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辐照食品是否安全

辐照食品是否安全

辐照食品是否安全
辐照食品是否安全

辐照食品:安全的还是不安全的?

2009年6月7日,河南杞县利民辐照厂在辐照辣椒面时,由于货包倒塌导致放射源架倾斜,钴60放射源无法正常降入贮源井内安全位置而造成卡源故障。6月14日,在辐照室内辐照加工的物品由于受到长时间辐照升温自燃,从辐照室冒出的浓烟引起当地群众恐慌。最终在环保部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与8月24日将钴源降回贮源井内。虽然此次事情最终得以平息,但是辐照食品却开始受关注起来,网友们迅速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为什么有些食品要经过辐照?日常生活中辐照食品有哪些?辐照食品安全吗?一时

间人心惶惶,闻“辐照”色变。

其实,辐照是一种灭菌保鲜技术,很多领域均有应用,中国相关食品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辐照食品指的是利用辐照加工帮助保存食物,辐照能杀死食品中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卵及幼虫,消除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食源性疾病,使食物更安全,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辐照食品无处不在,有人列出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需要辐照的食品:大蒜,土豆,洋葱,脱水蔬菜,方便面调味包,干果,果脯,中草药,熟食类,鱼类贝类等等。可以说辐照食品几乎无处不在,可是它们到底是否安全呢?答案是肯定的,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原子能机构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在1980年就已明确宣布:辐射剂量在10千戈瑞(戈瑞是辐射剂量单位,指每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所吸收的射线能量,1戈瑞=1焦耳/千克)以下的食品没有毒理学上的危险,今后无需再做毒理试验,而且允许市售。1999年,

这三大组织联合组织的研究小组发表的报告进一步称,“可以预见的10千戈瑞以上的经过辐照的食品是有益健康的”,该研究小组还建议世界各国“通过标准化、交流和教育等措施”来推广辐照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可见辐照食品是非常安全的,甚至相对紫外线,高温高压或者化学方法消毒是更安全可靠的,但是为什么人们长期以来还是对此持怀疑甚至恐惧的态度呢?

在我看来,这主要牵涉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杞县辐照厂事故之前,我们没有看到过有任何的辐照食品外包装上印有辐照标示,告诉我们该食品经过是经过辐照消毒的,照了多少剂量,消费者对什么食品是经辐照的完全不知情,这就很容易导致在突然被告知自己已经被辐照食品包围了的时候产生抵

触情绪,甚至是恐慌。这也许跟管理部门担心经放射性物质辐照的食品加工方式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有关,因为一提到“放射性”“辐射”等字眼,公众马上就变得很恐慌,从福岛核事故后的抢盐事件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也许越是想掩盖,结果就会更严重。另一方面就是公众的教育问题,当人们对某个事物不了解时,错误的消息就容易被接受进而引发社会问题,其实食品辐照消毒的问题并不难理解,只要有人能正确引导,一般人都会明白其中道理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相关部门应该相关的宣传教育,方法也可以有很多,比如请专业人士做演讲,发一些宣传小册子,组织或者鼓励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宣讲教育等,相信只要能让大众了解辐照并不可怕,甚至会给我们带来好处,人们的抵触情绪就会缓和很多,最后可能就慢

慢接受了。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肯定都会遇到很多社会问题,在每个社会问题的背后都会有其根源,发现这个问题根源,解决它,这可能就是社会进步的方式吧。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所应该做的不是跟着起哄,而是应该沉着应对,冷静思考,为推动社会进步尽自己一份力。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

201346703020 食品卫生与营养向春桃 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消费者对辐照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辐照处理过的食品是否有放射性危险?食品经辐照处理后,会不会诱发放射性?有没有放射性残留?有关辐照食品安全性、卫生状况和管理标识的争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微生物安全性问题人们对食源性疾病至为关注。食物中的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利斯特菌、大肠杆菌等对辐照较敏感,10kGy以下的剂量就可以除尽。辐照杀死了致病菌且不会带来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根据各国30多年的研究结果,FA0/WHO/IAEA组织的联合专家委员会于1980年10月份宣布,吸收剂量在10kGy以下的任何辐照食品都是安全的,无需做毒理学试验。 (二)辐照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问题辐照食品营养成分检测表明,低剂量辐照处理不会导致食品营养品质的明显损失,食品中的蛋白质,糖和脂肪保持相对稳定,而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不会有太大损失。辐照食品营养卫生和辐射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食品经辐照后,辐射降解产物的种类和有毒物质含量与常规烹调方法产生的无本质区别。辐照电离作用可直接造成生物学效应,实践证明它能抑止被照食品采后生长(蘑菇)、防止发芽(马铃薯)、杀虫灭菌、钝化酶的活性(一切食品),从而达到延长食品的保鲜期或长期贮藏的目的。可以认为,食品辐照处理在化学组成上所引起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无害,也不会改变食品中微生物菌落的总平衡,亦不会导致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但是高剂量辐照处理所产生

