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总第五十六期)《序卦》卦序中的'参伍''错综

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总第五十六期)《序卦》卦序中的'参伍''错综

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总第五十六期)《序卦》卦序中的'参伍''错综
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总第五十六期)《序卦》卦序中的'参伍''错综

 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总第五十六期) 

《序卦》卦序中的“参伍”“错综”思想

李尚信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即《序卦》卦序,是根据一定象数原则有规律地排列出来的,而这种象

数原则又体现了当时人的宇宙观及《易》的基本精神。三才、五行及错综变化思想是古人宇宙观的基本内容

之一,也是易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而在《序卦》卦序建构所运用的诸多象数原则中,就有“参伍”“错综”原则。

关键词:周易;《序卦》卦序;参伍;错综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82(2002)06-0046-04

The thought of“three&f ive”and interchanging in the hexagrams

order described in The Orderly Sequence

L I Shang2xin

(Center for Zhouyi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The current64hexagrams order,i.e.the order described in The Orderly Sequence of

the Hexagrams,was regularly arranged according to certain image2number principles embodying

people’s cosmic outlook at that time as well as the principal spirit of Yi.Thought of the Three

Powers(heaven,earth and human),Five Elements and interchanging is one of the basic compo2

nents of the ancient people’s cosmic outlook,and one of the basic com ponents of Yi learning.

Among the numerous image2number principles to establish the hexagram’s order in The Orderly

Sequence,there include principles of interlocking of“three&five”and interchanging.

K ey w ords:Zhouyi;the hexagrams order in The Orderly Sequence;three&five;interchanging

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即《序卦》卦序,是根据一系列象数原则有规律地排列出来的,它是以象数的方式,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达当时人对宇宙、人生的理解,而其主要思想就是《系辞传》关于“易”的基本思想。笔者曾撰文阐述了《序卦》卦序中的主卦统属(从)

收稿日期:2002-08-16

作者简介:李尚信(1965-),男,湖北石首人,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64

卦思想[1]及阴阳平衡互补与变通配四时思想[2],本文拟对《序卦》卦序中所体现的“参伍”“错综”思想略作一阐述。

“参伍”“错综”皆源于《系辞传》,其云:“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文”者,纹理也。“天地之文”即天地的纹理,亦即天地的基本状态与面貌。《系辞传》说,通过“参伍”“错综”之变化,并加以变通,就能成就(或演绎出)天地的基本状态与面貌。很显然,能够推演天地之纹理的“参伍”“错综”具有很特殊的地位与性质,不是一般的东西。那么,“参伍”“错综”究竟何所指呢?我以为,这里的“参伍”只能理解为“三才”“五行”。只有“三才”“五行”才是天地观念中的基本要素,只有“三才”“五行”才在天地观念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性质,至于“错综”,请看,《系辞传》中还有一句,“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就是说,通过极尽推究“参伍”“错综”之变化,就能推定天下万事万物的卦象。所以,“参伍”“错综”的变化是通过卦象的推演来完成的。卦象的推演无非是卦的序位与卦变,所以,“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应该是指卦象以“参伍”之数的“错综”变化,也就是说,“错综”是与卦象的变化有关的。最重要的卦变,无非就是孔颖达所说的“非覆即变”[3],所以,“错综”应该与“非覆即变”有关。明来知德即把“错”理解为孔氏所说的“变”,此指一卦六爻全变,从而将一卦变为另一卦,如屯变为鼎,即为错;他还把“综”理解为孔氏所说的“覆”,此指将一卦颠倒排列,从而将一卦变为另一卦,如屯变为蒙,即为错。[4]来氏此见当为的见。朱熹等人将“参伍”“错综”之变化理解为“揲蓍求卦之事”[5],我认为不对,因为“参伍”“错综”变化,推演出来的是“天地之文”①,这显然只能是众卦构成的一个有序系统才能当此任,而不可能是“揲蓍求卦”求出的一、二个个别的卦象。

以错综变化来排列卦序,应该是一个比较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观念。《易纬?乾坤凿度》卷上载“古文八卦”,其卦序排列即为乾、坤、巽、艮、坎、离、震、兑。[6]乾之错为坤,坤之综仍为坤,故乾坤互为错综卦;巽之错为震,震之综为艮,故巽艮互为错综卦。他卦仿此,坎离、震兑亦分别互为错综卦。故可知,《乾坤凿度》所录此卦序显然是按错综卦的方式排列的。既然《乾坤凿度》标明其为“古文八卦”,说明此卦序当出现很早。笔者曾撰文阐述《说卦》“帝出乎震”卦序亦是按错综卦方式排列出来的。[7]《乾坤凿度》所谓的“古文八卦”进一步证明了笔者的这一观点。因为《乾坤凿度》的此一卦序,与“帝出乎震”卦序有着相当密切的或本质上的联系:前者的前四卦正是后者的四隅卦,而前者的后四卦又正是后者的四正卦,且前者的各对错综卦在“帝出乎震”卦序方位图中皆分别呈竖向或横向排列。

经过对《序卦》卦序的研究,笔者又发现,其建构排列亦与错综卦的运用有关,其与“参伍”即“三才”“五行”的思想,共同构成了《序卦》卦序建构的一个原则。《序卦》卦序体现的“参伍”“错综”排卦原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标准的“参伍”“错综”变化排卦原则,即六十四卦以参(叁)、伍之数按错而综的卦变方式(如屯蒙变鼎革为错,变革鼎则为错而综)进行变化、排列;另一种是变通的“参伍”“错综”变化排卦原则,即六十四卦以参(叁)、伍之数直接以错的方式进行卦变,但由于三十六卦图即六十四卦错综图(如图一)中的每一卦位的卦

①“遂成天地之文”句,《十三经注疏》引《周易正义》原文作“遂成天下之文”,但阮元在“校勘记”中的校勘条目作“遂成天地之天”,且注曰:“石经、岳本、闽监、毛本同。《释文》:‘天地之文’一本作‘天下’……”可见,应以“天地之文”为是,“天下之文”为非。

74

本身即互为综卦,所以可以称其为变通的错综变化方式,此即《系辞传》所谓“通其变”。

先看标准的“参伍”“错综”变化排卦原则

。图一 ““错综”图(之一)

如图一:上经中,一般每相距3个卦位排列一个错综卦,共有5个错综卦。它们是屯蒙、小畜履、谦豫、噬嗑贲、无妄大畜,它们所变出之卦在错综图中皆呈互为错综卦的方式排列,故称它们为错综卦。唯无妄大畜与噬嗑贲之间少间隔一卦,此为标准的“参伍”“错综”变化排卦原则的局部变通①之处。而这种变通的排列恰好处于B 区,是“变通配四时”的结果。而从整个上经的排列而言,则是由于上经已经排完的缘故(其后的颐大过、坎

