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应用展望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应用展望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应用展望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应用展望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的应用与展望摘要:本文结合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的节能、舒适等特点,对传统空调末端系统与风机盘管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

关键词:毛细管辐射空调末端风机盘管

引言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是德国科学家根据仿生学原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空调末端系统形式。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高舒适性、安静、没有冷凝水盘、不存在细菌滋生源、较强的白调节平衡能力、没有吹风感等,有利于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

一、毛细管材料及生产、施工技术现状

(一)、毛细管网加工工艺的特殊性

在暖通空调或给排水等领域中,塑料管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塑料管道的连接都是端与端的连接,是两根塑料管道的端口通过直通、弯头、三通等连接管件以热熔、胶粘或机械方式连接。

毛细管网的加工工艺实现了一根主管通过侧面同时与若干根支管的直接连接,传统塑料管道连接方式的局限性:

(1)、所用的管件多,连接工艺复杂,容易发生漏水事故。

(2)、连接方式限制了1根整体的管道与至少3根管道同时连接。

(3)、管道壁厚受限制。依据现有国家标准《热塑性塑料管材通用壁厚表》(gb 10798.89)和《jbj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b.1.3》

辐射式空调系统

辐射式空调系统 xx (热能与动力工程11-02 5411020202xx) 摘要: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新型空调技术,是对传统空调技术的挑战和创新。主要介绍了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末端特点,从其系统特点和设计要点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简要介绍了系统未来发展方向与优缺点与其应用。 关键词:辐射式空调,毛细管辐射,节能空调 1引言: 辐射制冷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和北美。随着现代化推进人们对舒适型空调以及节约能源要求越来越高,辐射空调系统迎来了飞速发展,它能满足更高层面的创造良好的舒适环境、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舒适节能的空调系统。被许多专家称为“未来的空调系统”。 2辐射空调原理: 辐射供冷(暖)是指降低(升高)围护结构内表面中一个或多个表面的温度,形成冷(热)辐射面,依靠辐射面与人体、家具及围护结构其余表面的辐射热交换进行供冷(暖)的技术方法。辐射面可通过在围护结构中设置冷(热)管道,也可在天花板或墙外表面加设辐射板来实现。由于辐射面及围护结构和家具表面温度的变化,导致它们和空气间的对流换热加强,增强供冷(暖)效果。在这种技术中,一般来说,辐射换热量占总热交换量的50%以上。 辐射空调系统是一种隐形空调.可以铺设在顶面、墙面以及地面.通过常温水(夏季l 6/1 8度,冬季28/32度)以辐射方式为房间制冷/制热,该系统无噪音,无风感,冷热均匀,是目前最高端的采暖制冷技术,代表着未来空调技术的主流方向。 3辐射供暖(冷)的优缺点 3.1辐射供暖的优点 1)节能较之传统方法,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低,能耗相应较少。再者,可以使用热泵、太阳能、地热及低品位热能,可以进一步节省能量。一般认为,地板采暖比传统的采暖方式节能20%~30%; 2)舒适性强辐射采暖提高了室内平均辐射温度,使人体辐射散热大量减少,增强人体的舒适感。由于室温可以比采用散热器低,室内空气就不那么干燥; 3)可按户计量、分室调温; 4)成本与散热器基本持平; 3.2辐射供冷的优点 1)节能与常规空调系统比较节能28%~40%; 2)舒适性强一般认为,舒适条件下人体产生的热量,大致以如下比例散发:对流30%、辐射45%、蒸发25%。辐射供冷在夏季降低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加强人体辐射散热份额,提高了舒适性。

地暖毛细管网基本知识

毛细管网生态空调 1、系统介绍 以上海地区一建筑面积500㎡的办公楼为例。 图1为毛细管网辐射系统加新风除湿的空调系统示意图。该系统由室内毛细管网辐射末端、新风除湿系统和地源热泵机组3部分组成。 系统配备地源热泵机组两台,在夏季,一台提供17-19℃的高温冷水供毛细管网辐射末端,承担室内显热负荷,令一台提供7℃的低温冷水供新风除湿机组,承担新风和潜热负荷,冬季制备35℃水供系统辐射采暖。除此之外,为了使新风满足一定的舒适度要求,地源热泵机组内置余热回收设备,为新风的再热提供能量,使除湿后的低温新风温度升到17℃以上后再送入室内。 图1

