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磁极与方向(一)

磁极与方向(一)

磁极与方向(一)
磁极与方向(一)

二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1.推拉物体时需要(用力),(推力)和(拉力)是常的力。 2.向里(推)能把门打开,向左边(拉)能把窗户打开。当你力气(小)的时候会推不动箱子。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物体发生形状的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 3.用力拉橡皮泥,橡皮泥会发生(形状的变化)。5.用力压,能把橡皮泥压(扁);拉一拉,可以让橡皮泥变成(长条形),接一搓,橡皮泥会变成(圆圆)的形状。 6 .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体积或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7.有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去掉(力)后形状还能恢复。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8.我们对物体用力,再慢慢去掉所用的力,会发现有的物体(能)恢复原样,有的物体(不能)恢复原样。 9. 打开门,关上窗,(推力)(拉力)来帮忙:力的作用效果多,会让物体(变形状)。 10.春天来了,(燕子)开始筑巢了,天气变得(温暖),柳树抽出(新枝),农民伯伯下地(耕种)了。 11.大雁会在春天飞向(北方)。 3.春天(白天)变长,(夜晚)变短。 12.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 2.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13.(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 14.夏天天气(炎热),动物(活跃),植物(茂盛)。 15.夏天是农民最忙的时候,他们要进行三夏:(夏收)、(夏种)、(夏管)劳动。 16.我们在夏天经常穿(浅色单薄)的衣服。 17.(春风)徐徐,繁花似锦;(夏日)炎炎,绿树成荫。 18.蚂蚁跑来跑去,他们生活在(土壤)里。 19.生活在土壤里的有(蚯蚓),(蚂蚁),(田鼠)等动物。 20.我们应该(爱护)动物。 21.蚂蚁是非常小的,我们可以利用(放大镜)来观察蚂蚁。 22.校园的植物都生长在(土壤)里。 2.小草生长在土壤里,并需要(浇水)。 23.植物从(土壤)里吸收水和养分。 4.小草通过(根)吸收土壤里的水和养分 24.我们种豆子需要经过(松土)、(浇水)、(浸种)、(播种)、(出苗)等步骤。 25.通过对植物进行(浇水和不浇水)、(黑暗和阳光)的对比实验,我们发现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与(阳光)。 26.对比试验是指设置一个(实验对象),两个或两个以上(干扰因素),通过比较得出不同因素对此实验对象的影响。 27.你在西,我在东,(方向)必须要讲清;要想准确说(位置),离得远近须说明。 28.早晨太阳在(东方),我的左边是(北),教学楼在我的北边。 29.我们看地图时,首先应该确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0.我们可以通过(参照物)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31.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 (参照物) 、(方向)和(距离)。 32.我们可以通过建立 (坐标轴) 确定方向和距商。 33.做好一名导游首先要掌握景点的(位置)和(方向)。 34.导游主要工作内容为引导游客感受山水之美,解决旅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并给予游客 (食)、(宿)、(行)等方面的帮助。 35.画图遵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原则。 36.我们画校园图需要用的工具有(白纸)、(铅笔)、(橡皮)、(直尺)。 37.(校园模型)能让我们更清楚地描述校园。 38.我的校园什么样,观察(位置)和(方问);绘制准确(平面图),做出模型真漂亮。 39.我们经过(剪操场)、(捏花坛)、(画房屋)、(做国旗)、粘在(底板)上,最终完成校园模型。 40.如果我们的模型还有物体位置不够准确等缺点,我们应该继续(改进)。 41.制作校园模型我们需要(胶水)、(彩带)、(剪刀)、(卡纸)、(颜料)、(胶帯)、(铅笔)等材料。

