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知识讲解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知识讲解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知识讲解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知识讲解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练习

精品文档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姓名——

1、有37个毽子,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得到几个,还剩几个?

2、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矿泉水每瓶3元,20元最多可以买几瓶?

4、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个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5、四月份有30天,是几个星期,还剩几天?

6、儿童读物每本4元,小红带了23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

7、一共有67棵树苗,每行栽7棵,一共可以栽成这样的几行?

8、有38个钮扣,每件衣服钉5个,最多能订几件衣服?

9、17个人做游戏,如果每组3人,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

10、同学们玩丛林探险游戏,每辆小车可以坐6人,44人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还剩几人?

11、用15片扇叶装成了5台电扇,现在有29片扇叶,够装几台电扇?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4、王老师买来一条绳子,长20米,剪下5米修理球网,剩下多少米?剩 下的每2米做一根跳绳,可以做几根跳绳?还剩多少米? 5、兔妈妈拔了31个萝卜,自己吃了4个,剩下的想平均分给5只小兔吃,每只小兔最多可以分得几个,还剩几个? 6、有43人跳绳,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7、矿泉水每瓶4元,33元可以买几瓶,还剩几元? 8、一根绳子长24米,剪7米做一个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几米?9、一月份有31天,是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10、儿童读物每本5元,小红带了36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还剩多少钱? 11、每张桌子可以坐6人,还有5张空桌,我们班来了50个人都能坐下吗? 12、四年级一班有44人玩激流勇进的游戏,,每船可以坐5人,我们都玩激流勇进,最少该租几条船?

13、有49个钮扣,每件衣服钉6个,可以钉几件?还剩几个钮扣? 14、学校买回63棵树苗,已经载了15棵。剩下的每行载7棵,可以载几行?还剩多少棵树苗? 15、25个人做游戏,如果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 16、一共有30只小动物,每个房间可以住7只,一共可以住满几个房间?还剩几只小动物? 17、同学们玩丛林探险游戏,每辆小车可以坐8人, (1)39人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还剩几人? (2)要想39人一起出发需要几辆车? 18、有69本书,先给一年级10本,剩下的二年级每个班分到7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多少本? 19、一共有27只小鸟,每个小房子能住4只,一共可以住满几个小房子?还剩几只小鸟? 20、学校食堂买来8筐苹果,共重64千克。一筐梨比一筐苹果重12千克,一筐梨重多少千克?

(完整版)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及答案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及答案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步骤 (1) 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连的量; (2) 分析判断题中相关的两个量是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 (3) 设未知数,列出比例式 (4) 解比例式 (5) 检验,写答句 例题分析 例1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0厘米。如果再另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相 距10厘米,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分析解答】 题中的“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这两种量发生了变化,只有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不变,可以先求出实际距离,再根据另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求出比例尺。 20÷1200 000 =4 000 000(厘米) 104 000 000 =1400 000 答: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 000 例2 在一块长45米、宽20米的长方形菜地里种黄瓜、辣椒、西红柿三种作物,黄瓜、辣椒、西红柿种植面积 的比是5:7:8,黄瓜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例题分析】 本题已知分配的比,但分配的总量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通过已知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可以算出要分配的总量即 长方形的面积,把长方形的面积按照5:7:8的比进行分配,其中黄瓜占总面积的 55+7+8 。 长方形地面积:45×20=900(平方米) 黄瓜的种植面积是:900×55+7+8 =225(平方米) 答:黄瓜种植面积是225平方米。 例3 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客车、货车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开出,2.5小时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每小 时的速度比是5:4,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题分析】 要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要先求出客、货车每小时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按5:4的比进行分配。 客车、货车的速度和:270÷2.5=108(千米/时), 客车的速度:108×55+4 =108×59 =60(千米/时) 列综合算式:270÷2.5×55+4 =270÷2.5×59 =60(千米/时) 答: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 例4 某工程队计划修一条长8000米的公路,前5天修了全长的25%,要照这样的进度,修完这条路还需要多少 天? 【分析解答】 题中有“修的天数”和“修的米数占全长的百分之几”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他们的关系如下:

