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知识点汇总.

重点知识点汇总.

重点知识点汇总.
重点知识点汇总.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

盾构进出洞控制

盾构进出洞是盾构法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始发井内,盾构按设计高程及坡度从预留洞口推出,进入正常土层的过程定义为盾构出洞。反之,盾构从正常土层中进入接收井预留洞口并完全脱离预留洞口的过程定义为盾构进洞。

地铁盾构施工中,进出洞口外侧的土体一般要进行改良,使土体的抗剪、抗压强度提高,透水性降低,自身具有保持短期稳定的能力。改良土体方法可选用注浆、搅拌桩、旋喷桩、玻璃纤维桩、SMW桩、冻结法、降水法等。洞口土体改良的方法和范围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盾构类型和外径、覆土厚度、作业环境、地下埋设物等条件确定。盾构始发前必须对洞口经改良后的土体进行质量检测,并对盾构始发前的位置作复核、检查。

盾构到达段必须做好盾构轴线的方向传递测量和接收盾构的准备工作,推进轴线应控制在到达要求的偏差范围内,洞口封门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拆除。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2)

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时,土的塑流化改良控制

1)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时,理想地层的土特性是:

(1)塑性变形好;(2)流塑至软塑状;(3)内摩擦小;(4)渗透性低。

细颗粒(75μm以下的粉土与黏土)含量30%以上的土砂,塑性流动性满足要求。在细颗粒含量低于30%,或砂卵石地层,必须加泥或加泡沫等改良材料,以提高塑性流动性和止水性。

改良材料必须具有流动性、易与被开挖土砂混合、不离析、无污染等特性。一般使用的改良材料有矿物系(如膨润土泥浆)、界面活性剂系(如泡沫)、高吸水性树脂系和水溶性高分子系四类(我国目前常用前二类),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2)选择改良材料要依据以下条件:

(1)土质(粒度分布、砾石粒径、砾石含量、黏性土含量、均等系数等);(2)透水系数;(3)地下水压;(4)离子水电性;(5)是否泵送排土;(6)加泥(泡沫等)设备空间(地面、隧道内);(7)掘进长度;(8)弃土处理条件;(9)费用(材料价格、注入量、材料损耗、用电量、设备费等)。

3)塑流化改良控制是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的最重要要素之一,要随时把握土压仓内土砂的塑性流动性。一般按以下方法掌握塑流性状态。

(1)根据排土性状

取样测定(或根据经验目视)土砂的坍落度,以把握土压仓内土砂的流动状态。采用的坍落度控制值取决于土质、改良材料性状与土的输送方式。

(2)根据土砂输送效率

按螺旋输送机转数计算的排土量与按盾构推进速度计算的排土量进行比较,以判断开挖土砂的流动状态。一般情况下,土压仓内土砂的塑性流动性好,盾构掘进就正常,两者高度相关。

(3)根据盾构机械负荷

根据刀盘油压(或电压)、刀盘扭矩、螺旋输送机扭矩、千斤顶推力等机械负荷变化,判断土砂的流动状态。一般根据初始掘进时的机械负荷状况和地层变化结果等因素,确定开挖土砂的最适性状和控制值的容许范围。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3)

注浆控制

注浆是向管片与围岩之间的空隙注入填充浆液,向管片外压浆的工艺,应根据所建工程对隧道变形及地层沉降的控制要求选择同步注浆或壁后注浆,一次压浆或多次压浆。

1)注浆目的

管片拼装完成后,随着盾构的推进,管片与洞体之间出现空隙。如不及时充填,地层因应力释放而产生变形,其结果发生地面沉降,邻近建(构)筑物沉降、变形或破坏等。注浆的主要目的就是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重要目的:

(1)使管片环及早安定,千斤顶推力能平滑地向地层传递;作用于管片的土压力平均,能减小作用于管片的应力和管片变形,盾构的方向容易控制。

(2)形成有效的防水层。

2)注浆材料的性能

一般对注浆材料的性能有如下要求:

(1)流动性好;(2)注入时不离析;(3)具有均匀的高于地层土压的早期强度;(4)良好的充填性;(5)注入后体积收缩小;(6)阻水性高;(7)适当的黏性,以防止从盾尾密封漏浆或向开挖面回流;(8)不污染环境。

3)一次注浆

一次注浆分为同步注浆、即时注浆和后方注浆三种方式,要根据地质条件、盾构直径、环境条件、注浆设备的维护控制、开挖断面的制约与盾尾构造等研究确定。

(1)同步注浆

同步注浆是在空隙出现的同时进行注浆、填充空隙的方式,分为从设在盾构的注浆管注入和从管片注浆孔注入两种方式。前者,其注浆管安装在盾构外侧,存在影响盾构姿态控制的可能性,每次注入若不充分洗净注浆管,则可能发生阻塞,但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同步注浆。后者,管片从盾尾脱出后才能注浆,为与前者区别,可称作半同步注浆。

