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奥数教材下

一年级奥数教材下

一年级奥数教材下
一年级奥数教材下

23.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24.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一

25.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解答

26.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二)

27.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二

28.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二解答

29.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三讲数数与计数(一)

30.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三讲数数与计数习题

31.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三讲数数与计数习题解答

32.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四讲数数与计数(二)

33.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四讲数数与计数习题

34.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四讲数数与计数习题解答

35.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五讲数数与计数(三)

36.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五讲数数与计数(三)习题

37.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五讲数数与计数(三)习题解答

38.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六讲数数与计数(四)

39.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六讲数数与计数(四)习题

40.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六讲数数与计数(四)习题解答

41.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七讲填图与拆数(一)

42.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七讲填图与拆数(一)习题

43.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七讲填图与拆数(一)习题解答

44.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八讲填图与拆数(二)

45.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八讲填图与拆数(二)习题

46.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八讲填图与拆数(二)习题解答

47.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九讲分组与组式

48.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九讲分组与组式习题

49.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九讲分组与组式习题解答

50.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自然数串趣题

51.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自然数串趣题习题

52.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自然数串趣题习题解答

53.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一讲不等与排序

54.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一讲不等与排序习题

55.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一讲不等与排序习题解答

56.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二讲奇与偶

57.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二讲奇与偶习题

58.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二讲奇与偶习题解答

59.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三讲是与非

60.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三讲是与非习题

61.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三讲是与非习题解答

62.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四讲火柴棍游戏(一)

63.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四讲火柴棍游戏(一)习题

64.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四讲火柴棍游戏(一)习题解答

65.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五讲火柴棍游戏(二)

66.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五讲火柴棍游戏(二)习题

67.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五讲火柴棍游戏(二)习题解答

68.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六讲火柴棍游戏(三)

69.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六讲火柴棍游戏(三)习题

70.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六讲火柴棍游戏(三)习题解答23.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24.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一

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一

25.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解答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解答

26.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二)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二)

奥数小学一年级测试题全集(及答案)62145

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一年级练习题一 1、按规律填数。 (1)1、4、9、16、()、36、()。 (2)1、6、16、31、()、()。 (3)5、6、8、11、()、()。 2、想一想,算一算。 (1)1+3+5+7+9=() (2)7+8+9+11+12+13=() (3)11+13+15+17+19=() 3、猜一猜,每个算式中的汉字各表示几? 4爱爱=()3好好=()+数2+朋8 70数=()8友朋=()-2学-好6 45学=()27友=()4、 1个西瓜的重量=3个菠萝的重量。 1个菠萝的重量=3个梨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梨的重量。 5、14个小朋友玩捉迷藏,已经捉住了4个小朋友,还藏着()个小朋友。

1、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12的两位数有()个。 2、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小兔、小鹿参加50米的赛跑。小兔用12秒,小鹿用8秒。()跑得快,快()秒。 3、9个小朋友做运球游戏,第一个小朋友从东边运到西边,第二个小朋友接着从西边运回东西,第三个小朋友又接下去……最后球是在()边,如果有12个小朋友做这个游戏,最后球在()边。 4、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5、妈妈从家到单位上班,要经过电影院。从家到电影院有2条路,从电影院到单位有3条路。妈妈从家到单位有()种走法。 6、一辆自行车有2个轮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车棚里放着自行车和三轮车共8辆,共20个轮子。自行车()辆,三轮车()辆。 7、爸爸今年40岁,妈妈今年38岁,当爸爸妈妈两人的岁数合起来是82岁时,爸爸()岁,妈妈()岁。 8、小朋友排队看电影,从排头数起,小华是第18个,从排尾数起,小兰是第28个。已知小华的前三个是小兰。这队共有()人。

【小学二年级奥数】二年级奥数如何学习

孩子升入二年级后。不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都需要全面的培养和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家长对整个六年的小学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规划。低年级奥数如何学习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问题,二年级奥数应该如何学习呢?如何在低年级全面系统地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呢? 奥数相对比较深,超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成度。一般来说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是比较适合的,太早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数学基础也没有打好。那么对于二年级的奥数,我们学些什么呢?其实对于二年级与其说是奥数,还不如说是对奥数的一个铺垫。怎么激发孩子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不打击孩子在学习上的信心,并且开拓孩子看待事物和考虑问题的思维是二年级阶段学习的目的。这就是在正式学习奥数之前,从其他方面入手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和能力。观察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开始,重点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强孩子的数感训练,这对于孩子将来的数学学习很有帮助。 比如:在生活中,在带着孩子逛街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说“我们要去××路××号,我们要怎么走啊?”一条街的门牌号是一边奇数,一边偶数,并按大小顺序排列的,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在考孩子的观察力,对于奇偶数的判断,对数的大小的判断等。像这种在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拓展不会让孩

