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洋环流课件

大洋环流课件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前言!

刘海龙(lhl@https://www.doczj.com/doc/9a15331359.html,)!

主讲教师: 

张学洪(zxh@https://www.doczj.com/doc/9a15331359.html,) 

俞永强(yyq@https://www.doczj.com/doc/9a15331359.html,) 周天军(zhoutj@https://www.doczj.com/doc/9a15331359.html,) 刘海龙(lhl@https://www.doczj.com/doc/9a15331359.html,) 

??大气圈2-4周以上的长时间尺度变率都与下垫面的相互作用有关; 

15km,2.5m,4mm,30mm 

??海洋和大气是地球系统中最为活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圈层; 

日、天气、季节、季节内、年际、年代际  动量、热量、淡水、物质 

??圈层相互作用和学科交叉已成为地球科学发展趋势。 

数值模拟是针对所研究的复杂性科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科学计算的研究手段。数值模拟的出现使得大气和海洋科学成为一门“可实验”的科学。 

什么是数值模拟?

模式与观测、理论的关系 

(From Stewart, 2004)

核心 终极目标 

相互验证 

相互补充 

??解释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介绍模式设计的 初步知识 ??分析气候模拟的 典型问题 

课程设计思路



第三部分 典型问题模拟 

第十章 ENSO的数值模拟 

第十一章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模拟 

第十二章 全球变暖的事实、原因及其模拟 

第二部分 模式介绍 

第七章 大洋环流模式设计初步 

第八章 海洋模式中的参数化过程 

第九章 海冰及其数值模拟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章 热带太平洋SST,赤道流系,温跃层和海表高度 

第二章 风生环流的Sverdrup理论 

第三章 风应力,热通量,淡水通量 

第四章 云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第五章 中高纬度海气相互作用 

第六章 大洋热盐环流 

? 

共40学时,13次课 

讲义和课件 

??讲义是我们自己撰写,课件基本是根据讲义准备。讲义和课件都在不断改进中,因此有些章节二者并不完全一致。 

??本学期将统一印刷讲义,并免费提供给正式选课的同学(LASG科研经费),课件提供电子版。发现讲义或可将中的问题请Email反馈给我们。 

??版权问题:各位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能会用到本讲义内容,请正确引用本讲义,不要抄袭。 

三本有用的参考书 

1.?Stewart, R.H., 2006: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Oceanography(http://

https://www.doczj.com/doc/9a15331359.html,/resources/

ocng_textbook/contents.html) 

2.?Tomczak, M., and J.S. Godfrey, 2001:

Regional Oceanography : An Introduction (http://www.es.?https://www.doczj.com/doc/9a15331359.html,.au/~mattom/ regoc/pdfversion.html) 

3.LICOM1.0参考手册(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https://www.doczj.com/doc/9a15331359.html,/

upload?les/?le/licom_release.pdf)

??期中考试(30%):笔试,大开卷 ??期末考试(70%):笔试,闭卷 ??参考材料:讲义和课件 

本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 

??动力气象或物理海洋 

and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QUIZ: 

地转平衡,正压和斜压,热成风,Rossby 波,频散和非频散。 

研究生与本科课程的差异 ??优点:基础知识与前沿科学问

题结合紧密 

??缺点:系统性不强 

海洋和大气的异同 

??控制方程都是N-S方程,但是密度、比热

、耗散系数等不一样; 

??对于大尺度环流,都可以采用静力近似,但是海洋采用Bossinique近似,大气不用; ??大气考虑水汽方程,海洋考虑盐度方程; ??大气动能主要来自下垫面加热,海洋则主要来自风应力、潮汐、波浪等机械能输入; 

??海水相变发生在海气界面上,大气水汽

相变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地点。 

The E nd

of I ntroduc;on

大洋环流模式图

大洋环流模式图 1.洋流的分布

2.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 (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见图乙) 洋流的判定方法 1.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 (1)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则位于北半球(图1);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2)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如图2是以副极地(纬度60°)为中心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图3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图4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2.判定洋流流向 洋流位于海水等温线弯曲度最大处,并与等温线垂直,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图1中的洋流M和N)。 3.判定洋流性质 (1)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图1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图1中的洋流N)。 (2)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 (3)通过纬线的度数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4.判定洋流名称 (1)利用等温线图或纬度—环流方向组合图,判定洋流名称程序如下:判定洋流所处的南北半球;判定洋流所处的纬度带;判定洋流所在的大洋以及洋流所处大洋环流的位置,最终确定洋流的具体名称。 (2)利用大陆或岛屿同洋流的相对位置判定洋流名称:依据已知的大陆或岛屿形状确定大陆或岛屿的名称;根据大陆或岛屿同洋流的相对位置关系知识,确定洋流名称。 (3)利用经纬线地图,直接锁定洋流的位置,结合所掌握的世界洋流分布知识,确定洋流名称。

大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洋环流是维持地球热量平衡的重要因素暖流 ...

大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洋环流是维持地球热量平衡的重要因素。暖流对大洋沿岸的气候可以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大洋沿岸的气候则起到减温减湿的作用。赤道附近的温暖海水通过环流流向南北极海域,极地寒冷的海水通过环流流向赤道海域,构成了世界大洋的环流。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平衡。 例如,低纬度海区水温不会持续上升。 二、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州西北部,使得 55°N~70°N 之间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均温比西岸高 16 ~20℃。因此,在此影响下,大西洋两岸自然景观截然不同,大洋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大洋东岸呈现森林景观。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例如秘鲁寒流,其水温比邻近海区低 7 ~10℃,受秘鲁寒流和地形影响南美洲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 三、海洋环流沿大洋底部在南北半球间输送热量和水分的同时也运输二氧化碳。 研究人员表示,270万年前地球的大严寒和北半球的陆地结冰现象与海洋环流改变正好吻合。这次环流改变将热量和二氧化碳转移至大西洋中,并在大洋底部从北至南将其输送并释放到太平洋。罗格斯大学通过对250至-330万年前的海洋沉积物岩芯样本进行分析,对当今气候变化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科学家们认为,在北半球冰川面积大幅增加、海平面大幅下降的同时,海洋环流系统也发生了变化。南极海冰阻止了海洋表面的热交换,并迫使其进入海洋底部,同时引发了当时的全球气候变化,而不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大洋环流形成

