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

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

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
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5、学生读出第一个诗句:危楼高百尺

教师:从这行诗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高百尺”的含义。

教师:哦,我明白了,太好了。小朋友,当你一眼看到了一座这么高的楼,你的感觉会怎样?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谁能来读一读这一行诗?

学生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真高呀,还有谁读?高不高?还有想读的吗?有点矮了。还请——读得怎样?

分组读、自由读。

个别读,再评。

过渡:这么多的小女孩,你面前有一座这么高的楼,让我们一起来说:“危楼高百尺”真是太高了。这时候,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

教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

教师:咱们也来摘摘。伸出手来,使劲摘,有没有?没有。但是,站在这楼上,仿佛伸出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座楼真是高呀。小朋友,现在,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个别再读,再评。要求读得高兴。)教师:启发读得高兴。(想想看,那么高的楼,伸出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呀,心里多高兴呀。这次高兴了。)

学生自由读。

过渡:这位同学读得很可爱,请你读。然后齐读。

过渡:李白又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敢高声语”,说意思。

教师: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恐惊天上人”,说意思。

过渡:小朋友,刚才在楼上呀,我们都快跟神仙成了邻居了,你们说这楼高不高呀?真是好极了。想想,夜已经很深很深,天上的神仙都睡着了,那么,我们该怎么读才不把他们吵醒呢?

学生回答:小声读。

学生读。

教师指导,个别读,齐读。

四、悟诗情。

过渡:小朋友,回忆以下,刚才,我们跟着诗仙李白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高山,登上了山顶寺庙的这座高楼,面对此情此景,李白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我们一起读——

我觉得还不够,再一起来。小声——真是美呀!小朋友,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没有)可以摘星星吗?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座楼太高了,太高了。(板书:高)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妙的诗句呀,小朋友是不是很想很想——(电脑出示“要求”)个别读:

⑴想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⑵想表演这首古诗

⑶我想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同学们之间合作完成。

教师巡堂参与。

教师:谁想?你想?——想的都起立,还有谁?还有谁想表演?先背还是先演?先背,加动作演。

个别学生说。

教师:老师也想说一说,那得闭上眼睛,听老师说得美不美。(悠扬的美不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图画?画下来,谁愿意上来画?(配〈彩云追月〉,教师指导。)

画好后播乐,介绍中国语言文字。

教师总结:小朋友,画得怎样?美不美?今天,画美、诗也美,李白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在课后可多去看一看,读一读,下一回,咱们要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到时候,相信大家的表现会更出色。

五、背诵古诗。

(1)填诗背诵

夜宿山寺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2)指名背诵

六、指导书写生字:辰寺诗尺

笔顺跟随,看清笔顺、间架结构。

交流书写生字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寺”,由两的熟字“土”和“寸”组成。“土”要扁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两个“横”,起笔低,收笔高,都向右上方倾斜,第2个“横”贯穿左右,是这个字的3个横中最长的笔画,决定整个字的宽窄。“寸”的“竖钩”在竖中线的右边。

“尺、辰”两个生字,字形相似,学生比较他们的共同点:都有舒展的捺和撇。

描红(注意起笔、收笔、占格位置。)

教师范写。

独立写一个。

展示、评议。

再独立写一个。

教学反思: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诗歌的朗诵上,在揭示课题理解课题意思后,让学生自由读诗歌,然后通过指名学生读,男女生合作读,分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诗歌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试着自己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再逐步理解诗歌词语意思,让学生对诗句意思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这一环节中,我觉得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而是过于迅速地将诗句中字词的意思告诉了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需要去改进。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夜宿山寺》

