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市场经济纵横

进一

摘要:改革开放50多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在总结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指出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中应支持中西部内陆省份外贸和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国家金融发展水平、引导和支持私营企业出口发展以及发展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等来优化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关键词:出口贸易结构;结构失衡;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贸易模式一直是经济学领域所争

论的关键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围际

贸易研究仅有的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俄林和克鲁格曼获奖的主要原

因都与其对贸易模式的开创性研究有

关。贸易结构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贸

易模式的分析,这是同际贸易理论和

经验研究中延续最久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利用翔实的数据,全面考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剖析其存在

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对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进一步调整

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演变

过程及发展趋势

为分析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

问题及产生原因,本文首先从围内国

际市场结构、所有权性质和贸易方式

结构以及商品组成和运输方式结构等

六个方面,全面考察1978~2009年(如

无特别说明,2009年度为1~3月数

据)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演变过程及

发展趋势。

1.从国内市场结构看,主要集中

在东南沿海地区,但其内部占比变动

趋势不一。

从出口企业经营所在地市场结

构看,中国出u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

地区十省市,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失衡

特征。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改革开

放30多年来,中国前十位出口省份

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且

其出口占据着全国出口的绝大部分:

1978~2009年,该地区十个省市,

省份数量全国占比仅为32.3%,但其

年均出口全国占比却达到83.1%,其中,大珠三角经济圈中的广东和福建

两省占33.6%,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两省一市占27.3%,

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北京、天津,辽

宁、河北和山东三省两市占22.2%。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0之

后,中国出口省际失衡特征更为显著:2002~2009年,东南沿海地区十省

市年均出口全国占比高达91.4%。

从整体上看,东南沿海地区十

省市出口全国占比变动趋势大体上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1)1984—1992

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如1985年为77.2%,1992年则F降到70%。但其

内部各经济圈变动趋势不一:“大珠

三”比蕈不断上升,“环渤海”占比则

大幅下降,“长三”占比小幅下降。(2) 1993~2005年,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上升

速度最快,1996年便上升到90%,尽

管受哑洲金融危机影响,1997、1998

两年有所下降,但此后又持续上升,2005年达到最高点92.3%。同时,其

内部各经济圈变化趋势也不一样:“大

珠三”占比先升后降,“长三”一直

不断上升,“环渤海”则比较平稳,

52

1978~2009

文/杨丽花马相东

一直在18%左右。(3)2006~2009

年,则旱现出微幅下降趋势。受美国

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家

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东南沿海地区十

省市出口全国占比持续F降,2006、2007、2008年分别为91.8%、91.毗、89.9%,2009年略有同升,为90.3%。2.从国际市场结构看,主要集中

在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国(地),但呈

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从出口商品输出目的国市场结

构看,中国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日

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和中国香港、韩

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

表现出显著的国际失衡特征。根据中

国海关统计数据,1992~2009年,

中国前五位出口国别(地区)一直是

美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德国

等国(地),其年均出口全球占比为62.1‰第六至第十位也比较稳定,

基本为荷兰、英国、新加坡、中国台

湾和法国等国(地),“前十”年均

出口全球占比达到73.0%;第十一至

十五位则大体为意大利、加拿大、澳

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前十五”年均出口全球占比则高达79.6%。而这些国家和地区,从国别

数量看,所占比重却很低,如2008年,中国出口到全球231个国家和地区中,

前五、十、十五的出口国别数量占比

分别为2.2%、4.3%和6.5%。

从变动趋势看,1992~2009年,

无论是前五、前十、还是前十五,其

出口占比都旱现出一致性下降趋势:

如2009年三者分别为49.5%、60.9%和68.8%,较之1992年的73.8%、82.8%和87.1%,分别下降了24.3、21.9和18.3个百分点;较之2001年

的63.1%、74.0%和80.2%,也分别下降了13.6、13.1和11.4个百分点。万方数据

这表明,中国出口国际市场结构呈现

多元化发展趋势。

5.从企业性质结构看,国有企业

出口占比持续下降、外资企业出口占

比不断上升,私营企业出口占此后来

居上。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对外贸易

体系是一个典型的前苏联计划经济模

式,国家对对外贸易实行严格的控制,

由12家国有外贸公司绝对垄断经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口企业所有

权性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国有企

业出口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中外合资

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

独资经营企业等“三资企业”出口所

占比重不断上升,私营企业出口所占

比例则后来居上。根据中国海关统计

数据,1978~1984年,国有企业出

口所占比重一直接近100%,此后持续

下降,2000年下降到46.7%,2009年l~5月仅为16.8%;外资企业出口

从无到有、所占比霞不断上升,与国

有企业出口占比差距不断缩小,2000

年为47.9%、首次超过国有企业出口

占比,此后继续上升,2005年达到

最高点58.3%,之后略有下降,2009

年1~5月为55.2%I私营企业出口

占比则从2002年的4.2%迅速提高到2009年l~5月的23.9%,短短几年

时间内既迅速赶超国有企业出口占比,

也不断缩小与外资企业出口占比差距。

大有后来居上发展态势。

4.从贸易方式结构看,阶段性变

化比较明显,一般贸易前景看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劳动密

集型产业跨国转移主要目的地,加工

贸易从无到有、发展迅猛。从贸易方

式结构看,中国出U加工贸易方式所

占比重不断提高,一般贸易方式所占

比例则不断下降。但是,自2001年中

国加入WTO以后,两者又发生戏剧

性变化:前者呈上升趋势,后者呈不

断下降趋势。从整体上来看,大体上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79~1992 年,一般贸易占主导地位,但其占比

