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国际科技园五期创意产业园A区工程讲解

苏州国际科技园五期创意产业园A区工程讲解

苏州国际科技园五期创意产业园A区工程讲解
苏州国际科技园五期创意产业园A区工程讲解

B5

A 区工程

苏州国际科技园五期创意产业园

监理月报

第_十二__期

2009 年12月26日至2010年1月25日

内容提要:

月工程情况概要

月工程质量控制情况评析

月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

月工程进度控制情况评析

月工程费用控制情况评析

本月工程其它事项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二零一零年一月二十五日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B5-1本月工程情况概要

本月工程质量控制情况评析

本月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评析

本月工程进度控制情况评析

本月费用控制情况评析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B5-6

本月工程其它事项

1、关于业主下发的《建筑区域装饰做法表》,发监理联系单B32-23,要求造价、施

工单位按此表对照原做法计算变化工作量。

2、关于年前工程款事宜,发联系单B32-24,要求各施工单位合理预估10 年1月至

2 月10日的工程量。

3、关于有相关部门领导经过施工现场事宜,发联系单B32-25,要求施工单位做好

现场安全文明相关工作。

4、关于园区小管委会对高教区周边工程进行节前安全文明检查,发联系单B32-

26,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5、关于A-3楼垃圾房墙面砖铺贴有空鼓现象,发联系单B32-27,要求施工单位重

视施工质量。

6、关于春节前相关工作安排事宜,发联系单B32-28。

7、关于对A-1楼钢构预拼装存在的质量问题,发联系单B32-30。

8、关于A-1楼雨中焊接作业事宜,发联系单B32-31。

5、关于环梁预拼事宜,发联系单B32-32,要求钢构单位必须按照整改方案进行整

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6、关于土建单位所发的联系单,对安装单位下发联系单B32-03,要求涉及安装单

位的相关事宜给予答复。

7、关于土建单位所发的联系单,对安装发联系单B32-04,要求涉及安装单位的项

目事宜给予答复。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工程名称:苏州国际科技园五期创意产业园A区工程承包单位:苏州二建、潮峰钢构幢号:A-1、A-3楼日期:

2.资料来源由承包单位报送与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实取证。填表人:

南京南房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资料来源由承包单位报送与监理工程师现场核实取证。填表人:

南京南房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质量监控一览表

南京南房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强企业。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需要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与其遍布全球的市场

销售网络构成一体化的运做体系,以缩短生产所需的零配件进口及产品外销的转运时间。据预测,苏州工业园区将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这需要融仓储、通关、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环节为一体的物流中心的配合。 2001年11月,吴仪国务委员在沪苏考察期间提出在苏州进行快速通关现代物流试点。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苏州地区物流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现代跨国公司物流供应链的顺畅,整合苏州市的物流资源, 形成集中的进出口货物快速集散地,设立苏 州市的现代物流基地势在必行。 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内,围绕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领域等物流密集区,一批新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新区高新物流中心、昆山开发区华东物流公司、张家港港区物流中心等都已初具规模。业界著名的宝供物流集团已决定在我市投最近,

资4.3亿元,建立综合物流基地;相城区依托其紧靠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的区位优势,正为建设物流配送园区开展可行性研究;中外运江苏公司也在苏州浒墅关地区筹建自 己的物流中心。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作为经海关总署批 准的三大直通试点之一,根据园区外资企业众多,国际物流交换量大的特点,着重提供包括报关、报检、理货等手续在内的进出口货物一站式服务,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业务,进口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业务、进口拼箱分拨业务等。2002年4月,苏州物流中心 有限公司成立,公司领充分认识到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让即将开发的园区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决定进行规划方案的征集 二、选址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 东侧的唯亭分区内。南沿连接沪宁高速公路的现代大道连接线,西靠青秋浦东岸的唯胜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XX区。目前,园区以占XX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我的观察,两区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苏州工业园区,但在城市建设、整体形象、区域管理服务等方面,与苏州工业园差距很大。一、城市建设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苏州工业园区城区建设超前谋划,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突出特点是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大效果,给人感觉是不计成本.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苏州东部地区是长三角“区域中轴”重要区段的判断,确立了未来苏州中心城市将由“苏州主城"和“苏州新城"组成“双城”结构、东部新城是首要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的城市发展战略。苏州工业园区根据这一发展定位,提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追求完美全力打造苏州东部XX 区的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从开发伊始,园区就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近年园区重点围绕新十年发展目标和“洋苏州新天堂”的发展定位,通过国际招标等方式先后开展了30多项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赢得了主动。二是区域环境展现新的面貌。超前投入300余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特点是:第一,绿化高标准,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绿地覆盖率超过45%,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创业环境。沿湖沿河沿路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方洲公园、沙湖生态公园、独墅湖湖滨公园以及金鸡湖风之园、玲珑湾、