《用不同的知识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用不同的知识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5~116页,练习二十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认识,能结合实际情况,用不同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以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思路与方法。 四、教具准备;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增减 一、复习简单相关知识。 1、出示小黑板。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6倍,根据这个条件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并请同学回答。 生1: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 生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生3: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生4: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生5:甲乙两数差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教师小结:同学们从“甲数是乙数的6倍”这个数学条件中,发现并 提出了甲、乙两数之间存在的许多数学关系。根据这些关系,能综合运用 与它们有关的数学知识,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同一道应用题。 二、用不同的知识解应用题。 1、出示例6: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 松树的棵数是柏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 (1)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组织学生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自己解 题的方法。 (3)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独立解题。 教师边巡视边了解学生解题的情况,并对有疑问的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解这道题的,解题的根据是什么? 2、分析、汇报完成情况。 第一种解法: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姓名—— 1、有37个毽子,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得到几个,还剩几个? 2、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3、矿泉水每瓶3元,20元最多可以买几瓶? 4、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个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5、四月份有30天,是几个星期,还剩几天? 6、儿童读物每本4元,小红带了23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 7、一共有67棵树苗,每行栽7棵,一共可以栽成这样的几行? 8、有38个钮扣,每件衣服钉5个,最多能订几件衣服? 9、17个人做游戏,如果每组3人,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几人? 10、同学们玩丛林探险游戏,每辆小车可以坐6人,44人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还剩几人? 11、用15片扇叶装成了5台电扇,现在有29片扇叶,够装几台电扇?

12、有53本书,先给一年级9本,剩下的二年级每个班分到8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还剩多少本? 13、小红带了23元去买花。先花6元买了一枝玫瑰,剩下的钱准备买2元一枝的菊花,她可以买几枝菊花? 14、用26根长度相等的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15、三年级一班57个同学去春游,飞天每辆可以坐8人,碰碰船每条可以坐6人。 (1)如果同学们都玩飞天,最多可以坐满几辆车? (2)如果都玩“碰碰船”该组几条船? 16、有9个桃子,每盘放2个,还剩()个。 17、有一排彩旗按照1红、2黄、3绿的颜色排列,你知道第26面什么颜色吗? 18、花店里有15朵红花,18朵黄花,21朵蓝花,现在打算包扎成一束里面有3朵红,2朵黄,4朵蓝的花,这些花一共可以包扎成几束这样的花?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简单拓展,提高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及答案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量; (2)分析判断题相关的两个量是 (3)设未知数,列出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句

例题分析 例1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0厘米。 如果再另一幅地图上, 甲、乙两地相距10厘米, 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分析解答】 题中的“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这两种量发生了变化,只有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不变,可以先求出实际距离,再根据另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求出比例尺。 20÷ 1 200 000 =4 000 000(厘米) 10 4 000 000 = 1 400 000 答: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 000

例2 在一块长45米、宽20米的长方形菜地里种黄瓜、辣椒、西红柿三种作物,黄瓜、辣椒、西红柿种植面积的比是5:7:8,黄瓜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例题分析】 本题已知分配的比,但分配的总量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通过已知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可以算出要分配的总量即长方形的面积,把长方形的面积按照5:7:8 的比进行分配,其中黄瓜占总面积的 5 5+7+8 。 长方形地面积:45×20=900(平方米) 黄瓜的种植面积是:900× 5 5+7+8 =225(平 方米) 答:黄瓜种植面积是225平方米。例3

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客车、货车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开出, 小时相遇。 已知客车和货车每小时的速度比是5:4, 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题分析】 要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要先求出客、货车每小时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按5:4的比进行分配。 客车、货车的速度和:270÷=108(千米/时), 客车的速度:108×55+4 =108×59 =60(千米/时) 列综合算式: 270÷×55+4 =270÷×59 =60(千米/时) 答: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 例4 某工程队计划修一条长8000米的公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专题训练)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专题训练) 1、“六一”儿童节,小胖挂气球,。他按红、黄、绿、蓝颜色排列,第27个气球什么颜色? 2、一张纸可以剪7颗五角星,要剪58颗需要几张纸? 3、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余几天? 4、每6个蛋糕装一盒,21个蛋糕装多少盒?还余几个? 5、有35位老师做广播操,如果排成4列,平均每列有多少位老师,还多出几位老师? 6、小胖和5个同学做了30朵红花,12朵兰花,一共做了几朵花?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7、有24只草莓,分掉4只,还有多少只? 8、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可装多少盒? 9、小胖有18个蛋糕,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还剩多少个?