的营养成分及其辐照副产物的产生问题仍 未被人类所探测到。因而,检测技术仍有待于更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三)辐照食品标识问题:根据通用标签要求,FDA认为有必要把辐照食品已被辐照告知消费者,因为辐照与其它加工一样,会影响食品的特性。对加工迹象不明显的产品,例如食品整体已被辐照,FDA要求在辐照食品上加贴带有辐照标识的标签,并注有“经辐照加工”或“经辐照处理”字样

食品辐照

食品的辐射保藏调研 一食品辐射保藏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食品辐射保藏——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照射食品或原材料,进行杀菌、杀虫、消毒、防霉等加工处理,抑制根类食物的发芽和延迟新鲜食物生理过程的成熟发展,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藏期的方法和技术。这种技术又称为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n)技术。 辐照食品——经辐照技术处理后的食品。在我国《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附则中定义:辐照食品是指用钴-60、铯-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照射加工保藏的食品。 2、食品辐射的较其他方法的优越性: (1)非热作用,食品内部温度不会增加或变化很小,故有“冷杀菌”之称,而且辐照可以在常温或低温下进行,因此经适当辐照处理的食品可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和质构,有利于维持食品的质量; (2)节能与冷冻保藏等相比,能节约能源。据(IAEA)报告,冷藏耗能324MJ/t,巴氏消毒能耗828MJ/t,热杀菌能耗1080MJ/t,辐照灭菌只需要22.68MJ/t,辐照巴氏灭菌能耗仅为2.74MJ/t。冷藏法保藏马铃薯(防止发芽)300d,能耗l080MJ/t;而马铃薯经辐照后常温保存,能耗为67.4MJ/t,仅为冷藏的6%。 (3)无残留物:与化学保藏法相比,辐照过的食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是一个物理加工过程,而传统的化学防腐保藏技术面临着残留物及对环境的危害问题。 (4)辐照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射线(如γ射线)的穿透力强,可以在包装下及不解冻情况下辐照食品,可杀灭深藏在食品内部的害虫、寄生虫和微生物。正因为此,它被大量应用于海关对进口物品(食物、衣物等用品)的防疫处理,以确保进口物品不携带有害生物进入国门。还可与冷冻保藏技术等配合使用,使食品保藏更加完善,这是其他保藏方法所不可比拟的。 3、缺点与局限性: (1)投资大, 及专门设备来产生辐射线(辐射源), (2)安全防护并需要提供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辐射线不泄露;对不同产品及不同辐照目的要选择控制好合适的辐照剂量,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3)高剂量下的感观性状变化 (4)接受性由于各国的历史、生活习惯及法规差异,目前世界各国允许辐照的食品种类仍差别较大,多数国家要求辐照食品在标签上要加以特别标注。 二食品辐照保藏原理 一、食品辐照的物理学效应 1、原子能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原子能射线(γ射线)都是高能电磁辐射线“光子”,与被照射物原子相遇,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 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综述(标准版) 【摘要】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已经初步达成一致,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表达产物和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考虑,已制定法规的国家主要着重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食品安全;实质等同性 转基因食品是由基因改良生物加工而成的食品。近20年来,转基因食品断问世,逐渐走上人们的餐桌,进入人们的食物链.由于转基因食品含有新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极大关注。从转基因技术诞生时起,人们就对转基因食品引发的各种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论,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是关注的焦点。 1转基因食品的风险 转基因食品出现的历史不长,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来的危

害研究得还不是很充分,所以许多科学家担心转基因食品会产生潜在的危险.现在,关于转基因食品危害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 食品过敏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儿童有食物过敏史[1]。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过敏物质.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物质形成的基因转入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物不能被批准商品化[2]。 (2)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转基因生物中含有抗虫作物残留的毒素和蛋白酶活性抑制剂,既能使咬食其叶片的昆虫的消化系统功能受到损害,也有对人畜产生伤害的可能性。 (3)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生物中,用来帮助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标记基因是安全的,

食品辐照技术及其应用

(食品辐照技术及其应用) 系别 ______核工程与新能源技术系______ 年级 ______2015级_______ 专业 _______核工程与核技术______ 班级 ______核工程与核技术3班_______ 学号 ______201520401309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李海江_______ 完成日期 ______2017.05.20_______

摘要 食品辐照技术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照射食品或原材料,进行杀菌、杀虫、消毒、防霉等加工处理,抑制根类食物的发芽和延迟新鲜食物生理过程的成熟发展,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藏期的方法和技术[1]。食品辐照时人类利用核技术开发出来的又一种新型食品加工保藏手技术,比现有保藏技术更优越性的一面,是继传统的物理、化学保藏之后又一发展较快的食品保藏新技术和新方法[2]。 关键词:食品辐照技术、应用、优点

