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创新杨引平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创新杨引平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创新杨引平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创新杨引平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创新杨引平

发表时间:2019-09-19T14:05:13.54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2期作者:杨引平

[导读]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在科技发展与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比传统的设计方法更具优势,更能体现人类的智慧。但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们仍需要在现代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继续革新,创造出更多优秀的设计方法,创造出更多优质的产品。本文主要对几种现代设计方法和机械创新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杨引平

广东索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在科技发展与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比传统的设计方法更具优势,更能体现人类的智慧。但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们仍需要在现代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继续革新,创造出更多优秀的设计方法,创造出更多优质的产品。本文主要对几种现代设计方法和机械创新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计;设计方法;机械创新

引言

时代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丰富了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也使得人们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高端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市场上各类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质量优越、价格低廉,还要求产品的功能更加丰富,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而机械设计作为产品创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正是一种需要不断创新的活动,现代设计方法正是在这种要求下产生的,它将各种设计技术与设计方法深度融合,灵活应用,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创新程度和质量,也带动了机械设计领域效率的提升,丰富了产品市场,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技术迅猛的发展速度和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存储便捷、运算精确、逻辑判断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推动制造产业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在机械设计领域,计算机的应用使得计算机辅助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迅速普及。计算机辅助技术即CAD技术正是依靠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完成一定的设计工作并实现了人机交互。其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1.计算机能够存储大量设计方案、经验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有助于帮助设计新手快速学习并完成一定的设计任务;2.计算机技术除了能够辅助设计外,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制造、自动化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同样依托计算机技术的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自动化管理能够与CAD紧密结合,形成集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市场预测、生产规划以及产品销售与一体的集成制造系统,对人力、物力、技术与时间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有效提升企业效益;3.计算机技术的诸多优势在机械设计领域得到充分发挥,极大的提高了设计效率,使得产品的更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进而增强了产品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计算机辅助性技术在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其强大的运算能力能够迅速帮助设计人员形成多种设计方案,极大的降低了设计者的工作量,解放了更多劳动力,可以让设计者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创新性工作,不断为机械设计提供更多有效方法与灵感。

(二)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作为一种新的机械设计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提前对一定范围内的相关产品进行汇总分析,针对不同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不同性能与属性进行分析整理,从中有针对性的寻找出所需要的属性、功能以及性能模块,并对这些模块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模块化设计在减少工作量,精简产品模型,提升产品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最少的模块种类与数量形成更多规格的产品,有助于提升更新换代速度,降低成本,减少设计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设计者提升了设计效率。

(三)并行设计

并行设计也称之为同步工程或集成工程,是对于各种可以进行并行设计的产品或者制造过程进行系统化设计的一种方法。传统串行设计的弊端在于需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逐个环节的设计,无法进行跳跃设计,这就导致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错误,就需要对之前许多环节进行修改,改动量过大,增加了开发周期与开发成本。而并行设计正好打破了内部各单元之间的界限,形成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协同设计模式,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四)机械系统设计

相较于新的机械设计方法,传统设计方法更多关注产品内部零件的完善或者一些子系统特性的优化,而忽视了零件之间以及产品内部与外部之间的联系,这就容易导致设计与最终产品出现脱节或者与市场需求脱轨。机械系统设计方法作为一种以系统性为核心的一系列设计方法,涵盖了设计计划、外部系统设计、内部系统设计与最终的制造与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内容,并根据系统性原则,综合考虑产品创造过程中的内外部关系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帮助协调各环节和系统之间的联系与作用,从而形成最优的系统功能表现。

(五)机械优化设计

机械优化设计是将工程问题的物理模型转化为相应的数学模型,再根据最优化设计理论选择出最优的方法,并借助计算机技术最终求得设计方法的最优解。目前,优化设计逐渐与其他方法融合形成各种新的优化设计方法,如与疲劳设计结合形成疲劳化设计,与机械动态设计结合形成机械动态优化设计,同时与反求工程、摩擦学设计以及创造性设计相结合,也产生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法,极大的丰富了机械设计的手段。

二、现代设计方法创新性研究

(一)创新设计原则

现代设计方法是在创新的基础上诞生的,因此创新是机械设计的灵魂,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没有章法随意创造,要想使设计的产品能够符合一定要求,创新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创新必须遵循安全可靠性原则,对于产品最终品质的评定,其安全可靠性是重要的标准,因此设计方法必须要尽量使产品满足必要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耐磨性等要求;其次,创新必须要遵循生态效益最优原则,尤其在当前大力提倡绿色、环保、节约的背景下,机械设计也必须要尽可能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后,创新需要遵循经济效益最优原则,这需要从设计和制造两方面进行考量,在设计上不但要选用价廉质优的材料,更要注重环境保护,在制造上要保证材料与零件符合加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复习题【答案2】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试题-----复习使用 考试形式:闭卷(带计算器与尺) 一、图解题 1.图解优化问题:min F (X)=(x 1-6)2+(x 2-2)2 s .t . 0.5x 1+x 2≤4 3x 1+x 2≤9 x 1+x 2≥1 x 1≥0, x 2≥0 求最优点和最优值。 最优点就是切点坐标:X1=2.7,x2=0.9 最优值:12.1【带入公式结果】 2.若应力与强度服从正态分布,当应力均值μs 与强度均值μr 相等时,试作图表示两者的干涉情况,并在图上示意失效概率F 。 参考解: 3 .已知某零件的强度r 和应力s 均服从正态分布,且μr >μs ,σr <σs ,试用图形表示强度r 和应力s 的分布曲线,以及该零件的分布曲线和可靠度R 的范围。 参考解: f (s) f (r) Y >0安全状态;Y <0安全状态;Y =0极限状态 f (Y)

