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讲人:江涛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同志们交流和探讨“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今天就新农村建设中的政策背景、政策措施、目标任务、经验做法等有关问题,以我个人的学习思考和了解的一些信息与同志们做一个简单的交流。下面就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背景和政策措施谈谈我个人的学习认识。

1.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任务?

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坚实的理论基础就是科学的发展观,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阶段,整个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与农、城与乡这两大关系正在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

总之,我们是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初步具备的背景下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做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判断,也就是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农业是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是在

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之后,工业返过来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相互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现阶段我国正在实现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也就是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的历史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战略上要抓住历史机遇,顺应第二个趋向。

新农村建设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上提出来,主要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我国总体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的背景下提出的。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判断,来支持这一判断的数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GDP。

十五期间我们国内的生产总值人均增长8.8%左右,五年积累增长了67%。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8.2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9.9%,略低于上年10.1%的增长速度,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2006年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21464亿人民币,约合2.56亿美元,在世界排名应该是第四位,但是仍然比美国、日本、德国低,预计在2007

年我们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人均GDP约为1970美元左右,位居世界120-130位左右,这也就是通常说的一种大规模发展难题,在一个很大的数字之后再除一个很大的数量,我们平均值就到100位左右了。

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五省已经达到了2000美元到3000美元,北京、天津两市已经达到3000美元到5000美元,上海高达5000美元以上。这样就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当接近了。

(二)、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978年,我们国家财政收入只有1132亿人民币,这相当于去年一年北京市的财政收入,北京市去年突破1000个亿。经过12年的奋斗,到1990年达到了2937亿人民币,到1999年首次突破了10000亿,当然从这10000亿以后,1999年以后发展速度非常快,到2003年我们首次突破了20000亿,2003年到2005年才两年时间财政就达到了32000亿左右,2006年估计应该达到40000亿左右。

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也表明我们国家已经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下降到了2004年的15.2%,2005年下降到1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8.2%和23.7%上升到2004年的52.9%和31.9%,2005年分别为51%和36%。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非农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以信息和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

(四)、就业结构。

2004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6.9%,2005年为44%。2004年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22.5%和30.6%,比1978年的17.3%和12.2%提高了5个百分点和18.4个百分点,2005年进一步提升到23%和33%。非农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体。

(五)、城镇化发展水平。

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41.8%,比1978年的17.9%上升了23.9个百分点,2005年达到43%,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了1.4%,我国城市化建设进入了快速成长的时期。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处在工农和城乡关系调整的转折时期,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村发展支持的条件。

由此,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也逐步加大。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尤其是在相隔18年之后,如果包括今年就是连续

四年出台了指导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利的支持三农的措施,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主要政策措施有:

1、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两减免政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逐步降低农业税,总体上降低一个百分点,因实施减免两税减轻农民负担302亿。2005年实现免征农业税的省份达到28个,剩余的河北、山东、云南三省也有相当一部分县、市免征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220亿元人民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与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可减轻的负担达到1200亿元。

2、对种粮农民实现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粮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买,购置补贴等三个补贴政策。2004年种粮农民直接补的是1600亿元,有6亿农民受益,粮种补贴资金是28.5亿元,地方财政安排3个亿还多一点,农机具购置补贴7000万元人民币,带动地区各级财政安排补贴资金达到4.1亿,38.5万农户受益。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三个强化,就是关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我在后面专题的阐述分析。2006年一号文件提出三个强化即强化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2004年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550亿元,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626亿元,比2003年增长22.5%以上。2005年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加强以“六小工程”为主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支出达到2839亿元。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三个高于的要求,即国家财政支农资

金增长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安排资金是3220多亿元。

总之,我们是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初步具备的背景下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备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

1.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三农”问题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第二个方面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三农”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提高。2004年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9389亿斤,比上年增长775亿斤,当年增长的数量为历史以来最高。2005年粮食总产达到了9680亿斤,增长291亿斤,增长了3.1%。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314元,达到2936元人民币,增长6.8%,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元,比上年增长319元,实际增长6.2%。

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

一、农业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和市场的约束问题,也就是说的效益问题。

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环境并没有改变,粮食增长、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任务非常艰巨。

