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

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

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
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

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

(试行)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三年十月

编制说明

按照省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的通知》(闽政办〔2013〕16号)要求,为塑造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结合福建省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本导则力求规范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规范编制成果和审批管理程序,引导各地推进城市特色塑造,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

本导则所称景观风貌是指城市自然环境和当地历史文化的综合特征。目前全国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编制尚无统一标准、也无定式,不少省市都在进行多种探索和尝试。本导则在遵循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基础上,针对福建省实际和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结合各县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及管理实践,吸纳各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借鉴其它各省市相关成果编制而成。

本导则由省厅印发实施。试行过程中,各使用单位若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以便修订时参考。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北大路242 号邮编:350001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三年十月

目录

1 总则 (10)

1.1编制目的 (10)

1.2适用范围 (10)

1.3 规划类型 (10)

1.4 主要任务 (10)

1.5编制原则 (10)

1.6 编制程序 (11)

2规划编制内容与深度要求 (12)

2.1 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12)

2.2 规划预判 (14)

2.3 整体景观风貌特色塑造 (14)

2.3.1 资源评价与元素提炼 (14)

2.3.2 风貌特色定位与塑造 (14)

2.3.2.1景观风貌特色定位 (14)

2.3.2.2 景观风貌总体结构设计 (15)

2.3.2.3 景观风貌要素导引 (15)

2.3.2.4景观风貌特色塑造指引 (16)

2.3.3 特色空间体系构建 (16)

2.3.3.1 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 (16)

2.3.3.2 景观廊道控制规划 (11)

2.4示范设计 (11)

2.5 实施保障 (11)

2.5.1 规划控制管理措施 (11)

2.5.2 近期建设项目策划 (12)

3 规划成果要求 (13)

3.1 成果构成 (13)

3.2 成果内容 (14)

4 附则 (20)

附录A 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控制图参考范例 (21)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突出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可识别性,塑造城市整体形象和地方特色,规范全省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结合福建省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含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它具备条件镇)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工作,其它镇可参照执行。

1.3 规划类型

本导则所称景观风貌是指城市自然环境和当地历史文化的综合特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是指我省城市依据总体规划单独编制的、在总体层面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构建城市空间景观格局的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专篇的细化深化,可作为单项城市设计的上位规划。

1.4 主要任务

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环境及重要空间环境等景观风貌特色资源进行梳理、组织,对当地有代表性的风貌特色元素进行提炼创新,并对承载其风貌特征的空间环境进行整体安排,从而引导富有个性魅力的城市整体形象。规划核心内容是延续历史文脉、保护城市大山大水空间格局、强化城市与山水环境的有机联系,塑造城市特色,包含景观风貌特色定位、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及景观廊道的控制引导。

1.5编制原则

编制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应坚持“立足资源、特色为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本省各地城市风貌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应找出符合自身特色的城市风貌定位,避免雷同,注重从地域特征、文化传承、风貌类型、主题形象、建筑风貌、建筑高度等多方面引导城市整体形象和地方特色的塑造,从空间形态控制和城市设计指引等两方面细化落实,并强调实施环节的可行性。

1.6 编制程序

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编制流程一般为确定任务、现场调研、前期研究、成果编制、成果审查和上报审批等六个阶段。

图1-1 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编制流程

2规划编制内容与深度要求

2.1 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地域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侧重点进行预判,拟定规划总体思路及编制重点;通过景观风貌特色资源评价与特色元素提炼、景观特色定位、总体结构设计、要素导引及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景观廊道控制规划,进行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特色的塑造;依据地方特点及管理需求,选取重点景观风貌控制区、重点景观风貌设计要素或城市重要节点进行示范性城市设计;提出规划控制管理措施、进行近期建设项目策划。

各城市在编制专项规划时,可依据各自城市特点和条件,有针对性、有侧重地根据上述要点确定规划编制内容。

图2-1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内容框图

2.2 规划预判

分析城市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特征及现状建设情况,研究城市空间景观的演变历程、现状格局、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对本地域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侧重点进行预判,拟定规划总体思路及编制重点。

2.3 整体景观风貌特色塑造

2.3.1 资源评价与元素提炼

2.3.1.1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资源评价

1、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功能布局和用地安排,对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评价。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城市景观风貌特色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分析当地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山体水系、地形地貌、气象植被、土壤生物等生态自然环境条件,明确生态自然环境特色,认识城市发展与周围环境(如面城一重山以及周边的湖、海等)的关系;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城市格局、传统街巷、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与街区、工业遗产、古树名木等历史遗存,以及城市历史沿革、宗教信仰、礼仪节庆、风俗习惯、地方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历史人文环境特色,认识文化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分析城市发展过程中已形成或已规划确定的整体空间形态、城市色彩、主要功能片区、城市路网、主要街区、重大公共设施、标志性建筑或建筑群等城市空间要素,明确城市重要空间环境特色。

2、评价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目前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优势及可利用的景观风貌特色资源。

2.3.1.2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元素提炼

梳理城市风貌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地域文化、历史建筑、自然景观、民族民俗及生态植物等特点,提取当地有代表性的风貌特色元素并加以提炼创新,为营造地方景观风貌特色提供有益的参考,塑造延续历史文脉与表现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建筑形象。

2.3.2 风貌特色定位与塑造

2.3.2.1景观风貌特色定位

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职能和空间发展形态的基础上,结合

景观风貌特色资源评价结果,确定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定位。定位应特色鲜明、主题突出、概括准确、简明扼要,打造城市名片1。

2.3.2.2 景观风貌总体结构设计

依据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定位,整合景观风貌特色资源,设计城市景观风貌总体结构。总体结构应展现优势、突出主题、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并与城市山水格局、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方式相协调2。

2.3.2.3 景观风貌要素导引

围绕景观风貌特色塑造,分析和研究当地风貌特色的构成基础如文化传承、地域特征等,认清和找准地方风貌类型;从历史传统建筑的色彩记忆、现代建筑材料的色彩趋势及自然生态的色彩要求等多方面考虑,合理选择城市色彩基调;梳理当地主要传统建筑特征,引导和强化地方建筑风貌特色的形成;在建立城市空间意象的基础上,综合协调历史资源、开敞空间、景观视线等因素,进行建筑高度分区引导。即从地域特征、文化传承、风貌类型、整体色彩基调、建筑风貌、建筑高度等城市景观风貌重点控制要素方面提出规划导引3。