1.1地源热泵机组 地源热泵是以地热能作为热泵夏季制冷的冷却源、冬季采暖供热的低温热源来提取采暖、制冷和生活用水的一种系统。典型的地源热泵通过埋地热交换器从土壤中吸热或向土壤中放热。夏季使用空调时,室内的余热经过热泵、地埋换热器释放到土壤中,同时为冬季蓄存热量;冬季供暖时,通过地埋换热器从土壤中吸热,经热泵将热量供给用户,同时在土壤中蓄存冷量,以备夏季空调用。地源热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地下能源。它不向外界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绿色空调”。 在我国某些地区,地埋管换热器的出水温度能达到18℃左右,夏季可以直接满足室内辐射末端需要。所以地源热泵机组可以不用开启,而采用自然冷却模式,可以节约大量电能。 为了充分体现系统节能优势,本方案采用两套地源热泵机组,如图1。 1.2新风冷凝除湿系统 新风冷凝除湿系统是空调辐射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一般将新风的绝对含湿量处理到低于室内绝对含湿量2g/kg以上。这样,处理后的新风除了承担新风本身的湿负荷和房间的散热量以外,还可以承担一部分室内的显热负荷。 为解决新风的再热可能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在本方案中利用热泵机组内的余热产生热水,在不增加系统能耗的前提下对新风进行再热升温处理。这一技术在目前已经很成熟,包括世博园“汉堡之家”的新风系统中也采用了这一功能,其相比溶液除湿而言具有初投资少,不会出现除湿溶液飘液问题的优点。 室内采用置换式送风,一般采取下送风上排风方式。置换送风的送风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冷空气沿地面蔓延形成新空气湖,人体温度远高于室内温度,低温新风在人体加热作用下上浮,包裹人体,让人始终处于新风环境中,并继续上浮通过排风口排出室外。这种气流方式为柱塞式单向流,如吸烟和人体异味都不会相互影响,包括甲醛在内的各种室内环境污染以最快速度排除。 置换新风实现最高室内空气品质。 1.3毛细管网辐射末端 毛细管网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是把毛细管网安装在室内墙面、地面或顶棚上,以水作为介质,通热水的时候向室内辐射传热,通冷水把室内热量带走,将采暖和制冷在一套系统中实现,就像人体皮肤的毛细血管调节体温一样调节室温,柔和安静、无噪声、无吹风感、无污染、绿色生态,健康舒适。 辐射供暖供冷完全不同于对流和传导的热传递方式,以节能、舒适而著称。辐射换热作为在现代建筑空调系统中推广的一种导热方式,其亮点便是:令人舒适的热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现场连接式)安装施工工法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现场连接式)安装施工工法 1前言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是一种以温度不低于设计环境露点温度(一般为一般为18~21℃)的冷水为冷媒,或以高于环境设计温度(一般28~32℃)的热水为热媒,在毛细管网栅内循环流动,通过与毛细管网栅结合的辐射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制冷或供热的空调方式,是相对传统风机盘管空调末端形式而言,舒适度更高,运行更节能的一种新型空调末端形式。具有极高的舒适度,高效的节能效果,节约空间、安装方便,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我公司在对外经贸大学科研楼等项目,采用毛细管网辐射空调末端现场连接式安装施工工艺,即将毛细管网栅铺设在吊顶石膏板上,用喷浆设备一次喷涂10~15mm厚粉刷石膏,进行饰面处理,形成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的冷热辐射面,效果较好。在此施工经验基础上,总结完成了“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现场连接式)安装施工工法”。 2 特点 2.0.1毛细管网辐射空调末端系统集空调功能与装饰效果为一体,空调舒适度高,占用室内空间少,系统运行静音、节能。 2.0.2毛细管重量比较轻,布置比较灵活,安装方式便捷,工效高,质量好,工期短。 2.0.3毛细管抹灰辐射采用机械喷浆工艺,与手工抹灰相比,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装饰效果美观。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现场连接式)安装施工。 4 工艺原理 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现场连接式)安装施工工法,是指按照设计要求的铺设面,将毛细管网栅集合干管现场热熔连接,并与空调系统干管连接,试压合格后,将空调毛细管网栅铺设于吊顶石膏板上,采用机械喷涂抹灰的方式进行饰面层施工,形成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的冷热辐射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向室内制冷或供热。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空调系统主要部件 空调系统有四大件,它们是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部件 1.压缩机 压缩机是整个空调系统的核心,也是系统动力的源泉。整个空调的动力,全部由压缩机来提供,压缩机就相当于把一个实物由低势位搬到高势位地方去,在空调中它的目的就是把低温的气体通过压缩机压缩成高温的气体,最后气体在换热器中和其他的介质进行换热。所以说压缩机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空调的效果。 根据蒸气的原理,压缩机可分为容积型和速度型两种基本类型。容积型压缩机通过对运动机构作功,以减少压缩室容积,提高蒸气压力来完成压缩功能。速度型压缩机则由旋转部件连续将角动量转换给蒸气,再将该动量转为压力。根据压缩方式,容积型压缩机可分为活塞式和回转式两大类。回转式又可分为滚动活塞式、滑片式、单螺杆式、双螺杆式、涡旋式。速度型压缩机有离心式。 从压缩机结构上来看,又可将压缩机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开启式压缩机的主轴伸出机体外,通过传动装置(传动带或联轴节)与原动机相连接。在伸出部分必须有轴封装置,使主轴和机体间密封来防止制冷剂泄露。封闭式压缩机的结构是将电动机和压缩机连成整体,装在同一机体内,因而可以取消轴封装置,避免了泄漏制冷剂的可能。这样,电动机便处于四周是制冷剂的环境中,称为内装式电动机。封闭式压缩机又可分为半封闭和全封闭两种型式。半封闭式的机体用螺栓连接,因此和开启式一样可以拆开维修。全封闭式的机体则装在一个焊接起来的外壳中,无法拆开维修。 2.换热器根据在空调上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冷凝器和蒸发器。现在就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分类和区别述说一下。 (1)、冷凝器: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过热蒸汽冷却成液体或气液混合物。制冷剂在冷凝器种放出的热量由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带走。冷凝器按其冷却介质和冷却的方式,可以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水和空气混合冷却式三种类型。①、水冷式冷凝器冷凝器中制冷剂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冷却水可以一次流过,也可以循环使用。当循环使用时,需设置冷却塔或冷却水池。水冷式冷凝器分为壳管式、套管式、板式、螺旋板式等几种类型。②、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被空气带走,制冷剂在管内冷凝。这种冷凝器中有自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和强制对流空气冷却式冷凝器。通常,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也叫风冷冷凝器。③、水和空气联合冷却式冷凝器冷凝器中制冷剂放出的热量同时由冷却水和空气带走,冷却水在管外喷淋蒸发时,吸收气化潜热,使管内制冷剂冷却和冷凝,因此耗水量少。这类冷凝器中有淋水式冷凝器和蒸发式冷凝器两种类型。 (2)、蒸发器:蒸发器的作用是利用液态低温制冷剂在低压下易蒸发,转变为蒸气并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达到制冷目的。