1.食品辐照技术原理[3], 它是利用放射性60Co 或137Cs 发出的γ射线或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最大能量10MeV) 或X射线(最大能量5MeV) 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辐射食品,辐照在食品中引起一系列化学变化,可以杀灭食品中的害虫,消除食品中病原微生物及其它腐败细菌,或抑制食品的生理生化过程(发芽和成熟),从而,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目的[3]。 2.食品辐照技术优点 2.1 现有保藏技术的优缺点[1] (1)食品冷冻保藏,即低温保存。抑制微生物活动和减少酶活。优点是能够好保持新鲜食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缺点是能耗大,需建立冷藏链; (2)食品罐藏,即提高温度杀灭微生物和酶。优点是绝大部分杀灭微生物,可以长期保藏,缺点是热对风味组织结构和色泽有影响; (3)食品干藏降低水分活度(aw),控制微生物和减少酶活。优点是简便宜行,重量减轻或体积变小,食品可增香变脆,缺点是自然脱水后的食品难复水,易变色; (4)化学保藏即通过外加化学物质抑制微生物及酶等作用。优点是操作简便易行,缺点是化学物质残留。 2.2 食品辐照技术的优缺点 2.2.1 食品辐照技术优点 (1)对食品原有特性影响小 食品在受射线照射过程中升温甚微,从而可以保持食品原有的新鲜状态,甚至在冷冻状态下也能进行辐射处理。另外,射线穿透性强,能瞬间、均匀地到达处理对象内部,杀灭病菌和害虫,因此,辐射能够透过包装而对包内的食物、食物深处的作用对象(如病菌、虫)等产生作用,不仅可保证食品的食用卫生与安全,而且还大大减少了食品交叉污染现象的发生。 (2)安全、无化学物质残留 食品进行同位素辐射处理并非与同位素直接接触,因而并无放射性物质的直接污染;而且适当的辐射处理,不会使食品产生放射性。这与熏蒸杀虫及其他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应用现代份子生物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扭转,再制造出具有新特点的食品种类。其优点显著,但转基因食品存在良多不容忽视的存在的或潜伏的危害性。 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发生毒素的默然基因开启,发生有毒物资。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致使生物体系统失调、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进程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性反映。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终究没有被批准商业化出产。人们在食用了这类改进食品后,食品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发生抗药性。在英国,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以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由较长期才能逐步表现和检测出来。 良多转基因生物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类问题可能要经由许多年后才能浮现出来。如一些盐碱、池沼、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之前本来不适合农业种植,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

从而使本来糊口在这里的生物的栖息地受到损坏,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终究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专家正告,如果这类拥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拥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因为转基因作物特性良好,良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使某些作物的多样性大大下降。维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遇疫病侵袭的首要方式。1864年的爱尔兰土豆枯死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数百人流离失所,缘由就是当地人只种植两个土豆品种。 转基因作物可能将其抗性基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成无敌杂草。基因漂移的进程很难人为节制,其后果也难以预测。在加拿大,被用于实验的油菜,只拥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一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有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发生了杂交,这类油菜对周围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选自朱世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有改动) 9. 以下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转基因食品可能在30年或更长的时间,引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 B.美国出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份异黄酮比一般大豆低12%~14%。 C.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的转基因生物,将致使物种退化,减少乃至灭绝。 D.转基因食品会发生过敏原,而全球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发生过敏反映。 10.以下说法相符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转基因食品安全研究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手册

研究性学习课题申请表 成立研究小组

选举组长 过程:先自愿申请组长,理由充分者当选,如无人自原申请,组员投票选举。 结果:刘天宇,责任:组织组员集合,进行研究活动,协调组员工作、观点的冲突、纠纷 研究小组开题报告

研究活动记录 2012年7月18日请将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活动目的:初步认识转基因食品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资料出处(或访问对象):《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综述及利弊关系》互联网清华大学图书馆

活动地点:省图书馆、各自家中 参加人员:刘天宇刘向悦魏文景 过程记录:在网上查找相关新闻、资料进行总结,为下一次活动做准备。活动特别对“肯德基蜘蛛鸡”进行调查,最终证实其为人为捏造的,澄清了一件令大众震惊的事。 任务完成情况:圆满完成任务 个人感想:第一天调查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安全事故,个人认为转基因食品较为安全。 研究活动记录 2012年8月10日请将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有关情况记录如下: 活动目的:结合前一天活动的成果,进行深度分析、记录、修正 资料出处(或访问对象):《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转基因赌局》活动地点:省图书馆、市图书馆、图书大厦 参加人员:刘天宇刘向悦魏文景

过程记录:查找有关转基因食品技术的科学会议的报道并进行总结,观点/结论:1.转基因食品出现18年来未发生过规模性的、有记载的安全事故2.大众最惧怕的安全事故:中毒死亡(可能)、得怪病留后遗症(可能)基因突变(不可能)身体不适、改变体质、过敏(可能)3.专家对其相关表述:其事故可能只面向有某些特定基因的人(改变体质、引起过敏)。其事故可能和食用量有关,可能要经过几十年、数代人才能体现出来。4.我国针对转基因食品有控制、管理、监督措施。 任务完成情况:圆满完成任务 个人感想:付出劳动就有收获,活动后我对转基因食品更放心了。 结题报告