1 如海口市城市风貌定位为“阳光海口,魅力椰城”,充分展现了海口的风采和神韵,给游人一张靓丽的旅游城市名片。

2 如泉州中心城区景观风貌结构提炼为“两江一带串珍珠,众山齐遥相对望,显山露水共交织,碧海绿环

映邑都”。两江一带串珍珠,即由晋江、洛阳江生态绿色廊道和从洛秀码头至崇武古城的沿海生态廊道串接沿线各景观珍珠点。

3福建地域的文化传承,如海洋文化、客家文化、土楼文化、茗茶文化、海丝文化、惠女文化、温泉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工业文化、农业文化等;地域特征,如河谷阶地型、丘陵山地型、平原盆地型、海岛型等;风貌类型,如传统风貌、多元风貌、民族宗教风貌、现代风貌等;整体色彩基调,如北京采用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徐州城市采用黄灰雅调、并以“龙腾黄”、“青玉绿”两种色彩作为城市代表色,哈尔滨城市总体色彩以暖色系为主基调、米黄和黄白为城市建筑代表色,无锡整体色调为清新淡雅的浅色调,而杭州则定格为“一卷江南水墨画”;建筑风貌包含建筑轮廓(如屋顶、墙身、基座)、色彩、材料、装饰、布局等,如漳州通过研究漳州传统建筑,梳理出以坡屋顶、胭脂砖、骑楼等为代表的21项主要传统建筑特征,对传统建筑元素采用模仿、简化、拼贴、重构、抽象五种手法,进行新漳州建筑的设计,突出地方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如武汉市主城区分高层聚集鼓励区、高层散点控制区、高层慎建区、高层禁建区、开敞空间控制区等五级建设控制引导,并划分为超高层区(100米以上)、高层区(50~100米)、中高层区(24~50米)、多层区(24米以下)、生态开敞区五个等级进行建筑高度分区引导。

2.3.2.4景观风貌特色塑造指引

打造城市景观风貌特色需发挥自身优势,应结合本地实际,挖掘地理环境、自然山水、海洋性气候、历史文脉、海外侨胞、风景名胜、地方资源等多种优势,进行特色提炼和定位,突出城市风貌、生态、亚热带风光、文化、多元建筑、滨海、旅游、经济发展等地方特色4,并把握好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地标塑造、城市特色载体整治、城市特色品牌经营等环节5,进行城市特色塑造。

2.3.3 特色空间体系构建

梳理市域层面的景观风貌特色资源,整合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城市意象要素,构建城市景观风貌特色空间体系,包含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景观廊道的控制规划等。

2.3.3.1 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

1、特别控制区划分

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或景观风貌保护与建设中需要特别控制的地区,可包括历史文化遗存风貌区、自然生态保护风貌区、城市中心节点区、市民活动节点区、交通枢纽节点区及其它景观风貌区等特别控制区。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划分工作,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以外的城市规划区,即景观风貌一般控制区,按常规要求控制。

2、特别控制区规划

通过划分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指引,为规划管理控制提供各区控制依据,有利于保护城市现状特色景观、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引导城市有序健康地发展。宜以通则、片区控制导则(设计导则)的形式,依据历史文化遗存风貌区、自然生态保护风貌区、城市核心区、城市

4从广义上说,福建城市有七大优势,可以探索七种特色。①发挥地理环境优势,创造城市风貌特色。如福建三明市的泰宁县城——“四面青山环抱,三江绿水长流,两宋江南名城,一线中轴贯通”。②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创造生态山水城市特色。总的要求是“十个字”——“显山、露水、透绿、靓景、洁净”。③发挥海洋性气候优势,创造城市亚热带风光特色。主要表现在建筑特色和绿化特色,应注意选用亚热带建筑类型及植物品种。④发挥历史文脉优势,创造城市文化特色。⑤发挥海外侨胞优势,创造侨乡多元建筑特色。⑥发挥风景名胜优势,创造旅游城市特色。⑦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创造经济发展特色,催生特色产业景观;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发展蓝色经济;发挥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发挥老区革命传统优势、发展红色经济;发挥侨乡开放引资优势、发展回归经济;发挥对台五缘优势、发展对台经济;发挥风景名胜优势、发展旅游经济;发挥传统民间工艺优势、发展创意经济。

5城市特色塑造,可多手法、多角度、多环节:城市特色打造,如滨水地带、发展轴、景观节点等;城市地标塑造,如标志性建筑、市民广场、城雕等;城市特色载体整治,如水体、历史街区、文物古迹等;城市特色品牌经营,如福州的三坊七巷文化、厦门的琴岛文化等。

重要节点区及其它景观风貌区等各区的地域特征和风貌类型,有针对性、有侧重地从功能定位、整体意象、景观廊道、建筑风貌、天际尺度等方面提出设计引导要求,对风貌保护、风貌协调、生态保护利用等提出保护控制原则。

3、“三边三节点”划定

“三边”即“山边、水边、路边”,指城市内的山体周边、江河湖海等水系周边、主要干道沿线周边;“三节点”即“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指城市中心区、中央商务区、公建集中区等城市中心节点,主要广场、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等市民活动节点,城市交通出入口、交通干道交叉口、汽车站、火车站周边区域等交通枢纽节点。

4、“三边三节点”景观塑造重点

“山边”,提出山体保护利用策略与措施,山体周边需要控制的范围和建筑高度,确定城市天际线、建筑与山水的形态关系。

“水边”,提出河道、湖泊、海滩等水体岸线的保护利用策略及城市天际线与水体的形态关系。

“路边”,提出道路及其周边用地的控制范围和规划策略,以及道路节点景观、街道尺度与建筑立面的控制要求。

“城市中心节点”,突出中心形象,合理组织城市商业、文化等功能,充分结合轨道交通、人防建设等要求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市民活动节点”,合理安排功能,结合公园、广场、绿地等设置各类休闲设施,满足人群活动使用需求。

“交通枢纽节点”,优化各类交通设施布局,合理组织换乘流线,结合运营管理要求对各类换乘空间极其衔接提出控制和引导要求。

表2-1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编制内容要求

注: 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以外的地区即景观风貌一般控制区,按常规要求控制。

2.3.3.2 景观廊道控制规划

景观廊道包含景观风貌轴线、景观视线走廊和游憩线路。

景观风貌轴线是能够体现城市主要景观风貌特色的线性空间,控制沿路、沿江(河、海)、环湖、环山等城市重要地段的天际轮廓及特征,引导形成相对完整、连续的景观风貌界面。应合理构建景观风貌轴线,对轴线控制范围内的景观效果、天际轮廓线及建筑风貌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

