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基于优化混合调度策略的P2P VoD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一种基于优化混合调度策略的P2P VoD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一种基于优化混合调度策略的P2P VoD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一种基于优化混合调度策略的P2P VoD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系泊系统的设计和探究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填写): 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料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12位数字全国统一编号): 参赛学校(完整的学校全称,不含院系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意味着对参赛队的行为和论文的真实性负责) 日期:年月日 送全国评阅统一编号(赛区组委会填写): 全国评阅随机编号(全国组委会填写): (请勿改动此页内容和格式。此编号专用页仅供赛区和全国评阅使用,参赛队打印后装订到纸质论文的第二页上。注意电子版论文中不得出现此页。)

系泊系统的设计和探究 摘要 本文利用牛顿力学定律,力矩平衡原理、非线性规划、循环遍历法等方法对系泊系统进行了设计与探究。通过对系泊系统各组件和浮标运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进行分析,得到了各个情况下的钢桶倾斜角度、锚链状态、浮标吃水深度和游动区域。 ?, 。当风 对于第二问,求解当海面风速为36m/s时,浮标的吃水深度和游动区域、钢桶以及钢管的倾斜角度和锚链形态。利用第一问中的力学方程和程序,求得钢桶的倾角为19.5951?和四节钢管的倾斜角度依次为19.756?、19.755?、19.916?、20.076?。浮标的游动区域为以锚在海面上的投影为圆心,半径为18.8828m的圆。由于部分数据与问题二中钢桶的倾斜角度不超过5?,锚链在锚点与海床的夹角不超过16?的要求不符,所以通过调节重物球的质量使钢桶的倾斜角度和锚链在锚点与海床的夹角处在要求的范围之内。借助MATLAB程序中的循环遍历法,可以求得重物球的质量3770kg。

物流 物流系统优化中的定位 运输路线安排问题

物流系统优化中的定位 —运输路线安排问题 1 引言 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风起云涌,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得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发展势头强劲,但是,由于它是一套全新的技术,同时还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所以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些难题。在电子商务“三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中,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成熟、电子商务网站的蓬勃发展以及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观念的普及,信息流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而随着各大银行纷纷开展网上业务,以及支付网关的建立和加密技术的成熟,网上支付已经在许多网站上成为现实;然而,我国传统的物流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建立、发展起来的,与目前的电子商务环境已经无法相容。现今物流体系的落后现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所以对物流系统优化的研究将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国外许多学者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就已经研究物流系统优化的问题了,为各类实际问题构建了优化模型,并形成了许多解决问题的算

法。依据实际问题的不同,可以对物流系统优化问题进行分类,比如,运输车辆路线安排问题(VRP)、定位—配给问题(LA)、定位—运输路线安排问题(LRP)等等,其中LRP更贴近目前的物流系统复杂的实际特征,所以对它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先从VRP和LA的集成来探讨LRP的由来,然后讨论LRP的分类,同时探讨LRP的研究现状,并对LRP的解决方法进行概述,最后就LRP的未来发展方向作简要的讨论。 2 从VRP、LA到LRP——物流系统的集成 依据实际问题的不同,可以对物流系统优化问题进行分类,比如确定设施(指的是物品流动的出发点和终到点,如配送中心、仓库、生产工厂、垃圾回收中心等)位置、运输路线安排、库存控制等,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各类问题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和解决方法。 2.1 运输车辆路线安排问题(Vehicle Routing Problems VRP) 该问题可定义为:运输车辆从一个或多个设施到多个地理上分散的客户点,优化设计一套货物流动的运输路线,同时要满足一系列的

提升系统技术规范

矿井提升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三.提升设备的检修、维护及安全运行 ㈠技术测定、整定及探伤 1.载人提升机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测检验,其它提升机每三年进行一次检测检验(已发现缺陷的不超过三个月),由具备资格的检测检验单位进行检测和探伤,并出具报告。矿机电副总工程师对测定、探伤报告要审查、签字,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报分管领导组织实施。 2.仪表按规定时间效验:A级半年一次、B级一年一次进行校验,C级使用前鉴定一次。 3.电控系统整定试验一年一次,其中安全保护继电器整定试验每半年一次。 4.绞车运行速度图的测试、制动减速度计算、空行程时间和贴闸压力测试有效期一年。 5.闸瓦间隙测试整定有效期10天。 6.负力提升及升降人员的绞车必须有电气制动,盘形闸绞车必须使用动力制动(变频调速绞车除外),并能自动投入或人工投入,正常使用。动力制动、制动力矩及二级制动必须有计算、整定资料。运行方式改变时,必须重新计算、整定,计算结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432、433条规定。 7.电动机、高压开关柜试验有效期一年。 ㈡安全保护设施的试验周期、方法 1.维修工试验项目 ⑴过速保护:每天不动车试验继电器一次 ⑵限速保护:每天不动车试验继电器一次 ⑶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每天模拟失效或低速开车试验一次 ⑷满仓保护:每天模拟满仓试验一次 ⑸后备保护器:?后备2m/s限速保护、后备过速保护、后备过卷保护、后备减速开关每周试验一次 ⑹井口操车设备、安全门与信号闭锁:每天不动车试验一次 ⑺换向器栅栏门闭锁:每天不动车试验一次 ⑻信号闭锁:每天不动车试验一次 ⑼松绳保护每天不动车试验一次,松绳后接受煤仓不放煤的闭锁和箕斗顺利通过卸载曲轨的显示装置每10天检查试验一次 ⑽油压系统过、欠压保护:超温保护每周不动车试验一次 以上保护,第⑴、⑵、⑶、⑷、⑹、⑺、⑻七种保护失灵,必须停车立即处理,合格后方可开车,第⑸、⑼、⑽三种保护失灵,必须在当天处理合格。 2.操作司机试验项目 ⑴过卷保护:每班模拟过卷试验一次 ⑵欠电压保护:每班不动车试验一次 ⑶闸间隙保护(报警):每班不动车试验闸瓦磨损开关 ⑷松绳报警:每班不动车试验一次 ⑸紧急制动开关:每班不动车试验一次 以上五种保护,必须灵敏可靠,任何一项保护不合格,均要停车并汇报,待修复合格后方可开车。 ㈤提升信号系统 1.提升信号必须采取逐级传递方式,即车场把勾工将信号传递井口,由井口把勾工传递到绞车房。井口信号必须同绞车控制回路相闭锁。信号不能控制绞车的安全回路,只能发给车房,由司机根据信号指示操作。

