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热器采暖系统

散热器采暖系统

散热器采暖系统
散热器采暖系统

散热器采暖系统

内容简介:散热器是采暖系统中最常见的末端设备,主要传统方式为热辐射和空气对流。散热器一般固定在墙上,使用工况为85度左右的进水,将散热器加热至65度以上,散热器附件空气受热上升,在室内形成冷热空气对流,室内温度在对...

散热器采暖系统简介

散热器是采暖系统中最常见的末端设备,主要传统方式为热辐射和空气对流。散热器一般固定在墙上,使用工况为85度左右的进水,将散热器加热至65度以上,散热器附件空气受热上升,在室内形成冷热空气对流,室内温度在对流中逐渐上升至实际温度。目前市场上的散热器主要有:压铸铝式、钢板式、钢柱式。

系统组成

散热器采暖系统是由燃气壁挂式锅炉、散热器、连接管、控制阀门等组成,该系统具有房间升温快、使用方便灵活、节能、采暖效果直接等特点。

散热器分类

散热器从产地上分为国产和欧洲进口两种;从材质分为铸铁、钢制、铝制和复合类等。国产散热器主要包括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钢铝复合散热器等。国内比较有名的散热器厂商包括北京佛罗伦萨、北京森德、河北圣春等。进口散热器主要为钢制板式散热器,主要厂商包括德国COPA、土耳其德美拉德、佰瑞德等。

散热器的选择

散热器的选择:由于湖北地区地表水的水质比较好,又多采用户式采暖系统,采暖系统中水

对散热器的腐蚀可以忽略。从湖北市场看,进口散热器包括钢制板式散热器和高压铸铝散热器凭借价位适中,性价比高,质量好,散热量大等优势,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

散热器采暖系统特点:

1.传统采暖方式,技术成熟,安装方便。

2.全自动调节运行,单个房间实现独立温控,便于使用。

3.经济节能,室内无噪音,舒适性更高。

4.不同款式彰显个性与品位。

5.无污染,对潮湿环境的防潮有着明显的效果。

风格各异的设计,为您打造历史与文化辉映,精神与品位共融的尊贵家居环境。散热器采暖系统连接方式:

散热器采暖系统设计流程:

采暖系统图画法

通过利康和崂山体育馆两个工程的锻炼,自我感觉在采暖系统上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独立完成系统图的能力。 一、画系统图首先你的平面图是正确的平面图(图1)中 图1平面图 管径、管线遮挡、编号等都正确的情况下,可以用天正软件自动生成系统图。然后为了出图清晰,可以将45度倾斜的管线间距拉大,一般为200(图2)即可。 图2 系统图 二、有了骨架,剩下的就是往管线上搭东西。首先是暖气片。暖气片的朝向根据平面图中一一对应来画即可。注意上供上回(图3、图4)和下供下回(图5、图6)等不同供回水方式中管线连接散热器的不同画法。

图3上供上回平面图 图4 上供上回系统图 图5下供下回平面图 图6下供下回系统图 画完暖气片的位置,不要忘记标注暖气片数(图7、图8)。 图7暖气片数平面图画法

图8系统图中暖气片数画法三、其次就是管径的标注(图9、图10)。 图9-1平面图中管径标注 图10-1系统图中管径标注

图9-2平面图中管径标注 图10-2系统图中管径标注 图9-3平面图中管径标注 图10-3系统图中管径标注 图9-4平面图中管径标注

图10-4系统图中管径标注 四、接下来就是坡度的标注,水汽同向i=0.003,水汽逆向i=0.005,可是在图中并不需要标出具体的数字。只需标出所坡的方向就够了。 平面图中和系统图中的画法也是不一样的(图11、图12)。 图11平面图中坡度画法 图12系统图中坡度画法 尽量是45度倾斜并且箭头在同一条45度直线上。 五、自动排气阀 有了坡度自然要有排气阀,需要有引出标注标明排气阀的型号。在平面图中不好看出自动排气阀的作用,但在系统图中一目了然,可以直观看出系统的最高点。另外,如果出现如图15的情况,立管底部需要加泄水丝堵。画法如下图所示。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定位画线→干管支架安装→干管、主立管安装→隐蔽管道→水压试验、保温及验收→立管支架和套管理→分立管安装→散热器组对试压及就位安装→散热器支管安装→系统试压、清洗、调试及验收→管道系统防腐涂漆 (1)、定位画线 材料:钢钎、尼龙绳等。 工具:水准仪、塑料管、水平尺、钢卷尺、红蓝铅笔等。 按施工图纸和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简图,其内容包括: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始末端和拐弯点的坐标和标高; 管段长度、管径、变径位置和规格;预留口尺寸、位置和方向;管道坡向;阀门位置、规格型号和方向;支架位置;补偿器安装位置、规格型号等。 按照施工简图确定的管道走向、标高和建筑轴线,用水准 仪或透明塑料管灌水(应把管内的空气排净,以免有气泡影响准确度)。在墙、柱上找出水平点定位,再按管道坡度,经打钢钎挂线,定出管道安装中心线即管道支架安装基准线。 (2)、干管支架安装 材料:成品支架、水泥、电焊条、螺栓等。 工具:电焊机、钢卷尺、电锤、手锤、扁钎、活扳手等。 依据基准线及管道的规格和管道支架间距来确定支架位置。 支架安装前应对制作好的支架进行除锈及清理焊渣,再刷 防锈漆两遍(刷第二遍时应在第一遍防锈漆外表面干燥后进