景观视线走廊是为保障城市中景观风貌节点的观赏效果,在观景点与景观风貌节点之间构筑的视线走廊。应合理组织城市眺望系统,保护并划定景观视廊,对视廊控制范围内的景观效果、建筑高度及建筑风貌提出控制与引导要求。

游憩线路串联城市主要公共空间、绿色生态休闲空间以及城区附近的郊野公园、旅游景点,供市民休憩、游客观光,向市民及游客展示城市富有特色的整体形象。应结合城市绿道规划对游憩线路的视野轮廓和景观效果(即对景、借景)提出优化和控制要求。

2.4示范设计

依据地方特点及管理需求,可选取若干典型(或重点)景观风貌控制区或城市景观风貌设计要素、城市重要节点进行示范性城市设计。

景观风貌控制区城市设计属特定地段单项城市设计,选取的景观风貌控制区应为城市典型(或重点)地段,如历史文化街区、临山地段、滨水地段、城市核心区等。城市景观风貌设计要素城市设计属特定要素单项城市设计,可从城市色彩、建筑风格、街道品质、夜景照明、环境雕塑、广告标识或景观种植等城市环境特色要素中选取单个或多个要素开展。设计内容和深度要求宜参照《福建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中特定地段或特定要素单项城市设计相关导引要求。

2.5 实施保障

2.5.1 规划控制管理措施

围绕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确定的特色定位和空间总体结构,提出规划实施和控制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包含保障机制、实施策略、实施时序、管控环节和程序等。

2.5.2 近期建设项目策划

结合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近期建设项目的策划,强化风貌特色项目的培育和引导,提升城市景观风貌。

3 规划成果要求

3.1 成果构成

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成果由规划文本、图件(含图纸、图则)和规划说明书组成。有条件的可增加鸟瞰图、三维动画或模型。

图3-1 成果构成框图

3.2 成果内容

3.2.1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以能简洁、准确、清晰表达设计意图的文字或图表形式编写,可以有效地转化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政府文件。文本内容应涵盖整体景观风貌特色塑造的各方面,包括景观风貌特色资源评价与特色元素提炼、特色定位、总体结构,文化传承、地域特征、风貌类型、整体色彩基调、建筑风貌等景观风貌要素引导,由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及景观廊道构建的特色空间体系,以及规划控制管理措施、近期建设项目策划内容(含附表: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一览表)。

3.2.2 图纸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编制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侧重点可有所不同,其图纸类别、数量和深度亦可有所不同,应依据城市各自特点和条件而定。以下所列图纸成果中,未打*号的为基本图纸,打*号的为提升图纸,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分项或合并的方式绘制图纸,也可根据具体需要增加绘制其它类别图纸。

(1)区位分析图*: 分析城市在区域和自然环境格局中的地位和特点,与周边景观节点、要素的视觉空间关系等。

(2)综合现状图:综合反映城市现状和总体规划提出的用地布局、功能分区、道路交通及相关的地形地貌、景观组织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等内容,并对其中影响城市空间景观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3)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分析图*: 主要表达不同历史年代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变迁和城市空间形态格局的演变状况。

(4)城市开敞空间及景观要素分析图:标示并分析构成城市开敞空间的道路、广场、绿地系统的分布现状与特征;标示构成城市空间景观的山脉、河流湖海、森林等自然景观资源,历史街区、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绿地、广场、标志性建筑等人工景观资源的位置、特征和关系等。

(5)城市肌理及密度分析图*: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开发建设状况,对城市典型区域的肌理特征及现状建筑密度进行分析。

(6)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图:表达城市总体景观风貌格局的优化意图和布局模式,标示景观风貌总体结构,标示景观风貌轴线、景观视线走廊和游憩

线路,包括城市重要开敞空间、界面、路径、节点、标志等的布局情况和相互关系。

(7)建筑高度分区引导图:表达建筑高度分区引导意图。

(8)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系列图纸:

①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划分及编号图:标明各区边界和编号。

②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控制图:以分图的方式,标示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编号、划分依据、各区信息(含名称、类别、编号、区位、控制范围等)、管理控制通则及片区控制导则等内容。

③“三边三节点”范围划定及规划控制图:划定“三边三节点”范围界线,明确景观控制要求等内容。

(9)城市眺望系统控制规划图:标示城市重要标志性景点、眺望点,以及景观风貌轴线、景观视线走廊的平面位置、走向、范围和控制对象、控制要求等。

(10)游憩线路控制规划图*:标示游憩线路,表达线路中重要视野轮廓和景观效果(如对景)的控制要求。

(11)重点示范项目城市设计系列图纸*:(参照《福建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特定地段或特点要素单项城市设计相关图纸内容要求)。

(12)城市特色近期建设项目分布图:策划近期实施项目,表达项目的位置、范围、建设内容及控制要求。

(13)建设时序图*:标明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建设的主要项目位置、范围以及建设时序安排、控制要求。

(14)主要地段和节点鸟瞰图、三维动画或模型*。

图3-2 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控制图参考图示1-A

图3-3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控制图参考图示1-B

1.景观风貌整治规划

1.景观风貌整治规划指导思想 在布局结构完整的前提下,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地形的宏观角度出发,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对自然和人工所形成的环境体系和村庄空间秩序的艺术设计规划,给村民创造一个尺度宜人,空间舒适的形态,同时通过对标志性建筑和空间的精心设计增强地域的可识别性,形成牧业村独有的景观风貌。 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林、资源条件以体现自然的山水村庄为特色,减少人为加工制造;同时在村庄中布置适当的点式绿地,与主要道路交叉口及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一起形成主要的景观节点,再通过道路联系形成视觉通廊,使整个规划区的景观体系更加完整,效果更具立体感及动感。 2.景观风貌整体构架 以公路为主体构成景观设计轴线,河流为纽带,组成山、水、村相融的特色景观。建设区内景观结构主要是明确建筑高度、景观走廊、节点和地标等内容。 3.景观风貌整治规划 3.1景观风貌整治规划分类 在调查建筑风貌中,整体建筑质量较好,按质量调查可分为两类 一类建筑:近几年修建的建筑,质量较好,满足使用要求,但风格各异,需按统一风格进行整治,这类建筑属保留整治建筑。

