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教学内容:

3 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二. 重点、难点:

1. 会用密度鉴别物质

2. 会测物体密度

3. m V 会用公式ρ进行ρ、、的计算

m

V

三. 知识点分析

(一)应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1)密度表揭示了大部分常用物质的密度。

①气体的密度比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小1000倍左右。

②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说明密度是每种物质自身的特征。密度是不随物体的大小、轻重等因素变化的。

③同种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的密度也将发生变化。 例如:水凝固成冰。

④不同物质的密度也有相同的情况。

例如:冰和蜡;煤油和酒精。但是这并不影响鉴别物质,因为密度虽然是物质的特性,但不是唯一的特性。

⑤对密度,并不能认为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例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就大于固体铜、铁、铝等的密度。 (二)根据密度的公式

(1)密度的测定

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另外液体的密度也可以用密度计直接测量。

(2)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通过密度知识的学习,可为我们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提供新的办法。如可用天平“称出”物体的体积,用直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质量等。

密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①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②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③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④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密度公式ρ=m/V 变形后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公式:

① m=ρV 。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质量。

② V=m/ρ。若已知物质密度和由该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用此式求出该物体的体积。

【典型例题】

例1. 某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体积是20cm 3的这种物质质量是多少?它的密度是多大?

分析:由图像可知,体积20cm 3时对应的质量是36g , 解答:根据密度的公式ρ=m/V

ρ×=

===m V g cm g cm kg m 36201818103333

././

注意:g/cm 3是大单位,kg/m 3是小单位。1 g/cm 3=1000 kg/m 3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图像计算物体密度的方法

例2. 地质队员测得一块巨石的体积为20m 3,现从巨石上取得20cm 3的样品,测得样品的质量为52g ,求这块巨石的质量。

分析:样品的密度和整块巨石的密度一样。

解:

ρ=

==m V g cm g cm 113

3

522026./

m V kg m m kg ===ρ×××26102052103

3

3

4

./.

答:这块巨石的质量是5.2×104kg 。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密度知识计算物体的质量:已知密度、体积,求质量:m=ρV 。

例3. 有一团长细铁丝,用天平称出它的质量是150克,测得铁丝的直径是1毫米,这团铁丝有多长?(ρ铁=7.9克/厘米3)

分析:

铁丝的体积,由ρ,得ρ=

=m V V m

铁丝的截面积S r d

==ππ22

2()

根据可得ρV SL L V S m

d ===(/)(/)122

π

解答:铁丝的体积,由

ρ=

m

V ,得V m ==ρ克克厘米150793./ 铁丝的截面积

S r d

==ππ22

2() 根据V =SL 可得L =V S =15079314

0053

22

克克厘米××厘米./.(.)

=2419厘米≈24米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密度知识计算物体的体积:已知密度、质量,求体积:V=m/ρ。

例 4. 下图是固体密度阶梯的示意图,若有相同质量的铁、铜、铅、银四种金属,其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的质量为16.1克,体积为1.8厘米3,它是用金属________制成的。

分析: 由

V m

=

ρ可知,质量相等,密度最小的金属体积最大,所以应填“铁”;

ρ克厘米=

=m V 161183..=8.9克/厘米3=8.9×103千克/米3,这个纪念币是用“铜”制做的。

正确答案:铁 铜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例5. 体积是5×10-3m 3的铁球,测得其质量是25kg ,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ρ铁=7.8×103kg/m 3)

分析:利用密度判断物体空、实心情况有下列几种方法:

(1)用公式ρ物体=m

V 求物体的平均密度,若ρ物体=ρ物质为实心,ρ物体<ρ物质为空

心。

(2)用公式V 物质=m

ρ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体积,若V 物质=V 实际为实心,V 物质>V 实际

为空心。

(3)用公式m 物质=ρV 求出物体中含物质的质量,若m 物质=m 实际为实心,m 物质<m 实际为空心。

这三种方法用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判断出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但如果题目要求的是空心部分的体积,则用第二种方法更简便些。

解法一:比较密度法:

ρ

××球

=

=

/./,故此球是空心的。

解法二:比较体积法:

由ρ得:ρ若质量为的球是实心的,则:=

=m V V m kg 25 V m

m m 实球铁

ρ××==<--32105103333

.()

V V 实球<

故此球是空心的。

解法三:比较质量法: 由

ρ=

m

V 得:m =ρV ,若体积是5×10-3m 3的球是实心的,则质量为:

m V kg kg 实铁铁==???=>-ρ7810510392533.()

球实m m >

故此球是空心的。

正确答案:球是空心的

考点分析:用密度知识来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方法。常见的稍有难度的题型如 “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在空心部分铸满铝,质量又是多少”等题型。

例6. 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千克,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千克。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千克,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千克。求:金属颗粒的密度。

分析:要求金属粒密度得先求出金属粒的质量和体积,质量很好求了。关键是求金属粒的体积,同学们看第2瓶中水的体积=第4瓶中金属粒的体积+水的体积,所以金属粒的体积=第2瓶中水的体积-第4瓶中水的体积,下面问题就转化为求第4瓶中水的体积和第2瓶中水的体积的问题

解:由密度公式

ρ=

m V

()ρ

千克千克

千克米×米瓶水水水

10401103103343

V V m ==

=

-=-../

(2)m 金=0.8千克-0.1千克=0.7千克

(3)瓶内装金属粒后倒进去的水的体积

V m 水水水

ρ

千克千克千克米米

=

=

-=-0908101033

43

../

金属粒体积V 金=V 瓶—V 水=3×10-4米3-10-4米3=2×10-

4米3

所以ρ

千克

×米×千克米金

金金

=

=

=-m V 07210351043

33

../

答:玻璃瓶的容积为3×10-

4米3,金属颗粒的质量是0.7千克;金属颗粒的密度是3.5×10-3

千克/米3。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用密度知识求不便于测量的物体的体积或质量的方法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填空题

1. 一根均匀的铁棒,去掉1/2,剩下的一半质量是原来的____________,体积是原来的____________,密度与原来的____________。

2. 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 3,一块体积是80cm 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 3。

3. 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____________(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4. 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____________(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5. 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 ,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 ,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 ,20g ,5g 各一个。游码在2.4g 的位置。这

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

1. 一杯鸡尾酒有几种颜色,且不同颜色层界线明显,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 ) A. 质量不同 B. 体积不同 C. 密度不同 D. 温度不同

2.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 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 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3. 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数值中的( ) A. 00053

.m

B. 0053

.m

C. 053

.m D. 53

m

4. 运动会发奖用的金、银、铜制成的面积、图案及形状完全相同的奖牌,(ρ金>ρ银>ρ铜)。其中奖牌质量最大的是( ) A. 金牌 B. 银牌 C. 铜牌 D. 无法确定

5.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中子星密度可达1×1014t/m 3,一个体积为33.5cm 3(大小似一只乒乓球)的中子星的质量是( )

A.

3351012

.×kg

B.

335109

.×kg C. 335106

.×kg

D. 335102

.×kg

6. 几种液体的密度见表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乙、丙、丁四种规格的量筒见表2,如果要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量出100g 煤油,应选用( )

A. 甲种量筒

B. 乙种量筒

C. 丙种量筒

D. 丁种量筒

7. 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

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A. 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 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 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 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三、简答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校新安装了10套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5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9L。则

(1)1t水可供一套节水洁具冲洗____________次;

(2)从理论上计算(设每套节水洁具平均每天使用100次,每月以30天计),该校因使用节水洁具每月可节水____________t;

(3)该校水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其累计用水约____________t。

【试题答案】

一. 填空:

1. 1/2 1/2 相同

2. 72 72

3. 质量体积ρ

m

V间接

4. 能够

5. 77.4克30厘米3 2.58克/厘米3

二. 选择:

1. C

2. B

3. B

4. A

5. A

6. C

7. C

三. 简答题:

