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 7.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从_________到_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_、从_________到_________。 8.生物多样性是的结果。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2.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A.鸟类和哺乳类 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鱼类和两栖类 D.古代爬行类和鸟类 3.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B.越接近生物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高等 C.越复杂的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 4.下列生物中,哪个可能最接近于原始的自养生物() A.藻类 B.蕨类 C.细菌 D.草履虫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概括中,错误的是()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体小到体大 D.由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生物进化理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生命科学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首要介绍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来源——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进而说明达尔文进化论形成过程——“贝格尔号”舰的环球航行,以及代表著作《物种起源》。然后通过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遗传变异、繁殖过剩、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以及自然选择作用例子的介绍,向学生展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学习本节内容,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有关生物进化发展的知识,更能使学生接受生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生物进化的内容,对于达尔文提出的进化理论有所了解,但是仍停留在表面,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要点以及它们在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是很清楚,并且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尚不了解。因此介绍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达尔文进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理解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论点。 (2)学会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观点描述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3)学会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性和局限性。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拉马克和达尔文进化理论分别进行讲解,了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2)通过对自然选择学说四个主要论点的探讨,学会描述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学习,感悟生命延续的规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强化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四个基本论点 2. 教学难点: (1)生物的适应性 (2)自然选择的作用 五、教学主线 六、教学过程设计 1. 情景导入 由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物种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此多样的物种的由来,从而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2.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介绍拉马克的观点,让学生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之一。屏幕展示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