优化设计方案

GSM网络优化方案设计及调整 1、网络优化的手段和流程 网络优化过程主要包括:网络普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和微调。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发现了网络问题以后,就要解决这些问题,优化主要从两方面,一个是参数的优化,一个是频率的优化。参数优化主要是调整基站天线的增益、极化方式、下倾角、波束宽度、高度和方向角,频率优化主要是调整频率复用方式以及各小区的BCCH和TCH载波的频率。有的问题还要调整GSM系统的一些参数比如小区优先级别等。 参数调整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类是静态问题,即通过实测网络各个地区的平均话务量和信令流量,对系统设计中采用的话务模型进行修正,解决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另一类则解决一些突发事件和随机事件造成的局部地区话务量过载和信道拥塞现象。对参数进行调整以前要对参数的意义、调整方式由很深刻的了解。一般这些参数是通过操作维护中心(OMC-R)和实际测量获得。在网络局部出现问题时,要先确定不是硬件故障才可以进行参数调整,频率优化也是一样。参数的调整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获得最佳效果。 2、系统普查 系统普查阶段主要是对全网的了解,它是优化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要了解网络结构,网络中MSC、BSC、BTS的数量的位置,用户数和密度分布情况,话务分布情况。 2、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主要包括OMC话务统计数据采集、路测数据采集、CQT测试数据采集、用户申告情况收集及其他仪表测试结果等。 3.1 OMC数据采集 OMC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BSS和NSS各种软硬件参数,如基站个数,基站小区结构和话音信道数;基站的BSIC、小区号、小区系统类型、信道类型;小区的CGI、BCCH载频号、小区载频数和跳频方式;邻区关系定义;切换数据;功率控制数据以及系统消息数据等。现实应用中我们是通过LAN将数据服务器与OMC相连,将OMC的数据下载到数据服务器在转换成我们需要的格式。具体地OMC是sun salaries 主机,其数据库是informix,本想MARS的各个模块直接访问与informix相连的SQLSERVER数据库,从中读取数据,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发现SQLSERVER在这种大数据量的情况下工作很不稳定(OMC每天形成的数据很多)于是通过ODBC将informix与SQLSERVER相连,再通过SQLSERVER 的数据转换服务使MARS的LOADER模块能够从SQLSERVER数据库中取到合适格式的数据。然后这些数据再导入到ORACLE数据库,最终MARS各个模块读取ORACLE数据库中的数据。 在LOADER中通过添加设备、配置设备信息、配置数据库设置等步骤就可以实现自动从OMC中获取数据(在数据缺失的时候可以自动补取)。一般获取的数据主要有性能数据PMC、配置数据CFG、交换数据HO、CDR数据。不同厂商的设备其文件名称、格式、版本、数据形成时间、补取设置都是不同的。要作相应的设置。 3.2 路测数据采集 路测即驱车测试,一般是针对用户申告和话统数据显示出来的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进行路测。是实地对网络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路测设备主要包括装有特殊软件的测试手机、全球定位系统GPS、笔记本电脑及专用测试软件等,测试手机内部装有特殊软件可以依靠网络完成一些功能,如锁频、强制切换、显示网络信息等,同时可以通过电缆与计算机连通,接受计算机的指令或者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到计算机以便作进一步处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数字化地图配合可以把路测数据放在地图上,显示出测试路线,并标出掉话等事件点,更便于问题分析和道路覆盖的宏观把握。目前的测试手机主要有爱立信公司的TEMS