大洋环流形成 大洋中的海水从来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像陆地上的河流那样,长年累月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着,这就是"海流"。 不过,河流两岸是陆地,而海流两岸仍是海水。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是很难看出来的。世界上最大的海流,有几百公里宽、上千公里长、数百米深。大洋中的海流规模非常大。海流并不都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的。在北太平洋,表层有一个顺时针环流外;在南太平洋也有一个方向相反的环流。它们由南赤道流、东澳大利亚流、西风漂流和秘鲁海流组成的反时针方向的环流。在大西洋的南部和北部也各有一个环流,模样大体与太平洋相仿。北大西洋环流由北赤道流、墨西哥湾流、北大西洋流和加那利海流组成;南大西洋环流由 南赤道流、巴西海流、西风漂流和本格拉海流组成。印度洋

有点特殊,只在赤道以南有个环流,位于印度洋中部赤道以北,洋域太小,又受陆地影响,形不成长年稳定的环流。由于季节不同,印度洋北部的海流方向,随着季风改变,夏季是自东向西流,并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形成两个顺时针的小环流;冬季则相反,海流由西向东流。北冰洋由于位置特殊,又受大西洋海流的支配,也只形成一个顺时针的环流。 大洋环流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风、大洋的位置、海陆分布形态、地球自转产生的偏向力(称为科氏力)等都施加了影响,可以说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风不仅能掀起浪,还能吹送海水成流。常年稳定的风力作用,可以形成一支长盛不衰的海流。经久不停的赤道流,就是被信风带吹刮的偏东风而形成的。稳定的西风漂流,则要归功于强有力的西风带。所以,有人把海洋表层流,称为"风海流"。但是,大洋环流形成的"环",却不能把功劳都记在风的账簿上,大陆的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占着重要的位置。当赤道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 1.请你依次说出全球的盛行风带名称。 答:由北到南依次是: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 2.海水在盛行风吹拂下,以及受地转偏向的作用在大洋的东西两岸之间相应纬度呈什么方向流动?具体形成那些洋流? 答:驱动赤道南北两侧的海水游动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成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地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 3.由于风海流及密度流的原因,此时在大洋东西两岸的高低纬之间海水量的多少是否一样?由于海水具有连续性要求,在大洋东西两岸海水呈什么方向流动?形成什么类型的洋流? 答:不一样。形成补偿流。在中纬从大洋西岸向东岸流动,高纬从东岸向西岸运动。形成风海流。 4.在赤道附近地区,有一股海水自西向东流,形成什么样流,属于哪种类型? 答:形成赤道逆流。属于补偿流。 5.在南北半球各形成几个大洋环流圈?以哪个海域为中心,呈什么时针方向运动?在大洋东西两岸分别是寒流还是暖流? 答:北半球有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流,南半球有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流。它们各自以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海域为中心,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 (读密度流形成示意图) 1.海水的密度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密度之间呈什么关系? 答:受海水的温度、盐度因素影响。温度高的海域,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温度低的海域,海水的盐度低,密度小。 2.底层和表层的海水各呈什么方向的流动,哪支属于密度流? 答:底层从密度大的一侧向密度小的一侧流动,属于密度流。表层则从密度小的一侧流向密度大的一侧,不属于密度流。 (读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密度流的形成示意图) 1.为什么底层洋流自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属于什么类型的洋流? 答:因为地中海的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所以流向大西洋,属于密度流。 2.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是由于什么动力呢?形成什么类型的洋流? 答:是由于密度差产生的动力。形成密度流。 (读秘鲁沿岸上升流的形成示意图) 1.秘鲁沿岸盛行什么风向,从而使得沿岸表层海水减少造成海面下降? 答:盛行西风。 2.秘鲁沿岸底层海水呈什么方向运动,形成秘鲁沿岸上升流? 答:秘鲁沿岸底层海水呈上升运动,形成补偿上升流。 3.秘鲁寒流对秘鲁渔场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答:秘鲁寒流通常沿秘鲁海岸向西北流动。寒冷的表层海水中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良好饵料,对秘鲁渔场的形成有积极影响。 (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1.看图:南北半球各有几个大洋环流圈?各以什么海域为中心?呈什么时针方向运动?大洋的东西两岸是寒流还是暖流? 答:北半球、南半球各有两个大洋环流圈,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海域为中心。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圈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北半球中纬在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高纬在大洋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 1

