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别离》备课参考

《别离》备课参考

《别离》备课参考
《别离》备课参考

《别离》备课参考

《别离》备课参考

〖学习引导〗

冯至,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作品有《昨日之歌》、《山水》等。他的《十四行集》是关于个体与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与思考,是“由27首诗组成的”,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它使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诗人关于人的生命的这种体验与形而上的思考,与从歌德到存在主义的西方思潮的关系,是比较容易注意到的——既存在着影响,也有平行思考。另一面与传统思想的联系也是明显的,例如诗人关于自我与万物的沟通的体验与思考,就显然有“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思想因素。他选择了“十四行诗体”,完全采用现代白话口语,连关联词也很少使用,却将这种外来的诗体形式运用自如,达到了内在诗情、哲思与外在形式的和谐。而冯至《十四行集》整体风貌中所显示的庄严、单纯与从容,以及艺术上的相对完美,使得它在40年代文学,以至整个现代文学之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另一方面,冯至《十四行集》的成功是一个重要的征候,它表明中国现代新诗人,已经有足够的思想艺术力量,消化外来形式,利用它来创造中国自己的民族新诗。这首《别离》,和其他十四行诗一样,均作于1941年。原

是作者在昆明时送给朋友的。那时,为躲避日寇的飞机轰炸,诗人从昆明来到近郊的一座深山。他虽然离开了闹市,身居茅屋,但仍关心着天下大事。他的眼睛专注着多难的人生,“担负着工作的辛苦”。由于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他即便是抒发个人的感受,写别离这样的题材,也没陷入李义山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窠臼,而是道出暂时的别离与永存的友情的辩证关系。作为友情颂歌,它宛如熊熊跃动的火苗,暖人肺腑;作为精神营养品,它又好似澄明晶亮臻于纯青的炉火,逗人思索。

〖语句透视〗

[语句]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透视] 这三句诗人的思考进一步升华:我们的人生仿佛是由一次次别离和欢聚组成,既彼此融合又各自独立,只要保持精神状态的年轻,会使人觉得不知老之将至,“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友谊常青,人生不老。

[语句]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透视] 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想,完全有现实依据。因为彼此工作都很忙,再加上相距遥远,相聚的机会就更少了。想到这里,一股悲凉的情绪不禁涌上心头,浑身骤然感到寒冷起来。

[语句] 身边感到冷,眼前突然辽阔,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

儿。

[透视] 别离是痛苦的,但诗人并没有悲观厌世。诗人用“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样奇特的比喻来表达分别后的感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空阔起来,一种新奇感油然而生,获得全新的生命感受。

〖片段扫描〗

片段一:呵,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

赏析:这一节诗人承上把别离看成是“降生”,看成是新生活的开始,——切从零开始,投人生活,努力工作,“担负着工作的辛苦”“把各人的世界耘耕”,这样不仅可以排遣别离的痛苦,更可以使友情有新的发展。

片段二: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

赏析:这一节诗人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新的内涵。诗人认为: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彼此的勉励和相互支持,寒冷的可以变成温暖的,陌生的可以变成熟悉的,离别的痛苦也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并使每次重逢都有初次见面的新鲜感,使从前的体验也因为距离而成为刻骨铭心的

记忆,使友情永不衰老。

〖文章赏析〗

友疽常青人生不老

这首诗是冯至《十四行集》中的第十九首。它通过朋友别离这一特定视角,展开奇特的想像,讴歌了真挚的友情。也揭示了友情的意义和价值。诗人认为人间只要有友情的存在,有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离别的痛苦电可以化为前进的动力。

新颖的形式

这是一首格律严谨的十四行诗。十四行诗(闻一多译为“商籁体”)是西方的一种格律诗。它音韵回旋,有很强的抒情性,形式上分四、四、三、三行,或叫、四、四、二行。这样的节奏往往含有“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渐渐解开,以及它的错综而又整齐,它的韵法之穿来而又插去”的特点,善于表现沉思的状态和歇咏比较永恒的主题。作者说:“它不曾限制了我活动的思想,只是把我的思想接过来,给一个恰当的安排”,“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而理性里蕴蓄着深厚的感情”,充分表达对生命的体验和对友情的感悟。

内在的情绪深邃的哲理

这首诗从“招手”的具体描写开始,以抽象的感悟结束。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描绘和过程交代,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

