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经济强市建设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经济强市建设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经济强市建设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经济强市建设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经济强市

建设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通过对德惠市农业创新发展的具体分析,站在宏观的角度,系统地、全方位地提出农业创新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做好粮食产销加工、畜牧产品加工、蔬菜生产加工及都市农业发展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农业产业化入手,重点发展粮食精深加工、畜禽加工等优势产业,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高加工深度和高端产品比重。继续培育壮大具有影响力和支撑作用的骨干龙头企业,加速构建优势产业集群。

2015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德惠市农业产业化运营的总体思路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固树立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转变工作思路,加快龙头企业集群建设,改革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市场化营销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推

进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快推动市场品牌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经营集约化,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新突破,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1发展目标

打造全国著名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平稳较快发展。每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递增6%。培育出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个、超50亿元企业2个、超10亿元企业3个、超亿元企业5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以上,吉林省著名商标15个以上;中国名牌产品8个以上,吉林省名牌产品20个以上。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480亿元,同比增长6%。

2主要任务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围绕“壮大三区、培育两园、建设一带、构筑团块”这一总体任务,从完善设施、大上项目、培育基地、优化环境等方面着手,重点做好粮食产销加工、畜牧产品加工、蔬菜生产加工及都市

农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建设施,增强承载力

坚持走园区化、集群化发展的路子,科学打造工业集中区、经济开发区、生化工业区和食品加工产业园、禽类产品加工产业园,把102线两侧建设成为经济发展隆起带,以点带线、以线扩面,构筑各具特色的经济团块,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扩能改造,提升品质,扩大平台,促进园区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群效应。

上项目,增强带动力

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区位优势,牢固树立“唯此唯大抓工业、重中之重上项目”的理念,深入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谋划项目,精心包装项目,千方百计引进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全力打造大规模、长链条、高科技、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摆放在“三区两园”,用项目支撑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围绕玉米、稻米、大豆、肉鸡、肉牛、生猪、酿酒、蔬菜、休闲食品、植

物化工等重点产业,引进、培育和整合组建一批龙头企业,重点打造以食品、玉米、秸秆加工为主的企业,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进内涵式发展,努力构建大龙腾飞、小龙竞舞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

育基地,增强支撑力

按照长春市提出的农产品加工业三年倍增计划,坚持“无公害、绿色、有机”,高标准建设专用、优质、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抓好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建设,形成农产品集中产区。正常年景下,全市粮食产量保持在43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园艺特产种植面积保持在33万亩左右;新建、改建、扩建牧业小区40个以上。继续推广龙头企业加合作组织、带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创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向产业组合、服务组合发展。

优环境,增强保障力

积极改进领导方式,加大综合服务力度,为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把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列入全市经济

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成立重点企业项目服务组,实行跟踪服务,保证企业项目建设全程绿灯、一路畅通。依托龙头企业,打品牌,创名牌。以农博会为平台,借助“中国食品名城”称号,全力推销农产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3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全市经济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建议如下:

科学合理规划

县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仍然存在,造成盲目建设、无序竞争,导致经济半径不合理,不利于长远经济发展。建议对市、县(区)龙头企业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要重点加强企业、农户双方诚信建设,按照市场

规则办事,建立和规范利益联结关系,龙头企业要主动为农户规避市场风险,同时要增强农户依法履约意识。

加大扶持力度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在政策、资金、税收、信贷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扰难题。

健全服务体系

要按照市场、龙头、基地、农户之间的完整产业链条,探索建立多元化服务体系,既要为企业服务,也要为农户服务。

提高基地水平

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投入的有利时机,按照“分区规划,集中建设,集约经营”指导原则,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通过引导、扶持和规模经营型园区示范带动,使基地农户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

转变,由兼业生产向专业生产转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农经发[2010]9号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 农经发[2010]9号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体系(以下简称农经体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重要力量,担负着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经体系肩负的责任更大、承担的任务更重。近些年来,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农业部门的不懈努力,农经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经职能得到加强,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农经工作成效显著,为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比,农经体系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体系不够健全,机构性质与承担职责不匹配,队伍素质与履职要求有差距,工作手段与承担任务不相称。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农