第2节生物的进化 【学习重难点】 1.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2.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3.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 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通过比较不同地层、不同年代的化石,就可以知道生物是如何进化的。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越,结构越;而在形成晚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种类越,结构越。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从__________. 2.在古生代,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类群和类群,其中___________无脊椎动物化石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因此,寒武纪也称为“”时代。在古生代的中期,首次出现裸蕨类植物。古生代后期出现由和等构成的沼泽森林,这些森林在地质运动中被埋在了地下,成为现在的之一。与此同时,还出现了能够登陆生活的和。 3.1859年达尔文发表巨著,提出了以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4.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①过度繁殖: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②生存竞争:后代数量过多,无法获得足够的、水和等,从而竞争或有限的。 ③遗传和变异:具有某些适应环境变化的微小的生物个体容易生存和繁殖后代,它们的后代可能了这种有利性状。 ④适者生存:微小的变异在物种内积累起来,形成一个更加适应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 5.自然选择是通过实现的,生物的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能力提升 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 A.生物个体的发育过程 B.现存的各种生物 C.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化石 D.现在生存的古老植物 2.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的叙述,以下不正确的是()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化石 3.马的进化过程说明生物进化是漫长的,其进化的结果主要是使生物( ) A.运动能力增强 B.取食与避敌能力增强 C.种族延续能力增强 D.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能力增强 4.“始祖鸟”化石是下列哪项的典型的证据?( ) A.是两栖动物进化为鸟类的典型证据 B.是鸟类进化为哺乳类的典型证据 C.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为鸟类的证据 D.是爬行动物进化为哺乳动物的证据 5.在古生代早期,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的是( ) A.寒武纪海洋动物化石 B.三叶虫类无脊椎动物化石 C.始祖鸟化石 D.中华龙鸟化石 6.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 A.两栖类、蕨类 B.爬行类、裸子植物 C.哺乳类、被子植物 D.鱼类、藻类 7.如果恐龙与始祖鸟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被发现,可推测两者()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的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的结构很相近 8.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要晚得多,由此可知 ( ) A.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 C.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 D.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 9.以下说法不能正确描述生物进化的趋势()A.从简单到复杂 B.从低等到高等 C.从水生到陆生 D.从地下到地面10.有“三叶虫时代”之称的时期是()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第5单元16.2《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学习目标: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重难点: 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 难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材助读:独学课本P57—58页,画出课本中的重点内容。 1、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的结果。 2、化石是生物的、或,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等,结构越,生的越多。据此可以判断生物进化的顺序。 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到;由到;由到。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四、探究质疑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阅读课本P53页,资料分析 1.把资料1里提到动物的化石,按照其出现的早晚顺序排列好。根据这些化石在地层里出现的早晚顺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从这些化石出现的顺序,能看出它们的结构复杂程度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2、在资料2中,图中显示动物的名称是什么?它和鸟类动物如——家鸽有什么相同点?它和爬行动物如——蜥蜴有什么相同点?它属于鸟类动物还属于爬行动物呢? 比较化石始祖鸟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始祖鸟是动物向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 (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 (2)从上表看,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细胞色素C的 差异最。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提供了证据。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第23章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1(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1(新版)苏科版 一、学习目标: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重难点: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难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材助读:独学课本 P57—蜥蜴有什么相同点?它属于鸟类动物还属于爬行动物呢?比较化石始祖鸟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始祖鸟是动物向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2)从上表看,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提供了证据。 (4)、研究生物的进化时,用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法。 5、根据以上的资料分析,你能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进化方向:根据营养方式不同,分别向着植物和动物两个方向进化;单细胞藻类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原始生命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2、右图表示的是“生物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下列代号所表示的生物类群: A、 B、 C、 D、 (2)、从图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 关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4)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一种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______有相同之处,又和_______有相同之处。(5)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__ _ __、__ ____、_____ _和__ _____等)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涉及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6)比较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_______,认识事物的 _________。 3、技能训练中哪些是支持假说A的,哪些是支持假说B的?为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在研究生物进化证据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比较和分析的科学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2.难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有关视频、图片和数据资料;化石的实物或模型;始祖鸟化石复原模型 2.纸板、彩笔、剪刀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上节课介绍了生命的起源,在大家心中最早出现的生物应该长什么样子呢? 学生:很小,球形的,只有一个细胞…… 教师:大家的推断很有道理。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生物化石为大家的推断提供了证据。但是看看我们今天的生物界,千姿百态,纷繁复杂。这么美丽的生物又是如何来到地球的呢? 学生:进化来的。 教师:它们是怎么进化来的? 学生:先是单细胞生物,然后是多细胞生物,然后是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教师:回答得很好,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从书上知道的。 教师:书上的知识从哪里来的?有什么证据吗? 学生:有化石! 教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研究化石。展示化石挖掘的场景的图片和典型化石图片、地质年代表 教师:我国有丰富的化石资源,这些图片都是我国出土的各种生物化石,并且标明了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提供的资料,将这些化石标注到课本插图中。 学生:讨论、标注、公布答案。 教师:根据这些化石排列的顺序,你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越古老的地层化石越简单。 教师:由此可推论出:这些古老地层形成的年代里,地球上还没有出现复杂的生物,可见生物进化的一般顺序是从简单到复杂。 教师:最近我国辽西的化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有人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 学生:辽西发现了中华龙鸟……(有的同学可能说出一些不确切甚至错误的信息,可以在随后的课程中进行纠正) 教师:比较中华龙鸟和始祖鸟的化石复原图,再比较它和今天的鸟具有哪些不同特征? 学生:中华龙鸟没有翅膀没,身上的羽毛也很细,嘴(喙)比始祖鸟尖…… 教师:这些说明了什么? 学生:鸟类是从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教师:化石为我们提供了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还有其他一些学科也为证明生物的进化做出了贡献。比如分子生物学通过比较各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也做出了同样的推断。(展示图片)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蛋白质,它在生物的呼吸作用中负担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它不会也不能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请阅读课本54页资料,和黑板上提供的数据表,你能判断出在进化的历程中,谁和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吗? 学生:黑猩猩与人关系进,向日葵和螺旋菌与人的关系比较远。 教师:在上述研究中,科学家都使用了同一种方法,就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法。还有很多研究中都使用了比较的方法,有时还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比如这门比较解剖学。(展示同源器官的比较解剖图)你能看出它们的关系吗? 学生:他们的骨头顺序其实都是相同的。 教师:对。这些证据都说明了生物是存在进化现象的。那么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又上什么样的呢?很多同学已经具有了这方面的知识,下节可我们用拼图比赛来测验一下。 教学反思 在教学里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对教材讲述的内容已经非常熟悉,有的则很陌生,有的则完全不感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上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感受是很不容易的。一般的情况下,对知识比较渊博的部分学生,邀请他们发言可以使这部分学生能够保持关注。但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因为学生的很多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他虽然知道,但讲不明白甚至有错误,反而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于是我尽量把同样的知识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如本节课讲“化石年代顺序”时用的标图比赛的方式。通过同学的动手活动,使已经具有这部分知识的同学积极参加竞赛,对这部分知识比较陌生的同学可以通过观摩来学习知识。我也经常会精心引进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如本节课的“同源器官比较”、艾滋病教学中的“不回的艾滋病的人”等内容),既保持了新鲜感,又达到了同样的教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效果。

生物的进化公开课教案

生物的进化公开课参赛教案一、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节着重讲述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教材首先在初中生物课的基础上,以“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为主线介绍自然选择。 接着进一步阐述这个学说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并且指出近些年来,生物学家将遗传学、生态学等研究成果引入到进化论的研究中,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 关于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教材着重讲述了两方面的内容:宏观与微观,让学生能较好地理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关于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教材着重讲述了突变在种群中出现的数量,以及突变对生物体生存的影响等。 关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教材举例介绍了生物如何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关于隔离导致物种形成,教材主要讲述了物种的概念、隔离和物种的形成这三方面的内容。首先,简要介绍物种的概念,然后讲述隔离的概念和类型,再后举例讲述了经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的物种形成方式。 教材在最后进行了内容的归纳和总结,阐述了四个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了解。 本节中关于种群的内容,可为第八章《生物与环境》中有关种群的内容打下基础;有关进化的原材料、物种的形成等知识需要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等内容作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3)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 (4)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隔离的概念和类型,以及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四、重点难点及分析 1、重点和难点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及其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2)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界的现象,既是本课题的重点,又是难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5.1.3《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学习目标】 1.概述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概述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概述动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要求:1.依据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勾画主要知识点。用红笔标注疑难问题,力争组内解决。2.不看课本,独立将本环节题目填写完整。3.组内核对答案。(组长带领组员A、D核对,组员B、C核对,指明错误,独立纠错,互相监督。然后共同确定答案。) 1.各类植物的结构特点 植物类群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繁殖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比较四种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是由到。 2.比较各类脊椎动物动物心脏结构,将它们各自心脏的结构特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哪类动物运输氧气的能力最强,原因是

