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格里拉陆家村银金多金属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香格里拉陆家村银金多金属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香格里拉陆家村银金多金属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香格里拉陆家村银金多金属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

正兴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按其成因类型分为两种矿体类型:一类为沉积砂岩型铜矿体;另一类种为地下水淋滤再造型铜多金属矿体。其部分保留有原生沉积的层状矿体特征,而裂隙、解理发育地段则出现淋滤再造作用形成的透镜状、不规则柱状、脉状矿体。 标签:正兴铜多金属矿床云南兰坪思茅盆地无量山普洱中轴断裂带沉积铜矿床淋滤再造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正兴铜多金属矿地处横断山脉无量山西南段,以山地高原为主,谷坝镶嵌其中,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总地势呈北西高南东底,渐向东西两翼扩展,最高海拔2151m,最低海拔1000m,相对高度1151m,属中山深切割区。 1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兰坪-思茅陆块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普洱中轴断裂带,位于思茅-勐腊铜铅锌银成矿带,宁洱-白龙厂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本区是扬子陆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的边缘活动带,是一个从古生代末至新生代逐步发展拼合的构造活动区。区域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形成一系列开阔-紧闭褶皱,大型逆冲及逆冲-推覆构造。断裂纵横交错,相互拼接,并伴随岩浆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活动,使本区呈现复杂的构造面貌。区内沉积作用自上古生界至第三系均有发育,沿一些山间断陷盆地或盆地边缘坳陷,沉积了红色河、湖相陆源碎屑建造。 2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有:二叠系上统羊八寨组,岩性为紫红色、青灰色板岩夹薄层变质石英砂岩;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岩性为紫红色绢云母板岩、灰绿色板岩夹变质石英砂岩,局部夹灰色泥质灰岩;侏罗系上统坝注路组,岩性为灰紫色、紫红色板岩夹变质细砂岩;白垩系下统景星组一段,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变质石英砂岩夹灰绿色、紫红板岩;景星组二段,紫红色板岩夹变质石英砂岩。 2.2构造 矿区为一轴向北西-南东,东翼倒转,以侏罗系中统花开左组为核部的倒转背斜的东翼,地层呈单斜产出。区内褶皱及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一级构造单元为早期近南北向无量山-普洱断裂带,是区内导矿构造;二级构造单元为中期北西向的F1、F2断裂,是区内运矿构造;受其影响一组北东、北西向的羽状断裂是本区的储矿构造;晚期近南北向F3、F4断裂为本区的破矿构造。

铅锌矿主要类型和找矿标志

铅锌矿床类型及找矿标志常见的铅锌矿物主要是:方铅矿、硫锑铅矿、车轮矿、白铅矿、铅钒、彩钼铅矿等。锌矿物主要有:闪锌矿、纤维锌矿、菱锌矿、异极矿等。铅锌矿床主要在中低温热液作用过程中一部分由火山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主要矿床类型有碳酸盐岩类岩石中的层控铅锌矿床、矽卡岩型铅锌矿床,以及火山岩系中,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床。一、矽卡岩型铅锌矿床这类矿床一般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型盐岩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成矿过程复杂,铅锌硫化物是成矿作用的晚期阶段产物。矿体往往离开矽卡岩而产于板岩和白云岩中。矿体形状复杂,一般呈不规则囊状、柱状、脉状、透镜状有些情况下,也有似层状。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还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有时还含有白钨矿、锡石、辉钼矿和回铋矿铅锌矿床中常含银、铟、锗、镓、铊、硒等可综合利用。矿床规模以小型为主,但分布广泛。二、碳酸盐岩层控铅锌矿床是最重要的一类矿床,世界铅锌主要来源。多数矿床具有石灰岩—铅锌特定组合。少数产于与石灰岩共生的砂页岩中。研究证明矿床是形成与石灰岩礁有关。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从欧盟和寒武纪—侏罗纪白垩纪均有成矿。从总体观察是呈层控的,但真正的层状矿体规模很小,多数情况下矿体表现为后生特点。呈不规则的脉状、囊状、岩溶溶洞以及作为角砾岩(崩塌及其他成因)胶结物而出现,矿物的晶体常大而完好。成矿温度通常在100~150℃范围内。在矿床分布的广大范围内,常不见火成岩体出露。矿体特征大多呈层状,似层状。产于石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围岩蚀变现象不明显。有些地方可见到弱的白云石化和硅化。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闪锌矿也常有一些胶状黄铁矿和白铁矿。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石英。铅锌品位变化大,多为复矿,矿床规模巨大。找矿标志:不能仅局限与岩浆发育的地区。一套厚大的碳酸盐岩地层如不整合地覆盖于古老基底之上。而这套地层的下部如有黑色页岩发育二碳酸盐岩层,本身有生物礁发育时,应在断层附近,寻找有