2016数学建模A题系泊系统设计

系泊系统的设计 摘要 对于问题一,建立模型一,已知题目给出的锚链长度与其单位长度的质量,得到悬链共210环。对各节锚链,钢桶,四节钢管受力分析得出静力平衡方程,使用分段外推法,可以得到静力平衡下的迭代方程。其中锚对锚链的拉力大小方向为输入变量,迭代的输出变量为浮标的位置和对钢管的拉力,在给定的风速下,输入和输出满足关系2)2(25.1cos 水v h T -=α,αθcos cos 11T T =,通过多层搜索算法得出最符合的输入输出值,即可得到给定风速下浮标的吃水深度,浮标拉力、锚链与海床夹角。利用MATLAB 软件编程求解模型得到:风力12m/s 时,钢桶与竖直方向上的角度1.9863度,从下往上四节钢管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9652度、1.9592度、1.9532度、1.9472度,浮标吃水0.7173m ,以锚为圆心浮标的游动区域16.5125m ,锚链末端切线与海床的夹角3.8268度。风力24m/s 时,锚链形状,钢桶与竖直方向上的夹角3.9835度,从下往上四节钢管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9420度、3.9301度、3.9183度、3.9066度,浮标吃水0.7244m ,以锚为圆心浮标的游动区域18.3175m 。锚链末端切线与海床夹角15.9175度。 对于问题二的第一小问,使用模型一求解,当风速36m/s 时,锚链末端切线与海床夹角26.3339度,浮标吃水0.7482m ,浮标游动区域为以锚为圆心半径为18.9578m 的圆形区域,从下往上四节钢管与竖直方向倾斜角度为8.4463度、8.4225度、8.3989度、8.3753度,钢桶与竖直方向倾斜角度为8.5294度。为满足问题二的要求,在模型一的基础上把重物球质量作为变量,建立模型二,将钢桶倾斜角小于5度和锚链前端夹角小于16度当做两个约束条件,通过MATLAB 编程求解得到满足约束条件要求的重物球质量取值范围为3700kg 到5320kg 。 对于问题三,首先取不同水深、水速、风速三种情况,建立模型三,即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增加水流对系统产生的影响。在三种情况下,找到合适的锚链型号、锚链长度,重物球质量,对吃水深度、游动区域、钢桶的倾斜角三个目标进行优化达到最小。通过MATLAB 编程实现该模型三得到结果:选用Ⅲ型锚链,锚链长度为27.24m ,重物球质量为2580kg 。 关键词:平面静力系分析 多层搜索算法 遗传算法 逐步外推法 多目标优化

物流优化设计实例

物流是指从采购、仓储、生产、包装、装卸、销售、运输、配送等诸种行为的整合。它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影响效率和效益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本文旨在通过对济南卢堡啤酒有限公司在物流运作方面问题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并引用当今物流行业较为先进的理念,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济南卢堡啤酒公司的物流管理的善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措施,并为今后科学设计企业在物流领域所需的管理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ERP,配送,DRP,Crossing-Docking,安全库存,VMI

前言 (4) 1.啤酒行业的物流特点 (5) 1.1主要利润来源 (5) 1.2新鲜度概念的提出 (5) 1.3季节性销售 (5) 2.济南卢堡啤酒物流现状分析评估 (6) 2.1销售配送市场分析 (6) 2.1.1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将核心市场与周边市场独立分析 (6) 2.1.2根据销售市场的特点,设立最优的客户服务解决方案 (7) 2.2客户类型分析 (7) 2.3生产及仓储能力分析 (8) 2.3.1根据现有单位生产力 (升/天) 分析结果和现在最大库存能力来 调控不同季节的生产及入库数量 (8) 2.3.2目前物流操作存在的瓶颈 (8) 2.4现有运输及配送资源分析 (8) 2.4.1配送频率 (8) 2.4.2车辆使用绩效及综合运力评估 (9) 2.5 ERP应用现状 (9) 2.5.1ERP简介 (9) 2.5.2ERP应用现状分析 (9) 3.可行性解决方案 (10) 3.1生产周期 (10) 3.1.1根据客户订单实际数量合理安排生产 (10) 3.1.2订单数量的季节性分析 (10) 3.2库存策略及预测 (10) 3.2.1季节性特征明显的库存持有水平分析 (10) 3.2.1安全库存(Safety Stock)的设置 (11) 3.2.3多级库存策略探讨 (11) 3.3ERP数据支持 (11) 3.3.1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ERP管理 (11) 3.3.2RFID 自动化仓库架构图: (12) 3.3.3数据采集与处理: (12) 3.4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方协议及注意事项 (12) 3.5 配送优化及运输完善 (12)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实现降本增效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实现降本增效 一、案例背景 1、情况简介: 本隧道由于是特长隧道,故设计有通风斜井一座,主要承担增加工作面、通风排烟和救援任务等。设计斜井最大纵坡为18.5%,其右洞长1422.1m,左洞长1358m,其斜井断面型式为城门洞形,斜井最大涌水量为3590m3。斜井洞身段为微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属坚硬岩,岩体完整,围岩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出口附近为IV-V级。设计初期支护采用锚喷支护,二次衬砌为模筑混凝土衬砌。 2、变更的必要性:斜井纵坡18.5%已接近施工机械运输极限坡度,隧道出碴运输很难保证施工速度,在成本方面,根据早期的测算,斜井将无效益可言。故出于施工安全及成本的考虑决定对斜井进行变更。 二、情况分析 1、合同条款中的相关规定 发生变更后允许相应增减合同造价的工程项目(简称非包干项目),其他项目的变更均不涉及合同造价的增减(简称包干项目)非包干项目范围如下:(8)隧道仰拱长度的增减、隧道长度的增减、隧道明洞长度的增减或整座隧道的增设或取消、洞门结构形式的改变以及所涉及的相关变更项目; 2、工程变更成功的关键因素和突破口分析 根据现场实地查勘,并结合设计图纸,现场存在以下几处问题:(1)斜井纵坡18.5%已接近施工机械运输极限坡度,隧道出碴运输很难保证施工速度,斜井增设初衷为保证隧道进度,根据我单位施工经验预估,最终效果不甚理想。 (2)根据斜井与正洞提拱的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该区域地下水丰富,涌水量较大,斜井纵坡大,不利于施工排水和突