离皆为特殊卦,不算在内)。②下经中,也有5个错综卦,A 区有3个错综卦(革鼎、困井、萃

升)紧邻排列,另两个错综卦家人睽与蹇解之间紧邻排列且它们与重要的A 区正好相邻(中间只间隔一个主卦损益)。这种有规律的排列绝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而正是“参伍”“错综”排卦原则的体现。上经每相距3个卦位排列一个错综卦,合“参伍”之“参”数,上经共有5个错综卦,合“参伍”之“伍”数,其变卦方式又为错综方式,故为“参伍以变,错综其数”。下经则是3个错综卦(革鼎、困井、萃升)紧邻排列,再加上另两个相邻排列的错综卦(家人睽、蹇解),亦共有5个错综卦,也为“参伍”“错综”之变化。而对于全经而言,演卦以A 区为主,而与A 区之卦互为错综的卦共有3对,全经又共有5对错综卦,此也为“参伍”“错综”之变化。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上经的错综卦分开排列,而下经的错综卦则相邻排列?这个问题《系辞》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系辞》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

8

4①②关于A 区、B 区与颐大过、坎离的特殊性问题,请参阅笔者《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的基本骨架》(《

周易研究》1999年第4期)、《〈序卦〉卦序中的阴阳平衡互补与变通配四时思想》(《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二文。其它多处

也涉及此二文,请一并参阅。

关于“变通”与“原则”之间的关系问题,笔者在《〈序卦〉卦序中的阴阳平衡互补与变通配四时思想》(《

周易研究》2000年第3期)一文的附注中,已有详细阐述。

一辟谓之变……”上经中分开排列的错综卦即象“辟户”,下经中相邻排列的错综卦则象“阖户”,而上、下经合起来以这种方式进行的错综变化正象征宇宙万物“一阖一辟”的阴阳变化。可见,卦变的每一种排列方式都是有其深刻内涵的。

除了上面标准的“参伍”“错综”排卦原则外,卦序的排列还用到了变通的“参伍”“错综”原则。

在六十四卦错综图中,乾坤之后、B区之前有8个卦,此8卦加上其互错之卦或互为错综之卦,总共有5对,即屯蒙与(革鼎)、需讼与(晋明夷)、师比与同人大有、小畜履与谦豫、泰否与随蛊(泰否与随蛊的错卦皆为其本身,它们有相同的性质,故它们算一对)。其每对的两卦之间或者以相差3个卦位进行排列,或者其排列中含有3数。(见图二)

图二 “参伍”“错综”图(之二)

第3卦屯蒙由革鼎变来,它们间虽不是差3数,但屯蒙排上经第3卦位,含3数;第4卦需讼变晋明夷,由于往下与需讼差3位的第7卦位已排有主卦泰否,晋明夷无法排此,故排在了下经的第3卦位,含3数;第5卦师比变同人大有,变出之卦居第8卦位,相互之间差3个卦位,含3数;第6卦小畜履变出之谦豫居第9卦,相互之间也差3个卦位,含3数;第7卦泰否其错卦即为其覆卦,其性质与第10卦随蛊同,随蛊与泰否之间相差3个卦位,含3数。

总之,全经“乾坤成列”以后的头8个卦,其卦变方式均含不同形式的“参伍”之数,这些不同的“参伍”之数是变通的结果。而且,原卦与变出之卦之间有的以互错卦方式排列(错卦的倒卦即为综卦,故亦含变通的错综卦),有的以互为错综之卦的方式排列,所以也属于变通的“错综”排列。总而言之,紧接乾坤后的头8卦贯彻的是变通的“参伍”“错综”原则。《系辞》云:“变通者,趣时者也。”“时”并非仅指四时,每一季节内也有时的不同,甚至一天之内也有早、中、晚的差别。《系辞》又云:“变通莫大乎四时。”是说最大的变通是四时的变通,并不排除平时也有小的变通。这是相当合乎辩证法思想的。(下转第61页)

参考文献:

[1]刘大钧.周易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8.

[2]刘大钧.“卦气”溯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3]新唐书[M].二十五史[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焦延寿.焦氏易林[M].四部丛刊初编:子部[Z].

[6]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7]前汉书[M].二十五史[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

[8]京房.京氏易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08册[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1983.

[9]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0]王新春.虞氏易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卦气说”与“月体纳甲说”[A].刘大钧.象数易学研究:第一辑[C].济南:

齐鲁书社,1996.

[11]孙星衍.周易集解[M].上海:上海书店,1988.

[12]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刘玉建

(上接第49页)

关于错综卦的具体选取问题,即各个卦位究竟应排何卦的问题,因为涉及到《序卦》卦序排列所运用的其他一系列象数原则的细节,是各个原则综合作用的结果,此处暂不予讨论。

参考文献:

[1]李尚信.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卦序的基本骨架[J].周易研究,1999年,(4).

[2]李尚信.《序卦》卦序中的阴阳平衡互补与变通配四时思想[J].2000,(3).

[3]孔颖达.周易正义[M].四库全书本

[4]来知德.周易集注[M].四库全书本

[5]朱熹.周易本义[M].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7]李尚信.《系辞》中一段文字的解读与后天八卦图正解[J].江汉论坛,1998,(2)

六十四卦序歌带拼音

八卦歌诀: qián sān lián kūn liù duàn zhèn yǎng yú gèn fùwǎn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lízhōng xū kǎn zhōng mǎn duì shàng quē xùn xià duàn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六十四卦卦序歌: qián kūn zhūn méng xū sòng shī bì xiao xù xī?lǚ tài pǐ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tóng rén dà yōu qiān yǜ suí gǔ lín guān xī shì hé bì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bō fù wú wàng dà xù yí dà guò kǎn lí sān shí bèi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xián héng dùn xījídà zhuàng jìn yǔ míng yí jiārén kuí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jiǎn xiè sǔn yì guài gòu cuì shēng kùn jǐng gé dǐng zhèn jì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gèn jiàn guī mèi fēng lǚ xùn duì huàn jié xī zhōng fúzhì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xiǎo guò jì jìjiān wèi jìshìwéi xiàjīng sān shísì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拼音 1.乾卦:读 qián 2.坤卦:读 kūn 3.屯卦:读 zhūn 4.蒙卦:读 méng

