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PSRTK常见作业模式的探讨

GPSRTK常见作业模式的探讨

GPSRTK常见作业模式的探讨
GPSRTK常见作业模式的探讨

地质与矿业工程

GPS RTK常见作业模式的探讨

韩 昀*,王 岩,雷 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GPS RTK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测绘的各个领域,RTK的作业模式越来越灵活多样。列举出目前能够成熟运用的RT K作业模式,并对其进行了测试比较和探讨。得出各种模式均能满足测绘精度需求,并且有各自的优缺点。

关键词:GPS RTK;GSM;GPRS;CDM A;单基站;CORS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10)07009004

GPS RT K技术是一种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定位的GPS相对定位技术。其测量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在已知坐标的基准站上架设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通过数据链将基准站观测值、坐标等信息播发出去,流动站在跟踪采集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在系统内按差分技术进行实时处理,获得厘米级定位结果。卫星定位、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交叉发展和融合,使卫星定位技术向着实时、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方向不断发展[1 2],同时也使RT K的作业模式越来灵活。

1 GPS RTK的作业模式

1.1 电台模式

电台模式采用无线电超高频UH F、甚高频VH F 播发差分信号。一般采用U H F电台,其频率大约为450~470MH z。根据电磁波理论,它的传输属于一种视距传输(准光学通视),其最大的传输距离是由接收天线的高度、地球曲率半径以及大气折射等因素决定的[3]。

电台模式RT K操作方便,初始化时间短。但是电台在山区、丘陵和无线电干扰较大的地方辐射范围小,使基准站控制范围大大减小。另外,电台架设不方便(需在地势较高地方架设以提高作业半径),不同的测区需要不同的参数,增加了基准站的架设次数,因此越来越多用户采用中国移动通信(包括联通)的网络信号代替UH F和VH F。

1.2 网络模式

常规网络模式RTK是指利用中国移动(联通)的GSM、GPRS、CDMA等代替电台传输基准站差分信号的作业方法。由于作业原理和计费模式不同,笔者将上述三种模式分成两类。

(1)GSM模式:GSM(Global System for M obile Comm 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作业原理是将基准站接收机和GSM模块(或手机)相连,流动站通过一个GSM模块(或手机)拨打基准站,基准站应答后通过移动网络发送差分信号。

GSM相对于电台模式,作业距离大大增加,基准站架设也相对灵活,另外由于不再需要电台,购置设备的成本也相应降低。

GSM模式缺点是作业中会产生一定的费用,GSM 模式是按照流动站和基准站之间的连接时间计费的,因此在作业(特别是放样)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费用,跨地区作业时还会加收漫游费;另外由于作业原理是流动站拨打基准站,所以作业只能采用1+1配置,降低了仪器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2)GPRS、CDM A模式: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 连接。CDM A(Co de Division M ultiple Access)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4]。

其作业原理为:GPS移动站的GPRS/CDM A数据终端通过网络登录到具有静态IP地址的网关服务器, GPS基准站主机与网关服务器相连,基准站实时不断地向基准站服务器输出标准格式的差分校正数据,通过Internet和GPRS网络把数据发送到已登录到基站服务器的移动站数据终端,数据终端把接收到的差分校正

*收稿日期:2009 05 07

第一作者简介:韩昀(1983 ),男,湖北钟祥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8级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机载激光雷达。

数据传递给移动站主机,移动站通过计算进行实时精确定位[5]。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多种工作模式,以天宝公司为例,GPRS RTK 系统有两种工作模式:一是用天宝公司自行建设的网关服务器,二是用一个手簿和可以上网的手机(或者模块)相连作为服务器。

GPRS/CDM A 相对于GSM 更有优势:第一,GPRS/CDM A 拥有更快的访问速度;第二,GSM 是按连接时间计费的,而GPRS/CDMA 只需要按数据流量计费,GPRS/CDM A 用户的连接时间可能长达数小时,却只需支付相对低廉的流量费用,目前移动运营商提供的按流量包月的资费方式大大降低了GPRS/CDM A 在作业中产生的费用,这一点在测量放样中显得尤为突出;第三,GSM 是一对一的作业模式,而GPRS/CDM A 是一对多的作业模式,因此这种模式更具有实用价值。

GPRS 和CDMA 是两种不同的网络,其作业原理

一样。经笔者测试,在不同的地区,两者信号覆盖面各有不同,不同地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使用。1.3 单基站模式

单基站差分系统利用基站差分(GPSBase)软件接收GPS 接收机的原始数据,经分析和处理,以标准RINEX 格式记录星历和观测数据文件,一方面直接储存到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按照用户设定的时间间隔自动通过网络上传到指定服务器,供处理后用户下载,差分数据由控制中心统一发布,流动站用户需要高精度定位时,通过GSM /CDM A/GPRS 手机直接拨号到控制中心,获取差分数据,能提供多用户长时间连接,而且费用低廉,同时具备基准站接收

机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多种功能[6]

。单基站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简化的CORS 系统,比较适合固定区域范围内长期作业,且便于向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拓展,其建立方法如图1

所示。

图1 单基站建立方法

单基站建立后,通过已知高精度控制点求出当地的七参数,将参数键入手簿即可实现单兵作业,差分系统工作方式如图2所示。

1.4 连续运行参考站

CORS (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 tem)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主要代表是Trim ble 公司的VRS 技术,Leica 公司的主辅站技术和武汉大学的网络综合误差内插法[7]。

CORS 作业原理与常规RT K 不同,以VRS 为例,各固定参考站不直接向移动用户发送任何改正信息,而是将所有的原始数据通过数据通讯线发给控制中心。同时,移动用户在工作前,先通过GSM/GPRS/CDM A 向控制中心发送一个概略坐标,控制中心收到这个位置信息后,根据用户位置,由计算机自动选择最佳的一组固定基准站,根据这些站发来的信息,整体的改正GPS

的轨道误差,电离层、对流层和大气折射引起的误差,将高精度的差分信号发给移动站。这个差分信号的效果相当于在移动站旁边,生成一个虚拟的参考基站,从而解决了RT K 作业距离上的限制问题,并保证了用户的精度[8]。

CORS 改变了传统的RT K 测量,使RTK 的作业距离不再受限制,也不需要进行繁琐的点校正过程,另外由于消弱了对流层、电离层的误差和随距离逐渐增加的比例误差,因此CORS 较常规RTK 测量精度更加可靠。

