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详解】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详解】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详解】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详解】

机械装备工艺规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

(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2)装配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

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

(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

(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

(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

2、套件(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3、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如,主轴组件。

4、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的。如,车床的主轴箱。部件的特征:是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能。

二、各种生产类型的装配特点:

三、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

1、装配精度: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机器的装配精度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相互位置精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之间的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

(2)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速度上的精度。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等。

(3)相互配合精度:指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

2、装配尺寸链

(1)装配尺寸链的定义: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称为装配尺寸链。

(2)装配尺寸链的分类:

1)直线尺寸链:由长度尺寸组成,且各环尺寸相互平行的装配尺寸链。

2)角度尺寸链:由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组成的装配尺寸链。

3)平面尺寸链:由成角度关系布置的长度尺寸构成的装配尺寸链。

(3)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

1)确定装配结构中的封闭环;

2)确定组成环:

从封闭环的的一端出发,按顺序逐步追踪有关零件的有关尺寸,直至封闭环的另一端为止,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即构成一个装配尺寸链。

(4)装配尺寸链的计算: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极值法和统计法。前面介绍的极值法工艺尺寸链基本计算公式,完全适用装配尺寸链的计算。

一、互换装配法

采用互换法装配时,被装配的每一个零件不需作任何挑选、修配和调整就能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用互换法装配,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精度。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互换装配法可分为完全互换装配法和不完全互换装配法,现分述如下:

1.完全互换装配法

(1)定义:在全部产品中,装配时各组成环不需挑选或不需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装配后即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完全互换法。

(2)特点:

优点:装配质量稳定可靠(装配质量是靠零件的加工精度来保证);装配过程简单,装配效率高(零件不需挑选,不需修磨);易于实现自动装配,便于组织流水作业;产品维修方便。

不足之处: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在组成环数较多时,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规定得严,零件制造困难,加工成本高。

(3)应用:完全互换装配法适用于在成批生产、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少或组成环数虽多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机器结构。

(4) 完全互换法装配时零件公差的确定:

1)确定封闭环:

封闭环是产品装配后的精度,其要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封闭环的公差T0由产品的精度确定。

2)查明全部组成环,画装配尺寸链图:

根据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由封闭环的一端开始查找全部组成环,然后画出装配尺寸链图。

3)校核各环的基本尺寸:

各环的基本尺寸必须满足下式要求:Ao=ΣAi-ΣAi 即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

4)决定各组成环的公差:

各组成环的公差必须满足下式的要求:To≥ΣTi 即各组成环的公差之和不允许大于封闭环的公差。

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Tp可按下式确定:

Tp=To/m 式中:m----为组成环数。

各组成环公差的分配应考虑以下因素:

a)孔比轴难加工,孔的公差应比轴的公差选择大一些;例如:孔、轴配合H7/h6。

b)尺寸大的零件比尺寸小的零件难加工,大尺寸零件的公差取大一些;

c)组成环是标准件尺寸时,其公差值是确定值,可在相关标准中查询。

5)决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a)先选定一组成环作为协调环:协调环一般选择易于加工和测量零件尺寸;

b)包容尺寸(如孔)按基孔制确定其极限偏差:即下偏差为0;

c)被包容尺寸(如轴)按基轴制确定其极限偏差:即上偏差为0。

6)协调环的极限偏差的确定:

根据中间偏差的计算公式:

△0=Σ△i-Σ△j

式中:△0---为封闭环的中间偏差,△0=(ES0+EI0)/2;

Σ△i、Σ△j---分别为所有增环的中间偏差之和、所有减环的中间偏差之和。

求出协调环的中间偏差,再由协调环的公差求出上下偏差为:

ES=△+T/2 EI=△-T/2

应用举例:如右图所示齿轮部件的装配,轴是固定不动的,齿轮在上面旋转,要求齿轮与挡圈的轴向间隙为0.1~0.35。已知:A1=30mm,A2=5mm,A3=43mm,

A4=30-0.05 mm(标准件),A5=5mm。现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解:

(1)确定封闭环:图中尺寸A0是装配以后间接保证的尺寸,也是装配精度要求,所以A0是封闭环。

(2)由份量环查找各组成环,画装配尺寸链图:

(3)校核各环的基本尺寸:

A0= A3-(A1+ A2+A4+ A5) =43-(30+5+3+5) =0 可知各组成环的尺寸准确无误。(4)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

先计算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Tp:Tp=T0/m 因:A0=3+0.35+0.10 mm,所以:T0=0.25mm。

m=5 ,即组成环数。

故:Tp=T0/m=0.25/5=0.05mm 而A4是标准件,其公差值为确定值,其值为T4=0.05mm。根据加工的难易程度选择公差为T1=0.06mm,T2=0.04mm,T3=0.07mm,T5=0.03mm

(5)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因A5是垫片,易于加工和测量,故选A5为协调环。A1、A2为外尺寸,按基轴制确定极限偏差:A1=30 0-0.06 A2=5 0-0.04 A3为内尺寸,按基孔制确定极限偏差:A3=43+0.070

(6)协调环的极限偏差的确定:

封闭环的中间偏差为:

△0=(0.35+0.1)/2=0.225

各组成环的中间偏差为:

△1=(0-0.06)/2=-0.03

△2=(0-0.04)/2=-0.02

△3=(0.07+0)/2=0.035

△4=(0-0.05)/2=--0.025

由:△0=△3-(△1+△2+△4+△5) 得:

△5=△3-(△1+△2+△4+△0)=0.035-(--0.03-0.02--0.025+0.225)=--0.115

协调环A4的极限偏差为:

ES=△5+T5/2=--0.115+0.03/2=-0.10 EI=△5- T5/2=-0.115-0.03/2=-0.13

所以有:A5=5-0.10-0.13。

2.统计互换装配法(不完全互换装配法)

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装配过程虽然简单,但它是根据增环、减环同时出现极值情况来建立封闭环与组成环之间的尺寸关系的,由于组成环分得的制造公差过小常使零件加工产生困难。完全互换法以提高零件加工精度为代价来换取完全互换装配有时是不经济的。

统计互换装配法又称不完全互换装配法,其实质是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适当放大,使零件容易加工,但这会使极少数产品的装配精度超出规定要求,但这种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尤其是组成环数目较少,产品批量大量,从总的经济效果分析,仍然是经济可行的。

统计互换装配方法的优点是:扩大了组成环的制造公差,零件制造成本低;装配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不足之处是:装配后有极少数产品达不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须采取另外的返修措施。大数互换装配方法适用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装配精度要求较高且组成环数又多的机器结构。

二、选择装配法

1、选择装配法定义:是将装配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称为选择装配法。适用场合:装配精度要求高,而组成环较少的成批或大批量生产。

2、选择装配法种类

?直接选配法:

(1)定义:在装配时,工人从许多待装配的零件中,直接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直接选配法。

(2)特点:1)装配精度较高;2)装配时凭经验和判断性测量来选择零件,装配时间不易准确控制;3)装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

?分组选配法:

(1)定义:将各组成环的公差相对完全互换法所求数值放大数倍,使其能按经济精度加工,再按实际测量尺寸将零件分组,按对应的组分别进行装配,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选择装配法,称为分组选配法。

(2)应用: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精度要求特别高同时又不便于采用调整装置的部件,若用互换装配法装配,组成环的制造公差过小,加工很困难或很不经济,此时可以采用分组选配法装配。

(3)分组选配法的一般要求:

1)采用分组法装配最好能使两相配件的尺寸分布曲线具有完全相同的对称分布曲线,如果尺寸分布曲线不相同或不对称,则将造成各组相配零件数不等而不能完全配套,造成浪费。

2)采用分组法装配时,零件的分组数不宜太多,否则会因零件测量、分类、保管、运输工作量的增大而使生产组织工作变得相当复杂。

(4)分组法装配的特点:主要优点是:零件的制造精度不高,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组内零件可以互换,装配效率高。不足之处是:增加了零件测量、分组、存贮、运输的工作量。分组装配法适用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又要求特别高的机器结构。

三、修配装配法三、修配装配法

1、定义: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先确定的组成环尺寸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法,称为修配装配法。