04《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 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4课。教科书在磁铁的两端是磁极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去发现磁铁上的不同颜色、不同字母与磁极之间的关联,由此就引出本课的主题。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暗示磁铁的磁极与方向之间有关系。第二部分——探索,通过支撑和悬挂两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不同形状磁铁的磁极最终都会指向南北。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观察和归纳发现,磁极指向南、北方向是有规律的,建立起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的概念。第四部分——拓展,学会使用指南针并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南北磁极的命名及由来,为后续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做好伏笔。 【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发现磁铁上有两个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他们也发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两个磁极上分别涂有红、蓝两种颜色,甚至还关注到磁极上标注的字母“N”和“S”。但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磁铁的颜色和字母与磁铁的本质是没有联系的,以此为契机刚好可以作为本课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支撑和悬挂的方法组装实验器材。 2.能通过重复测试、简单表格来收集和记录磁极与方向的证据。 3.能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实验记录表中发现磁极与方向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能采用表格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交流有关磁极与方向的信息。 2.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最新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 1 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 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过程与方法: 1. 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 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 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 揭题、板书:磁铁设计意图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 ”,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 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 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 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 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 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 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设计意图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过程,是本课的立足点之一,磁铁能吸铁这一知识学生习以为常,但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用事实说话,并能亲自去证明,就要花一番功夫了,上述实验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感受到磁铁到底能吸什么。学生对磁铁的了解虽然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是零碎的,来源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各人的认识水平与自主探究的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记录,既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自由度,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进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即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三) 活动二: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 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 (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3、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 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 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 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 (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学会用磁铁来辨别一些铁制成的物体,这是从探究和应用方面来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这一科学概

磁极与方向教案

磁铁的两极 毛尔福 策勒县第二小学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过程与方法: 1.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推测。 2.通过实验测试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预测。 3.能运用多种实验方法检验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教学难点:条形磁铁的磁力分布是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一块磁铁,问学生这是什么?(生:磁铁)。

2.关于磁铁你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磁铁的有关知识,教师板书画一个条形磁铁? 二、探究新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磁铁能吸引小车是因为磁铁有什么?(磁铁有磁力)那么磁铁的磁力在磁铁的各部位都相同吗? 2.我们在磁铁上面选取5个不同的点,分别是A、B、C、 D、E ,他们各部位相同吗?(生:相同或不相同) 3.有的同学说相同,有的同学说不相同,那么下面你们把你的想法填写在记录表中,我已经把记录表发给你们了,请填写一下。 (生汇报预测结果) 4.下面我们就做实验来探究一下磁铁各部位磁力的大小。我们应该怎么来实验探究呢?(学生回答)小组讨论。(在实验探究之前先介绍实验盒里的仪器) 5.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提示答案可能在实验盒里,同学们可以拿出实验盒边试边想) 生1:借助回形针感受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 生2:用磁铁的不同部位接触回形针 生3:磁铁吸盒里的铁粉 6.实验一、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下第一个实验 1.教师出示课件讲解实验过程:手拿条形磁铁,然后用手指拿着回形针,放在条形磁铁的各个部位,感受条形磁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5 课动物的家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家的形状、构造、材料等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对科学学习感兴趣,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乐于参加帮助动物生活的制作活动,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很好地合作。 3、了解各种动物家的特点,学会一种鸟巢或其它动物生活用品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能仔细观察各种动物家的形状、构造、材料等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教学难点了解各种动物家的特点,学会一种鸟巢或其它动物生活用品的制作方法。 教法、学法实验讨论观察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一、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天黑了,小朋友们都回到了家里。 1、提问: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认为你的家哪好呢? (2)动物们有没有他们的家? (3)它们的家建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家有什么特色?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关于动物家的问题我实在太想知道了,你们呢?

2、今天我们就谈谈动物家的事情,好吗? 二、教授新课 1、提出问题(1)今天我们请来了这些动物:课件出示几种熟悉的小动物。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分别都在哪吗? (2)各组讨论。 (3)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2、解答问题 1、汇报 XXXXX: 这些小动物的家我们都知道了,那你知道它们的家最有特色的地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学习研究讨论。 3、教师小结:很多动物搭建的家都非常的有特色,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去听听。 4、课件:听奇奇讲故事。 (1)写一首关于家的诗。让学生以诗的形式,描述自己知道了哪些动物的家,表达爱护小动物,帮助动物,人类和动物和睦相处等情感。 (2)、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帮它们安个家。 三、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以诗的形式,描述自己知道了哪些动物的家,表达爱护小动物,帮助动物,人类和动物和睦相处等情感。

