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60例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60例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60例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60例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60例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6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采用手术治疗的A组(52例)和采用保守治疗的B组(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存活率为51.92%显著高于B组的25.00%,A组的死亡率48.08%显著低于B组的75.00%,A组组间生存质量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具体病情及时采取合适的手术治疗,积极开展救治,预防并发症,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關键词】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建筑事业飞速发展,高速交通工具普及,导致颅脑损伤日益成为一种常见病。该症主要是由外力因素导致的,近几年来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居于各类创伤的前列[1]。尤其是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而且會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化,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及时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救治,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4]。为了探讨其合适的治疗方式,本院选取6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回顾性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从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入选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为3~8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剧烈头痛、意识模糊或呕吐[5,6]。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2例,男40例,女12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36.58±13.63)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37例,暴力致伤6例,坠落致伤6例,跌倒致伤3例;闭合性损伤38例,开放性损伤14例。B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37.15±17.29)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5例,暴力致伤1例,坠落致伤1例,跌倒致伤1例;闭合性损伤5例,开放性损伤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致伤原因分布以及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A组给予手术治疗,具体措施为:入院后行颅脑CT或MRI诊断,明确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做好头部备皮准备后,送入手术室。若患者出现休克,采取针对性的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畅通;若患者存在严重意识障碍,应马上行气管插管;若患者有开放性伤口,给予止血包扎。将头皮切开,翻开皮瓣,于颅骨板作第一个孔,让血肿流出,然后再作其他孔,吸出部分血肿,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1-10T11:10:11.3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马玉红张艳红[导读] 颅脑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 马玉红张艳红 (黑龙江省富裕县人民医院 161200)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248-02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护理、饮食护理、预防褥疮护理。结果 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未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褥疮、肺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发生率降低。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各种诱发因素,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保证。【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颅脑损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重症颅脑损伤多见于交通、工矿作业等事故,其他为自然灾害、坠落、跌倒、钝器对头部的伤害,其发病急、病情重,患者意识障碍,昏迷,伤后早期常出现严重的生命体征紊乱,表现为呼吸节律紊乱,心率及血压波动明显,如护理不当,影响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现将我科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五月-2012年一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8—68岁,CT提示脑挫裂伤19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11例、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形成5例,脑干损伤6例,35例保守治疗,11例行开颅术。 2 护理措施 2.1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预防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是指严重的创伤失血、休克、或大手术等应激状态下,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的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2.1.1积极治疗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 颅脑损伤脑功能障碍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的主要诱因,积极治疗和护理脑损伤,恢复脑功能是防止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的最基本措施。 