邃的哲理。比如别离的地点、“我们”之间的关系(是老同学,还是老同事),都不明确。彼此间担负的是什么工作,这次相聚谈了些什么,也不清楚。这种情节的淡化,造成了主题明确性的减弱和诗意的艨胧。由身边感到冷忽然又感受到眼前辽阔,这种跳跃也是造成此诗难懂的一个因素。然而难懂不等于不可解。只要我们抓住此诗的重点不在交代事实,而是刻画内在情绪和表达深邃的哲理,便可品尝这首“思与诗相结合”的“沉思的诗”的韵味。

严谨的结构

诗人非常注意结构的安排,全诗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第一节“起”突出离别带来的情感冲击,第二节“承”,写离别后默默地承担、严肃地生活,第三节“转”,写友情因分别而有了新的发展,第四节“合”,强调要平静地接受人生的聚散,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全诗运用十四行诗的结构,段与段,句与句,或断或连,表现诗意的关联或转折,加上全诗“abbacddcefgefg”的韵式,及以十音节为主而又伸缩变化的诗句,曲折而丰富地传达出对友情和生命的理性体验。

〖练习指要〗

1、友情是说不尽的话题,唱不完的歌。反复诵读这首诗,说说它表现了友情的哪些内涵,并对它们的意象和语言运用进行分析。

[审题提示] 设题意图在于引导我们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要点] 这首诗歌颂了真挚美好的友情,内涵上侧重指出友情是朋友彼此的勉励和支持,友情是生活的动力,揭示了友情的价值。意象和语言运用有特色。运用“挥手”、“辽阔”、“工作”、“相逢”等意象,以具体描写始,以抽象的感悟终,淡化具体的离别场景和过程,融思于诗,侧重表达内在的情绪和深邃的哲理。

2、《别离》是一首抒写友情并融人了生命体验的诗。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对作者深刻情感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对最后一节的感悟。

[审题提示] 设题意图在于引导我们通过具体诗句来领会作者的感情。

[答题要点] 冯至十四行诗,受德国现代主义作家里尔克的影响,表现了对于永恒,对于自然,对于流逝中万物的体验和思考。冯至说,里尔克“使我‘看’植物,不卑不亢忍受风雪,享受阳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没有急躁,担当风雨,忍受艰苦,默默地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诗中“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各自把各人的世界耘耕”等,就表达了这样的人生思考。而这样的思考又包含着时间意识。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说:“不能计算时间,年月都无效,就是十年有时也等于虚无……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勇敢地立于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怕后边没有夏天来

到。”生长、死亡,独立不移,以感恩的心情,与万物融为一体,获得永恒。冯至把这样的人生体验融化在诗歌的后两节诗境中,表现静默深邃的情怀。“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我们只感到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基础巩固】

1、结合全诗赏析下列诗句。

①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分别前的那一招手,仿佛是在把世界劈成两半。诗人的这种奇想,有现实依据妈?为什么?)

②身边感到冷,眼前突然辽阔,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诗人用“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这样奇特的比喻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③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诗人说“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你是如何理解的?)

④“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耘耕”。(诗人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诗人非常注意结构的安排,全诗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第一节“起”突出,第二节“承”,,第三节“转”,写,第四节“合”,强调

,坦然面对岁月的流逝、人世的变化。

3、这首诗是通过怎样独特的视角,来讴歌了真挚的友情

的?

4、诗中曲折而丰富地传达出对友情和生命的理性体验的句子是

5、试选择一个角度,对下列这节诗作简要的点评。(50字以内)