从保证粮食供给看,我国每年的净增是800-1200万人口,全国每年新增粮食需要是100亿左右。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动物性食品以及蔬菜水果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加,这都需要用粮食来转化,全国每人每月多吃一斤猪肉,一斤鸡蛋,一年就需要多消耗几百亿斤的粮食。

我们农业既面临着需求增长的巨大压力又面临着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今后的20-30年非农建设每年将占400万亩左右的土地,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农业是三次产业中效益最低的产业,如何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是一个很难解决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与农村经济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更是短腿中的短腿,资金、土地、物资、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由农业流向非农产业,由农村流向城市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改变。

2004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农业贷款余额仅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5.2%,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着多重的制约。

二、农村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的体制障碍。

人均环境不能令人满意,65.4%的乡镇没有卫生院,一半的村将近3.6亿人没有喝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60%以上的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近7000万户的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2亿农户没有解决燃料问题,6%的村不通公路、不通电话,2%的村没有通电,还有诸如烂泥路、臭水潭、垃圾堆等也未得到根治,“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成为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由于缺少硬件设施,通信条件差,给农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不便。农村房舍建设缺乏规划,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

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初中仍占49%,小学及小学以下还占38%,其中不识字和识字很少的还占7%。在38240个农村乡镇中,近4000个乡镇无文化站,占乡镇总数的10%左右。在经济落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老少边穷地区及海岛、海上油田等还有大量人口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许多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由于面积窄小,年久失修,设施陈旧落后,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无法开展相应文化活动。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剧团有名无实,无法正常演出。

三、农民面临收入水平低,扩大就业难,也就是利益缺失。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集中体现。二十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步扩大,由逐渐扩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之比是2.57:1,1985年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是1.8: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3年扩大到3.23:1,2004年稍有回落为3.21: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必然表现为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差异。

城乡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城乡居民所享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水平方面。2003年城市居民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为农村居民的20.27倍,大病医疗保险是农村的18倍,公费医疗是相差20倍,劳保医疗是相差46倍,差距太大了。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农村人口享有的公共产品的水平也是非常低的,甚至远远低于人均GDP水平比我们低的国家或者地区。GDP贫穷的温加拉都,比我们高出接近20个百分点。近十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但是农村中的绝大多数人口却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与经济增长的速度极不相称。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面临着国内市场缺乏、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这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2004年GDP

增长9.5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是由进出口带动增加的,3.6个百分点是由投资拉动的,消费只拉动1.7个百分点,从长远看,这种状况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需求不足,消费不旺关键是农村的市场没有培育起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比重近些年来呈现下降态势。1992年为42%,1996年为39.6%,2001年为37.4%,2004年只有34.1%。占总人口三分之二的乡村人口,占有居民储蓄总额不到五分之一,仅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三分之一。而农村市场之所以疲软又在于农民收入低,大多数的农民缺乏足够的购买力。还在于农村发展的滞后,配套生活基础设施差。可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的巨大活力需求,不仅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久之计。

总而言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当然不发展经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重视社会发展同样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

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推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要通过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又以社会的更加和谐来保证经济的又快又好的发展。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历了长期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是对建国以来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但其背景、观念、政策、措施有明显的不同。建国初期,中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之后,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此后中央一直不断的号召全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了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着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名称各异,内容多样,着眼点不同的各种示范村在全国各地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现了新的势头。

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和建国以来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关系,前后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有什么不同?实事求是地说,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建设党早已确定的农村工作方向,是在过去基础上推进党在农村的伟大事业。新农村建设并不是新的概念,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仁人志士

探索农村的建设问题,进行过乡村治理运动。民国时期还曾兴起过一段乡村建设小高潮,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最终都归于失败。

建国初期,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而且具有开创历史的伟大气魄。无论是在盲目冒进的大跃进时代还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无论是文化大革命时代还是改革开放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文件中,领导人的文章和讲话中,都会反复的出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词语,这就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是党坚持的农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同时我们还看到,即使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下仍然涌现出了一些靠艰苦奋斗建设新农村的典型。改革开放后,一部分地区和乡村率先富裕以后,更是主动、积极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和实践,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农村建设路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大城市郊区和南方的沿海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广东沿海一代比较注重集体收益分配,利用外来的资本支持农村建设,涌现出广东虎门镇、长安镇等一批典型。浙江等地区比较注重发展私营经济,通过农民合作加强农村建设,涌现出浙江绍兴市郊等一批典型。北京韩村河村,江苏华西村等等,积极探索市场带动型、加工带动型、外向带动型、旅游带动型等发展模式,这说明新农村建设符合广大农民的愿望。