(2)即时注浆

一环掘进结束后从管片注浆孔注入的方式。

(3)后方注浆

掘进数环后从管片注浆孔注入的方式。

一般盾构直径大,或在冲积黏性土和砂质土中掘进,多采用同步注浆;而在自稳性好的软岩中,多采取后方注浆方式。

4)二次注浆

二次注浆是以弥补一次注浆缺陷为目的进行的注浆。具体作用如下:

(1)补足一次注浆未充填的部分;(2)填充由浆体收缩引起的空隙;(3)以防止周围地层松弛范围扩大为目的的补充。

以上述(1)、(2)为目的的二次注浆,多采用与一次注浆相同的浆液;若以(3)为目的,多采用化学浆液。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4)

管棚施工要求

管棚一般是沿地下工程断面周边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一定的间距环向布设,形成钢管棚护,沿周边布设的长度及形状主要取决于地形、地层、地中或地面及周围建筑物的状况,有帽形、方形、一字形及拱形等。

采用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时,管棚一般选用直径50~150mm的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入土端制作成尖靴状或楔形,钢管长度8~30m不等,对于特殊地段,可采用较大直径的管棚,如北京地铁5号线下穿崇文门车站就采用了直径600mm的管棚。

管棚钢管环向布设间距对防止上方土体坍落及松弛有很大影响,施工中须根据结构埋深、地层情况、周围结构物状况等选择合理间距。一般采用的间距为2.0~2.5倍的钢管直径。在铁路、公路正下方施工时,要采用刚度大的大中直径钢管连续布设。

管棚超前支护的施工工艺流程:设置管棚基地(包括空间及定位架)→水平钻孔→压入钢管→(必须严格向钢管内或管周围土体注浆)→管棚支护条件下进行开挖。

钻孔开始前,把钢管放在标准拱架上,测定钻孔孔位和钻机的中心,使两点一致。为了防止钻孔中心振动,钢管应用U形螺栓与拱架稍加固定,以防止弯曲,并应每隔5m(视情况可调整,一般为2~6m)对正在钻进的钻孔及插入的钢管的弯曲及其趋势进行孔弯曲测定检查。

钢管的打入随钻孔同步进行,并按设计要求接长,接头应采用厚壁管箍,上满丝扣,确保连接可靠,钢管打入后,应及时隔孔向钢管内及周围压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使钢管与周围岩体密实,并增加钢管的刚度。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5)

限界

是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孔洞尺寸。限界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三类。车辆限界是指车辆在正常运动状态下形成的最大动态包络路线;设备限界是限制设备安装的控制线;建筑限界是在设备限界基础上,考虑了设备和管线安装尺寸、厚度的最小有效断面。建筑限界中不包括测量误差、施工误差、结构沉降、位移变形等因素。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6)

沉井构造

沉井一般由井壁(侧壁)、刃脚、凹槽、底梁等组成。

1)井壁

沉井主要是靠井壁的自重来克服正面阻力和侧面阻力而下沉的。因此,要求沉井井壁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承受施工荷载,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重量,以便满足沉井下沉的要求。因此,井壁厚度主要取决于沉井大小、下沉速度、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沉井能在足够的自重下顺利下沉的条件来确定。井壁厚度一般为0.4~1.2m左右。井壁的竖向断面形状有上下等厚的直墙形井壁、阶梯井壁。

2)刃脚

井壁最下端一般都做成刀刃状的“刃脚”,其主要功用是减少下沉阻力。刃脚还应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免在下沉过程中损坏。刃脚底的水平面称为踏面。刃脚的式样根据沉井时所穿越土层的软硬程度和刃脚单位长度上的反力大小来决定。踏面宽度一般不大于50mm,斜面高度视井壁厚度而定,并考虑在沉井施工中便于挖土和抽除刃脚下的垫木。刃脚内侧的倾角一般为40?~60?。当沉井湿封底时刃脚的高度取100~300mm.斜面高度视井壁厚度而定,并考虑在沉井施工中便于挖土和抽除刃脚下的垫木,刃脚内侧的倾角为40?~60?。当沉井湿封底时,刃脚的高度取1.5m左右,干封底时,取0.6m左右。沉井重、土质软时,踏面要宽些。反之,沉井轻,又要穿过硬土层时,踏面要窄些。

3)底梁

在比较大型的沉井中,如果由于使用要求不能设置隔墙,可在沉井底部增设底梁,以便于构成框架,增加沉井在施工下沉阶段和使用阶段的整体刚度。

4)凹槽

主要作用是在沉井封底时,使封底底板与井壁更好连接,防止渗水。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7)

沉井不排水开挖下沉的基本要求

1)井内挖土深度,一般根据土质而定,最深不应低于刃脚2m(此数与沉井平面尺寸的大小有关)。若土质特别松软时,不应直接在刃脚下除土。

2)尽量加大刃脚对土的压力。

3)通过粉砂、细砂等松软地层时,不宜以降低井内水位而减少浮力的办法,促使沉井下沉,应保持井内水位高出井外1~2m,以防流砂涌向井内,引起沉井歪斜,并增加吸泥工作量。

4)除为了纠正沉井倾斜外,井内的土一般应由各井孔均匀清除,各井孔土面高差不得超过500mm.

