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影加快海外扩张.doc

中国电影加快海外扩张.doc

中国电影加快海外扩张.doc
中国电影加快海外扩张.doc

中国电影加快海外扩张-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这个话题,说了几十年。其实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就有了许多‘走向世界’的电影了,比如《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可惜到现在我们电影的国际号召力还是不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对《中国名牌》如是说。

中国电影人在开门迎候全球电影人的同时,也开始加快其海外扩张的步伐,中国电影国际化的潮流势不可挡。在2016年4月17日举行的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场论坛――“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各路专家也表达了跨越文化障碍的强烈愿望。

专家们介绍说,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历程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一开始是在外国影片中植入广告,同时换取中国电影演员在其中出演次要角色,一点一点地向好莱坞渗透,加进中国元素。当然好莱坞的电影公司也乐于这种合作,可以更好地在中国推广其大片,获得更多的票房收入。但是,时代变化地很快,现在中国电影人成长起来,中国的电影资本实力很强,已经不再愿意扮演跟班的角色。中国电影界在海外设立分公司、收购外国电影公司、签订投资协议、收购外国创作团队等,拓宽国际市场,开始掌握好莱坞电影的话语权。

比如,2016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聚焦》和获得多项提名的《火星救援》中,就流淌着中国“血液”。其中《聚焦》由万达集团旗下AMC的电影公司Open Road Films出品。这是万达在全资并购AMC院线之后旗下公司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而曾经在中国上映并收获不错票房、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火星救援》则有博纳影业的投资。

其实从几年前开始,中国电影公司就已经将视野投向海外。新原野娱乐传媒公司早在2011年就成为科幻大片《云图》的投资方;2012年,乐视影业以800万美元投资了《敢死队2》;2013年,华谊兄弟投资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狂怒》,并作为重要投资方参与了全球票房分账,1905影业公司先后参与制作、投资了《变形金刚4》《碟中谍5》《终结者5》,阿里影业则参与了《碟中谍5》的投资。

2015年中国资本在全球的出击越发频繁,力度也越来越大。华谊兄弟宣布牵手STX,计划3年拍摄18部电影,并按投资比例享有这些电影全球票房和衍生品收入的20%,还按相同比例拥有影片版权收入。电广传媒也与狮门影业签下3年15亿美元的拍片协议,投资狮门影业的50部影片,并按出资比例参与全球票房分账。9月,华策集团与极光影业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几年内,双方将启动投资规模高达3亿美元的一系列电影项目,其中,每年合拍电影数量不少于3部。11月,博纳影业宣布正式向美国TSG 娱乐金融有限公司投资2.35亿美元,用在包括《独立日2》《X战警》续集、《猩球崛起》续集等6部20世纪福斯的电影中。

2016年上映的《神战:权力之眼》由美国狮门影业和中国乐视影业联合投资出品。在2016年计划上映的影片中,《魔兽》《猩球崛起:终极之战》《独立日2》《X战警:天启》《机械师2》等十余部影片,均有中国电影公司投资。

据统计,2016年,已经宣布的中美合作电影项目达57部之多。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表示:“当下,中国市场资本过剩,当中国的制作满足不了这些资本的需求时,必然带来资本的溢出,这几年好莱坞六大公司的片单已被中国公

司买断,未来的大型合拍电影也一定是在中国投资人主导下的国际制作。”

而在资本层面,2015年中国华人文化基金与美国华纳成立了旗舰影业公司,其中中方占股51%;2016年,在收购北美第二大院线AMC四年后,万达将传奇影业收入麾下;同年,完美世界影视宣布承担环球影业未来多部电影25%的制作经费。中国资本同样正在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向好莱坞渗透。

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业界人士在看好中国电影跨越海洋到达彼岸的同时,又着重指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文化障碍。

尽管中国市场坐上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无论中国电影还是中外合拍电影,近年在海外市场的票房表现始终没有太多亮眼的成绩。语言问题和不会讲故事被认为是最大的阻碍。

对此,胡智锋对《中国名牌》分析说,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存在四大障碍:语言是个防火墙,国外的观众习惯看原片,不习惯看译制片;中国文化与国外的差距很大,我们习以为常的内容他们很难懂;中国的电影叙事系统、表达方式,与西方的主流有差距;中国在影片宣传推广上也有差距。

《捉妖记》的美籍导演许诚毅则以其亲身经历来阐述其观点。他说,《捉妖记》在中国市场豪取20亿元票房,这时候北美电影市场的发行商找许诚毅的团队,将《捉妖记》在北美市场放映,结果失利。

虽然许诚毅是美籍,而且在好莱坞浸淫20年,《捉妖记》也号称是“准好莱坞”的,但是“我们最开始并没有想把《捉妖记》放给北美观众看,没想过在北美上映,所以市场失利不足为奇”。

对此,美国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则表示:“我在北京遇到了许多有才华又很会讲故事的中国人,中国人讲故事不是不成熟,只是讲故事方式跟好莱坞不同而已,反而是世界电影观众应该更多了解中国的电影语言。”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蒲剑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他对《中国名牌》说:“其实现在说‘中国电影走出去’意义已经不大了,在崭新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传播都是国际化的,所以电影在哪拍都没有关系,关键是它能否加入到世界电影的传播中去。比如波音、空客飞机都是全球生产的,然后拿到美国、法国总装,电影行业现在也如此,地域已经不是问题。”

蒲剑说:“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叫文化折扣,通俗讲就是文化障碍。中国电影‘走出去’,首先就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也就根本不难解决。”

北京剧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力伟则对《中国名牌》表示:“剧阵文化对好莱坞100多部大片进行了数据分析,找到了其‘讲故事’的基本规律,创建了电影故事黄金分割体系,任何一个人的创意或IP(知识产权)都可以放入其中进行运行,做出一个符合好莱坞标准的故事,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人做电影打开一扇大门。”

这番话表明,中国电影人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寻找跨越文化障碍的桥梁。

中国电影让人欢喜让人愁(1) -

“北影厂要吃我们啦!”

