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反渗透膜参数

3反渗透膜参数

3反渗透膜参数
3反渗透膜参数

反渗透计算书

项目信息:合肥经济开发区热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 系统细节 第1段进水流量 125.68 m3/h 第1级产水流量 100.54 m3/ h 渗透压: 进系统的原水流量 125.68 m3/ h 第1级回收率 80.00 % 给水 0.21 bar 给水压力 8.27 bar 给水温度 25.0 C 浓水 1.01 bar 污堵因子 0.85 给水TDS 419.38 mg/ l 平均 0.61 bar 化学加药 无 元件数量 144 平均驱动 压 6.85 bar 总有效膜面积 4882.82 M2 第1级平均通 量 20.59 lmh 功率 36.0 8 kW 原水类型:三级废水(微滤) SDI<3 能耗 0.36 kWh/m 3 段 元件位置 P V 数量 元件数量 给水流量 (m3/h ) 给水压力 (bar ) 再循环流量 (m3/h ) 浓水流量 (m3/h ) 浓水压力 (bar ) 产水流量 (m3/h ) 平均通量 (lmh ) 产水压力 (bar ) 升压 压力 (bar ) 产品 水 TDS (mg/l ) 1 BW30-365 FR 16 6 125.68 7.92 0.00 54.65 7.32 71.03 21.8 2 0.10 0.00 4.06 2 BW30-365 FR 8 6 54.65 6.98 0.00 25.14 6.49 29.51 18.1 3 0.10 0.00 10.94

ROSA报告的产品水通量是根据有效膜面积来计算的,而不是公称面积。免责声明:上述数据或信息没有得到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也未得到可销售性或对某一目的可适用性的任何保证。FilmTec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对本软件取得的结果或应用这些数据或信息的任何损害均不承担任何责任。当客户由于使用ROSA膜设计软件,对非FilmTec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所拥有或控制的专利构成所谓侵权而引起诉讼时,FilmTec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FILMTEC?反渗透膜系统分析ROSA v6.1.3 ConfigDB u238786_51 项目:安徽金源方案:1 wyh, kaidi 2006-12-24 设计报警 -无- 溶解性报警 拉格朗日饱和指数 > 0 史蒂夫戴维斯稳定指数 > 0 系统需要加阻垢剂,有关剂量和最大容许回收率,可咨询阻垢剂供应商。 段细节 第1段元 件 位 置 回收 率 产水流 量 (m3/h) 产水 TDS(mg/l) 给水流 量 (m3/h) 给水 TDS(mg/l) 给水 压力 (bar) 1 0.10 0.78 2.83 7.86 419.38 7.92 2 0.11 0.76 3.16 7.08 464.99 7.77 3 0.12 0.7 4 3.58 6.32 520.40 7.64 4 0.13 0.73 4.14 5.58 589.33 7.53 5 0.15 0.72 4.89 4.84 677.60 7.45

反渗透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简析讲解

反渗透水处理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简析 反渗透工艺在纯水、超纯水制备系统工程中的应用,不但能提高了产水品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防止环境污染,有力地推进了电子工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纯水、超纯水制造技术的发展. 反渗透在电子行业的应用 电子元器件的制造需要大量高品质的纯水、超纯水,电子级超纯水是目前世界上纯净品质要求最高的水.电子工业用的超纯水,例如广泛用于生产计算机硬盘,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显像 管,液晶显示器,线路板等用的纯水,对水的纯度要求较高,对 出水电阻率的要求达到上(MΩ.cm级。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高纯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 如,制作16K位DRAM允许水中TOC(总有机碳为500ppb、金属离 子为1ppb、≥0.2μm的颗粒为100个/毫升;而制作16M位DRAM 时,则要求TOC<5ppb、金属离子<0.2ppb、水中≥0.1μm颗粒数 为0.6个/升。 可以说在电子级超纯水设备中汇集了当前水处理技术最先进 的工艺和设备,如超滤、微滤、反渗透、膜脱气、电去离子(EDI等,其中反渗透装置是整个纯水、超纯水制备系统工程中一关键的设备.它能有效地去除原水中97%以上的溶解性无机物质、99%以上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的有机物、99%以上的包括细菌在内的各种微粒和95%以上的二氯化硅. 反渗透工艺在纯水、超纯水制备系统工程中的应用,不但能提高了产水品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防止环境污染,有力地推进了电子工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纯水、超纯水制造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RO应用于电子工业水处理的报道,最早可追溯到1981年,RO技术就己成功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超纯水制备。此后,不断出现RO制取超纯水工艺流程研究和更大规模超纯水制备的报

反渗透EDI超滤设计计算Word

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

Content 目录 1.0Component Calculation (4) 单元计算 (4) 1.1Raw Water Tank (4) 原水罐 (4) 1.2Raw Water Pump (4) 原水泵 (4) 1.3Back Wash Pump (5) 反洗水泵 (5) 1.4Ultra Filtration: (5) 超滤: (5) 1.5Softener Filter: (5) 软化器: (5) 1.5RO High Pressure Pump (7) 1st高压泵 (7) 2nd高压泵 (7) 1.6RO design calculation (8) 反渗透设计计算 (8) 1.7EDI design calculation (8) EDI设计计算 (8) 1.8Osmostar Heat Exchanger (8) Osmostar消毒热交换器 (8) 2.0Piping Design Calculation (9) 管路设计计算 (9) 2.1Piping Calculation of Ultra Filtration (9) 超滤管道设计: (9) 2.2Piping for Softener Filter: (10) 软化器管道: (10) 2.3Piping In front of the RO High Pressure Pump (10) 高压泵前管道: (10) 2.4Piping behind the RO High Pressure Pump (11)

