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易错题难题复习(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易错题难题复习(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易错题难题复习(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易错题难题复习(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易错题难题复习

1、当m 为何值时,等式

成立。

2、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2m-n)x-m-5n>0 的解集是x<7/10,那么mx>n(n≠0)的解集是什么?

3、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立即下山,在山脚、山顶之间往返运动,已知山坡长为360m,甲、乙上山的速度比是6:4,并且甲、乙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1.5 倍,当甲第三次到达山顶时,则此时乙所在的位置是距离山脚下____m.

4、如图1,点C 将线段AB 分成两部分,如果

,那么称点C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某研究小组在进行课题学习时,由黄金分割点联想到“黄金分割线”,类似地给出“黄金分割线”的定义:直线l 将一个面积为S 的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

分别为S1,S2,如果

那么称直线l 为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1)研究小组猜想:在△ABC 中,若点D 为AB 边上的黄金分割点(如图2),则直线CD 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你认为对吗?为什么?(2)请你说明:三角形的中线是否也是该三角形的黄金分割线?(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探究中发现:过点C 任作一条直线交AB 于点E,再过点D 作直线DF∥CE,交AC 于点F,连接EF(如图3),则直线EF 也是△ABC 的黄金分割线.请

你说明理由.(4)如图4,点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的黄金分割点,过点E 作EF∥AD,交DC 于点F,显然直线E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黄金分割线.请你画一条平行四边

形ABCD 的黄金分割线,使它不经过平行四边形ABCD 各边黄金分割点。

5、如图,△ABC 是边长为1 的等边三角形.取BC 边中点E,作ED∥AB,EF∥AC,得到四边形EDAF,它的面积记作S1;取BE 中点E1,作E1D1∥FB,E1F1∥EF,得到四边形E1D1FF1,它的面积记作S2.照此规律作下去,则S2011= .

6、如图,在△ABC 中,∠BAC=90°,AD 是BC 边上的高,E 是BC 边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 重合),EF⊥AB,EG⊥AC,垂足分别为F,G.(1)求证:EG/AD=CG/CD

(2)FD 与DG 是否垂直?(3)当AB=AC 时,△FD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吗?

7、如图,巳知△ABC 是面积为3 的等边三角形,△ABC∽△ADE,

AB=2AD,∠BAD=45°,AC 与DE 相交于点F,则△AEF 的面积等于。

8、如图,△ABC 中,A,B 两个顶点在x 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是(-1,0).以点C 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作△ABC 的位似图形,并把△ABC 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 倍,记所得的像是△A′B′C.设点B 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则点B 的横坐标是。

9、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放置边长分别3,4,x 的三个正方形,则x 的值为.

10.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探究1:如图1,在△ABC 中,O 是∠ABC 与∠ACB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证明:∠BOC=90°+1\2∠A。

探究2:如图2 中,O 是∠ABC 与外角∠ACD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试分析∠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3:如图3 中,O 是外角∠DBC 与外角∠ECB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则∠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

11.(1)如图1,∠1 与∠2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如图2,BE、CD 相交于点A,∠DEA,∠BCA 的平分线

相交于F.探求∠F、∠B、∠D 关系?

12.如图,△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CP 与内角∠ABC 平分线BP 交于点P,若∠BPC=40°,则∠CAP= .

13.因式分解:a 2 ?b 2 ? 2b ?1 = 。

14.如图,M 是△ABC 的边BC 的中点,AN 平分∠BAC,且BN⊥AN,垂

足为N,且AB=10,BC=22,MN= .

15.如图矩形纸片ABCD,CD 上有一点E,ED=2cm,AD 上有一点P,PD =3cm,过P 作PF⊥AD 交BC 于F,将纸片折叠,使P 点与E 点重合,折痕MN

分别与PF、PE、AD 交于点Q、N、M,则PQ 的长是cm.