076-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物流发展策略及政策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物流发展策略及政策研究 吴才锐 李铭 【摘要】现代城市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体现城市发展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城市物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投资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水平、改善电子商务兴起背景下的社会民生。本文首先从工业企业物流、城市商贸物流和专业特种物流三个方面分析了园区城市物流发展的特征。其次,从城市物流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个层面有针对性地给出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城市物流政策平台构建的关注点。苏州工业园区的研究,对全国其他地区城市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物流;发展策略;物流政策 1引言 广义的城市物流是为城市服务的物流,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核心,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物流和运输活动的最优化,同时努力降低物流活动对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环境和能源消耗等负面影响的活动。[1]狭义的城市物流主要指服务城市内部商贸配送和废弃物回收物流。根据对相关管理部门和物流企业的走访调研,本次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物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工业企业物流、城市商贸物流以及专业特种物流三个方面。 苏州工业园区园区产业的发展对与外部区域联系的物流要求较高,以苏州现代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的工业企业物流创新探索了虚拟空港和区港联动的发展模式,在江苏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和示范意义。城市商贸物流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呈现多元化、便捷化的发展趋势,但目前的发展模式和整体水平已较难满足未来需求,亟需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促进整合提升,支撑城市服务功能。专业特种物流方面,园区目前已经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监督管理机制,运行水平也较高,未来应结合城市发展需求,优化管理、加强协作,保障城市安全,提高物流发展综合水平。园区城市物流发展在国内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国际城市物流发展先进地区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苏南地区城市物流的研究,对全国其他地区具有借鉴意义。[2]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设计说明 一、背景 物流基地作为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新兴物流集疏方式,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随着传统储运业向市场化及现代物流业方向的发展转变,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开始制定了促进物流基地发展的宏观政策,一些发达地区和省份也纷纷开始筹建物流基地。 去年,我国制定了未来5年物流配送发展初步规划,以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该规划包括扶植和规范发展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争取“十五”期末社会化配送企业比重达五成以上;培育若干条贯通全国并且使之开展国际配送业务的联运干线,构建全国性的商品物流配送绿色通道;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商品生产、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建设若干有合理规模,运作规范的现代化商品物流中心和专业化配送中心,构建全国性物流配送网络;培育若干国家物流骨干基地,有条件的可争取发展成为亚洲的重要物流中心;确定一批物流配送示范项目,在全国各大区的中心城市,选择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基础条件的企业,建立符合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具有全国性经营网络的专业化骨干物流配送企业。 江苏省交通主管部门为此制定了物流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南京、徐州、苏锡常三大物流区域中心,依靠现代物流技术和物流组织方式,通过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以服务于江苏经济建设为动力,在运输企业中导入现代 物流理念,倡导运输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业;以优化和整合现有物流设施为手段,延伸拓展物流服务功能;以提高物流系统效率和服务质量为核心,创立江苏物流品牌企业。 苏锡常城市圈是长江三角洲五个城市圈之一,经济总量仅次于上海经济圈,经济实力在长江三角洲居第二位,外向型经济十分发达。其中的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最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目前已进驻174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36家为世界500强企业。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需要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与其遍布全球的市场销售网络构成一体化的运做体系,以缩短生产所需的零配件进口及产品外销的转运时间。据预测,苏州工业园区将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这需要融仓储、通关、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环节为一体的物流中心的配合。 2001年11月,吴仪国务委员在沪苏考察期间提出在苏州进行快速通关现代物流试点。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苏州地区物流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现代跨国公司物流供应链的顺畅,整合苏州市的物流资源,形成集中的进出口货物快速集散地,设立苏州市的现代物流基地势在必行。 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内,围绕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领域等物流密集区,一批新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新区高新物流中心、昆山开发区华东物流公司、张家港港区物流中心等都已初具规模。最近,业界著名的宝供物流集团已决定在我市投资4.3亿元,建立综合物流基地;相城区依托其紧靠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的区位优势,正为建设物流配送园区开展可行性研究;中外运江苏公司也在苏州浒墅关地区筹建自己的物流中心。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苏州市职业大学 实习(实训)报告 名称配送中心设计实训 2013年06 月17日至2013 年07月05 日共3周 学院管理学院 系部工商管理系 班级11物流管理3 姓名 指导教师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一、苏州十大物流园区的布局 根据《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的要求,市域范围内要形成三大物流走廊,即沿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形成的东西向的物流产业发展带,沿长江形成的东西向的长江水运发展轴和沿苏嘉杭高速公路等形成的南北向的物流走廊。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三大走廊有步骤地规划建设苏州高新、唯亭。昆山、张家港、太仓、陆慕、东南、常熟、白洋湾和盛泽等10个物流园区。