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

世界大洋海流和水团分布 世界大洋上层主要水平环流 总特征世界大洋上层环流的总特征可以用风生环流理论加 以解释。太平洋与大西洋的环流型有相似之处:在 南北半球都存在一个与副热带高压对应的巨大反气 旋式大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逆时针 方向);在它们之间为赤道逆流;两大洋北半球的西 边界流(在大西洋称为湾流,在太平洋称为黑潮)都 非常强大,而南半球的西边界流(巴西海流与东澳海 流)则较弱;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沿洋盆西侧都有来 自北方的寒流;在主涡旋北部有一小型气旋式环流。赤道流系与两半球信风带对应的分别为西向的南赤道流与 北赤道流,亦称信风流。这是两支比较稳定的由信 风引起的风生漂流,它们都是南北半球巨大气旋式 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南北信风流之间与赤道无 风带相对应是一支向东运动的赤道逆流,流幅约 300~500km。由于赤道无风带的平均位置在3°~ 10°N之间,因此南北赤道流也与赤道不对称。夏季 (8月),北赤道流约在10°N与20°~25°N之间, 南赤道流约在3°N与20°S之间。冬季则稍偏南。 赤道流自东向西逐渐加强。在洋盆边缘不论赤道 逆流或信风流都变得更为复杂。 赤道流是一支高温、高盐、高水色及透明度大为 特征的流系。 湾流和人们通常把由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跨过赤道的部分 组成的、沿南美北岸的流动称为圭亚那流和小安的 列斯流,经尤卡坦海峡进入墨西哥湾以后称为佛罗 里达流,佛罗里达流经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后 与安的列斯流汇合处视为湾流的起点。此后它沿北 美陆坡北上,约经1200km,到哈特拉斯角(35°N附 近)又离岸向东,直到45°W附近的格兰德滩以南, 海流都保持在比较狭窄的水带内,行程约2500km, 此段称为湾流(也有人认为湾流起点为哈特拉斯 角)。然后转向东北,横越大西洋,称为北大西洋流。 佛罗里达流、湾流和北大西洋流合称为湾流流系 湾流方向的左侧是高密的冷海水,右侧为低密而温 暖的海水,其水平温度梯度高达10℃/20km。等密线 的倾斜渗达2000m以下,说明在该深度内地转流性 质仍明显存在。 黑潮黑潮与湾流相似,黑潮是北太平洋的一支西边界。 在洋盆西侧,北赤道流的一支向南汇入赤道逆流,

第五讲海洋环流

、概述 海流: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海水的流动。 (洋流) 海洋环流:大洋环流,海区的环流 海流的成因 1.3.1外部的原因:风生海流 1.3.2内部的原因 ① 内部压力场: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增减水 ② 海水连续性:补偿流 海流的分类和命名 1.依受力及成因分:风海流、倾斜流;热盐环 流 依温度特征分:暖流、寒流 依区域特征分:陆架流、赤道流、西边界 深层流 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 142 143 144 依所在层次分:表层流、潜流、中层流、 1.4.5 注意:流向指流去的方向,与风有区别 气候 研究意义:国防、航运、渔业、

1.5.1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水质点,研究其时间变化。可 用漂流瓶、踪流迹。 中性浮子、浮标、示踪剂等追 1.5.2欧拉方法:描述或测量空间点处流的情况。 依各点处流速的大小方向,描述流场。 二、描述海流运动的有关方程简介 运动方程 2.1.1单位质量海水的运动方程:ma=F 2.1.2重力和重力位势 ①重力: 单位质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重力加速度量值 相等。 g与地理纬度?,水深z有关。在海面z=0,赤道与极地, △ g = 0.052m/s2 在? =45°处,海面与深万米处,△ g=0.031m/s2 一般取g = 9.80m/s2 ,视为常量。 ②重力位势:

⑴ 海平面:静态海洋,海面处处与重力垂直。 ⑵ 水平面:处处与重力垂直的面。可以有多个。 ⑶重力位势:从一个水平面逆重力方向移动单 位质量物到某一高度所做的功,即 ⑷等势面:位势相等的面。静态海面(海平面) 也是一个等势面;不同深度的水平面,各是一个等 势面。 ⑸ 位势差的量度——位势米、位势高度、位势 深度 A. 位势米(gpm :不同等势面之间的位势差 d ①(gpm )=gdz/ I ① 1 —① 2 I /(gpm)= I z1 — z2 I /(m), 位势差 可用深度差表示。 B. 位势高度:由下等势面向上计算的位势差。 C. 位势深度:由上等势面向下计算的位势差。 D.注意: 严格说:因g =,故丨①1—①2 1工1 z1 - z2 I; 但实用时,?为同处,z1与z2差别不会超万米 故近似相等。 ⑹动力米、动力高度、动力深度是传统动力海 洋学中的术语。按SI 应废止,应相应改为位势米、 位势高度、位势深度。 2.1.3压强梯度力、海洋压力场 ① 等压面:海洋中压力处处相等的面,如海面、 海压为0 Z. K,

大洋环流

大洋环流复习题 (橘子、娜娜、pp版) 1、描述世界海洋大致的风场和环流场特征。 (1)风场:赤道为赤道无风带,从低纬向高纬北半球依次为东北信风带、副热带无风带、中纬盛行西风带、副极地风暴带、极地东风带,南半球依次为东南信风带、副热带无风带、中纬盛行西风带、副极地风暴带、极地东风带。从南北半球来看,以赤道为中心的风场北半球形成顺时针结构,南半球形成逆时针结构;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风场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结构,南半球形成顺时针结构。这决定了上层海洋的环流分布。 (2)环流场:上层海洋的环流分布受风场驱动,也受陆地边界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分布规律为: 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陆地影响)。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太平洋的地形 宽广的海盆众多海脊岛屿 赤道流系 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南赤道流南赤道逆流赤道潜流 赤道潜流主要与南太平洋的水有关 ?西太平洋:核心在200米左右东太平洋:核心在50米左右 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 ?都是典型的风生环流都在风最强的季节里最强北赤道流量大于南赤道流 北太平洋环流系统 副热带逆流黑潮黑潮延续体北太平洋流加利福尼亚流亲潮 黑潮及延伸体 ?世界上最强的西边界流之一流速可以达到2m/s 高温高盐流量大约100SV 北太平洋海流 ?流幅宽,流速慢受风场影响较大流动变化较小 加利福尼亚海流 ?流速慢,流幅宽变化大,瞬时观测中较难发现形成低温低盐舌加利福尼亚寒流对 应的上升流,一般东边界的寒流附近都存在显著的上升流 南太平洋环流系统 南赤道流东澳大利亚海流西風漂流秘魯海流 东澳大利亚海流 ?相对黑潮和湾流弱流量大约15SV 在南纬34度左右离开澳大利亚 西风漂流(南极绕极流) ?环绕整个南大洋流速快,流幅宽整个全球海洋环流的能量主要集中于此 秘鲁海流 ?世界著名的上升流区ENSO现象最显著的区域生产力最强的海区 大西洋的地形 ?大西洋的地形大洋中脊的存在狭长的形状 大西洋平均的风场