湖南衡阳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

湖南省衡阳县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 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书 摘要 湘万源采矿权评[2018]155号 评估对象:湖南省衡阳县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采矿权。 评估委托人: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评估机构:湖南万源矿业权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评估目的:福州市长乐区富盛制衣有限公司(原福建省长乐市富盛制衣有限公司)拟向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申请延续登记采矿权,经核实矿山有新增矿种铜,根据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规定,需对该新增资源采矿权进行评估,为处置采矿权出让收益提供参考意见。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向评估委托人提供在本次评估报告中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湖南省衡阳县黑石砣铜多金属矿(新增资源部分)采矿权”公平、合理、真实的出让收益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2018年10月31日。 评估日期:2018年11月28日~2018年12月12日。 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保有(332+332低+333+333低)铜矿石量102.84万吨,铜金属量8190吨;保有(333+333低)铁矿石量27.65万吨,平均铁品位30.90%;保有铁铜共生矿体(333)矿石量0.99万吨,铜金属量43.8吨;保有铁钨共生矿体(333)矿石量5.5万吨,WO3金属量70吨;保有铜铁共生矿体(333)矿石量0.95万吨,平均铁品位30.27%;保有铜铅共生矿体(333)矿石量6.05万吨,铅金属量1564吨;采矿回采率85%;矿石贫化率15%;可评估利用新增铜矿石资源储量81.56万吨;可评估利用新增铜矿石可采储量69.33万吨;生产规模10.00万吨/年·矿石量;矿山可评估服务年限8.16年。 本次评估计算年限5年,本次评估利用铜矿石资源储量50.0万吨,铜金属量4049.08吨;评估利用铜矿石可采储量42.50万吨,铜金属量3441.72吨;产品方案为铜精矿(Cu 19%);选矿回收率85%;产品销售价格(不含税价):3.53万元/吨金属;采矿权权益系数3.6%;折现率8%。

实习二 《矿产勘查学》--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报告

实习二典型矿床找矿标志研究报告——以德兴斑岩Cu-Au矿床为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3月12日 1 成矿地质背景 地层岩性特征:德兴铜矿位于江南台隆东南边缘赣东北深断裂带的

上盘。矿田范围内,出露基岩全为基底浅变质岩(九岭群九都组),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以千枚岩和凝灰质千枚岩为主,下段以变质沉凝灰岩为主。 构造特征:构造是控制矿田成岩成矿的重要条件之一,早期生成的EW向构造系统和NE向长期继承性活动的深大断裂带及其伴生、派生构造系统(图Ⅱ一1),是成矿前的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十分明显;晚期NNE向断裂系统是成岩成矿期和成矿后的构造。 岩浆活动:矿田内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复杂多样的岩浆岩,与铜矿成矿有关的是燕山早期第二阶段的中酸性杂岩体,花岗闪长斑岩是这一杂岩体的主体,在矿田范围内呈3个大小不等的岩株及一系列小岩脉产出。 成矿物源分析:德兴斑岩铜矿床在时空上和成因上与侵位于上元古界浅变质千枚岩中的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密切相关。花岗闪长斑岩与围岩中的Cu、Mo等成矿元素富集系数的差异及矿化晕分带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本身。通过对铜厂斑岩铜矿床矿化特征、元素地球化学、蚀变分带、流体包裹体和H、O、Sr、Nd 等同位素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铜厂成矿热液体系中至少存在三种不同来源的热液流体,包括岩浆流体、深部非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参与的晚期流体。出溶最早的流体是与残余熔体相平衡的高温(520℃~570℃)、高盐度(31.0~63.3wt%NaCl)的和富CO2低盐度(7.5wt%NaCl)的岩浆流体.

2 控矿因素分析 2.1控矿地层 该地区震旦纪—侏罗纪地层都有出露,其中震旦纪分布较广。与铜矿床有关的围岩层位主要是震旦纪岩层,岩性为上段以千枚岩和凝灰 质千枚岩为主,下段以变质沉凝灰岩为主的岩石。

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成因探讨_周显川

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成因探讨 周显川*1,陈建军1,谢新斌1,魏 勇2,冯小平1 (1.新疆地矿局第十地质大队,新疆和田848000;2.新疆新地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 要: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是新疆昆仑山地区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内中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床, 属塔里木地层区-昆仑分区-桑株塔格-柳什塔格小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塔里木板块缝合线北侧, 昆仑陆缘活动带,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上其汗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的主体物质为志留-泥盆系的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含炭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它的下伏为元古界,上覆为上古生界。火山岩为多次海相喷发的以酸性为主的细碧角斑岩系列。广泛发育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蚀变;剖面结构下部为细碎屑岩,中上部为火山岩,上部为含火山物质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岛弧发育的最初时期为志留纪,延续至中泥盆世早期,中泥盆世晚期逐渐收敛闭合。晚泥盆世时有构造变动,使奇自拉夫群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根据矿体产出层位及其产状特征初步判断,库都鲁克北铜矿化为块状硫化物型,与含铜黄铁矿化超基性岩体与后期岩浆热液有关。该岛弧带矿化信息特别丰富,已知金、铜、镍等矿(化)点计10余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除已知的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外, 还在该带上发现看尔晒锑和钼两种元素异常值较高,预示着这两种元素在该区成矿的可能性较大。对在该区寻找此类中-低温热液有关矿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关键词: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海相火山细碧角斑岩系列;找矿意义 中图分类号:P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6(2012)12-0162-05 新疆民丰县库都鲁克北铜多金属矿是新疆昆仑山地区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内中低温热液铜多金属矿床,是新疆昆仑山一带具有相对规模和前景的以铜为主的有色多金属矿。位于西昆仑东段,民丰县城东南直距约80km,苦牙克-康赛音断裂谷地东西两侧。矿区主峰为柳什塔格山脉,海拔最高6200m,最低4100m,相对高差近2000m,苦牙克-康赛音断裂谷地,宽1~4km,海拔3000~4684m。矿区地形复杂,切割强烈,叠水众多,通行较为困难。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板块缝合线北侧,昆仑陆缘活动带,上其汗中晚古生代岛弧带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上。以其曼于特-纳合台结合带为界,北为昆北地层小区, 南为昆南地层小区,其中昆北地层小区南东以苦牙克断裂为界, 北至塔里木地层区南缘(图1)。1.1 地层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上其汗岩组(Pz1s)、上古生界奇自拉夫组(D3 q)、上石炭统哈拉米兰河岩群(C2 hl)。(1)下古生界上其汗岩组(Pz1 s):总体为火山岩-碎屑岩建造,构造环境为火山弧。该组系由一套海相火山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普遍遭受了低绿片岩相变质。区域上火山岩为多次喷发的细碧角斑岩系,岩石类型主要为玄武岩( 细碧岩)、安山岩(角斑岩)、英安岩、流纹岩(石英角斑岩)组成的钙碱性系列。 (2)上古生界奇自拉夫组(D3 q):上古生界奇自拉夫组为一套紫红色夹灰绿色陆相碎屑岩为主的陆相磨拉石建造。该组为一套滨海—陆相正常沉积的碎屑岩,岩性较单一,以紫红色、灰紫红色厚层状岩屑石英砂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变质)含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质板岩为主,夹灰绿色(变质)含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泥岩,少量灰红色、灰绿色砂砾岩、 绢云阳起片岩、灰蓝色、灰白色、翠绿色条带状大理岩、 蛇纹石片状大理岩。沉积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南,倾角65°~75°,从地层结构、层面构造及层片关系分析,总体呈单斜产出,局部地层由于紧闭褶皱而出现倒转现象。本组沉积岩石类型较为齐全,有碎屑岩、泥 *收稿日期:2012-04-25 修回日期:2012-05- 01第一作者简介:周显川(1982-) ,男(汉族),四川井研人,助理工程师,现从事地质勘查工作。

