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反思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反思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反思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反思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反思

摘要:公民社会组织在维护经济公平、推进民主法治、调适社会冲突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其日益凸显的功能,学者们便对公民社会组织形成了一种“视域偏好”,即片面强调公民社会组织发展,而相对忽视对其缺陷和失灵问题的研究。同时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缺乏理性和自觉的理论认知将会导致学术的研究偏执一端。因此,当下开展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反思省察便成了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公民社会组织;角色定位;批判性反思

一个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市场、国家和社会,它们所对应的行动主体分别是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市场被称为“无形的手”,它主要通过自由交易来实现经济增长;政府被称为“有形的手”,它主要通过合法权力的配置来维护社会稳定;公民社会组织则被称为“社会的独立之眼”,它主要通过志愿精神来增强社会资本。在传统经济社会发展范式中,典型的应用手段就是政府和市场,然而在遭遇“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打击之后,人们便期待这“社会的独立之眼”来克服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本文基于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相关概念的廓清,进而审视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同时展开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批判性内省,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一、迷雾的拨开: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相关概念的廓清

在中国现实境遇中,公民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往往与其它相关词语进行混合使用,与公民社会组织紧密相关的词语主要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组织”。这些词语与公民社会组织既有相互交集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即以上词语都分别指出了公民社会组织某一方面的理论特质,但同时也都抹煞了公民社会组织其它方面的本真品格。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种类繁杂的词语以及不同研究者的特殊取向致使公民社会组织概念日益模糊和泛化。笔者认为,明确而清晰的概念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基于这种“概念丛林”状况,我们很有必要对其相关词语予以辨析,以澄清人们的认识。

(一)非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组织。最早对非政府组织做出界定的是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它在1950年2月27日的第288(x)号决议中认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都可以看做是非政府组织。”此后,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1996年通过了1996/31号决议,扩大了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内涵,将其定义为:“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优点就是表征公民社会组织的非官方性,彰显公民社会组织不同于政府部门,而事实上,它的缺点也是一目了然。一方面,受全能政府政治文化影响,非政府组织这一敏感的字眼很容易引起一些官员和政府的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因为非政府组织承诺促进社会发展,这

可能会暴露政府在现实中的某些缺陷。非政府组织可能因为提高了那些被政府忽视了的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获得荣誉,同时,也可能因为暴露了政府的无能而使政府的合法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一词在中文语境中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有人把非政府组织曲解为“非议政府组织”,认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是没有任何关联的,甚至是同政府相抗衡的团体组织。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在当代中国这一特殊的现实场景中,那些最重要、影响最大的非政府组织恰恰与政府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实际上就是“政府的非政府组织”。由此,用非政府组织一词来指代中国公民社会组织,诚然是不合时宜的。

(二)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组织。沃尔夫对非营利组织作了描述性的定义:(1)有服务大众的宗旨,(2)必须在政府备案,并接受相关法令规章的管辖,(3)必须为一个非营利或慈善的结构,(4)经营结构必须排除私人利益或财物的获得,(5)经营将享有免除政府税收的优惠,(6)享有法律上的特别地位,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免税的合法地位。非营利组织的优点就是彰显公民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阐发公民社会组织是不同于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市场主体。然而试图使用非营利组织一词来称谓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其缺陷也是不言自明。一是理论逻辑的悖论。如果我们仅仅按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特征来界定中国公民社会组织,那么众所周知的“政府部门”是否也可称作为中国公民社会组织,这样一来其陷入的窘境也就在所

难免了。二是现实状况的吊诡。尽人皆知,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追求利润为宗旨的社会组织,但是在中国现实境遇中却有相当部分的非营利组织在从事一定的有偿服务或营利活动,这就可能会产生歧义:既然是非营利组织,为什么又可以营利呢?可见,使用非营利组织一词来称谓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必然是不合乎逻辑的。(三)第三部门组织与公民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组织也通常简称“第三部门”或“第三域”,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列维特等人于1973年提出,用以统称那些既不属于政府部门,也不属于市场系统的第三类组织。此后这个概念在美国流行开来,并广泛扩展到全世界。第三部门组织的优点就是折射公民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即公民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然而它的欠缺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第三部门组织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过于宽泛,即意指除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之外所有部门的总称,它似乎无所不包,但又什么都不是。学术界也倾向于认为,第三部门组织不仅范围广大,而且其组织内部之间的差别也很大,“这些组织相互之间的差别好比蚂蚁与大象的差别,或寄居蟹与鲸鱼的差别。”其二,第三部门组织作为一个外来术语,许多人对此还不甚了解,与此同时在经济领域,人们还很容易将“第三部门组织”与国民经济中的“第三部门”相混淆。因此,采用第三部门组织这个概念来指称中国公民社会组织,显然不是十分妥当。

二、行动者的归来: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正当角色定位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源,它在维护经济公平、推进民主法治、调适利益冲突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经济层面的审视:经济公平的维护者。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对于维护经济公平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一,规范市场秩序,实现公平竞争。公民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制度安排,可以用来协助政府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譬如,有一时期温州的打火机企业之间进行恶性竞争,有些厂家为了在价格中取胜,企图用劣质零件取代正常材料零件。由于打火机市场规模较小,政府没有余力有效打击这种不正当竞争,打火机企业只好成立自己的组织协会,打火机协会成立后制定适当的技术标准,并对不正常低价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其结果是打火机的性能价格比得到了维

护,最后,温州的打火机不仅在当地占领了市场,而且在韩国和日本都取得了竞争的胜利。其二,调节国民收入,实现公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依靠政府很难对公平分配提供充分保障,而以公民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第三次分配则有助于保障公平分配的实现。正是因为公民社会组织有效利用政府财政的补贴和民间资金的捐助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促进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从城市向农村、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所以使得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能够机会均等地参与社会的发

展,并公平地分享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政治层面的洞悉:民主法治的推进者。公民社会组织的蓬勃兴起将为中国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提供宽厚的社会空间和智识性动力。一方面,促使权力本位走向权利本位,改善政治民主。民主契约论者强调权利对于权力的先在性,然而政府权力却具有天然的膨胀性,致使权力的僭越并泛化为整个社会体系的主导运行规则,最终滋生腐败。试图遏制政府权力的腐化,必须对其实行有效制约,但是单个的社会力量又没有能力与政府相抗衡,而公民社会组织则克服了单个人面对政府强权时的脆弱性和松散性,它以组织化和群体化的形式将来自社会单个的资源和能量汇集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形成多元自主性权利,以对政府权力进行分割、分解和制衡,从而促进“权力政治”走向“公益政治”。另一方面,促使国家本位走向社会优位,培育法治土壤。我国的法治化进程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可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依法治国”在很大意义上仍局限于政策层面,而没有真正化为社会现实。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体制和观念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实践操作上的,或者说,我们缺少法治的切实体验和感悟,它始终停留在“图景”状态而难于“日常化”。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的浓重关怀,所以法治的成绩才收效甚微,而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形成正是对“行动者归来”的深切回应。公民社会组织就像一所社会大学校,通过社会成员的民主参与、平等协商、社会监