二、 十大园区的选址分析 (一)高新物流园区 1、地理位置分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 由地图可知,苏州高新区的物流公司都在公路附近,公路比较密集,例如文昌路嵩山路,长江路等,西北方向为铁路线,能够运送大宗批量货物。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 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建设中的世纪大道横贯东西。 苏州高新区物流业也呈现了功能多样化、服务对象差异化和分工协作细致化的发展局面,形成了如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集中的区域。 2、周边环境分析 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为坚实基础。苏州高新区作为中国首家ISO14000示范区,不仅开了中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先河,而且对国际上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高新区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实现高新区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环境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知名度和信誉,有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亚太科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发展之路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借鉴成果制度化.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 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 先后编制实施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建“公

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 1.酝酿启动阶段(—) 2.基础开发阶段(—)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正式建 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年初至年月) 4.转型升级阶段(年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一、苏州十大物流园区的布局 二、十大园区的选址分析 高新物流园区 (一)、地理位置及区位分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 由地图可知,苏州高新区的物流公司都在公路附近,公路比较密集,例如文昌路嵩山路,长江路等,西北方向为铁路线,能够运送大宗批量货物。 (1)自然因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2)运输因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

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建设中的世纪大道横贯东西。 (3)集聚因子 苏州高新区物流业也呈现了功能多样化、服务对象差异化和分工协作细致化的发展局面,形成了如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集中的区域。 (二)、周边环境分析 1、政策优势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国际物流业务运作和便捷、快速通关的需要,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在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整合设立了苏州高新区进出口货物通关“监管查验中心”,统一对高新区通关货物进行查验放行,实现“多点合一”的一体化监管模式。 2、环境优势 苏州高新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环保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基地。 总结:苏州高新区是交通发达地区、制造业集聚区,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它又有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同时拥有具有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口岸通关及物流信息处理和咨询服务六项功能。但高新区的劣势是物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大部分物流公司只以仓储、运输和货代为主营业务,整体处于“小、低、散、弱”状态,即真正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物流企业还很少。 唯亭物流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物流中心详细规划

强企业。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需要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与其遍布全球的市场销售网络构成一体化的运做体系,以缩短生产所需的零配件进口及产品外销的转运时间。据预测,苏州工业园区将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半导体生产基地之一。这需要融仓储、通关、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环节为一体的物流中心的配合。 2001年11月,吴仪国务委员在沪苏考察期间提出在苏州进行快速通关现代物流试点。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苏州地区物流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现代跨国公司物流供应链的顺畅,整合苏州市的物流资源,形成集中的进出口货物快速集散地,设立苏州市的现代物流基地势在必行。 最近的一两年时间内,围绕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领域等物流密集区,一批新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运而生。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新区高新物流中心、昆山开发区华东物流公司、张家港港区物流中心等都已初具规模。最近,业界著名的宝供物流集团已决定在我市投

资4.3亿元,建立综合物流基地;相城区依托其紧靠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的区位优势,正为建设物流配送园区开展可行性研究;中外运江苏公司也在苏州浒墅关地区筹建自己的物流中心。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作为经海关总署批准的三大直通试点之一,根据园区外资企业众多,国际物流交换量大的特点,着重提供包括报关、报检、理货等手续在内的进出口货物一站式服务,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业务,进口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业务、进口拼箱分拨业务等。2002年4月,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公司领充分认识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让即将开发的园区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决定进行规划方案的征集 二、选址 工业园区苏州物流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东侧的唯亭分区内。南沿连接沪宁高速公路的现代大道连接线,西靠青秋浦东岸的唯胜公路,东至唯亭工业小区。总规划控制面积1.42平方公里,首期启动0.48平方公里。