5)在沉井入土较深,井壁侧面阻力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下沉方法。一般需采取抓土、吸泥、射水交替或联合作业;必要时还需铺以降低井内水位(当土壤稳定性较好)以增加沉井重量,或在井底放炮震压,或在井顶压重,才能沉至设计标高。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8)

沉井水枪冲土下沉

水枪冲土吸泥机排渣下沉是沉井的主要方法,适用于粉质黏土、粉土、粉细砂土中;使用不受水深限制,但其出土率则随水压、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必要时应向沉井内注水,以加高井内水位。在淤泥或浮土中使用水力吸泥时,应保持沉井内水位高出井外水位1~2m.

水枪冲土系统包括:高压水泵、供水管路、水枪等。高压水沿供水管路输送到水枪,经水枪喷嘴后形成一股高速射流,冲击工作面土层,并破坏其结构,形成泥渣浆,同时由空气吸泥机将泥渣浆排到地面,以完成沉井挖土任务。取土顺序为先中央后四周,并沿刃脚留出土台,最后对称分层冲挖,不得冲空刃脚踏面下的土层。施工时,应使高压水枪冲入井底的泥浆量和渗入的水量与水力吸泥机吸出的泥浆量保持平衡。

吸泥系统(水力吸泥机或空气吸泥机)包括:吸泥器、吸泥管、扬泥管、高压水管、离心式高压清水泵、空气压缩机(采用空气吸泥式用)等。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9)

泥浆套置换

在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后,泥浆套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置换,一般采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来置换触变泥浆,即将水泥浆、水泥砂浆或其他材料从泥浆套底部压入,使压进的水泥浆、水泥砂浆等凝固材料挤出泥浆,待其凝固后,沉井即可稳定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0)

水池底板钢筋安装

绑好底板钢筋的关键是控制好上下层钢筋的保护层,确保池壁与柱预留筋的准确位置。为达到上述要求,要做好以下工作:

⑴根据底板筋的直径与分布情况,预先确定上下层筋的保护垫块与架立筋(板凳筋)的摆放间距及钢筋固定方法。

当底板主筋直径为φ16mm或更大时,排架的间距不宜超过800~1000mm.当主筋直径为φ12mm或更小时,排架间距宜控制在600mm以内。

排架作法可利用底板的上下层的内层筋,用钢筋焊接预制排架,支撑和固定上下层底板筋。

⑵为使池壁及柱筋保护层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先固定好上下层底板筋,使其稳固不变形;其次是调整好底板上下层池壁、柱根部钢筋的位置,使池壁、柱预埋筋对准其位置。

⑶底板筋垫块的位置要与排架的立筋位置相对应。

⑷绑扎后的底板筋要逐点检查保护层厚度,对池壁及柱预埋筋的位置要拉通线检查,为使底板钢筋稳固,在上下层筋之间加斜向筋。特别是池壁八字吊模板完成后,对底板筋及池壁筋再次检查与调整。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1)

水池满水试验的前提条件

1)池体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强度或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的防水层、水池外部防腐层施工以及池外回填土施工之前;

3)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加预应力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喷涂之前;

4)砖砌水池的内外防水水泥砂浆完成之后;

5)进水、出水、排空、溢流、连通管道的安装及其穿墙管口的填塞已经完成;

6)水池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2)

构筑物满水试验程序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3)

构筑物满水试验要求

1)注水

向池内注水分3次进行,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2m/24h,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

2)外观观测

对大中型水池,可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在充水过程中,对池外观进行检查,渗水量过大时停止充水,进行处理。

3)水位观测

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0.1mm.

4)蒸发量的测定

有盖水池的满水试验,对蒸发量可忽略不计。无盖水池的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蒸发箱可采用直径约为500mm,高约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水箱应做渗水检验,不得渗漏。水箱固定在水池中,充水深度可在200mm左右,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定。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4)

满水试验标准

水池构筑物满水试验,其允许渗水量按设计水位浸湿的池壁和池底总面积(m?)计算,钢筋混凝土水池不得超过2L/(m?*d),砖石砌体水池不得超过3L/(m?*d)。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5)

溢流井(或事故排出口)

溢流井的设置,是为了由于停电或抽升水泵(或压力管)发生故障时,要求关闭进水闸,或出现雨水、合流泵站超频率、污水超设计流量等情况时,来水管之流量不能及时抽升,就

要通过溢流井中之溢流管临时流入天然水体(或污水排入雨水沟渠),以免淹没集水池和影响排水。溢流井的设置,必须取得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同意。

1)溢流井位置:应设在来水干管进水闸之前,在较长的来水管上,可在上游一定距离加设溢流井。

2)溢流口高度:应根据排入水体的洪水位决定,必须高于洪水位,不允许河水倒灌。

3)溢流口断面尺寸:溢流口过水能力可按来水设计流量计算,但在与有关方面(规划、环保、市政管理)协商后,也可适当减少。溢流口的型式,可以采用溢流堰的作法。

无溢流条件者,重要地区的泵站要设双电源,或设备用泵临时接电源抽升。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6)

地表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以地表水作为水源的水厂多采用以下的工艺流程。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7)