子觉得有压力,还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看待日常事物的思维方式造成影响,可以引发还在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发现能力。 二年级奥数主要是兴趣培养阶段,只有在低年级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快的进步。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积累的是,简单的运算知识和规律,简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找规律,让孩子学会一种尝试的方法,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1. 二年级奥数学习:接触奥数,兴趣第一 有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奥数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在低年级时曾经学过奥数的,但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升初形势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奥数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奥数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奥数,一定要首先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2. 二年级奥数学习:找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

最新部编小学一年级奥数教材详细版

最新小学一年级奥数教材 1.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计算:21+22+23+24+25+26+27+28+29的和等于多少? 解答:21+22+23+24+25+26+27+28+29 =21+29+22+28+23+27+24+26+25 =50+50+50+50+25 =225 【小结】对于这类题目要注意观察数字的规律和符号的规律。 2.一年级奥数题:找规律巧填空 找规律填一填。 串珠子,想一想方格里应串上: (1)( )个黑珠; (2)( )个白珠。 【详解】:白珠和黑珠的排列规律是:1个黑珠1个白珠,1个黑珠2个白珠,1个黑珠3个白珠,……(黑珠始终是1个,白珠是以1、2、3、4……的规律递增)。所以方格里应该接着是5个白珠,1个黑珠,6个白珠,一共1个黑珠,11个白珠。 3. 一年级奥数题:如何巧分苹果 奶奶拿来16只苹果,说:“把它分成三份,然后再吃。元元的要比倩倩的少3个,却比尧尧多2个。谁算好了,谁先拿走”。 元元不会分,倩倩也不会分,最后还是尧尧给分好了。 你知道应该怎么分吗? 【解析】:根据奶奶的要求,倩倩比元元多3个,元元比尧尧多2个,则倩倩比尧尧多5个。以尧尧作标准,从总数去掉2+5=7(个 ),余下的除以3便是尧尧应分的苹果。所以, 尧尧得:[16-(2+5)]÷3=3(个) 元元得:3+2=5(个) 倩倩得:5+3=8(个)

4.一年级单数与双数例题讲解(一)小学一年级奥数题:单数与双数例题讲解(一) 5.一年级单数与双数例题讲解(二)

6.一年级重叠问题例题讲解(一)

7.一年级重叠问题例题讲解(二)

1-6年级奥数内容

1-6年级奥数重点内容 一年级奥数: 一年级得孩子刚刚踏入小学。不论就是学习习惯还就是学习方法,都需要全面得培养与正确得引导,这就需要家长对整个六年得小学学习有一个全面得规划。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1、巧算与速算得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得学生来说,计算就是学生学习时遇到得第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在瞧似无序得算式中寻找到一定得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得信心,提高学习数学得兴趣。另外,计算与速算就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得基础。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2、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与立方体等就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得图形。通过系统得指导,使一年级得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得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3、学习简单得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得学生来说得确就是有一定得困难。在华数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得方式,将复杂抽象得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枚举法训练得重点在于有序得思维方式,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得思维方式。 4、数字得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得基础知识:数论问题就是后续学习中得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得:数字得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就是今后学习得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华数学习更加系统。 二年级奥数: 二年级就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得最佳时期,学习奥数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得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得学习打下坚实得基础。对于二年级得学生家长来说,激发孩子对华数得兴趣就是最主要得。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1、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得奥数学习来说,最先碰到得问题就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就是重点也就是难点。根据学校数学得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得列竖式,尤其就是乘法得列竖式在二年级华数得学习中要求得比较多,比如华数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所以对于学习下册华数得学生,首先计算关一定要过。 2、枚举就是难点:对于二年级得学生来说,有序思维与抽象思维就是比较困难得,对于问题,二年级得学生更多得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得问题需要得就就是孩子得有序思维,比如华数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得方法,下册得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得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得问题形象化,比如上面举到得汉堡与汽水得例子就更加形象。 3、应用题要接触:二年级华数课本下册中得后几讲已经接触到了应用题部分,对于倍数等概念也有学习,建议学有余力得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得部分问题,但就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华数课本中那样大。 三年级奥数: 三年级得奥数学习就是小学奥数最重要得基础阶段,只有牢固掌握了三年级奥数最基本得知识技巧,才能有效得促进今后得数学学习,最终在竞赛、以及小升初中有所斩获。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 三年级属于奥数学习打基础阶段,孩子进入三年级以后,随着年龄得增长,孩子得计算能力,认知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相比于一、二年级有很大得提高,这个时期就是奥数思维形