呈下降趋势;二是1993~2001年,

加工贸易占优势地位,且其占比呈上

升趋势;三是2002—2009年,加工

贸易仍占优势地位,但其占比呈下降

趋势,而一般贸易占比则表现出上升

趋势,两者差距不断缩小,2009年分

别为47.6%和45.4%,已经非常接近。市场经济纵横

按此发展态势,一般贸易出口在未来

几年将很有可能超过加工贸易出口,

再次占据主导地位。

5.从商品结构来看,技术含量不

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

按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从商品组成结构看,中国出

口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工业

制成品所占比重则持续上升。前者由

改革开放初期的50%左右下降到20

世纪90年代初期的20%左右,2l世

纪以来继续下降:200l、2009年则

分别为9.9%、5.3%;相对应,后者

则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0%左右上升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80%左右,2001年和2009年则分别为90.1%和94.7%。不仅如此,中国出口商品的

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持续

增强:如Rodrik的研究结论表明,

中国“出口产品篮子”比按其收入水

平所应有的产品结构要高端得多。. Schott指出,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

与高收入国家的共同出口产品结构相

似l旧1 Wang and Wei的研究证明,

中国与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简称

G3经济体)出口产品结构的差异性指

数从1996年的133.7降低到2005年

的121.5,中国与G3经济体出口产品

的竞争性日趋激烈。f31

6.从运输方式结构看,以江河和

汽车运输为主,但汽车运输占此不断

下降、航空运输占比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从出口

商品运输方式静态结构看,中国出口

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其中,江

河和汽车运输方式所占比重很高,航

空运输和铁路运输方式所占比例很低,

如1992~2007年,前两者年均占比

为88.8%,后两者年均占比仅10.5%。但是,从动态发展趋势看,汽车运输

方式所占比重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

而航窄运输方式所占比例则表现为不

断上升趋势:前者从1992年的40%

左右持续下降到2007年的16.5%,后

者则从1992年的3%左右持续上升到2007年的16.1%,两者差距不断缩小。二,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

的问题及原因

从1978~2009年贸易统计数据

中,我们发现,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经

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调整,取得了一

53

些明显成效:出口目的国市场结构日

趋多元化,出口商品结构日趋高级化,

出口经营主体结构日趋合理化。但是,

中国出口也存在省际结构失衡、国际

结构失调、外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

方式占比偏高、商品运输方式过于依

赖江河运输等问题。下面我们简要分

析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之后,重点

剖析其产生原因。

1.企业经营所在地过于集中,经

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

的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做出了

较大贡献,如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2005、2006和2007年,中国净出口

对GDP增量的贡献率分别为24.1%、19.3%和21.5%,拉动GDP增长2.5、2.2和2.6个百分点。因此,一个地

方的外贸发展与其经济增长紧密相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出L]过度集中

在东南沿海地区十省市,无疑在一定

程度上导致或者说加深了中国各省份

之间,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区

之间的经济差距,从而形成了中国经

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两个“不平衡”:

从东部看,南北发展不平衡,“南快

北慢”;从全国看,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东高西低”。当然,造成这种经济发

展不平衡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

与出口企业经营所在地过于集中在东

南沿海地区也有很大关系。

中国出口省际失衡的产生原因

或决定因素,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大

类。一类是企业异质性微观层面因

素。企业规模,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

平以及企业所有权性质等四个企业异

质性因素对中国出口贸易的深度边际

和省际失衡的影响显著:根据我们基

于1996~200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

板数据的经验分析发现,一个省份的

企业规模越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

平越高、外资企业占比越高,则该省

份的出口贸易总量也越大,其中,劳

动生产率水平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最为

持久,不仅会提高企业当期的出口水

平,而且会提高未来企业的出口水平。

二是中国国家政策支持宏观层面的影

响因素。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

口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个

重大政策举措,这一举措对这些城市

的外贸发展和经济增长产生着重要的

积极作用: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万方数据

市场经济纵横

输,严重制约中国内陆省份外贸和经

济发展。

中困出口江河运输方式,不仅从

静态结构看,所占比重很高;而且从动

态发展趋势看,也在持续上升。如根据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1992~2007年,