2 几种GPS RTK 作业模式的比较

笔者对这几种RTK 作业模式从作业距离、初始化时间、内符合精度和与已知控制点较差等方面进行了测试比较。

2.1 测试概况

基准站采用T rimble 5700,流动站采用Trim ble R8GN SS 。分别用电台GSM 、GPRS 、CDM A 和单基站模式在不同的点上架设脚架观测,每个点观测两次,每

次观测时间为5s,并将两次观测的平均值与已知控制点进行比较。测试区域VRS 还没投入使用,故此次测试不包括VRS

作业模式。

图2 单基站差分系统工作方式

2.2 测试结果及分析

在RT K 测试过程中,用4个已知控制点做校正点,检查其他6个已知点和33个未知点,选取有代表性的检测结果列于表1。

表1 测试结果比较(部分)

点号及距离基准站距离作业模式初始化时间

(s)

内符合精度(mm)与控制点较差(mm) X Y X Y 备 注

GP S BY S 8K M

电台81014129GSM 501311263GP RS 251781712CDM A 302116208单基站

281951516G PS JHQ 14.2KM

电台4025132319信号不稳GSM 4014181914GP RS 5123152310CDM A 4710171319单基站67821227GP S F XL 36.8KM

电台

-----无信号GSM 10431194930GP RS 8226205229CDM A 9735274537单基站

100

27

22

39

36

检核点中,最远点为GPS FXL 。因为此点在坐标校正范围之外,因此内符合精度最大为 X =35mm , Y =27m m;与控制点较差最大为 X =52mm , Y =37m m 。其他未知点内符合精度均小于30mm ,在坐标校正范围内的控制点较差均小于30mm,总体来说精度

能够满足要求。

另外,在有电台信号情况下,电台模式初始化比其他模式快,因为其他模式均需要通过拨号或者访问IP 与基准站建立连接;在远距离网络作业时,初始化时间

(下转第95页)

道的变形。经成巷三月后监测,该破碎带斜坡道的变形量只有0.01mm。

参考文献:

[1] M ain R.J.T aylor,R.N.(1997).T heme L ecture:Bored

tunneling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P roc.14th Int.conf.

on Soil M echanics and Fo undat ion Eng ineer ing[J].Ham bur g,1997,3:2353 2385.

[2] 福建省核工业295大队.福建省武平县悦洋银多金属矿

(东矿段)详查地质报告[R].2002.

[3] JT J026-9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4.

[4] 方创熙.超前锚杆加固围岩的机理分析[J].广东科技,

2008(0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冶金工业局.GB50086-2001锚杆喷射

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6] 谢曙明.超前锚杆支护在照壁山水库导流洞施工中的应用

[J].西部探矿工程,2008(2).

[7] 伍佑伦,王元汉,古德生.锚杆抑制临空结构面扩展的试验

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

[8] 陈荣,杨树斌.砂固结预应力锚杆的室内试验及锚固机理

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0,22(3):235 237.

Application of Forepoling Bolt of Ramp

in Fracture Enclosing Rock

ZH OU Qiao,CH EN H uai li

(Civ il and E nv ironmental E ngi neer ing School,Univ er sity

of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Beij ing,Beij ing100083,China)

Abstract:A s for under g round engineer ing,it is the mo st impor tant to prevent its enclo sing ro ck,and keep it stability.In this art icle,ho w to cut and suppo rt in fr act ur e under complex g eolog ic conditio ns,a w ay is intro duced as fo llow:U sing fo repoling bo lt,it r einfor ce the ro adw ay's outline,wher e t he w or ker can dr iv e and cut in safety,then,per manent suppor ting such as r a dia l bolting,shotcreting,U-shape channel beam in filling co n cr ete.the const ruct ion of Ram p230,Wupin Zijin M ining Co., which is t ook as a eng ineering ex ample,show s the way is eco no mical and safe.

Key words:fo repoling bolt;fracture strata;co mbination sup po rt;ramp;enclosing ro ck

(上接第92页)

随着距离增加而增长,测量精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且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用于求取转换参数的范围也不能太大,建议分段、分区段求取;在没有网络信号的地方(如山区、矿区),电台模式则能充分发挥作用。

3 结束语

通过测试对比可以看出,不论哪种RT K作业模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以满足测量要求。电台模式作业距离有限;GSM/GPRS/CDMA模式作业受到移动网络信号的影响;单基站模式只能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内作业;而CORS则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资金去建设和维护。因此在不同的作业区域和用不同的仪器设备作业时,可以选取合适的作业模式,从而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经南,刘晖.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城市空间

数据的基础设施[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

(3):259 264.

[2] 吴俐民,陈云波,丁仁军.昆明市连续运行G PS参考站系统

的研究及建设[J].测绘科学,2006,31(3):47 49.

[3] 邸国辉,刘幼华,陈汉文.RT K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

[J].地理空间信息,2007,5(6):8 10.

[4] 苏安玉.基于CDM A的RT K差分数据传输技术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516 521.

[5] 黄继跃.GP RS通信技术在G PS RT K系统中的应用[C]//

测绘科技信息论文交流集.

[6] 赵礼剑,程新文,陈性义,等.单基站GPS差分系统在山区

线路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科学,2008,33(增刊): 223 226.

[7] 祁芳.CO RS系统中RT K作业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城

市勘测,2008(4):66 68.

[8] 王平.虚拟参考站GP S网络RT K技术[J].测绘通报,

2001(增刊):4 8.

Discussion on Several Methods of GPS-RTK Used in Project

HA N Yun,W A NG Yan,L EI Xin

(S chool of I nf or mation Eng ineer ing,China Univ ers ity of Geo sciences,W uhan H ubei430074,China)

Abstract:T he techno lo gy of GP S R T K is mo re and mor e used in all fields of sur vey,alo ng with the increaseing methods o f R T K. T his paper disusses and co mpar e these methods which can be practiced used in project.A n conclusion can be made that de mand of precisio n can be satisfied by these methods,and each of them has their merit and sho rtcoming.