行,埋入墙内部分可不刷防锈漆)。 埋入式支架安装:按照支架位置在墙、板打洞,孔洞的深 度应不小于150mm,孔洞直径应比支架燕尾处大20mm。埋设支 架前应把孔洞清理干净、湿润,用M10水泥沙浆堵洞,洞内的沙浆应饱满,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小于120mm(可先将洞内 填满沙浆,再插入支架,填满抹平),埋设的支架应养护72h 后方可承托管道。 焊接式支架安装:按照预埋铁件的位置,将铁件表面清理 干净,依据基准线把支架焊接位置画在预埋铁件上,然后找准 位置把支架先点焊在铁件上,经校对无误后,再把支架焊牢。 包柱式支架安装:依据基准线,按支架的形式,用长螺栓 将支架紧固在混泥土柱上,紧固螺栓时应边紧固边调整支架的 高度和水平度。 (3)、干管、主立管安装 材料:管材、电焊条、氧气、乙炔气等。 工具:切割机、电焊机、乙炔焊、套丝机、管钳、活扳手、 角尺、钢卷尺、线坠等。 埋设的支架达到强度后,可进行干管安装,地沟入口的始 端应安装法兰阀。干管安装前应对照施工图对分立管进行定 位,依据各段长度进行下料,按翻样图要求的各种部件和管段 已加工制作完毕,并适当的组装在一起,此时就可以进行安装 就位。 采暖管道在地沟敷设时,供水或供汽管应设在水流前进方 向的右侧,左侧为回水管道,两管之间应顺直、相互平行,两 管之间的间距应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 采暖主立管和干管的分支与变径连接时应避免采用T形 连接。当干管与分支管处同一平面水平连接时,分支干管应用

4.2室内采暖系统散热器及辅助设备

室内采暖系统散热器及辅助设备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50402-2004)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灰铸铁长翼型,圆翼型、柱型和M132型散热器组对与安装,钢制扁管型、板型、柱型和串片型散热器及辅助设备的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散热器(铸铁、钢制):散热器的型号,规格,使用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散热器不得有砂眼、对口面凹凸不平,偏口、裂缝和上下口中心距不一致等现象。翼型散热器翼片完好。 钢串片的翼片不得松动、卷曲、碰损。钢制散热器应造型美观,丝扣端正,松紧适宜,油漆完好,整组炉片不翘楞。2.1.2 散热器的组对零件:对丝、炉堵、炉补心、丝扣圆翼法兰盘、弯头、弓形弯管、短丝、三通、弯头、油任、螺栓螺母应符合质量要求,无偏扣、方扣、乱丝、断扣。丝扣端正,松紧适宜。石棉橡胶垫以1mm厚为宜(不超过 1.5mm厚),并符合使用压力要求。 2.1.3 其它材料:圆钢、拉条垫、托钩、固定卡、膨胀螺栓、钢管、冷风门、机油、铅油、麻线、防锈漆及水泥的选用应符合质量和规范要求。 2.2 作业人员要求 参加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质量验收人员及安装工人,均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岗位证书,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2.3 主要机具: 2.3.1 机具:台钻、手电钻、冲击钻、电动试压泵、沙轮锯、套丝机。 2.3.2 工具:铸铁散热器组对架子,对丝钥匙、压力案子、管钳、铁刷子、锯条、手锤、活扳子、套丝板、自制扳手、錾子、钢锯、丝锥、煨管器、手动试压泵、气焊工具、散热器运输车等。 2.3.3 量具:水平尺、钢尺、线坠、压力表。 2.4 作业条件: 2.4.1 根据设计要求开箱核对热水器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配件是否齐全。 2.4.2 组对场地有水源、电源。 2.4.3 铸铁散热片、托钩和卡子均已除锈干净,并刷好一道防锈漆。 2.4.4 室内墙面和地面抹完。 2.4.5 室内采暖干管、立管安装完毕,接往各散热器的支管预留管口的位置正确,标高符合要求。 2.4.6 安装地点不得堆放施工材料或其它障碍物品。 3操作工艺

散热器采暖标准化设计

远 散热器采暖标准化设计 设计管理中心

一、基本规定 1、根据《散热器采暖系统标准化设计》的实际工作要求,使得在常用的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中,散热器采暖 系统模块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作为技术储备。 2、标准中住宅的集中热水供暖系统应能实现分户热计量及分室控温。 3、由于进流系数较小,标准中不应采用两通恒温阀加跨越管的水平单管跨越式户内系统。 4、为了加大进流系数,标准中推荐根据情况从以下两种做法中选择:在水平双管式系统的每组散热器前加恒温 控制阀的做法;在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每组散热器前加三通阀的做法。 4、散热器支管连接方式的修正系数较小为好,宜采用同侧上供下回(?柱=1.0,?铜铝复合柱翼=1.0);异侧上供下回 (?柱=1.0,?铜铝复合柱翼=0.96)。不宜采用无隔板同侧底部供回(?铜铝复合柱翼=1.14);异侧底部供回(?铜铝复合柱翼=1.08);异侧下供下回(?柱=1.25,?铜铝复合柱翼=1.10)。 5、散热器安装形式宜为上部敞口,当需隐蔽时:凹槽内上部距墙宜大于100mm,明装上部距离台板宜大于150mm, 装在罩内时上下部开口高度宜大于150mm。

二、设计内容 1、住宅散热器采暖户内管道安装应暗埋敷设在垫层预留沟槽内,用卡子稳妥固定在地面上。 2、户内供暖管道材料选择:交联铝塑复合管(XPAP),聚丁烯管(PB)和无规共聚丙烯管(PP-R)。并应根据使 用条件分级、工作压力确定管道级别S。 3、室内散热器支管上,应设置恒温控制阀,或调节性能良好的手动阀。材质均为铜质。 4、暗装散热器设温控阀时,应采用外置式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应放置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5、片式组对柱形散热器每组片数不宜超过25片,组装长度不宜超过1500mm。当散热器片数过多,可分租串 联时,供回支管宜异侧连接。 6、散热器选用原则:承压能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当选用钢制、铝制、铜制散热器时,为降低内腐蚀应对 水质提出要求(含氧量小于0.1mg/L;一般钢制PH=10~12;铝制PH=5~8.5;铜制PH=7.5~10 )的连续供暖系统不宜采用铝合金散热器。 7、散热器布置原则:有外窗卧室、起居室、书房、餐厅等房间的散热器宜布置在窗下,散热器底部距地200mm; 卫生间采用卫浴型挂式散热器,安装位置在洗衣机侧上方或座便正上方,底部距地1.0米;厨房采用挂式散热器,安装位置在外墙无排烟道一侧,底部距地1.1米;南侧小户型厨房采用常规散热器,位于门一侧,距地 0.2米。厨房、卫生间散热器距墙预留粘接瓷砖的厚度。