江河运输方式年均占比为60.7%,其中,1992~2000年为56.5‰200l~2()07

年为66.【%。商品运输方式过分依赖江河运输,严重制约了中国中西部内陆省

份外贸和经济发展,如2001~2009年,

中国内陆21个省份,从省份数量占比

看,超过了67%,可其年均出口全国

占比仅为8.5%。固然,其中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

素。

中国出口商品运输方式过分依赖

江河运输的丰要原因之一,是中国公

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能力太弱:根据(《国

际统计年鉴2009》数据,中国的公路

运输和空运能力远低于美国,如2007

年中国公路运输能力只有美国的35%,

航空运输能力则更低,只相当于美国

的20%,而海运能力则强于美国,是

美阂的155%。公路运输能力太弱的重

要原因是中国境内贸易壁垒太高:中

国各省份之间,甚至同一地区各县市

之间的交界处和各级公路出口处,各

种收费站林立,其直接后果是既增加

运输成本,又耗费时间、降低效率。

据笔者初步统计,中国公路运输的过

路费成本几乎与油耗成本相当。而在

美国,全国是一个自由大市场,各州

之间基本没有什么收费站。笔者在美

访学期间,2008年6月曾经和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从美国中部俄亥俄州

雅典市开车到最南部佛罗里达州的奥

兰多,途径西维吉尼亚、维吉尼亚、

北卡罗尼亚、南卡罗尼亚以及乔治哑

等六大州,历程1500多公里,一路畅通无阻,仅交一次过路费,才O.25美元。

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4个

经济特区城市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从数量上看,仅占6.6%,但其出口全国占比,1985~2008年年均高达40.1%,而且其出口全国占比变动趋势与东南沿海地区出口全国占比变动

趋势高度一致,这无不说明国家政策

支持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显著。

2.出口目的国市场过于集中,

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日益严重。

尽管出口目的国市场日趋多元

化,但是,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仍然过

于集中,结构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国

际市场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难免

会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发牛的概率。近

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中贸易摩擦日益

增加,尤其是与美国、欧盟之间的国

际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与出口目的国

市场过于集中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有很

大关系。

造成中国出口目的国市场过于集

中的主要因素可归为两类:一是根据

贸易引力模型,两国(地)之间的双

边贸易额与其经济总量成正比、地理

距离成反比。与这一模型相对应,中

国出口目的国市场前十位中,美国、

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

发达国家,是因其GDP总量很大,

而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以及韩

国和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工业围家和地区,按GDP总量,这些国家和地区

自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是,由

于地理距离、文化和语占等优势,这

些国家(地区)在中国出口市场中同

样占据着重要位置。二是根据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一个企业和国家出口贸易的广度边际,即出口的贸易伙伴国数量,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国家金融发展程度成正比。中国出口的贸易伙伴国过于集中与其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尤其是固有企业)和

国家金融发展程度较低,也有很大关系。

5.外资企业出口和加工贸易方式

占比过高,造成贸易失衡加大、外贸依存度过高等一系列问题。

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

和经济增长中所做的贡献问题在学术界一直颇有争议。笔者看来,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不高,而且如其所占比重偏高,还容易引起贸易失衡加大、外贸依存度过高等一系列问题。如在Feenstra 所引用的芭比娃娃例子中,中国的劳动力附加值只占产品最终销售价值的3.5%;¨4而在Gee所引用的30GB 的苹果iPod播放器例子中,中国大

陆和台湾一起,劳动力附加值占产品最终销售价值比仅为1.2%。¨1由此可见,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芭比娃娃),还是技术密集型高端产

品(苹果iPod播放器),外商投资企

业和加工贸易为中国真正创造的价值极低。不仅如此,外商投资企业和加工贸易方式占比过高还会引起贸易失衡加大、外贸依存度过高等问题:如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05年,中

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据世界银行数据,2006年中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为40%,远高于美国的11%,也高于印度的22%,即使比伞球平均的28%也高出不少。外

贸依存度过高的直接后果是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国际市场: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数据,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1~5月,全园进

出口总值为7634.9亿美元,同比下

降24.7%,其中:出口4261.4亿美元,下降21.8%进口3373.5亿美元,下降28%。

外资企业出r丁和加工贸易方式占

比过高的主要原闲有两个方面。一是

国际产业转移的同际大背景。20世纪

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

和中国香港以及韩国等新兴国家(地

区)将部分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

展中国家转移,兴起了二战以来第三

波国际产业转移高潮。此轮圈际产业

转移中,中国凭借劳动力和市场优势

以及改革开放所释放的体制优势,成

为最大的受益者。据联合国贸发会议

统计数据,自1990年以来,中国利

用外资(FDI)规模连续18年位于发

展中国家首位,2008年实际利用FDI 924.0亿美元。二是中国出口导向和

招商引资的外向犁战略。中国各地各

级政府,为吸引FDI,竞相采取超低

甚至零地价、税收优惠和减免、环保

门槛降低等各种优惠政策,不惜以牺

牲环境、扭曲要素价格为代价,换取“血汗钱”。

4.商品运输方式过分依赖江河运

54

三.未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

调整方向和重点

针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

题及原阏,我们建议未来中国出口贸

易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如下。

1.支持中西部内陆省份外贸和经

济发展,优化出口国内市场结构。

优化出[1国内市场结构,国家

政策支持必不可少。2000年1月、

万方数据

2003年9月和2004年3月中国相继

实施两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

起等大战略,国家宏观政策已经转移

到支持中国内陆省份的经济发展。中

西部内陆地区各级政府应充分抓住这

一历史机遇,制定一些具体措施和办法:一是借鉴东南沿海地区各省份的

成功经验,吸引FDI流人,发展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二是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对外出口贸易,逐步缩小与东南沿海地区各省份的经济和外贸差距。

2.提高企业生产率和各地金融发

展水平,优化出口国际市场结构。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国家

金融发展水平是扩大出口贸易伙伴国范围的两条有效途径。中国要进一步优化出口国际市场结构,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企业的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二是夯实金融基础设施,推进法制建设,加快金融自由化进程,不断提高各地金融发展水平。

5.引导和支持私营企业出口发

展,优化出口企业经营主体结构。

近年来,尽管私营企业出口占比

不断提高,但就目前看,私营企业数量与其出口占比仍很不相称。根据中国工商总局数据:2007年12月底,

注册私营企业551.3万户,出口额(上接第51页)的强大,的确是我们

梦寐以求的目标。可是,我们必须考虑如果以其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他圜家的人会如何看待我们。现在,我们不是经常面对各式各样的“中国威胁论”吗?