推荐10本小学奥数参考书

推荐10本小学奥数参考书 推荐一些同步的参考书教材,大家根据自己的年级买对应的书即可 1、《华数奥赛教材》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主编:毛文凤,单墫等 华数奥赛教材.png 简介:一本有着较长历史的书,可以作为同步学习的资料。作者毛文凤、单墫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数学竞赛教练,同时编书很严谨。书正如其标题所示,是一本针对华杯赛的教材。华杯赛作为目前全国范围内比较正规、权威的赛事,其知识点覆盖面很全,同时对初中学习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书中例题多采用华杯赛中的真题、改编题,可以帮助构建整个小学数学竞赛的知识框架。 优点:同时解决知识框架和华赛备考 缺点:书中欠缺知识点总结 适合学员:五年级、六年级有较好基础的同学可以使用 难度: 2、《小学奥数举一反三》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主编:蒋顺,李济元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png 简介:也是分年级的一本书,难度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能看明白。孩子如果未接触过数学竞赛,可以用来作为初步自学的书籍。本书氛围A版和B版,A版是教材,有知识点讲解和例题;B版是同步练习册,用于课后巩固。 优点:入门必备,编排板式不错,有单独练习册 缺点:难度、深度均不足 适合学员:1-3年级推荐使用此书进行初步学习,4-6年级如果刚刚接触数学竞赛可以用此书作为初步学习的教材。 难度: 3、《明心数学资优教程》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主编:刘嘉 明星数学资优教程.png 简介:这是武汉的刘嘉老师编写的一本教材,内容非常详细,每个知识点的介绍都有很多的背景介绍,不仅传授方法和知识,也会培养孩子对于数学历史的了解。整本书的结构非常不错,对于所涵盖的专题的讲解非常细致。 优点:对于单个知识点挖掘得很深,同时有很多背景知识介绍,丰富孩子的见闻 缺点:可能这套丛书只是部分完成,很多重要专题没有涉及,另外部分题目的解题方法已经较为落后 适合学员:对数学有较强兴趣,同时有一定数学竞赛基础的同学,此书只有4—6年级 难度:

小学一年级奥数题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一年奧數題(最新编辑教材) 1.楼层小宏与爸爸一起上楼,小宏走得慢,爸爸走得快,小宏上了1层时,爸爸已上了2层,问小宏上到3楼时,爸爸上到几楼? 2.分水果一个小组有10个人,7个人爱吃香蕉,5个人爱吃苹果,问既爱吃香蕉又爱吃苹果的有几个人? 3.小鸭子说稀奇,道稀奇,鸭子队里有只鸡,正着数,它第6,倒着数,它第7,小鸭一共有几只? 4. 找规律填数: ① 5、7、9、11、13、()②0、1、1、2、3、5、 8、() 5. 按要求填数: 36、12、45、7、35、23、60、55 ()>()>()>()>()>()>()>() 13、24、15、7、61、25、14、8 ()<()<()<()<()<()<()<() 6、有一个两位数,个为是9十位是4,这个两位数是() 7、有14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左往右数红红排在第4位,从右向左数明明也是排在第4位,那么红红和明明两人之间有多少人? 8、最小三位数的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9、用5、7、4三个数可以排成()个不相同的三位数.分别写出来. 10、要把一根木棒锯成5段需要4分钟,要是想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 11、计算: 3+5+7+9+11+13+15+17+19+21= 5+10+15+20+25+30= 12、有14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有6个小朋友被捉住了,还有多少个小朋友没被捉住啊? 13、、有一个个位数,在它的右边加上一个零,构成一个两位数,这个两位比原来的

数要大36,则原来的各位数是(). 14、按要求填补算式完整: 9+()=21 21—()=19 21—()=18 24+()=43 15、老师让小朋友们植树,先植了10棵桃树,然后老师让同学们在每两棵桃树间植一棵梨树,那么一共还可以植多少棵梨树? 16.分糖块三个小朋友分5块糖.要求每人都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你能分吗? 17.树的年龄公园里有三棵树,它们的树龄分别由1、2、3、4、5、6这六个数字中的不同的两个数字组成,而其中一棵的树龄正好是其他两棵树龄和的一半,你知道这三棵树各是多少岁吗? 18.奇偶问题;; ①把10个球分成三组,要求每组球的个数都是奇数,怎样分? ②②把11个苹果分给三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得偶数个苹果,怎样分? 19:春游;,小莉是第12个,问小刚和小莉中间有几个人? 20:报数; 排好队,来报数, 正着报数我报七,倒着报数我报九,一共多少小朋友? 21:排队; 小朋友排队,小红前面4个人,后面3个人,问这队共有几个人?. 22:人数问题; 老师带了一些小朋友去看电影,一共买了11张票.问和老师一起看电影的有多少个小朋友? 23:等式 把2、3、4、5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24:排队小朋友排队.小平的左面有4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有多少个人?