课题:《夜宿山寺》李白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内容,初步体会诗中所传达的意境。 3、感受学习古诗和自由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学习古诗的趣味。 教学难点: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环节: 一、政府文件说明 设计意图:引起家长重视。 课堂内容:1、古典音乐入场。(共20人20桌,每五个小桌拼成一个扇形大桌为一组,共4组,学生自由落座,家长在教室最后两排座位依次落座。) 2、音乐停,家长谈话活动:“大家下午好,首先要表扬家长和孩子们都能快速找到自己的座位。在座的都是孩子的家长,不是每个人都望子成龙成凤,但希望孩子生活开心,愉快轻松学习的家长肯定很多,来到这里的家长一定都是有责任心的,对孩子的学习发展是重视的,不知道您在家有没有认真看过孩子学校发的新语文课本呢?它与人教版的课本最大区别在什么地方?” 3、出示PPT内容简单讲解部本编教材的改革内容。 教师:“教材为国家栋梁培养的根本,教材内容的大幅改动就已经能看到未来社会需求变化的端倪,怎样学好古诗词呢?在当代社会环境中,孩子们无法从生活点滴里潜移默化的被学习,只能和家长一起寻找主动学习的机会。在学校,整体的教学内容很全面,并不能让老师分更多的心思在专项诗词辅导上。所以怎样让孩子在课堂上感受到被重视,感觉到学习陌生的诗词并不枯燥,反而能积极主动地要求学习,甚至在一定的积累后会自己进行创作?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刚接触到古诗的阶段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自然而然,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时代的诗人、作家就很有可能在在座的孩子中。今天由我做导游,带您和孩子们一起去古代看看,探索怎样让孩子玩转诗词。” 二、导入 设计意图:1、规范课堂纪律。 2、从身边事物着手自然结合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3、藏头诗自我介绍。 课堂内容 1、表扬坐姿端正、分组、课堂规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语文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

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师:要读出楼的高。 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xx》 教学设计 《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今天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哦~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带大家走进一段录像。(出示课件1:悬空寺的视频)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这是建在什么地方的楼吗? 2、这座楼就是山西悬空寺的藏经楼,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儿游玩,写下了一首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看老师怎么写“宿”和“寺”字。(齐读课题) 3、你在哪儿见过“宿”这个字?“寺”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4、(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乱糟糟的,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缓慢)(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想想你听懂了什么?(师 xx) 2、自己读一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古诗,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师生共读) 5、我们交换角色,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面三个字。 6、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请个别孩子读。 三、品读古诗: 1、自己读,看看能读懂多少。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认真思考,还可以求助同桌同学,实在不懂的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忙的吗?(危楼高百尺星辰高声恐惊天上人) 3、(出示课件2“危楼”)齐读,并用“危”组词。问:(看图)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很高)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楼周围云雾缭绕,直冲云霄;楼上的人很渺小。)(平地而起的大楼看起来已经很高了,何况这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楼,就更高了。)板书:楼高 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一行诗还有哪儿表现了楼很高。(高百尺。真的有一百尺吗?这是李白在夸楼高。李白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欢用夸 张的方法。比如他在赞美庐山瀑布时,曾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示课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在他的眼中庐山瀑布有三千尺高,可以想见他性格中的大气和豪爽。) 如果你是李白,看到寺庙的这座高楼这么高,你会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练读、指读。)师:我听出来了,你重读了“危”字,为什么这么读?(危高) 这首诗第一个字就是“危”字,和后面的“高”字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4、还有哪行诗句让你感觉到这座楼很高?(手可摘星辰)

(最新部编)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材理解

《夜宿山寺》教材理解 教材说明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高。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大声。语,说话。恐,怕。惊,惊动。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宿”、“寺”是平舌音,“摘”、“辰”是翘舌音,“敢”是前鼻音,“惊、恐”是后鼻音。 “宿、寺、惊”,可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识记字形。 2.写字教学。 重点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和笔顺。 危: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横钩”。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 辰:笔顺是辰。 敢:第一笔是“横折”,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三)词句教学 可采用一边读诗,一边看图,一边思考提问的方法了解诗句的大意,在读诗理解的过程中把诗背熟。教学时可分五步进行。