2.1.1.1将病人安置在监护病房监测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及颅内压的变化情况,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准确记录监测结果。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1.1.2 根据病情给予头部冰帽、降温或药物冬眠,有效控制中枢性高热,降低脑细胞代谢和耗氧量。有助于防止或减轻脑水肿。 2.1.2 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肺功能监测 2.1.2.1 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有效供氧,按常规做好气管切开护理的同时要勤翻身、勤吸痰,选择有效抗生素。 2.1.2.2 监测肺功能早期呼吸支持 在监测肺功能时除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程度外,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血气分析,是监测肺功能的更重要指标,如有异常给予机械通气,恢复正常呼吸功能。 2.1.2.3 加强泌尿系统护理,保护和监测肾功能 注意观察尿量,尿量是反应肾脏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休克时最为敏感的监测指标,详细准确记录,特别注意单位时间内的尿量变化,定时测定尿比重,监测血生化,肾功离子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2 饮食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需经留置鼻饲管饮食。加强胃肠功能的保护、检测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2.2.1 每1—2周更换胃管,两侧鼻孔交替插管。口腔护理2—3次每日。 2.2.2 鼻饲前后,用温开水30ml冲洗胃管,注入食物前抽取胃液,观察胃液是否呈血性或咖啡色。如是血性或咖啡色,考虑有消化道出血,立即汇报医师,给予持续胃肠减压,根据医嘱予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洗胃及静脉给予止血药物,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及面色的改变,做好配、输血的准备工作,避免发生失血性休克。 2.2.3 固定好鼻饲管,防止管滑脱或自行拔管。 2.2.4 吸痰后鼻饲,注意食物温度、速度、灌注量、食物现配现用。 2.3 预防褥疮护理 褥疮是患者长期卧床、局部受压、以致肌肉持续贫血、营养不良引起。 2.3.1保护褥疮的易发部位,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时翻身,更换体位。 2.3.2 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无渣屑,无褶皱,定期更换。 2.3.3 对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擦洗皮肤,及时更换床单,减少尿液或粪便对皮肤的刺激。 2.3.4 增加营养,增强病人抵抗力 2.3.5 严格交接班制度:护士长每日早晚查房,进行床旁交接,翻身检查病人的皮肤情况,因一个班次没有及时实施预防措施,就可以导致褥疮的发生,严格交接班制度。 2.3.6 做好健康指导,向其家属讲解褥疮发生的原因、危害、使他们学会预防褥疮的正确方法,使家属主动参与进来,配合护理,提高工作效率,也增加护患沟通。 治疗结果: 46例中治愈37例,治愈率为80.4%,死亡8例,病死率为19.6%,其中5例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出血,经及时给与相应的处置后安全渡过出血期,无1例发生褥疮、肺感染。8例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死亡。1例长期昏迷。

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

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 急性颅脑外伤的治疗目标,围绕降低颅内压、维护脑血流灌注为中心,绝非为单纯升压。治疗相当复杂,临床处理中常常难以得到确切的指导指标和数据。 我院在较长一段时间中,急性颅脑损伤病例很多,出现脑疝需要紧急开颅减压的手术不少,都是脑外科医生直接送病人入手术室的,术前情况麻醉者确实一点不明白,所以,多年来我始终没有摸清麻醉处理规律,但目标都是以围绕降低颅内压、维护脑血流灌注为中心的,没有指导数据硬着头皮干,至今还未能取得具体规律,但很少集中在使用大剂量强力升压药的,好像这是规律。术毕大多数病人可以送回病房,但极少数还是死亡在手术台上。 有一篇综述,较老年代发表的,是神经外科院士王忠诚教授具名的,姑且贴出供大家阅读思索,可能还是有助的: 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新进展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9年1月第15卷第1期 作者单位:100050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李小勇王忠诚 关键词:颅脑损伤治疗原则 一、颅脑损伤以及损伤机制 创伤性颅脑损伤,仍是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美国每年就诊病人达200万以上,其中约7500人致死,125000人致残。英国每年达100万以上,死亡率为9/10万,占住院全部死亡数的1%;15%~20%的死亡者年龄,在5~35岁之间。损伤的原因大多为坠落伤,其次为斗殴和交通事故。目前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不断加重,交通事故在其中有主要作用:虽然其引起的颅脑损伤占住院病人的13%,但死亡率却高达58%[1]。 目前认为创伤性脑损伤,起初仅为部分性损伤,但以后数小时至数天内会有许多继发性损害[1]。graham等发现,创伤性脑损伤(tBI)死亡病人的90%,有缺血性改变,是继发损伤的主要机制。颅内压(iCP)增高的原因,在没有血肿的损伤后24~36小时内的急性期,大多为细胞毒性水肿,少数为血脑屏障损害引起的血管源性水肿,而血管充血引起的脑肿胀比以往认为的作用要小得多[2,3];在急性损伤的后期,或在第3天终末或第4天开始,iCP升高的原因又可能是血管充血,因为脑血流(cBF)第2或3天已有增加,而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在损伤后12~24小之内也已经恢复[2]。当iCP升高时,颅内缓冲最快的是脑内血液体积,其次是脑脊液。当缓冲能力耗竭时,iCP就会急剧增加。当iCP在增加到20~25mmHg(1mmHg=0.13kPa)以上时,便可以迅速升高至很高的水平。如果iCP增加超过平均动脉血压(mAP),就会对脑灌注产生液体静力学性阻塞,数分钟便可引起脑的死亡[2]。 二、颅脑损伤治疗原则的进展 轻型颅脑损伤的数量远远多于中、重型,其中仍包括一些需要神经外科处理的危险病人。1993年stein和ross首次提出,将轻型颅脑损伤进一步分为轻微型和轻型,目的是将危险性增加的患者鉴别出来并给予有效处理,这样可以为很多国家减少严重的资源负担。(1)轻微型病人:没有意识丧失或健忘,gCS为15分,机敏反应和记忆力正常,没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且没有可触摸到的凹陷性骨折。一般可以在告知有关颅脑损伤注意事项后,准其回家。但应收住院的适应证为:有颅脑以外损伤;年龄很小或很大;家中没有可靠的照看人;有潜在严重的内科性疾病需要治疗等。