二类建筑:这类建筑质量较好,但附属设施、院落.建筑造型等.与整体不协调,需局部改造整治。 3.1建筑的整治分类与更新方式 根据建筑质量、风貌、层数以及建筑所处的不同地段要求建筑的高低错落而进行整治,其方式分为保留修缮、局部整治、两个类别: 保留修缮 在不影响功能布局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符合规划要求的近期建筑,予以保留,对立面进行整治,使之符合统一风貌要求。 局部整治 一是安置区建筑,由于其修建较长、建筑造型单一等原因,需翻新墙面,局部修复,丰富造型,统一风格,但基本功能不变。 二是散落安置区农牧宅的附属建筑太破旧,实行整体保留局部拆除重建的办法,改善居住条件及建筑形象,统一风格。 建筑整治措施分为三类 整治措施一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城市特色风貌规划 随着万源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万源城市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深入,城市发展和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城市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然而在近几年的城市快速发展和建设中,城市特色面貌建设平庸无奇,千城一面,似曾相识,城市风貌特色不明显,缺乏个性,“特色危机”已成为现时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门话题。 万源市委、市政府充分意识到特色风貌的遗失,直接关系到城市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全面落实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优化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和个性气场,提升城市内在品位和总体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务实创新、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山青、水秀、地干净、物整洁、人文明”的森林万源、生态万源、宜居万源目标,高标准开展城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委托陕西中晟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万源市城市总体特色风貌规划》,构建以后河为轴心、新老城区功能配套一体的城市发展格局。 同时,城市特色风貌建设应严格坚持“五项”规划原则:一是把握整体、突出重点原则。首先要把握城市总体环境风貌、总体空间形态、廊轴系统、色彩体系、山体景观和滨水景观以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协调并在总体控制的原则下,突出重点,突出本次规划要解决

的主要问题,通过滨河景观的打造、外围山体景观的保护及营造,城市重要节点的强调来塑造城市的整体风貌特色。二是继承、尊重、展望原则。风貌特色规划不仅要继承和延续万源城市的历史脉络、风俗习惯、文化底蕴和地域特征外,而且更应强调万源山地城市的现实情况,尊重万源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水体景观,在继承、延续、创新的同时,还要展望未来,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有深度,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三是特色、文化、个性原则。每一个城市都得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万源城市的山、水、城、人等主要体现实体,是万源城市魅力的体现,加之文化、历史、风情等是万源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名片。四是生态优先、环境利用原则。万源城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在山水中”是万源城市的鲜明写照。规划在保护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城市的山水资源,通过显山、露水、增绿、透脉、弘文、辟场、留廊等手段,打造山、水、城、绿相融的川陕魅力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五是系统规划、动态塑造、弹性实施原则。万源城市的风貌特色塑造必须通过系统的整体规划,由于城市建设在这方面欠帐较多,所以城市特色建设不可一蹴而就,只顾眼前利益,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动态的过程,同时在实施中要有弹性,要留有余地,保证规划的有效和顺利实施。

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

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和魅力已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主题。本文以星沙城市风貌规划及城市美化工程实践为例,从城市整体风貌控制、概念性城市设计、专项系统规划、环境设施引导等方面探索了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 [关键词] 城市风貌;美化工程 1 引言 当今世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竞争由单一的经济竞争逐渐转变成为以文化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城市的发展重点,也由过去奠定大框架、大开发为主导,相应地转变为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和魅力,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人才,从而推动城市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城市掀起了美化运动的热潮,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一时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热点。 2 城市风貌与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 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在山水环境、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等方面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表现,其内容包括自然景观、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三大部分。 城市风貌规划,是一项承接总体规划同时引导详细规划的综合性规划。它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整体形态、空间景观的研究,建立整体风貌结构,提出各项建设要求,从而引导城市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和特色环境。城市风貌规划具有非法定性、综合性及可操作性等特征,是对城市法定性规划的补充和深化。 3 星沙城市风貌规划 星沙位于长沙市东北部,距长沙市区11公里,原是长沙县的一个小镇。随着1996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长沙县县委县政府的入驻,星沙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在短短十几年内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多万人的中小城市。城市在框架性扩张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城市形象的塑造。 3.1 规划策略 星沙做为一个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新城建设与旧城更新(图3)同时进行,其风貌规划显得较为特殊和复杂。由此,规划提出以下策略: (1)宏观战略与整体形态相结合,体现整体性。 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提出城市发展战略,并对城市发展方向、用地布

城市景观风貌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 作者:俞孔坚奚雪松王思思发表:《城市规划》2008(03):87-92 [评论] 摘要: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规划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途径。并以威海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关键词:山东省威海市风貌基础设施生态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和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吴良镛,2002;仇保兴,20 04、2005;阮仪三,2004;蔡晓丰,2005)。因此,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蔡晓丰,2005)。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城市风貌、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在中文语境下,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Cornelsn aned Franz,1995),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充满于城市空气中的“氛围”(Norberg-Shulz, 1979);“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池泽宪, 1989;朱旭辉,1993;Cornelsen and Franz,1995;Taylor,1999;蔡晓丰,2005;陈艳、洪再生等,2006)。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文本 第一章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1-1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景观特征、神韵气质及经济文化水平的综合表达。为保持与延续池州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征,形成良好的城市外在物质形象特征,突出池州地方特色,特制定本规划。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是池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城市景观和风貌方面进行的深化与细化。 1-2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的目标为“山水池州、特色池州、文化池州”。 “山水池州”——强化池州自然景观特征,突显山水城市格局,将山、水、绿、城融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园林城市。 “特色池州”——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景观建设,合理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发展城市现代景观,焕发城市生机与活力。 “文化池州”——通过城市历史地段保护、特色街道整治与文化设施建设展现池州人文景观神韵,保护、继承与发展池州文化传统特色与文脉。 1-3 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的原则: (1)保育自然风景,尊重环境特征 规划应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突显山水城市风貌特征。尊重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等自然生态要素,使得自然形态和人工建设在空间上达到和谐组合并相互衬托。 (2)保护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 保护池州历史城区的历史遗存和整体格局,按照划定的范围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与控制要求对历史风貌加以保护。在城市建设中,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提倡建筑设计的创新,体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体现以人为本和景观可持续性 按照人的活动规律合理规划,致力于建设一个舒适的城市。协调现实与标准的矛盾,使城市居民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满足完成自我的要求。注重景观的永续使用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规划的层面与结构 2-1 根据池州城市的基本条件、发展需求和建设问题,池州市城市风貌专项规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城市景观与风貌加以控制。 2-2 宏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包括城市风貌特色的提炼总结,城市空间格局规划和城市色彩规划。在对城市整体山水环境与景观特色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景观分区和景观结构规划,确定合理的城市高度分区,对城市主色调和色彩分区提出规划控制要求。 2-3 中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包括特色片区规划、特色街道规划和景观视廊规划。特色片区是城市中具有特殊风貌特征和景观价值的相对完整的区域,包括老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湖滨新中心区、站前区等;特色街道规划包括分析街道节点景观,街道尺度与界面,确定不同类型的特色街道布局;景观视廊规划包括确定城市天际线和视线通廊,提出对眺望景观的控制要求。 2-4 微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涉及地标建筑的布局,重要景观地段,开放空间、节点和界面规划。在现状古建筑与高层建筑的基础上,合理布置标志性建筑物;合理引导重要景观地段设计;完善开放空间、界面布局;进行城市雕塑、环境小品等节点的规划。 第三章宏观层面的城市风貌规划 3-1 池州城市风貌特色为“两河一湖双塔秀,山水名城杏花村”。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池州城市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