强度r 与应力s 的差可用一个多元随机函数Y =r -s =f (x 1,x 2,…,x n )表示,这又称为功能函数。 设随机函数Y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 (Y ),可以通过强度r 与应力s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 (r )和f (s )计算出干涉变量Y =r-s 的概率密度函数f (Y ),因此零件的可靠度可由下式求得: Y Y f Y p R ?∞ =>=0d )( )0( 从公式可以看出,因为可靠度是以Y 轴的右边对f (Y )积分,因此可靠度R 即为图中Y 轴右边的阴影区域。而失效概率F =1-R ,为图中Y 轴左边的区域。 4.用图表示典型产品的失效率与时间关系曲线,其失效率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请分别对这几个阶段进行分析。 失效率曲线:典型的失效率曲线。失效率(或故障率)曲线反映产品总 体寿命期失效率的情况。图示13.1-8为失效率曲线的典型情况,有时形象地 称为浴盆曲线。失效率随时间变化可分为三段时期: (1) 早期失效期,失效率曲线为递减型。产品投于使用的早期,失效率较高 而下降很快。主要由于设计、制造、贮存、运输等形成的缺陷,以及调试、 跑合、起动不当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当这些所谓先天不良的失效后且运转 也逐渐正常,则失效率就趋于稳定,到t 0时失效率曲线已开始变平。t 0以前 称为早期失效期。针对早期失效期的失效原因,应该尽量设法避免,争取失 效率低且t 0短。 (2) 偶然失效期,失效率曲线为恒定型,即t 0到t i 间的失效率近似为常 数。失效主要由非预期的过载、误操作、意外的天灾以及一些尚不清楚的偶 然因素所造成。由于失效原因多属偶然,故称为偶然失效期。偶然失效期是 能有效工作的时期,这段时间称为有效寿命。为降低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而 增长有效寿命,应注意提高产品的质量,精心使用维护。加大零件截面尺寸 可使抗非预期过载的能力增大,从而使失效率显著下降,然而过分地加大, 将使产品笨重,不经济,往往也不允许。 (3) 耗损失效期,失效率是递增型。在t 1以后失效率上升较快,这是由于产品已经老化、疲劳、磨损、蠕变、腐蚀等所谓有耗损的原因所引起的,故称为耗损失效期。针对耗损失效的原因,应该注意检查、监控、预测耗损开始的时间,提前维修,使失效率仍不上升,如图13.1-8中虚线所示,以延长寿命不多。当然,修复若需花很大费用而延长寿命不多,则不如 报废更为经济。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复习题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试题-----复习使用 一、图解题 1.图解优化问题:min F (X)=(x 1-6)2+(x 2-2)2 s .t . 0.5x 1+x 2≤4 3x 1+x 2≤9 x 1+x 2≥1 x 1≥0, x 2≥0 求最优点和最优值。 最优点就是切点坐标:X1=2.7,x2=0.9 最优值:12.1【带入公式结果】 2.若应力与强度服从正态分布,当应力均值μs 与强度均值μr 相等时,试作图表示两者的干涉情况,并在图上示意失效概率F 。 参考解: 3.已知某零件的强度r 和应力s 均服从正态分布,且μr >μs ,σr <σs ,试用图形表示强度r 和应力s 的分布曲线,以及该零件的分布曲线和可靠度R 的围。 参考解: f (s) f (r) Y >0安全状态;Y <0安全状态;Y =0极限状态 f (Y)

