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加索作品赏析课件

毕加索作品赏析课件

(初中美术教案)《毕加索》教案

《毕加索》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取材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中的《毕加索》一课,使学生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后,发现大师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并能用这种新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听过毕加索的名字,但对大师及其作品了解甚少,因此对毕加索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对毕加索的作品,大都不会欣赏,本课让学生学会欣赏并初步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学习毕加索独特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人物头像画。 教学设计:在探究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欣赏毕加索作品以及回顾以前所学的人物头像画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行发现毕加索画人物的独特表现风格。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难点并激发其作画欲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在拓展过程中,让学生欣赏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近大师,更是让其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此提升本课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 .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欣赏、体验毕加索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激发学习大师作品的兴趣;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 .欣赏大师作品,能表达自己对毕加索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的感受和体会;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能初步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3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一、教学准备: 1 .(课件) 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准备:铅笔、画纸、彩色笔等。 ●二、教学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 术主张。讨论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和理解毕加索画人物独特的表现风格。 ●三、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 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毕加索作品赏析

自由的艺术家—毕加索 毕加索是近现代主义的先锋。有人说,“20世纪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这话一点都没错,他凭借自己多变的画风和不朽的画作为这个世纪的艺术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在我眼中是个单纯者,一个单纯地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并永远忠于自由地创造艺术。正是因为追求自由,毕加索的艺术才没有规律可循,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塑世界。艺术是毕加索的全部,自由则是毕加索的灵魂。毕加索的作品涉及多个方面,从版画、陶瓷到雕刻、绘画、素描。从超现实主义到印象派、野兽派。毕加索不仅给了我们艺术的震撼,更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学到了人生的艺术。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到抽象,来来去去,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的一生分为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我最喜欢的就是毕加索最著名的油画《格尔尼卡》,这是在1937年的大奥古斯丁路的新工作坊内创作的,也是毕加索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超现实主义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一个人道主义者,毕加索本对政治毫不关心,然而对于这样的野蛮行径,他表现出了无比的愤慨,他用了一个半月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孩童仰天痛哭,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

毕加索及其作品赏析

有人说,“20世纪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这话一点都没错,他凭借自己多变的画风和不朽的画作为这个世纪的艺术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 毕加索在我眼中是个单纯者,一个单纯地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并永远忠于自由地创造艺术。正是因为追求自由,毕加索的艺术才没有规律可循,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塑世界。艺术是毕加索的全部,自由则是毕加索的灵魂。毕加索的作品涉及多个方面,从版画、陶瓷到雕刻、绘画、素描。从超现实主义到印象派、野兽派。毕加索不仅给了我们艺术的震撼,更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学到了人生的艺术。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到抽象,来来去去,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的一生分为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 ,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 风格独创且缤纷多变的现代艺术魔术师毕加索,以他绚烂的彩笔,创作出一幅幅影响深远的巨作。 1、《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2、《格尔尼卡》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

毕加索作品全赏析

史上最全毕加索作品全赏析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为9个时期。时期的名称尚有争议,大致是“蓝色时期”(1901年~1904年)、“粉红色时期”(1904年~1906年)、“立体主义时期”(1917年~1924年)“晚期”(1912年~1972年)。 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亚威农的少女们》、《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体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毕加索》教案

《毕加索》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取材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三册中的《毕加索》一课,使学生在欣赏毕加索作品后,发现大师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并能用这种新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听过毕加索的名字,但对大师及其作品了解甚少,因此对毕加索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对毕加索的作品,大都不会欣赏,本课让学生学会欣赏并初步了解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的人物绘画风格,学习毕加索独特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人物头像画。 教学设计:在探究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欣赏毕加索作品以及回顾以前所学的人物头像画法,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自行发现毕加索画人物的独特表现风格。再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解决本课难点并激发其作画欲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在拓展过程中,让学生欣赏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近大师,更是让其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此提升本课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以画家毕加索为突破口,学习欣赏西方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欣赏、体验毕加索作品,拉近与大师的距离,激发学习大师作品的兴趣;认识到绘画方法是多种