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1课磁铁能吸引什么 【科学教学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器材准备】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 1)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 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课题:有磁性。 (二)活动二: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制成的物体,那么,如果老师用这些物体将磁铁和铁隔开,磁铁还能吸住铁吗?( 教师出示:木片、纸片、塑料片、铝片、布片。) 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3、学生充分汇报。 4、根据刚才的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吸住铁。 5、这里的“一些物体”指一的是不是铁材料制成的物体。因为磁铁隔着铁质物体吸铁,情况比较复杂,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研究到的。当然如果你们现在感兴趣的话,可以回家做一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告诉给老师,好吗? (三)活动三: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 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哪种硬币里含有铁的成分呢?为什么有的硬币能被磁铁吸住?而有的硬币又不能被磁铁吸住呢?想进一步了解硬币吗?(出示小资料:硬币的成分,学生认真阅读。) (四)活动小结 【板书设计】 磁铁能吸引什么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铁类物质)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可以,但对该物体性质有要求)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镰刀、削笔刀、锄头)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

知识点填空复习题 第一课磁铁能吸引什么 1.填空。 1.磁铁包括()磁铁、()磁铁、()磁铁。 2. ( )又叫磁石,磁石吸铁就像慈母拥抱自己的孩子,因此磁石 原写作()。 3. 科学家研究磁铁时,测试过很多材料,他们发现磁铁不但能吸 (),还能吸( )和()。 二、选择。 1.下列材料中能吸引铁的是()。A.塑料B.磁铁C.木片D.铝盒 2.下列物体中,磁铁能过吸引的一组是()。A.金片铝片 B.铁片 镍片 C.铝片钴片 D.铜片铝片 三、判断。 1.我们利用磁铁可以辨别物体中是否含有铁。() 2.磁铁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3.磁铁只能吸引铁和含铁的物体。() 4. 磁铁是不能吸引磁铁的。() 5.小明的铜钥匙掉进了树洞里,我们可以用磁铁把它吸出来。() 6.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硬币有的含有镍,可以被磁铁吸引。() 四、课后习题解答。 1.这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吗? 回形针,铁钉,易拉罐,玻 璃珠、长尾夹、木片、纸片、铜 导线、水龙头、橡皮筋、铅笔、 塑料尺、橡皮、砖块、石子。 磁铁能吸引的物体有: 磁铁不能吸引的物体有: 2.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哪些硬币能被磁铁吸引? 能被磁铁吸引的硬币有一元,五角、一种一角(大);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硬币有铝质一角(小)五分、二分、一分。 第二课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2. 3.填空。 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 2.磁铁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在不接触小 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 3.磁铁隔着()也能吸铁。 二、选择。 1.下列选项中,()可以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A. 拉力B.磁力C.推力 2.如果一个小车被条形磁铁吸引,小车内()。A.肯定没有铁B. 肯定有铁C.无法确定有没有铁 3.磁铁隔着下面()物体也能吸铁。A.纸B.布C.墙壁D.塑料片E. 铝片F.厚木块 4.下面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有()。A.铁片B.铝C.镍币D.木块E. 棉花F.钢球G.塑料水杯 三、判断 1.磁铁只有接触到磁钉时,才能将铁钉吸起。() 2.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 3.磁铁隔着纸板也能吸铁。() 4.所有的磁铁都是天然生成的。() 5.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都是由铁制成的。() 6.磁铁各部分的磁性都一样。() 四、不接触小车,磁铁为什么能让小车动起来? 答:因为磁铁对小车产生了磁力,在一定距离内,不接触小车,磁铁也能让小车动起来。 第三课磁铁的两极