答案1、m≠-4. 2、x<。3、240m。4、(1)对。(2)错(3)对(4)过FE 中点,与AB、CD 分别相交即可

5、。

6、EG⊥AC ∴∠ADC=∠EGC=90°∵∠C=∠C ∴△ADC∽△EGC ∴EG/AD=CG/CD (2)FD⊥DG 证明:∵∠BAC=90°,AD⊥BC ∴∠FAD+∠CAD=90°,∠C+∠CAD=90°∴∠BAD=∠C ∵EG⊥AC,EF⊥AB,∠BAC=90°∴四边形AFEG 是矩形∴EG=AF 由(1)

得:EG/AD=CG/CD ∴AF/AD=CG/CD ∴△AFD∽△CGD ∴∠ADF=∠CDG ∵∠CDG+∠ADG=90°∴∠ADF+∠ADG=90°∴∠FDG=90°∴FD

⊥DG

(3)△D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AC=90°,AD⊥BC,∴AD=CD 由(2)得△AFD∽△CGD 且FD⊥DG∴△AFD≌△CGD ∴DF=DG ∴△DF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7、8、9、7 10、略11、(1)略(2) 12、50°13、6

最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集 第十一章三角形 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2. 如图,△ABC中,高CD、BE、AF相交于点O,则△BOC?的三条高分别为.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的形状。 4、三角形内角中锐角至少有个,钝角最多有个,直角最多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有个,钝角至少有个,直角最多有个。一个多边形中的内角最多可以有个锐角。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3、a+2、8,则a的取值范围是。 6.如图②,△ABC中,∠C=70°,若沿虚线截去∠C,则∠1+∠2= 。 7.如图③,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在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0°,则∠1+∠2= 。 8.△ABC中,∠A=80°,则∠B、∠C的内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钝角为;∠B、∠C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为;∠B的内角平分线与∠C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锐角为;高BD与高CE相交所形成的钝角为;若AB、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为。 9.一个多边形除去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之和为2750°,则这个多边形的 11.如图,在△ABC中,画出AC边上的高和BC边上的中线。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有以下条件:①一锐角与一边对应相等;②两边对应相等;③两锐角对 应相等;④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⑤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⑥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其中能判断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2.已知△ABC与△A′B′C′中,AB=A′B′,BC=B′C′,下面五个条件: ①AC=A′C′;②∠B=∠B′;③∠A=∠A′;④中线AD=A′D′;⑤高AH=A′H′,能使△ABC≌△A′B′C′的条件有。 3.判断正误: ①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两条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两条边及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两条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七年级历史期末易错题

七年级历史期末易错题整理(09---13年) 1.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D A.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说法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2.下列最能体现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B) 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D.“兼爱,非攻” 3.黄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害河”,下列人物与两汉时期治理黄河无关的是:(C) A.汉武帝 B.汉明帝 C.杜诗 D.王景 4.为汉匈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事件是:(D) ①张骞通西域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③呼韩邪单于归汉④昭君出塞 A.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③ D. ③④ 5.从下面的历史短句台词(片断)中,可以得知他们正在学习(A) 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辞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B.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 C.王昭君出塞 D.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6.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C) ①河西走廊②安息③今新疆境内④大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7.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我国是在(B) A西汉初年 B 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8.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原因是( A )(13年) A.宣传的内容都有麻醉人民的作用 B.都认为忍受苦难能进入长生不老的最高境界 C.都主张修生养性,得到成仙 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 9.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D) A琉求 B琉球 C夷州 D夷洲 10.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B) A.发生在公元4世纪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D.战后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1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C) 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 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土地肥沃 12.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史(12年)

数学九年级上册 圆 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数学九年级上册 圆 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 圆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二次函数y=x 2-2mx+8m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且OA≠OB ),交y 轴于点C ,且经过点(m ,9m ),⊙E 过A 、B 、C 三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E 的坐标; (3)过抛物线上一点P (点P 不与B 、C 重合)作PQ ⊥x 轴于点Q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PBQ 和△BOC 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y=x 2 +2x-8(2)(-1,- 72)(3)(-8,40),(-15 4,-1316),(-174 ,-25 16 ) 【解析】 分析:(1)把(),9m m 代入解析式,得:22289m m m m -+=,解这个方程可求出m 的值; (2)分别令y =0和x =0,求出OA ,OB ,O C 及AB 的长,过点E 作EG x ⊥轴于点 G ,EF y ⊥轴于点F ,连接CE ,AE ,设OF =GE =a ,根据AE CE = ,列方过程求出a 的值, 从而求出点E 的坐标; (3)设点P (a , a 2+2a -8), 则2 28,2PQ a a BQ a =+-=-,然后分PBQ ∽CBO 时 和PBQ ∽BCO 时两种情况,列比例式求出a 的值,从而求出点P 的坐标. 详解:(1)把(),9m m 代入解析式,得:22289m m m m -+= 解得:121,0m m =-=(舍去) ∴228y x x =+-