(1)200 (2)120 (3)332

初二物理物质的密度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物质的密度 一、知识点复习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种物质密度不同。 3、密度计算公式:p=m/v,导出式m=pv,v=m/p 4、密度的单位:kg/m3,g/m3 二、对密度的理解。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主要有三层意思: 1)每种物质都有它特定的密度值,对于同种物质(状态相同)来说,密度是不变的,而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如,对铝制品来说,不管它的体积有多大,质量有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即密度是不变的。 2)对于不同种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我们说“水比油重”,其实是说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该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无关。 2、对于公式p=m/v,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的密度是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实际上,当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即当密度一定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注意:计算密度时,一般要求将质量和体积的统一换算为国际单位,即kg/m3或g/m3。 三、关于密度的常识 1、一般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2、锇是固体中密度最大的,水银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 3、固体、液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103kg/m3,气体的密度一般写成nkg/m3。 4、气体的密度是在“零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当条件变化时,气体的密度值也会发生变化。

初二物理密度典型计算题(含答案).doc

密度的应用 1. 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 ,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 ,水的质量是1.2kg ,求油的密度. 2. 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求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3. 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g ,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g 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g ,求金属块的密度. 4. 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21ρρ、,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 2 12 12ρρρρ+?(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5. 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100g ,体积为6cm 3,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金(不含有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33kg/m 103.19?=金ρ) 6. 设有密度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212ρρ=,若取体积分别为1V 和2V 的这两种液体 混合,且212 1V V =,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证:混合后液体的密度为123ρ或234 ρ. 7. 密度为0.8g/cm 3的甲液体40cm 3和密度为1.2g/cm 3的乙液体20cm 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8.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4m 103-?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声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9.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 ,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21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 (如图21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 2,已知ρ冰=0.9×103kg/m 3,ρ水=1.0×103kg/m 3。 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甲 乙 图21

密度计算重点

名稱:密度公式的應用 密度公式的应用: (1)利用m=ρV求质量;利用V=m/ρ求体积 (2)对于密度公式,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①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②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④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密度公式的应用: 1. 有关密度的图像问题 此问题一般是给出质量一体积图像,判断或比较物质密度。解答时可在横坐标(或纵坐标)任选一数值,然后在纵坐标(或横坐标)上找到对应的数值,进行分析比较。 例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一V图像,由图像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甲、乙密度的大小

解析:要从图像直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大小目前还做不到,我们要先借助图像,根据公式ρ=总结规律后方可。 如图所示,在横轴上任取一点V0,由V0作横轴的垂线V0B,分别交甲、乙两图线于A、B两点,再分别从A、B两点作纵轴垂线,分别交纵轴于m甲、m乙两点。则甲、乙两种 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乙= ,因为m甲

初中物理测密度的几种方法

一、 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 1、 :(天平、量筒)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 ρ= 1 2V V m - 2、等积法: 器材:天平、烧杯、水、金属块、细线 步骤: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质量m1; 2)往烧杯装满水, 称出质量为 m2; 3)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将金属块取出,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ρ= 3 21m m m -ρ 水 或者------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 2)、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浮力法(1): 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拉力F 。 密度表达式:ρ= F G G -ρ水

4、 浮力法(2):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 ρ= 1 21 2V V V V --ρ水 5、 浮力法(3):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 1 31 2h h h h --ρ水 6、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悬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 测液体的密度: 1、 (天平、量筒)法: 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 1)、将适量待测液体倒入 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 3)测出剩余液体与烧杯总质量m2.

浮力经典计算题带答案

计算题(本题包含26小题) 50.(04吉林)边长均为2cm实心正方体的木块和铁块,木块密度为0.6×103kg/m3. 将它们放入水中,待其静止时,分别求出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g=10N/kg) 51.(04长春)弹簧测力计下吊着一重为1.47N的石块,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N。 求:(1)石块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体积;(3)石块的密度 52.(03辽宁省)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称木块重6N;当该木块的3/5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 求:(1) 木块的密度多大? (2) 若把木块从测力计上取下,并轻轻放入水里,那么在木块上加多大竖直向下的压力,才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g=10N/kg) 53.(05毕节地区)如图所示,边长为10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静止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且上下底面与水面平行,求: (1)木块的质量; (2木块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4)水对木块下底面的压强。(取g=10 N/kg) 54.一个圆柱形物体悬浮在密度为1.2×103kg/m3的盐水中如图,已知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10cm2,长度为15cm,物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5cm,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多大?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10N/kg) 55.(05自贡市)一个体积为80cm3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3的体积露出水面,试问: (l)物块所受浮力为多少? (2)物块的密度为多少?(ρ水=1.0×1O3kg/m3, g=10N/kg)