高压泵后管道: (11) 2.51st RO outlet Piping: (11) 一级RO出口管道: (11) 2.62nd RO outlet Piping: (12) 二级RO出口管道: (12) 2.7EDI outlet Piping: (12) EDI出口管道: (12) 3.0Appendix (13) 附录 (13) 3.1Appendix A-- UF Calculation (13) 附录A 超滤计算书 (13) 3.2Appendix B—RO Design Calculation (16) 附录B RO设计计 (16)

反渗透膜的主要性能参数与运行工况条件

1 反渗透膜的主要性能参数与运行工况条件 1.1 反渗透的主要性能参数[8] 1) 透水率。是指单位时间透过单位膜面积的水量。主要取决于膜的材质和结构等因素,但一定的反渗透膜其透水率则取决于运行条件;a. 透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工作压力的增加成比例的上升;b. 透水率随进水浓度的增加而下降;c. 透水率随回收率的增加而下降。 2) 回收率。即供水对渗透液的转换率,直接影响除盐系统的成本。对于苦盐水的回收率大约为90 %;高苦盐水降为60 %-65 %;工业海水系统回收率是35 %-45 %。 3) 膜通量。是表明通过膜表面的一个特定区域的水流速度。 对于地表水是8 GFD-14 GFD(13 L/ m3·h-23 L/ m3·h) ;经过反渗透出水是14 GFD-18 GFD(23 L/ m3·h -30 L/ m3·h) ;对于海水为7 GFD-8 GFD。 1.2 反渗透装置的运行工况条件[8] 为了确保反渗透装置安全可靠运行,选择一定适宜的工况条件是非常必要的。反渗透装置的主要工况条件为进水pH值、进水温度与运行压力。 1) 进水pH 值。对于醋酸纤维膜运行时,水以偏酸性为宜,pH值一般控制在4~7之间,在此范围外加速膜的水解与老化。目前认为pH值在5-6 之间最佳。膜的水解不仅会引起产水量的减少,而且会造成膜对盐去除能力的持续性降低,直至膜损坏为止。 2) 进水温度对产水量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增加1 ℃,膜的透水能力增加约2.7 %。反渗透膜的进水温度底限为5℃-8℃,此时的渗滤速率很慢。当温度从11℃升至25℃时,产水量提高50 %。但当温度高于30℃时,大多数膜变得不稳定,加速水解的速度。一般醋酸纤维膜运行与保管的最高温度为35℃,宜控制在25℃-35℃之间。 3) 运行压力。渗透压与原水中的含盐量成正比,与膜无关。提高运行压力后,膜被压密实,盐透过率会减少,水的透过率会增加,提高水的回收率。但当压力超过一定限度时会造成膜的老化,膜的变形加剧,透水能力下降。 1.3 影响反渗透运行参数的主要因素[9] 膜的水通量和脱盐率是反渗透过程中关键的运行参数,这两个参数将受到压力、温度、回收率、给水含盐量、给水PH值因素的影响。 (1)压力 给水压力升高使膜的水通量增大,压力升高并不影响盐透过量。在盐透过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通量增大时产品水含盐量下降,脱盐率提高了。 (2)温度

反渗透膜分离设备的技术优势

反渗透膜分离设备的技术优势 2020年8月27日

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当代水资源短缺,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产业来解决淡水资源问题已迫在眉睫。传统的方法具有很多劣势。而膜分离具有高效节能、选择性好、无相态和化学变化及可以在常温下操作等优点,是继蒸馏法后的又一项重要技术。主要包括反渗透膜法、电渗析法和纳滤膜法。这里主要介绍目前使用广泛的反渗透膜法。 反渗透膜分离设备法是一种高效节能技术,它是利用选择性半透膜,孔径为0.1—1nm,通常运行切割的分子量<500,能截留盐或小分子量有机物,使水通过。较之传统的蒸馏法,具有起动产水迅速、尺寸紧凑、重量轻、全电力操作能耗少、性能稳定、不用防结垢化学剂,操作过程中,无需相变、无需热液等优点。更加节能,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持续降低,其发展速度远远快于蒸馏法。但其缺点是操作压力大,膜组件易受到污染,进料液浓度有限制以及浓缩液的二次污染等问题。 德兰梅勒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简称RO技术。反渗透技术是近几年来才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现代高新技术。按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对某种溶液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方法,达到对溶液进行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反渗透设备技术是当今节能、效率高的膜分离技术。 德兰梅勒利用膜分离技术为生物制药、食品饮料、发酵行业、农产品深加工、植物提取、石油石化、环保水处理、空气除尘、化工等行业提供分离、纯化、浓缩的综合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高度差