5.需卦:读 xū 6.讼卦:读 sòng 7.师卦:读 shī 8.比卦:读 bì 9.小畜卦:读 xiao xù 10.履卦:读 lǚ 11.泰卦:读 tài 12.否卦:读 pǐ 13.同人卦:读 tóng rén 14.大有卦:读 dà yōu 15.谦卦:读 qiān 16.豫卦:读 yǜ 17.随卦:读 suí 18.蛊卦:读 gǔ 19.临卦:读 lín 20.观卦:读 guān 21.噬嗑卦:读 shì hé 22.贲卦:读 bì 23.剥卦:读 bō 24.复卦:读 fù 25.无妄卦:读 wú wàng 26.大畜卦:读 dà xù 27.颐卦:读 yí 28.大过卦:读 dà guò29.坎卦:读 kǎn 30.离卦:读 lí 31.咸卦:读 xián 32.恒卦:读 héng 33.遁卦:读 dùn 34.大壮卦:读 dà zhuàng 35.晋卦:读 jìn 36.明夷卦:读 míng yí37.家人卦:读 jiārén 38.睽卦:读 kuí 39.蹇卦:读 jiǎn 40.解卦:读xiè41.损卦:读 sǔn 42.益卦:读 yì 43.夬卦:读 guài 44.姤卦:读 gòu 45.萃卦:读 cuì 46.升卦:读 shēng 47.困卦:读 kùn 48.井卦:读 jǐng 49.革卦:读 gé 50.鼎卦:读 dǐng 51.震卦:读 zhèn 52.艮卦:读 gèn 53.渐卦:读 jiàn 54.归妹卦:读 guī mèi 55.丰卦:读 fēng 56.旅卦:读 lǚ 57.巽卦:读 xùn 58.兑卦:读 duì 59.涣卦:读 huàn 60.节卦:读 jié61.中孚卦:读 zhōng fú 62.小过卦:读 xiǎo guò 63.既济卦:读 jì jì 64.未济卦:读 wèi jì

尔雅易经十讲答案(供参考)

易经十讲 第一讲(一):《易经》——人类生命的密码 1《易经》告诉人类生命密码。() 我的答案:√2《易经》凝聚了远古先辈的智慧,学《易》是接受教诲吸取天地之灵气的神圣行为。() 我的答案:√ 第一讲(二):学《易》的三个境界 1王国维用宋词描述学《易》的境界,指的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2《易经》是一门现代科学,它研究世界的变化,有变易,不易,简易。() 我的答案:× 第一讲(三):《易经》中的宇宙全息论 1《易》有多少卦?()A、三十二B、四十八 C、六十四 D、八十一 我的答案:C 2《易》是从必然之中看到偶然。()

第一讲(四):山术、岐黄之术、卜数、相术 1以下关于山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与自然界直接沟通 B、能直接调动正能量 C、主要内容有气功、太极拳、道术、符咒、丹道仙术等 D、山术是一门玄学 我的答案:D 2岐黄之术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养生术 D、太极拳 我的答案:D 3太极是喜回旋忌直冲。() 我的答案:√ 第一讲(五):《周易》的成书 1《周易》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易经》和()。 A、《易经》 B、《卦辞》 C、《易传》 D、《爻辞》

2人相包括()。 A、手相 B、骨相 C、面相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相术不包括()。 A、天相 B、地相 C、人相 D、道相 我的答案:D 4“三易”之说指的是()。A、连山易、归藏易、不易 B、归藏易、周易、变易 C、周易、变易、简易 D、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我的答案:D 5《易经》是一本心理学的教科书。() 我的答案:√ 6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我的答案:√

易经卦序歌谣

易经卦序歌谣 六十四卦八宫七律诗 乾:姤遁否观剥晋有 坎:节屯既革丰夷师 艮:贲大损睽履孚渐 震:豫解恒升井过随 巽:小家益无噬頣蛊 离:旅鼎未蒙唤讼人 坤:复临泰壮夨需比 兑:困萃咸蹇谦小妹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简称乾:姤遁否观剥晋(大)有)把大有卦的“大”省去。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简称:节屯既(济)革丰(明)夷师]省去既“济卦”的“济”与明夷卦的“明”;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简称:贲大损睽履(中)孚渐]省去“中孚”卦的“中”字;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简称:豫解恒升井(大)过随]省去大过卦的“大”;巽为风、风天小蓄、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頣、山风蛊[简称巽:小家益无噬(嗑)頣蛊]省去噬嗑的“嗑”;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简称离:旅鼎未(济)蒙唤讼(同)人]省去末济的“济”与同人的“同”;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夨水天需、水地比;[简称坤:复临泰(大)壮夨需比]省去雷天大壮的“壮”。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简称兑:困萃咸蹇谦小(过)妹]省去小过的“过”。

1.乾卦:读 qián 2.坤卦:读 kūn 3.屯卦:读 zhūn 4.蒙卦:读 m?ng 5.需卦:读 xū 6.讼卦:读 s?ng 7.师卦:读 shī 8.比卦:读 bì 9.小畜卦:读xiao xù10.履卦:读lǚ11.泰卦:读tài 12.否卦:读pǐ13.同人卦:读 t?ng r?n 14.大有卦:读 dà yōu 15.谦卦:读 qiān 16.豫卦:读 yǜ 17.随卦:读 suí 18.蛊卦:读 gǔ 19.临卦:读 lín 20.观卦:读 guān 21.噬嗑卦:读 shì h? 22.贲卦:读 bì 23.剥卦:读 bō 24.复卦:读 fù 25.无妄卦:读 wú wàng 26.大畜卦:读 dà xù 27.颐卦:读 yí 28.大过卦:读 dà gu? 29.坎卦:读 kǎn 30.离卦:读 lí 31.咸卦:读 xián 32.恒卦:读 h?ng 33.遁卦:读 dùn 34.大壮卦:读 dà zhuàng 35.晋卦:读 jìn 36.明夷卦:读 míng yí 37.家人卦:读 jiā 38.睽卦:读 kuí 39.蹇卦:读 jiǎn 40.解卦:读 xia 41.损卦:读 sǔn 42.益卦:读 yì43.夬卦:读 guài 44.姤卦:读 g?u 45.萃卦:读 cuì 46.升卦:读 shēng 47.困卦:读 kùn 48.井卦:读 jǐng 49.革卦:读 g? 50.鼎卦:读 d ǐng 51.震卦:读 zhan 52.艮卦:读 gan 53.渐卦:读 jiàn 54.归妹卦:读 guī mai 55.丰卦:读 fēng 56.旅卦:读 lǚ 57.巽卦:读 xùn 58.兑卦:读 duì 59.涣卦:读 huàn 60.节卦:读 ji? 61.中孚卦:读 zhōng fú 62.小过卦:读 xiǎo gu? 63.既济卦:读 jì jì64.未济卦:读 wai jì