Key words:G PS RT K;G SM;GP RS;CDM A;G PS Base; CORS

病理病例分析题

病例摘要: 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分析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査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泄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立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病历摘要 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饶,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澹.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件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 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 1.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 2.为何出现澹便样腹泻? 参考答案: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腺萎缩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一胃消化功能下降一澹便样腹泻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 男,65岁李某。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髙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 龙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 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 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右足趾变黑、坏死。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

北邮模式识别课堂作业答案(参考)

第一次课堂作业 1.人在识别事物时是否可以避免错识 2.如果错识不可避免,那么你是否怀疑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嗅 到的到底是真是的,还是虚假的 3.如果不是,那么你依靠的是什么呢用学术语言该如何表示。 4.我们是以统计学为基础分析模式识别问题,采用的是错误概率 评价分类器性能。如果不采用统计学,你是否能想到还有什么合理地分类 器性能评价指标来替代错误率 1.知觉的特性为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认知是一个过程,需要大脑的参与.人的认知并不神秘,也符合一定的规律,也会产生错误 2.不是 3.辨别事物的最基本方法是计算 . 从不同事物所具有的不同属性为出发点认识事物. 一种是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度量,属于定量的表示方法(向量表示法 )。另一种则是对事务所包含的成分进行分析,称为定性的描述(结构性描述方法)。 4.风险 第二次课堂作业 作为学生,你需要判断今天的课是否点名。结合该问题(或者其它你熟悉的识别问题,如”天气预报”),说明: 先验概率、后验概率和类条件概率 按照最小错误率如何决策 按照最小风险如何决策 ωi为老师点名的事件,x为判断老师点名的概率 1.先验概率: 指根据以往经验和分析得到的该老师点名的概率,即为先验概率 P(ωi ) 后验概率: 在收到某个消息之后,接收端所了解到的该消息发送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 在上过课之后,了解到的老师点名的概率为后验概率P(ωi|x) 类条件概率:在老师点名这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学生判断老师点名的概率p(x| ωi ) 2. 如果P(ω1|X)>P(ω2|X),则X归为ω1类别 如果P(ω1|X)≤P(ω2|X),则X归为ω2类别 3.1)计算出后验概率 已知P(ωi)和P(X|ωi),i=1,…,c,获得观测到的特征向量X 根据贝叶斯公式计算 j=1,…,x

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价记录标准表格.docx

作业活动清单 单位: ***********公司 序号作业岗位作业活动 1维修电工电气检修维护 2维修电工倒闸操作 3维修电工停送电操作 4维修电工临时用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制表:庾海审核:唐文波填表日期: 2016年1月4日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 JHA ) 单位: 生产保运部 工作岗位: 维修电工 工作任务: 检修维护 危害或 以往发生频率及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序 工作 潜在危 主要 员工 害(作业 偏差发生 安全设 L S R 建议改正措施 号 步骤 后果 管理措施 胜任 环境、人 频率 施 程度 物管理) 损坏 加强检查,按检 安全帽、 严格执行检修 检修 设备 偶尔 规程,加强安全 1 碰 伤 修步骤进行操 胜任 防护手 2 3 电机 人身 发生过 6 作. 套齐全 教育,提高防范 伤害 意识 检修 损坏 加强检查,加强 设备 做好隔 加强安全教育, 2 开关 触 电 未发生过 监护 胜任 2 3 人身 离 6 柜 提高防范意识 伤害 电机 人 身 偶尔发生 加强检查 , 加强 安全帽、 加强安全教育, 3 碰 伤 防护手 2 3 补油 伤害 过 监护 胜任 6 套齐全 提高防范意识 4 5 6

---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 ) 单位:生产保运部工作岗位:维修电工工作任务:倒闸操作 以往发生频率及现有安全控制措施 序工作危害或潜主要偏差员工 安全设L S R 建议改正措施号步骤在危害后果发生管理措施胜任 施 频率程度 上级指不清楚指导偶尔 加强安全教育, 1发生重复确认口令胜任无133令上级指令错误提高防范意识 过 造成偶尔严格执行操作 填写倒填写不完严格按照操作规矩,加强安全2误操发生胜任无133闸票善规程审核执行教育,提高防范 作过 意识 人身 偶尔安全帽、严格执行操作 倒闸操伤害,防护绝规矩,加强安全3触电发生加强劳动防护胜任133作设备缘手套教育,提高防范 过 损坏齐全意识4133

贝叶斯决策理论-模式识别课程作业

研究生课程作业 贝叶斯决策理论 课程名称模式识别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 专业软件工程 任课教师xxxx 提交时间2019.xxx 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9 年3月19 日

需附上习题题目 1. 试简述先验概率,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和后验概率等概念间的关系: 先验概率 针对M 个事件出现的可能性而言,不考虑其他任何条件 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是指在已知某类别的特征空间中,出现特 征值X 的概率密度,指第 类样品其属性X 是如何分布的。 后验概率是指通过调查或其它方式获取新的附加信息,利用贝叶斯公式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而后得到的概率。贝叶斯公式可以计算出该样品分属各类别的概率,叫做后验概率;看X 属于那个类的可能性最大,就把X 归于可能性最大的那个类,后验概率作为识别对象归属的依据。贝叶斯公式为 类别的状态是一个随机变量.而某种状态出现的概率是可以估计的。贝叶斯公式体现了先验概率、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后验概率三者关系的式子。 2. 试写出利用先验概率和分布密度函数计算后验概率的公式 3. 写出最小错误率和最小风险决策规则相应的判别函数(两类问题)。 最小错误率 如果12(|)(|)P x P x ωω>,则x 属于1ω 如果12(|)(|)P x P x ωω<,则x 属于2ω 最小风险决策规则 If 12(|) (|) P x P x ωλω< then 1x ω∈ If 12(|) (|) P x P x ωλω> then 2x ω∈

4. 分别写出以下两种情况下,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 (1)两类情况,且12(|)(|)P X P X ωω= (2)两类情况,且12()()P P ωω= 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决策规则为: If 1...,(|)()max (|)i i j j c p x P P x ωωω==, then i x ω∈ 两类情况: 若1122(|)()(|)()p X P p X P ωωωω>,则1X ω∈ 若1122(|)()(|)()p X P p X P ωωωω<,则2X ω∈ (1) 12(|)(|)P X P X ωω=, 若12()()P P ωω>,则1X ω∈ 若12()()P P ωω<,则2X ω∈ (2) 12()()P P ωω=,若12(|)(|)p X p X ωω>,则1X ω∈ 若12(|)(|)p X p X ωω<,则2X ω∈ 5. 对两类问题,证明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规则可表示为, 若 112222221111(|)()() (|)()() P x P P x P ωλλωωλλω->- 则1x ω∈,反之则2x ω∈ 计算条件风险 2 111111221(|)(|)(|)(|)j j j R x p x P x P x αλωλωλω===+∑ 2 222112221 (|)(|)(|)(|)j j j R x p x P x P x αλωλωλω===+∑ 如果 111122(|)(|)P x P x λωλω+<211222(|)(|)P x P x λωλω+ 2111112222()(|)()(|)P x P x λλωλλω->- 211111122222()()(|)()()(|)P p x P p x λλωωλλωω->-