10、、有52只苹果,9个人平均分,每人能分到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要想每人分到6个,还需要多少个苹果? 11、4人摘了38个橘子,如果将这些橘子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能分到几个?还剩几个? 13、小玲有5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几张?还多几角? 15、小巧拿50元钱为班级买植物,每盆植物9元,最多可以买几盆? 16、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17筐里正好有30只苹果,最少拿出()只就正好平均分给7个同学,最少要加上()个,才可以平均装在8个盘子里。 20、王老师有43张红纸,8张红纸可以做一只小帽子,王老师可以做多少只小帽子?

21、学校共有松树和柏树12棵,而且这两种树一样多,平均每种树有多少棵? 22、薯片牛奶饼干 每包5元每盒3元每包6元 (1)小红买了3包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2)小明有20元钱买一种东西正好用完,他可以买什么,买几包?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3、小胖有12颗糖,小丁丁的糖是小胖的一半,小胖给小丁丁几颗糖后,他们的糖一样多? 25、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6本书,小胖买了4本书,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多少元? 26、小胖用35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多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至少再添上几根又可以搭一个正方形?

有余数的除法测试题

有余数的除法测试题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 )一定要比( )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被除数 = ( )×商+余数除数=( )÷商-余数商=被除数÷( )-余数 一、填空: 1、用除法算式表示下图:()÷()=() (1) ☆☆☆☆☆☆☆☆☆☆☆☆☆☆☆☆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57 ()×8﹤46 4×()﹤36 5×()﹤23 9×()﹤60 ()×6﹤32 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一定要比()小。 4、51天是()个星期零()天。 5、★÷5=8……▲,▲最大是(),那么被除数是()。 6、有32盆花,5盆摆一组,可以摆()组,还剩()盆。 二、选择题。 1、下面的数中,除以6没有余数的是()A、34 B、24 C、44 2、有34个李子,每盘只能装5个,至少要()个盘子才能全部装完。A、5 B、6 C、7 3、☆☆⊙⊙⊙※☆☆⊙⊙⊙※……像这样依次重复下去,第40个是()。A、☆B、⊙C、※ 4、☆÷○=8……5,○最小是()A、4B、5C、6 5、下面式子中,计算正确的是()。 A、56÷6=8......8B、71÷9=8......1 C、61÷7=8 (5) 三、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3÷8= 18÷4= 27÷5= 40÷5= 39÷9= 54÷7= 五、解决问题: 1、有 43 人跳绳,5 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多几人? 2、一根绳子长 24 米,剪 7 米做一个根长跳绳,剩下的每 2 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几米? 3、四年级一班有 44 人玩激流勇进的游戏,每船可以坐 5 人,我们都玩激流勇进,最少该租几条船? 4、儿童读物每本 5 元,小红带了 36 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本? 5、刘老师给每8位小朋友发苹果,每位小朋友分3个,最后还剩下2个,老师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6、李老师有60张邮票,最少要加上多少张,才可以平均分给9位小朋友? 7、马小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将除数9错看成6,得到的商是5,余数是2。正确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将错就错] 4、注意点商的单位是要求的单位,余数的单位是原来数的单位 (1)一共有17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组,还多()盆。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课题: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出应用题中所涉及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通过复习,能够使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 (3)小朋友的年龄与身高。 (4)正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5)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谈话引入:我们今天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二、探讨新知: (一)教学例5(用比例解答下题) 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1.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2.学生反馈: 3.分析: (1)为什么需要用正比例解答? (2)12和要求的天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结:我们在做题时,根据注意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不仅需要判定运用什么比例方法,而且还要注意找准题目中的对应关系。 (二)反馈。 1.某车队运送一批救灾物品,原计划每小时行60千米,6.5小时到达灾区,实际每小时行了78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2.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为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多少个齿? 三、巩固反馈。 1.一张大纸,如果裁成长36厘米,宽26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28张;如果裁成长18厘米,宽13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多少张? 2.某车间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如果男工增加15人,要想使男工和女工人数的比不发生变化,女工应该增加多少人? 3.一项工程,10人去做24天可以完成;如果每人的工作效率不变,现在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多少人? 4.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体,第一个圆柱的高是第二个圆柱高的。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米,第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4 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112页,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十七的第l- 5题。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有关分数、比和比例的知识,并联系这些知识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加深对这些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同学们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同学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灵活地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两块小黑板,一块写好如教科书第121页例6上面的练习题,另一块写好例6。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设计说明复习铺垫一、复习有关倍数、分数和比的知识 教师出示小黑板:已知甲数是乙数的6倍, 那么 (1)乙数是甲数的(1/6);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3)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6):(7);(4)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1):(7)。小结:“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中数是乙数的几倍。那么乙数就是甲数的几分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可以把乙数看作1份,那么甲数就是6份,甲乙两数的和就是7份。这样,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1。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6:7等等。” “弄清这些数量关系,我们就可以在解答应用题时灵活运用。有时用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解答,有时用分数解答;有时用比的关系解答,有时用比例的关系解答。总之,怎样方便就怎样解答。” 二、教学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1.教学例6。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仔细审题,找出题中有哪些数量,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指名学生说数量关系。