第11章 风生海洋环流

第11章风生海洋环流 是什么驱动洋流呢?起先,我们也许会回答是风驱动环流。但是如果我们自习考虑这个问题,我们也许就不那么确定了。举个例子,我们会注意到,像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很强的北赤道逆流是逆风流动地。在16世纪西班牙航海家就注意到沿佛罗里达海岸的北向流动的强大洋流似乎与风没有关系。这是怎么产生的?还有,为什么强大的洋流在东海岸海面上出现而不再西海岸海面上出现呢? 问题的答案在1947-1950发表的三篇著名论文中能找到。首先,Harald Sverdrup(1947)表明海洋表层大约1km的环流与风应力旋度有直接关系。Henry Stommel(1948)表示:由于科氏力随纬度变化,在大洋涡旋的环流是不对称的。最后,Walter Munk(1950)加入了涡旋粘滞性并计算了太平洋上层的环流。这三位海洋学家一起奠定现代海洋环流理论的基石。 11.1Sverdrup海洋环流理论(Sverdrup’s Theory of the Oceanic Circulation) 当Sverdrup在分析对赤道流的观测结果时,他突然想到把风应力旋度和海洋上层的质量传送联系起来。为了找到这种关系,Sverdrup假定:流动是固定的,测向摩擦和分子粘滞性很小,并且靠近海面的湍流可以用涡旋粘滞性描述。他进一步假设:流动是斜压的,风生环流在某一没有运动的深度消失。由(8.9 and 8.12)动量方程的水平部分为: Sverdrup对这两个方程从海面到深度-D进行积分,-D等于或大于水平压强梯度力变为零的深度。他定义: 其中Mx和My是风驱动层的质量传输,风生层一直伸展到假定的无运动层。 在海面水平边界条件是风应力,在-D深度边界风应力为零,因此洋流变成零。 其中Tx和Ty是风应力的水平分量。 用这些定义和边界条件,(11.1)变为:

大洋环流考试版

1、描述世界海洋大致的风场和环流场特征。 (1)风场:赤道为赤道无风带,从低纬向高纬北半球依次为东北信风带、副热带无风带、中纬盛行西风带、副极地风暴带、 极地东风带,南半球依次为东南信风带、副热带无风带、中纬盛行西风带、副极地风暴带、极地东风带。从南北半球来看,以赤道为中心的风场北半球形成顺时针结构,南半球形成逆时针结构;以副极地为中心的风场北半球形成逆时针结构,南半球形成顺时针结构。这决定了上层海洋的环流分布。 (2)环流场:上层海洋的环流分布受风场驱动,也受陆地边界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分布规律为: 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陆地影响)。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太平洋的地形:宽广的海盆,众多海脊岛屿 赤道流系: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南赤道流、南赤道逆流、赤道潜流 赤道潜流:主要与南太平洋的水有关 ? 西太平洋:核心在200米左右;东太平洋:核心在50米左右 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 ? 都是典型的风生环流,都在风最强的季节里最强,北赤道流量大于南赤道流,北赤道逆流是南北赤道流的分界线,太平洋流南北不对称,南赤道流越过赤道。 北太平洋环流系统:副热带逆流、黑潮、黑潮延续体、北太平洋流、加利福尼亚流、亲潮 黑潮及延伸体:世界上最强的西边界流之一;流速可以达到2m/s ,流量大约100SV ;高温高盐 北太平洋海流:流速慢,流幅宽;受风场影响较大;流动变化较小 加利福尼亚寒流:流速慢,流幅宽;变化大,瞬时观测中较难发现;形成低温低盐舌;加利福尼亚寒流对应的上升流,一般东边界的寒流附近都存在显著的上升流 南太平洋环流系统:南赤道流、东澳大利亚海流、西风漂流、秘魯海流 东澳大利亚海流:相对黑潮和湾流弱;流量大约15SV ;在南纬34度左右离开澳大利亚 西风漂流(南极绕极流):流速快,流幅宽;环绕整个南大洋;整个全球海洋环流的能量主要集中于此 秘鲁海流:世界著名的上升流区,生产力最强的海区;ENSO 现象最显著的区域 大西洋的地形:大洋中脊的存在 狭长的形状 大西洋平均的风场 ? 风场的辐合带同样在北半球,低纬和极地附近大致是东风带,而在中纬是西风带 ? 大西洋南半球风场南北分量较强,原因是大西洋东西较窄 大西洋的基本环流:赤道流系和南北海盆的副热带环流与太平洋类似 北大西洋流系:北赤道流、湾流、亚述尔海流、加纳利海流 湾流:世界上流量最大的西边界流,流速超过2m/s ,高温高盐水,对美洲和欧洲的气候意义重大 南大西洋流系:南赤道流、巴西海流、南大西洋流、本格拉海流 巴西海流:西边界流,流速较强,流量小于黑潮和湾流 印度洋 风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在冬、夏季风作用下形成季风环流。 环流:冬季北印度洋的逆时针环流;夏季存在西边界流——索马里寒流,带来冷的海水,北印度洋地区环流是顺时针;南部洋流基本稳定,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时针环流;南印度洋的东边界流是暖流,与风向相反 马达加斯加海流:西边界流之一,流速较强,流轴变化较大 2、在地球这个非惯性坐标系中,由于地球的自传引入了惯性力——科氏力:j fu i fv u +-=?Ω2 科氏力的方向总是和运动的方向垂直,因而不做功,不会为运动提供额外的能量,但是会影响运动的轨迹。 ? 科氏参数:2倍的局地旋转角速度 θ s i n 2f ?Ω=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 1. 请您依次说出全球得盛行风带名称。 答:由北到南依次就是: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 2. 海水在盛行风吹拂下,以及受地转偏向得作用在大洋得东西两岸之间相应纬度呈什么方向流动?具体形成那些洋流? 答:驱动赤道南北两侧得海水游动向西流动。北面得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得成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得影响,沿海岸向较高得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地纬,成为赤道暖流得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环流。 3. 由于风海流及密度流得原因,此时在大洋东西两岸得高低纬之间海水量得多少就是否一样?由于海水具有连续性要求,在大洋东西两岸海水呈什么方向流动?形成什么类型得洋流? 答:不一样。形成补偿流。在中纬从大洋西岸向东岸流动,高纬从东岸向西岸运动。形成风海流。 4. 在赤道附近地区,有一股海水自西向东流,形成什么样流,属于哪种类型? 答:形成赤道逆流。属于补偿流。 5. 在南北半球各形成几个大洋环流圈?以哪个海域为中心,呈什么时针方向运动?在大洋东西两岸分别就是寒流还就是暖流? 答:北半球有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流,南半球有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流。它们各自以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海域为中心,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在大洋东岸就是寒流,西岸就是暖流。 (读密度流形成示意图) 1. 海水得密度受到那些因素得影响?这些因素与密度之间呈什么关系? 答:受海水得温度、盐度因素影响。温度高得海域,海水得盐度高,密度大;温度低得海域,海水得盐度低,密度小。 2. 底层与表层得海水各呈什么方向得流动,哪支属于密度流? 答:底层从密度大得一侧向密度小得一侧流动,属于密度流。表层则从密度小得一侧流向密度大得一侧,不属于密度流。 (读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密度流得形成示意图) 1. 为什么底层洋流自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属于什么类型得洋流? 答:因为地中海得海水密度大于大西洋,所以流向大西洋,属于密度流。 2. 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就是由于什么动力呢?形成什么类型得洋流? 答:就是由于密度差产生得动力。形成密度流。 (读秘鲁沿岸上升流得形成示意图) 1. 秘鲁沿岸盛行什么风向,从而使得沿岸表层海水减少造成海面下降? 答:盛行西风。 2. 秘鲁沿岸底层海水呈什么方向运动,形成秘鲁沿岸上升流? 答:秘鲁沿岸底层海水呈上升运动,形成补偿上升流。 3. 秘鲁寒流对秘鲁渔场得形成有什么影响? 答:秘鲁寒流通常沿秘鲁海岸向西北流动。寒冷得表层海水中有丰富得浮游生物,就是鱼类得良好饵料,对秘鲁渔场得形成有积极影响。 (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1. 瞧图:南北半球各有几个大洋环流圈?各以什么海域为中心?呈什么时针方向运动?大洋得东西两岸就是寒流还就是暖流? 答:北半球、南半球各有两个大洋环流圈,分别以副热带与副极地海域为中心。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得大洋环流圈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北半球以副极地海域为中心得大洋环流圈呈逆时针、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北半球中纬在大洋东岸就是寒流,西岸就是暖流。高纬在大洋东岸就是暖流,西岸就是寒流。 1 2. 为什么北半球得西风漂流被切断了?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地球系统概论-大洋环流-期末复习资料