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像初晤面时突然感到前生。

6、这首诗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诗人。作品有、等。这是一首格律严谨的诗。

小学语文备课参考 我最好的老师

21 我最好的老师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3.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 一、词语的理解。 出人意料:超出人们的意料。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目瞪口呆: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破绽: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饶有趣味:饶:丰富,多;指很有趣味。 二、课文内容。 1.课文简说。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第一天上课,怀特森老师给我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我们根据课堂笔记做的随堂测验竟然都得了零分,原来怀特森老师讲的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编造的,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的能力。 2.句子的理解。 ①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这是怀特森老师通过这一堂关于“猫猬兽”的课,想要告诉学生的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轻信老师和专家的说法,要敢于怀疑。 ②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 这里的“冒险”是指科学课上富有挑战性的紧张刺激的学习过程,学生要时刻动脑对事物进行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要有怀疑,也要有实证,学习成了一个真实的复杂的认识过程。 ③然而,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这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是怀特森老师创造和营造的,也就是在科学课上不断质疑,不断思考,不断论证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那就是要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有怀疑的精神。 ④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小学教师备课规章制度及要求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及要求 一、原则要求 (一)教师个人备课要求 1.教师上课必须要先备课,不得无备课上课。 2.教师个人备课呈现方式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 具体划分办法是:按教龄分为a、b类 a类:不足十年教龄或需要评职称的教师必须要有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原则上均为手写。不得简单照抄别人的教案,不得用集体备课教案来代替自己的教学设计,否则视为无效备课。 b类:教龄超过十年,并已熟悉备课规范、能够自主、熟练地进行教学且教学质量较高(成绩超过区平均)的教师,可不再完整、规范地手写祥细的教案,在拟出(自我化的单列材料)清晰的学期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基本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设计。主要是:表格式教学设计,框图式教学计,电子课件式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加旁批、旁注和课后反思的教学设计,粘贴单叶纸质材料的教学设计,教学基本环节加教材中旁批、旁注的教学设计等。 凡是教学从未上过的教材(含新教材),备课必须要有课时教学目标要点和较详细的教学流程设计。 3.复习、试卷评讲、作业评讲等类型的备课统一按b类执行。

4.教师个人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分为三类:一定数量的课时反思,每个单元反思,期中、期末反思,一学期合计不少于15次。 5.每节课的教案至少提前一天完成。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在能够实行集体备课的学科和年级采取设置备课组,具体设置: (1)学校分别设置语文、数学学科备课组,另设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及其他备课组。 (2)各备课组一学期要有不少于4次集体备课,允许呈现不同形式的备课,但其中有不少于4次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 (3)备课要以教师个人备课为主。集体备课主要内容:统一备课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包括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目标的设置、教材重难点的处理、教法选择、师生双边活动、媒体选用、练习设计等。 二、检查办法 1.备课检查采取不定期检查、定期统一检查和交流展示的办法进行。重点是不定期检查。 2.不定期检查由随堂听课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行政值周检查。为体现公平 .性和随机性,不定期抽查采取抓阄的形式进行。 随堂听课检查与抽查办法:校领导与教科处人员以年级或学科为单位一学期不少于5次抽查。听后检查备课。主要查备课与上课的内容是否相符合,以及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质量。

小学部教师备课要求细则

小学部教师备课要求细则(试行) 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切实加强备课管理,避免形式主义,充分发挥备课指导、优化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根据我部实际情况,所有教师一律采用手写式备课,特制定本细则。 一、备课要求 1、要重视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解读。尤其是本学段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及实施建议的学习和解读。期初开展教材解读活动,在学科大目标,大任务的坐标上,找到学期教学的点,做到统揽全局,胸有成竹。 2、要明确学科性质,把握新教材的编写体系,知识特点,弄清各部分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明了各部分知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倡导整组(整单元)备课,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统筹安排每课时的知识重点。 3、备课要坚持"十字诀",阅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探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意图和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重点难点)——理路(理清作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落实(从教材,教师,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法,组织教学结构)。 4、备课时要吃透两头,做到"心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既要钻研教材,特别要用心揣摩课后思考题,从中寻求规律,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顾及学生的可接受性。 5、备课时遵循“情智课堂五步法”,逐步备课。 语文科:一、激情引入,启动情智。二、初步感悟,诱发情智。三、合作探究,生成情智。四、展示交流,展现情智。五、拓展延伸,发展情智。 数学科:一、激情引入,情智驱动。二、自主尝试,自主建构。三、合作探究,情智共生。四、展示交流,情智测评。五、拓展练习,智慧提升。(其他学科遵循五步法,可按学科情况自行调整) 6、正确对待教学参考资料和善于利用他人经验,可以作为参考,但切不可照搬照抄,应该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做到"教老课,有新意",形成自己的独特设计。 7、提倡超前备课,至少提前一至三天备课,不能临教临备,更不能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最新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参考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等四篇课文。在文章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以虚写实,虚实结合,恰当地传达了情意。 《草原》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 《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古诗词三首》中,诗(词)人都立足于某一观察点对眼前的自然景象进行观察,然后运用优美的语言对景象进行描写,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花之歌》是《纪伯伦诗选》中的一首。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文中尽显了“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通过对句子、文章等的对比、交流,提高了我们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写2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蒙、冠”等,能区分这些多音字在不同词语中的读音和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本单元的古诗词。 3、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在造句、写作中学会运用。 4、抓住精彩的、关键词句进行理解、赏析,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5、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朗读,复述课文。 6、通过学习本单元,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文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写2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蒙、冠”等。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本单元的古诗词。 教学难点 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朗读,复述课文。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 一、熟悉掌握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体系。明确教学目的;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二、学校应根据年级和学科特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教师要积极发表个人意见,交流教学方法和体会,做好集体备课记录。 三、在学期中,校长、教导主任要定期或随机抽检教师的备课教案,提出指导意见。 四、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教具、实验器材等。 2012年9月 小学听课和评课制度 一、每位教师要把听课列入自己的工作议程。列出听课学习计划。 二、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以随机听课为主。一般情况下只在听课前几分钟内礼节性地打招呼即可,以免干扰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 三、学校每学期至少要举办一次专题性的公开课。要组织教师听课和评议,执教者要认真准备、实践、总结。 四、每位教师都有听课的责任和被听课的义务,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他人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5节。 五、教师听完课以后要写出评议意见。在评议时将意见提出,相互交流讨论,供授课教师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指导教学。每学期主管领导听课不少于25节,校长不少于20节。 2012年9月 小学办公室管理制度