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节能设计方案

1、引言 节能是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我国政府对节能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节能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节能对于供热行业来说潜力是相当大的。供热行业是能耗大户,能耗支出占据其大部分成本。由于以往的住宅供暖按面积收取热费,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且不便于用户进行局部调节,造成供热用热浪费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供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供暖系统实现用热量的分户计量和独立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年来节能问题在供暖系统设计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有必要在新建住宅中采用更合适的供暖系统形式来满足热费按户计量的需要。在节能问题上,尤其要特别重视能源利用过程前的处理,即在规划设计整个供暖系统时,应该考虑该系统的节能前景及经济效益。建设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明确指出,“对集中供暖的民用建筑安装热表及有关调节设备并按户计量收费的工作,1998年通过试点取得成效,开始推广,2000年在重点城市新建小区中推行,2010年全面推广”。因此,在进行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考虑热用户分户及分室控制温度的需要。据初步测算,采取供暖分户计量,可以实现采暖节能20%以上。本文就几种适宜分户计量的采暖系统做一浅析。 2、旧式采暖系统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设计基本上都采用单管垂直系统的方案进行设计。(如图1)这种设计方案有许多优点:1系统简单;2施工方便;3造价低等,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不便于用户进行局部调节,因而造成能源的浪费。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及节能和物业管理的要求,这一缺陷越来越明显,使得此种供暖系统不得不被逐步替代。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 案 1 2020年4月19日

定位画线→干管支架安装→干管、主立管安装→隐蔽管道 →水压试验、保温及验收→立管支架和套管理→分立管安装→散 热器组对试压及就位安装→散热器支管安装→系统试压、清 洗、调试及验收→管道系统防腐涂漆 (1)、定位画线 材料:钢钎、尼龙绳等。 工具:水准仪、塑料管、水平尺、钢卷尺、红蓝铅笔等。 按施工图纸和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简图,其内 容包括: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始末端和拐弯点的坐标和标高; 管段长度、管径、变径位置和规格;预留口尺寸、位置和方向; 管道坡向;阀门位置、规格型号和方向;支架位置;补偿器安 装位置、规格型号等。 按照施工简图确定的管道走向、标高和建筑轴线,用水准 仪或透明塑料管灌水(应把管内的空气排净,以免有气泡影响 准确度)。在墙、柱上找出水平点定位,再按管道坡度,经打 钢钎挂线,定出管道安装中心线即管道支架安装基准线。 (2)、干管支架安装 材料:成品支架、水泥、电焊条、螺栓等。 2 2020年4月19日

工具:电焊机、钢卷尺、电锤、手锤、扁钎、活扳手等。 依据基准线及管道的规格和管道支架间距来确定支架位 置。 支架安装前应对制作好的支架进行除锈及清理焊渣,再刷 防锈漆两遍(刷第二遍时应在第一遍防锈漆外表面干燥后进 行,埋入墙内部分可不刷防锈漆)。 埋入式支架安装:按照支架位置在墙、板打洞,孔洞的深 度应不小于150mm,孔洞直径应比支架燕尾处大20mm。埋设支 架前应把孔洞清理干净、湿润,用M10水泥沙浆堵洞,洞内的沙浆应饱满,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小于120mm(可先将洞内 填满沙浆,再插入支架,填满抹平),埋设的支架应养护72h 后方可承托管道。 焊接式支架安装:按照预埋铁件的位置,将铁件表面清理 干净,依据基准线把支架焊接位置画在预埋铁件上,然后找准 位置把支架先点焊在铁件上,经校对无误后,再把支架焊牢。 包柱式支架安装:依据基准线,按支架的形式,用长螺栓 将支架紧固在混泥土柱上,紧固螺栓时应边紧固边调整支架的 高度和水平度。 (3)、干管、主立管安装 3 2020年4月19日

散热器采暖系统设计

目录 一、绪论 (1) 二、设计原始资料 (3) (一)设计题目 (3) (二)设计原始资料 (3) 三、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计算 (3) (一)设计气象资料的确定 (3) 1.设计气象资料确定原则 (3) 2.具体气象参数选取设 (4) (二)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方法 (5) (三)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6) 1.计算公式 (6) 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6) 3.室内计算温度及温差修正系数 (7) 4.基本耗热量的计算举例 (8) (四)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8) 1.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8) (五)计算热指标:....................................................... 1..1. 四、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 (12) (一)本次设计采用散热器采暖,系统以95C /70C的热水为热媒 (12) (二)系统形式的选择与确定 (12) 1 .重力循环..................................................... 1 2 2.机械循环 (13) 3.系统确定 (15) 五、散热器的选择及计算 (16) (一)散热器的选用 (16) 1.散热器的选用原则 (16) 2.对散热器的选用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16)

3.散热器常见故障的排除 (17) 4.钢制散热器与铸铁散热器的比较 (18) 5.散热器的选取 (18) (二)散热器的计算 (19) 1.散热器的计算方法 (19) (三)散热器的布置 (23) 六、管道布置 (24) (一)管材选用 (24) (二)管道布置 (24) 七、系统水力计算 (25) (一)绘制系统图 (25) (二)水力计算方法 (25) 1.本设计选用方法 (25) 2.计算原理 (25) 3.计算方法 (26) 4.涉及公式 (26) 5.水力计算举例 (27) 结论......................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散热器采暖和地板采暖系统的综合比较