毛细管网热泵空调系统原理介绍

毛细管网热泵空调系统暖通空调技术发展趋势编前语: 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郑重承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正是代表暖通空调技术发展趋势的环保节能、气候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何为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 PPR毛细管网是理想的高效换热器,这是由其结构特点和材料特点决定的。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是指利用毛细管作为采集能量的前端采集器或释放能量的末端散冷散热器。热泵空调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水源热泵主机,也可以采用空气源热泵主机。在冬季毛细管辐射供热工况,供水水温只需30℃-35℃即能达到室温 20℃±2℃;夏季毛细管辐射供冷工况,辅以置换新风的除湿系统,供水水温只需18℃即能达到室温 26℃±2℃。为了区别于传统工况的空调系统,特命名为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 该系统包括三个独立系统: 1、低品位能量采集系统:毛细管网作为水源能量采集器可以置于海洋、江河湖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高效提取能量,把传统开式取水系统变成闭式循环系统,不必考虑水质的影响。毛细管网土壤能量采集器埋置在浅层土壤中采集能量,解决了传统打深孔技术受地质条件影响大和效率低的问题。这样,从初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上都会大大节省。 2、热泵主机能量转换系统:水源热泵主机从低温水源中提取能量,向室内毛细管辐射末端系统供冷供暖,夏季运行时能能效比可达1:10,冬季供暖运行时可达1:8 ,远远高于传统的空调系统。如果没有适用的水源,也可以采用空气源热泵空调,直接从空气中提取能量。由于冬季供水水温只需28℃,所以空气源热泵空调的运行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3、室内毛细管能量释放系统:如果仅用于供暖,超薄的毛细管网也可以当散热器,不占空间,不占层高,可以在地面、墙面和顶棚因地制宜安装,热反应时间10-30分钟,舒适性很强。与地板采暖相比,可以节省50mm豆石蓄热层,减轻建筑荷载,与传统地暖的综合

毛细管辐射空调问题解答

毛细管辐射空调问题解答 1) 毛细管在高温和高湿度(如95%)的情况下依然有效? 是的,使用这个系统有两个有利因素: a) 毛细管冷吊顶和冷墙系统的使用 -通常应用在:商业或工业建筑(如办公楼) -表面制冷系统:毛细管安装在墙壁或吊顶内部 -附加空调设备:空气除湿器,新风供应暖通空调在线 -很小的空气量 -换热器可减少至两到三层 b)对流系统如冷柜、冷梁、冷柱的应用: -系统与空气露点无关 -会形成露滴,但是可以去除 -高制冷量,特别是与通风系统一起 -应用范围:非商业建筑(如住宅),单个房间(如宾馆客房) 2) 如果室外温度是38度,那室内温度会是多少? 调节室内温度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条件: a) 冷吊顶的制冷量 依赖于: -吊顶类型(如金属平板或石膏板) -安装制冷区域 -冷冻水温(毛细管内)和室内温度之间的温差 b)总的冷负荷(室外和室内负荷) 依赖于: -人员数量 -其他热源的数量和辐射量 -建筑隔热性 -窗户的尺寸和穿透率 对于不同类型制冷区域,制冷量的数值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个类型的区域,制冷量是否足够或者还是需要附加其他的空气,处理都取决于总冷负荷的计算结果。 3)如何防止结露?如果空气湿度很高的话系统会怎么样? 在使用冷吊顶时需要注意结露的问题,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a) 空气去湿—降低室内空气的露点—冷冻水的温度可以更低—更高的制冷量 b) 逐步提高冷冻水温度—如果有结露威胁—必须提高冷冻水温度 c) 如果有结露危险关闭系统–如果有结露危险—完全关闭系统直到没有结露危险 4)如果使用冷吊顶,制冷量能满足要求么?

这取决于室内冷负荷。室内冷负荷的计算要很准确,冷墙和冷吊顶的设计也要很好的外 围护结构保证。 5)毛细管网的技术数据? 额定水量 0.37l/m2 额定重量(满)740g/m2 网内质量流量最高40kg/h 网内压力损失取决于管网面积 0.1-2mhg 6)需要换热器分开系统么? 毛细管网使用的是聚丙烯材料,聚丙烯具有透氧性。不独立的毛细管壁会一直让氧气透 过直到饱和状态。 为了防止腐蚀,需要在毛细管系统和冷水机组之间加装不锈钢的换热器以分开系统。每个“二次循环”的部件(毛细管系统包括水泵、膨胀水箱、零件和管路)必须使用防腐蚀材料, 如不锈钢、黄铜、塑料或青铜。 7)会不会在毛细管内部产生石灰石? 不会。根据经验,温度达到60度以上才会产生石灰石,而毛细管中的温度在10-20度。 因此在毛细管系统中不会产生石灰石。 8)如果有泥进入毛细管系统中? 在采暖和制冷系统中腐蚀会产生泥。由于部件都采用了防腐蚀的材料,并且有不锈钢换热器分开系统,因而不会产生泥、石灰石和毛细管碎片。 9)冷吊顶和重力循环空调的制冷量? 冷吊顶: 房间条件t=26度冷冻供水t=16度 Ehvacr 制冷量(金属平板)84w/m2 制冷量(灰浆平顶)81w/m2 制冷量(石膏平顶)70w/m2 重力循环空调房间条件t-27度,冷冻供水=10度,柜体2*1m 制冷量(重力循环制冷)1280w/m2 制冷量(辅助风机动力)4100w/m2 10)露点控制(结露保护)如何工作? 在每个制冷循环中都安装有一个露点检测器。 根据空气湿度的变换,监测器也不断变换自己的电阻。 在空气湿度非常高时(有结露危险时),检测器的电阻变化非常大,因而向控制单元输出 一个信号。 根据控制的特性提高冷冻水的温度,或者制冷循环中断,直到结露危险过去时再开启循 环系统。 11)在毛细管中的水是纯净水么?