显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水到渠成,也是有目标方向可寻,有经验教训可鉴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理念都不同了,目标要求、政策定位也不同了。过去我们是处在工业化初期,在实现城乡分割格局下进行新农村建设,国家对农村建设投入很少,地方和农民实力不足,是不可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我们现在是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是在工农、城乡关系必须调整的临界点上,经济社会发展为统筹城乡奠定了基础,国家财政增长初步具备反哺农业,带动农村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客观的必然性。以前的新农村、小康村、文明村建设是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提出来的,而现在则是作为三农工作重要措施提出来的。以往提出的是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理念,造成的结果是城乡差别。现在体现的是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追求的是城乡统筹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1.4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是欧洲还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拿韩国政府来说,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既抓地区开发又抓农村生活环境,政府不仅是强有力的组织者而且是直接的参与者。他们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以增加公共设施投入为主要手段,实施了一系列的地区开发项目,带动

了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日本则通过立法,重视农业开发和农村振兴。欧盟设立了专门的基金作为农村建设及地区开发的主体,优先扶持落后地区和农业地区。这些做法对于我国的农村建设很有启发,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

1.5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对新时期“三农”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升华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对新时期三农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三农工作指导思想和方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近年来我国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理论和指导方针上是有一系列创新和突破的,为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一、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199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多予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2001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把“多予、少取、放活”作为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

二、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的统筹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首要任务。

三、提出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在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战略定位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实际出发,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来的,是对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的重大发展。

四、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带有一定普遍的趋向,但是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带有普遍趋向。这就是一开始上来引用总书记的两个趋向。

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行动纲领,由此形成了三个一号文件,三个主题,也就是农民、农业、农村,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的框架可以说基本形成。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把关注点锁定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上,这将是继2004、2005、2006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四年锁定三农问题,也将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九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农村的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六个方面。

我着重讲现在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紧密相关的一些重要的内容,就是建设现代农业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推进的农村综合改革。

2.1 建设现代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也可以说是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期待。200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

农业的主要内容包括:要用现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要用现代的经营形式推进农业;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导农业;要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2006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良好的开局,取得了两个首次的突破:一是粮食生产20年来首次连续实现3年增长;二是农民收入20年来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幅超过6%。在此基础上,做好2007年农业、农村工作,对于保持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

2007年新农村建设该从何处入手?继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之后,2006年12月22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会议着重研究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部署了200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据透露,《若干意见》修改后将作为2007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这将是继2004年“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4年锁定“三农”问题,也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9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1号文件”。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

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专家指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部负责人表示,在政策、投入、体制、机制以及发展基础等方面,我国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各级领导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着力点,使新农

村建设方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发展生产上来,把大家的积极性引导到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上来。

下面我讲讲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2/3以上;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不足5%;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然而,我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满足工业原料不断加大的需求。据估算,粮食需求每年增长80~100亿斤,而资源约束将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农业还承担着农民增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任务。面对诸多挑战,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显然难以应对。因此,必须改造传统农业,走现代农业之路。

2006年12月23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经明确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发展,而发展生产的方向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建设将作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

这段话包括三层积极意义:

第一,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保障粮食安全。近三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三方面情况值得注意:

一是总产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增幅越来越小;

二是单产虽然逐年增加,但增幅不大,2005年单产增加1.4公斤,2006年预计增加1.9公斤;

三是种粮亩均纯收益不断下降,粮食增产增收潜力很有限,粮食增产增收的基础并不牢固。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一方面要稳定粮食面积,稳定、完善和强化农业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强化科技、完善设施、优化结构、转变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入手,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实践表明,稳定粮食面积难度很大,扶持政策有限,不可能年年出台新政策,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措施。

第二,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生产能力,还必须要有竞争力。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将促进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据测算,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约20个就业岗位,以2005年的出口额计算,农产品出口共创造约5400万个就业岗位。