多样的。 2.欣赏大师作品,能表达自己对毕加索独特的人物表现方法的感受和体会;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能初步理解立体主义风格,创作一幅具有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 3.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并在此过程中掌握表现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加强学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一、教学准备: 1.战争视频片段、和平鸽图片资料、多媒体 2.学具准备:铅笔、画纸、彩色笔等。 二、教学重点:了解毕加索的生平事迹,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的艺术主张。讨论毕加索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和理解毕加索画人物独特的表现风格。 三、教学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化宽容和尊重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之情。

毕加索简介以及部分作品之欧阳光明创编

毕加索简介以及部分作品 欧阳光明(2021.03.07)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巴勃罗·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毕加索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毕加索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在毕加索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也正因此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毕加索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

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格尔尼卡》 《第一次圣餐》《祭坛男孩》 《酒馆的“四只猫广告”》 《等待比赛开始的斗牛士和公牛》 《手里捧着鸽子的孩子》《小丑》 《母亲和孩子》《窗前的桌子》 《雕塑家》《黄头发的女子》 《扔石头的少女》 《无题》

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精选.)

悲从中来,无声的哀伤 ——《格尔尼卡》观后感王菁20110101097 汉语言文学(师范)1101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油画。 整幅画由黑、白与灰色三种色调构成,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压抑与沉闷,好似有一种魔力,让一颗浮躁的心开始平静下来,融入到画的世界中去。 画的左边部分,一个妇女大张着嘴巴,痛苦地望着上方,十分惊恐。她怀中的孩子已经失去了生命,无力地瘫在她怀中。妇女的上方有一头公牛,公牛的头与身体颜色截然不同,仿佛它正从黑暗中走出。它趾高气扬地摇着尾巴,不悲、无恐,一副淡然自若的神情,实在是匪夷所思。公牛和马中间,有一只鸟,它挺而向上,似乎上方有什么恐怖的东西。 画的中间部分,最上方有一个巨大的灯泡,发出最耀眼的光芒。这一切的不幸都是在这灯光的照耀下发生的。灯的下面是一匹烈马,它的身体被一根长矛贯穿,它仰天长啸。它的身体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据专家研究,该文字是新闻报章传来的震惊消息,是对法西斯主义的声讨。有一只正义的手把报纸中间撕破,是否要揭示些什么呢?最底下是一个右手拿着破烂的剑的士兵,他的手和身体已经分离,他是战争不幸的牺牲品。在士兵右手边,绝处,开出一朵美丽的花,那也许是对死者沉痛的悼念!

画右边那部分,由三个女人构成。左边的一个女人拖着孱弱的左脚,佝偻着背,凝重地望着上方。中间的那个从窗户中努力探出头,充满担忧的眼神汇聚在上方;她奋力伸出一只手,手上紧握着一只烛台,星星之火,那是希望在燃烧。右边的那个女人从房屋坠落,绝望地仰天,直伸着双手想抓住点什么。她的身体融陷在一个破裂的木头里。那木头、那屋顶都带着尖尖的刺,让人心生畏戒,不寒而栗。 画中的人物,除了那头公牛外,神情都十分恐惧悲伤、很纠结,看起来很是悲惨,好像正在经历生死的折磨一样,仰着无奈的头望向上空,似乎有什么恐怖的东西正在到来。那是对战争的绝望,那是对死亡的惧怕。公牛原来是法西斯的代表,是暴虐!是血腥!这一切的不幸都是它发动,所以它才如此无畏。而马则是西班牙人民的代表,西班牙人民在这场战争中伤痕累累。但是马并没有倒下,西班牙人民也没有倒下!画中的其他人物不过是无数无辜百姓和死伤战士的缩影,这些悲惨现象在当时的格尔尼卡不胜其数。 《格尔尼卡》形象地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表达了毕加索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无辜人民及伤亡士兵的同情与哀悼。 画是支离破碎,拼凑而成的,十分杂乱。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是不完整,但这似乎与狂轰滥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也正因这种扭曲和重组,使人对死亡的恐惧感

毕加索作品赏析说课讲解

毕加索作品赏析

毕加索《坐着的玛丽????????????泰雷兹》 这是毕加索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人物外形柔和,当然是毕加索式的柔和,线条却又梗又硬,具有希腊式面孔的女人,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正面和侧面的缝合体。 构图简单、有趣、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明快。人物富于表现力。 毕加索《格尔尼卡》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格尔尼卡(5张)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画家通过这幅画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 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画面里没有