江西省永丰县正坑矿铅(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

江西省永丰县正坑矿铅(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 向初探 摘要:江西省永丰县正坑铅(银金)多金属矿系江西省地质矿产开发总公司经过多年普查找矿发现的新的矿产地,已基本查明是一个受近东西向构造控制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铅(银金)矿床。认为矿区成矿条件有利,远景可佳,极具开发价值。本文介绍了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其与矿化的关系,介绍了矿(化)体及矿石质量等地质特征,提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正坑矿区、铅(银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abstract: yongfengxian jiangxi province is pit lead (silver gold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jiangxi provinc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after years of census found new properties of prospecting, already basic find out is a structure of control by nearly east-west fracture zone altered rock type lead (silver gold deposit. think of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favorable mining area, the vision can be beautiful, most development valu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ining area formation, structure, magmatic rocks and its and mineralization relationship, introduces the ore (change) body and the mineral quality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prospect direction. keywords: are pit mining area, lead (silver gold)

浅析河北省赤城县茨儿营子一带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浅析河北省赤城县茨儿营子一带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 景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在茨儿营子一带共发现并圈出六条蚀变矿化脉,均赋存于NW及近EW向断裂破碎带中。该区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矿床特点为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特别是低序次的NW向小型断裂构造往往是最有利的容矿空间;矿床往往由多条大致平行的矿脉组成矿脉带。调查结果结合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标签:NW向断裂构造;银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调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I2)内蒙地轴(Ⅱ21)沽源陷断束(Ⅲ22)大滩中断凹(Ⅳ23)南西端,北西邻上黄旗岩浆岩亚带(Ⅳ25),南接红旗营子台穹(Ⅳ24)。隶属中朝准地台北缘银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中段,该成矿带是一个构造活动强烈,并具有复杂地质体的边缘环境,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快速向北俯冲时,大陆边缘富含银铅锌等成矿元素的矿源层在构造岩浆活动的背景上形成的,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1 调查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该区出露地层较简单,除第四系全新统(Qhpal)外,主要出露上太古界单塔子群(Ardn)及双山子群茨榆山组(Arc),侏罗系中统后城组(J2h)及上统白旗组(J3b)地层。 其中上太古界单塔子群(Ardn):其岩性主要为黑云二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区域上单塔子群中Cu、Pb、Zn、Au、Ag等成矿元素含量也比较高,如Ag含量一般高于其在地壳和结晶岩中丰度的几倍到几十倍,可为成矿提供部分成矿物质,从而形成金矿床、银矿床或铅锌多金属矿床(如彭家沟银矿床、青羊沟铅锌矿床)等。 1.2 构造 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断裂带走向北西-近东西向,倾向南西,倾角60°-85°局部较陡,甚至有反倾现象。长度一般300-1000余米。带内岩石破碎严重,主要蚀变为铁锰碳酸盐化,硅化。银铅锌矿体往往赋存于该破碎带内及其上下盘,是主要控矿、储矿构造。 1.3 岩浆岩(脉岩) 岩浆岩活动不强烈,有前寒武纪超基性岩(Σ1-2)和变闪长岩(δ1-2)出露,