市区景观风貌规划说明

第十章城市风貌规划 一、城市风貌资源构成 桦甸市城区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四面环山,自然环境良好。辉发河、火龙河、河等数条河流环绕城区,其周边山势起伏多变,轮廓线型优美,山体植被完好,还有经过数轮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建设的城市框架,都为桦甸市提供了良好的城市风貌建设基础要素。 (一)自然景观资源 1、山体景观资源 由于桦甸市城区位于河谷盆地的河滩阶台,四周环山,山体轮廓线自然舒展,加之山上植被保护完好,尤如绿色屏障,为城区营造出了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南山、北山的山势较高,山上植被是以保护完好的次生林为主,兼有少量的果树。西山的山势较低,植被以果树、次生林为主。东山地势较缓,山体植被保护完好。作为山体景观,南山、北山的综合山体景观为佳,西山、东山的综合山体景观次之。桦甸市城区周边的山体景观其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和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要素条件。 2、水体景观资源 由于桦甸市城区座落在河谷盆地之中,周边环绕群山,有辉发河、火龙河、河等数条河流流经城区,形成了风光秀丽的天然山水景观特色。 辉发河在桦甸市城区南部向东北蜿蜒流过,尤如一条巨龙环抱着桦甸市城区,流经城区河段岸线优美,水面开阔,对岸南山山势起伏、自然舒展,植被茂密,具有良好的建设发展条件和空间。 因筑堤而形成的桦甸河,也同样是不可多得的水体景观资源。河蜿蜒曲回,呈“人”字形,在城区段流经一万三千余米,河两侧岸线除少量开发建设外,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状态,属待开发型。河在改善城区环境方面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桦甸市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提供了一个重要景观载体。 桦甸市城区的其它支流,如火龙河、清水河、欧力河、西依汗河,由于在流经城区的位置及区域均不是重要区段,对城区景观影响不是很大,现仅作为水体绿地延伸至城区,为桦甸市城区绿地系统及景观特色形成,提供了基础。 (二)人文景观资源 1、古城遗址景观

城市风貌规划编制要求内容

风貌规划成果所含内容 风貌规划是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引申出来的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对城市整体意向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将经历:现状风貌调查与评价阶段、城市风貌规划大纲编制及大纲评议阶段、城市风貌规划方案的编制阶段、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风貌规划这样四个阶段,规划周期长,且花费巨大,很多城市并不会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他们大多希望直接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目前,关于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没有专门的规范,需要形成怎样的成果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规划单位所完成的风貌规划也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可是实行低,还得进一步编制相关的详细规划,费时费钱。那么对于想一步到位完成风貌规划,我们应该形成怎样的规划成果呢?结合遂宁市城市风貌规划的一些感受,我来谈谈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问题。 城市风貌规划成果内容应该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具体涉及如下内容: 一、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书及相关专题研究。 规划文本要求能够规范、准确、肯定、清晰的表达规划意图和目标,而对有关内容提出规范性要求。主要内容要求如下: 1、前言 说明本次规划编制的依据和背景。 2、城市概况 包括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特征、自然特征、历史沿革、所处地理文化圈层特征和中心城区概况。 3、风貌规划项目说明 包括本次规划的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要求。 4、城市风貌现状分析 (1)城市风貌地理文化圈层分析。 (2)市域风貌整体格局和重点旅游景区风貌特色分析。 (3)城市总体风貌分析,含城市总体风貌特征、城市风貌格局、城市轴线、城市天际线和滨水风貌的分析。 (4)土地利用和主要交通道路分析。 (5)城市历史人文景观风貌分析,包含历史人文特征分析,历史人文景观的现状分析。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城市印象(特色) 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性格、底蕴、格局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是通过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环境特征。而城市风格是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它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城市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与城市形象有关,不同之处在于城市风格侧重于城市可视形象特征区别于其他的表现,也是一个城市特色表现。城市风貌特色不仅仅是建筑技术和学术流派问题,而且是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大问题。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文脉传承的历史意义。 我县的城市建设这些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到处盖新楼、修马路,互助县城变样了、变大了、变绿了,可是,随着城市建设空前发展。同时暴露出很多美中不足的缺憾,如互助的味道没有了,即特色不再明显,除了它自身的地理环境有特色外,大多数新建的建筑可以放到省内任何一个县城都合适,而我们城市的新定位是“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田园风光的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名城”,所以说,一个城市的风格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塑造城市的特

色是城建工作的生命。下面,我就如何打造和提升我县城市风貌和风格作一研讨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塑造我县城市风貌特色的主要途径 城市特色的产生、发展是由其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所决定,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快速的经济增长为塑造城市特色奠定了良好基础。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处理好多样与协调、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发掘与借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塑造城市特色。(一)顺应自然地理环境。城市都是依据自然环境形成鲜明而永恒的城市特色。我县有着“三山三水”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要充分尊重、顺应、利用所处地理环境优势,着力构建“城在山中、市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城市格局。围绕三河形成主要XX生态景观轴和围绕地块片区特色形成历史老城、山水新城、城南休闲度假、城西民俗旅游、三河交汇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风貌区及城市多点景观节点的“六轴、六区、多点”的城市风貌系统。 (二)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我县是以土族为主的15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基础。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土族文化所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初探 ——以河北省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为例 摘要: 风貌特色突出是世界上优秀城市所共有的品质,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往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称赞的对象。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地方文化、历史文脉等要素的挖掘,力求打造一座屹立于京、津、保“金三角”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塑造独具特色的“风雅”之城。 关键词:景观风貌定位景观风貌控制标志建筑重点地段风貌设计 引言 城市景观风貌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开始,是城市物质形态外部显现所给人的总体印象。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景观的地方特征与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景观风貌规划以现有各项规划为基础,全面分析城市现有各类资源,以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为宗旨,具体而详尽地探讨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合理指导城市建设。 本文以霸州市城市景观风貌为例,探讨一座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塑造自身的景观风貌特色,形成富有个性魅力的空间形态。 1 “霸州”市由来 霸州市历史悠久,新石器中、晚期这里就有人居住。勤劳朴实的霸州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升息繁衍了几千年。秦属广阳郡,汉属琢郡益昌县,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置霸州,建置前此地多为水乡,当时,因此地近霸水河,又有对辽称霸之意,故称霸州。 2 区位交通 霸州市位于河北省中东部,东邻天津市,西接保定市,南邻文安县,北与廊坊市接壤。地处北京、天津和保定三大城市“金三角”中心。