督等实践活动,在无形中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社会空间,使社会成员逐渐养成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监督意识,塑造法治社会所需的自主性品格,从而为现代法治的形成培育了深厚的社会土壤。(三)社会层面的透视:利益冲突的调适者。公民社会组织对化解社会矛盾、调适利益冲突将起到“减震器”的作用。(1)预警效应。公民社会组织由于具有关怀弱势群体、扎根社会基层、贴近人民大众等优势,所以它具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天然能力,能够先察觉到社会矛盾的萌芽,从而向政府或有关部门发布预警信号,传递调控信息,并通过民主协商、规范引导和理性处置等有效措施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弭在萌芽,防止利益冲突的不断升级。(2)沟通效应。由于公民社会组织是位于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中间性部门,所以它能够建立起通畅的“上情下达”或“下情上传”的沟通渠道。一方面,公民社会组织把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社会成员,促进社会成员对政府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增进相互信任,减缓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公民社会组织通过不同形式将社会成员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迅速地集中起来

并传递给政府,以便政府有效了解社情民意,排解民众的怨气,释放社会的压力。(3)疏导效应。公民社会组织为公民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多种渠道,如维权组织、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公民社会组织能够反映众多社会声音,并把各种社会愿望和民众诉求,输入平等对话和民主协商的运行机制之中,并通过自律协

调、沟通交流、说服劝导等方式来疏导民众的心理积怨,从而减少非理性个体行为的发生,消解利益冲突。

三、现实的检视: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反思

就国内外学者已有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组织的实践品性主要有以下四个:(1)资源获取的独立性。公民社会组织作为自治组织,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并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一般都不依赖于政府部门和其它社会组织。(2)组织架构的非政府性。公民社会组织既不是政府部门及其附属机构,也不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但这并不表明它与政府是没有任何关联甚至与政府相抗衡。(3)运作原则的非营利性。公民社会组织的组织使命不是积累财富,而是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但这并不等于它不能从事营利性活动,其获取收入必须返回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中去,而不是在组织缔造者中进行分配。(4)服务行为的志愿性。政府运行的内在逻辑是行政机制,企业运行的内在逻辑是市场机制,公民社会组织运行的内在逻辑是志愿机制,它是公民基于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在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的感召下,自愿、自觉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志愿性组织。

正是由于公民社会组织秉承以上优良的实践品性,才使得它过重地承载着人们的希冀和期盼,被更多的人视为开启新一轮“公平”与“和谐”之门的钥匙,也被视为“德性完美”、“志愿主义”和“完美无瑕概念”的神话。公民社会倡导者们更是对公民社会组织表现

出特有的浓重情怀,并将公民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公共精神的活性贴上华丽标签,由此也便形成了一种“视域偏好”,即片面强调公民社会组织发展,而相对忽视对其缺陷和失灵问题的研究,这种思潮容易误导人们对公民社会组织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和幻想。更为值得警惕的是,如果我们仅凭一时的冲动和狂热,而缺乏理性和自觉的理论认知,那么因其狭隘的行为势必会导致学术研究的偏执一端。由此,当下展开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内省便成了一种迫切的学术需要。

(一)剥除“志愿神话”,密切关注公民社会组织的逐利化冲动

公民社会组织的显著特征就是它服务行为的志愿性,诸多学者也正是据此解读,认为以志愿精神为内核的互助主义所构成的社会资本可以超越集体行动困境。然而观照国内外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实践,事实并非如此。如同“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一样,公民社会组织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同样存在着“志愿失灵”现象。“志愿失灵”最突出表现就是公民社会组织所需的开支与所筹集到的资金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莱斯特·萨拉蒙称之为慈善不足,他认为“志愿失灵”的情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慈善的供给不足,二是慈善的特殊性,三是慈善的父权性,四是慈善的业余性。对此萨拉蒙也曾谆谆告诫:不要依赖和迷信于志愿行动,“纯粹的志愿主义神话存在着这样一种危险,即它赋予非营利部门一种比它本来拥有的作用更加边缘化的角色。地方资源的贫乏以及常常包围

着穷人的四处泛滥的宿命论和怀疑情绪意味着主要依靠志愿活动的自然增长的观点几乎注定要失败”。

囿于公民社会组织自身的局限性,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也并非一方净土,“志愿失灵”迹象在我国也同样呈现:首先,志愿服务的捐赠不足。由于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并没有建立起制度化的财务披露机

制,再加上一些公民社会组织存在公益腐败现象,从而致使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缺乏较高的社会公信度,于是企业和公众都不愿意为其捐赠。据统计,1998年,公民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中政府拨款收入占53.55%,企业提供资金只占5.63%,公众捐赠的资金仅占2.18%,营业性收入只占总收入的6%。其次,志愿服务的参与不够。由于志愿服务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和相关信息流动性的不足,同时加之体制上和人为上的一些障碍,限制了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据一项针对青年志愿者的调查发现,52.0%的人只有在单位组织时才参加志愿活动,18.2%的人只有在特殊时间或节日参加,11.3%的人一年只参加一次志愿活动,9.4%的人每月或两月参加一次,6.7%的人一周或两周参加一次。再次,志愿服务对象的狭隘性。公民社会组织并没有覆盖所有处于亚需要状态的群体,一部分群体可以享受到各种完善的服务,而另一部分急需帮助的弱势群体却往往被忽视,如农民工、城市失业者和边远地区贫困人口等。最后,志愿服务人员的业余性。由于薪酬待遇低、工作强度大、发

展空间小等因素制约,公民社会组织很难吸引到普通民众参与,更难召集到专业人才加盟。因此,一些服务工作暂时只能由那些具有爱心精神的业余人员来承担,从而影响到服务的质量。

在关切公民社会组织“志愿失灵”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论域,那就是公民社会组织的逐利化冲动。经过全面分析,笔者把公民社会组织逐利化动机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权益的谋划。一些有政治企图的人有可能利用公民社会组织作为政治活动的舞台,尤其是在一些带有意识形态传播功能的国际公民社会组织影响下,个别公民社会组织甚至可能成为某些国家进行“和平演变”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要工具,或者一些西方国家企图借助目标国公民社会组织的影响力达到干涉它国内政、颠覆政权的目的。由此,难怪有些人往往会把创建公民社会组织的动机解释为谋取政治权益和实现政治野心的重要手段。二是经济利益的追逐。由于商业原则侵蚀,公民社会组织日益蜕变为营利性企业,当公民社会组织变得越来越像商业组织并追逐利润的时候,那么它与商业化企业之间的边界也就变得扑朔迷离。正如莱斯特·萨拉蒙所言:“近年来,发达国家很多非营利组织为了拓宽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减少组织的依赖性,开展了越来越多的经营活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即逐渐变得像企业。”市场化和商业化倾向致使公民社会组织沾满着交易与利润的色彩,消解着它在公共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美国健康管理组织(hmos)似乎为这一论述提供了较好的印