一、要自觉遵守教职工文明礼貌公约。 二、要自觉遵守办公室纪律,室内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同事工作。 三、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办公桌上的物品要摆放整齐,电脑要擦拭 干净, 四、值日教师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坚持每日清洁地面,不得有积水, 垃圾桶每日一清理。卫生用具要摆放合理、有序。 五、教师要认真遵守办公室的管理制度,办公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利用电脑玩游戏、看电影等。 六、值日教师要在老师们下班后,及时关掉办公室的电器电源,关好门窗。小学作业布置要求 一、学生课堂作业: 1、学生课堂作业本要使用统一设计、规范的作业本。作业本封面填写要规范完整,除残疾、弱智儿童外,所有学生一律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做作业。 2、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要严格要求。如: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格式要统一美观。对不合要求的要督促学生重做,缺交的要补做,错做的要更正。 3、作业量要适当。一、二年级书面课堂作业总量每日不超过40分钟,三至六年级书面课堂作业总量每日不超过60分钟,并且提倡课堂作业课内完成,不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 4、教师备课时也要备作业,要优化作业设计,精选有代表性的习题。 针对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系统地考虑学段、年级、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一致性。 二、学生课外作业:

语文备课大师:部编本语文一上教学计划(完整)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几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 “入学教育”共三部分,分别是“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熟悉校园周边环境,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势,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2、识字,编排了两组10篇识字课,每部分每课都配有相关的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总体上对拼音的学习要求有所降低,没有了默写声母的内容。 4、课文,共安排14篇课文,分4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部分组成。课文部分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特点,具体表现在:⑴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颖有趣。⑵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阅读能力。⑶课后练习有朗读,背诵或复述,有汉字基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顺描红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班级概况: 本班学生人数偏少,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小学语文备课课件大全

小学语文备课课件大全 导读:本文小学语文备课课件大全,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篇一】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⑴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⑵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⑶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身体、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⑷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教师备课制度

教师备课制度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教师备课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我校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此备课制度。 一、对照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内容和各章节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教材上的习题自己都应做一遍,教材内容和习题的相互配合做到心中有数。 二、开学前至开学初第一周内,制定好学期授课计划,期末各学科任课教师都要订好复习计划。 三、备课教师要逐步增强本学科教学目标系统的整体意识,明确6个层次的目标要求,即小学阶段学科总体目标,熟悉、掌握学年、学期目标、单元(章节)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等要写进教案。课文要有总目标,课时要有分目标,要注意操作性、具体性。 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处理和组织好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五、教案书写认真,字迹端正。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过程必须清楚具体。教师备课必须做到超周备课,分课时备课。 六、为了能及时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各教师必须努力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反思,数量不少于15次。