经工作,现就加强农经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农经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经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以强化基层农经体系建设为重点,以确保农经职能有效履行为关键,以加强农经队伍能力建设为支撑,加快建设系统健全、责权统一、运转顺畅、充满活力的农经体系,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农经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加强农经体系建设,必须把服务“三农”作为推进农经体系建设的出发点,立足农村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谋划推动农经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必须把有效履行职能作为推进农经体系建设的关键点,围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职权,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条件保障,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农经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准确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开拓进取,积极作为,2

公司+公司-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新模式

公司+公司: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新 模式 摘要:“公司+公司”模式是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支持重庆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把农民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现代企业制度组织起来,有利于对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发挥农民公司和龙头公司两个方面的优越性,从而能够有效推进农业产生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关键词:农民公司;龙头公司;农业产品公司;公司+公司 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5-0067-06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方向。要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一种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模式,以有利于对农民的有效组织和对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在支持重庆市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探索出的“公司+公司”模式,经过初步实践已收到了良好效果。对这种模式加以总结和评估,无论对于加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进程,无疑都具有

重要的意义。 一、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及其局限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依靠各类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的带动,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经营机制。从目前我国各地的实践经验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三种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即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订单或合同,组织农民生产,并回购、销售农产品,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在当前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分散农业生产的情况下,通过龙头公司的带动和连接,以订单或合同的形式来整合分散的农户小规模生产,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解决农户生产的规模不经济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 “公司+基地”模式,即龙头公司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筹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由基地带动农户加盟生产经营。龙头公司负责培育和供应正规种苗,负责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技术服务,按合同价回收基地加盟农户的农产品和销售。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保障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赵泽红 沾益县农业局 655331 摘要:本文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问题对策 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村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成为应对入世挑战,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近些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立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的,是公司、农户等市场主体在经营服务环节上的联合,充分体现了农业合作经济的本质。农村改革以来出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公司+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公司根据客户的需要,组织指导农户种植养殖,并负责产品的推销,起到了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作用。事实上,公司与农户的结合是所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组织形式。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定义,农业合作经济,就是农户联合起来办企业为自己服务。这个企业可以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是农产品销售企业,也可以是农业生产资料购销企业,或者综合经营的企业。公司是合作组织成员联合投资、共同拥有并民主管理的,可以说是“农户+公司”,许多国家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农户+公司”;我国目前的产业化经营中,公司是农户以外的市场主休投资兴办并管理的,是“公司+农户”。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做大,所联系的农户越来越多,如果龙头企业与每一农户都签订合同,运作成本就会很高,还会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需要一个中介服务组织,协调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正因为这个现实的需要,目前我国有众多的知名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运作方式,已从“公司+农户”向“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如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动农户走上通过饲养“草原兴发羔羊”、“草原绿鸟鸡”脱贫致富的道路。“农户+公司”中的公司,是农户投资兴办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实行传统合作经济的原则,形成“共享、共担”机制。“公司+农户”中的公司,投资主体不是农户,完全采用合作经济原则是不切实际的,但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如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无偿或低偿地向农户提供系列化服务,确定保护价,包销农产品等,使公司与农户形成“共享、共担”机制。本文主要讨论“公司+农户”这一组织形式。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龙头企业拉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长期以来,有一些地方农村经济一直依靠烤烟、油菜等有限的支柱产业,而烤烟的指导性种植计划和指令性收购计划两种体制矛盾十分尖锐,油菜价格偏低。一些地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着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及畜禽养殖等,而届时如没有相应的贮运、加工及营销企业的拉动,难免会出现种果园到毁果园等隐忧。谷贱伤农。某些地方,畜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或冷或热的