为什么“文明”不能当作核心价

值理念呢?文明一词有很多涵义,但最主要或最常用的大概有“文化类型”和“社会互动礼仪”两种。前一种如“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现代文明”,也如“东方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欧洲文明”、“英国文明”等等。作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明,显然不是从这种意义上讲的。如果从“社会互动礼仪”,那就是人们比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遵守社会规范,维护公共秩序。由于人们的不同表现,往往有人比其他3217.8亿美元,出口占比26.舭l而

全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8.6万户,出

口额6955.2亿美元,占比57.1%。从企业数量上,前者将近是后者的20倍,但从出口贸易额看,后者却为前者的

2倍多。

优化出口企业经营主体结构不妨

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继续调整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政策,这一方面,

中国政府已经做了较大调整,如两税

合一、终结外商投资企业超国民待遇,

调整出口退税等,并取得了较为明显

的成效,内、外资企业竞争环境日益

相对公平。今后应从国家政策上继续

营造一个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体制

环境。二是从资金、技术等方面引导

和支持私营企业发展对外贸易。

4.发展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优

化出口商品运输方式结构。

目前,在中国出口运输方式结构

中,江河运输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故

保障江河运输畅通,是中国扩大国际

贸易的基本条件之一。然而,根据美

国等发达国家经验,汽车运输和航空

运输联运方式是未来国内贸易和国际

贸易最有效率和最受欢迎的运输方

式。因此,在此基础上,还应大力发

展航宅运输和公路运输。发展航空运

输和公路运输的关键是降低成本:降

低航空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主要是依

靠形成规模经济和提高服务质量;而

市场经济纵横

降低公路运输成本的首要任务则是减

少贸易肇垒,不妨考虑逐步取消各种

名目的收费站,建立一个全国自由开

放的大市场。其次,加大对机场和公

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汽车运

输和航空运输联运提供硬件设施。

参考文献:

11 IRodrjk D.what’s so specjal

about china’8 Exports?fJl.china&

wor|d Economy,2006,(5).

【2 Jschott P.The RelatiVe sophjsticatjon of chine∞Exports【川.Economjc Po|icy,2008,(55).

f51wang z.,wei s.what Acc叫nts for

the Rjsing So州stication of C晰na。3 E×p0Pt87 【R】.NBER workjng Paper No. 1 3771,2008.

【41Feenstra R.Integratjon of Trade

and Di8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jn the

GIobaI Economy 【J】.JournaI of Economjc PerspectiVe8,1 998,(Fall):75—96.

【5JGee M.Made in china?【J】.

W e d n e s day’8 Gl 0 b e an d Mail,

2008,(F曲ruary 6).

作者简介:

杨丽花,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讲

师,经济学博士,北京市,1 02249。

马相东,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

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市,

1 00871。

责任编辑赵莉

人“更文明”或“不文明”。如果在这

个意义上讲,把“文明”列为核心价值

理念,那么就显得有些下位或低点了。

为什么“人民至上”不能当作核

心价值理念呢?我们党已经把以人为

本标记在自己的旗帜上,如果提人民

至上,就容易让人理解为有差别地理

解人,而不是平等地理解人。如果从

有蝗人不属于人民的范畴,那么“人

民至上”这个概念在更具普遍意义的

概念——公平、人权、人格平等,人

的尊严的面前,往往就需要为自己的

“至上”与“非至上”的区分作进一

步解释和说明。如果是指与官员干部

相比,那么这种至上的区分就显得没

有实质意义。一方面,在执政党执政

为民的意义中人民的确应该至上,但

另一方面,在更高的意义上,人不能

分为上下,毕竟干部也是人民的组成

55

部分,将其排除之外有什么意义和好

处呢?只有确立尊重任何一个人的规

范,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韩震.从体系建构到观念的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初论

【N】.学习时报,2008—5—12.【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 68.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29.

作者简介:

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北

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北京市,1 00875。

责任编辑李铁牛

万方数据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成绩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结构分析 专业09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姓名 学号

中国进出口贸易及商品结构分析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文章通过对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 一、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1至11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30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创出历史新高。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后,全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 在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进出口平衡也取得重要进展。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今年我国全年贸易顺差估计将比去年减少3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占G D P的比重在2%左右,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 从结构上看,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11个月我国对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063.5亿美元、775.6亿美元、720.5亿美元和414.5亿美元,分别增长33.8%、36.7%、44%和82.5%,均高于同期我国总体进出口增速,表明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同时,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同期总体出口增速,其中重庆、河南、贵州和江西等省市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8倍、78.4%、56.3%和68.1% 。