病例分析题库

病例分析题一: 男性,55岁,胸骨后压榨性痛,伴恶心、呕吐2小时 患者于2小时前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疼痛,压榨性,有濒死感,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过两次,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和心绞痛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吸烟20余年,每天1包 查体:T36.8℃, P100次/分,R20次/分,BP1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平卧位,无皮疹和紫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有期前收缩5-6次/分,心尖部有S4,肺清无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心电图示:STV1-5升高,QRS V1-5呈Qr型,T波倒置和室性早搏。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冠心病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室性期前收缩 心功能Ⅰ级 (二)诊断依据: 1. 典型心绞痛而持续2小时不缓解,休息与口含硝酸甘油均无效,有吸烟史(危险因素) 2. 心电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 3. 查体心叩不大,有期前收缩,心尖部有S4 二、鉴别诊断(5分) 1. 夹层动脉瘤 2. 心绞痛 3. 急性心包炎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 继续心电图检查,观察其动态变化 2. 化验心肌酶谱 3. 凝血功能检查,以备溶栓抗凝治疗 4. 化验血脂、血糖、肾功

5.有条件时首先考虑冠状动脉造影与介入性治疗,恢复期可行运动核素心肌显像、Holter、超声心动图检查,找出高危因素, 四、治疗原则(3分) 1. 绝对卧床休息3-5天,持续心电监护,低脂半流食,保持大便通畅 2. 溶栓治疗:发病6小时内,无出凝血障碍及溶栓禁忌证,可用尿激酶、链激酶或t-PA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溶栓后用肝素静滴,口服阿司匹林 3.有条件时及时行介入治疗 4. 吸氧,解除疼痛:哌替啶或吗啡,静滴硝酸甘油;消除心律失常:利多卡因 病例分析题二 女性,60岁,上腹痛2天 2 天前进食后1小时上腹正中隐痛,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仰卧、咳嗽或活动时加重,伴低热、恶心、频繁呕吐,吐出食物、胃液和胆汁,吐后腹痛无减轻,多次使用止痛药无效。发病以来无咳嗽、胸痛、腹泻及排尿异常。既往有胆石症多年,但无慢性上腹痛史,无反酸、黑便史,无明确的心、肺、肝、肾病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查体:T39℃,P104次/分,R19次/分,Bp130/80mmHg,急性病容,侧卧卷曲位,皮肤干燥,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上腹部轻度肌紧张,压痛明显,可疑反跳痛,未触及肿块,Murphy征阴性,肝肾区无明显叩痛,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肠鸣音稍弱,双下肢不肿。 化验:血Hb120g/L, WBC 22×109/L, N86%, L14%, plt 110×109/L.尿蛋白(±),RBC 2-3/高倍,尿淀粉酶34U(Winslow法),腹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和液平,肠管稍扩张,血清BUN 7.0mmol/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 (二)诊断依据 1.急性持续性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吐后腹痛不减 2.查体有上腹部肌紧张,压痛,可疑反跳痛和腹水征及麻痹性肠梗阻征象 3.化验血WBC数和中性比例增高、腹平片结果不支持肠穿孔和明显肠梗阻 4.既往有胆结石史 二、鉴别诊断(5分)

病例分析题题目

病例分析一: 病人,女,68岁,咳、痰、喘15年,咳嗽加剧,痰呈黄色,不易咳出两天,夜间烦躁不眠,白昼嗜睡。体检:T38℃,P116次/分,R32次/分,BP150/85mmHg,神志恍惚,发绀,皮肤温暖。球结膜充血水肿,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肺底湿啰音。实验室检查:WBC14.5×109/L,动脉血PaO243mmHg,PaCO270mmHg。 1、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该病人咳嗽、咳痰伴气喘15年,桶状胸,符合COPD诊断。有CO2潴留表现,动脉血气分析提示PaO2降低、PaCO2增高,符合慢性呼吸衰竭(Ⅱ型)的诊断。有神志改变,符合肺脑诊断。初步诊断为:COPD、慢性呼吸衰竭(Ⅱ型)、肺性脑病。 2、呼吸衰竭分几型?并写出分型标准。 根据呼吸衰竭发生的急缓分为:慢性呼衰和急性呼衰。根据血气分析的变化分为两型:Ⅰ型呼吸衰竭:即低氧血症型,仅有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往往表现为II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血症型,PaCO2高于50mmHg,同时有PaO2低于60mmHg 。 3、导致II型呼吸衰竭主要病因是什么? 病例分析二: 病人,女,39岁,有风湿性心脏病6年,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不能平卧、水肿、尿少一周,现安静状态下亦有心悸、呼吸困难。体检:T37℃,P110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紫绀,颈静脉怒张,两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并随体位改变,心界向两侧扩大,肝肋下3cm。 1、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病人有心脏病史;安静状态心悸、气促、不能平卧,两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啰音随体位改变,符合左心衰竭诊断;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符合右心衰竭诊断;心率快、尿少是心衰证据。病人左右心衰竭,心界向两侧扩大,提示全心衰竭。 初步诊断: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全心衰竭。 2、心功能怎么分级?P107 3、该病人心衰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病例分析四:(心绞痛) 病人,男,45岁。发作性胸痛半年,每当急走或骑自行车上坡时感觉左胸压榨样疼痛,停止活动后几分钟可以缓解。作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有狭窄。 1、试述该患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病人发作性胸痛,左胸压榨痛,发作时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1~3分钟缓解)。 初步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 2、其发病原因和诱因各是什么?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剧烈、暂时性缺血、缺氧 诱因:休克、大失血、手术、心律失常、激动、劳累、饱食、受寒、用力排便等。 3、心绞痛发作时该如何处理?P119 病例分析五:(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人,男,45岁,近二年来反复上腹部胀痛,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平时嗜酒和咖啡。二天前上述症状加重,检查:生命体征无异常,消瘦,大便潜血试验(+),胃镜见胃粘膜呈颗粒状,粘膜血管显露,色泽灰暗,皱壁细小,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 1、试述该患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病人病程迁延,无特异症状,有消化不良表现,胃镜见慢性萎缩性胃炎征象,幽门螺杆菌检测为阳性。 故初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2、慢性胃炎与急性胃炎有什么不同?