《磁极与方向》教案1

《磁极与方向》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无论磁铁是什么形状,在不受其他力的影响时,磁铁的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的南极(S极)指向南方,北极(N极)指向北方。 2.指南针是由磁针和刻度盘两部分组成 3.指南针的指示方向位南北方向,红色的一段指向北方,在使用指南针时,需要将红色的一段和北的刻度对齐。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过程 一、悄景导入: 设置情境:小朋友把小黄鸭玩具放在水上玩载物游戏,当用磁铁作为运载物的时候,玩具鸭总是朝着一边停下来。 问题:载有磁铁的玩具鸭,怎么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停下来? 小结:装有磁铁的玩具鸭总是能朝一个方向停下来。 二、任务探索 1、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当磁铁停止转动以后,观察它的两个磁极分别指向哪里? 师:探究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下教室的东南西北(已贴好) 请拿出你们的右手指出正南方向,左手指出正北方向。(明确方向,为下一活动做好准备)

2.师:非常好。方向明确了,谁来告诉大家这根条形磁铁现在指向哪两个方向? 生:一极指南,一极指北。(师:请你说清楚,红色的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3.师:同意吗?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让磁铁晃动起来,(轻轻地推)猜猜看,当它静止时,红色,蓝色部分又会指向什么方向?请你猜。(指名3个学生)(速度快,点前面的学生)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猜想记在心里。现在,磁铁静止了,仔细观察,自己猜的和实验结果是不是一样? 生:(师指导说明确)是一样的。 师:也就是?红色的这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师:你们猜的跟实验结果是一样吗?(是)。同学们,通过两次观察,我们发现,磁铁静止不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点两三个学生。) 4.生:磁铁静止时,总是红色指向北,蓝色指向南。 (激发探究磁极与方向关系的欲望) 5.师:这根磁铁静止的时候总是红色的一端指向北,蓝色的一端指向南,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条形磁铁都有这个特点呢?我们再来猜猜看,你认为?你认为呢? 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先请大家看到温馨提示,(师读,边读边解说) 6.(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悬挂磁铁时,尽可能地远离其他磁铁和铁质物品;(把其他磁铁放进离支架最远的那个抽屉) (2)轻推一下磁铁,让旋转的磁铁自然静止,观察它的方向,不要干扰; (3)反复做两次,准备汇报。 7.师:请大家看到,每个小组的支架上已经悬挂好了条形磁铁,注意观察,磁铁现在静止下来所指的方向,记在心里。请组长轻轻地推动条形磁铁,再仔细观察,磁铁再次静止下来时所指的方向。开始实验吧。(提醒学生,老师说开始后才可以开始试验。) 8 师:哪个小组的磁铁静止下来了,第组,真棒! 还有哪个组的磁铁也静止了?你们的磁铁两端所指方向是?(学生回答) 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9.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一个能够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的磁铁,当它静止时,总是红色的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10.师:人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贴黑板纸)(读一遍)在科学领域里,北极,国际上通行用N来表示,(边说边板书)南极则用S表示。(边说边板书)(大

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教案 2011――2012学年度 第二学期 二年级

教学设计安排 教学内容设计者备注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一、交通工具 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改进自行车 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 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 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 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 5.研究汽车车灯 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 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的分类 2.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

交通工具的发展 1.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 1观察、比较塑料袋 2塑料袋能什么 一塑料袋3塑料袋摩擦带电实验 4统计家里塑料袋的使用量 5减少白色污染 1比较物体与镜子中成的像 2观察两镜子中成的像 二镜子3制作一个万花筒 4用镜子反光 1介绍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把钟表分类 三钟表3计时方法 4怎样知道时间 5古人的计时方法 6制作水漏 1比较瓶子的相同和不同 四瓶子2哪个瓶子装的水多 3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 1认识各种壶 五壶2研究壶嘴高度和壶身高度的关系 3研究壶嘴高低的秘密 4壶还有哪些秘密 1把拉链分类 2确定研究问题 六拉链3研究拉链 4拉链还能用在哪 5拉链和扣子、绳子的比较 一认识水1.观察水2.研究水是会流动3.研究水是没有形状4.辨别哪一杯是水 二水的游戏1.毛细现象的游戏2.水面变化的游戏3.吹泡泡游戏4.小船游戏5.沉浮游戏 三水与生活1.认识水的用途2.调查喝水量和用水量3.了解北京地区缺水的原因4.节约用水的方法5.认识节水龙头6.设计节约用水宣 传画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听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3、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整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教学活动。 4、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