儿影厂这是第二次喊着要被别人吃了。

第一次是1995年,要和中影公司合并,虽说是“联营”,可大家

理解的还是合并。后因中影领导人事变动,儿影厂没有被吃掉。

第二次就是眼下。这次看来“厄运”难逃了。

广电总局的改革思路是将8个直属电影企业合并,成立“中国电影

集团公司”,北影儿影合并为一个生产创作基地。北影厂长兼任儿影

的厂长,儿影投拍的剧本要北影通过。

第一个感到“末日来临”的是儿影财务处长。她去北影财务处要

求尽快把拍摄资金划过来,可北影告诉她:“这你们就不要再管了,

以后儿童片的拍摄经费由我们统一安排。”

这位财务处长差点儿没背过气去。一个每年有700万元进出的人,

转眼间就一个子儿都没了!

儿童电影制片厂就这样“随风而去”了吗?电影体制改革为什么

注定了儿影厂不是被中影吃掉就是被北影吃掉?它为什么就不能吃掉

别人?

如果说合并是为了更好地繁荣儿童电影创作,问题就来了:由一

个独立的制片厂专拍儿童电影反而会不利于繁荣儿童电影创作吗?人

们问,儿影厂这么多年都干了些什么?

18年来,儿影厂一共出品了80部儿童故事片,有19次在国际上获

奖,有145次在国内获奖。然而这些辉煌大家好像没有感觉到。甚至觉

得“我国没有拍出什么好的儿童电影。”“我国的儿童电影简直没法

儿看。”

我想去听听圈内人士的心里话吧。

第一个,我当然想到去采访《烈火中永生》的“江姐”、中国儿

童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

“坦率地讲,合并是上面决定的事,是个复杂的问题。我不谈它。

现在社会大小巨细一哄而上,电影厂合并也是大势所趋,该有它的合

理性吧!至于是否有利于儿童电影业的发展,只有让实践去证明。”

于老太太80高龄,满头银发,精神矍烁。虽已退休多年,但一刻

也没有停止为儿童电影事业鼓与呼。她措词谨慎,语气平和,表情中

显出一丝忧愤。

第二个想采访的是现任儿影厂厂长(同时又是北影厂厂长)的韩

三平。打电话到北影厂,被告之:韩厂长住院了。

于是我去采访第三个人:刚刚卸任的儿影厂厂长窦春起。窦现在

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

我打电话给他。

电话那头的声音相当严厉:

“谁说我们要合并的?你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他口气越说

越生硬,“这件事披露出去有什么问题要你负责……”并质问笔者:

“你这消息从哪儿来的?”

没有不透风的墙。

我又旁听了儿影厂一些创作人员“扎堆儿”时的议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摄影师说:“合并对我们很不利,明显的

我们的就业机会少了。北影厂长年吃不饱,连工资都发不出

去,怎么

反而来吞并我们呢?”

一位年轻剧作者说:“儿影厂必须改革。但为什么不能在保持这

个实体的前提下进行内部机制改革,而非得要将我们并到人家身上去

呢?”

另一个摄影师说:“合也好不合也好,快点弄,别拖!”

一位青年导演说:“形式是次要的,合不合都是形式问题。儿童

电影的出路根本不在这儿!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儿影厂如果强大就合并别人了。如何强大?我想,如果童影厂也像“迪斯尼”一样弄出《狮子王》来,或者

隔三岔五地出个《小鬼当家》《完美的世界》来,那肯定要“小孩儿

吃大人”了。

而现实是好的儿童片太少太少。原因何在呢?

苦命的独生子

有一则笑话:以前看见拍电影的来了,呼地一声全围了上来,只

有一个傻子远远地站着看。后来一看见拍电影的来了,呼地一声全跑

了,只剩下一个傻子还在那儿站着看,可一听说是儿童电影厂的摄制

组,连那个傻子也跑了。

这笑话是儿影厂自己人编的,是自嘲。

两三年前每部成人影片的平均摄制成本是250万元左右,而儿影厂

的片子平均只有140万元。因为每年国家只给儿影厂700万元,但必须

完成五部儿童片。并且这700万元还不能全用到拍摄上,因为全厂的行

政开支也在这700万元里面。

一位导演说:“这么一点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最好的机器设备,

不能用最好的演员,不能请最好的摄影师、美术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不能选最合意的景,不能多用胶片,不能精雕细刻,因为这一切都意

味着要多花钱,而我们没钱,明知这样要影响质量,也只能凑合。凑

合,也就是糊弄糊弄我们的少年儿童。另外,我们组班子也难,人一

听是上儿影的戏,得,没钱,不来。我们好话说尽,什么帮帮忙啊,

为儿童事业做贡献啊,下次拍有钱的戏再找你啊——其实,只要是拍

儿影厂的戏就不会有有钱的时候,人来了,就是做贡献了。所以我们

总是欠了好多的人情,特别是很亏待儿童演员,基本不给什

么钱。请

群众演员哪,借人道具呀,用人场地啊,全跟人说好话:‘我们是为

孩子做贡献,没钱,请多多支持,能不收钱就别收钱……’真是好话

说尽了。唉……”

我问:“你们呢?你们自己是不是也拿不到什么钱?”