采用修配法装配时,各组成环均按该生产条件下经济可行的精度等级加工,装配时封闭环所积累的误差,势必会超出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为了达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装配时须修

配装配尺寸链中某一组成环的尺寸(此组成环称为修配环)。为减少修配工作量,应选择那些便于进行修配的组成环做修配环。在采用修配法装配时,要求修配环必须留有足够但又不是太大的修配量。

2、修配装配法的特点:主要优点是:组成环均可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不足之处是: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3、应用:修配装配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那些组成环数较多而装配精度又要求较高的机器结构。

四、调整装配法

1、定义: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在机器结构中的相对位置或选用合适的调整件来达到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称为调整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与修配装配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在以装配精度要求为封闭环建立的装配尺寸链中,除调整环外各组成环均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由于扩大组成环制造公差累积造成的封闭环过大的误差,通过调节调整件(或称补偿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消除,最后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调节调整件相对位置的方法有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等三种。

2、调整装配法的特点:主要优点是:组成环均可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装配效率比修配装配法高。不足之之处是要另外增加一套调整装置。

3、应用:可动调整法和误差抵消调整法适用于在小批生产中应用,固定调整法则主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技术专业通用机械制造方向的一门技能方向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岗位职业素养,具备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所需的基本能力,为从事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有关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常用工装知识和编制常用通用机械设备装配工艺规程的基本知识、装配工艺知识、尺寸链知识、车床导轨精度检测方法和孔的刮削方法、常用通用机械装配和精度检验的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常用通用机械装配与调试的能力。 能力目标: 1.能够读懂车床主轴箱、进给箱等部件的装配图。 2.能根据机械设备的技术要求,确定装配顺序,提出所需工装的设计方案。 3.能够完成车床部装、总装,并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4.具备相应的机械设备精度检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能力。 5.具有安全操作和环保意识。 三、参考学时 252学时。 四、课程学分 1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1

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学时 1认识装配 与工装 1、掌握装配基础知识; 2、掌握工装知识,会设计简单的工装 3、掌握机械设备装配工艺: 4、会正确选用装配、维修工具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评价 30 2主轴箱的装 配与调试 1掌握轴、齿轮、轴承等典型零部件装 配要点; 2掌握静平衡原理,了解动平衡原埋; 3正确选用框式水平仪、检验心棒等 检测量具; 4能熟练拆装车床主轴箱,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 5能够对车床主轴箱进行调试; 6能对车床主轴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 行分析并排除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54 3进给箱的 装配与调试 1能熟练拆装车床进给箱,达到装配精 度要求; 2能够对车床进给箱进行调试; 3能对车床进给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 行分析并排除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48 4溜板箱 的装配 与调试 1掌握尺寸链知识; 2掌握螺旋机构,蜗杆、蜗轮等典型 机构的装配要点; 3能熟练拆装车床溜板箱,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 4能够对车床溜板箱进行调试; 5能对车床溜板箱常见故障的原因进 行分析并排除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48 5综合实训 1掌握车床床身与床鞍等典型部件的 装配要点; 2掌握车床精度检验方法; 3完成车床总装配,达到装配技术要 求; 4能够对车床进行调试和维护; 5能对车床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排除; 6具有一定的相关工种的操作能力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现场教学,教师演示; 3.学生分组讨论; 4.项目总结评价 60 6机动12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及方法