(2)轻型病人具备下述一个以上特点:小于5分钟的短暂意识丧失;对出事情况有健忘;gCS为14分;机敏反应和记忆力受损;可触摸到凹陷骨折。轻型病人都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体会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体会 发表时间:2009-07-20T13:47:04.7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王志远(辽中县人民医院辽宁辽中 110200)[导读] 院前急救在整个颅脑损伤救治中十分关键,重型颅脑损伤是创伤致死的主要原因,它救治困难,病死率高,转移病人也有一定的危险。 院前急救在整个颅脑损伤救治中十分关键,重型颅脑损伤是创伤致死的主要原因,它救治困难,病死率高,转移病人也有一定的危险。颅脑损伤早期呼吸循环紊乱,对病人的后续治疗及预后有直接影响。伤后曾出现低血压(收缩压12KPa)和缺氧(有呼吸暂停、紫绀Pa028KPa)的病人预后明显变差。现将我院院前急救颅脑损伤的经CT及临床证实的98例,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本组98例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6-78岁,平均42.3岁。 临床表现本组中出现昏迷58例,嗜睡37例,清醒3例,头痛40例,恶心呕吐83例,抽搐34例,大小便失禁12例,肢体瘫18例,瞳孔改变27例,神经反射消失5例。 急救方式及结果接到“120”急救电话后,出动配备抢救设备和药品的救护车去现场,根据损伤情况,由急诊医护人员紧急处理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结果除5例途中死亡外,93例入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2 讨论 2.1颅脑损伤的一般特点 几乎所有病人发生在工作和生活现场或交通道路上,发病后需院前急救和后续治疗。多涉及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颅脑损伤所造成的脑损害在伤后到几天中发展演化,如脑水肿、颅内血肿及急性颅内压增高等,损伤严重者可出现脑疝,损伤常合并其它器官的损伤,合并重要器官损伤者死亡率增加1倍。 2.2急救措施及经验 在急救现场,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急救医生只能通过在场人员对发病时间,受伤原因及发展过程作重点了解,根据了解的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查体、检查时动作要迅速、细致,以免漏检重要的损伤及体征。重点检查受伤部位、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眼球位置、肢体功能及生命体征,并作扼要记录。 颅脑损伤常伴头皮损伤,因头部血运丰富,伤后可发生大量出血,以致休克,现场急救发现头部有活动出血时,立即止血,加压包扎头部止血是常用的简单止血方法,而且效果很好。如有较大血管破裂出血,可用止血钳钳夹止血,必要时可将出血部位全层连续缝合止血,如现场条件差,病情急,可不必彻底清创,待到医院后再彻底清创。对软组织创伤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尽量避免环扎,有肢体大动脉损伤者可环扎止血,但必须用软物衬垫,并记录环扎时间,环扎一般不超过5小时。 对于有意识障碍,频繁呕吐、咳嗽及吞咽反射消失,呼吸道积存大时食物残渣、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缺氧的病人,用手清除口内异物,必要时用手挤压气管,诱发咳嗽反射,以利于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肌肉松弛,舌后坠导致呼吸不畅,可用双手将病人下颌托起,如利用舌钳将舌牵出效果最好。对轻度呼吸困难者一般无需处理,如发生间歇性呼吸,呼吸暂停时就需给予人工呼吸。常用的简单有效方法是徒手人工呼吸,即压迫胸廓使肺部气体排出,停止压迫使胸廓扩张而吸气。有肋骨骨折者不宜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此外还有口对口呼吸法,如病人牙关紧闭或有口腔外伤也可用口对鼻呼吸法。 在现场急救中,纠正休克也相当重要。重度颅脑损伤病人70%存在缺血性脑损害,对于休克病人首先考虑出血引起,详细的全身检查是完全必要的,对活动性出血要采取各种相应的止血措施,对合并脏器损伤及大的骨折者尽快转运。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快补足血容量,纠正低血压,有资料报告静脉给予7.5%盐水,既可补充血容量,又可控制入量,改善预后。在中东战争中,治疗出血性休克,应用平衡盐和血液比例平均为10:1,平衡盐组未见不良后果。对于考虑有颅内占位病变及脑疝征象时,在低血压纠正后,应给予过度通气及甘露醇治疗。 急救中的转运是院前急救的一部分,是否转运决定于病人病情危重程度,路途远近,路面情况。运送重危病人进一步治疗固然重要,但要全面衡量利弊,以免途中病情恶化。在转运中对病人最大的威胁是颠簸、摇晃,一方面影响病人呼吸和循环功能,另一方面可能加重脑水肿或引起颅内出血,因此,防震措施要搞好。在转运中一般采用平卧位,有呕吐可能的宜采用侧卧位,以防误吸,途中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认真记录途中病情变化,为入院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途中发生躁动,癫痫及颅内压增高时可给予安定、鲁米那、20%甘露醇及速尿等治疗。 总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主要针对急性呼吸、循环障碍、休克、急性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进行救治,打断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病理改变导致的脑缺血,缺氧的恶性循环。通过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为后续治疗打下基础,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使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病残率下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明铎.颅脑损伤的急救、复苏和颅脑损伤的分级救治.见:实用颅脑损伤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05--319. [2] 邵孝伟,蒋未明.心、肺、脑复苏,见,急诊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5-63.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颅脑损伤,见,实用神经外科学,第1版,北京,战士出版社,1998,453-454. [4] 赵连壁,郭志文.伤员后送工作,见野战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0-21. [5] 黄其林等.短时低空条件下转运伤员的选择与处理。航空医学杂志,1995,6(1):102.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