北邮模式识别课堂作业答案(参考)

第一次课堂作业 ? 1.人在识别事物时是否可以避免错识? ? 2.如果错识不可避免,那么你是否怀疑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到底 是真是的,还是虚假的? ? 3.如果不是,那么你依靠的是什么呢?用学术语言该如何表示。 ? 4.我们是以统计学为基础分析模式识别问题,采用的是错误概率评价分类 器性能。如果不采用统计学,你是否能想到还有什么合理地分类器性能评价指标来替代错误率? 1.知觉的特性为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认知是一个过程,需要大脑的参与.人的认知并不神秘,也符合一定的规律,也会产生错误 2.不是 3.辨别事物的最基本方法是计算.从不同事物所具有的不同属性为出发点认识事物.一种是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度量,属于定量的表示方法(向量表示法)。另一种则是对事务所包含的成分进行分析,称为定性的描述(结构性描述方法)。 4.风险 第二次课堂作业 ?作为学生,你需要判断今天的课是否点名。结合该问题(或者其它你熟悉的识别问题, 如”天气预报”),说明: ?先验概率、后验概率和类条件概率? ?按照最小错误率如何决策? ?按照最小风险如何决策? ωi为老师点名的事件,x为判断老师点名的概率 1.先验概率:指根据以往经验和分析得到的该老师点名的概率,即为先验概率P(ωi ) 后验概率:在收到某个消息之后,接收端所了解到的该消息发送的概率称为后验概率。 在上过课之后,了解到的老师点名的概率为后验概率P(ωi|x) 类条件概率:在老师点名这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学生判断老师点名的概率p(x| ωi ) 2. 如果P(ω1|X)>P(ω2|X),则X归为ω1类别 如果P(ω1|X)≤P(ω2|X),则X归为ω2类别 3.1)计算出后验概率 已知P(ωi)和P(X|ωi),i=1,…,c,获得观测到的特征向量X 根据贝叶斯公式计算 j=1,…,x 2)计算条件风险

病例分析作业

关于7月开展PBL病例讨论得通知各位医师、药师、研究生: 自本月起,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大力开展PBL病例教学,请各位医师按照给出得病例,事先进行文献查询,结合自己思考写出书面讨论稿并积极参与现场病例讨论。教师将根据书面讨论稿及现场讨论给予评分,并与当月培训津贴得发放挂钩,综合评分80分以上记为合格。 请各位参训医师、药师及研究生认真准备,并与7月17日18:00前将书面讨论稿上交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丁丽莉处。如果书面讨论答卷雷同、综合评分80分以下或不按时上交讨论稿者,评定成绩为不及格,将予扣除本月培训津贴100元。 科教科 2015、7、6 病例介绍 主诉:多饮、多食、多尿2年,反复意识不清30小时。 病史:男性,61岁。患者于1993年无诱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查空腹血糖17、56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优降糖”治疗,具体剂量不详。平素饮食运动规律,每日主食量在200g左右。1995年2月13日,患者因“感冒”未进食早餐,但仍口服“优降糖”,约中午12点家人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凝视、口吐白沫,立即送入附近医院查血糖1、67 mmol/L,给予5%葡萄糖溶液持续静脉滴注,6小时后患者清醒,复查血糖8、0mmol/L,遂停止治疗返回家中。回到家中由于精神食欲差仍未进食,晚20点左右再次意识不清,家属误认为患者已入睡未采取任何措施,至次日晨起8点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神志不清,急

测血糖1、38 mmol/L,给予50%得葡萄糖溶液60mL静脉注射并以10%得葡萄糖持续静脉滴注,因意识未恢复,为进一步诊治于1995年2月14日17:00以“低血糖昏迷”收入院。既往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手术外伤史,无烟酒不良嗜好。 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12次/分,呼吸24次/分(呼吸机辅助),血压120/75mmHg。营养差,消瘦,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四肢末梢皮温低,无明显发绀,右侧瞳孔0、3cm,左侧瞳孔0、4cm,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甲状腺未触及。双侧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12次/分,律齐。腹部平软,肝脏下缘在肋下2cm,质软,脾脏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四肢肌张力高。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2×109/L,中性86%,淋巴14%。血生化:血糖7、6 mmol/L,BUN9、1 mmol/L,血钾3、2 mmol/L,血钠126 mmol/L,血氯97 mmol/L。血气分析:(1995年2月14日9:15)PH7、546,PCO221、6mmHg,PO280、1mmHg,SO2 96、6%,HCO318、7mmol/L,SBE-3、5 mmol/L(呼吸机辅助呼吸)。 辅助检查: 1、急诊CT检查示脑室系统正常 2、腰穿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住院经过 住院后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在10-15 mmol/L,意识仍无恢复。逐渐并发肺部感染,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患者昏迷情况无任何改善,且病情逐渐恶化,终因多脏器衰竭死亡。 第一部分:请查阅相关文献并回答以下问题(带参考文献): 1、请概括本病例得病例特点 2、本病例得诊断及依据 3、老年糖尿病得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4、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得应用原则 5、低血糖症得诊断及临床表现 6、老年人低血糖症得特点

模式识别大作业02125128(修改版)