“我们住最差的,吃最差的,为的是能从自己的牙缝里抠出点儿

钱来发给自己,全组一共就3.5万元酬金,十几二十来个人分,你说

能有多少钱?”

停了一会儿,他接着说:

“这是进入制作阶段以后的困难,此前,儿童片剧本还是个难题,

大作家们都很少愿意写儿童片剧本,因为一是儿童片剧本不好写,稿

费又低。真正的吃力不讨好。”

“真可怜!”

我又不太理解地问:“你们为什么不能多筹一些钱,把片子拍精

致一点儿,多卖些钱赚回来呢?”

“片子不归我们发行,卖得再多也跟我们没关系。”

“要是赔了呢?”

“也跟我们没关系。”

“这么说来,你们完全是凭着自己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把片

子拍

好了?”

“还有艺术良心。另外我们也得到了另一种修炼,全国的电影人

都知道,要想省钱,找儿影厂的导演拍。我现在也不明白,一部各方

面都很一般的片子,怎么要花七八百万甚至上千万!”

我又想起一个问题:“你们干嘛非得要用700万元拍5部呢?为什

么不会集中财力拍好3部或者两部呢?”

“不行!我们拍几部,上面就给我们拨几部的钱,反正是140元万

一部。所以我们厂有时为了完成五部任务,要满700万元,到了下半年

了就匆匆上马,剧本明显不成熟,影片质量如何再说。”

读者也可想象得出,这是个怪圈,儿影厂怎么能钻得出去?她怎

么能轻易就让“小鬼当家”?

一鸟两翼,打不完的官司

电影不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者可以到商店里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产

品。电影观众必须由发行人先替自己挑选好并预先掏钱买好片子,然

后坐在一个规定的地方去消费。这决定了电影观众对电影发行商的客

观依赖。这就带来一个大问题:电影厂家明明给你生产了你喜欢看的

片子,但发行商不喜欢或他认为观众会不喜欢,就不购买。那么你将

无法消费(欣赏)到。而电影厂家生产的某部片子你明明不喜欢,但

发行商喜欢或他认为观众会喜欢而购买了。你花钱去看,看完也许要

骂“拍的什么臭片子!”你也许再也不会花钱上当了。

电影厂和发行商的“官司”由此产生。

制片与发行放映常被圈内人士比作“一鸟两翼”。这鸟的两翼协

调一致地扇乎才能翱翔太空。可长期以来,这两翼似乎从来没协调过。

于蓝说:“国家花大量人力、财力投资拍出儿童片,就因为电影

发行的萎缩,许多少年儿童看不到。”

发行商说,是你们没拍出好片子。

观众说,我们没看见什么好鸟儿,电影院都不愿放映儿童片。

据说儿影厂1997年拍了一部反映海峡两岸亲情的儿童故事片,

《阿秀的消息》,影片在泉州和晋江两地放映,小观众非常喜欢,大

人也看得津津有味。放映效果好得让现场的童影人嘴都笑歪

了。奥地

利儿童电影专家魏特夫人看后表示要把该片介绍给奥地利儿童。

可是,国内的观众们却没地方去看这部片子。

就经济利益而言,制作单位是切齿愤慨。辛辛苦苦拍出的影片,

发行部门常杀价到接近成本,近乎残酷剥削。每每谈判,制片人总是

铩羽而归。制片厂没有自己的影院,无奈,只有接受不公平交易,或

者一气之下“老子不卖了!”使许多片子蹲仓库。像《下辈子还做母

子》,就有许多观众打电话到电影厂反映看不到。

可发行部门还喊冤叫屈,说傻瓜才做亏本生意!我们也要生存,

能赚大钱的好片谁不想买?

这一鸟两翼间的“官司”随着市场的发展愈打愈烈,扯不清理不

明。

儿影厂编剧张延继说:“发行公司的问题与发行人的素质有关。

他应能代表观众辨别欣赏电影,经常一部质量不低卖座率高的影片,

会被发行人视为劣质。真正低劣的电影却被误认为好片而大肆宣传,

结果观众看后大呼上当。”

我听到一个发行商说:“制片厂说某部电影多好多好,我们买了。

可一共才20多个人看,看到最后就剩两人了。”这种例子可以随口道

来。

作为观众,我颇有同感。记得一部儿童片,真是太缺乏童真童趣

了,出演的成人演员也在火上加油地发嗲装天真。一个5岁半的孩子看

完了在那儿发嗲说:“爸爸妈妈,我也要当科学家,我也要当科学家

嘛!我长大以后也要为祖国为人民造好多好多的飞机!”