散热器采暖和地板采暖系统的综合比较 目前,住宅采暖的采暖方式大体为:散热器采暖、地板采暖、电采暖、空调采暖等四种主要采暖方式,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目前各种采暖方式的市场占有率为:散热器采暖占75%左右,地板采暖占15%左右,电采暖占3%左右,空调采暖占5%作于,其它占2%。 散热器采暖大家都比较熟悉,它已有140余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北方家庭早已深入人心。但传统的铸铁散热器由于外观粗陋,不易清洁、能耗高、承压低、不能分户计量等缺点已经慢慢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新型散热器,如:铜铝复合散热器、钢铝复合散热器、钢制柱型散热器、卫浴型散热器等,新型散热器的基本材料是原生紫铜管和优质铝合金、优质冷轧低碳钢管等,经过切管、冲压、焊接、打磨、电泳、喷粉等十几道严格复杂的工艺加工而成,具有颜色丰富、造型多变、表面光滑易于清洁、散热性能好、采暖舒适、重量轻、耐腐蚀、承压高、寿命长、安装简捷、易维修等特点。 地板采暖又称低温辐射地板采暖系统,是通过埋设在地板下的加热管把地板加热(地板表面温度一般在26-30度之间),由地板向房间辐射热量从而达到采暖的目的,它分为热水型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水地暖)和电热型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电地暖)两种。 地板采暖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在我国被大面积采用的,所以其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问题和特点还不为一般老百姓所熟知,在选择和使用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否则不仅达不到舒适采暖的目的,还

会降低使用寿命,甚至会出现地暖管老化、破裂漏水等重大事故,造成家庭财产损失。 由于地板表面温度有极限值(最高值),否则有害健康,损坏复合地板。德国标准规定地板表面温度最高值:居住活动区29℃、墙边区域(离墙1m范围内)35℃,卫生间33℃,这就限制地板采暖的散热量,所以不适合热负荷大的地区(寒冷地区或保温不好的建筑),或者增加散热器或墙采暖补充。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高寒地区,如我国的东北,尽管不适合用地暖,但还是有很多城市的开发商通过提高水温,提高地板温度(高至烫脚)以满足热量需求。这样的地板采暖的房子,不仅不会舒适,还会带来很多问题。 各种不同的采暖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散热器采暖系统和地板采暖系统的利弊做一下综合比较。 一、关于低温采暖的节能问题。 有舆论讲:地板采暖是低温采暖,比散热器采暖节能,错!散热器采暖和地板采暖一样完全适合用于低温采暖系统当中,并且散热器是最有效的低温采暖末端。经国家散热器检测实验中心实验证明,在同等条件和同样热负荷的前提下,散热器更容易使房间内的温度迅速达到人们的舒适度要求,而地暖则很慢,且耗能较多,因为地板采暖有很大的热惰性,它需要先加热整个建筑体,然后再加热房间的温度,而暖气片可以直接加热房间的温度,基本无热惰性。所以说地暖采暖比暖气片节能是不正确的,其效果恰恰相反。

散热器供暖

散热器供暖 5.3.1 散热器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供暖系统宜按75℃/50℃连续供暖进行设计,且供水温度不宜大于85℃,供回水温差不宜小于20℃。 5.3.2居住建筑室内供暖系统的制式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或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双管系统,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公共建筑供暖系统宜采用双管系统,也可采用单管跨越式系统。 5.3.3既有建筑的室内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应改成垂直双管系统或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循环系统。 5.3.4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楼层层数不宜超过6层,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宜超过6组。 5.3.5管道有冻结危险的场所,散热器的供暖立管或支管应单独设置。 5.3.6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供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 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3 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供暖季节供暖系统应充水保养; 4 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5 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供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散热器; 6 高大空间供暖不宜单独采用对流型散热器。 5.3.7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2 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 楼梯间的散热器,应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 5.3.8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宜符合下列规定: 1 粗柱型(包括柱翼型)不宜超过20片; 2 细柱型不宜超过25片。 5.3.9除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外,散热器应明装。必须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 5.3.10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5.3.11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组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量

采暖系统的设计流程

采暖系统的设计流程 目前很多企业的采暖设计非常简单,设计过程、图纸照搬照抄现象严重,导致设计出来的采暖系统出现房间热负荷过大、水力失调、塑料管材影响、燃气壁挂炉水泵不匹配等问题。其实设计过程可以有条件的简化,但决不允许简单到几乎没有。现提供家用采暖适用的简约设计流程。 1.基础资料的收集 基础资料的收集是下面整个供暖设计的基础,气象资料和土建资料是建筑物热负荷准确计算的基础,南方的气候和建筑物的材料都与北方有很大不同,单纯照搬北方的设计经验,势必会造成热负荷的计算偏差,所以,针对南方地区,设计修正了采暖热负荷的公式。而供暖要求主要是针对业主的不同要求来设计相关的系统,热源资料在扬州地区主要使用燃气挂壁炉。 2.确定供暖方式及热媒参数 本公司的供暖方式主要选用燃气壁挂炉,其是一种以燃气为主要能源,提供温暖舒适的居家供暖及生活热水的家用产品,它可接驳散热片、地暖和风机盘管

等多种散热系统。 热媒参数主要确定循环热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一般选择80℃/60℃。 3.负荷计算 负荷计算中,鉴于面积热负荷计算法偏差较大,而详细的供热设计中的负荷计算法又过于繁杂,我们选择了建筑物负荷的体积热指标法,体积热指标多年没有修正,已不能满足现在的舒适度要求,所有再将体积热指标法进行改进,得到相关公式! )(2w np NV t t V aq Q -=(一般房间) )(4.2w np NV t t V aq Q -=(卫生间,老人房) NV q 取值0.5,V 建筑物外轮廓体积,np t 室内平均计算空气温度,w t 室外供 暖计算温度。 用此方法与常规方法计算出的采暖热负荷进行比较,偏差大约在5%左右,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而且只需一个公式进行计算,方便快捷! 4.确定供暖形式 供暖形式主要分采暖系统的末端形式和管路布置形式 4.1采暖系统末端形式 根据业主和建筑物的需求,选择采暖系统末端形式:散热器或地板采暖,两者各有优势,可由业主自主选择。

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在《供热工程》P97和P115有下面两段话:可以看出对于单元立管平均比摩阻的选择需要考虑重力循环自然附加压力的影响,试参照下面实例,分析对于供回水温60/50℃低温热水辐射供暖系统立管比摩阻的取值是多少?