但是,寒流来袭,前高后低成定局。在海关总署官方网站的首页上,有两张外贸进出口走势图,清晰地勾勒出今年外贸进出口前高后低的走势。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不久前指出,今年9、10、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幅每个月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2个百分点,12月份,外贸出口增幅将继续延续前几个月回落的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进出口主要呈现5个特点:一是一般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顺差规模收窄;二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整体,外资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三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较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有所回升;四是对欧盟出口增长乏力,与新兴市场贸易快速发展;五是部分沿海省市出口放缓,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密集型产品仍是一大出口项目,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呈现出极大竞争劣势的态势 2.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虽逐步上升,却没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3.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虽在上升,但产品技术含量及产品附加值仍然不高,表现为低竞争优势 4.加工贸易方式仍占有最大出口比例,加工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比重过大,加工程度低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述题复习重点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考试重点: 第一章: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 1、总量、增长、商品结构、市场结构、世界地位等 总量、增长: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抓住全球化机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货物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206亿美元,跃升至去年的38671亿美元,增长186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国。 与此同时,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声表示,过去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如今不仅实现了部分替代进口,而且还能够远销海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国企业参与海外投资的步伐开始加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2013年1-10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4173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95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商品结构:3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主要实现了三次大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出口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出口的主要形式;21世纪,工业制成品出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我国出口主导产品。另外,处于工业产业链底端的加工贸易比重也在逐年下降。 另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30年来我国产业内贸易指数不断上升,说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已经由最初的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转化为水平型国际分工为主;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增大,反映了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不断提高;贸易集中度指数不断上升,反映了我国出口日益集中于某几类产品,更容易引起贸易摩擦。 综上所述,我国30年贸易结构的变迁体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意义,反映了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 市场结构: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变化的特点和趋势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一)外贸占全球份额逆势上升,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不断提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地区)贸易陷入停滞或低速增长,欧洲 世界地位: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发展前景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发展前景

摘要: ......................................................................................................................................... - 3 - 关键词:...................................................................................................................................... - 3 - 问题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特点及矛盾.................................................................................. - 3 -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特点...................................................................................... - 3 - 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依然很大............................................................ - 3 - 2、外贸依存度快速增长............................................................................................ - 4 - 二、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 4 - 1、出口增长主要靠工业制成品来拉动,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尤 为迅速.......................................................................................................................... - 4 - 2、加工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其中进料加工成为最重要的加工贸易形式 ... - 5 - 3、中间品出口中半成品和零部件增长迅速,资本品出口增长明显 ....................... - 5 - 三、进口结构的变化特点.................................................................................................. - 5 - 1、进口中短缺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比重上升,机械设备比重上升 ............ - 5 - 2、以中间品为主的格局未变,资本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 - 6 - 四、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 6 - 1、出口商品结构档次及附加价值仍然呈现低级化.............................................. - 6 - 2、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合理.................................................................................... - 7 - 3、进口产品结构变化不合理.................................................................................... - 7 - 问题二:如何重建中国对外贸易.............................................................................................. - 7 - (一)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应对美国次贷危 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 8 - (二)及时了解金融危机动态。 ........................................................................................... - 8 - (三) 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 - 9 - (四)创新出口方式,开拓新市场。 ................................................................................... - 9 - 参考文献:................................................................................................................................ - 10 -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入世以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但在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单一,出口贸易渠道结构不畅,出口贸易经营主体失衡,贸易体制结构不完善等。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加大对农产品支持力度,加强政策指导;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战略;完善多元化市场格局;提高渠道效率;开展多样化经营等。本文运用数据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理论,并从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现状入手,阐述了应该如何解决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严峻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Study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 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Abstract Since its accession to the WTO,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trade has grown,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such as the unreasonable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the single export market, the weak export trade channel, the imbalance export trade operating subject, the incomplete trade structure system, etc.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survival of material, a stable suppl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In the face of all these problems, China should give agricultural support,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djust th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strategy, perfect diversified market patter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annel and establish various management. The paper uses data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xport structure and states how to solve the serious problems faced by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structure.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 Export Trade Structure

中国出口产品的优势和不足

中国出口产品地优势和不足 一、中国农业具备出口优势吗? 中国农业不仅关系到亿人口地粮食安全,而且在今后相当长地时期内是亿多农民增收和就业地基本来源.但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数地,人口增加、耕地减少,耕地资源紧张地矛盾将长期存在.不仅如此,中国还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短缺地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地.如此严酷地资源条件,将始终约束着中国农业地发展,在根本上使中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研究表明,中国粮、棉、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地比较优势从年代中期以来开始下降,目前已基本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如从资源成本角度看,年中国每生产公斤小麦亏损元,到年,进一步亏损元,资源配置缺乏效率.而与此相反,大米、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表和以及附表、附表). 研究进一步显示,年代以来农产品生产国内资源机会成本地上升,是导致比较优势下降地主要原因.因此,在目前中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下,土地密集型地小麦、棉花、大豆等产品明显缺乏比较优势,不具备参与国际商业竞争地基本条件.与此相反,由于中国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因此畜产品、园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地出口潜力(程国强等,年,年). 按照经典地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一国如果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在某种商品中密集使用资源禀赋相对丰裕、价格相对低廉地生产要素,就能够在该种商品上具有较低地比较成本,从而具有出口优势.显然,从理论上观察,中国地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产品和加工食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能够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和竞争地比较优势. 资料来源:程国强、彭廷军,年. 资料来源:程国强、陈俊红,年. 二、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地源泉 中国农产品地出口贸易实绩印证了这一理论判断.表显示,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占以上地份额,而且呈进一步扩大地趋势,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doc 10)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doc 10)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摘要】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之际,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在发展外贸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结构不平衡问题。本文着重从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行业间以及各不同性质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情况来分析我国外贸结构的不平衡问题,且提出了一些的解决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措施。 【关键词】外贸依存度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利用外资 【Abstract】 The imbalance of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when the foreign tra de is fast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time goes by, the imbalance of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pendency of foreign trade degree as well as the situa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different kinds of enterprises . Finally, this article offers some measurements solve the imbalance of the foreign trade st ructure. 【Key word】 The dependency of foreign trade degree The cargo trade Service trade Use foreign capital 据《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中国在2004年的对外贸易额自从2002年增长21.8%,