强度r 与应力s 的差可用一个多元随机函数Y =r -s =f (x 1,x 2,…,x n )表示,这又称为功能函数。 设随机函数Y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 (Y ),可以通过强度r 与应力s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 (r )和f (s )计算出干涉变量Y =r-s 的概率密度函数f (Y ),因此零件的可靠度可由下式求得: Y Y f Y p R ? ∞ =>=0 d )( )0( 从公式可以看出,因为可靠度是以Y 轴的右边对f (Y )积分,因此可靠度R 即为图中Y 轴右边的阴影区域。而失效概率F =1-R ,为图中Y 轴左边的区域。 4.用图表示典型产品的失效率与时间关系曲线,其失效率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请分别对这几个阶段进行分析。 失效率曲线:典型的失效率曲线。失效率(或故障率)曲线反映产品总体寿命期失效率的情况。图示13.1-8为失效率曲线的典型情况,有时形象地称为浴盆曲线。失效率随时间变化可分为三段时期: (1)早期失效期,失效率曲线为递减型。产品投于使用的早期,失效率较高而下降很快。主要由于设计、制造、贮存、运输等形成的缺陷,以及调试、跑合、起动不当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当这些所谓先天不良的失效后且运转也逐渐正常,则失效率就趋于稳定,到t 0时失效率曲线已开始变平。t 0以前称为早期失效期。针对早期失效期的失效原因,应该尽量设法避免,争取失效率低且t 0短。 (2)偶然失效期,失效率曲线为恒定型,即t 0到t i 间的失效率近似为常数。失效主要由非预期的过载、误操作、意外的天灾以及一些尚不清楚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由于失效原因多属偶然,故称为偶然失效期。偶然失效期是能有效工作的时期,这段时间称为有效寿命。为降低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而增长有效寿命,应注意提高产品的质量,精心使用维护。加大零件截面尺寸可使抗非预期过载的能力增大,从而使失效率显著下降,然而过分地加大,将使产品笨重,不经济,往往也不允许。 (3)耗损失效期,失效率是递增型。在t 1以后失效率上升较快,这是由于产品已经老化、疲劳、磨损、蠕变、腐蚀等所谓有耗损的原因所引起的,故称为耗损失效期。针对耗损失效的原因,应该注意检查、监控、预测耗损开始的时间,提前维修,使失效率仍不上升,如图13.1-8中虚线所示,以延长寿命不多。当然,修复若需花很大费用而延长寿命不多,则不如 报废更为经济。

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邓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六班) 摘要: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的设计阶段是决定机器好坏的关键。自古至今,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形成,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和人们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历史变演、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提出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机械设计理论方法发展

邓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六班) 摘要: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的设计阶段是决定机器好坏的关键。自古至今,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形成,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社会和人们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历史变演、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提出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机械设计理论方法发展 0 前言 为了满足机器的使用功能要求、经济性要求以及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等,设计人员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设计过程。机械设计是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人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自机械学科开创以来,设计学领域就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不同的阶段它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进过积累和创新,不断闪现出新的亮点,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下面介绍了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历史进程、研究现状,通过调研、分析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1 历史回顾 机械设计是为生产机械所必须进行的技术决策活动,由于基础薄弱、积累的经验少等原因,这门学科的确立相对较晚。按照机械界的说法,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称为传统机械设计,其理论与方法都是根据常规的思路和步骤,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等教材主要讲述的是常规设计技术,虽然比之现代设计技术它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但是它是学习、应用发展现代设计技术的基础,它的经典性是每一个机械设计人员所不敢轻视和忽略的。 1.1传统机械设计的经典理论 (1)理论基础 机械设计需要观念指导,传统的设计方法能适应和满足当时人们的要求,则必然存在一套公认的理论。这套理论的基础有两点: 1)、静态解析和稳定性解析的观念; 在传统设计理论形成时期,牛顿力学的思维方式总是将处于变动状态之中的事物,抽象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包括静态)之中来描述;再加之受当时的实验和模拟技术水平的限制,所以就把复杂状态的问题采取近似的、粗略的简化处理,以便进行实验模拟和数值处理。 2)、合格设计的观念 传统的机械设计着重于实现机械本身预定的功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机器的工作能力,而对工艺和成本等考虑得较少。整个设计往往是根据任务和目标,先做出第一个方案,甚至造出样机,然后通过评定与考核,进行修改,形成第二轮方案,如此反复,直到满意为止。 (2)概念体系 针对这个理论基础,传统的设计论还建立了自己的经典概念,从而形成了静态解析的理论体系。其概念的建立,大致有两种模式: 1)将客观的变动状态抽象为稳定状态 或静态,进而建立概念,如“载荷” 的概念; 2)对具有随机性的现象,略去其分散 趋势的统计特征,仅只抓住集中趋 势的统计特征来建立概念,如“应 力”概念和“强度”的概念。 (3)设计准则

浅谈现代机械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机械设计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现代机械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是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机械制造要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敢于创新,才能把握机遇。本文就这话题展开探讨,以增进对现代机械制造的了解,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机械设计;产品制造;现状;发展趋势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成为了衡量一国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成为了各个国家之间科技竞争力的重大内容。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完美结合,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一个国家的制造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是工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工业大国,我们最薄弱环节是机械制造技术。展望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必须与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同步,但是无论怎样发展都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这样才可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而言,了解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把握现代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不断的更新理念,把机械制造技术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过渡的伟大目标才有可能尽早实现。 1.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从我国工业时代的兴起到现在,机械制造业不断在发生变化。从手工到机械,机械手工相结合,到自动化、智能化等等,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进步不断的发展新的机械制造技术。根据生产方式的变化,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类是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这包括早期的工业生产和手工制造业。第二类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的不断加快,设备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出现,汽车制造业和轴承等这样的大批量流水线生产业被研发,这些均属于设备密集型。第三类是信息密集型生产方式,这类生产方式是指新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加工生产,它实现了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器能够通过获得的信息实现快速准确的加工。第四类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方式,制造理念的飞跃即属于此类生产方式,其典型代表有计算机集成制造和柔性制造在内的较少信息参与的加工,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第五类是智能密集型生产方式,敏捷制造和智能制造是这类生产的主要内容,它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目前正在被研究和实施智能密集型生产方式的技术可以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超前地开发产品,从而实现多品种产品的全过程管理。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其特点 近年来,我国虽然不断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并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机械设计工程师考试大纲