毛细管网辐射采暖供冷一般设计参数

毛细管网辐射采暖供冷一般设计参数 1、每平米毛细管网的散热散冷量是根据国家空调所天津五恒实测数据并考虑到损耗系数规定的,具体如下: (1)空气中散热、冷量:q={T设计-[(T1+T2)/2] }×10 w/㎡; 发热量:q={ [(T1+T2)/2]- T设计}×10 w/㎡ (单位W/㎡,其中T1、T2为系统供、回水温度,T设计为室内设计温度)。实际设计时可参考《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2)水体中换热量:q={[(T2+T1)/2]-T环境}×100w/㎡/℃;(单位W/㎡,其中T1、T2为系统供、回水温度,T环境为换热水体的温度)。 2、毛细管网夏季供冷(处理显热)时,供水温度以室内辐射面层温度不低于室内露点温度为准,一般控制在16℃-18℃,供回水3℃温差;冬季采暖供水温度根据室内热舒适度要求决定,一般控制在30-35℃。如果用做室内局部高温(40℃以上)供热,考虑到毛细管网长期使用寿命,一般供水温度不超过65℃。供热时供回水3-5℃温差。 3、毛细管网在温度65℃,压力0.6Mpa工况下使用寿命为50年,毛细管网长期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0.6MPa,爆破压力5.6 MPa。 4、毛细管网外径4.3mm,内径2.5mm,壁厚0.8mm, 干管为de20。单片毛细管网标准宽度为1000mm,毛细管长度根据设计图纸而定,考虑到水力平衡等问题,一般长度不大于12m。

5、毛细管网材料为热水PPR,连接方式以热熔连接为主,特殊情况在保证不漏水的情况下可辅以快速连接管件连接。 6、当环境温度平均低于5℃时,考虑到毛细管网冷脆性问题,如不配合相关温度保障措施,应停止施工。 7、毛细管网用于辐射供冷时,应配以合理的除湿系统,如冷凝除湿、吸附除湿等。 8、毛细管网施工时,如果铺设在墙面或屋顶面,一般抹灰找平层厚度为0.5cm—1cm;如果铺设在地面用作超薄型地暖,底层需铺设保温层,兼具防止逆向传热和找平作用,保温层建议使用发泡水泥,一般厚度为2cm,毛细管网找平层厚度为1cm,中间无需铺豆石砼层,总占用层高为3cm左右。

毛细管空调系统施工=

毛细管空调系统施工规范 目录 1 总则 (2) 2 术语 (3) 3 材料 (4) 3.1 材料的质量要求 (4) 4 施工 4.1 施工特点 (5) 4.2 施工形式 (5) 4.3 施工要求 (5) 4.4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6) 4.5 毛细管系统安装 (8) 4.6 毛细管热熔焊接要求 (8) 5 调试 5.1 系统调试需具备的条件 (9) 5.2 调试前的检查 (9) 5.3 水系统的充水、清洗及排气 (10) 5.4 设置各分区的流量调节 (10) 5.5 系统运行测试 (11) 附录1 毛细管抹灰工艺 (12) 附录2 毛细管系统特点 (13) 附录3 毛细管系统投资分析 (14) 附图A毛细管地板采暖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15) 附图B 顶板抹灰埋管楼板构造 (15) 附图C 顶板抹灰埋管热量分析 (16) 附图D 毛细管地板辐射地板构造 (17) 附图E 毛细管地板采暖热量分析图 (18) 附图F 毛细管的两种结构形式 (19)

1总则 1.1 本规程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或改建的民用建筑 舒适性住宅楼、小区、别墅(群)等民用建筑 节能型多功能公用建筑 1.2 管道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及其他有关 标准、规范或规定

2术语 毛细管辐射采暖和制冷 一种以空调热水或冷冻水为媒介,主要通过辐射的形式向室内空气散热或散冷,调节室内温度,满足房间热舒适性的空调末端形式 露点传感器 安装在室内毛细管供水主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控制供水温度不低于设定的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3 材料 3.1 材料的质量要求 管材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毛细管模块,管道管件宜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所有的部件之间通过热熔焊接或快速连接件连接,由聚丙烯和其它不同的材料连接时,要使用带密封圈的接头。 毛细管的管径细小,可以弯曲,因此适合各种形状的天花板。 对于特殊尺寸的天花板也可根据用户订单量身定做。 4 施工 4.1 施工特点: (1)安装方式简易可靠(快速接口或热力焊接)。 (2)毛细管与天花可采用胶粘接、胶带粘接或卡钉连接等多种形式。 (3)毛细管自动排气。 (4)可很快修复破损。 4.2 施工形式 (1)、干式做法:模块式(金属吊顶模块,石膏板吊顶模块),现场制作式(毛细管 固定在石膏板或金属吊顶表面)。 (2)、湿式做法:用导热型砂浆直接固定(天花板、墙体、地板)。 4.3 施工要求 使用塑料的标准技术以及遵守塑料施工规范

传统空调与毛细管网空调对比

传统空调与毛细管网空调对比
一、两种系统形式对比 1、 传统空调一般是由风机盘管+新风的空调系统形式。 夏季供回水温度一 般为 7℃/12℃;冬季所需供回水温度一般为 55℃/45℃。
2、 毛细管网空调是隐蔽在室内顶、 墙或地面的毛细管网栅+置换新风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组成的新型空调形式。夏季供回水温度一般为 18℃/21℃;冬 季所需供回水温度一般为 35℃/32℃。

下图:毛细管网空调水系统组成示意 毛细管网空调水系统组成示意。
二、两种系统特点对比 1、舒适性对比 传统风机盘管+新风的空调形式 新风的空调形式:风机盘管在室内具有强吹风感, ,夏季向 室内吹强冷风,冬季向室内吹强热风 冬季向室内吹强热风;风机盘管噪音较大,风盘因为具有强 风盘因为具有强 吹风,所以送风口处产生低频噪音 风盘内风机长时间机械运转易产生机械 所以送风口处产生低频噪音,风盘内风机长时间机械运转易产生机械 震动、碰撞噪音。 毛细管网空调在各房间 在各房间内均无机械末端设备,无空调冷水、冷凝水管道 冷凝水管道, 不需要维修,靠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毛细管网辐射面采暖或制冷 高舒适的恒温 靠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毛细管网辐射面采暖或制冷。高舒适的恒温 环境,波长峰值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和呼吸系统 波长峰值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和呼吸系统, 波长峰值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和呼吸系统