证。hmos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其初衷是确保社区的利益、将更多的贫穷者包含进来,使得他们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健康保健。但是,由于市场主导作用的过分凸显,大量hmos快速撤出他们认为是不赚钱的市场领域。三是精神利益的贪图。当人们对于物质利益满足以后,就逐渐推进至对精神利益的需求。一些人参加公民社会组织的行为动机并不是真正出自于为他人服务的志愿精神,相反是通过参与其活动从中获取某种回报,其中包括精神上的满足。譬如,某些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慈善是为了从受助者的境况改善和感恩

戴德中来抚慰他们惴惴不安的良心,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利他主义者,也是另有企图的,只不过这部分人企图的不是赤裸裸的物质利益攫取而已,而是一种较为隐秘的精神慰藉罢了。

(二)解构“独立神话”,全面审视公民社会组织的官僚化倾向

公民社会组织作为独立的自治组织,在决策、人事、财务等方面均不受外部的控制,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有效管理本组织内部事务。独立性是公民社会组织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运作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由于其独立性才使得公民社会组织一直保持着理想主义色彩,使之与民主和市场构成发展学派的“魔力三重唱”,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治疗诸种流行病症的常用处方。但事实上,在中国现实境遇中公民社会组织并未成为一个理想中的独立于国家

与市场的第三领域。资金不足使它靠拢市场,独立不足使它靠拢政

府,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公民社会组织是属于一种“软公民社会组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一是较弱的资源筹集能力。目前我国公民社会组织筹集资金的能力较弱,普遍存在经费匮乏的问题,公民社会组织有时候为了自身的存活,不得不放弃一些“独立的、普惠的”原则,从而根据资助者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来确定本组织的行动方案。不言而喻,在外在条件的影响下,公民社会组织很难再保持其传统意义上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从而出现“理念被捐助者导向俘虏”和“志愿精神被专业化导向俘虏”的现象。二是较强的行政依附性。长期以来在高度集权政治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公民社会组织难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即公民社会组织行政化的倾向。由于政府的过度介入,一些公民社会组织的目标已发生严重的错位,完全异化为“二政府”,行政化困境已成为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吊诡:不依赖于政府就难于存活,依赖于政府则难于发展。三是低效的激励机制。与市场主体和政府部门相比,公民社会组织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则明显缺乏,既不能像市场主体那样为企业员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收入水平,也不能像政府部门那样为公务员提供较为显赫的社会地位,它带给组织成员更多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因此,在一个理想主义淡薄、实利主义至上的时代里,公民社会组织很难吸引或留住高素质人才,其工作人员大部分是离退休人员或者是临时聘用的人员。

由于脱胎于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框架之下,国家是以“全能

政府”的面貌呈现,全能主义的特征导致了政治权力无孔不入,政治触角遍及社会每一个角落。在这种情景下,中国公民社会组织无一避免地打上“官僚化”的烙印。如文联、工商联、科协等这类社会组织显然具有浓厚的官僚化色彩,可以说是政府部门工作的直接延伸。诚如库尔茨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加利福尼亚反贫困的措施之后所指出的:在基层,虽然地方共同行动委员会的领导人是招聘来指导反贫困项目的,但是被社会主流官僚化了。目前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官僚化倾向主要表现为:第一,产生方式的官僚化。与西方公民社会组织自然演进产生模式的路径相比,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产生方式与运作逻辑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绝大部分是在政府的扶持或直接操纵下诞生的,从而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组织形式与实际运作逻辑的背离。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公民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都必须挂靠在某一个党政权力机关作为它的主管部门,为此,每一个公民社会组织成立之前,都必须要寻求到管理自己的“婆婆”,这种管理体制也就必然决定了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生成模式是政府主导而不是社会选择。第二,人事编制的官僚化。据调查,中国社团工作人员中,大部分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其中

45%的社团中有公务员编制的工作人员,20.0%的社团的工作人员是事业单位编制,但参照公务员待遇,工作人员以事业单位编制为主的社团占样本数的27.5%,工作人员以企业编制为主的社团占

7.5%,样本中没有一个社团的工作人员全部是独立被雇用的。第三,内部治理的官僚化。由于一个外在且强有力的政府力量的存在,公民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的官僚化倾向也十分明显,其突出表现就是公民社会组织内部决策权力的外化控制,即原本属于公民社会组织内部决策的权力,被纳入到了政府的运作体系中去了,公民社会组织失去了对社会组织内部事务的决策权。很多重大事务的决策权,譬如对于捐款的使用等,并不是由理事会决定,而是取决于政府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祛魅“善治神话”,科学考量公民社会组织的治理化失效“善治”是指促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其本质特征在于摒弃政府是公共事物治理单一行为主体的思维范式,建立起多主体、多中心的互动回应的治理网络系统,强调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在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典型的应用工具就是市场和政府,然而在遭遇“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双重打击之后,人们期待“第三条道路”的出现,以便试图启动公民社会组织的治理来克服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因此,公民社会组织的萌生则被人们视为对“公共性危机”和“民主没落”所做出的拯救性回应,公民社会组织从此也便披上了“善治神话”的华丽袈裟。

就社会整体而言,公民社会组织既具有整合的作用,也具有分化的功能;对政治国家而言,公民社会组织既有与政治国家的相互合

作,也有与政治国家的相互抵触;对组织成员而言,公民社会组织既有利益的增进,也有利益的争执。可见,公民社会组织的功能是双重性的。如果仅仅是把公民社会组织单向度地指向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话,或许只是主体预设的一厢情愿。公民社会组织既不能够代替政府享有合法的政治权利,也不能够代替市场对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它同样存在着社会治理的失效。

一方面,治理参与的失效。现代治理理念认为,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除市场和政府之外,公民社会组织也是重要的治理主体。而事实上,目前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合法地位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虽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鼓励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但是鼓励公民的参与并不等于直接提倡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虽然公民社会组织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但同时也会造成新的社会风险,由此,托克维尔也认为“这是用一种危险去平衡另一种更为可怕的危险”,所以政府对公民社会组织发展还是持一种谨慎的态度。退一步而言,即使是政府允许公民通过组织化参与,那么到底是通过原有政府机关、人民团体和民主党派去参与,还是通过成立自己独立的表达组织去参与,对于这些问题政府似乎并没有明确的表态,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将会给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带来一定的困境。正如卡罗琳·m·库珀在中国西南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后指出的:那些成功注册的公民社会组织表示,它们一直担心政府的干涉和控制,因为公

民社会组织法规中的一些条款允许政府对公民社会组织的活动进行广泛多样的解释,导致随意的监管和对法规的操控。

另一方面,治理行动的失效。公民社会组织成员的多样性将衍生出多元化的行为动机,而在多元化行为动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利益联合将面临“集体行动困境”。曼瑟尔·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对此现象作了精辟的剖析,他以经济人假设的方法论证了人们的共同利益并不必然意味着集体行动的自然达成,而“搭便车”则是最符合理性经济人算计的。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在公民社会组织范围内,其收益是公共的,公民社会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不管他是否提供目标的达成成本,他(她)都不会被排除在最终受益的享用者之外。公共收益的这种性质将会促使公民社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试图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其结果就是没有一个组织成员愿意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最终导致治理行动的失效。诚如加雅拉喀什·纳拉扬所言,无数的印度人都曾强烈地呼吁过实行彻底的改革来实现政府更高效的治理,令人失望的是,这种热情还没有开花结果就烟消云散了,因为没有任何协同一致的行动来把握这种热情,更没有把这种热情转变为革命性的力量。