教师上课制度 一、严格按教学计划上课,切实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不得随意增减教学内容,不得擅自调动课程,做到专课专用。 二、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课堂,不拖课,调控好课堂纪律,不放任自流,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拒学生于课堂之外。 三、课堂用语规范化,师生用语一定要用普通话,教师语言要生动易懂,能充分表达内容,教态亲切自然。不得以粗鲁语言讽刺挖苦学生。正确使用汉字简化方案,板书工整、规范。 四、注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整体技能的训练工,恰当地把握教材,重视课内的随机应变。 五、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教学信息的多渠道性和学生的配合参与性。积极并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与设备,做好课堂演示与学生实验,并作好记载。 六、注意多种教法的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手段,使全体学生充分得到动手、动脑、动口等训练,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注意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七、按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要求,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的课堂练习,热情参与学生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科学评价学生的活动质量。 教师听课制度 一、听课前,听课教师应了解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中有关学科的要求,并做到提前进入课堂听课。

教师备课制度四种制度

目录:1. 教师备课制度 2.教师上课管理制度 3.学生辅导制度 4.学生作业管理制度 5.第四中学查课制度 教师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基础环节。每个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认真、深入、充分地备好每一堂课。 一、备课形式 备课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两种。个人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基础和前提,集体备课是个人备课的补充和完善。 二、备课计划 学期初,同年组同学科教师依据《课标》和教材内容等具体情况,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每位教师根据已经制定的教学计划,完成课时计划(教案)。 三、个人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要求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所备内容在实现整体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明确重点、难点、能力、智力培养要求;了解相关最新科研成果,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扩展知识面。 (2)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对象的共性和个性学情,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少、深浅和进度的快慢,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确定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4)补充、删减或改进实验和练习,并自己演作一遍。 备课结果体现于教案。教案需手写,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并体现本学科特点。教案书写规范,字迹工整美观,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每节教案应体现以下几项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并在右上角标注好上课日期及总课时数。 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必须在个人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由学科年级备课组长主持,要求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集体备课内容: (1)交流教材、教法的分析情况,确定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重难点,统一的课时安排; (2)研究解决难点的办法,确定统一的练习和作业题; (3)研究教法,主要采取说课形式交流经验。 (4)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老带新、新促老”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和锻炼骨干教师的基础。

语文备课“备”什么

语文备课“备”什么-大学语文论文 语文备课“备”什么 ○韩建华 关于语文备课“备”什么这个问题盘桓于脑际很长时间了,是否提出来也经过了再三踌躇。我们老师每天都在备课、上课,难道还有谁不知道怎么备课吗?这样的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但笔者最终还是提了出来,因为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诸多方面都有连篇累牍的论述,而对事实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备课环节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我们常常评价“这节课上得好”“那节课上得不好”,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好”或“不好”,固然有诸多因素,但根源主要还是在于课“备”得“好”或“不好”。简单地说,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如何备课,和研究如何上课就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语文课应该怎么“备”?主要“备”什么?笔者不揣谫陋,提出几点体会供方家指正。 一、反复阅读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要求教师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是不是悬鹄过高、有悖情理?在调研中,多数教师认为《教学参考书》上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讲解资料,教师只要把这些资料转化为“教学设计”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有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况且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保证全都正确吗?能超越参考书上的观点吗?教师有必要对教材反复阅读吗? 笔者认为,这些教师误解了教师课前对文本的阅读目的,教师的课前阅读,是为了走向讲台,和学生一起创造一个相互激发、丰富灵动、和谐共振的学习课堂, 1