机械装配 标准与方法 第一节零部件的清洗 一, 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并应按照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二, 清洗设备及装配件表面的防锈油脂,宜采用下列方法: 1,对设备及大,中型部件的局部清洗,宜采用现行国家 标准《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轻柴油》,乙醇和金属清洗剂进行擦洗和涮洗;金属清洗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十一的规定. 2,对中,小型状较复杂的装配件,可采用相应的清洗液浸泡,浸洗时间随清洗液的性质,温度和装配件的要求确定,宜为2-20min,且宜采用多步清洗法或浸,涮结合清洗;采用加热浸洗时,应控制清洗液温度;被清洗件不得接触容器壁. 3,对形状复杂,污垢粘附严重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蒸汽,热空气,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清洗液进行喷洗;对精密零件,滚动轴承等不得用喷洗法. 4,当对装配件进行最后清洗时,宜采用超声波装置,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和三氯乙烯等进行超声波清洗. 5,对形状复杂,油垢粘附严重,清洗要求高的装配件,宜采用溶剂油,清洗汽油,轻柴油,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和碱液等进行一喷联合清洗. 三, 设备加工表面上的防锈漆,应采用相应的稀释剂或脱漆剂等溶剂进行清洗. 四, 设备零,部件经清洗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并应采取防返锈措施.五, 设备组装时,一般固定结合面组装后,应用0.05mm塞尺检查,入深度应小于0.2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10;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用0.04mm塞尺检查,不得入;特别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前后均不得入.六, 带有内腔的设备或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任何异物. 七, 对安装后不易拆卸,检查,修理的油箱或水箱,装配前应作渗漏和气密检查. 螺栓,键,定位销的装配 一, 装配螺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紧固时,宜采用呆扳手,不得使用打击法和超过螺栓许用应力. 2,螺栓头,螺母与被连接件的接触应紧密,对接触面积和接触间隙有特殊要求的,尚应按技术规定要求进行检验. 3,有预紧力要求的连接应按装配规定的预紧力进行预紧,可选用机械,液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

机械结构件装配工艺标准 机械结构装配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公司产品机械结构件装配加工的过程,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机械结构,比如孔轴配合,螺丝、螺栓连接等等装配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引用标准 (1)JB T5994 机械装配基础装配要求 (2)GB 5226 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3)GB 6557 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 (4)GB 6558 挠性转子的平衡评定准则 (5)GB 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6)GB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7)GB 9239 刚性转子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 (8)GB 10089 圆柱蜗杆蜗轮精度 (9)GB 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 (10)GB 10096 齿条精度 (11)GB 11365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12)GB 11368 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 3 机械装配专业术语 3.1.1 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1.2 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3.1.3 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加工方法和过程。 3.1.4 产品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5 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6 工艺性分析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7 工艺性审查在产品工作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8 可加工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3.1.9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3.1.10 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1.11 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和各种技术文件。 3.1.12 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电子教案

(一)工序 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如一台机床或一个钳工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也是制定(时间定额、配备工人、安排作业等)生产计划、进行经济核算和质量检验的的基本单元。 工序从内容上包含了在一个工件上连续进行直到转向加工下一个工件为止的全部动作。 区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设备(或工作地点)是否变动和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内容是否连续。 实例: 如图1-1所示的阶梯轴,当单件小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及工序划分如表1-1所示;当中批生产时, 其加工工艺及工序划分如表1-2所示。 ~ 表1-1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单件小批生产)工序号工序内容设备 1` 车端面,钻中心孔,车全部外圆,车槽与倒角 车床2铣键槽,去毛刺铣床 3磨外圆外圆磨 床 ~ 表1-2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中批生产)工序号工序内容设备1铣端面,钻中心孔铣端面,钻中心孔机床 > 2全外圆,车槽与倒角车床 " , 通过案例 和表格, 引导学生 加深对工 序概念的 理解 $ — : " $