发性地下水灾害避险。 (3)由于斜井基本为连续纵坡,仅中间设置两处错车或休息平台(50m长,3%纵坡),不利于施工安全管理,安全风险较大。 (4)由于斜井为紧急避险和救援提供通道,纵坡过大,不利于后期安全通道抢险顺利实施。 故出于施工安全及成本的考虑,项目部决定对斜井进行变更,主要内容为:对斜井平面及纵断面进行优化,一是降低斜井纵坡,二是调整洞口位置。 3、变更或索赔的工作思路 变更依据为黄竹山隧道施工设计图纸、公路设计、施工相关规范、标准、现场实地踏勘与现场实际地形、以往相关施工经验及同类工程实例、通过调查别家单位施工的隧道斜井实际情况。 其次由于该项为重大变更,故必须要省高指的批准才可实行,故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联系省高指专家以及设计院专门负责隧道组的 领导,只有上面领导同意了,下面的工作就比较好开展,其次就是要由项目部组织工程部门、计划部门等对变更的方案进行评审,在达到安全施工的同时,能有更好的效益产生。 4、拟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项目部应兵分两路,由项目经理联系上层领导,初步把该意向落实,然后项目总工的带领下,作出变更方案以及联系业主、监理、设计各方,把变更洞口的位置、坡度情况、增加造价等各方面事宜落实。 三、具体做法 1、由于隧道长度处于主洞施工的临界值,主洞工期比较紧张,尤其是进口端地质条件较差,施工进度较慢,施工工期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利用出口或者斜井进行施工。同时隧道出口长度超过3.5km后施工难度较大,通风及运输能力下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利用通风斜井施工。由于斜井纵坡18.5%,对于如此纵坡的长大隧道无轨运输

斜井提升机设计

一提升方式的选择 斜井提升在我国矿井应用极其广泛,它包括斜井串车、斜井箕斗及斜井带式输送机三种提升方式。采用斜井开拓具有初期投资少、建井快、地面布置简单等优点。但一般斜井提升能力小,钢丝绳磨损快,井筒维护费用高。 (一)斜井串车提升 可分为单钩与双钩串车两种。其中,单钩串车提升井筒断面小,投资小,生产能力小,耗电量大,但可以用于多水平提升。双钩串车提升能力较大,但只能用于单水平提升。一般年产量在21万吨以下的小型矿井多采用单钩,年产量在30万吨左右的矿井多采用双钩,两者适用于倾角在25°以下。 (二)斜井箕斗提升 与串车提升相比,具有提升速度大,生产能力高,容器自重小及装卸载易实现自动化等优点。但需设置装卸载设备、建造煤仓,基建投资大。此外,为了提升矸石、下放材料、升降人员,需要外设置一套副井提升设备。箕斗提升一般采用双钩,适用于井筒倾角为25°~30°,年产量在30万t~60万t的矿井中。 (二)带式输送机提升 这种提升方式具有安全可靠、运输量大,且以实现自动化,但初期投资较大,设备安装时间较长并需要安装卸载煤仓等设备,一般用于年产量在60万吨以上,倾角小于18°的斜井中。《煤矿工业设计规定》规定:大型矿井的主斜井宜采用带式输送机提升。

二斜井提升设备的选型计算 (一)斜井提升设备选择计算的原始资料 1.矿井年产量A n=400万;吨 2.矿井服务年限81年; 3.井筒斜长1505m 4.井筒倾角16° 5.矿井工作制度:年工作日数330天每天工作14个小时 6.煤的松散容重,0.9t/m 7.采用的提升方式:带式输送机提升系统 8.矿井电压等级 输送带类型的确定 输送带是输送机的重要部件 要求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挠性 其价格 比较昂贵 约占输送机总成本的25%—50%。在类型确定上需考虑以下几点 1 煤矿井下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 并且尽量选用橡胶贴面 其次为橡 塑贴面和塑料贴面的阻燃输送带 2 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选择分层带 其次整体带芯带和钢绳芯带 3 优先选用尼龙、维尼龙帆布层带 因在同样抗拉强度下 上述材料

察哈素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优化设计

察哈素煤矿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优化设计 简述察哈素煤矿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特点,结合察哈素煤矿主斜井的实际运输条件,对带式输送机设计过程进行优化,为今后的选型设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带式输送机;长距离;优化 【中图分类号】U653.9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016-01 引言 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察哈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0Mt/a。主斜井担负原煤提升任务,主斜井井口锁扣标高+1360m,装载点底板标高+890m,井筒断面净宽5.4m,井筒倾角16°。工作制度为年工作日330d,三班作业,其中两班工作,一班检修,每天净提升时间为16h。根据察哈素矿井的实际生产要求,最终确定装备一条B1800带宽强力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机长:1754.27m,胶带宽度:1800mm,胶带速度:5.6m/s,运输能力:3500t/h,提升高度:480.38m。 1察哈素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特点 察哈素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大、长距离提升等特点。它主要包括:主机(机头架、尾架、中间架、托辊、导料槽)、驱动装置(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驱动装置架、冷却系统、制动闸、闸支架、逆止器、液压站、液