核桃坪铜多金属矿地质踏勘报告

陕西省镇安县核桃坪铜多金属矿现场踏勘咨询报告 2015年12月22日至2015年12月23日,受陕西金刚五矿资源有限公司邀请,陕西汇金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董事长史光德带队,总工程师宫元集、勘查部经理景振钧、刘继庆等六人,对陕西省镇安县核桃坪铜多金属矿进行了现场地质踏勘和咨询。 一、基本情况 勘查区位于镇安县城西北方向约60公里,属东川镇管辖,距陕西省西安市95公里,距商洛市178公里。勘查区西起核桃坪一带,东止寨沟一带;南起水围城一带,北止川河口一带。东西长约3.10公里,南北宽约2.77公里,面积8.41平方公里。 该探矿权首立于2010年12月,是以挂牌竞拍方式获得。2014年5月勘查面积缩减至8.41km2,有效期限为2014年8月22日至2016年8月22日。矿权首立以来,几年的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结果显示该区钨矿成矿地质 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大。截止目前,该区已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年月年月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目前矿区范围内共圈出六条矿化蚀变带、11条钨矿体,各矿体大致呈层状、似层状平行产出,其中主矿体K1沿走向工程控制长900.00m,控制斜深136.00m, 平均厚度5.48m, WO平均品位0.622 X 10-2。目前共获得矿石资源量(333+334)资源量470.67 X 104t , WO金属量27658.11t , WO平均品位0.588%。其中(333)矿石量100.81 X 104t , WO金属量5978.07t , WO平均品位0.593%; (334)矿石量369.86 X 104t , WO金属量21680.04t , WO平均品位 0.586%。 本次地质踏勘咨询的目的是通过对已完工的钻探岩芯进行现场观察研究和 对矿区岩性、构造、矿化情况进行实际踏勘,以及对该矿的成因、规模、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为下步勘查工作指明方向,并提供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具体任务如下: 1、现场实际观察、分析已完工钻探岩芯,分析判断矿床质量和规模。 2、通过对矿区岩性、构造、矿化情况进行实际观察、踏勘,结合以往地质 成果,分析探讨矿床成因类型和潜力价值。 3、认真总结分析目前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4、提出下步工作总体思路、工作部署及建议和意见。 二、对矿区认识 该区处于秦岭褶皱系(I)、南秦岭印支褶皱系带(U)、凤县一镇安皱褶束(川)与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川)交汇的东段。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陡岭岩群、新元古界耀岭河岩组、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及上古生界泥盆-石炭系地层。该区区域上经历加里东期-海西期多期次伸展-挤压构造变形,又经印支-燕山期陆内收缩-推覆构造变形,形成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带。矿区构造形迹以北西西向为主,矿区北部有陈家沟一胡家岭区域大断裂通过,区内F1、F2为陈家沟一胡家岭断裂的次级断裂;矿区位于最具潜力的金堆城-胭脂坝NE向构造岩浆岩Mo W成矿远景区。区域内矿化点分布广泛,主要有金、铁、铅、锌、钼、钨、黄铁矿等。金、铅、锌、钼、钨、铁矿分布。 通过现场实际观察、分析和研究,大家一直认为:

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马卫红

2012年9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September2012 第18期总第268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8T o tal N o.268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 马卫红,孟 康,孙敬锋,樊丽丽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实验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摘 要:针对该复杂难选金——铜——钴多金属矿,探索了浮选、重选等多种选矿工艺均难以达到分选的效果。试验最终采用预处理(焙烧)——浸出——浮选的联合流程,使多种有价金属得到了较好的综合回收利用。 关键词:多金属矿;焙烧;氨浸;金;铜;钴;额济纳 中图分类号:T D95(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8—0027—02 该金——铜——钴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额济 纳旗,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矿化元素多、矿物成分复 杂、矿石类型多样等特点。矿石中除Au、Cu、Co外, 还含有Ag、Ni等组分可以综合回收利用,显示出该 矿床矿石具有极好的综合利用价值。但是该矿石存 在多金属分选的难题,因此该矿带还没有被开发利 用。目前,国内对此类矿石的研究都还刚刚起步,选 矿理论尚不够完善,所以通过试验能够设计出一个 针对该矿石的低成本、高产出、无危害的工艺技术, 则是对难选冶矿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时也可使该矿 床矿石得到合理的快速的开发利用,这将给该地区 和矿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矿石性质 该金——铜——钴多金属矿矿石矿物成分复 杂,金属矿物主要包括有金、银、铜、钴、镍,非金属矿 物主要有石英、石榴石、透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绿 泥石等。矿石中有工业意义的Au、A g矿物主要是银 金矿、自然金、自然银、辉银矿,其中金矿物以银金矿 为主,银矿物以自然银为主。金银矿物的嵌布粒度在 0.001mm~0.1m m之间,铜钴镍矿物的嵌布粒度在 0.4mm~2.15m m之间。矿石主要有价金属化学成 分分析见表1,矿物物相分析见表2。 表1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Au (g/t) Ag (g/t) Co Ni Cu Bi S 2.4715.200.070.220.020.100.55表2 矿物物相分析结果(%) 铜矿物 类型黄铜矿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蓝铜矿铜蓝自然铜 含量42.016.27.122.39.8 1.5 1.1钴矿物 类型方钴矿辉砷钴矿钴镍矿水钴矿 钴 铧 菱钴矿+钴方解石 含量8.7725.10 5.5020.1910.61 29.83 镍矿物 类型红砷镍矿辉砷镍矿钴镍矿硅酸镍 含量44.3549.38 5.350.922 选矿探索试验 2.1 浮选试验 根据矿石有部分被氧化,因此采用浮选硫化物的药剂+浮选氧化物的药剂进行浮选试验,浮选流程见图1。浮选条件为:-0.074m m含量为90%;浮选硫化物的药剂和浮选氧化物的药剂各100g/t; NaOH用量2000g/t(pH≈9),2#油用量100g/t。浮选试验结果见表3。 图1 浮选试验流程 表3 浮选硫化物试验结果 药剂种类 精矿结果 乙黄药+ 丁胺黑药 丁基黄药+ 丁胺黑药 丁基黄药+ 苯甲羟肟酸 丁基黄药+ 水杨羟肟酸产率(%)12.4011.9011.2013.80 A u品位(g/t)17.1215.8818.7414.45 Au回收率(%)85.9576.5184.9780.73 Cu品位(%)0.0320.0310.0280.035 Cu回收率(%)19.8418.4515.6824.15 Co品位(%)0.1200.0820.0960.078 Co回收率(%)21.2613.9415.3615.38 Ni品位(%)0.310.340.300.26 Ni回收率(%)17.4718.3915.2716.31 由表3可知,虽然金的回收效果挺好,但是其他的金属矿物得不到有效的回收,达不到综合利用的目的,因此单一的浮选不适合该多金属矿。 2.2 重选试验 依据矿物密度采用重选的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富集,由于所用矿石为多金属矿,所以采用浮选 ? 27 ? 收稿日期:2012-06-18 作者简介:马卫红(1967-),女,呼和浩特人,选矿工程师,从事选矿及湿法冶金相关工作。