3铣键槽铣床 4去毛刺— 钳工台 5磨外圆外圆磨床 (二)工步与走刀 1.工步 在一个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工具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工序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把工序划分为工步。 @ 工步是指加工表面(或装配时的连接表面)和加工(或装配)工具不变的条件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一个工序可以包括几个工步,也可以包括一个工步。 实例: 在表1-2的工序2中,就包括了车各外圆表面、车槽和倒角三个工步。而工序3中,当采用键槽铣刀铣键槽时,就只包括了一个工步。 一般来说构成工步的任一因素(如加工表面、刀具)发生改变,即为另一工步。但对于那些在一次安装中连续进行的若干个相同工步,比如图1-2所示零件上四个?15mm孔的钻削,可写成一个工步---钻4-?15孔。 复合工步: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在工艺文件上,复合工步应视为一个工步。 复合工步的利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实例: 如图1-2,如果在多轴钻床上进行钻孔,则四个孔可以同时钻出,那么这四个孔的钻削就构成了一个复合工步。 如图1-3,由三把刀具同时对工件的三个表面进行加工,那么这三个表面的加工就构成了一个复合工步。 2.走刀 在一个工步内,若被加工表面需要切去的金属层很厚,需要分几次切削,则每进行一次切削就称为一次走刀(即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 ; 强调工序 和工步的 关系 ~ , - ; 、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1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a)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 a)套件(合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 的。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a)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及零件而构成的。如, 主轴组件。 a)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而构成的。 如,车床的主轴箱。部件的特征:是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 的功能。 2各种生产类型的装配特点: 3装配精度与装配尺寸链 3.1装配精度: 为了使机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须保证其装配精度。机器的装配精度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相互位置精度:指产品中相关零部件之间的距离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轴度等 (2)相对运动精度:指产品中有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在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速度上的精度。如传动精度、回转精度等。 (3)相互配合精度:指配合表面间的配合质量和接触质量。 3.2装配尺寸链 (1)装配尺寸链的定义: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称为装配尺寸链。 (2)装配尺寸链的分类: 1)直线尺寸链:由长度尺寸组成,且各环尺寸相互平行的装配尺寸链。 2)角度尺寸链:由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组成的装配尺寸链。 3)平面尺寸链:由成角度关系布置的长度尺寸构成的装配尺寸链。(3)装配尺寸链的建立方法: 1)确定装配结构中的封闭环; 2)确定组成环: 从封闭环的的一端出发,按顺序逐步追踪有关零件的有关尺寸,直至封闭环的另一端为止,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尺寸系统,即构成一个装配尺寸链。 (4)装配尺寸链的计算:主要有两种计算方法:极值法和统计法。前面介绍的极值法工艺尺寸链基本计算公式,完全适用装配尺寸链的计算。4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装配方法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可归纳权为:互换装配法、选择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四大类。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二)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 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 (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 (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能力目标 (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 (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 (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 (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 (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3.素质目标 (1)具有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 (2)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4)具备终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6)具有目标追求毅力。(包括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第五章机器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本章要点: 装配方法 装配尺寸链 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自动装配 第一节概述 一、机器装配: 机械装配是按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将构成机器的零件结合成组件、部件和产品的过程。装配是机器制造中的后期工作,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机器装配基本作业: 清洗 连接 校正、调整与配作 平衡 验收、试验 三、机器装配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运动精度 相互配合精度

四、装配组织形式 第二节装配方法与装配尺寸链一、装配方法:

二、装配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确定封闭环:通常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就是装配精度要求 ?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取封闭环两端的零件为起点,沿装配精度要求的位置方向,以装配基准面为联系线索,分别查明装配关系中影响装配精度要求的那些有关零件,直至找到同一基准零件或同一基准表面为止。所有零件上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 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便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最少环数)原则 ?组成装配尺寸链时,应使每个有关零件只有一个尺寸列人装配尺寸链。相应地,应将直接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那个位置尺寸或位置关系标注在零件图上?又称一件一环原则 装配尺寸链的完全互换法 ?采用极值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 ?封闭环公差的分配 1)当组成环是标准尺寸时(如轴承宽度,挡圈的厚度等),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为确定值 2)某一组成环是不同装配尺寸链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位置根据对其精度要求最严的那个尺寸链确定 3)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公差分配方法,如等公差法,等精度法或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等 4)各组成环公差带位置按入体原则标注,但要保留一环作“协调环”,协调环公差带的位置由装配尺寸链确定。协调环通常选易于制造并可用通用量具测量的尺寸