0741上博藏楚竹书《周易》的复原与卦序研究

上博藏楚竹書《周易》的復原與卦序研究 (首發) 孫沛陽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摘要】上博楚竹書《周易》如按今本卦序排列,其存佚情況呈現一定規律。本文運用實驗考古學的方法,推測散失的竹簡數量,恢復竹書收卷的原貌,發現竹書《周易》若依今本卦序編聯,並在今本的上下經之間插入數支空簡時,竹簡的分佈狀態與預期最為符合。因此,上博《周易》最可能依今本卦序排列,且已分有上下篇。若然,則今本六十四卦卦序在戰國中期偏晚就已存在。本文為竹書的整理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關鍵字】楚簡周易卦序竹書復原上下經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下簡稱楚竹書《周易》),殘存五十八簡,三十四卦。這是目前所能見到最早的周易經文文本。該文本的發現對於瞭解《周易》的原始面貌,考釋文辭用字演變,理解文本最初含義有著啓發性的意義。同時也為解決易學史上的相關問題提供了可靠的一手資料,彌足珍貴。但由於盜掘出土以及流傳時的散失,楚竹書《周易》并不完整,殘缺過多,尤其是其六十四卦的順序並不清楚,這點未免遺憾。 1.對楚竹書《周易》卦序問題的提出 在歷史上,《周易》有過多個卦序系統。對於楚竹書《周易》的卦序,目前有諸多學者進行了討論。整理者濮茅左先生根據楚竹書《周易》上面特殊的紅黑符號,總結歸納其特徵,通過符號的陰陽相承變化,認為楚竹書《周易》可能“存在另一種卦序”。1李尚信先生認為“竹書卦序運用的很可能就是今本卦序。”2姜

廣輝先生認為“楚竹書《周易》的卦序與今本《周易》的卦序是大致相當的,但不排除局部卦序有所變化和不同。”3李、姜二先生的觀點是從義理角度對卦序進行分析而得到的,惜缺乏強證。 本文通過復原研究認為,楚竹書《周易》卦序與今本周易卦序一致。 在觀察殘存的楚竹書《周易》竹簡時發現,若按照今本的卦序排列,則楚竹書《周易》殘存卦的竹簡排列在一起,佚失卦的竹簡位置也排列在一起,兩者互相間隔,呈片狀集中分佈,將整卷簡冊分為二十二個區域,具體見下表(各卦定名皆按照今本):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案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全图解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律演化。在阴阳的变化中,阐述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和指导。 六十四卦方图、方圆图 六十四卦方图

六十四卦方圆图六十四卦词义辨析

六十四卦:周易里的六十四卦,图像上是由两个八卦上下组合而成。各卦的含意可参见:周易上经三十卦一览及周易下经三十四卦一览。 《易》中的八经卦﹐两两重复排列为六十四卦。 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乾(天)坤(地)震(雷)艮(山)离(火)坎(水)兑(泽)巽(风) 乾(天)1乾 11泰 34大壮 26大畜 14大有 5需 43夬 9小畜

坤(地)12否 2坤 16豫 23剥 35晋 8比 45萃 20观 震(雷)25无妄 24复 51震 27颐 21噬嗑 3屯 17随 42益 艮(山)33遁 15谦 62小过 52艮 56旅 39蹇 31咸 53渐 离(火)13同人 36明夷 55丰 22贲 30离 63既济 49革 37家人坎(水)6讼 7师 40解 4蒙 64未济 29坎 47困 59涣 兑(泽)10履 19临 54归妹 41损 38睽 60节 58兑 61中孚 巽(风)44姤 46升 32恒 18蛊 50鼎 48井 28大过 57巽

六十四卦序歌带拼音

六十四卦卦序歌: qi c n k u n zh u m eng x u s eng sh 1 b 1 xiao x U x 1? I u t a P i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 兮 履 泰 否, t mg r en d a y o qi an y u su i g u I m gu an x 1 sh ih e b 1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 蛊 临 观兮噬嗑 贲, b o f u w u w e ng d a x u y i d a gu e k on I i s o sh i b e i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坎离 三十 备。 xi c n h e ng d U n x i j i d a zhu eng j in y u m 1 m g y i ji a r en ku i 咸 恒 遁兮 及大壮 晋与 明夷 家 人 睽 ji an xi e s Cn y 1 gu a g d u cu 1 sh a ng k u j ing g e d ing zh e n ?j i 八卦歌诀:? qi 印 s 01 ?li 血 km ?li U u a n du a n 乾三连 I i zh o ng x u zh en y ong y u 震仰盂—— en ?f u w an on zh o ng m an du i sh eng qu e Ui xi a EH 兑上缺

蹇解继, g 6 ji dn 损 gu im 益 i e f 夬 eng 姤 l 萃 du 升 L hu 困 cn 井 ji e 革 x i 鼎震 zh o ng f u ? U 〉 zh i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xi a o gu o j 1 j i ji a n w e j 1? sh 1 ?w e i ? xi a j i g s o sh i ?S 1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拼音 1乾卦:读qi岔mcng 2 ?坤卦:读k m 3 . 屯卦:读zh a n 4 .蒙卦:读 5.需卦:读x u 6 .讼卦:读s O ng 7 .师卦:读sh i8 .比卦:读 b 1 9.小畜卦:读xiao x u10 .履卦::读l u11 .泰卦:读t a12 .否卦:读p i 13.同人卦:读t mg r缶14 .大有卦:读:d a y ou 15 .谦卦:读qi 01 16 .豫卦:读y u 17.随卦:读su i18 .蛊卦::读g u19 .临卦:读l 20 .观卦:读gu m 21.噬嗑卦:读sh 读f u i h e 22 .贲卦::读 b 123 .剥卦:读 b o24 .复卦: 25 .无妄卦:读w u w eng 26 .大畜卦:读 d a x u27 .颐卦:读y 28 .大过卦:读d e gu o 29.坎卦:读k a 读h缶g 30 .离卦::读l i31 .咸卦:读xi d n 32 .恒卦: 33.遁卦:读d U34 .大壮卦:读 d a zhu eng : 35 .晋卦:读j in 36 .明夷卦: 读m m g y i 37.家人卦:读ji 读xi e a r en 38 .睽卦:读ku . 39 .蹇卦:读ji a40 .解卦: 41 .损卦:读s in 42 .益卦::读y 143 .夬卦:读gu a44 .姤卦:读g o 45.萃卦:读cu 146 .升卦::读sh e ng 47 困卦:读k U n 48 .井卦:读j m g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推断及详解