第三,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调研表明,2005年种植业收入仅相当于农民纯收入的1/3,打工收入占1/3,而且,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号召全党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就是提高致富能力,是构建美丽幸福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立足乡镇文化资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培育新型农民,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属性和特点的路子,营造一个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建设美丽幸福新农村。 标签:新农村文化建设意义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号召全党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面对农村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要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大多数农村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但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不仅制约着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制约着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通过文化的滋养,要促进和实现乡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让现代文明进入并渗透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中央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这为我们加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_以陕西咸阳为例

第9卷第1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9No.1 2009年1月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Jan.2009 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 ———以陕西咸阳为例 赵强社,陈遇春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本文以咸阳为例,阐述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实施统筹城乡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在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应从规划、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村三个文明等六个方面的路径抓起,并要抓住树立城乡一体化理念、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创新体制机制三个关键。 关键词: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路径;对策;陕西咸阳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1-0015-0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如何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本文结合陕西咸阳实际作一初浅探讨。 一、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 实施统筹城乡战略的必要性 1.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建设全面小康咸阳的内在要求。咸阳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低水平主要是农村小康的低水平;不全面主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全面;不平衡主要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咸阳有391万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9%,仍有51万农民处于贫困状态。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2.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要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在城乡战略和发展模式上实行的是城乡二元结构,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障碍。但是,城乡差距的缩小对于咸阳这样一个城乡差距较大的西部地区来说不可能急于求成。因此,就需要有一个逐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首选之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上就体现了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和共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不能迅速改变的前提下,立足于农村,找到农村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道路的现实途径。 3.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增加农民收人、促进富民强市的根本举措。当前咸阳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农民增收困难。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人增长进入一个低谷期,1997-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3.97%,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下发了五个一号文件,农民收入才出现恢复性增长。如果农民的收入总是处于低水平状态,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影 ①收稿日期:2008210224 作者简介:赵强社(1968-),男,陕西兴平人,高级经济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3通讯作者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市人大视察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舞阳县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以舞阳农民画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创新活动载体,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赛事、群众齐参与的可喜局面。舞阳县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现代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项荣誉。现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和舞阳农民画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文化建设情况 舞阳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推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投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深入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县宣传文化中心,完善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了西城文化广场、贾湖文化广场、雷世奥文化广场等一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在建好城区文化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全县14个乡镇均建成了达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培训室、多功能厅等,其中吴城镇、文峰乡、孟寨镇、姜店乡、太尉镇5个文化站已经实现免费开放。397个行政村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点和农家书屋,配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一套,图书2500余册、音像制品100余盘、报刊杂志30余套,以及书柜、桌椅等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采取财政拨款、乡村筹资、个人捐款等多种形式,使全县75%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村级文化大院和文化活动广场,并且多数广场都建有戏楼,安装有健身器材,确保了群众娱乐有场所,文化活动有阵地。民间艺术团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自发组织的锣鼓队及舞龙舞狮队211个、秧歌队161家,戏曲表演团体23家,电影放映队15个、唢呐班56个、文化娱乐个体经营户120家、广场舞表演队300多家,构建了以县直文化单位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为基础,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体制的大文化新格局。 (二)培养骨干,示范带动。县文化旅游中心、乡镇文化站发挥专业优势,采取集中培训、下乡培训、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围绕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农民画和民间艺术以及文化设施管理、文化活动组织等内容,每年开办文化骨干培训班80期以上,全县形成了以乡镇文化专干、村文化协管员、基层文化活动带头人、民俗文化传承人等为主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任务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要解决好这个任务,要做好“五个必须”: (1)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5)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3.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4.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五要五不要”),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最新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固本强基工程”,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暂且把这个“固本强基工程”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简称为“阳东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

宗旨。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是扎根于村民中的基层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反映村民的热切愿望,得到村民真诚拥护,是深得民心的,“得民心得天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法律基础。 一、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抓好、加强领导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导班子问题。 张德江书记明确的指示说: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建设好。”平地村领导班子建设的第一步,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和领导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地教育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培养干部的教育机制,选派村干部进市、县党校的大专班深造,系统学习理论、村务管理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深造,提高了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思想观念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渐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村干部领导群众致富的能力。第二步,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采取组织、群众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录用村的“两委”干部,聘用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助理和村务工作人员等,这就使得有理想、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出力。第三步,为了着眼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培养村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平地村党支部在“固本强基”思想的指导下,对支部的建设采用了新的教育培养机制,新的党员活动载体,新的发展党员的渠道,这样就能不断的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使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支部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力量。为了能够提高村级