朋友的儿子很不屑地说:“七八岁的大老爷们儿怎么这么说话!

不好看不好看!”“啪!”把电视关了。

我问他:“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他举起一只手,像在振臂高

呼发表宣言:“我长大以后要娶好多好多老婆!一个老婆给我做饭,

一个老婆给我洗衣服,剩下的照顾我妈!”

我想这就怨不得人家发行部门了,你的片子太缺乏鲜活的东西了

嘛!生活中有,你没弄出来。

成人电影也有这样的问题,真实自然的现实生活被涂上了一层概

念化的色彩,“银幕上的人物不说真话和人话。”一位受访观

众说。

是鸟儿就应该高飞,飞不起来就肯定有问题,只不过问题不全在

两扇翅膀,还有别的。

到底谁说了算?

先把一鸟两翼间的官司放在一边,我们现在关注一下两头:创作

和观众。先说创作。

我们都想当然认为,只要编剧能编出一个好剧本,再找一个好导

演和一帮好演员,就能拍出一部好电影来。我们既然没有天天看到好

电影,就是创作者的不对了。

电影理论家胡克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说:“现

在儿童电影没人看,与创作人员缺少深入体验有很大的关系,创作者

老是以自己小时候的教育模式,看待现时代个性复杂易变的儿童心理,

结果陷入说教式影片,反过来却归咎于政府的限制。其实,按照市场

需求去拍,在心理、感情上与儿童拉近,没有根本性的错误,观众喜

欢,国家赚钱,何必限制呢?”

他说:“国外的(儿童)电影,关键点在于抓住了跨越国界、超

越意识形态的儿童心理。比如,五六岁的儿童对家长的依赖、八九岁

的儿童对家长的叛逆,共性的东西抓准了,又有较强的观赏性,便赢

得了世界观众。我们国家有丰富广阔的题材让你去挖掘。比如,现在

的儿童竟然会花钱雇人去开家长会。这能怪儿童吗?该怪家长本身,

家长到教师面前告状,不听小孩的辩解,导致儿童不得不这样做。这

种题材,有几个剧作者去深入体验?”共2页: 1

出处(作者):

我认为他这番话切中时弊。可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剧作者说:

“胡克先生的理论研究得不错,但他没有介入到一部影片的诞生过程

中去,他无法想象一部电影要通过多少道关口才能和观众见面!”

我理解他的真实意思是说创作要受到一定的约束,他还说,我国

的电影教育功能第一,举了个例子,如《黑猫警长》。我们

的传统观

念似乎就应猫抓老鼠,这才合乎正义战胜邪恶的人文精神,结果弄得

那些可爱的猫咪全成了义正辞严的警察,为什么就不能变成老鼠战胜

了猫呢?如果是这样,片子恐怕会更活泼更好玩儿。这就是约束,约

束变成束缚,束缚之下,如何生动活泼?

中影公司影视制作分公司副经理许建海先生,做过8年的电影局审

片官员,又是影视剧作家,现在又从事制片管理工作,他的叙述真让

我这个圈外人士惊讶无比。

他说:“如果一个编剧深入体验三五年,写出一部剧本,结果审

查被否决,这几年吃什么?”

他举了个例子,曾有一编剧写了一部反映中学生的剧本,里面有

这样一个情节:一个男中学生,喜欢录音,也喜欢班上一个女孩,于

是,对这个女孩提喜欢不喜欢等各种问题,让她回答。回去后,把它

编辑成一段话,然后拿给她听。女孩听后觉得好玩,从此喜欢与他交

往。后来,两人相约骑车到外面聊天,女孩子对他说,她喜欢唱歌,

然后唱歌给他听。就这段情节,编剧只当做少男少女的友情来做描述

的,可审查时被当作宣扬早恋要求删除。

有时,剧本通过,拍成电影,电影局审查也没问题,但在放映过

程被某个部门说有损形象,就有可能被禁演,哪怕站出来批评的只是

少数。这样,使得许多剧作者首先不从艺术去考虑,而是从如何使自

己的作品能否通过上去想。至于如何深入体验,挖掘艺术,不是主要

考虑的范围,而是想着怎么以最短的时间来创作出最能通过的影片,

赚取最多的利益。这种心理能创作出好电影吗?

有人说,没拍出来,怎么知道会受限制?但谁敢冒险花费巨额来

拍有可能通不过的电影?万一未通过,投资下去的费用谁给你承担?

创作人员由此潜意识里就在约束自己。

许经理又举了一例,有一写电脑黑客的剧本,反映银行系统一违

法分子,搞乱计算机程序,导致银行业务混乱,很惊险,很好看,也

很有时代感,我们准备报题材投拍。可现在我们必须考虑银行部门的

人看了有可能会认为会减少储户等等诸多烦人的问题。很多

题材就这

样前三后四地考虑,不考虑不行,谁都不愿冒“被枪毙”的险。

一位从影30多年的老导演给我举了一大堆实例后说:“这种束缚

是从大到小贯穿始终的。从题材选择,到主题的确立,人物类型的设

计和对人物的态度,一直到某人物该不该说哪一句话,该不该做哪件

事儿,该不该有哪个举动,哪个镜头是不是太长等等,都有可能受到

某种嫌疑而要求删改……”

另一个剧作者告诉我说:“我写的一个喜剧剧本,其中有一个情

节是,当工人的丈夫怀疑同样是工人的妻子在他外出的时候和合住在

同一套房子里的工程师有不正当关系,妻子和他吵完架后又和好了,

妻子娇嗔地说了一句:‘我怎么会爱上一个知识分子呢?’好了,这

有挑拨工人和知识分子关系的嫌疑,得删!”