内蒙古张家沟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152西部探矿工程2019年第1期 内蒙古张家沟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田淑娟* *收稿日期:2018-06-19修回日期:2018-06-20作者简介:00淑娟(I984-).女(汉族).陕西眉县人.工程师.现从事地质勘査技术T.作.(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河北三河065201) 摘要: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天山一兴安地槽系阴山北地槽内,华北地台与内蒙古地槽凹陷带的 接触部(I 级),内蒙台隆与温都尔庙一翁牛特旗褶皱带衔接部靠褶皱带一侧(II 级),翁牛特隆起中部 (皿级),构造发育且复杂。东西向构造带是区内最复杂的构造体系,它经过长期的构造运动,规模很 大,波及的深度较深,次一级的近东西向压性构造裂隙为矿液的良好通道和充填沉淀场所,控制着 铅、锌、铜等矿产的分布,特别是少郎河一太平庄一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铅、锌、银、铜等多 金属矿的有利地段O 关键词:构造体系;东西向;有利地段 中图分类号:P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16(2019)01-0152-03 张家沟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翁牛特旗 少郎河多金属成矿带内.目前已发现大型铅锌多金属 矿床4处,中小型矿床(点)几十处。概矿区20世纪90 年代末某测量队完成了本区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及矿 区普查工作,建立了测区的地层系统,对侵入岩时代进 行了划分,指明了找矿方向。进入21世纪.陆续对矿区 开展地质勘查T.作,基本查明了矿区银多金属矿体的 分布、数量、厚度、规模以及产状特征。笔者在前期工 作的基础上并结合周边矿点进行了研究后,对该矿区 成矿特征及成因进行了讨论。1成矿地质背景分析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天山一兴安地槽系阴山北 地槽内,华北地台与内蒙古地槽凹陷带的接触部(I 级),内蒙台隆与温都尔庙一翁牛特旗褶皱带衔接部靠 褶皱带一侧(n 级),翁牛特隆起中部(ni 级),构造发育且 复杂,最显著的构造形迹是东西向及近东西向褶皱轴 面、冲断层等压性结构面,与这些挤压面伴生的有南北 向张断层、北东一南西向和北西一南东向扭性断层。 东西向构造带是区内最复杂的构造体系,它经过长期 的构造运动,规模很大,波及的深度较深,控制着铅、 锌、银、铜等矿产的分布,特别是少郎河一太平庄一带. 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域内矿产丰富,主要有小营子铅锌矿、敖包山铅 锌矿、爾子铅锌矿、余家窝铺铅锌矿、荷尔勿铅锌矿 矿床类型有2种,即热液充填型和矽卡岩型,热液充填 型代表的为小营子铅锌矿,矽卡岩型以敖包山铅锌矿 为代表。张家沟银多矿区位于少郎河多金属成矿带 上,该带呈近东西展布.以铅、锌、银、铜、金等矿产为 主,次有铁、萤石等矿,区域内是寻找铅、锌、银、铜、金 等矿产的有利地段.成矿地质条件优越。2矿区地质概况2.1地层 勘查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上二叠统晚期一下二叠统 早期于家北沟组(P.-P 2j/)与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 仃:0)及第四系。(1) 二叠系上统于家北沟组(P l P 纱)岩性为安山 岩、英安岩、广范分布全区。 (2) 侏罗系上统白音高老组(J :0)分布于矿区中北 部,不整合于于家北沟组之上,为一套陆相酸性火山 岩,由流纹岩、酸性凝灰岩、凝灰砂砾岩组成。流纹岩 在地表零散岀露,多见于北区。岩石呈灰白色,少量斑 晶,流纹状构造,斑晶为石英、斜长石,流纹岩主要由硅 质和长英质成分相间分布构成.普遍见褐铁矿化、铁猛 矿化。酸性凝灰岩岩石呈灰白、灰绿色,凝灰结构.块 状构造,晶屑由l~2mm 半混圆的石英、长石组成.占 10%?30%,胶结物为细小的火山灰。角砾岩角砾呈棱 角状,粒径1?5cm 。(3) 第四系(Q )冲洪积砂土广范分布全区。

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多金属矿详查

云南省鹤庆县北衙金多金属矿详查该项目主要成果为: 1.找矿获得重大突破。截止2014年底,累计查明(333)以上资源储量:金283吨,共生全铁矿石量4388万吨,磁性铁矿石量3367万吨,铜51万吨;伴生银6527吨,铜21万吨,铅175万吨,锌48万吨,金34吨,全铁矿石量1175万吨,磁性铁矿石量2711万吨,硫1015万吨。潜在经济价值近1500亿元。 2、划分矿床类型为“二型五类”。根据勘查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的提高,提出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属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并将矿床类型划分为“与富碱斑有关的热液型”和后生风化搬运沉积形成“残坡积型”两大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五个亚类。通过总结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思路和成矿预测,为找矿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 3、勘查技术方法和综合找矿模型的建立,为勘查突破提供借鉴。本区建立的“重力+磁测+大比例尺化探+地质+探矿工程”勘查技术方法和综合找矿模型,将为矿床深部及周边找矿和矿体定位预测提供创新思路与新的找矿方向,为西南三江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产勘查的找矿突破提供技术方法的借鉴和启示。 4、丰富和发展了新生代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北衙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创新,将带动西南三江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产勘查突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生代富碱斑岩型金