小学一年级下奥数教材及随堂练习

一、简单判断(2)2 号汽车比 3 号汽车跑得快; (3)3 号汽车比 4 号汽车跑得慢; 小明、小兰和小华是希望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每天一(4)4 号汽车比 1 号汽车跑得快。大早就要从家出发,赶着山路去上学。你能根据下面的话,判断哪辆汽车跑得最快?一下谁家离学校最远吗?分析与解答根据“1 号汽车比 2 号汽车跑得快”、“2号汽车①小明说:“我家比小兰家远些。”比 3 号汽车跑得快”可以知道,1 号汽车比 2 号、3 号汽车跑得都②小兰说:“我家比小华家近些。”快;再根据“4 号汽车比 1 号汽车跑得快”就可以知道,4 号汽车。”③小华说:“我家比小明家远些跑得最快。小朋友,谁家离学校最远呢?你猜出来了吗?想一想,哪辆汽车跑得最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例 3明明、亮亮和刚刚三个好朋友的爸爸,一位是工人,解决,需要我们认真地审题,仔细地分析,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一位是医生,一位是解放军战士。请你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他们的爸爸各是谁?桌子上有三盘梨,请根据小猫和小狗说的话,猜一猜,1 例 1)明明的爸爸不是工人;(哪一盘梨最多?哪一盘最少?2)亮亮的爸爸不是医生;(小猫:第一盘比第三盘多3 只。)明明的爸爸和亮亮的爸爸正在听一位当解放军的爸爸讲(3小狗: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只。战斗故事。分析与解答可”,根据小狗说的“第三盘比第二盘少5只也分析与解答从“明明的爸爸和亮亮的爸爸正在听一位当解以说成“第二盘比第三盘多”,再根据小猫说的“第一盘比第只5 放军爸爸讲战斗故事”这句话中推想出明明和亮亮的爸爸不可能”,三盘多3只可知道,第一盘、第二盘都比第三盘多,也就是就是解放军,这样就知道刚刚的爸爸一定是解放军,其余两个人的5 只,第二盘多 3 第三盘最少。接着想:与第三盘比,第一盘多爸爸,一个是工人,一个是医生。从“明明的爸爸不是工人”可只,这样就知道第二盘的梨最多。它们的多少顺序是:第二盘>知,明明的爸爸一定是医生,这样也就知道了亮亮的爸爸是工人。第一盘>第三盘。所以,第二盘梨最多,第一盘梨最少。2 例辆汽车进行了 4 4场比赛,每场比赛的结果如下本题也可以用填表的方法找答案。具体方法如下: 2 号汽车比1)1(号汽车跑得快; -2--1- 碰到了岛上的三个人:王、李和张,相互交谈中,有这样一段对表一)(1)根据第一、二句话填表。(见话:表一生医解放军工人王说:李和张两人都说谎。明明×李说:我没有说谎。张说:李确实在说谎。×亮亮 小朋友,你能知道他们三人中,有几个人说谎,有几个人说刚刚分析真话吗?(2)根据第三句话知道明明和亮亮的爸爸都不是解放军,当 与解答因为李和张两人说的话正好相反,所以,他们人解放军医生工××明明×亮亮×刚刚×√× 解放军的一定是刚刚的爸爸,继续填表表二)。(见两人中,一定有一个人在说谎,另一个人在说真话;由此又可知道,他们两人不可能都说谎,所以王必定在说谎。于是可知,他个人说真话。 2个人说谎,有 1们三人中有 第三个盘子应放几粒玻璃球才能保持平衡?例5 表三))最后,在表中找答案(3。(见生工人解放军医 ×√明明×亮亮××√