传统的空调系统新风一般采用顶送顶回的组织形式,因为顶棚送风口送 风,所以风速较高,有强吹风,易产生噪音,送风、回风管路较粗大,占室 内空间大。 毛细管网空调采用地送、顶棚集中回风组织形式,送风口风速缓慢,无 噪音,室内换气充分、彻底,室内空气质量高。
上图为置换送风形式。其原理为:全置换式新风系统是将室外的空气经过 过滤、除尘、消毒、除湿、加湿等多级处理的新鲜空气以0.2-0.3m/s 的速度 从地面踢角或窗下的送风口送入室内。由于温度略低于室温,在地面形成新风 湖,溢满房间的每个角落。新风随着人体及室内热源缓慢攀升,并将人体及室 内的污浊空气带往高处,由卫生间或走廊顶部的排风口排出;新风连续下送上 回,形成置换式使用。下图:地面送风口
2、健康性对比 传统空调的风机盘管夏季完全在湿工况下运行, 冷凝水盘和盘管表面容易成

毛细管辐射空调技术

毛细管网空调技术——实现可再生能源最大程度应用的空调技术 一、毛细管网空调基本原理及发展史 1.人体恒温原理 所有的恒温动物都有一层富含毛细血管的表皮,我们人类也是一样。 这层毛细血管帮助我们调节体内的温度,在外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让我们的体 温控制在36℃,从而使我们体内的器官不受外部环境温度影响。 周围温度高:皮肤表面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皮肤散热。 周围温度低:皮肤表面血管收缩,血流降低,防止体温散失。 2.毛细管网空调原理 采用 3.4x0.55mm或 4.3x0.8mm的塑料材质毛细管组成间隔10mm-30mm的网栅,在网栅中和人体血管中的液体流动速度基本相同,都在0.05-0.2m/s之间。辐射60%,对流40%的形式使得此种制冷或供暖形式等同于自然界物体间的动态热平衡规律,以及人体与周边的传热比例。静态环境使人体感到非常舒适,体感温度比室温高2~3℃,不会产生常规空调由于需 要满足制冷或制热量而采用高速送风时带来的吹风感和相应的干燥感觉。PPR毛细管网是理想的高效换热器,这是由其结构特点和材料特点决定的。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是指利用毛细管作为采集能量的前端采集器或释放能量的末端散冷散热器。热泵空调根据需要可以采用水源热泵主机,也可以采用空气源热泵主机。在冬季毛细管辐射供热工况,供水水温只需30℃-35℃即能达到室温20℃±2℃;夏季毛细管辐射供冷工况,辅以置换新风的除湿系统,供水水温只需18℃即能达到室温26℃±2℃。为了区别于传统工况的空调系统,特命名为毛细管热泵空调系统。 3.国内外毛细管网空调技术发展史 1985年,德国人Donald Herbs发明了毛细管网系统。 1986年,在德国柏林的一个项目中首次应用。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系统及应用前景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系统及应用前景 摘要:本文介绍了毛细管辐射式空调系统的形式及其优缺点,并通过分析国内形势,得出此系统应用前景广阔的结论。 关键词:毛细管;辐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室内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能耗也在不断上升,如何处理舒适程度与建筑能耗之间的矛盾,便成为暖通空调界面临的问题。 现有的空调系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温湿度耦合处理带来的能量损失、难以达到室内热湿比变化的要求、冷表面滋生霉菌、对流吹风感、盘管送风的噪音超标以及室内重复安装环境调节系统等等,使空调系统在节约能源和提高舒适度方面受到制约。 因此,除了使用外墙保温和先进的门窗系统以优化围护结构、加强保温和隔热外,开发研究高舒适度、低成本又节能的室内环境调节系统势在必行。而毛细管辐射式空调系统则有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之一。 1系统介绍 1907年,英国的巴克尔教授首先申请了辐射采暖的专利,自此,人们开始了对辐射采暖的研究[1]。20世纪70年代德国科学家根据仿生学原理发明了毛细管辐射式空调系统[2],虽然多数时间内其备受冷落,但是,随着全球能源成本越来越高,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各国政府都在提高节能减排的标准,使得毛细管辐射采暖制冷技术成为近年来业界研发热点。 1.1毛细管网的结构 毛细管网是由两根外径为20mm(壁厚2.0mm左右)的供、回水主干管和若干毛细管组成的集分水式结构,如下图。主干管与外径为3.5~5.0mm(壁厚0.9mm左右)、间距为10~120mm的毛细管束连接,形成不同面积的网栅,网栅长度和宽度可根据房间尺寸定制,最大宽度可达1000mm,长度定制范围为1~6m[3]。 图1.毛细管网结构 目前,制造毛细管网的原料可以采用PP-R、PE-RT或PB管,主干管之间、主干管与毛细管之间采用热熔连接,网栅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换热面积大、换热均匀、换热效果好、水力损失小等特点,可以生产成型产品供选择。优质的PP-R毛细管网常温常压下能使用50年[4]。 1.2工作原理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系统一般由热交换器、带循环泵的分配站、温控调节系统、毛细管网以及配套除湿系统等组成。它模拟植物叶脉和人体的毛细血管机制,在室内形成毛细管网,利用毛细管网散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的优势,与人体或周边环境进行有效地热交换,从而达到调节房间温度的作用;同时,由于毛细管网表面或辐射体表面与室内空气温差较小,能