周易六十四卦卦辞、推断及详解 一、乾为天卦OOOOOO 卦辞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推断词讼和吉病人痊愈功名有成求名大吉。这个卦是同卦 难。 二、天风女后卦OOOOO× 卦辞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保管不相干。推断功名有成家宅平安失物得见占病无妨。上卦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乾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

物茂盛。姤gǒu卦与夬卦相反互为“综卦”。姤即遘阴阳相遇。但五阳一阴不能长久相处。事业合时宜循时序。但潜在着危机阴阳不协调。务必依附于强者多方联系增强势力防止小人渔利争取形势好转。诸事宜及早准备等待时机一旦成熟立刻行动。经商市场正从红火的状态走向衰危及早脱身为妙强行发展有危险。无正直的人相助却有小人在 三 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高天退。阴长阳消小人得势君子退隐明哲保身伺机救天下。事业时运不佳应考虑退隐勿与不正派的人同流合污。但不是消极逃避而是为保存实力总结经验把握时机待机而出。切忌贸然行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勿为眼前小利禄所诱惑。经商市场进入衰落的状况行情不佳。决不可执意追求盲目投入而应沉着冷

静坚持商业道德远离小人、奸商保存自己的实力等待市场行情好转再图发展。求名宜暂名哲保身甘居退隐。全力总结提高为复出做准备。外出不宜积极行动而应等待时机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而行。婚恋勿急于解决更不可妄动强求。时机成熟时须以纯正的态度去正确对待。决策处于衰败时期小人得志。盲目行动必遭不利。虽不必以恶报恶但更 大的竞争对手处于不利地位。信息不灵造成重大损失。应格外小心谨慎坚持守势等待有利时机到来再发展自己的营销事业。求名条件还不成熟再努力一阵子并得到他人的帮助理想可以实现。外出会遇到不少麻烦和困难宜推迟或提前行动。婚恋容易出现节外生枝的事情甚至发生挫折和变故双方若都充满信心好的结果会出现。决策本人

卦序指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

卦序指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为了记忆,古人编了一首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按照古人说法,这种排列反映了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为天;坤为阴,为地。乾坤之后为屯、蒙,屯、蒙,象征着事物刚刚开始,处于蒙味时期。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物万事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下经以咸恒为始,象征天地生成万物之后,出现人、家庭、社会,咸为交感之义。指男女交感,进行婚配。恒,恒久,指夫妇白头到老。社会形成以后,充满矛盾,一直到最后为既济、未济。既济,指成功,完成。未济表示事物发展无穷无尽,没有终止。《周易》作者力图使《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符合世界进化过程。 但是这种排列并不是唯一的。1973年在湖南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写在帛上的《易经》叫帛书《易经》,帛书《易经》排列完全不同于今本《周易》,它是按照八卦相重的原则,把《周易》六十四卦分成八组,叫八宫,六十四卦分属于八宫。 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儿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著了《爻辞》,但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提周公了。 文王、周公用六爻卦做为“宇宙”符号,并用极其简练的语言对“易”的思维模式进行表达,这实在是十分珍贵的了。文王八八六十四卦的建立,是伏羲始八卦的发展,他的思想

周易卦序结构的探讨 孔子的优良言行

周易卦序結構的探討孔子的優良言行 林文欽碩士 作者簡介:前任職於馬來亞大學數學系,歷任講師、副教授,於一九九七年退休。林君除專長於數學、電腦研究外,也喜愛中華文化,對易經、歷史、古典文學、中醫都有涉及。現擔任馬來西亞易經學術研究會顧問兼指導老師,及馬來西亞孔學研究會顧問。已經發表關於易經的論文有?周易占筮法的探討?、?周易占筮法的數學性質?、?從卦爻結構看周易的形成?、?周易卦序結構的探討?等篇。 …一?前言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亦是儒家的始祖。儒家學派是由孔子弟子門人基于孔子的思想、言行、學說而發展、建立起來的。經過漫長年代的演化,原始的儒學(即孔子的思想、言行、學說)與後來的儒學,就有很大的出入,尤其是宋儒創立的禮教,在很大的程度上束縛人的言行、壓制人的思想,這是當時孔子所始料不及的。 孔子本人?述而不作‥(?論語.述而?),因此要研究孔子的思想、言行與學說,迄今最可靠、最原始的資料,應推孔子的弟子們基于孔子講授的紀錄所編纂的?論語?,其他弟子門人的儒學著作,也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孔子的思想、言行,在今天動蕩的世局,有很多的處世方法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個人修養,入世精神,以及用溫和手段改革社會弊病的態度,都是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人事、甚至國際關係的問題。 …二?重視國家完整、社會安定、愛好和平 孔子行事的原則主要放眼於大局,不計較小節,這可以從以下孔子對齊桓公與管仲的評價得出: ?論語.八佾?記載: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熟不知禮?‥?論語.憲問?記載: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齊桓公在爭奪王位時,不惜殺死自己的兄弟。管仲眼見其主公子糾被殺,不能從死,後來又做了宰相,又揮霍又僭禮。這在當時不但被認為是不仁不義的行為,同時也抵觸孔子本身所提倡的禮與仁。但是孔子還是給與兩人很高的評價,因為孔子認為他們兩人合力統一齊國,擊退外來的侵略,穩定周王室的政權,從而恢复社會的秩序,保障人民的安全,使大量人民避免戰爭動亂的災難。這種造福大量人民的功德,已經完全掩蓋他們個人的不良行為,所以對他們的評價,孔子還是肯定他們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不必計較他們的小過節。 ? 孔子很重視社會安定、愛好和平。?論語.季氏?記載孔子極力反對那些借故侵犯他國領土、擾亂社會安定的人,同時也借題訓導弟子冉有與子路,應該開導其主人,避免興動干戈: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以下幾則記載孔子治理國家社會的主張,他推行以溫和方式開導人民,反對用高壓、濫殺的手段,領袖本身必須建立良好榜樣,推行正道摒棄枉道,以便影響治理下的平民: ?論語.為政?載: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論語.顏淵?載: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子路?載:子曰:?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 孔子的最終理想是建立一個“大同世界”,希望人人各盡其能,互相照顧,永遠和睦相處。理想是美麗的,但到今天還是無法實現,以下是這一副美麗理想的描述: ?禮記.禮運第九?載: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三?重視人命、愛護生命、肯定人的價值 在孔子的時代,平民的生命財產,完全沒有受到保障,當政者因揮霍無度,對平民通常都是予取予求,一點憫恤都沒有。孔子很同情不幸者的遭遇,更斥責那種無理苛刻的統治為“苛政猛於虎”(?禮記.檀弓下?) ?論語.子路?記載: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証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粗率一看,孔子似乎不知有刑罰。同時如果當時的刑罰適當、公正,那麼孔子的做法就完全錯了。但看看韓非的記載,就可以知道孔子維護生命、推行禮治的苦心: ?韓非子.五蠹?載:?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令尹曰:“殺之!”以為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 從“季氏將伐顓臾”、“季康子問政”、“父子相隱”以及以下兩則記載: ?論語.鄉黨?載:廄。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論語.衛靈公?載: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可見孔子關心人命,愛護生命,肯定人的價值。這種思想在當時的歷史環境提出來,是難能可貴的,是划時代的發明,對後人不但影響很大,還引發後來孟子提倡“民重君輕”的民本思想,進一步肯定人的價值,可惜這種思想得不到發揚,被歷代的統治者壓制下去。 …四?提升個人修養、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孔子授課講學,轉播思想,訓練學生,以便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使社會安定繁榮,人民安居樂業。他收學生的條件不