(完整版)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基本情况分析(包括人数、男女比例、学生来源、知识层次、技能、智力、思想品德、心理等简况) 二年级共有学生人。这些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进一步认识了科学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在科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掌握了科学教材的一些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都不太理想。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由四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组成。第一单元是它们 是用什么做的,由《认识常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三课组成;第二单元是玩磁铁,由《磁铁的吸力》《磁铁的两极》《自制指南针》三课组成;第三单元是土壤与生命,由《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三课组成;第四单元是打开工具箱,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温室》。专项学习是像科学家那样。 本册教材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 2、认识新材料的神奇,了解新材料 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和镍。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磁力可以传递,磁铁能够隔空隔物吸铁,明白磁极吸力最大、磁铁能够指示南北,磁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5、引导学生通过自制指南针的活动,进一 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识。6、引导学生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土壤中的 小动物等一系列活动,了解小葱和蚂蚁等一些动植物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7、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

最新科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

4、磁极与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无论磁铁是什么形状,在不受其他力的影响时,磁铁的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的南极(S极)指向南方,北极(N极)指向北方。 2.指南针是由磁针和刻度盘两部分组成 3.指南针的指示方向位南北方向,红色的一段指向北方,在使用指南针时,需要将红色的一段和北的刻度对齐。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教学过程 一、悄景导入: 设置情境:小朋友把小黄鸭玩具放在水上玩载物游戏,当用磁铁作为运载物的时候,玩具鸭总是朝着一边停下来。 问题:载有磁铁的玩具鸭,怎么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停下来? 小结:装有磁铁的玩具鸭总是能朝一个方向停下来。 二、任务探索 1、将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当磁铁停止转动以后,观察它的两个磁极分别指向哪里? 师:探究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下教室的东南西北(已贴好) 请拿出你们的右手指出正南方向,左手指出正北方向。(明确方向,为下一活动做好准备) 2.师:非常好。方向明确了,谁来告诉大家这根条形磁铁现在指向哪两个方向? 生:一极指南,一极指北。(师:请你说清楚,红色的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3.师:同意吗?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让磁铁晃动起来,(轻轻地推)猜猜看,当它静止时,红色,蓝色部分又会指向什么方向?请你猜。(指名3个学生)(速度快,点前面的学生)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猜想记在心里。现在,磁铁静止了,仔细观察,自己猜的和实验结果是不是一样? 生:(师指导说明确)是一样的。 师:也就是?红色的这一端指向?蓝色的一端指向? 师:你们猜的跟实验结果是一样吗?(是)。同学们,通过两次观察,我们发现,磁铁静止不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点两三个学生。) 4.生:磁铁静止时,总是红色指向北,蓝色指向南。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黄盖中学沈小平 一、教材解读 二年级下册教科书由“磁铁"和“我们自己”两个单元组成,其中“磁铁”单元7课,“我们自己”单元6课,还有一个“科学阅读”内容,两个单元合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1.“磁铁”单元 本单元的7课课题分别是:《1.磁铁能吸引什么》,《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3.磁铁的两极》,《4.磁极与方向》,《5.做一个指南针》,《6.磁极间的相互作用》,《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其中,1-2课研究的是磁铁能吸引怎样的物体以及怎样吸引,3-6课研究的是磁铁两极的特点以及指南针的制作,第7课是本单元的总结课。 本单元的学习线索有两条,分别是“磁铁与周围物体之间的作用”和“磁铁两极的特性”,这两条学习线索贯穿整个单元。学生在趣味化的探究中观察与交流磁铁的特性,了解磁力能使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产生相互作用,认识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原理,利用磁铁的性质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以及磁铁玩具,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点:(1)让学生多“体验”,体验磁铁实验带来的意外和惊奇;(2)让学生多“观察”,仔细观察磁铁实验中的各种现象;(3)让学生多“论证”,利用磁铁实验中收集到的证据展开讨论。 特别说明的是,“磁铁”单元的学习不是小学生认识磁现象的终点,教科书依照课程标准,在高学段设置“能量”单元,从能量角度来探究磁和电的相互转化,从而体现“学习进阶”思想。 2.“我们自己”单元 本单元的6课课题分别是:《1.观察我们的身体》,《2.通过感官来发现》,《3.观察与比较》,《4.测试反应快慢》,《5.发现生长》,《6.身体的“时间胶囊”》。其中,1-4课从身体的结构人手,逐步发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5-6课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关注自身健康成长的机会。 本单元从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引入,设计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肤)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活动,并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发育过程,以此促进他们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为他们在小学中、高学段学习人体系统打下基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有机会观察讨论人体的基本结构,将眼、耳、鼻、舌和皮肤作为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来认识,尝试回顾自己的生长以及期盼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 学生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了解自已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观察中,发现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在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二是要发展自己的健康意识,通过回顾之前的生长变化,学生将对自己身体健康生长的意识与对未来几年身体生长变化的期盼相结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 上述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并能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和推理;当发现事实与自已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 告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 28摄氏度写作: 20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21℃读作: 31℃读作: 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 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 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 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 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 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 度 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 只、 冰块若干 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 (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 二、实验步骤: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 能被吸引 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 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