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体会(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特重型颅脑伤由于伤情特种、恶变极快,传统治疗的死亡率一直很高,是临床救治的09年收治特重型颅脑伤(GCSe3-5分)53例,并与前期(2000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的69例特重型颅脑伤的救治结果进行对比,着重分析了影响雨后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新的救治经验。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49 士19)岁(3-89岁)。伤因:车祸伤27例,跌伤14例,坠落伤4 例, 其他伤8例。着力部位:枕部26例,其他(额颞、顶等处)20例,不详7例。50例伤后24h内入院;3例分别于伤后31h、10d和17d 由外院转入。 1.2诊断及治疗难题。笔者2004年-2009均经临床检查及头颅拍片及CT扫描明确诊断。4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0例未手术。2004年以来,笔者在原救治措施的基础上,对有明显脑挫裂伤及硬膜下血肿

患者,除手术时采用大骨瓣减压术外,重点做了以下改进: (1)早期气管切开、控制或辅助呼吸。(2)重视早期脑保护,包括 ①亚低温脑保护;②药物脑保护,如:早期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地塞米松、硫酸镁、胞二磷胆碱和尼莫通等;③控制高血糖,在急性期应用无糖液,常规使用胰岛素(普通胰岛素8U,8h 一次)降血糖,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3)加强术后监护,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颅内压监护;除病情变化外,伤后或术后3d和7d常规复查头颅CT。(4)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5)重视营养支持。(6)改善微循环。 1.3统计学分析结果行x2检验。 2结果 2.1 48例发生脑疝,死亡31例(64.6% );无脑疝者5例,死亡1例(20% )。有脑疝者其死亡率明显升高。 2.2脑挫裂伤51例中,死亡32例(62.7% );无脑挫裂伤2 例,无1例死亡。 2.3 50例颅内血肿中,单纯硬膜外血肿2例,死亡1例;硬膜下血肿15例,死亡8例;脑内血肿10例,死亡6例;多发血肿23例,死亡15例。其余3例虽无颅内血肿,但均因弥漫性脑肿胀引起不可控制的颅内高压而死亡。 2.4血糖含量在伤后1周内血糖含量小于10mm1/L者18例, 死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7-10-24T15:10:07.6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作者:杨林林杨晓静刘娟 [导读] 探讨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 (1.济阳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 251400; 2.济阳县中医院,内二科 251400;2.济阳县中医院心电图室 251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方法选取100例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ICU治疗;跟踪观察3个月后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术后治疗情况明显低于研究组,而且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00%)及总好转率(70.00%)均明显低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及总好转率(92.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ICU治疗;临床效果 重度颅脑损伤是严重的创伤疾病,该疾病患者致死率及致死率均高。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多由于意外高空坠落,或者交通事故,或者严重外力等因素而导致的颅脑组织损伤。重度颅脑损伤包括有①头部软组织损伤、②颅骨损伤、③脑组织损伤,而其中以脑组织损伤属于病情最严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有重度昏迷以及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明显,而且患者的一般情况均有显著改变。故此,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从而有效减少患者致死率及致残率是目前急需解决问题。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体会。现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患者中纳入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有50例,包括男患者32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20岁-67岁,平均为(36.52±2.31)岁;研究组有50例,包括男患者29例,女患者21例;患者年龄22岁-65岁,平均为(37.32±1.96)岁;对比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常规治疗)。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常规脱水治疗,使患者颅内压降低,改善脑循环;给予患者对症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给予患者对症止血治疗以及常规抗感染治疗。 (2)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ICU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ICU治疗,具体包括:结合患者实际病况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瞳孔变化、颅内压变化、血氧饱和度等;结合患者的疾病需求,可给予循环支持治疗、亚低温治疗等。通过以上措施患者血管通透性有效改善;有效保护患者中枢神经。若患者有出现异常情况应即刻告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两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术后治疗情况、临床治疗效果、预后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表1)可知,研究组中有24例恢复优良,有10例轻度残疾,有6例中度残疾,有5例重度残疾,有4例植物状态,有1例死亡;对照组中有12例恢复优良,有6例轻度残疾,有8例中度残疾,有10例重度残疾,有8例植物状态,有6例死亡;两组对比研究组明显

重症颅脑损伤

