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走进神奇1

八年级物理走进神奇1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 神奇的眼睛

第七节神奇的“眼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知道显微镜、望远镜里的物镜、目镜的作用。 3.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了解照相机、投影仪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2.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3.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4.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1.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及照相机的原理。 2.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用途 【教学难点】1.放大镜、照相机、摄影仪的成像原理。 2.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用途。 【教具准备】放大镜、光屏、显微镜、照相机、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自家大门上一般都安了一个“猫眼”,通过猫眼看室外视野较广,而在室外却看不请室内,“猫眼”实际上也是透镜,你知道透镜还有哪些应用吗?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人们制成了许多光学仪器,就像特殊而神奇的“眼睛”,拓展了我们肉眼的功能。(二)进行新课 一.放大镜。 师:请同学们用桌面上的凸透镜靠近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课本上的字被放大了。 师:那么你手中的凸透镜就是什么? 生:就是放大镜。 师:对。再请大家判断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还是异侧?是实像,还是虚像?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是虚像,因为用光屏承接不到像,所以是虚像,眼睛与物在透镜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所成的像,所以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讲得很好,放大镜的焦距是较短,还是较长? 生:我猜放大镜的焦距较远。 师:对。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生:隔着放大镜看较近的物体,物体是正立、放大的,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物体是倒立、缩小的。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生: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2f,所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师:讲得很好。用放大镜观看近处的物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才是放大的。因此,物体应放在离放大镜小于焦距的位置才合适,在什么位置所成的像最大?请大家观察。 生: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接近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最大。 师:对,请全班同学都进行观察。 板书:1.放大镜:焦距短的凸透镜,u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神奇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本章从介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开始,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和生活的兴趣.本章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神奇和生活中的神奇,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本章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本章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而且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章教材内容虽不多,但对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学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认识和体会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那么,这种起始的兴趣和初步的学习物理的价值观,将会成为他们学好物理的一种首要的内在动力. 本章共有3节: 1.第一节“走进神奇”.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神奇;通过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2.第二节“探索之路”.首先认识“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了解古人的原始思维中有科学的成分;通过对“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的学习,了解物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3.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品尝知识园地的累累硕果,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重要应用有个初步印象;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认识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认识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认识到学习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需要勤于动脑;通过人类探索历程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学生心理初步建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神奇的眼睛》教案

6.神奇的眼睛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 2.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及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教学难点 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眼睛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通过眼眼与大脑的配合,我们才能看清物体,判断距离, 欣赏五彩缤纷的景色。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呢?视力正常的人是不戴近视、远视眼镜的, 而患有近视或远视的人需要戴眼镜,你知道为什么吗?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呢?赶 快进入正面的学习,去一控究竟吧!

教学活动 本节分为两个教学板块:(1)眼睛;(2)保护你的眼睛。 一、眼睛 多媒体播放眼睛的构造图和模型。 展示:多媒体播放照相机和人眼球的对比图片 眼睛是一架“神奇”的照相机 说明:学生根据对比图片,理解人眼球和照相机的相似之处,总结出,眼睛好似一架照相机。 设计意图:从对比中总结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思考和分析中提升能力、学习知识。 体验:教师指导先近距离看自己的手指纹,然后马上眺望远方,亲自感受眼睛是怎样调节的。

点评: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我们不需要像摄影师那样,要考虑到环境的亮暗或物体距离,我们的眼睛会自动作出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每一次我们均可“摄”取一张美丽动人的“相片”。 总结: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经历体验,领悟眼睛成像的原理,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突破重点。 问题:我们是如何看清远处与近处的景物的? 说明:播放课件演示眼球的自动调焦 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总结:看远处与近处景物通过晶状体形状,使景物的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就看清楚了。 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薄, 远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 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 近处来的光线恰好会聚在视网 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6神奇的眼睛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6神奇的眼睛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关于照相机和眼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相机和眼睛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B. 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 眼睛看物体时通过调节焦距来看清距离不断变化的物体 D.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 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3.如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 B.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 C. 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 D. 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5.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 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

节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A. 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B. 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C.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D. 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6.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部件的示意图,其中可以用于制作近视眼镜的是() A. B. C. D. 7.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 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 A. 20m远的1.7m高的人 B. 40m远的1.7m高的竹竿 C. 20m远的1.7m高的栏杆 D. 18m远的1.7m高的小树 8.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 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则正确的说法是() A. 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B. 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C. 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 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9.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 屏。以下光学仪器中与人眼的成像情况相同的是() A. 放大镜 B. 投影仪 C. 照相机 D. 显微镜 10.如图,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 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 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 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 眼镜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四章第六节神奇的眼睛教案2新版沪科版