多金属矿床成矿理论。其成矿理论创新,将带动西南三江富碱斑岩型金多金属矿产勘查突破。 5、为已知矿区深边部找矿突破提供典型范例。资源枯竭濒临破产的北衙老矿山,持续开展理论研究并指导找矿,获得找矿重大突破。见证了围绕已知矿区深边部找矿、就矿找矿仍然是找矿成功的重要途径。 6.带来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依托持续增长的金矿资源,北衙矿山年产金5吨,年产值达20多亿,年上缴利税2.54亿、企业年获利8亿元的现代国有控股企业,列为“中国黄金生产十大矿山”和“中国黄金经济效益十佳矿山”。科研院校以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为科研基地,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和研究生。 7.在商业性矿产勘查领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十五年来,北衙矿区累计施工钻孔1146个,进尺28.73万米,投入商业性勘查资金3.63亿元。集团走上了良好的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企业对商业性勘查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在省内和国内商业性矿产勘查领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该项目是成矿理论创新、老矿山深边部找矿突破、产学研相结合, 商业性矿产勘查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成功典范,找矿成果有力促进了云南黄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项目经10多年持续投入与工作,先后提交多份阶段性勘查报告,成果报告于2014年8月前取得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

铂矿的类型和找矿标志

铂矿的类型和找矿标志 铂族元素包括钌、铑、钯和锇、铱、铂六个元素。具亲硫性和亲铁性,其亲铁性从属于亲硫性。硫、砷、碲、铋等元素对铂族元素的富集成矿起重要作用。 铂矿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铂矿体既可形成于基性、超基性岩体之中,也可形成于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或断裂带内。 已知有经济价值的铂矿床,绝大多数与岩浆型硫化铜镍矿床共生,其余来源于铬铁矿床、砂铂矿床等。当前生产的铂族金属以铂、钯为主,其次是锇和铱。 铂族元族的产出形式有三种:一是呈硫、砷、碲、铋、锑等化合物的铂族独立矿物,此类占铂族总量的90%以上,矿物种类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砷铂矿和铋碲钯矿;二是铁镍铜等的天然合金或金属互化物;第三种是类质同像混入物。 铂族元素在矿石中的含量低,其矿物粒度细小,肉眼一般不易识别。因此寻找铂矿须根据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可能含铂的部位,通过拣块或刻槽取样,进行试金光谱分析或化学分析确定其含量。区调阶段,对风化的超基性岩,有时采用人工重砂法也能简便达到寻找和圈定矿化带的目的。对含铂矿石的矿物及赋存状态的研究,常用显微镜观察、X 光粉晶分析及电子探针测定等方法。 1 .铂族金属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铂族金属主要富集在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铜镍矿床、铬铁矿床和砂铂矿床内,单一的铂矿床很少。现将几种主要类型分述如下: (1)基性、超基性铜镍硫化物型铂族金属矿床 该类型是目前世界上铂族金属矿床的主要类型和开采对象。矿床的地质特征与相应的铜镍硫化矿床一致。在我国这类含铂岩体多产于华力西期,岩体形态呈单斜岩墙、岩盘及岩盆。含矿岩体类型主要是超基性岩体,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少数为基性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单辉(二辉)橄榄岩--单辉(二辉)辉石岩及辉橄岩--纯橄榄岩,均属铁质基性、超基性岩类。岩体常由多岩相组成,这些岩相有的是多次侵入的,有的是就地分异的,而含矿岩相常常是较晚贯入的富挥发分的超基性岩。岩体常具同心环带构造、层状或带状构造。粒度较粗,基性程度高,含矿较好。矿体多产于岩体的边部、底部,矿体常富集于岩体的膨大部位、凹槽和产状变缓部位。也有产于上部岩相或充填交代围岩产于外接触带中的。 铂矿体多呈似层状、板状、透镜状、脉状。 与铂钯成矿有关的硫化物组合,一般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镍黄铁矿-方黄铜矿,简称“四黄”硫化物组合。铂矿物主要是砷铂矿,