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探讨

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研究 陆地杜世振 (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本文以黑胡椒、辣椒面、桂皮、干香菇、茶叶、脱水小葱为例,研究了辐照食品的硅酸盐矿物质分离方法和热释光(TL)检测方法。 关键词:辐照食品; 热释光法 ; 检测 中图分类号: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Study on Detection of Irradiated Food with Thermoluminescence Analysis Lu Di Du Shizhen (YanTai Entry-Exit Inspection Ouarantine Bureau,,YanTai ,Shan Dong 264000) Abstract: Taken black pepper,dehydrated capsicum, cinnamon, dehydrated mushroomas,tea leaf and dehydrated shallot as examples ,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isolation of silicate minerals from irradiated food and Foodstuffs-Thermoluminescence detection of irradiated food . Key words: irradiated food ; thermoluminescence analysis; detection CLC number: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C: 食品辐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食品加工和食品保藏技术。食品经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60Co-γ射线或137Cs-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最大能量为10 Mev)的辐照[1],利用由此产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生理学的变化进行杀虫、灭菌、抑制发芽和延缓成熟等。利用电离辐射杀虫灭菌不仅节约能源,而且无化学残留和环境污染,同时食品辐照是一种冷加工过程,受到照射的食品的温度、外观、形状和内在特性实际上没有变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提出的建议,接受辐照剂量在10 kGy以下的辐照食品在毒理学、营养学和微生物学等方面是安全的,但是欧盟和日本对辐照处理的食品一直持严格和谨慎的态度[2-3]。2008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从一批我国输日的干香菇中检出经过辐照处理,立即要求进口该公司产品的日本进口商实施辐照食品自主检测,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对进口调味品实施辐照食品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检测力度,扩大了检测样品范围。因此在国内建立完善的辐照食品检测能力,对加强我国食品安全和促进对外食品贸易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世界上主要国家和组的辐照食品法规标准见表1。 目前,辐照食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热释光(TL)法、电子自旋共振(ESR)法、DNA断裂碎片迁移法、气相色谱-质谱(GS-MS)法、化学发光法,这些方法提供了鉴定食品是否经过辐照的检测方法,推动了食品辐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其中热释光(TL)法主要应用于可分离出硅酸盐矿物质的样品,可用该方法检测的样品种类最多,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因此开展热释光(TL)法检测辐照食品项目有比较深刻的现实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辐照食品的危害

辐照食品的危害 辐照,一种新的灭菌保鲜技术,用(铯137,钴60,等对DNA作用)粮、蔬、果、肉、调味品、药品等进行灭菌,和减活,中国相关食品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那么,辐照食品的危害呢?就让的这些物质在经过射线照射后,生化活性会降低,在代谢过程中的损伤会扩大,从而细胞的正常生活机能就被破坏了。 2.对蛋白质的影响 蛋白质分子在受到辐照时内部的结构会遭到破坏,从而物理性质会发生改变。在低剂量下辐照,主要发生特异蛋白质的抗原性变化。而高剂量辐照则可能引起蛋白质伸直、凝聚、伸展甚至使分子断裂并使氨基酸分裂出来。 蛋白质中有一些含硫氨基酸对辐照比较敏感,在辐照作用下会裂解形成苯、苯酚和含硫化合物,从而产生难闻的气味,如鸡蛋蛋白。它是一种对辐照非常敏感的蛋白质,如果对鸡蛋进行辐照,就会使其蛋白变得稀薄,并变成水溶液的状态,这对鸡蛋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再如,在对小麦进行低剂量辐照时,未发现蛋白质有明显的变化;但是一旦剂量增加,小麦内部就会发生蛋白质解聚,只不过,这种变化会给小麦质量带来有利的影响。 3.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辐照射线的作用下,碳水化合物是相当稳定的,只有在大剂量照射下才会发生分解等现象。 4.对脂类的影响 在有氧条件下,且较高的辐照剂量时,脂类一般会出现过氧化作用,很容易发生酸败和产生异味。 5.对微量营养成分的影响