这里不是简单地材料倒卖和观点转述,因为在教师和学生对话当中,双方都有着浓郁的主观情感,师生之间通过文本发生的对话,是审美情趣的交流,是思想感情的碰撞,是心灵情感的共鸣,是双方阅读文本过程中所有收获的不断分享。这个目标,没有对教材的反复阅读、没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是无法达到的。潘新和先生说:“不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教师对言语的解读能力都不应该是照本宣科,决不能人云亦云。他得有自己对言语的独特感受。他是语言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1]《教学参考书》上的资料当然要“参考”,但仅仅是参考,因为那是别人的阅读感受。阅读的最大收获在于阅读的过程,而不是阅读后的结论。没有自己的阅读经历,别人的阅读结论就会显得机械僵硬,缺乏生气和温度。陈日亮老师说,“教师自己的读书方法,总是要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顽强地表现出来。所谓教学法,实际也就是教师自己的读书法、作文法。”[2]这话很有道理。教师的阅读见解固然未必能超越专家的研究结论,但阅读的感受和认识一定会打上鲜明的个人印记。这些印记的大小、深浅和明暗,体现着教师对文本感受的强度和理解的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教师对文本的反复阅读,根本的意义在于,使教师在与文本的反复“拥抱”中,不断点燃对文本的激情、膨胀向学生倾诉的欲望。反过来说,如果一位教师没有自己对文本的满腔热情和深刻的阅读体验,他就不会有强烈的倾诉欲望,也很难有精巧的教学设计和激情洋溢的教学话语,更不可能产生课堂上的丰富与灵动。于永正先生说:“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那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读出自己的惊喜时,我便敢走进课堂。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精妙之处,而且都可以从读中去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及要求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及 要求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学教师备课制度及要求 一、原则要求 (一)教师个人备课要求 1.教师上课必须要先备课,不得无备课上课。 2.教师个人备课呈现方式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 具体划分办法是:按教龄分为a、b类 a类:不足十年教龄或需要评职称的教师必须要有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原则上均为手写。不得简单照抄别人的教案,不得用集体备课教案来代替自己的教学设计,否则视为无效备课。 b类:教龄超过十年,并已熟悉备课规范、能够自主、熟练地进行教学且教学质量较高(成绩超过区平均)的教师,可不再完整、规范地手写祥细的教案,在拟出(自我化的单列材料)清晰的学期教学总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及基本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教学设计。主要是:表格式教学设计,框图式教学计,电子课件式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案加旁批、旁注和课后反思的教学设计,粘贴单叶纸质材料的教学设计,教学基本环节加教材中旁批、旁注的教学设计等。 凡是教学从未上过的教材(含新教材),备课必须要有课时教学目标要点和较详细的教学流程设计。

3.复习、试卷评讲、作业评讲等类型的备课统一按b类执行。 4.教师个人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分为三类:一定数量的课时反思,每个单元反思,期中、期末反思,一学期合计不少于15次。 5.每节课的教案至少提前一天完成。 (二)集体备课要求 1.在能够实行集体备课的学科和年级采取设置备课组,具体设置: (1)学校分别设置语文、数学学科备课组,另设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及其他备课组。 (2)各备课组一学期要有不少于4次集体备课,允许呈现不同形式的备课,但其中有不少于4次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详案。 (3)备课要以教师个人备课为主。集体备课主要内容:统一备课章节或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包括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目标的设置、教材重难点的处理、教法选择、师生双边活动、媒体选用、练习设计等。 二、检查办法 1.备课检查采取不定期检查、定期统一检查和交流展示的办法进行。重点是不定期检查。 2.不定期检查由随堂听课检查与抽查相结合、行政值周检查。为体现公平

语文备课格式

第_十__册语文__ (科目)教材总备课科目教师 教材解读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全册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安排阅读课文3~4篇,共28篇。课文分精读、略读两种。右上角有△者为略读课文,意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不列入考试范围。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 总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303/287个生字。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听写的故事。 3、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7、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教学重难点1、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206/181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突破措施 1、培养习惯,打好基础。 (学会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和修改作文)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安排50%左右的篇目背诵全文或片断,安排“读读背背”、“成语积累”) 3、力求简化,便教利学。 (课文篇幅不长,课型简单,练习目标明确,要求适度,可操作性强;阅读、作文、写字“三合一”) 课时划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十)”,可安排2~3课时的教学时间。 阅读课文,略读课文一般每课1课时;精读课文短篇的可安排2课时,稍长的可安排3课时。 习作课文,每篇可安排2课时。 综合练习,每个可安排3课时。

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打印版部编本

一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打印版部编本 附件三:语数英单元反思表 学科第单元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拼音教学,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1、《a,o,e》;2、《i,u,v,y,w》;3、《b,p,m,f》4、《d,t,n,l》;5、《g,k,h》;6、《j,q,x》;7、《z,c,s》;8、《zh,ch,sh,r》8篇拼音课,《语文园地二》。本组是拼音教学单元,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充满童趣。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八课和一个语文园地让学生初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3个整体认读音节,每课配有形象的图片。要求学生能听说读写这些字母,并能拼出相应的音节。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3个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23个生字。(二)能力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2、认识拼音,把拼音和图片识字结合起来。(三)情感目标 1、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