最新版医院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院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市**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 项目地址:**市**街 项目业主:**市**区人民医院 法人代表:** 项目摘要: **市**区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是为配合医院“升三院、创二甲”实施的硬件建设工程。项目利用**区人民医院原址进行改扩建,新建门诊大楼3270㎡、地下停车场1113㎡和临时门诊用房建设435㎡,并按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配套设备及编制床单元基础设施。项目估算总投资12015万元,其中项目业主自筹资金300万元,申请各级政府财政补助280万元,商请区财政贴息贷款620万元。项目计划工期1年,于2018年11月竣工。 1.2 研究工作的依据、原则和范围 1.2.1 研究工作依据 按照《中共某省委、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川委发[20155]2号)文件,以及**市规划和建设局宜规建函[20155]139号《关于**市**区人民医院申请门诊大楼改建的复函》,20152年**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关于**市**区人民医院门诊楼工程

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作为项目的编制依据。 1.2.2 研究工作原则 根据客观条件和医院发展总体目标,按照《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建设标准》、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程序及项目可行性研究必要的内容开展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1.2.3 研究工作范围 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设计方案、环境保护、项目组织管理等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定额,估算项目总投资。根据国家的财税制度和有关政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分析、评价,并提出结论性意见,供建设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 1.3 可行性研究概要 1.3.1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市是正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区域性二级中心城市,但医疗卫生条件发展较为滞后。中心城区现有的三家主要医院医疗现状为门诊拥挤、住院床位严重不足、医疗设备设施需更新、医疗技术尚需进一步提高,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必将大大提高,全市医疗卫生的总体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才能满足全市人民对医疗卫生保健的总体需求。 **市**区人民医院作为**区属唯一的一家综合性医院,承担全区70多万人的医疗卫生工作,但落后的医疗设备设施条件更显突出,特别是

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 作为美国天赋教育的入门功夫,所谓“批判性阅读”,就是不仅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东西,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批判性地学东西。死记硬背、人云亦云,那是末流功夫。批判性阅读才是硬功夫,才是高段位的阅读行为。 为了达到“批判性阅读”之目的,该计划循序渐进地设计了各个年级的培养目标,让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在阅读、评价、争论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在应试教育的教学氛围中,批判性阅读简直无异于自杀。当老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读一篇文章时,现成的标准答案已在恭候着你。有哪个老师敢鼓励学生去批判性地阅读课文?哪篇课文不是精选的佳作?怎能批判性阅读? 我在国内上学时,读鲁迅的文章,有些句子,怎么读也读不顺。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句“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当然,这不能说有语法问题,但读来总有点不太顺。再比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有一句“落水狗的是否该打”。为什么不说“落水狗是否该打”,也不说“落水的狗是否该打”,偏偏说“落水狗的是否该打”?我试图从各种语法角度帮鲁迅找那个“的”字的答案,均无法说服自己。于是,怀疑是排版印刷的错误,但找来其他版本,一模一样。鲁迅不愧一代伟人,思想之深邃,文笔之辛辣,语言之生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于是,只能突然怀疑自己是否“神经搭错线”? 前两年,到哈佛办事。友人指给我看: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开着,一本朝下盖着。什么谜底?朋友引而不发。我寻思了几天,豁然开朗:哈佛想告诉她的学生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此,哈佛的师生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哈佛追求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行为。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从批判中吸收,是一种主动的吸收,是过滤后的吸收。吸收的是精髓,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批判,从而对知识进行重构,成为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批判性阅读必须以独立思考为基础。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批判性阅读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第一块基石。

《现代性的后果》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现代性的后果 一、抽象体系与亲密关系的转变 1、抽象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大量前现代秩序所缺乏的安全。对抽象体系的信任既是时空延伸的条件,也是现代制度(而非传统世界)所提供的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的普遍性条件。在现代性条件下,就本体性安全而言,这种嵌入进抽象体系的常规是关键性的,然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脆弱的心理奇特方式。 2、亲密关系的转变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①现代性的全球化倾向与日常生活中的地域性时间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 ②自我构建作为一种反思性的“项目”,是现代性的反思性的一个基本部分;个人必须在抽象体系所提供的策略和选择中他或她的身份认同。 ③建立在基本信任之上的自我实现的趋势:这种基本信任在个人化的情境下只有通过自我向他人“敞开胸怀”才能得以确立。 ④个人和作为“关系”的情感纽带的建构受到相互自我开放的引导。 ⑤对自我实现的关心,不仅是个人对几乎无法控制的带威胁性的外部世界的自恋式的防卫,而且部分地也是向全球化影响对日常生活环境冲击的一种积极调适。 二、信任与个人关系 在个人的早起发展过程中,对自我认同的稳定环境和周围环境(本体性安全)的基本信任,最初并不是建立在一种事物或事件的连续意义上的。相反,如我们注意到的,它是从对个人的信任中派生出来的,而且,它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建立起一种无疑会持久存在于生活中的信任他人的需要。对个人的信任建立在回应和它所包含的相互关系之上:相信他人的诚实是自我诚实和可靠干的一种最初来源。对抽象体系的信任为日常的可信赖性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它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她不可能满足个人信任关系所提供的相互性和亲密性的需要。 现代性对大规模的官僚组织的控制和“大众社会”的一般影响所导致的结果,是私人领域被“非制度化”了。换句话说,公众生活领域“过于制度化了”,其结果是个人生活变弱了,市区了原有的固定参照,由此人类的主体性发生了转向,在自身内部去寻找意义和稳定性。 三、现代世界中的风险与危险 1、风险强度。我们风险强度的东西肯定是跟我们今天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可怕的外表”的基本要素。现今全球所有危险中,核战争显然是潜在的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危险。 2、风险环境。风险环境在世界范围扩张,所有脱域机制都使具体的个人和团体失去对事物的控制。 3、风险经验。风险被非专业人士普遍承认为风险,这个事实是现代世界和前现代世界之间发生断裂的一个主要标志。 四、现代性的现象学 有两种关于生活在现代性社会中的感受是什么的设想在社会学文献中占统治地位,但它们似乎都不够准确。一是韦伯的设想,根据这种设想,理性的束缚越来越牢固,它把我们囚禁在官僚程序的毫无个性的牢笼中。第二个设想来源于马克思和其他许多学者。现代性是一个怪物。他觉察到现代性的影响多么具有破坏性,并意识到它是多么不可逆转。 现代性的现象学,每一种都以一种内在的方式与书本前面的讨论密切相关: ①非地域化与再嵌入:疏远与熟悉的交叉点。 ②亲密与非个性:个人信任与非个人纽带的交叉点。 ③专业化只是与对知识的再占有:抽象体系与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能力的交叉点。 ④隐私与卷入:实用主义的接受与积极行动的交叉点。 现代性是“非地域化”的,地点变得变幻不居。可这是一种符合的或者矛盾的经验,而不仅仅是共同体的失落。非地域化的一个特征是我们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与信息环境之中,这意味着熟悉性与地域性不