异化需求。帮助客户进行生产工艺的上下游技术整合与创新,帮助企业节省投资、降低运行费用、减少单位消耗、提供产品质量、清洁生产环境,助力企业产业升级。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及作用

A.SXQ0612-310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设计方案

目 录 一、 基本数据 二、 工艺流程示意图 三、 系统工作原理说明 四、 系统部件组成说明 五、 设备报价 六、 付款方式 七、 设备交付与安装调试 八、 质量保证与服务 九、 附件

一、基本数据: 1、原水 进水水质:生化出水(无具体水质报告) 进水温度:常温 进水水量:≥50m3/hr 2、产水 产水能力:37.5m3/hr 工作时间:24小时/天 产水回收率: 75%; 产水水质: 达到生产工艺用水水质指标 二、工艺流程示意图 杀菌剂添加系统 阻垢剂添加系统 原水—--—机械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高压泵----一 级反渗透-----RO产水贮罐-----用水点 注:以上斜体划线部分为用户自备 三、系统部件组成说明 预处理部分 1、原水泵 数量1台----用户自备 单台输送水量50m3/hr以上,输出压力0.4Mpa,用于将原水从水井提升并作为机械过滤器的进水加压。 2、机械过滤器反冲洗泵 数量1台---用户自备 单台输送水量305m3/hr以上,输出压力0.4Mpa,用于将原水从水井提升并作为机械过滤器的反冲洗用;机械过滤器的反冲洗强度为12L/m2.S,故当过滤器两端压力超过0.15Mpa时,需将原水泵与反冲泵并联对单台过滤器进行反冲洗。 3、杀菌剂添加系统 数量1套 包括美国LMI计量泵和杀菌剂贮箱。 为避免细菌、藻类与其他微生物在机械过滤器、管路、微滤过滤器等系统内繁殖,本系统设计了一套

南京雄凯过滤设备有限公司是生产、销售精密过滤系统和金属过滤器材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石油化工、化学、冶金、制药、食品、电力、造船等行业提供不同过滤精度的过滤器及相关过滤组件。公司现提供的过滤组件以金属滤芯为主,包括金属粉末烧结滤芯、五层烧结丝网滤芯、不锈钢烧结毡滤芯,所需原材以进口为主,采用德国技术要求和标准精制而成。 https://www.doczj.com/doc/9b8167210.html,烧结金属过滤器袋式过滤器 https://www.doczj.com/doc/9b8167210.html,烧结金属过滤器袋式过滤器

反渗透系统基本组成解析

反渗透系统基本组成解析 反渗透系统设计概述 反渗透系统基本组成部分 1)原水供水单元:原水可能是自来水、地下水、水库水或 其它水源,但一般反渗透系统都有一个储水槽。在系统设计时 要考虑避免二次污染,防止沙土、灰尘等机械杂质污染和发酵、水藻等生物污染的发生。 2)预处理系统:针对原水得水质指标和水源特点,设置合 理的预处理系统,保证经过预处理的水质能够达到反渗透系统 对于 COD、SDI、余氯和 LSI 等的要求。对于一定的原水,不 同的预处理工艺和污染因子去除效果会影响到反渗透膜元件类型、数量和系统参数的选择。在目前越来越多的反渗透系统被 用于地表水和回用污水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系统性能和和效率,推荐优先选用膜法预处理(超滤/微滤)。请参考本书卷首较为详 细的“美国海德能公司反渗透纳滤设计导则”。 3)高压泵系统:高压泵系统的压力(扬程)和流量的选择主 要依据运行海德能设计软件 IMSdesign 的模拟计算结果。为了

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在实际选型时,可以在计算结果推荐选 型的基础上提高 10%扬程和流量规格。反渗透高压泵要求使用 性能高度稳定的耐腐蚀泵。泵系统一般由给水泵和高压泵组成,给水泵加在保安过滤器之前,用于高压泵供水和低压冲洗。在 高压泵出口一般要安装手动调压阀和慢开电动阀。手动调压阀 用于调节泵的出力,电动阀可以防止高压泵启动时发生水锤现象。 4)RO 膜单元:RO 膜单元由压力容器、膜元件、管道和浓 水阀门等组成,是反渗透系统的核心。本章内容主要针对 RO 膜单元的设计,包括参数选择、流程配置、膜元件选型、膜元 件数量和排列的选择以及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等。 5)仪表和控制系统:为了装置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便于 过程监控,一般要配备温度表、pH 计、压力表、流量计、电 导率表、氧化还原电位计等仪表。反渗透系统的运行和监控由PLC、仪表、计算机系统和工艺模拟流程模拟屏执行,同时设 有手动操作按钮和控制室操作按钮,系统具有联锁保护功能及 报警指示功能。请参考本书第七章及第十三章相关内容。