(2)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比较它们心脏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进化的趋势是。 3.仔细阅读教材15页图5.1-14生物进化树,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生命的分化: 原始的藻类植物 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3)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原始植物 原始植物 原始植物 原始植物 (4)无脊椎动物的大致进化历程: 原始动物原始动物原始动物原始动物原始动物 原始动物原始 动物 无脊椎动物中最先登陆的动物是,最先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5)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类 原始类原始类原始类 原始类 脊椎动物中最先登陆的动物是,最早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4.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由低等到,由到陆生。 二、合作探究 要求:1.独立完成各题,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学生A和学生D讨论,学生B和学生C讨论,然后小组内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归纳记录,待全体师生共同解决。2.注意高效讨论。1.下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 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____________。 原始生命 原始单细胞藻类植物 ()不同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1章第2节《生物的进化》习题【2】

《生物的进化》 一、选择题 1、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外界原因是()。 A、环境的改变 B、其他生物的影响 C、气温的变化 D、人工选择的结果 2、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遗传和变异 B、生殖 C、生长和发育 D、环境的变化 3、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A、8亿年 B、12亿年 C、10亿年 D、46亿年 4、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和有机高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 ) A、原始海洋、陆地 B、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5、动物界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A、鸭嘴兽 B、金丝猴 C、猕猴 D、黑猩猩 6、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下列哪项是最简单、最低等的() A、藻类 B、苔藓 C、蕨类 D、地衣 7、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进化系统树)来看,地球上现存的动、植物中,最高等的动物和植物依次是() A、爬行动物和种子植物 B、鸟类和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和裸子植物 D、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 8、根据科学家对鸟的起源的研究,将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始祖鸟、辽西鸟、孔子鸟四种动物按进化顺序排序,最先排的是()。 A、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 B、始祖鸟 C、辽西鸟 D、孔子鸟 二、分析题 1、关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是现在科学家一般认为,生命的起源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第三步是: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有机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具有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下面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但有人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外星球上来的,因为从陨石中发现了有机小分子。如果真是这样,你能用类似"生命起源过程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地球生命的起源过程吗?

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23835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 对比观察四种现代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 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学习重、难点】: 1. 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 2. 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2、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下地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肢______________ 0 3、我国的古人类化石非常丰富,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发现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929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了第一个 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4、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 二、合作探究 任务一:认真阅读教材P2至P3思考: 5、教材中的四种现代类人猿今天分布在地球的那些地方? 它们的生活方式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其中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 6今天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原因是什么? 7、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确实与人有许多相似,但与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任务二:认真阅读分析教材P4至P5内容思考 8、“露西”少女的化石与现代人类较为相似,想象一下他的运动方式会是什么?

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的教案.

关于生物进化的学说的教案 2019-11-18 知识目标 1.说出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及意义。 2.描述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及过程。 3.说出达尔文进化学说和其他生物进化学说的关系。 能力目标 1.知道达尔文论的实质。 2.能够较准确判断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顺序。 3.能运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桦尺蛾的变化。 情感目标 1.学习达尔文细心观察和实验,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认同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世界观。 课前准备 1.加拉帕戈斯雀喙进化的图片。 2.要求学生通过资料、网络等查询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了生物是进化发展的,进化发展的证据有哪些呢? 2.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不是漫长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导入新课 我们这节课就研究一下生物进化的学说

二、新授 生物进化的学说(板书) (一)达尔文的进化论及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教师:同学们可能已经知道了达尔文,哪位同学能再介绍一下达尔文。 学生:(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通过研究提出了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生物进化学说。)新课标第一网 教师:达尔文为了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建立做了哪些工作?达尔文是怎样提出科学的进化理论的?内容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 学生1:达尔文在考察中仔细观察所到之处的地质和生物,深入比较了化石动物和现存动物的相互关系等,在吸收前人进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学生2:地球上的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的限制,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要的食物和生存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学生3: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质就是竞争,谁能得到食物和生存空间谁就能够生存下来。 学生4:这样生存下来的都是在生存环境中获胜的,能很好的适应环境,生存能力较强的。 学生5:老鼠的生殖能力很强,如果没有生存环境的限制,那么地球早就是一个都是老鼠的世界了。 师总结: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也就是自然选择,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的世界,原因之一是自然选择。下面我们以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过程为例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加拉帕戈斯雀的进化图片并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 它们的进化主要原因为什么?设想一下如果加拉帕戈斯雀不改变取食的食物种类,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学生1:加拉帕戈斯雀的喙发生了变化,有的粗而尖,有的尖而长,有的变得粗壮。 学生2:我们发现角质喙的变化都和它们要食用的食物有关,都是为了有利于取食。 学生3:可能是拉帕戈斯雀太多了,昆虫不够了,一部分拉帕戈斯雀不得不改变所食的食物种类。如果不是这个原因可能加拉帕戈斯雀的喙就不会发生改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