(2)由(1)可得:2 28y x x =+-,当0y =时,124,2x x =-=; ∵点A 在点B 的左边 ∴42OA OB ,== , ∴6AB OA OB =+=, 当0x =时,8y =-, ∴8OC = 过点E 作EG x ⊥轴于点G ,EF y ⊥轴于点F ,连接CE ,, 则11 6322 AG AB = =?= , 设 ,则 , 在Rt AGE ?中,, 在 中, ()2 22218CE EF CF a =+=+-, ∵AE CE = , ∴()2 2918a a +=+- , 解得:7 2a = , ∴712E ? ?-- ?? ? , ; (3)设点()2,28a a a P +-, 则2 28,2PQ a a BQ a =+-=-, a.当PBQ ?∽CBO ?时, PQ CO BQ OB =,即228822 a a a +-=-, 解得:10a =(舍去);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易错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易错题难题整理含答案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面对应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 3、下列说法中,①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②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③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多个 ④一组数据的众数是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的次数⑤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 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数轴上的点不是表示有理数,就是表示无理数;(2)实数a 的倒数是 a 1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4)两个绝对值不相等的无理数,其和、差、积、商仍是无理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内容补充 一个数的平方=它本身这个数0,1 一个数的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1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0,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一个数的立方根=它本身这个数是-1,0,1 6、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m ,则与这个自然数相邻的下一个自然数是( ) A、1+m B、 12+m C、12+m D、1+m 分析:此题注意审题 二、填空题 11、某市对全市3万名初中学生的视力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在这次调查中,所选取样本的容量是 ;如果视力在4.9到5.1之间(含4.9与5.1)为正常,那么全市大约有 名初中生视力 是正常 的。

12、设10的整数部分为a ,小数部分为b ,则代数式b (10+a )的值等于 。 根号9<根号10<根号16,所以3<根号10<4,所以,a=3 b=【根号10-3】 所以,b (10+a )=【根号10-3】【根号10+3】 所以利用因式分解的结果为1 13、比较大小:-15、如图所示,AD =4,CD =3,∠ADC =90°,AB =13,BC =12,该图形的面积等于 . 则x= ; 16、已知x 满足(x-1)3=-27 8 ,17、若不等式组???b x a x 的解集为x ﹥a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注意等号 18、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小时注满全池,两管同时开,3小时注满全池。如果设单独开乙管x 小时注满全池,由此得到方程 。 二、填空题 11、240,7500; 12、1 13、﹤,﹥ 14、4+7或4-7 15、24 16、-32,y ≥21 17、a ≥b 18、61+x 1=3 1 三、解答题 20、(每小题4分,共16分)计算: (1)因式分解 题略【注意区别计算,结果要逐步考察】

初一历史与社会易错题本(自己原创)附答案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https://www.doczj.com/doc/999554331.html, 新世纪教育网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免费下载 第 1 页 共 2 页 1、C 、 2、A 、 3、B 、 4、A 5、A 、 6、B 、 7、A 、 8、C 、 9、C 、 10、C 、 11、C 、 12、A 、 13、B 、 14、D 15、A 、 16、C 17、C 、 18、D 19、D 20、B 21、D 22、C 23、D 24、D 25、A 26、A 27、A 28、A 29、B 30、A 31、B 32、C 33、A 34、D 35、D 36、A 37、B 38、D 39、A 40、平坦辽阔 热带 草原 呈半环形 由沿海向内分布 41、A 42、麦利奴 袋鼠 树袋鼠 43、D 44、A 45、C 46、B 47、A 、 48、B 、 49、C 、 50、B 、 51、A 、 52、河南 53、1、非洲及拉美多个国家,虽然石然天然所丰富,但经济和政治都不是很发达,人们很贫穷 2、1、国家管理不完善, 2、人才科技落后 3、黑色:石油 绿色:绿洲农业 4、石油换来的金子,要用来开发绿洲农业 5、1石油枯竭 2、战争 3、懒惰 6、国家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有限的资源,更要关注制度的完善,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4、拉丁美洲 55、1、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脉 55、2、苏伊士运河 55、3、白令海峡 56、C 57、B 58、B 、 59、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区、市 ) 乡(镇)三级 60、D 61、C 62、A 、 63、A 64、D 、 65、A 66、A 、 67、B 、 68、C 、 69、A 、

