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学总结】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外科学总结】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外科学总结】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外科学总结】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外科学总结】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第二节动脉疾病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1、病因

①外来因素,主要有吸烟,寒冷与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感染。

②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以及遗传因素。

2、★★临床表现和分期

主要临床表现:①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②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③感觉异常。④患肢疼痛,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⑤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检查

动脉造影:可以明确患肢动脉阻塞的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4、预防和治疗

⑴一般疗法

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但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

⑵手术疗法

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

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

三、动脉栓塞

临床表现

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5“P”,即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

四、雷诺综合征

★雷诺综合征

是指小动脉阵发性痉挛,受累部位程序性出现苍白及发冷、青紫及疼痛、潮红后复原的典型症状。常于寒冷刺激或情绪波动时发病。

1、检查和诊断

根据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即可作出诊断。手浸泡于冰水20秒后测定手指皮温,显示复温时间延长(正常约15分钟左右)。此外,尚应根据病史提供的相关疾病,进行相应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利作出病因诊断,指导临床正确治疗。

2、治疗

疾病初期,采用保暖措施,;吸烟者应戒烟。药物治疗方面,首选胍乙啶,可与酚苄明(氧苯苄胺)合用,也可用妥拉苏林或利血平。尚可应用前列腺素E1(PGE1)。

第四节静脉疾病

一、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定义]

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

[病因]

(1)内在因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缺陷;

(2)外在因素: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便秘、妊娠等加强了血柱的重力作用。

[病理]

(1)瓣膜相对关闭不全→瓣膜松驰、关闭功能受破坏。

(2)加重了上一个瓣膜承受的压力、病情迅速发展。静脉瓣和静脉壁离心愈远,强度愈弱;静脉压力离心愈远而愈高。

[临床表现]

(1)患肢浅静脉(多见于大隐静脉)扩张、伸长、迂曲,伴患肢酸胀不适和疼痛;

(2)患肢踝部轻度肿胀、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局部硬结、湿疹、溃疡。

★[诊断]

(1)应了解浅静脉瓣功能、交通静脉瓣膜、功能和深静脉回流情况;

①大隐静脉瓣功能试验;

②深静脉通畅试验;

③交通静脉瓣功能试验。

(2)必须排除下列疾病

①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

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③动静脉瘘:患肢皮温高、局部可扪及震颤或血管杂音。先天性动静脉瘘,患肢较健肢长且粗。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症状轻、妊娠期发病、耐受力极差者。

方法:

①避免站立过久,卧床时抬高患肢;

②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2)硬化剂注射治疗

(3)手术疗法

适应症--有症状无禁忌症者

[并发症及其处理]

(1)血栓性静脉炎――抗生素、局部热敷

(2)溃疡形成―创面湿敷,抬高患肢。溃疡愈合或缩小后,手术治疗。

(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加压包扎或缝扎。

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病因]

(1)深静脉瓣膜先天发育异常,如单叶、三叶或缺如;

(2)瓣膜结构薄弱,不能耐受血柱的重力;

(3)持久的超负荷回心血量,导致静脉腔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4)小腿肌肉泵软弱,引起静脉血液积聚,继而瓣膜关闭不全。

[病理生理]

(1)瓣膜关闭不全,导致血柱重力增大,顺序影响远侧瓣膜关闭功能;

(2)近侧髂股静脉的血柱重力同时作用于大隐静脉,大隐V瓣膜比较薄弱,功能容易受累。

[临床表现]

(1)轻度:下肢重垂不适,浅静脉曲张,踝部轻度肿胀。

(2)中度:患肢胀痛,中度肿胀,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

(3)重度:上述症状加剧,足靴区并出现湿疹和溃疡。

[诊断]

凡是静脉曲张的病人,都应作深静脉瓣膜功能检查。

(1)下肢静脉顺行造影

深静脉扩张,瓣膜影模糊或消失,屏气试验可见含造影剂的血向远侧逆流。

(2)下肢静脉逆行造影

根据造影剂逆流的范围分为五级:

0级:无逆流;

Ⅰ级:逆流不超过大腿近端;

Ⅱ级:逆流不超过膝关节平面;

Ⅲ级:逆流超过膝关节平面;

Ⅳ级:逆流至小腿部甚至踝部。

(3)静脉测压

正常站立位足背浅静脉压力90mm Hg (12kPa)

活动后压力下降为44 mmHg (5.9kPa)

压力回升时间超过 20 秒。

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时是足背浅静脉压力有所升高,活动后压力平均为80mm Hg (10.7 kPa)

压力回升时间缩短为10秒左右。

(4)超声多普勒检查

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显示静脉有无逆流,

超声多普勒显像仪:观察瓣膜关闭情况,有无血液逆流。

[治疗]