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论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

收稿日期:2014-11-08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动态研究与批判”(2014YCXZD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毕芙蓉(1971—,女,山东梁山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后 马克思思潮研究。 2015年第1期(总第182期理论探讨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No.1, 2015General.No.182 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 ———论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 毕 芙 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 要: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通过分析各种符号的政治功能,论述了符号暴力这一新的社会统治形式。符号 位于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之间,把既定的社会结构内化为个人的心智结构,同时形成个人新的心智结构,实现对社会结构的重建。符号的政治功能即重建或再生产

社会结构。从一种变动的视角看,社会由各种相互竞争的“场域”构成,而个人的心智结构则呈现为更具有形成性的“惯习”。符号的政治社会功能实现于场域与惯习相互塑造的过程。承担着政治功能的符号是一种权力,也因此成为一种资本。这种资本通过对符号的等级划分,在社会中建立起不平等的秩序,并能够转换为其他资本来获取自身利益。这种可以作为文化资本的符号暴力,其特点在于被支配者的自愿接受和配合。因此,它的作用恰恰在于掩饰统治本身的暴力性质。 关键词:布迪厄;符号暴力;文化资本中图分类号:B565.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1501-0053-04 作为布迪厄的合作者和研究者,华康德指出,“知识社会学或文化形式的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社会学,亦即一种符号权力的社会学。的确,布迪厄的全部学说可以被理解成一门唯物主义人类学,这种唯物主义人类学探讨符号暴力的各种形式如何发挥特有的作用,影响支配结构的再生产及其转 换。 ”[1]15 符号暴力接替赤裸裸的暴力成为统治的主要形式,这种符号暴力的特点是:被支配者的自愿接受和配合。因此,这是不被承认的暴力,它的作用恰恰在于掩饰统治本身的暴力性质。 一、符号的政治功能 符号,并不仅仅是人们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它具有比交流和沟通更为重要的功能:重建或再生产社会结构。

心得体会: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转化

心得体会: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转化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不是“否定” 许多人认为,批判性思维的根本取向是“批判”,最终目的是“否定”,这是对批判性思维最严重的误解,客观上限制了批判性思维在国内被接受和推广。 事实上,批判性思维并不事先假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只是主张任何观点及其论证都应该接受理性的检视,如果发现是错的就拒绝它,发现是对的就相信它。当然,在相信的同时还要思考有无进一步改进的可能。 比如,能不能对教材运用批判性思维?可以。发现教材的瑕疵会令人振奋,当然,发现教材结论的正确和文本的高明,也会让学生真正接受和深刻理解教材所传递的东西。因此,批判性思维并不会使人偏激,让人生出“反骨”,相反,它会使人更包容、平和、客观、中立。 与上一种误解密切联系的另一种误解,是把批判性思维当作求异思维,认为其目的是推出一个与别人不同的东西。批判性思维和求异思维有一定联系,二者可以相辅相成,但并不是一回事。

还有一种误解,就是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很“高大上”的东西,这就使得许多人敬而远之。我曾提倡高三学生复习时要多一点批判性思维,有教师表示担心:相对统一的答案需要批判吗?有限的解题时间来得及批判吗?命题人反复推敲的材料有必要批判吗…… 于是,我给那位教师举了一个例子。《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句话“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摄”解释为“提起”行不行?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只凭知识和语感,而是要用到批判性思维。可以推想:“提起”衣服还可以接受,“提起”帽子就显得不合理。那位教师说:“这就是批判性思维?那我也用过。” 事实上,正如这位教师所意识到的,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很普通、常见的思维。我曾给批判性思维下过一个描述性定义:人们在面对(或作出)一些结论时,如果对结论不是简单接受或断然拒斥,而是研究这个结论有没有依据,其中的推理是否合乎逻辑,甚至进一步对依据本身的真实性、代表性进行考察,当然还会思考结论本身是否合理,是否会推出谬误,是否与已知的一切有冲突……这就是在进行批判性思维。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陷入另一种误解,即认为批判性思维适用于任何领域,甚至无所不能。事实上,批判性思维代表的是人的理性一面,而经济学、心理学研究表明,

现代-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后现代性从其反历史主义立场出发对现代性的局限单纯进行反向放大,显然具有“矫枉过正”之嫌; 另一方面,某些极端的后现代主义者采取的“反智识主义、反文化”的立场所导致的形式主义泛滥或玩世不恭的价值观念,其消极意义无疑是十分明显的。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决不是偶然的。它们既是现代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现实社会矛盾的具体反映,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现代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批判性反思。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塑造了现代文明。相对于前现代的传统文明而言,现代文明作为一场划时代革命,扬弃与超越了既有传统。但当现代文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传统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对新的矛盾,即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正是这一矛盾的具体体现。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中曾经指出,我们不应将现代性仅仅理解为处于前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把现代性当作一种态度来加以看待。这样,通过对现代性是进行辩护还是实施批判这两种态度的分析,就可辨别出什么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一般地说,现代性可以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所谓对“现代性进行辩护”的态度,就是立足于现代化对前现代传统的历史性超越,强调现代性作为文明发展目标的自主性和充分性等等。具体地说,现代性是指建立在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和机器文明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制度为标志,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基本保障、生活质量的总的提高”为目标,与科学技术同步增长所确立的“中心化、组织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文明发展的基本原则。由于现代性奠基于近代启蒙思想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其所追求的是“为人类普遍解放提供合理性”的基础和实现途径,因而体现出超越历史与文化传统差异的精神力量,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等物质力量的推动下,确立了现代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价值观的独特地位。 但随着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深入发展,在其取得巨大的物质性成就的同时,现代性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例如,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生活的商品化问题;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所引发的生态风险问题等等。这些消极现象的不断扩展,使得对“现代性的承诺”的质疑、批判、反思,逐渐构成了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旋律。 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范畴,后现代性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而发展起来的。按照后现代性的观念,“现代性的承诺”的无法兑现乃至各种“异化”现象的不断出现,不仅说明现代性发展的普遍模式本身出了问题,而且意味着作为现代性根基和标志的“现代合理性”遭遇到了根本危机。例如,后现代性观念认为,现代性的价值观,普遍具有“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

XX公司办公楼建设可行性报告

XX公司 生产调度综合楼建设可行性报告 XX公司 二O一一年三月

目录 一、XX公司概况 (2) 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 (一)XX公司办公、营业用房现状 (4) (二)公司经营外部环境 (5) (三)必要性 (6) (四)可行性 (7) 三、建设方案及规模 (8) 四、投资估算 (9) (一)投资估算 (9) (二)资金来源 (9) 五、结论 (10)