神奇的眼睛 教学目标 1.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 2.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使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3.通过介绍显微镜、望远镜的发展和功能的增强,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放大镜、照相机、摄影仪的成像原理。 (2)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用途。 2.难点 (1)放大镜、照相机、摄影仪的成像原理。 (2)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用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放大镜、光屏、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当f

生:就是放大镜。 师:对。再请大家判断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还是异侧?是实像,还是虚像?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物是在放大镜的同侧,是虚像,因为用光屏承接不到像,所以是虚像,眼睛与物在透镜的异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所成的像,所以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讲得很好,放大镜的焦距是较短,还是较长? 生:我猜放大镜的焦距较远。 师:对。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 生:隔着放大镜看较近的物体,物体是正立、放大的,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物体是倒立、缩小的。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生:因为放大镜是凸透镜,隔着放大镜看远处物体,u2f,所以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师:讲得很好。用放大镜观看近处的物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才是放大的。因此,物体应放在离放大镜小于焦距的位置才合适,在什么位置所成的像最大?请大家观察。 生: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接近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最大。 师:对,请全班同学都进行观察。 板书:1.放大镜:焦距短的凸透镜,u

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4.6神奇的眼睛课时同步检测含解析教科版

第6节神奇的眼睛 一、选择题 1.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近处的物体的像没有成在视网膜上,而是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这说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在下降,这是远视眼;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为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就需要对光线提前会聚一下,所以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加以矫正. 【点睛】 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 2.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成像图示显示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故陈大爷的眼睛是远视眼;其矫正的方法是佩戴凸透镜,

3.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A.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干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B、C、D错误.故选A。 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C 【解析】

八年级物理教案-6.第六节_神奇的眼睛

第六节神奇的眼睛(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3.培养学生跟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4.使学生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如何保护和矫正视力。 (2)知道用实验解决问题。 2.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视力的矫正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 课件、气球、眼球挂图: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一组眼睛模型、眼保健操乐曲磁带、三用机。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大家都知道,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如果眼睛瞎了,你们想象一下你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甲:我们将看不见任何东西,整天在黑暗中摸索,很痛苦。 生乙:我们无法看书、写字,只能用手触摸盲文,用针刺出盲文代替书写。 生丙:我们将看不见蓝天、白云,过马路也不方便,将看不见同学的笑容。 …… 师:眼睛瞎了,是很痛苦的。有的人先天就是瞎子,有的人因事故或疾病眼睛瞎了,我们健康人在生活中应该关心、爱护盲人,特别是过马路时要主动为盲人带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辈子就只有一双眼镜,平时大家要注意用眼卫生,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每年的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眼睛与视力矫正。 板书:第六节眼睛与视力矫正 二、新课教学 1.眼睛的视物原理 提出问题: 师:对于眼睛,大家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我想知道眼睛是怎么看见物体的? 生乙:我想知道眼睛的构造。 生丙:我想知道眼睛变成近视眼、远视眼的原因。 生丁:我想知道近视眼镜,老花镜是怎样矫正近视眼、远视眼的。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以上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都要逐一探究。人眼的构造大家在生物课上学过,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人眼的构造由外到内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 教师出示眼球构造挂图或课件演示。 师: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课件演示课P75图4—47我们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大家想一想眼睛看物体与什么类似? 生:与凸透镜成像类似。

2019年精选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6 神奇的眼睛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五十七

2019年精选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6 神奇的眼睛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五十 七 第1题【单选题】 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图中的四幅图,表示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猴子捞月”故事中,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B、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D、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是两个人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则( ) A、甲需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 B、乙需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C、甲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 D、乙需配戴的眼镜是近视镜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当一个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 ) A、变厚 B、变薄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 【解析】:

走进神奇教案(八年级物理)AlqPlK

第一节走进神奇 【导学目标】 1.通过一些事例,体会自然界中的神奇,了解自然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2.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感受生活中的神奇. 3.知道一些神奇现象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重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难点】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初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自主学习】 1.在自然界中你感到非常神奇的现象有哪些? 2.在生活中你感到非常神奇的现象有哪些? 【合作探究】 知识点1:自然界中的神奇现象 阅读“在自然中……”部分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对于课文中图1-1至图1-4的内容,你了解多少?谈谈你的看法. ②除了课本上所列举的自然现象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神奇的自然现象? 【例1】哈雷彗星是宇宙中的一种神奇现象,它平均每76年会在地球附近出现一次,最近一次出现在地球附近是1986年;下雨时常发生电闪雷鸣的现象,是由于天空中的云层带引起的;平静的水面倒映出美丽的画面,它的作用相当于咱们家里使用的;一声“喷嚏”能让雪山发生雪崩,原因是人打喷嚏时声音具有一定的(选填“信息”或“能量”)。 【变式练习】 1.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如果分为两类,其中哪一个与其它三个不能划为一类() A.海市蜃楼 B.孔明灯

C .水中倒影 D .火烧云 知识点2:生活中的神奇现象 阅读“在生活中……”部分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对于课文中图1-8至图1-13的内容,你了解多少?谈谈你的看法. ②除了课本上所列举的生活现象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神奇的生活现象? 【例2】如图所示,如果把乒乓 球放在漏斗里,从管口吸气, 乒乓球会怎么样呢?向它吹 气,乒乓球又会怎么样呢? 【变式练习】 2.把筷子斜插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你看到的情景的是( ) A B C D 【总结案】 (1)区别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方法是看现象是否有人为制造或利用的痕迹. (2①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②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物理现 生活现自然现 非人为制造 人为制造

八年级物理《神奇的眼睛》教案

第6节神奇的眼睛 学习目标: 学讲过程: 一.眼睛(对照眼球的结构模型) 若把眼睛看成照相机,眼球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_____,___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从物体射出的光线经过人眼的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_____、_____、____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 一般 照相机成像时,镜头可以前后移动改变_____,以便使像能清晰的成在底片上;眼睛中有一个变焦系统,当你远眺时,睫状肌_____,晶状体_____,焦距变___,远处的景物就清晰的映在你的视网膜上,当你看书时,睫状肌_____,晶状体变____,焦距变____,使文字恰好能成在你的视网膜上。P 78图4-6-4 二.保护你的眼睛 1.近视眼 试验探究,模拟近视眼 (1)把凸透镜看做是近视眼的晶状体,烛焰是眼睛要看的物体,光屏看 做视网膜,戴上近视镜,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标出 光屏的位置。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位置。 (2)拿开眼镜,像变模糊,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________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为什么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会模糊?近视眼镜有什么作用? 近视眼晶状体____,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所以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会感到模糊。佩戴的近视镜是_______,它使光线_____后再经晶状体折射,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我们看书时间长了,睫状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容易疲劳,导致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退,发展成假性近视。所以我们每天都应该坚持做眼睛保健操。 2.远视眼 远视眼晶状体____,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因而要戴_______,先对光线______,再经晶状体折射,就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明视距离: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约为______cm 。 4.立体视觉是由两眼观物时,_____不同而产生的视觉效果。 练习检测:(100分) 1.照相机成像时,镜头可以前后移动改变_____,使像清晰的成在底片上;当你远眺时,眼球中睫状肌舒张,晶状体_____,焦距变___,远处的景物就清晰的映在你的视网膜上,当你看书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____,焦距变____,文字的像恰好成在视网膜上。 2.人眼看物体和________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_______,视网 缩小、倒立、实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4.6 神奇的眼睛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2)

4.6神奇的眼睛 【教师寄语】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3.知道光的色散现象,能说出光的三基色。 【重点难点】劲往这里使! 本节重点是眼睛成像的机理,认识近视眼及色光的混合是教学的难点 【知识回顾】防止知识遗忘,我能记得更牢! 1.凸透镜对光线起作用,凹 透镜对光线起作用。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 它的成像原理是_____ ___ _。 3.在右图中画出物体AB经透镜折射 后的成像光路图。要想使物体的像变大些,物体应透镜,光屏应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课堂探究】亮出我的观点,秀出我的个性,展示我的风采! 目标一眼睛 1.认真观察图4-6-4,眼睛的主要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 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类似于凸透镜。 2.眼睛的成像原理和__________的工作原理 一样。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物距都在什么范围?__________,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 3.我们的眼睛有一个精巧的变焦系统,负责调节作用的是。当你登山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______;当你看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______,使景物或文字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