“我已经没精气神儿再去和人争辩了!他们说删哪儿我就删哪儿,

就当他们是导演算了。”一位资深导演说得很无奈。原来,他执导的

一部喜剧片里有一个管计划生育的男干部有些毛病,但也只是性格上

的毛病,绝不是阶级敌人。可摄制单位的领导说不行,得把他改成个

体户老板,不然有给党的干部脸上抹黑之嫌,计生委知道了要提意见

的,电影局也不会通过……

各位圈外朋友,您难道不会和我一起目瞪口呆吗?可是,大家不

要误认为,这种种束缚全来自电影审查机关——电影局。其实,电影

局也怕自己通过了的片子通不过。中国电影就像是千夫所指的小媳妇

儿,能对她提出非份要求的人来自各个部门的方方面面,好像谁都可

以对电影动剪刀。常常以为该拜的佛都拜过了,没事儿了,冷不丁就

不知道从哪儿冒出个黑脸包公来对“小媳妇儿”用刑:“这个地方污

蔑我们了。得改!得删!不改不删就不准演!”这种案例实在不算太

少。被各种理由“毙”掉的片子中真的不乏有很好看的,有的甚至差

点儿要被评上政府奖了。在这种遭“十面埋伏”的情势下,电影主管

部门为了防范于未然,只好把圈子划得再小一点儿了!一部电影弄得

谁都提不出意见来了,这电影还能看吗?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有着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表现在高增长、衍生品以及营销等方面,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电影的市场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电影市场现状问题 从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算起,中国电影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在尝试、探索时期,中国电影是从市场开始的,这也符合世界电影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由于现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加上“礼乐”的、“文以载道”的传统,电影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功能,时常被扩大和突出,而它首先应该有的娱乐功能却时常被降低,甚至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被全面否定。直到改革开放后期,电影体制改革深化,电影的产业性质得到确认,也逐渐移步于市场和主流意识领域,有序的中国电影市场态势才开始形成,中国电影也总体性的向常态社会回归。 电影市场是指从事影片版权交易活动以及提供电影放映活动的领域和场所。按照营销环节划分,分为电影发行市场和电影放映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电影在我国文化服务市场中一度占据着“龙头”地位。1981年全国电影观众人次达到275亿,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最高纪录,;199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4亿元、发行收入达到11亿元,均创咋了中国电影市场史上的最高纪录。到了90年代,随着娱乐、电视、网络和旅游市场的崛起和繁荣,电影市场曾受到巨大冲击并且逐渐陷入萎缩的境地。近年来,在我国的电影业管理者、经营者的共同努力下,电影凭借着“大、光、声”的技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获得了新的生机,改善城市影院设施环境也开始激活我国的电影市场。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1)我国电影制作机构不断增扩,电影制作权逐渐放开,近年来,电影产业实现了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 (2)电影产量不断增加,票房收入总数不断增长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地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地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地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地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地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地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地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地跨文化传播手段. 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地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地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地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地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地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地干瘪动物.花家地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地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地格局俨然就是西方地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地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地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地文化就在这样地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地作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地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地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地外形,更有典雅深邃地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地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地“美国功夫”.每逢格斗地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地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地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地“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地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地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地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地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地元素外表下,蕴含地是美国“相信自己”地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地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地一个原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地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地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地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地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地并非是表象上地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地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地反思.《卧虎藏龙》地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地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地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地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地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地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地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地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制地剧烈冲突,以及对自由地追求,和自由被禁锢带来地痛苦与矛盾.遵循传统礼教地李慕白悲剧地死去,而跳出传统礼教追求绝对自由地玉蛟龙最终也走向毁灭.在快意恩仇之间,影片向人们抛出了究竟用什么样地信仰才可以走出迷雾地人生拷问.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观众可以从电影设立地东西两种文化形象中看到自己和他者,既在对照之中凸显了本国文化地文化特性,又通过共性地挖掘打通了不同文化间地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地接受认同.影片既没有以民族文化为本位固步自封,也没有对异国文化无原则地曲意逢迎,而是通过对

(完整word版)国外影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2010级新闻学(对外汉语)专业2013-2014第二学期《文化传播》期末考 试 论文题目:电视选秀节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所在班级:新闻学1001班 考生学号:1009091002 考生姓名:陈奂