安徽省中考数学易错题分类汇编

初中数学易错题分类汇编 一、数与式: 1 (A )2,(B (C )2±,(D ) 2例题:等式成立的是.(A )1c ab abc =,(B )632x x x =,(C )1 12112a a a a + +=--,(D )22a x a bx b =. 二、方程与不等式 ⑴字母系数 1例题:关于x 的方程2(2)2(1)10k x k x k ---++=,且3k ≤.求证:方程总有实数根. 2例题:不等式组2,.x x a >-??>? 的解集是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B )2a =-,(C )2a >-,(D )2a ≥-. ⑵判别式 例题: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22310x x m -+-=有两个实数根1x ,2x ,且满足不等式 121214 x x x x <+-,求实数的范围. ⑶解的定义 例题:已知实数a 、b 满足条件2720a a -+=,2720b b -+=,则 a b b a +=____________. ⑷增根 例题:m 为何值时,22111 x m x x x x --=+--无实数解. ⑸应用背景 例题:某人乘船由A 地顺流而下到B 地,然后又逆流而上到C 地,共乘船3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若A 、C 两地间距离为2千米,求A 、B 两地间的距离. ⑹失根

例题:解方程(1)1 -=-. x x x 三、函数 ⑴自变量 例题: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⑵字母系数 例题:若二次函数22 =-+-的图像过原点,则m=______________. y mx x m m 32 ⑶函数图像 例题:如果一次函数y kx b =+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6 -≤≤,相应的函数值的范围是 x -≤≤,求此函数解析式. y 119 ⑷应用背景 例题:某旅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晚收费10元时,客床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再提高2元,则再减少10张床位租出.以每次这种提高2元的方法变化下去,为了投资少而获利大,每床每晚应提高_________元. 四、直线型 ⑴指代不明 ,则斜边上的高等于________. ⑵相似三角形对应性问题 例题:在ABC BC=,D为AC上一点,:2:3 DC AC=,在AB AB=,12 AC=18 △中,9 上取点E,得到ADE △,若两个三角形相似,求DE的长. ⑶等腰三角形底边问题 例题: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为4,周长为10,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 ⑷三角形高的问题 例题: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10,面积为25,则该三角形的顶角等于多少度? ⑸矩形问题 例题:有一块三角形ABC铁片,已知最长边BC=12cm,高AD=8cm,要把它加工成一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供参考)

1、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 (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A C D 3、甲、乙两人同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朝同一方向前行,开始时,乙在甲前2千米处, 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 B 、经过1小时,甲追上乙 C 、经过0.5小时,乙行走的路程约为2千米 D 、经过1.5小时,乙在甲的前面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 A 、-1 B 、0 C 、4 1 - D 、1 5、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69的算术平方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的平方根为( ) A. 2 B. 4 C.±2 D. ±4 6、满足-3<x <5的整数x 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等于 ( ) A .10cm B .12 cm C .19cm D .20cm 8、直线y kx b =+经过点(1,)A m -,(,1)B m (1)m >,则必有( ) A. 0,0k b >> .0,0B k b >< .0,0C k b <> .0,0D k b << 9、如果0ab >, 0a c <,则直线a c y x b b =-+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如图,两直线1y kx b =+和2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x y x y x y x y O O O O S(千米) 1 2 3 4 0.5 1 乙 甲 O t (时)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 AOB 中,/ AOB=90°, AO=3, BO=6, △ AOB 绕顶点O 逆时针旋转到△ A OB 处,此时线段 A ' B '与 BO 的交点E 为BO 的中点,则线段 B ' E 的长度为 在等腰△ ABC 中,/ A=30°, AB=8,贝U AB 边上的高 CD 的长是 在三角形 ABC 中, 0时,m 的取值范围是 1、 ( 9)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4、已知y 1 x 2 2 x 1 4 ,则(3 2) x y x 1