1.海水受到的力 海水受到的力:重力?天体引潮力?压强梯度力?切应力?地转偏向力 重力:海水在地球上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 天体引潮力: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以及它们相对地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称为引潮力 潮汐现象: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潮间带:在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露出的海岸。 大潮: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基本成一直线,两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涨得最高,落得最低。 小潮: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的位置近似成直角分布,使海水涨得不高,落得不低,潮差最小。 半日潮:一天内(约24时50分),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周期为半日 全日潮:一天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周期为一日 浮力: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 压强梯度力:由于海水中压强分布不均匀,处处都有压强梯度。海水微团在压强梯度力的作用有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的趋势。 切应力(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相互运动时或有运动趋势时互相施加的一种物理力。当两层流体作相对运动时,由于分子粘滞性,在其界面产生一种切向作用力。风应力:海面上的风与海水之间的切应力,称为海面风应力 海面风应力能将大气动量输送给海水,是大气向海洋输送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风吹来,海水怎样动?WalfridEkman螺旋

假定在北半球稳定风场长时间作用在无限宽广、无限深海的海面 上(海水密度均匀;海面水平;不考虑科氏力随纬度的变化;只 考虑由铅直湍流导致的水平湍切应力),仅是风应力通过海面,借 助水平湍切应力向深层传递动量而引起海水的运动,同时在运动 过程中受到科氏力的作用,当科氏力与湍切应力取得平衡时, 海流处于稳定状态。在海平面,流速与海面上风应力成正比,同时 也与地理纬度有关。合成流右偏于风矢量方向45°。当深度增大时, 流速迅速减小,流向相对于风矢量逐渐右偏。当合成流相对风的夹角 大小为135°时,达到这个深度时的流速可忽略不计。 地转偏向力(科氏力、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一种惯性力。对旋转体系中进行直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相对于旋转体系产生的直线运动的偏移的一种描述。 科氏力的特点:?只有当物体相对地球运动时才会产生?在北半球垂直指向物体运动的右方,在南半球垂直指向物体运动的左方?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 2. 海流运动方程 海流运动方程:?体积连续方程? 海水运动方程? 静力学方程? 地转流运动方程 质量连续方程:物理意义:在流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 体积连续方程:通常把海水作为不可压缩流体,即在流动过程中,海水微团的形状可以变化,但其体积不会发生变化,从而海水的密度不会发生变化(dρ/dt = 0 )。 地转流(以北半球为例):若在忽略湍流摩擦力作用的较深的理想海洋里(不考虑摩擦力),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达到平衡时的定常流动(流体中任何一点的压力、速度和密度等物理量都不随时间变化),称为地转流