压管路)、拉紧装置、硫化设备、断带抓捕器。 2察哈素主斜井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2.1驱动装置 驱动方式:三电机驱动,电机+减速器,高压变频软启动方式; 驱动装置:电动机:Y800M1-4,N=2500KW,三台,电压6KV; 高压变频软启动装置:电压 6KV,三套; 减速器:H3SH25-28,德国 FLENDER,三台,风冷却油站系统。 2.2胶带 胶带:钢绳芯阻燃胶带,带强:ST5400,带宽:1800mm。 2.3联轴器 高、低速轴联轴器推荐选用美国FALK公司蛇形联轴器。蛇形联轴器具有以下技术功能:以蛇形弹簧为弹性元件,在具备了较强弹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联轴器传递扭矩,可用于重型机械及通用机械场合;这种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蛇形弹簧,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允许转速较高,在轴向、径向和角向具有良好的补偿能力,承受扭矩较大,适用于重型机械及通用机械场合。 2.4滚筒 传动滚筒:直径D=Ф2040,滚筒筒体采用铸焊结构,

斜井绞车选型设计

斜井绞车选型设计方案 设备处 2012年9月28日

目录 目录 (1) 前言 (2) 1 设计要求及设计参数 (3) 2 钢丝绳选型设计 (4) 3 绞车选型设计 (9) 4 钢丝绳校核 (13) 5 绞车校核 (14) 6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参考规范性文件 (24)

前言 我矿的斜井带式制动绞车(型号为JT-0.8×0.6)安装于1991年,虽只用作提升矿车,但也肩负着东部出矿的提升重任,现设置两班制,每日工作时间也有16个小时,属于我矿的重要考核设备。绞车距今已投入使用20多年,设备陈旧,技术状况较差,且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文件,已将带式制动绞车列为淘汰产品,禁止在煤矿和金属非金属矿山使用,因此公司领导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考虑到我矿目前的安全形势,决定对斜井绞车进行更换。 本设计在现有的技术参数下,严格参照《GB l642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并结合全国大部分金属非金属矿山中已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查并同意使用的斜井绞车型号,对我矿斜井绞车进行选型设计。

1 设计要求及设计参数 1.1 设计要求 我矿原斜井绞车型号为JT-0.8×0.6,钢丝绳采用的是6×19-NF-Φ15.5,斜井长度为125m ,轨道倾角为20°,提升一辆重车。此次更换斜井绞车,轨道倾角仍为20°,但要求绞车能够在200m 斜井长度上提升两辆重车。 根据现场实际尺寸画出斜井绞车提升示意图,如下: 图1 斜井绞车提升示意图 1.2 设计参数 根据已知参数和现场实际尺寸,则设计参数如下: (1)矿车类型:0.68 m 3 翻转式矿车,矿车自重:1710M kg =; (2)矿岩容重:3.1 t / m 3;矿岩松散系数:1.6;矿车装满系数:0.85; 矿车有效载重:2 3.10.680.8511201.6 M kg =??=; 则两辆重车重量:122()2(7101120)3660K M M M kg =+=?+=; (3)轨道倾角:20θ=?; (4)斜井长度:0200L m =;380挂钩点至380井底距离暂取10m ;420摘 钩点至420井口距离暂取20m ;'2001020230L m =++=; (5)380挂钩点到420第一个地滚筒间钢丝绳长度:L=210m ; (6)斜井已铺设15kg/m 的轨道,600mm 轨距,采用水泥轨枕。

系泊系统的设计和探究

系泊系统的设计和探究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填写): 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规则》(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站下载)。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资料(包括网上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列出,并在正文引用处予以标注。在网上交流和下载他人的论文是严重违规违纪行为。 我们以中国大学生名誉和诚信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12位数字全国统一编号): 参赛学校(完整的学校全称,不含院系名):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 (打印并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意味着对参赛队的行为和论文的真实性负责) 日期:年月日 (请勿改动此页内容和格式。此承诺书打印签名后作为纸质论文的封面,注意电子版论文中不得出现此页。以上内容请仔细核对,如填写错误,论文可能被取消评奖资格。) 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填写): 2016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 赛区评阅记录(可供赛区评阅时使用): 送全国评阅统一编号(赛区组委会填写): 全国评阅随机编号(全国组委会填写):