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联合用药效果及 其影响因素分析 颅脑损伤多由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颅脑损伤会造成神经系统受到创伤,同时呼吸中枢的损伤,呼吸系统功能也会同时受到影响,呼吸的低位中枢或者支配呼吸肌的脊髓受到破坏,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1]。因此,在临床上采取有效早期干预方式,控制和改善呼吸功能,对于颅脑损伤的恢复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致残率与死亡率极高,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直接影响着其死亡率,而导致死亡的主要诱因就是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影响极大[2]。本研究对同期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的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研究。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29例,年龄41-69岁;对照组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44-71岁。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颅脑损伤前存在呼吸道感染和肺部感染者、严重慢性脏器功能不全者、使用过麻醉剂、镇静剂等中枢抑制剂者。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采取相应治疗,对照组用头孢米诺钠进行静滴,观察组前期用头孢米诺钠进行静滴,后面改用头孢唑肟钠静滴。(1)对照组使用头孢米诺钠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滴,3天后改为1g,观察一周后效果如何。(2)观察组先用头孢米诺钠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滴,3天后改用头孢唑肟钠2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进行静滴,观察一周后效果如何。 3.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血、尿常规,X线胸片,肝肾功能等方面检查,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效果。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目的: 闭合性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可能有下面中的结局: ⒈死亡; ⒉植物状态:无意识,有心跳和呼吸、吸允、呵欠等局部运动反应; ⒊严重残疾:有意识,但认知、言语和躯体运动有严重残疾,24小时均需他人照料; ⒋中度残疾:有认知、行为、性格障碍,有轻偏瘫、共济失调、言语困难等残疾,但在日常生活、家庭与社会活动上尚能勉强独立的状态; ⒌恢复良好:能重新进入正常社交生活,并能恢复工作,但可有各种轻的后遗症; 治疗的目的旨在使重型脑损伤病人达到表中第4项结局;使轻中型病人力争达到表中第5项结局。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目标是多方面的。 但总的来说是要使其感觉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交生活技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二)颅脑损伤康复治疗原则: 在闭合性脑损伤康复中,运动和知觉障碍的治疗可参考脑血管以外的康复部分;情绪障碍易于用药物和心理治疗所控制。最有特征性的是认知障碍的治疗,应依据障碍程度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⒈早期(Ⅱ、Ⅲ):对病人进行躯体感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其觉醒能力,使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 ⒉中期(Ⅳ、Ⅵ):集中在减少病人的失定向和言语错乱,进行记忆、注意、思维的训练,训练其组织(分类、排列顺序、补缺填空)和学习能力。 ⒊后期(Ⅶ、Ⅷ):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的独立和适应,提高在中期训练中各种功能的技巧,并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三)颅脑损伤治疗方法:

⒈认知障碍:认知康复的方法可从两个角度来分类: (1)单维或多维法:但维法即单独地治疗认知障碍中的某一功能如知觉、记忆等。多维法是一种环境治疗,即治疗不仅针对某一种认知缺陷,而且将患者的性格、情绪、生活和社会等多维因素都考虑到康复计划之中,多维法现已成为较公认的方法。 (2)直接法和代偿法:直接法是直接治疗存在的功能缺陷从而提高或恢复其功能的方法;代偿法是通过其他完好部分的功能或外界的辅助来代偿有缺陷的功能的方法,对于重症患者,代偿法常比直接法有效。 1) 记忆的训练:每次训练,患者需要记住的内容要少,信息呈现的时间要长些;两种信息出现的间隔时间也要长些;在袭击出现和反应之间的间隔也应加大。对于信息量较大的内容可采用PQRST法 P(先预习要记住的内容); Q(向自己提出与内容有关的主要问题); R(为了回答问题而仔细阅读资料); S(反复陈述阅读过的资料); T(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来检验自己的记忆); 2)注意力训练: A猜测游戏; B删除作业; C时间感; 注:以上3点请咨询康复中心作业治疗师 3) 思维的训练:思维包括推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多种过程,而这些过程往往表现于人类对问题的解决中,因此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等于训练了上述大部分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⒉行为障碍 1)发作性失控:往往是聂叶内部损伤的结果,发作时脑电图有阵发性异常,是一种突然无诱因、无预谋、无计划的发作,直接作用于最靠近的人或物等。给予卡马西平0.1-0.3/次,一日2-4次,配合行为疗法中的暂停法。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19T15:52:53.6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4月第6卷第12期供稿作者:闫喜功 [导读]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以期提高治疗水平。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闫喜功(安阳市中医院神经外科河南安阳 455000)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099-02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04-03~2007-12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25例,均早期鼻饲,预防性应用甲氰咪胍及硫糖铝.出血发生后加用奥美拉唑、凝血酶及云南白药。结果本组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43例,占13.2%,死亡3例,占6.9%。结论预防性用药,早期鼻饲及出血后的有效治疗能明显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预防治疗 应激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了。本文就我科2004年以来收治的325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25例,男212例,女113例,年龄在3~76岁,平均3 2.5岁。其中43例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男29例,女14例。致伤原因:车祸156例,坠落摔伤83例,打击伤42例,不明原因44例。 1.2损伤类型所有颅脑损伤病人均经头颅CT证实:颅脑出血168例,脑挫裂伤115例,脑干及下丘脑损伤42例,入院时 GCS评分3~8分114例,9~15分211例。43例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GCS评分均为3~8分。 