海洋环流

第五章海洋环流 概述(Summary) 一、定义及分类(Definition&Type) 1.海流(Oceancurrent):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 2.分类(Type): 按成因分: 密度流(densitycurrent),风海流(windcurrent),补偿流(compensationcurrent); 按受力分: 地转流(geostrophicflow)、惯性流; 按发生区域: 赤道流(equatorialcurrent),陆架流,东西边界流(eastern/westernboundarycurrent)等;按运动方向: 上升流(upwelling),下降流(downwelling); 按海流温度与周围海水温度差异分: 寒流,暖流等 二、研究意义(Significance) 国防,航运,渔业,气候 三、影响和产生海流的力(Causesofcurrent) 引起海水运动的力: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引潮力 海水运动后派生的力:科氏力(Coriolisforce),摩擦力(frictionforce) 1、重力: 地心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习惯上将单位质量物体所受重力称为重力加速度,以g表示。与纬度和海水深度有关:海面上赤道到极地差为0.052m/平方米,在中纬度,海面与10km深处的差为0.031m/平方米。因此,在海洋研究中,一般视其为常数9.8m/平方米

重力势(potentialofgravity):从一水平面逆重力方向移动物体到另一高度所做功。 等势面:位势相等的面叫等势面。处处与重力垂直的面称水平面。 海平面(sealevel):海洋表面的平均位置。 2、压强梯度力: 等压面:压强相等的面。 压强梯度力: 水体所受静压力的合力: f=f1-f2=P·A-(P+△P)·AP·A 单位质量水体所受的静压力的合力:与等压面垂直,指向压力减小的方向。即与压强梯度方向相反。 流体静力学方程: 正压场:等压面与等势面平行 斜压场:等压面相对等势面发生倾斜时。 海洋内压场:由海洋中密度差异形成的斜压状态。在海洋上部斜压性很强。 外压场:外部原因(风、降水、江河径流)引起海面倾斜产生的压力场。 3、风应力: 切应力,将大气动量输送给海水,目前,只能以经验公式给出 4、科氏力: 5、摩擦力: 体积力,分子粘性力(molecularviscosity)和湍流粘性力(turbulentviscosity) 四、海水动力学方程(Dynamicequationofseawater) 运动方程:牛顿第二定律 速度V是时空的函数,即V=V(x,y,z,t) 实质微商:

第五讲海洋环流

第五讲海洋环流 一、概述 1.1海流: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海水的流动。 (洋流) 1.2海洋环流:大洋环流,海区的环流 1.3海流的成因 1.3.1外部的原因:风生海流 1.3.2内部的原因 ①内部压力场: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增减水 ②海水连续性:补偿流 1.4海流的分类和命名 ⒈4.1 依受力及成因分:风海流、倾斜流;热盐环流 1.4.2依温度特征分:暖流、寒流 1.4.3 依区域特征分:陆架流、赤道流、西边界流 1.4.4依所在层次分:表层流、潜流、中层流、深层流 1.4.5注意:流向指流去的方向,与风有区别 研究意义:国防、航运、渔业、气候

1.5欧拉方法和拉格朗日方法: 1.5.1拉格朗日方法:跟踪水质点,研究其时间变化。可用漂流瓶、中性浮子、浮标、示踪剂等追踪流迹。 1.5.2欧拉方法:描述或测量空间点处流的情况。依各点处流速的大小方向,描述流场。 二、描述海流运动的有关方程简介 2.1 运动方程 2.1.1单位质量海水的运动方程:ma=F

2.1.2重力和重力位势 ①重力: 单位质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重力加速度量值相等。 g与地理纬度φ,水深z 有关。 在海面z=0,赤道与极地, Δg = 0.052m/s2 在φ=45°处,海面与深万米处,Δg=0.031m/s2

一般取g = 9.80m/s2,视为常量。 ②重力位势: ⑴海平面:静态海洋,海面处处与重力垂直。 ⑵水平面:处处与重力垂直的面。可以有多个。 ⑶重力位势:从一个水平面逆重力方向移动单位质量物到某一高度所做的功,即 ⑷等势面:位势相等的面。静态海面(海平面)也是一个等势面;不同深度的水平面,各是一个等势面。 ⑸位势差的量度——位势米、位势高度、位势深度 A.位势米(gpm):不同等势面之间的位势差 dΦ(gpm)=gdz/9.8 ∣Φ1-Φ2∣/(gpm)= ∣z1-z2∣/(m), 位势差可用深度差表示。 B.位势高度:由下等势面向上计算的位势差。 C.位势深度:由上等势面向下计算的位势差。 D.注意:

大洋环流动力学能量学

大洋环流中的动力学能量学问题 摘要:本文就大洋环流根据物理学海洋学有关知识讨论了大洋环流中的力与能量、海流的西向强化现象以及热盐环流。关键词:大洋环流中的能量与力、海流的西向强化、热盐环流 一、大洋环流的定义 大洋环流是指海流在大洋中流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表层环流外,还有在下层里偷偷流动的潜流,由下住上的上升流,向底层下沉的下降流,海流水温高于周围海温的暖流,水温低于流经海域的寒流,水流旋转的涡旋流,等等。海流遍布整个海洋,既有主流,也有支流,不断地输送着盐类、溶解氧和热量,使海洋充满了活力。 二、大洋环流的动力学 1、大洋环流中的力与能量 大洋中能量存在的形式有重力位能,动能,内能以及由于海洋中溶解盐分所导致的化学势能。然而,大洋中的能量平衡与大气中的能量平衡有很大区别。大气环流多半由下垫面加热和上边界冷却驱动,可是海洋只是在上边界受到冷却和加热。 重力位能的来源包括太阳和月球引起的潮汐,海表大气压力的脉动以及海表淡水通量。潮汐力来源于地球本身引力和太阳以及月球对于地球的引力之差。如果潮与引潮力总处于严格的平衡状态,引潮力就不会做功,因此引潮力对大洋环流就不会作贡献。但是由于摩擦作用潮总是滞后于引潮力,因而导致潮流,所以潮汐对于海洋中重力位能的贡献就来源于潮汐的耗散。此外蒸发和降水以及径流造成的海-气界面上的淡水通量可以改变大洋的重力位能,这是因为蒸发和降水发生在不同的高度上,然而实际上淡水通量对于大洋环流的重力位能贡献是非常小的。 海洋中内能的直接来源是海表加热和冷却。海表加热主要由于太阳辐射,不过这时候相当于把海-气界面上各种热交换形式笼统地归纳为大气加热和冷却。据估算海-气相互作用对内能的贡献约为15102 W,约等于海洋中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热输送量。而海洋中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热输送量大约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总的热输送量的50%,所以不难看出海洋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地热对于海洋热能的贡献,尽管它的贡献只有海表热通量对内能贡献的百分之一二。地热对于大洋环流特别是深海环流影响很大。地热对大洋环流的贡献可以用地热所产生的等价的重力位能来估计,而给出这个表达式需要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 海表大气压力的脉动作用与潮汐力。事实上海平面的大气压力并非常数,而是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其变化的幅度大约是±(10~20)hPa。潮汐力和海表大气压力脉动的主要区别是潮汐力是周期性的,但是海表大气压力脉动是随大气环流而变,是非周期性的。但在其他方面,这两种驱动力的实质是非常相似的。目前我们对全球海洋对海表大气压力脉动的响应还不甚了解,有关海表大气压力脉动对于大洋环流的重力位能的贡献有多少也还不清楚。 此外,海气界面的淡水交换能产生一定数量的化学势能,而这种化学势能的存在依赖于海水中溶解盐分的浓度差。淡水与咸水之间化学势之差可以表征为二者电位差或渗透压差。同时由于蒸发和降水也能产生一定的化学势能。

第五章海洋环流

第五章:海洋环流 1、海流:是指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是海水重要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 海流一般是三维的,习惯上常把海流的水平运动分量狭义的称为海流,其铅直分量单独命名为上升流、下降流。 2、海洋环流:一般是指海域中的海流形成首尾相接的相对独立的环流系统或流 旋。 一、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 (一)成因:海流的产生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因: 1、受海面上的风力驱动,形成风海流,也叫漂流; 2、海水的温、盐变化,引起密度分布变化,形成热盐环流,也叫密度流。 (二)海流的分类: 1、成因不同:风海流、热盐环流 2、受力情况不同:地转流、惯性流 3、发生的区域不同:洋流、陆地流、赤道流、东西边界流等 (三)海流的表示方法 1、拉格朗日方法 2、欧拉方法(常用) 海流流速单位:m/s 流向(指海水流去的方向)以地理方位角表示:北0°;东90°;南180°;西270°。流向与风向的定义恰恰相反,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二、海流运动方程 海水的各种运动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其运动规律同其他物体的运动规律一样,遵循牛顿运动规律和质量守恒定律。作用在海水上的力有多种,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 1、引起海水运动的力: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引潮力等; 2、有海水运动后所派生出来的力:地转偏向力(科氏力)、摩擦力等。 (一)重力 在海洋学中,把重力加速度是为常量,取为9.80米每平方米。对于静态的海洋,重力处处与海面垂直,此时海面称为海平面。处处与重力垂直的面也称为水平面。从一个水平面逆重力方向移动单位质量物体到某以高度所作的功叫做重力位势。连接位势相等的面称为等势面。静态海洋的表面是个等势面。两个等势面之间的距离称为位势差。 (二)压强梯度力 压强梯度力:单位质量海水所受静压力的合力。他与等压面垂直,且指向压力减小的方向。(公式) 在静态海洋中,当海水密度为常熟或者只是深度的函数时,海洋中的压力的变化也只是深度的函数,此时海洋中的等压面必然是水平的,即与等势面平行,这种压力场称为正压场。 当海水密度不为常数,特别是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时,此时等压面向对于等势面将会发生倾斜,这种压力场称为斜压场。由海水中密度差异形成的斜压场,称为内压场。由于海洋外部原因(如风、降水等)引起海面倾斜所产生的压力场称为外压场。外压场叠加在内压场之上,一起称为总压场。 在斜压场的情况下,海水质点所受的重力与压强梯度力已不能平衡,由于等压面的倾斜方向是任意的,所以压强梯度力一般与重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大洋环流总结

大洋环流总结 一、 描述世界大洋的风场和环流场 1、太平洋 风场: a 、 风场分布,在低纬和极地附近大致是东风带,而在中纬是西风带。 b 、 太平洋年平均风场南北不对称,太平洋的辐合带( ITCZ )在北半球,可以看作太 平洋的南北风的的分界线,而不是理想的赤道分界线。 环流: a 、 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b 、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 c 、 存在南北赤道流及北赤道逆流,北赤道逆流是南北赤道流的分界线,太平洋流南北 不对称,南赤道流越过赤道。 d 、 东西边界流不对称,西强东弱,西窄东宽,西边界流包括黑潮和东澳大利亚海流, 东边界流主要有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海流,其中黑潮最强。 2、大西洋 风场: a 、 低纬和极地附近大致是东风带,而在中纬是西风带。 b 、 大西洋南半球风场南北分量较强,原因是大西洋东西较窄。 环流: a 、 基本洋流赤道流系和南北海盆的副热带环流与太平洋类似。 b 、 北大西洋流系主要有北赤道流、湾流、亚述尔海流和加那利海流,其中是最强的西边界流。 c 、 南大西洋流系主要有南赤道流、巴西海流、南大西洋流和本格拉海流。 d 、 巴西海流远小于北大西洋的湾流,原因是南赤道流大部分进入北大西洋。 3、印度洋 风场: a 、 在三大洋中,唯独北印度洋与众不同,在冬、夏季风作用下形成季风环流,简称“夏 顺冬逆”。 环流: a 、 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北印度洋的逆时针环流。 b 、 夏季西南季风盛行,西边界流是索马里寒流,北印度洋地区环流是顺时针的。 c 、 南部洋流基本稳定,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时针环流。 d 、 南印度洋的东边界流是暖流,与风向相反。 二、基本概念 1、科氏参数 由于地球是自转的,考虑地转,引入科氏参数 2、Rossiby 数 判断运动尺度大小的参数, ,R 0<<1是大尺度运动。 物理意义 惯性项/科氏力:R 0= L U 2 /fU θsin 2f ?Ω=fL U R =0