目标二保护你的眼睛 ■近视眼及其矫正 1.如右图可知,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______, 这说明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眼要_______,会聚 能力太_______。 2.要想使物体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就应 该让进入眼睛的入射光线提前变得发散一些,而透镜对光线能起到发散作用,因此可用透镜加以矫正,该镜又称近视镜。 ■远视眼及其矫正 3.如右图可知,远视眼(又称老花眼)成像 在视网膜______,这说明近视眼的晶状体比正常 眼要_______,会聚能力太_______。 4.要想使物体的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就应 该让进入眼睛的入射光线提前变得会聚一些,而透镜对光线能起到会聚作用,因此可用透镜加以矫正,该镜又称老花镜。 5.为了保护视力,请写出两条具体的措施: ①……………………………………………………………………………………………… ②……………………………………………………………………………………………………………………。 目标三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 认真阅读课本P85-87,完成以内容: 1.如右图,当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时,会被分解成多种 色光,这种现象叫做。这说明白光是由多 种色光组合而成的。色光排列成的光带叫做。 2.光的色散现象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最先发现的。自然现象中的形成就是一种色散现象。 3. 、、这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这三种颜色可以组合出你想要的色彩。 4.三原色理论在生活中有广泛你的应用:彩色电影、、等。 5.什么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什么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 走进神奇》教案

《第一节走进神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4.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 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神话故事《葫芦娃》中有一位葫芦娃有特殊的本领,他有千里眼,能够看到很远以外的东西(如图),设问:大家想不想拥有和他一样的本领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一节走进神奇》。(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走进神奇 自主阅读教材P3~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下面各种神奇的现象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是ADE,属于生活现象的是BCF。 A.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B.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C.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 D.山洪爆发,冲垮河堤,摧毁良田。 E.雨后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 F.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水开了,饭却不熟。 2.在天边看到彩虹属于光现象,指南针指南属于磁现象,船浮在水面属于力现象,不同乐器发声不同属于声现象。 (二)探索之路 自主阅读教材P5~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将下面古文字、文物古迹与相应的科学思索用线连接起来。 甲骨文“殸”太阳光使大地水分蒸发 安徽出土的雕刻玉版声音是由撞击产生的 东巴文“晒干” 中国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 友情提醒: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工具或设备的使用规则、采用不正确的方法而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它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办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友情提醒: 探究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不能盲目的探究,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八年级物理上册:4.6“神奇的眼睛”知识过关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4.6“神奇的眼睛”知识过关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2 . 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 A.仍然平行B.会聚C.发散D.无法确定 3 . 六月六日被定为全国“爱眼日”,让我们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用眼不正确或长期玩手机的学生看远处的物体时,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甲所示),矫正时需要佩戴图中的哪种透镜 A.B.C.D. 4 . 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

5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B.近视眼矫正配戴的镜片是凸透镜 C.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 D.光的传播速度是340m/s 6 . 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1.5×104mg的物体,可能是() A.你的电脑B.你的课桌C.你的钢笔D.你的质量 7 . 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是()A.一支铅笔受到的重力约为5N B.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400m C.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是80mg D.黑板的长度约为4m 8 . 以下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A.B.C.D. 9 . 做眼保健操对人的眼睛所起的作用是() A.使眼睛漂亮 B.缓解眼肌的疲劳,增强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C.使眼睛的瞳孔放大 D.使玻璃体更透明 10 . 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B.在不同角度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神奇的眼睛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组长审核: 学员编号:Jxt001 年级:初二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神奇的眼睛 教学目的1、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知识。 2、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生活中的光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近视眼及远视眼的纠正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9年月日上课进度第次课 教学内容 一、上节课复习与回顾(包含作业检查) 1、(17,19中第二次月考,2分★★★)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安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2、(17,19中第二次月考,2分★★★)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适当的位置后,移动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清晰为止。 3、(17,19中第二次月考,8分★★★)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实验时,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 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14,19中第二次月考,4分★★★)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5、(18,四中第二次月考,3分★★★)如下右图所示,两个透镜共用一根主光轴放置,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请你完成光路图。 二、新课讲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提高练习题 走进神奇