实例:

附件6.2关于地板辐射采暖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天正暖通软件辅助完成) 6.2.1水力计算界面: 菜单位置:【计算】→【采暖水力】(cnsl)菜单点取【采暖水力】或命令行输入“cnsL”后,会执行本命令,系统会弹出如下所示的对话框。 功能:进行采暖水力计算,系统的树视图、数据表格和原理图在同一对话框中,编辑数据的同时可预览原理图,直观的实现了数据、图形的结合,计算结果可赋值到图上进行标注。 快捷工具条:可在工具菜单中调整需要显示的部分,根据计算习惯定制快捷工具条容;树视图:计算系统的结构树;可通过【设置】菜单中的【系统形式】和【生成框架】进行设置; 原理图:与树视图对应的采暖原理图,根据树视图的变化,时时更新,计算完成后,

可通过【绘图】菜单中的【绘原理图】将其插入到dwg中,并可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标注;数据表格:计算所需的必要参数及计算结果,计算完成后,可通过【计算书设置】选择容输出计算书; 菜单:下面是菜单对应的下拉命令,同样可通过快捷工具条中的图标调用; [文件] 提供了工程保存、打开等命令; 新建:可以同时建立多个计算工程文档; 打开:打开之前保存的水力计算工程,后缀名称为.csl; 保存:可以将水力计算工程保存下来; [设置] 计算前,选择计算的方法等; [编辑] 提供了一些编辑树视图的功能; 对象处理:对于使用天正命令绘制出来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有时由于管线间的连接处理不到位,可能造成提图识别不正确,可以使用此命令先框选处理后,再进行提图; [计算] 数据信息建立完毕后,可以通过下面提供的命令进行计算; [绘图] 可以将计算同时建立的原理图,绘制到dwg图上,也可将计算的数据赋回到原图上; [工具] 设置快捷命令菜单; 6.2.2采暖水力计算的具体操作: 1.下面以某住宅楼为例进行计算:住宅楼施工图如下:

19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3.1室内采暖系统工艺流程 定位画线→干管支架安装→干管、主立管安装→隐蔽管道 水压试验、保温及验收→立管支架和套管理→分立管安装→散 热器组对试压及就位安装→散热器支管安装→系统试压、清 洗、调试及验收→管道系统防腐涂漆 3.2定位画线 材料:钢钎、尼龙绳等。 工具:水准仪、塑料管、水平尺、钢卷尺、红蓝铅笔等。 按施工图纸和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简图,其内 容包括: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始末端和拐弯点的坐标和标高; 管段长度、管径、变径位置和规格;预留口尺寸、位置和方向; 管道坡向;阀门位置、规格型号和方向;支架位置;补偿器安 装位置、规格型号等。 按照施工简图确定的管道走向、标高和建筑轴线,用水准 仪或透明塑料管灌水(应把管内的空气排净,以免有气泡影响 准确度)。在墙、柱上找出水平点定位,再按管道坡度,经打 钢钎挂线,定出管道安装中心线即管道支架安装基准线。 3.3干管支架安装 材料:成品支架、水泥、电焊条、螺栓等。 工具:电焊机、钢卷尺、电锤、手锤、扁钎、活扳手等。 依据基准线及管道的规格和管道支架间距来确定支架位 置。 支架安装前应对制作好的支架进行除锈及清理焊渣,再刷 防锈漆两遍(刷第二遍时应在第一遍防锈漆外表面干燥后进 行,埋入墙内部分可不刷防锈漆)。 埋入式支架安装:按照支架位置在墙、板打洞,孔洞的深 度应不小于150mm,孔洞直径应比支架燕尾处大20mm。埋设支 架前应把孔洞清理干净、湿润,用M10水泥沙浆堵洞,洞内的沙浆应饱满,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小于120mm(可先将洞内 填满沙浆,再插入支架,填满抹平),埋设的支架应养护72h 后方可承托管道。 焊接式支架安装:按照预埋铁件的位置,将铁件表面清理 干净,依据基准线把支架焊接位置画在预埋铁件上,然后找准 位置把支架先点焊在铁件上,经校对无误后,再把支架焊牢。 包柱式支架安装:依据基准线,按支架的形式,用长螺栓 将支架紧固在混泥土柱上,紧固螺栓时应边紧固边调整支架的 高度和水平度。 3.4 干管、主立管安装 材料:管材、电焊条、氧气、乙炔气等。 工具:切割机、电焊机、乙炔焊、套丝机、管钳、活扳手、 角尺、钢卷尺、线坠等。 埋设的支架达到强度后,可进行干管安装,地沟入口的始 端应安装法兰阀。干管安装前应对照施工图对分立管进行定 位,依据各段长度进行下料,按翻样图要求的各种部件和管段