农业产业化经营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农业产业化经营》课程作业 姓名:杨挺挺学号:714086392001 年级:2014秋畜牧兽医学习中心:象山学习中心————————————————————————————— 第一、二、三章 1.试对照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当地农业当前的发展重点。(第一章第一节)20世纪,世界农业取得辉煌成就,也遗留诸多问题。21世纪,世界农业如何发展,众说纷纭。只有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并充分考虑农业自身特点,才能对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做出相对正确的预测。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在21世纪,我市农业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一、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世界人均占有资源量呈不断下降趋势。要充分利用地球的各种资源,养活、养好世界人口,只有改变目前大多数国家存在的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走向集约型农业发展的模式,世界农业才有出路。世界农业走集约化增长的路子,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集约化、生产资源集约化和生产技术密集化等方面。二、农业生产多元化。农产品市场的一体化使农产品经营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增强各自的竞争力,农业经营“多元化”将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农业经营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作物种类多元化、生产模式多样化、生产技术多样化、生产技术多样化、生产目标多元化。三、农产品经营全球化。农产品经营全球化成为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之一,农产品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农业跨国公司不断扩展。四、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将使未来世界农业的特征,使资源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信息化作为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快传统农业信息化改造,发展农业科技、商贸信息市场,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和完善农业数据库,充分发挥农业数据库作用,信息技术为未来农业科技研究提供重要手段。 2.试析确立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依据。(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物质基础薄弱,地区差异悬殊,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因此,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促进地区间优势互补,力求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答案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答案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 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 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 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 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 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 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 下列不属于超大建立的“五个统一”模式的是? A. 统一提供水果和蔬菜良种 B. 统一蔬菜和水果的栽培标准和技术规程 D.统一品牌认证 A. 经营规模大 B. 经营的成本比较低 C. 产出比较高 D. 投入比较大 A. 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运行 B. 改革创新管理的技术 C. 全面招商引资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D. 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提高园区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1. fi- C.统一销售渠道 2. 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民有高效益原因不包括? 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珠海模式的特点?

4 现代农业的特征,下列错误的是? .

A. 生产要素不断变化 B.有商标 C.有品牌 A.产量高 B.效益好 C. 立体种植,创新性强 D. 具有普遍性 A. —个企业群 B. 两大市场 C. 四大企业 D. 五大基地 A. 无机农业研发团队 B. 有机生产资料开发保障系统 C. 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持和研发系统 D. 遍布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供应系统 A. 科学规划 B. 加强技术 8. 寿光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fi- D.有统一价格 5. 韩国高产辣椒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6. 梧州模式的1245实验工程不包括? 7. 超大模式建立的保障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极影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十企业十农户),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 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对某一农产品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产或相关的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联结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龙头为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龙头企业与农