机械工程师考试大纲,你看一下有没有含金量 Ⅰ.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 2.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3.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4.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表面涂盖处理、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并掌握某些重点。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 5.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熟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应用。 6.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了解有关质量检测技术。7.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数控(CNC)系统的构成、作用和控制程序的编制。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特点及应用。 8.了解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有关知识。 Ⅱ.考试内容 一、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 1.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 (1)图框 (2)图线 (3)比例 (4)标题栏 (5)视图表示方法 (6)图面的布置 (7)剖面符号与画法 2.零、部件(系统)图样的规定画法 (1)机械系统零、部件图样的规定画法(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齿轮、齿条、蜗杆、蜗轮及链轮的画法花键的画法及其尺寸标注弹簧的画法) (2)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图的示意画法(机械零、部件的简化画法和符号管路、接口和接头简化画法及符号常用液压元件简化画法及符号) 3.原理图 (1)机械系统原理图的画法 (2)液压系统原理图的画法 (3)气动系统原理图的画法 4.示意图 5.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 (1)尺寸标注 (2)公差与配合标注(基本概念公差与配合的标注方法) (3)形位公差标注 6.表面质量描述和标注 (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答案)

一、绪论 1.设计活动的特征有哪些? 时空性、物质性、需求性、创造性、过程性 2.试比较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区别? 传统设计师静态的、经验的、手工的方法,在设计过程中被动地分析产品的性能;而传统设计师动态的、科学的、计算机化的方法,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做到主动地设计产品参数。 3.简述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主要内容:设计理论是对产品设计原理和机理的科学总结。设计方法是使产品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判断产品是否满足设计原则的依据。 现代设计方法主要内容:设计方法学、计算机设计、有限元法、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 基本特点:程式性、创造性、系统性、最优性、综合性、数字性 二、设计方法学 1.设计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计划阶段、设计阶段、样机试制阶段、批量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2.常用的创造性技法有哪些? 智力激励法、提问追溯法、联想类推法、组合创新法、反向探求法及系统搜索法6类 3.运用功能分析法进行系统原理方案设计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三、相似理论及相似设计方法 1.相似三定理的内容和用途各是什么? 相似定理是用来判断两个现象相似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其所应遵循的法则 内容: 第一定律:对于彼此相似的现象,其相似指标为1,相似判据为一个不变量; 第二定律:某个现象的物理量总数为n,量纲独立的物理量总数为k,则该现象相似准则的个数为n-k,且描述该现象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相似准则π1,π2,,,,,,πn-k之间的关系,即 π,π,,,,,,π 第三定律:凡同一完整的方程组所描述的同类现象,当单值条件相似,且由单值条件的物理量所组成的相似准则在数值上相等,则这些现象就相识。 用途: 第一定理:介绍相似现象的属性; 第二定理:确定相似准则的个数以及相似结果的推广,也称π; 第三定理:也称模型化法则,也是相似现象的充要条件。 2.相似准则的导出方法及基本依据是什么? 导出方法:方程分析法、量纲分析法 基本依据:表示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其各项量纲必须是相同的 3.相似准则有哪些特点和性质? 如果两个现象相似,则这两者的无量纲形式的方程组和单值条件应该相同,具有相同的无量纲形式解。 出现在这两者的无量纲形式的方程组及单值条件中的所有无量纲组合数对应相等。 4.白炽灯的功率为其主要技术参数。现在要求在10~100W之间按几何级数分级设计六种型号。试确定其 功率系列(将计算值按0.5圆整) 解: 四、有限单元法 1.试简述有限单元法的主要思路、具体步骤及其依据。 核心思想:将复杂结构分解成形状简单、便于方程描述的规则单元,列出方程组求解 基本思路: “分”:用有限个规则单元代替原来的各种各样的连续系统,并用近似方程对每个单元的行为加以描述。 “和”:根据一定的规则,把关于单元的方程组合起来构成方程组,并引入外载及约束条件进行求解。 三个步骤:结构的离散化、单元分析、整体分析 2.单元刚度矩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完整word版)机械设计考试题库(带答案)