八卦、六十四卦卦名、卦序歌、读音及含义

爻yáo 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 《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为阳爻,“- -”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称为别卦。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 “六爻熟透,八卦精通。”——《梼杌闲评——明珠缘》 “爻者,言乎变者也。”——《易·系辞上》 八卦卦名、口诀、读音及表征: 八卦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哲学概念,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来源有二:一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无极生有极,有极是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一是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 八卦读音: 乾qián、坎kǎn、艮ɡan、震zhan,巽xùn、离lí、坤kūn、兑duì 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基本意义: 乾 卦象:天 人物:老父、上司、长辈、王帝、袖 天气:晴天、干旱 身体:头、脑、骨髓 方位:西北 数字:一 五行:金 场所:首都、大郡、大广场 其他:精神意识、圆形、刚健、果决、红色 兑 卦象:泽 人物:少女、收怠员、出纳员、播音员、歌星天气:多云、梅雨 身体:口、齿、舌

《帛书〈易经〉》六十四卦上卦的卦序

《帛书〈xx〉》 描述: 这就是《帛书〈易经〉》六十四卦上卦的卦序,也就是《帛书〈易经〉》八宫的次序。 图片: 【原文出处】xx大学学报: 哲社版 【原刊期号】199503 【原刊页号】1-10 【分类号】B5 【分类名】xx哲学与哲学史 【作者】xx 【复印期号】199603 【标题】论《帛书周易》 【正文】 本文是我多年来研究《帛书周易》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将其汇集起来公之于世,以求教于大雅方家。 一论“火水相射”与“水火不相射” 《帛书周易?系辞》有这样四句话: “天地定立(位),【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bó@①(薄)。”今本《说卦传》作: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相差一个“不”字。有些学者据此认为《帛书周易》的卦序是先天卦序,也有些学者认为是后天卦序,还有些同志认为是《元包》卦序。 过去我既不同意《帛书周易》卦序先天说,也不同意《帛书周易》卦序后天说,更不同意“《元包》八卦次序和帛书八卦次序相合”说。因而在《帛书周易校释?前言》第三章中专论《帛书周易》卦序。并录于下。 帛书卦序不同于通行本卦序。帛书卦图下体之八卦的顺序同其卦上体八卦的顺序也不相同。 帛书卦下体八卦的顺序是: 键一、川二、根三、夺四、赣五、罗六、辰七、suàn@②八。这是按照阳卦、阴卦、阳卦、阴卦、阳卦、阴卦、阳卦、阴卦这样一个顺序排列起来的。其规则是阳阴两两相耦。列之于下: 健川根夺赣xxsuàn@② 这些八卦次序和通行本《说卦》上所说的八卦次序完全不同。通行本《说卦》上所载八卦的顺序大约有以下3种。 ①震一、巽二、坎三、离四、艮五、兑六、乾七、坤八。即: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xuǎn@③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列之于下: 震巽坎离艮兑乾坤 ②震一、巽二、离三、坤四、兑五、乾六、坎七、艮八。即: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列之于下: 震巽离坤兑乾坎艮 ③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离六、艮七、兑八。或以为此即文五八卦卦序。即: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一.乾——(卦形:乾上乾下)此卦的本意是指日出时,光气舒展的形象,也有发音近似的“健”的含意。乾卦为天的极至,象征事情要进行到底,一往无前肯定可以成功。 二.坤——(卦形:坤上坤下)此卦象征大地,大地可以包容万物,好像君子宽阔的胸怀;大地依顺着天资生万物,向前永远奔腾不息。但大地包容既为应当收敛,此时就应该谨行慎言,才不会发生过失,即使不能得到赞赏,也可免除灾祸。 三.屯——(卦形:坎上震下)此卦象征创业的艰难;如同草木刚刚生长不久,不能利用。但生长不可逆转,只要坚定信念必然前程无量。 四.蒙——(卦形:艮上坎下)此卦象征幼稚就需要启蒙;启蒙的原则,必须动机纯正,坚持到底,如滴水穿石,积少成多,海流百川,汇成汪洋。 五.需——(卦形:坎下乾下)此卦象征需要,生物维持生命就需要各种营养,人们遇到事情就需要等待机会,不可莽撞。否则就要吃亏。六.讼——(卦形:乾上坎下)讼既是争讼;争讼就是打官司,官司对双方都不利,遇事恃强争胜,结果必然凶险。 七.师——(卦形:坤上坎下)此卦为师卦;此卦意味着在柔顺的外表之下,埋伏着凶险与机遇,看你如何选择。 八.比——(卦形:坎上坤下)此卦为比卦;象征大家相亲相爱,和睦吉祥。如果看到别人团结和睦,心里不安才过去团结的人,必然有凶险。 九.小畜——(卦形:巽上乾下)此卦为小畜卦;表示企图旺盛,但力量不足,需要休养生息。 十.履——(卦形:乾上兑下)此卦的卦辞为:履虎尾,不咥人,亨。表示踩了老虎尾巴,却没有受到伤害,可以亨通。 十一.泰——(卦形:坤上乾下)此卦象征万事如意。卜得此卦无论干