56.(03四川中考)在"抗洪抢险"中,几位同学找到了一张总体积为0.3m3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塑料泡膜床垫,将其放入水中时,床垫有1/5的体积浸没在水中,若g取10N/kg,求: (1) 此时床垫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 床垫的密度是多少? (3)若被救的人的平均质量为50kg,要保证安全,该床垫上一次最多能承载多少个人? 57.一实心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厘米3。问:塑料块的质量是多大?当在塑料块上放置一个重为2牛的砝码后,塑料块刚好没入水中,问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塑料块的密度是多大?( g=10 牛/千克) 58.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若用10牛竖直向下的力压着木块,木块刚好能被淹没,求木块的质量是多少?( g=10 牛/千克) 59.将一重为2牛的金属圆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圆筒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圆筒内再装入100厘米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圆筒有14/15的体积浸没在水中,(g=10N/kg)求:(1)金属圆筒的容积为多少米3?(筒壁厚度不计) (2)金属圆筒内所装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60.(05南宁市)"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求: ⑴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 ⑵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 ⑶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 61.(04重庆)把一个外观体积为17.8cm3的空心铜球放入水中,它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已知铜的密度是8.9× 103kg/m3,g取10N/kg。求: (1)空心铜球的重力;(2)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62.一个空心球重60牛,它的空心部分占整个球体积的1/5.将它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整个体积的1/4.如果在它的中空部分装满某种液体,此球悬浮在水中(g=10N/kg)求:(1)此球在水中漂浮和悬浮时,所受的浮力各是多少? (2)球的空心部分所充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各种钢材密度及质量计算方法

各种钢材密度及质量计算方法钢的密度为:7.85g/cm3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 )=F(断面积m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圆钢盘条(kg/m)W= 0.006165 × d×d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d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 12 2=0.89kg 方钢(kg/m) W= 0.00785 × a × a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厚5mm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 s×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s ×s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 0.00785 ×[d (2b – d ) +0.215 (R2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0 mm ×4mm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 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 +0.215 ×( 3.52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B+b –d )+0.215 (R2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30 mm× 20mm× 4mm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 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 (30+20 – 4 )+0.215 ×( 3.52 – 2 ×1.2 2 )]=1.46kg 槽钢 (kg/m) W=0.00785 ×[hd+2t (b –d )+0.349 (R2 –r 2 )] h= 高b= 腿长d= 腰厚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经典好题

密度的计算与应用经典好题 一.知识点回顾 1、密度的定义式?变形式? 2、密度的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 3、对公式ρ=m/v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物体的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D.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二.密度的应用 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例1.体育锻炼用的实心“铅球”,质量为4kg,体积为0.57dm3,这个“铅球”是铅做的吗? 【强化练习】 1.一金属块的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求此金属的密度。 2.某种金属的质量是1.88 ×103kg ,体积是0.4m3,密度是__ kg/m3,将其中用去一半,剩余部分的质量是kg ,密度是_______kg/m3。 2.同密度问题 例2.一个烧杯中盛有某种液体,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300g,从烧杯中倒出25ml液体后,测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280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例3.一节油罐车的体积4.5m3,装满了原油,从油车中取出10ml样品油,其质量为8g,则这种原油的密度是多少?这节油车中装有多少吨原油? 【强化练习】 1.“金龙”牌食用油上标有“5L”字样,其密度为0.92 ×103kg/m3,则这瓶油的质量是多少? 2.一个容积为 2.5L的瓶子装满食用油,油的质量为2kg,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为kg/m3,油用完后,若就用此空瓶装水,最多能装kg的水. 3.质量相同求体积 【课前练习】 1.体积是54cm3的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2.一块体积为100cm3的冰全部化成水后,水的体积() A.大于100cm3 B.等于100cm3 C.小于100cm3 D.无法确定 例4.有一块体积为500cm3的冰,当这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多少?水的体积是多少?(ρ冰=0.9×103kg/m3) 【强化练习】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经典习题含答案