1.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围绕“山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山上寺院的楼是怎样的,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4.学生带着问题读诗句,结合图感悟全诗主要讲寺院楼很高。 5.让学生继续读诗句,找出哪些诗句是讲楼有多高的。 (四)朗读指导 这首诗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山寺夜景的喜爱、赞赏。朗读时要读出惊讶、赞叹和神秘的语气。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五)扩展活动 根据诗意画一幅想象图,比一比谁画得与众不同,并说说自己的画。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由原有认知导入新课。 1.回忆一下,你们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哪些诗?能试着背一两首吗?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投宿在山上寺院内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诗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投影片(课文插图),找出寺院。提问:假如你站在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会有什么感觉? 2.讨论:你从诗中哪儿可以看出楼很高?作者是怎样讲楼高的?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语文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教案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险;损害;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 真高啊, 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夜宿山寺》教案

18、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会读“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学习古诗,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山寺的雄伟、高耸入云的特点,知道诗人李白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山寺的雄伟。 教学难点:体会山寺的高耸入云,明白诗人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由寺的图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 1、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李白,相信大家很熟悉,大家背过李白的诗吗?谁来背一背李白写的诗?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题目叫《夜宿山寺》。 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3、读准平舌音“宿、寺”,这两个字是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理解“宿”的意思“住”。 4、全班交流题目《夜宿山寺》的意思。 “夜宿山寺”的意思是一天夜里,诗人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 教师小结:据说,李白夜里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凭栏远眺,只见天空星光闪烁,诗人李白诗兴大发,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 2、指生朗读,注意字音。 “辰”是前鼻音,第二声。 “惊”是后鼻音。

3、出示古诗,标好朗读的节奏,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注意读准节奏。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三、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2、出示第一、二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理解“危”的意思。 学生说一说“危”的意思,教师小结:“危”的本意是指人在山巅或者高崖,因此,“危”的意思是高,“危楼”的意思就是高楼。 (2)这座楼有多高呢?(有百尺高。)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危楼之高。 (3)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高百尺”只是一个夸张的写法,形容楼非常的高,而不是说这座楼有一百尺高。以前我们也学过类似的句子,比如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中的“三千尺”并不是说就是三千尺,而是指瀑布非常非常的长。 (4)作者为了说明这座楼非常高,还写了一句“手可摘星辰”。引导学生说一说“手可摘星辰”的大概意思。(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5)是不是真的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在这里却形象的表现出了这座楼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6)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的前两句,体会山寺之高。 3、过渡: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诗人本应该高声的吟诵一番,可是他却—— (1)出示古诗的第三、四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的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2)全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高楼之上,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夜宿山寺》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夜宿山寺》教案三篇 夜宿山寺教学导案一 [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画出了山寺耸立山巅的不凡气势。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大的手法衬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竭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雄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目的]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习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百、尺、声、语。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教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教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诵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设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诵前两行诗。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胆怯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老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1.老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夜宿山寺教学导案二 一、导入新课: ⑴同学们,教师带大家走进一段录像。(出示课件1:悬空寺的视频)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这是建在什么地方的楼吗? ⑵这座楼就是山西悬空寺的藏经楼,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儿游玩,写下了一首诗:夜宿山寺。(板书课习题)看教师怎么写“宿”和“寺”字。(齐读课习题) ⑶你在哪儿见过“宿”这个字?“寺”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⑷(再读课习题)你从课习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乱糟糟的,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迟缓)(再读课习题) 二、初读古诗: ⑴师:听教师读一遍课文,想想你听懂了什么?(师范读) ⑵自己读一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⑶再读古诗,圈出生字,同桌相互读一读。 ⑷师:教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教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师生共读) ⑸我们交换角色,你们读前两个字,教师读后面三个字。 ⑹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请个别孩子读。 三、品读古诗:

【最新】2017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22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二)

22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学习11生字;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1.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

书:夜宿山寺) 2.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3.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三、探究新知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课件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课件出示:山、星、诗)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