小学奥数数学课本一年级打印版

华罗庚学校数学课本:一年级第一讲认识图形(一) 1.这叫什么这叫“点”。 习题一 1.点(1)看,这些点排列得多好! 上册下册 第一讲认识图形(一)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可以画大些,也可以画小些。点在 纸上占一个位置。 2.这叫什么这叫“线段”。 第二讲认识图形(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二) (2)看,这个带箭头的线上画了点。第三讲认识图形(三)第三讲数数与计数(一) 沿着直尺把两点用笔连起来,就能画出一条线段。线段有 第四讲数一数(一)第四讲数数与计数(二)两个端点。 3.这叫什么这叫“射线”。2.线段下图中的线段表示小棍,看小棍的摆法多有趣!(1)一根小棍。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第五讲数一数(二)第五讲数数与计数(三) 第六讲动手画画第六讲数数与计数(四)从一点出发,沿着直尺画出去,就能画出一条射线。射线 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延伸得很远很远,没有尽头。 第七讲摆摆看看第七讲填图与拆数(一)4.这叫什么这叫“直线”。(2)两根小棍。可以都横着摆,也可以都竖着摆,还可 以一横一竖摆。 第八讲做做想想第八讲填图与拆数(二) 沿着直尺用笔可以画出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 第九讲区分图形第九讲分组与组式无限延伸。 5.这两条直线相交。 (3)三根小棍。可以像下面这样摆。 第十讲立体平面展开第十讲自然数串趣题 第十一讲做立体模型第十一讲不等与排序 第十二讲图形的整体与部分第十二讲奇与偶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6.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 第十三讲折叠描痕法第十三讲是与非 第十四讲多个图形的组拼第十四讲火柴棍游戏(一)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没有交点,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7.这叫什么这叫“角”。 第十五讲一个图形的等积变换第十五讲火柴棍游戏(二) 第十六讲一个图形的等份分划第十六讲火柴棍游戏(三)哪两条直线相交 哪两条直线垂直 哪两条直线平行 第十七讲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附:第一讲点、线、角 附:第二讲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这点叫角的顶点, 射线叫角的边。角分锐角、直角和钝角三种。 4.你能在自己的周围发现这样的角吗 附:第三讲多边形和扇形直角的两边互相垂直,三角板有一个角就是这样的直角。 教室里天花板上的角都是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附:第四讲立体图形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

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四、全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五、全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分析: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

一年级奥数真题

一年级奥数教材例题1小动物们举行动物运动会,在长跑比赛中有4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前面,有3只动物跑在小松鼠的后面,一共有几只动物参加长跑比赛 解答:这道题要明确问题的关键,我们可以把跑步的所有小动物看成一个队列,小松鼠前面有4只小动物,后面有3只小动物,在这个队列中,就是没有数松鼠自己,所以求这队的总数还要把小松鼠加上。4+3+1=8(只),一共有8只动物参加长跑比赛。 例题2一只蜗牛沿着10米深的井往上爬,白天向上爬5米,到夜里往下滑了3米,那么蜗牛什么时候可以爬出井口 解答:小蜗牛白天爬上了5米,晚上又掉下了3米,那实际上每天只能爬上去2米,爬前6米小蜗牛用了3天,还剩4米,因此第4天就可以爬出去了。 例题3小亮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只有8名同学,那么现在教室里一共有几名同学 解答:粗心的小朋友一看题目就认为是8名同学,但这个答案是错的,认真审题后可以发现,题中已经指出"小亮走进教室",因此现在同学的人数应该包括小亮,所以一共有9名同学。

例题4从前,有一个商人特别精明。有一次,他在马市上用10两银子买了一匹马,一转手以20两银子的价钱卖了出去;然后,他再用30两把它买进来,最后以40两的价钱卖出。在这次马的交易中,他赚了多少钱 解答:这次买卖可分为两次来看。第一次买进10两银子,卖出20两银子,所以赚了10两银子。第二次买进30两银子,卖出40两银子,因此也赚了10两银子。在马的交易中,商人共赚了20两银子。 例题5三(1)班有学生37人,三(4)班有学生43人,要使两班学生的人数相等,必须从三(4)班调多少人到三(1)班 解答:这是典型的移多补少问题,要小朋友注意的是,不能把多出来的人都分出去,只能分多出来的一半人数,这样才能使两个班级人数相等。多:43-37=6(人)分:6-3=3(人) 例题6小丁丁今年6岁,爷爷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爷爷正好是70岁,"问爷爷今年几岁 解答:根据爷爷的话,爷爷比小丁丁大70-10=60岁,那么今年爷爷也是比小丁丁大60岁,小丁丁今年6岁,所以爷爷今年就是6+60=6 6岁。 例题7妈妈买来了40个草莓,亮亮第一天吃了一些,第二天又吃了一些,这是还剩下12个草莓,亮亮两天一共吃了多少个草莓