地下水除氟

除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混凝沉淀法,即投入硫酸铝、氧化铝或者碱式氯化铝使氟化物产生沉淀;吸附过滤法,利用活性氧化铝或者磷酸三钙等进行吸附交换。其中,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法是比较常见的处理方法,含氟原水通过过滤,氟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生成难溶氟化物,然后去除,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8)

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的常用方法及流程如图所示。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19)

污泥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脱水及污泥烘干、焚烧等。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20)

一般情况下,当降水深度小于5m,基坑(槽)宽度小于6m时,井点布置采用单排线状。条件许可时,可将井点自基坑(槽)端部再延伸10~15m以利降低水位。

2012年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重点知识点复习(21)

沟槽开挖

土方开挖前,应首先查明地下水位、土质及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等情况,然后制订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开挖时应注意:

1)开挖深度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如人工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宜超过2m.

2)基坑(槽)两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不得影响邻近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使用和安全,另外也应考虑对基坑(槽)土壁安全的影响,如人工挖土要求,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各地方规范规定的距离。

3)采用吊车下管时,可在一侧堆土,另一侧为吊车行驶路线,不得堆土;

4)机械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200mm),避免超挖余量由人工清挖。

5)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

6)挖土机械应距高压线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距电缆1.0m处,严禁机械开挖。

7)在有行人、车辆通过的地方开挖,应设护栏及警示灯等安全标志。

8)当下步工序与本工序不连续施工时,槽底应预留保护土层不挖,待下步工序开工时再挖。

9)采用坡度板控制槽底高程和坡度时,坡度板应选用有一定刚度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制作,其设置应牢固。对于平面上呈直线的管道,坡度板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5m;对于曲线管道,坡度板间距宜加密;井室位置、折点和变坡点处,应增设坡度板。坡度板距槽底的高度不宜大于3m.

管道安装有四项工序:下管、稳管、接口施工、质量检查。

管道基础施工要求

1)铺筑管道基础垫层前,应认真复核基础底的土基标高、宽度和平整度,铲除槽底的淤泥、杂物和积水,并于当天查验整改完毕。

2)地基不稳定或有流砂现象等,应采取措施加固后才能铺筑碎石垫层。应根据规定的宽度和厚度摊铺平整拍实,摊铺完毕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基础。

3)槽深超过2m,基础浇筑时,必须采用串筒或溜槽来倾倒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4)倒卸浇筑材料时,不得碰撞支撑结构物。车辆卸料时,应在沟槽边缘设置车轮限位木,防止翻车坠落伤人。

浇筑混凝土管座的规定

1)混凝土管座的模板,可一次或两次支设,每次支设高度宜略高于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消除模板中的尘渣、异物,核实模板尺寸。

2)管座分层浇筑时,应先将管座平基凿毛冲净,并将管座平基与管材相接触的三角部位,用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填满、捣实后,再浇混凝土。

3.)采用垫块法一次浇筑管座时,必须先从一侧灌筑混凝土,当对侧的混凝土与灌筑一侧混凝土高度相同时,两侧再同时浇筑,并保持两侧混凝土高度一致。

4)管座基础留变形缝时,缝的位置应与柔性接口相一致。

5)浇筑混凝土管座时,应留混凝土抗压强度试块,留置数量及强度评定方法应遵守规范要求。

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抹带前应将管口的外壁凿毛、洗净。

(2)抹带完成后,应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3~4h后洒水养护。

(3)水泥砂浆抹带及接口填缝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要求。

管道接口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插式甲型接口、套环口、企口应平直,环向间隙应均匀,填料密实、饱满,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缝现象。

2)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应平整,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抹带宽度、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管道闭水试验

1)按建设部行业标准,污水管道、雨污水合流管道、倒虹吸管、设计要求闭水的其他排水管道,必须作闭水试验。

2)闭水试验的要求:

(1)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填土前进行。

(2)闭水试验应在管道灌满水后24h后再进行。

(3)闭水试验的水位,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m;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的高度小于2m时,闭水试验水位可至井口为止。

(4)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min.

关于手掘式顶管的规定

1)将地下水位降至管底以下不小于0.5m处,并采取措施,防止其他水源进入顶管管道。

2)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3)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管前超挖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

4)顶进时测量工具管的中心和高程规定:

⑴工具管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0.3m,测量不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1.0m测量一次,纠偏时增加测量次数。

⑵工具管开始顶进5~10m的范围内,允许偏差为:轴线位置3mm,高程0~+3mm.当超过允许偏差时,采取措施纠正。

顶进过程中,出现下列紧急情况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⑴工具管前方遇到障碍。

⑵后背墙变形严重。

⑶顶铁发生扭曲现象。

⑷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

⑸顶力超过管端的允许顶力。

⑹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

⑺接缝中漏泥浆。

柔性管道安装

1)下管前,应按产品标准逐节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做好记号,另作处理。

2)下管可用人工或起重机进行。采用人工下管时,可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沟槽施工人员;对放坡开挖的沟槽,也可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端,保持管身平衡均匀溜放至沟槽内,严禁将管材由槽顶滚入槽内;采用起重机下管时,应用非金属绳索扣系住,不得串心吊装。