维生素是食品中重要的微量营养成分。在辐照过程中,食品的维生素会受到破坏,而且不同的维生素对辐照的敏感性不同。 在水溶性维生素中,对辐照的敏感性最强的是维生素C,但是在冷冻状态下对食品进行辐照可以保存维生素C。根据水果或蔬菜被辐照的剂量、空气中暴露程度和温度的不同,维生素C的损失也不同,但是用于抑制发芽和灭菌的低剂量辐照也会使维生素C损失1%~20%。 除了维生素C,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对辐照也很敏感,但也要根据各类条件不同,损失的比例也不同。而在辐照过程中,B族维生素的损失比加热食品时的损失小。脂溶性维生素对辐照也十分敏感,尤其是维生素E和维生素K,其中维生素K最敏感。 6.对酶的影响 酶是一种蛋白质,所以辐照对它的影响与蛋白质相似。但是,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论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论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摘要: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其品种和产量成倍增加。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然而比起传统食品转基因食品有一定风险性,这也是一部分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望而却步的原因。本文着重研究我国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状况,及转基因食品存在哪些安全问题。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展 自从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199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正式投放美国市场,这种西红柿耐存储的特性使其货架寿命大大延长。此后,转基因食品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开始了迅速发展。 一、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包括①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②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③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二、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发展状况

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开始进行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研发抗虫棉的国家。目前,中国已育成多种农作物重要转基因品种,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进行了多种作物的大田实验,包括棉花、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烟草、马铃薯、番茄和番木瓜等。其中,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已经批准商业化种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益成熟,可能会有更多的作物投入商业生产。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分析 1 . 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发生改变。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试验报告说, 与一般大豆相比, 在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 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 与普通大豆相比, 两种转基因大豆中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1 2%~1 4%。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作物引入基因后, 食品的遗传性状被改变, 这必须会影响到人体蛋白质的构成, 使得蛋白质的成分和浓度发生变化或生成新的代谢物, 最终可能会在人体内产生新的过敏源。人体可能会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在转基因的过程中, 若使用具有抵抗临床治疗用抗生素的基因, 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的食物后, 食物可能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 从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2.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会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转基因作物释放到田间后, 有可能将所转基因移到野生作物中, 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打破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而且由于转基因作物的抗病虫性状不能选择地灭杀目标害虫, 在杀灭目标害虫的同时,也可能

6.1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第十二章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为什么大蒜不生芽? ?为什么中药丸不生虫? ?为什么方便面调料包搁3年都不会变质?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发展及管理现状 第三节安全性问题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定义 辐照食品:用C o60或C s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辐照加工处理的食品,包括辐照处理的食品原料、半成品等。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6 放射性衰变: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衰变为另一个原子核,同时放出射线(α、β、γ) α射线:放射性核发射α粒子衰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称为α衰变,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氦核,具有+2电荷

β射线:β射线是快速电子流,其质量小,速度快 γ射线:γ射线是不带电的高能光子流 二、辐照加工的作用 ?辐照能杀死食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这些微生物能导致新鲜食物发生类似水果和蔬菜等的腐烂变质。 ?辐照还能杀死食品中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卵及幼虫。 ?抑制类似马铃薯,洋葱和大蒜等食物的发芽。 三、作用机理 ?射线直接作用于大分子物质,使D N A、蛋白质、脂类中的化学键断裂,形成交联物,破坏碱基对,从而杀灭微生物。 ?射线与细胞中其他原子或分子特别是与水分子作用,产生自由基,使食品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受到损伤 四、优点 ?无残留现象 ?可在常温、低温下进行,保持食品原有的特性 ?可以在包装及不解冻情况下辐照 ?可选择不同的剂量进行杀菌,杀死微生物效果显著 ?节约能源 ?辐照之后能立即被运输或者立即进食。伽玛射线辐照过的食品绝对不会带上放射性,也不会对身体有害。 五、常用的辐照源 137发出的γ射线 ?C o60和C s ?小于或等于10M e v的能量加速的电子流 ?小于或等于5M e v的能量的X-射线

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分析.

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李然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切实保证人们的健康和食品安全,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该条例主要介绍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卫生要求及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等。但由于管理范围较窄,内容欠丰富。后又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该法案不仅继承了管理条例的优点,还通过与实践的结合完善了条例的不足。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1993年国家科技部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农业部又相继颁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以规范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为了预防转基因生物技术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2000年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及八个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国务院2001年也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管理正式纳入法制建设轨道。2002年,农业部为了配合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也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El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同年。卫生部也颁发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并明文规定食品中含有转基因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XX食品”或“以转基因XX食品为原料”等字样。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的生物安全管理。2005年我国正式加入联合国《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标志着我国的生物安全管理正式步入国际合作的轨道。2006年农业部为了进一步加强转基因生物的审批管理。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办法中明确了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应具备的条件。2007年卫生部又颁布实施了《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 纵观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变迁的发展过程。并逐步向标准化、系统化、国际化靠拢。通过对中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 1.建立严格的转基因食品生产许可制度