小学奥数经典教材

小学奥数经典教材 来源:鼎杰教育 1. 《仁华学校奥林匹克数学课本》(俗称“课本”,一共六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这套书写的非常详细,把小学奥数基本内容都涵盖了,而且内容不太复杂,非常适合让孩子自学!。如果孩子不太自觉,那可以报一个班儿,让老师来教,监督孩子扎实地掌握里面的内容。里头每一讲都既有例题又有练习,而且练习不光有答案,还有解答。大家可以学完例题,然后做练习。注意,练习一定要做,而且要一道不落!因为光看是绝对学不会数学的!三年级孩子比较适合从这套书入手开始奥数的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这套书一二年级两本书编排的相对差一些,比如二年级很多计算学校课堂还没有学,但是题目中却经常出现(这对孩子理解会造成非常大的障碍);二年级仁华课本中经常有枚举类问题(比如整数拆分问题等等),这类问题逻辑严谨性很高,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难,但是课本中很前面就出现了。所以我们建议如果低年级学生学习该课本时,应该在相应章节讲之前补充适当的基础知识,一些较难的章节应适当放在后面学习。 另外,这套书成书较早,很多内容相对简单。作为基础教材,必须有一个超前使用的意识。比如三年级的孩子,不要仅仅局限于学习三年级的课本,很多四年级课本的知识也可以给孩子学,比如整数的简便运算,四年级课本里就有,但三年级的孩子完全可以学。一般到了五年级,在接触了分数的四则运算之后,学习六年级课本里的绝大多数内容是没有问题的了,所以五年级的孩子就应该当六年级的孩子来看待了。不过话说回来,超前学是一方面,无论如何学踏实是一定要有的,绝对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学得囫囵吞枣。 2. 《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俗称“导引”,一共两册,三、四年级一册,五、六年级一册) 这套书是其实就是习题集,而且是难题集。里面的大多数题目都有一定难度,有的甚至是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题目。而且,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完全按题目难度来编排的,而是根据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这会导致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那就是:一道题目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可能很简单,也许只需要三年级孩子都会的整数四则运算,但题目的思考难度却远远不是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所能承受的。所以,这套丛书的三、四年级分册一定要慎用。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比如三年级,如果一上来就学思维导引,大多数孩子都会感到“很”吃力,而且由于题目难度太大,学得半懂不懂,往往收效甚微。有些思维导引里三年级的题目,到了五年级之后才能给孩子们讲懂,甚至不少孩子到了六年级了还未必完全搞懂。 另外,这本书是习题集,没有例题,可以拿来当课下练习使用。但这是一本难题集,里面的大多数题目都是难题,所以拿它来作为课下训练,孩子本身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光啃难题,学习效率太低,往往效果不大。 这本书中对每道题目都作了难度分级,凡是三星或三星以上的题目都属于较为难的题目。都需要动动脑子才能想出来。至于五星难度的题目,基本上没几个孩子能真正做出来,至于能搞懂的也没几个,所以不必盲目追求做出五星题来。把四星或四星以下的题目完全搞懂就不错了。 3. 《奥林匹克训练题库》(俗称题库作者:刘京友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京友题库》因其作者为刘京友而得名,其实,书的正名应该为《奥林匹克训练题库》。这是一本融合了许多竞赛试题的习题集。 适用对象:有一定奥数基础的孩子。 本书优势:《刘京友题库》中的题目被许多重点中学考试选拔中选用,使用过本书的孩子在重点中学的考试中都感到比较轻松,占了很大优势。 本书特点:题型比较好,融会了大量杯赛真题;题量大,统计共有二千多道题目;本书中的习 1 / 2

一年级奥数教材

一年级奥数 本教材形象而且易懂,方便家长和老师下载和理解,希望为了孩子多多下载,给 孩子多多讲解。 一年级奥数教材目录 1.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2.一年级奥数题:找规律巧填空 3. 一年级奥数题:如何巧分苹果 4.一年级单数与双数例题讲解(一) 5.一年级单数与双数例题讲解(二) 6.一年级重叠问题例题讲解(一) 7.一年级重叠问题例题讲解(二)8.一年级重叠问题例题讲解(三) 9.一年级重叠问题例题讲解(四)10.一年级认识图形例题讲解(一) 11.一年级认识图形例题讲解(二)12.一年级认识图形例题讲解(三) 13.一年级数学应用题1 13.一年级数学应用题1 14.一年级数学应用题2 15.一年级数学应用题3 16.一年级数学应用题4 17.一年级数学应用题5 18.一年级数学应用题6 19.一年级数学应用题7 20.一年级数学应用题8 21.一年级数学应用题9 22.一年级数学应用题10 23.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24.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一 25.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习题解答 26.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二) 27.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二 28.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二讲速算与巧算习题二解答 29.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三讲数数与计数(一)

30.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三讲数数与计数习题 31.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三讲数数与计数习题解答 32.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四讲数数与计数(二) 33.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四讲数数与计数习题 34.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四讲数数与计数习题解答 35.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五讲数数与计数(三) 36.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五讲数数与计数(三)习题 37.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五讲数数与计数(三)习题解答 38.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六讲数数与计数(四) 39.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六讲数数与计数(四)习题 40.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六讲数数与计数(四)习题解答 41.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七讲填图与拆数(一) 42.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七讲填图与拆数(一)习题 43.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七讲填图与拆数(一)习题解答 44.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八讲填图与拆数(二) 45.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八讲填图与拆数(二)习题 46.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八讲填图与拆数(二)习题解答 47.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九讲分组与组式 48.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九讲分组与组式习题 49.一年级奥数下册:第九讲分组与组式习题解答 50.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自然数串趣题 51.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自然数串趣题习题 52.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讲自然数串趣题习题解答 53.一年级奥数下册:第十一讲不等与排序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奥数教材