3)安装时,承插口管应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安装宜由下游往上游进行。

4)塑料管材的接口,应采用弹性密封橡胶圈连接的承插式或套筒式柔性接口。

柔性管道沟槽回填

1)回填前,检查管道有无损伤或变形,有损伤的管道应修复或更换。

2)管内径大于800mm的柔性管道,回填施工时应在管内设有竖向支撑。

3)管道回填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气温最低时段。

4)管道半径以下回填时应采取防止管道上浮、位移的措施。

5)管道隐蔽竣工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回填至管顶以上1倍管径的高度。

6)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5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7)管顶0.5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或碾压。

8)回填前应排除沟槽积水,不得回填淤泥、有机物及冻土,回填土中不应含有石块、砖及其他杂硬带有棱角的大块物体。

9)回填时应分层对称回填、夯实以确保管道及检查井不产生位移。

10)回填土的含水量,应按回填材料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

11)回填土的面层虚铺厚度,应按采用的压实工具和要求的密实度确定。对常用的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可按表2K315013-3中的数值选用。

回填土每层虚铺厚度(mm)表2K315013-3

12)设计管基支承角2α范围内应用中粗砂回填,不得用沟槽土回填。

13)对车行道下的管道或位于软土地层以及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的地区的管道,沟槽回填应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或石屑等材料分层回填至管顶以上500mm;再往上可回填良质土。

14)回填至设计高程时,应在12~24h内测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管道变形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超过3%.3%<变形率≤5%时,应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1)挖出回填材料至露出管径85%处,管道周围内应人工挖掘,以避免损伤管壁;

(2)挖出管道局部有损伤时,应进行修复或更换;

(3)重新夯实管道底部的回填材料;

(4)选用适合回填材料按上述要求重新回填施工,直至设计高程;

(5)重新检测管道变形率。

变形率超过5%时,应挖出管道,并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热力管道在零度以下的气温中焊接,应符合的规定

⑴清除管道上的冰、霜、雪。

⑵在工作场地做好防风、防雪措施。

⑶预热温度可根据焊接工艺制定;焊接时,应保证焊缝自由收缩和防止焊口的加速冷却。

⑷应在焊口两侧50mm范围内对焊件进行预热。

⑸在焊缝未完全冷却之前,不得在焊缝部位进行敲打。

热力管道阀门安装应符合的规定

1)按设计要求校对型号,外观检查应无缺陷、开闭灵活。

2)清除阀口的封闭物及其他杂物。

3)阀门的开关手轮应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水平安装的闸阀、截止阀的阀杆应处于上半周范围内。

4)当阀门与管道以法兰或螺纹方式连接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安装;当阀门与管道以焊接方式连接时,阀门不得关闭。

5)有安装方向的阀门应按要求进行安装,有开关程度指示标志的应准确。

6)并排安装的阀门应整齐、美观、便于操作。

7)阀门运输吊装时,应平稳起吊和安放,不得用阀门手轮作为吊装的承重点,不得损坏阀门,已安装就位的阀门应防止重物撞击。

8)水平管道上的阀门,其阀杆及传动装置应按设计规定安装,动作应灵活。

9)焊接蝶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阀板的轴应安装在水平方向上,轴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不应大于60°,严禁垂直安装。

⑵焊接安装时,焊机地线应搭在同侧焊口的钢管上。

⑶安装在立管上时,焊接前应向已关闭的阀板上方注入深100mm以上的水。

⑷焊接完成后,进行2次或3次完全的开启以证明阀门是否能正常工作。

10)焊接球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球阀焊接过程中要进行冷却。

⑵球阀安装焊接时球阀应打开。

⑶阀门在焊接完成后应降温后才能投入使用。

热力管道保温层施工规定

1)当保温层厚度超过100mm时,应分为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

2)保温棉毡、垫的保温厚度和密度应均匀,外形应规整,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瓦块式保温制品的拼缝宽度不得大于5mm.缝隙用石棉灰胶泥填满,并砌严密,瓦块内应抹3~5mm厚的石棉灰胶泥层,且施工时应错缝。当使用2层以上的保温制品时,同层应错缝,里外层应压缝,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每块瓦应有2道镀锌钢丝或箍带扎紧,不得采用螺旋形捆扎方法。

4)各种支架及管道设备等部位,在保温时应预留出一定间隙,保温结构不得妨碍支架的滑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5)管道端部或有盲板的部位应敷设保温层。

热力管网的分类

㈠按热媒种类

1)蒸汽热网可分为:高压、中压、低压蒸汽热网。

2)热水热网

⑴高温热水热网:t≥100℃;