几种常见的室内采暖系统

几种常见的室内采暖系统 2009年11月25日星期三 08:46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两类适合热计量的室内采暖系统,并对他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一下比较: 一:散热器采暖系统,这类采暖系统又分为两大类:垂直式室内采暖系统和水平式室内采暖系统。 (一):垂直式室内采暖系统,对于这类采暖系统,因为用热户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系统,所以只能通过在居民楼入口处安装一个总的热量表,各散热器上安装热量分配表这种方式来进行热计量。对于这类采暖系统又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这种系统一般是从原先的垂直单管顺流系统改造而来的。同以往的垂直单管顺流系统相比,它具有下面的一些特点:a;在散热器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进出口温差变大;b:系统供水同样也采取上供下回的形式,从高层到底层,散热器的散热量和室温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越来越小,这对于顺流单管系统的热力竖向失调有一定的补偿作用;c:由于高阻力温控阀的引入,散热器类型和楼层数对系统的阻力影响不大。 2:垂直双管系统,这种系统一般是在旧双管系统上安装温控阀改造来的。具有以下这些特点:a:温控阀的阻力在系统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对于系统的水利工况起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散热器的类型对系统的水利工况影响不大;b:因为温控阀的阻力对于系统的水利工况起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散热器温控阀预设定值的大小也会对系统的水利工况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根据用户的户用压头选用合适的温控阀预设定状态;c;在垂直双管系统中散热器温控阀的预设定功能解决了旧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问题,双管式水利系统运行中,经常会由于温度差导致的水密度差而形成的热压,沿垂直方向产生剩余压头,影响各层房间流量的正常分配,产生温度的垂直失调,应用温控阀的预设定功能,我们可以针对处于不同楼层的散热器设定不同的阀值,是温控阀来承担由于热压而形成的剩余压头,从而消除垂直失调带来的影响。 3:加手动三通阀的垂直式单管系统,这类系统也能够实现分户计量和分室控制温度,但由于产品质量的不尽如人意,或易于漏水,或在非采暖期内长时期停用而锈蚀失灵,到采暖期需要调解时却难以进行调节。 (二):水平式室内采暖系统,这类采暖系统,各用户均是单户独立系统,所以可以按户设置热表,直接进行热计量。对于这类采暖系统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章鱼式布置的采暖系统,该系统因为各支管呈放射状铺设,形似章鱼而得名。系统中每户均设置一个分集水器,所有的支管均布设在地板上的垫层内,且支管外面还要有外套管,所以造价较为昂贵。在该系统中,埋地支管我们通常采用交联聚乙烯管或者PB管。 2:双——双管系统,即双管立管,双管水平管系统。该系统有以下这些特点:a:系统中各散热器均并联,因此可以在各散热器上安装温控阀,并对各散热气温控阀进行独立设定,分室控温非常灵活;b:水平支管上散热器的数量没有限制;c:在该系统中水平支路上水管数量较多;d:该系统的设计以及水平支路上各散热器的流量分配计算比较麻烦;e:该系统的调节性很好;f:系统中引入了阻力系数较大的温控阀,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即使高层建筑所带来的重力压头也可以忽略掉。该系统是户型计量室内采暖系统的优选方案。 3:双——单管系统,即双管立管,单管水平管。该系统有以下这些特点:a:各

散热器采暖系统

散热器采暖系统 内容简介:散热器是采暖系统中最常见的末端设备,主要传统方式为热辐射和空气对流。散热器一般固定在墙上,使用工况为85度左右的进水,将散热器加热至65度以上,散热器附件空气受热上升,在室内形成冷热空气对流,室内温度在对... 散热器采暖系统简介 散热器是采暖系统中最常见的末端设备,主要传统方式为热辐射和空气对流。散热器一般固定在墙上,使用工况为85度左右的进水,将散热器加热至65度以上,散热器附件空气受热上升,在室内形成冷热空气对流,室内温度在对流中逐渐上升至实际温度。目前市场上的散热器主要有:压铸铝式、钢板式、钢柱式。 系统组成 散热器采暖系统是由燃气壁挂式锅炉、散热器、连接管、控制阀门等组成,该系统具有房间升温快、使用方便灵活、节能、采暖效果直接等特点。 散热器分类 散热器从产地上分为国产和欧洲进口两种;从材质分为铸铁、钢制、铝制和复合类等。国产散热器主要包括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钢铝复合散热器等。国内比较有名的散热器厂商包括北京佛罗伦萨、北京森德、河北圣春等。进口散热器主要为钢制板式散热器,主要厂商包括德国COPA、土耳其德美拉德、佰瑞德等。

散热器的选择 散热器的选择:由于湖北地区地表水的水质比较好,又多采用户式采暖系统,采暖系统中水

对散热器的腐蚀可以忽略。从湖北市场看,进口散热器包括钢制板式散热器和高压铸铝散热器凭借价位适中,性价比高,质量好,散热量大等优势,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 散热器采暖系统特点: 1.传统采暖方式,技术成熟,安装方便。

2.全自动调节运行,单个房间实现独立温控,便于使用。 3.经济节能,室内无噪音,舒适性更高。 4.不同款式彰显个性与品位。 5.无污染,对潮湿环境的防潮有着明显的效果。 风格各异的设计,为您打造历史与文化辉映,精神与品位共融的尊贵家居环境。散热器采暖系统连接方式:

散热器采暖施工方案

定位画线→干管支架安装→干管、主立管安装→隐蔽管道 →水压试验、保温及验收→立管支架和套管理→分立管安装→散 热器组对试压及就位安装→散热器支管安装→系统试压、清 洗、调试及验收→管道系统防腐涂漆 (1)、定位画线 材料:钢钎、尼龙绳等。 工具:水准仪、塑料管、水平尺、钢卷尺、红蓝铅笔等。 按施工图纸和已经审批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简图,其内 容包括:管道的位置和走向、始末端和拐弯点的坐标和标高; 管段长度、管径、变径位置和规格;预留口尺寸、位置和方向; 管道坡向;阀门位置、规格型号和方向;支架位置;补偿器安 装位置、规格型号等。 按照施工简图确定的管道走向、标高和建筑轴线,用水准 仪或透明塑料管灌水(应把管内的空气排净,以免有气泡影响 准确度)。在墙、柱上找出水平点定位,再按管道坡度,经打 钢钎挂线,定出管道安装中心线即管道支架安装基准线。 (2)、干管支架安装 材料:成品支架、水泥、电焊条、螺栓等。 工具:电焊机、钢卷尺、电锤、手锤、扁钎、活扳手等。 依据基准线及管道的规格和管道支架间距来确定支架位 置。 支架安装前应对制作好的支架进行除锈及清理焊渣,再刷 防锈漆两遍(刷第二遍时应在第一遍防锈漆外表面干燥后进 行,埋入墙内部分可不刷防锈漆)。 埋入式支架安装:按照支架位置在墙、板打洞,孔洞的深 度应不小于150mm,孔洞直径应比支架燕尾处大20mm。埋设支 架前应把孔洞清理干净、湿润,用M10水泥沙浆堵洞,洞内的沙浆应饱满,支架埋入墙内的深度不小于120mm(可先将洞内 填满沙浆,再插入支架,填满抹平),埋设的支架应养护72h 后方可承托管道。 焊接式支架安装:按照预埋铁件的位置,将铁件表面清理 干净,依据基准线把支架焊接位置画在预埋铁件上,然后找准 位置把支架先点焊在铁件上,经校对无误后,再把支架焊牢。 包柱式支架安装:依据基准线,按支架的形式,用长螺栓 将支架紧固在混泥土柱上,紧固螺栓时应边紧固边调整支架的 高度和水平度。