物流系统优化案例

前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和加剧,企业在充分挖掘“第一利润源泉”(节约原材料)、“第二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转向建立和改进高效的物流系统,并将之称为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泉”,这己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竞争领域”。物流运作水平的高低成为判断企业现代化经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也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适应现代社会对物流服务快速、安全、可靠、低费用的需求,是现代物流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JY物流作为一个仓储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无论在技术还是体制都占一定的优势,但如何制定发展战略仍将显得尤为重要。从JY集团自身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整合资源,优化路线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以降低运营成本,增加市场份额为目标应当成为JY集团的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 在指导思想的总体框架内,本方案整体分为JY物流网络的优化,仓库内部的布局合理化,业务流程的再造、新业务的拓展,企业文化、绩效评价。从JY 集团面临的一些明显问题入手,并以此为突破口在网络优化上实施优化,逐渐深入。接着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符合当今企业内外环境的再造,以保障和增强省内零担快运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辐射全国的一些盲点地区我们创新地提出了基于ASP模式的物流动态联盟,并与当地物流仓储企业合作达到全国的覆盖。 本方案严格按照案例所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并结合JY集团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了工程、管理、经济、技术等不同领域的多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目录 前言 (1) 1绪论 (5) 1.1JY物流的发展过程及概述 (5) 2 JY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10) 3 物流规划 (12) 3.1 基于同城配送体系下的车辆调度 (12) 3.2 运输网络规划 (14) 3.2.1 “轴辐式”网络的特点 (14) 3.2.2“轴辐射”的运营模式 (15) 3.2.3网络问题的描述 (15) 3.2.4在途运输成本 (16) 3.3集团文化SWOT分析 (18) 3.3.1初步解决思路 (20) 3.4仓库 (21) 3.4.1物流仓库主要区域布局 (21) 3.4.2自动分拣系统 (22) 3.4.3设备选型 (24) 3.4.4 仓储设备 (26) 3.5物流园区的选址问题探究 (27) 4 业务流程再造 (30) 4.1物流金融概述 (30) 4.2物流金融发展的背景 (31) 4.3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金融服务的模式选择 (31) 4.4物流金融面临的风险分析及对策 (35) 4.5物流信息系统 (37) 4.5.1JY物流信息系统的SWOT分析 (37) 4.5.2 系统结构 (38) 4.5.3业务信息系统 (40) 4.5.4 配送信息管理 (41) 4.5.6 营运管理功能 (42) 5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43) 5.1人员选拔 (43) 5.2 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44) 5.2.1对企业员工绩效定期不定岗位的培训 (44) 5.3 人员考评 (45)

矿井提升系统

矿井提升系统 1、钢丝绳提升: 历史最久,应用最广。特点是钢丝绳牵引容器在井筒中按规定的加速、等速、减速和爬行速度升降,要求停车准确。设备功率较大,整套机电系统必须具有完善的控制和保护性能。钢丝绳提升是由原始的提水工具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中国于公元前一千多年左右发明桔槔,用以汲水。后来又发明了手摇辘轳,战国初期已用作采矿提升工具。公元前约200年,四川用畜力绞车汲卤。19世纪初期,德国制出第一台蒸汽机拖动的木结构缠绕式提升机。1827年又出现钢结构提升机。1877年德国设计出第一台单钢丝绳(单绳)摩擦式(戈培)提升机;1905年德国又制出电力拖动的提升机。1938年瑞典制出双钢丝绳(多绳)摩擦式提升机(见钢丝绳运输)。 2、立井提升系统: 立井双箕斗提升系统(图1),采用箕斗作为提升容器,一个箕斗在井底煤仓自动装载后,被提升到地面卸载;另一箕斗由地面下降到井下煤仓处装煤。提升机用缠绕卷筒式或多绳摩擦轮式,后者发展很快,其布置方式有井塔式和落地式。这种提升系统主要用作大、中型矿井的主井提升。立井双罐笼提升系统采用罐笼作为提升容器,主要用作大、中型矿井的副井提升,提升废石、矸石、人员、材料和设备。带有平衡重的单容器提升系统钢丝绳的一端为提升容器,另一端为平衡重;用于提升量较小的多水平提升。凿井吊桶提升系统采用吊桶作为提升容器,有单吊桶和双吊桶提升。专供立井开凿或井筒延深时用(见普通凿井法)。 3、斜井提升系统: 斜井箕斗提升系统工作过程与立井箕斗提升相同(图2)。用于产量较大或井筒倾角大于25°的斜井提升。斜井罐笼提升系统,现很少使用。斜井串车提升系统矿车作为提升容器,有单钩和双钩提升之分。但须有防跑车装置,防止跑车事故。这种系统投资小,基建快,多用于产量较小的斜井。斜井人车提升系统根据安全规定,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垂深超过50m,应装设机械运送人员的设备。斜井人车,就是这种设备之一。这种系统须有可靠的断绳防坠器和安全信号。 4、矿井提升设备的电力拖动: 分为交流绕线型异步电动机拖动和直流他激电动机拖动两种方式。直流拖动调速性能好,调速时电耗小,工作方式转换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但需要一套整流设备,初期投资大。大功率可控硅整流装置的发展,促进了直流拖动的应用。在中国单机容量大于1000kW时,考虑采用直流拖动。交流拖动设备简单,投资小,容量小时采用。矿井提升设备已向自动控制发展。主井提升实现自动化,副井提升负载变化大,一般采用遥控方式实现半自动化(见矿井自动化)。

矿井提升系统设计(箕斗)