⑵低温热水热网:t≤95℃。

㈡按所处地位

1)一级管网:从热源至热力站的供回水管网。

2)二级管网:从热力站到用户的供回水管网。

㈢按敷设方式

1)地沟敷设可分为:通行地沟、半通行地沟、不通行地沟。

2)架空敷设可分为:高支架、中支架、低支架。

3)直埋敷设:管道直接埋设在地下,无管沟。

㈣按系统形式

1)闭式系统:一次热网与二次热网采用换热器连接,一次热网热媒损失很小,但中间设备多,实际使用较广泛。

2)开式系统:直接消耗一次热媒,中间设备极少,但一次热媒补充量大。

㈤、按供回分类

1)供水管(汽网时:供汽管):从热源至热用户(或热力站)的管道。

2)回水管(汽网时:凝水管):从热用户(或热力站)回至热源的管道。

热力网中常用补偿形式简明示表

表2K315022-1

燃气管道材料选用

高压和中压A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中压B和低压燃气管道,宜采用钢管或机械接口铸铁管。中、低压地下燃气管道采用聚乙烯管材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燃气管道

之所以要根据输气压力来分级,是因为燃气管道的严密性与其他管道相比,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漏气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或其他事故。燃气管道中的压力越高,管道接头脱开或管道本身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也越大。当管道内燃气的压力不同时,对管道材质、安装质量、检验标准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不同。

燃气管道吹扫方法选择

⑴球墨铸铁管道、聚乙烯管道、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道和公称直径小于100mm或长度小于100m的钢质管道,可采用气体吹扫。

⑵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钢质管道,宜采用清管球进行清扫。

燃气管道吹扫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吹扫范围内的管道安装工程除补口、涂漆外,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

⑵管道安装检验合格后,应由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吹扫工作,并在吹扫前编制吹扫方案。

⑶按主管、支管、庭院管的顺序进行吹扫,吹扫出的脏物不得进入已合格的管道。

⑷吹扫管段内的调压器、阀门、孔板、过滤网、燃气表等设备不得参与吹扫,待吹扫合格后再安装复位。

⑸吹扫口应设在开阔地段并加固,吹扫时应设安全区域,吹扫出口前严禁站人。

⑹吹扫压力不得大于管道的设计压力,且应不大于0.3MPa.

⑺吹扫介质宜采用压缩空气,严禁采用氧气和可燃性气体。

⑻吹扫合格设备复位后,不得再进行影响管内清洁的其他作业。

燃气管道气体吹扫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吹扫气体流速不宜小于20m/s.

⑵吹扫口与地面的夹角应在30?~45?之间,吹扫口管段与被吹扫管段必须采取平缓过渡对焊,吹扫口直径应符合表2K3150313的规定。

⑶每次吹扫管道的长度不宜超过500m;当管道长度超过500m时,宜分段吹扫。

⑷当管道长度在200m以上,且无其他管段或储气容器可利用时,应在适当部位安装吹扫阀,采取分段储气,轮换吹扫;当管道长度不足200m,可采用管道自身储气放散的方式吹扫,打压点与放散点应分别设在管道的两端。

⑸当目测排气无烟尘时,应在排气口设置白布或涂白漆木靶板检验,5min内靶上无铁锈、尘土等其他杂物为合格。

燃气管道清管球清扫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管道直径必须是同一规格,不同管径的管道应断开分别进行清扫。

⑵对影响清管球通过的管件、设施,在清管前应采取必要措施。

⑶清管球清扫完成后,应按上述87中5)进行检验,如不合格可采用气体再清扫至合格。

燃气管道强度试验

一般情况下试验压力为设计输气压力的1.5倍,但钢管不得低于0.4MPa,聚乙烯管(SDR11)不得低于0.4MPa,聚乙烯管(SDR17.6)不得低于0.2MPa.当压力达到规定值后,应稳压1h,然后用肥皂水对管道接口进行检查,全部接口均无漏气现象才认为合格。若有漏气处,可放气后进行修理,修理后再次试验,直至合格。

燃气管道严密性试验

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试验合格、管线全线回填后进行。严密性试验压力根据管道设计输气压力而定,当设计输气压力P<5kPa时,试验压力为20kPa;当P≥5kPa时,试验压力应

为设计压力的1.15倍,但不得低于0.1MPa.严密性试验前应向管道内充气至试验压力,燃气管道的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24h,实际压力降不超过允许值为合格。

HDPE防渗膜施工程序

HDPE膜不得在冬季施工。

规则式种植

树穴位置必须排列整齐,横平竖直。行道树定点,行位必须准确,大约每50m钉一控制木桩,木桩位置应在株距之间。树位中心可用镐刨坑后放白灰。

铺植草坪

(1)密铺应将选好的草坪切成300mmx300mm、250mmx300mm、200mm×200mm等不同草块,顺次平铺,草块下填土密实,块与块之间应留有20~30mm缝隙,再行填土,铺后及时滚压浇水。若草种为冷地型则可不留缝隙。

(2)间铺铺植方法应同密铺。用1㎡的草坪宜有规则地铺设2~3㎡面积。

(3)点铺应将草皮切戊30mmx30mm,点种。用l㎡草坪宜点种2~5㎡面积。

(4)茎铺茎铺时间:暖地型草种以春末夏初为宜,冷地型草种以春秋为宜。撒铺方法:应选剪30~50mm长的枝茎,及时撤铺,撒铺后滚压并覆土10mm.