模式识别大作业 班级 021252 姓名 谭红光 学号 02125128 1.线性投影与Fisher 准则函数 各类在d 维特征空间里的样本均值向量: ∑∈= i k X x k i i x n M 1 ,2,1=i (1) 通过变换w 映射到一维特征空间后,各类的平均值为: ∑∈= i k Y y k i i y n m 1,2,1=i (2) 映射后,各类样本“类内离散度”定义为: 22 ()k i i k i y Y S y m ∈= -∑,2,1=i (3) 显然,我们希望在映射之后,两类的平均值之间的距离越大越好,而各类的样本类内离 散度越小越好。因此,定义Fisher 准则函数: 2 1222 12||()F m m J w s s -= + (4) 使F J 最大的解* w 就是最佳解向量,也就是Fisher 的线性判别式. 从 )(w J F 的表达式可知,它并非w 的显函数,必须进一步变换。 已知: ∑∈= i k Y y k i i y n m 1,2,1=i , 依次代入上两式,有: i T X x k i T k X x T i i M w x n w x w n m i k i k === ∑∑∈∈)1 (1 ,2,1=i (5) 所以:2 21221221||)(||||||||M M w M w M w m m T T T -=-=- w S w w M M M M w b T T T =--=))((2121 (6)

其中:T b M M M M S ))((2121--= (7) b S 是原d 维特征空间里的样本类内离散度矩阵,表示两类均值向量之间的离散度大 小,因此,b S 越大越容易区分。 将(4.5-6) i T i M w m =和(4.5-2) ∑∈= i k X x k i i x n M 1代入(4.5-4)2i S 式中: ∑∈-= i k X x i T k T i M w x w S 22)( ∑∈?--? =i k X x T i k i k T w M x M x w ))(( w S w i T = (8) 其中:T i X x k i k i M x M x S i k ))((--= ∑=,2,1=i (9) 因此:w S w w S S w S S w T T =+=+)(212221 (10) 显然: 21S S S w += (11) w S 称为原d 维特征空间里,样本“类内离散度”矩阵。 w S 是样本“类内总离散度”矩阵。 为了便于分类,显然 i S 越小越好,也就是 w S 越小越好。

内科病例分析题

内科病例分析题 病例1: 女性,67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喘20年,再发加重一周,意识障碍一天。20年来,常咳嗽、咳痰,以冬春季为甚。近几年体力减退明显,稍动即气促。一周前,受凉后咳嗽加重,咳黄痰,痰不易咳出。三天前出现双下肢浮肿,尿量减少。昨天开始嗜睡,反应迟钝。在当地处理后送至我院。查体:T36℃, R30次/分,BP120/70mmHg。意识模糊,球结膜充血、水肿。胸廓呈桶状,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双下肺细湿罗音。心无异常。腹软,肝肋下2厘米,肝颈回流征阳性。双踝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WBC5.1×10/L,N75%。 动脉血气:PH7.36 PaO2 70mmHg Pa CO2 65mmHg HCO 3 30mmol/L 问题: 1、诊断及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 3、进一步检查项目 4、治疗原则

病例1答案: 1.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II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 心功能不全 (2)诊断依据: 1、慢性咳嗽病史,近一周咳嗽加重并有脓痰。 2、有肺气肿症状及体征 3、有大循环淤血表现,且不能用其他病解释。 4、动脉血气提示:II型呼吸衰竭 5、有精神症状 2.鉴别诊断 脑血管意外:基础病及血气检查均不支持,且无定位体征。 电解质紊乱:低钠、低氯血症 3.进一步检查 (1)、胸片

(2)、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3)、血电解质 (4)、心电图 4.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 (2)、保证呼吸道通畅:去痰、扩张支气管。必要时气管插管。 (3)、氧疗 (4)、纠正水盐电解质失衡 5、必要时行CT检查

模式识别课程作业proj03-01

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 课程作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Maximum-Likelihood Parameter Estimation 实验编号:Proj03-01 姓 名: 学 号:规定提交日期:2012年3月27日 实际提交日期:2012年3月27日 摘 要: 参数估计问题是统计学中的经典问题,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最大似然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是把待估计的参数看作是确定性的量,只是其取值未知。最佳估计就是使得产生已观测到的样本的概率为最大的那个值。 本实验研究的训练样本服从多元正态分布,比较了单变量和多维变量的最大似然估计情况,对样本的均值、方差、协方差做了最大似然估计。 实验结果对不同方式计算出的估计值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对均值的最大似然估计 就是对全体样本取平均;协方差的最大似然估计则是N 个)'?x )(?x (u u k k --矩阵的算术平均,对方差2 σ的最大似然估计是有偏估计。 一、 技术论述

(1)高斯情况:∑和u 均未知 实际应用中,多元正态分布更典型的情况是:均值u 和协方差矩阵∑都未知。这样,参数向量θ就由这两个成分组成。 先考虑单变量的情况,其中参数向量θ的组成成分是:221,σθθ==u 。这样,对于单个训练样本的对数似然函数为: 2 12 2 )(212ln 21)(ln θθπθ θ-- - =k k x x p (1) 对上式关于变量θ对导: ???? ? ???????-+--=?=?2 2 2 12 12 2)(21 )(1 )(ln θθθθθθθθk k k x x x p l (2) 运用式l θ?=0,我们得到对于全体样本的对数似然函数的极值条件 0)?(?1 n 112=-∑=k k x θθ (3) 0?) (?11 2 2 2 112 =-+ -∑ ∑==n k k n k x θθθ (4) 其中1?θ,2?θ分别是对于1θ,2θ的最大似然估计。 把1?θ,2?θ用u ?,2?σ代替,并进行简单的整理,我们得到下述的对于均值和方差的最大似然估计结果 ∑==n k k x n u 1 1 ? (5) 2 1 2 )?(1 ?∑=-= n k k u x n σ (6) 当高斯函数为多元时,最大似然估计的过程也是非常类似的。对于多元高斯分布的均值u 和协方差矩阵∑的最大似然估计结果为: ∑=1 1 ?n k x n u (7) t k n k k u x u x )?()?(n 1 ?1 --=∑ ∑= (8) 二、 实验结果