全球洋流的分布与成因

全球洋流的分布与成因 591up随身学 https://www.doczj.com/doc/9a15331359.html, 海流(洋流)犹如大洋中的河流,会向某一特定的方向流动,流动的路径大致固定,惟有在陆地沿岸,会因潮汐、地形及河水的注入等影响其变化。其中,洋流是海洋中大股海水的定向流动,洋流的温度、盐度和流向在各地大致一定。洋流如按成因而分,有因风的摩擦应力而产生吹送流(drift currt),因海水密度不均而生的密度流(density current),因海面倾斜而生的倾斜流(slope current),及因流体的连续性而发生的补偿流(compensation current)。其中以盛行风吹拂的吹送流最为普遍,次为密度差异而生的密度流。洋流如依本身与周围海域之温度差异而分为暖流及寒流。前者为洋流本身比周围海域高温,後者则比周围海域低温者。至於凉流则是从温带流向热热的一种寒流。 海(洋)流随其成因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质,以下一一作简述: 1.吹送流: 固定风向的风持续吹过海面,其对海面施加的摩擦力造成海水的流动。 有关吹送流的理论,直至艾克曼(Ekman)考虑流体摩擦力与地球自转偏向力後,才奠定了吹送流的理论。例如:北赤道海流就是东北信风引起的,而北太平洋海流主要是靠西风吹送所致,因此又称为「西风漂流」。 2.密度流: 因温度、盐度及所含悬浮物的不同,海洋内部的海水密度分布得很不均匀,水压的差异会导致海水的流动(就像大气气压的差异会形成风的道理一样)。像是在为陆地所环绕的海湾裏,海水的盐度通常会比较高。地中海表层海水的蒸发量每秒钟约高达10万吨,所以海水盐度高达37%0(仅次於红海的 41%0),特别在清冷的冬季,沉重的表层水会下沉至海底,再向西流出直布罗陀海峡,而大西洋盐度较小的海水会从潜流出去的高盐度水上层反向流入地中海,以补充地中海流失的水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潜艇就曾为了躲避敌方的侦察而关掉马达,再利用上、下两层反向流动的洋流,顺流进出地中海。 图片:海洋寒暖流之分布

描述全球大洋环流

描述全球大洋环流 综述表层环流 来自北部的冷而重的北大西洋深层水首先沿西边界向南输运, 当流近赤道时, 相当部分被限制在赤道区, 并沿赤道向东流动。然后才通过其它途径向较高纬度输运和扩散。与此同时, 并不是所有的北大西洋深层水都被赤道所约束, 还有大量的水径直穿越赤道, 流入南半球。 在赤道南北的低纬度海域,因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作用,形成了自东向西的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它们受大洋西海岸所阻而使西边的水位升高,主支流分别向南和向北流去,

同时,各自有一小股支流分别向北和向南流动,于赤道附近汇合,使水位抬升,因而形成了自西向东的赤道逆流。在北半球中纬度海区里,向北的主支流即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被海上盛行的西风驱赶而转为向东流动,形成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都受海洋东岸阻挡而分成向南和向北的两个支流,北太平洋暖流向南形成加利福尼亚寒流,与北赤道暖流形成环流,向北形成阿拉斯加暖流,与从北冰洋向南的千岛寒流形成环流;北大西洋暖流向南形成加那利寒流,与北赤道暖流形成环流,向北一直与从北冰洋向南的拉布拉多寒流形成环流。在南半球中纬度海区,向南的主支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和巴西暖流受盛行西风驱赶,变成自西向东流动,形成西风漂流,因无海岸阻挡而形成绕地球流动的南极环流。印度洋比较特殊,在赤道以南,南赤道暖流受大陆阻挡向南形成莫桑比克暖流和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受大陆阻挡,向北形成西澳大利亚寒流,形成逆时针的环流。由于季节不同,印度洋北部的海流方向,随着季风改变,夏季是自东向西流,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形成两个顺时针的小环流;冬季则相反,海流由西向东流。 综述深层环流 全球温度环流在北大西洋地区由于又冷又咸,密度变大,而表层洋流都在格陵兰南部汇集,海水下沉至深海,并向南大西洋流动,直至南极地区,此地由于温度较低,导致海水密度变大,下沉至深海,然后分别向北、东扩展,一部分水流在非洲好望角附近流入印度洋,一部分一直向东绕过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入太平洋,并且补偿上升,形成较暖的洋流,然后在表层形成环流后再次流入印度洋,最后进入南大西洋,向北进入北大西洋。 具体分析太平洋系统——厄尔尼诺、拉尼娜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在正常状况下,赤道附近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由于信风的影响,东太平洋的海水靠底层上升流补充,这一地区深层冷水上泛,水温低,这样就形成东西部海温差。因此西太平洋盛行上升气流,升到高空后向东流去,到达低温的东太平洋后转向下沉,然后在海面上以东风形式返回西太平洋。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东西向的大气环流圈,这就是沃克环流。但如果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这股暖流会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向南,使太平洋东、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海水水位上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降雨量过多。由于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锐减,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 对我国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1、西太平洋热带风暴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减少2、夏季风较弱,雨带向南移,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比如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容易出现暖冬。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