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②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投资少、易起步、风险小,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②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专业村、专业乡。③形成产、加、运、销为一体的产业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受资源比较优势战略的影响,不容易把握市场需求。②产业层次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③产业(产品)结构单一,对市场的需求的动态适应性不强, 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①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②较好地解决了农户生产规模小与市场大的矛盾。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①有些服务以盈利为目的,不考虑农民利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柳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今年以来,柳州市充分发挥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记者从市农业部门获悉,1月至9月,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产值57.97亿元,同比增长28%;销售收入45.81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22%。到9月底止,全市已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726家,入社农户1.4万户,带动农户数15.8万户;销售各类农产品183421吨,销售收入6.7亿元。 粮食、甘蔗、水果、蔬菜、桑蚕、茶叶是柳州市6大优势特色产业。根据发展规划,柳州市围绕“十大农业工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技术集成展示、“三品一标一名牌”示范建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等方面大力实施支农项目,打造一批产业基地和良种扩繁基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带动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十大农业工程”中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7大工程14个子项目中,《百亩柑橘无病苗木繁育基地》《10万亩双季葡萄基地》《万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等6个项目已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千亩糖蔗良种基地》、《农业五站建设》等5个项目完成90%以上进度,其余项目正在加紧实施。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柳州市还将重点扶持一批有基础、有潜力、势头好的农产品加工、流通重点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打造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重点扶持桑蚕、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等精深加工项目,带动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与品牌建设结合,打造一批著名企业和驰名品牌。引导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生产,培育发展生产性和服务性合作组织,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推广柳北区石碑坪镇凉亭屯为代表的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发展的经验,推动产业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切实解决大市场和小生产的矛盾。 苍梧县2011年财政收入增幅逾四成 去年,苍梧县注重扶持企业壮大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助推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据统计,2011年该县实现财政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40.46%,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1年,该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32.75%,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计划目标任务;攻坚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7.5亿元,完成年任务95.71亿元的101.2%。 该县以园区为载体,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截至2011年底,苍梧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20多家,已建成投产企业有9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1.35亿元,同比增长45.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5.38亿元,同比增长31.04%。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126.4%,实现财政收入8020万元,同比增长250.63%。为进一步巩固支柱财源,苍梧县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有关原材料、资金等问题,去年共为26家企业落实19个贷款项目,融资1.5亿元,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财税增长。 苍梧县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特色经济收到实效 绿色的树林下,鸡棚前后一群群三黄鸡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树底下追逐嬉戏,有的则窝在鸡棚喝水进食……这是笔者日前到苍梧县新地镇雁村返乡农民工陈进奇的生态养鸡场采访时看到的情景。“别看我在这荒山野岭养的山地三黄鸡不起眼,它们一年能为我赚近5万元。”在占地约10多亩的养鸡场里,陈进奇自豪地向笔者说。 “以前认为养殖是副业,赚不了大钱,现在依靠政府引导、科技指导,我也走上致富路了。”陈进奇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栏目里了解到,养殖土鸡的经济效益不错,在自然环境放养的鸡更受到市场青睐。2007年上半年,县里科技人员下乡开班培训,听了几回课的陈进奇有了养殖山地三黄鸡的想法,他通过到周边县、市多家特色养殖基地考察,并做了市场调查后,更坚定了养殖山地三黄鸡的信心。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陈进奇投资5万元建起了养鸡圈,从岑溪引进5000多羽鸡苗,第一年他就赚回了本钱。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如今有4年养鸡经验的陈进奇已成了雁村山地三黄鸡养殖户中的师傅了。在扩大养殖规模的过程中,陈进奇想办法把群众带动起来,他联系好养殖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好购销合同,并为养殖户提供鸡苗、饲料一条龙服务,待到肉鸡出销再扣除成本,同时积极在技术上帮扶村民发展养殖。在他带动下,雁村及附近的20多户农户养殖山地三黄鸡。 “我们在山林里养的山地鸡特别好卖!”村里另一位养殖户李特虹喜滋滋地告诉我们,在林地里养殖山地三黄鸡采食林地的杂草、昆虫,辅以适量的玉米和稻谷,不仅节约饲料,而且禽粪可肥林地,减少了投资保护了环境,最关键的是林地里长大的山地鸡味道特别鲜美。言谈中,李特虹对养鸡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在新地镇都梅村,46岁的莫有飞从“林下经济”中瞅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新路。2007年,他在村上的松树、砂糖橘果树下建起了自己的养鸡场,养殖规模从以前不到1万羽扩大到现在的6万羽以上。赚钱、看家两不误,莫有飞感慨地说:“政府引导我们抓特色,发展林下经济促增收,如今收到了实效,这条路我选对了。”

《农业经济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精心整理农业经济管理_在线作业_1. 一单项选择题 1.城乡人口迁移学说是由哪一个经济学家提出来的?()(5.0 分) a 托达罗b 刘易斯c 拉文斯坦d 舒尔茨 d 提高 (5.0 ) a a 6. 按来源,可把农业资金分成()。(5.0 分) a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b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c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d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 7. 按分配形式,可把农业资金分成()。(5.0 分) a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b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c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d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8. 按用途,可把农业资金分成()。(5.0 分) a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b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c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d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9. 按周转性质,可把农业资金分成()。(5.0 分) a 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b 财政资金和借贷资金c 基本建设资金、生产资金和专用资金d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10. 资金的循环是指资金经过四个阶段。化肥、农药处于哪个阶段?()。(5.0 分) a 二 手武装 。(5.0 分) 产力 自给自足手工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下 6. 农业的农学(根本)特征包括()。(5.0 分) 农产品的多样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农业生态的平衡性。土地是农业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 7. 农业的劳动对象是()。(5.0 分) 植物动物微生物拖拉机