(5)铺植后的草坪管理应符合表2K317011-3的规定。

草坪铺植后的管理表2K317011-3

假山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挖槽→基础施工→拉底→中层施工→扫缝→收顶→检查→完形。

假山基础常用材料

假山基础常用的材料有桩基、石基、灰土基和钢筋混凝土基。桩基用于湖泥沙地,石基多用于较好的土基,灰土基用于干燥地区,钢筋混凝土基多用于流动水域或不均匀土基。一般基础表面高程应在土表或常水位线以下0.3~0.5m.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2020年10月整理).pdf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的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③政府的作用 3、宏观经济的目标:①持续的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争夺性”②具有“排他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他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的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是指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的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看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的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的百分比。OPY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的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的人的收入都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从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他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的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

(完整word版)新版毛概前六章知识点整理(背诵版)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时代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 ●社会条件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物质基础 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近代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主要指近代工业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 ●理论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 ●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形成发展的过程(※选择题) 初步形成:提出并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 成熟: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945年七大写入党章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继续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活的灵魂: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他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握事物内的必然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坚定不移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 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 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 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 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 GDP=C+I+G+NX 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

门、国际部门 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 可分为三大部分: 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 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 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 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 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使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 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 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 政府部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但政府转移支付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并不直接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 国际部门,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NX)=X-M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对国际部门而言,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重点要看的

初中复习资料 目录英语词组总结for 和1.比较since 的四种用法2.since 延续动词与瞬间动词3. 重点部分提要词汇一. 单词⑴ 2冠词a / an / the: 3.some和any 4.family 5. little的用法 三. 语法 1. 名词所有格 2. 祈使句 1.英语构词法汇 2.英语语法汇总及练习 第1讲:名词 第2讲:代词 第3讲:形容词

第4讲:副词 第5讲:动词 第6讲:不定式 第7讲介词 第8讲:连词 第9讲:时态一 第10讲:时态(二) 第11讲:动词语态 第12讲:句子种类(一) 第13讲:句子的种类(二) 讲:宾语从句14第 第15讲:状语从句There be句型与中考试题第17讲ABC 被动语态复习第18讲 【初中英语词组总结】1 (see 、hear 、notice 、find 、feel 、listen to 、look at (感官动词)+do eg:I like watching monkeys jump 2 (比较级and 比较级)表示越来越怎么样 3 a piece of cake =easy 小菜一碟(容易)

4 agree with sb 赞成某人 5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 a kind of 一样 6 all over the world = the whole world 整个世界 7 along with同……一道,伴随……eg : I will go along with you我将和你一起去 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along with their teachers 学生同老师们一起种树 8 As soon as 一怎么样就怎么样 9 as you can see 你是知道的 10 ask for ……求助向…要…(直接接想要的东西) 11 ask sb for sth 向某人什么 12 ask sb to do sth 询问某人某事ask sb not to do 叫某人不要做某事 13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14 at the beginning of …………的起初;……的开始 15 at the end of +地点/+时间最后;尽头;末尾 16 at this time of year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17 be /feel confident of sth /that clause +从句感觉/对什么有信心,自信 18 be + doing 表:1 现在进行时2 将来时 19 be able to (+ v 原) = can (+ v 原)能够…… 21 be afraid to do (of sth 恐惧,害怕……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精)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 I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或知识点 一、导言(第1、2章 1、宏观经济学科学(第1章 (1宏观经济学。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后面所有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的、本书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宏观体系的认识。 (2价格黏性与伸缩性。短期和长期,价格情形,也是不同学派分析的角度或出发点。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了解下即可。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总产出。重点掌握:概念和内涵;核算中的特殊处理;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GDP核算指标的缺陷和改进。 (2国民收入核算。重点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GDP与其他国民收入指标(GNP、NNP、NI、PI、PPI的关系。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重点掌握:CPI的含义。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关系。 说明:第1、2章比较基础,初级宏观看过的考生,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直接略过就行。 二、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4、5、6章 重点章节在4、5、6。其中,最最重要的章节在第4章。

1、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3章 (1国民收入的分配。重点掌握: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决定,欧拉定理。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该函数的性质必须掌握。 (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重点掌握: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利用储蓄和投资曲线分析问题。 2、货币与通货膨胀(第4章 (1货币数量论。重点掌握: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表达式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数量方程式来解释通货膨胀。(12年真题 (2通货膨胀与利率。重点掌握:费雪效应与费雪方程。 (3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重点掌握: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VS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5古典二分法。重点理解古典二分法含义,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含义与区别。 说明:货币与通货膨胀这一章的比较重要,建议能在这些重点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下,本章不难。 3、开放的经济(第5章 (1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2小型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重点掌握:①小型开放经济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②各种政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数学丨小学1-6年级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

数学丨小学1-6年级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1.数与代数 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13等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 6、8、9、10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如·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2、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2.运算法则(小数、分数和整数的运算法则一样)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 2、两级运算,乘除优先,加减在后。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运算定律(总共5个,加法2个,乘法3个)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风险管理知识点-精简版