《走进神奇》提高练习 1.在下面的各种现象中,哪些属于自然现象( ) A.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 B.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C.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板凳上舒服 D.夏天坐在有空调的房间更舒服 2.拉链的开启与闭合、用圆珠笔写字、撑竿跳高、冲浪运动都是( ) A.力现象 B.光现象 C.声现象 D.热现象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打雷下雨的时候我们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还是向下弯折?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彩虹?手机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 4.生活在自然之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与力、声、光、热、电等有关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诞生的物理学就是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的。观察如图1-1-2所示的情景,按要求将它们分类。(填序号) (a)夕阳余晖(b)闪电(c)群山倒影 (d)火山喷发 (e)弯弓搭箭(f)演奏二胡 图1-1-2 (1)属于力现象的有________。 (2)属于声现象的有________。 (3)属于光现象的有________。 (4)属于热现象的有________。 (5)属于电现象的有________。 5 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

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答案与解析 1.A 2.A 3.打雷下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彩虹经常出现在雨后;手机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4.(1)(e) (2)(f) (3)(a)(c) (4)(d) (5)(b) 5.D [解析]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要想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方案,得出正确答案为D。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质量检测练习题

4.6“神奇的眼睛”质量检测练习 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经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和对它们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及矫正做法配对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3.当一个正常的眼睛要看清一个远处的物体,晶状体要() A.变厚 B.变薄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5.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C.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6.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B.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 C.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 D.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7.张强同学对相关物理知识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利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的特点,可以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近视眼 B. 热机的大量使用会加剧“温室效应” C.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D. 家庭中的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等用电器是并联在电路中的 8.如图所示的“眼睛”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与矫正远视眼相符的是()

教科初中物理8上--《4.6神奇的眼睛》word教案 (1)

神奇的眼睛 物理年级八年级班级授课人 教学内 容 第6节神奇的眼睛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照相机的原理,知道眼睛看见物体的过程。 2、了解近视眼的成因,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过程与方法 3、动手自制照相机,认识照相机的原理。 4、通过照相机与眼睛的结构对比,了解眼睛看物体的机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眼睛成像的机理,认识近视眼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 备 眼睛成像是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应用。照相机与眼睛有相似的结构,自制照相机,能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因此,对眼

教学过程睛成像的认识,可以从自制照相机开始。通过生理学中的眼模型或课件,将生理眼抽象成简化眼模型。将自制照相机与简化眼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眼睛可以看成是精巧的照相机,眼球中的角膜和晶状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人眼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这就是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 研究照相机可以使我们认识眼睛是怎样成像的。反过来,科技工作者们对眼睛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又促进了照相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变焦照相机的出现,是仿生学的一个重要典范。 眼睛照相机结构 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 个凸透镜)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瞳孔光圈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底片(有感光材料)成像缩小、倒立、实像缩小、倒立、实像 调节作用 像距不变,当物距减小(或 增大)时,增大(或减小)晶 状体的曲率以减小(或增大) 焦距,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 晰的像 焦距不变,当物距增大(或减 小)时,减小(或增大)镜头到底 片间的距离,使物体在底片上成清 晰的像 眼睛与传统照相机的比较: 对近视眼成因的探究,是这节内容的难点。实验探究中,应突出以下思维过程: ①近视镜与凸透镜组合,确定近视眼视网膜的位置; ②拿开眼镜,光屏像变模糊,表示是近视眼看物体的情形; ③向透镜移动光屏,再次成清晰的像,是近视眼实际成像的位置; ④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近视眼的凸透镜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 ⑤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放一个凹透镜,能使从物体发出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最新(HK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精品教案:1.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走进神奇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让人惊叹的神奇。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人类智慧结晶的神奇。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难点 (1)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 (2)根据教材内容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3)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具准备 饮料罐、玻璃杯、钻子、筷子、装有水的碗、拉链、圆珠笔、烧杯、冰棒、茶壶、实物投影仪、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大自然的神奇 师:清同学们观看媒体动画。(动画中配有配乐朗诵:浩潮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当天公“发怒”时,狂风暴雨常伴随电闪雷鸣,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流淌的江河,为何既能输运航船、灌溉良田,也会奔腾咆哮、冲垮河堤、摧毁房屋?巍巍雪山,高耸人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变幻莫测的龙卷风,为何平地而起,直冲云霄,来势汹汹?)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有什么感受? 生:大自然很神奇,惊心动魄,令人震惊。 师:看了刚刚播放的媒体动画,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甲:我最想知道天上的星星从哪里来? 生乙:我最想知道雷鸣与闪电是怎样产生的?是闪电在前,还是雷声领先? 生丙:我最想知道龙卷风是怎么产生的? …… 师:以上大家提问题提得很好,希望今后再接再励,学会善于提问题。 教师简要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问题,如天上的星星是宇宙大爆炸形成的;闪电是云层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