机械加工技术教案

教学课程:绪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4.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所讲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指机械冷加工技术和机械装配技术。 内容包括: (1)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切削加工参数,并初步具备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 1.数控机床在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普及率不高。 2.国产先进数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3.数控刀具、数控检测系统等数控机床的配套设备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4.机械制造行业的制造精度、生产效率、整体效益等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及其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制造技术向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CNC)机床、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自动化制造设备或系统的发展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它们将进一步向柔性化、对市场快速响应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敏捷制造设备将会问世,以机器人为基础的可重组加工或装配系统将诞生,智能制造单元也可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加速产品开发过程的CAD/CAM一体化技术、快速成形(RP)技术、并行工程(CE)和虚拟制造(VM)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2)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21世纪的超精密加工将向分子级、原子级精度推进,采用一般的精密加工也可以稳定地获得亚微米级的精度。精密成形技术与磨削加工相结合,有可能覆盖大部分零件的加工。以微细加工为主要手段的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军事、农业、家庭等领域,而成为下世纪最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前沿之一。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 2、掌握零件加工和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原则,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 4、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设计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提出保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 授课学时: 48课时 教材: 常同立.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 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 1 次课(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预备,1.1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1.2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2、掌握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 3、掌握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2、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 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三、重点、难点 1、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 2、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0.7 本次课共2学时,其中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占0.7学时,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占 学时 六、布置思考题 1、了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针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指出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3、课后习题:1-1 ;1-2 ;1-3 ;1-4 第2次课(1.3机械加工质量,1.4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加工质量。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 机械加工质量 2、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三、重点、难点 各种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装配工艺规范(20210130024917)

本技术规范适合于公司从事机械装配作业之员工或技术人员一、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 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二、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三、联接方法 1、螺栓联接 A ?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 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 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2、销连接 A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 B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尾部应分开60°-90° 3、键联接 A.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B. 间隙配合的键(或花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均现象。C?钩头键、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70%,且不接触部分不得集中于一处;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10%-15%。 4、铆接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技术规范

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规范 1前言 产品装配设计是产品制作的重要环节。其合理性与否不仅关系到产品在装配、焊接、调试和检修过程中是否方便,而且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与电气性能,甚至影响到电路功能能否实现,因此,掌握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是十分重要的。 本标准就规范产品装配设计工艺,满足产品可制造性设计的要求,为设计人员提供产品装配设计工艺要求,为工艺人员审核产品装配可制造性提供工艺审核内容。 2名称解释 2.1装配 2.2对机器、仪器等的零部件进行必要的配合和联接,使成为成品的过程。装配可分为部件装配和总(产品)装配二个阶段。 2.2.1部件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结合成一个装配单元,并完成局部功能组合体的过程。 2.2.2总(产品)装配 根据一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为一个总体(产品),

并完成一定功能组合体产品的过程。 2.2.3装配单元 在装配过程中,以一个装配基准件为基础,可以独立组装达到规定的尺寸链与技术要求,作为进一步装配的独立组件、部件、总成或最终整机的一组构件。 2.2.4装配基准件 在一组装配构件中,其装配尺寸链的共同基准面或线所在的构件。2.3工艺 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后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2.4装配层: 在装配过程中,为了便于作业划分,对类似作业的装配阶段的划分,如总装层、部装层。一个装配层,可以是一个装配单元,也可以是几个装配单元所组成。 3装配设计的一般原则 装配设计在科研和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品设计时,装配图是设计者把装配设计思路落实在文件上的具体表现,它表达产品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传动路线、连接方式及零件的基本结构的图样。因此,在装配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一般原则: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总装工艺规范 整机装配就是将机柜、设备、组件以及零、部件按预定的设计要求装配在机箱、车厢、平台,再用导线将它们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它是电子产品生产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 1 整机装配的顺序和基本要求 图1 整机结构树状图 1.1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有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的完成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装配质量、生产效率和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电子设备整机装配的基本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铆后装、先装后焊、先里后外、先平后高,上道工序不得影响下道工序。