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乡村治理

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乡村治理 我国正处在改革的历史新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完善乡村治理结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20XX年3月25~26日,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国际研讨会”在海口举行,会议就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次研讨会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60多人,包括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中编办、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部委的领导和专家;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

学等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农村政策研究人员;21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美国、印度、韩国、挪威等国家研究农村发展和乡村治理的学者。为使研讨会更具实践性,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国内部分乡(镇)、村的基层代表。现将本次会议观点综述如下: 一、站在历史新起点,统筹城乡发展 20XX年以全面取消农业税为标志,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也揭示了中国农村改革进入新阶段。因此,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理念和指导思想。代表们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农村改革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一是把“三农”工作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三是做出了我国总体上已经具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判断;四是制定了“少取、多予、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五是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是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拓展和升华,它与建设新农村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统筹城乡发展是适应社会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代表们普遍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后农业税时代,我国社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重视,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应受到关注。下面我来谈谈如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强化目标责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 强化目标责任意识,旨在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落实,为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强化目标责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并且把农民对文化需求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制 定有关《考核细则》。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总体上与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差距较大的现实状况,应加大“文化资金”的投入。一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单列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二是将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加大对镇村级文化设施的投入。

(三)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实用技 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已经成为农民最为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应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加大教育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村实用技能。针对农民的需求,抓好形势政策、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要针对当前还有不少农民信仰缺乏、精神空虚、封建迷信、色情、赌博等不良现象,强化主流文化的教育培训,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农村风貌。 关于建设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议 在常路镇西下庄村有一支民间文化团体,组织人李万成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皇山艺术团”,每年的庙会和新年前后他们都会四处为农民演出。所排节目有舞狮子、豫剧、小品、相声、唱歌等,深受农民欢迎。但是最令老李发愁的是排练没有活动场所,演出服装道具缺乏,演员报酬几乎没有。老李很想找赞助单位,但是苦于没有门路。艺术团已经成立四五年了,演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下面我想从本市以及本区两个方面介绍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坚决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各项政策的同时,紧密结合天津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我市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取消了“三提五统”和农业税费,实施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组织开展免费为农民检查身体,出台了全市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率先全面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了“351”农民培训工程,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有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繁荣。经过30年改革开放,天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农村经济全面繁荣,经济实力迅猛增长。1978年的时候,天津全市农村生产总值(12个有农业的区县)仅有5.03亿元,2007年天津农村生产总值达到1486亿元,增长294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30年前的不足6%,提高到30%。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达到31%。 2、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40.7亿元,比30年前增长35倍。粮食平均亩产达到335.9公斤,增长1.6倍;每公顷耕地创造种植业产值达到2.9万元,增长5倍。农作物机播面积比重达到80%,提高58个百分点;机灌面积比重达到70%,机耕面积比重达到91%。蔬菜总产量274.4万吨,增长1.2倍,出栏生猪262.1万头,增长2.6倍;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2倍、79.1%和5.6倍。 3、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2007年非农产业增加值达到1382.7亿元,占农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3.1%,比30年前提升了35.7个百分点。 4、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经过30年建设,近80%的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几乎所有乡镇距离一级以上公路或高速公路的入口都在50公里以内。近70%的乡镇实现了集中供水,20%的镇实现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30%的镇有垃圾处理站,1/3以上的村庄实施了饮用水集中净化处理和垃圾集中处理。 5、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2元,比30年前增长56倍,年均增长15%。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非农业收入取代农业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货币收入取代实物收入成为收入的主要形式。30年前,农业收入比重和实物收入比重高达76%和61%,现在已分别降至22%和5%以下,而非农业收入比重和货币收入,则分别提高到78%和95%以上。农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为4701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3.7%;家庭经营农业纯收入1946元,占22.2%;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1568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确保农民的公平利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政策措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任务,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发展仍显滞后。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强调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我们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当前我国出现的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的情况与我们党的先进性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总旨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目标,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叵最佳答案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问答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推进现代 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的原则是什么? 答: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持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是什么? 答: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构筑新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蒋家堰镇干部谢志涛 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卜一五”期间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这一重大举措,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体现了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体现了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要求,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作为贫困山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具有山区特点的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新农村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山区受资源、交通、信息、经济