文案

_ __ a、x、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y 是 2 -- 2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3X Xy—— ____________ 则 2 - 2的值是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卷(带答案)(4)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模拟试卷(带答案)(4) 一、选择题 1.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使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B.导致农民纷纷弃农经商 C.导致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削弱了D.是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之一 2.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变革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变化3.《史记》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皇帝)。”这表明 A.政权系统,尚不完备B.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C.君相矛盾,尚不突出D.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4.“阿房,阿房,亡始皇”是在秦朝时期流传的一句童谣,从中你能解读到准确信息是 ( ) A.陈胜吴广为起义进行迷信宣传B.始皇焚书坑儒,加速灭亡 C.阿房宫建立直接导致秦朝灭亡D.秦朝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5.造纸工艺的进步使得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革命。导致这场“革命”的造纸技术革新家是() A.张角B.蔡伦C.董仲舒D.张衡 6.每当提起历史,我们就会想到那是离我们很久远的事情,其实,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历史离我们很近。下列活动,我们从中感受不到历史演进脉搏的是( ) A.阅读《史记》B.到博物馆参观 C.采访老红军战士D.和同学交流认识历史的途径与方法 7.秦统一六国后,福建首次被纳入中央王朝行政建制,属闽中郡,其郡守产生的方式是A.世袭继承B.地方推荐C.皇帝任命D.考试选拔 8.“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这次“真正的统一”是() A.禹建立夏朝B.嬴政灭六国,建立秦朝C.汉武帝大一统 D.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9.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统一了六国 ②确立了皇帝称号 ③统一了度量衡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错题集 1.关于x 的方程是22(1)(1)20m x m x -+--=,那么当m_____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当m____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m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22()(2)m x 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 3.关于x 的方程22(1)3(2)420k x k x k ++-+-=的一次项系数是-3,则k=_______. 4.已知1x =是一元二次方程2 400ax bx +-=的一个解,且a b ≠,求22 22a b a b --的值. 5.已知x 是一元二次方程2310x x +-=的实数根,那么代数式 2 35 (2)362 x x x x x -÷+---的值为________. 6、若x=-2是关于x 的方程0163)4(2=-++-n mx x m 的一个解,则 =-22100n m ______ 7、已知实数a,b 满足0122=--a a ,0122=--b b ,且b a ≠, 则ab b a 322++的值为___________ 8、已知04 5 222=+--+b a b a ,则=+b a _________ 9、已知016 652422=+- +-b b a a ,则b a 42-的值为_________ 10、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3222=-+-m x x 有两个实根21,x x ,且 42121-+>?x x x 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1、已知142+-mx x 可化为2)2(n x -的形式,则=+n m _________ 12、已知x 是一元二次方程0132=-+x x 的实数根,那么代数式 )25 2(6332--+÷--x x x x x 的值为___________ 1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6)4(22-=-x mx x 没有实数根,则m 的最小整数值是( ) A. -1 B. 2 C. 3 D. 4 14、已知方程0)3)((=-+x m x 和方程0322=--x x 的解相同,则m =( ) A. 0 B. 1 C. 2 D. 3 15.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均满足方程2680x x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九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压轴题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压轴题 1.如图①,A (﹣5,0),OA =OC ,点B 、C 关于原点对称,点B (a ,a +1)(a >0). (1)求B 、C 坐标; (2)求证:BA ⊥AC ; (3)如图②,将点C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α度(0°<α<180°),得到点D ,连接DC ,问:∠BDC 的角平分线DE ,是否过一定点?若是,请求出该点的坐标;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2.已知在ABC 中,AB AC =.在边AC 上取一点D ,以D 为顶点、DB 为一条边作 BDF A ∠=∠,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ECF ACB ∠=∠. (1)如图(1),当点D 在边AC 上时,请说明①FDC ABD ∠=∠;②DB DF =成立 的理由. (2)如图(2),当点D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试判断DB 与DF 是否相等? 3.问题发现: (1)如图①,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E 是AB 上点(点E 不与A 、B 重合),将射线OE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所得射线与BC 交于点F ,则四边形OEBF 的面积为 . 问题探究: (2)如图②,线段BQ =10,C 为BQ 上点,在BQ 上方作四边形ABCD ,使∠ABC =∠ADC