第1章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据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煤矿生产向着大型化、高产、高效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提升运输等生产环节相互配套。特别是主井提升系统作为煤流系统的咽喉,其生产能力和设备状况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生产和效益的提高。所以,我们应在降低费用、降低改造难度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设备的结构来满足矿井提升的要求。 1.1、箕斗的发展过程 70年代设计的JDG(S)及JD系列箕斗,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缺点是:(1)箕斗要结构上可能会出现在闸门自重和煤压作用下意外地自动打开,且溜嘴会伸出箕斗外廓而造成井筒装备和箕斗均遭破坏,国内曾发生多次重大事故。(2)卸载时冲击大,易造成闸门损坏,维护工作量大。(3)溜煤底板倾角偏小,易造成粘煤,需人工辅助清理,从而延长箕斗休止时间。并且箕斗本身维修量很大。 为了克服70年代设计的老式箕斗的缺点,我国相继开发了外动力开闭垂直平板闸门箕斗,克服了箕斗闸门意外自动打开的缺点,但都需在井架上增加一套外动力卸载装置,结构复杂,增加了设备投资和维护检修工作量;由于是气动操作,经常出现气压不稳,造成气缸动作滞后现象,严重时打不开闸门。在正常情况下,箕斗运输卸载位置停稳后,捕捉器须走完一段空行程后,才能将闸门托住并开始往上提,这样就增加了箕斗停止时间(一般为8-10秒)即增加了一次提升循环时间。有时不能满足年生产量的要求,仍须进行改进。 1.2、新型箕斗的优越性及特点 为了满足矿方实际生产的需要,研制开发了曲轨自动开闭侧底扇形闸门上开式箕斗。新型箕斗卸载无需外动力,整个卸载过程实现自动化。箕

斗进入曲轨起弯点时,闸门即开始打开开。箕斗至停罐位置时,卸载时间已进行20%-30%,这样就节约了箕斗的休止时间,即节约了箕斗一次提升循环时间,从而为煤矿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箕斗技术改造主要是根据煤矿反馈的意见,对箕斗进行技术改造,以适应煤矿生产的实际需要。 1.2.1箕斗改造的核心技术即是对扇形闸门的改造。开发的新产品较70年代设计的老式箕斗及外动力开闭垂直平板闸门箕斗具有极大的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 1、老矿井改造的箕斗在不改变箕斗外形尺寸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箕斗的容积。在提升系统允许的条件下,能够增加箕斗的提煤量。 2、简化了闸门开闭机构,减少了事故点,便于维修。 3、安全可靠,这种结构只有卸载滚轮进入卸载曲轨、箕斗上提时才能将闸门打开。而且闸门开启是由小大,箕斗运行时没有任何冲击力即能打开闸门,所以运行非常安全。 4、闸门开闭运行轨迹是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无论打开还是关闭闸门均不超出箕斗外廓,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意外打开闸门而引了发的损坏井筒装备事故的发生。 5、闸门在改造后可以在滚轮侧采用配重的方式,对闸门受力进行调整,以取得最佳的受力状态。 6、门打开时,煤流开始加速,形成往煤仓去的抛物线,故而撒煤量很小,几乎看不到撒煤。解决了以往底卸式闸门打开时,部份煤流直接下堕,形成不了往煤仓去的抛物线,增加撒煤量的难题。这实际上是从“被动的有问题解决问题”变成“没有问题”,简单可靠。 1.2.2、为了保证在整个闸门开启(卸载)过程中煤不落入仓外,在闸门底板上装设了梨式卸煤板,闸门开启是由小到大,卸煤时煤流量也是变

实验六PID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实验六 PID 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一.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MATLAB 中SIMULINK 仿真工具进行复杂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与优化设计,综合检查学生的文献查阅、系统建模、程序设计与仿真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及预习内容: 1.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所谓优化设计就是在所有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具有最优目标(或结果)的设计方法。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控制系统参数的最优化问题,即在系统构成确定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参数,以使系统的某些性能达到最佳;另一方面是系统控制器结构的最优化问题,即在系统控制对象确定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控制规律,以使系统的某种性能达到最佳。 在工程上称为“寻优问题”。优化设计原理是“单纯形法”。MATLAB 中语句格式为:min ('')X f s =函数名,初值。 2.微分方程仿真应用:传染病动力学方程求解 三.实验内容: 1.PID 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某过程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试设计PID 调节器参数,使该系统动态性能达到最佳。(习题5-6) 2.微分方程仿真应用: 已知某一地区在有病菌传染下的描述三种类型人数变化的动态模型为 式中,X 1表示可能传染的人数;X 2表示已经得病的人数;X 3表示已经治愈的人数;0.0010.072αβ==;。试用仿真方法求未来20年内三种人人数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实验程序: 建立optm.m 文件: function ss=optm (x) global kp; global ki; global kd; global i; kp=x (1); ki=x (2);

kd=x (3); i=i+1 [tt,xx,yy]=sim('optzwz',50,[]); yylong=length(yy); ss=yy(yylong); 建立tryopt.m文件: global kp; global ki; global kd; global i; i=1; result=fminsearch('optm',[2 1 1]) 建立optzwz.mdl: 结果: result = 2.7011 0.4595 1.0911 优化前:

上兴隆煤矿副斜井辅助提升运输系统改造方案

兴仁市潘家庄镇兴隆煤矿 副斜井辅助提升运输系统 改 造 方 案 潘家庄镇兴隆煤矿机电科 二〇二〇年五月一日

目录 一、概况 (3) 二、当前运输系统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分析 (3) 三、副斜井提升运输系统改造方案 (4) 方案一:单轨吊运输系统 (4) (一)单轨吊安装巷道基本要求 (4) (二)机车的选型 (4) (三)机车选型的校验 (5) (四)轨道选型和吊挂方式选择 (6) (五)、巷道曲率半径要求 (8) (六)、预算资金 (8) (七)单轨吊效益及优缺点分析 (8) 方案二:无极绳绞车运输系统 (9) (一)无极绳绞车安装基本要求 (9) (二)无极绳绞车选型设计 (10) (三)无极绳绞车资金预算 (14) (四)无极绳绞车效益及优缺点分析 (14) 方案三:变频绞车运输系统 (15) (一)变频绞车选型 (15) (二)变频绞车资金预算 (15) (三)变频绞车效益及优缺点分析 (15) 四、总述 (16)