磁极与方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4 课。教科书在磁铁的两端是磁极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去发现磁铁上的不同颜色、不同字母与磁极之间的关联,由此就引出本课的主题。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由指南针能够指示方向暗示磁铁的磁极与方向之间有关系。第二部分——探索,通过支撑和悬挂两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不同形状磁铁的磁极最终都会指向南北。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观察和归纳发现,磁极指向南、北方向是有规律的,建立起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的概念。第四部分——拓展,学会使用指南针并用指南针辨认实际的方向,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意识到南北磁极的命名及由来,为后续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做好伏笔。 【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发现磁铁上有两个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他们也发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两个磁极上分别涂有红、蓝两种颜色,甚至还关注到磁极上标注的字母“N”和“ S”。但大多数学生可能认为磁铁的颜色和字母与磁铁的本质是没有联系的,以此为契机刚好可以作为本课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 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 表示。 2.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的特点制成的。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支撑和悬挂的方法组装实验器材。2.能通过重复测试、简单表格来收集和记录磁极与方向的证据。 3.能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实验记录表中发现磁极与方向的关系。科学态度目标 1.能采用表格的方式如实地记录和交流有关磁极与方向的信息。

2.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指南针是生活中常见的产品,它为人们辨认方向带来了便利。2.能通过说明书了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磁铁总是指示南北方向。难点:归纳总结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指北的磁极叫北极。 【教学准备】 旋转支架(包括底座和旋架)、用白纸包裹的条形磁铁(与旋转支架配套使用)、方位纸、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细线、木制支架或塑料支架、指南针、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出示一块磁铁,请学生说出磁铁哪里磁力大,再请学生说出磁铁磁力大的部位叫什么。聚焦:磁极除了磁力大之外还和方向有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呢?(引出课题:磁极与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磁极与方向关系的兴趣。 二、探索(一)条形磁铁的磁极会指示南北方向1.出示并安装装置(底座和支架、白纸包裹并标注1 和2 的条形磁铁),教师把磁铁放在支架上,轻轻拨动磁 铁,让磁铁转动,问:你们想试试吗? 2.提出实验要求:①先把方向纸按照实际方向摆好;② 转动时不要太用力;③记录磁铁停下来后两端分别指向的方向。 3.指导活动手册的记录方法, 并提醒学生做3 遍实验。 4.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在活动手册上记录结果,并强调要做3 次。 5.小组内讨论:打开白纸观察指示“南”的是哪个颜色的磁极?指示“北” 的是哪个颜色的磁极。 6.学生汇报实验发现。7.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条形磁铁并标出磁极指示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活动3:下面的温度你会读和写吗? 28摄氏度写作: 20摄氏度写作: 零下 5摄氏度写作: -21C 读作: 31C 读作: 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用品:400ml 烧杯一个 一支温度计 适量冷水和一暖壶热水 吸水纸 废物 瓶。