中国-东盟进出口商品结构比重

越南: 越南出口中国的商品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15.1% 11.9% 15.4% 11.6% 12.4% 饮料和烟草0.6% 0.7% 0.8% 0.6% 0.6% 原材料,燃料31.5% 27.5% 20.0% 22.3% 29.4%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26.8% 28.3% 29.0% 22.3% 28.0%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5% 0.7% 0.4% 0.2% 0.4% 化工及相关产品 5.0% 4.3% 5.3% 6.3% 4.7% 制成品 5.9% 8.4% 9.7% 14.1% 12.0% 机械和运输设备 6.1% 9.0% 9.1% 13.6% 8.7% 杂项制品 3.6% 3.9% 3.5% 4.0% 3.3% 越南进口中国商品的结构 年份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食品和动物 2.8% 2.4% 2.6% 2.0% 2.4% 饮料和烟草0.2% 0.2% 0.5% 0.3% 0.3% 原材料,燃料 1.2% 1.2% 1.1% 1.6% 1.3%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材料 6.3% 6.2% 10.6% 8.6% 10.4% 动物和植物油,油脂和蜡0.0% 0.3% 0.0% 0.0% 0.1% 化工及相关产品12.6% 12.7% 11.6% 11.6% 12.3% 制成品39.6% 34.4% 23.7% 29.5% 33.2% 机械和运输设备31.6% 36.4% 43.5% 39.6% 35.1% 杂项制品 4.2% 4.3% 5.0% 5.7% 4.8%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

中国进出口商品十大排名-按国别、商品种类 作者: 专气黔驴发布日期: 2009-4-02 查看数: 1062 出自: 日本对中国出口十大商品类别: 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8701至8705所列机动车辆的零件、附件,环烃,84章未列名的具有独立功能的机器及机械器具,半导体器件等;已装配的压电晶体,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专用或主要用于8525至8528装置或设备的零件,有线电话、电报设备,包括有线载波通信设备,医疗等设备, 主要载人的机动车辆,(8702的车辆除外),石油及从沥青矿物提取的油类及其制品;废油, 日本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有;电机、电器、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有机化学品,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电器,数码相机,电脑,汽车,化妆品等,汽车手机计算机照相机,塑料及其制品,铜及其制品,钢铁制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照相及电影用品,针织物及钩编织物,浸、包或层压织物;工业用纺织制品,杂项化学产品,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纤维短纤,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铝及其制品,鞣料;着色料;涂料;油灰;墨水等,玻璃及其制品,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 日本从中国进口十大商品类别有哪些 男西或便服套装,上衣、长短裤及工装、马裤,衣箱、手提包及类似容器,绝缘电线、电缆及其他绝缘电导体;光缆,专用或主要用于8469至8472机器的零件、附件,印刷机;喷墨印刷机;印刷用辅助机器,女西或便服套装,上衣,裙,裙裤,长短裤及马裤,游艺场所、桌上或室内游戏用品,针织或钩编的套头衫、开襟衫、外穿背心及类似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出口至日本最多的可以说就是服装了还有就是他们那没有的蔬菜或海鲜之类的, 中国煤炭出口价涨美元/吨日本不接受,动力煤交易谈判于4月28日获实质性进展。中日双方敲定中国北方动力煤(不包括山东煤)2008年的出口FOBT价格为美元/吨(5,800 Kcal/Kg ,比上一年度上涨%,低于日澳动力煤125%的涨幅。 中国的石油不再向日本出口,因为发现我们自己的都不够用。中国的煤炭却疯狂的向日本出口。我国仅有四家煤炭企业拥有煤炭出口权--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五矿集团和山西煤炭进出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 (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6 倍,进口额从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Analysi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and trade. 13203233 吴丹丹

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贸易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区分布与对外贸易结构是衡量已过进出口贸易状况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对一国的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我国的国民经济从封闭型逐渐向开放型进行转变,对外贸易额也在不断上升。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国际市场风险,避免对少数国家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通过优化国际市场布局,中国外贸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我国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的同时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增长趋势,出口产品分类变化趋势,出口地区结构变化;与此同时,也对近年出口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出口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对外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应对策略