霸州宋辽时期可谓边 关重地,自古交通发达。 因为是南北交通之咽喉、 水运交通之要道而成为兵 家必争之地。宋人称“此 固三关之锁钥,实则冀中 之机枢”,史有“帝阙下临 通万国,行人至此下燕山” 的记载。后随水量减少、洼淀淤积,内河航运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发达的公路和铁路运输业。 如今的霸州交通条件优越,铁路线有京九铁路和津保铁路,其中京九铁路南北纵贯,霸州站为京南第一大站,是北京的南大门;津保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112国道、106国道和省道廊霸公路,构筑了霸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体系。霸州已经成为环京津经济带上新兴的交通枢纽型城市。 3 霸州市城市建设现状 霸州市依托自身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近 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 市区现状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津霸铁路以南, 京九铁路以东,112国道以北,牤牛河以西区 域。其中建设道以南为老城区,建筑质量良莠 不齐;建设道与裕华道之间为新城区,行政中 心、商业中心、高档社区等建筑相继拔地而起, 以市政府为中心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裕华道 以北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发展高科技、 外向型项目为主导,以生物医药、电子化工、 保健食品、汽车配件等项目为主的产业格局。 4 规划思路 规划充分利用霸州市自然环境,结合现状条件,挖掘城市各种构成要素,把握其

滨水城市沿江景观风貌规划探索

滨水城市沿江景观风貌规划探索 ——从内江沿江景观风貌规划谈起 内江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贺斌 [摘要]本文以“内江市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规划设计为例,从营造富有特色的山水园林式城市为基本出发点,就滨水城市在沿江景观风貌规划设计中应如何结合自身特色,怎样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人文资源等塑造鲜明的滨江景观形象进行了探索,阐明了基本思路与作法。并就规划实施与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滨江;生态;景观;规划 A STUDY OF THE PLANNING OF THE LANDSCAPE ALONG THE RIVER IN A CITY BY A RIVER ---TAKING THE PLANNING OF THE RIVERSIDE LANDSCAPE IN NEIJIANG AS AN EXAMPLE HE BIN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ng a gardenlike city, this article, taking the planning of the riverside landscape in Neijiang as an example, explores the planning of riverside landscape in a city by a river. The author illustrates his basic ideas about how to combine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a riverside city and how to fully use the existing natural resources, land resources, the humanities resources...etc. to mold a fresh and beautiful landscape image along the river in the process of

滨水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

滨水沿岸景观风貌规划项目计划书 一、项目概况 *******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于地级宿迁市,南濒洪泽湖,北连沭阳县,西南与泗洪县接壤,西北与宿豫区毗邻,东部与淮安市淮阴区交界。泗阳历史悠久,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两千年建县史的古老城市,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青州,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建凌县,汉武帝元鼎元年在泗水下游之北臵*******,始称泗阳。西汉泗水国都城驻跸之所,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中国八大名酒——洋河大曲自此发源,京杭大运河、古黄河穿境而过,全国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依膝而卧。 京杭运河是我国发展内河水运“两横一纵两网”总体布局规划方案中南北纵向大通道,是内河运输的黄金水道。宿迁段全长112km,等级为内河二级,经徐州从宿迁西北横贯东南,主要承担从山东、徐州到苏南、上海、浙江的煤炭、矿建、水泥等运输任务,根据宿迁段四个梯级船闸的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全年货物通过量为59986万吨。可以说她是宿迁境内最重要的内河航道,在宿迁的综合运输体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与公路、铁路一起构成的宿迁交通运输总骨架中发挥着水路运输的重要作用。 按照新一轮*******城总体规划确立的“以两河风光、楚汉文化为特色,以纺织服装、精深木业和电光源为支撑的新兴中等工贸生态城市”的定位,由运河北岸中心城区、运河南岸古镇区及省级经济开发区构成的“三区”用地格局已经形成。 本次“*******京杭运河沿岸景观风貌规划”是旨在保护古运河,为古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实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提升古城风貌、改善人居环境,使之成为泗阳城市新亮点、新名片的一个文化、旅游、商贸景区综合建设项目;需要进一步挖掘运河水文化,彰显滨水城市特色,充分发挥运河的历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打造“滨水城市、运河新城”。 二、项目思考 1、本案重点解决的问题

诏安县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规划简本

诏安县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规划简本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与《诏安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中远景设想的主城区范围一致,具体为:东至桥东镇东大门,西至沿国道至汾水关,北至高铁站,南至西溪,规划范围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控制范围:包含县城周边山脊线及宫口湾、梅岭镇界,控制范围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以县城周边山脊线及乡镇边界为界,向海延伸,研究范围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三个层次的城市风貌定位 诏安县域范围内的风貌特色定位:闪耀闽粤门户的魅力之都。是指要打造综合雄厚生态产业实力、优美生态环境及深厚文化积淀的滨海魅力之都; 研究范围内的风貌特色定位:依山傍海的环东山湾休闲花园。是指要打造依山傍海,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滨海城市,构筑宜居宜业的环东山岛滨海休闲花园; 诏安县城风貌特色定位:山环水抱、儒雅诏安。其中“山环水抱”强调要尊重自然山水禀赋,强化自然格局,“儒雅诏安”指要突出城市气质与传统文化精神韵味。 、风貌总体架构 县域风貌总体架构: 依据《诏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规划整体诏安县域形成“一心两核,三带四区”的城市风貌总体构架。 一心:丹诏古城文化核心; 两核:乌山生态核心和宫口湿地生态核心; 三带:绿色经济发展带、红色经济发展带和蓝色经济发展带; 四区:山区风貌片区、平原风貌片区、金都风貌片区和滨海风貌片区。山区风貌片区:主要以特色商贸和特色高优农业观光和农产品加工、温泉养生、特色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主;平原风貌片区:主要以农副产品、粮食为主的现代物流、商业服务、旅游休闲度假功能为主;金都风貌片区:主要以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水产品加工产业、光电产业、现代农业观光为主;滨海风貌片区:主要以滨海旅游、产业船舶维修制造、港口物流、能源产业、水产品加工等功能为主。 研究范围风貌总体架构: 在尊重自然的理念指导下,结合诏安向海发展的城市发展路线,规划诏安形成“两轴、三区、多组团”的城市风貌总体构架。 两轴:分别是沿国道、北环城路、连站大道南环城路,自西向东的都市经济发展轴;由斗山沿东溪两岸至诏安湾,自西北向东南的连山通海的都市风貌发展轴; 三区:包括诏安县城发展区、梅岭旅游发展区和金都产业发展区; 多组团:包括诏安县城发展区内的行政服务组团、南湖居住组团、北湖文化组团、诏安工业组团、桥东居住组团以及高铁组团;梅岭旅游发展区内的古城旅游组团及其他旅游组团;金都产业发展区内的金都产业组团、林头产业组团及配套生活组团。 县城城市风貌架构: 诏安县景观风貌结构为“一湾、三山、两溪、四轴、六区”。 一湾:指宫口湾; 三山:指西姑山、西安山、良峰山;

