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SC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SC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

目录

一、基本介绍 (1)

二、服务平台 (1)

三、未来规划 (1)

四、现有公共技术平台 (2)

五、入住企业名录 (3)

六、主要研发型医药企业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联系方式 (5)

八、其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本介绍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9b17541680.html,/main/index.asp

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位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占地86.3公顷,规划面积100万平方米,是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生物科技、纳米技术两大新兴产业的创新科技载体,中国科学院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院也落户于园内。生物纳米园自2007年6月开园以来,先后被授予“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示范园”、“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园”、“江苏省五星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称号,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纳米技术大学科技园”,成为“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核心区域。

生物纳米园以“专业、热忱、务实”的理念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贴心服务。园内提供综合的软硬件服务平台体系,以帮助入园企业降低研发成本,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进程。在硬件平台方面,园内建成药物分析测试服务平台、抗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药物传导技术服务平台,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建了创新生物医药平台;同时中科院纳米所的纳米技术服务系列平台也可为纳米技术企业提供检测、加工与工程化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在软性服务方面,生物纳米园为企业提供包括政策申报、产学研对接、投融资对接、商业推广、人才招聘与培训、企业工商注册,消防环保申报、实验室安全管理与环境监控等专业服务。选址于独墅湖畔的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的设立更是为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内的创新企业在生命科学领域学术与产业化之间建立起了一条便捷通道。

二、服务平台

下设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纳米公共技术平台、产业促进、商业发展、金融服务等服务平台。

三、未来规划

今后,园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新常态、谋划新思路、增强新动力,持续深化中新合作,坚持高端引领,强化创新驱动,提升质量效益,聚焦新人才、新产业、新技术、新模

式,赋予园区经验新内涵、营造核心竞争新优势、构筑科学发展新高地,加快把园区打造成为为全国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版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区。

一是致力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弘扬园区经验,深化中新合作,加强先行先试探索,大力推进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经济管理制度,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积极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区。

二是致力促进高端集聚。实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及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构筑高端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国际商务区、东沙湖股权投资中心、金鸡湖5A景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等为依托,加快打造长三角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区、苏南总部经济集聚区;以集聚“国家千人”、“省双创”、“市姑苏”、“园区领军”等高端人才为重点,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示范区。

三是致力提升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更加注重技术溢出、人才溢出,推进协同创新,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实施自主品牌企业培育计划,不断提高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人均劳动生产率、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和高技能人员数,努力争创开放创新示范区。

四是致力优化生态环境。按照“生态宜居、紧凑集约、低碳节能、智慧智能”的要求,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承载能力、建设水准。坚持形象提升与内涵建设并举,推进“退二进三”、“腾笼换鸟”,促进资源精细开发、深度整合、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水体整治、河道疏浚、扬尘治理、绿化美化等工程,创新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环境,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园区。

五是致力改善社会民生。把优化法治环境作为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的先导工程,加快实现社会治理方式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切实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积极推进居民收入倍增。加大财政倾斜力度,切实办好惠民实事,加快打造住有宜居、劳有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五有工程”,构建均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服务、住房保障和养老服务“六大体系”,让群众更好分享园区发展成果。

总之,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更多探索。

四、现有公共技术平台

详细的请见:https://www.doczj.com/doc/9b17541680.html,/main/services.asp。生物医药类的列如下:

1、药物分析测试平台

2007年10月建成,总面积为750平方米, 划分为气质室、液质室、光谱室、多功能实验室、离心机室等功能区域,配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核磁共振仪等大型设备,构建了药物性质结构分析链,可提供光谱特性解析、药物纯度分析、有机溶剂残留分析、化合物分子量测定、化合物精确定量、化合物结构解析等服务。

2、抗体技术服务平台

2008年10月投入使用,总面为900平方米,划分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实验室(万级)、抗体纯化与筛选实验室,由全自动遗传分析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细胞反应器、流式细胞仪、液相色谱纯化工艺开发系统、悬浮蛋白芯片系统、全自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统等核心设备搭建了生物药物开发链,提供分子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的筛选、制备和纯化服务。

3、创新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

2010年4月投入使用,拥有2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划分为基因工程实验室、基因分析实验室、PCR 实验室、低温实验室、细胞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和洁净实验室。配备高速基因分析系统、生物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快速蛋白液相色谱系统、细胞反应器、细菌发酵罐等关键设备。联合863首席科学家詹启敏,依托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力量,提供重大疾病分子诊断技术开发、肿瘤生物治疗药物开发、新型疫苗开发及新药中试研究、新药注册申报等服务。

4、纳米靶向药物传导技术服务平台

2010年5月建成,实验室面积500平方米,拥有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仪、差式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液相色谱仪、凝胶渗透色谱仪、冷冻干燥机、高压均质机等剂型开发和制剂设备。通过与素有“现代药物传导之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Robert Langer教授合作,应用最新型的偶联靶向药物传导和纳米级包封药物传导技术,提供药物传导系统的开发、优化、分析,制剂和体外细胞学筛选,临床实验咨询和药物审批注册咨询等服务。

5、纳米高通量筛选技术服务平台

纳米药物高通量筛选平台由我公司与苏州吉玛基因药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共建,吉玛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构建药物筛选和评价模型,并引进业内专家作为技术负责人。平台配置了液体工作站、活细胞工作站、激光扫描成像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先进仪器;建立以RNA干扰技术、生物芯片和基因药物为基础的纳米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的建立将为核酸新型药物分子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完善药物创新体系、加快先导化合物的发现过程,对现有药物研发方式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6、纳米生物材料技术服务平台

生物医药中试平台是由我公司与富百安泰生物医药基地合作共建,利用该公司成熟的GMP管理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旨在利用该平台来为企业提供集约式的服务,以满足园内生物技术企业产品中试放大的需求。该中试平台拥有2500平方米的中试场地,划分为细菌发酵区、细胞培养区、纯化区、粉针制剂线、分析实验室等实验区域,配备有50L细胞罐、500L带传感器细胞罐、5L/30L发酵罐、100L细胞反应器、连续流离心机、层析系统AKTA pilot冻干机、50L酵母表达系统、百克级纯化设备等先进设备,可提供细菌发酵,细胞培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表达的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放大的研究、优化和验证,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的药物的中试生产,通过新药审批申报,获得GMP证书后的药物生产基地,以及多种蛋白类辅料的商业化生产等服务。

7、生物医药中试服务平台

五、入住企业名录

。如下列出生物医药相关企业:

六、联系方式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A1楼北座5楼邮编:215123 电话: 86-512-62956666

传真: 86-512-6295663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