系列训练布置作业教师出示例6 “少先队员在山坡上栽松树 和柏树、一共栽了120棵。松树的棵数是柏 树的4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棵?” 归纳整理:“题目中说‘松树的棵数就是柏 树的4倍’,那么我们可以把柏树的棵数看 作1份,松树的棵数看作4份。这样,我们 就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分数或者比的关系。 由此,我们就可以用不同的知识来解答这道 应用题。”(板书如下) 一共120棵 松树柏树 4份1份 第一种解法: “我们先用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列方程解 答。设柏树栽了X棵。请同学们根据‘松 树的棵数加上柏树的棵数等于总棵数’这个 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如果我们设松树栽了X棵。怎么列方 程?” 第二种解法: “根据题里的数量关系。我们还可以得出, 松树的棵数与柏树的棵数的比是4:1。这 样,我们还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按比例分配’ 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 订正:由于松树的棵数是4份,柏树的棵数 是1份,总的棵数就是5份。所以,松树占 总棵数的 4 5,柏树占总棵数的 1 5。 第三种解法: “根据松树的棵数与柏树的棵数的比是4: 1,或者由松树占总棵数的45,还可以进一 步得出,松树的棵数与总棵数的比是几比 几?”(是4:5。) 根据这个关系,已知总棵树是120棵。能不 能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道题?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订正。 设松树栽了x棵,按比例关系列出的方程如 下; 120 x =45 2.小结。 通过这道题以上几种不同的解法,你有 什么想法?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方程 为:4X十X=120) (柏树的棵数就是 1 4X,列出 的方程就是x+ 1 4x=120)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120× 4 5=96(棵) 120× 1 5=24(棵)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指名学生发表意见。 至少用两种方法解答这道题。 做完以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 怎样解答的。 选择一种方法解答。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专题训练)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专题训练) 1、六一”儿童节,小胖挂气球,。他按红、黄、绿、蓝颜色排列,第27个气球什么颜色 2、一张纸可以剪7颗五角星,要剪58颗需要几张纸 3、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余几天 4、每6个蛋糕装一盒,21个蛋糕装多少盒还余几个 5、有35位老师做广播操,如果排成4列,平均每列有多少位老师,还多出几位老师 6、小胖和5个同学做了30朵红花,12朵兰花,一共做了几朵花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7、有24只草莓,分掉4只,还有多少只 & 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可装多少盒 9、小胖有18个蛋糕,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还剩多少个

10、、有52只苹果,9个人平均分,每人能分到多少 个还剩下多少个要想每人分到6个,还需要多少个苹 果 11、4人摘了38个橘子,如果将这些橘子平均分给5个人, 每人能分到几个还剩几个 13、小玲有5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几张还多几角 15、小巧拿50元钱为班级买植物,每盆植物9元,最多可以买几盆 16、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17筐里正好有30只苹果,最少拿出()只就正好平均分给7个同学,最少要加上()个,才可以平均装在8个盘子里。 20、王老师有43张红纸,8张红纸可以做一只小帽子,王老师可以做多少只小帽子