=90°,且AD =CD ,连接DQ ,求DQ 的最小值; 问题解决: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市在生态治理活动中新建了一处南山植物园,图③为南山植物园花卉展示区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ADC =90°,AD =CD ,AC =600米.其中AB 、BD 、BC 为观赏小路,设计人员考虑到为分散人流和便观赏,提出三条小路的长度和要取得最大,试求AB +BD +BC 的最大值. 4.如图,AB 是⊙O 的直径,AF 是⊙O 的弦,AE 平分BAF ∠,交⊙O 于点E ,过点 E 作直线ED A F ⊥,交AF 的延长线于点D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C .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10,6AB AF ==,求AE 的长. 5.如图,⊙M 与菱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的坐标为(﹣3,1),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1,﹣3),点D 在x 轴上,且点D 在点A 的右侧. (1)求菱形ABCD 的周长; (2)若⊙M 沿x 轴向右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菱形ABCD 沿x 轴向左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菱形移动的时间为t (秒),当⊙M 与AD 相切,且切点为AD 的中点时,连接AC ,求t 的值及∠MAC 的度数; (3)在(2)的条件下,当点M 与AC 所在的直线的距离为1时,求t 的值. 6.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B =8,点C 在半径OA 上(点C 与点O 、A 不重合),过点C 作AB 的垂线交⊙O 于点D ,连结OD ,过点B 作OD 的平行线交⊙O 于点E 、交射线CD 于点F . (1)若ED =BE ,求∠F 的度数: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AOB中,∠AOB=90°,AO=3,BO=6,△AOB绕顶点O逆时针 旋转到△A′OB′处,此时线段A′B′与BO的交点E为BO的中点,则线段B′E 的长度为 在等腰△ABC中,∠A=30°,AB=8,则AB边上的高CD的长是 在三角形ABC中,

. 1、2(9)-的算术平方根是 。 4、已知22114,)x y x x y +-+-+=3则(2= 。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则22 223x xy y x xy y +--+的值是 。8、已知实数211,,a-b 20,24c a b c b c c c ab +++-+=满足则的算术平方根是 。 9、已知x 、y 是有理数,且x 、y 满足22322332x y y ++=-,则x+y= 。 12、设62,53,A B =+=+则A 、B 中数值较小的是 。 14、使式子2 52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101,6,a a a a a +=-且则的值为 。 5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 已知的整数部分a ,小数部分是b ,求a -b 的值. 4514,0.063a b ===则( ) A 、10ab B 、310ab C 、100ab D 、3100 ab 6、如果30,a a -那么等于( ) A 、a B 、a - C 、a - D 、a a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 AOB =90°,且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k y x =(x <0),2k y x =(x >0)的图象上,且k 1,k 2分别是方程x 2-x -6=0的两根. (1)求k 1,k 2的值; (2)连接AB ,求tan ∠ OBA 的值. 【答案】(1)k 1=-2,k 2=3. (2)tan∠OBA =6 . 【解析】 解:(1)∵k 1,k 2分别是方程x 2-x -6=0的两根,∴解方程x 2-x -6=0,得x 1=3,x 2=-2.结合图像可知:k 1<0,k 2>0,∴k 1=-2,k 2=3. (2)如图,过点A 作AC ⊥x 轴于点C ,过点B 作BD ⊥y 轴于点D .[来源:学&科&网Z&X&X&K] 由(1)知,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2y x =-(x <0),3 y x =(x >0)的图象上, ∴S △ACO = 12×2-=1 ,S △ODB =12×3=3 2 .∵∠ AOB =90°, ∴∠ AOC +∠ BOD =90°,∵∠ AOC +∠ OAC =90°,∴∠ OAC =∠ BOD . 又∵∠ACO =∠ODB =90°,∴△ACO ∽△ODB . ∴S S ACO ODB ??=2OA OB ?? ??? =23,∴OA OB =±63(舍负取正),即OA OB =6 3. ∴在Rt △AOB 中,tan ∠ OBA = OA OB 6 .