机械设计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有理论设计经验设计模型试验设计。 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机械零件。 3、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 4、按工作原理的不同联接可分为形锁合连接摩擦锁合链接材料锁合连接。 5、联接按其可拆性可分为可拆连接和不可拆连接。 6、可拆联接是指不需破坏链接中的任一零件就可拆开的连接。 7、根据牙型螺纹可分为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锯齿形螺纹。 8、螺纹大径是指与螺纹牙顶相切的假想圆柱的直径,在标准中被定为公称直径。 9、螺纹小径是指螺纹最小直径,即与螺纹牙底相切的假想的圆柱直径。 10、螺纹的螺距是指螺纹相邻两牙的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11、导程是指同一条螺纹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线距离。 12、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有螺栓连接双头螺栓连接螺钉连接紧定螺钉连接。 13、控制预紧力的方法通常是借助测力矩扳手或定力矩扳手,利用控制拧紧力矩的方法来控制预紧力的大小。 14、螺纹预紧力过大会导致整个链接的结构尺寸增大,也会使连接件在装配或偶然过载时被拉断。 15、螺纹防松的方法,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摩擦防松、机械防松、破坏螺旋运动关系防松。 16、对于重要的螺纹联接,一般采用机械防松。 17、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中,单个螺栓的预紧力F?为。 18、键联接的主要类型有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楔键连接切向键连接。 19、键的高度和宽度是由轴的直径决定的。 20、销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销连接销安全销。 21、无键联接是指轴与毂的连接不用键或花键连接。 22、联轴器所连两轴的相对位移有轴向位移径向位移角位移综合位移。 23、按离合器的不同工作原理,离合器可分为牙嵌式和摩擦式。 24、按承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传动轴。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创新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研究创新 引言 当今,是现代化社会发展关键期。现代工业技术革新、应用对机械设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现代机械设计是涉及机械原理、机械形式、力与运动、材料结构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复杂程度高的学科,是理论知识联系实践应用最佳的表现载体。为适应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对现代机械设计进行创新与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本文简要阐述现代机械设计概述、现代机械设计创新要求与原则、创新方法等内容,以此提升现代机械设计应用优势和所设计的产品质量,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 1现代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设计根据预想产品使用要求和功能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结合机械设计学、哲学、信息科学、人工结构学、哲学、美学等各类学科和原理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现代机械设计有别于传统机械设计主要体现在:一是技术的运用不同;二是设计产品性能、功能和结构不同;三是设计效率和设计重复性不同;四是对材料使用要求不同;五是设计理念与创新意识不同。现代机械设计基本步骤组成为:首先研究分析预设计机械产品的功能、工作原理;再次对预设计机械产品结构进行分析、组合;其次完成对预设计机械产品的力学传动、尺寸、精度等参数优选;最后进行组合分析和选取最佳的机械设计方案。 2现代机械设计创新要求与原则

现代机械设计要突破传统机械设计模式和思维,需要设计人员有创新意识,敢于标新立异将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运用在机械设计实践中,所设计的机械设备种类品种多,结构复杂,可实现多种功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生产需求。(1)现代机械设计创新要求。现代机械设计创新要求是通过创新机械设计理念,突出体现机械设计产品性能和产品技术特点,提高现代机械设计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可靠性及经济性。也可通过改良现有机械产品设计理念来实现。一是现代机械设计创新需要个性化,敢于破除旧的设计理念,寻求更合理的设计思路、设计方案或机械组合;二是现代机械设计创新要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标准量化,这需要贴合市场需求,机械设计产品应易批量生产、功能配置合理、人机交互操作性强;三是现代机械设计创新要有可靠性及经济性,机械设计产品的安全可靠、市场价值决定了产品设计价值;四是现代机械设计创新需要有创新思维,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哲学、美学、人体结构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修养和逆向思维、跳跃思维等,可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寻求最优化的设计方案。(2)现代机械设计创新原则。现代机械设计创新原则包括:机械产品功能多样性、最大经济效益。即抛弃原有单一机械产品功能单一化,制造成本高昂等劣势,使现代机械产品功能多样,增加市场需求,同时功能健全、安全性高的机械产品市场逐渐成型,应注意机械设计制造成本控制,实现产品生产销售的经济利润最大化。 3现代机械设计创新方法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设计追求产品质量和设计精度要求,将高科技和各类学科融合深度交互知识、先进的设计理念运用在机械设计中,使得现代机械设计更加简单、高效。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优化设计、变形设计(VD)、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方法与发展探析