21、学校共有松树和柏树12棵,而且这两种树一样多,平均每种树有多少棵 22、薯片牛奶饼干 每包5元每盒3元每包6元 (1)小红买了3包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2)小明有20元钱买一种东西正好用完,他可以买什么,买几包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3、小胖有12颗糖,小丁丁的糖是小胖的一半,小胖给小丁丁几颗糖后,他们的糖一样多 25、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6本书, 小胖买了4本书,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多少元 26、小胖用35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多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至少再添上几根又可以搭一个正方形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题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专题训练)姓名 1、“六一”儿童节,小胖挂气球,。他按红、黄、绿、蓝颜色排列,第27个气球什么颜色? 2、一张纸可以剪7颗五角星,要剪58颗需要几张纸? 3、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余几天? 4、每6个蛋糕装一盒,21个蛋糕装多少盒?还余几个? 5、有35位老师做广播操,如果排成4列,平均每列有多少位老师,还多出几位老师? 6、小胖和5个同学做了30朵红花,12朵兰花,一共做了几朵花?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7、有24颗草莓,吃掉4颗,还有多少颗? 8、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可装满多少盒? 9、小胖有18个蛋糕,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还剩多少个? 10、、有52只苹果,9个人平均分,每人能分到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要想每人分到6个,还需要多少个苹果? 11、4人摘了38个橘子,如果将这些橘子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能分到几个?还剩几个? 12、数学张老师有25粒糖想平均分给小丁丁、小巧、小亚和小胖,每人能分到几粒?还剩几粒? 13、小玲有5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几张?还多几角? 14、小巧拿50元钱为班级买植物,每盆植物9元,最多可以买几盆? 15、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16、17筐里正好有30只苹果,最少拿出()只就正好平均分给7个同学,最少要加上()个,才可以平均装在8个盘子里。 17、王老师有43张红纸,8张红纸可以做一只小帽子,王老师可以做多少只小帽子?

21、学校共有松树和柏树12棵,而且这两种树一样多,平均每种树有多少棵? 22、薯片牛奶饼干 每包5元每盒3元每包6元 (1)小红买了3包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2)小明有20元钱买一种东西正好用完,他可以买什么,买几包?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2、小胖有12颗糖,小丁丁的糖是小胖的一半,小胖给小丁丁几颗糖后,他们的糖一样多? 25、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6本书,小胖买了4本书,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多少元? 26、小胖用35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多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至少再添上几根又可以搭一个正方形? 27、绿化带中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绿化带中有松树几棵?有杨树几棵? 28、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分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如果分成3组,每组有几人? 29、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5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至少需要几只袋子? 30、超市里买3袋饼干要付10元,买9袋饼干要付多少元? 32、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3人一组,分了8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如果分成6组,每组有几人? 35、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 36、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第二天卖的是第一天的几倍?两天共卖出几箱? 37、小明家的鸡圈里原来有45只小鸡,妈妈上个星期卖掉了12只,这个星期又卖掉了15只,现在鸡圈里还剩下几只小鸡? 38、妈妈买来26米花布,每3米做一件连衣裙,最多做几件连衣裙? 40、有30个苹果,最少拿走几个,就能使8个小朋友分得的苹果一样多?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

(完整)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专题训练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专题训练) (都要写单位和答语) 1、“六一”儿童节,小胖挂气球,。他按红、黄、绿、蓝颜色排列,第27个气球什么颜色? 2、一张纸可以剪7颗五角星,要剪58颗需要几张纸? 3、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余几天? 4、每6个蛋糕装一盒,21个蛋糕装多少盒?还余几个? 5、有35位老师做广播操,如果排成4列,平均每列有多少位老师,还多出几位老师? 6、小胖和5个同学做了30朵红花,12朵兰花,一共做了几朵花?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7、有24只草莓,分掉4只,还有多少只? 8、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可装多少盒? 9、小胖有18个蛋糕,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还剩多少个? 10、有52只苹果,9个人平均分,每人能分到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要想每人分到6个,还需要多少个苹果? 11、4人摘了38个橘子,如果将这些橘子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能分到几个?还剩几个? 12、小玲有5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几张?还多几角? 13、小巧拿50元钱为班级买植物,每盆植物9元,最多可以买几盆? 14、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15、筐里正好有30只苹果,最少拿出()只就正好平均分给7个同学,最少要加上()个,才可以平均装在8个盘子里。 16、王老师有43张红纸,8张红纸可以做一只小帽子,王老师可以做多少只小帽子? 17、学校共有松树和柏树12棵,而且这两种树一样多,平均每种树有多少棵? 18、薯片牛奶饼干 每包5元每盒3元每包6元 (1)小红买了3包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2)小明有20元钱买一种东西正好用完,他可以买什么,买几包?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0、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6本书,小胖买了4本书,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多少元? 21、小胖用35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多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至少再添上几根又可以搭一个正方形? 19、小胖有12颗糖,小丁丁的糖是小胖的一半,小胖给小丁丁几颗糖后,他们的糖一样多? 22、绿化带中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绿化带中有松树几棵?有杨树几棵?