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上课讲义

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 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均为科研用膜,透过液通量和最大工作压力均低于工业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实验中不可将膜组件在超压状态下工作。主要工艺参数如表1-1 膜组件膜材料膜面积/m2最大工作压力/Mpa 纳滤(NF)芳香聚纤胺0.4 0.7 反渗透(RO) 芳香聚纤胺0.4 0.7 表1-1膜分离装置主要工艺参数 反渗透可分离分子量为100级别的离子,学生实验常取0.5%浓度的硫酸钠水溶液为料液,浓度分析采用电导率仪,即分别取各样品测取电导率值,然后比较相对数值即可(也可根据实验前做得的浓度-电导率值标准曲线获取浓度值)。 图1-1膜分离流程示意图 1-料液灌;2-低压泵;3-高压泵;4-预过滤器;5-预过滤液灌;6-配液灌;7-清液灌; 8-浓液灌;9-清液流量计;10-浓液流量计;11-膜组件;12-压力表;13-排水阀

图1 电导率与溶液浓度关系曲线 电导率与溶液浓度模型:C= 0.6253k - 0.0195 式中k为电导率,单位ms/cm;C为溶液浓度,单位×10-3g/cm3。 ① 原料液浓度C0=0.6253*6.07-0.0195=3.776071*10-3(g/cm3)=0.026584561 kmol/m3 透过液浓度C P=0.6253*0.13-0.0195=0.061789*10-3(g/cm3)=0.000435011 kmol/m3 浓缩液浓度C R=0.6253*6.99-0.0195= 4.351347*10-3(g/cm3)= 0.030634659 kmol/m3 ② 原料液浓度C0=0.6253*5.95-0.0195= 3.701035*10-3(g/cm3) =0.026056287 kmol/m3 透过液浓度C P=0.6253*0.07-0.0195=0.024271*10-3(g/cm3) =0.000170874 kmol/m3 浓缩液浓度C R=0.6253*7.26-0.0195= 4.520178*10-3(g/cm3) =0.031823275 kmol/m3 (2)膜组件性能表征: 利用公式: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讲解.doc

【奥凯反渗透设备】流程说明:Reverse osmosis equipment advantage In 1, the recovery rate of >75%RO machine design; In 2, RO inlet low pressure protection, prevent the high-pressure pump water idling; In 3, RO system boot automatic flushing, automatic flushing system to run continuously for 1hours; 4, pretreatment, backwash regeneration RO system for automatic shutdown; raw water pump auto start; In 5, the water level is low or the pure water tank water level when the RO machine automatically shut down, the pure water tank level low when RO machine automatic boot; 6, fault alarm indication; In 7, the built-in PLC lights, easy maintenance; 反渗透设备优点 1、RO 机设计回收率>75%; 2、RO 进水低压保护,防止高压泵缺水空转; 3、RO 系统开机自动冲洗,系统连续运行1小时自动冲洗; 4、预处理再生、反冲洗时RO 系统自动关机;原水泵自动启动; 5、原水箱水位低或纯水箱水位高时RO 机自动关机,纯水箱水位低时RO 机 自动开机; 6、设置故障报警指示; 7、内置PLC 有灯示,维护更容易;

超滤设计计算书

SAVIER

SA VIER 超滤用户手册 目录 目录 (1) 一超滤技术概述 (2) 二SA VIER 超滤膜组件介绍 (4) 2.1 S A VIER 超滤膜的特点 (4) 2.1.1 永久亲水性 (4) 2.1.2 较小的截留分子量 (4) 2.1.3 较大的毛细管膜内径 (5) 2.1.4 较大的壁厚度 (5) 2.1.5 均匀的布水方式 (5) 2.1.6 特殊的根部保护 (6) 2.2 S A VIER 超滤膜组件性能 (6) 2.3 S A VIER 超滤膜组件参数 (7) 2.4 S A VIER 超滤膜组件操作条件 (8) 2.5 S A VIER 超滤膜外型尺寸 (9) 三系统设计 (10) 3.1 超滤系统工作过程 (10) 3.2 冲洗过程 (11) 3.3 超滤系统的预处理 (12) 3.4 超滤系统的设计 (13) 四UF SV DESIGN3.2 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说明 (17) 4.1 SV D ESIGN3.2 启动后的界面如下: (17) 4.2 SV D ESIGN3.2 的使用说明 (19) 五系统气密性检测及化学清洗 (23) 5.1 系统气密性检测 (23) 5.2 断丝处理方法 (24) 5.3 化学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 (24) 5.4 停机保护 (25) 六超滤术语及常用数据汇编 (26) 七超滤系统运行记录表 (28) 附录一超滤工艺流程图.............................................................................................................................................29 附录二超滤运行阀门动作表. (30)

反渗透操作维护手册

反渗透装置操作维护手册1、反渗透原理 膜透过操作方式:

反渗透技术是近二十多年来新兴的膜分离高新技术,它利用反渗透原理,采用具有高度选择透过性的反渗透膜,将给水的一部分沿与膜垂直的方向通过膜成脱盐水,水中的盐类和胶体物质将在膜表面浓缩,剩余一部分给水沿与膜平行的方向将浓缩的物质带走,在运行过程中自清洗。此法可使水中的无机盐和硬度离子以及有机物、细菌等去除率达到97-98%,且具备操作简单、能耗低、无污染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食品、化工等行业。 反渗透系统是整个水站的核心工艺,其主要功能是对经过预处理的水进行脱盐。本系统包括高压泵、反渗透装置、反渗透清洗装置。反渗透和高压泵放置在反渗透膜组机架上,是一体化成套设备。成套设备本体上有各种手动阀门并留有各种仪表接口,便于用户现场维护和实现水站运行自动化。 经过预处理的水经高压泵加压后进入反渗透装置,由反渗透膜分离H O和可 2 溶性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及极细小颗粒。97%以上的可溶性离子、有机物、细菌病毒及极细小颗粒随小部分浓水排入下水沟。 本系统的核心设备---反渗透装置(简称RO装置),其能否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生产装置能否正常运行。因此必须悉心管理、认真操作。 高压泵采用多级立式离心泵。过流件材质为不锈钢,该泵为反渗透装置配套泵,具有绝缘等级高,运行效率高的特点。 膜元件选用代表当今国际最高水准的美国DOW公司提供的芳香聚酰胺复合膜,该组件由三层薄膜复合,表面层为芳香聚酰胺材质,并由一层微孔聚砜层支撑,可承受高压力,对机械张力及化学侵蚀具有较好抵抗性,该组件具有较大的膜面积,超低的工作压力,对NaCl、CaCl2、MgCl2具有99.5%的脱盐率。 BW30-400系列低压复合膜元件具有脱盐率高、产水量大、操作压低、抗压密性好、耐生物分解力强等诸多优点。但对进水有严格要求(见表1),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指标执行。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方案

郑州手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工程及服务方案 For 2X50m3/h+30 m3/h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To 河南省XX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方案号:QBP20120418 时间: 2012.04

目录 1、公司介绍 (1) 2、标准与规范 (2) 3、技术要求 (4) 4、工艺说明 (5) 5、控制系统说明 (10) 6、设备技术规范 (12) 7、供应商清单 (20) 8、设备报价 (24) 9、运行费用分析 (25) 10、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 (26) 11、工作范围 (27) 12、设备性能考核和质量保证(1年质保期) (29) 13、人员派遣 (32) 14、施工组织管理架构表 (33) 15、流程图 (35) 16、平面图 (35)

1、公司介绍 手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水处理技术,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公司凭借着集团的优势,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设备,集合一批专业从事各类水处理项目的设计与相关设备的制造、安装、调试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 1.1、项目管理 项目经理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采用单点联系管理方法,保证高效、按时地完成整个项目。项目经理职责 —和客户全面的交流 —确定项目供货范围 —控制项目进度 —工厂检验验收 —系统提交 1.2、总交钥匙管理 手创公司有效地管理您的交钥匙项目,我们灵活地调动一切必要的资源成功地按时完成交钥匙项目。在我们的交钥匙系统中,我们将和客户建立起战略的伙伴关系,共同完成这个项目。我们制定出的最符合客户需要的系统和安装计划,保证提供给我们客户最好的水处理系统。 1.3、服务 手创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证你的水处理系统高效、安全、经济地运行。 服务合同 —系统工作分析 —水质分析综合评定 —系统改进及升级建议 —技术操作培训 —维修综合评定 —设备故障排除 系统改造及升级服务 紧急事故服务,备品备件服务

反渗透运行成本分析

一、运行成本分析 一、耗电费用 本工艺主要的耗电设备就是泵,根据泵的功率及运行情况来计算本套设计方案的吨水耗电费用,如下表所示: 此系统总装机容量为555.24KW,正常运转功率为489.12KW。 a.设备运行功率:此系统总装机容量为555.24KW,正常运转功率为489.12KW。 b.运行费用:

①水耗:水费不计入内。 ②电费:电费以0.6元/KW计,489.12KW×0.6÷100=2.93元/吨水 二、药剂费用 1. 盐酸 反渗透膜会受到铁、锰的氧化物、无机沉淀及有机物等污染物的污染,从而影响膜的性能。这里根据美国陶氏公司提供的反渗透清洗方式,选用0.2%的盐酸清洗反渗透膜,按每6个月洗膜,通过计算得一次消耗的盐酸的量为180升,每升的盐酸的价格按0.53元计。 则消耗柠檬酸的费用为: 180*0.53/(100*24*30*6)=0.00022元/吨 2. 杀菌剂 为了有效去除水中的胶体及颗粒物质,在超滤反洗时加入次氯酸钠,加次氯酸钠量按3ppm计,每天反洗43.63次,加药时间是30秒,每次每公斤的次氯酸钠按1.6元计。 则消耗次氯酸钠的费用为: (1.6*300*3*43.63*30/3600/1000)/24*100=0.000073元/吨 3. 还原剂 为了有效去除水中的氧化性物质,RO前增加还原剂加药装置,加药量按4.5ppm 计,每公斤还原剂按20元计。 则消耗还原剂的费用为: 4.5*180*20/100*1000=0.162元/吨 4. 阻垢剂 为了有效防止膜的结垢,在保安过滤器前加上阻垢加药装置,加阻垢剂量按4ppm 计,每公斤的阻垢剂按60元计。 则消耗阻垢剂的费用为: 4*180*60/100*1000=0.43元/吨 5. 碱剂 为了使水中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碳酸根离子,前加上碱加药装置,碱剂量按4ppm 计,每公斤的碱剂按2.5元计。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26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反渗透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26个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反渗透系统应多久清洗一次? 一般情况下,当标准化通量下降10~15%时,或系统脱盐率下降10~15%,或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15%,应清洗RO系统。清洗频度与系统预处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当SDI15<3时,清洗频度可能为每年4次;当SDI15在5左右时,清洗频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频度取决于每一个项 目现场的实际情况。 2.什么是SDI? 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RO/NF系统进水中胶体污染可能的最好技术是测量进水的淤积密度指数(SDI,又称污堵指数),这是在RO设计之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在RO/NF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测量(对于地表水每日测定2~3次),ASTMD4189-82规定了该测试的标准。膜系统的进水规定是SDI15值必须≤5。降低SDI预处理的有效技术有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微滤等。在过滤之前添加聚电介质有时能增强上述物理过滤、降低SDI值的能力。 3.一般进水应该选用反渗透工艺还是离子交换工艺? 在许多进水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在技术上均可行,工艺的选择则应由经济性比较而定,一般情况下,含盐量越高,反渗透就越经济,含盐量越低,离子交换就越经济。由于反渗透技术的大量普及,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或多级反渗透或反渗透+其它深度除盐技术的组合工艺已经成为公认的技术与经济更为合理的水处理方案,如需深入了解,请咨询水处理工程公司代表。 4.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 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4.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 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5.反渗透和纳滤之间有何区别? 纳滤是位于反渗透合同超滤之间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反渗透可以脱除最小的溶质,分子量小于0.0001微米,纳滤可脱除分子量在0.001微米左右的溶质。纳滤本质上是一种低压反渗透,用于处理后产水纯度不特别严格的场合,纳滤适合于处理井水和地表水。纳滤适用于没有必要像反渗透那样的高脱盐率的水处理系统,但对于硬度成份的脱除能力很高,有时被称为“软化膜”,纳滤系统运行压力低,能耗低于相对应的反渗透系统。 6.膜技术具有怎样的分离能力? 反渗透是目前最精密的液体过滤技术,反渗透膜对溶解性的盐等无机分子和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起截留作用,另一方面,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透过反渗透膜,典型的可溶性盐的脱除率为>95~99%。操作压力从进水为苦咸水时的7bar(100psi)到海水时的69bar(1,000psi)。纳滤能脱除颗粒在1nm(10埃)的杂质和分子量大于200~400的有机物,溶解性固体的脱除率20~98%,含单价阴离子的盐(如NaCl或CaCl2)脱除率为20~80%,而含二价阴离子的盐(如MgSO4)脱除率较高,为90~98%。超滤对于大于100~1,000埃(0.01~0.1微米)的大分子有分离作用。所有的溶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在城市污 水处理中的应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摘要 国内外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概况,然后详细论述了反渗透膜分离技术。通过介绍反渗透的基本原理、反渗透装置型式、基本流程,以美国和日本采用反渗透处理生活污水为例,探讨了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就其发展方向作出了初步地归纳和展望。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膜,实际应用,前景展望

引言 近来,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光照射技术及膜过滤技术已形成三大水处理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引人注目的是膜分离法污水处理技术[1]。膜分离是通过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作用的差异,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混合物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而反渗透膜分离技术作为当今世界水处理先进的技术,具有清洁、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已在海水淡化、城市给水处理、纯水和超纯水制备、城市污水处理及利用、工业废水处理、放射性废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作为新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方法,与传统分离操作(如蒸发、萃取、沉淀、混凝和离子交换树脂等)相比较,过程中大多无相变化,可以在常温下操作,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投资小等特点。膜分离技术应用到污水处理领域,形成了新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包含微滤(MF)、超滤(UF)、渗析(D)、电渗析(ED)、纳滤(NF)、和反渗透(RO)等,本文仅对反渗透(RO)膜法对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探讨。

一、反渗透膜发展概况 膜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生物体内。人类对于膜现象的研究源于1748年,但是人类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则较晚。1748年,Abbe Nollet观察到水可以通过覆盖在装有酒精溶液瓶口的猪膀肌进入瓶中时,发现了渗透现象。然而认识到膜的功能并用于为人类服务,却经历了200多年的漫长过程。人们对膜进行科学研究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其发展的历史大致为;30年代微孔过滤;40年代透析;50年代电渗析;60年代反渗透;70年代超滤和液膜;80年代气体分离;90年代渗透汽化[2]。 在国外,其发展概况为:1953年美国的Reid 提出从海水和苦盐水中获得廉价的淡水的反渗透研究方案,1960年美国的Sourirajan 和Leob 教授研制出新的不对称膜,从此RO作为经济的淡化技术进入了实用和装置的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用RO法处理电镀污水,首先用于镀镍污水的回收处理,此后又应用于处理镀铬、镀铜、镀锌等漂洗水以及混合电镀污水。1965年英国首先发表了用半透膜处理电泳涂料污水的专利。此后美国P.P.G公司提出用UF和RO的组合技术处理电泳涂料污水,并且实现了工业化。1972-1975年J J .Porter 等人用动态膜进行染色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实验。1983年L.Tinghuis等人发表了用RO法处理染料溶液的研究结果。30年来,反渗透(RO)技术先后在含油、脱脂废水、纤维工业废水、造纸工业废水、放射性废水等工业水处理、苦咸水淡化、纯水和高纯水制备、医药工业和特殊的化工过程和高层建筑废水等各类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几年,一些新型的膜法污水处理技术逐一问世,如膜蒸馏、液膜、膜生化反应器、控制释放膜、膜分相、膜萃取等[3]。 在我国,膜技术的发展是从1958年离子交换膜研究开始的。1958年开始进行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并对电渗析法淡化海水展开了试验研究;1965年开始对反渗透膜进行探索,1966年上海化工厂聚乙烯异相离子交换膜正式投产,为电渗析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1967年海水淡化会战对我国膜科学技术的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70年代相继对电渗析、反渗透、超滤和微滤膜及组件进行研究开发,1980年代进入推广应用阶段。1980年代中期我国气体分离膜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1985年中国科学院