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3)(x﹣4)﹣m2=0. (1)求证:对任意实数m,方程总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2,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 【答案】(1)证明见解析;(2)m的值为±2,方程的另一个根是5. 【解析】 【分析】 (1)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利用根的判别式△=b2-4ac证明判断即可; (2)根据方程的根,利用代入法即可求解m的值,然后还原方程求出另一个解即可. 【详解】 (1)证明: ∵(x﹣3)(x﹣4)﹣m2=0, ∴x2﹣7x+12﹣m2=0, ∴△=(﹣7)2﹣4(12﹣m2)=1+4m2, ∵m2≥0, ∴△>0, ∴对任意实数m,方程总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解:∵方程的一个根是2, ∴4﹣14+12﹣m2=0,解得m=±, ∴原方程为x2﹣7x+10=0,解得x=2或x=5, 即m的值为±,方程的另一个根是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是关键.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3.计算题 (1)先化简,再求值: 2 1 x x- ÷(1+ 2 1 1 x- ),其中x=2017. (2)已知方程x2﹣2x+m﹣3=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的值. 【答案】(1)2018;(2)m=4 【解析】 分析:(1)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除法,注意因式分解的作用; (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求解即可. 详解:(1) 2 1 x x- ÷(1+ 2 1 1 x- )

浙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易错题较难题精华题整理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较难题整理 一、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5+4>8 B.2x -1 C.2x ≤5 D.1x -3x ≥0 2、若m >5,试用m 表示出不等式(5-m )x >1-m 的解集______. 3、不等式组?? ?+>+<+1,159m x x x 的解集是x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m ≤2 (B)m ≥2 (C)m ≤1 (D)m ≥1 4、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134,123p y x p y x 的解满足x >y ,求p 的取值范围. 5、已知方程组???-=++=+②①m y x m y x 12,312的解满足x +y <0,求m 的取值范围. 6、适当选择a 的取值范围,使1.7<x <a 的整数解: (1) x 只有一个整数解; (2)x 一个整数解也没有. 7、当310)3(2k k -< -时,求关于x 的不等式k x x k ->-4)5(的解集. 8、 已知A =2x 2+3x +2,B =2x 2-4x -5,试比较A 与B 的大小. 9、 已知a 是自然数,关于x 的不等式组???>-≥-02,43x a x 的解集是x >2,求a 的值. 10、关于x 的不等式组???->-≥-1 23,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 11、若不等式组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2、若不等式组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3、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组无解,那么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1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 <a+2,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5、关于x 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 >﹣1,则m=

八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和典型题

如图,△AOB 中,∠AOB=90°,AO=3,BO=6,△AOB 绕顶点O 逆时针 旋转到△A ′OB ′处,此时线段A ′B ′与BO 的交点E 为BO 的中点,则线段B ′E 的长度为 在等腰△ABC 中,∠A=30°,AB=8,则AB 边上的高CD 的长是 在三角形ABC 中,

5、设等式()()a x a a y a x a a y -+-=---在实数范围内成立,其中a 、x 、y 是 两两不相等的实数,则22 22 3x xy y x xy y +--+的值是 。 8、已知实数211,,a-b 20,24c a b c b c c c ab +++-+=满足 则的算术平方根是 。 9、已知x 、y 是有理数,且x 、y 满足2 2322332x y y ++=-,则x+y= 。 12、设62,53,A B = +=+则A 、B 中数值较小的是 。 14、使式子2 52 x 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5、若101,6,a a a a a + =-p p 且则的值为 。 5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 已知的整数部分a ,小数部分是b ,求a -b 的值. 4514,0.063a b ===则( ) A 、 10ab B 、310ab C 、100ab D 、3100 ab 6、如果30,a a -p 那么等于( ) A 、a B 、a - C 、a - D 、a a -- 8、已知30,0,2150,y x y x xy y x xy y +-=+-f f 2x+xy 且 9,,32220022002,x y z x y z x y z x y x y +--+-+---设适合关系式试求x,y,z 的值。 11、已知x 、y 是实数,且2 2 2 (1)533x y x y x y -+--+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模试卷(附答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模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这里为“抵御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而发生的著名战役是 A.官渡之战B.涿鹿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中的“烈士”“壮心”分别指的是 A.项羽灭掉刘邦 B.诸葛亮光复汉室 C.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D.曹操统一全国 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由游牧转入农耕,积极学习汉族文化;中原汉族地区也出现了争用胡人家具、学习胡人乐器歌舞的现象。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哪一时代特征 A.民族政权并立B.民族交融加速C.经济重心南移D.国家统一安定4.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A.《齐民要术》B.《伤寒杂病论》C.《兰亭集序》D.《水经注》 5.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3世纪的是 A.禹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B.苻坚于383年发动淝水之战 C.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 D.西晋于280年灭掉吴统一全国。 6.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石窟艺术是随着某宗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该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A对应的朝代是() A.商朝B.北魏C.夏朝D.东周 8.圆周率的推算在当代可谓突飞猛进。早在一千多年前,第一个在世界上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数学家是() A.郦道元B.贾思勰 C.祖冲之D.李时珍 9.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 10.佛教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两千多年来,佛教在中国发展的同时,渗入到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浓重的一笔。下列图片中体现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是 A.B. C.D. 11.对于北魏时期出现的“胡人汉服”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当时已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北方少数民族有穿汉族服装的喜好 A.①② B.②③④