毛细管网空调详解

建筑节能新选择——AiroMat毛细管网栅即将投入批量生产 建筑节能新选择——AiroMat毛细管网栅即将投入批量生产 伴随着我国建设部关于建筑节能政策的制定与推进,建筑的节能环保要求已经由相 关业界的自律行为转变为政府强制干预行为和市场准入标准,在这些宏观政策的强 迫与刺激下,与建筑节能环切相关的新产品必将成为相关各方持续关注的热点。 为了推广节能建筑的优秀设计理念和促进建筑节能产品的最佳应用,汉斯凯室环境 科技将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将于2008年在全国全面推广AiroMat毛细管网栅产品。 汉斯凯室环境科技作为国最早研究和推广节能建筑产品和毛细管网栅辐射空调的高 科技公司,集产品生产、研发、设计及施工于一体,自2004年起,投入了大量的资 金用于研发和引进毛细管网栅生产及应用技术,在德国设有联合设计工程公司和办 事处。汉斯凯室环境科技同时也是德国亿乐机械设备公司高速自动毛细管网栅焊接 生产线的中国总代理,该生产线在国的引进彻底打破了欧洲少数公司的技术垄断和 价格壁垒,为我国大力推广这一先进空调末端产品做出了的贡献。汉斯凯室环境科 技同时申报了多项毛细管网栅的技术专利,并获到了2007年度市科委创新基金的大 力支持。据悉该产品的销售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二分之一。AiroMat毛细管网栅采用 无毒及可回收利用的进口聚丙烯塑料为原料,主管和毛细支管经自动焊接机焊接为 一体而成为网栅,毛细支管外径只有4.3mm,壁厚约0.8毫米,间距分为10毫米和 20 毫米,长度和宽度均可定制生产。毛细管网栅模拟叶脉和人体的毛细血管机制, 用水作为传热和散热载体,通过热(冷)交换器使网栅的封闭循环水变热(或变冷),通 过辐射方式用于制热(或制冷)。网栅的水循环是封闭的,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产生水 垢。网栅可以安装在天花板、墙壁和地面上,也可安装在隔断里。毛细管网栅已有 超过15年成功的市场应用经验,安装总面积超过250万平方米,使用寿命为50 年,目前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 网栅在热交换过程中几乎没有能量损失。 网栅用水作为传热和散热载体。水的热容量最高,比空气传导热量效率提高10%。水比空气更能有效地传递热能,1立方米的水和3840立方米的空气所移动的热能相当。 网栅中水温最大不超过30℃。当与使用低温地热源的热泵联合使用时可达到最高热效率。同时为冬季以太阳能热水器为热源提供了可能性。 网栅是热利用率最高的热源供给系统。由于网栅系统非常小的能源消耗,和暖气片及中央空调机等传统取暖系统相比能够明显减低能量消耗,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不管使用那种类型的锅炉(煤气、油、煤)都能达到节省能源近50%的效果。 除具备明显的节能特性外,毛细管网栅还具备以下优点:无环境污染;占用空间极低,最大限度提高室举架高度和室空间;采暖制冷合为一体;制热(冷)速度快;主要通过辐射方式供冷供热,室温度分布均

辐射吊顶空调系统与毛细管空调系统的应用比较

辐射吊顶空调系统与毛细管空调系统的应用比较 辐射加新风空调系统作为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高舒适系统,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办公、商业、住宅等民用建筑场所中。 辐射空调系统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辐射吊顶、毛细管等。 毛细管空调系统多用于住宅类项目,而辐射吊顶因其产品的多样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办公、商业、住宅等项目中。 本文以上海德国中心创新馆项目为例,就毛细管空调系统和石膏辐射板空调系统在该项目中的应用,从原理、构造、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对这2种系统做简单比较。 1、项目概况 德国中心创新展馆位于上海张江科苑路,为一栋2层楼的独立建筑,主要用于展 示德国的建筑科技产品。空调冷热源为集供热、制冷、全热回收生活热水于一体的地源热泵机组,对于空调系统,业主从新型技术、高舒适度、高精装配合度等 方面考虑采用毛细管空调系统和辐射吊顶空调系统2种。 2、技术应用比较 2.1 毛细管空调系统简介 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是一种可替代常规中央空调的新型节能舒适空调。系统以高温冷水(16~19 ℃)作为冷媒载体,通过布置在吊顶或墙面内均匀紧密的毛细管席辐射传热(图1)。通常结合新风系统一起使用,新风系统负担室内湿负荷。

毛细管空调通常采用直径为4.3 mm、壁厚0.8 mm的PPR/PE-RT等可热塑性塑料管组成间隔为10~30 mm的网栅,犹如人体中的毛细管,起到分配、 输送和搜集液体的功能,均匀地将冷热量输送给房间。 2.2 辐射吊顶空调系统简介 辐射吊顶空调系统是将冷/热水(制冷16~19 ℃,制热32~35 ℃)输送至末端的辐射吊顶单元模块内,形成冷/暖辐射面,依靠辐射面与人体、家具及围护结构其余表面的辐射热交换进行供冷/供暖。它通常与新风系统集成,辐射板承担大 部分室内显热负荷,新风系统承担所有新风负荷、全部室内潜热负荷和部分室内显热负荷,实现温、湿度的独立控制。 辐射吊顶空调有金属辐射板和石膏辐射板2种产品,金属辐射板(图2)采用的