基于优势及特定服务对象的物流园区规划苏州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规(精)

2005年第5期总第159期童瓯审删孥乱 THE PLANNING OF LOGISTlCS PARK BASED ON ADVANTAGES AND SPECIAL C L|ENTS—THE PLANNlNG OF MODERN LOGISTICS PARK OF SUZHoU lNDUSTRIAL PARK WANG Xinzhe,WANG Ying Abstract:Logistics parks are important in劬stnlctures for modem109istics in—dus 仃y.With me backgmund of the up—surge of logistics parks cons仃Llction in China,the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plan?ning method of logistics parks on the basis of superiori够and service objective analysis,by the case study of the plan—ning of Modem Lo百stics Park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It is eXpected that some suggestions could be made to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109is—tics parks i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109istics indust巧in China. Keywords:109istics park,superiori哆, service obiective 中国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363(200505一0061一07 【作者】王新哲,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三所副所长.规划师.硕士 王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院规划师.硕士 E—mad:m。删@vip.sina com 基于优势及特定服务对象的 物流园区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上

苏州工业园区深度解读上 苏州工业园区软件借鉴与“宪章城市”构想 一个开发区或城市的品质最终取决于治理水准、可持续性、综合发展竞争力等,这是制度、文化、理念诸要素的综合体现。 保罗。罗默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以其命名的罗默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以创意或知识为基础来理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机制。 采用相对先进的制度、法律、体系、思想、理念来构建一种重视制度和公平规则的城市,命名为“宪章城市。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能否真正成功,关键:1.借鉴成果制度化2.新加坡经验本地化 新加坡经验的核心: 基本原则和保证实施的制度。新加坡经验本地化或中国化是一种消化吸收创新乃至提供示范、辐射的过程,而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国情及园区实际方面进行创新 开发区主要任务是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管理社会 1984年天津开发区:一站式服务中心,1998年“零行政事业收费区”1995年苏州:从源头上遏制腐败,1997年首推社会承诺服务制,目前普遍实行“小政府大社会”。 中新合作持续深化(p5) 先后编制实施100余项新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确立全新的“亲商亲民亲环境”理念,优化“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服务体系,构

建“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历程:(p9) 1.酝酿启动阶段(1992—1994) 2.基础开发阶段(1995—2000)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 正式建立了园区行政管理主体——园区工委、管委会及相关管理体制,初步建成了专业招商队伍和招商网络。一开始摒弃全民招商、人海战术,优选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人才,从事专业招商。“有的放矢”、“上门敲砖”,以诚感商。园区十分注重新加坡经验的本地化和法制化。 3.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初至2004年6月) 4.转型升级阶段(2004年6月至今) 园区经验的内涵(p16): 1.借鉴:高起点自主创新学习 2.创新:高目标自主探索 3.圆融:高品质结合统一 4.共赢:高效益共同发展 圆融是一种状态,借鉴是圆融的来处,创新为圆融的手段,共赢为圆融的目的。借鉴先进、创造新知、融合互通、携手共赢。 园区的成功经验:(p19) 1.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开发建设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规划先 行、规划即法)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研究分析

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2

苏州工业园 1.案例背景信息 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 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 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1 分区商业中心 2 邻里中心 3 大学 4 职业学院 5 区域医院 6 社区医院 7 文化中心 8 主题公园 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11 科研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3 4 4 5 6 7 8 9 10 11 11 11 11 11 11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 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 州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 (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 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 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 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 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 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 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 用地类型 比例 面积(ha) 居住用地 1524.2 24.0% 公共设施用地 442.7 7.0% 工业用地 2119.7 33.4% 其中:高科技工业 375.8 5.9% 普通工业 1743.9 27.5% 空间布局——圈层+轴线 圈层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形象宣传片创意文稿

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电视宣传片创意分镜脚本 (第三稿) 苏州传视广告 2007年3月