现代机械设计技术方法与发展探析 发表时间:2018-10-25T12:09:04.6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作者:刘勇刘红亮[导读] 现代机械设计,在综合各学科知识,各学科技术交叉对设计进行改进和最佳化方面有独到的长处。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57 摘要: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机械设计应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机械设计方法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机械设计;技术;方法;发展趋势现代机械设计,在综合各学科知识,各学科技术交叉对设计进行改进和最佳化方面有独到的长处。在未来绿色化,智能化的趋势下,现代机械设计技术必将进一步发展,设计出质优价廉的产品,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1现代机械设计的特点机械设计是对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运动形式,和零件的规格尺寸进行测量研究及计算,从而将其转变成详细具体的描述方式,以之为机械制造的依据和参照。机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优化设计,也就是为了在特定的条件下组织构建出造价、性能、质量都最佳的机械。 现代机械设计有其鲜明的特点,即不但要求设计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物流技术、各零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计算,而且还需融通多门科学知识,如创造性工程、美学、仿生学、控制论、机械电子学、价值工程等,使设计出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现代社会对机械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产品能够立足于市场,机械系统不仅需要能够在实现预期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设计的机械系统满足物美价廉、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污染小等特点。2机械设计的常用现代设计方法为了寻求能够保证设计的质量、加快设计的速度、减少和避免设计失误的方法、措施,并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使得设计工作现代化,从而引发了对现代设计方法的研究。若把现代设计的方法应用到机械设计中,就称其为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现今,经常采用上述方法论中的创造性设计法、技术预测法、信号分析法、系统设计法、相似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有限元和边界元分析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优化设计法、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法、艺术造型设计法等。 2.1专业的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由于计算机计算速度快,计算量大,且具有智能的逻辑判断能力,已经成为机械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机械设计的计算,决策,分析,综合以及数据图形处理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高速发展,由计算机系统专业从业人员和专业的机械设计人员共同协作开发设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使的该应用软件可以快速准确的反应机械产品在工况中的损伤、失效以及破坏机理,根据这些数据定量出针对各零件和机械的动态行为的分析,形成稳定的机械设计程序,即专业的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例如:摩擦学设计、强度设计和温度场分析等。这些软件都是在传统的设计方法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出来的。 2.2通用的机械设计方法由于计算机发展的水平所限,一般专业的现代机械设计方法适用范围较小,一般的机械设计方法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对设计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此种设计方法,称为通用的机械设计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优化、有限元、可靠性、仿真、专家系统、cad等。这些方法并不只是针对机械产品去研究还有其自身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⑴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法等其他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它是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出一切可能的方案,并在一切可能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使期望的指标达到最优的设计方法。 ⑵模糊设计。它是将模糊数学知识应用到机械设计中的一种设计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各因素对设计结果的影响进行全面定量地分析得出综合的数量化指标作为选择决断的依据。模糊数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其包括模糊变换、模糊综合评判、模糊模式识别、模糊决策、模糊拓扑、模糊专家系统等综合理论。在机械设计中,一般将模糊技术与其它设计方法相结合,对机构进行研究。如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进行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参数、传动方案等的优化选择;将模糊技术与可靠性设计、优化设计相结合,形成了模糊可靠性设计、模糊优化设计、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等方法。 ⑶有限元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设计在各个工程领域中不断得到深入的应用。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结构离散化并用有限个容易分析的单元来表示,通过有限个节点来连接各个单元,然后根据变形协调条件综合求解。由于节点的数目也是有限的,单元的数目是有限的,所以称为有限元法。这种方法只要改变单元的数目,灵活性很大,就可以使解的精确度改变,得到与真实情况无限接近的解。 ⑷仿真与虚拟设计。虚拟技术的本质是以计算机支持的仿真技术为前提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模拟出产品开发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产品性能、产品制造成本、产品的可制造性、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拆卸性等从而提高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率。这种方法不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也实现了缩短产品开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⑸可靠性设计。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零件的可靠性设计。将常规设计方法中所涉及的设计变量如材料强度、疲劳寿命、尺寸、应力等,看成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变量是可靠性设计的主要特征。然后根据产品的可靠性指标要求,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得出零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和尺寸。3现代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3.1 绿色化所谓绿色设计,就是指通过高效的利用能源、资源来获得绿色产品的设计。具体而言,就是在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中,把产品的环境属性列在首位,在满足环境要求的同时,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基本功能与经济性。绿色产品是既具有特定的功能,又对人体健康以及周围的环境没有危害的产品。绿色设计既是实现人类能够享受美好健康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具有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意义。 3.2智能化

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识

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识 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任何机械零件或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受到各种形式外力的作用。如起重机上的钢索,受到悬吊物拉力的作用;柴油机上的连杆,在传递动力时,不仅受到拉力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冲击力的作用;轴类零件要受到弯矩、扭力的作用等等。这就要求金属材料必须具有一种承受机械荷而不超过许可变形或不破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表现来的诸如弹性、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特征就是用来衡量金属材料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力学性能的指标。 1.1.1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强度指标一般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载荷即力表示,符号为c,单位为MPa 工程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或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用③ 表示。抗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用c表示。 对于大多数机械零件,工作时不允许产生塑性变形,所以屈服强度是零件强度设计的依据;对于因断裂而失效的零件,而用抗拉强度作为其强度设计的依据。 1.1.2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工程中常用的塑性指标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伸长率指试样拉断后的伸长量与原来长度之比的百分率,用符号S表示。断面收缩率指试样拉断后,断面缩小的面积与原来截面积之比,用表示。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越大,其塑性越好;反之,塑性越差。良好的塑性是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机械零件工作安全,不发生突然脆断的必要条件。 1.1.3 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硬度的测试方法很多,生产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复习题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试题-----复习使用 2 2 minF (X)=(x I-6)2+(X2-2)2 s- t?0. 5x i+x2W4 3x i+x2W9 X1+X2A1 X1> 0X2 >0 者的干涉情况,并在图上示意失效概率 参考解: 3. 已知某零件的强度r和应力S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口r> 口s, b r<(T s,试用图形表示强度r和应力s的分布曲线,以及该零件的分布曲线和可靠度R的范围。 参考解: Y>0安全状态;Y<0安全状态;Y=0极限状态 最优点就是切点坐标:X1=2.7,x2=0.9 最优值:12.1【带入公式结果】 2.若应力与强度服从正态分布,当应力均值与强度均值汀相等时,试作图表示两 、图解题 1.图解优化问题:

数。 设随机函数Y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 (Y),可以通过强度r 与应力s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r) 和f(s)计算出干涉变量 Y=r-s 的概率密度函数f(Y),因此零件的可靠度可由下式求得: R = p (Y .0) = ° f (Y)dY 从公式可以看出,因为可靠度是以 Y 轴的右边对f(Y)积分,因此可靠度 R 即为图中 Y 轴右边的阴影区域。而失效概率 F=1-R ,为图中Y 轴左边的区域。 4 ?用图表示典型产品的失效率与时间关系曲线,其失效率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请分别 对这几个 阶段进行分析。 失效率曲线:典型的失效率曲线。失效率(或故障率)曲线反映产品 总体寿命期失效率的情况。图示 13.1-8为失效率曲线的典型情况,有时形 象地称为浴盆曲线。失效率随时间变化可分为三段时期: (1) 早期失效期,失效率曲线为递减型。产品投于 使用的早期,失效率较高 而下降很快。主要由于设计、制造、贮存、运输等形成的缺陷,以及调试、 跑合、起动不当等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当这些所谓先天不良的失效后且运 转也逐渐正常,则失效率就趋于稳定,到 t 0 时失效率曲线已开始变平。t 0 以前称为早期失效期。针对早期失效期的失效原因,应该尽量设法避免, 争取失效率低且 t o 短。 (2) 偶然失效期,失效率曲线为恒定型,即 t o 到t i 间的失效率近似为常 数。失效主要由非预期的过载、误操作、意外的天灾以及一些尚不清楚的 偶然因素所造成。由于失效原因多属偶然,故称为偶然失效期。偶然失效 期是能有效工作的时期,这段时间称为有效寿命。为降低偶然失效期的失 效率而增长有效寿命,应注意提高产品的质量,精心使用维护。加大零件 截面尺寸可使抗非预期过载的能力增大,从而使失效率显著下降,然而过 分地加大,将使产品笨重,不经济,往往也不允许。 (3) 耗损失效期,失效率是递增型。在 t i 以后失效率上升较 快,这是由于产品已经老化、 疲劳、磨损、蠕变、腐蚀等所谓有耗损的原因所引起的,故称为耗损失效期。针对耗损失 效的原因,应该注意检查、监控、预测耗损开始的时间,提前维修,使失效率仍不上升, 如图13.1-8中虚线所示,以延长寿命不多。当然,修复若需花很大费用而延长寿命不多, 则不如报废更为经济。 阜期 失效期偶然失效期 耗损 to

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研究

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研究 在机械设计现代化进程中,设计者需要科学分析现代化设计要求,根据机械生产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创新设计形式,优化设计方案,同时,还要在设计方案中指导机械加工人员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以此提升机械设计质量与可靠性。本文对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进行了探讨。 标签:现代机械设计;创新;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在创设设计理念的同时,设计师也应该将智能化的因素引入到设计中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描述机械产品的各种工况行为进行了解,对设计产品的性能、设计进行合理性和最优性的考虑,力争让用户获得更为优越的使用体验。 1、现代机械设计特点分析 机械创新设计(Mechaical Creative Design ,MCD)是指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已有的相关科学技术成果,进行创新构思,设计出具有新颖、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机械产品(装置)的一种实践活动。在传统形式的机械设计中,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设计人员,结合自身设计经验开展设计工作,其机械设计思想当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主观判断,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必须要拥有较强的机械设计与管理水平。在工业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械已经广泛应用到社会各行业中,有着较为开放性的表现形式。传统机械设计期间,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计失误率,不断提升工作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大力探索新颖化的设计技术,尽量多的结合总目标进行设计,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设计方案,在真正完成上一环节之后才可以开始下一环节,这样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在新型机械设计中,工作人员将设计数据以及方案内容有效导入计算机,然后做出立体化图形,并在数据内容基础上做出适当修改,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增强设计内容的科学性,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2、机械设备设计研发流程 机械设备的设计研发阶段决定一个机械设备的全寿命周期中最重要的形成环节,主要工作是根据客户提出的实际需要和应用,设计研发出来的能有效的实现一种或多种满足客户需求功能的机械装备,而在此过程如何创新和设计是需要重点优先考虑的事情。 第一步,跟一般的设计研发步骤相似,由需求应用单位的人员提出设计研发申请,创新性的分析和研究实现客户需求的方法,考虑到性价比和发展性;第二步,等到设计研发申请经过设计负责部门商议研究得到批准以后,设计人员必须将申请中的需求细化分解任务,细化到设计研发任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第三步,相关的各方接到任务的部门根据任务书要求,挑选人员,成立专项部门进行创新性研发。

关于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的综述

关于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的综述 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孙志会 摘要: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基础与核心,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现代机械设计的手段和目的。现代机械设计具有动态的、科学的、计算机化的特点,在技术上体现智能化、经济性和精确性。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材料科学的研究及制作技术两个方面差距最大。 关键词: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前景分析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开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从古至今的科技发展,无一不包含机械设计理论的成果。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是对现代机械产品原理和机理的科学总结,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使现代机械产品满足以及判断现代机械产品是否满足设计原则的依据。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基于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形成的,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基础与核心。因此,掌握机械设计理论的程度将直接反映机械设计的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机械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向前推进,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现代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手段。 现代机械具有的特征 ①机械应是一种有“头脑”的手足延长;②不仅仅只处理物质和能量,而且更关注处理信息;③满足人们的综合需求;机械将具有更强