兴仁市潘家庄镇兴隆煤矿 副斜井辅助提升运输系统改造方案 一、概况 我矿副斜井现采用5台绞车接力运输方式,绞车数量多,轨道运输线路从地面到井底车场总长约2500米,运输轨道线路长,运输轨道采用24kg/m规格,运输坡度最大为7°,局部地段线路平缓,运输车辆不能自滑,在十联巷位置还安装有一台绞车作为下放设备材料的对拉绞车,因副斜井巷道易底鼓,导致轨道线路变形,高低错差与轨距超标,且副斜井又兼作行人和运输通道,无法真正实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安全管理要求,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为了改善副斜井提升运输条件,确保运输安全,杜绝发生运输事故,需要对副斜井运输方式进行改造,我故拟使用单轨吊取代绞车运输,进一步改善我矿辅助运输系统,提高运输效率。 二、当前运输系统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分析 1、多台绞车分段接力运输,运输系统复杂,转运环节多,运输时间长,基本上每班综合队只能提升一来回,运输效率低,占用人员多,综合队现有人员10人,材料、设备在井下全部靠人员搬运,运输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 2、多台绞车接力运输方式属于落后的传统辅助运输方式,运输设备分散,转载换乘点多,现场安全管理困难,容易引发运输事故,给行人安全通行造成极大的威胁,对此煤矿虽已经制定有多项运输安全

斜井提升绞车设计选型资料

第4章斜井提升 4.1斜井串车提升 本章主要介绍平车场双钩串车提升运动学分析与循环周期的计算。 4.1.1平车场双钩串车提升运动学分析 平车场双钩串车提升如图1-1,开始时,在井口平车场空车线上的空串车,由井口推车器以a0加速至 v=1.0m/s的低速,向下推进。同时,井底重串车上提, 全部重串车进入井筒后,绞车以a1加速到最大提升速度v m 。并等速运行,行至 井口。空串车运行到井底时,绞车以a3进行减速运行,使之由v m减至 v,空串 车进入井底车场时,减速、停车。与此同时,井口平车场内的重串车在重车,借助惯性继续前进。行至摘挂钩位置时,摘下重串车挂上空串车,此时,井下也摘挂钩完毕。打开井口空车线上的阻车器,再进行下一个循环。 图4-1 斜井平车场及其速度图

4.1.2斜井串车运动学计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用矿车升降物料时,最大允许速度v m≤5m/s ,倾斜井巷内升降人员时,其加速度a 1和减速度a 3≤0.5m/s 2。本例初选最大速度 v m=4.7m/s ,初加速度a 0=0.3m/s 2,主加速度a 1=0.5m/s 2和主减速度a 3=0.5m /s 2,车场内速度v 0=1.0m/s ,各阶段运行速度计算图如图1-2所示 图4-2 各阶段运行速度计算图 4.1.3一次提升循环时间T (1) 速度图中各阶段运行时间及路程计算如下: 重车在井底车场运行阶段 初加速时间 t 01= 00a v =3 .00.1=3.33 s 初加速行程 L 01=02 02a v =3 .020.12 =1.67 m 等速度行程 L 02=L D -L 01=30-1.67=28.33m 等速度时间 t 02= 002v L =0 .133 .28=28.33s

实验六PID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实验六PID 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一. 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MATLAB 中SIMULINK 仿真工具进行复杂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与 优化设计,综合检查学生的文献查阅、系统建模、程序设计与仿真的能力。 二. 实验原理及预习内容: 1. 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所谓优化设计就是在所有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寻找具有最优目标 (或结果)的 设计方法。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控制系统参数的最 优化问题,即在系统构成确定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参数, 以使系统的某些性能达 到最佳;另一方面是系统控制器结构的最优化问题, 即在系统控制对象确定的情 况下选择适当的控制规律,以使系统的某种性能达到最佳。 在工程上称为“寻优问题”。优化设计原理是“单纯形法” 。MATLAB 中语 句格式为:X f min s ('函数名’,初值)。 2. 微分方程仿真应用:传染病动力学方程求解 三. 实验内容: 1. PID 控制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某过程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试设计 达到最佳。(习题5-6) 2. 微分方程仿真应用: 地区在有病菌传染下的描述三种类型人数变化的动态模型为 PID 调节器参数,使该系统动态性能 已知某

X1X2 XdO )620 X,X2X2X2 (0)10 X2 X3 (0)70 丸X2 X3

式中,X1表示可能传染的人数;X2表示已经得病的人数;X3表示已经治愈的人数;0.001;0.072。试用仿真方法求未来20年内三种人人数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实验程序: 建立optm.m文件: function ss=optm (x) global kp; global ki; global kd; global i; kp=x (1); ki=x (2); kd=x (3); i=i+1 [tt,xx,yy]=sim('optzwz',50,[]); yylo ng=le ngth(yy); ss=yy(yylo ng); 建立tryopt.m文件: global kp; global ki; global kd; global i; i=1; result=fmi nsearch('optm',[2 1 1]) 建立optzwz.md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