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 第一节风险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一、风险的定义 基本含义:某种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但是,在经济学、统计学、决策理论和保险学中尚无一个适用于他们各个领域的一致公认的定义。 (一)经济学:损失机会和损失可能性。把风险定义为损失机会,表明风险是面临损失的可能性,是一定状况下的概率。 (二)统计学: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三)决策理论:损失的不确定性。 二、风险的度量 1、损失频率:用于度量事件是否经常发生 2、损失程度:用于度量每一事故造成的损害 图1-1风险发生的一般规律

三、风险的特征 (一)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可以用概率度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损害性。损害是风险发生的后果,无风险则无保险。 (三)不确定性。 1、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地点不确定 2、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3、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损失的后果不确定 (四)可预测性。大量风险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奠定了保险费率确定的基础。 (五)发展性——可变性 当代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使风险的发展性更为突出。如使用网络和手机的风险,电信诈骗。 四、风险构成的要素 (一)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引起或增加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或条件,或者风险事件发生时,导致损失扩大的原因或条件。通常分为三种:

①物质风险因素:与物质的物理功能有关,与人无关——有形的; ②道德风险因素:与人的修养有关,偏重于人的恶意行为——无形的; ③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偏重于人的善意行为——无形的; 实质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 人为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 (二)风险事故:风险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风险的载体 风险事故,也称风险事件,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的、外在的原因,是损害的媒介物。 (三)损失——风险事件的结果,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1)直接损失(Physical Loss) 风险事故直接造成的有形损失,所保风险的第一结果 (2)间接损失(Consequential Loss)

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a2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6a2 底面积=棱长×棱长=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3棱长和=棱长×12=12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S=2(ab+bh+ha) 体积=长×宽×高 V=abh 底面积=长×宽=ab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лr2 环形: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公式面积s=л(R2-r2)= лR2-лr2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Sh÷3=лr2h÷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高考历史知识点精简版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必修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②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规定: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30万人。日军还在中国成立了从事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抗日战争:面对日军侵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要知识点

二十三章 1.GDP的组成部分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Y=C+I+G+NX 消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是对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物品的购买。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2.GDP平减指数P15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平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GDP平减指数=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

二十四章 1.计算消费物价指数P30 消费者物价指数= 2.GD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 两个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映消费者 购买的所有物品的价格 2.消费物价指数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 的价格 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3.不同时期的美元数字 今天美元的数量= 4.指数化和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当某一美元量根据法律或合同自动地按物价水平的变动校正时,这就称为通货膨胀化的指数化。 衡量美元数量变动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 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称为真实利率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二十五章 生产率时如何决定的4个点

人均物资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存量称为物质资本。 人均人力资本:指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一个术语。人均自然资源: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 技术知识: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时了解。 二十六章 金融市场是想储蓄的人可以借以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 债券是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股票代表企业的所有权,所以也代表企业所获利润的索取权。 国民收入账户储蓄与投资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国民储蓄S、家庭收入Y、税收T、 GDP:Y=C+I+G+NX 国民储蓄:Y-C-G=I 储蓄等于投资S=I 或S=(Y-T-C)+(T-G) 私人储蓄(Y-T-C)公共储蓄(T-G) 如果T大于G预算盈余;如果G大于T预算赤字,公共储蓄是负数。 对整个经济而言,储蓄必定等于投资。 可贷资金市场 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

初中几何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初中几何基本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关键概念 1、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和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和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 (1)GDP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GNP与GDP关系:GNP=GDP+NFP,其中NFP是净要素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

报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是GDP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 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 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和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和资本。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 二复习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总量分析方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变动和相互关系。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等。(2)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各学派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争论的内容主要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效应。 4、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内需不足;(2)通货膨胀压力大;(3)外汇储备急剧增加;(4)流动性过剩。 5、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各流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2)新古典综合派仍占正统地位;(3)宏观经济学的精密化、实用化与微观化。

高一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 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 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 离骚 1、文学常识 2、词语读音 修姱、嫉妒、謇、忳郁悒、侘傺 溘死、鸷鸟、方圜、攘诟、谣诼、延伫、芰荷、偭、兰皋、椒丘 岌岌、杂糅、昭质、可惩 孔雀东南飞 1、文学常识 乐府诗是一种合乐的古诗,因传自乐府官署而得名,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和歌辞,分别用于朝廷典礼和宴会时演唱。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成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2、词语读音 箜篌、怀忿、槌床、哽咽、绣腰襦葳蕤、卑鄙、蹑丝履、玳瑁、流纨 明月珰、磐石、拊掌、郡丞、思量量体裁衣、否极泰来、白鹄、婀娜 踯躅、金镂鞍、赍钱、蟠龙、琉璃 晻晻、日暝、摧藏、蹑履、怅然戊戌、戍守、彷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教学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 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热力学温度(T)也称绝对温度:符号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T=t+273。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量程。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3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再度;读数过程玻璃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体凸处平行。 4.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其中晶体熔化需要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6.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7.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如海波,冰,食盐,石墨,金属)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没有熔点。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其中,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液体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毛概重要考点知识点梳理

毛概重要考点知识点梳理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2.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 3.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4.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8.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 9.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0.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11.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13.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4.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5.改革开放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 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 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