辐照食品通用标准

辐照食品通用标准 (CODEX STAN 106-1983, REV.1-2003)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离辐照处理食品的过程,可与适宜的卫生规范、食品标准以及运输规范同时使用。本标准不适用于基于检查目的而暴露于测量设备辐照的食品。 2. 辐照过程的一般性要求 2.1 辐照源 可以使用以下类型的电离辐照源: (1)放射性核素60 Co 或 137 Cs的γ射线; (2)机械源产生的能量级小于等于5 MeV的X射线; (3)机械源产生的能量级小于等于10 MeV的电子束。 2.2 吸收剂量 对食品进行辐照时,最小吸收剂量应足以实现所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最大吸收剂量应低于符合下列要求的剂量,即该剂量不危及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不对结构完整性、功能性质、感官属性产生不利影响。除为实现合法技术目的的需要外,食品接受的最大吸收剂量不高于10kGy。1 2.3 辐照过程的设备和控制 2.3.1 食品辐照处理使用的设备应获得主管机构基于此目的进行的许可和登记。2.3.2 辐照设备设计应符合安全、有效、满足良好卫生规范规定的要求。 2.3.3 辐照设备应配备足够的、经培训并取得法定资格的操作人员。 2.3.4 辐照设备的过程控制应建立包括定量剂量测定在内的完整记录。 2.3.5 辐照设备和相关记录应向相关主管部门的检查人员公开。 2.3.6 辐照过程应按照食品辐照加工过程推荐性国际操作规范(CAC/RCP 19-1979, Rev.1-2003)进行控制。 3. 辐照食品的卫生要求 3.1 辐照食品的制备、加工和运输过程应符合推荐性国际操作规范-食品卫生通用原则(CAC/RCP 1-1969, Rev. 3-1997)的规定,在适宜时为实现食品安全目的,应用危险性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的七项原则。在适宜的时候,原材料和成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规范、食品标准和运输规范。 3.2 辐照食品应遵守食品销售国对食品微生物安全和营养价值的相关国家公共卫生 1高剂量辐照:辐照剂量高于10kGy的食品的卫生,FAO/IAEA/WHO联合研究小组报告,技术报告系列890 WHO.日内瓦,1999;辐照食品的安全和营养,WHO,日内瓦,1994;辐照食品的卫生,FAO/IAEA/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报告,技术报告系列659.WHO,日内瓦,1981。

各国辐照食品的态度

辐射食品是安全的--食品辐照技术应用的国际标准 1983年和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先后声明,辐射食品是安全的,不存在毒理学、营养学和微生物学问题。在1984年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通过了“辐照食品通用标准”及“食品辐照设施推荐规程”等标准后,食品辐照技术在处理抑制根茎类农作物的发芽、杀灭谷物及食品中的害虫及微生物、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商业化应用,目前已有4 0多个国家批准了200多种辐照食品,年市场销售总量达30万吨左右。食品辐照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引起了国际组织特别是标准制定组织的重视,为了有序地指导“辐照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辐照作为一种检疫处理方法”这两方面的应用,CAC和国际植物保护委员会(IP PC)正在制定或修订有关 食品辐照国际标准 □CAC“辐照食品通用标准”和“食品辐照设施推荐规程” CAC在1983年批准的“辐照食品通用标准”和“食品辐照设施推荐规程”奠定了食品辐照技术的合法性,但标准中规定辐照处理的安全剂量在10kGy以下。随着食品辐照技术发展和应用研究的深入,该标准在1999年由国际食品辐照咨询小组(ICGFI)申请修订,在2003年得到正式批准。 在标准的修订过程中争议激烈,针对取消辐照处理10kGy的上限这一主要修订内容,欧盟、日韩等国家以辐照含脂肪食品产生的环丁酮类物质的安全性没得到证实以及10kGy 以上剂量无实际应用为由,坚持不同意去掉10 kGy辐照剂量上限,而美国、ICGFI、菲律宾、中国等农产品出口国,认为辐照脂肪产生的环丁酮类物质没有安全性问题。就10kGy 以上剂量的应用,代表们提到非洲用于长货架期食品,欧盟有些国家供应给低免疫能力病人的饭食,澳大利亚批准的30kGy辐照处理香辛料等事例表明,高剂量辐照还是有其应用市场的,认为欧盟等所坚持的观点没有科学依据,继续保留去掉“10kGy辐照剂量上限”将对食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答案-.doc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答案- 现代 文阅读及答案-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其优点显著,但转基因食品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存在的或潜在的危害性。 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过程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美国生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分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在英国,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表现和检测出来。 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种问题可能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如一些盐碱、沼泽、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以前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这些地区都被

用来种植农作物,从而使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造成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物种退化、减少甚至灭绝。 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专家警告,如果这种具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具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由于转基因作物特性优良,很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使某些作物的多样性大大降低。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受疫病侵袭的重要方式。1864年的爱尔兰马铃薯枯死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数百人流离失所,原因就是当地人只种植两个土豆品种。 转基因作物可能将其抗性基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为无敌杂草。基因漂移的过程很难人为控制,其后果也难以预测。在加拿大,被用于试验的油菜,只具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一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产生了杂交,这种油菜对周围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 (选自朱世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有改动) 8.下列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转基因食品可能在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 B.美国生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分异黄酮比一般大豆低12%~14%。 C.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的转基因生物,将导致物种退化,减少甚至灭绝。 D.转基因食品会产生过敏原,而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反应。