辽宁省阜蒙县六家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辽宁省阜蒙县六家子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矿区处于建平-阜新镍钨铜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是辽宁省主要的铜、铅、锌、金、银、砷、锑、镍、钨、锡、钼等金属成矿带之一。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帮助。 标签: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阜蒙县六家子 1区域地质概况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朝准地台(Ⅰ)内蒙地轴(Ⅰ2)建平台拱(Ⅰ21)旧庙断凸(Ⅰ21-3)与内蒙—大兴安岭褶皱系(Ⅲ)内蒙优地槽褶皱带(Ⅲ1)交接部位(图1)。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的表壳岩组合、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义县组、新生界第四系等。中生代陆相火山岩仅出露早白垩系义县组,侵入岩不发育,仅新太古代和白垩纪有侵入。区域上变质岩较发育,主要为区域变质岩之庄头营子片麻岩,分布于八家子火山沉积盆地周边。区域上地质构造变形以脆性断裂为主。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2.1.1太古界变质表壳岩组合 零星分布于矿区太古宙变质深成岩中。呈近北东向展布,倾向南东为主,局部受构造影响倾向北西。主要岩性有: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角闪石岩。 2.1.2中生界白垩系下统义县组(K1y) 义县组一段(K1y1)岩性为黄褐色片麻岩质巨砾岩、紫色泥质页岩、黄绿色泥质粉砂岩,是一套山前坡麓地带快速堆积的基底粗碎屑岩,几乎是原地堆积。 义县组二段(K1y2)以火山爆发相为主,兼有喷发相,另夹有火山活动间歇期的河湖沉积相。岩性主要为凝灰岩,流纹岩及互层的砂岩与泥岩,复成分砾岩。 2.1.3新生界第四系 仅发育全新统(Qh),主要分布在山间、坡麓地带,构成高低不同的带状、裙状等阶梯式地貌。 2.2构造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铜矿地质概述 铜系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 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一般见于硫化矿床的氧化带。在陆相玄武岩的气孔或裂隙中常见到自然铜的产出,但能构成工业规模的自然铜矿床却极其罕见。不过,美国元古代变质的玄武质火山岩系中,却产有以自然铜为主的基韦诺超大型铜矿,成为了铜矿床的特例。在我国,湖南麻阳铜矿也是一个以自然铜为主的铜矿床,只是其类型为砂岩型,规模为中型。 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但辉铜矿和斑铜矿可以是原生成矿作用的产物,亦可为氧化次生富集的产物。若为次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则辉铜矿可为烟灰状,且多与孔雀石等矿物共生。 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它们均为原生铜矿物或含铜高的岩石经氧化作用形成的。 目前选冶铜矿物的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铜矿床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铜矿、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层状铜矿(火山岩型铜矿、砂、页、砾岩型铜矿、碳酸盐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和热液脉型铜矿。 二、找矿标志 1、氧化铜矿物。由于原生铜矿物、含铜高的蚀变岩石、古炼铜渣易于氧化,形成格外醒目的翠绿色孔雀石(俗称铜绿)、天蓝色的蓝铜矿(俗称石青)、赤红的赤铜矿、烟灰状的辉铜矿、靓蓝色的斑铜矿等,它们是很好的找铜矿标志。 2、特征植物。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牙刷草和云南开紫花具紫红茎的葡匐草,是很好的找铜矿植物。 3、蚀变组合。如青盘岩化-黄铁绢英岩化-泥化-钾化-硅化、红层(火山红层或砂页岩红层)中的退色化等都是很好的找铜标志。 3、火山机构、细碧-角斑质火山凝灰岩、喷流沉积岩(铁锰硅质岩、铁碧玉岩、层纹状硅质岩)、红层中的浅色砂(砾)岩、矽卡岩、超基性岩、中-中酸性斑岩、迭层石硅质细腻白云岩、含炭的火山凝灰岩层等都是找铜的最好对象。 4、对于斑岩铜矿,一般它是大吨位低品位的矿床,一直是人们寻找的主要对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寻找斑岩铜矿一要看其是否具备露采条件,二要关注其是否具有次生富集带,三要看其是否伴生有较高的金、银、钼元素。如果不便露采又不具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带,且金、银、钼含量低的话,则因其品位过低而成为呆矿,暂难为人们所利用,因其占用大量的勘查资金,可使矿业公司陷入困境。 5、铜元素的化探异常及其与钼、金、银、铅、锌、铁、锰等综合异常。 6、物探异常。激电(高极化)、电阻率(低电阻)、重力(高重力)可直接反映出铜矿体的存在,磁法异常可圈出火山机构、中-中酸性岩体接触带、超基性岩带来,重力低可圈出

试分析清水河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试分析清水河地区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摘要】清水河铜矿床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巴隆乡,矿床赋存于厚度巨大的中-新元古代万宝沟群的中基性火山岩中,铜矿体受断裂构造带的严格控制。本文通过对矿区的地质、物探、化探比较深入的综合分析,初步探讨并建立了该区铜多金属矿的矿床成因、成矿模型及成矿规律,并对该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清水河铜矿;成矿模型;远景分析 1 引言 清水河矿区地处西域板块南缘,位于东昆中断裂与东昆南断裂之间的东昆中陆块。处于东昆仑成矿省的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上,通常称为东昆南成矿带。区域上局部受北西-南东向的清水河-哈图-得福胜断裂控制,在该断裂控制范围内主要分布有清水河、特里喝姿、牙马托、哈图沟、和勒冈那仁等铜多金属矿点。但目前对于这些矿化点仅限于地表踏勘-地表检查,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找矿成果也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尤其是对该区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不够,找矿方向及找矿前景不甚明了。因此在该地区进行综合分析及研究对指导该区的找矿方向及下一步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2 区域地质 2.1 地层 区内地层分属于东昆仑地层区。区域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主要为东昆中和东昆南构造混杂岩带中的构造混杂岩系。地层单元主要有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Pt1J)、中元古代长城纪小庙组(Pt2X)、蓟县纪狼牙山组(Jxl)、中-晚元古代万宝沟群(Pt2-3w);早石炭世哈拉郭勒组(C1hl)、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浩特洛哇组(C2P1h)、晚三叠世八宝山组(T3bb)、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早-中侏罗世羊曲组(J1-2y),以及第四纪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沉积地层单元。其中中-晚元古代万宝沟群中的基性火山岩为本区的主要含矿层位。该岩系主要沿布尔汗布达山主脊呈窄条状分布,出露宽50~200m,断续出露长几十公里,Cu含量高达810ppm,为克拉克值的8倍多,矿化点如特里喝姿、牙马托、和勒冈那仁矿化点等,为测区重要的含铜岩系。 2.2 构造 清水河铜矿地处青海省中西部。构造位置隶属西域板块南缘,位于东昆中断裂与东昆南断裂之间的东昆中陆块。处于东昆仑成矿省的雪山峰-布尔汉布达华力西-印支期钴、金、铜、玉石(稀有、稀土)成矿带上,通常称为东昆南成矿带。而清水河铜矿床在区域上主要受北西-南东向的清水河-哈图-得福胜断裂控