0754.初探景观风貌保护专项规划编制方法和思路——以大理市海西田园风光保护规划为例介绍

0754.初探景观风貌保护专项规划编制方法和思路——以大理市海西田园风光保护规划为例 朱德宝师子乾 【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增长期,发展与保护、速度与质量的矛盾越发突显。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尝试了编制保护协调专项规划,试图解决这一矛盾。本文以旅游景区中自然景观风貌保护专项规划为例,以“视线”分析为主线进行规划方法的探索,总结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识字—组词—语法—造句”为核心的规划工作思路与方法;提出了以认识对象特殊性的刚性“语法”控制和以模式化语言“造句”对发展进行弹性引导控制相结合的结论,提升了规划的可实施性。 【关键词】田园风光保护视线分析方法模式化刚性与弹性 1 、背景与概况 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51.3%,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的时期,城镇发展与各类保护区间的用地矛盾将日益突显。城镇高速建设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现象,当前村庄规划的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管理体系粗放,城乡规划统筹管理现实阻力巨大,旅游景区周边村庄普遍出现村庄建设无序化、建筑风貌异质化、旅游景观资源蚕食化、村庄发展与景区开发失衡化。在注重发展速度的同时十分注重质量,强化城乡规划建设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特色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突出城乡的个性和特点成为迫切需求。 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是滇西城镇群中心城市,是云南省滇西旅游区的重要旅游景区和资源密集地、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大理洱海西岸(即海西)处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山洱海自然山水风貌、白族村落、田园风光和古城及三塔等景区景点等要素特色突出,但当前环洱海田园风光正遭受严重的威胁。景观环境不协调,田园色调单一,作物类型杂乱,景观斑块破碎化,整体景观格局和重要视廊通道遭受严重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空心村现象严重。需从区域角度、统筹村庄发展,协调各要素间的关系,指导村庄规划建设。 本项目规划范围是位于洱海西岸,以大理古城及崇圣寺三塔为中心,南至白鹤溪,北至隐仙溪,东至洱海水面,西至苍山山麓2200米高程线(苍山保护线),面积约21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中城市风貌规划的理念方法

城市规划中城市风貌规划的理念方法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中的城市风貌规划尤显突出,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作为规划中较为有特色的一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城市风貌特色规划的内涵问题作出解释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ies, urban planning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lanning as a planning one of the more distinctive ring,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planning,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 planning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to explain and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关键词】城市风貌规划;城市特色 城市风貌即城市的风采和面貌,是关于城市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现代风情、精神文化、经济发展等的综合表征,既反映了城市的空间景观、神韵气质,又蕴含着地方的市民精神与科教文明。城市风貌规划就是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风貌要素的景观设计要求和空间组合关系做出合理的安排,以形成生态和谐、尺度宜人、协调统一、视觉优美的风貌特色景观,展现城市的个性魅力。 或者说城市风貌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风貌特色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城市的物质和非物质环境形态和状态所体现出来的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本质特征。城市风貌特色侧重体现的是城市整体的个性化本质特征。 1.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 一个城市的风貌特色的形成也往往经历了较长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提炼,大浪淘沙,最终得以流传。 以杭州为例。杭州的城市特色可以概括为“三面云山一面城”,西湖像一面明镜镶嵌在三面青山组成的镜框之中。西湖山不高而逶迤清秀、水不广而风格多姿,自然与人文浑然一体、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西湖自唐宋时期不断经营,明清后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西湖周边的山体控制了城市在区域的横向发展和竖向高度,独特的山体构造、城市景观与自然风景在一个空间中有机融合,既

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时间:2014年03月05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魅力村镇点击:522次 1.1 依据 为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GB 50357-2005)》、《市旧城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2003年)、《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2013),结合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规划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技术规定。 编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依据《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市都市发展区紫线专项规划》、《市主城区紫线专项规划》、《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等上位规划及本技术规定进行编制。 1.2 作用 本技术规定是结合市历史保护的特点,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 (GB 50357-2005)》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容的深化。编制完成的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将作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1.3 适用围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市主城区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及传统特色街区)保护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其他历史文化资源集中的区域可参照本技术规定执行。 1.4 规划编制组织、审批、修改程序 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房屋、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并征求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依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组织编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保护规划经依法批准后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由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后,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

平乐县景观风貌规划

平乐县景观风貌规划 第一部分 风貌 PART 1 定位篇 一、项目概况 1.1 区位分析 平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地区东南部,地理位置是东经110°33′11″~110°2′32″,北纬24°15′24″~24°53′46″。她的西北、西、东北、东及南分别与阳朔、荔浦、恭城、钟山和昭平接壤。属桂林市管辖,属于桂北经济区。 平乐县城平乐镇是沿江内陆小城镇,位于平乐县西部,陆路距桂林市118公里,距梧州市295公里,柳州176公里。水路距桂林市118公里,距梧州市232公里。 1.2 规划范围 根据合同:本规划范围与《平乐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5)》中的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相一致。具体为平乐县城,即平乐镇,总建设用地6.4平方公里。

考虑新的总规正在修编,为与新的总体规划相一致,规划范围调整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即具体进行城市用地布局的范围,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及周边相邻的农田、水域以及山体的用地范围,面积26.99平方公里。 二、城市风貌现状 2.1 城市山水格局现状 2.1.1 山水格局-三山四水 山环城、城绕水、水抱山、山水城相融的城市格局。 平乐中心城四面环山,桂江、茶江、漓江、荔江四江交汇于此,自然景观优美动人,生态环境宜人。 现状整个中心城区主要沿桂江、茶江呈组团分布。 城区现状用地主要以居住为主,集中在老城区(平乐镇区)及新安街片区内,同时有跨江朝同乐、马渭片区发展态势。