采暖基础知识

采暖基础知识 1.基本概念: 采暖系统:冬季向室内供热保持室内所需温度的建筑设备叫做采暖系统。采暖系统由热源或供热装置、散热设备及供热管道组成。输送热量的物质或带热体叫做热媒,一般采用水和蒸气做为热媒。热媒在热源获得热量通过供热管道输配到各个用户或散热设备,由散热设备把热量发散到室内。 围护结构: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地板和门窗等。分内、外围护结构两类。 采暖热负荷:为维持采暖房间室内温度达到设计要求标准时,根据采暖房间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和得热量的平衡计算结果,需要采暖系统供给的热流量。 2.基本计算: 1)采暖设计温度参数选择: a)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 W:各地区采用不同计算温度,参见规范规定。 b)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t n: 卧室18.C或20.C;卫生间(带浴室)25.C;厨房14.C或16.C。 c) 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 对于壁挂炉采暖系统,根据散热设备不同,采取不同供回水温度。 散热器系统:供水温度(t g)85.C或80.C ,回水温度(t h)65 .C或 60 .C 地板辐射系统:供水温度(t g)≤60.C,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C。 风机盘管系统:供水温度(t g)65.C 或60.C, 回水温度(t h)55.C或 50.C 2)常用工程单位换算(见热工基础知识部分) 根据不同地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 W及不同功能房间的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t n,采暖热负荷可以由采暖面积平均热指标及采暖面积进行估算。同时要考虑采暖房间外围护结构的朝向及墙体的节能保温情况。当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低,房间采暖室内计算温度高,外墙朝向为北向且保温性能差时,需采取较大的采暖面积平均热指标。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新建居住建筑外围护结构已考虑节能保温措施,不同地区采暖面积平均热指标须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对于北方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南向及外墙少的房间热指标较小,东向房间稍多,西北向及外墙多的房间最大。 简化计算公式: 采暖热负荷Q(W)=采暖面积(m2 ) x面积热指标(W/ m2)。 3) 采暖系统水流量计算: G=0.86Q/△t G—流量 kg/h Q—热负荷 w △t—供回水温差 t g-t h .C 4) 采暖系统阻力计算: 水系统中阻力损失包含局部阻力损失及沿程阻力损失两部分,简化公式为:△P=(1+a)△PmΣl △P—管段总阻力损失Pa ; △Pm—沿程阻力损失 Pa/m ; Σl —最不利环路长度m ; a —局部阻力占沿程阻力的百分数 机械循环热水系统中,室内采暖管道沿程阻力损失取80~120 Pa/m,局部阻力百分数取0.5~1,散热器系统与风机盘管系相比较局部阻力百分数取值较

散热器采暖系统设计

散热器采暖系统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目录

摘要 本次进行了西宁市某中学实验楼采暖系统设计。采用散热器采暖,系统以 95℃/70℃的热水为热媒,采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进行采暖。 首先计算出系统的热负荷,总热负荷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散热器的比较,选择性能好且经济的四柱760及型散热器和钢制高频焊翅片管散热器。由于采用上供下回单管系统,根据各房间热负荷可以计算出每间房屋所需的散热片数量。进行系统管路设计,绘制各层的平面图及系统图。进行水力计算,求出并联环路的不平衡率,对于不平衡率较大的并联管路用立管阀门进行节流。在水力计算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选取排气阀、除污器等其他附件设备。 关键词:采暖;热负荷计算;散热器选型和计算;系统设计;水力计算 一、绪论 在人类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们以火的形式利用能源。后来人们为了取得热量,开始用原始的炉灶获得热能取暖、做饭和照明。这种局部的取暖装置至今还保留和使用着,如火炉、火墙、火坑等。 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锅炉制造业的发展。十九世纪初期开始出现了以蒸汽或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系统。在供暖系统中,由一个锅炉产生的蒸汽或热水,通过管路供给一座建筑物各房间取暖。1877年在美国建成了区域供热系统,由一个锅炉房供给全区许多座建筑物和生产与生活所用的热能。

二十世纪初期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利用发电厂中汽轮机的废汽,供给生活与生产用热。其后逐渐发展为现代化的热电厂,联合生产电能与热能,显着地提高了燃料利用率。 二次大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世界能源的消耗,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而迅速地增加,1950~1965年间,联邦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热能消耗量增长了2倍,日本增长了倍。巨大的热能消耗,不仅要求有足够的供应能力,而且要求提高供热效率和降低成本。此外,锅炉房多建于城市人口稠密区,煤烟粉尘和锅炉排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在区域供热系统中采用大型现代化锅炉,燃烧效率高,尤其是综合生产热能与电能的热电厂可以大量节省能源、大型区域供热系统供热半径长、热源可以远离城市中心人口稠密区,并可装设有效的排烟除硫和除尘设备以防止城市环境的污染。因此,近30年来区域供热事业的发展极为迅速。 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区域供热的热源以热电厂为主。美国和西欧各国的区域供热的热源,多以区域锅炉房为主,早期以蒸汽作为主要热媒,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高温水为热媒的区域供热系统发展很快。近年来,在法国、瑞士等国出现了一些城市区域供热锅炉,以城市垃圾作为主要燃料。 在旧中国,仅只是在一些大城市的个别建筑和特殊区域内设置有集中供热设备。以北京为例,当时的六国饭店(现北京饭店老楼)、清华大学图书馆、体育馆、东单的德国医院(现北京医院)等都装有功能完善的暖气系统。甚至冬季很短、气温不太低的上海的某些宾馆,如国际饭店、沙逊大厦(现和平饭店)和个别高档公寓,如华山公寓、霞飞公寓等也装有可随气候调节温度的真空式蒸汽采暖系