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1.基础知识训练。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口答。)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3)绳子的长度不变,剪下的米数和剩下的米数。 (4)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5)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烧煤量和能够烧的天数。 (6)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学生回答后,可让他们说说正、反比例关系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正、反比例的判断方法。 [订正:(1)成反比例(2)成正比例(3)不成比例(4)成正比例(5)成反比例(6)不成比例] 2.对比练习,加深理解。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正、反比例的意义及正、反比例的应用题,这一节课要复习。 (1)教师提问: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先判断题中的数量关系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再根据题中的比例关系,找到等量关系;然后把其中的未知数量用x表示,列出方程解答。关键是正确判断题中的数量关系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2)基本练习,区分比较。 出示复习题。(全班同学动笔完成,指名板演。) ①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共用几天? ②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0.5千米,24天完成。实际每天修0.6千米。实际多少天修完? [订正: ①解:设修完这条路共用x天。 答:修完这条路共用24天。 ②解:设实际x天修完。

答:实际20天完成。] 订正时,可让学生说说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是解题步骤和解题关键相同;不同点是正比例应用题根据商一定列比例式,反比例应用题根据积一定列比例式,所列出的比例式的形式不同。] (3)变式练习,加深理解。 出示复习题。 ①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 ②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0.5千米,24天完成。实际每天多修0.1千米。实际多少天可以修完? 指导学生审题,并与前面的基本题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学生可能有如下的解法: ①解法一: 解:设修完这条路还要x天。 解法二: 解:设修完这条路一共用x天。 答:修完这条路一共用21天。 ②解:设实际x天可以修完。 (0.5+0.1)x=0.5×24 0.6x=12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P113例5,练习二十三。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特点,理解并掌握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 四、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五、教具准备: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增减 一、复习: 1、判断比例关系练习 出示一块小黑板,指名学生回答下列数量关系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并说明理由。 (1)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与行驶的时间。() (2)把一袋大米平均分装成小袋,每小袋装的数量与装的袋数。() (3)一段公路的长度—定,已经修完的长度与还没有修的长度。() (4)总产量一定.每天的产量与生产的天数。() (5)一本书的单价一定,售出的本数与总价。() (6)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与它的宽。() 2、说出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 (1)一台机床5小时加工4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8小时加工64个。 (2)一列火车行驶360千米。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 80千米,要行X小时。 二、复习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1、教师出示 例5:“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 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 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题中的数量关系能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 什么比例? 生:分析、讨论、交流并汇报。 师:巡视并提醒学生,题里问的是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而不是求 一共用多少天。在设未知数时要怎样设?列方程时应当怎样列?” (1)学生动脑想、动手试做。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一、比的应用题 (一)解题方法: (1)比的知识解应用题 例:学校书画节的展品共有800件。其中美术展品与书法展品的比是5∶3,两种展品各有多少件? 解:美术展品:书法展品=5∶3 美术展品占总展品的 535+ = 85 书法展品占总展品的533+=8 3 美术展品=800×85=100×5=500(件) 书法展品=800×83=100×3=300(件) (2)用方程解比的应用题 例:学校书画节的展品共有800件。其中美术展品与书法展品的比是5∶3,两种展品各有多少件? 分析:美术展品:书法展品=5∶3 设美术展品为5x ,则书法展品为3x 美术展品+书法展品=800 5x +3x =800 8x =800 x =100 美术展品=5x =5×100=500(件) 书法展品=3x =3×100=300(件) (二)提高练习 1、喜盈门大酒店要按男女人数的比3∶5招收一批服务员,结果招收了48人,其中女服务员有多少人? 2、某实验小学男女教师人数的比是2∶5,女教师有35人,男教师有多少人? 二、比例尺应用题 (一)基本知识: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二)提高训练 1、甲、乙两城市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比例尺1∶4000000的地图上,这两个城市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 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北京到韶山的距离是35厘米。北京到韶山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三、比例应用题 (一)解题方法 1、比值一定,用正比例解题 例:一农民收割小麦,3天收割了165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小麦? 分析: ①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和()。 ②“照这样计算”就是说()是一定的。 ③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比例。 ④解:设。 ⑤列比例式:。 2、乘积一定,用反比例解题 例: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8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使多少千米? ①这道题里的是一定的,和成比例关系。所以两次行使的和的是相等的。 ②解:设。 ③列方程为:。 (二)提高训练 1、某人步行4小时走了22.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如果再走3小时,一共可以走多少千米? 2、一台织布机4小时可以织布24米,照这样计算,要织布54米,需要几小时? 3、装配小组要装配一批洗衣机,计划每天装配27台,20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装配了30台,只需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四、综合练习 1、配制一种农药,其中药与水的比为1∶150。 ①要配制这种农药755千克,需要药和水各多少千克? ②有药3千克,能配制这种农药多少千克? ③如果有水525千克,要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放进多少千克的药?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出应用题中所涉及的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通过复习,能够使学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熟练的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总价一定,每件物品的价格和所买的数量. (3)小朋友的年龄与身高. (4)正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5)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 谈话引入:我们今天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二、探讨新知. (一)教学例5(用比例解答下题) 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1.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2.学生反馈: 3.分析: (1)为什么需要用正比例解答? (2)12和要求的天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结:我们在做题时,根据注意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不仅需要判定运用什么比例方法,而且还要注意找准题目中的对应关系.(二)反馈. 1.某车队运送一批救灾物品,原计划每小时行60千米,6.5小时到达灾区,实际每小时行了78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 2.大齿轮与小齿轮的齿数比为4∶3.大齿轮有36个齿,小齿轮有多少个齿? 三、巩固反馈. 1.一张大纸,如果裁成长36厘米,宽26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28张;如果裁成长18厘米,宽13厘米的小纸张,可以裁成多少张? 2.某车间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如果男工增加15人,要想使男工和女工人数的比不发生变化,女工应该增加多少人?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简单拓展,提高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简单拓 展,提高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及答案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步骤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量;(2)分析判断题相关的两个量是 (3)设未知数,列出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句 2