质量与密度测试题(两套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 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A.81.4g B.78.6g C.78.2g D.81.8g 2、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片,质量变小了 C、物理课本在广州和在北京时,质量是一样的 D、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质量不相等 3、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 A. 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 B.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 C.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 D. 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4、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水凝固成铁块B.机器从北京运到潍坊 C.将菜刀刃磨薄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5、托盘天平使用前需要:①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以上合理顺序应为( )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①②③ 6、如图为商店里常用的案秤,对已调节好的案秤,若使用不当,称量结果会出现差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秤盘下粘了一块泥,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 B.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将比实际的小 C.若案秤倾斜放置,称量的结果仍是准确的 D.若调零螺母向右多旋进了一些,结果将比实际的小 7、一个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剩余气体( )。 A.质量和密度都减小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8、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与原来的一瓶水比较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小,密度减小 D.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9、甲、乙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已知ρ甲:ρ乙=3:1,V甲:V乙=1:4,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空心的; B、乙一定是空心的; C、一定都是空心的; D、一定都是实心的。 10、四个一样大小等质量的空心小球,它们分别是铝、铜、铁和铅做成的,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A.铝的最小; B.铜的最小; C.铁的最小; D.铅的最小. 11、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一、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V2-V1)/(V3-V1) 5、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

(h2-h1)/(h3-h1) 3、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液体的密度: 1、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2、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1

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1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7秋?新野县期末)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 o,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混合液的密度ρ,及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m分别为() A.ρ=B. C.m=(﹣1)m0D.m=(1﹣)m0 2.(2017秋?遂宁期末)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A.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B.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m0 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m0 3.(2017秋?宝丰县期末)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 4.(2016秋?南召县期末)质量为2000kg的铝球,其体积为1m3时,(铝的密度

为2.7g/cm3)则() A.一定是空心的 B.一定是实心的 C.可能是空心,也可能是实心的 D.无法判断 5.(2016秋?金牛区期末)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种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空心正方体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6.(2015秋?栾川县期末)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 7.(2015?自贡)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8.(2014秋?郸城县校级期末)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和铅球,已知ρ 铁<ρ 铜 <ρ 铅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则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的 B.如果铜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如果铅球是空心的,则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D.三个球都不可能做成空心的 9.(2015春?宝应县校级期末)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铝球B.铜球C.铅球D.无法判断

初二物理密度典型计算题(含答案)

密度的应用 1.有一个瓶子装满油时,总质量是1.2kg ,装满水时总质量是1.44kg ,水的质量是1.2kg ,求油的密度. 2.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3倍,使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之比3:2,求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3.小瓶内盛满水后称得质量为210g ,若在瓶内先放一个45g 的金属块后,再装满水,称得的质量为251g ,求金属块的密度. 4.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21ρρ、,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 2 12 12ρρρρ+?(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5.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100g ,体积为6cm 3,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金(不含有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33kg/m 103.19?=金ρ) 6.设有密度为1ρ和2ρ的两种液体可以充分混合,且212ρρ=,若取体积分别为1V 和 2V 的这两种液体混合,且212 1 V V =,并且混合后总体积不变.求证:混合后液体的密度 为123ρ或23 4 ρ. 7.密度为0.8g/cm 3的甲液体40cm 3和密度为1.2g/cm 3的乙液体20cm 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8.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34m 103-?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声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9.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g ,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21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cm (如图21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 2,已知ρ冰=0.9×103kg/m 3,ρ水=1.0×103kg/m 3。 求:(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1.解:空瓶质量0.24kg 1.2kg kg 44.120=-=-=水总m m m . 油的质量0.96kg 0.24kg kg 2.101=-=-=m m m 总油. 甲 乙 图21