国外影视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以美剧为例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己经达到异常惊人的地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有愈演愈烈之势。影视作品拥有庞大的受众群和广泛的覆盖面,作为当前最受追捧的大众文化娱乐方式,它不仅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增进了国家间的文化沟通,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迅速为全球人民所共享。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从人们的生活习惯到精神文化,变化都是空前的,电视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正文】当前热播的美剧在中国年轻人之中广泛传播,它在中国的风行并没有通过传统的主流媒体,而是借助于网络的力量。美剧在互联网上的火热流传已构成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美剧在中国的传播表明,全球化下文化间的交流势不可挡。 一、美剧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 197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之后,中美两国签署了一批文化交流项目。第二年,一部由中央电视台译制部引进的美国科幻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中国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全剧21集播完之后,男主角麦克的太阳镜成为那个时代中国所有时尚青年必备的装束。 在那个网络还不够发达的年代,一部美剧的普及工作全靠口口相传,许多英语老师会选择在课堂上放一集无字幕的《老友记》或者《威尔和格蕾丝》或者《人人都爱雷蒙德》来做口语培训,那时又正逢“疯狂英语”当红,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英语狂人,在听腻了英语磁带后,他们打着练习美式英语的旗号迷上了美国情景喜剧。 《越狱》生逢网络时代。在这部美剧的忠实粉丝群里,有很多人是通过网络与之发生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尽管在起初,它也是靠着网友之间的口口相传,但在网络相对发达的21世纪,其传播速度远非《老友记》可比拟。从它走红开始,美剧在中国的网络时代正式启航。一些原本默默无闻的翻译小团体,因为定期为《越狱》制作中文字幕而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一种叫做“字幕组”的新兴民间组织,而五花八门的下载网站和技术共享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从《越狱》开始,中国观众才真正懂得何谓美剧和如何欣赏美剧。正是从《越狱》开始,中国人追看美剧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赋予了一部分思路迅捷、喜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5届毕业论文 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院、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生姓名:圈圈 指导教师:WWW 职称讲师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完成时间:2015年6月

摘要 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的同时也使人们对精神方面的消费需求愈发提高。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对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本论文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电影产业的重要性进行了一些简要的阐述。其次是在研究全球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重点研究电影强国如美,韩,日,法,印等国的电影产业的经验借鉴。通过收集这些国家的电影业发展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电影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并对我国电影产业中存在的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研究了解自身存在的影响发展的问题之后,要着重分析其他电影强国的优势对我国电影产业的经验借鉴,并对此总结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对策。中国应该针对自身优势所在,及时调整关于电影产业的政策措施,提高产业影响力,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属于自己的电影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material life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people’s consumption demand in the spiritual aspect has also increased. As a core compon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the film industry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cultural field, but also provided a huge impetu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film industry also needs to be studied and solved.This paper has first of all briefly illustrat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lm industry.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global film industry above the film focuses on Experiences powe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South Korea, Japan, France, Indi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film industry. By collecting data in these coun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i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and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China's film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In the study understand the issue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existence after the analysis should focus on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movies powers Experience of China's film industry, and this summ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film industry. China should make use of its advantages, timely adjust the trade strategies related to the film industry, increas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create a film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hinese film industry;situ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doczj.com/doc/9b10917836.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摘要:这几年来,中国的电影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电影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正文: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走得颇为艰辛,但毕竟还是很有价值的。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到第一代电影人的长成;从第二代的东方美学电影,到第三代电影人对民族电影的艰苦探索;从“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笼罩下的第四代电影人,到横空出世雄心勃勃地扛起家国重担的第五代,再到如今关注个体自我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都经过了时间与人们挑剔的评价,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这几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电影到了解中国电影,再到关注中国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电影。这些明显而迅速的变化,说明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从近期几部电影的高票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的火热,从创下最高票房纪录12.6亿的《泰囧》到同样突破12亿票房的《西游降魔》,再到这两天票房持续增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人不禁惊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迅速。来自中国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无疑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大量资本正往里涌。 (二)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首先是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和跟风。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题材虽好但是看多了不免感到乏味。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喜欢跟风拍摄,有一个题材的电影大热之后便一窝蜂的出现好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去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引发观影热潮后,今年电影市场上便出现许多类似的爱情题材的小清新的电影,就像最近上映的《分手合约》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2002年创下205亿票房的《英雄》拉开了当下国产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为了争取高票房,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用明星来造势,用宏大的场景来吸引观众,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除了各种叫座不叫好的商业大片之外,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也让人诟病。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最后便是中国的电影渐渐的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电影的一个趋势,就是西化严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电影是一门离不开科技更新的艺术,对于西方发达的科技,我们应该借鉴。可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引用的是他们的科技,借鉴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的电影故事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大地上的故事,需要中国电影人们用影像抒写的还很多,又何必非得要中国人穿上西方人的外套像个小丑似的扮演他们的悲欢离合呢?中国电影更多面向的是中国观众,所以应该选择中国人的审美、娱乐取向,而不是一味讨好西

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世界电影史 摘要: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攀升。人们的文化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作为当代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有了新的发展,每年一度的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金鹿奖等评选出的多部优秀影片,使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的非凡进步。这不仅仅延续了原来的经验和传统,同时也有当代人的开拓,创新。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 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1.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 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但是赵薇,陈坤等大牌明星主演的《画皮》仍大获成功。当然还有由《刺马》翻拍的《投名状》等。失败片中的《唐伯虎点秋香2》,被称为“搞笑不足,雷人有余”,还有翻拍《偷听女人心》的《我知女人心》,不仅照单全收原版的缺陷,而且在本土化过程中又添硬伤。新片不断,翻拍不止,翻拍片到底能否超越老片,这仍然有待考证,但是这种做法无疑展现出了国内电影人缺乏必要的创意。 2.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 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比如冯小刚的影片植入广告就很多,《非诚勿扰2》更是如此,有观众开玩笑说:“不是看电影顺带看广告,而是看广告顺带看电影。”还有的人在看电影的时候专门是数广告的。甚至《唐山大地震》的植入广告都达到1个亿,很多观众指责此举严重降低了该片的诚意度。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3. 对现实题材存在胆怯心理