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 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毕加索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 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毕加索及其作品赏析备课讲稿

毕加索及其作品赏析

有人说,“20世纪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这话一点都没错,他凭借自己多变的画风和不朽的画作为这个世纪的艺术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 毕加索在我眼中是个单纯者,一个单纯地追求自由的艺术家,并永远忠于自由地创造艺术。正是因为追求自由,毕加索的艺术才没有规律可循,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塑世界。艺术是毕加索的全部,自由则是毕加索的灵魂。毕加索的作品涉及多个方面,从版画、陶瓷到雕刻、绘画、素描。从超现实主义到印象派、野兽派。毕加索不仅给了我们艺术的震撼,更从他的创作中我们学到了人生的艺术。他的作品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到抽象,来来去去,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的一生分为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风格独创且缤纷多变的现代艺术魔术师毕加索,以他绚烂的彩笔,创作出一幅幅影响深远的巨作。 1、《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2、《格尔尼卡》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

毕加索作品大全及赏析

毕加索作品大全及赏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毕加索作品大全及赏析》的内容,具体内容: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作品及赏析梦西班牙毕加索布上油画纵130...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 毕加索作品及赏析 梦西班牙毕加索布上油画纵130×横97厘米私人藏 创作《梦》之前,47 岁的毕加索与一位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满、容貌美丽的17 岁少女初次相遇,从此,这位妙龄少女便成了毕加索的热恋情人和专职绘画、雕塑模特儿。在这一幅具有立体主义风格的作品中,画家既表现了少女肉体之美,也表现了他自己对精神和肉体完美结合的追求。 毕加索64岁时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这幅画作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灵与肉的最完美的体现。画面用线条勾勒女人体轮廓,并置于红色背景之前,肢体没有做分解,只是稍稍夸张的划分。色彩也极其单纯。《梦》与《镜前的女人》属于毕加索立体派和新古典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形象极端自由性——线条和色彩自由组合的杰作。用荣格的话说:"无意识的集合体。"《梦》的少女为何是六个手指,谁能解答?

生命西班牙毕加索布上油画纵197×横129厘米克里夫兰博物馆藏这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右侧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象征着生活的重负,母亲一脸沧桑,注视着面前的一对青年男女,她的形神憔悴,神情专注,目光严厉,好像有责备的意味。左侧男女两人紧紧相依,比喻放纵的爱情,画家把这一对恋人处理为裸体形象,与右面那位着衣母亲形成对比。男青年左手微微抬起,指向那位母亲,似乎对母子俩承受的巨大痛苦感到怀疑。 男子的形象在写生阶段还像画家自己,作品完成时却已变成好友卡洛斯卡萨赫马斯的形象。卡萨赫马斯是一位立志绘画艺术的青年,却在巴黎失恋自杀身亡。毕加索一直怀念这位因失恋而自杀的好友,所以在画面上将他描绘为爱情的象征,右边那对母子则是母性的象征。 画面上还有两幅作品,女人的姿势都是缩成一团,两幅画,由两人到一人,刻画的都是在生活的重压下疲惫不堪的人们,从相依为命到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赤裸的身体不但完全暴露了他们苍白无力的肌体,也展示了他们人性最真实、最痛苦的一面。这也是画家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贴切的描绘。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也是法国现代派艺术的主要代表。这位具有无穷创造力的人,不仅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而且有着不息的探索精神。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1901~1904 年初的作品多表现饥饿的穷人形象,并主要以蓝色调加强孤独和失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这一时期为他创作上的"蓝色时期";1904~1906 年是"玫瑰色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题材以描写江

毕加索作品赏析

毕加索《坐着的玛丽??泰雷兹》 这是毕加索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人物外形柔和,当然是毕加索式的柔和,线条却又梗又硬,具有希腊式面孔的女人,在他的笔下变成了正面和侧面的缝合体。 构图简单、有趣、线条明快流畅,色彩明快。人物富于表现力。 毕加索《格尔尼卡》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格尔尼卡(5张)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画家通过这幅画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 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