中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方法高分攻略:利用密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

专题2.2利用密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 知识回顾 1.灵活运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式 ρ=m Vρ=V= 2.掌握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质量单位换算 1t=103kg1kg=103g (2)体积单位换算 1m3=106cm31L=1dm31mL=1cm3 (3)密度单位换算 1g/cm3=1×103kg/m3 3.利用密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 首先,对于单一物体而言,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说明或题中表格,情景图找出这个单一物体对应的三个量: 密度ρ、质量m、体积V,各量单位均化为国际单位制单位。根据 m ρ= V 建立方程,待求的量一定在该方程中。有的问题让判断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可以用①比较密度法; ②比较体积法;③比较质量法。举例说明一下:如用比较密度法:先根据题中已给的质量和体积的值,应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这时物体的物质密度ρ;然后再和密度表中该物质实际密度ρ 比较,相等说明实心,不相 真 等说明是空心。 其次,在多数应用题中,会出现两种物质存在的情况。处理办法就是阅读题干后找出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1、m1、V1,立即给出联系ρ1=m1/V1;再找出另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2、m2、V2,各量的单位统一后,立即用密度公式联系ρ2=m2/V2。建立两个方程后,再审题、读题、观察表格、图象,找出两个物体在质量上存在什么联系,或找出两个物体在体积上存在什么联系。即m1=am2或V1=aV2,用这个联系就把上述建立的两个方程化为一个方程,待求的量就含在(或隐含在)这个方程之中,解之即可!最后,就是在应用密度公式解决计算类问题时,需要注意如下的几个方面: ①各量要体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 ②各量的单位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密度(基础)知识讲解

密 度 (基础) 撰稿: 肖锋 审稿:蒙阿妮 【学习目标】 1、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并会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3、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值及其含义; 4、能运用公式 及变形计算; 5、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密度 (高清课堂《质量 体积 密度》356649(密度)) 1、概念: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要点诠释: (1)每种物质都有它确定的密度,即对于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如:所有的铝制品的密度是相同的。不论它的体积多大、质量多少,单位体积的铝的质量是不变的; (2)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即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也不同。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水的质量大于油的质量; (3)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运动状态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和物态有关,还受温度的影响。 2.密度的公式 V m = ρ式中的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 要点诠释: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 当ρ一定时, 21m m =2 1 V V ;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 V 一定时, 21m m =2 1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 。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kg/m 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g /cm 3 )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总结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商业中鉴别牛奶的浓度、酒的浓度,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的问题; 3、根据密度知识选择不同的材料: (1)汽车、飞机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 (2)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例题一:质量为1Kg的水结成冰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变式训练:2m3的冰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总结:由此可知一个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或者状态发生变化,尽管质量不变,但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要变化。 通常情况下,固体和液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不大,密度变化很小;这种变化往往忽略不计。而气体在温度变化时,体积变化较大,故密度也就变化较大。因而对于气体的密度,就必须限定条件,如在0?C和标准大气压下等。 相同质量的冰比水的体积大。虽然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是由于它们的温度不同,可以看出:一定质量的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变大。这表明,水不简单遵守一般物质的“热胀冷缩”的规律。 例题二: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之比为5:2 ,密度之比为3:4 ,求他们的密度之比是多少? 变式训练: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乙的密度是甲的7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多少? 总结:已知条件是比值或者倍数的问题,结果也是求比值或者倍数的,可以将比值或者倍数设为已知,然后利用公式求出另外的量。

例题三:一个瓶子能盛2Kg的水,求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酒精? 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变式训练: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铜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 (ρ铜=7.9×103kg/m3 , ρ铝=2.7×103kg/m3 ) 总结:同一个瓶子,属于体积相同的问题。所以两种物质装在同一个瓶子里,他们的体积是相同的,这是做题的突破点。可以利用公式求解,也可以利用比例式。 例题四、一个铅球的质量是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 。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总结:要知道铅球是否用铅制造的,应先求出它的密度,再与金属铅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求出的密度正好等于金属铅的密度,则是铅制造的,如果不等,则不是。