反渗透计算公式

反渗透计算公式 1 反渗透的工艺原理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的原理通过对如下几个专业名词的解释来描述: 1)半透膜:只能允许溶剂分子通过,而不允许溶质的分子通过的膜称为理想半渗透。 2)渗透:在相同的外压下,当溶液与纯溶剂为半透膜隔开时,纯溶剂会通过半透膜是溶液变稀的现象称为渗透。 3)渗透平衡:渗透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溶剂分子从两个相反方向穿过半透膜的数目彼此相等,即达到渗透平衡。 4)渗透压:当半透膜隔开溶液与纯溶剂时,加在原溶液上使其恰好能阻止纯溶剂进入溶液的额外压力称为渗透压。通常溶液越浓,溶液的渗透压越大。 5)反渗透:如果加在溶液上的压力超过了渗透压,则反而使溶液中的溶剂向纯溶剂方向流动,这个过程叫做反渗透。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地只能透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的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剂的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它的操作压差一般为 1.5~10.5MPa,截留组分的大小为1~10?的小分子溶质。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液体混合物中去除其他全部的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 2 反渗透工艺的技术特点 1)在常温不发生相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浓缩、并且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方法相比,能耗较低。 2)杂质去除范围广,不仅可以去除溶解的无机盐类、还可以去除各类有机杓杂质。 3)较高的除盐率和水的回用率、可截留粒径几纳米以上的溶质。 4)由于只是利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容易操作、自控和维修。 5)反渗透装置要求进水达到一定的指标才能正常运行,医此原水在进入反渗透装置之前要采用一定的预处理措施。为了延长膜的使用寿命,还要定期对膜进行清洗,以清除污垢。 3 反渗透工艺设计、计算 典型工艺流程:反渗透系统一般包括三大主要部分:预处理、反渗透装置、后处理。 与微滤和超滤过程类似,良好的预处理对反渗透装置长期稳定运行十分必要。 其目的主要为: a.国去除悬浮固体和胶体,降低浊度;

反渗透设备运行规程

反渗透设备运行规程 (以龙凤热电厂为范本) 1.反渗透装置进水要求 污染指数SDI≤5 给水有机物含量TOL:<3mg/L 细菌含量<10个/ml 悬浮物<1mg/L 浊度≤0.2FTU 浊度≤0.3FTU 水温15℃-30℃ 余氯≤0.1mg/L 运行时允许PH值2-11 余氯≤1mg/L 2.反渗透系统单元 本系统由四套反渗透装置组成,每套包括以下单元设备: 5μ过滤器高压给水泵电动慢开门手动慢开门一段RO (11个压力容器)二段RO(6个压力容器)两段产品水出水管及爆破膜 浓度排放管路及控制阀 3.反渗透装置的操作 3.1 5μ系统检查 3.1.1在RO装置初次启动之前,预处理系统必须已经过调试和试运,出水质量能满足RO装置运行的要求。 3.1.2在将反渗透器连接到管路上之前,吹扫并冲洗管路,包括反渗透给水母管,冲洗完之后,进行彻底杀菌,加NaCLO。 3.1.3检查各管路是否按工艺要求接妥,各阀门动作良好。 3.2渗透启动前系统检查 3.2.1起动前记录好RO中第一段和第二段压力容器系列号及所装膜元件的系列号产水量和脱盐率,画一张图表的各压力容器在滑架上位置。 3.2.2检查RO压力容器的管道是否连接无误。 3.2.3RO的压力表、流量表,导电度表安装正确与否。 3.2.4保证给水、一段浓水、出水、排水,一段、二段产品水及总产品水取样是否有代表性。 3.2.5爆破膜安装是否正确。 3.2.6检查泵的的转动及润滑情况。