1.2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 电子设备的整机装配是把半成品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对整机装配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整机装配前,对组成整机的有关零部件或组件必须经过调试、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或组件不允许投入生产线。检验合格的装配件必须保持清洁。 2)装配时要根据整机的结构情况,应用合理的安装工艺,用经济、高效、先进的装配技术,使产品达到预期的效果,满足产品在功能、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要求。 3)严格遵循整机装配的顺序要求,注意前后工序的衔接。 4)装配过程中,不得损伤元器件和零部件,避免碰伤机壳、元器件和零部件的表面涂敷层,不得破坏整机的绝缘性。保证安装件的方向、位置、极性的正确,保证产品的电性能稳定,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稳定度。 5)小型机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其整机装配在流水线上按工位进行。每个工位除按工艺要求操作外,要求工位的操作人员熟悉安装要求和熟练掌握安装技术,保证产品的安装质量,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职调试检查的“三检”原则。装配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应进行检查,分段把好质量关,从而提高产品的一次通过率。 2 整机装配中的流水线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机械装配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装配: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将若干个零件组装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装成产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2、零件是组成机械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零件一般装配成合件、组件或部件后在装配到机器上。 3、合件也称为套件,是由若干个零件永久联接而成或联接后再经加工而成。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4、零件的加工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基础。一般情况下,零件的精度越高,装配出的机械质量,即装配精度也越高。零件加工的精度直接影响相应的装配精度。 5、产品的性能评定与质量标准 产品性能的评定包括: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指标。 产品质量的评定技术性文件:质量标准。 6、装配精度的概念: 装配质量:包括装配的几何参数、物理参数 装配精度——装配的几何参数精度,包括:配合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 7、装配尺寸链:装配过程中,由参加装配零件的相关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 8、装配尺寸链的类型 直线尺寸链:尺寸的环均为长度尺寸且互相平行。 角度尺寸链:尺寸的环为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 平面尺寸链:尺寸链为处于同一平面内成角度关系的长度尺寸构成。 空间尺寸链:尺寸链由三维空间的长度尺寸组成。 9、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极值法和概率法。 10、装配的分类:组件装配、部件装配、总装装配 11、装配方法:互换装配法、分组装配法、调整装配法、修配装配法 12、圆柱孔滚动轴承的拆卸方法 (1)机械拆卸法 (2)液压法 (3)压油法 (4)温差法 13、齿侧间隙的检查:压铅丝检验法、百分表检验法 15、常用的装配工艺有:清洗、平衡、刮削、螺纹联接、过盈联接、粘接、铆接、校正等。 16、根据产品的装配要求和生产批量,零件的装配有修配、调整、互换和选配4种配合方法。 17、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8、按照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是否移动,分为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类。 19、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的装配工艺过程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是用文件形式规定的装配工艺过程。指定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工作是依据产品图样、验收技术条件、年生产纲领和现有生产条件等原始资料,满足优质,高产、低消耗、低劳动强度和无污染等要求,最装配工艺过程进行划分和规定。 广义地讲,产品及其部件的装配图,尺寸链分析图、各种装配工装的设计,应用图、检验方法图及其说明、零件装配时的补充加工技术要求、产品及部件的运转试验规范及所有设备图、以及装配周期图表等,均属于装配工艺规程范围内的文件。狭义上,装配工艺规程文件主要指装配单元系统图、装配工艺系统图,装配工艺过程卡片和装配工序卡片。 □发展中国家的质量观念和错误概念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已经认识到封闭式经济和缺乏竞争所引发的问题,他们正在采取纠正措施。但是,除市场条件外,还有其他一些同样重要的因素对工业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没有成功地使用现代管理工具,以及强调短期而不是长期目标。发展中国家提高质量的最大障碍是制造商缺乏经济效益的意识,质量只被看作一个社会理想的目标,质量给商业利益带来的好处是额外的。这是许多错误概念的结果。 □高质量意味高成本 这是有关质量的认识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是,对质量机制和制造工艺的新研究表明,高质量并不意味着高成本。重要的是,我们应懂得在现代化大生产中,质量是如何注入产品的。根据市场需要,质量首先以设计的形式在纸张上确定下来,而后,通过适当的制造工序,转换成实体产品。对更多的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R&D)可以显著地提高质量。同时,改善制造工艺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这已被日本和西方国家在工业产品大生产的范围内证实。计算机、消费用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的生产是最好的例证。在过去的20年里,这些产品的质量大幅度提高,而成本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所下降。 强调质量将导致降低生产力 生产部门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一种误解,即好的质量应以数量为代价。这是在质量控制还仅处于对最终产品的实物检验阶段时的观点。在那种情况下,越加严格的检验要求只能使产品高比率的拒收。随着质量控制进一步发展,现代质量控制的重点已转移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预防方面。这样,从一开始就可以防止生产有缺陷的产品。质量改进通常可以带来较高的生产率,因此,努力提高质量与保证产品数量是相辅相成的。例如,质量保证(QA)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在产品生产之前进行设计评审。通过评审可以确定该设计是否能够真正满足用户声明或认定的要求,确定是否可以利用现有的装置和设备很容易地制造出产品来。为了能够使用最经济的制造工艺,必要时,可以对零部件的设计进行改动。另一项重要的质量活动是支架和紧固件的设计,它们是用以保证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精确地制造产品的不同部件。设计适当的支架和紧固件还可以减少工作负荷以及节省装配时间,从而直接提高生产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与质量相关的活动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使生产力得到提高。 □质量受工作文化和劳动力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经常认为其产品的低质量是由于缺乏质量意识和工人们不良的工作态度所致。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如果管理者能做到以下几点,工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第1次课(绪论、第一章加工精度分析1、1、加工精度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与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与提出改进措施。 2、掌握零件加工与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原则,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 4、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设计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提出保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绪论(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2、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各种精度的获得方法 三、重点、难点 各种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绪论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本次课共两学时,其中绪论占一学时 六、布置思考题 1、了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针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指出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3、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与方略来改变这种现状,使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处于世界的前列? 4、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比较,那种要求更高些? 第二次课(第一章、加工精度1、2、几何及原理误差、1、3受力变形)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明白在机械制造当中存在的构件受力变形的实际问题,在以后的机械制造分析中能够从力学受力变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 2、工艺系统的刚度 3、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机床刚度的测定,接触刚度, 5、减少受力变形的措施; 三、重点、难点 1、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3学时)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 (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