在密度计算中的典型问题及方法

在密度计算中的典型问题及方法(教师) 一、用图像法分析密度问题 在物理中常采用数学图像方法,把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图像法具有形象、简洁和概括力强的独特优点,它能将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物理状态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例1、为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大小不同的干松木做实验, 实验次数 蜡块干松木 体积3 cm / V质量m/g 体积3 cm / V质量m/g 1 10 9 10 5 2 20 18 20 10 3 30 27 30 15 4 40 36 40 20 中)。 (2)通过以上图像的分析,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要求写出两条)?在物理学上通常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分析:(1)在描绘图像时,应先找出对应点,然后利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所画图像如图2所示。(2)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以用图像来表示,在坐标系中(取横轴表示体积V,纵轴表示质量m)分别作出质量与体积的图像,根据图像研究可知是同种物质的图像上表现为一条直线,两种物质表现为不同的两条直线,即对于同种物质来说,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但对于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一般不相等,而图像中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 答案:(1)如图2所示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相同,密度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密度不同 点拨:用图像表示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的情况,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首先要把实验数据在图像上反映出来,然后探寻图像所表达的物理含义。

例2、如图3为质量—体积图像,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甲物质的密度甲ρ为多少? (2)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几倍? (3)当体积为2cm 3时,两种物质的质量各为多少? (4)当质量为1.8g 时,乙物质的体积为多少? 分析:利用图像来解题,也是一种数学手段,从图像中可以挖掘条件,找到对应的数值,然后代入密度的公式进行求解。 答案:(1)当甲物质体积为1cm 3时,质量为 2.7g ,所以 33cm /g 7.2cm 1g 7.2V m == = ρ甲 甲甲。 (2)从图像中还可以看出,当乙物质体积为3cm 3时质量为2.7g ,所以乙 物质的密度为3cm /g 9.0cm /g 7.2,cm /g 9.0cm 3g 7.2V m 3 333==ρρ===ρ乙甲 乙乙乙,即甲物质密度是乙物质密 度的3倍。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当体积为2cm 3时,甲物质的质量为5.4g ,乙物质的质量为1.8g 。 (4)从图像中也可以看出,当质量为1.8g 时,乙物质的体积为2cm 3。 点拨:本题以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实验为基础,考查同学们对探究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图像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力。那么具体做法就是在比较不同物质的质量或体积时,可在横轴或纵轴上选取相同的点,进行比较分析。 二、密度计算中的比值问题 比值问题是密度中是种最常见的题型之一,这类问题考查灵活应用密度的变形公式。 例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3,它们的密度之比为5:9,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 分析:这是利用密度公式求比例的问题。其解题步骤是:(1)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公式或公式变形,把未知量写在等号左边,将未知量的表达式写在等号右边;(2)写出该物理量之比的表达式;(3) 比例化简(4)代入数据运算,得出结果。 解: 答案: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12:5。 例4、有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值比是( ) A 、 2:3 B 、 3:2 C 、 1:1 D 、以上选项都不对

物质的密度习题及答案

第3课时物质的密度习题及答案 预学目标 1.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2.能写出密度的公式,知道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学会用查表的方法了解各种物质的密度,知道常见物质密度的大小关系. 教材导读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 小明在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5个1元硬币的总质量是1个1元硬币质量的5倍;5块相同橡皮的总质量是其中1块橡皮质量的5倍.由于每个1元硬币和每块橡皮的体积都是相等的,由此你可以猜想: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______比. 2.实验与测量 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三块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铝块和塑料块,用天平和刻度尺分别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测算出来,并分别算出每个铝块和塑料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所有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3.数据分析 请你帮助小明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并完成下列填空. 对铝块而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______倍,质量和体积的比值______(改变/不变);对塑料块而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______倍,质量和体积的比值______(改变/不变).但是不同物体(如铝和塑料)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______(相同/不同)的. 4.实验结论 请你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并阅读教材P9的相关内容,帮助小明得出实验结论,并完成下列填空. (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______;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的. (2)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________________体积的质量,反映了________特有的性质. 二、密度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P9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密度的概念________体积某种物质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密度的计算公式:ρ=_____.其中m表示_____.V表示______,ρ表示______.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符号为______,两者的换算关系是:l g/cm3____kg/ m3. 4.密度的物理意义:如铝的密度为2. 70×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m3