2.1 城市山水格局现状 2.1.1 天极轮廓线 平乐老城位于桂江与茶江交叉口处,背靠云台岭,自然地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沿江建筑以多层为主,与桂江及山体形成对比,但整体缺乏标志性建筑,天际轮廓线稍显平淡,应加强高低对比。

诏安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

诏安县城景观风貌专项规划·规划简本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与《诏安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中远景设想的主城区范围一致,具体为:东至桥东镇东大门,西至沿324国道至汾水关,北至高铁站,南至西溪,规划范围面积约为80平方公里。 控制范围:包含县城周边山脊线及宫口湾、梅岭镇界,控制范围面积约为295.7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以县城周边山脊线及乡镇边界为界,向海延伸,研究范围面积约为385.4平方公里。 2、三个层次的城市风貌定位 诏安县域范围内的风貌特色定位:闪耀闽粤门户的魅力之都。是指要打造综合雄厚生态产业实力、优美生态环境及深厚文化积淀的滨海魅力之都; 研究范围内的风貌特色定位:依山傍海的环东山湾休闲花园。是指要打造依山傍海,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滨海城市,构筑宜居宜业的环东山岛滨海休闲花园; 诏安县城风貌特色定位:山环水抱、儒雅诏安。其中“山环水抱”强调要尊重自然山水禀赋,强化自然格局,“儒雅诏安”指要突出城市气质与传统文化精神韵味。 3、风貌总体架构 县域风貌总体架构: 依据《诏安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2-2030)》,规划整体诏安县域形成“一心两核,三带四区”的城市风貌总体构架。 一心:丹诏古城文化核心; 两核:乌山生态核心和宫口湿地生态核心; 三带:绿色经济发展带、红色经济发展带和蓝色经济发展带; 四区:山区风貌片区、平原风貌片区、金都风貌片区和滨海风貌片区。山区风貌片区:主要以特色商贸和特色高优农业观光和农产品加工、温泉养生、特色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主;平原风貌片区:主要以农副产品、粮食为主的现代物流、商业服务、旅游休闲度假功能为主;金都风貌片区:主要以海洋生物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水产品加工产业、光电产业、现代农业观光为主;滨海风貌片区:主要以滨海旅游、产业船舶维修制造、港口物流、能源产业、水产品加工等功能为主。 研究范围风貌总体架构: 在尊重自然的理念指导下,结合诏安向海发展的城市发展路线,规划诏安形成“两轴、三区、多组团”的城市风貌总体构架。 两轴:分别是沿324国道、北环城路、连站大道-南环城路,自西向东的都市经济发展轴;由斗山沿东溪两岸至诏安湾,自西北向东南的连山通海的都市风貌发展轴; 三区:包括诏安县城发展区、梅岭旅游发展区和金都产业发展区; 多组团:包括诏安县城发展区内的行政服务组团、南湖居住组团、北湖文化组团、诏安工业组团、桥东居住组团以及高铁组团;梅岭旅游发展区内的古城旅游组团及其他旅游组团;金都产业发展

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

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 (试行)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三年十月

编制说明 按照省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的通知》(闽政办〔2013〕16号)要求,为塑造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结合福建省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福建省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导则(试行)》。本导则力求规范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规范编制成果和审批管理程序,引导各地推进城市特色塑造,促进城市竞争力提升。 本导则所称景观风貌是指城市自然环境和当地历史文化的综合特征。目前全国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编制尚无统一标准、也无定式,不少省市都在进行多种探索和尝试。本导则在遵循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基础上,针对福建省实际和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结合各县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编制及管理实践,吸纳各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借鉴其它各省市相关成果编制而成。 本导则由省厅印发实施。试行过程中,各使用单位若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以便修订时参考。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北大路242 号邮编:350001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三年十月

目录 1 总则 (10) 1.1编制目的 (10) 1.2适用范围 (10) 1.3 规划类型 (10) 1.4 主要任务 (10) 1.5编制原则 (10) 1.6 编制程序 (11) 2规划编制内容与深度要求 (12) 2.1 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12) 2.2 规划预判 (14) 2.3 整体景观风貌特色塑造 (14) 2.3.1 资源评价与元素提炼 (14) 2.3.2 风貌特色定位与塑造 (14) 2.3.2.1景观风貌特色定位 (14) 2.3.2.2 景观风貌总体结构设计 (15) 2.3.2.3 景观风貌要素导引 (15) 2.3.2.4景观风貌特色塑造指引 (16) 2.3.3 特色空间体系构建 (16) 2.3.3.1 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 (16) 2.3.3.2 景观廊道控制规划 (11) 2.4示范设计 (11) 2.5 实施保障 (11) 2.5.1 规划控制管理措施 (11) 2.5.2 近期建设项目策划 (12) 3 规划成果要求 (13) 3.1 成果构成 (13) 3.2 成果内容 (14) 4 附则 (20) 附录A 景观风貌特别控制区规划控制图参考范例 (21)

城市风貌规划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 ——以山东省威海市为例 摘要:在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的风貌特色正逐步消失,城市的景观与风貌规划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市风貌规划的概念与研究进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风貌规划途径。并以威海城市景观风貌研究为例,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关键字:城市景观;城市风貌;城市风貌规划;生态基础设施;威海 1 引言 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使中国城市的地方特征和城市风貌特色正逐渐丧失,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问题(吴良镛,2002;仇保兴,2004、2005;阮仪三,2004;蔡晓丰,2005)。因此,城市风貌特色作为极具价值的“稀缺性”资源,正在发展成为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锐利武器(蔡晓丰,2005)。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城市风貌、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被学者们理解为城市的风采容貌。简单地说,就是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内涵的总和。在中文语境下,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人文取向的非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土人情、戏曲、传说等文化方面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Cornelsn aned Franz,1995),是现象学者所描绘的那种充满于城市空气中的“氛围”(Norberg-Shulz, 1979);“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有形的“貌”与无形的“风”,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形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的城市风貌(池泽宪,1989;朱旭辉,1993; Cornelsen and Franz,1995;Taylor,1999;蔡晓丰,2005;陈艳、洪再生等,2006)。 城市特色被理解为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它是城市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有人给予城市特色与城市风貌以不同的注解,认为其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与城市形象有关;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城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