一、XX公司概况 XX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6日,是XX公司控股的企业,公司前身为XX公司,属地方国有企业。XX公司下设十个职能科室。XX 公司主要承担XX县五镇二乡的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调度和供用电管理,供电营业范围448.94平方公里。公司现有在册职工298人,其中、主业职工194人、农电职工104人。退休职工33人。 XX公司成立后为XX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积极开拓电力市场,目前公司营业户数已达6万余户,供电范围近448.94平方公里。市场的不断扩大,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公司售电量从2001年的0.8亿千瓦时增加到2010年的3.37亿千瓦时,翻了近四翻。特别是2005年以来,售电量从2005年的1.31亿千瓦时增长到2010年达的3.3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0.37%,售电量增长明显加快。2005年以来主要生产经营指标见下表: 2011年公司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7月全公司完成售电量为1.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08亿千瓦时,增长4.5%,完成

省公司下达年计划(3.88亿千瓦时)的45.62%。全年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有望全面完成。 目前,XX公司现有110KV变电站2座(XX站、何场站),变电容量为3台3.15万KVA共计9.45万KVA;110KV输电线路25.62KM;35KV变电站2座(杨场站、双桥站),变电容量为25450KVA;35KV 输电线路84.12公里;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2767公里;配变569台共计84064KVA。 经济快速发展为XX公司电网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XX电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XX电网将新建220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二座、扩建110KV变电站一座、新建35KV变电站一座。到“十二五”期未XX电网负荷有望突破11万千瓦,销售电量突破7亿千瓦时,较2010年再翻一翻。 截止2010年8月31日,XX电网已经安全运行3164天,实现了31个安全百日长周期。 近年来,公司生产、经营、电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成绩显著。截止2009年公司连续三年荣获XX公司先进集体称号。 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XX公司办公、营业用房现状 1、XX公司办公区位于XX县城中心,办公与职工住宿用地共计8.5亩,有四栋房屋,其中:两栋住宿楼,两栋综合楼。住宿区没有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反思

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批判性反思 摘要:公民社会组织在维护经济公平、推进民主法治、调适社会冲突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其日益凸显的功能,学者们便对公民社会组织形成了一种“视域偏好”,即片面强调公民社会组织发展,而相对忽视对其缺陷和失灵问题的研究。同时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缺乏理性和自觉的理论认知将会导致学术的研究偏执一端。因此,当下开展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反思省察便成了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公民社会组织;角色定位;批判性反思 一个和谐社会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市场、国家和社会,它们所对应的行动主体分别是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市场被称为“无形的手”,它主要通过自由交易来实现经济增长;政府被称为“有形的手”,它主要通过合法权力的配置来维护社会稳定;公民社会组织则被称为“社会的独立之眼”,它主要通过志愿精神来增强社会资本。在传统经济社会发展范式中,典型的应用手段就是政府和市场,然而在遭遇“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打击之后,人们便期待这“社会的独立之眼”来克服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失灵”。本文基于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相关概念的廓清,进而审视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的角色定位,同时展开对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批判性内省,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一、迷雾的拨开: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相关概念的廓清

在中国现实境遇中,公民社会组织这一概念往往与其它相关词语进行混合使用,与公民社会组织紧密相关的词语主要有“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组织”。这些词语与公民社会组织既有相互交集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即以上词语都分别指出了公民社会组织某一方面的理论特质,但同时也都抹煞了公民社会组织其它方面的本真品格。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种类繁杂的词语以及不同研究者的特殊取向致使公民社会组织概念日益模糊和泛化。笔者认为,明确而清晰的概念是学术研究的逻辑起点,基于这种“概念丛林”状况,我们很有必要对其相关词语予以辨析,以澄清人们的认识。 (一)非政府组织与公民社会组织。最早对非政府组织做出界定的是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它在1950年2月27日的第288(x)号决议中认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都可以看做是非政府组织。”此后,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在1996年通过了1996/31号决议,扩大了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内涵,将其定义为:“在地方、国家或国际级别上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的自愿公民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优点就是表征公民社会组织的非官方性,彰显公民社会组织不同于政府部门,而事实上,它的缺点也是一目了然。一方面,受全能政府政治文化影响,非政府组织这一敏感的字眼很容易引起一些官员和政府的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因为非政府组织承诺促进社会发展,这

对工具理性与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对工具理性与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发表时间:2012-01-16T14:42:00.35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下期供稿作者:肖昊1 罗雅铃2 [导读] 正确看待工具理性和现代性的问题,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新思维。 肖昊1 罗雅铃2 (1.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11;2.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B5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09-0075-01 摘要:理性在哈贝马斯的思想中属于核心概念,本文以哈贝马斯的理性观念为出发点,引出他对于工具理性的批判。在对待工具理性的问题中,哈贝马斯认为寻求交往合理性才能解决工具理性危机以及现代性问题。 关键词:工具理性;现代性;批判 当今西方哲学界,哈贝马斯无疑堪称是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体系复杂庞大,涉及了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哲学等多个领域。他构建了“交往行为理论”对工具理性和现代进行批判,说明了现代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之上的交往理性才能解决。有效地避免了陷入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悲观主义的思想倾向。 一、工具理性与工具理性批判 科学技术的发展把资本主义国绑在车轮上实现了“人间天国”梦想。人们享受着新技术带来富足的物质同时,感受到科学技术让有思想的人变成了追求物刺激的工具。科学的理性,最终把人的思想变成了利益与权力的工具。工具理性,让法兰克福学派找到了对资本主义文化批判的支点。 (一)工具理性的形成与发展。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以倡导理性反对传统的时代精神,成为现代性的哲学根基,反思和批判成为这个世纪的时代精神,启蒙思想家们把理性当作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任何外界的权威都必然接受理性这个最高法庭的审判和裁决[1]。这种理性体现着实证精神、推理精神 ,以“数学化”形式在自然而且在社会、文化以及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空前膨胀并形成一种新的控制形式,理性彻底的倒退为工具理性,变成新的统治神话。 (二)工具理性的批判。 卢梭对工具理性做了批判,认为科学技术思维方式泯灭了人的自然本性,使人类丰富多彩的精神机械化、同一化。霍克海默将理性分为工具理性(主观理性)和批判理性(客观理性),工具理性把世界看作是机械的、量化的,与价值论理无涉,强调手段及其与目的的协调;批判理性是一种与生命、自然谋求和谐的方式,它关注的是最高“善”的理念。哈贝马斯肯定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启蒙运动的内在辩证性的分析,但是他不同意他们彻底否定启蒙的悲观主义倾向。因为个人见识转化为动机,可以使人摆脱集体权力的束缚。 1.启蒙理性完全等同于工具理性。 哈贝马斯以前的哲学家,把工具理性从整体上扩大为一种世界历史文明过程的范畴,“没有看到启蒙自身具有的合理化成分,没有充分理解理性不仅作为工具而且作为主体间的沟通的潜能,因而彻底否定现代性,并对西方自笛卡尔以来的近现代哲学进行历史的大拒绝,他们认为启蒙运动以来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有社会制度和日常实践中都没有任何理性的蛛丝马迹。” [2]哈贝马斯认为工具理性应从目的、行动和戏剧行动这三种行动类型来理解,即真实性、正当性、诚实性。 2.非同一性原则标准和纯粹哲学化的倾向。 哈贝马斯在对工具理性批判理论进行批判时指出:“工具理性批判所陷入的、并且顽固的与极为圆滑的辩证法相对立的矛盾,就在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必须提出一种模仿的理论,但这种理论按照他们自己的概念却是不可能制定的。” 因而哈贝马斯认为,从中吸取的教训就是“要在社会理论中进行一种范例变化”,工具理性批判的批判目的是为了确立一种建立在交往行动基础之上的新的社会理论范式,或者说,正是由于对工具理性批判的批判才得以实现了批判理论向交往理论的转向。 二、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对现代性批判来源于两个古典理论,一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哲学;二是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从哲学角度思考现代性,哈贝马斯通“交往行为理论”来诊断和批判现代性。研究人们的交往行为,成了他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线索和最终目的。 (一)现代性的问题提出。 现代性发端于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成为全球众多国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冲击着封建专制和神权的统治的思想枷锁。作为推动现代性运动的两个根本力量,理性和技术则一路狂奔,一方面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自身和周围世界,另一方面在热切的信仰与追逐之中,其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也日益呈现出来,使得我们对于自我和世界开始变得迷茫。人们开始对理性置疑,把科技危机直接归结于理性的失败,归结为理性的异化,成为支配和控制主体行为的强制性手段,成为主体发展的障碍的现象。 (二)现代性批判。 “理性”已经不是黑格尔式的纯粹思辨的理性,而是经由语言学的转型,由主体到主体之间的范式转变后,存在并体现于人的认识、言说和行为之中的“具体的理性”,即交往的理性。 1.交往行动理论产生。 哈贝马斯认为韦伯和现代性的困境在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解决的办法在于重建生活世界,哈贝马斯首先区别四类行为:目的性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性行为、交往行为。“只有在交往行为中,语言才同时承担认知、协调和表达功能,语言作为相互理解的中介具有独立的意义。理性的统一性包含在通过言语行为的相互理解达到的共识之中。行为者共同寻求他们对情境和行为计划的理解,以便以意见一致的方式协调彼此行为,以实现共同的目的。即是以生活世界为背景,取向于达成、维持和更新共识——实际上是基于对可批判的有效性认定的主体间承认的共识。” [3] 2.现代化的批判。 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理论解决了韦伯的“现代性困境”,从工具合理性转向交往合理性,从社会合理化转向生活世界合理化,强调交往的互动功能,从“困境”走向“整合”,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过去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在《交往行为理论》中,从意识哲学转向语言哲学,克