1.3临床表现常见有呕血、便血,体温降而不升,精神差 或烦躁不安、腹胀、频繁呃逆,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确诊依据是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或鲜红色血液,呕血、便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1.4治疗方法 1.4.1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其它并发症对于GCS评分3~8分者,如有手术指征,要尽快手术,早期促醒;呼吸道不畅者,要早期行气管切开,避免低氧血症发生;条件许可者,可根据病情进行高压氧辅助治疗;高热者要采取冬眠加物理降温措施,如冰毯、冰帽等;有感染征象者,要及时控制感染。 1.4.2尽量避免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统计发现应用糖皮质激素多的患者,溃疡发生率高,病情重;少用或不用激素治疗者,溃疡发生率就低,病情轻。 1.4.3早期留置胃管并接胃肠减压,观察胃液PH值及潜血 早期放置胃管(受伤后6小时内)观察胃液的性状,结合大便潜血试验和临床症状如呃逆、腹胀等,获知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确切信息,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入院后GCS评分8分以下者立即放置胃管,动态观察胃液PH值,了解胃液酸碱度,同时行潜血试验,以便早期发现溃疡出血;GCS评分9~15分者,3天内评分如无增加,可观察3天后下胃管。 1.4.4早期进行鼻饲,早期进食可缓解高胃酸,并加快肠道功能恢复,修复粘膜粘液屏障,早期我们给予小米油少量多次, 200ml/d,1天后如无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加入奶粉,并加量至500ml/d,2~3天后如无腹胀可用温水+奶粉,加量至1000~ 2000ml/d,同时还可以加入果汁,补充维生素及电解质。 1.4.5预防性应用H2 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和氢氧化铝凝胶来抑制胃液分泌,碱化胃液,调节胃液的PH值,保护胃粘膜,防止自身消化,病人入院后常规静脉输入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病情稳定后2周后改为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周后停药。 1.4.6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处理当病人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时立即停用鼻饲,静脉注射奥美拉唑针40mg,2次/d,加用止血剂如立止血针1kv,1~2次/d,同时胃管内注入凝血酶、云南白药等,必要时应用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如出血过多,出现血压下降或明显贫血,发现血红蛋白明显下降至80g/L以下,可给予扩容及补血,可少量多次输入新鲜血及血浆,既有利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又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机体康复。出血停止24h以后可加入鼻饲,但静脉注射奥美拉唑针要用2周,之后改为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周。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7-11-29T14:07:59.5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0期作者:张琳琳 [导读] 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急诊护理其护理效果良好,使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救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抢救死亡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有效率83.67%高于对照组51.02%,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急诊护理其护理效果良好,使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关键词: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急诊护理;临床效果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脑外科的一种多发病,疾病特点为病情多变,起病急,病情严重,并对患者的脑组织会造成损伤。在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对疾病特点进行全面掌握,并加强急诊护理措施,缩短患者急诊时间和抢救时间,从而降低死亡率和病发率等[1]。为对急诊护理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本组就针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方式,经临床研究表明其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7例,女性51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为(46.28±4.2)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为(5.2±1.7)年。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研究价值和比较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主要包括:①体征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单瘫或偏瘫症状,并对患者运动及肢体反射状况进行监测,同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和意识状况,如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样呕吐和频繁恶心等症状,则需要根据呕吐物的量、性质及颜色来判定患者颅内高压情况[2]。②高热护理:如患者体温持续升高则会对患者的中枢神经造成损害,并出现中枢性高热等情况,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给予亚冬眠疗法和物理降温方法,缓解患者的高热症状。③呼吸道护理:对于部分患者在术后如意识不能及时回复,则会使患者的呼吸系统防御能力降低,从而造成咽部肌群深度麻痹,并造成神经反射性迟钝,口腔分泌物留置,进而引发肺部感染,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两小时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并采用雾化吸入治疗,使呼吸系统湿润[2]。④躁动护理: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常会存在躁动不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脑水肿造成,因此需要给予镇静剂。同时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要避免对其肢体约束,避免使其颅内压提高,从而加重脑水肿症状,或加大了颅脑的消耗量[3]。