密度计算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密度部分计算题专项训练 例题讲解 例1、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100克酒精来 答:(1)先计算出100克酒精的体积:V=m/ρ=100g/cm3)=125cm3 (2)再用量筒量出125cm3的酒精的质量就是100克。 例2.不用量筒,只用天平,如何称出5毫升的水银来 答:(1)先计算出5毫升水银的质量是:m=ρV=cm3×5cm3)=68g (2)再用天平称出68g的水银的体积就是5毫升。 例3.用秤能否测出墨水瓶的容积如能,说出办法来。 ) 答:能;(1)先用天平测出空墨水瓶的质量m1;(2)把墨水瓶装满水后再称出总质量m2;(3)用m2-m1求出水的质量m;(4)用公式V=m/ρ水求出墨水瓶中水的体积,则墨水瓶的容积等于水的体积。 基础训练题: 1.一金属块的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 2.求质量为100g、密度为×103kg/m3酒精的体积 < 3.有一种食用油的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油的密度为×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4.人的密度和水差不多,一个质量是50kg的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多少m3 # 5、三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同的煤油、水和盐水,则液面最高的是_________,若 三个杯子中盛有体积相同的这三种液体,则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

6、一钢块的质量为千克,切掉1/4后,求剩余的钢块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是多少(ρ钢=×103kg/m3) : 7、10m3的铁质量为多少(ρ铁=×103kg/m3) 8、89g的铜体积多大(ρ铜=×103kg/m3) 9、一杯水当它结成冰以后,它的质量将_________,它的体积将_________. $ 10、体积为1 m3的冰化成水的体积多大(ρ冰=×103kg/m3) 11、体积为9 m3的水结成冰的体积多大 > 12、球的质量为158克,体积为30厘米3,用三种方法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ρ铁=×103kg/m3)并求出空心部分的体积。

测量密度常用方法

测量密度的常用方法 原理: ρ= m / v 基本方法:用天平称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用量筒(量杯)、刻度尺等测体积;由密度公式ρ= m / v 计算密度。其中的关键在于掌握测量固体体积和液体质量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 测固体的密度 1. 计算法:形状规则的固体,可用刻度尺测出物体有关数据(如长、宽、高或半径),然后根据体积 公式算出物体体积。 例1. 为了测一长方体金属块的密度,小明用直尺量得其长、宽、高分别为5cm ,2cm ,1cm ,然后 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金属块的质量是27.2g ,求此金属块密度。 解:设金属块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金属块的体积V=abc=5cm ×2cm ×1cm =10cm 金属块的密度ρ= m / v=27.2g /10cm =2.72g/cm 2. 排水法:密度大于水、体积较小的物体,可在量筒(量杯)中装入适量水V ,再将物体浸入量筒 (量杯)中,读出水和物体总体积V ,则物体的体积V=V -V 。 例2. 下面是小丽在测量一块矿石密度时的主要步骤: (1)请你帮她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B A C D A.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水,记下这些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C.将矿石放入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 D.将各步的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矿石密度。 3. 按压法或配重法:密度小于水、体积较小的物体,可利用细针将物体的整体压入水中,或者将被测 物体与一个重物相连,这样被测物体就被重物“拉”入水中。接下来的操作与排水法测体积相似, 利用前后体积差即可得出物体体积。 例3.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密度。 解析:本实验关键是如何测出密度比水小的塑料块的体积 方法一 用细针尖把塑料块按压入水中,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 (2)往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V (3)把塑料块放入水中,并用针尖将塑料块按入水中,记下水面到到达刻度V 塑料块体积为V=V —V (4)根据公式ρ= m / v=m/(v – v )求出塑料块密度。 方法二 采用配重法,将塑料块和一小铁块用细线连在一起,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 3 3 3 1 2 2 1 1 2 0 1 1 0 1 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