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模板

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现代性的总结与反思

关于现代性的问题 现代性问题一直都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一个从西方引入的主题,从新文学一开始就被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到了新时期,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它在现代文学甚至是当代文学中中的重要作用。 1.对于现代性本身的研究 在汪晖的《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这篇论文中,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一个梳理。在他看来现代性是一个内容繁复的西方概念,它首先是一种时间观念,是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与欧洲历史中的世俗化的过程,即资本主义化的过程有着内在的联系。现代的概念体现了未来已经开始的信念,这是一个为未来而生存的时代,一个向未来“新”敞开的时代。 在衣俊卿的《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现代性的问题。文章具体地分析的现代性的基本的图式和机理,对现代性进行了一个多维的整合。文中认为现代性所标志的理性文化模式,是现代社会的主导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作者从现代性的精神维度和制度性的维度两个方面来分析现代性的构成。在精神维度上主要指个体性与自我意识、理性化和契约化的公共文化精神、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历史叙事。在现代性的制度维度包括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从而得出了结论:在中国的境遇中,现代性的本质上“不在场”或者尚未生成。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现代性的当代命运与中国

语境。通过对现代性本身的分析,和与前现代和后现代性的比较中,得出了现代性的深刻的反思性和内在的超越性的特点。 在郑莉的《现代性论争的缘起、困境及出路》中对现代性的论争做了基本的陈述。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是导致关于它的论争不断。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性是具有不同源流:在法国,现代性通常是在波德莱尔和尼采意义上来理解的美学现代性;而在德国,现代性则是以启蒙运动为发端的。关于现代性的各种论争,作者认为其归宿点和落脚点应该在如何时间现代性上,即面对现代性所带来的偶然性、矛盾性和不安全性,人类将如何进行一种现实的抉择。 2.“现代性”在中国 在王宁的《消解“单一的现代性”:重构中国的另类现代性》,展现出了“现代性的复数形式”。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现代化呈现出了新的面目,成了一种“扩大的现代性”,也是一种后现代时代的现代性,因为它经历了某种形式的裂变,从单一的现代性演化成了不同形式的复数的现代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重构一种另类现代性。作为一种西方的概念,中国对现代的认识大多是从翻译中得到的,文章从翻译学的角度入手,翻译本身的再创造性,使得现代性在中国的国土上,展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形成了另类的现代性。中国的的另类的现代性,消解了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主导的“单一性代性”的“宏大叙事”的神话。在中国的现代性的不同遍体同样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在中国大陆现代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 章节题库 (皮埃尔 布迪厄)【圣才出品】

第六章皮埃尔·布迪厄 一、名词解释 1.布迪厄 答: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本质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错误,发现生活的隐秘。场域和习性是布迪厄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他将场域看做由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场域中存在着资本,多个相互联系的场域构成了社会空间,随着社会的分化,场域呈相对自主化,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自主性的度。习性是通过客观结构和人的历史的结合而创造的形式化了的一组意向,它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习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又作用于人的实践过程。对于场域和习性二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一方面场域构造了习性,另一方面习性又赋予场域以主观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问题。他在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社会结构,并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做了重新阐释。 2.惯习 答:惯习是指一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3.场域 答: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系。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场域: ①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运作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而不能仅凭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来解释。 ②场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 ③场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 4.文化资本 答: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①身体化的形式,体现在人们身心中的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②客观化的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之中(例如书记、辞典、机器等);③制度化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5.社会资本 答: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