8. 自然环境是农业的依存条件。主要包括()。(5.0 分) 水分和养分气候和热量土地及土壤阳光和空气 9. 农业管理过程的目的是()。(5.0 分) 多打粮食农产品质量物质生产的时效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10. 农业的管理过程就是()生物的生命动活过程。(5.0 分) 强化管理控制服从 一 料d 产b 程。(5.0 分) a 劳动活动b 运动过程c 生命活动d 经济活动 6. 农业中,解决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是()。(5.0 分) a 服务业b 畜牧业c 水产业d 种植业 7.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要靠()农业。(5.0 分) a 狭义农业b 养殖业c 广义农业d 种植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答案

农业产业化经营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 1.龙头企业的基本类型是由加工企业做龙头。(×) 2.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应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 3.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应依靠外部市场的一系列一次交易,实现群众经营一体 化。(×) 4.生产基地是主导产业在地域上的表现形态。(√) 5.生产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简要地说,就是“围绕龙头建基地,连片开发扩基 地,突出特色强基地”。(√) 6.按生产基地联结农户的方式对生产基地进行分类的好处在于,能够了解不同 生产基地的产品特性,并根据不同产品的产业链长短,选择适宜的产业化方式。(√) 7.主导产业的运行机制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8.所谓收入弹性,或者叫需求的收入弹性,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 求数量的相对变动对消费者总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9.农业产业化是开放型的,是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甚至是跨省市、跨越 国界的。(√) 10.在选择和确立农业产业化项目时,应首先选择那些纵向联系深远,横向联系 广泛的项目。(√) 11.跨省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项目,应由有关省区协调规划。(×) 12.农业产业化市场体系是指以商品市场为中心,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 信息等多种要素市场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13.市场功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范围,取决于市场的性质以及社会生产、流通的 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 14.市场主体是指参加市场活动的有自身经济利益的人或集团,它包括参与市场 活动的全部生产者、经营者。(√) 15.批发市场的投资者与管理者是可以合二为一的。(×) 16.供销合作社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应对其进行改造,使其脱去 “官办”外衣,还其本来面目。(√) 17.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国家各级有关部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服务机 构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农业提供各项产中服务。(√) 18.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是指组成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运转的条件和功能。(√) 19.龙头企业带动型适合在市场风险大、技术水平高、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以 及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生产领域实施。(√) 20.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带动型要求农民及其领导有较高的素质,能创造品牌和 名牌。(√)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 1.农业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在纵向一体化方面,最典型的模式是( A )。 A.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B.农民合作社+农户 C.专业市场+农户 D.行业协会+农户 2.最受农民信赖和接受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是( B )。

农业产业化经营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化经营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化经营汇报材料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促进绍兴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矛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利于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有机统一;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近年来,绍兴市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以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以市场的手段经营农业,以开放的思路拓展农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成效显著,势头好,也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初具。到20**年底止,全市特色农业面积达244.6万亩,其中“万字号”特色基地92个,面积100多万亩。 20**年茶叶等六大主导特色产业产值达13 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8 6.8%。目前全市已拥有300多个特色专业村、34个专业乡和13个全国特色之乡,特色优势产业块状日益明显。如诸暨市珍珠产业,养殖遍布全国10多个省,总面积已达38万亩,年产珍珠700吨,占

全国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0%。二是产业化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已拥有各类农业企业1110家,20**年实现销售额18 9.6亿元,实现利润1 8亿元。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06家,其中亿元以上达41家。各类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同、合作经营等形式,联结农户176万户,联结基地73 6.5万亩。三是农产品加工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全市正在建设1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累计总投资达29.85亿元,建成投产企业达97家。其中投产的97家企业20**年实现销售收入60.8亿元,占全市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3 1%,集聚效应初现。自去年以来,为进一步解决农产品受加工“瓶颈”制约,缓解要素制约,全市各地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抢抓机遇,积极做好新一轮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扩容与升级。据调查,全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意向扩容面积近3420亩,计划投资近20亿元,其中已落实征地1325.1亩,意向入园企业达30家。如嵊州市通过创建一批名茶加工集聚区,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的扩容与升级。据不完全统计,贵门、谷来等乡镇相继建了32家名茶加工集聚区,有600多户茶农进入集聚区。四是农业外向度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绍兴市坚持“四外并举”,着力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农业外向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已还有500多家企业在全国设立4000多个农产品销售中心,其中有2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在日本、美国、摩洛哥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产销分公司和生产基地。农产品出口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保持15%以上。到20**年底止,全市农产品外贸供货值达6亿美元以上,其中自营出口达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趋势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理念更加现代化 随着我国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经济管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农业经济,以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经济管理中也更加注重农业产品质量,重视对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同时更加注重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关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就需要让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更加现代化。 2.信息化应用更加广泛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模式。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中的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逐渐渗透到农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农业技术成果转变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动力,也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推行农业经济管理有助于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