(2)装配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 (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 (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机械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机械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 作业前准备 (1)作业资料:包括总装配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物料BOM表等,直至项目结束,必须保证图纸的完整性、整洁性、过程信息记录的完整性。 (2)作业场所:零件摆放、部件装配必须在规定作业场所内进行,整机摆放与装配的场地必须规划清晰,直至整个项目结束,所有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整齐、规范、有序。 (3)装配物料:作业前,按照装配流程规定的装配物料必须按时到位,如果有部分非决定性材料没有到位,可以改变作业顺序,然后填写材料催工单交采购部。 (4)装配前应了解设备的结构、装配技术和工艺要求。 1 基本规范 (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2)装配的零件必须是质检部验收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漏检的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 (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不得有粉尘或其它污染,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 (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5)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6)相配零件的配合尺寸要准确。 (7)装配时,零件、工具应有专门的摆放设施,原则上零件、工具不允许摆放在机器上或直接放在地上,如果需要的话,应在摆放处铺设防护垫或地毯。 (8)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踏机械,如果需要踩踏作业,必须在机械上铺设防护垫或地毯,重要部件及非金属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联接方法 (1) 螺栓联接 A.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钉头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 B.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C.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D.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附表》的规定。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详解】

机械装备工艺规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 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 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 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 (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 (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 (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2)装配组织形式: 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

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 (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 (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 (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 (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 (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 (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 (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 (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 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推荐}机械加工技术教案

机械加工技术教案

教学课程:绪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4.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 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2.了解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所讲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是指机械冷加工技术和机械装配技术。 内容包括: (1)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合理选择机械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切削加工参数,并初步具备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但还存在阶段性的差距。 1.数控机床在我国机械制造领域的普及率不高。 2.国产先进数控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3.数控刀具、数控检测系统等数控机床的配套设备不能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4.机械制造行业的制造精度、生产效率、整体效益等都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先进制造技术的及其发展方向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敏捷及无污染生产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先进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制造技术向自动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CNC)机床、加工中心(MC)、柔性制造系统(FMS)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自动化制造设备或系统的发展适应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它们将进一步向柔性化、对市场快速响应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敏捷制造设备将会问世,以机器人为基础的可重组加工或装配系统将诞生,智能制造单元也可望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加速产品开发过程的CAD/CAM一体化技术、快速成形(RP)技术、并行工程(CE)和虚拟制造(VM)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2)制造技术向高精度方向发展 21世纪的超精密加工将向分子级、原子级精度推进,采用一般的精密加工也可以稳定地获得亚微米级的精度。精密成形技术与磨削加工相结合,有可能覆盖大部分零件的加工。以微细加工为主要手段的微型机电系统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军事、农业、家庭等领域,而成为下世纪最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前沿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