学习语文的兴趣。 3、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情的感染和理的启迪,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3个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识23个生字。难点: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四、单元课时安排: 1、a o e 2课时 2、i u ? y w 2课时 3、b p m f 2课时复习一1课时4、d t n l 2课时5、 g k h 2课时6、j q x 2课时复习二1课时7、z c s 2课时8、zh ch sh r 2课时语文园地二3课时 课题教学内容P20-P21 课时1、a o e 第一课时知识与技能1.学会a o 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认识四个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 o e的四个声调。3.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三格,能在四线三格里正确书写a o e。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情境图、读儿歌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学会a o e 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三格,能在四线三格里正确书写a o e 教学准备录音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儿歌,老师朗读儿歌: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2.老师向学生讲解学好拼音的作用及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学好汉语拼音的坚定决心。二、学习单韵母a 1.看图引出单韵母a,板书a。2.老师示范发“a”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嘴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不圆唇),发音过程中口形

最新小学教师备课要求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要选择合理的目标定位,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当前行为目标,切忌大、空,不切实际。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3)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4)教学过程

最新中心小学备课制度

以精心制作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并关注笔者 1 xx中心小学备课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本校的教学管理,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此规定。 一、备课的意义 备课是教师准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上好课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如果课前教师对所讲内容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对各方面的情况没有充分的准备,仓促上阵,课堂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说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 二、备课的方式 实行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教师必须进行集体备课(有2人以上组成的备课组),集体备课每周不得少于一次。备课组内的每一个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案。 三、备课要求 授课教师上课前必须按照课标要求认真备课,严禁无教案上课。为了提高备课质量,使备课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特提出以下要求: 备课要有学期(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学期(全册)备课总要求 一、备课要求: 1、要吃透课标要求,熟悉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深广度,挖掘教材的重点、难点,把握技能和能力要求,找准思想教育的因素,掌握本册教材在整个小学学段的地位和作用及相关学科的联系; p5、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研室统一安排的教学进度,安排所任学科的教学进度。 6、教改计划:本学期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计划措施落实情况。 7、开展活动:本学期根据学科特点举行哪几项竞赛活动。

同步或配套的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等。 单元备课要求 一、备课要求: 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 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方法及个别差异等,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制定应付措施。 围绕从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出发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合理安排单元教学进度。 二、单元或章节备课 1、内容(教材几~几),可分项列出:可列课文标题,可列小标题,可列各节条目 2、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目标:×××××× (分项列出) 能力目标:×××××× (分项列出) 情感目标:×××××× (分项列出)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项列出) 难点:(分项列出) 并备出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 5、学情分析 6、注意事项 7、教学方法建议 8、课时安排(具体到每一教学内容的课时安排,含机动课时)

语文单元备课内容及要求

小学教学设计大赛 语文单元集体备课内容及要求 一、单元教学目标及解读(本单元教什么) 要求对整个单元所有教学目标做到把握准确、表述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不能随意删减或添加;能对概括性强的重点教学目标内涵是什么、为什么,结合单元教学要求作出具体解读。 二、单元目标学情分析(教与学起点与终点)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或者本册教学目标、其他单元相关语文要素目标的教学情况,重点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目标的教学起点与学到什么程度做出解读,准确把握教学程度,对教学目标不任意拔高或者随意降低。 三、教学内容分析(用什么教) 1.在部编教材教学中,围绕单元目标组编了哪些相关单元教学内容,并对相关教学内容编者意图作出解读分析。要求做到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对教学材料能够正确使用。 2.在人教版教材教学中,为达成语文要素教学目标,对本单元教学内容做出的调整、删减或者补充运用课外资源等做出解读。要求做到对单元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能促进目标达成。 四、单元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解读(怎么教、教得怎样) 1.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目标如何依托每篇课文、写话或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逐步达成目标,采取的具体教学措施做出简要说明。要求在目标达成过程中,措施得当,教学体现层进

性。 2.如果采取单元模块教学方式达成单元目标,对每种课型达成哪些目标、如何达成做出解读。 3.对所有单元目标,对达成情况采取怎样的评价方式或者评价活动,进行整体备课设计。 五、单元作业设置及解读 为辅助单元目标达成及运用,对单元作业的内容设置安排,及作业设置意图做出解读。要求作业设置针对性强,利于目标达成或拓展。 六、具体教学过程 在本单元所有教学内容中,选择一篇课文或本单元写话(习作)、语文园地等具体教学内容,或者单元模块教学的一个课型,写出目标达成具体教学过程。要求做到:1.有具体明确教学目标。2.教学环节板块式结构呈现:环节与目标一一对应,确保没有无效环节,没有随意添加的教学目标。3.每个教学环节既独立又互相联系,符合教学逻辑。4.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做到教与学活动步骤清晰,能层层推进利于目标达成;能紧扣环节目标与课后题,设计教学问题,问题语言准确明了,教与学活动设计符合学情,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5.教师解读文本到位,能对教材内容合理使用,合理取舍,不面面俱到的分析讲解,能对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准确预设。