Abstract 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and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untries’ research, which is important for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Since 1978, Chinese reform has been opening expanding, Chinese domestic economy gradually be converted to open from closed, the foreign trade volume is also rising. The early 1990s, China put forward strategy of market diversification, at that tim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dispers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isks and avoid the dependence from a few countrie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by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ines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in the market, market diversification has made new progress. With China joined in WTO, the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rapidly with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growing rapidly.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untries which are most important trading partners in the world. China became the major processing base places in the world, while the share of services is also rising in the worl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otal exports, export growth trend, exports classified trends, the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structure of export sinc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oreign trad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the reasons for recent changes in export are analyzed on the challenges that China fac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response measures.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Structure of export Solution strategy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我国在2001到2010年间都出现了顺差,即商品出口总量大于进口总量。在2001到2008年间顺差逐渐增加,尤其从2005年开始顺差增长速度加快。但是在2009年滑落。具体数据如图一所示: 总体来看我国出口总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其增长率在2001-2004年间呈上升趋势,在2004年以35.358%的增长率达到顶峰。在2004到2008年略有下降,尤其是2008-2009年度下降严重,甚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增长情况如图二所示:

在2002到2009年间中国进口总值持续增长,其中2002-2003年增长率升高,随后有所下降。2005到2008年其增长率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在2009年时呈现负增长。具体数据如图三所示: 进口初级产品基本都是上升趋势,其中非食用类原料以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增长明显但是在2009年仍有所下滑。具体数据参照图四:

出口初级产品也都是呈上升,但是动植物油脂及蜡和饮料烟类并不明显,较为稳定,视频活动类的出口表现活跃,其中矿物类在2007-2008年有个突跃,在2009年回落。具体数据参照表五: 进口工业制品方面,其他商品较为平稳,机械及运输设备上升势头明显,在2008年到达顶峰。其他类别基本涨幅在500左右。

具体数据参照表六: 出口工业制品依然是机械及运输类上升较快。与之不同的是杂项制品和按原料分类制品涨幅也都分别达到2500和2000。其他商品依然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具体数据参照表七:

2001年进口商品分布与2009年相比基本相同,其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类比率提高,按原料分类的制品和化学品的比率下降。9年间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一直是进口商品的主要成分。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对外贸易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贸易顺差是否越多越好?贸易顺差对贸易有什么影响? 不是越多越好, 影响:1、外汇储备增加,2、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3.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4.拉动经济增长,外在风险同时增大,5.贸易摩擦加剧。总之,贸易顺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经济增长的外在风险,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2,中国的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原因: 1、从贸易方式上看,集中在加工贸易, 2、从地区结构看,贸易顺差集中在美欧国家 3、从贸易主体看,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激增的主要力量 4、从商品结构上看,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5,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要素禀赋6、国内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7、大量外资企业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安排生产解决办法: 减少顺差关键在改变“三低”现状:即改变劳动力成本低、环境成本低、资源价格低的现状。其他措施:(1)要大力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刺激内需,改善国内消费不振的局面。 (2)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通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两高一资”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 (3)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由“招商引资”转为“选商择资”、“养商育资”等。 (4)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升值预期。 (5)在调整出口结构和扩大进口方面做一些具体工作,特别是要促使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放松高精技术及其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限制,使进出口结构更趋优化,缓解顺差上升过快的压力。 讨论: 你认为广西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如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对广西的贸易结构有什么影响? 核心要点:1,广西处于贸易顺差,初期初级产品占主导位置,但是目前正逐步向工业制成品转变。 2,影响:优化产业结构、改进北部湾经济区各个国家的贸易关系、扩大广西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就业、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等等。 3,加工贸易在中国的状况?加工贸易的作用? 状况:略 作用: 1.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2.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 3.优化出口结构 4.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5.扩大了劳动就业,维护了社会稳定