基础等制约,导致农业增效不快、农民增收缓慢、产业效益低下、农村基础建设不快。在蒋家堰镇,全镇有30%的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 二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经营效率低下。同时,土地使用权流转还有许多障碍,农业生产难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公司+农户”等组织形式,虽然在带动农户进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有目共睹,主要是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公司与农户之间不能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农业生产分散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从现实看,农户以自给性生产为主、出售剩余产品为辅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日益缺乏竞争力。从农业生产条件上看,我县现有的农业水利工程设施大多是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修建的,其中大部分已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能大大下降,近几年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增大。这说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三是农村整体上落后于城市,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改革开放后,虽然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和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仍然是落后的,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程度都大大低于城市。主要表现是:城乡收

加快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加快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发表时间:2013-08-23T17:46:47.077Z 来源:《中国商界》2013年7期供稿作者:段先平[导读] 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取得了巨大成就。段先平/中共邢台县委党校 【摘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针对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切实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 一、当前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农业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没在要求。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名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民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发挥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培训农村文化市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到改善,但总体上来说,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二是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在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三是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四是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政府文化职能缺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宣传滞后,一些农村的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都变成了商店、旅社、个体摊位,描写农村生活、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学精品越来越少。电视节目繁多,但真正关注农业技术、农业法规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少;出版社“三农”图书积压,但是农民很难看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市场经济理论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书籍。农村的娱乐设施和场所太少,加之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文化理念和生活习惯趁虚而入。此外,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这也是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农村教育落后,不仅导致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还引发了农民文化修养不高,思想保守落后,生活方式陈旧,同时使不良社会风气蔓延。 三、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加快新农村公益性体系建设。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乡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努力使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能够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做到公共文化服务不“缺位”。 (二)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第一,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力争农民群众在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电视广播节目。第二,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的新模式、新方法。第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会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二是紧密结合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多读书、多用书、学文化、学技能。三是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为载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三)引入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积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建设专、兼职结合的文化队伍。如应运而生的:“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个人”、“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和潜力的领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形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必然趋势。农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农村文化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农村产业文化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先进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到一条宝贵途径。 (四)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政策保障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大力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解决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动力在深化改革,出路在加快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问题,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以更加有力的政策举措来满足农村文化多层次、多形式、多样性的特点,推动农村文化又快又好的发展。【参考书献】 [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辅导读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农村文化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总体来看,虽然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但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今后五年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是推进现代农业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从以往农村改革的实践经验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来看,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增长,更加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状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尽管政府已经多次鼓励和要求农村加强文化建设,但近几年我国的一部分农村,尤其一些偏远山村、贫困农庄由于对文化建设认

识不够,或重视不足,使得农村文化建设还处在一种极其缓慢发展甚至滞后不前的状态。 三、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农村资金不足,设施设备不够齐全,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投资渠道单一。 2、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够、文化建设者工作水平低、文艺队伍专业人才缺乏。 3、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可行性不高。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存在较大矛盾。 4、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不足,文化创新能力差,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的效益不明显。 四、意见与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扩大文化基建工程投入 政府需要合理调配资源,积极募资,加大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文化基础工程的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必要投入,增添必要的村级文化活动器材,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改变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的现状。 2、加快农村文艺人才、文艺骨干的培养和挖掘。 一方面,要着力引入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引入专业人才,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资源则可办大型活动,资源较为匮乏则可办一些小型的活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本地人才的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 (一)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富民兴渝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全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只有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舒适的生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

的基本方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倡导乡风文明为重点,以改变农村面貌为关键,以扩大基层民主为保障,以启动实施“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千百工程”)和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百个经济强镇工程”、“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以下简称“三百工程”)为载体,集合全市各方力量,既快又好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农村经济的主要指标是:经济总量达到1600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实现150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160万吨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4100元,林木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镇化率超过52%。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新农村建设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有较大改善,社会事业要有较大进步,农村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