小学语文备课参考 潮

1 观潮 【课标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理解重点词句。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4.理解本课作者听其声、观其形、察其变、思其序的观察方法。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 【泛读课文】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背景链接】 本文作者赵宗成、朱明元。文章节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江潮》。 钱塘潮:是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也叫“海宁潮”。每年农历8月18日在海宁市所见到的大潮最为壮观。因钱塘江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潮波传播时受到约束而形成。涌潮袭来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十分壮观。

【词语理解】 天下奇观:天底下罕见的壮丽景象。这里指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钱塘江大潮,有如万马奔腾,成为自然界之壮观。 若隐若现: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不真切,不明朗。 人声鼎沸:这里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像水在鼎里沸腾一样。 横贯:横着涌过去。 犹如:好像、如同。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崩裂,用于形容巨大的声响。 漫天卷地:形容波涛无边无际地涌来随着风浪翻卷的情景。 【近、反义词】 近:屹立——矗立犹如——好像颤动——抖动 漫天卷地——铺天盖地依旧——依然 反:宽阔——狭窄平静——动荡风平浪静——风号浪吼 【成语聚会】 形容声音大的成语:山崩地裂人声鼎沸震耳欲聋 “若”字开头的成语:若隐若现若无其事若有所失 【精彩语段】 1.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战国时庄子在《南华经》中写道:“浙江之水,涛山滚屋,雷击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势。”这是历史上有关钱塘江的最早记载。观潮的习俗起源于汉魏六朝,唐代形成观潮之风,沿袭至宋,盛况空前。历代很多文人墨客都曾描绘过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和观潮的风俗。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这时,宽阔的潮头激起白色的水花,远远望去,好像是一条白线。宋朝诗人杨万里在诗句“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中,把这条“白线”比作了钱塘江上的一条白玉腰带。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备课是教师的常规工作,有效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它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为了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切实提高备课实效,体现“资源共享、备出个性”,促进有效教学,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时间及形式: 1.时间:由各年级学科备课组决定后上报教科处。 2.形式:以学年组为单位,各学年组长负责。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每学期初(或上学期末),各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二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学校教导处。 2.集体备课需在各人深入钻研教材,注意广泛学习并了解学生实际,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要准确把握相关的课程要求。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要组织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认真完善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然后交流近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以形成共识。 3.每位教师需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集各家之长,写出个性化的课时教案,不得抄袭或直接使用他人的现成教案。一般情况下应保持1~2个课时的提前量。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具准备、预习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练习安排、相关活动等,并应预留“教后反思”栏目。教案内容的主体部分,应当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应当关心又能够理解的社会生活和学生成长之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安排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双边活动。 4.教师可用活页备课、电子备课等方式进行备课。集体备课首个循环,每位教师均备详案。以后五年内教师备详案,注重规范性;五年以上教师,

小学语文备课参考 画

1 画 【课标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泛读课文】 本课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生字全解】

【词语理解】 【远】走路走得长。 【色】颜色,本课指画中山的颜色。 【去】过去的意思。 【还】仍然、照样的意思。 【惊】惊吓、害怕的意思。 【近义词】 远──遥 【反义词】 远──近无──有高──矮、低来──去、往 笑──哭白──黑晚──早 【精彩语段】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这一句讲的是画上的山和水。站在远处看山,山的颜色很清楚,站在近处听水,水的声音却听不到。 这两句讲的是画上的山和水。远处看山,常常是模糊不清的,看不出是什么颜色;画上的山的颜色却很清楚。近处听流水,应当能听到声音的;但画面上的流水,人在近处也听不到声音。 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一句讲的是画上的花和鸟。春天过去了,花儿却是那么鲜艳,照样开着。人们走近了,停在枝头的鸟儿它也不会受惊,仍旧站在枝头。 这两句,讲的是画面上的花和鸟。花儿在春天里盛开,春天过去,花儿就凋谢了;但是画上的花儿,不管在什么季节,也照样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的鸟儿,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人走近了,它也不会受惊,不会飞走。这都表现出一幅山水画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