项目综述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人口27万人,其中中新合作区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重要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十二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牢固确立“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的科学发展理念,开发建设得到快速健康的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幅40%左右,进出口额、新增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在全市保持总量第一,综合发展指数被评为全国同类开发区之首; 如今,工业园区以占苏州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成为国内开发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能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 对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形象片来说,我们首先收集了各类生态工业的资料; 第一方面:地理环境; A.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等城市湖泊 B.湖滨公园、中央公园、白塘植物园、沙湖生态园等生态公园; C.大规模城市绿地,自然景观等; 第二方面:创建情况; A.“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十二苑”生态园林新城区的框架;

B.在自然生态方面:建成绿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8.3,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8.6%,噪声控制区面积扩大到42平方公里 C.在经济发展方面:05年,人均工业增加值15.2万元/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5.5%; D.在物质减量与循环方面: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518吨标煤、新鲜水耗9.7m3、废水产生量8.4吨、固废产生量0.05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8.4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29%; E.在污染控制方面: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0.49千克,SO2排放量0。74千克,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了100% 第三方面:自然生态: A,以金鸡湖为中心的景观:湖滨公园、湖滨大道、望湖角、波心岛以及环湖而建香樟园、中央公园、沙湖生态园、白塘植物园等; B,以独墅湖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汇聚国内外高等学府的高教区、白鹭园等; C,以阳澄湖为中心的度假区:大闸蟹和各类水产品以及芦苇荡、果蔬生态园、花卉种植园以及环湖绿地等;第四方面:生态工业; A.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的标准,实现100%污水管网覆盖,建设了污水处理能力达20万吨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全区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发电,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B.绿色经济:对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票否决;建设了半导体、光电一体化、精密机械等生态产品链和产业链;引进了日本瑞环化工、台湾美加金属、佳龙科技等高水平资源回收公司,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大厦(苏州物流中心)参观记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大厦(苏州物流中心)参观记 1 项目概况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大厦,是一座绿色建筑三星级建筑,这也是苏州工业园区首个三星级绿色公共建筑。塔楼被分为一系列上下叠加和左右排列的玻璃盒体,这些玻璃盒体带有“集装箱”的隐喻。 综合保税大厦总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地上26层。项目紧邻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海关卡口,是园区东部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等部门提供一站式办证大厅,同时还包括了商务办公、餐厅、IT机房、员工活动室、停车场等。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1680”工程中的十大绿色建筑亮点工程之一,综保大厦从开发建设之初就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的设计和施工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项目实施全过程聘请了专业的绿色咨询顾问公司、严格按照三星级绿色建筑要求进行控制,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质量等各方面全方位监控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管理。 综合保税大厦的设计理念是建造一个舒适、健康、节能的绿色建筑。因此,在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上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了项目自身的特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优势,采用了德国原装具有能源再生功能的高效电梯,节电效率可高达27.6%;为保障海关、国检等部门的7*24小时加班,大厦的空调冷热源系统采用了蓄能空调系统,并考虑小负荷运行模式专门设计了冷热媒辅助循环系统,可节约空调的使用费用32%;同时利用冷热源采用蓄能空调系统的优势,塔楼空调末端采用大温差VAV送风系统,可节约能耗12%,也增加了使用的舒适度;推广使用了综保区区内企业的节能产品——索乐图光导管;利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实时全面统计各时段的能耗、节能率、空气质量等。除此之外,综保大厦还使用了雨水回用、智能通风采光百页、太阳能热水、LED绿色灯具、高效节能配电设备、空调地板送风、空调全热回收等系统。项目设计克服了占地面积小等因素,全面考虑立体绿化的综合节能效果,裙房屋顶设计种植耐旱草皮、员工爱心菜地,裙房东西立面种植了爬藤垂直绿化;员工活动室还专门设置了更衣室和淋浴房,鼓励员工自行骑车或采用公共交通上下班。所有这些建筑节能措施的应用,都兼顾节能实效和投资的协调,真正为建造一个绿色环保、舒适节能的公共建筑奠定基础。 2 项目照片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形象宣传片创意文稿

苏州工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形象宣传片创意文稿

苏州工业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电视宣传片创意分镜脚本 (第三稿) 苏州传视广告 2007年3月