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死亡率和抢救死亡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在护理后,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对其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其中治愈:患者无神经功能损伤,无伤残发生;显效:神经功能轻微损伤,并出现0-1级伤残;有效:神经功能一般损伤,有2-5级伤残;无效:神经功能损伤严重,伤残人数较多[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本组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明组间差异显著,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状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救治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抢救死亡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治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51.02%;观察组患者治愈18例,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 3.67%,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通常是因外力作用下导致头颅损伤的情况,导致颅内骨折或颅内组织损伤,进而导致神经组织损伤和脑血管,使颅内压力升高,出现脑水肿或脑疝。而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伤、处于昏迷状态,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双侧瞳孔扩大等,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则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5]。 在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在采用急诊护理后,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并克服了病情的发展和变化,病死率得到有效降低,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适当沟通,采用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缩短住院时间和抢救时间,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根据本组研究结果发现,急诊护理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贺波. 纳美芬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β-EP和NSE水平的影响[J]. 西南国防医药,2016,26(09):991-993. [2]张进彦.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110-111. [3]吴耀利.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观察与体会[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17):35+37.

道路交通伤中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新策略_曾晖

道路交通伤中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新策略 曾晖,朱明亮(解放军第169医院神经外科,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中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及救治新策略。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5月—2011年5月采用综合治疗资料完整的86例由交通事故导致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其中高速公路组29例,普通公路组57例,并对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发生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速公路组29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44.8%;生存者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4例(13.8%),中残3例(10.3%),重残5例(17.2%),植物生存4例(13.8%)。普通公路组57例,死亡40例,死亡率为70.2%;恢复良好7例(12.3%),中残5例(8.8%),重残3例(5.2%),植物生存2例(3.5%)。结论高速公路伤员多为男性青壮年,送院时间较长,多发伤比例高,休克发生率高,评分3分患者极难生存。但院前急救为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道路交通伤;特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1-3826.2013.02.13文章编号:1671-3826(2013)02-0143-02 Analysis of treatment for extra-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aused by traffic accident Zeng Hui,Zhu Ming-lia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PLA169th Hospital,Hengyang Hunan421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caused by traffic accident and en-hance the treatment level.Methods Totally,86cases of extra-severe TBI caused by traffic acciden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2005to May2011were analyzed,including29cases occurred on highway and57cases on common road.The outcom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Results The mortality rate of the highway group was44.8%(13/29).According to the Glasgow Outcome Score(GOS)system,there were4cases(13.8%)without disability,3(10.3%)with mild disability,5(17.2%)with.severe disability and4(13.8%)with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In the common road group,the mortality rate was70.2%(40/57),and the other counterparts7(12.3%),5(8.8%),3(5.2%)and2(3.5%),respectively.Conclusion Mostly the traumatic victims on highway are male adults.The delivering time is longer than that on common road.The proportion of multi-injury and the occurring rate of shock are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common road.