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 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毕加索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 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毕加索简介以及部分作品

毕加索简介以及部分作品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巴勃罗·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毕加索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毕加索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 在毕加索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也正因此毕加索是一位真正的天才。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毕加索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在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他成名甚早和《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在毕加索1973年过世之后,世界各大美术馆不断推出有关他的各类不同性质的回顾展,有关毕加索的话题不断,而且常常带有新的论点,仿佛他还活在人间。 《格尔尼卡》

《第一次圣餐》 《祭坛男孩》 《酒馆的“四只猫广告”》 《等待比赛开始的斗牛士和公牛》

毕加索作品鉴赏

名家名画赏析之一毕加索:《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玛尔》 今天与大家共同赏析的现代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出生与西班牙,父亲是美术教师,曾在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的美术学院学习绘画。他是二十世纪最享盛名,创作数量最多的艺术家;更是当代西方最具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也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毕加索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约达六万件,涉及绘画、雕塑、陶艺、舞台背景等不同的领域,其中绘画作品近37000件,风格丰富多样,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其代表作是《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 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玛尔》编排在第三册《会变的线条》一课中。这是画家在1935年在巴黎认识朵拉·玛尔以后创作的,此时的朵拉·作品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立体主义风格。结合教材编排的意图,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赏析感受画家的风格和画家对线条的艺术语言的灵活运用。 一、通过对作品中人物脸部的观察,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艺术风格特点---就是将物体多个角度的不同视觉形象结合在画中的同一形象上。比如说画中画的明明是朵拉玛尔的侧面的脸的轮廓,可在里面却添加了正面脸才有的双鼻孔,两只眼睛(一只是正面的形象,一只是侧面的形象)。 二、对作品中线条的观察,了解线的曲直、疏密、粗细变化,感受画家对线的纯熟使用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1·椅子上的横线竖线加斜线的有序排列,表现椅子的柳条编结的质感 2·回型线的使用给人年轮的视觉,体现木头的质感。 3·裙子的内外线条的不同疏密处理,给人以层次感。 4·手部的外轮廓的直线的运用给人以夸张的利爪感,内部的柔细的小弧线则给人以皮肤之感。 5· 画面中所有空隙全部用不同方向的放射线填充,具有了纵深感,犹如在朵拉·玛尔的周围拉了一张网,即保护着她又诱捕着她。此时的朵拉·玛尔是他的

毕加索-教案

疯子般的世界大师——巴勃罗.毕加索 教学课题:疯子般的世界大师————毕加索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 教科书:自编教材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毕加索的作品及整体的艺术价值及其风格特征,并引入相应背景资料。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欣赏方法的能力, 并在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及主动创新 的意识。 3、情感目标: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 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 观。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的艺术语言与主题的表达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5分钟) 1、大家知道,这幅图上,是一些什么内容吗?(出示幻 灯片) 资料“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

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 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 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 楼的历史事件。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 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 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 击。 2、看完这两张图片后,那么大家有什么感想,或者说你 是怎么看到这两件事件的呢?(阐述想法) 教师点评阐述钓鱼岛与美国911事件,战争后的影响, 美国911事件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及精神上损伤。 3、新课内容:板书课题 引出话题毕加索简单的介绍下《格尔尼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幅著名的油画,就是画家在亲历战 争后的绘画作品,现在感受下这幅作品。回答一、谁画 的?第二、与911事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没? 毕加索的油画。与911有一定的雷同性。 二、背景资料:(3分钟) 简单介绍毕加索:毕加索是西班牙杰出画家、法国现代 画派的主要代表,1881年出生于西班牙一个美术教师的

论文《毕加索艺术作品赏析》

毕加索艺术作品赏析 谢津津【摘要】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关键词】简介作品及风格艺术成就评价 一、毕加索简介 毕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是西班牙画家、雕塑家、剧作家、诗人,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抽象派)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分成分解和综合两种形式),“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最后是“抽象主义时期”。毕加索一生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

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很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二、毕加索的风格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20世纪正是属于毕加索的世纪。他在这个多变的世纪之始从西班牙来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开始他一生辉煌艺术的发现之旅。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