行深静脉瓣膜重建术

(1)静脉瓣膜修复术

缩短松驰的瓣膜。

(2)股静脉瓣膜环形缩窄术

利用组织片,人工织物包绕于静脉外,缩小其管径。

(3)带瓣膜静脉段移植术

植入到股浅静脉的近侧。

同时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

四.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1)静脉壁损伤

激活血小板释放生物学活性物质、启动凝血系统,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

(2)静脉血流缓慢

使血小板轴流移向边流。

(3)血液高凝状态

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病理]

(1)血栓形成后可滋长曼延。

(2)血栓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溶解或断裂为栓子。

(3)血栓纤维机化、最终静脉再通,但静脉瓣膜被破坏

[临床表现]

(1)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部、前臂、或整个上肢肿胀、胀痛、活动受限。下垂位时症状加重。

(2)上腔静脉血栓形成

上肢、面部、眼睑肿胀:头胀痛:球结膜充血、水肿;颈部、肩部、前胸壁浅静脉曲张。

(3)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双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躯干浅静脉扩张:血栓累及肝静脉回流时,布-加氏综合征表现。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①解剖部位分型

A.中央型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全下肢肿胀:腹股沟韧带上下方疼痛、压痛;

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及体温升高。

B.周围

股静脉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腿或小腿肿痛、压痛;踝关节过度背屈可收小腿剧痛(Homans征阳性).

C.混合型

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②病程演变分型

A.闭塞型:疾病早期。以下肢肿胀和胀痛为特点;

B.部分再通型:病程中期。肢体肿胀减轻,浅静脉扩张更明显。小腿远端可出现色素斑。

C.再通型:后程后期。下肢肿胀基本消失,活动后再出现;豕静脉曲枨明显;小腿出现色素沉着和慢性溃疡。

D.再发型:在已通的深静脉腔内再次形成血栓。

[诊断]

一侧肢体突然发生肿胀、胀痛;浅静脉扩张;静脉造影可确定确定诊断。闭塞、中断、或充盈缺损。

[并发症和后遗症]

(1)肺栓塞

将带有滤网的金属支架放入下腔V,可预防此症发生。

(2)深静脉瓣膜破坏,导致静脉血逆流。

周围血管淋巴管疾病概述

第四十九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第一节概论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种类繁多,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狭窄、闭塞、扩张、破裂及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等。临床表现各有异同,一些关键主诉和体征,可提示诊断、判断病情。 (一)疼痛肢体疼痛是常见的症状,通常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 1 .间歇性疼痛血管疾病引起的间歇性疼痛有下列三种类型。 ( 1 )间歇性跋行( daudication ) :慢性动脉阻塞或静脉功能不全时,步行时可以出现小腿疼痛,迫使病人止步,休息片刻后疼痛缓解,因此又称为“间歇性跋行” . 疼痛程度不一,表现为沉重、乏力、胀痛、钝痛、痉挛痛或锐痛。从开始行走到出现疼痛的时间,称为跋行时间, 其行程称为跋行距离。如行走速度恒定,跋行时间和距离愈短,提示血管阻塞的程度愈严重。 ( 2 )体位性疼痛:肢体所处的体位与心脏平面的关系,可以影响血流状况、激发或缓解疼痛。 动脉阻塞性疾病时,抬高患肢因供血减少而加重症状,伴有肢体远端皮肤苍白;患肢下垂则可增加血供而缓解疼痛,但浅静脉充盈延迟。 相反,静脉疾病时,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而减轻症状;患肢下垂则因加重淤血而诱发或加重胀痛。 ( 3 )温度差性疼痛:疼痛与环境温度相关。 动脉阻塞性疾病时,热环境能舒张血管并促进组织代谢,减轻症状;如果后者超过了

血管舒张所能提供的血液循环,则疼痛加剧。 血管痉挛性疾病,在热环境下血管舒张、疼痛减轻,寒冷刺激则使血管痉挛及疼痛加重; 血管扩张性疾病则在热环境下症状加重。 2 .持续性疼痛严重的血管疾病,静息状态下仍有持续疼痛,又称静息痛( rest pain )。 ( 1 )动脉性静息痛:无论急性或慢性动脉阻塞,都可因组织缺血及缺血性神经炎引起持续性疼痛。 急性病变,如动脉栓塞可引起急骤而严重的持续性疼痛。 由慢性动脉阻塞引起者,症状常于夜间加重,病人不能人睡,常取抱膝端坐体位,以求减轻症状。 ( 2 )静脉性静息痛: 急性主干静脉阻塞时,肢体远侧因严重淤血而有持续性胀痛,伴有静脉回流障碍的其他表现,如肢体肿胀及静脉曲张等,抬高患肢可减轻症状。 ( 3 )炎症及缺血坏死性静息痛:动脉、静脉或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局部有持续性疼痛。 由动脉阻塞造成组织缺血坏死,或静脉性溃疡周围炎,因激惹邻近的感觉神经引起持续性疼痛。 由缺血性神经炎引起的持续性疼痛,常伴有间歇性剧痛及感觉异常。