水平,以此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农业管理信息化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不仅能够为农业经济、生产和管理提供服务,还能够为农业经济政策提供支撑。农业管理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也能促进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利用。 3.农业经济日趋产业化 农业经济产业化带动了农业产品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台农业合作政策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农业经济相关的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也发展迅速,通过利益联结在一起的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大型企业实现了农业产品生产标准化,大大提升了农业产品质量,很多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大型企业的生产供应提供了保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农业产业化中,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管理的经济效益。 4.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农业经济体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也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克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障碍。政府部门应该增强对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对农业经济的扶持力度,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广各种高新农业技术,逐步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探 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其主要经营模式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作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即“公司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 对于这种模式,有人认为其对于引导国内外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土地“流转”到那些龙头企业,如果公司经营不善或是遭遇其他市场风险,谁来保护“农业工人”的利益。当然,超大这种崭新的经营模式所取得的成就不容抹煞,但是农业产业化是否一定要把土地交给龙头企业,“超大模式”是否能够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希望通过分析“超大模式”,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一、关于“超大模式"的特征分析 “超大模式”的核心是实现“公司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其具体做法是:公司基地建设所需土地,由地方政府作为中介向农民租赁,租赁期一般与农民承包期相一致.通过土地有偿租赁的形式把农民的耕地经营权租赁给公司,这样基地相当于一个车间,农民相当于这个车间的工人。农民除了定期向“超大”收取租金外,还当起了超大产业的“产业工人”,不仅有效解决了结构调整中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的困难,还避免了自然灾害风险、自主经营的市场风险及生产上的技术风险。 二、“超大模式”的效率评价 “超大模式”的实质是资金或技术所有者依赖土地经营权来实现三种要素的组合,它改变了土地经营主体,并且使土地的集中程度提高,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特征。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这种模式对改变农业的经营方式,迅速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有明显的作用,但是更进一步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来分析,我们不难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微观层面:企业内部存在过高的代理成本 “超大模式"实际上就是雇佣劳动的组织形式,而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雇佣劳动组织形式内部存在过高的代理成本。在农业生产中,劳动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劳动者具有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机会主义和偷懒的动机,因此农业产业中的劳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中的劳动一样,劳动本身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投入,劳动的实际供给才是一个有效的投入。而在劳动者的劳动与劳动的最终成果缺乏之间联系的情况下,劳动的实际供给显然取决于劳动监督的有效性。然而,农业经营的分散性增加了劳动监督的困难。与集中的工业生产不同,农业生产散布于广阔的空间。因此农业生产受时空的影响,劳动监督极为不便。土地经营规模越大,所使用的劳动力越多,经营者与直接劳动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就越远,有效地组织劳动者并激励其努力劳动的难度也就越大.因此,随着企业投入精力的增多,劳动监督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二)宏观层面:

加强农经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加强农经机构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发展 摘要:农经机构队伍是搞好三农工作的职能部门,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为确保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经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关键词:农经;建设;农村;发展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简称农经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好坏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发展。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当前农经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情况下,笔者对峡江县基层农经系统机构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摸清了基本情况和问题,形成了进一步加强农经机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峡江县农村经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峡江县位于江西省中部,下设11个乡镇,共76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人口17万(其中农业人口13万,占全县人口76.4%),是个典型的农业县。为顺应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峡江县不断健全和完善县级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1995年在各乡镇设置了乡镇级农村经营管理站,基本