辐照食品检测技术分析

辐照食品检测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食品检测技术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目前辐照食品的检测依据成为了我国食品检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人民 群众的食品安全,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对辐照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本文对辐照食 品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对辐照食品进行检测的重要性与检测原理,然 后对当前常用的辐照食品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得知,当前存在的辐照食品检测 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应用于对所有食品的检测,所有检测技术都具有一 定的优点与劣势,为此,我国相关科研部门还需要加大对辐照食品检测技术研究 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辐照食品;检测技术;方法标准 辐照食品主要指的就是通过辐照对食品进行杀菌以及保鲜,进而能够极大的 提高食品的保质期。现如今,国内辅助食品行业在不断发展,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大量外国辐照食品对我国的食品行业造成了冲击。为了确保我国的辐照食品能够 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以及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必须提高对辐照食品的检测 力度。 一、对辐照食品进行检测的重要性和原理 (一)辐照食品检测的重要性 对辐照食品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是由于以下四点:一是帮助国家相关单位对 辐照食品的生产进行监督管理,落实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就包含了对 食品标签的检查,以及是否虚假宣传等内容,这样检查都是由国家卫生、工商部 门进行,并且有明文进行指导。二是推动商品贸易的公平开展,其中就包含了辐 照食品是否满足出口对象的相关要求,亦或者是防止相关生产企业为了扩大利润,弄虚作假没有进行辐照或者辐照程度不足等。三是给是否进行辐照提供相应的仲 裁措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四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1]。 (二)辐照食品检测原理 辐照处理后的食品,其内部某些物质会发现相应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其 中的分子激发、电离、化学键破解等,以至于食物之中产生了相应的辐射解物。 从当前的辐照方案来分析,对于辐照食品的检测需要依靠对微生物结构的变化、 食品中含有的物质围观形变结构造成的变化,食品在辐照之后的特异性等。这些 检测方法之中,检测食品中的特异性产物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并且非常快速 高效。然而辐照食品所造成的辐解产物,其浓度通常都是在300mg/L之下,而且 食品的组成结构成分都相对复杂,因此其中每种物质的浓度对比整体而言,还是 相对较低。相关实验研究证明,大部分的辐照分解物只能在类似或者是完全相同 的天然食品之中才能存在,亦或者是经过加工以及冷藏的处理,因此对辐照食品 中的特异辐解产物进行检测难度较大。但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对该产物进行分析,首先对尚未进行辐照的食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其次提高当前的化学分析检测技 术水平。在此处需要格外重视的是,辐照食品是否已经完成辐照,其内部化学成 分的变化并不明显,因而使用这样的方法仍具有较大的难度[2]。 二、常用辐照食品检测技术分析 对当前国内辐照食品的检测技术水平进行分析可知,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可 以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三种类型。 (一)物理类型检测技术 物理类型的检测技术主要涵盖了光释光方法、电子自旋共振方法、近红外光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答案.doc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答案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转基因食品安全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材料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其优点显著,但转基因食品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存在的或潜在的危害性。 新基因的转入,打破了原来生物基因的"管理体制",使一些产生毒素的沉默基因开启,产生有毒物质。有资料证实,转基因食品可能导致生物体系统失调、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此过程可能需要30年或更长的时间。人为转入外源基因极有可能使原有的基因发生缺失和错码等突变。美国生产的一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的抗癌成分异黄酮就比一般大豆低12%~14%。 全世界约有2%的人群对某些食品产生过敏性反应。1996年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将巴西坚果某基因转入大豆中,结果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群也对该大豆过敏,该大豆种子最终没有被批准商业化生产。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在英国,做过切除大肠组织手术的志愿者,食用过用转基因大豆做成的汉堡包之后,在其小肠肠道的细菌中检测到了转基因DNA的残留物。而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影响,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表现

和检测出来。 很多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或抗逆性,这样的生物一旦进入环境中,将会取代原来的作物,造成物种灭绝,但这种问题可能要经过许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如一些盐碱、沼泽、雨林及有寄生虫的地区,以前原本不适合农业种植,这些地区都被用来种植农作物,从而使原本生活在这里的生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造成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导致物种退化、减少甚至灭绝。 转基因生物将增强目标害虫的抗性。专家警告,如果这种具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具有抵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而这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由于转基因作物特性优良,很多人选择种植转基因作物,使某些作物的多样性大大降低。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减少生物遭受疫病侵袭的重要方式。1864年的爱尔兰马铃薯枯死病,造成100多万人死亡,数百人流离失所,原因就是当地人只种植两个土豆品种。 转基因作物可能将其抗性基因杂交传递给其野生亲缘种,从而使本是杂草的野生亲缘种变为无敌杂草。基因漂移的过程很难人为控制,其后果也难以预测。在加拿大,被用于试验的油菜,只具有抗草甘膦、抗草胺膦和抗咪唑啉酮功能中的一种功能,后来发现了同时具备这三种功能的油菜,说明这三种油菜之间产生了杂交,这种油菜对周围植物造成了很大影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阅读题目 9. 下列不能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转基因食品可能在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诱发癌症并传递给下一代。