毛细管网辐射生态空调系统一般设计参数

毛细管网辐射生态空调系统一般设计参数 1、每平米毛细管网的散热散冷量是根据国家空调所实测数据并考虑到损耗系数规定的,具体如下: (1)空气中散热、冷量:q={[(T1+T2)/2]-T设计}×10 w/㎡/℃;(单位W/㎡,其中T1、T2为系统供、回水温度,T设计为室内设计温度)。实际设计时可参考《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2)水体中换热量:q={[(T2+T1)/2]-T环境}×100w/㎡/℃;(单位W/㎡,其中T1、T2为系统供、回水温度,T环境为换热水体的温度)。 2、毛细管网夏季供冷(处理显热)时,供水温度以室内辐射面层温度不低于室内露点温度为准,一般控制在16℃-18℃,供回水3℃温差;冬季采暖供水温度根据室内热舒适度要求决定,一般控制在30-35℃。如果用做室内局部高温(40℃以上)供热,考虑到毛细管网长期使用寿命,一般供水温度不超过65℃。供热时供回水3-5℃温差。 3、毛细管网在温度65℃,压力0.6Mpa工况下使用寿命为50年,毛细管网长期工作压力一般不超过0.6MPa,爆破压力5.6 MPa。 4、毛细管网外径4.3mm,内径2.5mm,壁厚0.8mm,干管为de20。单片毛细管网标准宽度为660mm,毛细管长度根据设计图纸而定,考虑到水力平衡等问题,一般长度不大于12m。 5、普来福毛细管网材料为热水PPR,连接方式以热熔连接为主,特殊情况在保证不漏水的情况下可辅以快速连接管件连接。 6、当环境温度平均低于5℃时,考虑到毛细管网冷脆性问题,如不配合相关温度保障措施,应停止施工。 7、毛细管网用于辐射供冷时,应配以合理的除湿系统,如冷凝除湿、吸附除湿等。 8、毛细管网施工时,如果铺设在墙面或屋顶面,一般抹灰找平层厚度为0.5cm—1cm;如果铺设在地面用作超薄型地暖,底层需铺设保温层,兼具防止逆向传热和找平作用,保温层建议使用发泡水泥,一般厚度为2cm,毛细管网找平层厚度为1cm,中间无需铺豆石砼层,总占用层高为3cm左右。

毛细管网空调系统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介绍 最近看到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的文章渐渐多起来了,我也与广大朋友交流一下我这几年对这种空调系统的研究成果。以下文章仅供参考,未经本人同意禁止随意传播哈,欢迎广大暖通工程师一起交流。 一、我们先介绍一下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是德国科学家根据仿生学原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空调末端系统形式。 植物的叶脉及动物皮肤下的血管都是毛细管的自然存在形式,它们都是通过管内流体来调节自身机体温度与周围环境平衡的成功范例。 水是一种高效、便宜而常见的传热介质,它的传热速度比空气快1000倍,毛细管平面系统就是利用水作为介质的一种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 冬季,毛细管内流淌着较低温度的热水,均匀柔和的向房间辐射热量;夏季毛细管内流动着温度较高的冷水,均匀柔和的向房间辐射冷量。由于毛细管席换热面积大,传热速度快,因此传热效率更高。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高舒适性、安静、没有冷凝水盘,不存在细菌滋生源;较强的自调节平衡能力;没有吹风感等,有利于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 二、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适用的场合 1.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适用于夏季冷负荷不高的节能建筑。 由于辐射供冷存在结露的问题,故夏季其供水温度必定不会很低,一般为16-20度,在此供水温度下,其辐射供冷量是有限的,约为60-70w/m2,由于房间可供铺设毛细管的面积往往有限,故房间的单位面积冷指标最好不超过50w/m2,极限情况也不要超过100w/m2,这就要求建筑必须是节能建筑,至少能达到节能65%的标准。否则供冷就必定需要有辅助供冷设施。这种辅助供冷设施往往是风机盘管或者是低温送风系统,对喜欢玩概念的开发商来说,非纯粹的辐射供冷供热系统无法放开了吹,狠劲的吹,呵呵,所以还是不要辅助供冷设施的好。 2.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要求建筑必须配备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在此系统中的功能除了常规的供人体健康的新风功能外,还承担着为室内除湿的功能,若新风量不足,除湿量达不到要求,房间夏季结露问题很难解决。所以在常规空调系统中可有可无的新风系统在本套系统中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广大长期被困办公楼的白领来说这绝对是好事。。。) 同时新风系统对均匀送风的要求也高了很多,如果采用很多小公司使用的“风系统鸡毛平衡法”,呵呵,恐怕很难蒙混过关了。暖通吧真人网HV https://www.doczj.com/doc/9a14493511.html,

浅析毛细管网系统

浅析毛细管网空调系统 xxx (xx大学xxxxxxxx学院 xxxxxxxxxxxxx) 摘要:毛细管网空调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系统。本文介绍了其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对毛细管网空调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说明,提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毛细管网、节能、空调系统、舒适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能耗急速上升,能源供应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尤其在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行动指南以来,环境和节能减排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另一方面,人们对住宅环境的舒适程度要求渐渐提高,调节住宅环境主要是靠空调系统。传统的空调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存在有明显的吹风感,头晕,供氧不足,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和空调病的缺点,而且能效高,加重温室效应。因此,节能舒适安静的毛细管网空调系统应运而生,并克服传统空调的诸多弊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毛细管网空调系统原理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是德国科学家根据仿生学原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空调末端系统形式。水是一种高效、便宜而常见的传热介质,它的传热速度比空气快1000倍,毛细管平面系统就是利用水作为介质的一种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 毛细管网是由外径3.5-5.0mm(壁厚0.4-0.9mm左右)的毛细管和外径 20mm(壁厚 2mm 或2.3mm)的供回水主干管构成管网。保温层、散热层和毛细管网结合使用,复合成毛细管网换热器,毛细管网顶板辐射空调一般由热交换器、带循环泵的分配站、温控调节系统、毛细管网以及配套除湿系统等组成。 冬季,毛细管内流淌着较低温度的热水,均匀柔和的向房间辐射热量;夏季毛细管内流动着温度较高的冷水,均匀柔和的向房间辐射冷量。由于毛细管席换热面积大,传热速度快,因此传热效率更高。 2 毛细管网空调系统的特点 毛细管网是集分水式结构,换热面积大、壁薄导热性好、换热均匀、水力损失小。制作毛细管网的原料可热熔成型,绿色环保,同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特点。毛细管网薄、柔、轻,安装方便、覆盖层可以薄,铺装面积可以大,所以毛细管网高效并可以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实现节能和舒适效果。毛细管网虽然毛细管管壁薄,但是耐压能力很强,因为管道耐压是与直径的平方成反比的。 网毛细管网安装厚度少,可以灵活铺设在室内,安装方便、节省空间。系统封闭运行,