实验三、水结冰了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 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 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 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 0C 时开始结冰,由液态 变为固态。 2、 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 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 一、 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二、 实验步骤: 1、 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 录冰块的温 度 2、 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 度 3、 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三、 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 冰块若 干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表 实验结论:1、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是( )C 2、 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 0C 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 0°C 。 3、 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 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 (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 二、实验步骤: 1. 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 能被吸引 3. 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 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V” ,不能被吸引 的打“X” 0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磁铁 第1课《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磁铁能吸引什么》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磁铁》第一课内容。 磁铁很常见,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一些学生可能还接触过不同形状的磁铁。对于磁铁,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磁铁与磁铁之间也会吸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推开”。但是,学生对磁铁只停留在“玩”的阶段,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很多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大部分金属”,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来转变其错误的前概念。 学生在本课先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再经历“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的探索活动,知道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体;最后利用磁铁辨认有铁的物质,进一步完善“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几乎都见过磁铁,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 实验技能分析:多数学生都饶有兴趣地玩过磁铁,并拿着磁铁去吸引能一些物体。通过将近一年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如小组分工合作等。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1)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

(2)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科学探究目标 (1)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做出猜想和预测。 (2)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猜测,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3)通过多次测试识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3.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2)体会重复测试在探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 (4)通过多次的检测活动,养成认真仔细的实验态度。 (5)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在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的物品是用铁做的。 (3)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认识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磁铁能吸引铁的这一特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铁钉、铜钥匙、橡皮擦、木条、塑料杯、纸杯、铝片、玻璃球、布、铁夹子、铁片、螺丝钉、条形磁铁、实验记录单。 教师材料:2枚1元硬币、硬纸板、方形磁铁、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球形磁铁、橄榄形磁铁、心形磁铁、平板电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 第1单元磁铁 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磁铁、铜钥匙、铁钥匙、铁钉、回形针、铝片、木片、塑料片、弹珠、纸片、布条。【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小魔术:出示一个乒乓球,一张纸。问:谁能让乒乓球定在纸上?教师演示。 2、提出问题: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揭题、板书:磁铁 【设计意图】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大多数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开始,创设“小魔术”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乒乓球怎么会粘在纸上呢?”,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小魔术”、“小实验”等是孩子最喜欢看的,它激起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 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1) 师:磁铁为什么叫它吸铁石?它只会吸铁吗?、 生:因为它会吸铁,好像别的都吸不住的。 生:不一定,好像别的也能吸。(引发学生冲突。) (2)师:要研究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做? 生:做个实验就清楚了。 师:你们说得对,科学研究不能光凭感觉,得用事实说话!那就请大家亲自动手,来检验一下,老师在工具盘里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材料,请大家用这些材料做实验,并把实验的情况和发现 记录在练习册的表格里。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还不够过瘾,还可以在教室里寻找其他材料做实验。 (3)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磁铁主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教师补充课题:有磁性 【设计意图】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去感悟,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过程,是本课的立足点之一,磁铁能吸铁这一知识学生习以为常,但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要用事实说话,并能亲自去证明,就要花一番功夫了,上述实验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感受到磁铁到底能吸什么。学生对磁铁的了解虽然是比较丰富的,但也是零碎的,来源也是各不相同的,学生各人的认识水平与自主探究的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教师提供给学生材料,让学生自己去 探究,去发现,并作好记录,既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自由度,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给了学生合作的机会。教师在恰当的时机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深入进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研究身边的科学,即拓展了孩子们的研究空间,又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三)活动二: 哪些物体是铁做的? 1、小朋友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堆硬币,可哪个硬币是铁制成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助老师呢?(出示硬币,学生猜测。) 2、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辨别铁制成的物体吗? 学生指出:可以用磁铁来检验,因为磁铁能吸住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