采 暖 系 统

采暖系统 一.系统概述 1.系统概况 (1).采暖供热热媒为95~70℃热水,其热水由换热站供给;(2).(A)散热器 住宅使用的散热器采用壁挂式高频焊散热器安装,住宅卫生间采用GCB220—2(300×80)钢制串片闭式散热器门上安装,地下二层、一层、人防、汽车库及设备用房采用GCB360—1。2(510×80)。 (B)管道 采暖管道均采用普通焊接钢管, 管径40和40以上者均采用焊接, 管径32和32MM以下者采用焊接钢管, 地下一层, 地下二层及二十一层配电室, 电缆室, 弱电室, 电信机房及电梯机房内采暖管道均焊接, 无安装任何阀门。 (C)保温 管井内, 地下一层, 地下二层, 十三层, 屋面暖沟, 电梯机房层各房间, 水箱, 暖气供回水干管及阀门均做保温, 保温材料采用岩棉管壳, 外缠玻璃丝布, 刷防火涂料。 (D)阀门 公称直径(DN)小于等于50的阀门采用铜截止阀(J11T-16),公称直径(DN)大于等于50的阀门采用蝶阀(D737F-16)。

二.系统流程 (1)根据所属水系的不同,采暖可分为三个部分(见流程示意图):(A).地下二层及地下一层、人防、汽车库及设备用房为低区,采用上供上回双管系统。 (B).中段、南段、北段1—13层为中区,采用上供下回单双管顺流系统。 (C) 南段、北段14—20层为高区采用上供下回单管顺流系统。 (2)采暖供水来自换热站的分水器,其回水亦回到换热站,循环泵注入换热器,再成为供水进入分水器, 三.主要设备、材料技术参数 四.操作(送暖)程序 1.送暖的必要条件 送暖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采暖系统压力测试完毕并合格; (2)采暖系统冲洗完毕并合格,且冲洗完成期距送暖期不

采暖系统散热器安装验收规范

采暖系统散热器安装验 收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散热器安装验收规范: 、散热器管道敷设: 2.1.1、在管道敷设前,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及时与业主、装饰公司确定暖气片安装位置及其标高。 2.1.2、散热器离地距离应为110mm-150mm,散热器为落地式的管道离地面一律为200mm。(不含地板及地板砖高度) 2.1.3、在管道安装时应按图施工,尽可能减少弯头、过桥弯。 2.1.4、在管槽开启前应用墨斗弹好线确保管槽美观,开槽宽度应根据管径实际尺寸而定,其槽深不小于40 mm,槽底要平整。 2.1.5、在布管前应将槽内清洁干净,确保槽内无杂物。 2.1.6、管道、管件在安装前,必须清洁内部杂物和污垢,对安装中断的敞口应做临时密封处理。 2.1.7、锅炉、散热器承口必须保持横平竖直,其偏差不大于2mm。 2.1.8、立管管道安装层高不大于3m应每层安装管卡一个,层高小于4m应平均安装管卡二个。 2.1.9、主管如需沿梁下布管,应确保管道水平,管道支架间距不得大于2m,穿梁管道不允许梁孔作支架使用,不得使其承受管道重力。管道最高点必须加装自动排气阀。 2.1.10、管道敷设完工后所有暖气片接口管道应超出墙面100mm,如接口为承口用丝堵密封,其承口部分不得高出墙面2mm,接口部位用水泥沙浆固定。 2.1.11、管道敷设结束后应对管道进行冲洗,进、出水色基本一致。 2.1.12、管道敷设如采取吊顶内走管,则须在最高点预留排气阀且留有检修口。 2.1.13、管道冲洗结束后应对其进行试压检查,首先应将管道内空气排尽,以免影响试压结果,试验压力为0.6Mpa,保压10分钟,压降小于0.02Mpa为合格。 2.1.14、管道试压结束后应在其末端加装压力表,将其压力降至0.4Mpa进行保压。 2.1.15、管道保温应在管道试压结束后进行。 2.1.16、保温应平整结实,不得有裂缝、空隙。 2.1.17、保温连接部位应用黑胶布贴牢,不得有脱落现象。 2.1.18、管道安装完毕应及时与装饰公司协调将其地面敷设的管道用水泥砂浆摸平。 、散热器安装: 2.2.1、安装前应复核其型号、规格及颜色是否与图纸一致并检查管道压力。 2.2.2、打开包装盒,检查散热器外观是否损坏及附件是否齐全。(固定支架、膨胀螺栓、丝堵、放气螺塞等) 2.2.3、安装散热器时应检查墙面能否承受悬挂散热器的重量。 2.2.4、散热器供水管应装温控阀,回水管应装控制阀,其它出口处一端用随机附带的丝堵堵塞,放气旋塞安装应安装在回水管侧。(放气旋塞必须安装在散热器最高点) 2.2.5、散热器承口连接部分一律采用卡套连接。 2.2.6、落地式散热器安装应根据接口距离选用相应的支架,接口一律采用外螺纹卡套接头连接。 2.2.7、使用水平尺测量散热器水平度,其误差不超过1mm。 2.2.8、散热器安装结束后应进行注水试压检查,确保无漏点。 2.2.9、安装结束后须对散热片进行成品保护并清洁现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