九年级上册数学 圆 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数学 圆 几何综合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初三数学 圆易错题压轴题(难) 1.如图,二次函数y=x 2-2mx+8m 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且OA≠OB ),交y 轴于点C ,且经过点(m ,9m ),⊙E 过A 、B 、C 三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点E 的坐标; (3)过抛物线上一点P (点P 不与B 、C 重合)作PQ ⊥x 轴于点Q ,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PBQ 和△BOC 相似?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y=x 2+2x-8(2)(-1,-72)(3)(-8,40),(-154,-1316),(-174,-2516 ) 【解析】 分析:(1)把(),9m m 代入解析式,得:22289m m m m -+=,解这个方程可求出m 的值; (2)分别令y =0和x =0,求出OA ,OB ,O C 及AB 的长,过点E 作EG x ⊥轴于点G ,EF y ⊥轴于点F ,连接CE ,AE ,设OF =GE =a ,根据AE CE = ,列方过程求出a 的值,从而求出点E 的坐标; (3)设点P (a , a 2+2a -8), 则228,2PQ a a BQ a =+-=-,然后分PBQ ∽CBO 时 和PBQ ∽BCO 时两种情况,列比例式求出a 的值,从而求出点P 的坐标. 详解:(1)把(),9m m 代入解析式,得:22289m m m m -+= 解得:121,0m m =-=(舍去) ∴228y x x =+-

(2)由(1)可得:228y x x =+-,当0y =时,124,2x x =-=; ∵点A 在点B 的左边 ∴42OA OB ,== , ∴6AB OA OB =+=, 当0x =时,8y =-, ∴8OC = 过点E 作EG x ⊥轴于点G ,EF y ⊥轴于点F ,连接CE , , 则116322 AG AB ==?= , 设,则, 在Rt AGE ?中,, 在中, ()222218CE EF CF a =+=+-, ∵AE CE = , ∴()2 2918a a +=+- , 解得:72 a = , ∴712E ? ?-- ?? ?, ; (3)设点()2,28a a a P +-, 则2 28,2PQ a a BQ a =+-=-, a.当PBQ ?∽CBO ?时, PQ CO BQ OB =,即228822 a a a +-=-, 解得:10a =(舍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全套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它的周长为__cm. 【答案】22 【解析】 【分析】 底边可能是4,也可能是9,分类讨论,去掉不合条件的,然后可求周长. 【详解】 试题解析:①当腰是4cm,底边是9cm时: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因此舍去. ②当底边是4cm,腰长是9cm时,能构成三角形,则其周长=4+9+9=22cm. 故填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 2.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10cm,一边长是6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或_____cm. 【答案】22cm,26cm 【解析】 【分析】 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10cm和6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详解】 (1)当腰是6cm时,周长=6+6+10=22cm; (2)当腰长为10cm时,周长=10+10+6=26cm, 所以其周长是22cm或26cm. 故答案为:22,26.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1:2:3,则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_____. 【答案】5:4:3 【解析】 试题解析:设此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x,2x,3x, 则x+2x+3x=180, 6x=180, x=30, ∴三个内角分别为30°、60°、9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