目录 第一章:数一数 第一讲看图数一数 第二讲有几种走法 第二章:比一比、看一看 第一讲变与不变 第二讲移多补少 单元练习(一) 第三章:算一算(一) 第一讲单数和双数 第二讲算式猜谜 第三讲巧算速算(一) 第四讲+、-和() 单元练习(二) 第四章:简单应用(一) 第一讲没有那么简单 第二讲简单的判断 第三讲小兔吃萝卜 第四讲猫和老鼠 单元练习(三) 第五章:找规律 第一讲按规律填下去 第六章:算一算(二) 第一讲合理分组 第二讲天平平衡 第二讲巧算速算(二) 单元练习(四) 第七章:简单应用(二) 第一讲摸彩球 第二讲付钱的方法 第三讲鸡兔同笼 单元练习(五) 第八章:趣味数学 第一讲火柴棒游戏(一) 第二讲火柴棒游戏(二) 第三讲趣味问题 单元练习(六) 综合练习(一) 综合练习(二)

第一章数一数 第一讲看图数一数 【专题导引】 数学上有很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小朋友们头脑更灵活,变得更聪明。 这一周我们将共同研究简单推理的初步知识,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去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多观察、多动脑、多分析,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典型例题】 【例1】填空 【试一试】填空 【例2】“?”处代表几? 【试一试】“?”外代表几?

【试一试】填空。 【例4】 【试一试】 【*例5】填空。【*试一试】填空。

课外作业 家长签名: 1 、 2、★ = ☆ + ☆ ☆ = ▲ + ▲ + ▲ ★ = ()个▲ 3、(1)□ + 6 = 12 □=() △ + □ =10 △=() (2)● - ▲ = 7 ▲=() ▲ + 4 = 9 ●=() 4、(1)○ + ○ + ☆ = 10 ○ + ○ + ☆ + ☆ =14 那么:☆ = 2 (2)□ + ○ + ○ = 30 如果:○ = 8 那么:□ = () 5、小明比小白大6岁,小丽比小明小6岁。小白和小丽谁大? 我的学习收获: 。 = + + + = ()个 我来编题:

一年级奥数

2?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 少人? 6?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 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7.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竺嬗?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 少人? 11.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12 ?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13. 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 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15. 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 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 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 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 .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19. 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 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21. 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 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

一年级下学期奥数题(100题)

一年级下学期奥数题(100题) 1:哥哥4个苹果,姐姐有3个苹果,弟弟有8个苹果,哥哥给弟弟1个后,弟弟吃了3个,这时谁的苹果多? 2: 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3: 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4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 有一本书,小华第一天看了2页,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看2页,第4天看了多少页? 5: 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6: 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7: 老师给9个三好生每人发一朵花,还多出1朵红花,老师共有多少朵红花? 8: 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9: 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10: 一队小学生,李平前面有8个学生比他高竺嬗?个学生比他矮,这队小学生共有多少人? 11: 小林吃了8块饼干后,小林现在有4块饼干,小林原来有多少块饼干? 12: 哥哥送给弟弟5支铅笔后,还剩6支,哥哥原来有几支铅笔? 13: 第二中队有8名男同学,女同学的人数跟男同学同样多,第二中队共有多少名同学? 14: 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15: 猫妈妈给小白5条鱼,给小花4条鱼,小白和小花共吃了6条,它们还有几条? 16: 同学们到体育馆借球,一班借了9只,二班借了6只。体育馆的球共减少了几只?