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those with3points by GOS system to survive.Prehospital care in time helps the victim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to win time for further treatment and ameliorate prognosis. Key words:traffic accident;extra-severe brain injury;prehospital care 我市位于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接壤,是国家重点公路、铁路、水运等交汇城市之一。加上近年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市区机动车及外来人口大幅度增多,而街道窄小、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及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使得交通事故频发不断[1]。本研究对我院2005年5月—2011年5月经综合治疗资料完整的86例由交通事故导致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并对衡阳地区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引起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提高救治水平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本组86例交通事故患者分为(1)高速公路组29例,其中男23例,女6例;年龄17 60岁,中位年龄35.8岁。伤后至入院时间15 57min,平均(29.16? 作者简介:曾晖(1977-),男,湖南洞口人,主治医师,目前主要从事神经外科学研究3.5)min。(2)普通公路组57例,其中男33例,女24例;年龄16 69岁,中位年龄42.5岁。伤后至入院时间12 42min,平均(19.3?2.1)min。致伤原因:高速公路组中,行人与机动车碰撞事故3例,机动车事故致车内人员受伤26例;普通公路组中,行人与机动车碰撞事故30例,与自行车有关事故5例,摩托车事故20例,车内人员甩出受伤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2](事故现场死亡及入院后24h内死亡者未纳入统计):高速公路组29例中,3分6例,4分13例,5分10例;普通公路组57例中,3分26例,4分14例,5分17例。主要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呈深昏迷(3 5分)。 1.2诊断标准特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1)脑原发损伤重,伤后呈深昏迷,有去大脑强直或伴其他脏器损伤,休克等;(2)脑疝晚期,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3)GOS昏迷评分为3 5分。 1.3颅脑伤情及复合伤伤者入院后2h内均行头颅扫 · 341 · 临床军医杂志2013年2月第41卷第2期Clin J Med Offic,Vol.41,No.2,February,2013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原则(一)、对已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病人,在积极采取各种抢救措施的同时尽快查明是否合并重要脏器损伤,对合并伤积极治疗。 (二)、 1、对有明确手术指征的,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2、无手术指征的及术后治疗原则: (1)注意保持气道通畅,给氧治疗。包括:A、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及呕吐物,注意口、鼻腔伤口处理以止血。B、若有舌后坠可试安放口咽通气管。C、若有严重的颌面骨折渗血影响呼吸,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放置带气囊的气管套管以防渗血误入气管。D、若有胸部情况影响呼吸做相应处理。 (2)脱水降颅压治疗。可选20%甘露醇(1-2g/kg、次),每8小时至6小时静推,同时可合用速尿及白蛋白。应用甘露醇应注意病人心肾功能。 (3)止血药物应用。一般应2-3天,既可针对脑外伤又可治疗应激性溃疡。 (4)抗生素应用。包括:A、全身以静脉点滴抗生素预防感染;B、做雾化吸入以湿化祛痰以防呼吸道感染;C、做膀胱冲洗以防泌尿系感染。 (5)激素应用。A、能稳定细胞膜,减轻脑水肿、降颅压;B、减轻脑实质及脑膜炎症反应;C防止脑室孔道及颅底纤维粘连,防止脑积水发生。一般0.5-1mg/kg,应用3-5天。 (6)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治疗。A、应用制酸剂如洛赛克;B、早期

开放胃肠道,鼻饲饮食。 (7)改善脑部微循环及解除血管痉挛治疗。包括:A、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B、由于创伤后高血粘状态,早期可应用活血药物治疗,但注意血凝机制及出血情况;C、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提高血氧含量,提高脑组织和脑脊液的氧分压,改善脑缺氧,促使患者尽快苏醒。患者吞咽和咳嗽反应恢复快。只要没有禁忌尽早可开始治疗。 (8)降低代谢亚低温疗法。应及时早期,体温33-35度,头部30度,减少氧耗,减少代谢,为组织安全度过水肿期和后续治疗提供时间。保护作用:A、可显著降低脑耗氧量,减少乳酸堆积;B、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C、可抑制内源性毒性物质的产生,减轻内源性毒素对脑组织细胞的损害;D、可减轻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修复。 (9)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整。注意血离子、血糖、尿素氮、肌酐及血常规监测,及时调整血浆渗透压使之处于正常范围。 (10)催醒疗法。包括:A、营养脑细胞药物应用;B、预防各种并发症,这是长期昏迷患者苏醒的基本条件;C、适时停用苯妥英钠、巴比妥类药物,以防加重脑损害,加深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延迟或阻碍患者意识恢复;D、音乐疗法;E、高压氧治疗,通常30d-90d;F、出现交通性脑积水应手术治疗;G、针灸和外周神经电刺激。 (11)镇静止抽治疗。严重躁动不安,可以冬眠1号半量肌注(只有镇静无抗癫痫作用);苯巴比妥具有镇静和保护脑细胞作用,同时具有良好抑制癫痫作用。但深昏迷者不用苯巴比妥钠,因其有抑制呼吸、加重意识障碍;安定是控制癫痫发作的首选药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