什么事必然亨通。 十二.否——(卦形:乾上坤下)此卦与泰卦相反。表示天地不通,万事隔绝的景象。不吉已然到了极点。 十三.同人——(卦形:乾上离下)表示要团结众人,才能夺取胜利。 十四.大有——(卦形:离上乾下)此卦象征君子高高在上,拥有天下。拥有天下就必须虚怀若谷,不可骄傲伤人,否则不吉。 十五.谦——(卦形:坤上艮下)谦就是谦逊;谦虚就可以亨通,即使开始困难,最终也会受到赏识,得以成功。 十六.豫——(卦形:震上坤下)豫卦是阴阳最和乐的景象;表示时机一到就不可失去应该立即行动。 十七.随——(卦形:兑上震下)此卦表示与人相处要虚心随和,才能得到众人的信赖,促成事业。同时要顺应自然规律,以保障身心的安乐。 十八.蛊——(卦形:艮上巽下)此卦表示开始衰败;享乐到极点也就会衰败,但衰败就表示有新力量正要诞生。诞生的结果就是混乱的秩序归于平静,反而会使有智之士建功立业。 十九.临——(卦形:坤上兑下)此卦表示如果有愿望就可以实现。二十.观——(卦形:巽上坤下)此卦表示在上者要体察下情,才能得到拥戴,才会受到敬仰。 二十一.噬嗑——(卦形:离上震下)噬嗑就是咀;咀嚼要破碎食物,表示要铲除障碍,才能亨通。 二十二.贲——(卦形:艮上离下)贲的意思是装饰;装饰可以美化事物,使人赏心悦目。但装饰不可过份,否则事得其反,反而有害。 二十三.剥——(卦形:艮上坤下)剥就是剥落;在不利的因素下,人

易经卦序歌

《易经﹒卦序歌》 -- 朱熹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遯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 八卦的: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记住了这个手指上的后天八卦,要注意同时记住几个数字,记忆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四句歌词,背诵下来,更容易记住: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由这首歌谣,可见古人教育方法的高明,把如此复杂难记忆的事,写成韵文以后,可以唱出来,不但容易学,容易熟记,尤其容易运用了。 从图上看数字,好像很乱,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一点也不乱,试把这个八卦圆圈,加几条线,改成方图: 从这个图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对的两个卦加起来,都得十的和数,如果连中心的五亦计进去,则无论任何一行,横的、直的、斜的三格总和都是十五,而两卦相加,都合而为十。所以中国人、印度人,乃至天主教徒,行礼都是两掌合起,就是合十。 数是科学的东西,其中的道理非常多,不要轻视它。我们即使不管八卦,以这个数字排列的现象,以这个法则来领导人事、管理人事、处理家务、驾车,乃至打西洋拳都有用处,这是运用它的道理,不是迷信。

快速记忆易经六十四卦挂名的方法

快速记忆易经六十四卦挂名的方法 快速记忆易经六十四卦挂名的方法 通本《周易》后天六十四卦卦序如下: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状,晋及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乾坤(乾、坤)慢吞吞(屯)的就蒙(蒙)来了需要(需)帮助自己进行诉讼(讼)的律师(师)-(乾坤屯蒙需讼师)。律师比(比)小徐(小畜)的媳(兮)妇吕(履)太太(泰)的脾(否)气还要大--(比小畜兮履泰否)。听说律师同人大有(同人、大有)点关系,吕太太谦谦(谦)让让、夷犹(豫)着随(随)同前往--(同人大有谦豫随),姑(蛊)姑在临(临)行前要观(观)看一下食盒(噬嗑)准备的比萨饼(贲)够不够--(蛊临观兮噬嗑贲)。而伯(剥)父(复)却无忘(无妄)自家大的牲畜(CHU)(大畜XU)依(颐)然大过(大过)佛龛(坎)里(离)的三十倍(三十备)--(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咸)亨(恒)见律师找来,逃遁(遁)到大壮(大壮)家--(咸恒遁兮及大状),进(晋)门看到名医(明夷)的家人(家 人)葵(睽)花姐姐--(晋及明夷家人睽)。见(蹇)姐姐(解)只有损(损)失而无获得益(益)处,就怪(夬)罪狗(姤)蛋催(萃)促的紧,愤怒的咸亨用绳(升)子把狗蛋捆(困)起来,投到井(井)里,并搁(革)了大鼎(鼎)镇(震)压住井口。然后跟(艮)随监(渐)视自己的情人归妹(归妹)疯(丰)狂的旅(旅)游巡视(巽)了一天,在兑(兑)换(涣)货币要逃出国的节(节)骨眼上,被钟富(中孚)制止了。

六十四卦序歌带拼音

八卦歌诀:? qián sān ?lián kūn ?liù duàn zhèn yǎng yú gèn ?fùwǎn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 碗 lízhōng xū kǎn zhōng mǎn duì shàng quē xùn xiàduàn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六十四卦卦序歌: qián kūn zhūn méng xū sòng shī bì xiao xù xī? lǚ tài pǐ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tóng rén dà yōu qiān yǜ suí gǔ lín guān xī shì hé bì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bō fù wú wàng dà xù yí dà guò kǎn lí sān shíbèi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xián héng dùn xījídà zhuàng jìn yǔ míng yí jiārén kuí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jiǎn xiè sǔn yì guài gòu cuì shēng kùn jǐng gé dǐng zhèn ?jì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gèn jiàn guī mèi fēng lǚ xùn duì huàn jié xī zhōng fú? zhì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xiǎo guò jì jìjiān wèi jì? shì?wéi ? xiàjīng sān sh í?sì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拼音 1.乾卦:读 qián 2.坤卦:读 kūn 3.屯卦:读 zhūn 4.蒙卦:读méng 5.需卦:读 xū 6.讼卦:读 sòng 7.师卦:读 shī 8.比卦:读bì 9.小畜卦:读 xiao xù 10.履卦:读 lǚ 11.泰卦:读 tài 12.否卦:读 pǐ 13.同人卦:读 tóng rén 14.大有卦:读 dà yōu 15.谦卦:读 qiān 16.豫卦:读 yǜ 17.随卦:读 suí 18.蛊卦:读 gǔ 19.临卦:读 lín 20.观卦:读 guān 21.噬嗑卦:读 shì hé 22.贲卦:读 bì 23.剥卦:读 bō 24.复卦:读 fù 25.无妄卦:读 wú wàng 26.大畜卦:读 dà xù 27.颐卦:读 yí 28.大过卦:读 dà guò 29.坎卦:读 kǎn 30.离卦:读 lí 31.咸卦:读 xián 32.恒卦:读 héng 33.遁卦:读 dùn 34.大壮卦:读 dà zhuàng 35.晋卦:读 jìn 36.明夷卦:读 míng yí 37.家人卦:读 jiārén 38.睽卦:读 kuí 39.蹇卦:读 jiǎn 40.解卦:读xiè 41.损卦:读 sǔn 42.益卦:读 yì 43.夬卦:读 guài 44.姤卦:读 gòu 45.萃卦:读 cuì 46.升卦:读 shēng 47.困卦:读 kùn 48.井卦:读 jǐng