17: 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8: 芳芳做了14朵花,晶晶做了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19: 妈妈买回一些鸭蛋和12个鸡蛋,吃了8个鸡蛋后,剩下的鸡蛋和鸭蛋同样多,问妈妈一共买回几个蛋? 20: 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21: 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22: 小平家距学校2千米,一次他上学走了1千米,想起忘带铅笔盒,又回家去取。这次他到学校共走了多少千米?23: 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动物? 24: 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 25: 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26: 第一个盘子里有5个梨,第二个盘子里有4个梨,把第一个盘里拿1个放到第二个盘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个梨? 27: 小红有2个玩具,小英有3个玩具,小明的玩具比小红多2个,小明有几个玩具? 28: 新星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有学生9人,书法兴趣小组的人数和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同样多,这两个兴趣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29: 3个男同学借走6本书,4个女同学借走7本书,他们一共借走多少本书? 30: 王老师有12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2个笔记本,如果只买一支钢笔,还剩6元钱,你知道一个笔记本多少钱? 31: 日落西山晚霞红,我把小鸡赶进笼。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5只在捉虫,另外5只围着我,叽叽喳喳闹哄哄。小朋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用规律解决问题》说课+奥数思维训练题.docx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解决问题》这一内容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的例5,作为这个单元的最后一个例题,让学生运用规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要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并运用规律找到掉的是哪两颗珠子。该例题除了让学生继续体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外,还重在让学生运用知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参的教学建议中提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和培养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也更困难。需要教师长期关注,细致指导。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除了分析解答时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还着重体现对“知道了什么”和“解答正确吗”两个步骤的突破。 先讲讲在“知道了什么”的环节的设想。 教材的例题呈现,既有文字信息,也有图画信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对信息的整理还是有困难的,更何况这道例题不是以往的用计算解决的问题,不能从题目中找到两个数量信息和一个问题,所以在审题时给了时间学生去同桌交流,引导他们关注到两方面的信息,并且能把题目理解为数学问题,就是补上两颗珠子后,符合原来的规律。把审题做细致,让学生经历了整理信息的过程,逐步养成好的审题习惯。 在“怎样解答”的环节,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汇报交流来解决问题。 课前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过访谈,发现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都基本上能在右端接着补珠子,或是在左右两端各补一颗珠子。这时候他们还停留在感知的层面,并不是通过推理得到结果的。基于学生的学习起点,如何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确定好如何思考,进而找出答案呢?在“怎样解答”的开始,就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然后通过归纳,引导学生明晰要先找到规律,才能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究,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汇报,我们会发现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认为找到的规律是不一样的。其实手链是环形的,规律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找规律的起点不同,所以对规律的表述也会不同。我们的板书尊重了学生对规律的不同的表述,只是在“解答正确吗”的环节中,用课件显示把手链串回环形,再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其实三种方法找到的都是那两颗珠子,而且是同一串手链。

一年级下奥数题

一年级下学期奥数题 1.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2.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3.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它的前面有8只鸡,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4.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5.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几只没抓住? 6.王老师有12元钱,正好买一支钢笔和2个笔记本,如果只买一支钢笔,还剩6元钱,你知道一个笔记本多少钱? 7.一只猫吃掉一条鱼需要1分钟。照这样,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几分钟? 8.芳芳做了46朵花,晶晶做了38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9.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25个,花皮球剩下20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10.有两篮苹果,第一篮25个,第二篮19个,从第一篮中拿几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数相等? 11.小力有18张画片,送给小龙3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小龙原来有几张画片? 12.小华给小方8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比小方多几格邮票? 13.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 14.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6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3个,四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15.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16.小青有9本故事书,小新有7本连环画,小青用3本故事书换小新2本连环

小学一年级下奥数题

精心整理 一年级下学期奥数题 1.小明和小亮想买同一本书,小明缺1元7角,小亮缺1元3角。若用他们的钱合买这本书,钱正好。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他们各带了多少钱? 2.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3.13 4. 5.13 住? 6.6元 7. 8. 9.20 10. 11.小力有18张画片,送给小龙3张后,两人的画片同样多。小龙原来有几张画片?12.小华给小方8枚邮票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小华原来比小方多几格邮票? 13.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 14.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6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3个,四天一共写了多

少个? 15.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16.小青有9本故事书,小新有7本连环画,小青用3本故事书换小新2本连环画,现在小青小新各有几本书? 17..李老师带有60元钱,正好买一个足球和两个排球。如果只买两个排球,还剩28 18. 19. 20. 21. 22. 23. (1) (2)8 (3)1、4、5、8、9、()、13、()、() (4)2、4、5、10、11、()、() (5)5、9、13、17、21、()、() (6)1、2、3、7、11、16、()、29 (7)2,5,4,5,6,5,()、5

(8)7,8,10,13,17,(),28 (9)0,1,3,6,10,(),() (10)2、5、8,_______、14、17、20 (11)1、2、3、5、_______,_______,21 (12) 24.、21个梨子的重量和 1个梨子的重量和()个桃子的重量相等。 25.人,数学测试时,小强考了第 26. 27. 28.5个。 29.壮壮到文具商店买文具。他用自己带的钱的一半买了1支圆珠笔,又用剩下的钱的一半买了1支铅笔,还剩下1元钱。壮壮原来有多少钱? 30.小兔乖乖家离小龟慢慢家有5千米,一次它去小龟慢慢家串门走了2千米忽然想起忘了带礼物,又返回家去取礼物。这次小兔乖乖去小龟慢慢家共走了多少千米? 31.上衣:50元裤子:30元鞋:19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