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3第一节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3 第二节企业概况、、、、、、、、、、、、、、、、、、、、、、、、、、、、、、、、4 第三节编制得依据、范围及原则、、、、、、、、、、、、、、、、、、、 6 第二章项目建设得背景、建设得可行性及必要性、、、、、、9第一节项目提出得背景、、、、、、、、、、、、、、、、、、、、、、、、、、、9第三节项目建设得必要性、、、、、、、、、、、、、、、、、、、、、、、、12 第三节项目建设得可行性、、、、、、、、、、、、、、、、、、、、、、、、15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17 第四章现有基础设施与生产能力、、、、、、、、、、、、、、、、、、21 第一节现有基础设施与设备、、、、、、、、、、、、、、、、、、、、、、21第二节现有生产能力、、、、、、、、、、、、、、、、、、、、、、、、、、、、22第五章生产工艺、、、、、、、、、、、、、、、、、、、、、、、、、、、、、、、、、23第一节建设规模方案、、、、、、、、、、、、、、、、、、、、、、、、、、、23 第二节生产工艺、、、、、、、、、、、、、、、、、、、、、、、、、、、、、、24 第三节主要原材料消耗及动力消耗、、、、、、、、、、、、、、、、、、27第六章项目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28第一节项目建设地址、、、、、、、、、、、、、、、、、、、、、、、、、、、、、28第二节项目建设条件、、、、、、、、、、、、、、、、、、、、、、、、、、、、29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31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浅谈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性与价值反思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国文学批评文化失语文化语境误读 论文摘要: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在价值取向和思维向度上,呈现了不同以往的一种后现代景观。后现代主义批评为久经“失语”尴尬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觅寻了一种崭新的理论话语。然而,作为在他者“影响的焦虑”下的新生儿,其对西方后现代话语形式的直接挪移,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文化失语”之处境。基于中国当下的文化语境,批判地消化和吸收西方后现代主义,完备具有本土特征的理论形态,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应有的学术自觉。 新时期以来,随着国门的再度打开,国外各种文艺思潮蜂拥而人。后现代主义作为对西方影响广泛的一股文化思潮,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悄然而至,对中国当代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正确认识和对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并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后现代景观进行文化反思,对于中国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反思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产生于2O世纪6O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主流。所谓后现代主义,即“现代主义之后”,它的出现,标志着对现代主义异乎寻常的逆转和反拨。现代主义是近现代资产阶级的社会实践在文化、意识领域内的表现,它在各个领域与宗教绝对权威的封建性和古典性形成鲜明对立,其核心是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即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理性,反对蒙昧。表面看来,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似乎绝然对立,而从本质上来说,后现代主义可谓是对现代主义理性批判精神的彻底发扬。按照伊格尔顿的看法:“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与这些启蒙主义规范相对立,它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没有根据的、多样的、易变的和不确定的,是一系列分离的文化或者释义,这些文化或者释义孕育了对于真理、历史和规范的客观性,天性的规定性和身份的一致性的一定程度的怀疑。”他还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风格,它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性变化的某些方面,这种艺术模糊了…高雅?和…大众?文化之间,以及艺术和日常经验之间的界限。”这些描述应该说总体上把握了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完全独创性的文化思潮,也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它是现代西方一些背景不同、来源各异的思潮、流派、观念的杂合体,这种杂合而成的“新生儿”总体折射出当代西方文化裂变的征候。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理论特征是反叛性与解构性,即对已经形成的各种权威性的传统观念、理论范式、原则规范等的怀疑、批判、颠覆和消解。一是对理性主义的颠覆。所谓理性主义,是指西方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一种推崇知识与理智的主流文化思潮。随着工业革命的巨大胜利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性主义在人类近现代被推向了极点,不仅在科学领域取得了统治地位,也在社会领域成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后现代主义反对当代理性主义的恶性发展所导致的疯狂的科学拜物教,认为科学理性破除了奴役、压抑的根源,却又设置了新的奴役和压抑,给科学进步一个错误的解释,带来了社会的精神裂变,导致了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沦落。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发展一种有道德价值的、创造性的多元价值观,大力倡导非理性主义,对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进行了无情的颠覆和解构。二是对基础主义的消解。所谓基础主义,就是泛指一切认为人类的知识、文化都具有某种绝对的理论基础的学说。西方的传统哲学都是基础主义哲学,它在本质上试图以一种还原论的方式为世界推演出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并把这种基础看作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绝对准则和依据。后现代主义认为,这种基础主义不仅是西方文化的一种形而上的积习,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 — 兼评《实践与反思》一书的理论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刘拥华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不可绕过的重镇,也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在其长达近乎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集合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于一身,孜孜不倦地追问实践的逻辑与社会科学潜沉下的本质,进而,质问社会科学对象建构的虚幻性与欺骗性。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在其学术研究中,发展一门基于批判的反思性社会学。反思社会学抛弃了实证主义虚假旁观者的态度,也拒斥了学科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分划的“学院式”的研究与思径趋向。并且,还给予这样一种分类图式以经验与理论上的反思,提出了在实践中把握实践的逻辑以及在实践中建构反思性的实践社会学。在反思社会学中,人文主义研究与人文主义关怀以及社会批判的维度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布迪厄有意为之,也正反衬出反思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解社会学以及现象学与常人方法学的区别之所在。在下文中,我们将会有具体的论述。 一 自社会学创始以来,基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之争就一直沿续下来,并且演变成为这一学科基本的学科资源与学术链条中不可回避的话语。甚而至于,如果要成为一位出色的社会理论家,而没有在这一话语中有所建树,或者说没有参与到这一话语的场域中来,似乎就不可能在理论界有太多的立足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社会学首先是作为与哲学等传统学科相区别的新兴学科而出现的,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学科所立基的方法论基础,也就是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后经迪尔凯姆等人加以完善,从而在学科中确立了主流地位[1];第二,正因为如此,社会学学科比之于传统优势学科,不但在方法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影响力不强。而增强学科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就在于梳理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并与其它优势学科展开积极的沟通与对话。布迪厄理论的建构,首先也正是基于对这些早已存在的理论进行解读并进而展开批判的基础上开始的。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从反对形而上学传统出发,立志建立一门客观的、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科学,他将之称为“实证社会学”。孔德为社会学确立的实证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法为模本,直面具体的经验事实,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等为手段把握社会现象间的联系,排斥价值评价和理想要求,追求客观、正确、有实际用处的实证知识。区别于形而上学传统,实证原则是在19世

机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二篇工程 第一章机场总平面规划 在第一篇总论中已明确本期机场建设工程采用X机场扩建的方案,根据中远期规划研究,X机场有扩建第三条跑道、建设规模达6,000万人旅客吞吐量的条件。中远期规划中虽然明确推荐东扩方案,并已得到民航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同意,但为了进一步保证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根据部分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北京市复函的要求,在本次预可行性研究中我们将对向东扩建方案和向北扩建方案从工程建设和运行角度再进行比较,以确定本期扩建的合理的方案。以下称两个方案为东扩方案和北扩方案。 1.1 主要工作内容 扩建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确定规划跑道的方向和位置。 2)确定平行滑行道、快速出口滑行道、联络滑行道等的数量、位置。 3)确定航站区、货运区和其它辅助设施的发展方向与大致构型。 4)确定机场进场道路和轨道交通系统以及机场场内道路交通和旅客捷运系统。 5)确定机场公用设施系统及与外部的合理衔接。 6)确定机场1号航站楼、专机区的改造方案。 1.2 预测参数 预测汇总表 序号项目方案一(扩建目标年2005年)方案二2015年(扩建目标年) 1 年旅客吞吐量(万人)国际 35% 国内 65% 3,5001,2252,275 6,0002,1003,900 2 年货运吞吐量(万吨)国际 50% 国内 50% 90 45 45 180 90 90 3 年飞机起降架次(万次)(含客货机) 26.7 50 4 高峰日旅客吞吐量(万人) 11 17.3 5 高峰日飞机起降架次(次) 911 1,450 6 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人) 国际 35% 国内 65% 12,100 4,235 7,865 17,460 6,11111,349 7 高峰小时飞机起降架次 87 124 8 客机坪机位数100 180 9 货机坪机位数 6 8 10 专机位数 6 6 11 公务机位数30 30 12 国航基地机坪35 35 13 航站楼面积(万m2) 40.6 71 14 货运库面积(万m2) 13 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