的智能。正因为现代机械具有以上特征,因此,现代机械设计在设计思想、设计准则和设计过程上与传统机械设计都有所不同。传统机械设计更多地靠经验和借鉴,关注机械系统对象,以经典力学、强度等准则,过程为任务→方案→样机→试验→修改→(重复);现代机械设计则更多地运用最新技术、大系统论,以广义力学、可靠性等准则,过程为虚拟样机→评价→优化参数→设计与制作。现代机械设计在技术上体现智能化,其中包含了大量创造性思维过程和智能活动。 现代机械的设计方法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具有的范畴:1.信息方法论,如信息分析法、技术预测等;2.系统论法,如系统分析法、人机工程等;3.控制论法,如动态分析法等;4.优化论法,它是现代设计法的目标;5.对应论方法,如相似设计等;6.智能论方法,如CAD、计算机辅助分析等; 7.寿命论方法,如可靠性和价值工程;8.离散论方法,如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9.模糊论方法,如模糊评价和决策等;10.突变论方法,如创造性设计等;11.艺术论方法,如艺术造型等。 在生产实际中常用的现代设计方法有:1.技术预测法,2.创造性设计,3.系统设计法,4.信号分析法,5.相似设计法,6.模糊设计法,7.动态分析设计法,8.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9.优化设计法,10.可靠性设计法,11.计算机辅助设计法,12.艺术造型法。 国内外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主要流派 1.德国、北欧机械设计方法学流派特点:强调系统总体设计,层次细、规范详细。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一、绪论 1.设计活动的特征有哪些 时空性、物质性、需求性、创造性、 过程性 2.试比较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的区别 传统设计师静态的、经验的、手工的 方法,在设计过程中被动地分析产品 的性能;而传统设计师动态的、科学 的、计算机化的方法,在设计过程中 可以做到主动地设计产品参数。 3.简述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 特点。 主要内容:设计理论是对产品设计原 理和机理的科学总结。设计方法是使 产品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判断产品是否 满足设计原则的依据。 现代设计方法主要内容:设计方法学、计算机设计、有限元法、优化设计、 可靠性设计 基本特点:程式性、创造性、系统性、最优性、综合性、数字性 二、设计方法学

1.设计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计划阶段、设计阶段、样机试制阶段、批量生产阶段、销售阶段 2.常用的创造性技法有哪些 智力激励法、提问追溯法、联想类推 法、组合创新法、反向探求法及系统 搜索法6类 3.运用功能分析法进行系统原理方案设 计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三、相似理论及相似设计方法 1.相似三定理的内容和用途各是什么 相似定理是用来判断两个现象相似的 充分必要条件及其所应遵循的法则

内容: 第一定律:对于彼此相似的现象,其相似指标为1,相似判据为一个不变量; 第二定律:某个现象的物理量总数为n,量纲独立的物理量总数为k,则该现象相似准则的个数为n-k,且描述该现象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相似准则π1,π2,,,,,,πn-k之间的关系,即 第三定律:凡同一完整的方程组所描述的同类现象,当单值条件相似,且由单值条件的物理量所组成的相似准则在数值上相等,则这些现象就相识。用途: 第一定理:介绍相似现象的属性; 第二定理:确定相似准则的个数以及相似结果的推广,也称π; 第三定理:也称模型化法则,也是相似现象的充要条件。 2.相似准则的导出方法及基本依据是什

新型自动翻页器的设计--机械设计方法

新型自动翻页器的设计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集成电路控制的自动翻页器模型。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翻页器技术的研究,针对现有翻页器体积大,噪音大,误操作频率高的缺点,利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结合数字控制电路提出一种全新的自动翻页器模型,具有电路简单,外型美观等优点。另外,由于该翻页器体积较小,所使用的皆是普通材料,所以还具有比较低的价格,相信会被广泛采用,为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关键词:自动翻页器单片机数字控制电路外型价格 A New Design of Auto Page -Turner Wang Hongwu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Xi’an 710049,China) Chen Hong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49,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research about the technology of page-turner both in home and abroad reveals that most present products have the shortcoming of large volume, strong noise and high rate of misoperation. The work supplies a modal of automatic page-turner based on the controlling of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DIC). The modal which uses single chip microcosm (SCM) to control the step motor and combines digital control circuits has the advantage of simple circuits and beautiful appearance. What’s more, for the volume is smaller and the material is ordinary, lower price will be another good point. The product would not only bring convenience to users but also be popular among consumers. Keywords Auto page-turner Single Chip Microcosm(SCM)Digital control circle Exterior Price 目录 第一章作品简介及前景分析 1.1 作品简介 (2) 1.2 前景分析 (2) 第二章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国内技术现状 (2) 2.2 国外技术现状 (3) 第三章该新型自动翻页器的技术指标及创新 3.1 技术指标 (3) 3.2 创新点 (3) 第四章具体模型简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