第五十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说课讲解

第五十章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1.Try to depict the diagnostic basis of simple superficial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imbs. Patients present with superficial varicose veins along the course of greater saphenous vein and / or lesser saphenous vein and their tributaries, and complain of heaviness, fatigue of involved lower extremit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of superficial varicose veins. Physical examinations revealed superficial varicose veins along the course of greater saphenous vein and / or lesser saphenous vein and their tributaries, some patients have skin alterations such as pigmentation over varicose veins in calf, especially at gaiter area. For severe ones, even have mild edema around ankle and ulcer above medial malleolus level. Perthes test and Trendelenburg test might be help to identify the patency of blood reflux in deep vein and valvular function in perforator, respectively. Duplex ultrasound, venography will help confirm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e from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nd primary deep venous insufficiency. For moment, venography is the “golden standard” for the diagnosis of simple superficial varicose veins. 2. Try to depict the etiology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in lower limbs. The etiology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includes venous stasis, venous injury and hypercoagulation. Any reasons which can caused abovementioned states will result in DVT. Long-time bedding, peripheral venous ectasia caused by epidural anesthesia or general anesthesia, thus result in venous stasis. Left iliac vein compressed by both crossed right common iliac artery and the third lumbar vertebra in about 2/3 population, it’s the most often location where thrombosis will occur.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stimulus or hyperosmotic solution, venous injury caused by fracture, local contusion will result in venous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题库17-0-8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题库17-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肝动脉瘤的描述中,下列哪项是最正确的()。 A.肝动脉瘤是内脏动脉瘤中最常见的 B.肝动脉瘤分为肝内型和肝外型,并以肝内型居多 C.在肝内型肝动脉瘤中,以肝左叶多见 D.肝动脉瘤的主要病因是肝动脉插管化学疗法和肝动脉造影等医源性损伤 E.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内脏动脉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脾动脉瘤(约占60%),肝动脉瘤的发病率约为20%,占第二位。在肝动脉瘤的两种分型中以肝外型居多,而肝内型则以右侧多见。在引起肝动脉瘤的多种病因中,创伤、感染、动脉硬化以及先天性发育异常是主要病因。而手术治疗确实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脾动脉瘤的病因,下列哪项是最不正确的()。 A.妊娠 B.门静脉高压 C.胰腺炎 D.损伤 E.先天性因素 脾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其病因主要包括妊娠、门静脉高压、胰腺炎及损伤。不存在先天性因素。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内脏动脉瘤,下列哪个选项是最正确的()。 A.肝动脉瘤占30% B.肠系膜上动脉瘤以孕妇多见 C.在X线检查中,50%~70%的脾动脉瘤有严重钙化 D.肾动脉瘤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因素 E.脾动脉瘤可引起黄疸 在内脏动脉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脾动脉瘤(约占60%),肝动脉瘤的发病率仅为20%。常见于孕妇的是脾动脉瘤,而非肠系膜上动脉瘤。肾动脉瘤的主要病因应包括动脉硬化、创伤等。脾动脉瘤一般不引起黄疸。正确答案是:在X线检查中,50%~70%的脾动脉瘤有严重钙化。 https://www.doczj.com/doc/9a12029031.html,/ 护肤小知识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新乡医学院教案首页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The Disease of peripheral Blood Vessel & Lymphatics) 一、引言 周围血管病是指累及到除了心脏血管、颅内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的疾病。在和平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与之相关的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也猛烈增长。而今,血管疾病在目前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危害很严重。血管外科(Vascular Surgery)是新兴的专业治疗周围血管病的外科领域。自1889年Jassinowsky首次缝合外伤的动脉,到1902年Carrel创立早期血管外科基本技术;从合成纤维人造血管(图片)的问世,到显微血管吻合技术,以及上个世纪后半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多普勒、CT、MRA等高科技诊察手段的临床应用,血管外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原始到先进的发展过程。自专业的血管外科病房出现以后,改变了以往许多严重的血管病无法可医,或无医可就的局面,挽救了一大批患者的肢体和生命。 那么周围血管病主要有那些呢?介绍周围血管病的主要病种。血管疾病不外乎动脉疾病、静脉疾病和淋巴性疾病。其中淋巴性疾病很少见。不作为重点。动静脉血管的主要病变可有以下五种:狭窄、闭塞、扩张、破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具体疾病可有: 动脉疾病:动脉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动脉栓塞、多发性大动脉炎、雷诺综合征等; 静脉疾病: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此外还有动静脉瘘、动静脉外伤、门静脉系统疾病、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等等。 下面介绍这堂课的授课重点(重点内容在幻灯片中用※表示): 周围血管病的症状和体征;动脉瘤的概念和分类;动脉硬化闭塞症和急性动脉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二、周围血管病的症状和体征※ 那么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可能有那些表现呢?接下来我们学习概述:周围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运用动静脉对比法教学)按照疾病的进展规律循序渐进的逐一讲解疼痛、肿胀、感觉异常、温度改变、色泽改变、形态改变、肿块、营养性改变等症状和体征。配合展示典型的(图片),增强学生的对血管病表现的感性认识。 三、动脉疾病 (一) 动脉瘤(概念※分类※) 动脉瘤系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局限性膨出,以搏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以肢体主干动脉、腹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分析动脉瘤的实质所在,指出有关命名的问题,强调动脉瘤并不是肿瘤,而是一种动脉管壁的扩张。 (黑板图示)讲解动脉瘤的分类: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动