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经管理服务体系。多年来,峡江县农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创新;加强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保护广大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协调、处理农村各项利益关系,化解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开展农村信息调研,当好党委、政府在“三农”工作上的参谋助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两年来,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实现了农经工作的转轨变型。在切实履行农经工作“三项管理”(农村承包土地管理、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四项指导”(专业合作经济管理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指导、农产品营销指导、农业经济核算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同时,由点到面,深入开展村级财务代理记账服务、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及纠纷调解服务、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服务、农村审计服务、引导农民专业合作以及家庭农场建设发展等为框架的服务创新,进一步完善了服务体系,拓宽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水平,增强了农经工作的活力。从目前情况看,峡江县农经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已成为各级政府搞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但是,对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从农村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

一、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 近年来,各地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以下特点: 一)主导产业日趋明显。近几年来,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各地充分发挥农业区划的成果,因势利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等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大力挖掘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传统特色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全省有60多个县开展了土地流转,面积达340万亩,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势头良好,有各类种养专业大户23万余户,其中种植业专业大户16万户,经营面积408万亩。全省以粮油、水产品、茧丝绸、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十大主导产业逐步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如衢州市每县都形成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品牌的主导产业,全市粮油、生猪、白鹅、水产、柑桔、食用菌、笋竹、名优茶、蔬菜等9个主导产业产值达36.84亿元,占农业产值的80%,农民收入的65%来自主导产业。三)市场体系初具规模。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了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和农产品流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4年底,全省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362个(据省工商局统计),年成交368亿元。从城乡布局来看,位于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32个,2014年成交210亿元,农村的230个,成交158亿元。全省以销地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重点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开始形成。市场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到9月底,13家市场拥有资产10.2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7.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和17.6%。1—9月份成交各类农产品371.4万吨,成交额148.1亿元,同比增长51.4%和33.4%,带动农户54万户,建立基地221.2万亩。有15家农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一、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点 近年来,各地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以下特点: (一)主导产业日趋明显。近几年来,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各地充分发挥农业区划的成果,因势利导,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等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引导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大力挖掘和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传统特色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规模经营,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全省有60多个县开展了土地流转,面积达340万亩,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势头良好,有各类种养专业大户23万余户,其中种植业专业大户16万户,经营面积408万亩。全省以粮油、水产品、茧丝绸、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十大主导产业逐步向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如衢州市每县都形成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品牌的主导产业,全市粮油、生猪、白鹅、水产、柑桔、食用菌、笋竹、名优茶、蔬菜等9个主导产业产值达36.84亿元,占农业产值的80%,农民收入的65%来自主导产业。 (三)市场体系初具规模。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了市场建设投资主体和农产品流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14年底,全省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362个(据省工商局统计),年成交368亿元。从城乡布局来看,位于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32个,2014年成交210亿元,农村的230个,成交158亿元。全省以销地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重点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主体、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开始形成。市场带动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据统计,到9月底,13家市场拥有资产10.2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7.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和17.6%。1—9月份成交各类农产品371.4万吨,成交额148.1亿元,同比增长51.4%和33.4%,带动农户54万户,建立基地221.2万亩。有15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列入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六)订单农业开始起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一体化经营程度明显提高,企业与农户的分工协作和利益联结机制有所紧密,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契约、合同方式,采取保护价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一定程度上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我省今年粮食市场化改革之后,订单农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一大新亮点。据统计,全省粮食、经济作物订单面积达到531.3万亩,总量252.75万吨;畜牧业生猪订单184.3万头,家禽订单1670万羽。如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去年8月召开新闻发布会,郑重承诺,对全省种植的“双低”油菜籽,按每50公斤到厂价95元保护价收购,并通过乡镇、村经济合作社、农民等多种形式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合同,共发展订单农业基地118万亩,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双低”油菜的快速发展。