3.2.7查核系统中所有管道对压力及PH值适合性。 3.2.8检查各仪表安装正确,并已经过校准。 3.2.9检查高压泵、电动慢开门可以产即运行。 3.2.10各药箱应保证2/3以上液位。 3.2.11运行监督用各种试剂和仪器准备好。 3.2.12核对不合格产品水排放阀是全开的。 3.2.13保证浓水控制阀处于开启位置。 3.2.14核对产品连锁、报警和延时继电器已经过正确的整定。 3.2.15检查管件,压力容器严密不漏。 3.2.16保证泵节流控制阀开启程度使初始的给水压力低于50%运行压力。3.2.17保证产品水压力永远不会超过给水或浓水压力的规定值。 3.2.18检查压力容器固定在滑架上螺栓不拧的太紧,否则会引起玻璃钢外壳翅取。 3.3渗透装置的初次启动 3.3.1给水送RO之前,预处理系统运行正常,出水硬度、浊度及SDI值满足RO要求。 3.3.2安装在控制盘上1#、2#装置操作方式选择开关“手动—停止—自动”应位于手动位置。 3.3.3打开浓水冲洗排放门,打开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门(1/3开度),按下RO 就地仪表盘上电动慢开门启动按扭,就地启动电动慢开门,在低压、小流量下让水流经反渗透装置将系统中空气排出。 3.3.4检查系统有无泄漏 3.3.5按下RO就地仪表盘上电动慢开门关闭按扭,关闭电动慢开阀,关冲洗排放门,打开浓水排放阀,处于半开位置。 3.3.6打开产品水排放阀,启动高压给水泵,启动电动慢开门,调节高压泵出口手动的调节阀,使给水在低于50%给水压力下冲洗RO装置,直至排水不含保护液,冲洗时间为1小时。 3.3.7慢慢开大高压泵出口手动调节阀,同时调整浓水排放阀开度,直至满足设计进水流量120t/h和80%的回收量。

反渗透设备的工艺流程

反渗透设备是将原水经过精细过滤器、颗粒活性碳过滤器、压缩活性碳过滤器等,使较高浓度的水变为低浓度水,洁净度几乎达到100%,所以人们称这种产水机器为反渗透纯水设备。 目前这种净水设备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反渗透设备的工艺流程。 1.原水罐 储存原水,用于沉淀水中的大泥沙颗粒及其它可沉淀物质,同时缓冲原水管中水压不稳定对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冲击,如水压过低或过高引起的压力传感的反应。 2.原水泵 恒定系统供水压力,稳定供水量。 3.多介质过滤器 采用多次过滤层的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

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um以上的物质,可选用手动阀门控制或者全自动控制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活性炭过滤器 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不但可吸附电解质离子,还可进行离子交换吸附。经活性炭吸附还可使高锰酸钾耗氧量(COD)由15mg/L(O2)降至2~7mg/L(O2),此外,由于吸附作用使表面被吸附复制的浓度增加,因而还起到催化作用、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大量生化有机物、降低水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物和除去水中的三卤化物(THM)以及其它的污染物。同时,设备具有自我维护系统,运行费用很低。 5.离子软化系统/加药系统 R/O装置为了溶解固体形物的浓缩排放和淡水的利用,为防止浓水端特别是RO装置最后一根膜组件浓水侧出CaCO3, MgCO3, MgSO4, CaSO4, BaSO4, SrSO4, SiSO4的浓度积大于其平衡溶解度常数而结晶析出,损坏膜原件的应有特性,在进入反渗透膜组件之前,应使用离子软化装置或投放适量的阻垢剂阻止碳酸盐,SiO2,硫酸盐的晶体析出. 6.精密过滤器 采用精密过滤器对进水中残留的悬浮物、非曲直粒物及胶体等物质去除,使RO系统等后续设备运行更安全、更可靠。滤芯为5um熔喷滤芯,目的是把上级过滤单元漏掉的大于5um的杂质除去。防止其进入反渗透装置损坏膜的表面,从而损坏膜的脱盐性能。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主要工艺及基本指标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主要工艺及基本指标 一、反渗透设备基本原理 RO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科技水处理技术,它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分离的特性工作。“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逆渗透就是在含有盐及各种细微杂质的水中(即原水)施加比自然渗透更大的压力,使水从浓度高的一方逆渗透到浓度低的一方,而原水中绝大多数的细微杂质、有机物、重金属、细菌、病毒及其它有害物质等都经污水出口排放掉。 二、反渗透设备标准工艺流程图 三、反渗透纯水设备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1.原水罐(可选) 储存原水,用于沉淀水中的大泥沙颗粒及其它可沉淀物质。同时缓冲原水管中水压不稳定对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冲击。(如水压过低或过高引起的压力传感的反应)。 2.原水泵 恒定系统供水压力,稳定供水量。 3.多介质过滤器

采用多次过滤层的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铁锈、胶体物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um以上的物质,可选 用手动阀门控制或者全自动控制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活性炭过滤器 系统采用果壳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不但可吸附电解质离子,还可进行离子交换吸附。经活性炭吸附还可使高锰酸钾耗氧量(COD)由15mg/L(O2)降至2~7mg/L(O2),此外,由于吸附作用使表面被吸附复制的浓度增加,因而还起到催化作用、去除水中的色素、异味、大量生化有机物、降低水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物和除去水中的三卤化物(THM)以及其它的污染物。可选用手动阀门 控制或者全自动控制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保证设备的产水质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设备具有自我维护系统,运行费用很低。 5.离子软化系统/加药系统 R/O装置为了溶解固体形物的浓缩排放和淡水的利用,为防止浓水端特别是RO装置最后一根膜组件浓水侧出现 CaCO3,MgCO3,MgSO4,CaSO4,BaSO4, SrSO4, SiSO4的浓度积大于其平衡溶解度常数而结晶析出,损坏膜原件的应有特性,在进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