仓库工作流程及出入库管理流程图

仓储科工作流程管理文件 一、物料或成品入库 (一)物品采购回来后首先办理入库手续,由采购人员向仓库人员逐件交接。仓库人员要根据采购订单的项目认真清点所要入库物品的数量,并检查好物品的规格、质量,做到数量、规格、品种,价格准确无误,质量完好,配套齐全,并在接收单上签字,并开具入库单(或在入库登记簿上共同签字确认)。 (二)对于在外加工货物应认真清点所要入库物品的数量,并检查好物品的规格、质量,做到数量、规格、品种准确无误,质量完好,配套齐全,并在接收单上签字, 并开具入库单。 (三)物品入库根据入库凭证,现场交接接收,必须按所购物品条款内容、物品质量标准,对物品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入库登记。 (四)物品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入库。 (五)物品入库,要按照不同的型号、材质、规格、功能和要求,分类、分别放入货架的相应位置储存,在储存时注意做好防锈,防潮处理,保证货物的安全。(六)物品数量准确、价格不串。做到帐、物料卡、货物相符合。发生问题不能随意的更改,应查明原因,是否有漏入库,多入库。 (七)精密、易碎及贵重货物要轻拿轻放.严禁挤压、碰撞,倒置,要做到妥善保存,其中贵重物品应入公司内小仓库保存,以防盗窃。 (八)做好防火、防盗、防潮工作,严禁与我公司无关的人员进入仓库。 (九)仓库保持通风,保持库室内整洁,由于仓库的容量有限,货物的摆放应整齐紧凑,作到无遮掩,物料卡要醒目,便于识别辨认。 二、物料或成品出库 (一)物品出库,仓库人员要做好记录,领用人签字。 (二)物品出库,数量要准确(账面出库数量要和领料单,实际出库实际数量相符)。做到帐、物料卡、货物相符合。发生问题不能随意的更改,应查明原因,是否有漏出库,多出库。 (三)仓库人员严格执行凭领料单发货,无单不发货,内容填写不准确不发货,数目有涂改痕迹不发货,发生上述问题应及时的与相关的责任人做好货物的核对,保

病例分析作业修订稿

病例分析作业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一、女,16岁,体校学生 主诉:右踝肿痛半天。 现病史:患者于7月25日下午篮球比赛中,跳起投篮落地时踩在别人脚上,右踝跖屈内翻着地,当即感到踝关节剧痛,活动受限。下场后发现右踝关节外侧稍肿胀,外踝前下方皮下青紫,有压痛。即用自来水冲洗痛处,后回宿舍休息。当晚感疼痛剧烈,曾用万花油揉擦患处,口服止痛片一片,第二天见右踝肿胀加重,波及足背,始来就诊。 问:⑴、你认为该学生是什么损伤,诊断依据是什么。 ⑵、伤后处理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⑴该学生是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扭伤,诊断依据是:①跳起投蓝落地时右踝跖屈?内翻位着地受伤。②踝关节剧痛,活动受限。③右踝外侧肿胀,外踝前下方出现淤斑。 ⑵处理不当,因为:①在七月份气温很高,自来水温度高于15摄氏度,不能起冷疗?作用。②用万花油擦揉局部过早,伤后24-48小时内局部有出血渗出,立即用按摩会使?出血渗出加重。③未及时进行强迫内翻试验确定是否存在韧带断裂。④没有及时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 二、女,17岁,中专学生,在一次上体育课练习跳箱落地时重心不稳,右小腿内收内旋持重,身体向右侧方跌倒,当时即听到膝关节有响声、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当即由同学扶其前往医疗室诊治。由于医生外出,由一名护士给予检查,发现右膝外侧轻度肿胀,有3X4cm的青紫块,局部压痛明显,主动运动受限,当时用万花油作局部揉按,后回宿舍休息,但肿痛愈来愈重。问:1.你认为该学生发生的是什么损伤为进一步确诊还要作什么检查 2.你认为护士的处理是否恰当为什么 2.对这个学生应如何进行正确处理? 答:⑴该学生是发生了右膝侧副韧带部分撕裂,诊断依据如下:受伤动作;受伤时有声响;疼痛剧烈;轻度肿胀;淤斑;明显压痛;侧搬试验阳性;膝关节轻度不稳。 ⑵护士用万花油揉按不当。因为受伤时局部出血渗出,进行局部按摩会使出血渗出增多。 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局部冷敷或冰敷,用绷带加压包扎,将膝关节固定于微屈位,抬高患肢,休息1-3天。 三、张XX,男,17岁,中学生,学校足球队员 主诉:左小腿肿痛、出血2小时 现病史:两小时前,患者参加校际足球比赛,比赛中被对方踢伤左小腿外侧,当时听到响声,皮肤裂开流血,疼痛难忍,肿胀迅速,且有头晕、心慌、出冷汗,不能坚持比赛,由同伴扶到场外休息,但症状未缓解,比赛结束后送本院诊治。 检查:左下肢不能着地,由别人搀扶来就诊;面色苍白,皮肤湿润,四肢冰凉, 脉搏122次/分,血压80/60mmHg,神志清醒,左小腿明显肿胀,左小腿外侧下1/3处有3×1.5cm的皮肤裂口,上有血凝块,伤口表浅,未见骨骼露出,局部压痛显着,足跟纵向叩击时伤部疼痛,有骨擦音。 问:1.该学生可能患有什么损伤诊断依据是什么 2.为进一步确诊还要作什么检查? 3.现场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该学生患左腓骨闭合性骨折,合并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和休克。 骨折依据:受伤史;响声;局部肿胀;压痛;纵轴扣击痛;骨擦音。 休克依据:剧痛;头晕;心慌;冷汗;面色苍白;皮肤湿润;四肢冰凉;血压80/崐60mmHg,脉搏122次/分。 开放性软组织损伤依据:皮肤裂口,且未见骨断端外露。为了进一步确诊,应进行X线摄片检查。 现场处理原则:首先止痛、止血、抗休克,然后处理伤口,再进行临时固定,上送医院治疗 四、男,20岁 主诉:头、肘部疼痛一小时,昏迷约2分钟。 现病史:患者在上体育课进行背越式跳高时不慎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约2分钟,经老师指掐人中后苏醒,自述头痛、肘痛、头晕、全身无力,有轻度恶心,无

模式识别作业(全)