周围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 ? 核心内容 ? 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下肢静脉疾病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共有) 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45岁以上。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是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临床表现 (2)疼痛: 病变位于主-髂动脉者,疼痛在下腰、臀、髂、大腿后侧或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时伴阳痿; 病变在股动脉者,疼痛发生于小腿肌群

(3)后期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明显减低、发 绀,肢体远端坏疽和溃疡。 (4)其他:皮肤萎缩变薄、发亮、骨质疏松、肌 萎缩、毛发脱落、趾甲增厚和变形。 核心临床表现小结 溃疡坏疽 间歇性跛行 肢体疼痛 动脉波动减弱 皮温减低 诊断与鉴别诊断 ①一般检查:血脂测定、心电图、心功能以及眼底检查等; ②无创伤性血管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及节段动脉压测定 ③X线平片:有时可见病变动脉段有不规则钙化,患肢远侧段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变化; ④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的情况,对确定诊断及选择术式有重要意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都能达到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目的 。 鉴别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发病年龄多见于>45岁青壮年多见 血栓性浅静脉炎无常见 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 糖尿病 常见常无 受累血管大、中动脉中、小动静脉 其他部位动脉病变多见无 受累动脉钙化可见无 动脉造影广泛性不规则狭窄和节段性闭塞,硬化动 脉扩张、扭曲节段性闭塞,病变近、远侧血管壁光滑 治疗 对易患因素加以控制和处理,症状明显,可考虑手术治疗。

【外科学总结】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外科学总结】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第二节动脉疾病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好发于男性青壮年。 1、病因 ①外来因素,主要有吸烟,寒冷与潮湿的生活环境,慢性损伤和感染。 ②内在因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性激素和前列腺素失调以及遗传因素。 2、★★临床表现和分期 主要临床表现:①患肢怕冷,皮肤温度降低。②皮肤色泽苍白或发绀。③感觉异常。④患肢疼痛,出现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⑤患肢的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检查 动脉造影:可以明确患肢动脉阻塞的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4、预防和治疗

⑴一般疗法 严格戒烟、防止受冷、受潮和外伤,但不应使用热疗,以免组织需氧量增加而加重症状。 ⑵手术疗法 腰交感神经切除术。 二、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临床表现和诊断 早期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远侧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鉴别: 三、动脉栓塞 临床表现 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5“P”,即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

四、雷诺综合征 ★雷诺综合征 是指小动脉阵发性痉挛,受累部位程序性出现苍白及发冷、青紫及疼痛、潮红后复原的典型症状。常于寒冷刺激或情绪波动时发病。 1、检查和诊断 根据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即可作出诊断。手浸泡于冰水20秒后测定手指皮温,显示复温时间延长(正常约15分钟左右)。此外,尚应根据病史提供的相关疾病,进行相应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以利作出病因诊断,指导临床正确治疗。 2、治疗 疾病初期,采用保暖措施,;吸烟者应戒烟。药物治疗方面,首选胍乙啶,可与酚苄明(氧苯苄胺)合用,也可用妥拉苏林或利血平。尚可应用前列腺素E1(PGE1)。 第四节静脉疾病 一、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定义] 下肢静脉曲张系指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 [病因] (1)内在因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缺陷; (2)外在因素: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便秘、妊娠等加强了血柱的重力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