中国出口商品变化结构及主要动因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及其动因分析 (2010级电子商务王辰霖学号1012124)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并以此研究变动的原因。并且会根据原因对未来的商品结构变动进行预测。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动因分析 一、我国从1978-2010年间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动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出口贸易与整个出口贸易额之比。一国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从出口方面来看,总额从初期的97.5亿美元发展到了2010年的12016.1亿美元,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下图为1978-200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2000-2005年之间,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那么,我国的出口商品的结构在这30年中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下图为1980-2010年间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社科院金融统计数据库 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增加速度十分迅猛,尤其是2002之后,而初级产品的增加速度比较缓慢,基本可以忽略。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初级产品包括食品、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动植物油脂和蜡。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轻纺、橡胶、矿冶产品、机械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的商品。 具体说来,1980年时,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占大半的比重。然而,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初级产品比重明显下降,而工业制成品比重则稳步上升。在初级产品中,矿物燃料和润滑油的上升幅度最大,2009年为1980年的620多倍;动、植物油脂及蜡,非食用原料以及饮料及烟类上升幅度也很大,分别为30多倍、50多倍以及30多倍。在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使用的活动物出口额上升幅度最小,仅为5倍多。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 下表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及比重(单位:亿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姓名:郑玉霜 班级:工商管理132 学号:1311020213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比较迅速的增长,这为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平稳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2002年至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5年居全球第3位。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高达17606.9亿美元,比2005年净增3385.7亿美元,增长23.8%,实现贸易顺差1774.7亿美元,外贸出口9690.8亿美元,增幅回落1.2个百分点;进口7916.1亿美元,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金融危机前后我的对外贸易整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 自实施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增长幅度大大增加,进出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7. 1%; 出口同比增长速度 2004 年达到最高点,为35. 4%; 进口同比增长速度2003 年达到最高点,为39. 9%。2005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速度均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 2008 年 9 月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中国对外贸易受其影响,2008 年进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8%; 出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7. 2%; 进口增长速度下降为18. 5%,2009 年进出口总额自加入世贸组织后首次出现减少,外贸增长速度更是降到最低谷,均出现负增长。2010 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外贸增长速度大幅上升。(二)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良好( 见表 1) 。2001 ~2010 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5096. 51 亿美元增长到29727. 6 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5. 8 倍。其中,出口额从2660. 98 亿美元增长到15779. 3 亿美元,出口规模扩大近 6 倍,进口额从 2435. 53 亿美元增长到 13948. 3 亿美元,进口规模扩大约 5. 7 倍,进出口贸易差额从225. 45 亿美元增长到1831 亿美元,扩大约8. 1 倍。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遭遇了空前的困难和挑战,对外贸易的发展势头有所折冲。一直不断扩大的进出口贸易差额 2009 年首次出现减少,为 1961. 07 亿美元; 2010 年进出口贸易差额延续 2009 年的低迷为 1831. 0 亿美元。 (三)外贸依存度迅速下降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国际大舞台,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本国的优势,依靠世界性资源,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随着国际间经济与贸易合作的加强,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外贸依存度的急剧攀升。外贸依存度( 又称对外贸易系数)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逐步扩大,中国外贸依存度也大幅度提升,表明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深。在金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 传统上,国际贸易的结构分析往往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根据产品的要 素密集度或技术密集度进行分析。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产品 占较大份额,而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产品占较小份额,则该经济体出口贸易的 技术结构比较低。产品的要素密集信息来自于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而世界各 国(或地区)一般只是给出产业分类的二位数水平的投入产出表,研发支出数据 也一般只能在产业水平上得到,所以,这种方法只能在产业水平上实施,从而 只能粗略地测度一个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第二种方法是简单考察国际 贸易产品分类,例如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一位码下产品的出口份额。因为,SITC分类中的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和第8类杂项制品等大类产品往往被认为 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而前四类例如第0类食品及活动物、第1类饮料香烟类、第2类非食用原料等被认为是仅仅具有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所以,经济体 第7类或第8类产品的出口份额高,而前四类产品出口份额低,就被认为该经 济体出口贸易具有较高的技术结构。这些传统的贸易结构分析方法,在产业水 平或粗略的产品分类水平上分析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主要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条件下是有效的,从而是迄今经 常被采用的方法(安德逊,2005;WTO,2005;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实践部门的 分析)。

但是,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的条件下,传统的产业水平上结构分析法就不再有效了。产业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同一类产品上进行贸易,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贸易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在于花色品种等,而主要在于技术含量水平。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完全有可能集中在该产业中的低技术含量(或高技术含量)产品。这样,传统的产业水平上国际贸易分析方法,就可能严重高估(或低估)该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世界生产和贸易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垂直专业化分工,而世界贸易的高速增长就源于这种垂直化分工(Feenstra,1998;Yi,2003;Grossman and Helpman,2002,200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增长也来源于这种贸易方式。1981年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国总出口的比例为4.82%,1990年上升为40.94%,而2004年进一步上升到55.28%,而加工贸易正是一种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高度一致的具体贸易形式。中国的总体垂直专业化程度已经高于韩国等OECD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Hummels and Yi,2001;张小蒂和孙景蔚,2006)。平新乔(2005)研究了中国出口中来自国内和国外生产的价值比重,结果表明1992—2003年间,中国出口贸易的“来料加工”的价值比率从14%上升到21.8%,即上升了一半多:这说明有效测度一个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必须考虑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深入到产品水平上,或至少在更加详细的产品分类水平上。

2016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增长速度缓慢且分化严重,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前景总体不乐观。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缓中趋稳、稳中有进,部分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但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且分化加剧。2016年以来,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局面尚未出现明显改善,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复苏进程的差异性进一步显现。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总体稳定,房地产市场稳步回升,制造业恢复扩张,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居民消费能力与预期提高,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热点纷呈,但经济增长水平仍低于危机前,企业投资波动性较大。欧元区经济在石油价格低迷、欧元贬值以及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增长有所加快,但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且“难民潮”加剧成员国内部的政治纷争和成员国之间的离心倾向,增加了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日本经济持续下滑,通缩风险并未解除,货币政策效力递减问题突出,短期难以走出经济困境。受结构性改革滞后、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及政策空间收窄等因素影响,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呈现较为明显的放缓趋势,但印度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价格下降等因素的推动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IMF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再次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3.2%,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9%,新兴经济体增长4.1%;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0%,新兴经济体增长4.6%。 发达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可能加剧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美联储在2015年12月启动十年来的首次加息,市场预期2016年美联储将继续推进加息进程。而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还在加码宽松货币政策,部分新兴经济体也倾向于进一步降低利率。各国货币政策走势分化,将增加国际资本流动的无序性,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美联储加息将驱动美元进一步升值,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导致新兴经济体融资环境趋紧。国际金融协会预计,2016年新兴经济体资本净流出规模为5000亿美元左右。尤其是那些对外资依赖较大、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对外债务规模高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偿债成本上升、经济增长减速的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形成局部性的金融危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