模式识别大作业 一.K均值聚类(必做,40分) 1.K均值聚类的基本思想以及K均值聚类过程的流程图; 2.利用K均值聚类对Iris数据进行分类,已知类别总数为3。给出具体的C语言代码, 并加注释。例如,对于每一个子函数,标注其主要作用,及其所用参数的意义,对程序中定义的一些主要变量,标注其意义; 3.给出函数调用关系图,并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4.给出程序运行结果,包括分类结果(只要给出相对应的数据的编号即可)以及循环 迭代的次数; 5.分析K均值聚类的优缺点。 二.贝叶斯分类(必做,40分) 1.什么是贝叶斯分类器,其分类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两类情况下,贝叶斯分类器的判别函数是什么,如何计算得到其判别函数; 3.在Matlab下,利用mvnrnd()函数随机生成60个二维样本,分别属于两个类别(一 类30个样本点),将这些样本描绘在二维坐标系下,注意特征值取值控制在(-5,5)范围以内; 4.用样本的第一个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将这60个样本进行分类,统计正确分类的百分 比,并在二维坐标系下将正确分类的样本点与错误分类的样本点用不同标志(正确分类的样本点用“O”,错误分类的样本点用“X”)画出来; 5.用样本的第二个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将这60个样本再进行分类,统计正确分类的百分 比,并在二维坐标系下将正确分类的样本点与错误分类的样本点用不同标志画出来; 6.用样本的两个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将这60个样本进行分类,统计正确分类的百分比, 并在二维坐标系下将正确分类的样本点与错误分类的样本点用不同标志画出来; 7.分析上述实验的结果。 8.60个随即样本是如何产生的的;给出上述三种情况下的两类均值、方差、协方差矩 阵以及判别函数; 三.特征选择(选作,15分) 1.经过K均值聚类后,Iris数据被分作3类。从这三类中各选择10个样本点; 2.通过特征选择将选出的30个样本点从4维降低为3维,并将它们在三维的坐标系中

模式识别作业Homework#2

Homework #2 Note:In some problem (this is true for the entire quarter) you will need to make some assumptions since the problem statement may not fully specify the problem space. Make sure that you make reasonable assumptions and clearly state them. Work alone: You are expected to do your own work on all assignments; there are no group assignments in this course. You may (and are encouraged to) engage in general discussions with your classmates regarding the assignments, but specific details of a solution, including the solution itself, must always be your own work. Problem: In this problem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having the correct model for classification. Load file hw2.mat and open it in Matlab using command load hw2. Using command whos, you should see six array c1, c2, c3 and t1, t2, t3, each has size 500 by 2. Arrays c1, c2, c3 hold the training data, and arrays t1, t2, t3 hold the testing data. That is arrays c1, c2, c3 should be used to train your classifier, and arrays t1, t2, t3 should be used to test how the classifier performs on the data it hasn’t seen. Arrays c1 holds training data for the first class, c2 for the second class, c3 for the third class. Arrays t1, t2, t3 hold the test data, where the true class of data in t1, t2, t3 comes from the first, second, third classed respectively. Of course, array ci and ti were drawn from the same distribution for each i. Each training and testing example has 2 features. Thus all arrays are two dimensional, the number of rows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examples, and there are 2 columns, column 1 has the first feature, column 2 has the second feature. (a)Visualize the examples by using Matlab scatter command a plotting each class in different color. For example, for class 1 use scatter(c1(:,1),c1(:,2),’r’);. Other possible colors can be found by typing help plot. (b)From the scatter plot in (a), for which classes the mult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 looks like a possible model, and for which classes it is grossly wrong? If you are not sure how to answer this part, do parts (c-d) first. (c)Suppose we make an erroneous assumption that all classed have multivariate normal Nμ. Compute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s for the means and distributions()∑, covariance matrices (remember you have to do it separately for each class). Make sure you use only the training data; this is the data in arrays c1, c2, and c3. (d)You can visualize what the estimated distributions look like using Matlab contour(). Recall that the data should be denser along the smaller ellipse, because these are closer to the estimated mean. (e)Use the ML estimates from the step (c) to design the ML classifier (this is the Bayes classifier under zero-one loss function with equal priors). Thus we are assuming that priors are the same for each class. Now classify the test example (that is only those

病例分析作业

关于7月开展PBL病例讨论的通知 各位医师、药师、研究生: 自本月起,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大力开展PBL病例教学,请各位医师按照给出的病例,事先进行文献查询,结合自己思考写出书面讨论稿并积极参与现场病例讨论。教师将根据书面讨论稿及现场讨论给予评分,并与当月培训津贴的发放挂钩,综合评分80分以上记为合格。 请各位参训医师、药师及研究生认真准备,并与7月17日18:00前将书面讨论稿上交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公室丁丽莉处。如果书面讨论答卷雷同、综合评分80分以下或不按时上交讨论稿者,评定成绩为不及格,将予扣除本月培训津贴100元。 科教科 2015.7.6

病例介绍 主诉:多饮、多食、多尿2年,反复意识不清30小时。 病史:男性,61岁。患者于1993年无诱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查空腹血糖17.56m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优降糖”治疗,具体剂量不详。平素饮食运动规律,每日主食量在200g左右。1995年2月13日,患者因“感冒”未进食早餐,但仍口服“优降糖”,约中午12点家人发现患者呼之不应、凝视、口吐白沫,立即送入附近医院查血糖1.67 mmol/L,给予5%葡萄糖溶液持续静脉滴注,6小时后患者清醒,复查血糖8.0mmol/L,遂停止治疗返回家中。回到家中由于精神食欲差仍未进食,晚20点左右再次意识不清,家属误认为患者已入睡未采取任何措施,至次日晨起8点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神志不清,急测血糖1.38 mmol/L,给予50%的葡萄糖溶液60mL静脉注射并以10%的葡萄糖持续静脉滴注,因意识未恢复,为进一步诊治于1995年2月14日17:00以“低血糖昏迷”收入院。既往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手术外伤史,无烟酒不良嗜好。 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12次/分,呼吸24次/分(呼吸机辅助),血压120/75mmHg。营养差,消瘦,神志不清,呼之不应,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四肢末梢皮温低,无明显发绀,右侧瞳孔0.3cm,左侧瞳孔0.4cm,对光反射迟钝,球结膜水肿。甲状腺未触及。双侧呼吸音粗,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率112次/分,律齐。腹部平软,肝脏下缘在肋下2cm,质软,脾脏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存在。四肢肌张力高。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2×109/L,中性86%,淋巴14%。血生化:血糖7.6 mmol/L,BUN9.1 mmol/L,血钾3.2 mmol/L,血钠126 mmol/L,血氯97 mmol/L。血气分析:(1995年2月14日9:15)PH7.546,PCO221.6mmHg,PO280.1mmHg,SO2 96.6%,HCO318.7mmol/L,SBE-3.5 mmol/L(呼吸机辅助呼吸)。 辅助检查: 1.急诊CT检查示脑室系统正常 2.腰穿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住院经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