例题分析 例1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0厘米。如果再另一幅地图上, 甲、乙两地相距10厘米, 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3

【分析解答】 题中的“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这两种量发生了变化,只有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不变,可以先求出实际距离,再根据另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求出比例尺。 20÷ 1 200 000 =4 000 000(厘米) 10 4 000 000 =1 400 000 答: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 000 4

例2 在一块长45米、宽20米的长方形菜地里种黄瓜、辣椒、西红柿三种作物,黄瓜、辣椒、西红柿种植面积的比是5:7:8,黄瓜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例题分析】 本题已知分配的比,但分配的总量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通过已知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可以算出要分配的总量即长方形的面积,把长方形的面积按照 5:7:8的比进行分配,其中黄瓜占总面积的 5 5+7+8。 长方形地面积:45×20=900(平方米) 黄瓜的种植面积是:900× 5 5+7+8 =225(平 方米) 答:黄瓜种植面积是225平方米。例3 5

6 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客车、货车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开出, 2.5小时相遇。 已知客车和货车每小时的速度比是5:4, 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题分析】 要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要先求出客、货车每小时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按5:4的比进行分配。 客车、货车的速度和:270÷2.5=108(千米/时), 客车的速度:108×55+4 =108×59 =60(千米/ 时) 列综合算式: 270÷2.5×55+4 =270÷2.5×59 =60(千米/时) 答: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精选35道)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练习(精选35道) 1、每6个蛋糕装一盒,21个蛋糕装多少盒?还余几个? 2、小胖和5个同学做了30朵红花,12朵兰花,一共做了几朵花?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3、“六一”儿童节,小胖挂气球,。他按红、黄、绿、蓝颜色排列,第27个气球什么颜色? 4、一张纸可以剪7颗五角星,要剪58颗需要几张纸? 5、三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余几天?

6、有35位老师做广播操,如果排成4列,平均每列有多少位老师,还多出几位老师? 7、有24颗草莓,吃掉4颗,还有多少颗? 8、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可装满多少盒? 9、、有52只苹果,9个人平均分,每人能分到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要想每人分到6个,还需要多少个苹果? 10、4人摘了38个橘子,如果将这些橘子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能分到几个?还剩几个?