辐照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

辐照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 【摘要】作为食品加工行业的一种新型技术,辐照技术的发展较为迅猛,其原理为利用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实现对食品的保险、杀菌等功效。随着辐照食品的不断发展,一些常见的问题也被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法规、监管力度以及检测技术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复杂食品质量检测安全管理 1 与辐照食品相关的法规不健全 对于辐照食品的法律规范不够完整是在我国的法规体系中,针对辐照食品的法律规范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前两者主要针对一般的食品安全管理,辐照食品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对其规定也只是一笔带过,后者专门针对辐照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但是它于1996年由卫生部门提出,各项规范存在滞后性,和现代技术发展下的辐照食品的安全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冲突。法律的不完善使得辐照食品在质量检测以及上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 2 辐照食品的监管力度不强大 我国在辐照食品质量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主要归为两个因素:一方面,我国的辐照食品鉴定技术落后,无法在工作中发挥出其实际效应;另一方面,专业的辐照食品监管部门并不多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2008年,欧洲曾有3次对我国的出口食品进行了通报,欧方表示我国的食品在进关前中存在非法辐照的现象。此外,就我国境内而言,存在辐照食品种类的随意增加、辐照安全标示的缺失以及辐照剂量的随意性改变等状况,归根结底,还是归结于我国在辐照食品的质量安全方面监管不严所导致的。 3 辐照食品的检测技术不到位 我国的辐照食品的检测技术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受到相关技术上的限制,另一方面,辐照食品的检测需要配备专业的设备,能够承担费用的机构为数不多,我国现有的辐照机构只有少数几家,重点集中在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中国农业科技学院农产品加工所等机构,而且这些机构对于辐照食品的检测也是有限的几类。 4 辐照食品的安全难以保证 辐照技术中,利用最多的是伽玛射线。在处理的过程中,大部分细菌和昆虫卵会被杀死,但是食品中的营养同样会流失一部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维生素E。不仅如此,蛋白质的结构也会被破坏,从而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一旦经过辐照,非饱和脂肪酸、

辐照技术的安全性

辐照技术的安全性 摘要:辐照技术在食品工业已经应用多年,但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公众缺乏对辐照食品安全性的全面了解。本文就辐照技术对食品安全性可能带来的影响加以分析,以便客观评价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推进辐照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辐射加工;辐照;食品安全 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保存食品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18世纪初,法国科学家阿培尔发明了热处理低温法后,干燥、糖渍、盐渍、烟熏等保鲜贮藏法相继问世,并得到大规模的应用。1895年辐射现象被发现,但直到1921年才有人用x一射线杀死肉类中的致病菌而获得专利。在较短的时间内,食品辐照研究的深入程度是传统几种食品加工保藏方法所无法比拟的。美国、前苏联、前联邦德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芬兰、丹麦和瑞士等国家都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辐照食品应用的研究。我国1958年开始了对辐照食品的研究工作。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辐照食品才进入一定规模的生产阶段。 食品辐射加工是运用x 射线、Y射线或电子高速射线照射食品,引起食品中的生物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抑制或破坏其新陈代射和生长发育,甚至使细胞组织死亡,从而达到灭菌消毒,延长食品贮存销售时间的目的。辐照法几乎不产生热量,可保持食品在感观和品质方面的特性,并适合对冰冻状态的食品进行杀菌处理。辐照法与加热法相比更易于准确控制,且消耗的能量艰低,是一种安全、高效及经济的食品加工方法。但是,目前辐照食品的发展速度比较缓陧,商业化程度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公众缺乏对辐照食品安全性的了解,惧怕食用辐照食品会有害身体、危及遗传,从而制约了辐照食品市场化的进程。 1.食品辐照技术的特点 辐照保藏不同于化学熏蒸法、腌制法,不需要加入添加物,与加热、冷冻等方法一样,是一种物理保藏法,且属于冷处理技术,具有许多传统保藏法不可比拟的优点: (1)辐照处理是一种“冷处理”的物理方法,在常温下进行,辐照过程产生的热量很少,几乎不引起内部温度的升高,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风味和外观。 (2)辐照采用较高能量的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能够穿透食品的包装材料达到食品的深层,无论是抑制发芽、延缓呼吸,还是杀虫灭菌,效果都好。 (3)辐照处理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无有害物质残留,也不污染环境。 (4)食品辐照加工耗能低,可以节约能源。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统计分析,冷藏农产品辐照每顿耗能90kw/h,热处理消毒达300 kw/h,而农产品辐照灭菌保藏只需要6.3 kw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