周易卦序

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圆图与《周易》卦序的关系(文:李守力) 第6-1节:破译《序卦传》的象数规律:伏羲先天图与《周易》卦序的关系 序言 刘大钧先生在为李尚信著《卦序与解卦理路》一书作的序言中说:“《周易》古经有两个难解之谜:一个是《周易》古经的卦序(今本卦序)是怎么排列出来的,它要表达什么思想?另一个是《周易》古经卦爻辞是如何编纂出来的,六十四卦卦爻辞究竟在讲些什么?可以说,这两个问题最少困扰了人们两千余年,因为至少从汉代起人们对这两个问题就已不甚了了。汉代易学家尽管坚持了以象解《易》的思路,但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仍然非常不能令人满意。此后的两千余年中,尽管各种解读多如牛毛,其中亦不乏很有价值的作品,但就卦序的本来构造与卦爻辞本义解读而言,确实皆未能很好地抓住问题的实质。” 李学勤在其《出土文物与<周易>研究》中说,对传世本卦序,“迄今为止有两个最好的推导方法,一个是已故的沈有鼎先生的推法,另一个是山东大学的李尚信先生的推法”。 本文追溯商末周初《周易》成书时代的岁年、月相、日食等天文历法知识和时人重于形象直觉的思维特征,以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圆图为基础,结合沈有鼎先生、李尚信先生的重于演绎逻辑的解卦思路,基本破译了《周易》卦序的排列规律。 一、先天八卦图与《周易》卦序之16主卦: 《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把它画成图就是先天八卦图。这是《周易》卦序的最先定位法则,周易卦序的节点应该有乾、坤、艮、兑、震、巽、坎、离八经卦组成的八重卦(八纯卦),和天地否卦、地天泰卦、山泽损、泽山咸、雷风恒、风雷益、水火既济、火水未济(八交卦)。按“非覆即变”原则,乾坤为一对,泰否为一对,坎离为一对,既济未济为一对,咸恒为一对,损益为一对,震艮为一对,巽兑为一对,一共16个主卦。 《周易》卦序上经始于乾、坤,终于坎、离;下经始于咸、恒,终于既济、未济。乾、坤为“天地定位”;咸卦下艮上兑,为“山泽通气”、恒卦下巽上震,为“雷风相薄”;上经终坎、离、下经终既济、未济,为“水火不相射”。符合《说卦传》第三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的体例。 《周易乾凿度》曰: 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而为上下,象阴阳也。夫阳道纯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阴道不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为上篇始者,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终始万物,故以坎、离为终。咸、恒者,男女之始,夫妇之道也。人道之兴,必由夫妇,所以奉承祖宗,为天地主也,故为下篇始者,贵之也。既济、未济为最终者,所以明戒慎而存王道。孔子曰:泰者,天地交通,阴阳用事,长养万物也。否者,天地不交通,阴阳不用事,止万物之长也。上经象阳,故以乾为首,坤为次,先泰而后否。损者,阴用事,泽损山而万

解析十二辟卦探索周易玄机

解析十二辟卦探索周易玄机 张焕胜 周易到底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这个问题至今一直没有公认答案,太玄和周易一样,甚至在人们看来,太玄或许比周易更加晦涩难懂,这两部古代经典不知耗费了多少学者毕生精力和热情,可谓是皓首穷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历代不绝的众家解经之言,流传下来的也已经积攒了数千卷,而最终也无人能破解这承载千古大道的经典之谜。甚至太玄被后人称为白首太玄经,可见要参透这真经本义,可比于登天之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要解读这玄与易的本义,理解先圣作易真实意旨也绝非一件容易之事,我们是否可以先把穷究本义的兴趣和欲念暂时收敛起来,把一些现存经典中合理性内容仔细梳理总结一下,然后再去理解其原本意义,或许会找到一个新的思路,这便是本文的出发点:通过分析卦气、十二辟卦与易经太玄的关系,说明太玄是植根并同时从周易中衍生出来的,也会十分清晰的表明,十二卦是卦气说的核心,是玄易同构体系的骨干,也是连通玄易关系的桥梁。而这个分析过程也为解读这两部经典之迷提供了新途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关键词:周易、太玄、卦气、十二辟卦 -------------------------------------------------------------------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十二复辟卦,就是常说的: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这十二卦,在易学上可谓是很常识性的内容,研究周易的人可能都很熟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在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著述的《梦溪笔谈》中,有一个《郑夬谈易》的小故事这 样讲: [江南人郑夬曾为一书谈《易》,期间一说曰:“乾坤大父母也。复姤小父母也。乾一变生复,得一阳;坤一变生姤,得一阴。乾再变生临,得二阳;坤再变生遁,得二阴。乾三变生泰,得四阳;坤三变生否,得四阴。乾四变生大壮,得八阳;坤四变生观,得八阴。乾五变生夬,得十六阳;坤五变生剥。得十六阴。乾六变生未济,得三十二阳;坤六变生归妹,得三十二阴。乾、坤错综,阴阳各三十二,生六十四卦。” 夬之为书,皆荒唐之论,独有此“变卦”之说,未知其是非。予后因见兵部员外郎秦君玠,论夬所谈,骇然叹曰:“夬何处得此法?玠曾遇一异人授此数,历推往古兴衰运历,无不皆验,常恨不能尽得此术。西都邵雍亦知大略,已能洞吉凶之变,此人乃形之于书,必有天谴。此非世人得闻也。”予闻其言怪,兼复甚秘,不欲深诘之。今夬与雍、玠已死,终不知其何术也。]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根据这个故事的描述,结合太极图的阴阳消长意义,以乾、坤两卦分别作为阴阳两个路径,经过五次顺序变化就可以获得易学上著名的十二辟卦圆图,值得注意的是,乾变的结果不是姤而是复,坤变的结果不是复而是姤。恰好表明了阴阳分别各自消长,而形成一个偶合的对变体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西汉《京房易传》的八宫卦次序排列中看到另一种十二辟卦的规则排列。下面就是易学上耳熟能详的八宫卦次序排列,也就是通过八纯卦分别与一世卦、二世卦、三世卦、四世卦、五世卦,游魂卦、归魂卦的交错排列而成的卦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