影视中的跨文化传播

影视中的跨文化传播 摘要:进入不断全球化的21世纪,随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深入,中国的文化成为了外 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而影视作品则是反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 其跨文化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影视作品,包括电视剧、电影如何在世界浪潮中进行跨文化传播,传播带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进而分析影视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原因以及困境,最后提出对中 国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Zeng Cui Pi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bstract: Nowadays,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ing world, with the more frequent and deep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Chinese culture has becoming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foreigners to understand China better. And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windows to reflect the Chinese culture. As the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has continued to advance,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lso become faster and faster. This article will research the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 including the TV plays and movies. The research will talk about the Chinese programs is how to make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ld with a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then, the article will study the problems,the reasons and the dilemma in the process of Tra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end, the proper measures about the Tra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Chinese film and television will be put forward. Keywords:film and television works,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绪论

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现状

现代电影的发展 ——电影基础设施支持增长前景乐观: 现阶段,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劲增长为未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将激发中国电影业的潜在市场。同时,中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使人们加大在旅游文化,电影和游戏方面的支出。中国居民在文化和娱乐服务的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5.0%增加至2009年的8.9%。 ——现代化电影院数量的增加: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电影播放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城市中央商务区出现了众多大型购物中心,而这些也都建了许多多剧场影剧院。为了提高观众的体验效果,这些新建的电影院一般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视听放映设施。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多剧场影剧院数目已由2005年的838家增加至2013年的3,000家。电影院和银幕的数目也分别由2005年的1,243和2,668增加至2014年的将近20,000。 ——有利的监管环境: 中国政府一直都支持电影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的政策使得中国整个电影产业价值链上的参与者获益。这些政策包括私人资本投资,电影院数字化,金融机构参与电影融资及电影的出口等。而对电影产业实施的税收减免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电影公司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及进口税方面的负担。此外,政府还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来保护版权内容,其中就包括在

网络内容共享方面的政策。除了这些政策,政府也在实现电影产业逐步开放方面一直作不懈努力。从2000年初的私人电影公司放行授权政策到增加电影出口配额,在过去20几年中,中国政府不断简化电影审查程序,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影制作包含所有在电影制作有关的活动,如电影素材选取,电影融资,制作团队和演员选取,拍摄,后期制作及获取监管部门的批准。 近几年,中国国内电影制作板块变得尤为活跃。根据资料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电影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4.9%。2012年国产产量总量达到最高745部,2013年共产出近638部电影。进入门槛低和从非电影公司和金融机构获取的融资不断增加使得电影制作市场出现高度分散,现在全国范围类总共拥有约300个电影制片厂。 总的来说,一部成功的电影包含以下关键因素:优秀的电影制作团队和演员,电影剧情的市场化,获得一家有实力的电影发行公司的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电影巨星频频亮相国际市场,电影制作成本,特别是演员成本,未来将不断出现攀升。 近年来,电影制片人通过不同渠道来获得电影融资,其中包括电影制片厂,电影业之外的投资者,电视台,海外预售发行权,电影植入广告和政府支持等。此外,凭借票房和版权以及个人信誉担保,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参与电影融资领域。一些电影制片厂也能够通过向公共和私人发行股票来融资。 通过建立中外电影制片商的合作不仅给了外国电影制片商更好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外国电影不受进口配合的限制可以在中国放映。《十月围城》就是通过香港电影制片商和中国内陆投资者合作创造出的佳作。 ——电影发行 电影发行对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发行商通过在各大院线安排电影的放映和媒体宣传来创造公共利益。电影发行商主要负责制作

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与中国民族电影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与中国民族电影的本土化和国际化 一、引言 电影,作为最直观生动的媒介传播工具,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神韵,是向世界展示自身文化价值、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形象的艺术品和独特商品。而好莱坞电影,无论从其对美国电影业的贡献,还是对世界电影界的推动作用而言,无疑都是其中最为成功的典型范例。在全世界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的当今社会,好莱坞电影在其对本国文化的宣扬传播过程中,让世界对美国及其文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让世人对美国精神深深痴迷,也让正在崛起中的中国民族电影意图一窥其究竟,究竟是什么让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界占据如此非凡的地位,它又会对中国民族电影走向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和推动,这都是当代中国电影人所要关注和重视的核心问题。 二、好莱坞电影及其跨文化传播好莱坞电影不仅仅是一种现象,甚至可以说已经是一种文化,在世界电影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世界电影生产总量中约为6%,但却占世界电影放映时间的80%”(张燕,2014),几乎占据整个世界电影市场,可见其受观众喜爱的程度。因此,从其最根本的商业属性而言,好莱坞电影无疑是商业运筹领域中的成功案例。同时,“一部电影想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应当具备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出色的剧本;第二,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阵容;第三,高端技术支撑下的美轮美奂的画面效果和出