项目综述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人口27万人,其中中新合作区域面积80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重要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十二年来,苏州工业园区牢固确立“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的科学发展理念,开发建设得到快速健康的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幅40%左右,进出口额、新增注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在全市保持总量第一,综合发展指数被评为全国同类开发区之首; 如今,工业园区以占苏州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成为国内开发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能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 对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形象片来说,我们首先收集了各类生态工业的资料; 第一方面:地理环境; A.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等城市湖泊 B.湖滨公园、中央公园、白塘植物园、沙湖生态园等生态公园; C.大规模城市绿地,自然景观等; 第二方面:创建情况; 28-4

A.“一环、三湖、四园、六带、十二苑”生态园林新城区的框架; B.在自然生态方面:建成绿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4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98.3,水质综合污染指数下降28.6%,噪声控制区面积扩大到42平方公里 C.在经济发展方面:05年,人均工业增加值15.2万元/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25.5%; D.在物质减量与循环方面: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518吨标煤、新鲜水耗9.7m3、废水产生量8.4吨、固废产生量0.05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8.4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6.29%; E.在污染控制方面: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0.49千克,SO2排放量0。74千克,危险废物集中处理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了100% 第三方面:自然生态: A,以金鸡湖为中心的景观:湖滨公园、湖滨大道、望湖角、波心岛以及环湖而建香樟园、中央公园、沙湖生态园、白塘植物园等; B,以独墅湖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汇聚国内外高等学府的高教区、白鹭园等; C,以阳澄湖为中心的度假区:大闸蟹和各类水产品以及芦苇荡、果蔬生态园、花卉种植园以及环湖绿地等;第四方面:生态工业; A.基础设施:达到“九通一平”的标准,实现100%污水管网覆盖,建设了污水处理能力达20万吨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全区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发电,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B.绿色经济:对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票否决;建设了半导体、光电一体化、 28-5

配送中心实训苏州十大物流园区选址分析(20200427085207)

一.苏州十大物流园区布局 二.十大园区选址分析 (一)高新物流园区选址分析 1.地理位置分析——交通条件 *空运方面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 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 山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水运方面:临近上海港、张家港、 太仓港、常熟港 *陆运方面公路:沪宁高速;312国道;绕城高速;苏绍高速;苏嘉杭高速; 京沪高速;常嘉高速 铁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 轨道交通: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

2.经营环境分析 *政策扶持 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总体规划面积87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于2006年3月13日通过验收,2006年4月18日正式运行。并且相继建设了公共型保税仓库、高新物流中心、沪苏直通监管点、陆路二类口岸、出口监管库、出 口加工区等物流通关设施。 *改革创新 区港联动:苏州高新区与江苏太仓港签定“区港联动”合作协议。实现区港直通,从而大大提高苏州高新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效能,拓展园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空间,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区域投资软环境。 构建平台:利用保税物流中心平台基本实现了零库存,存货成本大幅降低; 及时获得料件,避免了产能闲置;订单的达成率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 资源整合:将原先分散在中外运高新物流、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的海关、商检以及进出口审批部门都将集中到这里办公,企业办理通关业务可以享受一站式服务,将大大节约时间。 *市场环境 目前,全区已引进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外资项目.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环保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基地。 总结 苏州高新物流园区是苏州国际型物流园区,周围交通条件便利,水陆空条件都能满足这样一个国际型的物流园区的发展。高新区作为苏州的高新技术产地,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物理行业更是现在的重点扶植项目,这也为物流园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高新物流园区的改革创新更是加速了其物流水平,满足区内企业 “生产零库存、采购全球化”的需求,使物流真正成为企业继物质资源、人力资本投入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二)唯亭物流园区选址分析 1.地理位置 唯亭位于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环太湖经济圈的交汇点;长三角核心带;

苏州工业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概述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7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发展面积8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国际化、园林化的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把园区项目作为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予以全力推进。十二年来,在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40%左右,累计上交中央和省市各类税收46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过40万个。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0亿元,同比增长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5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增长11%;进出口总额500亿美元,其中出口251亿美元,分别增长23%和31%;新增注册外资3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在较高平台上继续稳步增长。 目前,园区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同时,每万元GDP耗水5.8吨、耗能0.43吨标准煤,每度电产生GDP25元、工业产值超100元,达到了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