(完整word版)重庆某别墅毛细管网辐射式空调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恒温恒湿恒氧低能耗建筑技术概述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系统初步方案设计说明 第四章系统造价 第五章公司及产品认证证书 第六章工程实际案例 第七章部分工程图片

第一章恒温恒湿恒氧低能耗建筑技术概述 恒温恒湿恒氧低能耗建筑能提供新节能环保、高舒适度的优越生活:不需要传统空调,但四季温度适宜,只有春秋,没有冬夏。通过对房间的空气、湿度、噪音、光线进行控制,而不再完全一览室外的环境状况,健康舒适生活,能有自己掌控。打造都市里的田园牧歌风情。 *室内20-26度恒温,终结严寒酷暑 *常年40-60%恒湿,原理黄梅天烦恼 *置换全新风,让呼吸变得健康 *节能环保,建筑节能达85% 系统主要由以下系统构成: 1、优化设计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系统 2、高舒适度的辐射采暖制冷末端系统 3、置换新风系统 4、高效可再生冷热源系统 一、优化设计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外墙外保温、屋顶保温,外窗隔热保温、遮阳等几个方面。 二、高舒适度的辐射采暖制冷末端系统 针对辐射采暖制冷末端系统,DISMY设计、制造并提供了全面的相关产品和设计方案,主要是毛细管网辐射空调系统,通常只采用毛细管顶棚辐射,最高级的可以采用顶棚辐射制冷和地板辐射采暖。

毛细管网式 1、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 ?如今,现代建筑的空调系统必须要符合很高的要求。传统的空调系统如通风设备和静态供热很难同时达到最佳热的舒适性、最省的空间和节能的要求?毛细管是这个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它可以根据周围环境自动调整红环境的换热量。用水做热媒的毛细管使用的是弹性塑料,直接铺在房间围护结构表面的下方。 这样房间的天花板、地板和墙壁就会变得非常的温暖舒适。 ?这样,使用者和房间表面之间的能量传递就通过辐射的方式进行。辐射是在自然条件下调整各物体间的热平衡。 ?研究已经证明,因为这个原因,毛细管制冷、采暖系统可使人们感觉更舒适,从而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毛细管系统原理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介绍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介绍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介绍 最近看到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的文章渐渐多起来了,我也与广大朋友交流一下我这几年对这种空调系统的研究成果。以下文章仅供参考,未经本人同意禁止随意传播哈,欢迎广大暖通工程师一起交流。 一、我们先介绍一下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 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是德国科学家根据仿生学原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明的一种新型空调末端系统形式。 植物的叶脉及动物皮肤下的血管都是毛细管的自然存在形式,它们都是通过管内流体来调节自身机体温度与周围环境平衡的成功范例。 水是一种高效、便宜而常见的传热介质,它的传热速度比空气快1000倍,毛细管平面系统就是利用水作为介质的一种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 冬季,毛细管内流淌着较低温度的热水,均匀柔和的向房间辐射热量;夏季毛细管内流动着温度较高的冷水,均匀柔和的向房间辐射冷量。由于毛细管席换热面积大,传热速度快,因此传热效率更高。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有:高舒适性、安静、没有冷凝水盘,不存在细菌滋生源;较强的自调节平衡能力;没有吹风感等,有利于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 二、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适用的场合 1.毛细管辐射供冷系统适用于夏季冷负荷不高的节能建筑。 由于辐射供冷存在结露的问题,故夏季其供水温度必定不会很低,一般为16-20度,在此供水温度下,其辐射供冷量是有限的,约为60-70w/m2,由于房间可供铺设毛细管的面积往往有限,故房间的单位面积冷指标最好不超过50w/m2,极限情况也不要超过100w/m2,

这就要求建筑必须是节能建筑,至少能达到节能65%的标准。否则供冷就必定需要有辅助供冷设施。这种辅助供冷设施往往是风机盘管或者是低温送风系统,对喜欢玩概念的开发商来说,非纯粹的辐射供冷供热系统无法放开了吹,狠劲的吹,呵呵,所以还是不要辅助供冷设施的好。 2.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要求建筑必须配备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在此系统中的功能除了常规的供人体健康的新风功能外,还承担着为室内除湿的功能,若新风量不足,除湿量达不到要求,房间夏季结露问题很难解决。所以在常规空调系统中可有可无的新风系统在本套系统中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广大长期被困办公楼的白领来说这绝对是好事。。。) 同时新风系统对均匀送风的要求也高了很多,如果采用很多小公司使用的“风系统鸡毛平衡法”,呵呵,恐怕很难蒙混过关了。 在新风系统的设计上,我一般考虑1-2次的换气次数,具体的我还要核对人员产湿、植物产湿、敞开水表面产湿、漏风产湿等因素,可能比较复杂,不纠缠了先。 3.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必须配备可靠的防结露保护装置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高手往往是有藏而不露的最后一招的。一旦房间湿度过高,除湿量短时无法满足要求时,必须要有可靠、自动的防结露探测及保护措施。否则。。。后果很严重,业主很生气。。。 4.毛细管辐射式空调末端系统更适合与精装修配合 本人有幸参与了一些应用本种空调系统项目的暖通设计工作,也参观感受过几个自己做的样板间。经过累计20万平米的设计工作后,我不得不说,毛坯房累死人啊,呵呵,至少是把我给累坏了。因为不论装饰设计师多么的鬼灵精怪,思维跳跃飘渺,毛细管都是比较容易配合施工的,至少我们有很多的配合解决方案;而且空调系统的隐藏在精装修的配合下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可以轻松的跟甲方及业主说:“我们是与建筑融为一体的空调系统,是占用建筑空间最少的空调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