16秋浙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线作业

浙江大学17春16秋浙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 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把()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 A. 主导产业 B. 龙头企业 C. 主导产品 D. 市场 正确答案: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个阶段。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 3. 是主导产业的需要和补充。 A. 基础产业 B. 主导产业 C. 关联产业 D. 辅助产业 正确答案: 4. ()年农业大丰收后,我国开始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进行改革。 A. 1982 B. 1983 C. 1984 D. 1985 正确答案: 5. 自19世纪英国人()提出合作化原则以来,合作化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农业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标志。 A. 罗奇代尔 B. 李比希 C. 孟德尔 D. 道库恰耶夫 正确答案: 6. 2001年,世界农产品贸易额已达到()亿美元。 A. 3583 B. 4583 C. 5583 D. 6583 正确答案:

7. 自从1994年以来,农民纯收入在绝对量上持续增加,增长速度连年()。 A. 持续增长 B. 持续下降 C. 在波动中增长 D. 有增有降 正确答案: 8. 从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的关系来看,企业收购可分为横向收购等()种。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 9. 风险防范的理论依据是经济学家马科威茨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A. 资本理论 B. 风险规避理论 C. 资本组合理论 D. 累积过程理论 正确答案: 10. 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是()的大幅度提高。 A. 农业产值 B. 农业总产出 C. 农业劳动生产率 D. 农业生产 正确答案: 11. 农业产业化约束机制的建立主要通过()条途径实现。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 12. 把生产某一种农产品的全部作业过程分解为若干部分,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经营单位来完成,这种情况被称为()。 A. 地区专业化 B. 生产经营单位专业化 C. 工艺过程专业化 D. 农业生产社会化 正确答案: 13. 从当前涉及农业产业化的企业来看,龙头企业来源可以分为()类。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 14.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农村经济是重中之重。建设一支思想解放、年富力强、善抓经济、会谋发展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近年来,内乡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主题,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方面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开辟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抓源头,优化队伍结构。一是调整发展党员的指导计划,为基层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农民党员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主要源头。因此,可以说通过积极培养,把大批能够带头致富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就能激活整个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实践中,强化了发展党员的三项指标:把全县发展农民党员的比例由原来的60%调整到80%,把发展高中以上党员的比例由原来的3%调整到0%,发展3岁以下党员的比例由原来的0%调整到70%。二是强化组织培养措施,加快培养过程。对那些有觉悟、有知识、重点是有带头致富项目的致富能手,由村支部澄清底子,分类排队,指定党员结对联系,重点帮带,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培养,从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使每个农村支部保持10-1名的常数;对那些具有带头致富项目并能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党员经过村支部推荐、乡镇党委考察,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制订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实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县委规定:各村支部必须按不低于现职村干部职数1:1的比例,补充配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三是采取组织手段,实现培养目标。同等条件下,能带头致富的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吸收入党;通过组织整顿,及时淘汰那些没有致富项目、没有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村干部,重点考察、选拔那些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进入村级班子。“双带”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全县新发展具有带头致富能力的党员132名,占发展新党员总数的81%;新进村级两委班子的“双强”党员61名,占新进村级班子干部总数的83%。 ——抓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以“五学、四议、三帮”(学理论、学党章、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议党建、议村务、议发展、议致富;帮支部、帮党员、帮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活动,实现培训的广泛性和经常性。通过参加学习,广大农村党员的在党意识、宗旨观念普遍增强,发展经济本领得到了提高,全县涌现了大批种植、养殖大户,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以创建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为龙头,构建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强化党员干部“双带”能力培训,实现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培训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主要对村级班子骨干和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正规化培训,培训基地采取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突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现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有机统一。四年来,培训基地共培训人员1100人次,他们中不少都成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双强”带头人。在县培训基地启发带动下,全县16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学校,9个行政村都建起村科技示范点,对村组干部、后备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农民致富能手、种养加大户进行经常性的“双带”能力培训,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分工负责,分层次培训的格局。三是实行村干部和村后备干部外出打工培训制度,提高党员干部认识市场、参与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去年全县外出打工村干部共30名,他们既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又都学到了一技之长,并带回各种经济发展信息1400多条。 —抓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从2000年开始,县委作出决策,在农村广泛开展了“争创功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