木里县梭罗沟金矿找矿标志及富集规律简介

木里县梭罗沟金矿找矿标志及富集规律简介 摘要:木里县梭罗沟金矿是川地区调队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该矿处于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受近东西向展布的(F1)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标志有主要有地质构造标志、地物地貌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地球物理标志等,氧化矿具有次生富集作用,原生矿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同时具有“褪色蚀变”现象。通过介绍梭罗沟金矿的找矿标志和富集规律,能给地质找矿和矿山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找矿标志;富集规律;木里县;梭罗沟金矿 木里县梭罗沟金矿位于甘孜—理塘构造带南段、唐央背斜南东倾伏端。矿床产于上三叠统曲嘎寺组一套基性火山岩系,受近东西向展布的(F1)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规模大,形态较简单,矿石为含砷、硫等的可选冶金矿石。 1970-1983年,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进行了1:20万金矿幅、贡岭幅、稻城幅、九龙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发现梭罗沟金矿点(当时发现矿体长6m,厚2.5m,拣块分析Au 3.58×10-6);1997年10月,川地区调队为了寻找矿业开发基地,徐志明项目组在开展异常检查时发现品位超过3克/吨的露头,初步判断梭罗沟金矿点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经过区调队1997—2009年开展的一系列地质勘探工作,证实该矿山为一大型岩金矿床,现已成为四川省一个重要的黄金开发基地。 作为该岩金矿床的勘查者,我们将勘查过程中取得的一点认识和经验分享出来,以供野外地质工作者在寻找类似矿床时参考。 一、找矿标志 根据近年来地质勘查工作总结,梭罗沟金矿的找矿标志主要有地质构造标志、地物地貌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地球物理标志。 (1)地质构造标志 主要包括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条件、围岩蚀变特征等。梭罗沟金矿区域构造处于甘孜-理塘成矿构造带南段的唐央穹隆南倾伏端。横贯矿区的近东西向断裂(F1)控制了金矿化蚀变带及矿体的展布。在构造矿化蚀变带内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有:在地表主要表现为强烈褐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在中深部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绢云母化、白云石化、硅化、钠长石化、高岭石化、绿泥石化,上述蚀变对中基性火山岩而言,形成一种明显的“褪色蚀变”特征。金属矿化物矿化主要有黄铁矿化、毒砂矿化,尤其是黄铁矿化于毒砂矿化的发育程度是直接影响矿石Au品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梭罗沟矿区及附近外围,呈近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 XXXXXXXXXXXXXXXXXXXXX 2006年12月

Xxxxxxxxxxxxx 铜金多金属矿地质普查报告 院长:xxxxxxxxxxxxx 总工程师:xxxxxxxxxxxxx 项目负责:xxxxxxxxxxxxx 报告编写:xxxxxxxxxxxxx 参加人员: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 2007年11月

目录 一、绪言 (1) (一)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4) (二)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5) (三)本次工作目的及任务 (6) 二、区域地层特征 (7) (一)区地层特征 (7) (二)岩浆岩特征 (8) (三)构造特征 (8) (四)区域矿产 (8) 三、矿区地质特征 (8) (一)地层特征 (8) (二)构造特征 (9) (三)岩浆岩特征 (10) (四)含铜金矿(化)脉特征 (11) (五)蚀变特征 (12) (六)化探异常特征 (12) 四、地质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13) (一)地形地质图 (13) (二)槽探(坑道)工程 (14) (三)采样、加工、化验工作 (14) (四)原始资料 (14) (五)化探 (14) 五、结论 (15) (一)取得地质认识 (15) (二)今后工作意见 (15)

一、绪言 根据xxxxxxx2006年度地质勘查工作部署,开展xxxxxxxxx金铜多金属矿勘查工作。目的是通过工作,大致查明该区铜金多金属矿体数量、规模、产状及矿化地质特征,力争工作工作,提交一处可供进一步勘查的铜金多金属矿产地。 (一)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本区位于xxxxxxxxxxxxx一带,其东西分别与xxxxxxxxxxxxx接壤,行政隶属于xxxxxxxxxxxxx管辖,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工作区北东距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从设计区西部通过,xxxxxxxxxxxxx位于工作区的北侧,交通便利(见插图1)。 本区地处燕山山脉北东端,属xxxxxxxxxxxxx山区,最高海拔标高+825.40m,最低海拔标高+420.00m,相对高差405.40m。区内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年平均降雨量为550mm,多集中在7、8月份,年蒸发量为1193mm;年平均气温在7.8℃左右,最高气温36.9℃,最低气温为-28.5℃;冬季冻土层厚度1.00 m —1.50m左右,封冻期为11月至翌年3月,无霜期167d。 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气候十年九旱,生产条件较差,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梁、大豆及少量果业,工业基础薄弱,剩余劳动力充足。 区内供电设施完备,东北电网与地方电网相连,北西5km处为叨尔登热电厂,电力能源供应充足,电网覆盖率100%。青龙河支流在测区北侧由东向西流经杨杖子,四季有明水流。区内水电条件良好,可充分满足地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