11.数学张老师有25粒糖想平均分给小丁丁、小巧、小亚和小胖,每人能分到几粒?还剩几粒? 12、小玲有5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几张?还多几角? 13、小巧拿50元钱为班级买植物,每盆植物9元,最多可以买几盆? 14、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15、17筐里正好有30只苹果,最少拿出()只就正好平均分给7个同学,最少要加上()个,才可以平均装在8个盘子里。 16、王老师有43张红纸,8张红纸可以做一只小帽子,王老师可以做多少只小帽子? 17.学校共有松树和柏树12棵,而且这两种树一样多,平均每种树有多少棵?22、薯片牛奶饼干 每包5元每盒3元每包6元 (1)小红买了3包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和答案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和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及答案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步骤 (1) 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连的量; (2) 分析判断题中相关的两个量是正比例关系还是反比例关系; (3) 设未知数.列出比例式 (4) 解比例式 (5) 检验.写答句 例题分析 例1 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 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0厘米。如果再另一幅地图上. 甲、乙两地相距10厘米.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例2 【分析解答】 题中的“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这两种量发生了变化.只有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不变.可以先求出实际距离.再根据另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求出比例尺。 20÷1200 000 =4 000 000(厘米) 104 000 000 =1400 000 答:另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 000 例3 在一块长45米、宽20米的长方形菜地里种黄瓜、辣椒、西红柿三种作物.黄瓜、辣椒、西红 柿种植面积的比是5:7:8.黄瓜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例4 【例题分析】 本题已知分配的比.但分配的总量没有直接告诉我们。通过已知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可以算出要 分配的总量即长方形的面积.把长方形的面积按照5:7:8的比进行分配.其中黄瓜占总面积的55+7+8 。 长方形地面积:45×20=900(平方米) 黄瓜的种植面积是:900×55+7+8 =225(平方米) 答:黄瓜种植面积是225平方米。 例5 甲、乙两地相距270千米.客车、货车两车同时分别从两地相向开出.2.5小时相遇。已知客车 和货车每小时的速度比是5:4.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6 【例题分析】 要求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要先求出客、货车每小时的速度和.再把速度和按5:4的比进行分配。 客车、货车的速度和:270÷2.5=108(千米/时). 客车的速度:108×55+4 =108×59 =60(千米/时) 列综合算式:270÷2.5×55+4 =270÷2.5×59 =60(千米/时) 答: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1、11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人,还剩()片。 列式:11÷3=3()……2() 2、25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4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还剩()个。 列式:25÷ 3、40朵花,每6朵一束,可以插()束,还余()朵。 列式:() 4、33瓶牛奶,平均装在5个箱子里,每个箱子装()瓶,还剩()瓶。 列式:() 5、52人乘车旅行,每8人一辆,需要()辆,还剩()人。 列式:() 6、77只猴子,每9只关到一个笼子里,需要()个笼子,还剩()只猴子。 列式:() 7、65棵树,每行种7棵,可以种()行,还剩()棵。 列式:() 8、36本书,每人5本,可以分给()人,还剩()本。 列式:() 9、15块糖,每人分2块,可以分()人,还剩()块。 列式:() 10、22人去划船,每4人一条船,需要()条,还剩()人。 列式:() 11、29听啤酒,每6听装一箱,可以装()箱,还剩()听。 列式:()

1、32只小鸟,每7只小鸟放进一个笼子里,至少需要几个笼子? 2、50个小朋友去野营,每8个小朋友搭一个帐篷,至少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3、50元钱买书,每本书7元,最多可以买几本? 4、20元买水果,每斤6元,可以买几斤?还剩几元? 5、55页书,每天读8页,至少需要几天读完? 6、33个字,每分钟写4个,需要几分钟写完? 7、28个苹果,每盘放5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 8、李老师做了30朵红花,每个小组分7朵,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 9、一间房子住6只小兔,32只小兔需要住几间房子? 10、43个小朋友去旅行,每8个同学坐一辆车,至少需要几辆车? 11、38块糖,每人分9块,最多可以分给几个人? 12、每张纸可以剪4朵红花,要剪27朵红花,需要多少张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