低能耗、无污染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招商理念,更加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和成效,税源型项目、研发型项目、生产性服务项目以及高科技项目明显增多。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合同外资2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6亿美元,注册内资915亿元,形成了内资外资、二产三产“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从地区结构看,来自欧美的项目占49%,日韩占18%,新加坡占6%,港澳台地区占22%。从投资规模看,投资上亿美元项目超过60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6个,区内项目平均投资额超3000万美元,6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01个项目。从产业层次看: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尤其是在IC、TFT-LCD、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并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面板出货基地和芯片封装测试基地,大型客车和芯片产能均居全国前三位。 2、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科技进步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1)加快完善创新载体。先后组建了科发、创投、教投等国资创新投资主体,累计投入130余亿元,启动建设了国际科技园(国家级软件园)、独墅湖高教区、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科技城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200余万平方米,构建了市场招聘、猎头招聘和上门招聘三大人才引进网络,引进中外一流高校10余家、各类人才中介机构50余家。(2)加速集聚创新主体。先后建成了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

【通用】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doc

苏州市职业大学实习(实训)报告名称配送中心设计实训 2013年06 月17日至2013 年07月05 日共3周 学院管理学院 系部工商管理系 班级11物流管理3 姓名 指导教师

苏州市物流园区分析 一、苏州十大物流园区的布局 根据《苏州市现代物流规划》的要求,市域范围内要形成三大物流走廊,即沿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形成的东西向的物流产业发展带,沿长江形成的东西向的长江水运发展轴和沿苏嘉杭高速公路等形成的南北向的物流走廊。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在三大走廊有步骤地规划建设苏州高新、唯亭。昆山、张家港、太仓、陆慕、东南、常熟、白洋湾和盛泽等10个物流园区。

二、十大园区的选址分析 (一)高新物流园区 A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南门 B高新物流 C中外运高新物流公司 D中外运高新物流公司南门 E苏州金顺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 I苏州市建安货运有限公司 1、地理位置分析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

区,西至太湖。 由地图可知,苏州高新区的物流公司都在公路附近,公路比较密集,例如文昌路嵩山路,长江路等,西北方向为铁路线,能够运送大宗批量货物。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地势西高东低,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和湿润。 苏州高新区、虎丘区交通十分便利,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90公里、浦东国际机场130公里,距上海港100公里、张家港港口90公里、太仓港70公里、常熟港60公里。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绕城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建设中的世纪大道横贯东西。 苏州高新区物流业也呈现了功能多样化、服务对象差异化和分工协作细致化的发展局面,形成了如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中外运高新物流(苏州)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集中的区域。 2、周边环境分析 以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为坚实基础。苏州高新区作为中国首家ISO14000示范区,不仅开了中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先河,而且对国际上区域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高新区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实现高新区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环境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知名度和信誉,有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亚太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国家改革区域环境管理模式提供经验。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满足企业国际物流业务运作和便捷、快速通关的需要,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在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整合设立了苏州高新区进出口货物通关“监管查验中心”,统一对高新区通关货物进行查验放行,实现“多点合一”的一体化监管模式。 苏州高新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和环保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及周边产品的生产基地。 (二)唯亭物流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名录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名录 苏州工业园区很多企业一共有2000多家 世界500强的有112个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30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多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7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8万个,城镇职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3万元和1.3万元,率先全面达到江苏省高水平小康考核指标,综合发展指数在国家级开发区名列前茅,并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综合吸引力最强的中国开发区之一。 刚刚过去的2007年,园区上下以党的十七大成功召开为动力,按照理事会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始终坚持科学率先和谐发展不动摇,全面推进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倍增、科技跨越“三大计划”和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亿元,增长2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增长45%;进出口总额567亿美元,增长13%;新增注册外资47.7亿美元、到帐外资18.2亿美元,分别增长24%、14%;城镇职工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13%,经济发展保持了财税增长高于GDP增长,企业利税增长高于产值增长的良好局面。 目前,园区以约占苏州市3.5%的土地、5%的人口、7%的工业用电量以及1%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和2%的COD排放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已经成为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得到了中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吴仪副总理在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充分肯定园区“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成为先进产业的聚集地、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经验。”具体来说,近几年园区重点抓五方面的工作: 1.注重产业优化升级。园区开发坚持走经济国际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始终坚持招商龙头地位,突出择商选资理念,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16.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4.5亿美元,注册内资1156亿元,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从地区占比看,来自欧美的项目占49%,日韩占18%,新加坡占6%,港澳台地区占22%。从投资规模看,投资上亿美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