色的剪辑效果”(郎咸平,2007:45-46 )。可以说,好莱坞的每一部电影都具备这三方面的特质,无论是早期为国人津津乐道的罗曼蒂克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还是现代充满科幻元素的《星际穿越》,都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参照典范。 而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正是因为在其影片中,充分展现了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方方面面,以宣传美国文化、美国精神为使命,展现了美国人生活的各个角度和维度,包括“天赋使命观、个人主义价值观、宗教理性观和物质主义利益观等”(严峰,2010)。提起好莱坞电影,人们自然会想到“自由”“英 雄”“乐观”抑或“美国梦”,无论是其中的哪一方面都是美国精神的真实体现。然而,好莱坞电影中最为突出的一大特征便是备受美国人所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他们感怀英雄人物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受的困难和挫折,对其感同身受;他们欣赏英雄们百折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气魄,以此勉励自我;他们更渴望英雄浴血奋斗后成功的喜悦,意图实现自我的价值。故而,不论是从50 年代开始的西部牛仔片还是到今天充满科幻色彩的未来片,都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形象。最早为中国观众所熟识的“美式英雄”则是好莱坞电影《007》中的詹姆斯? 邦德,其经典的造型、潇洒的动作、高超的技艺,将美国人眼中的英雄梦诠释的淋漓尽致,也让邦德的形象自60 年代起跨越近 60 年经久不衰。一个个经久不衰的“美式英雄”不仅能够跨越时代,也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既有老式英雄邦德,也有为儿童观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摘要:电影产业化的观念和制度并没有真正确立、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严重失衡,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日益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产业好莱坞电影发展现状 第一、电影产业体制的改革阵痛。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电影业在市场压力下逐渐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过渡首先是制片方式的转变。电影制作机构的增扩,电影出品权的逐渐放开,部分地分散了电影生产的垄断性,为电影作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可能性。因而,10多年来,不仅国家或者电影企业投资生产影片,而且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国营和民营、电影企业与非电影企业、大陆与港台、中国与外国联合拍摄的影片,各种社会资金注入电影企业,使国产影片的投资规模年增长幅度从90年代以来达到了10%以上,国产电影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这些资金所代表的运作机制、文化观念、以及市场竞争意识,这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其次是发行方式的转变。90年代初期,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多种机制、多种形式的发行放映模式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扩大引进发行外国电影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引进世界"流行"影片,在刺激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影响到本土电影的制作策略和影片风格。 (一)近年来电影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发行业和制片业的相互渗透和参与趋势仍在增加,许多地区和机构已经建立或者正在酝酿建立制作、发行甚至放映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手段。 一、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的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的中国形象相去甚远。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的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的干瘪动物。花家的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的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祖先在祠堂议事的格局俨然就是西方的圆桌会议。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的凝重、严肃。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的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中美两国的文化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的作用。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的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的梦,却又好吃、懒惰。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的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的“美国功夫”。每逢格斗的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的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这一桥段的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的启示是“相信自己”。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的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的奥义,而只是你自己。《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的元素外表下,蕴含的是美国“相信自己”的精神。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的更为精致。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的一个原因。 二、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的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的中国武术等等。然而影片着意表现的并非是表象上的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反思。《卧虎藏龙》的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的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的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的人物玉蛟龙。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的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这一人物的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的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

浅谈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障碍

浅谈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障碍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历史101班 姓名:龙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国家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大学开设的学科种类和数目日益增加可以看出,我国正致力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接班人。其中,对《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的学习是大学生丰富知识和阅历,认识世界和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跨文化传播学导论》主要研究的是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关系与社会活动之间的知识系统。那么在我国,外来文化和中华文化传向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呢?还有,它们又分别面临哪些问题和障碍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要款跨文化传播学,我们就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和什么是跨文化传播。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什么是文化,按照《跨文化传播学导论》的注释和名人名家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文化解释为: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时空内,就是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社会生活所创造出来的历史积淀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文化又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文化是指民俗、民风、丧葬嫁娶;经济贸易、生产活动、典章制度;还有房屋食品以及其他商品,这些通过劳动所获取的精神与物质的结晶。狭义的文化是指: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这些鱼精神文明联系的的东西,是区别于物质文明的文化。文化还有着自己的特征,第一: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和创造的一种代代相传的习得行为,能够促

动个体和社会的生存、适应和发展。第二:文化是特定群体和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接受和共享的,往往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第三:文化是稳定的,也是变化发展的。第四:文化是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合体系,体系的各部分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功能上互相依存。文化是一座大厦,当然是由不同的要素组合而成,文化的主要要素有:知识体系、规范体系、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社会组织与家庭、历史、物质产品和地理环境。 我们了解了文化的内涵和形式,但是只要通过传播这一手段才构成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没有跨文化的传播活动,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没有人类的进化和文明。跨文化传播主要有四中传播形态,分别是:跨种族传播、跨族群传播、跨群体传播和国际传播。人类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和阶段,但是总体而言,跨文化传播只有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今天的我们正处在电子传播阶段,传播的速率和质量大为改观。 现在,想必大家对文化和跨文化传播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了,那么我们再把眼光转向国内,转到我们的身边,究竟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如何对待跨文化传播活动呢? 近年来,我们对跨文化传播印象比较深刻的要数外国影视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冲击了。我们必须承认,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有巨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